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地拆迁责任书

2024-06-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征地拆迁责任书(精选9篇)

征地拆迁责任书 篇1

为进一步加强征地拆迁工作,强化目标责任制管理,确保完成征迁拆迁目标任务,保障“重大项目突破年”活动深入开展,和县人民政府与

签订《和县2012年征地拆迁目标责任书》,具体内容如下:

一、责任部门要将征地拆迁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推进机制,成立专门组织,制定详细的征地拆迁工作方案,细化目标任务,明确责任分工,采取扎实有效措施,确保完成县下达的目标任务数,新增违建控制目标为“零”。

二、依照现行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严格征地拆迁工作程序,严格按政策办事,统筹兼顾征地拆迁各方利益,做到依法征迁,既保证按时全面完成征迁任务,又妥善处理群众在征迁过程中的实际困难。

三、本责任书自签字之日起执行,年终由县目标考核办、征管局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提出考评意见,报县委、县政府审定,考核结果纳入全县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加以运用。

四、本责任书壹式两份,县政府与责任主体各壹份。

和县人民政府 镇(局)(签字)(签字)

(盖章)(盖章)

征地拆迁责任书 篇2

关键词:社会文化,客家习俗,征地拆迁

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认为, 文化与社会的结构独立于行动者并引导着其行动, 然而他们也创造着选择, 创造着可能性, 并为富有创造性的行动与新颖独特的文化和社会现象提供方法[1]。征地拆迁行为的发生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文化与社会结构的影响。广东省惠州市是客家人聚集的地区, 在其全部常住人口中, 2/3左右是客家人, 乡村地区更全部都是客家人。最近几年, 在这样一个经济较为发达但客家文化浓厚的地区, 发生了大量的征地拆迁行为。这些征地拆迁行为, 由于其在特定的客家文化场域中, 因而呈现出明显的不同。本文以客家人作为调查对象, 研究和探讨客家文化与征地拆迁之关联, 旨在为征地拆迁问题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进而不断丰富征地拆迁问题研究。

一、征地拆迁的基本含义及其主要特征

征地拆迁是城市化的必然结果, 古今中外所有类型的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都存在着征地拆迁, 只是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期, 其具体的表现和特征有所不同。中国的交通道路建设征地拆迁是包括征用土地、拆迁房屋和其他构筑物以及相关安置的工作, 是征地、拆迁与安置的简称。所谓交通道路建设征地拆迁, 是指国家因公共交通道路建设需要, 经依法批准将集体所有的土地征为国有后, 对原有集体土地上的建筑物、构筑物进行强制拆迁并给予补偿、安置的行为[2]。又称为“征收、征用集体所有土地房屋拆迁”。

征地拆迁与城市房屋拆迁相比较, 无论是土地的性质、土地性质的改变、拆迁的法律依据、主管部门和当事人的关系均不同, 具有以下比较特征。首先, 从拆迁的法律依据来看, 征地拆迁是集体土地征用中的房屋拆迁, 适用的是《土地管理法》有关征地补偿安置的规定。它所含的补偿不仅只有房屋拆迁的补偿, 还有其他地上附着物以及青苗的补偿。《土地管理法》第47条和《征用土地公告办法》第8条为此作了相应规定。而城市房屋拆迁是国有土地地上建筑物的拆迁, 是指因城市建设项目的需要, 取得房屋拆迁许可证的拆迁单位 (拆迁人) 与被拆迁房屋的所有人 (被拆迁人) 订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 按照协议实施房屋拆迁的行为, 适用的是国务院《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的规定[3]。其次, 从拆迁的主管部门来看, 征地拆迁是一种以行政性质为主导的拆迁行为, 是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实施的, 其当事人的关系以行政关系为主, 以民事关系为辅;而城市房屋拆迁更多的是一种民事行为, 是由城市房屋主管部门负责实施的, 其当事人的关系则是以民事关系为主, 行政关系为辅。最后, 从拆迁的土地性质来看, 征地拆迁所征用的土地性质属于集体土地, 要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签订相关协议, 是将农民集体所有制土地转变为国有土地的行为。而城市房屋拆迁所征用的土地性质属于国有土地, 只与被拆迁房屋的所有人签订相关协议, 而不改变土地性质, 原来是国有土地, 征用后仍然为国有土地。并且城市房屋拆迁的被拆迁人只是改变了居住地, 而对其生产资料并末剥夺。而交通道路建设征地拆迁则是对农民生产资料的剥夺, 失地的农民将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

征地拆迁具有以下主要特征:一是事业的公益性。交通道路建设征地拆迁是国家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而实施的行为, 是一项公益性、服务性的事业。这就决定了交通道路建设征地拆迁的公益性特征。二是主体的行政性。交通道路建设征地拆迁是政府的单方面行为, 是政府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而实施的行为, 是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批准的权限而实施的行为, 是一种具体的行政行为, 具有主体的行政性。三是行为的强制性。交通道路建设征地拆迁是以公权力为背景来实施和推进的, 这是因为交通道路建设征地拆迁事业的公益性和主体的行政性所决定的, 这也就决定了征地拆迁行为的强制性和权威性。四是利益的多元性。交通道路建设征地拆迁是政府、业主和住房三方利益的博弈, 作为政府为了保证公共利益, 它有追求绩效的利益诉求, 行使着公权力;作为业主为了提高效益, 它有降低成本的利益诉求, 行使着投资权;作为住房为了今后生存, 它有补偿最佳的利益诉求, 行使着签字权。还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中介组织的利益诉求。所有这些利益诉求与各种权力相互纠结在一起, 使得征地拆迁成为“天下第一难事”。五是覆盖的广泛性。交通道路建设周期长、跨度大、涉及面广, 既有企事业单位, 又有农村和军队;既有改革开放好的地区, 也有贫穷落后的地区;既有村风民俗朴实的村落, 也有村风民俗粗暴的乡村;既有平坦肥沃的农田, 也有荒无人烟的山岗, 还有果林、渔场、宗祠等等。这种覆盖的广泛性, 使得征地补偿安置情况复杂、案例多样、个案鲜明, 必须广泛调查研究工作, 慎审对待和处理好每个情况、每个案例、每个个案, 确保征地拆迁平稳顺利进行。

二、客家风俗的表现形式及其核心内容

风俗则是某一地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长期沿袭下来的各种风尚、习俗的总和。它们是相延久积而形成的喜好、习惯和禁忌等, 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和行为规范, 是过去事物的积淀, 渗透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4]。而客家作为一支独特的民系, 其风俗也更成为客家人区别于其他人群的独特特征, 这种独特的风俗塑造着客家人独特的精神心理, 影响着他们的行为方式。其具体表现形式及其核心内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 客家人的风水观念。

