让子弹飞台词

2024-10-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让子弹飞台词(精选8篇)

让子弹飞台词 篇1

1马邦德:我以为,酒要一口一口的喝,路要一步一步的走,步子迈的太大,会扯着蛋~~

2张麻子:江湖本无路,有了腿便有了路。3胡万:不就是赤壁嘛!4老二:城里的女人就是白...5马邦德:这是什么情况?听这声最少得死一个。6老三:大哥,我替二哥娶了她!张麻子:老二啊老二

老三:大哥我是老三

7马邦德:你是要杀我,还是要睡我?

张麻子:我不是要睡你 是要和你睡

8马邦德:这鸡叫,都成电台了 9马邦德:我的屁股.......疼!

张麻子:师爷,你的屁股在树上了,不疼....10马邦德:寡妇不能睡,睡了必有大灾

张麻子:他已经是个寡妇了,我不能让她守活寡。

11张麻子:夫人假戏也要真做,咱们是同床,但不入身。不用担心,我若有不规,手枪在此,你随时可以干掉我,你有需要的话我也绝不推辞。我睡了...........(那两双手~~~ 我实在无语了!)

12马邦德: 恶心,我干那事都关灯。恶心,恶心,太恶心了。呸!真恶心,恶心,太恶心了,恶心,嚄(吐)~~

老二:大哥你是了解我的。如果是我,趴在桌子上的就会是她丈夫!老三:大哥你是了解我的。我从来都是万事不求人 老七:大哥你是了解我的。我一向都是被动的。

老五:大哥你是了解我的。如果是我,恩~你知道,我到现在都还……俗称处男。

张麻子:看来各位兄弟都是身怀绝技的人

13马邦德:你带着老婆,出了城,吃着火锅,唱着歌——突然就被麻匪劫啦

14就是你滴,就是你滴,额算着日子呢 15马邦德:再怎么也是自家外甥

张麻子:三舅这怎么能随便给别人说 16外面下着雨不体面我们改天再约!~ 17张麻子:来者不善~ 马邦德:你才是来者 18看了,他们带头的人带的是九筒 怎么全都是四筒!!19走个虎虎生风、20武举人:我有9种方法弄死他,9种!

21武举人:这哪是打我的屁股啊,简直是在打你的脸,黄四郎:喷~~

22张麻子:别着急,让子弹飞一会儿

23张麻子:你给我解释解释,什么叫做他妈的惊喜

24黄四郎:好可怕呀(配上那个表情)

25黄四郎:这是珍藏版地雷,世界上只有两颗,Made in USA 26马邦德:美女你不要,钱你也不要,你到底要什么啊?

27张麻子:你右手拿枪指着自己,我能理解,你左手拿枪指着我,我也能理解。你右手拿枪指着自己,左手拿枪指着我,我就不理解了。。

28老六:是不是一碗凉粉

29老四:六子,四哥发誓替你报仇!二哥喝多了,让我给你带话,二哥发誓替你报仇。

老三:六子,三哥发誓替你报仇!二哥没喝多,二哥是生气了!

30县长夫人:我只是想当县长太太,管他谁是县长,我无所谓!

31黄四郎:糟了!我成替身了!32马邦德对张麻子:你是我的恩人~

马邦德对黄四爷:你是我的恩人~

33马邦德:前面那几任县长都把税收到90年后了,也就是2010年啦

34马邦德:有这个必要么!有这个必要么!

35张麻子:你觉得钱对我重要一点,还是你对我重要一点? 黄四郎:钱对你重要一点? 张麻子:摇头~

黄四郎:我对你重要一点!

张麻子:摇头!没有你,对我很重要。

36黄四郎:如果你活着,早晚都会死:如果你死了,你就永远活着。

37连小凤仙是谁都不知道还当妓女?那是誉满全城的鸡!

38小六子:比恶是吗?我他妈比你还恶!

39张麻子:命都不拼,还算麻匪吗!

40马邦德:你叫张麻子?可你脸上没麻子啊!张麻子:黄四郎脸上有四吗?

41黄四郎:黛玉、晴雯给我出来。马邦德:怎么只出来一个女子?

黄四郎:我给她起了日本名字----黛玉晴雯子!

42张麻子:谁是穷人?谁穷,谁就是穷人!

43老三:她们是妓女,是穷人吗? 老二:是穷人,是穷人卖掉的女儿!

44张麻子:死了的人比活着的人有用!

45张麻子:我要做的有三件事:公平,公平,还是她妈的公平!46张麻子:这是穆扎的曲子。他们叫穆扎,咱们这里叫莫扎特。老六:你还能听出是穆扎来? 张麻子:有时候能。老六:什么时候?

张麻子:唱片上写着穆扎的的时候。47花姐:不好色的县长不一定是好县长。

48张麻子:做夫妻最要紧的是什么? 马邦德:恩爱;

张麻子:做县长最要紧的是什么? 马邦德:忍耐!49马邦德:要有风,要有肉;要有火锅,要有雾;要有美女,要有驴!

50马邦德:我拼的是脑袋,不流血!

51马邦德:那年我17岁她也17岁…… 张麻子:打住,我不想听你的故事~

马邦德:我话到嘴边了,你让我再咽回去?

张麻子:咽回去----你是个骗子,反正说出也是假的!52马邦德:何止是愚蠢?简直就是愚蠢!53黄四郎:您刚才说的是老三步,现在是新三步~ 54张麻子:我演砸了吗?我怎么觉着才刚刚开始!55老二要杀马邦德 马邦德:你杀了我吧,我见过土匪,没见过练块儿的土匪 56老七:你把大哥给吹死了 老五:大哥,他们说你死了!

让子弹飞台词 篇2

《让子弹飞》讲述的是民国年间,马邦德在其妻的帮助下花钱买官成了康城的县长,于是带着随从走马上任,在途中遇到姜文饰演的劫匪张麻子的伏击,火车撞飞在湖里,所有的随从都死了,他和夫人却侥幸存活,为活命马邦德谎称自己为县长的师爷,并夸下海口为张麻子以官位谋取财富。于是,张麻子在马邦德的诱惑下摇身一变成了县长,来到鹅城。何曾想鹅城竟有一恶霸黄四郎,无恶不作。于是,一场骗子、土匪与恶霸之间的恶斗上演了。

一、姜文之“梦”

在姜文眼里,电影不只为批判政治,不只为愉悦广大观众,不只为批判现实放眼未来,不只为寓教于乐。电影也是造梦的手段,在电影的世界里,成年人也可以像儿童一样,肆意地编织梦想,艺术是创作家实现梦想的领域。因此,伴随着久石让的音乐,我们看到了骏马拉来的火车,戴着麻将面罩的山匪,敲着大鼓、涂着白脸的妇女,为证清白拉开肚皮的六爷,土匪午夜发钱救济穷人,智斗黄四郎……就像花姐所说:“我想当麻匪,跟你们一块发钱,把钱袋子扔到窗户里,听他们笑。”姜文就是想让每一个观众都能像花姐一样,被他编织的梦所吸引,同时去感受那一份畅快。艺术让梦想成为现实,使人心向往之,但是,这看似荒诞离奇的“梦”,并不仅仅只是哗众取宠、一笑而过。艺术源于生活,生活即现实。姜文没有忘记这一点。所以,在影片的末尾,看着兄弟们远去的背影,张牧之的茫然把我们从梦境中拉回了现实。是的,成年人也可以有梦,只是梦的结局不同于童话世界的美好,它终将回归现实。

现实生活的压力、科技经济的发展给人类的生活方式、生活环境带来巨大便利,满足了人们在物质生活上的需求,但同时也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态度、人生目标、理想,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人和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遥远、通讯的发达使情感开始变质,得不到宣泄。于是,更多的人愿意将这份情感倾注于梦境。姜文的电影把这个梦境搬上了荧幕,在这两个小时的影片中,他带领观众尽情地享受了一把。

二、姜文之“欲”

王国维在《红楼梦评论》中说:“生活之本质何?‘欲望’而已矣。欲之为性无厌,而其原生于不足。不足之状态,苦痛是也。既偿一欲,则此欲以终。然欲之被偿者一,而不偿者什佰。一欲既终,他欲随之。故究竟之慰籍,终不可得也……然则人生之所欲,既无以逾于生活,而生活之性质,又不外乎苦痛,故欲与生活,与苦痛,三者一而已矣。”在这里王国维认为生活的本质即是欲望,因为要使欲望得到满足,人会遇到挫折,因为挫折而痛苦,一个欲望的满足同时又会有新的欲望出现。因此,人总是在为满足自己不同欲望的同时,忍受着痛苦。在这一点上,姜文似乎很赞同。影片里的各色人物都是欲望的实践者。师爷、张麻子、黄四郎都为财,只是师爷极为现实,所以求财不问来处,不分手段,赤裸裸地要,既能得财又可保命即为上策。张牧之则不同,他是带点儿罗曼蒂克色彩的梦幻主义者,所以当劫匪也得有气场在,得有讲究。要钱但是劫富不劫贫,求财但身板得直了,就如他所说“我想站着还把钱赚了。”而黄四郎是霸权主义的代表,不仅求财还想成为一方霸主,在他眼里容不得一颗沙子,心狠手辣。财富并不是全部,名利双收才是至高无上的境界。刘嘉玲饰演的老妓女一心只为当县长夫人,至于县长是谁,她可不在乎。将青春换来的所有财富给马邦德买官,其实也是想给自己一个体面的称号,一辈子低头做着卑贱的行当,在她内心深处渴望着能够理直气壮地站在世人面前,在她目光所能触及到的视野里,县长夫人满足了她所有的期待。二哥和三哥的出现让身为妓女的花姐有了真感情,她不再屈服于黄四郎,所以她举枪对准了张牧之,她要当麻匪。可妓女最终确实当上了县长夫人,却死在了睡梦中。师爷终于骗到钱了,人却被炸成两截死在了他的银山里。黄四郎英明了一世,最终还是被张牧之给击垮,积攒了五代的财富被一抢而空。倒是花姐收获了幸福,终于和三哥骑着自行车去了上海,奔向另一个梦想。最终只剩下张牧之独自一人,望着天空中孤单展翅的雄鹰。三哥回答花姐说“上海就是浦东,浦东就是上海”,的确,生活即是欲望,欲望即是生活。在欲望的催促下,我们开始探索、追寻。有快乐亦有悲伤,有收获亦有失去。欲望也是生命意志的一种体现,因为有欲望生命才因此有了意义,它能成为一种推进力量,指引前进,也能成为一种阻力。欲望并不可怕,怕的是迷失了方向的欲望。

