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风景园林基础(精选5篇)
园林的七大体系
传统园林的含义
曾春蓉老师笔记园林
1、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几个阶段及其特点
2、江南私家园林与北方皇家园林的异同,举例说明(中国皇家园林与私家园
林的异同点比较)
3、中国写意山水园的起源及其主要特点
4、简述意大利台地园的特点,举例说明。
5、举例说明,英国近代枣园的思想及其特点。
6、举例说明法国古典园林的主要风格特点。
7、举例说明日本古典园林的主要风格特点。
8、简述现代国际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主要思潮代表人物及其它的主要思想。
9、结合目前国内外风景园林发展情况,谈谈你对生态园林的看法。
10、中国古典园林中叠山、置石的类型及其主要手法。
11、简述中西古典园林的异同并举例说明。
12、简述大树移植的基本要求,谈谈对居住区景观建筑中栽大树的看法。
13、简述居住区绿地的类型及其在规划设计中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
14、简述综合性公园规划选址的依据及主要功能分区。
15、简述不同类型道路绿地规划设计的要点。
16、简述城市广场的类型并举1到2类城市广场为例,说明其设计原则。
17、简述园林植物景观的类型及其应用。
18、园林地形有哪几种?地形设计应考虑哪些因素?
19、简述园林植物的应用类型及其园林造景特点。
20、中国现在园林发展如何弘扬传统园林。
21、简述现在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简述现代园林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
22、简述近现代西方风景园林生态设计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其代表人物。
23、浅谈对“风水”的认识及其在建筑规划中的积极作用。
24、简述中国传统造园植物造景的特点及手法。
25、简述公园规划设计的基本程序及主要内容。
26、园林建筑亭台楼阁榭舫斋等的区别及设置场所(园林艺术)
(浅谈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的类型及其主要布局特征)
27、简述伊斯兰风格的园林中水的运用及其水的意义。
28、浅谈园林建筑的选址及与地形结合方式。
29、文脉传承的理念如何在景观规划设计中体现,结合实例说明。
30、中国古典园林造景的手法特点。
31、工程规划中竖向设计的常用方法有哪些?举例说明。
32、简述假山、叠石工程的概念,并举例说明常用的石材、特点与用途。
33、园林设计中理水及水景工程常用方法及其应用。
34、谈谈景观设计中灯光设计的目的、意义与基本原则,举例说明园林照明灯
具的种类(5种以上)。
35、景观学中“风景”或“景观”概念及其构成的要素是什么?它与景观生态
学中的“景观”概念是否一致?
36、风景名胜区规划中景源的概念是什么?景源一般分为几级?有何意义?
37、简述近现代城市规划(含绿地系统规划)的主要理论、思想实践,及其代
表人物,举例说明。
38、风景区规划中按规划阶段分类,有哪些内容?并简述之。
39、从上世纪至今有哪些主要的建筑设计思潮、流派?简述代表人物和思想。
40、简述“包豪斯”的发展历程及其主要学术成就。
41、简述“空间”与“尺度”的概念,以及空间的类型、限定手法及“尺度”
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42、形式美主要从哪些方面进行研究,举例说明在设计中的运用(5例以上)。
43、简述你对景观建筑设计中“功能(空调)、环境(基地)、建造(材料)”间
相互关系的理解。
44、“平面构成”的概念,类型以及两个基本形之间的关系?简述“构成设计”
在环境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45、浅谈你对苏州“拙政园”的见解、布局、特点、手法。
46、浅谈你对苏州“留园”的见解、布局、特点、手法?
47、简述苏州园林中植物在景观中的作用及配置手法(举5例以上)。
48、简述园林树木景观的基本类型或设计形式及其作用。
49、简述园林花卉景观的基本类型或设计形式及其应用。
50、简述公园绿地的概念、类型及其布局原则。
51、一般综合性公园有哪些功能分区,及其规划原则。
52、简述现代国际景观学科的范畴与实务类型。
53、简述园林的内涵及“风景园林(园林)”与“景观”的联系与区别。
54、简述园林规划设计的过程及需要考虑的要素。
55、简述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类型及其处理手法,谈谈你对“旷”、“奥”空间的理解。(“旷”、“奥”空间的理解参照或者“旷如”、“奥如”为造园艺术中常用的手法之一,结合你的理解简述其运用。)
56、简述园路选线的基本原则、分级、施工过程。
57、土方施工大致分为哪几个步骤,各步骤包括哪些内容?
