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

2024-10-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申论

申论 篇1

2010国考已经过去,无论是非成败,反思自省后,令人收益颇多:一方面,这次申论考试61分,让我更加坚信了自己对于申论的大多数观点是正确的;另一方面,论坛朋友们的各种观点,帮助我找到了需要自己改正和完善的错误和弱点。在此,我想把这些个人经验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把能想到的经验都写出来弄一个汇总性质的帖子。由于我本身是在职公务员,平时工作实在是很忙,直到明年国考前,我不再单独针对某个方面的观点发主题帖了,只要有新的成熟观点,我会随时来这里不断更新有关内容。我是个厚道人,帖子中言语冒犯之处,请大家见谅。

先想到哪里写到哪里,条理不一定清晰,以后更新的时候再慢慢整理吧。以下部分1月16日更新: 第一、啥是申论 PK 申论考啥

目前,这个问题有很多答案,我的看法,实际上这只不过是一种考试类别的名字罢了,没必要“申论乃申而论之”这样扣字眼去研究。就好像你叫张三,你是个男的,另外一个叫张三的可能是个女的,光看名字,不看本质,毫无意义。说到这里,我又想起了考试大纲(本人思维比较发散,请大家原谅)。申论的定义,连考试大纲里面都没有说明,好多个辅导书或者网站上面的所谓“专家”却在那里讨论的一包劲,我真不知道制定大纲的教育部考试中心官员们看到这种情形是不是哭笑不得。

但是,考试大纲明确告诉了我们,申论要考什么!你完全可以不知道什么是申论(说真的我就不知道,我也不想知道),但是你必须知道申论要考你什么!考什么?考你的想象力?考你的文学天分?考你的专业知识?那题目中会明确告诉你“请根据。。写一篇散文、小说、诗歌、论文”,这样你还是去参加新概念作为大赛好了,你还是请莎士比亚、韩寒之类的给你辅导算了。请看清楚,题目是说“请根据给定材料。。。”,注意,几乎各个年度申论考试的任何一个大小题目都会出现这两个字“材料”。所以我认为,万变不离其宗,材料、材料、还是材料!回答任何题目都不可脱离材料,申论首要的是考我们对材料的把握能力——我一直认为“申论答案就在材料中”。一个例证,每年都会出现很多抄材料的人比费尽心思写的人得分还高。问题是什么(现象),为什么(原因),怎么办(对策),材料中都有明确交代——想想吧,公考,是招考按文件规定办事的公务员,不是招考科学家,用不着你去发明创造!我们是从材料中“发现”答案,而不是看完材料以后去“发明”答案(这句话务必多琢磨几次)。如果能够弄明白“发 1

现”和“发明”的区别,我想你最起码做到了不会跑题,不会忙活半天落得个牛头不对马嘴。

第二、模板 PK 神论

中国人是善于对付考试的,所以申论模板的出现是历史必然产物。严格按照三段论和那些“万能N条”这些模板去作答的兄弟姊妹们,不少遭遇了滑铁卢,于是有些人呼喊:模板已经泛滥,老师已经恶心,我们应该咋办?我感到,申论到底该怎么写,现今已经逐渐演变成了一种玄学——说不清的东西。如果这样发展下去,申论就真的成了“神论”了!但是,我们共产党人是无神论者!如果根本不知道申论该怎么写,那么你还去考什么试?你纯粹成了去碰运气!那还不如去买彩票算了,省时省劲兼做慈善事业。

我觉得所谓模板,你不如把它看成是一个文章结构的问题,一个人逻辑思维顺序的问题(其实,你在现实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是按照这三大段来的,不信自己琢磨一下),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叫法很多但都一样,比如“现象、原因、对策”,比如“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大结构去写,是绝对错不了的。你得不了高分,不是结构的错误,而是你运用这种结构写出来的文章一看就是生搬硬套,一看就是营养不良。用个最通俗的例子说明白点,结构如同一个人的骨骼,没有骨骼,你是无法成为一个“人”形的,所以我们不可以舍骨骼而生。但我们人人有骨骼,为啥还有美女和恐龙之分呢(高分和低分之分)?这并不是你有了骨骼的错误,而是你的血、你的肉、你的毛发、你的气质没有与你的骨骼搭配好,让人觉得很不协调。因此,那些埋怨模板的人,不如好好看看自己的文章内容是不是很充实,遣词用句水平如何,自己的字体是否美观大方,卷面是不是多处涂改跟刚动完手术一样?关于内容充实的问题,我在这里重点解释一下,还是举例子来说吧:提出对策“加快相关立法,加强执法力度,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你觉得跟下面这样写有区别吗——“由立法部门牵头,组织国内专业人士和海外专家,尽快组建海洋立法工作领导小组,把《海洋保护法》列入国家立法计划。在近海城市设立专门的监管海洋环境的职能部门,对破坏海洋环境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予以经济直至刑事处罚。通过上述措施,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套话是要说的,但是你光说套话,等于没说,这就是“内容充实”的意思。

当然了,虽然我很支持按照结构写申论的思路,但你要真的在考试的时候就这么分上“三大段”,那你就太实在了,我也无话可说。三段论,是指的三部分大结构,这个结构是按照正常人的逻辑思维顺序来的,是合理的,微观上可以用设问句、过渡段之类的进行处理,增加“曲线美”。我希望大家多看看那些省长市长们的文章,看看人家是怎么谋篇布局的——你看起来可能各种各样,但本质都是一样的。我又想起来

一件事,大家还记得小学写作文,写叙述文刚刚学会“倒叙”的时候吗,是不是感到非常的惊喜,非常的耳目一新?其实这就是一种创新,但这种创新不是完全脱离现实(倒叙也是有起因、发展、高潮、结局这几个部分组成的)。

第三、现象 PK 本质

我们看到材料,要分清楚现象和本质,其实这也是一个度的问题,是一个文章立意的问题。比如工厂和住宅区混在一起噪音很大,印刷厂的污水把河里的鱼毒死了。你看到材料中提到这个,你觉得文章的主旨是什么?如果你大力宣扬环境保护重要性,那就片面了,因为这只是个现象罢了。如果你一下子上升到大谈建设和谐社会问题,那就太假大空了,因为你这个主旨范围太大、内容太多。如果你写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那就恰到好处。

还想举个很有代表性的例子,是从论坛上哪个帖子里面看到的。材料的大体意思就是说“老百姓到政府部门办事难,农民拿到手的国家补贴都缩了水”之类的这种社会现象,如果我们来分析这个材料写一篇申论,你会怎么立意?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呢?一般人的想法大概是“服务型政府、三农问题”这类主题,更差的就是跟前面说的一样又开始鼓吹什么“和谐社会”了,请大家看看高手是怎么立意的。有一位省委书记一语中的:“这些现象都是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在作怪!”服了吗?不服不行啊!人家确实一句话说到了点子上,确实透过现象认识到了本质。

第四、赵括 PK 顺溜

辅导班、辅导书、辅导网站?如果你非要买、非要看的话,我觉得还不如在这里搜索一下那些考了高分的人文章是怎么写的。我不轻视所谓专家,我也不崇拜他们。我觉得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刀实枪去战斗过的人,远远超过纸上谈兵的人。赵括肯定打不过顺溜,你信不? 申论,没必要买辅导书。那么厚几百页,后面给你弄上写当前热点、理论知识之类的,纯属凑页数逗你玩,人家顺便挣俩钱。我就不信他们弄那么厚一本书好几十块钱,是为了发慈悲让大家都考上,毕竟是商业化的,以营利为目的,这样你就很容易在他们达到目的的同时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再说,考不上的人越多,明年才有更多人买他们的书,呵呵。有时候我想,那些书的作者要是去考试,能考多少分呢?

实战者又分为两种,其中一种确实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考了高分,他们自己觉得写的也就是一般化,莫名其妙范进中举了。这种人就是所谓的“福将”,有些时候运气这个东西确实无法用当代科学来解释。如果一个人赢了,又知道自己赢在哪里,弱点是什么,那么是真正值得好好学习的。多说一句,我觉得一个人一辈子,这种自我反省的精神是需要始终坚持的——不是为了升官发财,而是为了自己给自己活的更明白点。

第五、大作文 PK 小作文

这个问题很多朋友都已经认识到了。你分数低,不一定是最后那个大作文分数低,很可能是你前面的2、3道小题目得分太低所致。那些小题目跟大题目的做法是不一样的,因为字数的限制,往往不需要你拐弯抹角啰啰嗦嗦。解答这类题目,比如2010年国考的第一题,解题基本方法是多出现“关键词”,多把那些能够表明特征,说明内容的“关键词”罗列出来。因为此类题目类似于客观题,有比较标准的答案,基本看你的得分点给分,所以我们的策略就是使劲写关键词,罗列多了又不扣分,就怕少了。

改天给大家找个例子解释一下吧。

以下部分1月23日更新: 第六、大路 PK 罗马

近期提问的人很多,实际都是一个问题:申论到底该怎么写?这里针对的是最后一个大作文,简单地说,申论很像是盖房子。第一步,根据材料确定文章主旨。第二步,确定文章结构,这个结构有几大部分组成是死的,因为一个正常人思考问题的逻辑顺序本就如此。但务必要看清楚,我不是让你去按照万能N条之类的模板完全套上去,要是这么简单就全国人民都会写申论了,还考什么考?组成部分是死的,但是怎样组合是可以创新的。就好像阴阳组成了世界万物。在具体的结构上,只要三大部分不残缺,怎样组合完全可以突出自己的个性和特点。第三步,充实各部分内容。其实充实内容说难也不难,只不过是多说点具体的东西,少喊点假大空的口号(也不能完全不喊,呵呵)。其实最难的还是第一步,看起来材料中的主题非常明显,但大多数人会犯两种错误:一种是不管黑猫白猫都用科学发展观,用和谐社会之类的大帽子往上面戴,还觉得自己挺有政治涵养而沾沾自喜;一种是就事论事(可真是太紧扣材料了~~~),把现象误认为是本质做了文章的主旨,结果把申论当成了文章缩写。

