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事业是什么

2024-10-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慈善事业是什么(共8篇)

慈善事业是什么 篇1

经济与管理学院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2010052605 叶宝治

指导老师 :徐维群

摘 要:大力发展慈善事业,是中国国情的需要,也是慈善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强调的那样:“进一步发展中国的慈善事业需要各方面的热心支持和鼎力相助。”由于我国社会慈善事业起步较晚,自身体制不够完善,人们对社会义务的认识不够明确、缺乏制度保障诸多问题的束缚影响,造成了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国际水平。本文旨在以中国国情出发,简略分析中国当代慈善事业存在的问题及隐患,并参照慈善事业较发达的国家的成功经验,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慈善事业;存在问题;法律保障;监督机制

目录

引言

一、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现状........................................................2

二、中国慈善事业存在的问题........................................................3

(一)慈善意识、慈善文化缺失...............................................3

(二)慈善组织发展不完善......................................................3

(三)慈善事业缺乏完善的法律保障........................................4

(四)慈善事业发展缺乏有效的监督........................................4

三、郭美美事件.............................................................................5

四、中国慈善事业如何改善...................................6

(一)慈善文化的培养是慈善事业发展的核心..........................5

(二)加强和完善慈善组织的建设...........................................6

(三)加强慈善事业法律制度建设...........................................6

(四)加强慈善事业监督体系的构建........................................7

五、中国慈善事业的展望...............................................................7 总结...............................................................................................8 参考文献........................................................................................8

引言

慈善事业是以善爱之心为道德基础的社会事业,它以民办机构为组织基础,以社会捐献为经济基础,以扶贫济困、服务社会和公共利益为追求目标,在当代社会已经与法定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社会福利事业融为一体,成为弘扬社会正义和促进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慈善事业在国外的发展历史很长,并在许多国家及中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十分发达,对所在国家或地区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和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起到了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当代中国慈善事业的新生与逐渐发展,既是改革开放的重要成果,也是中国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然而,现实情形却并不令人乐观,现代慈善理念的欠缺,慈善法制的落后,慈善组织发育的不良,以及政府、企业与个人参与慈善事业的角色定位不准等,均在影响着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因此,开展慈善事业研究,促进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无疑是理论工作者应当承担起的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慈善事业从上世纪80年代末艰难起步,经过20年的发展,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仍存在着不少严重的问题,其中制度上的缺陷尤为严重。

目前我国慈善事业的现状是规模小、企业及个人积极性普遍不高、慈善基金运作不透明、慈善事业独立性不够、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慈善机构数量太少,目前我国慈善公益机构仅有100多家,而且绝大多数是“官办”,相当比例的慈善捐款流入了政府税收的专户,这不仅是不合法的而且严重挫伤了民众的捐款积极性;我国每年募集到的慈善资源不到GDP的0.1%(美国慈善机构掌控的慈善资源占美国GDP的8%—9%),且近80%来自港澳台以及海外捐款,内地捐款只占20%;国内工商业注册登记的企业超过1000万家,但有过捐赠记录的不到10万家,说明99%的企业从未参与过慈善捐赠;各个慈善机构的资金运作不透明,资金挪用现象严重,没有做到专款专用;我国现行税法的相关规定也打击了企业和民众的捐款积极性。

改革开放后,在市场经济的驱动下,人们的经济收入等出现了两极分化的情况,社会对慈善事业的需求凸显出来。特别是1994年中华慈善总会成立以来,我国慈善组织数量快速发展,慈善组织的活动渗透到社会生活许多方面,成为中国解决社会问题的一支重要力量,我国的慈善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轨道。

慈善事业的发达程度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虽然我国的慈善事业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慈善事业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目前,我国还有2000多万城镇困难人口、3000万农村贫困人口、6000万残疾人,以及随时可能出现的灾民,都需要救助。要解决好这些群体面临的困难,不仅需要政府财政加大投入力度,而且需要慈善事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但全国每年募集到的慈善款物总额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以下简称GDP)的百分比相当低,2010年全国社会慈善捐赠总额达到700亿元,只占当年GDP的0.179%。而根据美国慈善2008(Giving USA 2008)的统计,2007年美国慈善捐赠总额为3064亿美元,已占到美国当年GDP的2.2%,我国同期慈善捐赠总额为309亿元,占GDP的0.13%。而且,中国的慈善事业在很大程度上仍依赖海外捐赠。中国慈善事业已不能用“经济落后”来解释。这表明,中国的慈善事业与发达国家差距还很大,在中国发展慈善事业具有很大的潜力。

二、中国慈善事业存在的问题

(一)慈善意识、慈善文化缺失

中国传统的财富观,不利于形成现代的慈善理念。传统不露富、藏富的封建意识观念和慈善文化要求对财富的乐观态度和积极态度相背离,受“杀富济贫”“不患寡而患不均”等封建意识的影响,人们形成了不露富守财为中心的财富观。众所周知,慈善事业的资金主要来自社会的捐赠,而我国传统家族财富遵循“血缘内继替、代际间分配”的继承原则,父死子继,被视为天经地义的不二法则,一直延续至今,这就不难理解人们甚少将遗产捐赠社会,而只留给子孙,为子孙奠定一份基业,这种家族财产继承方式也影响了财产的捐赠,这是造成我国慈善参与率低,募集善款少的一个原因。

(二)慈善组织发展不完善

1.缺乏真正现代意义上的慈善基金会是目前我国慈善事业发展落后的原因。

原美国基金会中心主席安德鲁斯在1956年出版的《慈善基金会》一书中给慈善下了定义:“慈善基金会是一种非政府、非营利的组织,拥有自己的资本金,由自己的受委托人理事会负责管理,其设定的目的是维护和资助那些服务于公共福利的社会、教育、慈善、宗教活动,或者其他类似活动。”按照这一定义我国目前只有100多家。政府主导慈善机构持垄断格局,这是当前我国慈善事业的一个不争事实,目前我国现有的100多家慈善基金会也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慈善基金会,现代意义上的慈善组织一般是与政府完全分离的民间组织,而我国的慈善组织与政府或明或暗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慈善机构组织的机制不健全,致使慈善组织运作不透明,失去民众的信任。

“慈善组织作为慈善公益事业的运作组织,是没有组织利益的,更没有自我利益,公开与透明是一项铁的原则。”1慈善基金会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它的独立性、中介性和透明性,而目前我国慈善组织在独立性、中介性和公开透明上都存在着很大问题。基金会制度的缺失使得善款的管理和使用缺乏透明性,也造成了民众对基金会的不信任,影响了善款的募集。由于慈善机构的半官方化造成了慈善机构缺乏必要的行业自律、监督和审计,没有募集和执行的专业分工,善款使用上随意性大,甚至出现侵占、挪用、贪污的行为,使其公信力受到质疑。最后慈善

事业专门人才的缺失也严重影响了慈善事业的发展,现在许多慈善机构与民政部还是“一个部门,两个牌子”。慈善部门的负责人主要来自政府,他们以一种与政府类似的逻辑运作,普遍存在人浮于事,工作效率不高等情况,甚至造成了有的部门把自愿救助转化为变相摊派。