58、上林苑的布局内容以及对后市园林的影响。
59、唐宋时期四关园林的组成内容及其特点。
魏晋南北朝时期四关园林的组成内容及特点。
60、中国皇家园林同私家园林的异同点比较。
61、简述意境在中国传统园林中的应用。
62、简述园林构成要素在设计中的运用。
63、园林工程有哪些分项工程?各自有哪些特点和要求?
64、喷泉工程里畅行遇到的官网有哪些?注意事项?
65、试举例简述植物工程的详细过程。
66、园林施工组织设计主要内容;控制投资、保证质量和安全的技术措施。
67、浅谈园林工程预决算的基本步骤与方法。
68、简述花岗岩和大理石的不同性质及其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
69、浅谈园林工程中常用的造园材料(请讲出5种不同材料并结合实例进行分
析)。
70、园林绿化工程竣工验收的时间及质量要求符合哪些规定?
71、结合园林绿化植物种植技术,分析“大树进城”这一现象的利弊及大树移
栽的要求?
72、简述景观结构中的斑块、廊道和本底,园林设计中如何应用?
73、浅谈生态交错带的概念和功能。
74、园林树木配置应遵循哪些原则?
75、园林植物有哪些生态保护功能、美化环境功能?
76、简述草坪的类型与特点与设计方法?
77、园林设计如何让体现地方特色?结合实例说明(承德避暑山庄)
78、“筑山”、“理水”有哪些常用的手法?简述应用。
79、阐述生态学及景观生态的含义。
80、什么事湿地景观?
81、试举例说明后现代园林作品中的艺术表现形式。
82、试阐述当代西方园林有关的现代艺术流派及其主要特点。
83、现代城市地面景观设计方法及常用地面材料?
84、水体景观在园林环境中的作用,结合工程实例说明。
85、根据中国园林意境学理论,试选择一、二处著名园林加以论述。
86、水系为大地景观的精彩之作,请你谈谈如何设计滨水景观?
87、园林树木的观赏价值,要求春夏秋冬四季花色变化,请你进行设计。
88、简述你对路易斯·康的建筑风格的认识。
89、建筑审美的构成要素有哪些?怎样通过分为预设达到审美效果,试举例说
明。
90、欧洲园林共同风景本质。
91、当代西方建筑新思潮有哪些主要流派及代表人物,选择其一简介其作品并
加以评述。
92、景观生态化为景观学科发展的又一趋势,请你谈谈你的理解和思考。
93、试述先秦宫城(室)建筑的发展。
94、庄园式园林与寺观园林营造理念与表现形式上的共同点,浅谈寺观园林世
俗化。
95、辨析苏州名园之一狮子林的得与失。
96、谈谈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得与失。
97、古代风水理论对人居环境的设计的影响。
98、荷兰构成代表人物及其对建筑的探索。
99、城市公共空间调查表格设计至少包括哪些内容。
100、试从行政管理、规划设计、所属学科三方面,阐述中国风景名称区、旅游
构成设计,是运用点、线、面、空间及其简单的几何图形要素,在二维、三维空间中来反映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构成规律,并构成十分丰富的画面。主要以通过黑白的或色彩的形体对比、交错、重叠、相加、相减、递增、递减、排列组合、物理量、心理量、尺度等手法组成特殊的艺术形态,创造性地表现出某些抽象的形态概念[1]。用抽象思维的方式,从形式美的规律中探索空间形态创新,追求更高阶段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感悟[2]。
构成设计作为风景园林专业培养学生造型及空间能力的基础课之一,对培养风景园林专业学生空间设计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有重要意义。从教学上看,构成设计国内开设于大部分艺术院校,并把它们当做主要基础课或者核心课程,带有浓郁的艺术特色。笔者所在工科背景的院校下,构成设计与风景园林专业课程的融合衔接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在进行课堂教学上,如果采用艺术院校教师编纂的教材,其专业的课程训练则偏向艺术性,与风景园林专业教学体系严重脱节,不能让学生明晰开设此课的内涵和真正意义,学生会对专业课程提出质疑,失去学习兴趣,甚至把它当做其它课对待,进而感到迷茫。教学作业成果上,作品出现大杂烩,看似形式多样,实则偏离风景园林专业的教学主旨思想,孤立了与园林的专业联系。如何对工科背景下风景园林专业的构成设计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使得构成设计能够真正服务于风景园林专业,是我们一直努力探寻的重要目标。