第七、补丁 PK 皮草

很多人觉自己字丑。这让我想起过去咱们国家贫困的时候——人们买不起漂亮的皮草,都穿的是打补丁的衣服,但是洗的干干净净,照样精神焕发建设新中国!公务员考试,报考条件里面没有说你必须是书法家,我的同事里面很多人都写字难看照样是考试进来的。但是,你的字可以难看,却不能潦草,尤其是卷面不能到处涂改——再漂亮的人,一脸青春痘,还是令人比较不爽(有青春痘的同学们请饶过小人,谢谢)。写错了字,在格子里面划一道横线就行了,不要非得弄得黑乎乎的一个大黑月饼在那里生怕别人看不到你写错了字!另外一个比较容易掌握的排版技巧就是,你写字的时候最好所有字下方对齐,或者上方对齐,不要上上下下地没个规律,这样看起来要整洁很多,不信你自己可以试试。

以下部分1月29日更新:

第八、钟君 Pk 徐一株

在这里我先申明一个观点,我不是钟君或者徐一株的经纪人。

钟君一直挺火,徐一株在2010年国考结束后黑马般异军突起。本来我不喜欢评价人,但是总有不同的人不断地问我:“钟君到底怎么样,徐一株说的到底是真的吗?”为了将这种意识死循环彻底终结,我想今天就违背一下自己的基本原则吧。

钟君,我个人觉得他还是挺有一套的,文章写得也不错,最起码文字功底和清晰思路是看得出来的。从反面说,钟君要是没有两把刷子,也混不到今天这个地步。只不过,人无完人,我觉得他的弱点在于失去了进步性,没有坚持发展和创新——他的这套办法,放在前几年应该是很有实用性的,申论能弄个中高分,但现在看来确实是过时了。“万能八条”,确实是万能的,因为解决任何事情,其对策无非是那么几个方面,这就是矛盾的普遍性。但是有一个大前提就是必须保证紧扣材料,从材料中来,到材料中去——而不是脱离材料,不管不顾地把那N条扣上去——这就是矛盾的特殊性。我认为很多朋友都是忽略了万能八条如何与材料结合,如何把握材料的个性,说得清楚点就是你根本没有把万能八条这个劳动工具用到材料(劳动对象)中去,而是直接把万能八条本身抄到了答题纸上。另外,过于重视对策部分(这可能是钟君对大家的误导,也可能是大家自己误导了自己),忽略了分析问题部分和逻辑论证。最后我还想说,就算没有万能八条,照样可以提出对策,材料里明摆着的就够你用的。之所以出现万能八条,是辅导班的必然产物。

因为辅导班老师面对不同水平的大量同学,无法一一因材施教,只能创造出一个通用的模板统一教授,然后你们就各自领悟,各显神通吧。在这种情况下,独立思考是尤其重要的。

徐一株,我在几个坛友的大力邀请下去看了下她(其实我认为他是个男的)的博客。确实有些观点还是很有道理的,也是值得借鉴的。但是我比较反感她的做事风格,什么命题组成员,什么卧底之类的,总让人觉得哗众取宠,好像在自我炒作。。。就算是真的,也没必要如此张扬地怕别人不知道一样。从她观点的具体内容来说,关于论证结构这方面的理论我挺支持的:确实,一个完整的文章,分析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包括分析此问题的重要性和意义,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等),很多人由于受到模板以及万能N条之类的影响,过多地注重了提出对策,而忽略了分析论证部分——没有把问题分析透彻,没有正确的逻辑推理,你提什么建议意见?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是我个人看法,徐一株跟钟君走向了两个相反方向的极端,对提出对策重视程度不够。我认为,申论的最后一个大作文,从本质上来讲,就好像一名公务员给上级领导汇报工作。应届毕业生可能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我想参加了工作,尤其是在机关干过的朋友们应该深有体会。怎样给领导汇报工作呢?首先,我们要把近期某领域发生的实际情况和具体事例给领导大体列举一下。然后,我们要告诉领导,这些事情产生的危害是什么,或者说解决这些矛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什么。如果这些矛盾是些鸡毛蒜皮无所谓的东西,领导没必要听你汇报,你是在浪费领导时间。接着,我们要给领导分析,为什么出现了这些矛盾,都有哪些原因,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最后,我们要给领导提供几个解决矛盾的方案。提出对策是绝对必要的——难道你把问题摆出来,你就走人,把问题留给领导解决?

其实对待他们的思路和观点,我的立场很简单,也很陈旧,就是马克思百年前说过的“扬弃”,要仔细思考(特别是要自己独立性地思考),然后有针对性地改进(不是彻底改变,是又人及己地改进,看清楚)自己原有的东西。我不喜欢照搬照抄(那是盲目随从,在精神上是别人的奴隶,说白了你白活了)!做人,做事,说话,写字,还是有点自己的个性的好,尤其假如你是一个男人的话(女同志息怒~~~)。

真是不喜欢评价人,因为干这种事,就必然带着感情色彩,就必然会招致不同的拥护和反击——自找麻烦。还是那句话,人无完人,说完别人,想想自己,自己也有很多毛病。从申论回到现实生活,钟君是人,要养家糊口,徐一株为啥不敢说自己真名实姓,还不是因为自己也得过日子?你呢?我呢?其实我们人人都一样!你为什么要考公务员?无非是两种目的:最低纲领挣钱活命;最高纲领升官发财。这两种目的的本质是一个:为了自己!(话说到这里我又想起了“以人为本”是具有深刻含义的,呵呵)如果你确实是为

了国家,为了人民,那么组织上给你个公务员身份,安排你背井离乡去最偏远的贫困地区工作,终生在那里发挥你的光和热,你难道一点都不考虑考虑?最起码,钟君、徐一株、我,这三个人肯定不去,呵呵。我并不否认在个别特殊历史时期的个别人,确实是具有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但那些人和事,是有特殊的客观环境作为前提条件的,不是你凭空就能做到的。说这些的目的,是想告诉大家:不要对别人求全责备,互相多理解一些吧,大家都不容易!对于不同的观点,我们应该多讨论交流,而不是争吵——争吵的唯一结果,就是双方更加坚持自己原先的观点。第九、我唯一推荐的申论神人。

首先,别跟热火朝天的那些专家学,因为他们出发点不是教书育人而是牟利(这里有两种人:

1、公开办辅导班。

2、自我炒作后私下收费收徒,这种人比前者更卑鄙。),具体是哪些人我就不说了,大家要把自己的小眼睛睁大了看清楚。其次,也别跟我学,因为我只是学到了一点皮毛而已,水平还到不了大师的十分之一。最后,废话少说,此人名叫毛泽东。

我觉得申论有一个基本的目的,就是“说服别人应该去做什么”,如果你要讲说服能力的话,我们的毛爷爷绝对是高手中的高手。如果你要讲政治立场和导向的话,我们的毛爷爷肯定是跟我们党保持一致的,其实现在党的很多新提法只不过把毛的一些老观点换了个说法而已。如果你有强迫症非要去买一本申论辅导教材的话,我建议你去买一套毛泽东选集,保证里面有不少申论范文,而且不像国考教材一样分年度印刷,毛选集年年适用还保值增值。

顺便想起一事,我发现最近论坛上有开始讨论起了申论的结构问题,狂轰乱炸,大加批判万能八条和模板!但是我还是那个观点,不要昨天还对人家推崇备至跟见了救命恩人一样,今天就翻脸不认人把人家说的一无是处,这也太不讲义气了啊!万能八条和模板是有用的,只不过这年头已经不能傻乎乎地生搬硬套了。你先别急着反驳我,看完这句话——毛泽东《反对党八股》一文中指出:“一篇文章或一篇演说,如果是重要的带指导性质的,总得要提出一个什么问题,接着加以分析,然后综合起来,指明问题的性质,给以解决的办法„„”请问您看完了吗?这就是申论的文章结构!恐怕毛爷爷的观点就算国考命题组也不会(更不敢)有什么异议吧,反正毛爷爷的大部分文章都是按这个路子写的,估计弄到国考中及格是没问题吧?呵呵。希望大家今后在结构方面不要再争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是这样的。实际上申论结构就是一个逻辑思维顺序,就如同你吃饭要先张嘴后咀嚼最后下咽一样,没什么神秘也没什么值得争议的,不要自己主动去神秘化和复杂化一些简单的真理。

关于毛爷爷的文章,我还想说一个问题(其实有点老生常谈,以前都说过的)。做人吧,写字吧,最好有点自己的个性。其实看看毛爷爷的文章,我总感到他是有点愤青(用词不当,自己体会吧)的,文章内容总是比较激动,比较观点鲜明,比较有个性,比较大胆。所以在这里我再一次不嫌啰嗦地提醒各位,不要把自己的个性全部抹杀,考试这样,过日子也是这样。

我建议大家多看看毛主席的经典文章,今天先推荐一篇《改造我们的学习》,如果你把这片文章缩写到1000字,就是一篇很棒的申论大作文。此文的结构是很正宗的三段论。需要注意的是:看看人家分析问题部分怎么分析的,很有深度的分析。最后一部分提出对策人家是怎么写的,具体而又充实。等大家看完了,我们在互相交流吧。