(三)慈善事业缺乏完善的法律保障

慈善事业的发展,需要有法律法规的保障和政策的推动。现阶段我国涉及慈善的法律法规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红十字会法》、《社会团体管理条例》、《基金会管理条例》等,虽然这些法律法规对规范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规范和促进作用,单从总体来看,我国有关慈善的法律制度仍滞后于慈善事业的发展需要。从法律的层次上看,慈善立法的立法层次比较低,还没有制定出用于鼓励和规范慈善事业发展的综合性、系统性的《慈善法》,原有的一些法律法规原则性强但缺乏实施细则,与其他法律体系衔接力度不够。抽象性太强难以落实。税法对慈善捐助实际减免率过低,执行标准不一,影响了企业和民众捐赠的积极性。

(四)慈善事业发展缺乏有效的监督

政府实际上的重准入,缺监管影响了慈善事业的发展,注册管理实行双重管理体制和慈善组织注册资金的要求抬高了慈善事业进入的门槛,使许多非营利机构因为不能合法登记而失去了监督。同时“全国性公募基金会的原始基金不低于800万元人民币,地方性公募基金会的原始基金不低于400万元人民币,非公募基金会的原始基金不低于200万元人民币,而且必须为到账货币资金”,这样高的资金门槛也使得很多热心公益事业的团体对于登记注册无能为力。政府监督由于政出多门,加上没有具体实施细则而使监督落空。按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基金会管理条例》,对慈善组织享有监督管理职能的主体包括民政部门、业务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和审计部门。两个条例虽然规定了慈善组织受到多重主体监督,但是却没有具体规定监督主体监督的实施细则,这就造成了多方监督主体之间相互扯皮、相互推诿和摩擦的尴尬状况。慈善组织内部监督的不完善,也造成了善款管理使用上的不规范,影响了慈善组织的公信力。

三、郭美美事件

2011年的“郭美美事件”折射出我国慈善组织管理存在不少漏洞。中国红十字会是公益慈善组织,是国内接受善款最多的慈善机构。政府的拨款主要是用于工作人员工资和日常办公经费,开展社会救助主要还是依赖募捐。这种运行体制跟世界上许多国家都一样。然而,我国的慈善组织在程序公开透明方面与公众期望值还有距离。

目前,中国红十字会有7万多个基层组织。是否有人在利用慈善牟利?如何加强对基层组织的监管?这是摆在中国红十字会面前的一个新课题。据悉,正在研发的“中国红十字会捐款信息管理系统”,目的就是要打造一个公开透明的网络平台,让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系统在网上查询善款的流向,知道用在什么地方、落实到了什么项目。这是慈善组织迈向公开透明的可喜一步。

慈善事业是社会公益事业,捐赠是自愿的。媒体和公众对于红十字会的关注,是一种正常现象。中国红十字会在广泛接受舆论监督的同时,应不断加强组织的透明度和公信力,真诚呵护公众的善心。希望中国红十字会能化危为机,推动实质性变革,重新赢得公众支持和信任,推进中国慈善事业整体的进步。

郭美美事件只是一个警钟,但它告诉人们的却是,中国慈善伤不起,中国人民的善心伤不起。“郭美美”事件给我国公益组织提出了考验,它证明了透明才是公益组织的生命力,这需要公益组织在今后的发展中要不断完善制度,重新赢回老百姓的信任。

四、中国慈善事业如何改善

慈善事业是缓和社会矛盾的润滑剂,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催化剂,在认识到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不足,了解到国外的一些经验成果后,对我国的慈善事业提出几点建议。

(一)慈善文化的培养是慈善事业发展的核心

政府应推动慈善文化建设,在慈善文化建设方面政府应起到掌舵的作用。要引导规范一些慈善行为,让大众知道什么是利人又利己,将人道主义、人文关怀、中华民族的仁爱美德与社会主义新道德有机的结合起来;注重现代慈善理论的研究,使公民的慈善行为有正确的理论指导,探索中国本土化道德慈善救助模式,提升慈善救助效益等。

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提高企业参与慈善活动,回报社会的自觉性。慈善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检验企业是否具有爱心、善心及博大情怀的职能,企业家应该拥有高尚的社会人格和道德情操,形成开明、开放的社会财富文化心态,在欧美,为富者大都信奉大慈善家卡耐基的名言:“在巨大的财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

(二)加强和完善慈善组织的建设

健全有力的慈善组织是慈善事业发展的载体和保证。建立慈善募捐的长效机制,加大善款使用的透明度。应改变以前那种临时性、突击性的募集方式,改变坐等善款上门的被动局面,把募集善款作为一种长效机制,开展各种深入基层社区的活动宣传慈善,募集善款。强化财务管理和相关信息的对外公开,引入社会监督也是不可缺少的。

加强慈善机构的人员培养,使其向专业化发展。慈善组织人员应由社会上真正有爱心的人士志愿加入,而不是政府指派或者机构指派,并开展相关的培训。慈善组织要树立慈善事业营销理念,以从社会获取最大的捐赠,要将募集而来的资金合理优化配置,力图将慈善项目作成自己机构的名牌。

(三)加强慈善事业法律制度建设

“中国慈善机构欠发达,慈善事业发展滞后,根本原因不在于经济发展落后和慈善资源不足,而在于法制的欠完善影响了慈善机构的发育与成长。因此,加快慈善机构与慈善事业的立法,在中国不仅具有必要性与重要性,而且具有紧迫性。”

提高立法的层次,制定系统规范的慈善事业基本法,其中要规范政府的职责范围,改进和完善政府在组织和管理慈善事业方面的方式,积极推动社会福利社会化进程,可以采取“民办公助“、“公办民营”等形式,要出台一些实施细则的法规,增强慈善事业的可操作性。

进一步提高慈善捐助税前免税率,在政策上给予慈善行为以税收杠杆的倾斜,消除“公办”慈善机构在免税方面的特权,在全国推行“惠普制”,其次改善慈善捐赠申请退税难的现象,鼓励大家积极参与这项事业。2

(四)加强慈善事业监督体系的构建

首先明确政府监督管理责任,明确政府与慈善事业的关系,政府应该切实解决慈善组织登记管理障碍,降低慈善组织登记管理的门槛,取消业务主管部门,确保慈善机构真正成为独立的社团法人。建立统一的对非营利性部门的监管机构,目前已经设立的全国民间组织评估委员会,在此基础上尽快制定出与国际接轨的、科学的、具有权威性的公益组织的评估体系,设定慈善项目评估标准。

提高公民的意识,加强社会监督是保证慈善事业透明、公开的外部力量,增强公民的意识教育,提高公民参与意识和公共责任感,使其拥有主人翁的精神。还应加快推进民间组织的评估工作,及时对各种慈善组织在募集善款、管理善款和使用善款的效果进行质量监督。

还应在慈善行业内部建立起完善的行业道德体系、职业操守、自律机制,以此实现善款的最大社会效益。在慈善组织内部引入职业化管理运营模式,将筹钱和用钱明确分工,把慈善筹款机构和项目实施机构进行职能划分,做到各司其职。

