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与深度报道(通用8篇)
以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为例,根据《中国电视报》4月19日的节目表匡算,第一、二套节目一天总播出为1985分钟,比去年(511月2日为对照)增加约6.2%;两套节目中播出的新闻类(包括信息、专题节目)节目为605分钟,占总播出量的30.5%(教育类节目为490分钟,占24.2%,文娱节目为599分钟,占30.2%;服务类节目为75分钟,占3.8%;其余为广告时间,约为216分钟,占10.9%)。详见下表:(注)新闻类教育类文娱类服务类广告总计
播时一355秒180秒370秒45秒120秒1070秒
所占比例(%)33.216.834.64.211.2100.0
播时二250秒310秒229秒30秒96秒915秒
所占比例(%)27.333.925.03.310.5100.0
(注1:由于杂志、板块节目增多,有些内容划分不太清楚,如午间新闻加气象共20秒全算是新闻类了。)
(注2:(一)为第一套节目,单位为分钟,下同)
从播出比例看,第一套节目新闻、娱乐并重,第二套节目教育节目比例最大。与去年相比,两套节目中新闻共增加了190分钟,节目比例增加了8.3个百分点。首播(非整个节目重播的)的新闻节目从去年的每天200分钟左右猛增到近400分钟,新闻的地位提高不少。
当新闻节目占有相当比例之后,应如何设计好新闻节目的结构,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
从现状来看,电视新闻中增加较多的是动态新闻(综合新闻节目)。动态新闻的播报是电视的长处,即反应迅速、声画并茂;但也存在不足,即简约、肤浅,对事物的反映不够深入、全面。这一缺点在我国新闻中一度表现更为突出。外国专家约翰.沃伦曾在分析了我国的电视新闻后指出:在新闻报道中“中国电视……没能提供多少比一闪而过的电视图像更多的东西。……一次又一次送到电视观众眼前的是在国际舞台上发生冲突的战斗群体的画面,而有关冲突的原因和意义的线索却几乎没有。即使是有关政府官员及其活动的新闻,着重点都放在单纯的活动和会议上,几乎完全忽视了要把单纯的访问放到易于理解的上下文中”。(见《上海广播电视研究》1989年第一期)这段话主要针对的是动态新闻质量低下的`问题,同时也隐含着对新闻报道形式单一的看法。
对于动态新闻质量如何提高,本文不做探讨,只想从报纸发展和外国电视新闻的发展历程中,对新闻深度报道做一些论述。
17世纪出现现代意义的报纸新闻后,经过一个多世纪,到本世纪初报纸上开始出现了深度报道(又称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分析报道等)。深度报道,顾名思义,是一种全面、深入的新闻报道形式。它不仅交代事实,更侧重于揭示、说明事实产生的原因、发展过程及其后果,它对事实进行解释、分析,使受众对新闻事实的本质与意义有全面、纵深的理解。
种报道形式在代末30年代初震撼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中蓬勃发展起来,到40年代趋于成熟。有人对19到1970年的《纽约时报》进行了抽样调查;在这70年报纸的头版新闻中,深度报道的比例从13%增加到43%。这一数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报纸新闻从单纯注重动态新闻向动态新闻与深度报道并重的变化。电视新闻虽出现较晚,但在发达国家电视发展史上也走了一条由浅入深的道路。
50年代上半叶开始加强电视新闻报道,同时在美国电视上就出现了与动态新闻配合的深度报道,如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现在请看》节目。60年代和70年代是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蓬勃发展的时期,这时期的佼佼者是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创办于1968年的《60分钟》新闻时事杂志节目。节目在内容与形式上都吸取新闻杂志的长处,扩大报道面,及时反映社会热点;使此前美国电视新闻中存在的报道面窄、不能反映社会面貌,及新闻内容肤浅,使人不知所云等问题得到一定的改善。美国一些社会学家甚至这样说:要想了解美国现今社会和人民就去看《60分钟》。节目推出后在很短时间内就创收视率最高记录。随后美国其他广播公司也相继推出了各自的深度报道节目。
电视新闻这一由浅到深的变化不能说是与报纸发展的巧合,而应看作是一种规律:媒介的社会消费量达到一定规模,有了相当的社会接触率之后,受众对它的传播内容的质量要求就会突出出来。受众对新闻的要求不仅有更迅速、准确、接近的方面,更重要的还是对新闻事实进行深入加工,使之更利于理解、利用的新要求。也就是说,当动态新闻大量增加以后,人们就会渴望得到更深入的报道,对事实有进一步了解。
一、新闻工作者要树立宏观意识, 才能体现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实质
有深度、有力度, 更要有具体而针对性的要求, 这是对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一个基本要求。在实际的采访编辑中, 要想有深度、有力度, 在日常的采访中, 笔者总结了一个小经验:下基层一线采访, 探访通讯员固然重要, 但走访一线群众, 从他们的生活细节上“明察秋毫”新闻要素, 就更为重要。尤其是一些一闪而过的“聊天”细节, 其中体现出来的“新闻点”往往能够成就一篇意想不到的佳作。曾经采写过一篇报道《“说”出一块金招牌》 (此新闻专题荣获宁夏新闻奖一等奖) , 当时, 笔者与同事到宁夏同心县采访时, 本打算采一条学校培训阿语翻译的新闻, 在与当地阿语翻译学校的领导、学生闲聊时, 笔者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个信息:阿语翻译不仅是一项培训事业, 更成为回族青年走向义乌甚至国外的桥梁, 已经成为当地一块响当当的“金字招牌”。小小培训大大前景, 里面蕴含的是“政府搭建平台、发展阿语翻译”的大视角, 于是我从两个“微观”成功事例着手说到宁夏搭建服务平台输出阿语翻译的“宏观”故事, 《“说”出一块金招牌》这篇有深度的新闻专题应运而生。宏观上把握机遇, 采访上深入细致, 拍摄制作讲究成果, 我想这应该是作品取得成功的关键。
此外, 《打造黄河善谷, 建设水韵吴忠》这一专栏, 同样也是深度报道的优秀之作。在这一选题的采访过程中, 我们从宏观上把握了“黄河善谷建设”这一中心, 前期进行了深入细致的采访和调查研究, 从自治区打造黄河善谷理念的提出、吴忠的先行先试、优惠的招商政策说到中央等各级媒体的高度关注、区市政府的大力扶持, 更有一个个普通创业群众的故事, 各个层面展开的深入报道, 就好像一场非常集中、挖掘深入的新闻宣传“战役”, 让人看得酣畅淋漓, 避免了“肤浅”。
深度报道之所以不深, 笔者认为这主要是因为记者或编导的宏观意识还不强, 把握新闻全局的本领还不强, 在采访时, 浮于表面, 吃不透精神, 拈不准分量, 常常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究其原因, 主要有:主观方面, 电视记者缺乏学习, 尤其是经常性的学习, 从而导致不注意宏观意识的日常培养;客观方面, 主要有:记者每天忙于应付会议新闻, 头脑中已经被新闻事件的表象所束缚, 干的活多, 思考的问题少;再者, 有些记者不注意吃透会议精神, 不注重调查研究, 不摸不问分管口的动态, 宏观意识自然也就无法培养起来。
笔者认为, 在新闻工作中培养宏观意识, 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一是在思考问题方面, 注意树立宏观思考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二是注意吃透党的大政方针、地方政府决策以及阶段性工作的重点;三是注意做好调查研究, 准确把握采访者的思想动态, 同时列出难点、热点, 为深度报道选准突破口。
二、新闻工作者要提高宣传艺术水平, 才能做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
