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建为契机抓发展
一、以换届选举为契机,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1、选优配强领导班子。一要全面开展党组织领导班子届末考核。结合本办实际,从3月份起全面做好各基层党组织班子换届考核工作,结合换届做好新进党组织班子后备人选和拟提拔为正、副职后备干部人选的推荐工作。积极配合区委组织部开展对办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届末考核工作;二要积极开展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的调整和配备。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着眼于各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的长远建设,尤其要突出村、居民区党组织领导班子的长远建设,注重优化班子年龄结构。以换届为契机,加大年轻优秀干部的选拔任用力度,要采取措施,力争使新一届党组织班子平均年龄比上一届有所下降,切实选好配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
2、有效保障民主权利。尊重党员和群众的主体地位,落实党员和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改进党代表产生方式、完善选举办法,注重推选具有较强议事能力和联系群众能力,带头创先争优的党员,要改善代表的结构,适当提高生产和工作一线的代表比例,要把握推荐、提名、考察和选举等环节,尊重和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民主议事决策,重点发挥党代表大会作用,促进党内民主健康有序的发展。
3、营造风清气正环境。一要加强换届纪律的学习教育,积极组织干部党员群众认真学习《关于严肃换届纪律保证换届风清气正的通知》为重点内容,坚决遏制“5个严禁”、“17个不准”和“5个一律”的纪律要求,具体明确拉票、贿选行为的界定范围,并做好广泛的宣传工作,坚决抵制不正之风,引导党员群众正确行使好自己的民主权利。二要在换届期间,办组织部门会同办纪检部门派出督查组,对基层组织换届工作和换届风气进行督促检查,强化对推荐、考察、公示、选举等关键环节的监督。
二、不断深化创先争优活动,迎接建党90周年
1、有力推进各基层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根据市委、区委、办党委的统一部署,按照办“十二五”规划全面调整结构,深入城市化的发展思路,以“推动发展谋民生、践行宗旨促和谐”为主题;以“岗位行动、家园行动、志愿行动”为载体;以“机关、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为重点,以“承诺、践诺、评诺”为主线,深入推进机关、农村、居民区、事业单位及“两新”党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要以党组织创先进带动所在单位部门创先进、党员争优秀带动身边群众争优秀。
2、有序开展建党90周年纪念活动。紧紧围绕创先争优主题,认真组织开展庆祝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表彰一批先进党组织、一批优秀党务工作者、一批优秀党员,召开一次纪念大会、举办一次文艺汇演等,对“两新”组织企业开展唱红歌活动,积极营造庆祝建党90周年良好氛围,要营造“学先进、当先进、超先进”的良好氛围。
3、推进党员干部经常性教育。深入推进网络党建,做好党员信息的基础工作,并利用党员信息系统平台、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广泛开展党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教育,强化党的意识、党员意识,深入推进以“设岗定责、党员承诺、党员先锋岗位”为载体的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推进“两联三会”,“大走访”等工作,引导党员干部在基层一线关心群众、接受教育。
三、深化干部队伍人事制度改革,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1、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一要抓好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的贯彻落实,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记实制度和“一报告两评议”制度;二要规范提拔干部的提名办法。全面推广在三套班子成员中,运用实名制方式进行初始提名推荐工作。三要推进竞争性选拔,推出部分空缺岗位,开展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按照差额选拔,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酝酿、差额表决要求,使干部的择优建立在充分竞争、科学比较的基础上;四要继续开展对新调整和新提任干部的回访工作;五要开展经常性考核工作,要确保一个单位至少每年接受有一次的考核。
2、继续强化干部的教育培训。一要认真完成区委组织部下达的轮训调训任务。二要会同纪委、宣传等部门继续举办好党政正职干部轮训班、后备干部能力提高培训班、青年大学生素质拓展培训班,推进干部的“在线学习”;三要积极倡导鼓励广大干部进行学历学位教育,进一步提高干部综合素质;四要进一步改进培训方式,提高培训效果,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着力推进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要根据现有后备干部队伍的现状,对多年从事单一岗位的同志有计划的交流轮岗,并扩大机关、事业、村、居委四个层面干部的交流力度,选拔重点培养的后备干部到信访办、动迁办等单位进行“艰苦岗位”的锻炼。
4、加大人才招聘引进力度。有计划推进大学生招聘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加大人才的培养,形成良好培养工作机制; 探索建立村(居)、部门科室、单位负责人助理制度,加大年轻干部的培养力度,创造更好的年轻干部培养工作环境和成长机制。
四、夯实基础,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
1、深化党内民主建设。一要统筹做好全办各基层党组织集中换届选举工作。对村(居)和其他单位全面实行公推直选方式,严格遵循党内有关规定和“公推直选”的要求,重点围绕拟定方案、宣传发动、民主推荐、资格审查、组织考察、确定人选、直接选举,报告审批等四个阶段,进一步规范并细化换届选举程序和实施办法。确保换届选举工作在6月底全面完成。二要深化党务公开。创新村党组织党务公开途径,积极探索基层村党组织党务公开台账制。健全村居党组织民主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党员群众代表议事会和村(居)“两委”议事会制度。三要进一步深化党代会常任制工作。合理组织党代表参与各类活动;四要落实推进做好市区、办三级党代表联络服务工作,健全市区党代表联系社区和“接待日”制度。