五、中国慈善事业的展望

慈善组织是民间的组织,从事的事业也是民间的事业,因此中国慈善组织应该被赋予一个合法独立的地位,作为一个非营利部门,独立管理、运作,按照法律和制度,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成为真正的独立的自治组织。从中国转型时期面临的实际问题出发,当前中国更需要广义的慈善组织,而不仅仅是狭义的慈善的组织,因此,正在讨论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事业促进法》应当将慈善定位为广义的慈善。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出发,社区和谐是整个社会和谐的基础,因此,慈善组织的发展应当重视社区层面的基层慈善组织。而全国性、全省性等高层级的慈善组织在不断发展、不断规范与成熟的过程中,应当更多地支持基层慈善组织的发展,发挥他们的重要作用。

慈善事业的发展必须建立完善的慈善法律体系以规范慈善事业的管理和运行;政府应当给慈善事业留有足够的空间使其发展,并确定相应的管理部门,并依法行使监督权;加强各慈善组织在社会救助方面的协调和完善内部管理机制、自律制度,使其更加专业化;大力普及慈善意识和进行慈善文化宣传,提高我国民众从事慈善事业的积极性。非政府化、法制化、系统化、专业化、普及化是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必然走向。

总结

正如目前中国存在的其他问题一样,慈善事业上存在的问题归根结底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所致,慈善事业的规模等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短时间内难以有大的改观,但制度上的缺陷却大有改进的空间。解决中国慈善事业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将体制、法制双管齐下,使慈善事业完成从基于道义到基于制度的转变。总之,中国慈善还需要从个人慈善到组织慈善、传统慈善到现代慈善的过度。希望中国慈善事业能够朝我们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慈善事业是什么 篇2

一线的普通教师可能对此不以为然, 认为要回答“什么是教育”再简单不过了。他们认为, 教育具体表现为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管理学生、参加教研活动等。然而, 仔细想想, 这真的就是教育吗?这真的就是我们理想的教育生活吗?面对这样的教育生活, 教师们有时会感到困惑与无助。然而, 身处这个快节奏、功利化、机械化的教育时代, 终日的忙碌使得他们无暇思考教育的本质。如果我们敏感而又深情地直接触摸今天的教育, 似乎可以觉察到这个时代的教育好像是拒绝深刻的, 否则肤浅就不会成为一种时尚。我们似乎能够觉察到, 无论是在思想的世界, 还是在行动的世界中, 深刻总是处于边缘, 而这可能正是我们的教育缺乏深刻品质的时代依据。正因为我们缺乏高品质的教育生活, 所以我们呼唤, 在深情的呼唤中才会深切感受到缺乏深刻品质的教育是怎样的孱弱。

近日笔者阅读芝加哥大学菲利普·杰克森教授的《什么是教育》一书, 顿感收获良多。杰克森教授经过数十年的研究, 最终得出一个发人深省、耐人寻味的结论:教育归根结底是一项道德事业。这一振聋发聩的回答, 无异于打开一扇新的窗户, 对教育本真的追寻与呼唤将会给我们这个时代带来新鲜的空气, 对读者如何理解教育也会有所启迪。其实, 对一个人帮助最大的书籍就是让他思考的最多的书籍。《什么是教育》无疑就是这样的一本书, 它会令每一位与之遭遇的读者思绪翩翩, 回味无穷。

一、对杜威问题的回应

杜威在1938年的一次演讲中, 邀请作为听众的专业教育工作者思考这样四个问题:“什么称得上是教育?在没有任何修饰的情况下,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的纯粹、简单指的是什么?满足什么条件, 教育才能成为现实, 而不仅仅是一个名称或口号?”[1]杜威关注的根本问题在于教育的纯粹性, 而我们所缺乏、所需要的正是这种纯粹的、简单的教育。20世纪40年代末, 当时还是学生的菲利普·杰克森首次接触了这次演讲的文字稿, 于是就将杜威的问题铭记在心, 在接下来几十年的漫长时间里, 一直反复思索杜威所提出的问题, 他将杜威的问题最终归结为:“什么是真正的、真实的教育?什么是根本上、本质上、绝对意义上的教育?也就是说, 当把所有的记忆都褪去, 把所有说过的、做过的都抛开, 什么是教育的最后含义?”[2]为了明确这一问题, 他继续思索与追问着教育的真谛。为了寻找到一个简短且有效的答案, 他开始对教育的价值进行思考, 询问作为人类活动的教育的基本价值是什么, 为什么教育对人类的福祉如此重要。因此, 他逐渐地意识到, 隐藏在杜威问题背后的东西可能会直接命中教育之所以称得上是“教育”的要害。

最终, 杰克森教授给出了一个个性化的教育定义:“教育是一种促进文化传播的社会活动, 其明确的目标是让受教育者的性格和精神福祉 (人格) 产生持久的好转变化, 而且, 间接地, 让更广泛的社会环境发生好的变化, 最终延伸至整个世界。”[3]正如他所说的, 这个定义听起来相当笼统。毕竟, 教育过去是, 现在是以及将来仍是文化传播的社会促进过程。然而, 这个定义背后却有着丰富的人文底蕴。我们不妨仔细想想, 人类的一切教育其实都是通过个人参与人类的社会意识而进行的, 这个过程从个体一出生就在无意识中开始, 发展社会意识, 熏染文化意识, 形成行为习惯, 锻炼个人思想, 激发个人所独有的感情和情绪。正是在这样一种不知不觉的过程中, 个人逐渐地分享了人类积累下来的智慧和道德财富, 教育也不例外。因此, 我们把教育视为一种促进文化传播的社会活动, 虽然表面上显得比较简单, 但却可能直接命中教育问题的要害。

如果我们进一步追问, 在这一促进文化传播的社会活动中, 还发生了什么, 或许这就触及了教育过程中发生的实质问题。杰克森教授将教育过程归结为是促进受教育者精神转变的过程, 即教育的底线。教育的底线在于教育归根结底是一项道德事业[4], 在于它的目标就是要改善人的精神。教育试图让接触它的每个人, 如教师、学生的精神比现在更好。这一任务是无穷无尽的, 它试图让全社会乃至全世界变得更好。每一代新人都需要接受教育, 都可以自由地在前人的基础上继续前行, 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教育是一项道德事业, 就是使我们自己重新致力于对它的服务, 重新认识到这项事业的崇高和神圣, 这样, 人类的生活才可能因自己的努力而更美好。

二、教育的使命

如果仅仅将教育归结为促进文化传播的社会活动, 通常人们依旧认为这一想法比较抽象和简单。然而, 杰克森教授并没有止步于此, 他进一步提出教育的使命是什么的问题, 认为教育的使命在于贩运真理, 并将其归结为五种真理:事实性真理、系统性真理、工具性真理、道德性真理和主观性真理。事实性真理是教育内容中最简单的生活常识, 所提供的信息通常可以在一瞬间或以易于验证的感觉进行传达;系统性真理是知识内容的体系, 一般以复杂的结构形式呈现出来;工具性真理是关于方法论的知识, 涉及做事情的方式方法, 即人们采取行动的规划和步骤;道德性真理是内化并植根于人类道德意识中的礼仪和规范;主观性真理是个人采取的真实看待自己、他人以及整个世界的真理。杰克森教授认为一般的教育仅仅只是完成了对这五种真理的贩运, 但却遗失了最重要的任务, 即赋予这些真理以生命[5]。没有生命的真理不能走进受教育者的心灵, 教育的效果就会不尽如人意, 所以教育要贩运的真理必须是容易获取的、有趣的, 而且对处于交流接受一端的人来说至关重要, 即主观性真理。所以教育最重要的使命在于将前四类真理转化为第五类真理, 即主观性真理。