针对这种教学症状,笔者所在的风景园林教研室对构成设计课程作了全面剖析。一致认为,首先,低年级学生对平面、立体空间意识模糊,对平面与空间之间的概念转化及基础构成缺乏系统认识,对构成设计的共性特征及空间形态生成共同规律缺乏理解与控制,导致创造性能力弱;其次,单纯地从二维平面形态训练、三维形态空间、结构表达等训练,对培养学生的空间功能与形态变换的设计能力不足;最后,平面形态训练课程与空间形态训练课程之间,融接设置空间基本功能与形态基础概念的训练较为弱,更多地偏向艺术性。
2构成设计在风景园林专业中的教学改革探索
将构成美学原理法则进行生动化、具体化,做到原理运用与风景园林设计专业真正衔接。构成设计形式美法则主要来自自然美和人类经验的总结,受时间和空间的影响,不同的时期审美标准总体上呈现不断的变化,唯独审美标准的形式美法则也随之变化。构成设计无处不在,在教学中,将平面构成设计与园林设计中的道路铺装图案,铺装材质颜色,材质质感的选择、空间中的景观小品构筑物等结合起来,运用形式美法则,通过比例、对比、均衡、节奏与韵律等手法,进行各种形式的组合,将平面与空间进行转换,在空间中形成颇具特色的构成设计。针对这些问题,笔者通过近几年的教学经验,在探索构成设计教学改革的基础上,对构成设计基础教学的课程进行了探索研究。
2.1构成设计的形式与空间的感知
风景园林专业学习内容较为广泛,课堂理论与实践并重。在课程设置上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把对构成的理解、设计、使用与转换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低年级阶段,把平面、色彩、立体构成作为设计基础,讲授简单的构成原理,通过基本点、线、面、体这些构成元素,实践上做些简单的二维平面、三维空间形态组合设计,理解构成形式的发生、构成形式的组合、二维形式向三维空间的转换以及培养学生空间创造、使用的能力等,推动构思的形成、概念的展开,最终推动设计深入[3]。高年级阶段,将构成形式运用到综合设计中,按照构成形式与空间转换侧重点不同,实际课程设计中,运用构成原理对形体进行组合变换,以立体的形式融入空间设计中。整个教学过程也就是让学生理解从低到高的“构成形式与认知”、“构成形式与空间环境转换”、“建构与营造”的学习阶段。因此基础构成设计应作为教学环节中的组成部分,循序渐进,予以强化,而非简单的基础训练。根据构成设计的形式与对空间的感知侧重点不同,将平面形态运用到空间环境中,以此强化构成形式与空间的形态概念环节有:
2.1.1将构成形式作为认知的重点,并对空间认知的概念有所分离。如:教学过程中运用基本的点、线、面等要素进程构成设计;对具象物体的原型抽象提炼;运用一定的材料、以视觉为基础,力学为依据,将造型要素;按照一定的构成原则;组合成优美的形体构成和模型。
2.1.2基础构成形式与空间感知并重。将平面形式与空间进行转换;以人的尺度比例对空间进行感知;各种广场尺度、滨水廊道、街道等室内外空间。例如:某城市街边广场绿地设计(30m×50m广场室外空间),要求选定城市街边广场绿地这一特定空间环境间的人,从空群使用、比例尺度等角度感知空间,构思提炼出平面设计概念或原型;在此给定的范围内,完成一个由平面构成组合向空间构成的转换,设计中反映出构成的组合方法、构思理念、构成概念的衍生,也要体现出该空间构成的主题。
2.2强化空间构成与建构的融合
空间是由物质性与非物质性的双重属性组成。实体空间的存在由物体的材料、结构支撑等物质性建构因素组成,它是以点、线、面、对称、肌理等进行分割到组合,或组合到分割的过程。以往教学过程中把平面构成的二维概念的生成与表达放在首位,但对三维的空间建构设计的内容及技术性要素涉及较少,致使好的创意缺少立体的表现形式。强化空间构成与建构等方面的融合,挖掘不同材料的组配在空间构成中所表现不同的直观感受,直观地面对空间建构方面的物质性问题,理解感知和把握构成中的形体分形、形体组合、组合变换、形态置换、空间搭建等具体的实践。
2.3针对性地细化构成设计课程
构成课程的细化,因地制宜、适时调整构成设计教学思路、更新教学理念。所谓细化就是使风景园林专业构成设计这门基础课程更有针对性地对本专业方向发展进行有序的教学。针对性主要表现在固定式、无法更改的审美原理的教学实践过程[4]。在此美学原理不变的情况下,风景园林设计专业,依据其专业特点,在进行方案构思上,运用美学知识与平面构成的形式在封闭空间、开敞空间或半开敞空间中进行创作设计,营造构建空间,也可以将线型构成、面型构成放在封闭空间或开放空间中进行审美组合,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3构成设计风景园林专业中的教学实践
根据构成设计教学课程的改革背景,从2012年开始将构成设计教学列入风景园林专业、建筑学专业教学体系改革探索试点,教学内容重点突出在以下方面:
3.1讲解构成设计的形式美法则
分析构成设计美学理论及形式美法则产生的原因,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剖析由古到今其产生的心理因素、社会背景、存在意义等,深入探究构成设计形式美法则的产生与意义,让学生领悟和掌握形式美法则并在以后的设计中综合运用。
3.2美学原理与专业课程实践嫁接
把构成设计的美学原理与课程实践教学嫁接,并把它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和核心。在风景园林设计专业中尝试开放性的思维训练,按照形式美法则和审美原则构建多种模型组合,让学生运用各种综合材料在营造开敞空间、半开敞空间等,在所构建的空间,这种构成设计训练方式是在二维平面中向三维空间转换有序性、有组织的、反复进行的,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极大的创造,让参与者中的学生完成课程的审美体验。
3.3探寻数字技术下构成设计的发展新趋势
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构成设计教学方面带来了新的设计变革[5]。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较,它带来的是思维、推导、建构等全新的改变,构成设计在数字技术的影响下也呈现出越来越多的虚拟建构的特征。这一全新的构成设计数字建构方式体现出更多的非物质性,借助计算机软件实现三维虚拟模拟,能够将二维的形态通过计算机建模实现三维形态,使人们对构成形态空间有了更直观的理解与认知。同时,借助计算机软件技术也能使构成设计在空间生成、转换与可塑等方面达到新的高度。
4构成设计在风景园林专业教学实践改革中的效果
从2012年开始,将构成设计课程体系中的形式美法则和美学原理进行概念上分类梳理,让形式美法则中的对称均衡、单纯齐一、多样统一、比例、节奏韵律和调和对比等内容更加清楚易懂[6]。在风景园林专业课程设计上,美学原理,找到与园林设计专业特点相符合的切入点,更好地与园林设计专业方向结合,起到了较好的综合运用效果。
4.1教学思路明晰
在教材的选择上,选用与风景园林基础教学专业性很系统的教材,教师在安排课程教学从理论到实践,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完善的、清晰的教学思路。
4.2让学生认识到构成设计对风景园林专业课程学习指导的重要性
通过构成设计课程教学有机地与园林设计专业内容进行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晰所学的构成基础与自己所学的专业是息息相关的,他们就会有兴趣投入到学习中去。
5结语
构成教学是一门开放的、动态的、综合且不断更新的课程。首先,强化构成设计的形式与空间的感知、空间构成与建构的融合,以教学课题的形式融入到设计中,用二维形态、三维形态等进行生成与表达,推动设计进步并提高构成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其次,在教学中有目的、有序地结合课题内容进行设计,采用不同的材质材料进行空间建构,最终在设计概念和物质实体上生成物质形态。再次,利用计算机数字技术、虚拟建构等探索新的教学形式,使构成设计与计算机软件技术进行交叉与融合,更新思维,形成新的教学特色。
摘要:构成设计作为风景园林专业培养学生造型及空间能力的基础课之一,对培养风景园林专业学生空间设计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有重要意义。构成设计在风景园林基础专业课的教学改革上,通过对构成的形式与空间的感知、强化空间构成与建构的融合进行阐述;教学实践上,通过讲解构成设计的形式美法则、美学原理、美学原理与专业课程实践嫁接,探寻数字技术下构成设计的发展新趋势,以适应风景园林人才培养模式发展需要。
关键词:构成设计,风景园林,空间
参考文献
[1]盛小清.教学网页设计的构图技巧透视[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9,11,15
[2]白春霞,侯伟男.“起·承·转·合”——基于建筑学专业的《空间构成》教学实践[J].福建建筑,2014,09,01
[3]钟力力.认知与建构——建筑学专业空间构成教学改革初探[J].华中建筑,2010,10-25
[4]陈绪春.空间构成的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艺术教育,2013-05-01