2、夯实基层组织建设。一要加强基层党组织班长工程。根据区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的意见》精神,建立健全村党组织书记选拔培养、教育培训、轮岗交流、监督管理等保障机制。二要根据区委组织部加强村党组织专职副书记队伍建设的意见,以及我办村、居民区党组织副书记配备的现状,培养一支守信用,讲奉献、重品行、有本领的党组织副书记队伍。三要探索村居党组织联动的工作格局。
3、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一要全力推进“两新”组织党建监督,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均建立独立党组织,非公企业党组织覆盖面达到15%。二要着力深化有效性建设,落实“三座桥”工作理念,使有效性建设取得实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中、省、市、县关于全力实施“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培训工程”的精神,以着眼于提高农村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为重点,以增强基层党员干部驾驭市场、科技创新能力和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为目标,形成“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的长效机制,为不断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和全面推进小康社会进程而奠定基础。
二、原则要求
1、分级负责,分层培训。以办党校和办农技校以及村党员活动中心为依托,采取县乡、村相结合、分层分类的培训方式。
2、因地制宜,注重实效。要根据当地的具体实际,坚持因材施教、因需施教、因时施教、因地施教的原则,求实用,讲实效。
3、学习以致用,保证质量。各级培训一定要保证人数、课时和质量。原则上每期培训每班不得少于30人,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天,参训人员人人要有学习笔记,要以灵活多样的方式,保证培训的效果和质量。每期培训班结束时要对参加人员进行书面测试,成绩给予归档。
三、目标任务
以全面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小康建设能力为目标,以办、村两级党员干部和党员致富示范户为重点,全年完成党员示范户村级干部、办干部分四期轮训一遍。村级支部都要拿出具体的党员培训计划和措施,并认真予以组织实施。
四、培训内容
要按照新时期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要求,针对不同层次的培训对象、科学设置内容,做到切合实际,注重实用,讲求实效。
1、党的理论和基本知识、党在农村的政策法规。重点是新《党章》、《党内监督条例》、《党的纪律处分条例》、《农村层组织工作条例》、《村委会组织法》及其《实施办法》以及土地、民事调解等法规。
2、村级党组织、村委会工作职责,工作方法及履行职责的基本能力,民主法制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等内容。
3、市场经济知识、农村实用科技致富本领和发展现代农业等内容。
五、培训方式
培训方式要灵活多样,讲求实效。办、村培训要上下结合,穿插进行。
1、专题辅导:要把教师讲授与电化教学结合起来,丰富内容,提高效果。
2、介绍经验:聘请致富能手和龙头企业负责人介绍适合本地发展的致富技术和经验。
3、座谈讨论:共同探讨研究当地发展致富的思路、措施、途径和模式。
4、外出参观学习:分期分批组织部分乡村干部到外地参观学习农业产业经营的经验和发展模式。
六、工作措施
一是高度重视,强化领导。办党委要把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作为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任务来完成,工作中要做到三个到位:思想认识到位,安排部署到位,工作措施到位。
二是制定计划,分解任务,落实责任。根据县委印发的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规划要求和县委组织部、基层办工作要点安排,结合我办党委制定切合本办实际的农村党员教育培训规划和计划,明确任务,夯实责任,真正将此项工作落到实处,确保取得实效。
三是调查研究,优化内容,改进方法。在培训过程中,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掌握各类知识和技术要求,科学的有的放矢地确定培训内容,并以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保证和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四是培训与实践相结合,增强学习实效性。要把室内培训和室外实践结合起来,把知识与技能结合起来,把思路与项目结合起来,提高学用转化率。
1.1 认真组织开展学习活动, 努力提升党员和员工的能力素质
学习是企业的一项长期任务, 夏商集团始终重视企业组织和员工队伍的学习, 注重打造学习型的团队。一是制定学习制度, 落实行动方案。每年年初, 根据相关工作部署, 制订集团党委中心组学习计划、员工培训计划, 集团所属企业平台也将学习制度贯穿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二是组织开展多形式、多渠道政治业务学习活动。近年来, 采取请进来的办法, 先后邀请市委党校和厦门大学教授来集团为党员进行创先争优、学习“十八大”报告辅导, 同时统一组织选送业务骨干外出培训及开展各种内训, 据2014年统计, 全系统有针对性地组织实施各类素质教育及专题培训共421场、11386人 (次) , 促进了员工队伍素质的提高。三是鼓励员工参加业余自学、培训, 对学有成绩及参加竞赛的优胜者予以奖励。集团制定人才发展战略, 对参加全国、省市竞赛中取得好成绩的员工, 集团企业分别给予一定的奖励;对员工参加岗位任职资格和专业技术职称申评及继续教育的, 按规定给予一定比例的费用报销, 对取得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 在薪酬套档上给予适当倾斜, 在企业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四是培养建设学习型组织的好典型。如集团所属夏商农产品检测检验站积极开展学习型组织建设, 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学习型班组”的荣誉称号。
1.2 引导和支持企业主动承担服务民生责任, 在“菜篮子、米袋子”建设上发挥主渠道作用