在电视新闻宣传中, 宣传艺术已经突破了新闻写作、拍摄技巧的范畴, 更加注重新闻手段的应用, 现场采访、纵横对比、列图表、讲故事等一些宣传手段的应用, 使得新闻宣传艺术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从概念上讲, 提高宣传艺术就是指在新形势下通过新闻手段, 对各种复杂矛盾的把握、驾驭和调节, 使新闻宣传更加有效地为政治、经济建设中心服务。如《聚焦中部干旱带》这组系列报道, 记者牢牢抓住吴忠中部干旱地区的发展问题, 联系干旱市县的特色产业发展等问题, 采用多种采访方法, 例如现场采访、纵横对比等, 宣传了中部干旱带地区各项发展的情况, 预示了中部干旱地区蕴藏的发展希望, 对鼓舞士气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一系列报道没有采用直露的、说教式的宣传方式, 也没有把观众放在受教育的地位, 而是采用一种细腻的、有说服力的宣传形式让整个新闻报道更加贴近受众的心理, 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三、新闻工作者要重视递进性,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才更有深度
所谓的递进性, 是新闻宣传报道过程中, 把握新闻事件的中心, 多角度展开报道, 例如连续报道、系列报道、追踪报道, 都不失为提升电视新闻报道深度的一种方式。连续报道讲究直向延伸, 是一种依照时间推移有序跟进的报道方式;系列报道则是横向展开的一种方式, 注重报道内容的分解, 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展开。这两种报道形式都具体递进式的特点。还有一种, 就是追踪报道, 既强调结果又深化主题, 可以说是对受众的交待又是对主题的升华, 具有一种强势效果, 体现了新闻媒体的公信力。
报纸是一个面向大众的产品,而新媒体却是如此个性化的媒体。新媒体提供的技术给了受众充分的自主权。因此,要在全媒体时代做出吸引人的调查性报道,就必须有把受众当成用户的理念转变。媒体追求的不再是让公众“看”我、“听”我、关注我,而是请受众参与进来,一起让内容产品更丰富。
传统媒体用什么来吸引受众参与呢?只有个性化的独家报道才能吸引受众有针对性地参与。深度的专题报道可以很好地发挥这样的作用。《纽约时报》多媒体专题报道《雪崩》在这方面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发表6天收获了290万次访问量和350万浏览量。尽管报道可以无限地接近真相,但不可能完全还原真相。因此,一些更加了解真相的受众,可以在报道发布后进行补充,提供更多的证据,让公众了解的情况更加接近真相。在这一过程中如果能够利用好受众,让其提供“拼图”中所缺少的那一块,不仅节省人力成本,而且经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同时重视用户生成内容,及时给用户以反馈;或者建立互动的平台,让读者可以表达他对文章内容的看法以及对媒体的意见等,创造多样的方式让用户在阅读报道时有一种参与感和主体感。
——关于城南学院“5+1+2”特色办学模式的报道
今年城南学院迎来了2900余命新生,在校人数突破1万。在全国仅有的11所在校生规模超过一万人的独立学院中,城南学院占得一席之地,成为我省唯一一所在校生超过1万人规模的独立学院。在高校竞争如此激烈的时代,城南学院如何保持自身优势,立于不败之地?近日,记者带着探究竟的心情,采访了城南学院相关的领导人。
学院说: “5+1+2”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据院领导介绍,在北大学生变“大白菜”,大学生做“搓澡工”的今天,城南学院的大学生为何如此走俏?这固然与学院对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视分不开,但关键是 “5+1+2” 特色办学模式,靠质量取胜。
为了了解 “5+1+2”办学模式,我们专门采访了城南学院城南学院院长袁剑波教授。据袁院长介绍:“5+1+2”模式是通过优化人才培养计划,在精简必修课内容和时间(20%)的基础上,用5个学期左右的时间完成课堂教学及实验课教学。用1个学期左右的时间完成课程设计及在校内教学基地上开展课程实习,用2个学期的时间开展工程教学。
这一模式首先从时间上强化了实践教学,使集中性实践教学时间达到60周以上,占教学计划的40%,比原来至少增加了一个学期外加暑假和寒假,而课堂教学则比传统计划短20%,学生能得到较完整的工程实践训练。“5+1+2”模式同时从空间上强化了实践教学,突出了专长培养。学生在工程实践中也分赴到多个大型工程项目,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施工周期内,能接触各种不同类型和特点的施工项目及工程内容,且有工地技术人员做兼职导师,采取“师傅带徒弟”式的管理模式,能从不同侧面进行学习,在全面实践的基础上,突出各自的技术长,增强工程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工程施工组织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素质较高的同学,还可以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协助解决工地复杂技术问题,培养创新能力。调查结果表明,90%以上的学生通过参加工程实践,实践动手能力、施工组织管理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就业竞争力明显增强,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得到巩固、深化和提高。
“削减课堂教学20%会不会影响学生的基础素质呢?”
“你的担心是可以理解的。‘5+1+2’模式在实施之初,确实遇到了不少类似的争论和阻力。事实上,当初我们设计‘5+1+2’模式,就是本着‘基础以够用为度,学以致用’的原则来进行的,这是我们人才培养定位的必然。我们在人才培养规格上,要和校本部错位发展。形象一点说,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使城南学院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比一般本科学生要强,而基础理论比一般的专科学生要强即可,以彰显我们的人才培养特色。不能苛求城南学院的学生既基础理论扎实,不比校本部学生差,又实践能力比校本部学生强,那我们的学生岂不全面超过校本部学生了?这只是个梦想,至少目前还不太可能。”袁院长笑着对记者说。
“但现在还不能简单地断定城南学院的学生基础就因此被削弱,至少目前还不能。不知道你最近看到研究生部公布的城南学院学生的考研情况没有?这里你尤其要留意城南学院土木工程道路专业的考研情况。共有19名学生上线,而且有7名同学分别上了同济大学、东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的复试分数线,几乎覆盖了道路专业的全部名牌大学。这些学生全是‘5+1+2’模式的‘产物’,他们的基础课课堂学习时间比校本部少20%,而且做考研准备的时候,他们还要在工地实习。因此,至少目前可以认为,城南学院道路专业的学生基础依然是过硬的。应该声明的是我们从来没有有组织地开展过城南学院学生的考研辅导。”袁院长说。
“那么,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对这个问题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现在还不能完整地回答。如果硬要我说得话,我想这主要是我们的教学理念问题。长期以来,我们采用了一种‘教会’学生的教学理念,生怕学生没懂没搞透,要在课堂上教会学生,因而采用了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教学时间当然就长了。学生学习很被动,甚至受不了。不知道学习的目的,更没有学习的兴趣,收效自然不好,尤其是遇到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内容,其效果很差。就如同在课堂上教学生怎样游泳一样,是很难教会学生的。”
“大学生的学习有三个重要渠道。一是向老师学习,这主要在课堂;二是向书本学习,这主要在教材(课后课前)或图书馆;三是向实践(社会)学习。而后面两个渠道更为重要,这是大学教育与中小学教育的本质区别。但非常可悲的是,我们不少人依然死抱‘教会’学生的陈旧教学理念,甚至希望教得学生和