三、姜文之“美”

王国维将艺术美分为“壮美”和“优美”两种基本类型。壮美谓之阳刚之美,优美谓之阴柔之美。很显然,姜文偏爱阳刚之美。整部影片就是一场男人与男人之间的对抗。骗子、土匪和恶霸之间的争斗,女人只能是牺牲品。就算是县长夫人,死也死得悄无声息。就算是死后抱着尸体挤出的那几滴泪花也只为戏演全套。而六爷却是死得壮烈,当众划开肚皮,且不论他的做法对不对,那是何等的气魄。师爷虽说阴险狡猾,满口谎言,贼眉鼠眼,死的时候也能吐出几句感言,慨叹一下人生。再说恶霸黄四郎,尽管最后输得倾家荡产,人家可是拿得起放得下,帽子一挥,仰天一笑,管它碉楼炸得有多碎,权当解脱。那叫一个洒脱、体面。男权主义思想展露无疑,姜文眼里爷们就得像张牧之这样,干脆、利落、仗义。

四、姜文之“善恶”

孟子提出了性善论的观点。他认为,尽管各个社会成员之间有分工和阶级的差别,但人性却是一样的。荀子则提出了“性恶论”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想满足欲望,若欲望得不到满足便会发生争执,因此主张人性本恶。在姜文眼里,人并无善恶之分,而是人都有善和恶两面。所以即使是土匪,观众也会对张牧之喜爱有加,他虽然是劫匪,可是劫富不劫贫,这就是中国人的劣根性所在,仇富心理,是不是土匪无所谓,抢的是富人,不管这富人是正经商人还是恶霸地主,只要最后这钱能分出来丢进他们的窗户就是英雄。何况这张牧之不仅把钱袋丢进了他们的窗户还带领他们打进了恶霸的老窝,金银财宝任你拿,翻身做了主人,腰杆直了,气也顺了。鹅城因为他太平了,百姓不再生活在水深火热中,这样的县长是土匪又怎样?别看师爷心里总揣着坏,想方设法骗钱,吃着火锅唱着歌就掉进湖里,出来就成了麻匪,老婆成了人家的夫人,在抱着被射死的夫人时他哭的也是真情,死了也就死了还被炸成了两截,屁股挂在了树枝上,临了那几句发自真心的忏悔,不仅张牧之内心被触动,我想观众也会在心里突然觉得他那贼眉鼠眼其实也不那么可恨,反而有点儿坏坏的可爱了,最后和钱睡在一起算是对他最大的安慰。死得其所的应该是黄四郎了,他阴险毒辣,欺压百姓,搜刮民脂民膏,无恶不作。他的死应该是大快人心,事实却不是这样,当黄四郎被彻底击垮后,他没有像恶霸那样为求生做无畏挣扎或者舔着脸恳求饶恕,却如此淡定地坐在张牧之身边感叹人生。恶霸也有潇洒的一面。最是冤枉的该是那个无辜的戏子吧,本是假的,最终却假戏真做被当成了真的黄四郎被张牧之砍死在广场上。或许,这就是姜文要表达的,在他的电影里是非善恶都不是绝对的,杀一个替身,救一城百姓,报了夫人、六子、二弟、师爷的仇。张牧之没有错,戏子被迫当了替身冤死,他也没有错。是非善恶在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划分的标准。

五、结语

《让子弹飞》再一次带给了观众姜文式的惊喜,这份惊喜也让笔者意犹未尽。在大众文化扩张的时代,影视文化因科技的发展不断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但是在扩张的同时,电影的审美意蕴似乎在不断被大众文化所充斥,其精神高度在慢慢被商业利益所腐蚀,一味迎合广大群众的娱乐趣味,取悦大众。姜文的电影,让这一担心作罢。电影取材于生活,姜文的《让子弹飞》看似情节荒诞离奇,实则意蕴深刻,轻松搞笑的对白、情节吸引了普通大众的注意力,发挥了其娱乐效果。但在欢笑的同时,姜文还是不经意间就教育了广大群众,传达了自己对电影的理解,对于是非善恶、美、欲望的见地。

生活处处是哲学。

参考文献

《让子弹飞》,让票房飞 篇3

按照近年来的惯例,中国三大导演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一旦出片,就属于公共事件,总得在公众生活中热闹一阵子,然而,今年的贺岁档似乎要例外了,还没等陈凯歌的《赵氏孤儿》彻底“公共”起来,姜文的《让子弹飞》就先把风头抢走了。

两天半过亿、五天过两亿、八天过三亿、十一天过四亿,十七天冲破五亿元大关……《让子弹飞》的票房火爆程度出乎所有人意料,打破《唐山大地震》的票房记录也是指日可待。更为难得的是,与其他国产大片票房口碑两边倒的情形不同,《子弹》卖座的同时,还赢得一片喝彩声。

细细看来,《让子弹飞》不仅是姜文的转型之作,在营销上下的功夫也是很大。

做一部“能让人看懂的片子”

早在之前,姜文拍的片子是没人能看懂的,比如98年拍的《鬼子来了》,花了2700万,却因没有通过审查而无缘公映;07年的《太阳照常升起》,花了1000万美元,因为“没人看得懂”而票房惨败。而这次从《让子弹飞》开始,姜文决定要做一部“能让人看得懂的片子”。

这其中有一个人,对姜文很重要,名叫马珂,制片人。

在马珂眼中,姜文是一个与自己性格互补的人,自己爱说,姜文爱听,在交流的过程中,还会经常有很多契合点。马珂说,当时朋友给推荐了一个短篇小说,马识途写的。《让子弹飞》中的故事也是源于此,雖说故事体比较老套,但却很有意思:《让子弹飞》讲述了一个北洋年间土匪、骗子和恶霸之间三王争霸草莽江湖的故事,三个巨头一个靠枪、一个靠骗、一个靠钱进行了一场“三个只能活一个”的残酷争斗,三个王者经历一番斗智斗勇,最终只有一个赢家。“一个土匪外加一个骗子除掉一个恶霸”,这个逻辑特别符合商业电影的属性,就是故事简单。这三个主人公身上的戏点很足,我们又进行了“保持简单情节”的深加工,这也为《让子弹飞》成为一部能让人看懂的影片打下了基础。

作为一个制片人,马珂很希望帮助姜文完成像《让子弹飞》这样的项目,达到预期中的效果,同时又让老百姓也都喜欢。“姜文是一个好导演,完全没有必要担心他,因为你想的东西永远没他好。”

“这次《让子弹飞》是姜文所有电影里投资是最大的、规模也是最大的,也是最难拍的,但我们就是四个半月拍完了,预算也没超。我把钱给老姜准备好,他按计划拍,就这么简单。”

马珂觉得,由于自己主要负责影片支出的部分,而要拍个商业片,以拿票房作为最高目的,肯定要考虑到创作上的一些东西。比如影片开场修铁路,就是要真投资去做,真金白银的砸。当时做这个片子的心态就是要高举高打,这么大的投资、这么大的规模和这么强大的演员阵容,就注定了影片无论在哪个方面都必须要高调。

如今,姜文身边有了一个非职业化的经营和运作团队,也有了足够的能力将好的投资、好的档期、好的演员和编剧,好的摄影与音乐这些资源聚拢,能让他真正只干“应该干的活”,精力完全投放到创作里面去。而且现在的姜文也把目光放得更远,在他眼中,做一部商业片并不仅仅意味着要加入很多商业化的元素,搞商业的宣传、包装和发行模式,商业电影的真正本质,是用符合商业逻辑的方法来操作电影。

马珂也是抱有同样的理念:“我们每个人都会以自己的方式,为这部商业影片贡献力量。在结果没有出来之前,就要一直努力,把自己该做的都做好。这也是我们对《让子弹飞》有信心的地方,我们把投资、宣发该做到全做了,如果有3000万的入场观众,子弹飞过10亿都可能。”

一个有才华的中国导演,遇到了一个有理想的富二代制片人,外加一个有激情的团队,终于在2010年底的冬天变成了一部等待观众检验的影片。

明星炒作四重奏

话说一部电影,特别是一部商业电影,拿什么去吸引观众赢得票房呢?演员周润发、葛优、包括姜文自己,无疑是影片的一大卖点。在《让子弹飞》的前期宣传中,自始至终都是以三位影帝为宣传核心,同时突出姜文身为导演的特殊因素,影片的预告预告片和广告宣传几乎从未间断,通过几轮高密度的宣传,在映前形成高点。

同时,针对《让子弹飞》大腕云集的优势,剧组还开创了一种新的营销方式:即特别为喜欢上视频网站的80后、90后们,制作了4款“概念制作特辑”作为宣传预告。第一款“众星云集”主打王牌演员周润发、葛优、姜文、刘嘉玲以及陈坤等群星在拍摄现场的搞笑花絮,将喜欢追星的影迷牢牢抓住;第二款

“骗子专场”主打葛优,曝光了他和刘嘉玲、苗圃、白冰等四位女演员的各种亲热镜头;第三款“男色生香”则展现陈坤、廖凡等偶像的阳刚之美;第四款

“鹅城四美”,也是人气最高的一款视频,目前已被网络疯传。这款视频最牛的地方是请来名嘴黄健翔解说片中四位性格各异的美女,活生生把一段花絮整成了“情色短片”,抓人胃口。

从平面到网络立体推广

事实上,《让子弹飞》早在去年的6月份就宣布要进入贺岁档,制片方也制定了长达半年的宣传周期。在影片的宣传上,《让子弹飞》的宣传方式几乎涵盖了所有主流媒体,包括网络、电视、报纸杂志、广播等等,而从宣传的效果来说,也基本达到预期目的。一些调查显示,普通观众对影片的认知基本维持在30%左右,表示一定购票去观看影片的观众,认知度居然高达60%。

那么,究竟是什么让《让子弹飞》取得了这样的反响?答案就是影片的大好口碑以及网上持续不断的热烈讨论。

在影片刚刚上映时,《让子弹飞》在豆瓣网上的评价就接近十万条,评分高达9.2,直追《盗梦空间》;再一看评论,众多知名影评人都在第一时间给出闪亮的五星,并将被压抑多年的兴奋和无法言表的赞美统统挥洒出来。搜狐、新浪、网易、时光各大网站,关于《让子弹飞》的新闻、软文也天天占据娱乐版头条,对这部电影的种种讨论、预测与赞美之词漫天飞舞,交口称赞到难以置信的地步。