然而, 以怎样的形式贩运主观性真理, 这是一个新问题。杰克森教授认为, 应该建立一个民主的课堂, 允许学生能够独立思考, 能够自己确定所学内容中的真理, 即教师要将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的反对和异议当作建议、收益对待[6]。对教师而言, 这意味着他们要尝试着容忍学生打断授课、对学生意外提出的问题感到愉快、注意学生在课堂上困惑的面部表情并不惜一切代价为学生解疑答惑, 所有的这些发生相互作用, 都将会提升贩运主观性真理的意义。回归当前的日常教学生活, 教师选择授课的内容, 讲课、布置课堂作业和课后作业等活动, 课堂活动的组织过程和形式几乎是由教师一手操办。然而, 在理想的课堂生活中, 知识应该由学生自主建构, 只有在学生内部心灵中发生的知识学习才可能是最高效的。正如杰克森教授所言, 只有“对真理贩运的控制转移到了个人手里, 此时, 它才处于自由社会中。在最好的条件下, 其最终的管理者不是别的, 正是思维本身, 思维在做自己的事情, 行使自己的自由、沿着自己的轴线转动、发挥自己的潜力”[7]。

三、教育的终极目标

如果说教育的任务在于贩运主观性真理, 那么教育的终极目标或者说最高真理又是什么呢?这是一个逻辑演绎的问题, 也是一个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然而, 这个问题的解决远比人们预想的要麻烦, 因为教育的终极目标并无有形的存在形式, 不能通过经验得到验证, 只能被考虑、谈论或示意出走向。杰克森教授指出, 对那些追求教育最高真理的人而言, 教育的终极目标, 其最高的真理, 只能是完美[8]。而且, 他引用神学家保罗·蒂利希的“自由”和“规范”的双重概念, 进一步将“完美”解释为“面向无条件有效的规范开放的自由”[9], 认为只有通过个人自由和社会规范之间的密切互动, 人类思想和行动的道德重要性才会被确定下来, 而自由和规范的问题又是教育必须面临的问题。教育需要自由, 但这种自由不是为所欲为的自由, 要遵循理性本身的支配, 才能更好地行使。行使自由的最终目标是追求人类生活的真、善、美, 这是教育的追求目标, 也是全人类努力追求的完美顶点。因此, 我们今天寻求并思考教育的终极目标, 这本身就是一种高价值的人类努力。

为了实现教育的终极目标, 我们需要建立什么样的师生交互关系或学校与学生的相互关联呢?杰克森教授提炼出“大, 足以服务你;小, 足以认识你”的观点来解释这一问题。“大, 足以服务你”主要是指学校环境中必须要有足够的物质设施, 充足的、训练有素的工作人员和教师与丰富的课程设置, 从而能够为学生提供广泛的、发挥智慧才能的选择和机会, 但这些关联主要是间接性的[10]。“小, 足以认识你”主要意味着在这所学校里, 学生不会没人管, 不会在人群中迷失自己, 表明学校的教师和管理人员要将学生视为个体对待, 不仅仅是知识的受众, 这背后的支撑是学校与教师对学生所作出的道德承诺, 且这一影响具有直接性[11]。这种道德承诺其实是基于对学生的爱意或人性关怀而实现的。毕竟, 教育中的“爱”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如同胶水, 将教师和学生凝聚在一起, 从而构建和谐的教育生活。更需要指出的是, “爱”的教育情感不仅是单纯情景性的情感投入, 更会折射出教师拥有的人文主义情怀和理想主义气质, 这一点在当前功利化的教育时代弥足珍贵。教育的对象直接指向人, 没有“爱”的教育只会成为对学生身体及精神的规训和压制, 会丧失教育自身作为一种人道主义的活动本质。“只有教育总体上进行人道主义的追求和约束, 教育才能真正成为人的世界, 成为人的绿洲。”[12]因此, 我们可以说, 教育归根结底是一项道德事业。

《什么是教育》一书可以视为一位高境界的教育思想家的个人反思, 除了给出作者本人对教育的个性化思考, 更多地会激发教育工作者思考自己心目中的教育。因此, 对身处教育第一线的教师而言, 该书应该成为他们的参考手册, 将教育看成是一项道德事业, 让学生以及教师乃至所有的人为了变得更好而努力。

参考文献

[1][2][3][4][5][6][7][8][9][10][11]菲利普·W.杰克森.吴春雷, 马林梅译.什么是教育[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2012:14、15-16、155-156、151、33、36、37、109、111、147、148.

吕良伟:慈善是信仰,也是事业 篇3

慈善理念源于分享

1993年出演连续剧《达摩祖师》时,吕良伟第一次去了贵州山区,眼前的一切让他心酸,建在山上的学校摇摇欲坠,教室里没有电灯,光线昏暗,桌椅也是破烂不堪。9月山里天气已经很凉了,孩子们还光着脚,十一二岁的孩子由于营养不良看着只有五六岁那么高,看着叫人心疼。

从1999年开始,吕良伟先后去了一些偏远山村,在贵州、青海等地的贫困地区陆续捐建学校,至今已经低调捐建了9座。为了了解当地孩子的真实情况,他喜欢亲自到贫困山区做考察。“去贵州威宁,爬山就要爬两个多小时。山上没水没电,生活贫困,学校也很破烂。那次我一下捐了两所学校。新学校建好后,孩子们特别开心,我到现在都记得他们脸上那种发自内心的笑容,这成了支持我继续做下去的最大动力。”

吕良伟认为,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能让人有更多选择的机会。但他发现,因为条件太艰苦,好的老师不愿到山里来,山里的孩子又走不出去,后来他再捐建的希望小学,都有意识地建在山脚下和城市结合的地方,以他岳父名字命名的富文学校去年迎来10周年校庆,现在已经是当地的名校了。

吕良伟说,公益慈善不只是捐钱,只有你亲自去做,才能发现问题,从而真正的帮助到别人。吕良伟多年来一直将慈善当作自己的第二事业,除了捐建多所希望小学,多次发起支教和助学活动,关注医疗病患儿童,慰问敬赡孤寡老人,担任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形象大使和理事,参加“一基金”,出任澳洲和平祈祷大会形象大使,为聋哑学校做形象代言人,由他发起的上海“触动心灵——热血暖申城”、北京“触动心灵,为爱举手”等一系列公益活动,不仅真正帮助到了受助者,

更带动了演艺圈更多的人投入到公益行动中。

荧屏上,吕良伟塑造过黑帮、艺术家、武侠、侦探等千变角色,其中数部佛教题材影视剧令其觉得颇有佛缘。吕良伟演过两次达摩祖师,演过六祖惠能和释迦牟尼。1991年,吕良伟皈依佛门,做慈善更成了“分内之事”。

“拍摄《达摩祖师》是一个转折,我觉得我的信仰需要更为强大的实际行动来支撑。”

