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场承包合同

2024-10-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养殖场承包合同(共12篇)

养殖场承包合同 篇1

甲方:大格勒乡新庄村养殖协会年月日 乙方:杨学军

为了发展养殖业,方便全乡群众的仔猪来源,本人根据本村闲置的大棚进行养猪,为群众增加收入,充分利用现有的空闲地,经双方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承包内容

(1)甲方将养殖场10个畜用棚及场地承包给乙方;

(2)甲方将养殖场耕地50亩承包给乙方;

(3)由大格勒乡报建的大乡生猪养猪场项目内容中的基础设施也在此次承包范围内;

(4)以上总承包费为贰万元整(20000.00);

二、承包期限

承包期为5年至10年既从2008年1月1日算起。

三、甲方的义务

(1)甲方不得干涉乙方的任何项目生产经营活动;

(2)甲方不得参与支配此次由大格勒乡报建的大乡生猪养殖场项目方案实施分配,以后乙方争取来的资金由乙方自行运行,甲方无权参与。

四、乙方的义务

乙方的承包期内,必须年底将承包费付给甲方。

五、不可抗力

在合同执行期间,如遇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造成乙方生产、经营的农副业产品损失,经调查证实后,甲方应根据实际情况,减少或免除乙方承担的义务。

六、其他

本合同承包之日起,合同期满自行失效,合同期满后,甲乙双方如愿意继续承包,应重新订立合同,合同中如有未尽事宜,甲乙双方共同协商解决。

七、本合同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各一份,乡政府一份,双方签字后生效。

附:养殖协会会员同意鉴字表一份。

甲方签字:乙方签字:

养殖场承包合同 篇2

一、承包经营合同的概念、法律特征

(一) 承包经营合同的概念

承包经营合同是指发包方与承包方之间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的, 采取由发包方将特定的财产及相关的经营管理权交给承包方、承包方上交利润或承包金给发包方的形式, 由此所达成的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其中, 发包方指将自己的财产交给对方经营管理的一方, 承包方指占有对方财产及由此享有经营管理权的一方。

发包方将财产交给承包方经营管理, 这是构成承包经营合同的一个方面, 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静态分离;承包方利用承包财产进行经营活动, 完成各项承包任务并获得盈利, 这是构成承包经营合同的又一个方面, 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动态分离;伴随着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发包方和承包方应切实履行承包合同规定的义务, 同时有权享有承包合同所赋予的权利, 在任何一方违反合同时都应承担违约责任, 这是构成承包经营合同的第三个方面, 三者的结合, 便形成了承包经营合同。

(二) 承包经营合同的法律特征

承包经营合同中的承包方与发包方存在着特殊的关系。例如, 在国有企业承包经营合同中, 一方面, 国家同承包方之间存在着管理和被管理的行政隶属关系;另一方面, “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 合同当事人的地位平等是市场经济的法律要求。因此, 合同的各方当事人, 不论其经济实力和所有制性质如何, 不论其是否存在行政隶属关系, 也不论其是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 其法律地位一律平等。[1]作为所有权的主体, 国家同企业一样是平等的民事法律关系主体, 它们之间存在着平等的民事关系。在签订、履行承包经营合同的过程中, 国家同企业的地位是平等的, 双方同样要坚持自愿原则, 平等地享受权利、履行义务或承担违约责任。也就是说, 国家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两种不同性质的职能, 两种职能应适当分开, [2]在研究承包经营合同主体时, 应着重关注发包方与承包方之间平等的市场经济主体关系。

承包经营合同的客体应为发包方的总体财产。法律关系的客体, 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所指向的对象。承包经营合同的客体, 是指在承包经营法律关系中, 发包方和承包方的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承包经营合同的客体应为发包方的总体财产, 理由是:承包经营本质上是一种营业, 是作为活动的营业和作为组织的营业的统一体。作为组织的营业是集合多数的物和权利的一定的有机组织体, 其中包括积极财产和消极财产, 积极财产包括物、权利和商业秘密、企业声誉、地理位置等;消极财产包括营业上的各种债务。[3]承包经营活动之所以能够进行, 是以发包方的营业财产 (总体财产) 为基础的。

承包经营合同是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法律确认书。《暂行条例》第二条规定, “承包经营责任制, 是在坚持企业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基础上, 按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 以承包经营合同的形式, 确定国家与企业的责权利关系, 使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管理制度。”承包经营责任制通过签订承包经营合同, 使国家所有权与企业经营权分离, 并获得了国家强制力的保证, 成为增强企业活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承包经营合同的订立

承包经营合同的订立, 又称承包经营合同的成立, 是合同双方当事人进行协商, 使各方的意思表示趋于一致的过程。承包经营合同因条款繁多、权利义务关系复杂, 为了能够通过文字凭据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 也为了在纠纷发生时有据可查, 合理地分配当事人的责任, 承包经营合同的订立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即包括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乡镇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规定》第22条规定:“签订承包经营合同, 必须采取书面形式。当事人协商同意的修改合同的文书、图表, 也是合同的组成部分。”承包经营合同的订立, 依照《合同法》第二章的规定, 应采取要约和承诺的方式。

(一) 承包经营合同中的要约

在承包经营合同中, 要约就是一方当事人向另一方当事人发出订立承包经营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内容必须具体确定, 即要约人须对成立合同所必需的各主要条款都提出自己的意思, 受要约人通过要约不但能明白地了解要约人的真实意愿, 而且还能知道未来订立的合同的一些主要条款, 如果要约人发出的条款不足以成立, 则不构成要约。同时要约的意思表示还应当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 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即要约一经到达受要约人, 在法律或者要约规定的期限内, 要约人不得擅自撤回或者变更其要约。