作为市国资系统唯一的以承担民生服务为主业的企业集团, 作好服务是企业的职责, 提升服务水平也是我们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一是服务企业经营发展, 重新细化集团发展战略, 更好地承担起服务民生责任。2006年国资整合后, 集团按照市政府对企业的定位, 修订集团发展战略, 将做好菜篮子、米袋子工程作为核心产业, 围绕服务和改善民生来部署集团的产业经营。这几年, 通过积极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巩固发展了企业经营及服务成果, 使整个集团经营规模和效益连续三年实现两位数的双增长, 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二是发挥主渠道优势, 主动承担和履行社会责任, 在食品安全、平抑物价、保障供应等方面发挥主渠道作用。目前全厦门75%的蔬菜、70%的猪肉、80%的水产品、60%的蛋品、90%的台湾水果、65%的泰国大米等基础民生物资由夏商集团供应。作为厦门“菜篮子”国有流通主渠道, 集团始终坚持做好肉、蛋、粮食等重要民生物资的储备及轮换供应工作, 在保障供应的同时, 健全从基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 坚持对上市的农产品批批检测, 合格率均为100%。逢“淡、灾、节”, 集团都主动多方组织货源、调集蔬菜等生鲜产品, 用心保障市场供应。春节前, 我市农副产品市场价格持续异常波动, 集团党委积极引导和支持所属有关企业主动投放“平价菜”累计近5万吨, 承担市级储备肉投放576吨, 投放定向优惠大米近万吨, 有效平抑“菜篮子”、“米袋子”价格, 缓解了低收入家庭的生活负担, 在厦门发生BRT交通人员伤亡案件时, 集团所属的夏商营养餐公司及时安排近万份营养餐, 送到事故处理现场, 无偿提供给处理事故的工作人员和事故人员家属, 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的肯定与好评。三是在经营中提升服务质量, 更好的服务厦门文明城市建设。我们积极参加以“美丽厦门、共同缔造”为主题的文明建设活动, 涌现一批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和个人, 受到省、市委的表彰奖励。
1.3 创新活动载体, 提升服务民生水平
创新是企业的灵魂和动力, 也是集团近年来致力于推进的一项重点工作。一是将“创新”融入集团的核心价值观。我们重新梳理企业文化, 将“用心、合力、创新、至善”确定为企业的核心价值, 将“创新”融入企业经营管理, 集团领导反复强调, 企业要发展, 就不能按惯性思维, 而要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 才能推动企业各项工作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有所创新、有所提升, 进而推动企业转型发展。二是推动企业经营管理模式, 近年来, 集团按照“强化总部、完善平台、延伸管理、规范运作”的思想, 强化集团管控, 持续推进精细化管理, 逐步形成了集团总部、事业平台、终端经营单位三层面管控模式, 有效促进了企业科学发展。三是创新企业党建工作, 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 集团创新活动载体, 开展服务民生“54321”活动 (具体内容就是:推动“5个放心”工程, 即放心菜、放心肉、放心鱼、放心米、放心酒, 巩固和提升集团在保障我市食品安全供应中的主渠道作用;实施“4个重点民生项目”, 即:农副产品物流配送项目、闽台中心渔港批发物流项目、生鲜超市项目、夏商营养餐项目, 进一步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农产品产业链条;推出“30个先进典型”, 即:结合庆祝建党93周年, 评选和表彰30名先进典型, 包括优秀基层党务工作者、优秀党员及先进基层党组织, 更好地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 引导各个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立足岗位做奉献, 推进企业经营发展;做好“2个基金运作”, 即:加大夏商济困基金和夏商奖学基金运作力度, 尽力帮助职工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 ;培养一批经营管理人才, 重点培养100名后备干部和近几年招收的优秀大学毕业生, 改善员工队伍, 为集团发展战略的实现提供坚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和保障。
1.4 党建工作有力推进企业经营发展
长期开展的党建工作促进了企业的快速发展。目前, 我们的夏商集团企业资产结构稳健、经营效益稳步提升, 集团资产规模现达到100亿元, 创历史新高。自2010年至2014年的四年来, 集团市场销售额分别为80亿元、120亿元、130亿元, 200亿元, 利税总额为3.0亿元、3.2亿元、3.3亿元、3.2亿元, 实现了规模与效益双增长, 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已跻身中国企业500强, 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福建省集团企业100强、厦门市企业10强, 成为名副其实的厦门十大国企。以“菜篮子、米袋子”民生服务形象已在厦门逐渐深入人心, 获2012年最具影响力 (成长力) 民生品牌, 省、市著名商标, 并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评价和认可。同时, 取得了文明建设的新成效。2006年以来, 集团系统先后获得福建省创建文明行业工作先进单位1个、省级巾帼文明岗2个、省级军民共建先进单位1个, 厦门市创建文明行业示范点1个、市级精神文明单位2家、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4个、军民共建先进单位2个, 厦门市国资系统文明单位7个, 荣获“福建省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厦门市首批和谐企业”。
2 国企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的启示
夏商集团围绕经营抓党建, 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实践, 正在探索新形势下提升国企党建科学化水平的新路子, 我们也从此受到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2.1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国企党建工作科学化的重要前提