这些年,吕良伟一直忙着做各种投资,而他赚钱的目的,早已超越了好车好房的个人享受,而是在慈善事业中寻找快乐。

做商业,是为了更好地做慈善

吕良伟还有一个身份是商人,论起经商的法门,吕良伟认为要有五颗心:童心、宽恕心、爱心、慈悲心、感恩心。正是带着这五颗心,吕良伟在商海中几经沉浮,却屹立不倒。

2009年,吕良伟到北大去读DBA(经济管理博士班)。得知吕良伟想在公益方面多做些事情,导师李克诚介绍他与在缺少律师的地区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和援助服务的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认识。了解到当时中国有300多个县没有律师,吕良伟很快便出任了这家基金会的形象大使,并主动要求多参与一些具体工作。一年后,他发起并成立法制阳光基金,正式成为这家基金会的理事,对受援者进行生活帮扶及守法宣传。

在北大最大的收获,除了系统全面地学习理论知识,还促使他更深入地思考如何使用财富为更多人带来幸福。“我发现佛家佛理,很符合人的生活态度,可以让我们把心安静下来,多想别人,不要总想着自己。”吕良伟感慨地说,现在社会对物质的欲望越来越多,对道德的追求却越来越少,很多人以赚钱为第一目的,只盯着赚钱的手段,忽略了珍贵的道德品质。“现在出现有毒食品、偷小孩、地沟油这些现象,就是有一群纯粹逐利之人在危害社会。”

在吕良伟看来,演员是兴趣,也是职业;慈善是信仰,也是事业;而生意,只是为了贴补慈善用款。

慈善事业更需要薪火相传

2008年5.12汶川地震那天,刚好是吕良伟的太太杨小娟的生日会。席间,汶川突发地震的消息传来,吕良伟当即放下酒杯,开始了募捐演讲,原本打算为贫困地区儿童募捐的慈善捐助箱,也临时改为救灾募捐箱,现场募集救灾资金。当天下午,吕良伟夫妇二人便将生日礼金悉数捐出。

在娱乐圈素有公益王之称的吕良伟,不仅自己多年来在公益事业上耗尽心力,还时刻影响着自己的家人,行善已成为他们全家的一种生活方式。

吕善扬是吕良伟给儿子取的名字。每次去希望小学看望那里的孩子,吕良伟总是尽可能地带上善扬,有一次去广西贫困山区探访,儿子学着爸爸,拿出自己的玩具赠送给当地的孩子们。

2014年春天,吕良伟在广东省廉江市安铺捐建了一所以儿子吕善扬命名的“善扬幼儿园”。“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有句话叫“子承父业”,在吕良伟看来,慈善事业更需要后代的前赴后继、薪火相传,而父母的身体力行对孩子是最好的教育,“说不如做,说再多都不如采取实实在在的行动有用,这是一种能量,对孩子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吕良伟说:我希望他能认识到有能力帮助别人是一件幸运的事,做一个有爱的人,“只有付出爱,才会得到爱”。

年复一年高强度的工作并没有在他的脸上留下什么痕迹,20多年前荧屏上那个“丁力”依旧帅气逼人。吕良伟不抽烟、不喝酒,作息规律、饮食节制,身材、皮肤保持如此好,皆得益于此。打坐、练功、养生、饮食、睡眠,全方位的修炼给他带来了充沛的精力,论功夫,20多岁的年轻人都不是对手。但是,更多的人相信相由心生,吕良伟之所以容颜保养有方,完全是源于其慈悲热忱的佛子心态。

吕良伟告诉记者,多年来,坚持做公益慈善让他内心喜悦,一心想着帮助别人活得才会没有压力,“一个人只有心中有爱、有信仰,将善的种子播种在每一个人的心里,这个世界才会更美好。”

(责编:萧茵)

什么是事业单位法人证书 篇4

《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是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依法给核准登记或者备案的事业单位颁发的、确认其事业单位法人资格的法定凭证;上面载有事业单位法人的名称、住所、宗旨和业务范围、法定代表人、经费来源、开办资金等登记事项。

《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分为正本和副本,正本和副本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正本应当悬挂在事业单位主要办事场所的醒目位臵,正本只核发一份。副本为折叠式,主要用于事业单位在开展社会服务活动中对外出示,以证明其合法身份,或用于向有关部门办理各种手续。事业单位可以根据业务需要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核发若干份证书副本。

2、对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管理有哪些规定?

(一)《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式样由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制定,各级登记管理机关颁发。其他单位或个人制发证书属非法行为,一经发现予以收缴,并由司法机关追究其法律责任。

(二)对《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应妥善保管,不得伪造、涂改、损毁、出借、转让。

(三)如事业单位违反《条例》有关规定,由登记管理机关商审批机关同意,予以撤销登记,收缴《事业单位法人证书》。

(四)事业单位提交报告书时,须同时交验《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报告经审查合格的,登记管理机关在《事业单位法人证书》上加盖标记,否则证书失去效力。

3、《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有何法律效力,主要适用于哪些方面?

《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的法律效力来源于《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所载内容主要是经登记管理机关核准登记的事项,标明了该事业单位能够承担的行为能力,具有法律效力;其效力范围在空间上溯及全国,在时间上以证书的有效期为限。

《事业单位法人证书》作为事业单位法人资格的合法凭证,主要适用于以下方面:

(一)刻制印章等。•事业单位须凭《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到当地公安机关办理手续,刻制印章、领取车船牌照;事业单位制作牌匾、印制信封信笺、对外行文的名称必须与《事业单位法人证书》上所登载的名称完全相同。

(二)银行开户与贷款。事业单位开立基本账户或办理贷款业务,须凭《事业单位法人证书》。

(三)办理社会保险。事业单位应持《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向同级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办理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

(四)税务管理及申请有关优惠。事业单位申请税务登记,申请减免税收及其他优惠,应持《事业单位法人证书》。

(五)工商管理。事业单位兴办企业等,应持《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办理有关登记。

(六)国有资产登记管理和统计登记。事业单位办理国有资产登记和统计登记,以《事业单位法人证书》证明其身份。

(七)土地、房产登记管理。事业单位申请办理土地、房产登记事宜,应持《事业单位法人证书》。

(八)有关收费。事业单位向同级有关部门申请行政、事业性收费,应出示《事业单位法人证书》证明其身份,并以《事业单位法人证书》上登载的有关内容作为申请收费项目的依据之一。

(九)诉讼公证。事业单位参加诉讼与公证,审判机关和公证机关以《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所载事项作为确定其行为责任能力、权利和义务的依据。

(十)人事调动和工资基金管理。事业单位人事调动和工资基金管理事宜,应持《事业单位法人证书》。

(十一)合同契约。事业单位法人对外签定合同契约,以《事业单位法人证书》证明其事业单位法人资格。

(十二)其他事宜。有关部门按照规定,要求事业单位提交《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的其他事宜。

4、为什么要规定《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的有效期?

《事业单位法人证书》不是长期有效,而是有时效性限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规定:“事业单位应当于每年3月31•日前分别向登记管理机关和审批机关报送上一执行本条例情况的报告。”只有经登记管理机关对执行情况报告审查通过,有效期以文字或者年检标记的形式在证书上标明,《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才在新的一年内继续有效,否则失去效力。

超过有效期的《事业单位法人证书》自动废止,对废止的《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登记管理机关应当予以公告。

规定《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有效期的主要目的是:保持事业单位法人资格和登记事项的真实性。事业单位的合并、调整,业务范围的调整变化,法定代表人的变更以及其他登记事项的变化,是比较普遍的现象;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逐步深入,有关的调整、变化会进一步加大。如果《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有效期过长,事业单位再不及时办理变更登记或注销登记,就很容易造成《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的“失真”,即证书上的登记内容与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不一致;甚至有可能出现某事业单位早已撤消,而其原来的《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继续有效的严重情况。这样,势必在客观上造成对社会各有关方面的“欺骗”,带来难以预料的损失和影响。

此外,规定《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的有效期、只有加盖报告审查合格标记后才在新的继续有效,有利于敦促事业单位按规定及时提交执行《条例》的情况的报告,保证报告制度的实施。

5、《事业单位法人证书》为什么要悬挂?