承包经营合同中, 要约送达须到达受要约人才生效。由于要约的送达方式不同, 其到达的方式也不同:采用直接方式发出要约的, 记载要约的文件交给受要约人即为到达;采用普通邮寄方式送达的, 以受要约人收到要约文件或要约送达到受要约人的信箱的时间为到达时间;采用数据电文形式发出要约的, 电文进入收件人的指定的系统的时间或者在未指定接收信息的系统情况下进入收件人的任何系统的首次时间作为要约到达的时间。如果要约人向受要约人发出的要约没有到达受要约人, 则要约不生效。

承包经营合同的要约可以撤回, 撤回要约的通知应当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或者与要约同时到达受要约人。要约也可以撤销, 撤销要约的通知应当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前到达受要约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承包经营合同中的要约不得撤销:1.要约人确定了承诺期限或者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约不可撤销;2.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 并已经为履行合同作了准备工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承包经营合同的要约失去其效力:1.拒绝要约的通知到达要约人;2.要约人依法撤销要约;3.承诺期限届满, 受要约人未作出承诺;4.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要约失效后, 对要约人与受要约人均无法律约束力。要约失效后, 若要约人还想与承诺人订立合同, 只能重新发出新的要约。

《暂行条例》第26条规定:“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 一般应当采取公开招标办法通过竞争确定企业经营者或者经营集团。也可以按国家确定的其他方式确定企业经营者。”《乡镇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规定》第13条规定:“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 企业所有者应当采取公开招标方式确定经营者, 不具备条件的, 也可以采取招聘、推荐等方式选用经营者。”从以上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可以看出, 公开招标是我国企业承包经营合同签订的主要方式。

实行公开招标, 一般要经过以下几个程序:第一, 组织招标委员会。《暂行条例》第28条规定:“由发包方组织有承包企业职工代表参加的招标委员会 (或小组) , 对投标者进行全面评审, 公开答辩, 择优选定。”第二, 拟定招标方案, 发布招标公告。招标委员会 (或小组) 成立后, 应对发包方的企业财产进行测算、评估, 根据发包方要达到的经济目的, 拟定招标方案, 发布招标公告。第三, 投标。投标人根据招标公告的要求, 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确定投标方案, 填写投标书进行投标竞选。第四, 开标。招标委员会 (或小组) 在公证人员的主持或监督下, 开启投标书, 宣布投标人名称和报出的承包指标。第五, 初评和公开答辩。招标委员会 (或小组) 应对所有的投标人及其方案进行初评, 筛选掉不符合投标要求和投标方案相差悬殊的投标人, 确定中标候选人。然后组织中标候选人进行公开答辩, 回答招标委员会 (或小组) 及职工的提问, 展开公平竞争。第六, 评标和确定中标人。招标委员会 (或小组) 应对中标候选人的投标方案和在公开答辩中的表现进行评定, 择优确定中标人。最后, 主管部门考核。国有大中型企业以及一些重要的企业, 招标委员会确定的中标人, 还要报经主管部门及上级党组织考核后通过的, 才是最后的中标人, 成为企业经营者。

(二) 承包经营合同中的承诺

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承包经营合同中的承诺的内容应当与要约的内容一致, 若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如承包标的、数量和质量、承包金及其交纳期限和方式等作出实质性变更, 则为新要约, 不构成承诺。承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非实质性变更的, 除要约人及时表示反对或者要约表明承诺不得对要约的内容作出任何变更的除外, 该承诺有效, 合同的内容以承诺的内容为准。

承诺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并在要约确定的期限内到达要约人。要约没有确定承诺期限的, 承诺应当在合理期限内到达。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时生效。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

以招标投标的方式缔约, 如何确定合同成立的时间, 在学术界存在着二种不同的看法:第一种观点认为, 招标投标活动中, 发出中标通知书时双方当事人已经就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协议, 应当认为合同已经成立。[4]第二种观点认为, 招标投标签订的书面合同, 是合同的生效要件, 影响合同的效力, 但不影响合同的成立, 合同书是合同关系成立的有效证据。笔者认为, 在招标投标活动中, 中标通知书到达投标人时, 应当为合同成立的时间。因为我国对承诺的生效采到达主义, 而《合同法》第25条明确规定:“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

根据《合同法》第15条规定, 招标公告属于要约邀请行为, 因此招标人发出招标公告和有关文件只是发出要约邀请, 而投标人投标则是一种要约行为。根据《合同法》中对要约性质的认定, 一旦投标人将其投标书送达招标人处, 该项要约便已实际生效。投标人无正当理由不得撤销其要约, 否则, 对因其过失造成对方的信赖利益损失, 应承担缔约过失责任。当然, 双方之间已经形成了合同关系。

一方在投标以后, 另一方接受其投标, 但并非投标的内容都自然转化为合同条款, 在中标以后, 双方还应当继续协商, 签订正式的合同条款。我国《招标投标法》第46条规定:“投标人和中标人应当自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三十日内, 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订立书面合同。招标人和中标人不得再行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其他协议。”双方签订的正式书面合同经常会改变投标书的内容, 在此情况下, 双方的权利义务就应当由正式的合同来确定。

参考文献

[1]郭明瑞, 房绍坤.新合同法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8.

[2]屈茂辉.中国国有资产法研究[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2:23.

[3]王保树.中国商事法[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1:61.