自己一样‘专业’,最后教学时间浪费了,教学效果却没有上去”。“教学改革提倡学生主动学习而不是被动学习,相应地教学理念是让学生‘学会’而不是教师‘教会’。因此,我们一定要更新教学理念。加强实践教学是一种让学生‘学会’的教学方式,它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据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信息,国外发达国家大学生的课堂教学时间比我国要少30%。我前段时间也看到一则资料,德国的大学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时间比为2:1,从这点而言,我们的改革方向是对路的。”
社会说:城南的学生很有特色,非常符合我们的需要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城南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2008年5月,“5+1+2”人才培养模式在中国高教权威刊物《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上公开发表。2009年6月,在湖南省教育厅组织的独立学院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会上,城南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果得到了省教育厅领导的高度肯定,被推荐作为首席单位交流发言;2010年4月,“5+1+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果及实践中学习、让学生学会而不是教师“教会”的教学理念在“全国公路与交通工程教材编审委员会第7次会议”及“2010中国首届校企合作(珠海)论坛”上交流,与会的有同济大学、浙江大学、东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哈尔冰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长安大学等40余所高校及中交公路一局、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人民交通出版社等多家企业的近百名专家教授、大学校长,研究改革成果在会上引起专家的高度关注,产生了巨大反响,2010年7月18日。在中国独立学院协作会2010年峰会上,城南学院院长袁剑波教授做了“实施‘5+1+2’模式,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大会典型发言,引起了来自全国300多所独立学院700余名代表的极高兴趣,得到到会的教育界专家、领导的充分肯定,并被《中国教育报》报道,学院被评为“全国先进独立学院”。
除了政府单位和高校赞成和支持“5+1+2”这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外,“5+1+2”模式还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认可。许多用人单位甚至表示城南学院道路专业学生更具竞争力,具有更强的吃苦耐劳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并且大力支持这一改革措施,和学院校企合作,开展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实习基地建设和“预就业”基地建设,到目前为止,已有天津城建集团、湖南路桥、广东长大,广西路桥等大型企业等17家单位和学院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
学生说:这样办学模式让我工作好找
记者记得在采访2009年11月20日长沙理工大学组织的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供需见面会现场时,那次前来参加招聘会的有中国交通集团、中铁、水电八局、各省路桥公司等200多家大型企业。招聘现场被前来应聘的学生围得水泄不通。看着一张张兴奋而又略带焦虑的学生面孔,当时记者走上前去和一位刚刚接受完用人单位应聘面试的学生交谈起来。
“我叫王博文,是城南学院2006级土木工程专业道路的学生,昨天还在施工现场参加为期6个月的工程实践,今天请假回来参加现场招聘会。一开始用人单位只招聘学校本部的学生,对城南的学生持怀疑态度,不愿意接受。我诚恳地对用人单位说‘不求您一定招聘我,只求您提几个专业技术问题,看我是否能回答上来’。用人单位看着我执着而又晒得黑黢黢的面孔,就试探性地问了我一个边坡塌方及其防治的技术问题。他原以为这是我们专业课中非重点学习的内容,想必我回答不上,这样可以打发我走。没想到我结合现场实践,从塌方原因到处治机理和处治方法回答得清清楚楚,并介绍了我所在的施工项目上的处治措施。施工单位又问了我一个旧路改造中水泥路面施工的问题。尽管我所在的施工现场尚未开始施工,但我为了进行施工准备已结合书本认真学习了相关的施工技术规范,因此,对这个问题回答得滴水不漏。用人单位疑惑的脸上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并收下了我的自荐材料,这不,中交公路一局已答应和我签合同了”。
望着不无得意的王博文同学背影,记者又和在现场应聘的几位校本部同学攀谈起来。“我们都有点怕城南学院的同学”,一位同学对记者说。“那为什么?”“他们参加了工程实践,回答问题信心十足,而我们过去实习时间太短,心里没底。”另一位学生接过记者的话。刚刚签约中交三航铁路分公司道路专业的彭浩、刘思洲、胡靖也满脸高兴,在成绵乐高速铁路的实习经历,让他们对用人单位提出的修建高铁方面的专业问题对答如流。
同学们的话是否真实?由于用人单位招聘人员在现场太忙,无时间接受采访。记者于是参加了学校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就业指导委员会会议”。中交公路一局人事部长吴松说:“城南学院实施的‘5+1+2’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上是一种创新,从我们接触的学生来看,收效确实很好,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而且培养了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吃苦耐劳精神,因此,我们在招聘过程中,丝毫没有排斥城南学生的做法,并且录用了不少城南的学生。而且,回去后,我们要认真研究,大力支持城南学院为这一改革及和用人单位合作建立实习和预就业基地的倡议。”
天津城建集团人事处长戴松岩说:“城南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充分审视了自己,过去我们对城南学院不了解,聘用中带有偏见,通过这次接触,我发现城南的学生很有特色,并且能吃苦,非常符合我们的需要。”
广西路桥公司人事部经理覃凤莲对城南学院的学生高度肯定,当场和城南学院签订了一份校企合作进行人才培养和预就业基地建设的协议。
据了解,今年城南学院的第一届毕业生有2689人,毕业生人数是全省15所独立学院中最多的(约为全省独立学院毕业生总数的20%),签约率也是最高的。不少用人单位反映,城南学院的学生“好用”,他们身上有一种“杨柳的柔劲”,高飞低垂都行。
结束语:
在写完这些后,我们一行四人又拜访了袁院长,在谈到实施“5+1+2”人才培养模式的下一步工作时,袁院长认为主要应加强实习基地和预就业基地的建设,开展人才培养的校企深度合作,并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毕业设计是否可以和现场项目相结合,和毕业实习贯通等还需要积极探索;尤其应进一步深化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记者衷心希望再过两年,“5+1+2”人才培养模式能在城南学院的教育教学改革中全面开花结果,城南学院“因材施教、扬长避短、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能全面实施,其“全面发展、突出专长、强化实践、着重应用”的人才培养目标能全面实现。到那时,城南学院的办学水平一定会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这次采访多谢袁院长对我们知无不言,也谢谢教学部的平主任和资料科的送老师为我们收集资料,还有一些其他的老师就不一一道谢了。最后说一句“谢谢您们,这段时间我们打搅了!”