客家人的风水观念与客家围屋是紧密相连的。围屋是粤东客家地区的标志性居住建筑, 也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载体, 它与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干兰式”建筑及云南的“一颗印”并列成为中国的标志性建筑。而围屋所蕴涵的最重要的文化含义就是风水观念。客家人认为, 屋基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家族的兴衰成败, 为此, 他们为了寻找到一块风水宝地不遗余力。同时, 由于客家人大都住在山区, 所以动土盖屋对山形山势非常重视, 客家围屋大多依山而建, 其理想的空间模式是“左青龙, 右白虎, 前朱雀, 后玄武”。但由于客观条件所限, “大风水”可能并不尽如人意, 所以人们要在室内的“小风水”上做相应的补充。首先, 他们要求围屋的中轴线, 一定要与地灵之脉气相一致, 从而使围屋在内在精神上与屋外的“大自然”、“大风水”相贯通。其次, 围屋的前面大多要配置一个半月形的水塘, 一来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用水二来调节局部气温, 发生火灾的时候还可以方便救火, 更重要的一个功能是风水的含义。再次, 围屋的“化胎”, 寓意宗族生育聚气、化育万物。最后, 围屋前面的禾坪, 是族人进行各种活动娱乐的场所, 收获的季节也是人们晾晒谷物的地方。除了这样的实用功能, 禾坪在风水上的重要含义就是聚集人气。

2. 客家人的祖先崇拜观念。

崇拜祖先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客家人的祖先崇拜主要体现他们的祠堂上。每个客家宗族都建有祠堂。这些祠堂最大的特点是“家祠合一”。祠堂是客家人宗族的中心与象征, 地位非常重要, 它在宗族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不可替代的, 客家建筑中最为高大、最为宽敞、采光最好、最肃静的地方就是客家祠堂。祠堂作为祖先灵魂的栖息之所, 也被称为“祖屋”或“祖堂”, 许多家族为了建造祠堂都不遗余力。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崇林世居这个祠堂, 它是由叶文昭在清嘉庆三年 (1798年) 创建的, 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虽然历经风雨有些已经剥落, 但是从尚存的图案中仍然可以依稀看到当年的辉煌。祠堂内还有众多的工艺品, 比如款式各异的石础、门墩, 简练古朴的木雕几何纹饰槛窗, 构图明快的砖雕窗, 喜鹊卷草形的斗拱, 各式山水壁画及图式等, 无不向人们展示着祠堂的辉煌以及人们对祠堂的重视。

3. 客家人的自然崇拜观念。

客家人迁移广东地区始于唐代, 唐代之前, 广东地区人烟稀少, 处处荒凉, 一直到宋代仍是大山长谷, 荒翳险阻。这样一种自然环境对于客家先民来说, 不能不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他们远离中原战火, 却面临着新的生存劣境。要在这样的环境里生存和发展, 除了需要吃苦耐劳、勇于开拓的精神外, 人们还需要寻求心灵或精神上的慰藉, 于是便唯有托附神灵, 寄望神灵的庇佑, 祈求众神普渡一切困厄、危难。因此, 土地、树木、石头等都成为客家人崇拜的对象, 他们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即使到现今, 行走在客家地区的大街小巷, 仍然可以看到无处不在的伯公庙、神树、神石, 就连很少有人走的桥洞下面也会天天燃着香, 偶尔也会看到路过的人进行叩拜。

4. 客家人的恋土重迁情结。

客家先民原生活在中原地区, 然而由于中原战乱, 他们迫不得已辗转几千余里来到这“人烟稀少, 林菁茂密, 野象横行, 鳄鱼肆虐, 瘴气熏人”的粤东之地。这里没有北方那样广袤可耕的良田熟地和灌溉系统, 居住在这里的原住居民古越族及其后裔畲瑶等少数民族还过着洞居和“刀耕火耘”的原始生活。因此, 客家先民来到这里以后, 一切必须从头做起, 他们只能依靠祖辈所赖以维系生存的基本手段, 向荒山要土地, 要衣食住行!于是, 一代一代客家人披荆斩棘, 历尽艰苦, 开垦出一块块土地, 建起一座座家园。以农耕为基本生存和生活方式的汉族传统, 历尽艰苦的开垦过程, 以及“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现实环境, 使客家人极为爱惜土地, 他们把土地看做神, 亲切的称之为“伯公”, 把土地神列入叔伯的辈分, 使之与祖宗以兄弟相称, 以表达他们对这一方土地的深深热爱。虽然到了粤东以后, 他们中的部分人又为了谋生而远涉重洋。但是他们骨子里仍然保持了中原汉族恋土重迁的情结, 不是迫不得已, 绝不愿意背井离乡。

三、客家风俗在征地拆迁中作用与影响

客家风俗作为整个区域人们生存背景的社会文化风俗, 对生活在这其中的人们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影响人们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是非观、审美观、善恶观等, 使生活在这其中的人们在认识、分析、处理问题有着独特的观念。在征地拆迁过程中, 这种独特的客家风俗文化无时无刻不存在着, 作为一种生活的底色而作用于人们的心理感情。

1. 客家人的风水观念影响着交通道路建设征地拆迁。

某高速公路建设时其道路建设正好直冲某村的一户人家的房屋, 屋主人认为这是大不吉, 所以天天去施工现场阻工, 使施工方根本无法进行正常施工。这样的阻工也并不是完全的无理取闹。因为, 在传统的风水学里有一个原则是“喜回旋而忌直冲”。也就是说房屋的大门不能正对着大路。如果那样则大路越长, 车辆越多, 房子的灾祸也就越大。因此, 对居住在房屋里面的人是相当不吉利的。这对笃信风水观念的客家地区而言, 人们忌讳这种直冲的道路对住宅的影响也就是可以理解的了。还有“风水塘”问题, 某镇一户人家的水塘需要被征用, 由于客家人笃信风水, 水塘主人坚决不同意。他认为, 高速公路的施工严重冲撞了自己的风水, 给自己的财运带来非常大的破坏。所以坚决不同意施工方在此施工, 由此致使施工方无法施工, 大量的工作人员窝工、机械设备停用, 项目建筑公司每天都要损耗几十万元。高速公路指挥部、县镇领导多次与其进行协商都无法取得一致的结果。

