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2024-11-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急诊健康教育工作总结(精选11篇)

急诊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篇1

为进一步开展好医院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公民健康素养,丰富公 众健康知识,做文明人,创文明城市,并根据急诊科的特点与世界健 康主题日有机结合,科学性地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现拟定计划如下:

一、在现有健康教育资料的基础上,新增一些当前世界新发现的流 行病种的资料,让公众了解更多的卫生知识。

二、设置健康宣传栏,架上健康教育资料不少于 5 种,并有针对性地更新资料。

1、每季度更新一次,结合当季多发病、当前新发现病种及世界健康 主题日有针对性地更新资料。(1)1 月份天气寒冷,容易感冒,受凉也易使旧病复发或加重,可 针对性地摆放防治感冒、慢性支气管炎、冠心病等方面的健康教育 资料。(2)2 月 4 日为“世界抗癌日”,可对病人口头宣讲健康的生活方式,针对性摆放防治宫颈癌、乳腺癌等疾病的健康教育资料。(3)3 月 21 日为“世界睡眠日”,在当月针对性地摆放资料和进行 口头宣教睡眠健康。(4)4 月 7 日是“世界卫生日”,5 月 29 日是“世界肠道健康日”,4 月和 5 月也是肠道病的多发季,可重点摆放胃肠炎和腹泻的宣传资 料。(5)5 月 31 日是“2015 年的第 28 个世界无烟日”,在 5 月份和 6 月 份,重点更新控烟资料。(6)

7、8 月天气炎热,做好预防中暑及胃肠道疾病的资料更新。(7)从 2000 年开始,9 月被命名为“脑健康月”,针对脑疾病重点 摆放相关健康教育资料。(8)10 月 8 日为“高血压日”,主要更新防治高血压的宣传资料。(9)11 月 14 日为“世界防治糖尿病日”,主要针对该病更新资料。(10)12 月 11 日是“防治哮喘日”,主要针对该病开展健康教育。

三、周一到周五,由大班或者专人针对病种并与世界健康主题日有机 结合,面对面发放宣传教育资料,并口头宣讲,作好相关宣传记录,由护士和病人或家属签字。

四、针对病种,结合健康主题日,每周利用投影仪进行一次宣教。

五、每两月举办一次健康知识讲座,作好记录。

急诊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篇2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本研究选取惠州市16家医院(包括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民营医院)急诊科为样本点,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326名急诊科护士(含急诊内科和急诊外科)进行问卷调查评估。 纳入标准:急诊科的注册护士;无听力或言语功能障碍;能够积极配合本调查研究。 排除实习生、进修生、助理护士。 告知所有参与调查护士此次研究项目,并签署同意书。共发放问卷326份,获得有效问卷326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1.2方法

1.2.1一般情况调查表本量表由研究者根据惠州市具体情况设计而成,内容包括年龄、护龄、职称、学历、 在编与否等。

1.2.2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2]本量表一共包括35个条目,从以下5个方面进行评分:1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2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3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的问题;4患者护理方面的问题;5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 采用1~4级进行评分,得分越高表明引起压力的程度越高。

1.2.3职业倦怠量表职业倦怠量表(Maslaoh burnout inventory,MBI)由美国心理学家Maslach和Jackson于1986年编制,国外已广泛应用, 其信度、 效度较高[3], 包括情绪耗竭、消极工作、低个人成就感3个维度。 使用0~6的7点计分,得分越高,表明某种感受出现的越频繁。 各维度工作倦怠程度评价:情绪耗竭:低为< 17分,中为17~25分,高为>25分;消极工作:低为<7分, 中为7~11分,高为>11分,低个人成就感:低为<12分, 中为12~16分,高为>16分;总倦怠程度:低为<35分, 中为35~52分,高为>52分,倦怠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782。

1.2.4 SCL-90量表[4]本量表适用于心理健康水平的测试,共包含有90个项目,具体分为10个方面:1躯体化:反映主观的躯体不适感,共12个项目;2强迫症状: 知道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拜托的无意义的冲动、 行为等表现,共10个项目;3人际关系敏感:指某些个人不自在感和自卑感,共9个项目;4抑郁:指抑郁苦闷的感情和心境,共13个项目;5焦虑:指无法静息、神经紧张以及由此产生的躯体症状,共10个条目6敌对:指从厌烦、争论、摔物制止争斗和不可抑制的冲动爆发等,共6个项目;7恐怖:与引起恐怖状态或广场恐怖所反映的内容基本一致,共7个项目;8偏执:指投射思维、敌对、猜疑、关系妄想等,共6个项目;9精神病性:包括幻听、思维播散、被控制感等,共10个项目;10其他,共7个项目。 本量表每个条目均按没有、很轻、中度、偏重、严重对应1~5分的5级评分。 以中国正常人SCL-90常模(n=1388)[5]为对照,总分超过160分、 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或单项因子分≥2分,可考虑筛选阳性。 得分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得分越低,说明心理健康状况越好。 本量表在国内已经应用广泛,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参与调查的护理人员一般情况

护士年龄、护龄、职称、学历、编制等一般资料见表1。

2.2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状况

本研究发现,326名急诊科护士的工作压力源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2.94± 0.48) 分], 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2.88 ±0.56) 分], 患者护理方面的问题[(2.86±0.62)分],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的问题[(2.52±0.84)分],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2.47±0.52)分],总分为(2.94±0.36)分。 35个项目中“经常倒班”[(3.88±0.25)分]、“护理工作的社会地位太低”[(3.79±0.42)分]、“工作量大”[(3.75± 0.50)分]、“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事故”[(3.71±0.40)分]、 “患者及家属不礼貌”[(3.69±0.52) 分]、 “ 患者的要求太高或太过分”[(3.66±0.45)分]、“护理的患者突然死亡”[(3.62±0.41)分]、“上班的护士数量少”[(3.61±0.39)分]、 “ 护理的患者病情过重、 过急” [(3.60 ±0.44) 分] 条目得分较高。

