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工作特色(通用10篇)
主要工作做法及特色
前言:弘扬体育精神,振兴中国足球。体育给人带来健康与快乐,对于提高身体素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增强幸福感,振奋民族精神具有重要作用。足球深受群众喜爱,振兴足球是中国梦圆梦理想的一个组成部分,振兴足球要从青少年抓起,打牢足球运动社会基础,推进足球进课堂,办好校园足球联赛,加强场地建设,发掘培养足球后备人才。振兴中国足球的实际行动为建设体育强国、实现中国梦作出应有贡献。
一、学校基本情况
环视其全貌,犹如“庄周梦蝶”,酷似“凤凰涅磐”。学校投资五千万元,总用地面积29668.47㎡(44.5亩),总建筑面积19033.47㎡,容积率64%,建筑密度15.91%,绿地率32.2%,学校整体布局合理,教学设施完备,服务功能齐全,师资力量雄厚,教育目标明确,育人理念超前,是一所服务民权高新区和南华社区及其周边居民子弟的九年一贯现代化走读学校。
二、创新办学理念,建设体育(足球)文化
以“文明、守纪、向善、健美”为校训,以建设高标准学校为要求,以办学水平督导评估为动力,坚持依法治校,深化内部改革,加快设施建设,不断巩固办学成果,全面提 升办学水平,呈现了健康、稳定、持续、繁荣发展的良性态势,学校知名度、美誉度不断增强,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近三年来,学校体育工作坚持以体育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业余训练为突破口,以群体活动为落脚点,以加强体育科研、探索科学训练为动力,体育工作实现了飞速发展,并逐步向以足球项目为亮点的学校为办学特色。充分认识体育对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重要作用,把学校体育工作放在与德育、智育并重的位置上来发展,大力弘扬、宣传科学的体育文化,营造浓厚的“尚体”文化氛围,使全体师生重视体育,喜欢体育,参与体育,追求“每天锻炼一小时,快乐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目标。学生把穿着体育服装,谈论体育(足球)明星,观看体育(足球)赛事,参加体育运动,作为一种健康向上的时尚,铸造了积极、勇敢、乐观、顽强的精神风貌。学校体育工作已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局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三、创造良好条件,打造体育(足球)特色学校 学校修建有400米塑胶田径场,人造足球场1个,塑胶篮球场8个,排球场4个,羽毛球场2个,拥有10张室外专用乒乓球台10个,健身休闲广场一个,以及训练专用的足球、篮球、排球、跳绳等体育器材,学校体育设施硬件在所处区域内首屈一指,为我校更好的发展体育(足球)运动 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支撑。
四、健全机制,科学管理
为了加强对学校体育项目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了以校长、分管副校长、体育教研组长组成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制定了学校的体育发展规划,制定了各个时期的竞赛目标,检查训练计划,落实训练经费,协调训练场地,使我校的体育项目工作科学有序地进行。学校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按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学校体育课时开齐开足,体育课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正常开展。积极推行第二课堂教学,开设了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等课外兴趣小组,满足了学生的体育兴趣,为学生树立终生体育观念奠定了基础。体育课经过三年的教学改革实践,取得了很好效果,得到了上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专家、校领导和同行的高度肯定。
五、制度健全、认真训练
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认真落实《体育法》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按照教育部颁布的课程计划,从一年级到九年级,从学期开始到学期结束,确保每周上三节体育课,每天做上午跑操和第九套广播体操,下午做一次眼保健操,经常进行健康教育,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活动时间。每年举办田径运动会和各种球类比赛,提高了学生参与体育运 动的热情。学校每年组织体育运动会,分春季和秋季两次开展。春季以球类运动会为主,开展足球、乒乓球、排球赛等,既注重竞技性更考虑参与面,平均每班参与人数达90%以上;秋季则以田径运动会为主,突出竞技性;课外体育活动正常开展。制定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安排表,安排体育教师到场指导,认真组织活动;
学校在运动队方面,为了加强对运动员的管理,制定了《运动员守则》、《运动员奖惩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保证运动员准时参加训练,促使他们在训练中认真刻苦,确保训练的质量和收到应有的效果。建立运动员登记卡,把运动员每学期的学习成绩、身体素质测试和技术测试、体检结果记录下来,针对不同的个案进行分析、研究,提高科学训练的效果。
六、师资雄厚,成效明显
学校现有教职工205人,学生总数3869人,教学班级61个,学校现有专职体育教师11人,本科学历10人,平均年龄32岁,是一支爱岗敬业、能拼善赢的体育教师队伍,重视体育科研工作并取得较好成绩.七、学校特色建设工作的基本要求 校园足球活动的要求:
1、把足球纳入体育课的必学内容,由体育教研组长制定校园足球规划和学期计划,做到学生人人参与;
2、体育教师要加强训练足球的常识和要求等方面的学习和培训。
3、选拔有潜力的学生进入校园足球梯队,7-9年级学生为甲队、4-6年级学生为乙队。
4、每周开展课外兴趣活动足球训练。
5、积极开展一次校内足球比赛,保证每个班级每年比赛场次在10次以上。
八、存在问题
我校的特色建设工作时间较短,特色教学在探索中前进,管理和训练等方面还存在不足,足球、乒乓球等活动刚起步不久,学生技战术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等,针对不足之处,这学期我们继续努力,加大指导、督查、展评、表彰力度,体育(足球)活动真正成为我校的特色。
总之,我们将保持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增强不进则退的危机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争创一流教育的使命感,抓抢机遇,加快发展,以百倍的信心,坚定不移地推进足球特色学校建设工作。
一、特色课程体系是办学基础
特色学校只有用高质量的特色课程做支撑才具生命力, 校本课程开发从某种意义上讲, 就是彰显学校特色, 提升学校内涵的过程。制定分年级、分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 在长期美术教学实践基础之上编写校本美术教材。从素描、色彩、工艺、速写等基础课程, 到“油画”“国画”“创意设计”“泥塑”等纯艺术和实用美术的课程, 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和能力有针对性地选择专业课程和学习内容;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设色彩构成、色彩头像写生、风景写生、环境艺术设计等新课程内容, 为专业教学注入活力。
为拓宽学生视野, 学校可以设实践类课程。如野外采风写生、社会公益活动、美术实践活动、专题画展等。每年组织学生到写生基地写生、到工艺美术厂实习, 为附近的机关、企业、学校制作广告、绘制壁画、装饰设计等专业服务。校本课程体系的建设可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提供了空间与舞台, 收到良好效果。
二、有针对性地抓好文化课教学
美术专业的学生文化成绩差, 接受能力差异大, 导致文化课教学面临很大的压力。可以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 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 在课程标准的“弹性”上下功夫, 对常规的语文、数学、外语等课程进行合理的改编、扩充、整合、拓展, 并以学案的形式呈现, 使每一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 在鼓励与赏识中成长, 大大提高了美术生的文化素质。
三、强化学生管理是办学生命力
艺术生活泼好动, 思维活跃, 他们有个性, 却不愿被过多的条条框框所限制, 表现为行为自由, 纪律松散, 穿戴出格, 有些学生常常身染一些恶习却美其名曰“艺术个性”。针对这些现象, 学校在纪律上突出了一个“严”字, 在思想行为上突出了一个“导”字, 引导学生认识不足, 改进缺点。
首先是“严”, 严格管理, 加强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其次关键是“导”, 抓住特色做文章, 以美术特色教育为载体, 开展一系列以美辅德、以美益智、以美健体等全方位实施美术特色教育的活动。要求教师将“美术特色融入文化课堂”, 比如语文教师组织学生举办“学生诗画作品展”、组织“话剧表演大赛”。编辑校刊校报, 手绘封面、插图。
四、加强师资建设是办学保障
首先, 是为丰富绘画艺术风格, 使美术教学异彩纷呈, 从知名美术院校选拔优秀毕业生, 充实到专业教师队伍中。
其次, 是实行岗位聘任制, 建立竞争上岗、定期考核、奖惩分明、能上能下, 合理使用人才的竞争机制, 增强了教职工的危机感、使命感和责任感。
一、 突破发展瓶颈是有效管理的背景
我校自创建以来,经历了一个创办组建、整合过渡和有序发展的历程。全体教工凝心聚力,咬定目标,奋力拼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名校品牌明显提升,办学质量稳步提高。
然而,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教育态势,面对不断提高的社会要求,学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突破发展瓶颈,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从而达成学校下一阶段的发展目标。学校领导班子清醒地认识到,仅仅依靠蛮干的方式是行不通的,学校要避免出现发展僵局,惟有投入更多的智慧,在“研”字上下工夫,将质量意识落实到学校管理的全过程之中,走出一条以有效管理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 制定管理策略是有效管理的关键
1.扁平化管理——建设一支有效的行政管理及教科研管理队伍
现代管理学把管理结构模式分为两类:金字塔型和扁平型。现代学校的管理体制,大多沿用传统意义上的金字塔式结构。然而不能回避学校存在以下现象:如机构臃肿,人员庞杂,素质参差不齐,接受任务的领悟力和执行力不统一。经常会有信息的变形、漏传、错传和滞留的现象,部门中层权力意识无限放大。它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政令不畅、效率低下、各行其是,给学校的发展和提升带来根本上的障碍。所以,为提高工作效率,讲究管理实效,扁平化管理模式的使用就很有必要了。
(1)减少管理中间环节,压缩中层部门人员
精减中层干部人数,增加管理人员的管理幅度,校长办公室设主任一名、工会主席一名、秘书一名,教务处、学生工作处、总务处各设一名副主任,处室主任分别由三位分管副校长兼任,这样可以直接将校长室的各项决议完整地贯彻落实,减少了中间环节,有利于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的有效到位。同时这样错层式的组织层次,便于分管校长靠前指挥,有效地发挥了分管校长的职能,增加了分管校长的决策权,减轻了学校主要负责人的工作压力,有利于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的有序展开。
(2)淡化教研组管理作用,强化备课组实际效能
备课组是学校教学质量管理的第一线,而教学质量又是学校工作的第一任务,淡化教研组在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强化备课组的建设与管理是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加强备课组建设,就是精选各学科业务骨干担任备课组长,发挥其业务优势,并形成辐射作用,带动整个备课组业务能力的提高,同时对备课组提出工作要求,也就是要求各备课组努力缩小组员之间的业务差距,做到质量水平整体提高,学校在对备课组质量考核中明确提出重奖优秀备课组,重奖整体水平齐头并进的备课组,通过这些奖惩措施形成一种观念,即“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以此来提高备课组的合作意识、质量意识和精品意识。
加强备课组的管理,就是将学校从校长到中层的所有干部全部分配到相关的备课组,与备课组实行捆绑质量考核,也就是强化学校领导层对备课组的质量管理意识,并对备课组的工作及时进行指导,对备课组的工作困难及时给予帮助和解决。这样的管理,它跳过了教研组的中间环节,实现了校领导亲临一线靠前指挥的管理理念,压缩了管理中间层次,实现了扁平化管理思想。
(3)健全年级管理模式,发挥年级管理效能
合理处理好学校管理和年级管理的关系,优化过程管理,充分激发年级管理机制的活力,推动各年段平稳有序发展。本着科学、合理、快捷、有效的原则,实行年段召集人负责制,增强年级管理的独立性、直接性、主动性、创新性。各年段要根据学校提出的教学质量管理要求,从年段、班级、学生的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德育教学兼顾,抓出实效,促进三个年段协调、持续发展。
扁平化管理的目的在于有效优化学校管理体制,强化学校各级管理职能,提高管理效率,为提高学校的运行质态,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起到助推作用。这样的管理思想着眼于学校管理的快速反应能力的提高,着眼于灵活处理学校管理工作中各种矛盾,为有效完成学校的各项工作寻求管理上的突破,寻求制度上的完善,寻求方法上的创新。
2.木桶理论——打造一支有效的行政管理及教育教学责任团队
“木桶理论”是说一个木桶的储水量由组成木桶的最短一块木板决定,最短的木板限制了木桶的最大储水量,又被称为“短板效应”。它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提出来。那么,“木桶理论”和学校管理有什么关系呢?