2. 客家人的祖先崇拜观念影响着交通道路建设征地拆迁。

在很多客家人看来, 征地拆迁他们的宗祠, 是不可接受的事情。例如, 某高速公路的建设就因很多地段的征地拆迁涉及坟墓和宗祠的搬迁, 而频频遭遇阻工, 致使施工方无法施工、大量的工作人员窝工、机械设备停用的情况。虽然某地方政府颁布了政令, 规定了对坟墓的搬迁补偿, 但是这些远远不能解决问题。因为政府在项目建设的规划中虽然考虑到了当地客家人的丧葬习俗和祖先崇拜观念, 但是单单的金钱补偿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 而应该更多地从文化、情感和心理方面考虑人们的需要。这样的状况并不是个案, 而是普遍存在于每一项的征地拆迁项目过程中。这不仅给公路沿线的居民造成了很多不便, 也使施工方和项目公司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同时也给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如某地道路建设恰好需要搬迁一座宗祠。虽然在相关部门的积极沟通下, 其家族同意搬迁, 但是却提出一定要先选好新建宗祠的地址, 在未选好地址之前不能动工。然而, 在客家文化中, 祠堂选址非常讲究, 要找到一块合适的风水宝地是多么艰难, 为此需要付出多少时间、精力和人力。这也就大大地影响了工期, 给道路施工带来很大的影响。

3. 客家人的自然崇拜观念影响着交通道路建设征地拆迁。

土地作为客家人最基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这“八山一水一分田”的丘陵地区, 土地就是生命的保障, 就是神。所以客家人非常崇拜土地, 把他亲切的称为“伯公”。客家人不仅崇拜土地, 还往往崇拜一些独特的树木和石头, 把这些树木和石头称为“神树”、“神石”。而一项高速公路建设动辄征地拆迁几千亩, 不可避免的需要拆迁人们看做是神灵的“伯公庙”或者“神树”、“神石”。某地修建高速公路正好要拆除一处“伯公”小庙。而当地的客家人对“伯公”有着很深的感情, 日日上茶供香, 稼穑、动土、出行或者有什么困难矛盾, 都要到伯公面前祷告, 请求伯公帮忙保佑。特别是设在水口的伯公庙, 意义就更加重要。因而, 村民对此拆除严重不满, 这样也就导致工程无法施工, 工期延误, 这也是当地该高速公路工期推迟了两年才建成通车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样, 这也是其他的征地拆迁工作面临的一项重要议题。

4. 客家人的恋土重迁情结影响着交通道路建设征地拆迁。

客家民系是由于迁移而在中华民族内部形成的一个独特的民系。无论怎样漂泊, 他们骨子里仍然保持了中原汉族恋土重迁的情结, 不是迫不得已, 绝不愿意背井离乡。即使因为生存压力而远离故土的人们, 也时刻眷恋着生养自己的这方热土, 一有机会就会回来看看。而大型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有时则会征用整个村庄的土地, 村民们需要全体搬迁。这就导致客家人的恋土重迁情结与征地拆迁的矛盾, 成为所有的交通道路建设征地拆迁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难题。如某地建设一条高速公路, 整个项目估算总投资约为48.2亿元, 计划2012年建成通车。而这条高速公路在建设的过程中要征用一个村的地, 整个村庄要全部进行搬迁。然而这个村庄的村民都不愿意, 为此全村人联名上书, 到当地政府去上访, 希望各级政府和上级有关主管部门能够体恤他们的感情和心意。致使施工队无法进村施工, 工程无法进展。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 这也是造成交通道路建设征地拆迁困难的一个较大的因素。虽然现在是市场经济社会, 绝大多数东西都可以衡量出它的价值, 并用相应的金钱去补偿, 但是有些时候, 金钱并不能弥补所有, 尤其是人们的心理感情。

参考文献

[1][美]乔纳森.H.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第7版[M].邱泽奇, 张茂元, 等,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6:7.

[2]邓焕彬, 朱建斌.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管理实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9:1.

[3]徐海波.征地拆迁问题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 2006:8.

征地拆迁怎么这么难 篇3

近年来长沙市掀起“大开发、大发展、大建设”热潮,集体土地征地拆迁工作成为了一大难题。在这样的形势下,作为实施土地征收主体的政府与被征收对象的村民、村集体之间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新的矛盾与问题,在此我们对这些矛盾进行简要解析。

法的桎梏

上位法和地方法的矛盾

《土地管理法》和《集体土地征收条例》的修订和制定正在进行,迟迟未正式颁布出台。目前的情况是上位法并未发生实质变化,而地方政策执行已遇到实际阻碍:一方面社会舆论压力日涨,另一方面要突破现行政策藩篱缺乏上位法的有力支撑,依法履职的硬性要求和无法可依的现实使集体土地征收补偿工作陷入两难。

司法解释适用的难题

2005年,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在对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的《征用后地上房屋拆迁补偿有关问题的答复》(法〔2005〕行他字第5号)中作出了“行政机关征用农村集体土地之后,被征用土地上的原农村居民对房屋仍享有所有权,房屋所在地已被纳入城市规划区的,应当参照《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及有关规定,对房屋所有权人予以补偿安置”的司法解释。 2011年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关于审理涉及农村集体土地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11〕20号),其中第十二条规定“征收农村集体土地时未就被征收土地上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进行安置补偿,补偿安置时房屋所在地已纳入城市规划区,土地权利人请求参照执行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标准的,人民法院一般应予支持,但应当扣除已经取得的土地补偿费”。最高人民法院前后两次司法解释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也给我们实际工作带来了新的难题。一是《土地管理法》关于集体土地及其地上附着物征收补偿程序、农村宅基地的性质、获取和管理已有明确规定,此类规定是作为《土地管理法》的根本性立法框架,在上位法未作出重大修改前参照《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存在法律适用的障碍。二是最高人民法院对于城市规划区内集体土地上房屋补偿参照《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前置条件并未作出明确规定。我们通常对此条款的理解为:在实践中有些农村集体土地虽然已经被批准征收,但由于种种原因,有关部门对农村集体土地上的房屋没有同时进行拆迁补偿,也一直由原住户继续使用。若干年后实施拆迁补偿安置时,房屋所在的地方已经纳入城市规划区,周围的房屋价格已经城市化,如果仍然按照农村集体土地上附着物的标准补偿,难以解决农民的居住问题。

立法滞后和舆论先行的困境

时任总理温家宝在农村经济工作会议、国土资源部在《关于进一步做好征地管理工作的通知》等重大会议、重要公文中都多次对提高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标准提出要求,特别是要让被征地农民参与土地增值收益的分配,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但如前所述,由于系统性政策法规调整没有出台,地方政府实际操作中缺乏可行性依据,舆论导向往往陷入“百口莫辩”的被动局面,被征地农民的期望也成了镜中花、水中月,无法实现,征地双方的冲突在立法滞后和舆论先行的矛盾逐步升级。