养殖场承包合同 篇3

关键词 招标承包;河沟养殖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

江苏省如皋市搬经镇高明庄社区,现有29个村民小组,人口3154人,社区总面积451.6 hm2,水面58.9 hm2(其中河沟16.3 hm2,池塘42.7 hm2),承包养殖户46户。2013年,全社区年产水产品210t,年产值178万元。其中,河沟产量48.8t,平均667m2产193kg。

社区前身是高明村,早在1994年就开始发展甲鱼、螃蟹等水产养殖。本地人吃鱼喜好“里河鱼”,所以每逢传统节日,养殖的鱼、虾、蟹一直供不应求,效益较好。但由于水面资源有限,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2012年开始,社区支部和居委会在挂钩帮扶高明庄社区的市农机局领导指导下,多次召开会议,数次去市农委找有关技术部门出谋划策,请专家指点、论证。结合新农村建设,加快环境整治,从自己身边挖掘潜力,很快从河沟养殖上开发出一条新路子,取得了良好效果。主要有以下做法和体会:

1 改造整治河沟,扩大养殖水面

结合农村“三清工程”,先对全村三级河、居民河进行全面调查,结合沟渠路整治,按养殖要求进行规划,制定改造计划。重点是清淤、清污、除杂、绿化,真正做到了水清、坡绿、底净,既美化了环境,又改造了养殖条件,增加了养殖水面。近两年,累计投资56.25万元,整修河沟8条,总长度4000m。共动土18.5万m2,清除河坡垃圾7.3t,有害水生植物8.5t,新增养殖水面1.6 hm2。

2 实行公开招标,落实水面承包责任制

社区将整治结束后的河沟水面,做到建好一段发包一段,整治一条利用一条,所有水面对全社区公开招标发包,落实责任制。在发包过程中,采取分段发包,按米计价,标底公开,标的透明,标期五年,押现参投,公平竞标。真正做到公正、公开、公平。发包前,社区聘请公证机构和社区内老干部、老党员共同成立监事会,对招投标过程进行监督,做到公正、公平、公开。再召开由养殖户和群众代表共同参加的群议会,订立标底。三级河、居民河发包底标为6元/m(合每667m2水面150元左右)。发包当天,召开全体村民大会,宣布发包的具体细则,做到全程透明,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每段河沟明码标价,公平竞标,极大的调动了村民投标进行水产养殖的积极性,投标热烈,竞标激烈。有些养殖条件较好的河段,要经过几轮竞争才能最终定案。例如7组的南北向中心河在发包时场面就非常热烈,竞争激烈。该组村民缪克明,当天在女儿家,中午放下饭碗顾不上其他,就风风火火的赶回村里,认准中心河南段,志在必得,反复竞争,最后以16元/m拿下。全社区像他这样的还有缪子龙、缪正宏、缪宏富等6个人以最高标16元/m包到自己中意的河段。2012年新一轮招标结束后统计,全社区884667m2水面全部中标,全社区总计承包金额105000元,承包期为5年,这意味着社区集体每年收入21000元。发包结束后,社区即与各养殖户签订承包合同,明确双方的责、权、利。社区从技术、环境管理、维权等方面给养殖户予以服务。养殖户负责各自承包水面的拦网设施、鱼种、养殖机械的投入。同时明确:下年的承包金在当年的12月31日前结清,部分承包缴鱼到户的河沟在农历腊月25前将所需分配的成鱼起捕分配到户。如养殖户未能如期履行义务,社区、监事会有权收回水面另行发包。

3 加强服务,保障河沟养殖健康发展

在发展河沟养殖上,既做到“放水养鱼”,谁包谁做主,独立经营,社区不干预,不加“赋”(额外鱼)。又做到“放手护渔”,不是“一包了事,一包不管”,而是严格按承包合同履行社区的职责,切实搞好技术、苗种、环境护理、维权等方面的后续服务工作。一是按渔时定期召开广播会,利用社区广播通报渔事,提醒养殖户不误渔时。在鱼病高发季节,还请专家或技术人员来社区现场指导会诊,传授养殖技术。在苗种放养模式上,调整常规鱼的放养比例和密度,增加特水养殖品种,每年春天投放大规格扣蟹,年底起捕上市,同时把稻田养殖作为沟塘养殖提供苗种的辅助手段。

二是订立《村规民约》,依法保护养殖户权益。宣传和号召全社区人自觉遵守,加强监督,协助看鱼护鱼,营造良好的养殖氛围。《村规民约》规定,发现一起偷(电)鱼事件,处罚200元~500元,并在广播中向全社区做检讨,情节严重的要会同公安、司法部门一起处理,反复强调“鱼案大似牛案”。2012年7月,8组有一个村民在自家门前,他人承包河沟里用撒网偷捉了两网,虽然没有捉到鱼,但被群众举报,社区会同公安、渔政、司法一同处罚,罚款200元,还要出钱在村里放电影,在广播中做检讨。这次事件在全村影响很大,对村民起到了一个很好的警示教育作用,有效的维护了社区河沟养殖秩序,促进了河沟养殖的良性健康

发展。

4 实施长效管理,实行养护和利用相结合

为避免河道水面的掠夺式经营,有效防止河沟“只利用不保护,只养鱼不护理”,再度丧失或降低养殖功能,在河沟管护方面,社区走出了一条新路。把社区内沟渠路及绿化管护与养殖户挂钩,并签订管护协议,管护收入可抵部分承包缴款。如5组的缪子龙,承包河长500m,社区把沿河河沟整洁、河坡护管、沟渠路绿化苗木等都交给他看护,每月工资450元,他一年看护工资5400元,而他承包款是一年500m×16元=8000元。这一年中,按协议只要他管护的地段没有出现损毁现象,那么他只要上缴2600元。一方面减少了集体支出,另一方面加强了养殖户的责任,同时保证了苗木成活率和沟渠路的正常使用,还让养殖户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可谓是一举三得,利民利己。

经过2012年一年的运作实践,社区取得了如下收益:一是村有经济当年收入21000元;二是沟渠路和绿化未出现大的人为损毁现象,而且减少了维护费用2万多元;三是实实在在地美化了村居环境,增加了农民收入。

