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精神高校

2024-08-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红旗渠精神高校(精选9篇)

红旗渠精神高校 篇1

社会主义核心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在指导思想、理想信念、精神动力、行为规范方面形成了相互联系、有机配合的系统。红旗渠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中原大地上的新创造。其内涵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主要内容, 二者在内在要求上是一致和统一的。

一、突出理论创新, 不断赋予红旗渠精神内涵和活力

红旗渠精神是一个取之不竭的宝库, 有着丰富的内涵, 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时代内涵, 并且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1990年, 红旗渠通水20周年时, 红旗渠精神被概况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1996年, 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同志在红旗渠纪念馆的题词中, 提到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2008年, 原省委书记徐光春同志将红旗渠精神概况为“解放思想、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勇攀高峰”。2010年7月27日, 原省委书记卢展工在看完话剧《红旗渠》后, 把红旗渠精神概况为“为民、奋斗”四个字。新华社长篇通讯《守望精神家园的太行人》这篇文章, 把当代红旗渠精神概况为“难而不惧、富而不惑、自强不已、奋斗不息”。新时期, 弘扬红旗渠精神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了有效的支撑点, 高校要积极支持红旗渠精神的研究工作, 通过课题立项的形式, 鼓励教师开展红旗渠精神的研究。

二、创新教育内容形式, 切实提高红旗渠精神教育的实际效果

1) 要打通学科间的壁垒, 注重与其他课程的整合。把形势政策教育课、就业指导课、职业生涯规划课、心理素质教育课、生命生活生存教育课等课程, 纳入思想教育课的范畴, 融入教学计划, 利用这些课程的特色优势, 对学生渗透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把红旗渠精神的内容融入到党课之中, 渗透到各种活动中去, 邀请学校领导及校内外专家, 分专题开设讲座, 对青年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共青团员进行核心价值观的教育。2) 重视校报、校园广播、网络等传播媒介的作用。新时期弘扬红旗渠精神并不能使用传统的“灌输”方法, 要努力使各种现代传媒手段如校报、校园广播、网络等传播媒介成为弘扬红旗渠精神的有效载体和重要工具;要建立专题网站, 开辟宣传动态、理论教育、红色经典、文明礼仪等多个专题栏目, 结合时事开设“精神宣讲”、“中国梦”等主题教育互动平台, 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工作的现代化;同时, 要加强对校园网的监控和管理, 及时发布校园信息和具有正确思想导向的健康信息, 引导师生正确看待社会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 积极开展健康上网、文明上网教育,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牢牢占领学校网络思想文化阵地。

三、拓展教育途径载体, 积极引导大学生自觉践行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

一是将弘扬红旗渠精神与中国梦有机结合起立, 深化以爱国、团结、和谐、发展、文明为主题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定期开展“弘扬红旗渠精神体验艰苦创业梦”实践活动, 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感受、学习红旗渠精神, 将红旗渠精神转化为自强不息实现中国梦的强有动力。邀请修渠的老员工到学校作红旗渠精神教育报告。将红旗渠精神与志愿精神相结合, 组织义务劳动, 以实际行动弘扬“难而不惧、富而不惑、自强不已、奋斗不息”的新时代红旗渠精神,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共筑中国梦。

二是要以教育教学实践基地建设为依托, 加强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共建活动, 充分发挥红旗渠纪念馆、青年洞等红旗渠物精神物质载体的教育功能。要结合学生专业实际, 组织学生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参观、调查、实习、访谈等实践活动, 实地感受老一辈优秀党员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先进事迹, 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感受责任和体验光荣, 并使当代大学生在心灵中产生共鸣、思想上形成共识, 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效果。要加强对学生实践教育的指导。尤其是要加强对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和学生社团活动的指导, 由学校选派教师进行指导, 每一个学生社团都要配备专门的指导教师, 负责指导学生社团开展活动, 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学生社团。

四、着力制度保障, 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体制机制

(一) 要健全工作机制

高校要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工作机制, 形成以党委统一领导, 主要领导亲自牵头, 分管领导组织协调, 党委宣传部具体负责, 教务处、人事处、学生处、团委和其他有关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工作机制。

(二) 建立活动机制

要通过建立学习培训、党团带动、争先创优、爱心帮扶、激励奖惩等长效活动机制, 寓学习教育和宣传普及活动于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等活动之中, 让红旗渠精神走进青年学子身边, 走入青年学子心中, 使红旗渠精神有机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各方面。

(三) 完善考评机制

要把开展弘扬红旗渠精神,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机融入人才培养等各项工作中, 列为考核校内各单位的重要指标, 年初签订目标责任书, 年底进行述职考评, 并根据考核结果进行表彰奖励, 使软指标由“软”变“硬”, 使各部门 (单位) 都把红旗渠精神的学习和教育作为经常性工作抓紧抓好。红旗渠精神不仅属于历史, 而且属于现在, 属于未来, 作为林州人民在浩瀚历史长河中孕育传承创新的精神财富, 它的价值是永恒的。我们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 使其汇入中华民族的文化海洋。

参考文献

[1]李卫红.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校园[N].光明日报, 2012.

[2]李虎成.红旗渠精神是建设新农村的强大精神动力[N].河南日报, 2006.

[3]靳绥东.弘扬红旗渠精神, 永葆党的先进性[N].光明日报, 2006.

红旗渠精神永不过时 篇2

一、红旗渠是一个“大”奇迹

20世纪70年代,周恩来总理曾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红旗渠确实是一个“大”奇迹,是由众多奇迹构成的“大”奇迹:

首先,它是一个物质上的奇迹,一个建筑奇迹、施工奇迹,被誉为“人工天河”“水长城”。红旗渠还是一个管理的奇迹:十万人的分工协作,长达十年的工程,无数款物,没有一例贪污腐败,相反,却有许多廉洁奉公的佳话,这既是一个行政管理的奇迹,也是一个经济管理的奇迹。

其次,它是一个精神上的奇迹。红旗渠建设中出现了许多先进组织和个人,他们中有战斗的英雄,有救人的英雄,有领导,有群众,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英雄群体,如此数量和质量的英雄模范,在林县乃至全国都极为少见。

再次,它是一个精神变物质的奇迹。红旗渠是在极端艰苦的自然环境和极为困难的社会环境下建设的,体现了精神变物质的奇迹:重新安排林县河山。

最后,它是一个精神变精神的奇迹。一个工程,而且主要是一个县级组织建设的工程,在建设完成以后,不仅受到周恩来总理的肯定,而且还受到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总书记的赞誉,成为全国乃至世界学习的榜样。为此,国家拍摄了纪录片,还被编为戏曲和电影,红旗渠不仅成为意识形态教育的基地,而且成为学术研究的对象,人们从红旗渠的建设中学习哲学,学习管理、建筑、施工、规划、环保等经验,这确实是又一个奇迹!