同时,微博更是成为《让子弹飞》片方进行公关宣传的即时平台。许多关于这部电影的真实的、不真实的信息,片方就都通过微博予以公告。其中,一位网友看完《让子弹飞》后,在微博上宣布为支持《让子弹飞》限额50位,请买不起电影票的学生看这部电影;某位影迷微博晒票根证明自己已连续到电影院看了十遍《让子弹飞》;名为“中国九大城市网友自制视频,回馈姜文电影《让子弹飞》”的视频在微博疯狂传播,诸如此类的事情更是层出不穷。

更让人以外的是,影片中的台词也在网络迅速流行开,“有这个必要嘛”、“大哥,你是了解我的”、“那一年,我也十七岁”等台词都被广泛改编运用,成了大批影迷的口头禅;电影的名字则被改编成各种各样的“子弹体”语录,比如“让炮弹飞”、“让油价飞”、“让房价飞”等等,甚至还有一些热衷群体专门组建了“子弹团”“子弹

nlc202309031740

粉”,一起聚会以各种形式表现对影片的喜爱。

除了这些之外,制片方还针对“电影节”进行了宣传。其制造的“《让子弹飞》包机去戛纳”新闻自从去年五月中旬公布,就一直保持着很高的活跃度,甚至在12月份的调研中仍然保持着较高的比例。而常规宣传中的硬广投放中。公交电视和楼字电视的被广泛的应用,不管是哪个城市,只要一踏上公交或者地铁,都能看到与影片相关的片花或者发布会,而那些户外的立体广告,也让不少人在等车或者逛街的时候就成了《让子弹飞》的潜在观众。

也正是这样,在平面、网络、立体等多方面的巨大影响下,一批又一批的观众被吸引进电影院。

连爆话题,引导二次观影

除了那些風风火火的宣传攻势外,影片本身也处处设置悬念,吊足了观众们的胃口。比如,究竟谁是影片的男一号?姜文又想利用葛优的喜剧影响力做些什么呢?谁为海报贡献了美背?是刘嘉玲,是苗圃,还是自己的夫人周韵?被抢击中的县长夫人不是刘嘉玲?终极的枪战中,到底谁死谁生?黄四郎真的没有死吗……

就像观众们分不清真假黄四郎一样,影片中导演有意设置的悬念让观众存疑,这些疑问也被不断放大,讨论“子弹”就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时髦话题。

电影营销公司森博智库的项目总监袁冰涛也调侃道:“现在去讨论黄四郎是真的还算假的,到底有没有死似乎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影片的这种悬念式营销已经获得了成功。”

“其实观众的很多疑问和推测可能连编导本人都没有想到。”袁冰涛说道。“但片中留悬念的这招确实给《让子弹飞》制造了连续的话题,能引导观众二次观影。既娱乐了观众,又能让片方在票房上获益,还可以借此拍续集,这才是片方的聪明之处。”

除了这个之外,影片中的某些具有特殊身份的非专业演员,也成为其最给力的桥段。其中,电影里半裸上阵被强暴的大胸民女,是为艺术“献身”的某制片助理;搓麻老头的演员,则是姜文自己的父亲;从床底下钻出来的8岁傻儿子,是电影的制片和出品人马珂,麻匪老七的扮演者是编剧危笑……这种现象在其他导演的影片里几乎是很少出现的,使得整个影片都透着一股神秘的气息,也给上映后人们的杂谈多了一点内容。

除了在全国铺天盖地的做硬性广告,制片方在营销上还有个秘密武器,那就是川话版《让子弹飞》。

由于《让子弹飞》的小说原著就是发生在四川,作者马识途也是四川作家,一些四川土话如“你龟儿”“算逑”在四川中更能凸显原汁原味。一些演员比如陈坤以及周润发的御用配音演员宣晓鸣都是四川人,因此,姜文为《让子弹飞》特别制作了四川话版本。

为了上双保险,《让子弹飞》在放映上面两头不耽误,其他的地区主打普通话版,川味版则专攻重庆、四川地区。片方的宣传总监阎云飞透露,《让子弹飞》的四川话版目前主投西南地区,16日开始与普通话版同步登陆,其他地区得稍晚一周,看观众反应、院线的需求再考虑是不是把这个版本推向更多的地方。

今年年初,《让子弹飞》在香港上映后,票房已经顺利突破6亿,成为历史上第二部票房迈过6亿的国产电影。而且,这部影片的票房还在持续飙高中。可以说,这部影片是2010年一部最具轰动效应的贺岁影片,或许在2011年内,它还会向观众们交上一份更完美的票房成绩单。

让子弹飞 影评 篇4

先问个问题:黄四郎只是个地主恶霸么?没那么简单。他交给假麻子(胡军)地雷时,说了很多:“北中国我不知道,但这种限量版地雷,整个南国只有两个”;“第一个在辛亥革命时炸了第一响”;“惊天,动地,还泣鬼神”;“1910,made in U.S”辛亥革命发生于1911年,这1910年才生产。黄四郎不但知道辛亥革命的地雷是什么型号,还拥有唯一一颗双胞胎地雷。请问,黄四郎在辛亥革命中,发挥了什么作用?黄四郎参与了在武昌起义的核心策划,是辛亥革命的老资格革命党!不信?下面还有佐证。

电影里很明白的说了,张牧之和师爷谈心时说,早年追随松坡将军(蔡锷),17岁时即为其麾下手枪队长。是讲武堂出来的(考虑到蔡锷,应为1909年成立的云南陆军讲武堂)。蔡锷在日本死后(1916),张牧之回国,落草。

蔡锷何方神圣?梁启超高徒,民国开国元勋,护国军神。1911年辛亥武昌起义后20日,蔡锷就在云南发动重九起义响应革命。1915年又发动护国讨袁并取得胜利。张牧之早年即追随他,也算是辛亥革命党里的老资格。张牧之和黄四郎还曾是革命战友?影片给出了明显的线索。

张牧之与马邦德赴黄四郎的鸿门宴时,黄四郎说 “20年前,我和张麻子曾有一面之缘”。可以看出,黄四郎一开始就知道假县长就是张牧之就是张麻子。这句话是他刻意点开的敲山震虎。影片确凿的发生在1920年。20年前就是1900年。黄四郎和张牧之在这一年见过面?那一年发生了什么?我们继续从张17岁当上蔡锷手枪队长入手。问题是,张牧之现在多少岁,又是那一年遇上蔡锷的呢?蔡锷1882年12月出生,1899年在时务学堂的老师唐才常德资助下赴日本留学,1904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回国后先后在湖南广西云南等地练兵。如果张是1904年后见到的蔡锷,那么1900年时张牧之不超过13岁。这样的孩子不应引起黄四郎的注意。且1920年时33岁,似乎又嫩了一些。蔡锷活到此时也不过三十七岁。1899年之前的蔡锷不过是个16岁不到的学生,虽然已经声名不弱,但也不至于配个手枪队长吧。张蔡相逢,应为1899-1904年蔡锷留学时发生。17岁的张牧之,又为何会给一个留学生作手枪队长呢?查资料,1900年时,唐才常策划在武汉发动“自立军起义”。蔡锷闻讯即回国响应老师。但唐看他年纪小,就派他去湖南送信。后来唐才常被张之洞摆平,蔡锷身在湖南躲过此劫,又回了日本(其实这时候他才改名叫蔡锷,才去学军事)。而张牧之当上蔡锷手枪队长,正是这一年。这样算,1920年影片发生时张牧之37岁,也很符合人物形象。黄四郎会在1900年认识张牧之,两种可能。1是黄也参与了自立军起义,在武汉或者湖南见过蔡锷与张牧之。2是蔡锷把这个手枪小战士一起带到了日本,然后在日本和黄有过一面之缘。我更倾向于后者,因为黄四郎和张牧之,显然都在日本混过不短地时间。凭什么说他们都在日本呆过?理由是,他们都对介错很熟先来(介错:“介错”,是出自日本历史上为切腹者来担当补刀行为之人的称谓,是指在日本切腹仪式中为切腹自杀者斩首,以让切腹者更快死亡,免除痛苦折磨。)切腹大家都熟,但介错就相对陌生。更别说在信息落后1920年,如果不是对日本文化相当熟悉的人,根本说不出这俩字吧。有人讲这是姜文的日本文化情结,个人认为不确切。黄四郎在鸿门宴上说“要是这三个人供出我来,我就切腹,请兄台当我的介错”。张牧之说“你搞错了,介错人用的是长刀”。两个人应该都在日本待过相当长的时间。尤其是黄四郎,好端端的中国人没事谁能扯到切腹去?!因为1904年蔡锷回国后就没怎么去日本,作为蔡锷的手枪队长,张牧之也不能去日本。张牧之要在日本混,只能是1900-1904年。等1916年8月,蔡锷病重去日本治病,当时张牧之一定跟着去了日本,但估计这段时间他可没兴趣研究什么切腹。何况11月初蔡锷就病逝了。你看黄四郎这个人不简单吧,他留过东洋,也留过西洋。懂洋文,国学功底也不错。你若把他看作一个土财主,这些设定肯定显然蹩脚;但若把他看作早期便追随孙中山的革命党,那些设定就很恰当。片中他是一个腐化的前革命者,现当权派。在鹅城里,他充当了“官府”的代言人。有人总结了一条暗线:

1900年,张牧之追随蔡锷到日本,并与黄四郎有一面之缘。

1900-1911年,张牧之和黄四郎在同一个革命阵营,但无交集。

1911年10月10日,辛亥武昌起义,黄四郎为核心成员。10月30日,蔡锷在云南发动重九起义,张牧之也算核心成员。

1911年-1920年.辛亥胜利后,革命者黄四郎,开始利用手中的权利敛财。他投靠了实力军阀张敬尧这座靠山后,愈发肆无忌惮,横征暴敛,更以故乡鹅城为根本苦心经营,控制了民国小半的烟土交易,大发其财。辛亥胜利后,革命者张牧之,不求权钱,继续追随蔡锷。1916年蔡锷死于日本,此后张牧之对时局失望,干脆落草为寇。