其实学校是由若干大大小小的木桶组成:各行政管理部门、整个教师团队、备课组、年级组、班级教育教学团队等都可看作木桶,组成学校、各部门、各组室、各团队的集体或个人就是组成木桶的板。学校要获得发展,就要想方设法提高执行力来消除各种“木桶”的短板——制约学校发展的不良因素(集体或个人),以提高学校的办学能力。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办法就是实行有效管理。
虽说一个好校长决定着一所好学校,但不是说这个学校工作只要有校长就可以做好。要管好一个学校,校长个人理念再新,付出再多都没有用,他必须要仰仗一个团队,一个没有“短板”的团队,一个有执行力的团队。“木桶理论”有助于建设这样一支团队。
(1)“木桶”之一:中层干部团队
学校的中层是学校管理的主力军。他们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中层的执行力是学校管理的关键。他们的协调、组织、操作、引领的能力乃至教学专业的水平、服务于教师服务于学校的意识都要很强。
工作方面要讲究三个“追求”:工作程序追求细致,工作思路要清晰,考虑问题要周密,检查落实要到位。工作目标追求品位,办事效率要高效快捷、要有极强的主动性,要树立“凡事都要做更好”的思想。实施过程追求艺术,要敢于决策,勇于承担责任。同时,又要注意处理的艺术性。
(2)“木桶”之二:备课组
实行备课组长负责制,建立以备课组长为龙头的学科备课组教学质量责任团队。要做好教研工作,光靠个人力量是难以完成的,这就必须通过备课组合作来完成。备课组合作对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大有裨益。这就要求每个教师必须带着自己的方案来参加,对自己的课程内容与教学观点进行分析和陈述,教师必须首先熟悉教学大纲和教材,按照教学内容,制定学年计划、学期计划以及单元(课时)计划,做到心中有数。
备课组合作可以各抒己见,互相研讨,相互借签,取长补短,达到共识,准确把握重点及难点,从而制定出最佳教学方法,取得最佳教学效果,完成教学任务。备课组合作可以总结积累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达到教与学的完美统一,有助于教师总体水平的提高,更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
(3)“木桶”之三:班集体
采用班主任负责制,打造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班级教学质量责任团队。随着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管理和评价方式的变革,同一班级各科教师间的合作不仅变成可能和现实,而且更是一种工作必需。在新课程条件下,学生需要和兴趣是施教的前提,这种兴趣的了解、情况的掌握需要教师的合作。如学生的思想动态,就可能因为不同的讲授内容、不同的讲课教师有不同的表现,惟有班级教学团队的所有教师精诚团结,才能促进班级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应用“木桶理论”要兼顾到木桶的“紧密度”。众所周知,一个木桶的装水量,最短的木板是关键,而木板与木板之间的紧密度却不容忽视,即使木桶的的板子都很高,但紧密度不够,一样会漏水,装水量还是不够。这就需要一个好的“箍”,这个“箍”就是学校的校长。校长靠什么来增加木桶的紧密度呢?有两点最重要:一是制度管理,二是协调能力。
学校管理中,文化是魂,制度是根。管理是制度管人,而不是人管人。木桶的紧密度是无形的,它表现在教师的紧密度和行政管理人员的紧密度。没有行政班子的紧密度就没有教师团队的紧密度。其中,校长的协调能力最重要。
首先,要协调好行政管理班子的紧密度。这个难度往往很大。但只要校长有敏锐的洞察力,能防微杜渐,明察秋毫,任人为能,用人不疑,就能整合班子,避免班子的不团结和部门之间的隔阂,增强行政班子的合力。其次,要增强教师之间的紧密度。校长个人的魄力和人格既是校长个性特点,更是学校的灵魂。校长要善待、信任、尊重教师。校长不能总是用怀疑的眼光来盯着老师的一举一动;不能总是耿耿于怀于老师的缺点和不足;不能总是用一种你的好坏我说了算的态度来对待老师。校长要做到能让教师有困难首先想到请校长帮忙,有了烦恼能找校长说说心理话,有了好的想法建议能随时和校长沟通等等,虽然这都是些微细节,但往往不经意的一个微笑、一声问候、一次交流就会拉近校长和教师的距离。
三、 实现高效管理是有效管理的终极追求
改革是学校发展的法宝,而学校管理也必须在与时俱进中不断改革才能取得成效。我们学校过去有着辉煌的办学业绩,这浸透着各级领导的心血,蕴含着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更是全体同仁辛勤汗水的结晶。目前,我们学校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只要致力于实施有效管理,锲而不舍地追求高效管理,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学校必将会实现更高更远的发展目标。
中学是一所农村半寄宿制学校,现有教师126人,学生1450人。XX年,新镇中成立以来,我们就确定了“德育为首,建特色学校;全面发展,育特长学生”的工作思路。现在,我把我校建设德育管理特色学校的做法与体会向各位汇报如下。
(一)坚持习惯培养,做好常规德育(1)广泛征集,制定内容和方案
首先,向全体教师、学生发放征集卡,在广泛听取民意的基础上,制定“9+1”日常行为习惯培养实施方案,并确定了我校研究的重点,即:文明礼貌好习惯。
(2)将良好习惯培养与特色班创建有机结合。要求每个班级申报一项班级好习惯,作为本班的特色,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特色班建设活动包括申报、授牌、评估、监督四个阶段。学校召开授牌大会,公布各班申报项目以及承诺内容,并做成喷绘在教室外墙悬挂。学期末,成立评估小组,对活动展示情况予以赋分,并结合班级综合表现,评选特色班级创建先进集体。
(3)多项措施,强化习惯养成。为了将行为习惯培养落到实处,收到实效,我们举全校之力,从领导、到老师,到每个学生都行动起来,形成合力。首先,从教师做起,言传身教。
其次,从小处抓起,注重强化训练。我们每周确定一个小训练项目,利用每周班会时间,以班级为单位组织训练。并且,我们在校园生活中随时捕捉学生的表现,并用录像机记录下来,进行专项训练的时候有针对性的播放,让学生从中受到触动。
(二)深化英雄团队,搭建特色平台
我们充分挖掘英雄精神的现代价值,在同学中掀起学英雄事迹,创英雄业绩的高潮。
(1)创新德育作业本:内容包括:感悟英雄——我的学英雄心得;标榜英雄——我的人生设计卡;对照英雄——我的每周反思卡;献礼英雄——我的优点储蓄卡。通过这种形式,将学英雄的教育融入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之中。
(2)通过实践活动深化此项教育。每年清明节和周世森烈士的祭日都举行“献礼英雄,寄托哀思”活动。在李运昌同志逝世的时候,举行了“悼念一代将军,传承英雄精神”活动。五四举行“传五四薪火,做时代少年”活动。
(3)扎实搞好三个仪式:“英雄团队评比、命名、授旗仪式”“英雄团队交接仪式”“学英雄好少年表彰仪式”。本学期,在中心校和利康医院的大力支持下,制作了“韩城镇第一届学英雄双十佳好少年”精美画册。
(三)拓宽德育时空,发展实践德育
在实践中感悟,在行动中提升是提高德育实效的重要途径。我们开辟多种渠道,扩宽德育时空。(1)以校园经济基地为阵地
我校校园经济坚持“一个依托、两个结合”的思想,即以校园经济为依托,将校园经济建设与德育教育(学生思想、校园文化等)、学科教学(思品、综实、生物等)相结合,在校园内开发出五个经济园区:绿瀑、东篱园、桃李园、月亮湾、碧龙。其中,对农作物种植区“东篱园”按照产生经济效益的部位分为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分为六个区,组织学生合作种植、管理,所有的劳作都由任课教师带领学生亲自动手,让学生感悟到劳动的艰辛与收获的快乐,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态度和情感,学生的知识素质、团结合作意识都在劳动实践中悄然提升。(2)走出课堂,开展道德实践活动
每年三月,我们都举行“举英雄旗帜远足,学英雄精神奉献”活动,近百名团员代表步行10华里到中门庄敬老院,为老人表演节目、打扫房间,为老人送去爱心和欢乐。学生的思想在一个特殊的环境中实现了升华,孝敬老人,奉献爱心牢记在了每个学生的心中。同时,徒步行军也锻炼了他们的意志和品质,让他们品味了付出之后的甘甜。每年中考,我们都推选“中考志愿者”,为考生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让学生体会“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提升学生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四)依托校园文化,打造无痕德育
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坚持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并举,多载体、多内容、有特色。依据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通过宣传文化、绿色文化等显性文化形式促使学生深入思考,从中得到启示和熏陶;通过课程文化、理念文化、制度文化等隐性文化形式引导学生融入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中去。其中,宣传文化坚持“从学生脑中来,到学生心中去”,每一块牌匾,每一句温馨提示语,都是学生自己的杰作。我们的宿舍文化以“整洁、文明、温馨”为指导思想,给孩子们一个自主创新的空间。每个房间都是学生自己创艺的名字,房间内部的装饰也是学生自己的设计。总之,整个校园做到了一草一木皆德育,校园的每个角落会说话,学生的人格、品格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分工情况
根据县教育局特色学校评估标准:(我校本次特色申报项目:“学生接送车安全管理”特色学校。全部材料按一级指标整理装盒。)
一、办学思想(李俊、盛能贵负责)
1、办学理念:以人为本,树立以“学生接送车安全管理”为特色带动全校安全管理工作新思路。
2、校长思想:根据黄浒地区特点,生源辐射面大的实际情况。我校“学生接送车”分两种形式存在,一种是:学校出面与县环通公司形成承包接送形式;二种是:家长与本村小型面包车自行协议承包接送形式。学校做好对全校学生进行乘车安全宣传、教师值日制度、乘车护导教师管理、开展对面包车监督、检查,协同交通警察部门做好面包车和环通公司的大型客车的管理工作。
二、特色规划(李俊负责)
3、目标设计:提供特色建设方案,有明确的特色建设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
4、特色内容:根据本校生源及住址与上学中途远等特点的因素,全校学生普及率达到75%以上。
三、教师队伍
5、教师观念:教师培训计划,有明确要求。对学生交通安全要求、乘车上学注意安全等事项,放学及上下车有序排队等体现,全体教师树立高度的交通安全意识,从而教育学生注意乘车出行安全等条目。(蒋同清负责)
6、教师管理:通过教师会议记录(章小龙负责),班主任会议记录(胡成水负责)、值日值日安排表、护导教师会议、班级安全责任书等体现。(李俊负责)
四、实施过程
7、管理机制:(李俊负责)
领导组成立,各成员分工明确。值日教师、护导教师分工情况。行政值日职责、值日教师、护导教师管理制度及职责,门卫管理制度及职责,学生路队管理制度,路队长职责等相关制度齐全。
运作过程:(李俊负责)
8、学生接送车安全管理与校园文化建设和素质教育结合起来,从教育学生自学排队、文明乘车、规范行为、遵守交通规则、主动给他人让座等方面与学校“德育生活化”的以德育人的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有每学期的阶段性总结。
9、学生接送车操作近几年来的所有过程性材料齐全、档案整理规范。
普及程度:(李俊负责)