二、红旗渠精神的时代价值

红旗渠这个“大”奇迹的来源是什么?红旗渠精神。如前所述,主要是红旗渠精神创造了红旗渠奇迹。1998年10月15日,原林县(现林州)县委书记杨贵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红旗渠精神的思考》,将红旗渠精神概括为:“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敢想敢干,实事求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并认为:“红旗渠精神有党的宗旨,又有群众路线;有解放思想,又有实事求是;有思想方法,又有工作方法;有物质文明,也有精神文明。改革开放离不开它,党和群众丢不掉它,就是到了共产主义也别忘了它。”以此为基础,本文从三个不同的层次研究红旗渠精神的时代价值:党性、理性和人性。

(一)红旗渠精神体现党性原则

一切为了人民。林州市原名林县,历史上困扰林县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缺水,祖祖辈辈,历经无数年都无法有效解决。新中国的成立,为解决林县百姓缺水问题带来了新的机遇。1957年,中共林县二届二次党代会作出了《全党动手,全民动员,苦战五年,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决议,党代表郑重宣誓:“头可断,血可流,不建设好林县不罢休。”林县县委还把党代表的誓言刻成纪念章,奖给党员干部和水利模范,以此向林县百姓表明林县县委解决干旱缺水问题的决心。实际上,当时林县根本不具备建设红旗渠这样巨大工程的能力,无论是技术能力,还是物质能力,都不具备。根据以前修渠的经验,在这种条件下修建红旗渠将面临难以想象的困难,需要林县县委一班人付出巨大的努力,且要承担巨大的政治风险,但是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解决好林县的干旱缺水问题,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林县县委毅然决定开始修建红旗渠。“领导一心为人民,赢得万众一条心。”在红旗渠建设中,全县各级党组织模范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真心诚意依靠人民群众,从而创造出人间奇迹,形成了宝贵的红旗渠精神。

(二)红旗渠精神体现实践理性

人类理性有两种功能,一是认识功能,二是意志功能,康德称前者为理论理性,称后者为实践理性。实践理性是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与我们的行动和选择有关的理性,也即人们运用理性决定在特定情势下如何行动才算正当,是面向实践的理性,也可以说是实事求是。

红旗渠的修建历时近十年,参加人数有十万之众,建设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林县人不怕困难,而且在解决一个又一个困难中展现了无穷的智慧。他们始终保持理性的态度,尊重科学、尊重规律,没有因为取得了一些成绩而骄傲自满,顽强但不轻狂、不愚昧,他们是“智叟”,不是“愚公”,没有出现红旗渠建设时在全国风行的“大跃进”式的冒进和蛮干,如他们将红旗渠分段施工就是极其智慧而理性的做法,这样做有利于将前面工程总结的经验应用于后面的工程,当然,分段施工决策本身就是总结经验的结果;有助于避免工程建设半途而废的风险,如因为经济困难要求工程下马的风险;分段施工,分段通水,也有助于逐步增强信心,有了信心,群众才会更有积极性;有助于形成利益激励,百姓因修渠获得了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这产生了无法替代的激励作用。这种有所为,有所不为,知其能,还知其不能的做法和观念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态度,体现了实践理性的精神。

(三)红旗渠精神体现人性光辉

艰难和困苦并没有磨灭林县人民的人性,相反,在不幸和困难面前更加显示出林县人民人性的光辉。在修建红旗渠中,最为悲壮的故事就是吴祖太及其妻子和朋友的事迹。作为主要的施工技术人员,为了修建红旗渠,吴祖太把婚期一拖再拖,1959年的大年初一,吴祖太举行了婚礼,大年初五,吴祖太就又赶回林县红旗渠工地。有一天他突然接到一个通知,要求他马上到地委去开会,汇报红旗渠的情况,上车之后得到消息,他新婚不久的妻子为了抢救一个过铁路的小学生牺牲了。吴祖太守着妻子的尸体,整整坐了一天一夜,但这个重大灾难没有打倒他,他办理完妻子的丧事以后仍然一如既往地忙碌在红旗渠建设的工地上。1960年3月28日,山西省境内王家庄隧洞开工后不久的一个晚上,吴祖太刚刚盛了一碗饭,有一个工友回来告诉他,发现隧洞的顶部出现裂缝,吴祖太立即放下饭碗前去查看,进洞刚刚10分钟,塌方发生了,吴祖太不幸遇难。为了他人的安全,他将危险留给了自己。吴祖太的姐夫在公安部门工作,1958年因公殉职,现在吴祖太又牺牲了,该如何向他的父母交代?吴祖太的生前好友刘合锁承担了这个任务,他不仅妥善地处理了吴祖太的后事,而且当时就认吴祖太的父母为干爹、干娘,以后数年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直到他们去世。另外,还有李改云舍己救人的故事等等,所有这些故事,无论是在当时还是现在,都是一曲曲生命的赞歌,放射出人性的光辉。

三、红旗渠精神永不过时

本文所谓红旗渠精神是指在红旗渠建设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精神,所以称其为红旗渠精神。虽然对红旗渠精神的具体内容存在争议,但目前就其主要内容还是有一个比较一致的说法: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甚至还有人总结出“新红旗渠精神”,即在红旗渠建设完成后,人们学习、发扬红旗渠精神所形成的新精神,或者稱为“后红旗渠精神”:难而不惧,富而不惑,自强不息,奋斗不止。

红旗渠精神感悟 篇3

响应团委号召,有兴参加了团委组织的红旗渠精神讲座,自身有很大的感触。

首先学长为我们讲解了红旗渠精神的内涵和当代意义,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红旗渠精神是永不褪色的,它不仅在过去,在当代有他的精神意义,我们更相信,即使在将来,红旗渠精神依然对我们有着深刻的意义。红旗渠精神是在毛泽东思想的影响下,在十年的艰苦奋斗中实践总结出来具有跨时代意义的民族精神。

观看红旗渠影片中我受到了深深的震撼,林县人民用十年时间修筑了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渠,那是在六七十年代,没有吊车,没有大型的将机械设备。林县人民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充分发挥不怕苦不怕累勇于创新的精神建造了世界第八大奇迹--红旗渠。人们在没有炸药的情况下,自己制作炸药,在山涧上一寸一寸的凿出了个红旗渠。一座座大桥,一个个石洞,哪一个不是关注了林县人民的心血。邻县人民敢于创造,他们修建了书本上从未有过的桥梁,下面过洪水,中间是渠水,上面能过车的新式桥,就连高傲的美国人也要低下头说,这样的渠,这样的桥,这样的工程我们完成不了。今天红旗渠依然是林县人民的骄傲,因为红旗渠不仅只是红旗渠,他更代表着一种精神,红旗渠精神。是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去发扬的一种民族精神。

观看影片后同学们都有很深的感悟,学长也组织了学生上台发言,同学们激情澎湃,不仅讲出红旗渠精神在过去的意义,还联系了我们大学生活谈了一些感悟,我们来到大学虽然仅仅只有三个月,但很多同学发现自己松懈了,在学习中在生活中,我们缺少斗志,缺少毅力,没有完成暑假给自己定下的大学目标。很多同学决定从今往后,学习红旗渠精神,要敢想敢做,而且要坚持下去,再苦再累难道还比林县人民十年的修渠工作苦吗、所以今后我们会努力学习,艰苦奋斗,争取做一名努力上进的社会青年。

经过这次红旗渠精神学习,我重新确立了人生目标,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努力建设我们的祖国。

赵龙飞

感受红旗渠精神 篇4

——上地医院组织党员进行红色教育

(通讯员邹京伟)为进一步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工作精神,把建设海淀文明区的工作落在实处,北京市上地医院党总支委员会开展了“感受红旗渠精神”红色教育活动,组织全体党员、医院的老职工以及对口支援单位密云太师屯的党务工作者共赴红旗渠进行学习。