建议大家不要光说“好啊,顶啊,飘过啊”,多谈谈自己的看法,大家互相交流。不然很快楼盖得很高,没有电梯的人爬楼会很累。

申论 篇2

一、立意的内涵

立意, 通俗地说, 就是确立文章的主题, 即确立文章的中心论点。

好的立意, 不仅需要正确, 而且应当新颖、精巧、深刻。要做到这一点, 根本问题在于写作者的思想认识水平, 及其感知新事物的观察力, 当然也需要把握一些相关的方法和技巧。

立意, 在申论写作实践中, 要求考生要针对特定的问题进行写作, 这就要判断问题的性质, 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后果、影响、作用, 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然后就提出的对策或从限定的角度进行论证, 这就决定了论点必然是散的, 即总论点统率下的各个分论点。

主题是文章的中心思想、核心论点。它类似于人的大脑中枢, 不仅决定着文章思想的走向和事理逻辑的脉络, 也决定着文章的标题、结构、布局、语言、修辞和论证方法等。也就是说, 有了什么主题, 就决定了要采取什么样的写法。立意, 确定了主题, 文章就有了写作的主线。

在申论应试中, 不管申论的答案是什么形式, 所需文字是多是少, 其内容要点必须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主题或论点。正是这个主题, 统率着全篇。我们要表达几层意思, 每层意思怎样表达, 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用哪个材料用什么方法来证明论点, 等等, 都需要立意来统率、约束和限定, 围绕主题进行安排。立意准确, 文章就成功了一半。

立意的原则, 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应试实践中, 考生必须做到三个联系:一是把相关理论、相关政策同申论试题给定资料所反映的现象相联系, 二是同客观的社会现实相联系, 三是同自己的思想、工作、生活实际相联系。只有认真地把握了这一原则, 才能针对试题要求, 认真思考, 深刻分析, 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合理见解。

二、立意的要求

1. 单一性。

在申论作答中, 一个答案只能针对一个问题。一段论述、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主题、一个中心论点。总论点下可以有分论点, 绝不可以有两个并列的主题和中心论点。

立意必须集中, 体现单一性。正如《艺概》中刘熙载所说:“主意要纯, 一以贯摄。”就是说, 要以单一论点统率全篇, 从头至尾都要围绕一个问题进行分析和阐述。很明显, 这样立意, 主题集中, 绝不存在跑题、离题的忧虑。

其实, 立意的单一, 使写作者能够紧紧抓住申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不放, 集中精力进行阐述或论证, 不必为其他繁琐的枝节问题所干扰。在写作中, 这种针对性极强、准确把握主要矛盾的做法不正是我们所积极提倡的吗?所以, 在写作实践中, 我们必须避免多头立论, 为确保立意的单一性, 准确鲜明地体现题意, 增加论证的说服力, 要尽量缩小论点的涵盖范围。

2. 正确性。

立意正确, 是申论文章的根本要求。要使文章的观点正确, 就必须站在正确的政治立场上, 从社会发展和人民需要的全局来思考和判断问题, 而不能带着偏私狭隘就事论事, 不顾社会主流意志。

要写出积极、健康的文章, 平时在生活和工作中必须关心国家大事, 关心时事政治, 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用正确的理论武装自己, 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 学会用正确的理论去处理身边的各种事情。

当然, 立意正确, 还需要我们在应试实践中进行锻炼, 从各种社会现象中看到事物的本质。不断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拥有真实的写作能力, 驾驭各种写作技巧, 使自己的文章有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社会效果。

3. 新颖性。

立意的新颖, 是指观点新, 有自己独到的观察角度和创造性见解。勿庸置疑, 一篇有独到创意的文章, 能够给人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和深刻的思想启迪, 但是, 这样的东西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写出来的, 它需要写作者具有较高的写作水平。

立意的新颖, 直接体现写作者的创新意识。如果没有或者缺乏创新意识, 那么文章的立意也不会新颖, 写出的东西也只能是流于一般。非常清楚, 这种创新意识恰恰能够反映出写作者不同常人的思维和写作能力。

我们必须懂得, 立意新颖受人青睐的文章, 一是论题新, 它所提出的论题针对性强, 能够直接触及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 反响强烈;二是角度新, 其所提出问题的角度不同寻常, 而是别辟蹊径, 从司空见惯的社会生活中选择那些并不大为人注意的角度立题, 自然让人感到新鲜有加, 别有洞天;三是论据新, 在文章中, 一反老生常谈的旧调, 选择新鲜生动的事实材料作为立论的论据, 用新颖的事实说话, 针砭时弊, 对症下药, 不仅能够吸引读者, 还会使论题更加鲜明、深刻。

4. 预见性。

好的文章立意要有预见性, 这是被无数事实所证明了的。无论做什么事情, 都要对这件事情的发生、发展有一个系统完整的认识, 从而把握它的规律, 逐步增加驾驭它的能力。写文章也是一样。其实, 申论文章立意的预见性, 是体现写作者对社会现象感知的敏锐性、对复杂事物认识的洞察力、对解决各种矛盾判断的前瞻性。

面对社会中出现的林林总总的新的矛盾, 能够做到不慌乱不紧张, 而是认真分析、研究、探索、把握矛盾产生的原因、内在的规律、发展的趋势, 从中找出解决矛盾和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这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能力, 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具备而并没有完全具备的能力。必须懂得, 这种预见性, 需要思考、需要判断、需要预测, 这完全是一个人的能力和水平使然。

另外, 面对错综复杂的各种矛盾, 能够进行缜密的分析论证, 进而做出科学性的预见, 无疑是一种创新意识的生动体现。那么, 这样的立意自然能够达到石破天惊的写作效果。

三、立意的技巧

1. 寓理于事法。

这种立意方法, 就是采取托物言志、寓理于事的方法进行立意, 使文章中描述的事物富有象征意义, 蕴蓄着发人深思的哲理。在申论应试中, 给定资料不乏社会生活中许许多多看似寻常的现象或事物, 都可以挖掘其不为人注意的特点, 寄寓以新意, 赋予崭新的生命, 写出不同凡响的佳作。比如, 国考2011年申论 (B卷) , 就完全可以通过农民工子女就学的社会现象, 引发出乡村教育缺失, 导致无根文化的道理。2011年申论 (A卷) , 则是让人们从黄河的变迁和治理中, 看到黄河文化的博大精深, 看到炎黄子孙生生不息的顽强拼搏精神, 懂得中华堀起和民族振兴、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弘扬黄河精神。

2. 逆向思维法。

这种立意方法, 就是运用逆向思维从常规观点的反面进行立意的方法。与正常思维相反, 从超出一般常理、一反传统观念的角度进行思维考虑问题, 从相反的角度对人们的习惯认识进行超常的审视和理解, 对原有的观点作出崭新的解释, 表达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很显然, 这是一种开拓性立意思维, 新的论点, 自然能够产生不同凡响的写作效果。比如, 国考2004年申论, 如何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这是很多大城市都共同存在的一个现实问题。如何发展或改革城市交通, 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瓶颈”之一。常规的思维不外是在现有的交通状况下, 就发展立交道路和轨道交通进行立论。如果进行逆向思维, 放弃现有的交通发展模式, 倡导现代城市建设规划思路和无代步的出行方式, 建立无交通工具的人居区域, 以新型城市建设和生活方式来减轻交通压力。这样的立意一旦抛出, 确能令人叹为观止。

3. 以小见大法。

这种立意方法, 就是叙述一个极其普通极其细小的事物或现象, 由此阐发一个具有普通意义的重要道理的立意方法。这种方法, 人们并不陌生, 在日常的评论中和申论考试中是比较常见的。特别是吉林省招录公务员考试中, 常以人们熟悉的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作为给定资料。如2008年 (甲卷) 出租车司机自救基金 (一元基金) 的问题、2003年 (B卷) 治理城市非法小广告的问题, 等等, 都是在人们眼中极其普通的事情, 但是, 正是这为常人所并不十分关注的小事, 成为有心人写作的最好由头, 他们不是就事论事, 而是通过这些细小的事物或现象, 阐述一个为人们所愿意接受的道理。所谓“一滴水可以映出太阳的光辉”, 以小见大的立意方法, 正是要收到这样的效果。

4. 辩证求质法。

这种立意方法, 就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透过现象揭示问题实质的立意方法。我们看问题, 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肤浅的认识上, 而要透过现象看到问题的本质, 只有学会认识事物的本质, 才能准确地把握这一事物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写申论文章也是一样, 要透过给定资料的表面现象, 用辩证思维进行思考, 抓住主要矛盾和主要问题, 进而提出解决的对策和办法。比如2010年国考 (A卷) 海洋的保护与开发问题, 如果我们能够进行辩证思维, 就会发现, 开发与保护是问题的两个方面, 现实中传统的开发观念是不顾自然生态的破坏, 掠夺式地进行开发。而要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必须是以保护为前提, 先保护而后开发, 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开发。认识到这一点, 自然抓住了问题的实质, 这样的立意无疑会使文章鞭辟入里, 高人一筹。