文学院11级广电班 马永红4号
无论是后续性报道、连续性报道,还是深度报道等,它们都属于新闻。只是使用不同角度和形式对新闻进行解剖或报道的几种不同形式而已。
一. 后续性报道的含义及分类:
(1)定义:关于后续报道各个新闻学专著里对它的关注比较少很少有专章论述。对于其定义这里不妨列举一二。后续报道就是跟踪报道它是对已经报道过的新闻进一步追踪对处于发展变化中的新闻事件或者说某些社会现象、社会问题进行的持续报道。
首先,新华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则作了如下定义“对事件性新闻所作的进一步报道。它近似连续报道但又不仅仅限于反映事件最新发展的连续报道常常还须回答新闻五要素中的‘为什么’。
其次,一件受人关注的新闻播发后受众还想进一步了解新闻事实背后的东西如发生的原因、背景、影响、结局等这就需要做后续报道。后续报道常见于突发性事件的解释性报道和评议性报道。采写后续报道应注意挖掘新的线索不断给受众以新的信息”。(2)后续报道的分类:
后续报道的分类: 根据《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的定义可知后续报道基本上可分为三类。一类是背景说明式的。对发生过的事进行解释说明让受众更好地了解事件的前因后果。一类是结局式的对事件处理的结果或是发生的新情况新动态进行报道。还有一类是评价式的。南方报业网上的“深评浅议”即属于此类。3.与连续报道的差别 连续报道是指对同一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在一个阶段内的有关情况的发生、发展、结局的持续性报道。黄匡宇《电视新闻学》③。而后续报道更关注的是事件的进展情况比较往纵深的方向发展。连续报道中各个独立报道因素既可以独立为体彼此又环环相连丝丝紧扣承上启下互为因果形成一脉相承的完整体系。④具有时效性、连续性、完整性、递进性、密集性、广博性等特点。后续报道是对一个已播发过的事件的进一步报道没有前一步的报道就没有后续报道之说。前面的报道是基础。
我认为,后续报道存在的必要性在于新闻报道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划分出不同的类别。在这当中后续报道是一个不起眼的没有太多人关注的领域。和深度报道、调查性报道、连续报道等相比后续报道处于一个不尴不尬的境地。但这并不意味着后续报道不重要它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1.媒体社会责任的内在要求。媒体是社会的前沿哨兵它们要及时了解社会事情的进展促进事件的合理迅速解决帮助建立一个更为民主的社会。对一些发生过的重大事件当受众想了解其最新进展或是最后结果的话就需要媒体的报道。而对于媒体曾经报道过的事情其现在情况如何相关当事人有没有采取相应措施受众也不得而知。此时媒体便可进行跟踪报道对那些已经解决了的事或有了改进的人或事进行表扬对没有采取任何措施任事情向坏的方向发展的行为须进行再度曝光敦促有关部门注意。对这些事件的后续报道体现了媒体对公众、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2.显示媒体的报道能力和总体报道水平是打造媒体的公信力的一条重要途径。一方面再有影响的媒体在抢新闻时也不可能永远走在别人的前头若是没有抢得先机也可以通过挖掘新情况在后续报道中胜出。另一方面媒体的公信力是媒体被公众信任的程度。对事件进行追踪报道引起社会和政府部门的广泛注意可以促进一些久拖不决的事的解决。自此可以树立受众对媒体的信任打造出媒体的公信力。2008年10月23号的《南方周末》上有记者赵凌的一篇文章“追踪受辱救助站五年之后”这是对其在2004年7月1号的报道“受辱救助站之后”的追踪报道。在一个事件时隔了四年之后还能对其进行关注这表明了该报及其从业人员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对当事人负责对受众负责。受众在无形中对媒体的信任感就会增强。
3.增强新闻从业人员自身的使命感与责任感的一种方法。新闻从业人员应有意识地对发生过的事进行追踪报道。对事件进行后续报道就意味着新闻从业人员需要时刻对事件的进展保持关注不能报道过后就置之不理。记者要有责任感要对关注事件的民众负责给受众提供他们想知道的信息对报道过的事件负责把事件的最新情况公之于众。有着这样一种责任感与使命感新闻从业人员就要自觉地关注事件的进展对事件进行追踪报道。从传媒素养的角度来说这也是新闻从业人员媒介素养的体现。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力丹认为媒介素养分两个层次一个是公众对于媒介的认识和关于媒介的知识另一个是传媒工作者对自己职业的认识和一种职业精神。
4.满足受众需要的缘故。当今世界瞬息万变各种信息铺天盖地已进入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里受众一方面需要了解更多的信息以保障自己在信息时代更好地生存另一方面太多的信息往往也让人们手足无措无从选择对新闻的认知与接受也出现了阻滞状态。这种阻滞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新闻太多一下子接触到这么多的信息人们无法消化。还有一个是人们没有足够多的时间、精力或者兴趣保持对某个事件的全程关注因此对某些重要新闻无法全面跟踪其进展。这时新闻媒体就应该主动的承担起这个责任对相关事件进行追踪报道。后续报道从不同角度解读新闻,对近期的重大性新闻进行多角度解析,让受众对整个事件进行全面的理解。使报道的新闻最大限度的接近事实本身,我认为它的报道属于新闻。
在新闻业的现实情况 :1.从量上来说各大媒体中的后续报道数量都不多。做得稍多的也就只有寥寥几个。电视节目中以《焦点访谈》为做得比较好的。《焦点访谈》早期的节目时主持人经常会在节目中提到上期说的某件事已经解决了某个人受到了惩罚等等。平面媒体中《南方周末》也时不时有后续报道。但是从总体上来说绝大部分的新闻都是对当下或新近发生的事件的即时报道。对已经发生过的事进行后续追踪报道的情况并不多见。很多事件报道过后就没有了下文有始无终。2.从质量上来说很多媒体上的后续报道只看表层没有去挖掘事件的深层原因与本质没有进一步朝前发展没有新的突破点与新方向。目前的后续报道在报道内容、时机、方法、数量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以三鹿奶粉事件为例对于奶粉行业在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这样关乎人们切身利益的大事媒体的后续报道关注的是某个奶粉是否安全企业的反应官员的回应后期的赔偿问题。这些问题无疑也都是很重要的人们需要了解这样的信息。但是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媒体几乎都避而不谈那就是那些已被检测出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将如何处理。那些奶粉到底流向了哪里还会不会又通过某种渠道回到了市场中呢对这些问题媒体都保持了沉默。
媒体上后续报道缺少的原因:1.经济利益的考量 新闻业竞争激烈;2.新闻业自身的特点: 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3.社会整体风气的浸染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社会节奏越来越快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人们也愈加的健忘人们往往只关注眼前的事关注眼前的利益。媒体是社会的良心是社会的瞭望者记者则是公共利益的守望者事实真相的记录者。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记者要理清思绪抓住事实的重点告知人们真相。新闻业不是司法机关无法对事实进行审判新闻业也不是行政机关无法对相关人员进行裁决执行。媒体在重大社会事实上起到的是一个告知的作用。因此新闻从业人员应有意识地对发生过的事进行追踪报道提醒人们关注那些需要继续关注的事监督政府部门是否作为好人好事是否得到了相应的回报违法违纪行为是否受到惩治等等。后续报道是新闻报道中一个独特的类别对后续报道的重视有益无害。各个新闻媒体应自觉地加大后续报道的量提高后续报道的质多深究事件的深层原因使后续报道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尤其是纸质媒体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下要想站稳脚跟就要发挥纸质媒体的特长向深度报道发展更多关注后续报道。