2.3急诊科护士的工作倦怠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 工作倦怠量表得分为(3.42± 0.94)分,其中,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低个人成就感、 情绪衰竭、消极工作;只有6.7%的急诊科护士没有或很少有倦怠情况, 有79.8%的人出现了中度的倦怠感。 见表2。

2.4急诊科护士SCL-90得分及与国内常模比较

急诊科护士SCL-90量表各因子及总分得分均高于国内常模[5],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 见表3。

3讨论

急诊科护士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工作性质不同于其他工作,她们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在复杂的工作环境中面对不同的患者,及时观察病情并上报医生,准确执行医嘱。 心理压力是压力源和压力反应共同构成的一种认知和行为体验,指的是人的内心冲突及与之相伴随的情绪体验[6,7,8]。 压力由地点和人对环境的主观感知共同决定[9]。 本研究结果发现,急诊科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源主要是来自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其次是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且得分普遍较高。急诊科护士长期从事高负荷和高强度的体力工作, 与医院同年资的外科医师相比福利待遇低, 继续深造学习的机会少,无规律的三班倒,长期延续必然导致了急诊科护士心身的倦怠。

注:t值为急诊科护士与国内常模SCL- 90量表评分比较;“-”表示无数据

紧张的急诊护理工作让急诊护士处于一种应激状态,从而导致焦虑等负性情绪的产生,长期积累的负性情绪如果不能宣泄, 就会影响护士的心身健康, 而不良情绪的产生又与个体的认知调节策略、应对方式以及个性特质有关。 研究指出,性格内向固执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的护士在工作中表现出较高的职业倦怠水平[10],表现在她们在遇到问题时, 倾向于使用消极的认知应对方式[11]。 急诊护士从事的是一项高风险职业, 要求其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娴熟的护理技能,但急诊护士高强度的工作、频繁的夜班更换,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极易引起其心理不平衡,导致情绪低落,工作积极性降低,加上我国护理人员学历整体不高,晋升机会少,更增加了护士的压力,降低了个人成就感和职业自豪感。

工作倦怠调查结果显示,情绪耗竭症状最常见60%的护士出现了中度或重度的情绪耗竭, 其中,严重耗竭的占16.6%。由于急诊的医疗服务是救治危重患者的生命, 容易在医疗过程中得到患者及家属的认可,因而低个人成就感的发生率很低,只占4.3% 有学者指出, 高强度的工作对于MBI量表中情绪耗竭的影响最为显著[12,13,14]。 因而急诊护士在工作时要调整好心情,提高对个人工作的认可,另外从医院管理角度而言,要适时安排休假,改善急诊科工作环境定期进行技能培训以及心理咨询, 从而减低工作倦怠感。

本调查结果显示,SCL-90量表总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 表明惠州市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欠佳,这与之前付能荣[11]的研究结果一致。 急诊科是医院中重症患者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 是所有急诊患者入院治疗的必经之路,急诊科的护士在诊疗的整个过程中扮演着多种角色,不但要完成急救时的护理工作,还要处理好护患、医护关系,随时处于应激状态,若未做出良好的应对调节则容易出现紧张、焦虑、情绪低落等症状[15]。 急诊科护士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加强规范化管理,是避免护理纠纷的重要举措[16]。 应提高急诊护士心理健康水平呼吁社会形成尊重护士、重视护士的良好风尚。 应改善工作环境条件,提高待遇,以调动急诊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更好地为患者服务[17]。

总之, 急诊科作为抢救危重患者的第一阵地位置,急诊护士存在着诸多压力源、工作倦怠感以及影响心理健康的因子。 医院的管理层应调整好急诊科护理的人员编排,实行交替的轮岗制度,改善福利待遇定期安排护士外出深造, 提高急诊科护士的自身价值,从而提高急诊科护理质量。 作为特殊职业的工作者,急诊科护士要注重自己的身心健康,用更加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和工作,推动急诊科护理事业的长远发展。

摘要:目的 分析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源以及心理健康程度,以期促进护士工作效率,提高服务理念,推动医院的护理发展。方法 以惠州市326名急诊科护士为调研对象,采用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Maslach工作倦怠感量表以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急诊科护士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健康状况。结果 急诊科护士的工作压力源从高到低分别为: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2.94±0.48)分],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2.88±0.56)分],患者护理方面的问题[(2.86±0.62)分],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的问题[(2.52±0.84)分],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2.47±0.52)分]。工作倦怠量表得分为(3.42±0.94)分,其中,情绪衰竭方面得分为(3.86±1.36)分,消极工作方面得分为(2.63±1.25)分,个人低成就感方面得分为(2.47±1.21)分。急诊科护士的SCL-90各因子及总分得分均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惠州市急诊科护士存在着诸多压力源及影响心理健康的因子,医院管理层应该重视急诊科护士的身心健康,采取相应的措施应对,以提高急诊科的护理质量。

急诊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篇3

【关键词】 急诊护理,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随着当今医学的不断发展,医疗结构不仅仅要对患者进行治疗,还必须要教导患者进行自我护理,不断提高健康教育水平[1]。护理人员必须要充分发挥其专业职能,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此外,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还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并做好预防措施。本院自2005年起便对急诊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根据相关统计显示,对患者实行健康教育工作对急诊患者的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要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1 急诊护理当中健康教育的意义