5. 引经据典法。

这种立意方法, 就是运用引经据典来提出中心论点的立意方法。引经据典, 就是引用古今中外名人、大家的名言名句、经典论述等等。这种立意方法, 在申论应试中很受人们的青睐。一是其最讲究论点的提出, 不弯不曲, 针对性强;二是其借经典彰显论点, 可使文章更加雄辩有力;三是联系现实, 针砭时弊, 使寻常的道理得以提升, 富有说服力;四是由事件或现象的某一角度入手, 导出中心论点, 使文思更显巧妙、自然、风趣。比如, 国考2008年申论试题中, “从‘怒江水电开发’说开去”的命题作文, 2007年国考申论试题中, 以“命脉”为题写一篇关于土地问题的文章, 等等, 均可利用这种立意方法进行思考。

6. 先抑后扬法。

非常“申论”之县级范本 篇3

去年,各地送评最高检的年度报告有52篇分别摘得不同奖项的十佳,另有118篇入围优秀奖。《正刊》2015年第一期,以“首届惩防年度报告评选获奖作品系列观察”为选题,发表了“非常‘申论’之省级范本”。应读者要求,本次发布继续以专家评委为视角,通过荣获县级院十佳年度报告的前三甲样本,解读基层检察机关如何立足当地,就一个时期职务犯罪的发生特点、发案规律、犯罪原因及发展变化趋势进行深入分析,并有效提出体制机制改革、政策调整、制度健全、法律完善等具有大局意义的防治对策。

年度报告之怀柔版“申论”

原标题为“2012年度怀柔区人民检察院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年度报告”,全文约6630字,2013年1月1日呈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区纪委、区委政法委,先于北京市怀柔区人代会时间(2013年1月11日)。报告得到时任区委书记张建东批示。

【报告结构】由五部分组成。一、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总体情况:查办职务犯罪案件基本情况;积极开展重点领域专项查办工作;预防职务犯罪情况。二、2012年怀柔区职务犯罪特点:主要特点(贪污罪突出,窝案、串案明显,案件以涉农工程建设领域和医疗系统工作人员为主、贪污贿赂案件大案较多、渎职侵权犯罪损害结果严重);基本特点(发案主要集中在农村工程建设领域和医疗系统,发案主要集中在重点岗位、重点人群,发案主体相对集中,作案手段更加隐蔽)。三、2012年怀柔区职务犯罪原因分析:法制观念淡薄,价值观不正确;制度不健全,管理上有漏洞;基层权力过于集中,监管机制存在缺陷。四、怀柔区职务犯罪发展趋势总体预测:职务犯罪立案数会持续增长;贪污犯罪仍会居高,贿赂犯罪将会凸显;窝案、串案会持续高位运行;“农惠民”领域仍会呈现高发态势;单位“一把手”及主要部门负责人和农村基层组织人员仍会是高发人群。五、预防对策:加强廉政教育,构筑思想防线;加强风险防控,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严格监管专项资金,确保资金使用安全;形成合力惩防并举,营造“大预防”良好氛围。

【文本加分】报告综合运用量化分析、图表分析、实证分析、统计分析等方法,对2012年惩治及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通过发送检察建议、开展法律咨询、廉政法制课宣讲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并跟踪、督促反馈,得到各方高度重视及认真落实。

考量:落实与运用情况

“区检察院在预防职务犯罪、开展重点工程领域专项查办工作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据时任区委书记的张建东评价,年度报告对辖区职务犯罪特点、原因、预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预防对策,值得借鉴。获领导批示后,怀柔版“申论”引起区纪委、区委宣传部、区委党校等区内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认真给予落实。

评审:推荐理由和特点

由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检察院撰写的这份报告,对辖区2012年立案侦查的11件12人贪污贿赂职务犯罪案件和立案侦查的1件1人渎职侵权案件进行了客观、全面的调查分析,引用数据真实可靠。同时,通过总结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突出了对“涉农惠民”、“工程建设”等专项查办预防工作的详细介绍。整个报告呈现以下特点:一、善于提炼和总结,对该院查办的职务犯罪案件,特别是农村工程建设领域及医疗系统窝串案,紧扣案件特点、发案原因等进行总结,分析透彻、切合实际;二、在分析数据的基础上,对辖区职务犯罪发展趋势进行了具有前瞻性的预测,即职务犯罪立案数会持续增长、贪污犯罪仍会居高、贿赂犯罪将会凸显、窝案串案会持续高位运行、涉农惠民领域仍会是高发态势、单位一把手及主要部门负责人和农村基层组织人员仍会是高发人群;三、针对存在的问题和职务犯罪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加强廉政教育、构筑思想防线,加强风险防控,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等四项举措,对策建议具有针对性、操作性;四、注重报告落实和成果转化,服务怀柔区中心工作,为怀柔区建设和发展保驾护航。

权重:加分情况及影响

文本撰写之所以获评委专家肯定,这与“综合运用量化分析、圖表分析、实证分析、统计分析等方法,对2012年惩治及预防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密不可分。但是,通过“发送检察建议、开展法律咨询、廉政法制课宣讲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并跟踪、督促反馈,得到各方高度重视及认真落实”,这也是获取高分的重要保证。毕竟,年度报告从形式上看虽仍有作文大赛的技术技巧可言,但就司法实践来说,它更注重的是实战实效和社会评价。

据悉,该年度报告获区委书记张建东肯定后,还得到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萧有茂的批示。怀柔区纪委、区委宣传部、区检察院和区委党校联合成立了怀柔区“廉政长城”廉政宣讲团,深入全区进行巡回宣讲。北京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筹备工作指挥部随即出台了《关于北京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建设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意见》等文件。

北京怀柔:职务犯罪发展趋势预测

1.职务犯罪立案数会持续增长

从2012年怀柔区举报职务犯罪动向看,我院受理首次举报职务犯罪线索共35件,全年共受理职务犯罪线索23件24人,与上年受理19件20人相比,案件数上升21%,人数上升20%;立案12件13人,与上年10件11人相比,案件数上升20%,人数上升18%。党的十八大对反腐工作提出更高要求,特别是由网民参与的网络反腐热潮,进一步拓展了反腐的领域和渠道,随着查办力度不断加大,举报会明显增多,今后我区职务犯罪立案数可能会持续增长。

nlc202309031232

2.贪污犯罪仍会居高,贿赂犯罪将会凸显

2012年共查办贪污罪6件6人,受贿罪3件3人,行贿2件3人。这表明,怀柔区反腐任重道远,贪污犯罪仍然会占据怀柔区职务犯罪主导地位,但是我们也应意识到,随着近些年不断加大懲处和预防职务犯罪力度,不断采取有效举措进行廉政风险防控,贪腐行为得到一定遏制。而一对一的行贿受贿行为不易察觉,钱权交易型贿赂犯罪在今后会凸显,查办贿赂犯罪案件可能会增加。

3.窝案、串案会持续高位运行

由于制度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一人贪污的可能性逐渐降低,主管领导与财会人员合谋贪污频发,特别是贿赂犯罪存在“一人向多人行贿”、“一人从多人处受贿”的固有特征,犯罪会呈现由单人向群体蔓延的态势。加之监督者与被监督者同流合污情形也屡有发生,窝案、串案将会进一步增多。

4.“涉农惠民”领域仍会呈现高发态势

2012年我院受理14起职务犯罪案件,其中涉农案件11件,查处5件6人。案件主要涉及征地拆迁、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和村级集体经济管理等环节。2013年,随着“两委”换届工作不断深入,会引发更多此类环节内容的举报。其中,修路、护坡坝、挖沟、改水等农村小额工程,由于管理松散、缺乏监督,存在诸多职务犯罪隐患,所以“涉农惠民”领域仍会呈现高发态势。

5.单位“一把手”及主要部门负责人和农村基层组织人员仍会是高发人群

2012年查处职务犯罪13人,其中单位“一把手”3人,占23%,农村基层组织人员3人,占23%。由于部门权力配置过于集中,权力程序化运行透明度不高,监督时效性不强等问题,使得单位“一把手”及主要部门负责人仍是职务犯罪高发人群。农村基层组织由于自身监督流于形式,个别干部之间分工扯皮,财务公开制度得不到落实,加上监管不力,相关制约机制缺失,农村基层组织人员也会成为职务犯罪的高发人群。

年度报告之新城版“申论”

原标题为“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检察院2013年度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年度综合报告”,全文约5300字,2013年11月21日呈市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处,新城区委、人大、纪委、政法委,先于新城区人代会时间(2014年1月6日)。报告得到党委、人大、政府和纪委、政法委等主要领导批示。

【报告结构】由五部分组成。一、2013年查办职务犯罪案件的情况:贪污贿赂案件查处情况;渎职侵权案件查处情况。二、职务犯罪发生的特点及发展态势:涉农领域案件突出;重大案件突出。三、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情况:分析职务犯罪的特点、规律,提出预防职务犯罪的研究报告和对策,加强预防调查;分析研究典型职务犯罪的原因,向发案单位提出改进、防范建议;认真开展警示宣传教育,积极接受职务犯罪预防咨询;认真开展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受理社会查询。四、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存在问题及2014年工作设想。五、预防职务犯罪的对策建议:加强我区预防队伍建设,提高预防队伍素质,从而进一步提高预防工作成效;建立全社会预防的系统工程,形成齐抓共管、共建的预防机制;加大打击力度,震慑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建立预防职务犯罪教育机制。

【文本加分】报告分析方法创新,综合运用了量化分析、统计分析、模型分析等方法,内容全面,资料翔实。

考量:落实与运用情况

对策建议得到落实,推动了地方主管部门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人大制定规范性文件或地方性法规。

评审:推荐理由和特点

报告详细总结了2013年查办职务犯罪案件的情况,深刻剖析了职务犯罪发生的特点及发展态势,尤其是表现在涉农领域,重大案件突出、共同犯罪呈现多样化。在报告该年度中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同时,结合实情,深入查找自身存在问题,具体翔实提出2014年工作设想,成为参评时的得分亮点。报告提交后,区委领导做出重要批示。