10、特色工作得到教师、学生比较广泛认同,参与人数是全体教师(提供值日表)75%以上的乘车学生,家长参与从家长会、乘车学生专题家长会、交警队支持来校开展学生接送车安全大检查和交通安全讲座、环通公司与学校签定的几年来的承包学生接送业务的协议书等。(本学期的合同章小龙催环通公司带来归档)
教育科研:(蒋同清负责)
11、推动学校校本研修项目规范化学生接送车管理计划、方案等材料,并有适当做法或措施。
环境建设:(盛能贵负责)
12、校园环境氛围创设(实地)选取有效照片若干张来彰显特色。
五、成效展示
学生发展:(李俊、章小龙负责)
13、学生学会自学排队,耐心等候,交通安全意识,按时上下车,提供路队长名单、乘车学生增多。发乘车学生调查问卷(章小龙负责),调查关于乘车相关知识内容的,自觉排队照片等材料。
14、学生乘车上学期间每天早晚安全无事故。请交警部门开证明,有上级嘉奖的材料更好。(章小龙负责)
教师发展:(李俊、胡成水负责)
15、教师值日到岗及时,护导教师专业护导水平得到提高。
16、教师论文(谢校长的发表论文),或经验交流材料,有教师的更多些更好。
学校发展:(李俊、胡成水负责)
17、特色学校推动了学校安全管理新思路,学生规范了行为等材料
18、县级及以上的报道、会议交流、迎接检查的好评、会议记录、发言稿、照片等
社会评价:(李俊、胡成水负责)
19、报刊媒体宣传稿件,家长认同材料。
20、各级部门对我校的学生接送车的检查评估材料。
学校德育工作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起着主导作用。几年来,我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办学方向,确立了“全面规划,整体推进,突出重点,讲求实效”的德育工作思路,拓宽了德育工作渠道,提高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就德育特色工作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健全、完善学校德育工作运行机制。
学校积极倡导全员育人。建立了德育工作网络化实施系统。一是建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和运筹全面工作。二是建立实施系统,形成了以德育处、少先队负责抓,年级组长协调抓,值周教师轮流抓,班主任具体抓,任课教师配合抓,学生干部协助抓的德育工作网络化实施系统。三是软件系统,制定、完善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使工作有章可依、有规可循。
二、依托学校特色建设,大力推进养成教育
小学不同于中学、大学,最主要的是小学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学生习惯的养成。正如《中共中共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所指出的:“德育对中、小学特别是小学生更重要的是养成教育。养成教育虽不是德育的全部,但却是德育中最“实”的部分,是
看得见、摸得着的,它是德育的质的指标。为此,学校上下达成共识,一定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1、实施低起点切入,将养成教育融入到学校的各项活动中,使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每个学期初,大队部、各班都制订明确的德育目标、计划。大队部分年级段组织诸如报告会、故事会、诗歌朗诵会等群体性强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民族精神、诚信、法律意识,提高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努力实现“不求人人成才,但求人人成人”的教育目标。
2、抓好主题班(队)会这一德育阵地,强化学校德育建设
主题教育对学生思想觉悟提高、行为习惯养成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主题班会的开展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近几年来,学校大队部开展“文明礼仪”、“尊师敬长”、“珍爱生命”“学会感恩”等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为使每项活动收到预期目的,我们对各班举办的主题班会的过程、形式和内容进行了规范。要求各班做好痕迹管理,学校定期进行检查。通过这样的教育,学生从内心深处受到了心灵的触动,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形式中受到了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高。
3、以科研课题研究为载体,努力提高学生养成教育。
为了让学生的养成教育稳步发展,学校在xx年申报了国家级课题:“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通过对学生行为习惯的调研,确立的课题研究的目标,经过几年的观察分析,课内外实践以
及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不断地总结出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校多名教师纷纷发表关于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方面的论文,在xx年12月得到了国家教育学会的评定,获得了认可,顺利地面完成了结题工作。
4、开展学生星级评比活动,规范学生发展性评价
1)学校统一为各班建立“星光璀璨”班级评比栏,开展争星活动,提高学生参与养成教育的积极性。
2)大队部建立“星光璀璨”评比台,定期对星级少年进行表彰。
3)通过家长学校活动的开展,调动学生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形成教育合力。
4)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初步构建和完善了十星级学生评价体系。具体流程是:月初申报、月末自评、小组评价、班级汇总等步骤,这样的操作程序使得每位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希望和进步。经过一个学期的试行效果很好。
三、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作用
校园环境是学校的窗口。优美的环境氛围,高雅的校园文化,给人以奋进向上的力量。我校有健全的教育阵地,如:宣传栏、黑板报、广播站、阅览室、少先队活动室等,并让每一堵墙壁成为无声的语言,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良好行为习惯教育。为强化学
生的养成教育,大队部结合校园卫生建设做了大量工作,制定了课桌、教室、卫生区评比标准,每天坚持“早、午、晚”三扫,学生在参加创建洁净校园环境建设的活动中,得到了教育同时也懂得了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另外,我校的带班领导和值周教师工作也扎实有效,每天从早七点到晚五点,都有带班领导和值周教师全天值岗。每节课间,都有值周教师和值周学生巡回检查,维持保障课间秩序,校园内每个课间也会有值周教师检查,让学生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从而约束自己的行为。学校长期坚持不懈地开展升旗仪式和有关学生养成教育方面国旗下讲话等。以上活动都充分体现了学生参与的全体性、教育形式的多样性,使学生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陶冶情操,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
四、形成家庭,学校教育网络,巩固学生养成教育
良好的家庭育人环境是学生人生良性成长的第一站,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我校在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的同时,专门成立了家长学校,建立了家长学校组织,制定了家长学校的相关制度,定期开展家教知识的培训,帮助家长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学校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不断创新家长学校的工作机制,实施家校互动,共同改善教育环境。几年来,学校开展了“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等活动;规定每月第一周的星期五定为家长接待日;邀请家长座谈并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和管理,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和相互支持,共同做好德育工作。
一、课题始于问题
强烈的问题意识是搞好科研工作的重要前提。我校通过把工作中遇到的共性问题变成科研课题,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问题变课题”的科研模式。
2002年9月, 我校初中二年级的各个班级中都出现了几个学业成绩较差、行为习惯较差的被称为“双差生”的学生, 这部分学生面临将要流失的问题。针对这个让老师和家长们都头痛的难题, 我们不回避问题, 进行科研论证, 探索解决途径。以多元智能理论为依托, 我校在全国率先成立了一个特色班, 并命名为“潜能生”班, 研究挖掘蕴藏在这些学生身上的潜能, 开始进行了问题变课题的实践研究。经过两年多的探索, 学校总结了挖掘“潜能生”潜能的四个途径:即在情感关注上——“多信任, 勤沟通”;在学科教学中——“小步子, 低起点”;在行为养成上——“反复抓, 抓反复”;在活动教育中——“重参与, 轻评价”。总结了一个重要的教育规律:即人的智能结构普遍存在个体差异, 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有学习、进步、发展的潜能。基础教育的任务就是要挖掘、激励每个学生的潜能, 帮助他们提高综合素质, 健康、全面地成长。[1] 2004年中考, “潜能生”班28名学生, 26人考上高中, 2人考上中专, 学生的行为习惯获得普遍的好评。中央电视台连续3年在东方时空《时空连线》、《实话实说》、《当代教育》等栏目做专题报道, 对我校的科研工作给予高度认可, 我校前期课题研究获得了巨大成功。
二、研究基于实践
学校注重引领教师尊重教育规律, 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努力提升问题意识、研究能力, 倡导源于实践的研究, 形成了基于实践的课题实施模式。
打造常态化的学习组织, 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学习是进步最大的动力, 读书是生命最佳的状态, 培训是教师最好的福利”。基于这样的学习理念, 学校建立了系统的学习制度, 如:校长学习报告会制度;A级教师研究发表制;骨干教师示范制度;外出学习人员汇报制度;全员读书报告制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培训制度以及教师专业化考试制度。在各项制度的保障下, 学习成为教师生命的必需和常态, 为课题的有效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构建规范化的管理体系, 便捷教师参与课题。学校形成了以校领导为课题的第一负责人、主管副校长统一计划、科研主任具体落实、年级组具体实施的课题管理机构。教师从实践出发, 围绕总课题提出自己的问题, 开展子课题研究。学校涌现出一批以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的子课题小组, 针对实践中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进行合作式研究。
三、评价在于激励