“宁可苦干,不可苦熬”,原林县县委书记杨贵就是凭借着这样的信念,带领30万林县人民风餐露宿,开山劈路,跨壑架桥,凭着自己的双手,靠那一锤一钎,历经十年寒暑,硬是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开凿出一条举世闻名的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人工天河—红旗渠”。通过实地参观和讲解员的讲解,40年前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仿佛又浮现眼前,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理解了红旗渠精神的真正内涵。

红旗渠精神培训心得 篇5

红旗渠是20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工程,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人称之为“人工天河”。

红旗渠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特定的环境中、特定的时代建成的,被林州人称为“生命渠”,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民族精神的体现。林县历史上是个“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穷山区。自明朝正统元年起,到1949年全国解放这514年中,在林县这一小块土地上,曾发生过自然灾害100多次,因大旱绝收就有30多次,其中发生人吃人的惨境,就有5次。

六十年代的林县吃水难,难于上青天,那时的林县人风行一句话:一辈子咱只洗三次脸,生下来洗次脸,娶亲时洗次脸,死时最后洗次脸。世代的穷苦,工程的艰巨,使林县人根本没有奢望每天都吃上水、用上水。我是一个在农村出生的孩子,所以一直觉得对百姓的贫苦感同身受,但是听到在缺水的林县一辈子只洗三次脸这种事情还是非常震撼。

培训的时候,老师还给我们讲了这么一个故事。民国初年,任村桑耳庄有位叫桑林茂的老汉,为了全家能在大年三十的晚上吃上一顿饺子,天不亮就到离家十几里的黄崖去担水,由于人多、泉水小,等了一天才接满一担水。而在腊月才刚娶进家门的新媳妇,在家等着老公公担水回来煮饺子,左等右等不回来。等到天黑才终于在半路迎到了挑满水回家的老公公,天黑山路不好走,小脚一滑,一桶水全洒在了地上。大年初一的早上,人们发现了上吊自杀的新媳妇„„这一桶水摧毁了这一家人对于生活的全部勇气和希望。

正是在这么严峻的背景下,才让林县人坚定信念,让时任林县县委书记的杨贵,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不顾个人安危,担着被撤销职受处分的风险,排除万难,下定决心要修建红旗渠。

当红旗渠上马的时候,正值国家三年困难时期,以杨贵为首的林县县委一班人面临着资金缺乏,物资、粮食紧张和险恶施工条件等重重困难,面临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误解、指责,甚至丢官罢职的严峻考验。不少人说,在这崇山峻岭中修渠,简直是异想天开。有人甚至对杨贵说,这个渠要是通不了水,你可就成了千古罪人。对此,杨贵没有退缩,他团结和带领全县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挖山开渠不止。在建设红旗渠的过程中,杨贵和县委一班人不但迎难而上,负重前行,做出了一个又一个改变林县历史的重大决策,而且“干”字当头,身先士卒,在工地与民工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克时艰,真正同群众风雨同舟,血肉相连。难能可贵的是,县委一班人带领林县人修渠10年,动用了大量的资金和物资,但从没有发生过一宗请客送礼、挥霍浪费的情况,也没有一个干部贪污挪用一丝一毫的钱粮物资。

红旗渠精神虽然是在20世纪60年代形成的,但它的那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和奉献精神,仍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是红旗渠精神的核心,也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体现。红旗渠精神渊源于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同时突出地体现了共产党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作风和品格。红旗渠精神既充满了中华民族的豪情壮志,又倡导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既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又体现了当今中国人民的理想、信念和追求。

红旗渠精神是身先士卒、无私奉献的精神。60年过去了,中国人民走过了艰苦的岁月。在现实的繁荣和富庶之中,回望那渠清水,招展的红旗和沸腾的人群,不由感慨万分,似乎有一种精神力量吸引着我们,凝聚着我们,感召着我们。红旗渠精神以其雄浑博大、荡气回肠的魅力,融入我们的民族精神,也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

创业时期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生活条件好了同样需要艰苦奋斗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艰苦奋斗在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并不是要把艰苦奋斗与改善物质文化生活对立起来,也不是要把艰苦奋斗与贫穷落后等同起来,而是提倡积极向上,坚持与时俱进。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十分艰巨。实现振兴中华的伟大目标,需要我们继续做好长期艰苦创业的准备,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吃苦在前,享受在后,需要教育我们的后代不懈奋斗。

红旗渠精神是一面永恒的旗帜,红旗渠精神折服了一代又一代人。一个民族需要有民族精神,一个时代需要有时代精神。新的历史时期,虽然条件好了,但前进道路上还有高山险阻,还有激流险滩。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的建设任务还很繁重,实现现代化的理想,还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的艰苦奋斗。新世纪新阶段,我们仍需呼唤红旗渠精神,弘扬红旗渠精神,赋予红旗渠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让红旗渠精神化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力量。

浙江精神与高校校园精神的培育 篇6

一、浙江精神与高校校园精神是二位一体的

人类的精神是人类文化的最高表现,是凝聚人类社会、推动人类前进的重要力量。4人类的精神在人类发展进程中,一方面随着不同民族、国家和地域的差异,表现出强韧的稳定性和文化多样性;另一方面,各种不同的文明精神也总是随着人类的发展而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远在数万年前,浙江大地就已经出现了“建德人”的足迹。跨湖桥、河姆渡、马家浜、良渚文化,更是进一步呈现出文明的曙光。自唐代以来,特别是吴越国和南宋时期,随着中国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浙江不仅逐渐确立了重要的经济地位,而且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区域。在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浙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在浙江人民创造自己灿烂文明史的背后,始终跳动着、支撑着、推进着和引领着他(她)们的力量,正是浙江人民的精神。5

民族精神、地域精神是一个国家和地区赖以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力量。浙江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浙江的生动体现,是浙江人民在千百年来的奋斗发展中孕育出来的宝贵财富,世代传衍,历久弥新,始终激励着浙江人民励精图治,开拓创业,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6虽然在不同时期,浙江精神呈现出来的具体形态和侧重点不尽相同,但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等鲜明的个性特色,正如涌动的活水,跳跃、翻腾在整个浙江的历史过程中,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求真务实是浙江人最具本质的特征,是浙江人一以贯之的精神诉求;诚信和谐是浙江先进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必要内容;开放图强是浙江一直走在前列的必然要求和精神状态。7在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面对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相互碰撞和复杂交织的局面,我们更要满怀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弘扬和培育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

关于高校校园精神,很多人从不同的角度描述:“校园精神是校园人在长期共同努力中积淀而形成的对本校自身的角色定位。”8“它是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和文明成果;是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和具体凝聚;是整个社会人类文明的最高形式。”9它“是大学的一种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它是在长期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它存在于大学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中。”10“就是大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知识权威的角色定位,价值中立、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的价值和规范体系,以及体现这种价值和规范体系的大学固守其传统、不随波逐流、引领社会文明不断进化的独特精神气质。”11显然,高校校园精神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不仅表现为高校的一种价值追求和办学理念,还体现于这些价值追求和办学理念在高校运行层面的实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历史名篇至今仍为我们理解大学精神从内容上规定了出发点和落脚点。抽去这个内容,大学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如何“明明德”?如何“亲民”?每所高校都必须从本校实际出发,确立学校发展方向、目标和定位,努力形成学科专业优势,培养具有个性特点的人才,以它发展中的文化气息、科学精神辐射社会。这其中独特的办学理念、学术自由、知识创新、教授治校、独立品格以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等是衡量一所大学是否具有大学精神、能否构建大学精神的重要标准。按照这些标准来衡量,那么,并不是所有的大学都具有大学精神,甚至并不是所有大学都能够构建大学精神,只有真正意义上的大学才有可能构建并具有真正意义的大学精神。12