内蒙古新城:预防工作的问题与设想

1.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存在问题

缺乏专业的预防人才。预防职务犯罪是一门科学,途径、形式之多,内容之广,需全面熟悉、掌握,才能有效地去运用。今年我院在开展预防工作时,存在目标任务重、材料多、工作量大、心有余力不足的现象。再者,预防对象因其业务性质的不同,所以呈现出的特点也千差万别。我们的预防部门由于人手不足,与有关单位的接触较少,加上个人知识水平的局限,对各单位、行业特点了解不多。

社会认识不到位。职务犯罪是一项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社会管理的诸多层面,这就要求社会各界、各层次要普遍提高对预防工作的认识。然而,当前的状况是:有的感到预防无用,认为打击了那么多职务犯罪分子都没起作用,预防对绝大多数人而言起不了震慑作用;有的认为亡羊补牢,为时已晚;甚至有些人对开展预防呈麻木状态。由于这些不正确的认识,导致社会缺乏广泛共识,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广度、力度、深度和效果都大打折扣。

预防立法滞后。从实践来看,对职务犯罪作事先防备,这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教育的、行政的和法律的手段。这就决定了预防职务犯罪活动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以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保障。目前在我国宪法、法律和其他法规当中均难以找到预防职务犯罪方面的规定或措施,只有最高检几年前作出过《关于加强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意见》,但比较笼统。

2.2014年的工作设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相关重要精神,始终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开阔视野,开展我区的职务犯罪预防工作。

结合学习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提升综合业务素质。新《刑事诉讼法》的全面施行,给预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我院将采取有效措施,“抓系统,系统抓”地深入调查分析行业系统案件,提高调查报告、案例分析及检察建议的质量,继续抓好队伍建设,不断提高队伍的素质,积极做好职务犯罪预防工作。

nlc202309031232

继续加强与各单位部门的联系,形成预防工作的合力。加强与纪检、监察、审计、公安和法院等部门的协作,对职务犯罪案件进行全面分析,深挖发案根源,提出针对性强、实用性强的预防对策。加强联系,建立与各单位、各乡镇之间的职务犯罪预防网络。同时,加强向区委、区人大的请示汇报工作,认真履行法律监督职能,营造良好的司法环境,为服务我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年度报告之甘南版“申论”

原标题为“甘南县人民检察院2013年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年度报告”,全文约9200字,2014年1月6日呈送市检察院、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法委,抄送县纪委;先于甘南县人代会时间(2014年2月22日)。报告得到县政法委书记陈景春、县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李兴时批示。

【报告结构】由五部分组成。一、2013年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总体情况:查处职务犯罪案件情况;查办职务犯罪工作的主要做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开展情况(积极开展具有本地特点的专项预防和个案预防、充分运用检察技术软件系统开展预防工作、采取多种形式,贯彻落实高检“五进”专项预防活动、加强预防职务犯罪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干部队伍素质)。二、2013年职务犯罪案件发生的特点:专项资金领域的案件多发;农村基层组织工作人员职务犯罪频发;共同作案问题突出;渎职犯罪发案率上升,给国家造成的损失巨大;司法工作人员涉案情况有抬头的趋势。三、职务犯罪发生的主要原因分析及职务犯罪发展趋势:职务犯罪发生的主要原因(产生职务犯罪的主观原因、职务犯罪发生的客观原因);职务犯罪发案的趋势。四、线索管理、涉检舆情和社会各界评价:职务犯罪线索来源和群众举报情况;开展社会满意度评价活动;涉检舆情监测。五、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对策:强化思想认识,增强做好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坚持惩防并举、标本兼治,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推进实践创新,着力抓好惩防体系建设重点任务的落实。

【文本加分】通过运用大量的量化、图表、实证、统计等分析方法,对报告进行综合论证,文风朴素,报告案例丰富,内容详尽真实。该院对县政法委、县人大的批示,和县委办公室对该文件的转发通过地方电视台、政府网站、检察专网等主流媒体进行了宣传报道,取得了积极的社会影响;邀请人大代表、人民监督员进行了座谈,介绍了年度报告的起草、内容、地方党委全文转发,以及各单位的积极响应;由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带队组成征求意见组,在人代会分组讨论时向各人大代表团征求意见和建议,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考量:落实与运用情况

县委办公室于1月21日对此报告进行了全文转发,要求全县各乡党委,县委各部委办局,县直各党委、党组、总支结合单位实际,认真学习借鉴。各单位对县委转发文件进行认真学习,并结合实际进行落实,邮政局、邮储银行、公安局作出建立预防职务犯罪制度的决定。

评审:推荐理由和特点

通过真实的数据,全面、客观总结了职务犯罪查办和预防工作情况;职务犯罪规律特点把握准确到位;职务犯罪发生原因、发展趋势分析深刻、透彻;对策建议、预防措施既能立足点高,针对性广和可操作性强;本报告能达到语言流畅,表述规范。

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前分别呈送了地方党委、人大、政府和纪委、政法委等部门,得到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县党委以文件形式对报告全文转发,要求各单位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学习借鉴;人大、政法委主要领导对此年度报告给予充实,并寄予厚望,在批示中希望检察院此项工作要再接再厉;收到县委全文转发的年度报告后,各单位、各部门对此工作相当重视,积极组织学习和落实,部分单位形成了切实可行的工作制度,建立健全了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机制。

黑龙江甘南:职务犯罪案发特点

对照2012年度所办理的职务犯罪案件,2013年职务犯罪案件的特点主要是以下五点。

1.专项资金领域的案件多发

我院在涉农补贴资金管理领域查办职务犯罪案件9件12人,占立案人数的70.5%,涉及的款项主要有扶贫牛补贴、家电下乡补贴、“普九化债”专项资金等,反映出政府帮扶类专项资金在管理中还存在较大的腐败风险。如长山乡某家电下乡指定商店郑某以借用身份证,以非指定商品冒充指定商品,少卖多报等方式套取国家家电下乡补贴款5.7万元。

2.农村基层组织工作人员职务犯罪频发

基层干部紧贴百姓群众,一言一行直接影响政府形象。全年查处涉及农村基层组织工作人员的职务犯罪案件4人,占案件人数的23.5%,与上一年度相比,涉案人数略有下降。从案件情况看,主要集中在受政府委托依法从事公务环节,而非其本村事务管理活动中。如,宝山村会计杨某受乡政府的委托,在办理“普九化债”过程中,伪造村里欠自己账目的方式套取“普九化债”款5.1万元。

3.共同作案问题突出

我院查办13件17人中有9人属于与他人共同作案,占总数的58.8%,而上一年度共同犯罪的比例是50%。结伙作案的主要形式:一是单位内部人员相互串通。长山乡长红村原村支书、村委会主任、会计3人相互勾结,在负责扶贫牛补贴核实发放过程中,利用职务便利,冒充贫困户套取国家扶贫牛补贴款6.6万元。二是内外勾结共同作案。原邮政储蓄银行信贷员张某挪用公款一案中,就是信贷员张某与农民李某合伙套取农民贴息贷款的犯罪案件。

4.渎职犯罪发案率上升,给国家造成的损失巨大

我院查处的吳某滥用职权一案中,查哈阳农场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主任吴某指使工作人员虚列保险项目套取国家农业保险补贴款1600万元。此类案件中,犯罪嫌疑人不正确履行职责,致使国家遭受经济损失特别巨大,给社会造成的危害也更加严重。

5.司法工作人员涉案情况有抬头的趋势

2010至2012年,我院查处司法工作人员犯罪的案件为0,2013年我院查处司法工作人员犯罪案件2件2人。其中甘南县看守所公安助理韩某在独自看管出所就医人员时严重不负责任致使在押人员安某逃脱,表现出公安机关人员少,领导不重视新录入人员的培训,对出所就医人员看管制度执行不严等缺陷。齐齐哈尔市中级人民法院原副县级审判员石某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将法院查封款110万元挪为己用,时间长达一年。表现出了司法队伍内部执法者法制观念淡漠,监督机制的虚置和监督主体缺位的弊端。

编辑:刘雁君 nina_lyj@sina.com

申论辅导:申论考试把握资料分类 篇4

申论辅导:申论考试把握资料分类

阅读→再现→评论→作文是申论考试作环节,仅从这个流程就可以看出,阅读资料是完成作答的基础,给定资料是作答的基本依据,所有的题型、所有的答案都要从资料中引申得出,这是申论考试试题最本质的特点。因此,只要吃透材料、理清规律,就一定能得出所有的答案。

凡事物皆有其自身规律,申论试题这样万众瞩目、理应为天下法的公共性事物更是如此。只要掌握其规律,就不难从中理出路数来;掌握了给定资料的规律,再去看那些庞杂的资料,就会有豁然开朗之感。

申论的给定资料分为以下几类:

一、理论性资料与事实性资料

给定资料按内容性质,可分为理论性资料与事实性资料两种。

A.理论性资料是对客观事物和实践的抽象概括,形式可以是知识、定理、规律,可以是原则、方法、概念、论断,也可以是言论、思想观点,其表句。在申论考试的给定资料中具体表现为:

(1)引述经典——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对梁惠王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2)引述定律——价值规律就是供求关系决定价格,商品之间等价交换。

(3)引述文章言论——光明日报载文:“不良的社会风气,负载着颠倒的价值观念,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起着一定的负面导向作用。„„既要坚持强大的正确舆论导向,又要有机制和体制层面的得力措施,才能有效地整治不良社会风气。”