在2012年的取得一定成绩的基础上,今年,社区和市农机局进一步加大了河沟养殖开发力度,至目前为止在苗种放养补贴、网具购置、设施维护和环境整治工作上已投入现金1万元,绿化苗木和其他设施投入6 000元。这些补贴已全部发放到位,目前各养殖户发展态势良好。

(责任编辑:刘昀)

收稿日期:2014-01-11

养殖地承包合同 篇4

为发展商品生产,加大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经党总支,村民委员会研究决定,将村旱田地承包给养殖户做养殖基地,具体协议如下:

1.四台子村为甲方,为乙方。

2.承包土地面积亩(拾亩分厘)。

3.承包期限年()

4.承包费元/亩年共计元整

元×年×亩,在签定合同时一次性交齐。

5.该地乙方只能搞养殖使用,中途搞其它行业必须和甲方协商,否则甲方有权随时收回土地终止合同。

6.四台子村收取的承包费,主要包括2000年度村里已发生收取的税费,对于2000年度村未曾收过的税、费、公益事业负担均由乙方承担交纳。

7.合同期间,如国家上级征占该地,甲方返回合同未到期部分的承包款(不计利息)土地收回甲方,地上建筑物及附属物的赔偿归乙方所有。用电线路归甲方所有。

8.合同期满,乙方如继续承包,必须由甲乙双方共同协商承包年限,重新签定承包合同,承包款一次性交清。否则甲方有权可别行承包他人。甲方有权强行拆除地上建筑物及附属物,损失乙方负责。

9.在该地块上,只能承建与养殖有关的建筑,不能承建永久性住宅性质的建筑。

10.合同期满,在相同相等的条件下,乙方有优先承包权。

11.本协议双方盖章后,立即生效,如违约,一切经济损失和后果由违约方承担。

甲方:四台子村

乙方:

荒山养殖承包简单版合同 篇5

乙方(承包方):

丙方(村委会):

经甲乙双方平等协商就乙方承包洼赵村荒山地相关事宜和全体村民达成如下合同条款,以便甲乙双方共同遵照履行。

一、宗地位置与面积

宗地位于 集体未利用荒山共计 亩(以实际测量为准),宗地四至为:东至: 西至: 南至: 北至:

二、承包期限

乙方宗地承包期为 年,自 年 月 日起至 年 月 日止。

三、承包费及付款方法

1、该宗荒山地承包费按每亩每年元计算;

2、该宗荒山承包费按每亩每年计算;

3、该宗荒山地的承包费支付方式为每五年支付一次;

4、该宗荒山的承包费支付方式为每四十年支付一次;

5、在承包年限内,甲方不得以任何理由增加承包费,乙方不得以任何理由降低承包费。

四、宗地土地承包经营权取得

1、乙方自本合同生效时取得相应宗地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2、必要时,乙方得向政府有关部门申请办理土地承包经营证,并将宗地登记造册,确认土地承包经营权,甲方应予以协助。

五、甲方权利义务

1、甲方负责提供无争议的土地,做到四至明确,保证该土地无产权及其他纠纷,保证乙方的使用权和权益,不得干涉。

2、承包期内,甲方应维护乙方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得非法变更、解除承包合同;不得因承办人或者负责人的变动而变更或者解除,也不得因集体经济组织的分立或者合并而变更或者解除承包合同,不得收回承包地。

3、甲方应尊重乙方的生产经营自主权,不得干涉乙方依法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4、乙方在行使本合同约定的权利时,甲方应积极协助乙方并提供所需要的相关文件资料;该宗土地承包期内享受政府的所有优惠政策归乙方所有,甲方应积极协助乙方办理有关手续。

5、有权按本合同约定取得相应的土地承包费。

6、甲方应保证按照(土地管理法)第48条的规定,在合同签订签前召开村民会议,通过同意乙方承包的决议,并报乡(镇)政府批准。

六、乙方权利义务

1、乙方只能用于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允许的用途,在法律法规和政策允许范围内,乙方拥有荒山地范围内的一切使用权,拥有该土地的一切权益,包括但不限于承包宗地的`使用、收益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权利。

2、承包宗地被依法征用、占用的,乙方有权依法获得相应的补偿。

3、应当遵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

七、违约责任

本合同有效期内,未经任何一方书面同意,另一方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合同。擅自解除承包合同的,违约金按乙方应付土地承包费总额的十倍计算。

八、其他约定

1、甲方在签订本合同前,已将本合同各条款召集村民代表会议讨论,获得村民代表会议通过(附:村民代表会议决议)。甲方依据该决议并根据该村民代表会议决议的授权与乙方签订本承包合同。荒山地费用由乙方统一补偿给甲方村民代表。

2、本合同未尽事宜,由甲乙双方友好协商,另行签订补充协议。

3、本合同书一式三份,甲乙丙双方各持一份,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九、乙方合理合法利用荒山地,不得建化工厂、污染企业,甲方不得干涉乙方合理利用荒山地的权利。

十、该合同到期时乙方有优先权再续承包年限

甲方(签字盖章):

乙方(签字签章):

丙方(签字盖章)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承包合同 荒山开发承包合同 篇6

荒山开发承包合同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

负责人:________________

为发展林业生产,培育和合理使用林木资源,加快荒山绿化,发挥森林蓄水保土、调节气候、改善环境作用,促进鲁山经济发展,根据上级开发荒山精神,经甲乙双方充分协商,特订立本合同,以便双方共同遵守。

一、乙方将自己所有的坐落在__________的荒山_____________亩发包给甲方从业种植等农业生产经营,地块南北长 __________米,东西长__________米,四至为南至__________,北至__________,东至__________,西至__________(__________亩除外,土地示意图见本合同书附件一)。

二、承包期限为______年,自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起至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止。