学习是兴党之要, 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党组织已成为时代潮流。著名CEO杰克·韦尔奇说:“最终的竞争优势有赖于一个组织的学习能力。”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实现中国梦的内在要求, 对于进一步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感情认同, 更加自觉地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夏商集团重视学习和培训, 一直倡导经理人和员工多读书、读好书, 把学习科学理论和先进知识形成一种制度和风气。基层党组织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 在继续抓好“三会一课”、培训学习制度的同时, 需要改进学习方法、丰富学习内容、扩大学习载体, 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学风, 以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思想理论和党性教育为切入点, 更加广泛深入的开展下去, 充分利用企业党员之家、局域网、简报、图书室等各种学习和宣传阵地, 学习党的方针、路线、政策和上级的决策部署, 学习掌握科技文化、业务技能、法律法规知识, 全面提高党员的理论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增强党组织的影响力、感染力。
2.2 建设服务型党组织是提升企业党建科学化的根本要求
服务是执政之基, 建设服务型党组织集中体现了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 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必然要求和选择。夏商集团作为直接承担市委、市政府“菜篮子、米袋子”工程和服务民生责任的国企, 一直把坚持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作为党员干部工作的出发点, 通过树立先进典型和塑造先进形象, 用党员的先进性带动群众;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 加强党员纪律作风来促进工作作风;大力开展“党旗红、当先锋、争第一”、建设“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工程”等党内主题实践活动, 提升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从而提升服务民生的质量。当前我们国企正在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认真贯彻中央“八条规定”, 落实省委、市委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和密切联系职工群众的具体措施, 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群众为尊、群众至上的思想, 真正深入实际、深入群众, 在感情上贴近群众, 在行动上关心群众, 满怀热情、融入感情, 听取群众意见, 解决群众实际困难, 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引导广大职工和劳务工共建共享和谐企业。要更加广泛开展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创建活动, 增强党组织服务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的功能。
摘要:2015年2月2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开班式上明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 体现了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总体框架、伟大思路和蓝图。就我们国企工作的层面来看, 就是要按照“四个全面”要求, 紧密结合企业改革经营的实际, 将从严治党的任务落到实处, 通过基层抓党组织的学习、服务、创新工作, 提升基层党组织素质, 促进企业经营发展。就此, 笔者试结合单位工作的实际, 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国企,党建,夏商集团
参考文献
[1]张志芳.企业党建融入中心工作促发展的几点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 2014 (20) .
关键词:“两学一做”;新时期;党建工作
近些年我国不断发布与“两学一做”相关的规划,需要将党章的要求落实到实处,将党内的教育进行有效的深化,做到从严治党,将党员的先进性充分的发挥出来,高度重视党建工作者,并且认真的落实下去。以“两学一做”为主要的契机,将党员的队伍作风建设工作不断加强,使各项工作都可以得到有效的推动。
一、深刻认识“两学一做”教育的重要意义
“两学一做”教育可以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全面的严治党。近些年我国加大力度开展各种有关“两学一做”的工作,加强学习教育,可以使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在另外一个方面,我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如果党员没有参与学习教育,那么党建的先进性就无法得到满足。当前属于和平年代,再加上市场经济的影响,面临着各行优化,思想教育要想得到发展,就要形成有效的机制,帮助党员将主观世界急性改造,坚持理想信念。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一以往的工作为基础,推动党内的教育面向所有的党员进行开展,延伸到延伸性教育,检定党员的理想信念,将党员的宗旨意识不断强化,将党员脱离群众的问题进行有效的现代减少,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在“两学一做”中坚持两个原则
(一)融合“两学一做”教育和机关党建日常工作
党建的相关工作的任务比较重,责任也比较重大,无法有效的梳理和整合党建工作,很难体现出其工作成效。“两学一做”要想围绕从严治党的相关任务,使党的建设工作方向得到明确,其内涵也是非常丰富,将党建的各个方面都包含在内,针对“两学一做”教育,进行认真的研究,结合学习教育和基层党建的工作,在学习教育当中融入基层党建工作,将其统筹作用进行突出,使“两学一做”教育和机关党的工作,进行相互的促进。
(二)紧密结合“两学一做”教育和单位中心工作
针对“两学一做”教育活动,将党支部的作用进行突出,学习教育的基础就是党支部,以党中央的要求为基础,使工作重心不断下移。从学习教育出发,开展好“三把抓”,进行现茶馆指导。加强督查。将党支部工作当中的典型进行挖掘,树立各种典型,以其为标杆和模板,整体提升党支部工作。打造党建工作典型。