弘扬浙江精神和培育高校校园精神,是当前文化大省建设的两个重要方面,是浙江进一步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它们在本质上是历史的辩证的统一。首先,体现在它们的来源上。高校校园精神和浙江精神都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时代精神和民族、地域传统文化相互作用的产物。它们就好比是大树的树桠,大树之根就是民族和地域传统精神文化,大树的主干就是时代精神。浙江精神和浙江高校校园精神都是民族和地域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的优秀成分在不同层次和领域的反映。其次,体现在它们的落脚点上。培育高校校园精神的目的在于要使高校真正成为大学,大学的行为要体现、彰显大学精神,大学培养的人要有科学理性、自由民主、批判创新、人文关怀等精神品质和渴求知识、追求进步的意识。弘扬浙江精神的关键是要培养和造就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的人,即要有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的品格与追求。培育校园精神和弘扬浙江精神的落脚点都是培养人。

当然,它们不是一成不变、凝固僵化的,而是跟随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的,在不断地吸纳时代精神中的有机养分,随着社会对民族和地域优秀文化遗产的认识的加深而更加丰富。在浙江,高校校园精神深深蕴涵了浙江优良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浙江精神在大学的生动体现。

二、传承与弘扬浙江精神是培育浙江高校校园精神的基本前提

地域精神培植了校园精神。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地域精神。她是一个地方的人与自然俯仰呼吸而产生的思想精华,是世代百姓为生存繁衍而形成的性格特征,是一个地方凝聚人心、鼓舞士气、负重而前行的精神动力。13因此我们可以说,“浙江精神”是通过生活在浙江这块土地民众的行为方式和心理特征体现出来的一种共同的生存取向,是根植于历史、体现于现实、引领着未来的,相对稳定又相对独立的一种文化理念。和任何地方的地域精神一样,浙江精神也具有承继性、差异性、层次性等基本特征。浙江高校置身于浙江地域精神文化氛围中,在其校园精神的培育过程中始终渗透着地域精神文化的意识和品格,深深地打上了浙江地域精神文化的印记。一是对地域制度规范、伦理道德及价值观念的认同。经统一文化陶冶下的价值观念、城市文明意识、个人品德等,是区域内各单位和个人潜移默化的内化过程,也是一种价值认同过程。二是地域传统文化的渗透。任何区域都根据其地域区位、历史变迁及文化传统不同制定区域规划,文化、教育规划是区域规划中的重要内容。高校校园建设必须在地域文化的整体性结构要求下,发展其各项功能。在校园建设过程中无不渗透着地域文化的精华。传统特色、风俗习惯、历史知识等是一份丰厚的社会遗产和精神成果。三是交融整合。在地域文化和校园文化的交融中充满了碰撞、冲突,是思维和知识极为复杂的变迁过程,最终地域精神文化中某些部分被校园精神文化整合后接纳、吸收。

同时,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是高校必须解决好的根本性问题,也是塑造高校校园精神的价值所在。人是由文化和精神所塑造的。从人的社会化的角度来看,“大学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也就是“大学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和目标取向”的问题。14人的社会化离不开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文化环境。社会化总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必然受到它所处环境的制约和限制,“是一个更大的社会力量和社会结构的产物。”15“源远流长的浙江精神,始终流淌在浙江人民的血脉里,构成了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阳光雨露,全面激活了浙江人的这种‘文化基因’。”16在浙江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以及“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的浙江精神极大地促进了浙江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社会的全面进步;“激发了浙江人民敢为人先、创新创业的智慧和勇气,陶冶了浙江人民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创业、特别能发现商机、特别能化解危机、特别能适应市场经济的优秀品行”。17可见,浙江精神是这种“更大的社会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其具体表现的校园精神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蕴藏在高校校园环境中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以一种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的形式传递给处于这种环境中的社会化个体。另一方面,高校通过对人进行指导性的学习和价值观教育,从而完成其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目标取向。在我国现阶段,高校培养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不仅需要掌握步入社会所必须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也需要掌握代表社会历史进步意义的价值观。而融入浙江高校校园精神的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便是这种价值观的重要体现。

“源远流长的浙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博大精深的浙江文化精神,是浙江人永不褪色的‘精神名片’;作为一名在浙江读书的大学生要了解浙江、热爱浙江,进而了解我们伟大的祖国和伟大的民族,激发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信心。”18“相信浙江精神一定会让同学们终身受益,鼓舞着大家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进,迈上一个又一个新的台阶。”19所以,在大学教育中我们应该自觉地以浙江文化和浙江精神来教育和塑造学生。按照这个要求,高校所培养的人,也就是能够也应该充分体现中华民族精神、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并以自觉弘扬民族精神为己任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培育高校校园精神对弘扬浙江精神的价值功能

“大学生是浙江精神的继承者和创造者。改革开放以来,我省高校向社会输送了140万名大学生,他们为推进浙江和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浙江精神、丰富了浙江精神。”20在知识经济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趋势下,高校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凸现。特别是在我国社会主流文化、先进文化的传承、创新和交流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所蕴育的文化精神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地域精神的重要载体,对于浙江精神的深化和延伸,具有重要的价值功能。

第一,传承浙江精神。浙江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有机统一。它既是中华民族精神孕育的结果,又为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同时,浙江精神既注重历史传承、保留传统精华,又注重改革创新、不断注入新的时代内容。高校肩负着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现代大学不仅可以根据自身的价值观对民族和地域的传统精神进行选择、认可及整合,还能以其培养的人才作为载体,传承科学文化知识等人类文明成果,传承符合时代特征与要求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和思想信仰,传承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

第二,丰富浙江精神。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高校校园精神的培育要具有国际视野,在与国际上其他文化的交流中提升自己的办学水平和学校形象。同时,浙江的传统文化是在吸纳、兼容外来有益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浙江精神是在兼容并蓄中不断形成和发展的,它本身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在培育高校校园精神的过程中丰富浙江精神,就是从全国、全世界乃至人类社会发展的视野来坚持民族性、地域性和时代性,在继承和发扬浙江的优秀文化传统和精神品格的基础上,学习和吸收全国各地、世界各国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以人类文明尤其是人类创造的最新文明成果来丰富浙江精神,创新浙江精神。

第三,引领浙江精神。高校校园精神作为一种文化被高校所内化,成为被全体师生所认同的一种价值观念、群体意识和行为方式,成为高校的良心和气质,发挥着导向、团结、凝聚、激励和保障等基本文化功能。另一方面,高校是知识分子的聚集地,是先进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和辐射源,先进的思想观念、科学技术、价值体系等,往往首先在高校校园中产生和发展,从而使得高校校园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整个社会文化的先导,使得其校园精神起着社会导向、团结民众、凝聚民族的重要作用,对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产生积极的影响。在高校校园精神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人对浙江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具有很好的引导作用。