(4)引述谈话言论——D部长:相对于西方民主国家来说,实事求是地说,我国目前所谓党政统一的领导体制肯定更有效。

(5)引述法律条文——《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

(6)介绍名词、定义——幸福感既是对生活的客观条件和所处状态的一种事实判断,又是对于生活的主观意义和满足程度的一种价值判断。幸福指数,就是衡量这主观指标数值。

(7)介绍施政方针、政策——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提出、发展和完善,表明党对什么是小康社会、如何建设小康社会认识的飞跃。

人事考试教育网

B.事实性资料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描述,是事实的陈述和实践的总结,形式可以是事例、典型、经验、做法、措施,也可以是数据、图表、文件、谈话,语言形式为叙述性的语句。表现为:

(1)列举事例——a、哈车在居民区撞死一老人后,公然恐吓围观群众后逃逸,警方和死者家属在寻找目击者过程中,知情人皆不愿出面作证。b、根据军嫂的特殊情况,温化县启动法律援助机制,使案件得到了迅速处理。

(2)列举数字——2006年八大水系、运河和主要湖库171个省控监测断面中有60.2%的断面水质满足水环境功能要求;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82.8%;11个设区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均在82.2%以上。

(3)列举问题的表现——a、2007年7月26日前后,10多家知名方便面企业宣布统一调整方便面价格,最高提价幅度达到40%,平均提价幅度在20%。b、中央电视台又曝出新闻,所谓“抗菌认证”标志是由无认证资格的中国抗菌协会导演的假货。

(4)介绍经验——浙江率先发展个体、私营、股份合作制、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等经济形式,率先对集体经济和国有经济进行市场化改革,探索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形式等,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5)介绍典型做法和措施——a、美国、新加坡、德国等国家均有单独的证人保护法。b、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检察院于2004年8月实行证人保护制度,这在我国目前司法实践中尚属首创。c、温岭市泽国镇近年来一直在试行重大公共事务群众参与决策的“民主恳谈”制度,采取随机抽选的方式产生民意代表。

(6)介反应——a、温岭市领导谈了“三个没想到”:“一是没想到„„。” b、杏岭村村民吴惠光眼含热泪地说:“多亏了合作医疗,我才看得起病,多年没动过的腿现在能走了。”c、建德市李家镇曙光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村民们高高兴兴地接受了免费体检,物理检查、胸透、心电图、B超„„。

C.理资料,在一条材料中理论与事实内容并存,同时或先后出现,用事实阐述理论,从事实推出理论。

(1)从理论到事实——a、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是在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赢得主动的迫切需要。进入新世纪,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以上为理论]现在,美国的文化产品已在其对外贸易中占据首位,日本的文化产业产值已超过汽车工业,韩国已成为世界第五大文口国。[以上为事实]b、不以牺牲环境换政绩,既要经济发展的金山、银山,更要环境生态的蓝天白云绿水青山。[以上为理论]浙江省自2004年10月开展“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811”行动是浙江省以八大水系和11个重点监管区为重点的一项全省性的环境污染整治工程。[以上为事实]

(2)从事实到理论——a、召开了九次全国见义勇为先进分子表彰大会,开展了首届全国见义勇为十大英雄的评选活动,起草了《全国见义勇为者权益保障条例》(草案)。基金会共奖励见义勇为先进人物2100余人,发放奖励抚恤金2050余万元。[以上为事实]党和政府的关怀及基金会各项活动的开展对弘扬社会正气、倡导见义勇为起到了促进作用,极大地

人事考试教育网

鼓舞了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积极性,为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促进社会风气好转做出了贡献。[以上为理论]b、2001-2006年各浙江省城镇登记失业率均控制在4.1%以内,城乡统成。五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411.6万人,帮助163.5万名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以上为事实]中国要提高福利水平,建设福利社会,并不是重走计划经济时期福利体制的老路,而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和新的社会发展基础上的福利体制的创新。[以上为理论]

(3)从理论到事实再到理论——自由贸易区是比多边贸易体制更高水平的开放。自由贸易区是世贸组织最惠国待遇的一种例外,指一些国家和地区在多边承诺基础上,进一步相互开放市场,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以上为理论]近年来,自由贸易区在全球大量涌现,迄今有197个,其中82%是近12年缔结的。[以上为事实]„„自由贸易区的大发展,对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也使我国和平发展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在世界各国特别是大国竞相发展自由贸易区的形势下,如果置身局外或落于人后,我国的发展空间就会受到挤压,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就可能处于不利境地。[以上为理论]

(4)从事实到理论再到事实——上世纪后20年,浙江发展主要依靠的是大量的资本和劳动投入。但近年来,一般的加工能力过剩,初级产品和低附加值的加工品出口,在国际市场上遇到了来自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对手„„[以上为事实]种种情况决定了科技和创新成为现阶段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推进的关键因素。[以上为理论]2006年,浙江全出405亿元,比2001年增长2.3倍,年均增长26.7%。[以上为事实]

二、依据性资料、参考性资料、干扰性资料

每多或少、或有或无的价值,这是根据它的自身属性,相对于申论问题的作答而言。材料价值的判断主要取决于资料自身性质与作答需要之间的关系,能满足作答某题需要的材料,可判断为有价值;不能满足任何题目作答需要的,应判断为无价值;对有价值的资料,根据其对作答的作用大小,而判定其价值大小,作答的需要及需要的程度,是判断给定资料是否具有价值、价值大小的内在尺度。

申论 篇5

解决XX问题,观念认识是先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XX问题的治理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把……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建立健全领导问责制度,建立解决xx问题的长效机制。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以民为先,以人为本”的政绩观,要察民情、听民意、聚民智,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xx问题作为政府工作的重点。

(二)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而以法为镜,可以断曲直。针对XX问题中存在的相关法律不完善、执法混乱的情形,我们一是要建立健全xx制度和法律,要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标尺统一、公正执法。二是要加大对XX问题的惩处力度,加大违法成本,采取严格的问题追溯制度,追究相关违法企业的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三是加大行政执法力度,深入开展XX问题专项整治活动。违法必究,执法必严,严厉查处顶风违纪行为和惩处责任人。四是要注意审查关口前移,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切实解决“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问题。

(三)加强监督管理,防患为未然。

任何社会问题一旦发生,即使能有效治理,所花费的人力物力无疑都是巨大的,我们的最佳对策应该是将社会问题扼杀在萌芽之中。因此,我国有关的监管部门(如XX部门和XX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对XX问题的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和开展对XX问题查处的职能,建立日常监督和重点检查相结合的机制,努力提高综合监管工作水平。

监督手段: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和法律监督,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拓宽监督渠道,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要进一步推行党务公开和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以及各项办事公开制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司法监督 新闻监督 群众监督 舆论监督 内部监督 审计监督。设立举报热线、举报信箱。新闻媒体要对违法违规行为大胆揭露,公开曝光。

(四)深化机制改革

目前XX问题的解决涉及面比较广,触及许多深层次的利益调整,解决问题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明显加大。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要不断深化该社会问题涉及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减少和规范有关的行政程序,合理界定各级相关政府管理部门的权责,加强配合协调。用改革的办法消除阻碍XX问题有效解决的体制性及机制性的问题,为全面解决该社会问题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

包括激励、分工、规则、惩罚、监督方面。决策制度:包括社情民意反映制度、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专家咨询制度、决策的论证制和责任制

(五)加强管理部门间的配合协调

各政府有关部门要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形成同方向的合力,共同治理XX问题。因为事物总是普遍联系的,并没有孤立的事物。同样,社会问题的成因也是多方面的,同时也是相互联系的,并没有单一成因的社会问题。因此,XX问题的解决往往需多方面力量的共同参与,在政府管理机制中,各个部门(XX部门和XX部门)就是解决该社会问题的各方力量,只有发挥其协作精神,解决问题的对策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六)提高管理者(从业者)的管理(职业)水平

XX问题的存在,虽然有其客观原因。但部分管理者缺乏解决该XX问题的经验和技巧,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XX问题的有效解决。因此,我们要从构建学习型政府的角度出发,通过加大公务员职业技能及业务能力的培训、在职教育等多种形式,提升管理队伍的整体水平,进而全面提升政府管理部门(XX部门和XX部门)在新时期下的管理水平,从而有效地解决XX问题。(从业者要加强有关适应性、针对性短期培训,加强继续教育,建立学习型社会,努力培养选拔科技人才队伍、企业家队伍和管理者队伍。)

(七)加强群众参与

所有的社会问题的解决,都应该让广大群众参与其中,既参与解决对策的设计,也参与对解决对策的评估,让他们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参与的过程就是信息披露的过程,对政府而言就是政务透明的过程。我们需要共享式的解决对策,而不是封闭式的。因此我们应该就这一问题建立相关的参与机制,发动群众自我管理的热情,此举一方面可以节省解决XX问题的行政成本,同时在广大人民群众的配合支持下又可以提高解决对策的实效性。

(八)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和贷款支持。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矛盾的凸显期,政府要处理和解决的社会问题很多,因此在解决XX问题的过程中时常会遇到投入力度不足的问题。对此,一方面政府有关部门(XX部门)可以量力而为地通过行政拨款的形式加大解决该问题的投入,另一方面可以在政府的引导下,通过多种募集资金的方式(XX基金会、福利彩票、政府专项债券、社会募捐活动等),呼唤社会大众对该社会问题的重视,努力从社会这一渠道获得一定资金来帮助解决这XX问题。(九)技术创新