将领导机关和领导进行突出,将“两学一做”教育进行有效的开展,促进党内教育面对整个广大的党员,但是并不是对于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相关要求,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在学习教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需要将组织领导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两学一做”教育属于一项政治任务,需要作出具体的部署,使其具体指导不断加强,学习教育的政治责任进行有效的加强。将示范引领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发挥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使“两学一做”教育获得更大的效果。
三、增强四个意识
(一)具备政治意识
将党建的相关工作进行有效的结合,基层党组织的负责人需要对“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意义进行进行充分的认识,提高认识,将学习教育落实到实际工作当中,党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党章党规,将讲话精神进行有效的实践,使宣传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并且可以对广大的人民群众起到动员作用,将党员的信念不断强化,提高对于党的忠诚度。
(二)正确的大局意识
大力宣传“两学一做”,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习教育的理念、内容、形式等各个方面进行创新,全党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工作导向要确定为党的中心工作和人民的切身利益,对于当前的形式需要不断适应,明确党的新特点和新需求。
(三)坚定的核心意识
我国社会开放程度逐渐得到加深,思想逐渐呈现着多元化的特点,这样一来,党内就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学习活动不断得到深化,随之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因此基层党组织要正确的引导舆论,将学习教育方向进行准确的把握。
(四)忠诚的看齐意识
基层党组织需要具备看齐意识,并且不断得到加强,一中央要求为基础,将一些单位经验和做法进行有效的总结,做好典型作用,推动学习教育成果的完成。
开展“两学一做”教育,需要将党章要求落实到实际工作当中,深化党内的教育,做到从严治党,将党员的先进性充分的发挥出来,加强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充分利用党员大会等各种载体,领导干部要带头参加,努力争做合格的党员,使我国的社会事业更好的发展,为我国的深化改革提供坚实的基础。
四、结束语
党建工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党员是党事业的承担着,也是我国发展的带头建设者,要想充分的发挥党的作用,对于党员的队伍建设就要不断加强,促进改革得到深化,并且对国情和党建规律进行有效的结合,促进我国党风建设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左燕东.王儒林:把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作为党建工作的龙头任务[J].先锋队,2016,14:5.
[2]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战斗力——省委书记罗保铭在海南省“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今日海南,2016,05:8-13.
[3]吕和顺.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争做合格党员 推动档案事业创新发展[J].北京档案,2016,05:5-7.
湖南神斧集团湘器公司 陈瑜
进入新世纪,社会的迅猛发展,国有企业的经济成分多样化,职工思想多元化,党中央把党建工作摆上了与经济工作发展同等重要的地位,加强和改进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党建工作、探索现代企业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已是大势所趋。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巩固和拓展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的重要举措,是全面推进国有企业科学发展的经常性动力,也是加强国有企业党建的经常性要求,这对我们组织动员国有企业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及员工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生动实践中建功立业,提供了重要机遇。如何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充分激发企业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的内动力,带动企业员工创先争优,实现党建工作与企业的互促双赢,是企业党组织研究和探索的重大课题。
一、当前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按照党中央的部署,近几年来,在国有企业开展了声势浩大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科学发展观教育和创先争优活动,在强化企业党的建设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绩,但笔者对湖南近30家大中型国有企业的了解和调研,认为也还存在很多不足: 第一,少数党组织政治地位和作用明显减弱。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国有企业中的政治核心作用,这是由我们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但是,从目前中小型国有企业的现状看,不论是从人们的认识上还是实践上,都存在较大的偏差。从认识上看,有的企业领导人认为企业讲究经济效益,追求最大利润,企业没有效益,职工就没饭吃,职工的问题也就难以解决,从而造成少数企业主要负责人忽视党建工作,不重视党务工作者,每次减员增效都把着眼点放在削减政工干部队伍身上;有的企业很少召开党组织会议,甚至以行政会议代替党组织会议,等等。
第二,党组织机构和生活制度不健全,战斗堡垒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主要表现在:有的党组织超过三年没有进行组织换届;有的党组织委员发生了变动,也没有及时增补,或者不通过党代会进行增补选举。有的企业主要负责人对过组织生活存在认识偏差,不安排党员过组织生活,上级有要求时,随便安排一下活动,内容简单,没有活力,对付了事。由于组织机构不健全,组织生活不落实,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第三,一些党务工作者的素质偏低,不能适应企业改革发展的需要。有的单位党委负责人变动很大,有的一直是行政领导,上级调整为党委负责人,平常很少接触党的理论和党的组织程序、工作程序,对党的建设和党的组织原则掌握不多,思路不清,上级安排学习培训一时没跟上。有的党务干部职责意识不强,对党建工作不重视,不召开党组织会议,不组织党员学习,组织生活不健全;有 的党务干部,不注意学习,对党建工作知识知之不多,知之不 深,在开展工作时,解决问题的能力差;有的党务工作者不注重知识更新、观念更新,用老办法去解决新问题,结果是问题越积越多。