四、在高校校园精神培育中弘扬浙江精神的思路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高等教育事业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在浙江精神的感召和激励下,走出了一条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浙江特点的发展道路。30年来,浙江省紧紧抓住国家发展高等教育的机遇,在国内第一个创办民办大学,第一个建设高教园区,第一个兴办独立学院,第一个创办中外合作型大学,大力推进本科与高职、公办与民办、省级与地方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高等教育的发展步伐成为全国最快的省区。高等教育已实现了向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跨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40%;依托六大高教园区的杭州、宁波、温州三大省域高教中心已经形成。全省各市基本形成了“一本一专”或“一本多专”的高校设置布局。2008年,浙江省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已有77所,在校大学生达83万人。“浙江精神的优秀历史传承不仅与浙江人民的历史生命相伴,而且与浙江人民的现实生活与未来创造相随。”21浙江省委十二届二次会议通过《中共浙江省委关于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扎实推进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决定》,把浙江精神的核心,归纳为“创业创新”,强调要大力弘扬浙江精神,“坚持用以创业创新为核心的浙江精神凝聚力量、激发活力、鼓舞斗志,进一步发扬浙江人民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创业的优秀品行,弘扬浙江人民善于创业、勇于创新的精神品格和文化传承,形成鼓励创业创新、宽容失败挫折的社会氛围,在创业创新中不断实现新的发展。”弘扬以创业创新为核心的浙江精神,对浙江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烈呼唤高校实现新的文化觉醒,重塑校园精神。

第一,坚持求真务实,培育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所谓“求真”,就是追求真理、遵循规律、崇尚科学;“务实”,就是要尊重实际、注重实干、讲求实效。22以塑造高校校园精神为载体传承和弘扬浙江精神,关键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理念,积极探索和实践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人才培养的规律。以人的精神世界的塑造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高校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终极价值目标。高校教育的施教者和受教育者是有生命的主体,他们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应被视为高等教育价值取舍的最终依据和标准。23高校校园精神的塑造,首先,要坚持以教师为本。教师是高校办学的主体,是校园精神的直接体现者、弘扬者和创造者,一支具有人格魅力、学术造诣、创新精神和孜孜以求、诲人不倦精神的教师队伍是高校校园精神的人格化象征。因此,培育校园精神要注重强化教师素质建设。其次,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学生是高校教育的主体,要特别重视学生精神世界的塑造和综合素质的发展。坚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以培养学生的求真务实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和开拓创新精神。

第二,坚持诚信和谐,培育自律教育与他律教育相协调的教育渠道。“诚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是“现代社会文明之基”;“和谐”,就是要有和美与共的情怀。24诚信和谐也是现代高校校园精神的应有之意。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是高校的基本功能,高校的日常工作和各项活动都是围绕其基本功能展开的。校园精神渗透在高校的各项工作和活动中,需要高校自身自觉挖掘和培养,同时也需要各种外部的教育力量和载体来催生。25一是引导高校在各项活动中培育校园精神。高校的主要活动是学校主体共同参与的教学、科研等各项活动,这是培育校园精神的主渠道。高校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活动必须始终贯穿着学校的办学理念、价值追求和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在每一个环节注重培养诚信和谐品格和校园精神。二是在学校校训、校风的建设和发扬中培养校园精神、彰显诚信和谐的浙江精神。高校在长期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校训、校风,并成为规范学校师生价值取向、道德准则和行为方式的宝贵精神财富,凝结为校园精神。校训、校风是一所高校的灵魂和凝聚力量,是校园的载体,是浙江精神在一个高校的体现和具体化。高校要把弘扬浙江精神与校训、校风的建设和发扬结合起来。三是在健全学校章程和规章制度中规范和维护校园精神。一所高校良好的办学传统和风气的形成和发展,优良学风校风的产生和发展,追求真理、团结向上、自由平等、诚信和谐的校园氛围的形成等,都需要学校章程和一整套规章制度的保证和维护。四是把校园精神的培育和浙江精神的弘扬贯穿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努力营造和谐校园。

第三,坚持开放图强,培育适应社会与超越社会相统一的校园精神的文化内涵。“开放”就是要进一步树立开放理念和兼容胸怀。“图强”就是要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把各项事业做好做强。26作为社会精神的典型代表,高校校园精神的价值建构离不开社会的发展。校园精神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又必须保持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前瞻性,超越社会。适应社会要求,高校要从象牙塔的峰顶回落到尘世社会中,把知识传承、文化创新和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结合起来,使高校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得到社会的认同。但高校的本质特征、价值功能、精神特质和人才培养的规律,决定了大学发展必须不断超越现实,突破现实的功利性,坚守和发展象牙塔精神,即坚守和发展自己一贯保持的校园精神内涵,将钻研学问、追求真理视为一种崇高的生活方式,崇尚学术自由、学术自治的学者人格,自觉维护大学作为社会良心之神圣殿堂的不屈精神。根据现实需要和时代发展,充实具有时代特征的高校文化精神内涵,丰富和发展浙江精神。

时代需要弘扬红旗渠精神 篇7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要“弘扬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日前中央领导同志在参观红旗渠精神展时也特别强调,新世纪新阶段,我们要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继续保持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践行“三个代表”,坚持求真务实,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红旗渠建成通水虽然是40年前的事,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弘扬红旗渠精神的确仍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上世纪60年代,在国家经济困难时期,为改善生存条件,在党的英明领导下,林州人民宁愿苦干,不愿苦熬,以“誓把河山重安排”的英雄气概,用10年时间,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险滩峡谷中修建了全长1500公里的大型水利灌溉工程、人工天河———红旗渠,被周恩来总理誉为“新中国建设史上的奇迹”。红旗渠的建设实践,充分显示了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无限创造力,显示了党的坚强领导对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性。今天的红旗渠,已不是单纯的一项水利工程,它已成为民族精神的一个象征。在红旗渠修建过程中形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与伟大的“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是一脉相承的。红旗渠精神以独立自主为立足点,以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为核心,以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为导向,既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勤劳坚韧的优良传统,又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的理想信念和不懈追求。在市场经济时代,红旗渠精神仍然散发着无穷魅力,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品牌功能日益显现。近年来,红旗渠先后荣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旅游知名品牌”等,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被国家教委、共青团中央等六部委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100所大专院校、中小学校、企事业单位将其作为德育基地,每年到基地参观学习的有60多万人次,其中未成年人20多万人次。红旗渠已成为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教育主要阵地之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弘扬红旗渠精神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有利于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水平,确保党和国家永不变质;有利于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继承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有利于激发人民群众干事创业热情,为西部振兴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新时期弘扬红旗渠精神,应当与牢记“两个务必”、践行“三个代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相结合。“两个务必”的核心要求是艰苦奋斗,而红旗渠精神和我们党一贯倡导的艰苦奋斗精神是一致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则是学习和弘扬红旗渠精神、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思想保证。要与时俱进,不断深化和发展红旗渠精神的新内涵,把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相结合,把艰苦创业和科学发展相结合,使红旗渠精神永葆青春和活力,体现出时代性、先进性。同时,要用红旗渠精神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红旗渠精神读后感 篇8