1.1 护理人员是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患者进行急症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对患者接触较多,能够详细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和心理状态。因此,护理人员能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工作。此外,护理人员与一般的健康教育者有所不同,由于受到职业的影响,他们具有更加专业的急诊护理知识,并能够对患者的实际病情进行准确把握,从而进行专业的护理救治。总而言之,急诊护理人员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2]。通过对急诊护理人员进行教育方面的培训工作,让他们能够结合自身专业对患者以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让患者对症状有更加深刻的了解,从而增强他们对治疗的信心和依从性。因此,急诊护理人员是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工作能够改善医患关系 与其他医院科室不一样,在急诊科室中,护理人员与医生的比例为1:3左右。因此,在进行急诊救治的过程中要求护理人员有专业技能,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接触时间较长,因此,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非常重要。护理人员要和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和生理需求,并对患者进行合理的健康教育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得到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也容易接受护理人员的教育。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对患者进行亲切的护理,有利于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由此可见,建立好的护理关系是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桥梁。

2 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的必要条件

2.1 安抚患者的情绪 由于患者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各种负面情绪,这些负面情绪并不利于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因此在进行健康教育工作之前,必须要有效稳定患者的情绪。另外,由于急诊病患者的发病原因复杂,且疾病种类繁多,对患者的影响非常重大。护理人员必须要首先做好抢救工作,解决燃眉之急,避免患者的生命受到威胁,还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对患者进行疾病的讲解,让患者摆脱恐惧、不安的心理状态。

2.2 对患者进行合理的健康教育工作 “健康”一词,并不单纯是指患者的身体没有缺陷,还必须要包括良好的心理状态以及适应能力。所以,对急诊病患者做好护理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在进行急救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必须要通过良好的言语、行为对患者进行照料,让患者得到足够的温暖。当患者的病情得到稳定时,有必要对患者以及其家属进行医学急救方面以及卫生方面的知识讲解,帮助患者及其家属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总而言之,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意义重大,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是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要将急诊护理与健康教育两者相结合,为患者提供全面、优质的服务。护理人员只有通过及时了解患者的情况、对患者进行细心照料,才能让患者及家属从意识上了解到自我保健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进行健康教育。

3 健康教育的形势与内容

3.1 健康教育的形式要注重多样性 急诊科进出的患者较多。因此,对患者的宣传教育不能单纯以一对一教育为主,护理人员还必须要利用空间进行宣传,如:标语、黑板报、海报等,还可以进行悬挂式的图片宣传[3]。此外,护士还尽可能地对所有患者进行言传身教。在对患者进行护理之后,还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病情、性别、年龄等)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增强患者的护理意识。

3.2 健康教育的内容要注重多样性 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必须要注重内容的多样性,不拘泥于表面。以往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着这样一個弊端: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一般只宣传基础的卫生知识、健康知识和疾病防治措施,而没有更进一步对患者的心理方面进行教育。教育工作除了对患者进行最基本的健康知识、卫生知识等方面的健康教育工作之外,还必须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教育,对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进行有效干预,才能够达到教育的目的[4]。

在进行急救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尽力让患者的情绪稳定下来,避免患者出现不良行为,从而影响治疗。在一些医院当中,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行为指导[5]。举个例子,在面对胆固醇过高的病患者,医护人员必须要对患者进行胆固醇疾病方面的讲解,如疾病的危害,护理等,指导患者控制脂肪和糖分的摄入量。又如对于高血压患者,护理人员必须要对患者进行高血压的病状、危害等方面的讲解,劝其戒烟戒酒,对饮食进行有效控制,并定期到医院进行血压测量等。

4 结束语

健康教育不仅要从生理上,还必须要从心理上对患者进行教导,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身体健康[6]。因此,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从而提高教育质量是非常必要的。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也能够对医护人员自身的知识进行巩固,并将专业知识更好地投入到护理与教育工作中,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 孙丽霞.急诊护理中健康教育的作用效果分析[J].求医向药,2012,10(09):421.

[2] 罗丹.个性化健康教育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01):115-116.

[3] 敖特根花.分析急诊护理中健康教育的作用[J].中国伤残医学,2012,20(03):105-106.

[4] 梅花,狄雁鸿,刘春兰,等.浅析急诊护理中健康教育的作用[J].求医问药,2012,10(01):306-607.

[5] 蒙玉玲.急诊患者的特点及护理对策[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09):1798.

急诊科入科教育反馈表 篇4

由于急诊科急救部工作的特殊性,急救部是连续值24小时的班,然后在休息48小时。周一至周五上午交班时间为早上8:00,周六及周日为早上9:00.每个人不得无故缺勤,值班期间不能以各种理由擅离岗位,必须做到有事请假,以便做好相应交接工作,让急救工作稳步运行。

二、教学活动

每周一次,时间为周五交班后进行,由高年住院医师或主治医师主持,所有住院医、进修医师、研究生、规培生及实习生均要参与;

三、轮转要求:

所有轮转人员均要完成目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定的相应要求。

四.学生纪律及在科规培规章制度

1.学生按带教老师排班准时上班,要求交班前30分钟到位。严格遵守医院规章制度,不得迟到早退。

急诊护理工作总结 篇5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之间,又到了2016年的年终岁尾,一年来,在院领导,护理部直接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医院各科室的配合帮助下,我科全体医护人员齐心协力,坚持以人为体,以病人为中心,提供最优质服务为宗旨,实行微笑、主动、感动服务,使我科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1、根据护士人数及科室工作性质进行合理的分工和安排,要求科室护士24小时电话畅通,做好突发事件的应急准备,并配备帮班,制定了急诊科帮办职责,督促认真落实各班岗位职责,做到有分工有协作。

2、指导护理人员配合医师做好急诊危重病人抢救与120救护车出诊工作,做到药品、物品、器械齐备,出车及时,措施到位,记录规范,在“120”院前急救及院内急救抢救过程中,从病情评估、预检、分诊、分流到安全正确地转运入科。每个环节都能做到无缝衔接,有力地保障了辖区居民的生命安全,为广大老百姓提供方便快捷的急救服务,为患者赢得抢救时机,挽回生命,确保绿色通道畅通无阻,本年度救护车年出诊量1995次,成功抢救危重病人1000余人次,进一步完善了留观患者的管理,针对留观输液患者制定了管理办法及护士工作流程。