第四,少数党员党性观念不强,没有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经营困难的国有企业,由于党员个人利益得不到保障,使部分党员对党组织有看法,有的党员认为党组织都不要我了,我还要这个党员干什么;有的甚至认为“跟党走,不如跟钱走”,有钱才是万能的。在党员中表现出:有的党员不愿交党费,甚至要求减免党费;有的党员不愿意参加组织生活,特别是下岗党员,组织纪律观念非常淡薄,影响了组织生活制度的落实;有的党员没有追求,不想当先进党员,不愿当先进工作者。这些现象,影响党员模范带头作用。
第五,流动党员管理比较困难,有的党员脱离了党组织管理和教育。由于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流动党员”越来越多。“流动党员”绝大多数处于“四无”状态(无管理、无教育、无过组织生活、无作用发挥)。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一是党组织对停薪留职党员、下岗党员关心和送温暖不够,使他们成为被“遗 忘”的角落。二是停薪留职党员、下岗党员客观上由于生活所逼,需要找工作,找活干,党组织开展活动有的联系不上,有的是借故不参加,使这些党员游离于党组织之外。三是有的企业党组织对解除劳动关系的党员关心帮助不够,没有及时将党组织关系转移到居委会,使这部分党员两头“挂空”,流动党员的管理也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二、新时期国有企业党建工作面临的挑战。
1、国有企业职工中存在的不良思想意识形态。一是“西化”,即西方敌对势力利用各种机会(如合资、合作、智力引进 等)和各种手段(如跨国公司、因特网等)对我实施西方价值观念的影响和渗透,在各种思潮的冲击下,部分职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严重,一切向钱看,做多少事,拿多少钱,理想信念淡薄,社会道德意识缺失,享主人翁权利,不尽主人之责。追求享乐,厌恶劳动,骄奢淫逸,使人精神颓废,追求物质享受和感官刺激,导致个人精神世界滑坡、道德品质下降,权利观念强,责任意识淡,追求待遇多,希望奉献少,想个人多,想集体少,导致团队纪律松弛,引发组织衰败。二是“分化”,即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政策的调整,加之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不能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工作作风,致使职工的心态失衡,承受力减弱,对企业党组织的信任感和忠诚度下降,甚至在个别企业还出现了职工群众与企业党组织离心离德、干群关系尖锐对立的情况。三是 “弱化”,一些企业领导长期忽视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致使企业改制后出现了精神文明建设被“软化”,思想宣传工作被“淡化”,党务政工机构被“简化”的现象。党组织的地位、威信和活力在企业严重削弱。四是“异化”,企业党组织的监督保证作用苍白无力,“主人翁感失落”的现象较为普遍,致使国有企业应有的民主管理、厂务公开、依靠广大职工办企业等重大原则流于形式。
2、政工干部的能力建设面临的不适应症。一是政工干部队伍的 实际状况还不适应企业改革与发展形势的需要。从观念上看,不少企业的政工干部对企业制度创新后所带来的深刻变化认识不清,准备不足,仍然奉行着传统的思维定势,因而在实际工作中不能主动为生产经营服务,主动围绕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点、难点、热点开展工作,而是消极片面地埋怨没有地位、没有经费、不受重视,有的甚至对企业改制产生了抵触情绪。从政工队伍的人员数量、年龄、文化结构看,大多数企业在改制后专职政工干部占职工总数的比例低于1%,且年龄结构明显偏大,文化素质明显偏低。使得这支队伍在接受新观念、新事物和运用新方法上存在很大局限。二是传统的党建工作方法、内容和手段还不能完全适应变化了的工作对象和内外环境的需要。许多企业的政治工作仍然沿用传统的、过于简单的灌输说教方式,重外在灌输,轻内在激发;重表面形式,轻实际效果。致使不少企业在如何克服“两张皮”现象,解决“虚与实”、“继承与创新”、“思想工作与解决实际问题”、“小政工与大政工”关系等问题时,还显得思路不宽、办法不多、内容不新。三是政工机构设臵和工作机制还不适应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企业党建工作的需要。笔者调研的国有企业在改制中绝大多数对政工机构进行了重组或合并,党务干部和政工人员则比过去大为减少,且大多兼有行政职务。对于机构的变动,许多企业的初衷也许是要摸索一套新的工作机制和政工格局。但从实践看,由于观念、方法没有跟上,机构还处在“磨合”过程中,因而,企业党建工作的必要的实现形式和人员、时间、经费的保证难以落实,政工的“软任务”往往被 生产经营的“硬指标”所代替,工作不同程度出现了“空档”和“悬空”现象。
3、国有企业党建工作面临的难题。一是取得共识难。如在企业党组织的作用方面,仍有部分企业领导认为,企业是经济组织,党委没有必要介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和参与企业决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后,企业只要依法经营,可以不受党组织的政治约束和监督保证,等等。二是企业领导体制涉及到的一些关系难以协调。特别是在原有的企业内部党政工关系尚未理顺的情况下,新的法人治理结构又出现了“老三会”与“新三会”的关系问题。三是参与决策难。企业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缺乏必要的制度保证和制约机制,工作措施不落实。四是党管干部的原则在市场运作条件下的企业用人机制中难以真正体现,管人与管事的严重脱节,已经制约和影响了企业党建工作的进一步深化。五是政工队伍稳定难。由于受到政工干部待遇偏低、且在许多企业不受重视等因素的影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没有吸引力,政工干部要求“转业”现象较为突出。六是工作机制转换难。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长期以完成上级的“规定动作”为主要目标,形成了一套与之相适应的思维模式和工作套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企业原有党建工作的思路、方法和政工人员的思维方式都必须相应进行深刻的改革和转变,难度显而易见。