激励是学校领导针对教师个人成长的需要, 通过外部诱因的刺激, 使之转化为按照教育教学规律要求自觉行动的过程。激励是提高工作效率的积极因素, 是实行人本管理的核心问题。学校借助评价契机激励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教育科研工作, 确立了以课题为载体、以激励为评价手段的管理机制。
1.完善学校科研管理制度, 满足教师自我成长的需要
创建学习型组织, 改进科研管理制度, 增强制度执行力, 引进科研管理软件, 完善教师科研档案管理, 通过网络、校刊、校报等平台总结宣传推广教师研究成果, 将教师的科研业绩与职称评聘、评先选优挂钩。定期组织科研骨干教师开展学术交流, 努力建设一支爱学校、善学习、勤思考、勇实践、专兼职相结合的科研型教师团队。
2.完善科研管理动力机制, 满足教师自我实现的需要
《校内职级制》是我校制定并实行的晋级制度, 它将校内绩效工资分为ABC三级六等, 教师可参照自身条件进行申报, 经考评小组审核确定教师等级, 不同等级实行不同工资。为鼓励教师主动地参与科研, 在各级评定标准中, 均有科研成果的要求。例如, 中学A1级教师评定标准中第八、九条规定该级别教师必须“近三年来在国家正规教育期刊上发表过学术性、经验性论文”, “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工作, 科研课题成果获省市级以上奖励, 或正在参与省市级科研课题。”
3.健全科研管理激励机制, 满足教师自我超越的需要
坚持教育科学研究是一种积极的工作态度, 是对教育工作认真负责的一种工作精神。为体现学校对教育科研工作的高度重视, 激励在日常工作中积极进行教育科学研究、主动参与课题、认真撰写教育叙事、踊跃发表论文的教师, 促进广大教师在学校教育科研领域奋勇争先, 最大限度地实现科研成果对学校发展的重要作用, 学校管理者决定在每届的校长专项奖中, 单独设立“科研专项奖”, 该奖项成为校内科研工作的最高荣誉。2010年, 在学校第五届校长专项奖颁奖典礼上, 我校16位教师获此殊荣。
四、发展源于特色
在“潜能生”研究成功的基础上, 我们将成功经验推广到学校的各个年级, 形成我校《潜能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课题并申请立项研究。该课题扩大了潜能教育的内涵, 把研究视野由关注部分学生到关注全体学生、由关注学生的外在表现到关注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 旨在探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挖掘人的潜能的科学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让具有不同潜能的学生获得均等的教育机会, 使其个性得到发展、潜能得到开发。学校形成了特有的潜能教育理念, 即“关注个性、开发潜能、科学施教、全面育人”。[2] 教师形成了“善于观察发现潜质、关注个性因材施教、宽厚包容平等待人、坚忍不拔持之以恒、涵养品德以身作则、正确反思修正自己”的六种能力。[3] 2005年, 该项课题结题并获得吉林省基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潜能教育彰显了我校的办学理念, 形成了学校鲜明的教育特色, 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内涵发展。学校办学规模、办学质量以及社会影响不断扩大, 由原来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学校跻身于省内、乃至国内的名校行列。
教育是有规律的, 学生成长是有规律的, 任何一个教育领域内的重大创新与突破都会经历一个长期、缓慢而复杂的积累和发展过程。我校借助潜能教育课题的研究, 不断深化学校教育科研管理体制, 充分激发教师参与科研的热情, 创造一切条件在尊重教育规律以及学生成长规律的前提下挖掘学生潜能, 推动了学校的特色发展。在正确认识科研对教育发展的重要作用、准确把握了科研发展趋势的同时, 学校探索了一条适合中小学教育科研发展的道路, 在这条道路上, 我们将继续不断前行。
摘要:教育科研管理是学校发展的助推器, 为充分发挥教育科研的重要作用, 学校日益形成了“基于问题, 立足校本”的科研文化, 营造了“问题即课题, 实践即研究, 成长即成果”的科研氛围;创设了基于实践的研究模式, 即“打造常态化的学习组织、营造常规化的研究氛围、构建规范化的管理体系”;学校借助评价契机创新了满足教师各方面需要的特色激励机制;通过教育科研引导下的潜能教育实践探索, 为学校发展开辟了一条意义深远、特色鲜明的科学发展之路, 实现了学校的内涵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教育科研管理,学校特色发展,潜能教育,科研兴校
参考文献
[1]胡久红.点亮智慧, 放飞梦想——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实施潜能教育侧记[J].人民教育, 2009 (12) :58.
[2]宋戈.潜能教育理念的生成与实践研究[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55.
一、管理创新,促使工作扎实有效
做教师和做校长有什么不同?做教师,关键在于“做好自己”,通常只要自己努力且做事得法,就会拥有理想的成绩;而做校长,重点在于“成就别人”。因此,做事时并非依靠自己努力就能获得理想的成绩,而要把团队中的人团结在一起,同心同德,共同努力才行。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学校管理工作中提出“双主体育人”的思想,将教师作为教育工作的主体,提到与学生主体同样高的地位,并将“促进教师主体的主动发展”作为首要使命。
——管理理念先进化。学校管理是一所学校持续发展壮大的核心竞争力。为此,学校遵循科学发展观和促进教师主体的主动发展的理念,坚持“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原则,树立管理意识、责任意识、细节意识、效率意识、协调意识、质量意识、发展意识、创新意识和全局意识,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并以建设高质量、现代化、特色化学校为目标,确立学校“优质发展、多元发展、特色发展”的办学思路,以文化建设为灵魂,以精致管理为基础,以高效、优质课堂为核心,以促进师生发展为根本,坚定不移地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努力实现“全面发展、特长发展、全员成才”的育人目标。
——管理体制网络化。学校推行部门工作分管负责制,细化教学常规管理细则,实行“周查月总结”制度。为了实现教师主体有效发展,将学校管理工作量化、细化到具体责任人,呈现出“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管,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工作氛围,形成了“以学校、年级组、班主任为纵线,教导处、教研组、少先队大队部为横线”和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管理网络,“制度规范导其行、榜样示范带其行、严格管理促其行”的管理格局。
——管理手段人本化。遵循“促进教师主体的主动发展”的理念,推行阳光校务,建立科学民主决策、管理和监督机制,加强党组织建设、强化校务委员会、家长委员会组织建设。每学期举办“我为学校献计策”活动;校长信箱、手机短信平台常年畅通,以期准确把握各个不同年龄段教师的思想动态、需求和体验,随时发挥管理的服务功能,促进教师主体的发展。与此同时,实施开放办学,与社区、青少年宫、家庭、企业紧密联系,利用社会资源开放办学体系,丰富了教育内涵。
——师德建设长效化。“爱德塑人、诚德树人、孝德育人”,“讲规范、讲责任、讲奉献”,牢固树立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把常规做规范,由规范成特色,是学校全体教职工的道德准绳和行为准则。学校将管理从“硬性”的规范发展到“软性”的文化,坚持以管理的精度谋求发展的高度,以制度创新管理体制,将刚性的制度管理与柔性的人文关怀相结合,务求以制度管事,以情感润心,诠释“崇德、和谐”的核心价值,激发教师主体发展的内驱力。学校先后开展了以“强师德、练师能、铸师魂”为主题的“师德教育月”活动,通过“我最喜爱的老师”“我是银冠人”“感动校园先进人物”评选和职业道德规范活动,弘扬敬业爱岗、无私奉献的精神。
二、校本研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一所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职业道德、专业素养等方面的提高。学校加大教师队伍建设的力度,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秉承“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教师的专业成长,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的办学宗旨,把“因材施教、质量立校、教研兴校、科研强校”作为学校发展的原动力,努力实现“成长、成熟、成才、成功”的教育目标。全体教师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努力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全面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和整体办学水平。
——校本培训有了新发展。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学校永恒的主题。作为一所年轻的学校,我们唯一的优势就是拥有一支以青年为主力的教师队伍,学校把管理重心放在青年教师的培养上。在校本培训的过程中,学校历经艰辛的学习、内化、吸收和再创造的过程。自建设至今,学校组织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先后到省内外学校考察学习;聘请资深教育专家、名师来学校进行“教练上门”体验式培训借鉴;派出骨干教师到省内高水平学校进行跟班学习,对优秀教师的工作、学习进行零距离接触。2013年,引进现代化教育培训模式,开阔教师的视野,转变教育观念和行为。在此基础上,学校以课堂创新为突破口,建立“集中学习、专题培训、研讨交流”的立体培训机制,成立以年级组长为核心的年级组共同体、以教研组长为核心的教研共同体、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的学科共同体。依托“名师工程”,开展名师引领课、创新课、优质展示课、“同课异构”常态课;依托县、镇好课竞赛活动,开展青年教师对比课、新老教师帮扶课等;依托现代远程教育,整合网络研修,开展教学基本功展示、多媒体整合技能比赛等。以赛代练,整体提升教师的教育观、教学观以及教育信息化技能,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均衡发展,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
——课堂教学实现新突破。一所学校办学质量的根本在课堂,学生成长的关键更在课堂。高效化的课堂是锻炼教师、成就学生、丰富学校特色的重要阵地,是促进学校办学质量全面提高的“发动机”。近年来,学校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围绕“高效学习、自主课堂”主题,打造“3+1”高效创新课堂模式,大力推广“谈(授课体会)—评(上课效果)—论(课堂得失)—提(问题建议)—献(教学设计)”的评课流程,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实现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全面提高了育人质量。