3、做好病房管理及医疗文件的书写工作,为病人提供整洁舒适安全的就医环境,利用每天的早查房时间进行督促检查,认真学习医疗文件书写规范,并定期检查,医疗文件书写合格率95%。

4、督促护理人员认真执行医院及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积极参与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本院急救危重病人的抢救护理工作,对成批和重大的抢救亲自参加并进行指导。

5、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业务技术培训,现在科里每个护士都能熟练掌握心肺复苏、吸氧、吸痰、洗胃、气管插管电除颤的配合、呼吸机的使用等专项抢救技术,鼓励学习急救护理新知识、新技能并应用于临床,支持护士继续教育,现取得本科学历2人,本科在读5人,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篇。有计划、有目标、分层次对全科护理人员开展业务学习,尤其针对低年资及新入科人员做好专科培训,强化三基训练,并定期进行考核,三基训练考核合格率100%。

6、保持急救器械、物品、药品处于应急状态,专人管理,定期检查维护,及时更换,补充,做到急救物品药品完好率100%。

7、在急诊抢救工作中,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落实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工作标准,防止传染病的传播,做好自身防护、消毒隔离、医疗废物管理,严防院内交叉感染。严格按要求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防止交叉感染,无菌物品合格率100%。

8、以身作则,教导护理人员改善服务态度,要求所有护士按规范着装,佩戴胸卡,使用文明语言,本年度未发生一起因为服务态度引起的投诉。

9、教育护理人员增加职业风险意识,增强法制观念,使护理人员自觉遵守 职业道德 行为规范,形成了人人遵纪守法、遵章守制的良好局面。

急诊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篇6

来源:护理论文网

【主题词】 急症/ 护理;护理工作;护士作用 急诊护理工作的特点

1.1 急 急诊患者发病急骤、来势凶险、时间性强,所以一切工作突出一个“急”字,要分秒必争、迅速处理。这决定急诊护士应有巨大的潜能,投入高速度、高效率的工作。

1.2 忙 急诊患者病情变化快,来诊时间、人数、病种及危重程度均很难预料,因此随机性大、可控性小。尤其遇有交通事故、集体急性中毒、传染病流行等,患者常集中就诊。所以急诊工作十分繁忙,要做到紧张而有秩序[1 ]。

1.3 多学科性 急诊患者病种复杂,疾病谱广,几乎涉及临床各科常需多科人员协作诊疗。因此要有高效能的指挥组织系统和协作制度。

1.4 易感染性 急诊患者因无选择性,常有传染患者,易造成交叉感染。因此,要特别注意无菌操作和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1.5 涉法及暴力事件多 如服毒自杀、车祸、打架斗殴的刀伤等。因此,要遵守医疗法规及要有高度的自控力,防止发生医患冲突。急诊护理工作的主要任务

2.1 承担急诊护理工作 对病情紧急的患者做好预检分诊工作,能得到及时诊治和处置。

2.2 承担急救护理工作 制定各种急诊抢救的实施方案。对急危重患者以及成批伤员,要上传下达立即组织人力、物力进行及时有效的抢救。对急诊留观的重患者应及时配合医生以明确诊断,正确治疗,必要时给予监护。

2.3 承担急诊护理人员的培训工作 建立健全各级各类急诊护理人员的岗位职责、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范。培训急诊护理人员的抢救水平,加速急诊护理人才的成长。

2.4 开展急诊护理领域科研工作 开展有关收集急症、危重症患者病情发生发展过程的第一手资料和护理方面的研究工作,从而可总结诊治、护理等方面的经验及规律,提高急诊护理质量;进一步找出问题,研究、分析急诊护理工作质量的检控。护士在急诊医疗中的多种角色

3.1 护士是急诊医疗中的主力军 护理工作是具体实施抢救和治疗方案的“主力军”。医师所制定的治疗和抢救方案固然起到决定性作用,但关键在于确切地执行所指定的方案。如对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的抢救,就应严格地做好雾化、翻身拍背、吸痰、观察病情、无菌操作,如有一环失败,即前功尽弃。

3.2 护士是急诊医疗中的先行官 急诊护士也就是“一线人员”,在24 h 内与患者保持密切接触。患者一进急诊科,首先接诊分诊的是护土,是分诊护士把他们安置在抢救或诊治场所;危重患者进入抢救室,首先接诊的又是抢救护士,根据病情即作紧急处理;如患者留置在急诊科,又是护士进行巡回观察,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师。所以护士是首先接触患者、首先抢救患者、首先发现病情变化的“先行官”。

急诊高血压病人的健康教育 篇7

1 急诊高血压病人的特点

急诊室就诊的高血压病人年龄、病因、症状有所不同, 但最常见是以下几种: (1) 平时进食高热量食物, 体型偏胖, 喜吸烟、饮酒, 导致血压升高出现头晕、头痛症状来就诊; (2) 高血压起病缓慢, 早期常无症状, 出现头痛、眩晕、心悸、耳鸣等症状来就诊时才被发现患有高血压; (3) 脑力劳动、长期过度紧张、引起血压升高及受了精神刺激而引起血压一过性升高来就诊; (4) 季节变换时急诊老年高血压病人明显增多; (5) 擅自增减降压药的剂量, 没按时服药甚至停药, 引起血压突然急剧升高, 出现头痛、烦躁、恶心、呕吐、胸闷、气促、视力模糊等严重症状来就诊。

2 健康教育

2.1 健康教育的形式

(1) 在急诊候诊区将高血压的病因、病机、临床症状、危害和预后的基础知识以及饮食、烟酒、情绪与高血压相关的生活常识印制成册, 用图画加文字形式印刷贴墙, 使病人及家属在就诊时得到及时的知识教育, 在潜移默化中得到良好的健康教育。 (2) 在给病人做治疗、护送做检查及定时测血压和观察病情时, 针对病人自身的病情及时进行“一对一交谈”开展健康教育, 既激发了病人学习动力和愿望, 调动了病人的主观能动性, 提高了健康教育的效果, 又使护士掌握了沟通技巧。