实践的艰难

现行补偿标准偏低与被征地群众诉求偏高的矛盾

目前被征地农民普遍认为补偿标准偏低,主要因为近年物价上涨较快而补偿标准的调整相对CPI仍具有滞后性,被征地农民的补偿没有得到及时的调整。从集体土地补偿安置实施主体的角度来看,补偿标准逐年提高,保障安置成本快速上涨造成的财政负担和经济结构性调整的战略目标带来的现实压力决定了征收双方的要求无法同时满足。

程序标准不统一,一方面国家、省级重点工程(铁路、高速公路等)的补偿标准与长沙市的现行标准存在很大的差距,省里制定的标准低于103号令的标准;另一方面各区、县(市)自行制定的一些文件标准不统一,导致群众产生歧义,对政策公信力产生了疑义,也为信访维稳埋下了隐患;再者,各区、县(市)执行政策中不程序规范、标准不透明的问题依然存在。

土地收益分享途径的问题

土地市值上升空间巨大,房价也不断上涨,部分群众认为政府征收土地后卖给开发商,开发商的房价往往要高出征收他们房屋价格的好几倍,导致群众心里不平衡,漫天要价。

同时,媒体素质良莠不齐,少数媒体舆论对国务院正在制定的《集体土地征收条例》及补偿标准和集体土地征收补偿工作存在失实报导,正面报导少、负面说法多,放大了社会矛盾,产生了消极的社会影响,导致了拆迁项目不能顺利实施。

依法依规征地拆迁与协议征地拆迁的矛盾

协议拆迁主要用于国家、省、市重点项目,由于城市建设发展需要,为了维护公共利益,在用地审批程序未完成的情况下,经市级领导部门批准后实施拆迁腾地。但由于用地手续不齐备,在施行过程中难以取得被征地群众的理解,在需要依法实施强制腾地时无据可依,工作被动,最后,通过提高补偿以满足被拆迁者;而这些提高的标准又是当前执行的标准的几倍,人为制造了有手续征地与协议征地标准不同的矛盾。

违法建筑增长快与打击拆除力度慢的矛盾

违建者受经济利益驱动,部分违法建筑建造者用最低的价格租用村集体土地,建一些砖厂、花炮厂、仓库等,在遇到征收时,通过一些非常手段,“以闹取胜”获取政府的补偿。监管力度不到位,管理滞后,部分违章建筑在成型前未被及时发现查处,甚至少数执法人员存在违纪行为,导致违章建筑日益增快,拆除难度加大。安置过渡房应拆未拆,当遇到该宗地被征收时,成立新的拆迁难点。

征地补偿安置超前与安置滞后的矛盾

由于保障住房选址、报建、设计以及建筑等一系列的前期工作花费的时间较长,目前大多数还不能达到拆迁安置同步。部分群众对此不理解,加上较长时间的在外过渡,导致群众心里有困惑,缺乏安定感。由于现在地方的社保融资用地都还正在运作阶段,产生的实际效益有限,政府安置、社保资金压力比较大,保障住房和社保的资金难以完全落实到位。

历史遗留问题处理与现行破解对策缺失的矛盾

60号令政策遗留问题。60号令政策自2000年开始施行,虽然2008年4月1日起为103号令取代,但实际由它所规范的征收行为一直延续至今。目前,60号令遗留问题主要集中在极少数被征地群众对补偿标准不满,项目扫尾一直无法彻底完成;集体经济组织资产分配缺乏明确规定,账面不清,部分被征地农民失地后未获取其法定权益;60号令采取的“两安留地”安置模式,受到村集体经济组织执行力和经济实力等条件的制约,安置完成情况效果悬殊较大,特别是部分村支两委工作不得力、经济实力薄弱的村安置滞后,至今没有完成被征地农民的安置,造成部分被征地农民长期居住过渡房、生活困难。

4号令、5号令采取退养安置,部分失地农民在转业转户安置后又经历了下岗和再就业,年龄大、缺乏一技之长,生活存在实际困难上访不断。

以上这些遗留问题多数是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被征地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才逐步浮现出来的,涉及面广,情况复杂,涉及到民政、社保、农经等众多职能部门,难以短时间内有效解决。只有各级政府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加强部门沟通,敢于担当,拿出一定的财力,安排专门的人员组成工作组,及时化解,才能保障征地补偿安置工作和谐、健康、平稳地向前顺利推进。

(作者单位:长沙市国土资源局)

征地拆迁讲话 篇4

2011.6.28

同志们:

为了尽快完成“黔小二级路”项目征地拆迁工作,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推进会,对前阶段工作作个小结,同时再一次明确任务,落实责任,促进拆迁工作的完成。

一、充分肯定前阶段征地拆迁工作所取得的成绩 一年来,在征地拆迁时间紧、任务极重的情况下,拆迁小组不畏压力,迎难而上,征地拆迁办工作人员经常加班加点深入被拆迁单位开展思想动员工作,做到了工作任务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较好完成了阶段征地拆迁工作任务。

我们共同努力,扎实工作,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主要是:

一是思想认识高度统一,表现了良好的执行力。坚决贯彻落实党委、政府关于征地拆迁工作的部署,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深入扎实开展工作。事实证明不但完成了任务,效果比预期的还好,表现出了良好的执行力。

二是不甘落后争第一,形成了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在征地拆迁工作中,与兄弟镇、街道之间形成了一种不甘落后,勇争第一,比学赶帮超,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一年来,大家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决战的姿态,各尽

所能,各展所长,干出了自己的特点和亮点。这种争先创优的氛围有力地推进了征地拆迁工作的开展。

三是精心安排,克难攻坚,发扬了无私奉献的精神。坚持团结一致,协同作战,众志成城,保持了高度的政治意识和大局观念,凝聚起强大的工作合力。征地拆迁办工作人员都采用了“5+

2、白+黑”的工作模式,放弃双休日时间,不分白天黑夜,经常加班加点深入被拆迁单位开展思想动员工作。这种克难攻坚、无私奉献的精神是我们做好征地拆迁工作的强大动力。

四是严格遵守工作纪律,灵活采取措施。征地拆迁工作既要讲求原则性,又要讲求灵活性,对于一些特殊情况的处理,还带有一定的风险性。所以,要求我们的征地拆迁干部不但要熟悉政策,会运用政策,把握尺度和原则,能解决问题,更要有一颗公心,要做到廉洁自律。我们的征地拆迁工作的干部就做到了这一点,坚持用一把尺子解决问题,没有反映哪个干部有违纪违法行为,没有因为征地拆迁工作而引发大规模群访事件。