1920年,张牧之马邦德来到鹅城,电影开始。张黄斗法,掀起了一个小小的鹅城起义,胜利后张牧之分文不得,心爱的女人花姐和他的兄弟们一起走了。这场“革命”,正如当年的辛亥革命,他什么也没得到,甚至失去了很多。他坐的chair,也被别的man抗走了。这就是姜文在此电影里内藏的政治隐喻。谁会投入革命?蔡锷这样的英雄会,袁世凯这样的枭雄会,但最后得权的一定是袁世凯;张牧之这样的爷们会,黄四郎这样的投机者会,但最后得利的一定是黄四郎。当张牧之再次掀起鹅城革命,他不为财也不为权,不为女人也不为大众。他对黄四郎说:“你和钱都不重要,没有你,对我很重要”。如果你们觉得这个隐喻还不够过瘾,鸿门宴上还有句台词。“彼时彼刻?” “恰如此时此刻”绝对够说明问题。

人家说姜文的电影老爱悄悄的牵扯些政治,“让子弹飞”本身这片名就值得玩味。从技术手段来说,姜文为追求这个飞一会儿才明白的效果,刻意的将每一条重要的线索后埋一个包袱以转移注意力。比如张牧之刚刚自陈身份,说自己跟松坡将军混过。观众还没转过筋想清楚松坡是谁,葛优就跳出来插科打诨:“那一年,我十七岁,她也十七岁...”。在逗笑大家之余,将观众的注意力从“松坡”,“十七岁” 这样的线索上转移开。避免影片立刻被看懂。要把子弹对着官府打,未免自讨死路。他准备打向谁?这就是姜文更大的目的所在。我觉得他把枪口对准时下电影界,对准某位电影界的官府代言人。

还是让我们再回顾一下姜文那句“我姜文站着,也能把钱挣了”吧。这点野心,观众都看的出来,也不难理解这句有点揶揄闷头挣钱的冯小刚。冯导岂是在于这点揶揄的人?还主动客串了汤师爷,和葛优联袂出演赚钱众。(冯导不但拍片赚钱发挥稳定,客串也是稳定的头五分钟就死。)汤师爷落水而死,葛优演的马邦德为求活命,一直在冒充汤师爷。可以说,在电影里,葛优代表了冯小刚。马邦德说的,就是汤师爷说的。也是冯小刚说的。

汤师爷要赚钱,他向谁跪? 官府代言人“黄四爷”。他怎么着挣钱?黄四爷带头出钱,其他人就得跟着出钱,回头把钱还给黄四爷,得利三七开。张牧之要站着挣钱,也得在汤师爷的配合下,先忽悠“黄四爷”先出了一百八十万两银子才行。

关键问题来了,汤师爷想赚钱得跪官府代言人黄四爷,冯导演想赚钱得跪那位爷?

如果说张麻子代表了姜文(这点从片中也有影射,比如六子被四爷手下胡万害死,而六子是麻子的养儿子,换言之,姜文的孩子——拍的六部电影,都给“胡万”之流给戕害了)那么黄四郎这个腐化的革命者到底影射了当今社会中的那股势力或具体地说那个人?

时下电影圈里,有没有一个“爷”,是公认的“官府”代言人呢。这位爷,如果像黄四爷一样恶劣,已成中国电影的毒瘤,就够好了。这位爷,如果像黄四爷一样发家,先投身于“导”,一步步的向官府靠拢,终究成“爷”,就再好不过了。有没有这样的一位爷,让姜文这种爷们电影人觉得。“X爷,没有你,对我很重要”。线索还在电影里理解子弹的政治隐喻,突破点在于姜文相对于原著,对故事发生时间的改动。理解子弹的现实所指,突破点在于姜文相对于原著,对角色姓名的改动。在原著里,黄财主的原名叫黄天榜,”黄天棒”.在电影里,叫作黄四郎,“黄四爷”。

答案揭晓:韩三平,中国电影集团董事长韩三爷!与黄四郎相对的韩三爷!

在娱乐界,有三组大山不能碰,否则你就别在娱乐圈混了。一曰文化部,二曰广电局,三曰韩三平。记得有一次韩三平出席一个发布会,李连杰成龙见了他本来坐着都不得不给站起给他让座。

韩三爷,您得多么的无畏,才敢于把自己的名字,放在这片儿的出品人上? 您给这电影投了多少钱来着,别是一千八百万(原著师爷姓陈,没县长这人。电影里分别安上汤,马二名。将将是个“冯”字,有点附会,放括号里图个好玩吧)张麻子把黄四郎和钱搁在了一起对比。这个答案就更明显了。什么能跟钱搁在一起呢?就是权。“鹅城”者,即人民任人鱼肉的城市的意思。这个暗指啥大家当然都明白。然后我要说的是姜文全片中我认为最精彩的一点隐喻,就是他对权利的理解。黄四郎在电影里象征的就是权力。现实中他就是通过权力得到利益的既得利益者如韩三平等-----也可以说是咱们国家的一些与权力直接挂钩的垄断产业和一些以权谋私的官员,更可以说代表了咱们国家的权力机构。

片中高潮部分是张麻子掀起了人民战争。因为刚刚发生了埃及的骚乱,并以人民的胜利告终,所以我看着心中不禁热血沸腾。鼓动吧,风;闪耀吧,电,咆哮吧,雷!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没有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要靠我们自己!

从人们三番几次不敢捡银子——半夜偷偷捡——不敢捡枪——半夜偷枪 ——以为黄四郎死了群起而攻之。姜文想告诉我们:什么是权力?!权力就是恐惧,就是施加给人民的畏惧!!对于人民来说,他们畏惧的根本不是黄四郎本人,而是他们脑海中的那个黄四郎!从现实出发,意思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害怕我们国家的最高权力。我们都有一种恐惧,而实际上我们知道那到底是什么?!罗斯福说:其实我们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一旦人们看到自己脑海中营造的那个“黄四郎”被打倒了,人民们一旦真正拿起枪冲向黄四郎家也就是最高权力那里去拿回自己的东西时。黄四郎家那个千疮百孔的铁门根本没有任何办法阻挡人民的力量!它在人民的洪流面前只是纸老虎!!还有后来的那个黄四郎手下看到人民反了马上转头跟着反的意思是告诉我们:假如我们真的要推翻现在的权力,那么那些在维护当前权力的人比如什么城管呀、警察呀、保镖呀之类的,会马上跟我们站到一起,因为他们也是人民。这点跟开头的马拉火车有个呼应就是说权利这个火车跑的再快实际上都是马拉的,一旦没有了马,权力只能歇菜。所以片子尾声姜文说的话也就不难索解了,“你和钱,对我都不重要。没有你,对我很重要”的潜台词就是:权和钱对我都不重要,没有了你们这些掌权者,这个社会上没有绝对的权力,这点对我很重要。

观《让子弹飞》有感 篇5

看完这部影片,觉得这是一部反映社会现实的一部片子。曾经看过葛优几部片子,觉得葛优擅长演喜剧片,所以刚听说这部片子的时候就觉得是一部喜剧片,看过影片后,不可否认这的确是一部喜剧片,但内容却多了几分伤感,尤其是看到几大人物的死亡。

小六的死最先让人感到惋惜,他是一个非常倔强的人,只为了一个事实,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留自己的一个清白,这让我想到了一首诗: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夫人的死是一个意外,让人感觉世事变化无常,让人感到悲哀,自己竟然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葛优饰演的老汤他的死比较滑稽,屁股直接给挂在树上了,让人觉得可笑又无奈。只有老二得死还算悲壮些但也让人感到难受。

剧中最主要的人物就是张麻子、老汤和黄四郎了。张麻子其实是叫张牧之,只因为是土匪,人们就认为应该是满脸麻子,这着实有点冤,但却为他很好的掩盖了身份,这也许就是失得之间吧!他是个英雄人物,只是不愿意向人下跪,只是想尊严的活着,面对军阀混战,面对社会黑暗,他不愿同流合污最终落草为寇,这让人觉得大气凛然。他十分钟重感情,是个重情重义的汉子,记得影片最后他说钱和你对我都不重要,由此可以看出他是多么重视兄弟情谊呀!他在影片中是一个正面人物,果敢,有勇有谋,嫉恶如仇,为穷人谋福利,重情重义。但不可否认他失去了很多,儿子兄弟,这也许就是英雄的悲哀了。

老汤代表的是社会上的那些小人物,他们懂得如何在官场中生存,他从来不是什么好人,当官也只是为了剥削百姓,对强权从来都会逃避但他也想做些大事,他来鹅城也想过要除去黄四郎吗?他是贪财可自始至终却没有背叛张麻子(姑且这样称呼吧)他们吗?由此可见他是有善念的,只是社会让他圆滑。

黄四郎在影片中是一个反面人物,他贪财好利,凶狠残暴,鱼肉百姓,是人们痛恨的土豪形象。剧中他和张麻子多次照面,他的凶狠狡猾让人痛恨,虽然最终张麻子用智谋战胜了他,但他也让张失去了儿子兄弟,可他却不以为然,还说用他们四个换他黄家五代家产不值,完全反映了社会上那些赤裸裸的强盗行为,与张形成鲜明对比。

从这部影片的人物塑造上,影片中有张这样的英雄人物,也有黄这样的反面人物,还包含一些小人物,有老汤这样的有点贪财的,也有张的兄弟那样讲义气的,还有那个武举人墙头草的,小百姓害怕愤恨强权却无能为力的,他们都在影片中得到鲜明的体现,并为主要人物塑造起到很好的衬托作用,演员的表演也很出色将人物的性格特点表现得很是灵活,可以说导演在选择演员方面很准确。

这部影片的喜剧成分集中体现在语言上,台词通俗易懂,有颇具幽默过分,让人感到非常有趣。语言在影片中往往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他是吸引观众的重要因素。这些年来每年都会有一些经典语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由此可见语言在影片中的重要性。喜剧影片之所以会吸引观众除了搞笑的动作外,就是幽默的语言了,而这部影片就很好的利用了这一点,从而为这部影片增色不少。

语言最能表现人物性格了,这个在剧中表现的恰到好处

“让子弹飞一会儿’这是影片中张说的话,这正好照应了影片的题目,我记得张只说过两次一次是开头,一次是结尾,交相呼应,却也显示了张鼐耐力,面对多次开枪没有结果,他不是慌张,而是安慰兄弟,让他们不要担心,这是他临危不乱的表现。‘先聊dollar吧,dollar到手,按照惯例三七分’这直接表现了老汤贪财的一面。‘你们四个人还五代家业不合算吗’反应了黄凶狠残暴视人命如草芥呢性格。