《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正本应当悬挂在事业单位主要办事场所的醒目位臵。悬挂《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的主要作用是:

(一)向公众表明其法人资格及有关登记事项;

(二)便于登记管理机关和社会公众进行监督。

6、遗失《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按什么程序补办?

不慎遗失《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的,应当按以下程序申请补领:

(一)填写《事业单位法人证书补领申请书》。

(二)向登记管理机关提交证书补领申请书,并交回未遗失的证书(正本或副本)。

(三)登记管理机关审查同意后,办理补发证书手续。

(四)登记管理机关在指定的报刊上刊登《事业单位法人证书》遗失公告,公告原证书号作废,宣布补发证书号。

公告费由申请补领单位承担。

7、污损《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应按什么程序换领?

(一)填写《事业单位法人证书补领申请书》。

(二)向登记管理机关提交证书补领申请书,并交回已损和未遗失的证书正本和副本。

(三)登记管理机关审查同意后,办理换发证书手续。

8、填写《事业单位法人证书补领申请书》纸质文件有何要求?

应使用登记管理机关统一制发的正式表格。书写材料应符合耐久性要求和国家档案局颁布的技术标准。严禁使用纯蓝墨水、红墨水、铅笔、圆珠笔等不耐久书写材料。

9、《事业单位法人证书补领申请书》中各项指标填写说明

封面:

单位名称:填写核准登记的单位名称,并在此处加盖本单位公章。法定代表人:填写申请补领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姓名。申请日期:填写向登记管理机关提交申请书的当日日期。正表:

单位名称:填写全称,如有第二、三名称的,填写在第一名称之后的括号内(所有名称都需有文件批准)。

申请补领原因:填写证书遗失(或损坏)的原因(包括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等详细过程)。

改进措施:填写本单位制定的事业单位法人证书使用和保管的办法或规定。法定代表人意见:由法定代表人填写“以上情况属实,特申请补发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签字并加盖个人印章。

举办单位意见:由举办单位人事部门填写,并加盖公章。领证人和领证日期:待补发证书时填写。联系人、联系电话和邮政编码:如实填写。

为什么人际关系是事业成功关键? 篇5

成功人士明白这个道理,我们不是生活在孤岛上,所有人都有自身的优势和局限,因为他们懂得分享观点、互相援助、相互指导的重要性,所以他们悉心培养与别人的关系。这样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将不会孤立无援,自己也就有了力量和信念。

成功的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关系网。他们十分用心地经营着这张网。当然,关系网这个词含义很广。许多人对它存在有困惑或是误区。有人认为交际就是求人帮忙。有人则认为交际行为发生在你需要某种东西的时候。而且还有一些人把交际视作寻找新工作时的手段。错!谈到交际,必须谨记:生意是和人谈成的。总的来讲,一个人的一生都是与人共同度过的。我们不是在隔离状态下独自生活工作。我们彼此需要。交际就是享受与他人相处的时光,建立友谊,互相帮助。交际意味着与某人保持联络,与他分享观点、经历,甚至分享自己。

交际要遵循一条原则——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就要怎样对待别人。通过表达对他人的关心来培养友谊是需要付出一生的时间的。我们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拿起话筒,听出电话那端的声音,心想“不知道这次又有什么麻烦事了?”永远记住:交际不是利用别人,

它不是单方面的,也不是心血来潮一时兴起。它是对友谊长期的付出,是一段深厚感情的培养浇灌的过程。

感情深浅因人而异。但是你也许会感到惊讶,仅仅通过保持联系就能使点头之交发展成为有益于双方的关系,而工作中建立的联系也能因为彼此之间交流互助而升华为一辈子的友谊。

人人都要与他人接触:和朋友吃饭,同亲人交谈,和邻居闲聊。但是我们错过了好些培养和维系感情的机会。想想,生命中,不同阶段中遇到的重要的人和事。想想你就读过的学校——小学、中学、大学,还有工作中认识的人。想想社区组织和这些组织举办的活动,如童子军、垒球比赛、保龄球比赛等。

现在想想,你有他们的联系电话号码或地址吗?和他们中的哪些还保持联络呢?和大多数人一样,你已经和他们中的许多人已失去了联系吧。我们后悔失去这些朋友,后悔和他们中断了联系,但不知为何,他们似乎就这么从我们身边消失了,再也难觅踪影。

但是通过明确交际的概念,讨论经常性有意识交际的重要性,一方面能加深现有的朋友关系,而且还能拓宽朋友的圈子。只需定期与朋友通个电话,发一封电子邮件,或是喝杯咖啡聚一聚,就能够为你带来许多新感受,增加许多新机会。

在交往过程中,你会发现一家很不错的餐馆,或是某周末休闲的好去处,也会获悉一些工作机会方面的信息,还能在与朋友交流的过程中排解工作中的烦恼。通过与人交流,你将会在工作和个人生活中发现一个神奇微妙的平衡点。

慈善事业是什么 篇6

战略”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且做出具体的路径安排和政策抉择,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是党中央长期关注三农问题所作出的战略性选择,而且这一战略不仅仅局限于就三农问题去解决三农问题,而是将三农问题上升为乡村振兴的战略高度,在以往政策措施和实践成果基础上的凝结与升华,使以往的政策措施相互协同,与城乡一体化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有机地融为一体,所以实施乡村振兴并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在三农政策措施,以及小城镇建设、重点镇建设和特色小镇建设等改革发展所积累的经验基础上作出的战略抉择,所以怎样将中央的战略决策落实到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也就是采取怎样的措施实现中央提出的乡村振兴的目标。

乡村振兴首先要解决的是农民的钱袋子问题,也就是要让农民富裕起来。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因为只有产业振兴才能够带来农民收入的提高,增强农民消费能力。从以往的经验看,农村产业选择基本上离不开种养加,自从有了特色小镇才开始摆脱种养加模式,探索休闲旅游度假等产业模式,但是仍然没能脱离乡村禀赋的局限拓展更广阔的产业空间,原因就在于乡村缺乏吸引产业资本的投资环境,特别是产业成长所需要的后勤保障和服务体系,再加上人力资源素质较低,配套设施不健全,物流成本较高,由于农村生活质量不高,社会保障水平低,职业发展前景暗淡,使资本和人才缺乏向乡村流动的积极性,所以投资乡村的投入产出比较小,从而减弱了产业资本投资乡村的冲动。正因为如此,在小城镇和特色小镇建设中无论是官方还是学界都在强调产业的核心地位,却忽视了产业扎根甚至成长的基本要求和条件,进而始终没能有效打开摆脱自然禀赋的产业空间。