年1月9日,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电视记录片红旗渠精神,收看后,我被林县人民坚强不屈的精神深深地震撼和折服。河南省林县地处太行山区,过去是一个土薄石厚水源奇缺、资源匮乏的贫困县,“水缺贵如油,十年九不收,豪门逼租债,穷人日夜愁”是解放前林县的真实写照。为了改变林县的困境,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县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以“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决心,全县人民历时,硬是靠一双手,削平了1250个山头,架起了157个渡槽,打通了211个隧道,修筑了长达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把位于山西的漳河水引到了林县,使50多万亩旱地变成了良田。为此,周恩来总理曾经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不同的是,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是举全国之力,而红旗渠是英雄的林县人民用两只手修成的”!的确,红旗渠不仅是建国初期共和国艰苦创业的一个历史缩影,更是改天换地的中国人奋发图强的一种时代象征。

在辉煌的壮举背后,隐藏着多少辛酸的故事,看着记录片上一幕幕惊心动魄的画面,真是令人心有余悸。头上是巨石连连,脚下是万丈深渊,面对艰难的施工处境,革命先辈们不畏艰险,奋勇当先,早将生死置之度外,排除千难万阻,终于创造了奇迹。今天,当我看到温柔的水脉沿着陡峭的山脉绕行时,不由得想起那些为此而献身的革命先烈们,这一渠清水好似他们的满腔热血在沸腾;不由得想起那些为此而奋斗的建设者们,这一渠清水就是他们辛勤的汗水在流淌;不由得想起那些为此而紧衣缩食的老百姓,这一渠清水就是他们满怀期盼的泪水。林县人民前仆后继,众志诚诚,攻艰克难,用生命浇筑了一条红旗渠,用精神铸造了一座不朽丰碑。

红旗渠精神不仅是林洲人民的精神宝库,更是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红旗渠就是自强不息的中国人民战胜恶劣环境的代表和象征。新时期只要干群一心,团结一致,没有实现不了的事,党员、干部、群众要学习红旗渠精神,要将红旗渠精神发扬光大,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添砖加瓦,无私奉献!

高校管理人员精神状态研究 篇9

一、大学管理人员精神现状审视

根据2013 年教育事业统计公报,全国共有2,491 所普通高等学校,行政人员为31.6 万人,所占比例为全部教职工的13.61%。高校行政人员,不应单纯视为大学雇员,应该作为学术共同体的重要组成要素。高深知识是大学存在的基础,也是实施大学管理的重要依据。布鲁贝克认为:“无论学院还是大学,都不是一个政治团体。它的职责不是行政管理,而是发现、发表和讲授高深学问。它的管理不是根据人数或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而是以知识为基础。”[1]因此,本文用“管理人员”指代“行政人员”,是为了突出大学的学术本性,强调基于知识生产管理的特性,并据此与政府机关或企业的管理工作做出区别。

精神状态,一般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心理状态,亦或作为类人或个体的精神外射状况。高校教师的生存状态尤其是精神状态关系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当下,大学与社会的联系日益密切,围绕着知识、育人和文化传承开展的办学实践,推动了适应社会需求的大学形态变化,扩张了大学服务社会的功能,也引发了关于“大学精神的失落”的争议,甚至有国外学者称之为“大学正在走向废墟”。[2]也有学者认为,中国大学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并不能遮蔽因体制机制弊端,对大学人精神状态产生的深刻影响。因此,高校教师群体生存状态引发了各界关注。“青椒” “工蜂”等成为指代教师生存压力的流行词。腾讯教育等机构2014 年组织的系列调查,认为无论从社会地位感知还是压力情况来看,教师处于职业倦怠状况。“八成以上教师认反映工作压力大,近三成教师处于疲劳状态。”[3]同样,作为高校重要群体的管理人员的生存状况也不容乐观,呈现出整体陷于因职业倦怠导致的精神懈怠趋势,突出表现为自我价值感的降低和精神追求的失落。高校管理人员的精神状态,与工作性质及个体精神追求的向度息息相关,通常体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工作本身带来的自我满足感,管理人员自觉的主体意识构成了精神状态的主态;二是外部激励的导向作用,如岗位提升、薪酬增加、奖励评价等,增进管理工作的积极心态;三是精神文化的蕴涵,受大学文化熏陶,管理人员通过实践完善个体精神、形成群体性精神文化,反作用于大学共同体。郭俊等人进行的调查研究,[4]表明管理人员也面临着因“职业倦怠”带来的情感衰竭、低个人成就感、去个性等问题。一言以蔽之,处于精神懈怠状态。从服务知识生产的视角来看,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

(一)岗位意识带来的自我满足感正在减弱

高校作为探究高深知识的平台和培育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在社会成建性组织体系中享有较高的声誉,大学管理人员因此通常具有较高的职业荣誉感。但是,经过大规模扩招之后,大学已经从“神圣殿堂”走入“寻常大众”。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高校管理人员对于工作岗位的高满足感已经下降,加之科层管理体制和官僚行政文化的影响,原本作为教育工作者的神圣感和自豪感正在消溺,逐渐从心理上把管理作为一种谋生的职业。特别是与教师相对单纯的教学科研工作相比,管理人员的工作界限相对模糊,岗位意识不明,自我价值感与学校整体发展认同存在一定差距。加之,日益强化的工作模块化意识,使得基层管理人员与师生进行交往,与基层学术组织发生联系时,因工作分工的异化凸显了身份区别。“去个性化得分较高,表明管理者对工作和工作对象呈现出消极、冷漠、厌倦状态,刻意在自身和工作对象间保持距离”。[5]面临社会认知和高校内部认知差异的对冲,大学管理人员原本作为教师一体的身份意识显然已经失落。

(二)岗位工作带来的自我提升动力感不足

当下,职位的发展和升迁仍然是衡量高校管理人员价值的重要标准。与政府机关相比,高校封闭性较强,管理人员流动几率小、论资排辈的现象严重,提升发展机会较少,科层化管理内附的天花板效应尤其明显。正在探索实施的高校职员制,难以从根本上摆脱管理人员的身份、资历等因素束缚,难以衡量管理人员在推动知识发展和服务育人方面的效用。由于不同岗位考核标准的同一化,考核激励不到位,许多管理人员工作创新动力不足,墨守成规,思维固化,趋于“情感衰竭”。“程序化单调琐碎的工作,压抑了个人自主性和创造性,变得缺少工作热情,身心疲惫。”[6]目前,高校管理人员被超负荷的工作束缚,工作的异化感较为强烈。根据聂伟进对江苏十一所高校的调查,管理人员普遍反映工作压力较大。[7]与国外高校相比,国内高校需要处理的事务和领域极度膨胀,主要是以有限的管理人员承担了诸多无限责任,面临着复杂性和多维性的需求。大学治理体制机制的不完善,高校基层管理机构承受着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学术自由与管理秩序的矛盾张力,加之不同部门间的松散状态及教师劳动的个体性,更增加了目标整合的难度,致使行政工作难以获得师生的理解和尊重,成为一些缺陷性政策或“长官意志”的替代品,承受了校园师生乃至社会多方面的不满和抱怨。