影片的开头以<长亭送别》为开头,送别象征着离别,给人一种伤感的感觉,但这却只是表象,车里老汤们欢快的笑声显然于这种分离情调不符,然而紧接着发生的事件却又让人觉得在情理之中,而这种别离又为老六几人的离开做了铺垫,因此不得不说作者在这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

镜片塑造的事发生在民国时期的事件,但却脱离了旧中国形象,他以一种幽默的方式展现出来,掺杂了很多现代成分,是影片不完全回归到哪一段时期,只是借用了那一时期的人物,演绎一段只能发生在那个时期却又不会发生的事件,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对影视来说,表现的淋漓尽致。影片不是纪录片,他不需要完全的遵循历史,甚至可以根据影片的需要窜改一些历史。

这部影片就很好的表现了这一点,他用民国时可能发生的事件加上现代的流行语言,将这部影片展现在荧幕上,是影片获得很大反响。

在人物动作上演员力求每一个动作都要精准,这对于这些大牌明星来说很是容易,他们都身经百战,对于各个动作拿捏的很准,这也是影片在看的时候感觉荧屏上的人物将电影演活了,这是一部电影成功的精髓,这也是这部影片成功的原因。

看完这部电影,觉得导演无论从语言动作还是音乐背景的选择上都很成功,演员们也很配合的演好了各自的角色,是影片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影片演员阵容很大,又有名牌导演指导,内容有颇具特色,充分体现了电影的目的性,即使观众喜欢,这本是一部商业电影,从投资和收到的效果来看,是一部成功的电影,实现了其自身的价值。

《让子弹飞》剧本深度剖析 篇6

我就觉得他用了三年,找这么多明星,整出来的绝不可能就像疯狂的石头那样一个荒诞喜剧而已,姜文,你太他妈牛逼了。

整整7个编剧,编了三年,这得是多有深度的剧本,本来我是打算过两天去万达用实际行动去支持姜文的,没想到电影上映不到三天DVD原盘泄露出来了,我就没忍住,下载了先看了,这可不是有的观众自己用DV在影院拍的画面抖动的不时有人从里面走过的枪版,这是要等电影下线之后再发行的DVD版,幕后黑手,不是简单的啊,姜文这次收不到那些在家下电影和去影院看电影两个群体重叠的那部分观众的钱了,票房有一定损失。

一开始,电影上映了,大家都说好,我以为这是宣传费占了一半投资的让子弹飞找推手找水军干的,看了之后,才发现,是真的好。

韩三平,杨受成,两大恶霸出品了一个骂自己的电影,然后,冯小刚心甘情愿的让葛优顶替自己做了个卑躬屈膝的人,就为了衬托姜文的站着赚钱,挺有意思。

姜文不是傻逼,他是一个有才的导演,我们能想到的他找一帮人想了三年,肯定也都想到了 所以说,电影里面的每一句台词,都是经过字斟句酌的,子弹挺真诚的,挺有野心的,别把它理解的肤浅了。

先说说这电影里的有意思的地方吧:

马拉的火车,真不是扯淡,百度一下就发现这是历史上有过的。

不觉得姜文故意恶搞了一堆明星么?老七就是照着孙红雷的模子选的演员,老五就是照着刘德华的模子选的演员(后来证实那个演员就是刘德华的替身),都得叫他一声大哥,呵呵。

那个8岁儿子是本片监制,重量级的幕后管家:马珂,他一手策划了本片的宣传。

刘都统是刘湘还是刘文辉?应该是刘湘,刘湘派了郭旅长。

葛优的马邦德,葛爷演过的成功角色太多了,《手机》里的严守一,《大腕》里的尤忧,等等。但大多都是现代社会里的小市民一类角色,这次的师爷/县长也算是个突破,活脱脱一个狡猾贪财的官场骗子。但同时也是个重情义的角色,从现任夫人的死后哀嚎,到幕后指使凶手黄四郎出现时按耐不住手部微颤想要开枪复仇,到假麻子说杀死了自己前任夫人和大儿子后急着带钱去救自己被绑票的小儿子以致踩雷身亡。最后下半身被炸到树上,死在银子海中只

露出一个脸完成最后遗言,这样的死法既符合电影全剧的荒诞风格同时又是对角色本身性格特点的完美呼应。

张默的老六,角色本身的故事足够悲壮,张默较好的完成了任务,没有太大出彩。倒是凉粉这个段子本身似乎是引自某个古代故事,金庸的小说里也有类似的故事。

片头片尾久石让的音乐真***好听。雄厚大气磅礴激情,总之一句话太适合这片子了。

这是个精雕细琢的剧本,不管是大的脉络还是众多细节都经得起推敲。为什么张麻子这个土匪县长会声张公平会不让民众下跪会知道莫扎特,后面向马邦德揭开自己身世一刻就得到了呼应。

电影中好的东西总是会让人翻来覆去的用,这很正常,从姜文的电影中就能看出他喜欢一些什么电影。从让子弹飞中,我看到了《美国往事》,《巴顿将军》,《虎口脱险》的影子。《教父》,姜文葛优坐在楼梯聊天,那几个拿枪守护那段。

再说说这片子暗喻的地方:

子弹飞一会儿,广电才会明白。

大家都在等发枪,毁了五代家业?说的是五代导演?还是(毛邓****习)?

姜文也打了预防针了——就算发了枪,也还是得有人先挑头干起来,有人挑头吗?没有!

小凤仙,蔡锷的掌故都挺让人深思的。

这个片子里对老百姓的行为描述得才微妙,姜文承担一切风险,成功后却什么都没有,这是一种侠客情怀。普通群众是利益驱动的,反抗前充分评估风险,胜利后瓜分胜利果实,一些人会转化成新的黄四郎或者走狗....姜文整一堆日本娘们敲鼓什么意思?比喻比喻比喻!宣传机构。

为啥叫鹅城,因为天朝的地图像鸡?谐音通“讹”

片里对p民的描写太到位了,我党就是抓住了p民这个特性才能稳坐江山

黄四郎,你们这些恶霸收税收到100年后啦!5代家业折腾光了,子孙没有活路了,管你黄军***老四新四的,问号不再是问号,是挂你家大门上的警告!

你们胡万字,我们做筒子,六对已成,单等老七了,36番杠上开花全TM给我还回来

光说“打土豪”没人跟,得再喊个“分田地”,才有积极性

起码讽刺是吃果果的吧!

葛优骗姜文第二档子事应该是,那个后面的老婆很可能是他请来骗宝石的,不然这么急着去找啊

房产不也是收70年么

子弹最后火车去上海浦东,后面跟白马,什么隐语?1921年

那段要送他出去读书的桥段,也可看成是解释,麻子没想把他培养成土匪,想培养成知识分子来着。

这时候张麻子的一句话是点睛之笔“原来大家等着支持赢的一方”,非常讽刺而又现实的逻辑。

姜文借张麻子的口说“我既要站着,又要把这钱挣了”,这不但是剧情冲突的导火线,也可以看作是对现实社会的反讽。

拉拢豪绅,忽悠捐款交税,等全收齐了,把豪绅的款退回去,最后变成压榨老百姓的。

这跟平常我们被迫捐款,然后组织把捐的款当经费下发,领导们随意配置享用同理啊。

姜文的兄弟们为什么要立刻离开他呢?而且还是不告而别的意思?有必要那么着急吗?上海加入***去了表示姜文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不为社会所容纳

“老大,你不要钱,不要女人,有县长不当。跟着你,有点不轻松。。”老大的想法,兄弟们一直接受不了,拼了半天不就是抢钱抢女人抢地盘么

死在一堆银子里,马县长瞑目了。

黄四郎家的大门,被打成筛子了,说是要打一个感叹号,却打了一个问号。叹的是什么?问的又是什么?

平民大众都是以符号的方式表现出来的,那就是人民做为一个集体的方式存在而不是有个性的个体。他们光着膀子,黑色的裤子,恐怕也是有含义的。当然既有希望他们觉醒的一面,也有觉醒后马上成为暴民的一面,如县长最后做的两张椅子都要被他们收走。民众对革命的遗忘是如此迅速。说到底最后那一段骂的还是中国人的本性,和鬼子来了里面的三婶子一角儿一样。黄家的碉楼被炸掉,应该也算是一个隐喻,算是对未来的一个期望吧。

更明显的几个都说不上是隐喻,而是明白告诉你我说的就是当下,如收税到2010,枪在手跟我走等。

给县长下跪。“皇上都没了,你们还给谁跪!”,县长都这么说了,屁民们还是齐刷刷地跪下。他们骨子里根本就没想要站起来,非得枪逼着才站得起来!

张牧之or张麻子。“人们更愿意相信麻匪头子脸上长着麻子,而不愿相信他有牧之这样的名字。”这是为什么?因为张牧之被黄四爷妖魔化地宣传了,(当年蒋匪不也污蔑我们英明伟大的挡为“赤ABC匪”、“共EFG匪”么?),鹅城的百姓不去深究麻匪是谁、做过什么、为什么做,而是简单地被妖魔化宣传牵着鼻子走,给人贴上标签,装上麻子。例如,有人破口大骂空凳子洋奴、卖国贼,却只听过三百年一句话,额,这是九十年以后的事情了,还是回到鹅城吧。

“这可是老天爷干的事情啊!”,麻匪县长从豪强那里骗来银子,要分发给穷人,有人感慨了这么一句。其实这银子本来就是他们的,只不过他们不去争、不去抢,非得等着老天爷睁眼,窗户里能飞进来银子。

荒诞的革命。满地的真金白银,老百姓拿走;黄四爷一来,老百姓又只得上缴。满地的枪支子弹,老百姓把枪拿走,可姜文去鼓动革命时,各个又成了缩头乌龟。直到老百姓看到黄四爷被砍了头,胜利已在囊中,他们才一哄而上,抄家抢钱去。他们是经济学说里的理性人,时时想的是个人利益最大化;心中有怒,没有去拼命的勇气,却只想坐享其成。还说明了另一点,枪支比银子靠谱,钱可以被收走、可以被通胀,只有靠枪才能挣来真正的目田。

团练踢球。画面太过暴力,不过至少说明,枪支也比印章靠谱,能给人有安全感,没有枪随时可能被黄四爷的爪牙当球踢。法律神马的只不过是个橡皮图章。

“公平,公平,还是公平!”在《让子弹飞》里,有人喊了这么三嗓子,群众报以热烈的掌声,纷纷表示灰常支持;在《罗宾汉前传》里,有人喊了三嗓子目田,群众纷纷提枪跨马,要决一死战,一代不行拼两代!