三、承包费用为每亩每年______元,共计______元(大写:__________________)。

四、合同签字当日甲方向乙方预付______年承包费用______元(含其中一次性补偿毁掉原荒山杂树款),以后每年12月31日前付清当年承包款项。

五、对本合同条款,乙方已于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召集村民代表会议讨论,获得村民代表会议全票通过(村民代表会议决议见本合同书附件二)。乙方依据该决议并根据该次村民代表会议的授权与甲方签订本合同书。

六、甲方在开发承包荒山期间,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使用乙方所属村民,报酬由甲方承担。

七、甲方因植树需架设管道从河中取水,乙方不得干涉及收取任何款项,发生纠纷由乙方负责解决。

八、甲方在荒山承包荒山期间,所规划树木株距之间原先种植的树木,可随时采伐;行距之间原先种植的树木在新栽树木成活率达到60%以上后再采伐,所采伐树木由甲方自行处理。

九、乙方人员在采摘大南沟、小南沟堰滩栗子时,不得破坏甲方承包范围内的树木,造成损失的由乙方承担赔偿责任。

十、甲方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后,只能用于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允许的农业用途;在法律、法规和政策允许范围内,甲方拥有原承包荒山范围内的一切使用权,乙方不得干涉。

十一、乙方同意甲方在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前提下,可以自主采取转包、转让、出租等方式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取得的收入全部归甲方享有,乙方不得对此主张任何权利。

十二、在本合同有效期间,甲乙任何一方不经对方书面同意,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本合同。

十三、本合同履行期间,不因下列情形发生改变,甲乙双方仍应按本合同书约定内容履行各自义务:

1.甲方或乙方的负责人、经办人变更;

2.甲乙双方名称改变;

3.乙方分离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村民委员会,或者乙方与其他村民委员会合并为一个村民委员会。

十四、本合同书未尽事宜,由甲乙双方友好协商予以补充;补充合同视为本合同书的有机组成部分。

十五、如因本合同发生纠纷,由甲乙双方友好协商予以解决;协商不成或者不愿协商的,任何一方均可向甲方住所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十六、本合同书自双方当事人签章之日起生效。

十七、本合同书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持一份。

甲方:________________(盖章)

法定代表人(签章):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签章)

负责人(签章):______________

养殖场承包合同 篇7

一、农村土地承包合同法律性质的评价分析

关于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的法律性质主要有两种观点,即行政合同说和民事合同说。

(一)行政合同说

由于承包土地为村集体所有,法律又授权村委会为发包方,并以国家管理为目的,所以将农村土地承包合同认定为行政合同是有一定道理的。而且通过签订行政合同获得土地使用权的农民,还同时获得了一定的经营自主权,因此随着土地承包合同相关制度的建立,行政合同管理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

(二)民事合同说

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的主体双方地位平等,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固定了主体双方彼此之间基于承包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其主要功能并非为实现国家的行政管理目标,所以从合同签订的程序和原则以及不履行合同的法律后果来看,都应该算是一种民事合同。

(三)新型合同应区别分类

作为一种新型合同,农村土地承包合同不能归入合同法中的任何一类,所以应该直接立法进行规制,与此同时,对农村土地承包合同也应当区别分析,集体与村民签订的责任制土地承包合同属于行政合同,集体与村民双方经过协商、个人有选择权和自主经营权的,以及集体与非内部成员之间签订的合同,应属于民事合同。

(四)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的行政性

随着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的规范化和法制化,其行政性逐渐弱化,民事性越发突出。《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草案)的说明》中指出:“对家庭承包的土地实行物权保护,对其他形式承包的土地实行债权保护。”进一步明确了农村土地承包权属于民事权利。但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除了民事权利、义务外,发包方还享有一定的行政性权力,承包方也应承担相应行政性义务。

二、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的法律性质定位

在合同的主体、合同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合同权利的救济方式等方面,行政合同与民事合同存在着根本的区别。

(一)合同缺少行政主体

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的发包方一般是农村集体。根据我国《宪法》及《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集体不属于我国的一级行政机关。而行政合同的签订双方必须包括行政主体,但在农村土地承包合同中,双方当事人均非行政主体,因此不符合行政合同关于主体资格的规定。

(二)行政主体当尊重民事权利

因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特殊性,目前法律上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性质认定与其内容不相吻合,甚至产生了“债权说”和“物权说”两种不同结论,但毫无疑问这是一种民事权利。所以对于行政合同中的行政主体来说,为了保证行政的民主化和效益性,它应当遵守普通合同的规则。

(三)法律定位的错位

按照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农村土地承包合同设立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是民事权利,但因为发包方是集体,所以还是具有一定行政性,承包方也承担一定的行政性义务,这是法律在定位上的一种错位。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也不符合行政合同的规范意旨。

目前相关法律已明确将承包合同纠纷、承包经营权侵权纠纷、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承包地征收补偿费用分配纠纷、承包经营权继承纠纷界定为民事纠纷。因此,从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的救济方式来看,其亦应当定位为民事合同,而不是行政合同。

三、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的法律性质的立法完善

(一)应完善立法消除歧义

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应当使农村集体成为名副其实的民事主体。发包方的农村集体的主体地位问题往往会造成人们的误解,我国的《宪法》、《民法通则》和《土地管理法》中都对农村集体土地的所有权归属有明确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情况比较繁杂,加之随着时代变化,各法律中有关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规定并不完全吻合。所以应该以法律语言清楚、准确地传达立法意志,消除歧义。

(二)严格区分私法规范和公法规范

在我国农村社会,一般由村民委员会行使集体土地所有权,但村民委员会的行政功能往往左右了土地所有权的民事属性,所以应该将土地所有权管理的公私关系严格区分开来。

(三)将行政事务还给政府

村民委员会应该成为民事主体代表人,这样更有利于集体与村民关系的巩固,可以减轻行政负担。还应该取消合同范本,避免其中含有行政机关行政性法律关系的干扰,恢复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的民事合同属性,发挥其自有功能。