其次吸引产业资本的基础和条件就是与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各项基础设施。这些基础设施不仅限于水电气,还包括后勤保障和服务体系。比如产品运输仓储原料采购便利性等。工业生产需要大量工人还有管理人员,所以医疗服务、教育培训等就要随之跟进。同时还要改善人居环境。人居环境应该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条件,现在的乡村在垃圾处理、农作物存储、能源使用、空间布局等方面还处于相对原始的状态。改变目前这种状况就要对乡村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乡村规划面积有限,多在几平方公里的范围之间,所以不可能像城市那样非常明显地划分各种功能区的边界,而是在较为有限的区域内容纳比较齐全的所需功能,这就要依据乡村的自然特点可以一村一规划,也可以将毗邻的几个村统一进行规划。

再次是乡村振兴的突破或者说关键问题是要在体制机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我国乡村的经济大多还是以农业为主,二三产业发展不够充分,对乡村企业的管理多为粗放式的,随意性很大。特别是外来资本对当地乡风民俗不了解,而现代企业与乡风民俗环境下的本土企业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所以必然的带来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如何防止县乡陈旧的经济体制向乡村延伸,就必须对乡村经济体制进行预先设计。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时指出:要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这说明中央高层对乡村治理体制有不同于城镇体制的考虑。从现实情况来看,乡村振兴首先要破除阻碍各路资本和技术人才向乡村流动的体制机制,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真正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给各路资本以更大的腾挪空间。政府行政体制改革不仅仅在于商事制度改革和压缩审批事项方面,更重要的是避免政府随意干预企业生产经营的行为,特别是名目繁多的检查调研等。乡镇机构基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体制机制要求进行适应性合并机构,精减人员,原则上应该大幅缩减经济管理职能,做好商事服务就行了,把更多精力用于社会管理,社会福利,环境保护等方面。而村民委员会作为村民自治组织应该在政府主导下着力探索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治理方式,合理确定自治边界,创新自治的方式方法,使自治合理有效。以我们的理解,自治就是村民自治,而村民自治组织就是村委会,法治是国家法律法规,行事主体是政府,而德治则是农村世俗社会长期形成的乡风民约。中国乡村本来就是存在了几千年的世俗化社会,现代社会由于政府过度介入破坏了世俗结构,失去了自治能力,而由政府替代,改革开放以自治为特征的村委会由于丧失世俗基础而变得畸形,如何恢复乡村世俗社会自治能力是改革的关键。传统是应该被遗弃的,当然也不应该不加改进的保留,而应该保留传统世俗结构的时候,怎样注入新的现代元素,从而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中国帝制时代并不主张皇权下移,也不主张皇权漫无边际,皇权与世俗之间有一适当边界,为了减少民众负担尽量减少财政开支人员,用示范而不是用行政去管理乡村,这些经验虽然是近代以前农业社会的产物,如果加以批判性利用,并不难与现代政府管理接轨。村委会与世俗社会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会极大减少财政开支,政府管理更加有效,减轻农民负担,发挥乡村宗族世俗管理的自发性自律性。其实在有些农村,除了村委会,背后的宗族世俗力量仍在发挥作用,那么为什么不把他们整合起来,却让他们对立呢。对立的结果是村委会的决定无法惯彻并得到执行,而宗族世俗力量又无法公开发挥作用,本来应该有的协同效应却互相牵制。

第四是改善乡村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的重要举措,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就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所以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是应有的题中之意。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为了改善乡村居民生活环境不断加大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但是在乡村治理体系还不是很完善的情况下许多基础设施由于缺乏管理而破旧荒废。乡村的基础设施按照城市基础设施那样由水电气等部门多头管理显然不合适,所以可以考虑在乡村建立基础设施运营中心,对各种基础设施进行统一管理和运营。改善乡村人居环境重点是生活污水垃圾处理,开发利用新能源,特别要注重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比如以家庭为单元的污水回收利用设施,根据乡村不同条件通过桔杆无害化利用,太阳能、天然气、沼气等开发利用改善乡村能源使用结构,以提升乡村空气质量。

慈善事业的核心定位 篇7

稍微关注一下家族财富, 我们就会发现往往都是家族第一代成了家族财富的创始人。而第二代则开始接管并发挥掌管家族财富的职能, 不过很不幸的是第三代却成了众所周知的家族财富挥霍者。所以, 要想深入解读家族二代和三代之后家族财富急剧下滑的原因, 就很有必要探究家族这三代人所展现出的不同特性。

第一代被冠以家族财富的创始人。因为没有机会上学读书, 这一代人往往都是自学成材, 从而磨练出极具创造力的企业家精神。工作上兢兢业业, 生活上却俭朴节约, 但他们却一步步铸就了成功的辉煌。在这一代人建立家族丰功伟业的过程中, 朴实的生活作风仅仅是他们伟大的牺牲奉献精神的一个折射。

财富创始人承认有必要给子女提供最好的教育, 尽一切可能让他们全面发展以谋求一个更好的未来。小小年纪就把他们送到名校读书, 随后进入北美, 欧洲和澳洲最好的大学继续深造。

第二代, 即家族财富的维护者, 大学一毕业就会马上涉足家族企业。他们年纪轻轻就开始享受更加富足的生活, 而父辈们在这样的年纪时已经开始艰苦创业了。富二代们有充裕的时间娱乐, 社交活动往往都以社交俱乐部和慈善事业为主。

他们进入家族企业的角色仅仅是对公司做一些细微的调整。第二代人对家族企业的向前发展注入了一种系统全面的全新管理思想。这样一来, 他们就更能关注诸如企业品牌化和公关等相关问题, 从而让家族企业更加发扬光大。所以, 第二代的关注焦点就是保持财富的增长。

第三代, 即财富消费者, 生活上他们具备所有的成功机会, 并且在现有的家族社交圈里享受锦衣玉食的生活。他们的生活重心, 往往是不经意的就定格在炫耀成功的家族财富上来。这一代也被称为“最优越的”一代。

传统上来讲, 第三代更有可能被送到私立学校读书。他们的周末在最高级的会所度过, 往往身着最潮的时装与朋友们周游世界各地。因为身无提升家族财富的压力, 他们反而更愿意消费家族财富过着属于自己的生活。极少投入时间和精力帮助壮大家族资本。他们的生活聚焦在物质享乐主义的一个层面上。这一代人是家族财富的挥霍者。

价值继承方案

往往在第三代还在海外求学的时候, 家族第一代就已经开始关注家族遗产的继承方案问题。他们同样会注意到家族代沟问题。并聘请最优秀的律师, 会计及银行家来帮忙制定遗产继承方案。经过多次讨论后, 形成结构复杂的财产保护方案并将其传承下去。但是在制定遗产继承方案的时候, 他们往往会忽视的一个问题是价值继承方案。一个家族可以保持适合自己的最优结构, 可是如果家族内部没有在一起聚会, 交流过, 缺少共同协作与彼此信任的话, 恐怕再好的结构也难以维系长久。整个家族要有一条主线将所有成员紧紧联系在一起, 这也是家族团结的凝聚力。