九种死法。那个武师,主子得势时一副奴才相,主子落难后则极尽污辱,在所有造反的人里头显得最残暴,还说有九种办法弄死黄四爷(剽窃自温老师的围脖评论)。倒戈的不止这个武师团练,还有黄四爷的管家,都快和抄家队伍撞上了,突然就掉头说“你们跟我来”。也许有人会说,这几个当奴才的是平时敢怒不敢言,黄四爷倒台了自然要去挣会自尊;我觉得更重要的是,人都是趋利避害的,东风强就跟着东风走。

上海浦东。“浦东就是上海,上海就是浦东”,有没有搞错?麻匪的部下要去浦东,拜托还没改革开放呢!有人说这是在影射,表明故事的时间并非发生在民国,或许有吧。我理解的上海和浦东,是钱和生活的象征,跟着英雄爽,却一点不轻松,干过一票就不愿再坚持理想,英雄的部下也会趋利避害。而罗宾汉呢,打完正面战争,皇帝出尔反尔要通缉他,那就干游击,坚持到底。

列车。英雄的部下坐着他们当年截下的列车回城,这是在暗示历史循环律么?

开胸验粉那段,事实上,姜文已经拍出那种荒诞的百口莫辩的情境了,周围的人,当事人,陈坤,武状元。再想到卖凉粉的还是被土匪们救过的人,就能联想到更多的当代中国现实。

那会上海没有浦东吧?那意思就是这片子说的根本不是民国„„官就是匪?

从电影看,姜文应该很崇拜毛泽东,有很深的文革情结,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色彩厚重。片中的人物代表了他对不同人群的认知。

老汤是那种头脑清楚的随波逐流者,他们的头脑为屁股服务的,只为让自己坐得更舒服。当他们觉醒的时候,就是头脑和屁股分离的时候,也是最痛苦和涅槃的时候。而武举人就是觉醒前的老汤,他们永远跟在时代的浪头后,抢夺最舒服的那个位置,他们最怕屁股痛。片中的民众形象既清晰又模糊,基本就是鲁迅笔下的愚民们,谁胜利就跟谁,麻木的活着。

而片中的张麻子是疑惑的,充满了问号。他很清楚将要发生什么,却不知道路在哪儿?当他让手下在黄家大门上打下惊叹号的时候,很清楚黄四郎的灭亡。可当他自己打下那个问号,问得却是然后又该怎样呢?最后他借花姐之口问出了那个问题:“都已经分银子给他们啦,还要怎样?”。当黄四郎问出那个黄炎培似的问题“你会是下一个我吗?”,他很清楚“没有你才是我的追求”,可最后骑在白马上的时候,却不知道路在何方。

片中的康城,我认为暗指的是共产主义(Communism),而鹅城指得是俄罗斯,代表两种不同的发展方向。浦东代表了中国的现实路线,而白马代表了姜文自己理想主义的彷徨。可姜文仍然坚持自己的理想主义,所以手下告诉他跟着他太累的时候,他仍然说双手拿枪的花姐是最美的。

最后说说姜文:

子弹节奏太快,内容太多。看得时候挺乐,看完了想想搞不明白到底讲了啥。可以看出来从阳光到现在,姜的思想其实没被环境。

本片有露点,有粗口,有血腥,有意识形态的煽动暴力,有百姓民众的愚昧,这么多踩线踩雷的地方还能通过审查上映,只能说广电总局也足够与时俱进,同时姜文的公关也足够给力。

让子弹飞用力这么猛,那些傻逼只会看热闹的观众能看懂么?有笑点,普通观众喜欢,哈哈大笑一过,有内涵,值得层次高点的观众回去自己琢磨,就凭这一点,让子弹飞应该捧。最近20年的内地电影无一例外地低估当时观众的审美智商,归根结底,觉得中国观众人傻、钱多,谁都想想速速捞一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就是好的艺术,阳春白雪?下里巴人?

两年多后,姜文射出来的,是经过精心构化,寻求破局的子弹。他的野心是得到同行,大众,小青年,大神和官府共同的认同。一言以蔽之:“我姜文,‘站着’也能把钱赚了。”

我从没见过国产导演有如此之大的野心,这野心听起来又如此的不可实现。同行是冤家,小青年想脱离大众,大神要高于小青年。最重要的是,官府认同的,小青年和大神就不认同。大众同行还算容易同时取悦。但小青年,大神和官府这三群,在态度上冰炭不容。

现实正是如此,在官府放行,喉舌大赞之后,电影自身素质迅速赢得了同行和大众的青睐。广大小装青年们在短暂的观望后,看到宁财神同学的一句“姜文王朝来了!”后立即拜倒投诚。罗永浩,今何在等大神迫不及待地跟跳出来,“日,评价这么高,不至于吧。(这电影没啥思想啊)”,“下次拍个更有追求的电影”,“你们到底为什么激动啊”。更极端一些的人开始咒骂,“姜文背叛了我们背叛了理想,腐化了拜金了追求票房了”。“站着,也能挣钱”这种事在他们眼里是没门的。“你媚俗了大众,让大家都看的懂,你就已经跪下了。”“你媚俗了官府,不玩政治讽刺了,你就已经跪下了!”。

被握住喉咙的中国导演想表达的思想的难度太大,你的作品必须让普通人看你的片子不停地哈哈大笑,有思想的人看了笑而不语。姜文的《让子弹飞》做到了这个境界。《无极》试图做到这个境界但失败了。

很奇怪太阳当年票房暗淡,子弹比之不及却好评如好,看样子宣传胜过电影本身,所有导演都明白了,姜文谈不上站着赚钱吧。

让子弹飞台词 篇7

《论语·阳货》中, 孔子曾高度总结过文学的社会功能, 认为“《诗》可以兴, 可以观, 可以群, 可以怨。迩之事父, 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1]这也就是说诗歌可以反映社会生活、抒发感情、加深人们之间的情感联系, 又能对社会现实起到警示作用。“兴观群怨”是儒家文艺理论的集中概括, 作为现实主义文学理论批评的源头, “兴观群怨”成为几千年来评价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重要标准。如今, 当我们从“兴观群怨”的视角来探讨现代社会的产物——电影时, 依然能够体现出它的积极意义。笔者拟从“兴观群怨”这一传统中国艺术理论为出发点, 对《让子弹飞》的美学作用和社会功能进行一些分析。笔者认为, 在《让子弹飞》中, 喜剧、暴力、权力、金钱与性是这部影片最为显著的外部特征, 然而在这几个极具商业色彩词语的背后, 却包裹着一个政治寓言, 隐藏着创作者对政权建立的合法性以及危机处理等众多重要问题的思考, 《让子弹飞》也因此成为关注当下时代、反思社会现实的一面镜子。

“兴”, 主要有两层含义, 一是引譬连类, 二是感发志意。具体地说, “兴”就是指艺术作品通过某个具体的艺术形象引起相关的联想和想象, 对观者的情感起到感染作用, 让观者在获得美感享受的同时, 能够有所启发与感悟。形象性与审美性是艺术作品最突出的特征。过于含混或者过于直白的艺术, 都很难给人以审美的享受, 至于启发和感悟可能更无从谈起。与姜文上一部作品《太阳照常升起》过于含蓄混沌不同, 《让子弹飞》整体面目不仅明白晓畅了很多, 而且具有强烈的观赏性和娱乐性。

按照导演姜文的说法, 《让子弹飞》讲了个特别简单的故事, 就是一个土匪碰见一个恶霸, 再加上一个骗子的故事。当然影片的故事远非三人相遇这么简单。所谓的土匪是位落草为寇的革命英雄, 恶霸是横征暴敛的地头蛇, 骗子则是个买官鬻爵的投机小人。两个多小时内, 三人上演了一出“落草为寇的英雄为民除害夺取政权”的好戏。对于广大观众来说, 这个故事情节并不陌生。在源远流长的中国民间文化中, 这种除暴安良的故事曾化身为各式各样的版本, 造就了一大批传奇英雄。也就是说, 从情节而言, 《让子弹飞》正契合了普通大众崇拜英雄、追求大同的心理需求。以大众熟知的模式为基础进行创作, 无疑是一部影片获得共鸣的首要因素。《让子弹飞》作为一部商业片, 也自然而然地遵循了这条规律。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面对这样一个传统故事模式, 姜文成功地进行了颇具个性的影像诠释。

首先, 人物生动形象, 叙事紧张严密。土匪霸气, 骗子狡黠, 恶霸阴鸷, 他们的每一次交锋, 都显示出是用尽心机的斗智斗勇。三者都非等闲之辈, 你来我往, 每一句话都隐藏着一个玄机, 每一个环节之后都有一个恰如其分的伏笔。观众在两个小时的观影历程中不能有任何的喘息, 始终保持着高度的兴奋点。从这点来说, 影片在叙事上是成功的。其次, 影片充斥着诸多天马行空的意象, 比如马拉火车、鹅城碉楼、麻将面罩、花姐大鼓等夸张荒诞的视觉奇观, 都给观众带来充满想象力的创意享受。这种原创精神在当下充斥着山寨和恶搞的中国电影界显得十分珍贵。这些意象再加以凌厉张狂的镜头, 饱满艳丽的色彩, 观众很难不从中感受到痛快淋漓的艺术激情。因此, 当传统情节与“姜文式”的狂想结合时, 便制造出一种既熟悉又陌生、既合理又荒诞、既现实又魔幻的奇妙张力。在这种张力中, 观众不但通过一个好看、好玩的故事得到了观影的快感, 同时也因禅机锋利的台词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从而将“兴”的意义发挥到了极致。

“兴”是诗歌的基本前提, 在此基础上, “观”的功能得到体现。“观”也有两层含义。一是观风俗之盛衰, 二为考见得失, 就是说诗歌可以再现社会现实, 帮助观者认识历史的衍变、社会的盛衰和政治的得失, 进而对社会现实进行反思。姜文的电影向来以强劲的想象、多重的隐喻和鲜明的个性而著称, 《让子弹飞》依旧张狂不减, 个性十足。但《让子弹飞》除了继续延续了姜文个人的梦想与激情之外, 最显著的一个不同之处, 便是和政治有了明显的联系。暴力、权力、公平、金钱、民心等等成了影片最为关注的内容, 这是姜文此前的几部影片中所看不到的。