加快XX技术研发和创新,优化XX技术创新与转化的政策环境,加强XX高技术领域创新团队和研发基地建设,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XX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同时,广泛开展XX国际科技合作,与相关国际组织和国家建立XX合作机制,积极引进国外先进XX技术和管理经验,不断拓宽XX国际合作的领域和范围。

(十)做好应急预案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各地区、各部门要立即报告,同时通报有关地区和部门。事发地政府相关部门在报告信息的同时,要根据职责和权限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置,控制事态。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和预案做好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工作,同时根据总体预案切实做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人力、物力、财力、交通运输、医疗卫生及通信保障等工作。

(十一)经济手段

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处理好环境、资源、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治理经济环境,政治经济秩序 营造良好投资环境,深化改革开放

运用财政、税收、金融、价格等经济杠杆,加强宏观经济调控 培育规范各种经济要素市场,建立良好的市场运行机制 熟悉WTO规则及有关经济法规,妥善应对经济纠纷 从实际出发,发展地方经济、特色经济 调整产业结构

加强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引入和建立全新的竞争机制、风险机制、分配机制 加强工商管理,反不正当竞争,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采取有力措施,缩小城乡差距、东西部地区差距 强化社会保障体系,关注弱势群体 建立诚实守信的经济道德、社会道德

按规定对有关方面实施经济处罚、经济赔偿 提高产品质量,搞好售后服务 实行政府采购制,公开招投标制 认真进行成本核算,严格控制预算 厉行解决,建设节约型社会

(十二)自律手段

XXX人员要严于律己。建立有关机关单位的自我约束机制;有关方面不断自我完善、自我调节、自我修正;领导干部要加强“四自”,即“自重、自省、自励、自强”;要加强公民道德、职业道德、官德修养;自觉树立诚信观念;从我做起、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

(十三)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要抱着虚心的态度,在不断深入的学习比较中,去伪存真,去粗取精

(十四)加强宣传教育,学习培训提高能力素质

申论 篇6

申论答题技巧:《申论》高分文章之个性化

笔试作为选拔人才的一种方式,必须有人脱颖而出方可达到最初的目的。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备考指导书籍推向市场,越来越多人背诵着同样的“范文”进入考场,模式化的文章也随之而出,出现大批的淘汰者也就不足为奇。若想在考试中脱颖而出,个性化表达越来越多的被认可。这里中公教育专家仅就《申论》高分文章的个性化表达谈几点,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一篇完整的文章包括标题、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一)标题的个性化。

“标题”对于文章而言就像“头脸”对于一个人一样重要。我们观察一个人的时候“远观头,近看脚”,那么阅卷老师在阅卷的时候也一样:“粗看题,细看点”,即第一印象是对文章标题的判断,“题好文一半”。因此,考生在书写文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标题表达的个性化、新颖化,避免套路化。

试比较:

生态文明重在制度建设 让制度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 证人保护制度亟需制度跟进 证人保护制度是保护证人的利器 创新文化产业促进城市发展 文化创新是推动城市发展的“引擎”

简洁、规范、明确是一个合格标题的基本要求,而能够运用一定的标题优化技巧,会使标题更出色、新颖,这也是标题个性化表达的一种趋势。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标题的优化是在“合格标题”的基础上进行的,不能为“优化”而优化,使用不贴切的比喻词,因文害意。

(二)主体个性化。

在《申论》文章中,主体部分主要是分论点的论证。分论点的选取需要注意分论点必须支持总论点,分论点之间逻辑清楚,在此基础上再力求反套路、个性化表达,方可实现文章高分的目的。

例:

总论点:以创新为抓手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分论点:1.发展文化产业,内容亟待创新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发展文化产业,人才亟待创新 3.发展文化产业,制度亟待创新

不难发现,以上分论点结构相同,字数相当且前半句都相同,看似论点工整、明确,实际上,这种形式有着明显的套用痕迹,已被视为文章套路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因此,不建议大家都采用这种形式书写文章。

反套路的个性化表达需要语言流畅、自然、连贯。建议修改:

总论点:以创新为抓手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分论点:1.发展文化产业亟需在内容上进行创新

2.当然,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还需要人才创新作为助推器。3.此外,制度创新也能有效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比较修改前后的分论点,不难发现,修改后分论点的语言表达更自然、连贯,逻辑清楚,没有修改前的刻板、雕琢痕迹,相对更容易得到阅卷者的高分认可。

(三)结尾个性化。

文章结尾重在收束全文,升华文章主旨,进一步强调或肯定文章的中心思想,使文章核心表达更深刻、发人深省。一些考生背诵套路化文章结尾:“综上所述/总而言之„„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义重大而深远。”白白放弃了让文章更精彩的一次机会。

反套路、个性化表达要求考生尽量避免使用“综上所述/总而言之„„”这些词,直接陈述文章核心内容,进行意义、影响阐述或者强调对策性分论点的重要性,来结束全文。

例:

1.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轻民意。是否顺民心、重民意,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在复杂多变的时代背景下,只有让网络问政常态化、制度化才能对话亿万网民,凝聚亿万民心,凝聚更大力量推动中国稳步前行!2.在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今天,无论“堵”与“疏”,都要依法进行。打击、管理既要依据刑法等实体法,也要遵循刑事诉讼法等程序法。同时,注重合法权益的保护,惟有如此,才能做到“堵”、“疏”结合,进而推动互联网的健康发展。

“4·13”联考申论高分策略 篇7

安徽省考要参加4月13日的多省联考, 联考的申论难度和题型都非常接近国考, 联考又被称为“小国考”, 很多考生担心自己不能适应联考。为了帮助考生明确方向, 提高联考申论的得分, 笔者结合自己的实战经验和教学体会, 分析了衡量联考申论文章质量的标准, 概括为四个方面:言之有理、言之有序、言之有物、言之有情。

言之有“理”

言之有理, 指的是文章的观点和说理要与资料基本保持一致, 而且说理要正确, 分析要深刻, 必须体现考生的思想性。

切题。申论文章一般会明确要求考生根据给定资料来进行写作, 所以, 文章的立论、主要观点必须依据资料, 要与给定资料的主流观点保持一致, 否则, 就偏离了命题人的意图, 导致得分较低。比如, 2009年国考申论是关于经济发展中粮食和产业结构问题的, 文章要求是:“胡锦涛总书记在河南、安徽考察, 引发我们许多思考, 请联系‘给定资料’整理自己的思考, 自拟题目, 写一篇文章。”很多考生得分低主要是因为输在“理”上了, 提出解决粮食问题, 可通过提高价格来实现, 这部分考生没有吃透给定资料, “给定资料1”中明确提出了胡锦涛关于粮食问题的观点:“一靠政策, 二靠科技。”

正确。申论文章的观点必须是正确的, 这个正确指的是观点必须符合伦理道德、政策法规、基本常识, 否则就会出现致命的失误。比如, 2011年国考地市级申论是关于随迁子女和农村教育问题的, 文章的要求是:“有位知识分子说……无论在乡村少年身上, 还是农民工那里, 以及这些出身农村的知识分子的群落里, 我们都发现了‘失根’的危机。请结合你对这段话的思考, 参考‘给定资料’, 自拟题目, 写一篇文章。”在“给定资料1”中, 国家明确提出了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解决要依靠“两为主”政策, 即以流入地政府与公办学校为主, 考生如果在分析随近子女教育对策时, 重点谈私立学校, 这就违背了“两为主”政策, 犯了方向性问题, 导致失分严重。

深刻。申论文章的观点必须深刻, 有思想性, 分析问题要深刻, 不能泛泛而谈。否则就会出现模板化, 没有亮点, 缺乏新意。这样的文章难以得高分。比如, 2010年“4·24”联考申论是关于人口问题的, 文章要求是:“结合‘给定材料’, 以‘家底’为题, 联系实际, 写一篇文章。”“家底”一词仅在“给定资料4”中出现过一次, 其在给定资料中的含义指的是与人口相关的信息, 比如人口数量、质量、结构、分布等。如果考生仅仅从如何摸清家底这个角度来写, 重点是提出调查人口的手段和方法, 就写成了对策型文章, 很显然缺乏思想性, 理论深度不够。比如, 有部分考生是按照“摸清人口结构—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质量—对经济结构调整、发展经济的意义”的思路来写, 分析就有深度了, 体现了思想性。

言之有“序”

言之有序, 指的是文章论证要有合理的逻辑顺序, 分论点的逻辑是有序的集中体现。分论点逻辑有并列式、递进式、正反式等。

并列式。分论点分别从几个不同的方面来论证中心论点, 分论点没有明显的先后次序。这种逻辑只是将分论点罗列论述, 不苛求次序。

例题:在谈创新社区服务问题时, 有个考生确立“创新社区服务模式”为中心论点, 其分论点分别从理念、方式、机制三个方面来谈如何创新:创新服务理念, 转“管理”为“服务”;创新服务方式, 变“被动”为“主动”;创新服务机制, 改“单线”为“矩阵”。

递进式。分论点是按照由小到大、由远至近、时空变化顺序等逻辑进行论证。这种逻辑安排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

例题:针对党员干部作风问题, 考生以“为干部队伍添加防腐杀毒软件”为中心论点, 分论点分别是:“设防火情”, 使病毒难以进入;“勤打补丁”, 使制度不留漏洞;“及时升级”, 使制度与时俱进;“时时在残”, 使制度威慑常在。该分论点逻辑是典型的递进式, 从设置防火墙到打补丁、升级、时时在线, 形象、清晰地介绍了这款“防腐杀毒软件”。