不存在没有价值的价值

在荷兰万贝银行, 我们相信“不存在没有价值的价值。”我们还发现, 在家族财富继承方案形成的过程中, 做慈善事业是价值代代相传时的最佳手段之一。

形成家族价值的关键是动员整个家族成员, 让每一代人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全都参与进来。组织慈善活动就能让这个问题迎刃而解。做慈善的良好开端是分享家族史和编纂族谱。每个家族都有历史可循。知道家族的原籍在哪里, 了解那些对家族产生重大影响的大事件, 第一代人在缔造绵延至今的家族丰功伟业时所作出的牺牲, 第二代人给整个家族带来的成功和价值理念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这样的经历让整个家族同心协力的促成家庭慈善事业的核心定位。要了解这些经历, 家族就得形成慈善核心定位。每一代人都有其独特的给予模式。第一代人可能想回到原籍, 建立学校, 医院和社区服务中心。第二代会把更多精力放在支持与自己有关的组织发展上。他们的着眼点也许在投入创业资金发展新项目上。而第三代人也许就很关心环保问题和支持团队组织建设的问题。

组织家庭慈善活动

在组织家庭慈善活动时, 可通过以下几种手段——从以慈善为目的的信托基金, 到家庭式基金会以及保险业建立的担保有限公司。而这其中的关键在于让家庭成员都参与到慈善过程中, 形成一套连续的方案以确保家庭成员积极参与活动。

通常情况下, 外部服务商对整个过程的进展程度可以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所以, 整个家族就有必要为创业基础设定发展使命和愿景。而且在每年度支持家族努力创业的基础上, 整个家族很有必要在一起共商慈善活动的焦点核心问题和资金流向问题。

通过有组织的慈善活动, 家庭成员了解了家族治理, 财务管理, 共同决策以及如何以家庭为单位一起共事等相关事宜。这对于壮大家族事业获取源源不断的财富来说, 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同时, 对于在成立了家庭办公室后, 学习如何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合作共事, 也是一个良机。

如“家庭财富:把它留在家里”的作者——詹姆士所经历的那样, 有一次他曾对一群中国香港有钱人说, “很奇怪的是, 与在学习的过程中扩大消费相比, 家族企业往往更能在消费过程中学习到长效财富保值的经验。”

有组织的慈善活动所带来的影响是很让人惊喜的。亲自看到家人生活不断的发生变化, 给别人带去欢乐的经历是多么振奋人心的事情。看到孩子收到生平第一份礼物时的表情, 家里有了自己的房子, 或者说家族内出现了第一个获得奖学金上大学的孩子时——给钱的过程对家庭每个成员的价值观都会产生难以置信的影响。

美国的慈善捐助是什么 篇8

美国富人通常是慷慨的。然而,当我们计算一个人捐款数额与收入的比例关系以确定他的“奉献”程度时,我们发现一个令人惊讶的结果:低收入工薪家庭是美国最慷慨的群体,他们一般会捐出4.5%的收入。相对应的,中产阶级捐出2.5%的收入,而高收入家庭捐出3%。

在美国有很多慈善机构,有的专门为非洲小村庄提供饮用水,有的针对几乎所有人类已知的疾病,有的为动物福利而努力,有的为无家可归者奔走呼号并提供各种社会援助。有一个癌症公益组织,通过手机短信接收5美元的“微型捐款”。密歇根州的一个管弦乐队,向YouTube(设在美国的一个视频分享网站)发送他们的演出视频,以此获取捐款并吸引赞助人。海地地震后,美国红十字会马上确定了一种手机接收捐款方式:只要向某个指定的号码发送“海地”一词,就可以捐出10美元救灾款。看来,在美国,只要有一个缘由,有一个相应的慈善机构,就能实现自己的慈善目标。根据美国全国公益信托的统计,美国有超过100万个慈善组织。美国人更愿意把钱捐给效率高的慈善机构,而不是针对个人亲力亲为,因为这些团体更适合组织大规模救助。

慈善捐款统计可以证明,美国长期以来一直是给予国,89%的家庭都在为各种公益项目出资。此外,估计有55%的美国人在做志愿服务,这充分说明,大家不仅仅寄出支票,还积极行动起来。而且,不只是一代人在这样做。劳动力队伍中的新成员——“新千年一代”和“X一代”,他们可能没有多少钱,但也通过志愿服务和较小数额的捐赠去帮助别人。事实上,今天的年轻人在做自己喜欢的慈善事情时,比他们的祖父母更早行动、更始终如一,方式也更有想象力。

一个叫做“慈善援助基金会”的英国慈善机构2006年研究发现,美国人均捐赠数额比其他任何国家都高。根据给予美国基金会的报告,2008年,美国人的捐款第一次突破3000亿。它们来自各个年龄段和各个经济水平的人,其中75%完全来自个人,其余的则来自企业、基金会和慈善遗赠。最近,《今日美国报》的一篇文章指出,与国际事务和环境相关的慈善机构是发展最快的两类,之前的40年,“给予美国”甚至没有注意过它们,但现在,在它们分别创建二十多年和三十多年后,却登上捐助者名单的顶端。“我们看到,‘9·11’事件后,人们对国际问题的认知大大增加。虽然仍旧有很多‘地区性慈善冲动’,但是年轻人已经意识到,人类社会越来越小,我们有责任超越自我。”

2004年12月南亚发生地震和海啸大灾难,美国救济团体于2005年1月5日就已经筹到48亿美元去救援当地灾民,其中很多钱来自网络。这个数字远远超过了美国政府承捐的35亿美元。这不是一个特例。在海地地震后的最初几天,在电视台组织影星们进行筹款——例如乔治·克鲁尼获得5700万美元认捐——之前,普通民众和公司已经捐出35亿美元。

很显然,美国是一个给予国,美国家庭平均每年捐出的钱款保守估计也有1000美元,特别需要的时候(例如发生重大灾难)甚至更多。《美国企业研究》杂志2008年三四月合刊中写道,没有一个发达国家能够接近美国的慷慨程度。例如,1995年(有据可查的最近一年),美国人均赠与量是法国人的3.5倍,德国人的7倍,意大利人的14倍。同样,在1998年,美国人中愿意捐出时间的人数比荷兰人多15%,比瑞士人多21%,比德国人多32%。

这篇文章继续谈道,收入最高的10%的家庭承担着至少四分之一的慈善捐赠,全部财富超过100万的家庭提供了捐赠总额的大约一半。美国富人通常是慷慨的。然而,当我们计算一个人捐款数额与收入的比例关系以确定他的“奉献”程度时,我们发现一个令人惊讶的结果:低收入工薪家庭是美国最慷慨的群体,他们通常会捐出4.5%的收入。相对应的,中产阶级捐出2.5%的收入,而高收入家庭捐出3%。

互联网使捐赠变得更容易了,但是,给非营利机构和慈善组织的捐赠仍旧更有可能在线下进行。皮尤研究中心称,过去一年,给NGO和慈善组织捐款的人中,只有12%是通过网络进行的。不过,因为大量捐赠者是普通民众,这意味着11%的网络使用者(大约9%的成年人)是在网上完成他们的善举的。

利用网络进行捐赠的人数在增长,这有助于青年团体分享自己的那一份。有些人认为,年轻一代不如他们的长辈有责任感,但他们为慈善所做的事情和所捐的款项,让人们相信这显然是个谎言。慈善捐赠国家中心称:“2007年9月至2008年9月期间,16岁以上的美国人中,大约有24.6%通过或者为一个慈善组织志愿服务。”

上一篇:农发行办公室工作总结下一篇:危房撤离通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