(四)科学认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

在我国农村社会,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的行政性与民事性的混淆和纠缠造成了诸多不良后果,所以要尽快将农村土地承包合同中的各种法律关系理清,在立法上严格区分其中的行政法规范和民法规范,对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的法律性质,曾存在过行政合同与民事合同两方面的争议,在具体实践中造成了诸多的弊端。根据对我国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的主体、当事人之间关系等方面的分析,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应属于民事合同。

村委会不可单方解除承包合同 篇8

某村村委会于1996年同9户村民签订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合同,承包期15年,合同上盖有村委会和县政府的公章。随后,承包人投入大量物力和财力,将旱地改成水浇地。2007年初,村里开会宣布将原来承包的土地收归集体,村民重新分配承包土地。村委會是否有权单方面解除承包合同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农村承包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六条规定:“法院应当依法维护原合同的效力,发包方毁约给承包人造成的经济损失,应当予以赔偿。因行政部门违法干预而毁约的,应由行政部门承担违约责任。给承包人造成的经济损失,应当先由发包方赔偿,再由应负责的行政部门负责处理,发包方无力赔偿的,如果承包合同未到期,可以按赔偿数额抵除承包人应缴交的承包金额。”从以上规定可以看出,村委会作为发包方,无权单方面解除承包合同。如果村委会执意单方面解除合同,是违约行为,由此产生的经济损失,由违约方承担。对村委会单方面解除承包合同的行为,承包户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律保护他们的合法承包权。如果他们在经济上已受到损失,可在起诉书中一并提出,按照上述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请求责任者赔偿。

(作者联系地址:湖南省益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办公室 邮编:413000)

毛楼水库水面养殖承包协议书 篇9

发包方:蒲岗村民委员会下称甲方 承包方:卢正兵下称乙方

甲方将其所有毛楼水库水面养殖经公开招标,乙方在无人竞标的情况下,与甲方协商,取得承包权,甲方与乙方经充分协商,达成一致并签订如下协议。

一、承包期限:自2012年元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止。

二、承包期间,乙方交纳甲方承包金16600元,协议签订时支付

6300元,2017年元月1日前付6300元,并每年向甲方交付水库埂除草清障,支付阀门、螺杆保养、蓄水灌水费用400元。若管蓄水清杂有失误者,甲方有权安排他人,其费用有乙方支付。

三、承包期间,乙方投放喂食是,严禁污染水质,影响人畜安全用

水,如乙方投放喂食影响水质,本协议自动终止。

四、水库隶属甲方,甲方应本着灌溉、防洪抗旱为主的原则,防洪

期间,乙方应注意泄洪,干旱年景,以抗旱为主,一般放养水位一水库堵门下为界,特殊干旱年景,不排除机械抽水,但其承包金可酌情减免。

五、水库防汛抗旱必须服从上级政府及水利管理部门和甲方的统

筹安排和要求。

六、乙方承包期间,涉及水面养殖优惠政策或补贴,由乙方享有,甲方提供乙方与之相关的相应手续。

七、本协议到期,乙方应在到期前一次性将底鱼捕捞结束,但不得

干库捕捞。平时不准放水捞鱼。捕捞是应确保安全,如乙方出现安全事故或意外事故,由乙方承担全部责任,与甲方无关。

八、本协议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见证机关一份,并经甲

乙双方签字后生效。

甲方:蒲岗村民委员会

乙方:

见证单位:

农村承包经营合同是否适用合同法 篇10

农村承包经营合同集中体现农地承包制度中承包经营权的主体、客体、承包期限、承包双方的权利义务等基本内容。

行政合同与民事合同在签订原则、协商结果与参与程度、权利义务的配置和救济上都存在不同,对合同当事人利益影响也差不较大,所以首先界定是民事合同抑或是行政合同

行政合同是为了实现行政管理目标,行政机关与相对人之间相互协商、意思表示一致所达成的协议。民事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其他法律的规定。)

就农村土地承包合同而言,可以从合同的主体、合同主体间权利义务的性质、合同应体现的基本原则等方面分析

合同双方主体。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的主体索然是法定的—发包方与农地所有权范围相一致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承包方一般为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他们之间是一种平等的民事主体关系。第一,发包方无论是村民委员会还是村民小组都是不是一级行政机关,法律法规规定最低一级行政机关是乡镇一级,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自治性组织,村民委员会下设的村民小组就更加不是行政机关。第二,委员会或者村民小组也不是法律法规授权组织。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当地全体居民共同所有,村民委员会与村民小组作为发包方,实际上是所有人选定机关依法行使其土地所有权而已,这是不必需要法律法规授权的。因此作为发包方的村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小组并不具有行政主体的特征,其双方是一种平等地位的民事主体。

农村土地承包的实质。土地承包并未改变土地的所有制关系,所改变的仅仅是提地的经营方式,且这种经营方式是农民自己创造出来的,法律法规只是对既有经营方式的确认与引导,土地承包制是国家的基本政策之一,但与通过行政管理而实施的其他政策而言有根本的区别,市场经济中,尊重农民的经营自主权,也应该是国家政策的导向和法律原则。所以双方签订的承包经营合同,属于双误合同,发包方尊重承包方经营自主权,承包方享有占有、适用收益和流转权利,维持农业用途,通过合同的形式将双方的权利义务固定下来,其意义至少首先不是为了实现国家的行政管理的目的。