(三)管理实践与理论研究相对脱离

大学管理是一门学问,大学管理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储备,尤其是教务、科研、学科、学生管理需要通晓相关的专业和前沿性知识。随着大学“中心论”的兴起和“边界意识”的模糊,高校创新管理的要求得以强化,迫切需要管理人员开展专门研究或交叉性交流。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多来,中国高等教育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从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到具体的管理方式都在变革之中,迫切需要理论与实践层次的双向研究。管理人员理应是高校管理实践理论研究的重要群体,但是无论从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要求,还是从管理人员的考核标准来看,都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这一点。有的高校不鼓励、不支持甚至是反对管理人员从事相关研究,导致了基层管理人员缺少研究平台、中高层管理人员精力不逮的窘状,与大学管理研究的学术场域相对疏离。与大学教师相比,大学管理人员作为学术共同体成员,因工作的异化难以体悟因学术探索产生的精神场域魅力。

二、大学管理人员精神困境溯源

高深知识是大学创立的基础,创造和运用知识也是大学实施职能的根基。大学人的生活主题就是围绕着以知识的生产为主的科学研究,以知识的传递为主的教学工作,以及以道德和精神提为目标的育人活动。从知识的生产、传递、运用的内在逻辑链条分析,大学管理人员的精神状态受以下因素影响。

(一)因知识分化带来管理人员学术情结的失落

西方首开高等教育先河,在大学的管理和管理人员的聘任和使用方面,基本秉承着“服务学术、服务师生”的原则。“管理人员从中世纪大学形成以来就处于从属地位,是师生共同体的衍生物。”[8]大学的管理权是为了保障独立办学、学术自由的目标,按照“权力让渡”和“协商管理”的方式,从学术权力分化而来。这正是大学管理的合法性本源所在。管理人员的权力,因知识权力的部分让渡而实现。大学发展初期,办学规模较小,由教授委员会或教授按照学术造诣及其影响力推选管理人员,尤其推选校长、校董等高层人员,代表学术共同体实施自为自治。此时,管理人员与专职教师具有学术的同一性。随着德国洪堡和“威斯康辛理论”等理念的提出,大学功能不断拓展,从教书育人至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大学与社会结合更加密切,催生了“规模大学”乃至“巨型大学”的诞生。此时,管理人员完成了从“业余型”向“专职型”的演变。随着知识的细化,大学组织作为同行联合的松散型形态,已被因学科制构建的精密型组织形态所取代,促使共同体内部进一步分化,管理人员和专职教师两大群体,由于知识壁垒塑造了不同的话语体系。群体分化的背后,代表不同利益,或者是基于服务知识的生产而产生的权力。大学管理人员因掌握一定资源和权力,主体意识的强化,沉溺于权力的支配,容易滋生相对优越的群体心态,造成了过高的自我定位和期望值。因服务知识生产的效用不同,高校管理人员和教师的角色意识发生矛盾。这反映着一种趋势,即大学的核心发生了从学术向行政的偏移,作为保障大学组织目标的管理却游离于学术价值之外,忘却了原本存在的目的。

知识的分化,导致了共同体内部的分化。一方面是教师与管理人员的分化。“追求身份认同的职业尊严及不甘落后的心态,是高校教师工作与心理压力凸显的主要内因。”[9]教师的职业压力,随着学术成就和职称待遇的提升,相应予以缓解。与教师相比,管理人员难以通过学术提升或者转岗实现个人价值,加之管理人员职称评聘制度的改革,使得中低层管理者更难从教师、学生那里得到认可与尊重,导致自身成就感和归属感的缺失。另一方面是管理人员内部的分化。中高层管理人员多是学术出身,尤其是“双肩挑”干部身份的双重性与模糊性,使他们占据了行政和学术的双重优势,不仅挤压了基层管理人员晋级发展的空间,还对职业满足感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学术本位与官本位的价值冲突,以及金字塔式的管理分布,打击了基层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职业忠诚度,进而对学校健康运转产生了不良影响。

因追求知识和育人而生成的大学精神,从历史和现实的双重纬度影响着大学管理人员的精神状态。大学的精神品格影响着管理人员的精神追求。大学人的价值追求、理想信念、精神状态的变化,不仅反映了大学品格的内在蕴涵,也反映了社会对待知识的态度。当下媒体和大众对高等教育的关注,主要集中于对大学人精神品性的期待。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现代性带来的物质至上,不断将科学知识的功用予以神化。工具理性进一步张扬,知识的商品物化和市场化,大学显现出功利化的一面,甚至被人戏称从“知识分子的家园”向“职业培训基地”转变。大学精神面临世俗利益和技术至上的冲击,大学的管理也浸染着追求效率、效益的科层组织文化气息。知识的分化,加剧了学术与行政、大学与社会的二元化现象。大学管理人员作为承担大学与社会交往的重要一环,时代的精神气象和社会的世俗文化必然影响他们,在潜移默化之中作用于大学人的精神外现。总之,知识形态的变化,以及科层文化的冲击,使得教育的崇高感悄然失却。教育的世俗化倾向,是大学精神和大学管理人员价值失落的重要原因。

(二)因知识的追求不满足引发了管理人员精神的懈怠

大学管理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学术、服务育人工作。实施管理需要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高校管理涉及多个学科知识领域,无论是教学、科研、学科建设,还是师资、资产、校园文化,都需要相关的专门知识进行支撑,需要从业人员接受过专业教育,具有相应的履职能力。为了更好地服务知识的生产,大学管理人员首备要素,即能够感受知识的魅力和美德的力量。作为大学精神核心的学术精神,源于对高深知识的追求和个体自我意识的完善,源于探究真理产生的理性提升、心理体验及自我精神的满足感。获取新的知识,主要通过工作实践与科学研究而得。

当下,高等教育管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系统科学,其研究主要有两个取向,即理论的探寻和实践的取向。前者主要由高校下属的基层学术组织,如教育科学院(系)、高等教育所的教师或专职人员承担,围绕大学管理知识进行系统探索,具有鲜明的理论体系性。后者侧重于实践取向,主要来自大学管理实践以及高层管理人员的经验性认识,重在发现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根源,推动管理水平提升,更好地组织和实施教书育人。大学管理工作的特质在于工作的研究性,要以研究式工作体现管理人员的精神状态。如何提炼共性问题,进一步凝练升华实践经验,是问题的关键。因从事的工作不同,职责不同,遇到的实践问题也不同。大学管理研究群体出现两极分化现象。一方面,以党委书记、校长为代表的高级管理人员撰文较多,主要涉及整体办学理念、工作实践经验;另一方面,高校管理的主体是职能部门或二级学院的基层管理人员,他们处于一线,能够掌握工作的难点重点与瓶颈所在,却不愿撰文进行理论总结。应该说,管理人员的“专职化”不等于“去学术化”。当下,各个高校基本不鼓励、不反对管理人员从事研究,且职称评聘、待遇兑现、岗位聘任等方面均无明确政策,造成了管理人员学术研究劲头的低落,亦从根本上动摇了对学术精神的坚守和自觉。