以上这四条经验,展示了我们的良好精神风貌和意志品质,是我们开展征地拆迁工作最宝贵精神财富,是推进各项工作的动力源泉。

二、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坚决打赢征地拆迁决战

(一)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我们的任务仍然没有完成,仍然还有人户没有搬迁还有地没有征。所以,大家一定要有紧迫感、危机感,更要有责任感。要下定决

心、下大力气,从现在抓起、抓紧,把工作进度赶上去。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党委、政府的决策上来,进一步增强征地拆迁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把征地拆迁工作当作全年的中心重点工作来抓,进一步将任务落实到部门、到人,再次掀起征地拆迁工作的高潮。

(二)要突出重点,讲究方法

今年的征地拆迁工作任务相当繁重,存在时间紧,矛盾多,难度大等诸多困难,必须进一步坚定信心,加强协调配合,采取有力措施强力推进。在工作中要做到突出重点,坚持原则,讲究方法,要重点把握好三个方面:

一是既要做到强力推进,又要维护社会稳定。按照征地拆迁工作方案,强势推进,既要突出重点,又要注重整体。在强力快速推进的基础上,还要特别注意拆迁的彻底性,坚决树立“不拆则已,拆则必胜”的观念,做到“彻底拆,拆彻底”,同时要做好被拆迁人的思想工作,维护好社会稳定。

二是既要坚持政策原则,又要注重工作方法。征地拆迁工作政策性非常强,政策是原则,是依据。推进征地拆迁工作要建立在透彻掌握政策的基础之上,才能少走弯路,少碰钉子。因此,所有拆迁工作人员都要加强学习,掌握动用好政策,并坚决维护政策的严肃性,在工作中既要做战斗员,更要做宣传员,要热心,耐心和细心向广大被拆迁户做好政策的宣传解释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努力争取拆迁户的积极配合。既要以政

策为衡量尺度,坚决回绝那些借拆迁之机漫天要价,提出无理要求的拆迁户,又要在政策许可的范围内,尽可能照顾拆迁户的合法利益和合理要求,让群众得实惠。要把道理讲在前,把关心放在前,把疏导工作做在前,把各项保障的措施落实在前,让老百姓响应拆迁,支持拆迁,从而确保拆迁工作的顺利推进。在工作中要积极开动脑筋,寻求得力有效的工作方法,要在创新上多下功夫,把创新贯穿于整个拆迁工作的始终,要敢于面对面地做工作,发动方方面面的力量去做工作,要通过各种社会关系去做工作。

三是既要突出集中拆迁,又要注重后续管理。拆迁工作不是一拆了之,还要充分考虑拆了以后如何办,我们要在后续管理环节上下功夫。要坚持拆建并重,拆管并重,拆治并重。

(三)要落实任务,明确责任

必须严格履行职责,按责任目标和要求完成工作任务,冉俊番通知要切实负起责任来,要进一步细化任务。同时,要讲究方法,突出重点,按照先急后缓、先大后小、先易后难的原则,以此带动征地拆迁工作的全面推动。

(四)要加强领导,协作配合征地拆迁工作涉及面广,难度大,问题多,我们要按照“认真第一、决心第一、速度第一、结果第一”的要求全面推进征地拆迁工作。征地拆迁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调整,需要各方面大力支持配合,我们要牢固树立大建

设一盘棋的思想,主动投入拆迁,全力配合拆迁,共同抓好拆迁。

农村征地拆迁程序 篇5

农村征地拆迁行为实际包括了土地征收、土地征用和拆迁房屋两个阶段。

一、征地程序:

1、办理用地申请

用地单位需要征用土地进行项目建设的,应当向土地所在地的区县国土房管局提交相关文件、资料,提出用地申请。

2、拟定征地方案

行政主管部门收到用地单位提出的用地申请后,应自申请之日起30日内拟定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用土地方案、工地方案。

3、征地审查

国土房管局根据各项征地相关方案编制建设项目呈报说明书,并报送同级人民政府审核。

4、征地审核与批复

行政主管部门收到建设项目呈报说明书和有关方案后,对文件资料齐全符合条件的,应当在5日内报经同级人民政府审核。

5、征用土地方案的公告

征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征用土地方案应当在被征用土地所在的村、组内以书面形式公告,其中征用乡(镇)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在乡(镇)人民政府所在地进行公告。

6、制定征地补偿安置方案

区县国土房管局根据征用土地方案和征地补偿登记情况,拟定征地补偿、安置方案。

7、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的公告

有关人民政府的国土房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批准的征收土地方案,在征收土地公告之日起45日内以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为单位拟定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并予公告。

8、补偿安置的实施

区县国土房管局应当依照征地补偿、安置费方案向被征用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支付土地补偿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

9、颁发建设用地批准书

二、农村房屋拆迁程序

1、用地单位申请领取规划用地许可证

2、申请拆迁许可

用地单位须持有国有土地使用权批准文件向房屋管理部门申请拆迁许可;

3、进行拆迁宣传

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和拆迁人应当及时向被拆迁人做好宣传,解释工作。

4、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发布拆迁公告

5、暂停有关活动

拆迁人取得征地或者占地批准文件后可以向房管部门申请在用地范围内暂停办理有关事项,如停批宅基地和其他建设用地;停批新建、改建、扩建房屋、停办入户和分户等。

6、拆迁人向房管部门确定拆迁实施方案

拆迁申请人必须依照法律的规定,对拟定的拆迁活动作出安排,主管机关以备案的方案作为监督其拆迁活动的依据。

7、拆迁人委托评估机构对被拆迁范围内的房屋建筑物等进行拆迁评估

8、拆迁人与被拆迁人签订拆迁安置补偿协议

公路征地拆迁公告 篇6

一、临康和二级公路征地拆迁工作由州、县(市)人民政府统一组织,国土部门具体实施。

二、征地拆迁范围:

临康和二级公路工程建设,起点位于兰临高速临洮县北出口处,在我州境内经康乐县虎关乡、康丰乡、苏集镇、八松乡,和政县松鸣镇、达浪乡、城关镇、终点至三合镇。公路建设需征收上述乡(镇)公路设计红线范围内涉及的土地及其地上附着物、构筑物。

三、征收土地的用途:临康和二级公路建设。

四、征地拆迁补偿安置标准:

征地拆迁的补偿、安置标准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甘肃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和甘政发【20xx】88号《甘肃省征地补偿统一年产值标准》测算补偿,具体补偿安置标准见《临康和二级公路土地征收及地上附着物、构筑物拆迁补偿安置标准表》。

五、被征收土地范围内的土地及地上附着物、构筑物所有权人或使用权人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在规定的期限内,持土地权属证书和地上附着物、构筑物产权证明材料,到指定地点办理征地拆迁补偿安置登记,领取征地拆迁补偿安置费用。