签订程序与原则。农村土地承包法要求承包合同签订贯彻“民主协商,公平合理”原则,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地位平等,承包方案需经村民会议通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无权干涉,承包期限内,发包方也不得收回或者调整承包地。而行政合同虽然也许贯彻“公平合理”的原则,但其要约的提出并不体现“民主协商”,往往是由行政机关单方提出。而且在给予行政管理和公共利益的需要时,行政主体可以单方面解除行政合同,只需要承担一定得赔偿责任,甚至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免责。

不履行法律后果。《农村土地承包法》56条明确规定不履行合同义务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承担违约责任,违约者承担的明显是一种民事责任。而行政合同中,特别是行政相对人不履行合同,则可能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外之外的其他法律责任,还有可能被行政主体强制执行或代执行,明显具有行政制裁色彩。

农村土地承包合同中虽然掺有少量的非民事条款,如发包方的监督权、承包方维持土地农业用途的义务等,但这些并不是刑侦合同与民事的区别所在。正如借款合同的利率约定不得违反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利率标准。

养殖场承包合同 篇11

【关键词】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问题;途径

近年来,我国农民就业形势更具多元化,从事非农业生产人员数量呈逐年增加的态势,这对农村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和流动带来了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逐渐增多,对农村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加强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有效的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维护农村社会的安定团结。

一、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对《农村土地承包法》的宣传不够

农民不仅自身法律意识淡薄,而且文化素质普遍不高,这就导致大多数农民对《农村土地承包法》缺乏深入的了解,从而导致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不断,甚至还存在个别村委员会对集体土地经营权利进行侵犯的行为,承包合同相关条款得不到执行。

2.土地承包合同的程序没有法律效力

当前,农村土地承包合同30年不变,但在一些土地承包合员签订时,没有在公开及公正的环境下签订,部分合同甚至是以口头确立的,合员签订十分随意,缺乏书面的保证。部分合同甚至是由村领导干自行确定,不仅没有相关方案,而且没有经过村民的同意,合同缺乏公正性,个别村干部利用手中职权,往往以较低的价格在土地承包合同签订过程中使亲朋好友获得利益,非法承包现象较为严重。部分没有书面合同的村民自身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一旦出现问题,则会对农村的和谐、稳定带来较大的影响。

3.土地经营权流转不规范

一直以来我国城乡之间经济发展都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也导致当前许多农民不再从事农业生产,涌入城市。大量农民外出外工,使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现象十分普通,但很多农民土地流转过程中采用的都是口头约定,不签订法律合同,甚至存在土地弃耕的现象。一些较偏僻落后地区,不仅土地承包合同管理制度不合理,而且在政策上对土地承包行为监督不及时,再加之农民自身文化素质较低,这就导致土地承包过程中对于自己和对方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不明确,从而导致土地经营权流转不规范,存在着许多违规现象。

4.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归属于政府机构管理,但由于实际工作中,管理人员自身素质不高,再加之对工作缺乏认真、负责的态度,这就导致土地承包合同管理工作不到位,在执行土地承包合同过程中极易出现各种矛盾和问题,从而导致土地承包合同纠纷产生。

二、加强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的途径

1.加大《农村土地承包法》的宣传力度

需要在实际工作中重视村级干部的法律知识培训,合其能够知法、懂法,从而在实际工作中充分的运用法律来维护好农民及村集体的切身利益。加大对农村土地承包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可以将其印制成册,做到农民人手一份,还可以以公告牌的形式在各村委会进行张贴,加大对土地承包法的宣传,使村干部及村民都能够认真、深入的领会农村土地承包法中的各种规定,从而做到有效的贯彻落实。

2.做好合同收集工作

管理部门在土地承包合同管理的过程中处于重要地位。为此,管理部门应该提高自身责任意识,注重工作的实效性。工作中,要着重对土地合同档案管理做好收集工作,实现制度规范化,通过专人进行管理,形成完善的土地承包合同管理责任制度。在农民签订土地承包合同后,相关部门应该及时有效进行收集,避免合同长时间在农民手中存放。在进行收集的过程中,要按照国家标准进行严格检查,做好合同和实际的核查工作,只有二者相符才能入库,确保土地承包合同管理信息的真实性。

3.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制度

首先,对于乡镇人民政府和农业主管相关部门应在制度上、法律上、合同上、管理上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相关工作,通过流程制度的确立,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从而做到制度上的保障。其次,在进行承包合同管理的过程中,应配备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化管理。

4.提高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人员的素质

面对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管理工作将不断出现新问题、新情况,没有一支业务精、政策通、纪律严明、管理科学的人员队伍是很难胜任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工作重任的。因此,需要我们不断地在队伍建设上下功夫,花力气,为做好新时期的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创造有利的工作条件。

5.规范农村土地流转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来做好当前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同时制定详细的土地流转规程,进一步对当前农村土地流转进行引导和规范,确保流转程序的合法性,合同的规范性及流转手续的完备。作为农经部门,更需要对农民土地流转合同的签订进行引导和指导,办理土地流转合同的签证,积极调解土地流转纠纷,对土地流转合同进行备案。进一步完善乡镇农经监管部门职能,强化对土地流转的监管,更好的维护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另外,当前还要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充分的的利用市场调节来强化对土地流转的有效管理,构建农村土地流转长效机制及建立农村土地流转信息库,更好的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工作。

三、结束语

在当前农村发展过程中,作为农村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其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构建和谐农村的基础,因此需要针对当前农村经济的新特征,加强对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构建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体系,对各方面工作进行统筹,确保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新农村的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木生.福建省潭头镇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探析[J].北京农业,2013,12.

[2]郑永宁.原州区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存在问题及意见和建议[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0,21.