高校管理人员的管理模式,介于教师和机关人员之间,没有真正体现职业发展方向。是向专业教师还是高级教育职员发展?这两个目标都有现实的瓶颈。根据高校作为学术共同体的特殊性而言,高校管理人员应该走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道路。更要提及的是,大学管理目前不是纯粹的因学术而管理,而是大学办学规律、政府行政意志、社会利益需求三者的相互调和妥协,带有“不自由的办学意志”及“功利性的目标导向”的特征。大学管理体制中存在的“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冲突,实质在于如何掌控知识生产的方向。各种利益的交锋,容易遭到师生的沉默式抗争。大学行政化现象已被社会所诟病,学校高层管理人员出于政绩和考核的需要,消解了大学管理文化的学术理性。高校管理强化了工具理性,不仅有害大学自由独立的学术氛围,而且工作模式的相对流程化与工作方式的固化,加剧了大学管理人员身份意识的失落、精神追求的退化。管理人员面临知识储备与现实需要的张力,“自身的知识储备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甚至消耗殆尽的状态,使人感到失落,很难维持长期。”[10]管理工作尤其是重大决策的制定,需要以系统的观点来审视学校整体工作与管理工作的关系,需要融合协调各方面的“知识式关系”。大学基层管理人员缺乏宏观视野,制定政策多从“部门利益”或“单位主义”出发,政策实施的过程中受到师生的抵制或不满,从事管理工作本身应然的“快乐感”与实践的“挫折感”相互交织。

(三)因知识向智慧转化路径不畅影响管理人员精神提升

大学承担着批判性保存和发展人类知识和价值的传统使命。大学管理不同于其他社会组织的管理,在于大学本身负载的理想信念与价值追求。“合格、成熟、勇于担当的知识分子,不仅需要有专业的知识积淀、敏锐的理解能力、宽广的视野,更需要有使命感、责任感、社会良知和健康的生活态度。”[11]大学管理人员要学会从实践中提升智慧。亚里士多德认为,知识是构成智慧的前提。智慧分为两种。一种是实践智慧,是可以学习和习得的经验性收获,自然包括专业知识在内,另外一种是理论智慧或哲学智慧,是对生存、生活的提升,是大学人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自己精神的过程。

大学教书育人的本质要求,要求管理人员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这一根本宗旨,即丰富和完善人的心理、道德和精神追求,必然要求自己进行精神文化层次的提升。知识和智慧转换的过程,需要两个基本的条件:一是知识直接作用于大学育人实践,二是将知识运用与个体精神的完善相结合。大学管理人员面临着诸多的压力。既有社会和学生对大学教育效果的过高关注和期望,由此带来的失落感会变成对管理人员的不满;教育主管部门的考核压力,也会转移传递给管理人员;高校快速发展和改革的深化,教育的个性化与工作模式化的冲突,使得管理人员面临诸多挑战,已非普通的行政性工作可以比拟。高校管理人员如何调节工作压力、应对生存压力,极其考验他们的智慧,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态度。从理论而言,大学管理人员具备岗位履职相应的知识储备,并且利用工作平台可接触所需的前沿知识,更应该能够秉承大学精神追求。但现实的精神懈怠状态令我们警醒,大学精神为何对大学管理人员失去了功效?说明了高校行政化习气的浓厚与深刻。大学与世俗机构管理的趋同化,过多借用政府、企业的管理理论,主要围绕于大学的工具理性开展工作,不仅冲淡了大学管理的学术底色,而且产生了“唯工作而工作”的低价值影响,原本服务教书育人的神圣感逐渐被消解。总之,大学管理人员的精神状态,取决于其身份定位和自我价值感。知识的分化,割裂了大学管理人员与学术共同体的血脉联系。缺乏与师生直接的精神性沟通,大学管理人员难以在工作中找回尊崇学术的神圣感、教书育人的责任感。

三、高校管理人员精神提升与实施路径

大学管理集工作的世俗化与精神的追求完善于一体。管理人员的职业精神,经大学教育实践生成,既受学校整体精神气质和工作性质岗位的影响,呈现出富有特色和标志性倾向的组织气象,又与他们工作实践产生的情感认知、心理体会有关。如何提振大学管理人员精神状态,让大学管理回归神圣感?从知识管理的角度而言,可从三条路径进行探索:

(一)参与知识的生产和传承,增强对大学学术本位和服务教学科研的理念认同

克拉克认为,大学的三大基本要素是工作、信念和权力,围绕知识特性进行的劳动分工是大学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学科专业的分化,必然要求管理体现精细化和专业化。因此,大学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专业技能,尤其要精通管理学、教育学等知识,具备组织协调、沟通学习、决策执行等多种能力素质。根据管理人员的学科背景和知识积累,按照学科专业对口安置到相应部门从事管理工作,保持与学术专业领域的联系,让他们积极融入知识的发展,体会到学科和专业发展的快乐。发挥研究的激励作用。针对管理工作中的关键和重大问题,采取课题负责制的方式进行探讨解决。实施分层分类分级评价,对普通管理和研究性管理岗位设计不同的发展路线。普通管理岗位可按照日常职级发展,研究性管理岗位可进入教学科研双轨制。完善管理岗位考核评价内容,细化量化评价指标,与学校发展的总体绩效相结合。鼓励专业性管理岗位人员积极参与研究,体现大学研究式管理的特色。同时,构建外部激励与内部发展相结合的发展长效机制,缩小管理人员与教师的收入差别,从成果奖励、绩效管理上予以体现激励作用。

(二)推动管理知识向管理智慧转变,促进日常工作与个体精神的同步提升

根据知识与道德提升、精神历练的关系,要立足现实生存际遇与发展要求,增强管理人员对工作的自我认同感,增强服务育人工作的神圣感。从大学学术精神衍生出来的思考和批判意识,应为成为机关人工作的重要精神支柱。雅斯贝尔斯指出,大学的职能是进行“职业训练、整全的人的教化和科学研究。”[12]要用培养整体性的人、完整的人的观点来审视管理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把管理工作融入高校育人功能,突破单一的工作职能、工作职责的限制,围绕知识生产形态的分化,塑造集体合作精神,实现管理的联动。一是以师德为基,提升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大学是伦理共同体,要求大学人具有超越社会普遍性的道德水平。敬业者,专心致志事其业。“立德树人”先立师德。管理人员既要遵守教师应有的道德要求,又要树立管理工作的职业道德,能够在管理中维护正义、公平、效率,维护理想和信仰,即守卫善与真的精神。即“包括强烈的敬业意识和忠诚自己本职工作的事业心,敬重本职工作的责任感和成就本职工作的使命感,追求言传身教、行为世范、铸造灵魂的崇高境界。”[13]二是进行工作转化,实现自我提升。教育管理的职业精神,因服务教书育人而生成的超越性、人本性,体现为由教育事业而生的仁爱精神、因崇高追求而生的人格精神以及科学与人文而生的大学精神的集合体。大学管理人员要有“超越现实、超越自我的理想与追求”,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在履行责任中培养实现价值自我的内源性追求,主动提升“职业的社会责任和道德责任,凭借隐藏内心的意识活动和激情尽职尽责,”[14]把大学管理实践工作与修身立德、管理职业与道德人生的结合,推动“从谋生到事业、到个人生命价值的实现,”[15]做到敬业、悟业、乐业,体会到非功利性深层次的内生性幸福。

(三)深化组织内部改革,为管理职业精神的孕育与勃发提供良好的场域

上一篇:在花园元旦文艺演出上的致辞下一篇:学校团总支学期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