《让子弹飞》的背景放在了军阀割据、政治混乱、民不聊生的北洋时期, 讲述了“鹅城”这样一个“乱世”如何最后建立起一个乌托邦似的公平社会的过程。整个叙述重心可以分为两个层面, 一是张麻子英雄形象的确立与合法政权的创建。张麻子最初的定位是个土匪, 持枪抢劫汤师爷只是为了金钱。他到了鹅城, 碰到了不可一世、心狠手辣的黄四郎, 在为剖腹挖凉粉而死的六子复仇的过程中, 张麻子的处境逐渐从他与黄四郎的个人恩怨, 扩大到为鹅城的全体民众代言中去。在张麻子眼中, 鹅城是一座罪恶之城。在黄四郎的暴力镇压和汤师爷之流贪婪自私、只为钱财的心态下, 民众备受欺凌, 苦不堪言。鹅城的现状激发了他的政治理想, 给这位昔日的革命者提供了一个能够实现他家国之梦的理想空间。在这里, 张麻子喊出了他“公平”和“不许跪”的政治理想, 实践了揭竿而起、率领民众推翻暴政的革命行动, 直至夺取了鹅城政权, 取得革命的胜利。在这条叙事线索中, 张麻子的个人形象经历了从土匪、革命者, 再到政权主导者的不断升级。与此相对应, 他的政治目标也从个人复仇到为民反抗, 最终落实到了建立一个公平的乌托邦社会, 从而使其英雄形象持续地得到凸现和明确。二是肯定了暴力在夺取政权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在张麻子看来, 当暴力与大多数人的权益联系起来的时候, 就天然具有了一种合法性。于是我们看到子弹在影片中横飞, 气宇轩昂的军号一般的进行曲贯穿了整部影片, 最后“枪在手, 跟我走, 杀四郎, 抢碉楼”的口号, 更是将暴力推至极端。影片到处都弥漫着男性的孔武之力和英雄之气, 完美地诠释出“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道理, 暴力成为夺取政权的最主要的手段。

这样一个政权更迭的历史故事在此成为连接观众和现实社会的纽带。观众不仅体验了一次艺术享受, 而且还从中得到了对政治和历史的认知, 比如北洋时期的历史面貌、历史人物的政治诉求、新政权的创建、暴力与政权的关系等等。同时, 由于汤师爷口中“鹅城的前几任县长已经将税收征到了九十年后”之类的戏谑之词, 更是让观众将这个历史故事与对当下的讽喻联系起来。借古讽今、历史与当下的互动等策略都进一步推动了观众对当下政治得失的审视与反思。这样一种情绪和感悟积累到一定程度时, 便自然地会引起人们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如果说“观”还属于个人的个体感受和内心体验, 那么“群”则将感受和体验具象化, 并促使其流动起来, 扩大到一个群体的范畴。所谓“群”, 即为群居相切磋与和而不流, 就是说艺术作品可以引起人们的共鸣, 促使他们交换不同的看法, 以此来沟通感情, 增进彼此认同。《让子弹飞》上映以来, 在学术界和坊间都得到广泛的关注, 但是由于网络的巨大影响力, 目前来看, 坊间的热烈程度比学术界还是要远远高于一筹。

如前所述, 面对一个发生在北洋乱世的历史故事, 众多的影评除了对姜文、周润发和葛优三位影帝的表演表示出兴趣之外, 讨论的重心大都放置于影片的政治隐喻之上, 各种专业的、半专业的, 或完全草根的观点, 都纷纷涌现出来, 互相切磋交流, 一时间形成了众神的狂欢。几经浮沉, 一部分影评被保留了下来, 它们的观点引起很多人的兴趣, 得到多次的转载和复述。在此以一篇有较高知名度的名为《<让子弹飞>的政治隐喻——毛泽东式的革命理想》的文章为例, 说明这类文章如何对影片中的政治隐喻进行读解。作者的观点是:“张麻子:毛泽东的化身, 是致力于建立没有人压迫人、没有人剥削人的新世界的革命者;鹅城:俄国, 即已复辟的资本主义, 资本和由革命者退化而来的资产阶级统治一切, 群众麻木不仁, 逐物丧志, 亟待领袖的唤醒。康城:communist的谐音, 指共产主义方向, 在没有彻底扫除鹅城的恶势力前是无法到达的”。[2]可以看出, 作者在对影片进行读解时有真诚的思考, 但也不乏调侃和揶揄, 甚至还有索隐似的浮想联翩的猜测。

的确, 一方面, 网络的自发性、草根性、开放性、广泛性和快捷性等特点得到充分地发挥, 随着新的影评不断的出现与转载, 影片在社会文化空间中的容量也获得了持续的扩充;另一方面, 每一个对影片感兴趣的人都可以聚集在此, 由话语交流产生的快感, 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的情感交流和思想沟通。正如有学者所言, 草根化的网络影评“扭转了传统影评的过于权威化、精英化, 而大众影评屈居陪衬和边缘的大一统格局, 使电影批评话语权真正回归了民间、回归了大众, 成为一种表达多姿多彩的民间智慧和美学诉求的公共言论空间”。[3]其实在面对这些大众影评时, 它们解读影片采取了什么立场, 以及得出什么观点并不重要, 它们的真正意义在于为《让子弹飞》中的政治空间营造出一个公共平台。这种社会文化空间的扩张无疑具有“群”的独特价值所在。

在“兴”、“观”、“群”的基础之上, 孔子对诗的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怨”。“怨”指怨刺上政, 是说诗不仅是用来交流的, 还可以表达民间疾苦, 对时事政治发表批评意见, 对社会不合理现象表达不满和批判。在孔子看来, 个人的情感得到感染和熏陶的过程, 就是个人自觉的心理诉求与社会伦理规范相结合的过程, 个人道德要保持高度的纯洁性, 与社会的顺利发展统一和谐, 那么, 诗同样如此, 也必须遵循崇高的社会道德价值, 不断发挥“怨”的功能, 批评执政之得失。作为一部有着鲜明的政治隐喻的影片, 《让子弹飞》中“怨刺上政”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对政权的合法性, 以及如何避免政权危机的问题的理解上。

在影片中, 张麻子所代表的具有合法性政权的建立过程, 是通过与黄四郎和汤师爷的对照建立起来的。黄四郎和汤师爷都有自己的为官之道。前者信奉的是“暴力镇压”和“巧取豪夺”, 后者崇尚的是“金钱至上”和“投机主义”。面对黄四郎“美女不要, 钱你也不要, 你到底要什么?”的疑问, 张麻子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那就是“皇上没有了, 没有人值得你们跪, 我也不值你们跪!”, “钱不要了, 发出去, 发给穷人。”张麻子的终极目标并不是权力与金钱, 而是在暴力夺取政权之后的彻底的公平与正义。通过对三人命运不同的设定, 影片立场鲜明地表达出如何保证政权合法性问题的看法。如果《让子弹飞》到此就结束了, 那它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可贵的是, 影片在结尾处又提出一个更加犀利的问题, 即如何进一步巩固政权, 避免再现黄四郎和汤师爷之流的政权危机。之所以这个问题会存在, 是因为在胜利者集团内部出现了分裂。陪张麻子一起打下天下的兄弟们要带着花姐去上海过轻松的、享福的生活, 而鹅城的其他百姓还在忙于抢占黄四郎城堡中的财产。没有人再愿意陪张麻子过一种“不要钱, 不要女人, 有县长不当”的生活。可见, 对权力与金钱的贪恋不仅仅限于黄四郎和汤师爷, 而是大多数人都会有的人性弱点。大多数人盯着的还是江山打下来的好处, 至于如何进一步巩固政权却是被遗忘了。好在还有张麻子是清醒的。虽然张麻子最后孤独的背影有些凄凉, 但是却让我们得以反思, 那就是面对如何进一步巩固政权, 避免政权危机的问题上, 要克服贪恋金钱和权力的人性弱点, 保持自己高度的道德意识, 更多地站在民众利益的角度上思考问题, 才能够推动社会和谐地向前发展。这点正是《让子弹飞》“怨刺”功能带给我们最深刻的思考。

的确, 《让子弹飞》提出的问题不仅是艺术世界的一次虚构, 更是每一个政权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都应该进行关注的对象。在我们今天这个社会里, 各种反腐倡廉措施的制订、各类民生话题的大力关注、各项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的改革, 不都正是社会主义建设在发展过程中对此所作出的积极呼应么。

“兴、观、群、怨”的批评视角赋予了《让子弹飞》一个别样的特质。以这一中国传统的现实主义美学标准来看, 一部优秀的影片需要在“兴”、“观”、“群”、“怨”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多元互动, 也就是说影片需要表达人们的心声, 显示社会的脉动, 并且能够给我们以启示, 创造出可供人们发声的空间, 为社会发展注入活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让子弹飞》在中国传统现实主义文艺美学的范畴中得到一次精彩的意义呈现。

摘要:本文从“兴观群怨”这一传统中国现实主义艺术理论出发, 对影片《让子弹飞》的美学作用和社会功能进行分析。影片以喜剧和寓言的方式为观众讲述了一个充满政治意味的故事, 将“兴”的意义发挥到了极致;暴力、权力、金钱、民心等是该片最为关注的内容, 观众藉此对社会现实进行反思, 实现了“观”的价值;《让子弹飞》在学术界和坊间都得到极其广泛的关注, 为“群”的交流搭建起一个公共的平台;影片对政权的合法性, 以及如何避免政权危机的问题上提出诸多深刻的认识, “怨”的功能得到充分体现。

关键词:《让子弹飞》,兴观群怨,美学作用,社会功能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 2006:180.

[2]东风压倒西风《.让子弹飞》的政治隐喻——毛泽东式的革命理想EB/OL.2010-12-27?.http://bbs.voc.com.cn/forum-49-1.html.