——教育科研取得新成效。要发展一所学校,需要持续不断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以促进学校不断补充新鲜血液。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是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的催化剂。为此,学校坚持“教研兴校,科研强校”的战略,建设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三位一体”的校本教育科研制度,构建以教导处、年级组、教研组、学科教师为框架的“四级”教科研网络体系,完善教科研研究机制,实现教科研制度化、常态化。
近年来,根据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和当前教育科学发展的趋势,制订了关于“保障课堂教学有纵深,落实高效课堂”的研究计划。通过研究探索分层布置作业,即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安排作业;学生根据自己一天的学习情况,选择作业的数量和完成形式,谓之“超市作业”,真正从源头上着力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有计划、有目的、分层次地研究探索了“构建有效性课堂”这一课题,围绕这一主干课题,教师们又提出了一系列子课题,从而以科研带动创新。科研先导,教研兴校,科研强校,正成为全体教师的共识。
学校在从理想到现实的跋涉中,每个细节都有了棱角分明的个性,每种个性都构成了前后左右的和谐,这种和谐化作“润物细无声”的力量,成就着银冠希望小学和银冠人。
正阳小学
德育特色学校工作总结
我校是国家级绿色学校和省级科技示范校,长期以来一直以此特色开展工作,并举行丰富多采的活动。
1、四月份环保教育月。结合4月22日世界地球日,我校召开了“ 追求绿色生活,争做环保市民”主题活动,利用回收废品所得的资金2000余元,为全校每班购买了垃圾桶;走进社区向居民发放有关环保的资料,还号召学生利用废旧衣服亲自动手自制环保购物袋走进社区发放给居民。进一步提高了全校师生的环保意识,调动了师生对环保工作的积极性。学生的一言一行,带动了一个个家庭的环保行动,通过大手拉小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并推动了社区精神文明发展。
围绕环保及奥运进行了主题班队会的评比,其中4.2、4.3、4.4、6.2、3.1、3.2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富于感染力、对学生的教育效果明显,被评为一等奖。
2、做为科技示范校,我校充分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每周一节的科技课,使科技走进校园、走进学生;科技活动小组继续延续,既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又培养了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在中旬期间迎接了了省里的科技示范校复检获得好评。
5月19日接待了日本科技教育专家井首义道来我校进行科技交流。5月22日科普活动周——科技进校园,钱隆生副市长,王政副区长及局领导参加了活动。(几次活动吉林电视台、吉林日报、长春日报、城市晚报等多家媒体给予了相关的报道)。
6月21—22日吉林省中小学生航模比赛团体第二名。
4、六月份根据教师书写的材料及平时掌握的情况评出5名优秀班主任进行了经验交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全校中影响很好。
5、七月份带领学生参加夏令营,本次夏令营是历年来人数最多的一次。一年来正阳小学在特色教育工作中取得的成绩,深深感受到这主要得益于区教育局领导和校领导的重视与支持,这也是我们继续努力的精神动力,我们将不懈努力开创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一、明确思路,彰显特色
我校于20013年申报了“创建体育特色学校,学校把创建特色学校作学校发展的突破口,作为学校发展新的契机,发展学校特色,不失为彰显学校办学价值可取之道。特色学校源自特长师资,特色出自于教师个性。有独特办学思想的校长是形成特色学校的基础。校长是学校发展的规划者、设计师,除了要不折不扣地贯彻教育方针外,还必须有明确的治校思路。
二、健全组织与制度,保障特色创建工作。
学校成立了体育特色学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校长负总责,行政领导、体育组、教研组、各班主任及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分工明确,职责落实。学校将特色学校创建工作优先列入学校工作计划,专门制定了《一七五中学体育特色学校创建规划》。领导小组经常对规划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并做好阶段性小结。学校建立体育教师及各类竞比赛考核奖励机制,建立体育特色专项发展经费,每年投入4—5万元,保证体育工作有序、创新开展。
学校制定完善、可行、可操作性强的各项管理制度,建立完备的考核、评价机制并严格执行,定期通报执行情况。制度为学校体育特色工作的开展起到了机制保障作用。体育组的各项制度考评是学校的教师考评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出了体育工作作为学校申报特色的重要地位。
三、加强管理,规范学校体育教学 学校领导班子,学校找准发展的突破口,以推进体育特色校为着眼点,建立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的创建体育特色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和完善了体育教师上课制度、训练制度、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工作制度等体育工作管理制度。同时,学校为把开展体育特色工作落到实处,将创建体育特色工作纳入到三年发展规划和学期工作计划及日常学校的议事日程之中。经过一年多努力,学校体育工作内容丰富、成绩突出。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我校现有体育教师6名,全部都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为了提高体育教师的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学校经常专门组织他们在一起集体教研,学习体育教材的新大纲,探究国家对中小学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等等,为增强他们的业务指导,学校订购了相关的比较前沿的体育杂志和报刊,在学校资金比较紧张的情况下,仍依然支持和鼓励体育教师外出拓宽视野、参观学习并积极组织他们参加省市级以上的优秀课和论文评选。
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是重视了教研组和备课组的工作,较好地开展了教学研究活动。打造了良好的学校体育团队,确立了备课组长和教研组长,加强体育学科的教学研究工作。在教学中,我们的体育教师能注重学习落实“课标”的教育理念,改革学习方式、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在教学实践中认真反思,努力钻研,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恰当地选用新的教法和新的学法,课堂教学效率稳步提升。
二是抓好教学常规的落实,规范体育教学工作。在教学中,全体专职体育教师能根据所制定的体育教学工作计划教学进度,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认真备课,上好每节体育课,不断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逐步让我们体育教学工作走上良好的轨道。三是常抓不懈,推动“2+1”工程有序开展。学校“两操一活动”是反映学生整体面貌的形象“工程”,是学校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窗口,抓好“两操”也 目前,我校体育教师已多次到沈阳、锦州等地参观学习,体育组三名教师也多次获得省市级优秀课和优秀论文奖。
五、加强体育文化建设,提升创建体育特色学校的水平
1、学校还充分利用标语、板报、广播等宣传媒体,可推动校园体育文化的宣传。在此基础上,学校还每年开展一次体育知识专题讲座和体育知识竞赛等。在校园体育文化节中,开展各种体育活动,是开展校园文化的又一途径。学校每年举行一次体育节活动,到今年已经举行了六届体育节,通过体育节组织开展了各种体育锻炼、体育表演、体育比赛、体育宣传等内容,既丰富了师生的体育文化生活,同时又吸引众多学生参加体育文化活动。
2、体育课堂教学:体育课是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课的教学中我们坚持确立以学生的学习和锻炼为中心,培养学生树立体育意识,养成锻炼习惯,提高锻炼能力的指导思想。在体育课程建设上注意体育文化,卫生保健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具有全面的体育文化修养。学校体育组还开发了篮球校本课程,适当增加了篮球的教学内容,尽量使教材体现科学性、实效性和趣味性。
3、课外体育活动:校园进行的各种课外体育活动是开展学校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途径。每学期学校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课外的体育活动,如全校性的篮球操、广播操,年级组的跳绳踢毽、拔河等,还有大课间活动中的各班级活动项目等等,从而吸引更多的师生主动参加体育活动。在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中能注意处理好体育锻炼和体育文化活动的关系,既要完成体能锻炼的任务,又要丰富课外活动的内容,要认识到体育文化活动对提高学生锻炼意识和积极性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4、学校学生体育运动队有田径、男子、女子篮球、乒乓球、长跑队和跳绳踢毽等数个,参与人数达到200人之多。这些运动队能坚持常年活动,做到活动有计划有记录有反思,活动形式多样,活动效果显著。
5、学生健美操队是我校一支优秀的、很有特色的学生体育运动队。共300人参加,在学校领导的扶植和关怀下,通过健美操队师生得努力,多次参加区市健美操比赛并多次取得优异成绩。在学校里,健美操队已经成为学校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活跃了校园文化活动,带动了课余学生健身,并成为我校创建体育特色学校重要内容。
六、通过数年的努力,我们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我校田径运动队参加区中小学田径运动会,2010年和2011年分别获得团体第一、二名。
女子篮球队三年来在区比赛中获第三名、第四名和第二名,今年代表苏家屯区参
加了沈阳市比赛,获得第四名的好成绩;
我校健美操队在2010和2011年区运动会上参加表演,均获得优秀表演奖。
七、对体育特色学校创建的冷思考 我们在体育特色学校建设中,一定要避免走入误区。我们要防止特色创建过程中,注重标准高,配套好的硬件投入而忽视相应的软件建设——我们只有基本的运动条件保障,靠的是有健全的制度、先进的理念、敬业的教师;要防止注重某一局部特色建设而忽视了学校整体特色的建设——我们不能一味追求某一特色要有多大的成绩,特色建设譬如是一条直线,我们就要做好直线上的每一点来搞好整体的规划建设;要防止注重少数特长生、尖子生的培养而忽视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我们要做到“以点带面”,把特色项目发展成学校的阳光体育运动,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这样才是学校办特色的立场。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进行体育特色学校的建设,为的是寻找学校发展的突破口,最终的落脚点是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整体发展,实现教育的本质价值。篇二:创建体育特色学校工作总结 创建体育特色学校工作总结