二.连续报道含义和特点:
含义:指对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在一定时间内持续地进行报道,使读者、听众、观众对这个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活动从头到尾有个全面的、完整的了解。一般地说,凡是报道的事件没有结果,都应进行连续报道。这类报道多用于重要事件和人物以及正在发展中、群众又很关心的事物。
连续报道是对正在发生、发展中的新闻事件及所追踪事态所做的及时而又持续的报道。在消息类电视新闻节目中,连续报道的题材通常是重大的新闻事件,它往往追踪事件的最新动向进行深入、详尽的报道。
特点:1.时新性。连续报道是在事态进展过程中的报道,时间跨度小,应是对新近发生、正在发生或进展中的事态的连续报道,在时效上要力争做到最新报道,讲求时新性。2.连续性。连续性是指播出的连续和内容的连续。连续报道的根本特点不在于报道次数的连续,而在于报道对象事态本身的连续性,在于各次报道之间的有机联系,在于内容上承上启下的连续和衔接。连续报道对正在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事件进行追踪报道,每条新闻都有内容上的同一性和由此而产生的时间上的连续性。连续报道的连续性与新闻事态的空间、时间都是紧密不可分的。3.完整性。连续报道从事态的产生一直追踪报道到事态的结束,从总体结构上它具有完整性,而这一结构上的完整性又是通过对新闻事态发展过程中的多次及时传播而最终完成的。4.递进性。连续报道从报道层次来看是逐渐递进的,它以事物发生发展为依据层层递进地报道事件的全过程。不论是事件性连续报道还是非事件性连续报道,各报道都是由浅入深、环环相扣、逐步递进,最终完成整个报道。5.广博性。连续报道是围绕同一新闻事件或问题进行的多次报道,在信息传达上比单条新闻具有更多的容量,因此其信息量更广博。6.显著性。由于连续报道对同一新闻事件做多次报道和多单元的集合,在传播效果上容易造成一定的声势,因此连续报道在一定时间内容易引起观众注意。
7、未知性。连续报道是与事件发展同步的,在最后结果出来之前,事态的进一步发展具有未知性质。如申奥报道、入世报道等。
连续报道属于新闻的原因在于:注重时新性,报道的时间都是“今天”、“刚刚”,即每条新闻都是时间上的最新报道,而系列报道的时效所注重的是时宜性,即新闻是适合当前形势需要的报道,系列报道在采制时也要选好新闻由头,寻找恰当的新闻根据,通过它反映事实的最本质特点。
连续报道中的每条新闻都围绕同一新闻事件展开,报道要反映事件从发生到结果的流程,要不断地反映事件发展的进程及在社会上所产生的反响。虽然连续报道在事态的变化过程中有时也会从不同角度来拓宽题材,但是其总体结构仍然是按照事态发展的次序排列的,每条新闻之间存在着事态发展的连续性,甚至是因果关系。事件追踪报道的特点决定了连续报道的结构是有序的,各报道之间的次序不能任意变动。记者、编辑在采摄新闻时无法预知事件的进展,第一个报道开始后下面各条新闻的报道内容要随事态进展而定。连续报道结构上的有序性由新闻事物本身的发展变化而定,不以记者、编辑的个人意志为转移。
三.深度报道含义及理解:
深度报道的统摄性思维与结构化演绎:“把新闻事件呈现在一种可以表现真正意义的脉络中”
深度报道是相对于客观报道的平面性、片段性和孤立性而言的。
含义:美国哈钦斯委员会在其著名的报告《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中为深度报道所下的定义最接近它的本质:“所谓深度报道就是围绕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把新闻事件呈现在一种可以表现真正意义的脉络中。”换言之,深度报道“深”就深在以现实问题的解释分析为核心,为呈“点”状分布的有关新闻事实编织出一个正确地确定其社会位置的经纬度坐标系来。如果说,客观报道的基本要求是“实事”,那么,深度报道的本质要求就是“求是”。于是,深度报道便有了不同于客观报道的种种特殊本质:
首先,从报道的起因上看,客观报道要求新闻工作者关注一个个具体的、客观发生的新闻事件,并以报道“事件”为本,因此,一个为社会普遍关注的新闻事件的发生是客观报道赖以产生的前提。
其次,从报道所关注的重心上看,客观报道所关注的是某个新闻事件“点”的本身,是一种“一人一地一事一报”的平面式、孤立式报道;而深度报道则关注的是某个新闻事件的“点”的延伸与联系,是一种讲求展示新闻事实的宏观背景与结构的报道。从报道的时效上看,客观报道讲求的是打新闻的“第一落点”,是一种先发制人式的时效竞争;深度报道则是在不失时效的大前提下讲求打新闻的“第二落点”,是一种后发制人式的质量竞争。对于深度报道的发展颇多建树的美国《时代》周刊的发行人亨利·鲁斯曾把客观报道称做“快新闻”,而把深度报道称做“慢新闻”。他认为,“快新闻”是一种对于某时某地发生的新闻事件的迅即而简要的报道,而“慢新闻”则是一种需要在新闻里面发现问题的报道,这种报道一般需要用相对较多的时间对某时某地发生的新闻事件做深入的调查,以便弄清它的来龙去脉,分析它的前因后果,预测它的可能发展和社会影响。
正是由于有了上述种种不同,深度报道之于新闻工作者,才有了不同于客观报道的特殊要求──统摄性思维与结构化演绎。即用统摄性思维来把握事实,用结构化的方法来演绎事实。其操作的要点大致有五:
补充历史性的事实。即“以今天的事态,核对昨天的背景,从而说出明日的意义来”。提供有关的历史背景资料,用来解释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的来龙去脉,交代与它有关的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有助于受众更清楚地认识事物的真相和本质,把握事态发展的基本走向。
展示环境性的事实。即从横向联系的角度去考察和对比当前发生的新闻事实。因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展示事物间的相互关系,不但有助于人们在一种“情景化的状态”中更为客观地了解事物的由来与意义,而且有助于人们在与其他事物的对比中更为真切、生动地把握“这一个”新闻事实。
提供简历性的事实。即为新闻中出现的人物提供必要的生活经历、性格特征以及趣闻佚事的简介,以增强人物的立体感。
引用数据性的事实。数据往往是关于某类事物总体结构及状态的描述和抽象,为主要新闻事实加入相关的数据性的事实,有助于受众对有关事物的宏观的、总体的了解和把握。
搜集反映性的事实。即有选择地报道外界对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的议论、意见、态度或评价等等。尤其是在新闻工作者自己对事态的真相尚未清晰地把握之时,兼收并蓄,多反映些各方的不同意见和看法,一则较为“保险”,二则有助于开阔人们的思维空间。这种手法常常用于对一些突发性的政治事件、军事新闻以及复杂的经济现象和科技发现的报道。
聚焦法:一种特别适合深度报道的结构方式。
客观报道的常规叙述方式是“倒金字塔”式结构,这种结构方式虽然有诸多优点和好处(比如它能突出最主要的新闻事实,方便编辑的剪裁,等等),但它却难以成为深度报道的叙述结构方式。因为深度报道的性质决定了它需要的是受众的整体性接受和认知,而“倒金字塔”式结构则容易造成人们信息接受过程的中断,不利于保证传播过程的完整性。并且,由于深度报道常常是一种基于社会宏观或中观层面的结构式展现,因此,报道内容容易远离人们的直接兴趣。如何更好地、更为有效地进行深度报道呢?在深度报道的实践中,人们创制出了一种特别适合于深度报道的新的新闻报道的叙述结构方式:聚焦法。
聚焦法的基本结构模式是:
导语:一个与报道主题相关的最为典型的人物或事件的“白描”。它可以是一段感人的情节,也可以是某人的独白或引语。其任务是提供一个生动的个案或场景,激发受众的受传兴趣。美国《华尔街日报》素以采用聚焦法进行深度报道而闻名,这个报社流传着一句写作箴言是:“一千万人的死亡只是一项统计数字,而一个人的死亡却是一场悲剧。”一般来说,对绝大多数受众而言,失业率、经济问题、国防预算、国际冲突等等,只是一些复杂难懂而又与自己无关的问题。但如果传播者能从某个与报道主题相关的最为典型的人物或事件的最富情感冲击力的“白描”入手,比如,从集中描写一个失业工人全家的生活窘境入手,再谈失业率问题以及它可能引起的社会冲突和社会后果,人们就有可能在一种情景化、具象化的状态中跟随传播者进入相应的主题,实现信息的从理智到情感的多通道交流。
过渡到主题。首先,设法在个人的遭遇或经历与一个宏观或中观性的社会问题之间建立起某种联系,然后,点出报道的主旨,使报道顺畅地由个人问题的描述转换到对大问题考察分析上去。
发展主题。即对大问题展开报道和分析,多层面地关照和透视主题,使主题得以全方位地展现。
有力的或意味深长的结尾。这是采用聚焦法进行报道的一个特色。在“倒金字塔”结构中是无所谓结尾的──编辑甚至可以自下而上把任何一段作为新闻的结尾。但聚焦法特别讲求首尾的连贯性,它要求如果报道从某位人物写起,就一定要以这个人物收尾,如果报道以一个戏剧性的场景开场,结尾也一定要回到这段场景中,使受众在对一个具体的人物或场景的感受中,再次回味大问题。
深度报道:一种结构化的新闻操作方式。它在新闻报道方面优先于前两种报道,趣味性、故事性很强。它也是新闻报道的一种常见形式。“接近真相从现场开始,接近真相从质疑开始,《新闻调查》探询事实真相。”———《新闻调查》的片头较为准确地概括了深度报道类节目的定位及属性。
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含义:《新闻学大词典》给深度报道的定义是: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方式。电视深度报道是一种在事实性和调查性的基础上围绕一个主题,紧扣一个焦点,综合运用镜头、细节、声音等电视符号,整合新闻信息资源,进行高密集度和强渗透力的信息传播,体现“包容量大、形式手法丰富、主题鲜明”等特点的新闻报道方式。与信息类新闻报道相比,电视深度报道有非常鲜明的特征,即理性思辨、对新闻事件的整合强化、过程性、表现手法多样化。电视深度报道对新闻事件过程中的曲折性、复杂性要有所反映,上承以往报道的事实或观点,下继新闻事实的最新发展趋势,使观众对于整个事件有一个全面深刻地认识。
电视深度报道的分类:一是独立的深度报道,即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预测性报道。二是组合深度报道,即整合报道、系列报道。
实习那点事儿
——找实习难,难于上青天
“滴滴滴滴滴——”
电话里传来一串忙音。已经为小实习的事儿焦头烂额了近一个月的宦如意,悻悻地挂断了电话。这已经是她第N次得到这样的回应。
宦如意是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10级新闻系学生,寒假准备找个实习的机会。“毕竟都已经大三了嘛,今年暑假的实习大战中我败下阵来,没有找着实习单位,很多同学在今年暑假就已经实习过了,今年的寒假实习生可能会少点,所以不能错过了。”在今年4月份,以10级为主的新闻学院学生纷纷行动开始找实习单位,掀起了一场“实习大战”,而从6月份起,宦如意就投入到实习单位的联系中。
“我先后联系了《安徽商报》、《合肥晚报》、《安徽青年报》等多家媒体,有的没有回应;有的直接说不需要实习生;一直持续到六月底的时候又以实习生已招满为由拒绝了我。”直到7月,部分同学已经展开了实习,她依然没有确切的着落。“看来今年寒假的实习依然很悬。”宦如意捏着手里的电话有点无奈。
像她一样在寻找实习过程中处处碰壁的并非个例。根据记者的问卷调查显示,有48%的学生表示找实习很难,另外的52%认为只要有关系就能找得到。靠亲戚朋友的关系就能进入媒体实习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这可就愁坏了没有人情关系的学生。
同为10级新闻本科生,杨冉可能相对幸运。由于怕实习生扎堆,杨同学也着手较早,起先便找院辅导员开了合肥多家媒体单位的介绍信,随后一有空余时间便和室友挨家挨户对媒体单位的行政部门“探索”。“不招短期实习生是听到的最多的被拒理由。”虽然最终在《江淮晨报》文艺部的学姐引荐下得以顺利实习,但对此她仍表示些许疑惑,“明明是学院老师建议我们进行暑期小实习的,但媒体又以周期过短拒绝我们,这其中的矛盾感觉难以调和。”
“如果你拿着一封学校的推荐信或介绍信联系一家媒体,相关人员可能直接说你应该到总编办去。而总编办这样高级管理层又不是一个小小的实习生可以轻易
接触到的。除此之外,可能还要到人事部备案,管理部门走流程等,冗杂的程序化和在此过程中部门人员的‘踢皮球“现象,早就将实习生打磨的差不多了。”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系主任刘勇老师的陈述与杨同学的情况不谋而合,可见老师对于矛盾的出现并非毫不知情。“如今实习难找是个普遍存在的情况,如果没有亲戚朋友的人脉关系介绍,学生想通过毛遂自荐找到实习单位可能并不容易,但校方也比较无奈。现在所处的媒介环境与五年前已大有不同。当年的大学生数量较少,且质量有保证,加上媒体也需要一些这方面的人才帮他们做些事情,而近几年的扩招政策使新闻学学生激增,僧多粥少,实习难找是必然现象。”根据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李希光的资料透露,我国目前有新闻与传播教学点800多个,在校本科生16万人,加上硕士、博士高达25万人。我国各类高校每年产出各层次的新闻人才约25万,而我国媒体实际从业人员约20万,高校扩招必然带来供求矛盾。就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来说,近几年在招生人数上也呈现不断上升状态。
与杨冉一同在《江淮晨报》实习的是安徽农业大学中文系10级学生,“他们虽是中文系的,但貌似也开设了新闻学的选修课程。”在实习过程中,杨苒觉得自己虽是正统的新闻学系出身,但与中文系学生相比并无多少优势竞争力,相对而言,中文系的学生在新闻写作上反而更具优势。据了解,进入媒体实习的非新闻学出身的学生并不在少数,仅安农大中文系在《江淮晨报》实习的就不少于10个人,另外,还有外语、法学等专业的对媒体感兴趣的学生也会选择进入媒体实习。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教授倪敏谈到他从事媒体工作时的数据,新闻专业的学生就业机会为60:1,他认为,中文系、法律系的学生更具竞争力。非新闻专业学生的竞争,无疑让本就严峻的实习形势更为复杂。
同样为找实习弄得心烦气躁的学生段丽娟就一直想不明白:“明明院里都知道找实习困难重重,为什么校方没有出面寻得固定实习基地帮忙解决相关问题?难道我们院没有实习基地?”据新闻学院系主任刘勇老师透露,我院其实是有实习基地的,但是由于主要针对的是大四学生的毕业实习,因而大一到大三的学生并不知情,学院也没有将其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刘老师表示,“关于暑期小实习,并不是学校规定学生必须践行的,只是我个人的建议。我是觉得,新闻毕竟是个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学生仅从课本上难以对当前媒体生态有个系统的认
知。而在大一大二期间的小实习并不是要你能在其中学多少业务上的知识,至少可以了解到媒体人的工作状态啊,流程啊之类的,然后再回到学校将所学与所见相结合,这其中是个有效的消化和转化的过程。”
针对找实习难的现状,刘勇老师表示校方也很无奈,扩招、竞争力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他建议学生可以拓宽实习渠道,县区级小媒体也是个不错的去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很多学生认为小媒体学不到东西,这种观念其实是错误的。学生对小实习的期望值也不要过高。另外,学生自己也要走出去,新闻学系的学生本就该积极与人交流,多与记者师兄师姐们沟通交流,也可以让实习路变得宽广起来。