[5]钟力力.认知与建构——建筑学专业空间构成教学改革初探[J].华中建筑,2010,10,25
1、课题背景介绍
过去由于只注重工业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等工作被忽略,市区滨河地段杂草丛生,1片荒芜;挖沙船到处挖沙,使河边变得坑坑洼洼,脏乱不堪;1些不法单位拉来建筑垃圾倾倒在沂河及涑河沿岸的堤坝上,许多工厂将废水也排放到河里,使河水变得浑浊不堪,污染严重,无法饮用。不少居民也将生活垃圾倾倒在这里,使河边变成了垃圾场,1到夏天,熏人的气味扑面而来,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和城市形象。
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扩大城市建设规模,合理利用充足的水资源,同时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提升城市品位,临沂市政府决定投入巨沂资规划建设临市区内的滨河区域。
2、课题拟设计研究的主要内容、实验方案
在上述情况的影响下,我这次所报的毕业设计课题为临沂市沂河沿岸(局部)景观设计,所以滨水空间的规划、绿化和景观设计是这次课题设计研究的主要内容。
水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因素,自古以来就被赋予多种属性,被当作理想人格的的1种象征,使得其在性、情、景、意交融中充满了生命的灵性;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水逐渐成为1种根源性的隐喻,是代表自然与城市合1的最好模型。可以说水是古代除了封建礼制以外,对城市规划特色形成起作用的最重要的因素。其作用从饮用、灌溉、运输发展到现在的提供活动、景观的载体,故滨水空间的`性质也在不断变化。
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当前进入快速城市化阶段,城市建设也陷入了不断趋同、特色危机重重的窘境;在工业化时期几近湮灭的水的特性再次成为刺激城市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这次设计中应充分利用城市与水的 骨架与血肉关系,因地制宜,融合水与空间、文化的时空联系,塑造出城市的特色与个性,使城市绿化面积扩大,景观更加秀丽宜人,市区环境质量得到全面改善,最终形成水在城中游,城在水中立,水体与绿地相互依托并融为1体的丰富多彩的、富有地方特色的滨水生态城市而贡献1份力量。
实验方案:
通过对课题所涉及的地区进行实地测量考察,以及搜集查阅相关资料,对设计的方案进行综合严密的验证。从设计理念、设计原则、风水分析、构图分析、植物配置几大方面展开工作,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出合理的方案。
设计理念:沂河贯穿临沂市区,是离城市公共密集地区较近的生态系统之1,是
城市向乡村延伸,乡村向城市渗透的区域,这种渗透体现的是1种人与自然的对话,在本方案中,以人与自然的和谐统1为设计理念。
设计原则:a、生态原则:维持沂河生态环境是进行城市建设的基本门槛。
b、适应自然和社会运动周期的原则:关注人的活动周期和季节
变化,创造出适应季节变化的景观。
c、经济原则:通过设计对环境的改造,创造更舒适的生活环
境,实现其使用价值,同时也带动周围的土地升值。
风水分析:风水上讲究,曲生吉,直生煞,在本方案中,以曲线(主路)来化解直线带来的煞气。
构图分析:本方案设计设计地段位于沂河和其最大支流枋河交汇处,河道比较弯曲,因此在设计中,以北斗7星为主构图元素,根据人文和地理将其分为3个区域:
我校建筑工程学院的风景园林专业教学平台是一门特色鲜明,富有创新,高质量,高水平的教学平台,有如下非常鲜明的特点: 1. 任课老师大都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他们可以非常容易而又准确地把最新的专业理念及时融入基础课的教学,而这种融入和介绍又可以与时俱进。这与纯教学教师需要通过自己的学习,理解然后再把二手的知识以前沿进展的方式介绍给学生有本质的区别。
2.教材和教学方法的实事求是。在教材选取上,没有一刀切,二是发挥各任课教师的主观能动性,选取最合适的教材;在教法上,不拘泥于传统和现代,中文或双语,而是板书和多媒体的有机结合,中文与英文联合教学。板书结合多媒体这样一种取长补短的教法,既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图形演示等方面的优点,又可以保持传统板书贴近学生的好处。