2.2 健康教育的内容

2.2.1 改善不良生活方式

高血压是一种与生活行为方式密切相关的疾病, 其发生、发展进程中不良行为生活方式起着加重病情发展的作用。有研究表明, 以生活方式改善为主要内容的非药物疗法可以增加降压药物疗效, 对于部分轻症病例, 有效的生活方式改善甚至可以使其避免药物治疗[2]。 (1) 合理膳食。限制钠盐摄入, 每天应低于6g。保证充足的钾、钙摄入, 多食绿色蔬菜、水果、豆类食物, 油菜、芹菜、蘑菇、木耳、虾皮、紫菜等食物含钙量较高。减少脂肪摄入, 补充适量蛋白质, 如蛋类、鱼类等。增加粗纤维食物摄入, 预防便秘, 因用力排便可使收缩压上升, 甚至造成血管破裂。控制体重, 控制总热量摄入。 (2) 适度运动。指导病人根据自身的体质状况、血压高低等, 掌握好运动量, 以自我感到全身舒适为度, 不可盲目加大运动量。建议慢跑、健身操、打太极拳、瑜伽、气功等有氧运动。运动强度应据运动时的心率来判断。最大心率= (170-年龄) , 每周运动3次~5次, 每次持续30min~60min, 但血压较高、症状较多或有并发症病人应增加卧床休息的时间。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降低胆固醇的生成, 能增强肌骨骼, 减轻体质量和改善胰岛素抵抗, 提高心血管适应调节能力, 稳定血压, 并且能增加食欲, 促进肠胃蠕动, 预防便秘, 改善睡眠。 (3) 调畅情绪, 保持心理平衡。向病人阐明高血压是典型的身心疾病[3], 心理因素 (精神神经因素) 不仅是高血压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而且还影响高血压的转归, 不良情绪可诱发高血压急症, 根据病人性格特点、工作性质等, 及时了解病人心理顾虑, 给予适当心理疏导。如听音乐、读书看报、深呼吸等以缓解压力。指导病人学会自我调节, 增强适应能力, 遇事要冷静、沉着, 保持乐观、稳定的心态, 从而避免易怒、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出现。同时指导病人家属给病人多一些理解, 宽容和支持, 通过医生、病人、家人的共同努力为病人创造一个安静舒适、轻松愉快的环境。 (4) 戒烟、限酒。告知病人香烟中尼古丁可刺激肾脏分泌儿茶酚胺, 引起全身小动脉痉挛、致血管内皮功能紊乱, 长期吸烟会加重高血压病情。长期饮酒者其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增高, 易引起高脂血症, 同时也是脑出血的诱因, 有高血压家族史或超重肥胖者均应坚决忌酒。 (5) 生活规律, 起居正常。指导老年病人晨起勿过快过猛, 预防体位性低血压发生。根据天气变换, 适当加减衣物, 注意防寒保暖, 预防血压波动较大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建立早睡早起, 定时睡眠的作息时间, 不仅有利于消除疲劳、恢复体力, 而且有助于防止血压波动。

2.2.2 用药护理

许多病人不能按医嘱坚持服药, 是高血压病最危险的因素, 是引起严重并发症的诱因。病人自以为症状缓解, 血压降低, 就自行减量甚至停药, 从而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应指导病人正确服用药物。 (1) 强调长期药物治疗的重要性, 用降压药物使血压降至联想水平后, 应继续服用维持量, 以保持血压相对稳定, 对无症状者更应强调。 (2) 在给病人做治疗时, 告知有关降压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作用及不良反应, 并提供书面材料。如钙通道阻滞剂硝苯地平有头痛、面色潮红、下肢水肿等不良反应。病人必须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 如果根据自觉症状来增减药物。忘记服药或在下次吃药时补服上次忘记的药量, 均可导致血压波动。 (3) 不能擅自突然停药, 经治疗血压得到满意控制后可逐渐减少剂量。但如果突然停药, 可导致血压突然升高, 冠心病病人突然停用受体阻滞剂可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 (4) 注意自我检测:如血压波动较大, 应及时随诊, 遵医嘱调整用药。不应无症状就不予治疗, 延误病情。 (5) 指导病人预防直立性低血压的方法, 在联合用药、服首剂药或加量时应特别注意。服药时间可选在平静休息时, 服药后继续休息一段时间再下床活动。如在睡前服药, 夜间起床排尿时应注意。改变姿势, 特别是从卧位、坐位起立时动作宜缓慢。避免用过热的水洗澡或蒸汽浴, 更不宜大量饮酒。病人出现乏力、头晕、心悸、出汗、恶心、呕吐时采取下肢抬高位平卧, 促进下肢血液回流。

2.2.3 学会自我监测, 预防并发症

(1) 学会自我监测, 可使病人全面了解自己的血压控制情况、用药水平和身体状况[4]。学会自我管理, 才能充分发挥病人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积极配合治疗。定时监测病人血压时, 可建议病人购买一台血压机, 教会其测血压的方法, 为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应做到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前后有比较才便于调整用药。 (2) 指导家属学会观察和判断病人病情的变化, 掌握基本的自救知识[5]。若病人突然出现血压急剧升高、剧烈头痛、抽搐、意识不清甚至肢体瘫痪, 提示可能发生高血压危象或高血压脑病, 此时家属要保持冷静, 抓紧时间给予简单的急救 (舌下含服硝酸甘油) 后再送往附近的医院。若病人出现心悸、呼吸困难、心前区疼痛或夜尿增多、少尿、一侧肢体麻木、口角歪斜或视力模糊等, 提示发生心、脑、肾、眼并发症, 则应及时就诊。

健康教育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病的基础和前提, 通过对病人实施健康教育, 不仅改善病人不良的生活行为方式[6], 而且提高了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有效控制血压, 提高了生活质量。同时也提高了护士的整体素质, 并将护士良好的服务态度、高度的责任心和丰富的专业知识较完美的展示于病人, 有效促进护患沟通, 增加了病人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 从而提高了病人对急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关键词:高血压,急诊,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尤黎明.内科护理学[J].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166.