新北区汤庄桥小学 2010.10 我们汤庄桥小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布局合理、环境优美的学校,现有25个教学班,1000多名学生,是常州市体育田径传统项目学校。多年来,学校能坚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江苏省政府的《关于切实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精神,全面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坚持“让每个人在阳光下快乐成长”的办学理念,坚持全面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丰富了师生的体育文化,促进了全体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坚持课堂教学和业余训练结合,全面提升教学、训练质量,积极培养和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有效地增强了我校竞技体育发展后劲和竞争实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我校创建体育特色学校奠定了良好的基石。现将学校体育特色建设工作汇报如下:
一、健全组织与制度,保障特色创建工作。
学校成立了体育特色学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校长负总责,行政领导、体育组、教研组、各班主任及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分工明确,职责落实。学校将特色学校创建工作优先列入学校工作计划,专门制定了《汤庄桥小学体育特色学校创建规划》。领导小组经常对规划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并做好阶段性小结。学校建立体育教师及各类竞比赛考核奖励机制,建立体育特色专项发展经费,每年投入4—5万元,保证体育工作有序、创新开展。
学校制定完善、可行、可操作性强的各项管理制度,建立完备的考核、评价机制并严格执行,定期通报执行情况。制度为学校体育特色工作的开展起到了机制保障作用。体育组的各项制度考评是学校的教师考评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出了体育工作作为学校申报特色的重要地位。
二、重视师资队伍建设,规范学校体育教学。
学校配备了四个体育专职教师,一个本科毕业,一个在读本科,一个是大专学历,一个是中师,平均年龄为40岁,他们具有良好的师德和较高的体育专长,是我们学校田径和篮球特色专项教练,是我校体育特色发展的保证。近年来,我们着重抓了以下工作,促进教师素养的提升,规范学校体育教学工作。
一是重视了教研组和备课组的工作,较好地开展了教学研究活动。本学期配备了四个体育专职教师担任全校体育学科的教学工作,形成了良好的学校体育团队,确立了备课组长和教研组长,加强体育学科的教学研究工作。在教学中,我们的体育教师能注重学习落实“课标”的教育理念,改革学习方式、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在教学实践中认真反思,努力钻研,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恰当地选用新的教法和新的学法,课堂教学效率稳步提升。
二是抓好教学常规的落实,规范体育教学工作。在教学中,全体专职体育教师能根据所制定的体育教学工作计划教学进度,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认真备课,上好每节体育课,不断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逐步让我们体育教学工作走上良好的轨道。三是多次请体育行家来校指导体育学科教学工作,请了新桥小学的、三井小学的和市二实小三位体育行家来我校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课堂教学实践研究与指导活动,增强了科研意识,提高了教学质量。四是常抓不懈,推动“二操一活动”有序开展。学校“两操一活动”是反映学生整体面貌的形象“工程”,是学校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窗口,抓好“两操”也是学校管理工作方面的一项重要内容,抓好“两操”更能促进学校的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每个学期,体育教师具体抓了以下工作:⑴认真完成一年级学生广播操的教学和训练工作;⑵充分利用体育课时间加强2—6年级学生广播操的复习和训练工作;⑶主动与班主任联系,利用大课间活动时间做好责任班学生广播操训练的辅导工作;⑷每天学生早操课上,认真做好广播操的整队、巡视和辅导工作,努力提高做操质量;⑸组织开展全校性广播操比赛活动。经过大家的努力,进一步规范广播操,提升做操质量和锻炼价值,使学生广播操和大课间活动的展示在我校创建市优质小学评估验收成为一个亮点。
五是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工作。《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在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过程中,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确立“为每个人的成长负责”,切实做好制定计划、宣传教育、日常锻炼、数据测试与上报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学生体质健康及格率98.9%,其中优秀率21.7%,良好率59.6%,及格率18.7%。
三、加强体育文化建设,彰显体育特色学校。
构建校园体育文化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施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彰显体育特色,促进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和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有着积极的作用。学校重点从以下诸方面人手,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一是体育课堂教学:体育课是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课的教学中我们坚持确立以学生的学习和锻炼为中心,培养学生树立体育意识,养成锻炼习惯,提高锻炼能力的指导思想。在体育课程建设上注意体育文化,卫生保健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具有全面的体育文化修养。学校体育组还开发了篮球校本课程,适当增加了篮球的教学内容,尽量使教材体现科学性、实效性和趣味性。
二是课外体育活动:校园进行的各种课外体育活动是开展学校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途径。每学期学校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课外的体育活动,如全校性的篮球操、广播操,年级组的跳绳踢毽、拔河等,还有大课间活动中的各班级活动项目等等,从而吸引更多的师生主动参加体育活动。在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中能注意处理好体育锻炼和体育文化活动的关系,既要完成体能锻炼的任务,又要丰富课外活动的内容,要认识到体育文化活动对提高学生锻炼意识和积极性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是体育社团以及高水平运动队:学校学生体育社团有田径、男子、女子篮球、乒乓球、长跑队和跳绳踢毽等数个,参与人数达到150人之多。这些社团能坚持常年活动,做到活动有计划有记录有反思,活动形式多样,活动效果显著。四是校园文化宣传及校园体育文化节:我们学校的办学理念就是“让学生在阳光下快乐成长”,学校正在实施“阳光教育”的文化建设,校徽设计的主题就是“汤小人在跑步或是跳跃”,每个班级还开辟了以“篮球”为主题的体育特色专栏,;学校还充分利用标语、板报、广播等宣传媒体,可推动校园体育文化的宣传。在此基础上,学校还每年开展一次体育知识专题讲座和体育知识竞赛等。在校园体育文化节中,开展各种体育活动,是开展校园文化的又一途径。学校每年举行一次体育节活动,到今年已经举行了六届体育节,通过体育节组织开展了各种体育锻炼、体育表演、体育比赛、体育宣传等内容,既丰富了师生的体育文化生活,同时又吸引众多学生参加体育文化活动。
五是校园体育物质文化:体育建筑、场地、设施也是学生进行提议锻炼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同时,校园里的体育建筑、场地设计,它们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体育意识文化的载体,凝聚和展示着人类的知识、思想和智慧,体现着人们的情操、意志、价值观等多种文化物质,这些物质对人起着一种潜移默化的陶冶作用。在创建市优质小学过程中就实现了“校园体育物质文化”的建设。
四、开展多项竞技活动,培育体育优秀人才。
一是抓竞技活动,促进全面提高。数年来,我校每年举办体育节和春季田径运动大会,组织全校学生开展了体育田径比赛、阳光伙伴趣味运动比赛、乒乓球和篮球比赛,到今年为止已经举办了六届体育节了,促进了全校体育事业特别是田径与篮球的特色项目的建设;每年冬季还举行长跑运动。例如去年,在2009年11月25日下午,我校举行第三届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起跑仪式;在12月中旬,学校还组织开展了冬季长跑、跳绳、踢毽冬季运动会。一年来,学校还组织全体教师开展了乒乓球比赛、投球比赛、象棋比赛和冬季女教工跳绳踢毽比赛活动等等,这些活动充分体现了“阳光体育,快乐运动,精彩自我”的活动主题,通过一系列的比赛活动,张扬了学生个性,让学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二是抓训练,提升运动水平。学校体育训练工作常年不解。有田径队、乒乓球队、篮球队、长跑队和跳绳踢毽队等等,训练工作做到既抓平时,又抓假期;既分散,又集中。平时利用早晨和课外活动时间天天训练,保证每天训练时间不少于2小时;每年暑假对运动队集中封闭训练,保证了集训的质量。在学校各项竞技活动中,教练员老师指导有方,运动员训练刻苦是取得成绩的有力保证。四个体育教师分工合作,切实抓好每个项目的训练工作,在提高运动员运动水平上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我们的运动员思想好,能吃苦,毅志更加坚强。说实在话,各项体育运动的训练是艰苦的,枯燥的,每天要在操场上汗流浃背地跑、跳、掷,还要战胜伤痛,病痛的困忧,没有足够的信心和坚强的毅力是不行的。好在我们的运动员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运动员的整体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例如,在今年区田径比赛中我校8个运动员一共参加了18个项目比赛,项项等分、项项获得前六名的好成绩,其中有9个项目获得单项第一名、5个项目获得单项第二名、1个项目获得单项第四名、3个项目获得单项第六名,令人欣慰,令人鼓舞啊!