养殖场承包合同 篇12

农村林业承包合同近几年由于受到经济利益等因素的影响, 林业承包合同在执行的过程中出现纠纷的现象越来越多, 处理程度也越来越大, 对此要采取公平、公正的处理措施完善林业承包合同的规范, 建立产权清晰的林业承包合同制度。

1 林业承包合同纠纷产生的原因

1.1 林业发包、承包程序不够规范。

林业产权大部分不清晰, 虽然我国对于林业产权有了清晰的产权规定, 但是由于历史等原因, 有的地方将林业分配给村农所有, 有的将林业统一管理在村集体所有, 有的将其划分为村居委会所有, 由于不同的林业管理方不同, 导致林业的产权承包具有广泛的灵活性, 农村居委会享有农村林业管理权, 正是由于农村管理方式的不规范, 使得林业承包过程存在不规范行为, 比如对于村集体所有的林业承包, 没有对承包对象、年限、方式等进行公开, 而且对于承包的决策也没有征求过村民的意见, 就私自对林业进行承包。

1.2 承包合同未能反映各方的合同利益。

林业往往由于其在前期存在只投入不收益的现象, 使得林业在前期没有经济价值, 林业管理者对于林业的价值存在短缺性认识, 结果使得林业承包合同签订时没有对林业未来的经济价值进行科学的评估分析, 结果造成林业管理方盲目签订林业承包合同, 对于承包年限的规定往往依照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的年限进行。林业在若干年之后产生的经济效益大大引起了林业产权所有人的重视, 同时承包人在获取承包权之后他们就对林场进行管护, 扩大林场面积, 而产生的额外经济效率计算在自己的利润中, 而不支付相应的承包费, 有的甚至滥坎乱伐, 以致承包各方利益上的失衡和山林的毁坏。

1.3 双方履行承包合同均有过错。

由于农村法制观念比较淡薄, 人们对于合同的概念主要集中在传统的风俗民风的习惯中。合同双方对于合同的权利义务的认识存在一定的法律意识模糊性, 承包人在获取林业的承包权之后, 他们就认为自己是林业管理的主人, 他们对于林业的管理就可以为所欲为, 对树木的砍伐随意进行而不经过林业主管部门的批准, 而且承包人对于此种行为不认为是违法;同时村民由于受到传统的生活习惯的影响, 常常到林地进行砍伐寻找生活燃烧材料, 结果其行为影响承包人的经济利益, 导致村民与承包人之间发生冲突, 这些现象的出现都能够引起林业承包纠纷。

2 关于解决林业承包合同纠纷的方法

2.1 自行和解。

林业承包人与所有权人基本上都是相互认识的, 有的甚至还存在亲戚的关系, 因此在发生林业承包纠纷之后, 首要采取的就是双方自行进行调解, 本着“和能生财”的观点, 双方冷静的站在一起, 认真分析纠纷产生的原因, 各自退一步进行友好的协调, 达成新的合同或者和平解除合同最大化实现双方的利益。

2.2 缩短承包期。

从实际来看, 林业承包合同中约定的承包期一般都在30年以上, 有的长达50年到70年。中央关于发展林业方面的政策, 是从农村农民的根本利益出发, 家庭承包期可长达50年至70年, 但对招标方式承包的期限没有作出此规定, 双方协商, 在合同有效的前提下变更承包期限, 将较长的承包期缩短为20年以内, 只要收回成本略有获利即可。

2.3 依法诉讼。

在林业承包合同出现纠纷之后, 可以采取依法诉讼的方式解决合同纠纷, 由于诉讼采取的解决成本高, 但是其具有法律公正保护, 是近几年林业承包合同处理纠纷采取的主要方式。林业产权人对于承包人的诉讼要依据具体的纠纷事实进行诉讼, 如果承包人不按时进行合同的履行义务, 那么林场所有人可以进行违约损害赔偿之诉, 当然如果承包人不想承包林场提起的诉讼时, 要充分考虑所有权人与承包人的经济利益, 其中间接损失。

3 关于解决林业承包合同纠纷的对策

3.1 宣传政策、维护农村的稳定。

林业承包合同产生纠纷后, 我们应大力宣传党在农村的优惠政策, 调查了解纠纷原因, 充分考虑承包双方的利益, 建议合同当事人对有争议的合同条款进行变更或签定补充协议, 尽最大努力使承包合同有效继续履行, 避免造成经济损失, 维护农村山区发展经济的大好形势。

3.2 及时调解, 把矛盾化解在基层。

农村安定关系社会的稳定, 因此对于关系农村经济发展的林业纠纷问题要在基层解决, 实现社会的安定。林业承包目的就是实现林业价值的最大化, 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林业承包之后, 其各种问题摆在承包人的面前, 他们出资修建道路, 维护树木成长, 保护生态平衡等, 基本上林场前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没有任何收益。在林场具有经济效益时, 对其进行经济价值的计算是很难的, 因此在发生林业承包之后应该有基础人员积极协调, 并且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将矛盾控制在初发点。

3.3 慎重引导, 让当事人自己选择救济途径。

林业承包合同与其他合同不同, 承包期限较长, 投入资金较大, 承包前后的价值很难界定和分清。解决这类纠纷应慎重思考, 当事人绝不能以过激的方法“强迫”对方接受自己的意见, 更不能集体越级上访。

摘要:林业在后期产生的经济效益会导致林业合同在执行的过程中出现各种纠纷, 本文就是结合工作实践分析林业合同在执行的过程中出现的纠纷问题以及原因, 并提出完善林业承包合同的意义措施。

关键词:林业承包合同,纠纷,原因,对策

参考文献

[1]阿令德.林业承包合同纠纷案件难办的原因及对策[J].科技信息, 2010 (18) 65.

[2]张士存.关于我县果树承包合同产生纠纷的原因及对策[J].农村经济与管理, 1998 (3) :22-24.

上一篇:图书室读者须知下一篇:大学生周末实践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