[2]贾兰萍, 肖顺贞, 史淑萍.97例高血压病人服药依从性相关因素分析[J].现代护理, 2003, 9 (1) :29.

[3]瞿聚山.疾病与健康教育[J].北京:北京科技出版社, 2001:10-11.

[4]陈希萍, 李子萍, 潘杰.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 2008, 22 (6B) :1587-1588.

[5]曾素琴.686例老年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J].护理研究, 2008, 22 (1B) :168.

浅谈急诊科护理工作体会 篇8

[关键词] 急诊科;护理;工作

急诊科处于医院的前沿,其中急救护理又是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抢救成败反映了一个医院的医疗质量,也是护理水平高低的综合体现。急诊科护士应熟练掌握急救护理的知识、技能和急危重病人的心里特征,对降低病人的死亡率,促进人类健康起到重要作用。就急诊科工作谈点浅体会。

1.完善各项制度、严格操作规范

1.1强化制度意识;有章可循,制度管人,保证制度的落实,是护理工作的标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各项急救护理常规,并贯彻融汇到急诊护理工作的各环节中使护理质量得以不断的提高,防止护理缺陷的发生。

1.2严格执行签字制度;对新入院的患者重点进行安全防范知识的宣教,如;心力衰竭和心肌梗塞的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严禁用力排便;有风险的操作如气管插管、胃管严格按规程操作,意识障碍患者防止坠床等;在治疗过程中,未经业务人员同意不能擅自离开医院,执意拒绝者,应做好解释工作,无效时及时向医生回报,并请患者或家属签字认同。

1.3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落实各项诊疗活动中的查对制度,在抽血、给药、或输液、输血时,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识别方法,不得仅以病床号作为识别依据。开展请病人说出自己的名字,后再次核对的确认病人姓名的方法。制定急诊危重患者腕带使用制度,护送安全制度,疾病护送标准流程,确保急救转运中的安全管理。严格交接班制度。

2.加强急救护理知识和技能培训

2.1掌握急救理论知识,提高临床思维能力;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科学,需要医护人员在实践中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尤其是急诊科的医护人员需增强对各种疾病的认识能力,具备相应的急救能力和技术。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各种急症的临床表现和处理方法,要求医护人员在短时间内从错综复杂的临床表现中理出头绪抓住要点,进行横向比较,综合分析。我科每周安排专题理论讲座,教学查房及定期的疑难病例讨论,定期或不定期常规化进行模拟实际抢救患者的程序演练,如在模拟人身上进行心肺复苏,强化医护人员的急救技能。有效的提高了急诊护士临床应急处理能力。

2.2加强专业技术理论培训;掌握各种急危重症护理方面的程序和处理要点,提高相应的急救、应急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技术。我院对急诊科各级护士制定了“三基”训练方案,护理部和科室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学习急诊护理知识及相关技能培训内容的讲座,安排高年资护士进行护理教学查房;定期或不定期常规化进行模拟实际抢救护理程序的演练;定期进行护理危重病例讨论;积极组织急诊科护士参加医院每年定期进行的护士理论和技术操作考试。

2.3规范护理文书的书写;组织急诊科护士认真反复学习护理记录要求,做到观察准确、及时、完整是急诊科护士临床护理中必须重视的问题。护理文书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医疗文件,是检查和衡量护理质量的重要文字资料,是医生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病人接受护理的惟一法律证据。

3.强化服务意识、做好护患沟通

注重护患沟通,减少医疗纠纷;急诊科接诊的患者均为急危重症,病情复杂变化迅速,短时间内即可致命,此时患者及家属常有情绪激动,稍有疏忽,极易引发矛盾,故要求急诊科护士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规范自己的言行,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掌握沟通技巧规避医护风险,消除纠纷隐患,在短时间内解除患者的痛苦,取得患者的信任。

急诊科的护理质量控制的好坏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因此,提高急诊科护理质量控制,做好护患沟通工作,对降低护理风险,预防护理纠纷发生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加宁,宋雁宾.加强护理风险管理的思维与方法[J].中华护理杂志,2005.14.(1);47

急诊科工作总结 篇9

2013年度

在党的十八大正确思想指导下,在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急诊科全体医护人员团结奋斗,克服困难,以提高医疗质量、提高出诊率为主要目标,较圆满地完成了医院交给的任务。现简要总结如下:

一、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医疗质量始终是我们急诊科工作的重点,提高医疗质量是我们工作的第一目标,树立以医疗质量为核心的服务理念,保证医疗行为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强化责任意识、风险意识和主人翁意识。贯彻执行各项核心制度。

针对急诊科高风险、快节奏、多纠纷的特点,随着人们医疗需求的不断提高,急诊科的医护人员要求知识面广、反应迅速、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及社会关系的协调能力。针对以上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措施。全科医护人员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急诊急救水平,将各项检查 制度责任到人,做到分工明确,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减少导致医疗纠纷的隐患,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

开展便民服务,参加急诊急救演练,提高实战应急能力。一年内急诊科医护人员多次参加院里及内科系组织的各项业务学习。分别选派2名医生参加省、市举办的安全应急培训。

二、重视医德医风建设:一年来,围绕开展“三好一满意”“万人评百科”活动,科室各项工作始终贯彻以病人服务这个主线,统一认识,结合先进人物事迹教育,增强主人翁意识、工作责任感,弘扬“以院为家,爱岗敬业”的工作精神,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珍惜自己工作岗位,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感,强化服务意识,换位思考,把行 动统一到为人民服务上来。