六、本公告发布后,凡在工程用地范围内抢栽、抢种、抢建的苗木、农作物、构筑物一律不予补偿。

七、希望临康和二级公路沿线涉及征地拆迁的单位和各族各界群众,以公路建设大局为重,积极配合支持征地拆迁工作。对在征地拆迁中无理取闹、有意干扰阻碍征地拆迁工作的,由县(市)人民政府国土资源部门责令其依法执行公告,拒不执行的,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八、本公告由临夏州国土资源局负责解释。

特此公告

附:《临康和二级公路土地征收及地上附着物、构筑物拆迁补偿安置标准表》

浅谈如何完善征地拆迁听证制度 篇7

1 征地拆迁听证制度简述

目前,各省市执行的听证工作规定都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国土资源听证规定》(2004年)及其他有关规定而制定的。根据《国土资源听证规定》(2004年),听证分为依职权组织的听证和依申请组织的听证。依职权组织的听证范围包括拟定或者修改基准地价、组织编制或者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矿产资源规划、拟定或者修改区域性征地补偿标准、拟定拟征地项目的补偿标准等。直接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重大利益,如制定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根据需要组织听证。对于拟定拟征地项目的补偿标准和安置方案、拟定非农业建设占用基本农田方案等在报批或作出决定之前申请组织听证。听证参加人包括拟听证事项经办机构的指派人员、听证会代表、当事人及其代理人、证人、鉴定人、翻译等。听证组织机构在举行听证会后7个工作日内,根据听证笔录制作成听证纪要。法制机构和经办机构应当参照听证纪要依法起草制定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业务经办机构应当根据听证笔录,作出行政许可决定,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和相关行政决定。

2 听证制度执行中的难题

2.1 听证主持人的综合素质问题

按规定,听证主持人在听证员中产生,但须是听证机构或者经办机构的有关负责人。在一场听证会中,听证主持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听证主持人必须熟知相关的法律政策以及基本业务知识;必须熟知每一次听证会地块的历史背景及矛盾焦点;必须安排好听证顺序;必须照顾各方利益均衡安排;必须控制会议节奏,调整代表情绪;必须及时提醒当事人和代表切题发言,并及时制止一些不适当的过激言论。听证主持人是听证双方的中间人,必须始终保持中立的立场。因此,在一场完备的听证会中,听证主持人必须具备相应法律法规知识、具备很强的现场控制能力和调解能力及丰富的实践经验累积。在征地拆迁听证工作刚开展不久的今天,听证主持人的综合素质问题亟待提高。

2.2 听证代表和列席代表的出席问题

在一次听证会中,涉及征地时邀请的听证代表一般是涉及局部调整规划的镇及村民代表、规划局、农林水利局等。涉及拆迁时邀请的听证代表一般是被拆迁户所在的街道办事处、居委会、评估公司、规划局等。为加强社会各界对政府工作的监督,提高工作的透明度,听证会一般还会邀请区人大、区政协、监察局、发改局等为列席代表。听证代表有权利对拟听证事项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具体内容发表意见和质询,有权查阅听证纪要;与此同时,听证代表有义务亲自参加听证,有义务遵守听证纪律,实事求是地反映所代表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意见。然而,在现行的很多听证会中,经常出现听证代表和列席代表缺席。即便有代表出席听证会,更多的是无备而来,不能真正体现代表参加听证会的价值。由此,听证会不能广泛地听取各方意见,听证会更多地流于形式化。

2.3 听证角色模糊的问题

根据建设部印发的《城市房屋拆迁行政裁决工作规程》(建住房[2003]252号),一次裁决从申请递交到结束所经历的程序大概是:申请人向拆迁主管部门提出裁决申请,主管部门在收到申请后的5个工作日内根据是否符合受理裁决的要求作出答复。如拆迁项目未达到受理前听证要求的,拆迁主管部门应组织当事人双方进行调解。经调解,达成一致意见的,出具裁决终结书;达不成一致意见的,拆迁主管部门应当作出书面裁决。书面裁决必须经房屋拆迁管理部门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行政裁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30日内做出。

在如此繁杂的程序中,听证看似只是一个环节,必须遵守听证会之前7天通知当事人,听证会后7天内做出听证纪要,然后领导班子根据听证纪要做出行政许可决定。在实际工作中,主管部门从收到裁决申请之日起到出具裁决书很难在30天内完成。再加上裁决过后部分被裁决的拆迁户在搬迁期限内还是不搬,致使裁决过后又会出现强制拆迁听证和一些后序工作。而且因为裁决过后还存在被起诉的可能,业务经办机构不得不在整个处理过程中不断备案,工作量也随之大量增加。由于程序的复杂和工作量的增大,以及时间的限制,常使得听证在拆迁过程中的角色模糊,而更多地流于形式。

2.4 后序工作的滞后问题

任何制度的完善都需要一个由“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效果回馈—政策制定”组成的循环过程。通过执行效果回馈的环节来检验政策法规是否切合实际,而在听证制度中却缺少这一回馈环节。无论当事人收到裁决书后接受还是诉讼,听证工作除了备案以外,业务经办机构的工作基本就到此为止了。听证制度变成只有简单的“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流程。听证制度缺少一个回馈制度,使得对听证工作变得“一叶障目”,听证工作经验教训的累积也停留于“纸上谈兵”,没有一个正确的、合理的途径将其转化为更为完善的法规政策。

3 政策建议

鉴于以上提出听证制度执行的几个难题,特别是从裁决工作流程图更可以看出,听证环节是流程中一个必不可少且至关重要的环节。听证环节处理得好,业务经办机构下的裁决书才具有公信度和说服力。听证环节处理得不好,当事人无法接受调解,对裁决书不服的,业务经办机构将又面临被起诉的可能,这不仅延缓了征地拆迁进度,更是降低政府工作效率及政府在执法中的公信度。因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不断完善我国的征地拆迁听证制度。

3.1 建立听证主持人岗前培训及定期考核制度

对听证主持人进行岗前培训及定期培训,培训内容涉及基本业务知识、法律法规知识、政策前沿动态、调解能力等,并对上岗的主持人定期考核,对每一次听证会的主持人的表现跟踪记载。

3.2 明确听证工作职责的分工和相互监督机制

听证工作的进行需要主管部门、执法机关、公众代表、法人、申请人、被申请人的积极参与与全力配合。听证程序体现了对许可申请人及其他利害关系人的尊重。申请人及其他利害关系人的积极参与,既有利于保障其实体权利和程序权利的实现,也能够为主管部门的裁决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增强裁决的可接受性。同时,必须建立相互监督机制,强调各方参与及发挥实质作用的义务。

3.3 进一步完善听证工作的公众参与机制,鼓励第三方参与

通过宣传引导公众对听证会的认识及参与。权利和利益间接受到影响的第三方,都可以也应当鼓励参与听证。鼓励第三方的参与认知,不仅有利于坚持听证制度的公开、公正、公平及便民原则,而且可以通过与会的认知减少政策沟通障碍,降低行政成本,从而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3.4 建立听证会后回应、跟踪回馈制度

建立听证会后回应制度,对于采纳和不被采纳的公众意见都给予一定程度的解释,不仅体现对公众意见的尊重,更增强了听证会的公信度。裁决过后的案例跟踪回馈,为主管部门积累经验,并通过该渠道将实用的、合理的意见转化为政策,不断改进、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黄朝明,董友琴.征地中的外部性影响分析[J].山西建筑,2007,33(1):203-204.