——学、业界冲突,新闻人的无奈
“实习让我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老师常说的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差距,”10级新闻学陈敏一提起实习感慨颇多,今年暑假她在《安徽商报》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实习,“就唯一跟老师出去的那一次,我们是采访XX局的,当时并没有对当事部门进行相关的采访老师就发稿了,我怀着疑问的心情问老师的时候,老师的回答很轻描淡写,说‘没事儿,我跟他们比较熟,情况都了解。’而且平时他也是这么做的,还能提高工作效率。但课本上就没允许过这种情况吧。还有关于新闻标题的拟定,老师大多都是通过网络搜集然后稍作改动的伪原创,拿来能用就行,没有那么多的高标准严要求。”
面对这一困惑,刘勇老师表示“业界与学界本来就是有差别的,这一矛盾本身就困扰着学业界双方很多年了,但学生也不必为此而感到苦恼,理想要有,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嘛。”
如果说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是个本就矛盾的存在,那么理论与实践的差距则是亟待改善的现实。根据记者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5.52%的学生认为在实习期间遇到的最大的困难就是接到采访任务不知如何下手,对于那些实习期间本身与指导老师交流互动并不多的实习生,更是手足无措。在被问及学校设置课程与媒体现实需求之间的关系时,72.41%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在学校学习的知识与当前媒体业务要求只有一小部分关联,24.14%则认为完全脱节。另外,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记者,“对采访内容深入思考的能力”和“扎实的基本功”为广大学生所缺乏并呼吁。
《安徽青年报》谢婷婷记者回忆起在带实习生的时候,明显地感觉学生力不从心,一个采访选题给实习生,实习生经常是完全无从下手,相比较前几年的实习生,能力不足的现象越来越普遍。2008年12月,全球新闻改革研讨会在清华大学召开,会上指出新闻教育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是新闻教育与新闻需求脱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离。高校培养的新闻人才不能完全满足社会需求。
“新闻采写教学中的困境也是近几年我一直比较关注并在思考的问题,”戴振雯是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目前,我院的大部分课程包括新闻采写课程依旧停留在“纸上谈兵”的局面,实践课程份量轻;另外,大多数老师没有新闻报道与写作的经验,在新闻经验双匮乏的前置下,老师依靠什么去理解新闻实践,又依靠什么去传授属于经验的技能呢?”
而新闻学系主任刘勇则认为,“针对学生反映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不能一味地归咎于课程设置或老师的原因,学生自身也该进行反思,就拿上课听讲情况来说,有多少学生一堂课40分钟有35分钟是在认真听课?一大半学生都在玩手机。同样的课程同样的老师,每年我们也培养出了优秀的学生啊。”陈敏同学在自己的实习总结中写道:实习那么难那么难,其实仔细想想,自身方面也是有原因的。就拿平时老师课堂上推荐的书籍来说,我经常去图书馆借,但真正读下来的几乎没有。有的翻不到一半就扔到一边去了。感觉专业书读起来比较„没那么多吸引力,或者比较苦涩难懂。一直自恃自己成绩不错,实习了才知道自己的认识有多荒唐可笑,今后的学习中要端正态度,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和要求阅读的书目。
据了解,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也正在积极筹建小班实训课程教学,虽师资力量有限,但新闻采写课程的实践还是不容忽视,“10级学生可能赶不上这趟迟到的早班车了,很有可能从11级这一届开始,拟开设在大三上学期。”刘勇老师表示,“但10级学生也不要对实习、对你们自身的业务能力丧失信心,好好努力,一切皆有可能!”
“打虎记”专题报道中有一篇很短, 信息不多的文章叫《广州白云区纪委书记甘振光被查, 该区曾掀反腐风暴打掉五官员》, 文章中对官员事实的披露没有很详细, 但是在标题下面有一个追问是“纪委书记贪腐, 这种情况怎么监督和遏止呢?”就是这一句引来网友的讨论, 还有网友给出更加详细的事实的超链接。在这样的网络深度报道中, 自己媒体记者的采血资源不足可以通过网友和其他链接的新闻补救, 这也刚好也增加了深度报道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扩宽了网络深度报道的容量和报道范围。“打虎记”这样的报道方式也是多个选题角度的另一种呈现方式, 也是增加了选题的多样性, 丰富了新闻产品的价值取向。
这种新闻专题实践了“小叙事”以“抛洒”而非“缝合”的方式传播新闻使受众在看新闻时摆脱了媒介“推”给自己信息的形态主动地“拖”新闻来看由此强化了人们的参与意识。[1]
澎湃“打虎记”专题中除了每条新闻后面的“评论”的对话框之外还增设了“追问”的板块, 澎湃重视新闻问答的互动化, 提高读者关注、参与的积极性。以客户端的“打虎记”专题为例, 通过向右滑动, 用户可以进入一个“反腐事件”追问页面, 既可以浏览精彩追问与回答, 也能主动提问等待回复;而新闻跟踪功能则通过跟踪按钮来实现, 用户点击跟踪按钮可以标注某一具体反腐事件或被打倒的“老虎”, 有新的进展时, 系统会通过标签关键词自动将新的进展报道推送到跟踪中心, 避免了快餐式的信息阅读, 增强了用户黏度。[2]在最热门的“打虎记”专题中尤其得到了充分的开展, 对反腐事件的关注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也掀起了网络反腐的新浪潮。
澎湃新闻的“打虎记”专题努力争取新闻的独创性和独家新闻的频率。“打虎记”发挥权威解读、深度报道的传统优势, 挖掘新的资源, 推出独家而优质的内容。[3]它既呈现深度内容又提供独到观点。例如, 打响名气的《令政策的平陆往事》一文, 是立足于记者的深入采访建构而成, 在内容空间上覆盖了山西平陆令家旧址、延安、省城, 时间上又追溯春秋时代“令狐”姓的起源, 细节上甚至具体到新闻人物的老同学聚会所赠礼物, 充分发挥了传统媒体在采访报道方面的优势。
二、社会大环境与记者群体对“打虎记”的支持
自习总书记上台以来, “反腐”两个字就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一只只“大老虎”都被媒体扳倒。社会的风气永远都是这个样子的, 都是对消灭“社会的敌人”总是觉得大快人心, 舆论也一直引导着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反腐”, 所以社会给澎湃新闻“打虎记”提供了一个舆论环境, 支撑他们做下去。而这部分支持者也成了反腐报道重要的信源。
“打虎记”目前能够在反腐传播中占有一席之地, 在很大一个程度上都是靠记者群体的思辨, 多样的采访方式和不一样的选题角度, 和深入的新闻采访精神。
区别于很多深度报道的采访方式, 几乎都是面对面采访, 电话采访或者暗访最基本的方式。“打虎记”很多稿子的形成都是记者发放的下线, 或者购买的一些新闻线索。在周永康事件的报道过程中, 很多篇报道都是靠提前的联系微博大V, 媒体名人, 通过了很多间接采访的方式进行的。初看好像是信源的多样化, 这样的信源作为深度报道好像不是很合适, 但是这样的信源在“打虎记”这样严肃的专题报道中也是需要循环验证的, 保证了信源的可靠性。正是因为记者群体对这样的反腐事件进行了采访方式的变化, 增加了信源的可靠性和多样性, 才促成了“打虎记”专题的成功。