笔者认为,上述问题在国有企业中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必须引起上级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确保国有企业改 革与发展的正常进行的高度,积极探索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改进。凭借声势浩大的创先争优活动的契机,进一步理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思路,明确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充分发挥党建在企业发展中的政治核心作用、保证监督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带动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文化品牌的提升和企业的团结稳定。
三、加强国企党建工作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上述问题的存在,既有思想认识、工作力度上的不适应,更有工作方式和理论研究上的不适应,这些都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以创新的精神加以研究和解决。企业党组织要在企业中有地位、在职工中有影响,就要有活动、有作为,党建工作必须要创新:
1、创新工作思路。企业党组织要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首先,思想意识要实现“三个转向”:一是由“僵化”转向“求变”。针对企业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的变化,企业党组织要勇敢的迎接这个新的挑战,决不能以不变应万变。二是由“放弃”转向“占领”。在认识上不能存在被动的等、靠、要思想,党组织成员要树立“有为才能有位”的思想,主动去“占领”自己的阵地,发挥出自己的优势。三是由“从属”转向“独立”。党建工作要围绕企业的中心工作来开展,但要有党组织自身的独立性。企业的党建和生产经营是并列关系,不是从属关系。如果党组织缺乏“独立”意识,那么就自然会成为行政的附庸,出现“以政代党”的现 象。四是要切实消除思想障碍,即破除“无所谓”心理,树立抓国企党建事关全局的观念;破除畏难情绪,树立理直气 壮抓党建的观念;破除戒备心理,树立企业要健康发展就离不开党的政治优势的观念。
2、创新工作方法。企业党建工作的方法要实现“五个转变”:一是在党组织的活动方式上,要从集中活动为主向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以分散灵活为主转变。二是在活动时间上,从以脱产活动为主向脱产与业余相结合,以业余为主转变。三是在活动内容上,要由“单一型”向“综合型”转变,着眼于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党员的综合素质。四是在党建工作管理上,由临时安排向制度化、规范化转变。五是在考核标准上,着眼于提高实效,由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
3、要完善党建工作法规,做到有章可循。目前,《公司法》、《企业法》等法律法规和《党章》都对加强企业党的建设做出了原则性规定,但没有与之相配套的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可操作性的规章与法规。所以,企业党建工作亟待完善具有较强操作性的适合本企业的党建工作法规,具体内容应包括:国有企业党组织职权与任务、机构设臵与人员配备、活动内容与方式方法、工作经费的数量与使用等,其中有的还应提出框架意见或具体量化指标。
4、企业党组织自身建设要加强。企业党组织要建设一支梯次合理、善于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党务工作的复合型人才队伍,选拔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的优秀人才充实党务工作队伍,加大对党务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切实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以进一步树立这支队伍的良好形象。在切实提高党务工作者待遇的基 础上,对工作业绩突出的优秀党务工作者给予表彰,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主要办法:一是合理设臵党务工作机构和人员;二是加大对政工干部的双重培训,努力建立一支“复合动态 型”的党务干部队伍;三是解决好党务干部的待遇问题,待遇上同行政管理干部一视同仁。
四、切实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对策
对于现阶段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大体上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从客观上讲,国有企业在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型过程中,上级党组织只有原则性的要求,而没有操作性较强的实施办法来指导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同时 也缺乏可资借鉴的现成经验,使得国有企业党组织充满了困惑。从主观上讲,一些国有企业党组织缺乏改革创新的精神和坚定执着的探索勇气,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实践和探索的不足,也使得一些问题长期不能得以解决。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大力气。
1、必须坚持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不动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我国的现代企业制度不同于西方国家的模式,是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在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既是党对国有企业领导的政治需要,也是企业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必须作为一条重要原则加以坚持。坚持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不动摇,必须深刻理解政治核心作用的内涵。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具有经济和政治的双重属性。国有企业的政治属性关系到国有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兴衰成败。这是国有 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前提。