正反式。分论点分别从正反或者相对的两个方面来进行论证。这种逻辑安排体现了“辩证”原则。

例题:关于网络安全问题, 某考生以“‘疏’、‘堵’结合净化网络环境”为中心论点, 分论点是:疏, 疏通绿色网络通道, 引导群众文明上网;堵, 堵截黑色网络端口, 监管网络运营行为。分论点是分别从“疏通”和“堵截”两个角度来净化网络环境, 采用正反式逻辑, 文章脉络清晰。

言之有“物”

言之有物, 指的是文章的论据, 若要论证观点, 有力的论据是最有说服力的。这也是申论文章重要的增分点。申论常用的论据有经典名言、具体事例、真实数据, 等等。

名言。引用具有说服力的经典名言, 可以增加论证的力度。比如, 谈到我国的养老问题时, 考生这样来论述:”在未富先老的背景下, 在物质上, 养老会遇到困难;而‘4+2+1’的家庭结构又给养老在精神上带来难题。所以, 未来的养老问题, 我们必须举全社会之力, 要实现由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转变, 正如孟子所倡导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该论证运用了孟子的一句经典名言, 点明主题, 论证充分, 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事例。事实胜于雄辩, 用事实来说明问题, 论证观点, 增加说服力。比如, 在谈到社会公德的主题时, 某考生的文章开头:“继药家鑫事件之后又出现‘女药家鑫’事件, 两岁的小悦悦被车碾压时, 18个路人无动于衷, 河北男子被车撞倒后42轿车经过无一车救援……一幕幕触目惊心的惨剧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 我们的心灵在阵痛之余必然要思考:社会公德正义似乎已经离我们很远了吗?无论是当事人还是旁观者, 弘扬社会正气提倡生命正义的行为永不过时。”这个开头, 是以事实为论据来阐述目前社会公德存在的问题。以事实为依据, 再加以理论分析, 最后引出观点, 理实结合, 极具说服力。

数据。数据能够具体反映客观现实, 是最直接的论据, 是增加论证力度的重要方法。比如, 在谈城镇化问题时, 考生这样论述伪城镇化原因:“世界各国城镇化的进程各不相同, 从20%到40%的城镇化率, 英国经历了120年, 法国是100年, 德国是80年, 美国是40年, 日本是30年, 而我国仅仅用了22年。20余年快速城镇化过程, 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同时,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快速城镇化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一些地方的‘伪城镇化’现象较为严重。该考生列举了世界各国城镇化的时间, 与我国城镇化速度进行对比。很有力地说明我们城镇化速度太快了, 这是“伪城镇化”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

言之有“情”

言之有情, 是文章要渗透考生的情感, 表达考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对弱势群体的关心, 对未来蓝图的憧憬的思想感情。情感能够增强感染力, 征服阅卷考官, 这是重要的增分点。

比如, 针对随迁子女教育问题, 考生这样安排开头:“农民工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洒下辛勤的汗水, 为了生计奔波在城乡之间;随迁子女为自己的未来而感到迷茫, 为了成长而在求学和辍学之间徘徊。在倡导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今天, 在主张公平正义、关注弱势群体的当下, 面对农民工的期许, 面对随迁子女的憧憬, 我们社会要有所担当。”开篇用农民工的辛勤付出与他们子女的无学可上来进行对比, 烘托出了这种社会的不公平现象, 考生关注社会公平问题, 担忧孩子前途命运的感情跃然纸上, 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再比如, 如何解决残疾人的生存问题, 考生这样来论述:“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光辉。”这句话道出了公平正义的力量。对于残疾人来说, 跟健全人相比, 他们生活困难, 生存难度大, 社会必须主动接纳他们, 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公平正义温暖的阳光, 这是整个社会义不容辞的担当, 这是实现美丽中国梦的内在要求。从字里行间不难看出, 考生心系残疾人这个群体, 流露出考生对弱势群体的关爱, 对他们未来的憧憬。

申论 篇8

【关键词】 申论;基础;阅读

申论考试首先一个考验是阅读材料,如同在工作中的了解情况。因为在这类考试中写作的目的就在于解决问题,落实工作,这样的文章要求具有针对性、操作性,其前提保证就是准确、完整地阅读理解材料,或者说是准确地判断情况、认识问题。为此,我们准备公考,应该用更多的时间精力练习读解材料,也就是要更注重提高我们的社会认知能力,这是我们参加公考,使得申论考试取得好成绩的基础。而要训练我们的阅读能力,应该做到下面几点要求。

1.建立一种社会学视角,注意从国家、社会,从一个地区、行业、部门的角度去审读材料,建立一种职业、职位、职务主体的自居心理,而不是一个自然而独立的生命个体,不能过于个人化的视角,带着浓厚个人的感情选择、价值判断去理解材料。只有这样,才能发现材料所反映问题的社会实质,才能正确开展写作构思。某种意义上说,申论考试就是一种模拟性的公务员工作,不论我们实际上有没有工作经验,一旦进入申论考试现场了,那么我们的身份已然不是学生,而是一名国家公务员、甚至是某一部门的负责人了。而作为一名国家公务员,他观察问题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背景、论证问题的动机等,和一名大学生是有很多区别的。因而,我们在练习读解材料的过程中,首先要解决这一个角色身份轉换的问题。

2.积累思考的思想资源,要懂得基本的人情物理,世态民心。这样一种积累,根本说是一个人的生活阅历、工作经验的不断丰富和累加。对于大多数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而言,因为都是在同样的应试教育背景下成长起来的,这种来自于实际生活阅历工作经验的人情物理世态民心都是远远不够的,不足以成为我们思考社会问题的有力支持。要想在短时间内弥补这一不足,只能通过大量有效的读解材料练习。这里所谓的人情,是人性的基本内涵;物理:是事物存在与发展的基本规律;世态:是当下社会的基本状况;民心:是现在百姓的关注方向,等等。这表面看似不过常识而已,却是我们思考很多事情最根本的出发点,而我们很多大学生恰恰缺乏这种常识,你再很难和他(她)深入讨论问题了。

3.培养一种敏锐的文字读解力,起码是有对一种文字语言的亲和力。这样才能够提高阅读材料的速度,大略浏览一下就能知道事情的大致情况;又能敏锐地发现材料的细节,好像一些关键词语自己跳出来了一样,读懂材料反映问题的特殊性,往往也就是问题实质所在。再复杂的材料,总有几个词语是关键、焦点、症结、矛盾所在,只要发现到这几个词语,作为理解掌握全部事实的线索,提纲挈领,所有的材料就可以捋顺了。

4.要有一些形式逻辑常识,懂得基本的思维技术。读解材料是一个理性思维的过程,还应该掌握理性思维的基本方法:分析,比较,分类,抽象,演绎等等。简单说,分析是把事物按其组成要素、部分、方面、环节等进行分解,然后对这些要素、部分、方面、环节分别进行认识和研究。比较是把事物分解之后,对分解所得的各种信息比较其异同,确定事物的变与不变、一般性与特殊性之所在。分类是在比较的基础上,将一大类事物分解组合成若干小类,相异的分开,相同的归到一起以便于更概括地认识它们。归纳是从个别的事物概括出一般的特质、规律,是一种高级求同分类的过程。抽象就是对比较与分类的结果有选择地抽取与舍弃,从而抓住事物的共性或个性的单个方面来认识它。演绎就是由事物概括出的一般特质、规律出发,去分析、说明特殊的、个别的事物或现象。等等,这是一些理性思维最基本的方式方法,是我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在阅读理解材料时肯定要用到的。那么,能自觉掌握它们一定会提高我们阅读理解材料的能力。

5.通过这样一个理性思维过程,审读材料的理想结果应该是,能够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去枝取干,由表及里地概述材料,即是用自己的语言更简练地讲述材料,却又准确不走样,不改变材料反映问题的实质。这是考验是否理解掌握了材料的标识。做到了这一点,也为下一步写作做好了必要的准备。因为,到我们写论说文时,对材料必然要有所选择、概括,不可能把材料原样不动地用到文章里去。

6.刚开始练习阅读材料在时间上不要吝啬,最好分三步:泛读,把握资料的总体情况并将其分类,找出重点段落,次重点段落,排除干扰性材料;细读,集中精力读重点段落与次重点段落,归纳出段意,标出关键词句;精读,对自己划定的重点段落、关键词句进一步整理组合,透过材料的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归纳出主要问题。

可以先建立起下面这样的纲目:问题、原因、背景、性质、后果、意义,对策等。然后将材料分门别类整理好。做到这一步了,也就表明我们理解掌握材料了。具体说所谓问题,是归纳主要事实情况;性质是归类后的异同比较;意义是针对不同群体的利益权衡;原因是向前追溯事实情况;背景是当下的社会主流;影响是根据事物发展规律的推导;对策是对我们可能行动的推导。

7.审读材料的最终目标是确立主题,就是确定自己在文章中针对什么性质、范畴的事情表达什么见解、主张。前面读解材料的过程,其实也是这样一个构思主题的过程。如果读解材料的过程科学合理的话,那么,主题的形成应该是自然而然的结果。

经过前面分析、比较、分类、抽象、归纳、演绎的过程之后,我们应能抓住事情的主干,问题的关键所在了。然后,把它放到当下社会状况的大背景下,并将它与类似情况、事实比较异同,由此比衬出的问题实质,联系目前社会的主流意识,民众心声,也就应该能确定下来,我们要对什么问题表达怎样的意见、主张了。

上一篇:全民献爱心捐款倡议书下一篇:夫妻故事好文章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