3.教书育人。我特别注意到除了传授知识之外,任课教师还通过各种方式,特别是个别交谈,或讨论的方式,与同学沟通,以提高同学的学习兴趣,增强责任感。这在目前的大范围教学中是非常少有的。4. 课堂互动和讨论。风景园林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专业课程基本实现了课堂讨论和互动,而且效果很好,这是一个重要的贡献。
风景园林专业不仅具有鲜明的特色,而且具有很高的教学质量。首先,几年来学生的评分反映出学生对于课程的认同和高度评价。教师在教学中体会到,相比传统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受到学生的欢迎。学生通过课程设计、认知实习、野外实习增强了专业实践能力,同时也开拓了视野。从一些同学对于课程的具体评价,反映出由于实践教学,使得一些同学对专业学科产生了强烈的兴趣,这也是课程成功的一个标志。
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标准也逐日提升, 对于早已满足物质需求的人们而言, 如何提高自身生活环境的舒适度, 创造优雅闲适的生活氛围是其现如今所追求的目标, 在此需求基础上, 风景园林施工行业正悄然兴起。风景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对于该行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有效的施工管理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 鉴于目前在管理领域还存在许多问题有待我们解决, 因此, 提高风景园林施工的管理水平是当务之急。
1 加强园林施工管理的现实性意义
风景园林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比重, 它的快速发展既能促进经济的增长, 文化的提升, 又能推动物质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首先, 风景园林施工管理最为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改善并美化环境, 使城市的面貌变得更加的明亮, 人们生存的环境更加干净清新, 并且对本国的文化有所继承和发展, 令人们的文化素养有所提高。第二, 将风景园林的施工管理做好, 其实就是为动植物和微生物的生存提供了栖息地, 为生物的生存和成长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
2 目前在管理环节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2.1 缺乏系统健全的管理机制
从宏观角度上建立一个完整系统的管理机制对于风景园林施工管理具有重大的指导和监管作用, 然而, 目前我国在园林施工管理领域还无法实现管理的系统性, 这直接制约着施工质量的管理效果。
2.2 管理队伍专业素质普遍偏低
风景园林建设行业涉及到了广泛的知识领域, 要想保证风景园林的施工效果, 最为直接的影响因素就是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我国在该行业的从业人员管理方面还有失完善, 不仅体现在施工人员队伍, 同时还包括管理者队伍在内。对于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考核和培训还存在很大空白, 而且, 在从业人员队伍中, 大多数人员的文化水平都偏低, 难以满足该行业对于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需求量。
2.3 现场管理杂乱无章
对于园林施工质量管理最终要落实在对于具体施工环节的管理过程中, 目前在施工的各项环节中, 施工问题主要包括施工前缺乏详细的施工计划制订, 即使存在施工计划, 也难以严格按照其进行施工操作;在施工过程中, 施工设备和用具操作和管理不当, 对施工人员管理不善, 使得施工人员操作标准缺乏统一性, 各自为政, 不能按照管理人员的指示进行操作, 施工效率低下。
3 如何实现科学有效的管理效果
3.1 加强施工监理体系建设
保证施工质量离不开有效的施工监管体系, 为此, 要在施工环节中建立施工监理机制并切实发挥其功效, 一方面, 施工企业可以通过聘用专业的监理人员和团队对工程质量管理进行全程把关;另一方面, 还可以完善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的质量管理制度, 实行企业内部监管。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施工速度, 还能够保证施工管理质量。