经常主动帮家属搬运病人,做好院前急救工作。做到服务态度更加好转,病人满意率提高。认真开展行风建设活动,认真考核。完成“三好一满意”“万人评百科”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三、加强急诊科建设:加强急诊急救基本功训练,送一名医生到麻醉科学习气管插管技术,以便尽快达到三甲专科医院急诊科的标准。参加全市急诊急救拉练演习。随着冠心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患有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数明显增加。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介入治疗已经成为常规性治疗方法。我院的急诊科可以做到从病人进入急诊科大门起到送至导管室行冠脉造影的时间最短30分钟。

我院的急诊急救工作在牡丹江市及周边县市的心血管急救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建设一个与三甲专科医院实力相匹配的、能够承担牡丹江市及周边县市的心血管疾病急诊急救任务的急救中心。今年急诊出车600次。此工作得到了院领导正确指导与安排。

四、加强科室管理:督促医务人员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核心制度,医护常规和技术操作规程。实行临床路径管理。全面开展优质护理工作。科学配臵护士人力资源。有实施方案和便民措施。

五、加强团结、凝聚人心、实行效益最大化。在完成各项工作的同时关心每一位同事,急诊科值班医生5人,经常是一夜的不停接诊、治疗后早晨还不能按时下夜班,接着出门诊或参加科室手术、出车备班等。因人员缺少,今年医生组无一人休带薪假期。

急诊科加班加点不胜枚举,大家毫无怨言,遇到抢救时齐心协力,没有退缩。我们接收过来自全市各综合医院送来的主动脉夹层病人及其他危重心血管疾病病人。与各医院保持良好的关系,与我院相关科室配合默契,使许多病人转危为安。既抢救了病人的生命,提高了我院的社会效益,又增加了我院的经济效益。达到了双赢的目的。

六、存在的不足

1、急诊意识和服务意识有待加强,个别人员缺乏责任心;

2、学术气氛不浓厚,科研意识不强;

2014年工作计划

在院党委的领导下,围绕医院的整体工作,计划从以下几方面改进工作。

一、加强管理,强化服务意识,规范服务行为,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确保医疗安全。

急诊科是医院的窗口科室的前沿,做好服务工作,处理好医患关系,针对本科室存在的可能导致纠纷的隐患制定措施,避免医疗纠纷,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

再抓行风建设,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急诊科医护人员在患者心目中的信任度,提高医院在社会的声誉。建设监督检查制度。

二、加强业务学习,浓厚学术气氛,提高医疗质量。到上级医院观摩学习,对急诊科的管理增加新概念,注入新的活力,参加急诊急救培训学习班,加强与基层医院交流。有计划地对年轻医护人员业务培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三、增加对应急突发卫生事件的急救演练次数,培养急诊科医护人员快速应变能力。申请派医生外出学习,开拓视野,更新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

急 诊 科

急诊科工作总结 篇10

一、规范教学制度,提高教学质量

本学年多次召开教研室主任、教学秘书及全体教师会议,重点落实日常工作中的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如教研室教学例会制度、备课制度、试讲制度、听课制度、教案评比制度、命题阅卷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规范教学查房、实习讲座、病例讨论、出科考试、病历书写等教学规范执行情况。规范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以管理出效益,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师队伍管理,提高授课水平和教学质量。积极修订教学大纲,落实新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充实教师队伍。本学年共进行集体备课8次,新教师试讲4次,主要完成了新教师谢伟、程岳雷的试讲工作。每位教师人均完成听课记录16学时。每学期参与并完成了学校进行的期中教学检查、教师座谈会和学生座谈会等各项检查工作。本学年急诊科共承担临床医学英双专业、临床医学计生专业、临床医学本科、临床医学专升本、旅游急救医学等专业的《急诊医学》、《法医学》、《医学论文写作》等课程的教学任务,累计标准学时500余节。组织并圆满、顺利完成了各科目的考试出题、考试监考、阅卷、成绩汇总上报、补考、重考的组织等日常工作。各任课教师按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完成教学日历规定的内容,教学秩序井然有序,教学运行处于良好状态,无任何教学事故发生。学生对老师的授课评价良好。同时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中青年教学能手评比,并获得优秀奖。

二、不断实施教学改革,加强后期教学管理

1、加强教学改革,实行《临床见习教案》制度。为加强临床见习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尽早、深入接触临床,熟悉医院工作的一般规律,增强对临床病例的感性认识,本学年实行《临床见习教案》制度。通过《临床见习教案》制度,加强了教师的责任心,提高了学生的临床思维、实践能力、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同时技能中心培训与病房见习相结合,严格见习带教,使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年培养见习学生?人。

2、开展毕业实习前临床技能培训。在院领导、教育科的统一组织下,20xx年6月15日至6月21日急诊科开展了气管插管术、电复律术、洗胃术、三腔二囊管的应用、心肺复苏与脊柱搬运等年度毕业实习前临床技能训练。每位学生均按照训练大纲所规定项目的学习和演练;通过培训,每位同学均掌握了急诊科常用技术的操作步骤与要求。本次培训共计学生509人,合格率100%。

3、强化实习教学,提高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提高是培养优秀医学人才的关键。在实习带教中,实行科室专人管理制,严格落实各项实习教学制度。如入科教育、实习医师病历书写、教学查房、实习小讲座和教学病历讨论、实习生出科考试等。年培养实习同学,均已圆满完成实习教学计划。为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不断总结教学经验,积极申报科研课题

在科主任的带领下,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加强科室团队合作,积极撰写科研论文,积极申报教学课题,20xx年共发表科研论文10篇,申报教学科研3项,均被评为校级科研立项,