经济开发区和谐征地拆迁对策研究 篇8

【关键词】经济开发区;和谐征地;和谐拆迁;对策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各地的城镇化发展步伐逐渐加快,这种发展趋势是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也是仍中国的老百姓共享改革开放成果的一种方式,还是有利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但是,全国各地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快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特别是社会问题,其中,征地拆迁问题如果不能得以妥善解决必然会带来很多不和谐的因素。因此,在和谐社会构建的大环境下,进行和谐征地拆迁、实现经济社会的良好发展,这是各地方政府经济开发区建设中的重要管理方向和目标,更是要求各地方政府必须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二、和谐征地拆迁的基本原则

1.相互信任的原则

相互之间的信任是人们之间相处的基本条件。在征地拆迁中老百姓和政府部门之间的相互信任是十分必要的。征地拆遷的当地政府必须要坚持诚实守信、公开公平公正、依法合规、为广大农民群众着想的基本原则,这样才能真正赢得征地拆迁群众的信任与支持。反之,如果在征地拆迁中政府部门弄虚作假、抢占农民用地,必定会在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造成矛盾,相互之间失去信任。

2.公平合理的原则

公平合理主要是指:一方面拆迁的补偿标准一定要公平合理;另一方面拆迁时遇到的同等情况必须同等对待。以法律做基础是顺利完成拆迁工作的灵魂,更是在新时期征地拆迁的核心内容。公平合理的拆迁原则为征地拆迁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如:政府在制定征地拆迁补偿安置政策时一定要建立符合市场经济的交易规则。

3.阳光透明的原则

征地拆迁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它涉及到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因此,合理协调这些利益关系、妥善管理这些利益关系最基本的要求及时必须坚持阳光透明的基本原则。如:对于征地拆迁的补偿方案在报批前一定要经过严格的审核、公告、告知、论证、听取群众代表意见等一系列严格的程序,在全面扩大社会公众对征地拆迁工作参与度的同时提高征地拆迁工作的透明度;加强对补偿信息的公开与透明,坚持阳光透明的基本原则,从根本上上杜绝拆迁中的不合理、腐败等现象。

4.平等合作的原则

作为征地产前的地方政府、广大人民群众,二者之间是相互平等的合作关系,并非对抗的关系。有的地方政府由于没有处理好二者之间的相互平等关系,导致在拆迁过程中出现人民群众与政府部门对抗的情况,严重的甚至出现了武力解决的现象。因此,在征地拆迁过程中,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拥有平等的对话权,可以在二者之间搭建一个共同协商合作的平台,地方政府不能以强势的形象在拆迁中出现,而人民群众也不能完全以弱势的形象无休止地向地方政府索要不合理补偿。

三、经济开发区和谐征地拆迁的对策分析

1.构建平等的、完善的公民参与机制

这就要求各地方政府必须转变角色,避免出现“越位、缺位”现象。在整个征地拆迁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必须尽快对自己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切记不能通过行政强制命令开展征地拆迁工作,应让人民群众中积极参与到拆迁工作中,充分享有征地拆迁安置的知情权、话语权。在征地过程最终人民群众的参与机制可以借鉴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的行政经验,再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来进行。

2.加强对征地拆迁队伍素质的提升与建设

地方政府的征地拆迁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经济开发区和谐征地拆迁工作的顺利完成和质量提升,更决定着征地拆迁的遗留矛盾的多少,还决定这对被拆迁地区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的保护,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彰显出人民群众对地方政府的满意程度。因此,必须加强征地拆迁队伍的建设与素质的提升,这也是保证拆迁中的相互信任原则、平等合作原则得以顺利实施的基础。

3.实施阳光的、规范的征地拆迁工作

在我国今后较长一段时期中,征地拆迁工作室维护我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要想保证征地拆迁工作的顺利按成、为了确保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与稳定,就必须保证征地拆拆工作的全过程都是阳光的、规范的。这也是在践行和谐征地拆迁的阳光透明、公平合理的基本原则。

总之,经济开发区征地拆迁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并不抵触,和谐征地拆迁就是在强调一种和谐的理念,它不仅仅要求拆迁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更要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站位和布局。要想彻底解决征地拆迁引发的矛盾还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还需要各地方政府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采取积极的、有效的措施来应对。

参考文献:

[1]李珍贵.农村房屋征拆情况调查[J].中国土地,2010,(1):48-50.

征地拆迁审计体会1 篇9

近年来,随着基本建设投资的加快,建设项目用地总量增长迅速,而建设项目的征地拆迁直接关系到被征地农民或者其他权利人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我们在建设项目审计中发现,项目建设用地审批把关不严、非法占用农民集体土地、征地拆迁补偿标准不透明、长期拖欠和挤占挪用征地拆迁补偿资金等损害农民利益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为此。搞好建设项目征地拆迁审计,应重点关注以下五个关键环节。

一、建设项目用地的审批

我国人多地少,为有效利用土地资源,防止非法占地、浪费土地资源和损害土地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国家对建设项目用地实行严格的审批制,用地审批是征地中首要的和最关键的环节。《土地管理法》明确规定建设项目征用土地应当依法经过批准,但我们在审计中发现,建设项目未经批准占用土地的问题还比较突出,甚至有的单位借项目建设之名非法占地用于概算外项目建设。如某审计局在两条高速公路审计中发现,两条公路未经批准非法用地的数量高达11000多亩,其中部分土地实为临时性用地而被永久性征用,造成大量农民失地。因此,对建设项目用地审批的检查,应重点关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有关部门是否越权审批;二是是否将单个建设项目用地拆分审批;三是是否未经批准和超过批准数量占用土地;四是是否擅自变更土地用途用于概算外项目建设。