也许很多信源确实都是相同的, 之前也提过了在相同信源的条件下, 记者的思辨就显得极其重要。还是在“打虎记”的开山之作周永康事件里面, 绝大部分媒体能够拿到的资料几乎都是八九不离十的, 没什么太大的区别, 但是为什么澎湃新闻的“打虎记”专题能够脱颖而出呢?在周永康事件刚有苗头的时候, “打虎记”的记者就靠着自己敏锐的新闻嗅觉找到以后可能可以做的新闻点进行提前撰写稿件, 用“事前”的眼光写稿也是避免在事后千篇一律的一种方法。记者自身本着最初的“新闻理想”, 朝着“内容为王”的方向努力, 全力把内容做到优质, 这也是“打虎记”专题报道成功的地方。
三、结语
深度报道在网络上的发展也一直是处在前进但是仍旧在探索的情况, “打虎记”专题数以百计的反腐报道也许就是给今天的深度报道的传播提供了一个新的变革思路。传统媒体无论怎样衰败, 现在仍然是一个内容为王的时代, 深度报道永远都会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打虎记”专题报道营造的传授环境在传统的、较稳定的传授环境当中撕开了一个口子, 为完善传播过程做出进一步的努力。传播的过程在过去一直未得到完整的实施, 在传者与受众之间的那条线一直还只能是虚线。[4]无论是刘铁男还是周永康, 事实上人们已经习惯了更为简单的, 实际上并不完整的传播, 尤其是传者, 习惯了自己有意或者茫然自在的传播, 习惯了对着一个受众整体概念传播, 实在难以接受这种具体而微的传播。要像过去那样划分受众, 把他们分成一个有特点的, 有实在身份的, 可以看到他们社会经济地位的受众群体在网络媒体上似乎很难。所以“打虎记”也是在这样的现状之下为深度报道做的一次尝试。因此, 澎湃新闻的“打虎记”专题的报道这种无力度的结构呈现的新的专题报道的方式才是深度报道在互联网时代传播所具有的革命性体现。
摘要:网络新闻以其独特的“短平快”和依附于网络技术的众多特性而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受众, 培养出极大的新闻消费市场。但是这种新闻需求市场目前存在着一些隐忧, 受众对网络新闻的新鲜感正在消失, 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信息的时效和数量, 更需要专业水准高的新闻产品。这就给澎湃一样的严肃深度的网络新闻提供了一次变革的机会。
关键词:深度报道,传媒变革,渠道创新,网络
参考文献
[1]李肖璨.网络新闻深度报道与网络新闻专题[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5 (05) .
[2]蔡雯.“全媒体战略”中的内容生产创新——对新形势下传统媒体转型的思考[J].新闻战线, 2013 (01) :86-88.
[3]李晓东, 鲁磊, 张敏.传统媒体转型, 出路在哪里?[J].新闻前哨, 2014 (4) :13.
一. 加强深度报道的认识
深度报道反映出的新闻事件、新闻内容大都是跨越时空的大容量、多信息、紧扣时代脉搏的社会问题或新闻事件。这些问题和事件又是现实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直接关系或影响到群众根本利益的问题,因此主题重大。社会问题的热点、难点和敏感地带,都是深度报道深入挖掘的重点。在这类问题中,深度报道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最集中、最典型的新闻事实的整合,将同类问题聚焦透视,在一定时间内进行连续集中的报道,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对事件各方产生强大的辐射力和冲击波。如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问题,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拖欠农民工工资等等问题,媒体的深度报道,使这些社会问题成为一定时期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形成舆论强势,在促进问题的解决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深度报道又被称为深入报道和解释性的报道,它是一种系统而深入地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阐明事件因果关系,提示实质、追踪与探索事件的发展趋势的报道方式;是一种突破了“一人一地一事一报”的报道模式,它要求对新闻事实进行跨越时空、由表及里、从内到外的综合反映;是对过去与现在、现在与将来的联结,是现场的延伸或拓展;强调对其他相关的事实的必要搜索和掌握,突出事件的直接原因,分析深层原因,剖析其社会意义。
二. 加强深度报道的采访
细致入微的采访和调查。深度报道的题材,多是事实比较复杂,问题成因多的新闻事件,因此,记者必须通过细致入微的采访,进行大量的新闻调查,从而把握新闻事实。不但要善于动口动笔,更需善于动腿动脑,要对新闻事件进行理性的分析,多侧面的现场展示,引发受众连绵的反思和情感的追随,把受众从具体事件引向广阔的社会空间。在采访过程中要注意理论思辨性,彰显新闻力量。深度报道的生命在于通过构思严密的逻辑力量,以精心的选材配以理性的思索,让受众从中悟出道理。关键之处在于思辨出事实表面之下隐含的本质以及对本质的感悟和认识,以一种反思的态度进行积极的思考,从而实现感染人、教育人、启发人的社会功效,彰显新闻力量。
表现形式的多样性。深度报道既可以做成纪实性的、解释性的,也可以做成透视性的、评述性的;既可以做成连续性的、系列性的,也可以做成类属性综合式、互补性组合式的。不管哪种形式,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增强深度报道的传播效果,力求广度和深度相统一。所谓报道的广度就是要求记者有宏观意识、系统思维,全局观念,把报道对象作为一个整体、一个过程来加以反映,也就是说,记者要全局在胸,站在一定的思想高度来认识问题、分析问题,来围绕同一主题展开横向或纵向的采访,进行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的报道。
三. 加强深度报道的写作
导 语。深度报道经常采取“聚焦式”结构。常用一个与报道主题相关的最为典型的人物或事件的“白描”。它可以是一段感人的情节,也可以是某人的独白或引语。其任务是提供一个生动的个案或场景,激发读者的兴趣。如美国《华尔街日报》就是以采用聚焦法进行深度报道而闻名,这个报社流传着一句写作箴言:“一千万人的死亡只是一项统计数字,而一个人的死亡却是一场悲剧。” 一般来说,对绝大多数受众而言,失业率、经济问题、国防预算、国际冲突等等,只是一些复杂难懂而又与自己无关的问题。但如果从集中描写一个失业工人全家的生活窘境入手,再谈失业率问题以及它可能引起的社会冲突和社会后果,人们就有可能在一种情景化、具体化的状态中跟随传播者进入相应的主题,实现信息的从情感到理智的多重交流。
过渡主题。首先,在个人的遭遇或经历与一个宏观或中观性的社会问题之间建立起某种联系,然后,点出报道的主旨,使报道顺畅地由个人问题的描述转换到对大问题的考察分析上去。
发展主题。即对大问题展开报道和分析,多层面地关照和透视主题,使主题得以全方位地展现。
意味深长的结尾。如果报道从某位人物写起,就一定要以这个人物收尾,如果报道以一个戏剧性的场景开场,结尾也一定要回到这段场景中,使受众在对一个具体的人物或场景的感受中,再次回味大问题。聚焦法是一种应用性很强的文体,国内媒体应用比较多的是《南方周末》。当然,聚焦法也只是深度报道常用的一种特定模式,随着文体的发展和实践的需要,将来还会出现其他模式。
(作者单位:呼铁有线电视台)
【网络时代与深度报道】推荐阅读:
浅析网络时代信息传播06-26
走进信息网络时代作文06-27
网络经济时代市场营销12-01
对网络时代的文学的美学反思12-10
网络时代小学德育工作探讨论文12-11
网络游戏时代对广告运营的影响07-15
网络时代消费者行为特征及营销策略06-11
网络信息时代下室内空间设计新探索论文11-17
互联网时代的网络信息安全看法及建议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