让子弹飞一会儿 篇8

12月23日,在凛冽的寒风中,东风风神“征服五大洲”品质之旅车队抵达北京,并举行了凯旋庆典。至此,历时223天、跨越五个大洲、历经21个国家、途经134座城市,行程51000多公里零故障无维修的东风风神“征服五大洲”品质之旅宣告结束,这也为东风风神在2010年开展的一系列轰轰烈烈的推广活动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但此时,东风风神年初制订的6万辆目标只完成了一半左右,似乎与这样风光的场面不太相衬。

“我是车王”挑战赛、“征服五大洲”品质之旅、请奥运会游泳冠军张琳做代言、做NBA中国赛官方用车等一系列东风风神在2010年进行的推广活动,难道没有起到效果吗?

这在东风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李春荣看来,作为一个新进入的品牌,目前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以后的冲量做铺垫。

也许可以套用目前正热映的一部电影的台词:

让子弹飞一会儿。

背负“输不起”的使命

如果我们放大视角,放眼未来,东风风神目前所经历的,也许正是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发展中再正常不过的历程,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新加入自主阵营仅仅18个月的东风风神在品牌导入期的表现要好于此前一汽奔腾、上汽荣威、MG、江淮宾悦、长安志翔等车型,尤其是一开始就做A级车或A+级别的轿车,过程将更为艰难。

当然,后期爆发的前提条件是:这必须是一款质量过硬的产品。

在由《汽车观察》杂志参与主办的玲珑轮胎杯•2010“爱我中国车”年度车型评选中,东风风神2011款S30以无可争议的优势获得了年度最佳质量奖,这成为业内专家对东风风神产品的一个鉴证,再加上东风风神在一系列活动中成功的品质验证,再看看奔腾、荣威如今在市场上的表现,东风风神的发力也许就在“让子弹飞一会儿”之后。

事实上,无论从人才、资金还是技术,东风风神的打造可谓举东风汽车集团之力在进行着。在东风乘用车公司成立之初,东风上下的领导和员工都深知,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必须首战必胜,是输不起的,他们背负着东风这个品牌。因此这注定了其行事风格的稳健,品质第一,销量第二,宁可慢一点。这也是东风风神将“从容进取”作为品牌口号第一个关键词的渊源。

东风铸造厂总工程师出身的东风乘用车公司总经理李绍烛有着严谨的工作作风,他几乎每周都会亲自到车间进行检查,了解情况,现场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在总装车间,他有时会在产品车里一坐就是半个多小时,仔细观察各个细节,发现问题立即召集团队现场开会解决。

按照李绍烛的规划,东风风神从两条主线来开展品质管理和品质保证活动,一是以日系的品质管理为蓝本,构建覆盖从商品企划、设计开发、生产准备、量产、销售到服务一条龙的品质管理体系,导入并建立24种重要品质以保证活动机制,涉及近300个业务处理基准,覆盖4大工艺5000多个工序。二是制定车型品质目标和品质保证计划,扎扎实实开展各项品质保证活动,来达成各项品质目标。

李绍烛严谨的行事风格,让其麾下的团队无论是品质标准、采购标准、质量管控、现场管理等都丝毫不能马虎。例如在制订品质方针时,质量保证部副部长肖浚仿参照丰田、本田、日产等国际主流品牌业务体系制订了一套标准——DPQP品质标准,当标准出来后,很多人觉得很难达到这样的目标,因为品质标准定得太高了,为此,东风乘用车公司各部门领导曾经召开十多次听证会进行争辩。在会上,肖浚仿为大家描述了在这样的标准下东风乘用车将来所能达到的高度:“以用户的眼光来看,不论是在哪个市场的哪个档次,东风乘用车产品的品质都将是同级车中最高的水平——三年内可接近国际主流品牌水平;六年内能达到国际主流品牌的水平。既然要做百年老店,志向和标准一定要高。”

肖浚仿的想法得到了东风乘用车高层的认同,最后李绍烛拍板决定:就按这个标准实施,不能打任何的折扣。

正是在严苛的品质标准控制下,东风乘用车在冲压、焊装、涂装和总装四大流程皆采用最严格的标准来保证成品的质量。冲压工艺中,冲压是全自动生产线,焊装采用全球著名的瑞典ABB焊接机器,自动化率可达85%,高强板零件比例占白车身重量的50%以上。焊装工艺中,全车4000多个焊点采用欧系标准,严格保证焊点质量;涂装工艺中,设备由日本大器社总承包,涂料选用世界最好的供应商,工艺水平和涂料选用完全和国内合资品牌同等水准。总装工艺中,装配工具和电动工具为世界一流品牌,采用美国宝克整车检测线,全面保证装配精度,选用德国斯特林真空加注机,保证制动液、冷媒的加注质量和精确性。“从冲压到焊接,直到总装,每一个工位的工艺参数水平皆达到了主流合资品牌乘用车企业的最高水平。”曾担任东风乘用车公司制造总监的刘忠厚(现为东风裕隆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表示,风神S30代表了东风制造乃至中国汽车制造的最高水平。

就在2009年风神S30下线之前,东风乘用车公司先后三次请来了东风集团四大合资公司的专家,分别按照日产、本田、PSA的不同标准进行品质评审,最终不同体系所得出的结论高度一致:“风神S30的制造质量一流,甚至在诸多指标方面超过了一些合资的标杆品牌”。

直面两大挑战

“风神S30的冲压、焊装、涂装和总装四大工艺与东风日产天籁、东风本田CRV的生产线没有区别,作为每年生产200多万辆数量级的东风汽车公司,生产出来的汽车保证质量是分内之事”,主管营销的东风乘用车副总经理李春荣侃侃而谈。

“但有个让客户熟悉和认识的过程。”熟悉的过程,这就是李春荣所面临的挑战了。

在李春荣看来,产品推出之后,东风风神主要面临两个挑战,一是品牌知名度不高,二是客户对产品品质存有质疑。他们必须要在品质和知名度方面做足文章。

2010年3月,一群自驾游爱好者和摄影爱好者共同发起“征服五大洲”活动,得到网友的广泛关注。

李春荣得知此事后,觉得这正是一次向世人展示东风风神汽车品质、宣传东风风神品牌的绝好时机。

经过精心策划之后,2010年4月10日起,东风风神宣布正式支持“征服五大洲”活动,由东风风神S30、H30承载着六位中国车手的梦想穿越五大洲。

2010年5月15日,车队从上海正式出发,穿越了中国、哈萨克斯坦、俄罗斯、波兰、德国、奥地利、意大利、法国、西班牙、南非、澳大利亚、墨西哥、美国、加拿大等21个国家和地区,途经134座城市。在12月23日东风风神“征服五大洲”品质之旅凯旋庆典上,领队俞晓峰宣布:“行程51000多公里,东风风神车辆运行零故障无维修。”

其实,在车队出发之前,东风乘用车公司市场销售部副部长黎峥还有些担心,因为此次途经国家之多、时间之长、路况之复杂的全球自驾游,要面临各种不同类型的气候、环境和路况,无论对车队选手还是对汽车而言,都要接受极大的考验。而且用完全没有改装过的两辆车跑遍五大洲,在国外又没有销售和维修点,万一坏在路上怎么办?

“事实证明,东风风神车的品质是非常可靠的。”黎峥自豪地说。

实际上,为了验证品质,除了“征服五大洲”品质之旅外,2010年东风风神还在6月26日启动了东风风神“我是车王”极地挑战赛,分别完成了在极圣之地山东烟台、极Hi之地四川成都、极高之地西藏拉萨、极弯之地贵州晴隆24道拐、极寒之地内蒙古海拉尔和图里河等五大极地的赛程,让消费者近距离感受东风风神产品的性能和品质。

李春荣认为,他们所做的这一切,就是为了让用户打消对东风风神汽车质量方面的疑虑。

在打造品牌知名度方面,东风风神可谓动作频频。2010年9月与世界自由泳冠军张琳签订代言合约;10月东风风神赞助NBA中国赛2010,并作为NBA中国赛2010官方指定用车。10月24日,风神2011款S30联手湖南卫视借助《勇往直前》节目全国上市等等。

小型巡展另辟蹊径

对于东风风神而言,如果说“征服五大洲”品质之旅、赞助NBA中国赛这样的推广还是在高空表演的话,那么从9月上旬开始的小型巡展则是比较落地的实实在在的推销活动,是检验以上活动效果的手段之一。

尽管实行的是种子经销商的模式,但东风风神的网络仍然是从一线城市往二三线城市铺设,在目前东风风神的105家专营店中,二三线城市以及一些县市仍有空白的地方。东风风神就采取了一种小型巡展的方式来填补这种空白并达到宣传效果。

这种从9月上旬全面开始的巡展活动分三条线在除东北和西北外的全国区域内展开,针对二三线城市和县级城市的特点,运用了不同的形式,除了产品展示,还包括了一些吸引人气的娱乐表演、模特走秀、车友助威等形式,实践证明,这种形式能够迅速聚拢人群,加上销售员不失时机的推广,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李春荣告诉《汽车观察》记者,截止2010年10月底完成的28站巡展活动中,集客数达到13万多人,意向客户4044人,实际销售汽车410辆,平均每场巡展销售14.4辆。全年计划进行48站巡展活动,销量还将继续增加。

小型巡展的意外收获,对于提高品牌知名度和销售都十分有效。也许意味着东风风神的产品在二三线市场更有潜力,从另一方面来说,也许是与此同时进行的活动例如请张琳做代言、做NBA中国赛官方用车、我是车王挑战赛等推广活动助推了在这些区域的销量提升,因为在巡展活动的现场,充斥着这些活动的海报和宣传品,会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对于小型巡展,东风风神已决定2011年将继续深度推广,并扩大范围。

2009年S30上市仅半年,东风风神的销量就达到了近2万辆,随着H30的上市,2010年东风风神目标被定为极具挑战性的6万辆。

李春荣对此的解释是,营销需要激情,目标要有挑战才有激情。他认为2010年的目标没有完成的原因就在于那两个他正加大力气应对的挑战:一是知名度不是很高;二是用户对风神信任度的建立和提升需要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类似的推广活动将继续进行。2010年品质验证和营销活动是在打基础,2011年才会爆发。

东风乘用车公司市场销售部副部长黎峥认为,虽然2010年市场容量在增长,但是车市的价格一直在降,而东风风神并没有采取降价措施。“我们不靠价格战来赢得市场,靠的是品质。”他认为,2010年的销量目标尽管没有完成,但最重要的是他们已经把品质和品牌形象打造起来了。

上一篇:《何处是归途》观后感下一篇:初中学生年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