二、征地拆迁补偿标准的制定

征地拆迁补偿标准的确定关系到被征地拆迁户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征地拆迁补偿必须以确保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为原则。审计应重点关注征地拆迁补偿标准制定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公正性。合法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征地拆迁补偿标准必须经过地方政府批准,建设单位和其他任何单位不得擅自确定征地拆迁补偿标准;二是征地拆迁补偿标准的确定必须符合相关法规的规定,不得违规降低补偿标准。合理性指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不能因征地而降低,依照现行规定支付的土地补偿费和安臵补助费,尚不能使被征地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应当增加安臵补助费和采取其他适当方式予以补贴。公正性主要指同地同价和具有可比性的地块、地上附着物的补偿政策应当一致,补偿标准不能存在较大差异。

三、征地拆迁公告

征地拆迁补偿和安臵工作应当公开透明。根据现行规定,征地拆迁应当进行征用土地公告和征地补偿、安臵方案公告。征用土地公告应当公布征地批准机关、批准文号、批准时间、批准用途、被征用土地的所有权人、位臵、地类和面积等相关内容;征地补偿、安臵方案公告应当公布土地补偿费、安臵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的标准、数额、支付对象、支付方式以及农业人员的具体安臵途径等相关内容。未依法进行以上两个公告的,被征地农户或者其他权利人有权依法要求公告,有权拒绝办理征地补偿登记手续和征地补偿、安臵手 续。征地拆迁补偿公告是防止暗箱操作,保护被征地农民或者其他权利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措施,是征地拆迁审计的重要环节。截留、挤占挪用、虚报冒领补偿资金等侵害农民利益问题的发生往往与征地拆迁补偿不公开、不透明有直接关系。审计应重点关注公告的时间、地点、形式是否符合规定以及公告的内容是否全面。

四、征地拆迁的勘测丈量

征地拆迁勘测丈量形成的原始资料是兑付征地拆迁补偿费最重要的法律依据。被征地拆迁户骗取征地拆迁补偿费和具体实施征地拆迁的单位套取建设单位下拨的补偿资金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征地拆迁的勘测丈量环节。对勘测丈量资料真实性的审计,因征地拆迁勘测丈量点多面广,涉及户数较多,不可能全面进行核实,审计人员应从征地拆迁勘测丈量的内部控制制度检查入手,分析内部控制存在的薄弱环节,找准审计突破口。如我们在某省一条高速公路审计中发现,在实地丈量一个村的征地数量时,建设单位、当地政府征地拆迁部门的工作人员不到场的现象比较突出,该村的征地拆迁丈量工作实际由村委会组织部分村民进行。审计人员通过将丈量资料与土地使用证、土地承包入户登记资料进行比对,发现该村村委会主任涉嫌利用职务之便,虚报征地面积,骗取征地补偿费犯罪的线索。

五、征地拆迁补偿资金的支付

根据现行的征地拆迁管理模式和操作方式,建设项目征地拆迁工作主要由当地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现多为征拆办)实施,征地拆迁补偿资金的筹集主要有建设单位筹集资金后交由项目沿线地方政府包干 使用、建设单位与地方政府共同出资和完全由建设单位出资三种方式。资金的支付通常通过市、县、乡有关部门兑付给被征地拆迁户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应重点关注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建设单位和地方政府应筹集的资金是否及时足额下拨;资金在拨付的各个环节是否存在滞留、截留、挤占和挪用;采取征地包干方式的,是否以包干名义,巧立名目挤占征地补偿费用;由村(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支配的征地补偿费用,是否建立了财务公开制度并定期向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公布收支状况。

征地拆迁资金审计的主要内容

(一)对征地拆迁程序及拆迁管理的审计

包括检查征地范围控制是否有效,征地程序是否合规,是否按规定履行征地报批和实施程序。检查征地、占用相关手续是否完备,有关部门是否越权审批,是否将单个建设项目用地拆分审批,是否未经批准和超过批准数量占用土地,是否擅自变更土地用途用于概算外项目建设,相关规费是否按规定足额、及时交纳

重点审核征地拆迁项目实施程序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征地拆迁工作中涉及的房屋拆迁公司、房地产估价公司等其他相关单位的选定,是否履行招投标程序;相关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建立、健全、有效;征地拆迁项目责任单位、参与项目具体实施各单位及其相关负责人职责是否明确,能否起到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相互牵制的作用;督促检 查拆迁安臵补偿协议的签订、拆迁资金的审批支付、拆迁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编号等工作流程的制定、完善和执行。

(二)对房屋权属的审计

重点核对房屋所有权性质(直管房、自管房、私房),集体土地上房屋拆迁还需核对分户的真实性、合法性,明确房屋被拆迁人;核对房屋用途是否与证件登记用途或相关证明用途一致,房屋分类是否正确(住宅、非住宅)。

(三)对补偿数量的审计

重点是核对被拆迁人补偿面积是否与证件登记面积相符,无证面积的勘测认定是否由具备资质测量单位出具并附正规测绘图及图片资料,无证面积房屋建造年限认定资料否有齐全;装修评估报告是否附有面积、装修材料数量及金额明细单;收集核对营业执照或纳税记录,核定实际用于经营的面积;收集核实室内设施相关资料并据实确认;对困难被拆迁人补助,特困补助是否有民政部门认定证明,残疾补助是否有残联认定证明等。在核实补偿数量时一般应审阅原件,并在档案复印件资料中注明“原件已核与复印件无误”,补偿面积与前期调查面积有出入、装修评估超正常时,拆迁代办人员必须及时告知现场审计人员,审计人员必须深入拆迁现场复核,取得图片等证据资料。补偿数量经审计认可后方可对房屋进行拆除。

(四)对补偿标准的审计

重点是对通过审计确认的面积对照相关规定、房屋评估价及安臵补偿实施方案复核计算所需房屋拆迁补偿款;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的,对照安臵补偿实施方案复核计算营业补偿;对室内设施补偿费、购房差价补贴、搬家费、过渡费、拆迁奖励等对照安臵补偿实施方案复核计算;对装修费的审计,按照评估报告认定金额复核计算;对其他政策性补助依据相关部门规定复核计算。

(五)对补偿资金支付情况的审计

重点审核补偿资金支付的审批程序是否完备,相关证据资料是否齐全,支付给被拆迁人的补偿金额与签定的拆迁补偿协议上的补偿金额是否一致,拆迁补偿款项是否支付给相应的被拆迁人,核实被拆迁人银行开户证明及相应的身份证号、存折或银行卡号,是否履行签收手续。

(六)对征地拆迁资金决算进行审计

上一篇:雷锋故事的读后感600字作文下一篇:XX年水利局创先争优工作总结及今后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