五、通过数年的努力,我们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一是我校田径运动队参加区中小学田径运动会,2009年和2010年分别获得团体第一、二名,其中运动员缪锋、吕晓玲、赵怡和谢黎娇长跑成绩达国家二、三级运动员标准;
二是校学生乒乓球队在今年区比赛中也获得好成绩,女子队获区第三名、男子队获区小学组第二面的优异成绩;
三是女子篮球队三年来在区比赛中获第三名、第四名和第二名,今年第一次参加常州市比赛,获得第四名的好成绩;
四是近三年来,我校均有6名代表区参加常州市的比赛,分别获得62分、68分和94分的好成绩,其中有7人五项成绩达到国家二、三级运动员标准。
五是学校长跑、“阳光伙伴”、跳绳和踢毽四个项目分别在区比赛中获得第三、四、四、六名,四项团体比赛总分获得区第一名的好成绩。
六是我校长跑队于09年2010年代表区参加常州市 2009“迎新春”和2010“迎省运”长跑比赛,荣获常州市小学组团体总分第一名和第四名的佳绩,为我们新北区争得了新的荣誉。
六、反 思:
近年来的体育成果确实不错的,可以说是辉煌的。成绩只能说明过去,明年怎么办,就值得我们深思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思考吧:
1、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继续加强学校的体育工作,要从如何提升全校学生的身体素养去思考。我们在创建市优质小学中就提出了“人人掌握一项体育技能”的要求,我们体育组如何实施并能较好地达到这一要求,还值得思考,及早拿出方案措施。
2、要切实加强体育学科教研组和备课组建设,加强教学研究,同时做好常州市“阳光体育运动校本化实施与学生体育特长培养的研究”工作,我们要在提高体育教师的业务素养和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效率上下功夫。这是进一步抓好学校体育工作的基础。
3、学校考虑如何发展,我们体育组就要思考我们汤小体育该如何发展,向哪个方面去发展。我们学校是常州市体育田径传统项目学校,要继续我们的光荣传统,在抓好体育田径、冬季四个项目的训练的基础上,要进行创新思维,如何让我们汤庄桥小学在体育方面更进一步得到发展,创出学校品牌来,特别是体育特色或是体育品牌。篇三:创建体育特色学校工作总结2012 滨河小学体育工作总结
我校体育工作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质量促发展,以特色铸品牌”的办学宗旨,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确保体育特色学校的创建,打造学校品牌,提升办学品位。为我校创建体育特色学校奠定了良好的基石。现将我校在创建体育特色学校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健全组织与制度,保障特色创建工作。
学校成立了体育特色学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校长负总责,行政领导、体育组、教研组、各班主任及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分工明确,职责落实。学校将特色学校创建工作优先列入学校工作计划,专门制定了《滨河小学小学体育特色学校创建规划》。领导小组经常对规划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并做好阶段性小结。学校建立体育教师及各类比赛考核奖励机制,建立体育特色专项发展经费,每年投入4—5万元,保证体育工作有序、创新开展。
学校制定完善、可行、可操作性强的各项管理制度,建立完备的考核、评价机制并严格执行,定期通报执行情况。制度为学校体育特色工作的开展起到了机制保障作用。体育组的各项制度考评是学校的教师考评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出了体育工作作为学校申报特色的重要地位。
二、重视师资队伍建设,规范学校体育教学。
我校现有体育教师八名,全部都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为了提高体育教师的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学校经常专门组织集体教研活动,学习体育教材的新大纲,探究国家对中小学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等等,为增强他们的业务指导,学校订购了相关的比较前沿的体育杂志和报刊,在学校资金比较紧张的情况下,仍依然支持和鼓励体育教师外出拓宽视野、参观学习并积极组织他们参加省市级以上的优秀课和论文评选。通过专业化的培训发展,我校体育教师具有良好的师德和较高的体育专长,是我们学校田径和乒乓球球、空竹、轮滑特色专项教练,是我校体育特色发展的保证。近年来,学校着重抓了以下工作,促进教师素养的提升,规范学校体育教学工作。
一是重视了教研组和备课组的工作,较好地开展了教学研究活动。本学期配备了四个体育专职教师担任全校体育学科的教学工作,形成了良好的学校体育团队,确立了备课组长和教研组长,加强体育学科的教学研究工作。在教学中,我们的体育教师能注重学习落实“课标”的教育理念,改革学习方式、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在教学实践中认真反思,努力钻研,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恰当地选用新的教法和新的学法,课堂教学效率稳步提升。
二是抓好教学常规的落实,规范体育教学工作。在教学中,全体专职体育教师能根据所制定的体育教学工作计划教学进度,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认真备课,上好每节体育课,不断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逐步让我们体育教学工作走上良好的轨道。三是多次请体育行家来校指导体育学科教学工作,请了市实验小学的、和市二实小三位体育行家来我校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课堂教学实践研究与指导活动,增强了科研意识,提高了教学质量。
四是常抓不懈,推动“二操一课活动”有序开展。学校“两操一课活动”是反映学生整体面貌的形象“工程”,是学校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窗口,抓好“两操”也是学校管理工作方面的一项重要内容,抓好“两操”更能促进学校的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每个学期,体育教师具体抓了以下工作:⑴认真完成一年级学生广播操的教学和训练工作;⑵充分利用体育课时间加强2—5年级学生广播操的复习和训练工作;⑶主动与班主任联系,利用大课间活动时间做好责任班学生广播操训练的辅导工作;⑷每天学生早操课上,认真做好广播操的整队、巡视和辅导工作,努力提高做操质量;⑸组织开展全校性广播操比赛活动。经过大家的努力,进一步规范广播操,提升做操质量和锻炼价值,使学生广播操和大课间活动的展示成为我校的一个亮点。
五是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工作。《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在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过程中,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确立“为每个人的成长负责”,切实做好制定计划、宣传教育、日常锻炼、数据测试与上报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学生体质健康及格率98.9%
三、加强体育文化建设,彰显体育特色学校。构建校园体育文化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施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彰显体育特色,促进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和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有着积极的作用。学校重点从以下诸方面人手,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一是体育课堂教学:体育课是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课的教学中我们坚持确立以学生的学习和锻炼为中心,培养学生树立体育意识,养成锻炼习惯,提高锻炼能力的指导思想。在体育课程建设上注意体育文化,卫生保健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具有全
面的体育文化修养。学校体育组还开发了抖空竹校本课程,适当增加了空竹的教学内容,尽量使教材体现科学性、实效性和趣味性。
二是课外体育活动:校园进行的各种课外体育活动是开展学校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途径。每学期学校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课外的体育活动,如全校性的空竹、广播操,年级组的跳绳踢毽、拔河等,还有大课间活动中的各班级活动项目等等,从而吸引更多的师生主动参加体育活动。在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中能注意处理好体育锻炼和体育文化活动的关系,既要完成体能锻炼的任务,又要丰富课外活动的内容,要认识到体育文化活动对提高学生锻炼意识和积极性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是体育社团以及高水平运动队:学校学生体育社团有田径、空竹、足球、乒乓球、轮滑队和跳绳踢毽等数个,参与人数达到2000人之多。这些社团能坚持常年活动,做到活动有计划有记录有反思,活动形式多样,活动效果显著。
四是校园文化宣传及校园体育文化节:我们学校的办学理念就是“让学生在阳光下快乐成长”,学校正在实施“阳光教育”的文化建设,每个班级还开辟了以“空竹”为主题的体育特色专栏,学校还充分利用标语、板报、广播等宣传媒体,可推动校园体育文化的宣传。在此基础上,学校还每年开展一次体育知识专题讲座和体育知识竞赛等。在校园体育文化节中,开展各种体育活动,是开展校园文化的又一途径。学校每年举行一次体育节活动,到今年已经举行了六届体育节,通过体育节组织开展了各种体育锻炼、体育表演、体育比赛、体育宣传等内容,既丰富了师生的体育文化生活,同时又吸引众多学生参加体育文化活动。
五是校园体育物质文化:体育建筑、场地、设施也是学生进行提议锻炼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同时,校园里的体育建筑、场地设计,它们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体育意识文化的载体,凝聚和展示着人类的知识、思想和智慧,体现着人们的情操、意志、价值观等多种文化物质,这些物质对人起着一种潜移默化的陶冶作用。在创建宣传过程中就实现了“校园体育物质文化”的建设。
四、开展多项体育比赛活动,培育体育优秀人才。
一是抓体育比赛活动,促进全面提高。数年来,我校每年举办体育节和春、秋季两次田径运动会,组织全校学生开展了体育田径比赛、阳光伙伴趣味运动比赛、乒乓球和足球、空竹比赛,到今年为止已经举办了六届体育节了,促进了全校体育事业特别是田径与空竹的特色项目的建设;每年冬季还举行长跑运动。例如去年,在2011年11月25日下午,我校举行第三届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起跑仪式;一年来,学校还组织全体教师开展了乒乓球比赛、篮球比赛、空竹花样比赛和春季女教工跳绳踢毽比赛活动等等,这些活动充分体
现了“阳光体育,快乐运动,精彩自我”的活动主题,通过一系列的比赛活动,张扬了学生个性,让学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二是抓兴趣小组训练,提升运动水平。学校体育训练工作常年不解。有田径队、乒乓球队、足球队、空竹队、轮滑队和跳绳踢毽队等等,训练工作做到既抓平时,又抓假期;既分散,又集中。平时利用早晨和课外活动时间天天训练,保证每天训练时间不少于2小时;这些运动队能坚持常年活动,做到活动有计划有记录有反思,活动形式多样,活动效果显著
五、拼搏进取结硕果,成绩辉煌育新人。一是我校田径运动队参加区中小学田径运动会,2010年和2012年分别获得莱西市小学组团体第三、二名的好成绩。二是校学生乒乓球队在2011年莱西市小学组乒乓球比赛中获得好成绩,女子队获市第三名、男子队获小学组第二的优异成绩;2012年获莱西市乒乓球比赛小学组男子团体第一名的好成绩。
三是近三年来,我校空竹队、轮滑队,广播操队、校园集体舞队、武术队等在莱西市体育节、莱西市体育运动会团体项目表演赛和比赛中都取得一等奖和优秀表演奖。
四是2011年莱西市体育大课间活动现场会展示在我校成功召开。