急诊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篇11

关键词:急诊室;护理人员;工作场所;暴力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6-239-01

一、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现状

医院工作场所暴力指医院工作人员在工作场所遭受辱骂、威胁或攻击,对其安全、幸福与健康造成明确或含蓄的挑战,分心理暴力与身体暴力两种。医院工作场所暴力在我国发生频繁,中华医院管理学会曾在2007年对326所医院做过调查,调查显示,326所医院中,遭受患者扰乱诊疗秩序的医院占73.5%,发生过打砸事件的医院占43.86%,医疗设施收到严重破坏的医院占35.58%,这一年内,共有113名医护人员被患者打伤。香港大学也做过调查,调查发现,76%的护理人员曾遭受不同类型的暴力,包括辱骂、欺负、身体攻击、性骚扰。相较调查得来的数字,实际情况要严重得多,急诊护理人员时常接触吸毒、酗酒患者、精神病人甚至犯罪分子,受暴力袭击的几率更大。有调查显示,广州市16所被纳入“120”救护系统的不同级别的医院急诊科的273名护理人员中,一年内遭受一次以上心理暴力的有240人,遭受两次以上心理暴力者189人,暴力形式多为辱骂。24人曾在工作中遭受性骚扰。工作场所暴力不仅威胁着护理人员的健康与生命安全,也严重影响着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暴力发生后,护理人员必然会感到压力,工作积极性必然会降低,工作效率也随之受到影响,这对急诊患者的抢救会产生消极作用,同时,也制约着医院对急诊人才的吸引力和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

二、应对暴力措施

急诊护理人员在工作场所遭受暴力的问题普遍存在,但多数医院都没有规范的、有效的应对措施,医护人员在遭受暴力后,只要没有生命危险,未出现重大伤害,往往在施害者口头道歉后便原谅对方,追求法律责任的事绝少发生,这些都在无形之中组长了暴力的发生。由于缺乏对医院工作场所暴力起制约作用的处理系统,面对不断发生的工作场所暴力事件,医院显得束手无策,而急诊护理人员,对在自己身上发生或身边发生的暴力事件或“宽宏大量”,或置若罔闻,一方面反映了暴力事件发生的普遍性,另一方面也表现出护理人员缺乏医院与社会的支持。

暴力事件频发如何应对?笔者提出了以下几个建议:

(一)护理人员自身应对措施

1、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必须提高自身素质,将“以患者为中心”作为服务宗旨,不仅仅为患者提供医疗上的帮助,还给予患者更多的人文关怀,理解和关爱患者。急诊护理人员一方面要不断钻研并提高业务能力,为患者提供最好的服务质量,另一方面,要加强与患者及患者家属的沟通,最大限度的满足患者的需求,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2、提升对法律知识的认知水平。许多护理人员对法律知识缺乏足够认识,对护理人员执业条件、自身职责权限、患者权限缺乏了解,急诊护士应当积极地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与医院正当权利,同时使患者的权益得到保障,保证正常医疗秩序。

(二)医院的应对措施

1、对急诊护理人员加强培训,具体做法有九点。第一,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技能进行加强培训,规范护理人员言行,提升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第二,对护理人员进行工作场所暴力有关知识培训,让护理人员对工作场所暴力产生的原因有所了解,使护理人员能够识别暴力的前兆,拥有多种应对工作场所暴力的措施;第三,制定教案,将暴力发生的常见情况拍成视频,让护理人员根据视频进行学习,提高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锻炼护理人员在工作场所应对暴力的技巧。第四,对一天不同时段来医院的患者数量做调查,根据不同时段的工作量安排医务人员上班人数,避免出现患者等待时间过长的情况;第五,对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进行加强培训,保证护理人员护理工作的规范性,杜绝安全隐患,建立维护患者利益就是维护自己利益的职业意识,不让工作出现漏洞;第六,打造同事间的支持系统,舒缓职业压力,一旦工作场所有暴力事件发生,支持系统中的同事会立即赶来现场,对施暴者进行疏导;第七,实行导师制度,为刚入职的新员工安排导师,让新员工能够在导师在指导下快速学习,快速成长;第八,在暴力事件发生后,将事件具体情况上报,对事情发生的原因进行研究,避免同样问题再次发生。

2、设置安全防范机构。在医院内部成立一个安全防范小组,小组成员包括经验丰富的管理者、法律顾问、保安和心理医生等,帮助急诊护理人员对工作场所暴力进行预防和应对。

3、打造安全的工作环境。设置监控、报警系统,为医护人员设置专门通道与紧急出口,保证在暴力事件发生时,医护人员能在第一时间撤离;为病患及病患家属提供舒适的候诊、接待、治疗环境,保证病患在舒适的环境下接受治疗,在候诊过程中能保持愉悦的心情;门卫、保安需要限制探访者的数量,阻止动机不良的人员进入医院。

(三)政府及社会的应对措施

医疗场所是以救死扶伤为目的神圣场所,医疗环境的和谐,需要医护人员的付出和努力,也需要政府、媒体以及广大群众的帮助。避免护理人员在工作场所遭受暴力,政府部门应当针对医院暴力制定相关法规,使施暴者受到法律的制裁;媒体应当从爱护医务工作者的角度出发,正确导向,帮助医患关系和谐发展;通过政策和媒体的宣传,让群众能够理解、体谅医务工作者,让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去营造一个和谐、安全的医疗环境。

参考文献:

[1]潘红英,苏伟.急诊护理人员遭受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的现状根系及应对[J].护理余康复,2008(5)

[2]潘红英,桂蒙,苏伟,等.急诊护理人员工作场所暴力的应对策略[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5)

[3]崔景晶,王东,徐凌忠.急诊科护士工作场所暴力现状及应对措施的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5)

上一篇:三月桃花作文下一篇:学校食堂供货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