3.2 完善从业人员选拔录用机制, 并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
风景园林施工项目的专业性很强, 工序也较为繁琐, 这也就意味着管理人员在选择施工人员、技术人员和监督人员的时候, 一定要秉持着公平公正的理念进行挑选, 然后再根据工作人员的特质, 为工作人员安排适合他们的工作岗位。这样, 才能在本质上提升施工管理队伍的整体水平, 我国的风景园林工程质量也会因此而得到较大的提高。
3.3 建立层级管理机制, 提高管理效率
施工项目经理可以组建施工项目部门, 实行人员分层管理, 以便于将项目管理功能最大化的展现, 从而为工程项目提供最为理想的服务, 实现项目管理的终极目标。对小型的园林工程进行管理时, 可以采用直线式的组织形式, 自上而下垂直领导, 这样的管理更加便捷, 更加统一。当分公司组建施工项目部时, 分公司的经理就是现场施工的项目经理, 并且分公司可以组建多个施工队伍。
3.4 加强从业队伍的专业化培养
如今, 我国的高效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各个行业的管理人才进行培养, 但是, 相比较而言, 对风景园林工程施工管理人才的培养与教育还是较少的。因此, 各个高校应该加强对风景园林施工管理人员的培养, 与此同时, 相关组织和部门也应该加强对风景园林施工管理人员的在职培训, 培训的重点一定要符合风景园林工程的施工现状, 以便于管理人员在接受培训后, 能游刃有余的解决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
3.5 吸取和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
风景园林施工管理的理论研究是由各个方面的专业人员共同完成的, 在进行风景园林施工管理的理论研究时, 要将国内、国外的风景园林工程施工管理的实际情况和与风景园林有关的知识和文献相结合, 从而做出适合当今社会发展的风景园林施工管理理论研究, 这样做出来的研究才能成为风景园林施工管理的理论基础, 为风景园林施工管理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4 结束语
风景园林建设不仅提升了人们生活环境的舒适度, 树立了城市的整体形象, 同时也为环境保护增添了力量。高质量的风景园林工程应该是具有生命力的, 而且要以人类的根本需求作为建设的出发点。在风景园林行业的发展进程中, 既存在着大量的机遇, 同时也伴随着许多挑战, 要想在该行业中利于不败之地, 施工企业就要不断提高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 加大质量管理的力度, 在施工中综合考虑人类, 社会和自然三方面因素, 使之实现协调平衡发展, 只有这样, 才能够建设出符合自然发展规律, 并且令人满意的精品风景园林工程。
摘要:随着自然环境的恶化程度逐渐加深, 人们对于环境的保护意识不断增强, 在城市中加强风景园林工程的建设不仅可以提高城市的绿化率, 而且还对环境保护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现如今, 风景园林建设在我国已经逐渐自成体系, 独立为一项新兴产业, 保证其施工的质量是促使其健康发展的源动力, 因此, 有必要完善风景园林施工管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使风景园林工程更好地为人们和社会服务。
关键词:现实性意义,存在问题,提高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王运旭.园林施工新工艺的管理与技术难点分析[J].现代园艺, 2011 (15) .
[2]肖峰, 周林.景观工程施工管理问题研[J].科技致富向导, 2011 (20) .
【天大风景园林基础】推荐阅读:
天大2014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大纲11-03
风景园林概论课总结06-14
技术工作总结风景园林09-17
风景园林设计中色彩设计探讨论文10-05
600字校园的风景线作文:亮丽的风景线11-13
话说风景作文07-03
垂钓风景作文07-21
西安风景作文07-22
风景人生作文09-28
昨日风景作文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