“培养具有健康的体魄、健康的心理”的青少年一代,实践“健康幸福一辈子”是学校的体育健康理念,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正确的创建体育特色学校的要求,锐意进取,奋勇拼搏,为创建体育特色学校的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创建体育特色示范学校工作总结 莱西市滨河小学 2012.7篇四:“阳光体育特色学校”工作总结
球川镇中心小学“阳光体育特色学校”工作总结
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我校本着“学生健康第一”的理念,全面推进“亿万青少年阳光体育活动”,积极响应和落实教育局关于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精神,认真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大力宏扬奥林匹克精神,推广“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提高身体素质,磨练坚强性格,培养集体观念和团队精神,促进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现在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组织,提高认识
我校领导高度重视阳光体育运动,并将其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进行,常抓不懈,处处落实,将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联系起来。为了落实到位,学校成立了阳光体育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徐武忠
副组长:徐霄仙
组 员:体育老师及各班主任
校长为活动第一责任人,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确保活动有序、安全地开展。为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影响,教师会上不定期进行了宣传、布置。同时组织学生进行板报和广播宣传,使同学们的运动兴趣,集体感等充分被激发,也激活了学生健康第一的理念。
二、落实举措,加强监管 1.我校按照上级的文件精神,开足体育课,保证课时,严禁教师挤占、挪用体育课以及学生的活动时间,保障学生参加科学的体育锻炼;2.用好大课间,在各年级分层次地开展各种主体活动,如本学期,一二年级开展跳绳活动,三四年级开展跑步、活动操活动,五六年级开展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足球活动。
3、落实“两操”,我校充分利用课间操和眼保健操的契机,增强学生体育锻炼和保护视力的意识,让学生科学用眼,劳逸结合。
三、精心安排,内容丰富
为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落实阳光体育活动,丰富学生的暑期生活,活跃校园气氛,结合学校资源向社区开放,学校开放了校园各种教育阵地。1.每位同学按照“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成长理念,积极参加各类体育健身活动。2.开展一系列的体育竞赛活动。乒乓球比赛、篮球对抗赛、拔河比赛及体操比赛等团体对抗比赛,培养了学生的团体精神和集体主义荣誉感,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各项身体素质,让学生明白团体力量和健康都不容忽视。本月初,我校分年级班级进行“跳、踢、跑”活动。按照事前的计划,各个班级的学生在班主任带领下进行了各种各样的精彩活动。活动期间,学生跳绳踢毽充满精神,趣味往返跑活动精彩纷呈,活泼身影跳跃奔腾生命的活力昭 然于眼前。
四、活动见成效
发展体育运动,可以增强学生体质,通过此项活动一个阶段的训练,球川中心小学学生的体质明显增强,85%以上学生心肺功能增强,适应环境能力增强,与往年相比,学生的抵抗力大大增强,感冒、心肺、呼吸道等各项病患明显降低与减少,同时由于学生活动的方式增多了,操场上做游戏、打羽毛球、开展各项体育活动的学生多起来了。学生显得生龙活虎,精力充沛,精神风貌大大改观,课堂效果也改变了以往的死气沉沉,老气横秋,使师生从阳光体育中体验到快乐与健康、活跃与进取,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教学质量实现了大飞跃。
生命在于运动,阳光体育锻炼贵在于坚持,只要每天坚持锻炼一小时,就会幸福生活一辈子,我校在取得的已有成绩上,继续努力、多方激励、不断改变训练方式,将阳光体育活动进行到底,让学生们都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做祖国未来杰出的建设者。篇五:林家村小学体育特色学校工作总结
林家村小学体育特色学校工作总结
一、明确思路,彰显特色
我校于2009年申报了“创建沈阳是体育特色学校”,并于2010年申报了省级实验课题《创建初中体育特色学校实践性的研究》,学校把创建特色学校作学校发展的突破口,作为学校发展新的契机,发展学校特色,不失为彰显学校办学价值可取之道。特色学校源自特长师资,特色出自于教师个性。有独特办学思想的校长是形成特色学校的基础。校长是学校发展的规划者、设计师,除了要不折不扣地贯彻教育方针外,还必须有明确的治校思路。
二、健全组织与制度,保障特色创建工作。
学校成立了体育特色学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校长负总责,行政领导、体育组、教研组、各班主任及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分工明确,职责落实。学校将特色学校创建工作优先列入学校工作计划,专门制定了《一七五中学体育特色学校创建规划》。领导小组经常对规划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并做好阶段性小结。学校建立体育教师及各类竞比赛考核奖励机制,建立体育特色专项发展经费,每年投入4—5万元,保证体育工作有序、创新开展。
学校制定完善、可行、可操作性强的各项管理制度,建立完备的考核、评价机制并严格执行,定期通报执行情况。制度为学校体育特色工作的开展起到了机制保障作用。体育组的各项制度考评是学校的教师考评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出了体育工作作为学校申报特色的重要地位。
三、加强管理,规范学校体育教学
学校领导班子,学校找准发展的突破口,以推进体育特色校为着眼点,建立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的创建体育特色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和完善了体育教师上课制度、训练制度、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工作制度等体育工作管理制度。同时,学校为把开展体育特色工作落到实处,将创建体育特色工作纳入到三年发展规划和学期工作计划及日常学校的议事日程之中。经过一年多努力,学校体育工作内容丰富、成绩突出。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我校现有体育教师6名,全部都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为了提高体育教师的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学校经常专门组织他们在一起集体教研,学习体育教材的新大纲,探究国家对中小学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等等,为增强他们的业务指导,学校订购了相关的比较前沿的体育杂志和报刊,在学校资金比较紧张的情况下,仍 依然支持和鼓励体育教师外出拓宽视野、参观学习并积极组织他们参加省市级以上的优秀课和论文评选。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是重视了教研组和备课组的工作,较好地开展了教学研究活动。打造了良好的学校体育团队,确立了备课组长和教研组长,加强体育学科的教学研究工作。在教学中,我们的体育教师能注重学习落实“课标”的教育理念,改革学习方式、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在教学实践中认真反思,努力钻研,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恰当地选用新的教法和新的学法,课堂教学效率稳步提升。
二是抓好教学常规的落实,规范体育教学工作。在教学中,全体专职体育教师能根据所制定的体育教学工作计划教学进度,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认真备课,上好每节体育课,不断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逐步让我们体育教学工作走上良好的轨道。三是常抓不懈,推动“2+1”工程有序开展。学校“两操一活动”是反映学生整体面貌的形象“工程”,是学校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窗口,抓好“两操”也是学校管理工作方面的一项重要内容,抓好“两操”更能促进学校的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每个学期,体育教师具体抓了以下工作:⑴认真完成七年级学生广播操的教学和训练工作;⑵充分利用体育课时间加强学生广播操的复习和训练工作;⑶主动与班主任联系,利用大课间活动时间做好学生广播操训练的辅导工作;⑷组织开展全校性广播操比
赛活动。经过大家的努力,进一步规范广播操,提升做操质量和锻炼价值,使广播操和大课间活动的展示在我区成为一个亮点。
五是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工作。《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在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过程中,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确立“为每个人的成长负责”,切实做好制定计划、宣传教育、日常锻炼、数据测试与上报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学生体质健康及格率98.9%。
目前,我校体育教师已多次到沈阳、锦州等地参观学习,体育组三名教师也多次获得省市级优秀课和优秀论文奖。
五、加强体育文化建设,提升创建体育特色学校的水平
1、学校还充分利用标语、板报、广播等宣传媒体,可推动校园体育文化的宣传。在此基础上,学校还每年开展一次体育知识专题讲座和体育知识竞赛等。在校园体育文化节中,开展各种体育活动,是开展校园文化的又一途径。学校每年举行一次体育节活动,到今年已经举行了六届体育节,通过体育节组织开展了各种体育锻炼、体育表演、体育比赛、体育宣传等内容,既丰富了师生的体育文化生活,同时又吸引众多学生参加体育文化活动。
2、体育课堂教学:体育课是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课的教学中我们坚持确立以学生的学习和锻炼为中心,培养学生树立体育意识,养成锻炼习惯,提高锻炼能力的指导思想。在体育课程建设上注意体育文化,卫生保健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具有全面的体育文化修养。学校体育组还开发了篮球校本课程,适当增加了篮球的教学内容,尽量使教材体现科学性、实效性和趣味性。
3、课外体育活动:校园进行的各种课外体育活动是开展学校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途径。每学期学校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课外的体育活动,如全校性的篮球操、广播操,年级组的跳绳踢毽、拔河等,还有大课间活动中的各班级活动项目等等,从而吸引更多的师生主动参加体育活动。在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中能注意处理好体育锻炼和体育文化活动的关系,既要完成体能锻炼的任务,又要丰富课外活动的内容,要认识到体育文化活动对提高学生锻炼意识和积极性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4、学校学生体育运动队有田径、男子、女子篮球、乒乓球、长跑队和跳绳踢毽等数个,参与人数达到200人之多。这些运动队能坚持常年活动,做到活动有计划有记录有反思,活动形式多样,活动效果显著。
【学校管理工作特色】推荐阅读:
特色学校创建工作亮点11-12
小学特色学校工作计划10-07
学校少先队特色工作11-02
学校党建特色工作总结11-10
特色化学校工作总结06-14
学校特色教育工作计划10-02
柳林小学创建德育特色学校工作方案07-16
林家村小学体育特色学校工作总结07-26
规范化学校创建教学特色创建工作总结11-12
学校德育特色展示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