政治核心作用,它明确了与现代企业制度下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相适应,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作用,而不是其他作用。同时,它明确了国有企业党组织不是发挥一般的政治作用,而是发挥政治领导作用。国有企业政治工作,党组织、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都要做,但党组织在政治工作中处于核心地位,要发挥领导作用。准确把握“政治核心作用”内涵,还需要明确国有企业党组织工作的主要功能。根据《中国共产党 章程》第三十一条关于党的基层组织的八项基本任务的规定和第三十二条关于国有企业党组织主要任务的规定,国有企业党组织工作的主要功能有四个方面:一是发挥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本企业贯彻执行的保证监督作用;二是发挥对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厂长)依法行使职权的支持作用;三是发挥对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的参与作用;四是发挥对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和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的领导作用。通过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来体现党对企业的领导和党组织对企业发展的价值,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才会有牢固的根基和坚强的保证。越是加快企业的改革和发展,越是需要加强和改进党对企业的领导,越是需要提高企业党建工作水平。
2、必须明确国有企业党组织的职能定位,使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具体化。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必须通过具体职能来确保其实现。职能越清晰,实施起来才能越到位。事实上,一些企业正是由于没有形成清晰的工作职能,才使得“政治核心作用”在 落实上不到位。在确定国有企业党组织职能方面,我认为要把握好如下几点:一要依据党内规章制度确定党组织的职能。《中国共产党章程》对各级党组织开展工作做出了原则性的规定,特别是第三十一条规定了基层党组织的基本任务,第三十二条规定了国有企业党组织的主要任务,这些是国有企业党组织开展工作的根本依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通知》(中发[1997]4号)、《中央组织部、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央企业党建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4‟31号),对发挥国有企业政治核心作用,提出了明确要求,是确定党组织职能的直接依据。党中央的历次会议,特别是2009年召开的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对于加强党的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些要求是对新时期党组织职能的补充和完善。二要依据现代企业的制度设计来确定党组织的职能。确定国有企业党组织的职责,必须适应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要求,妥善处理好党组织与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的关系,使党组织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职责明确、有机融合、运转协调。三是确定党组织的职能要坚持发扬传统与改革创新相结合的原则。传统党建工作中有许多好的做法必须予以坚持,同时又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设计新的工作职能。总之,要通过确定党组织的职能,使党组织履行职能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运行形成有机融合。
3、必须借鉴和运用先进的管理方法,提升党建工作的绩效。“党建工作也是管理”。要想提高党建工作管理的绩效,就必须借鉴和 运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但一些国有企业党组织仍然习惯于传统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现实远远落后于形势发展的需要。我认为广泛运用于西方企业管理中的“绩效管理”借鉴运用到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之中,对企业党建工作绩效的提升大有裨益。将“绩效管理”引入党建工作之中,各级组织都按照“绩效计划→绩效实施→ 绩效评价→绩效提升与激励”的步骤开展绩效管理。将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引入党的建设,把科学的管理理念同党建制度、工作实践、特色活动相结合,使党建工作与企业管理、生产建设有机融合。构牢党建基础,扩大创先争优工作的科学内涵,全面提高企业党建科学化水平,促进企业生产建设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4、必须建立一套党建工作的评价体系。不能被评价的工作,其绩效就会大打折扣。但又由于党建工作的特殊性,这使得构建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非常困难。本人结合自身工作实践,认为构建评价体系需坚持好三个原则:一要坚持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通过引入各种比率、满意度等概念,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将党建工作的指标尽可能量化,用数量的累加来衡量质量。同时,对于难以量化的内容,要通过细化的方法,使之变成一个容易评价的内容。二 要坚持评价过程与评价结果相结合。结果是对过程的一个直接反映,更具有根本性。因此,对于党建工作的评价应重视对工作结果的评价。但考虑到党建工作成效的滞后性、隐蔽性和难测量性,在重视结果评价的同时,也要高度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尽可能做到结果与过程相互印证。三要坚持实用性和导向性相结合。设计评价 内容既要抓住当前工作的主要问题和问题的主要方面,还要充分考虑党建工作的前瞻性,把党建工作的一些新内容和新要求纳入评价,使党建工作不断与时俱进。构建评价体系,要根据以上三个原则,设计出一套实用的指标和权重体系。指标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党组织职能型指标,通过其可以系统、全面地测量企业党组织在其职能范围内所表现出的绩效水平;另一方面是企业发展型指标,用以评价党建工作对企业发展和职工个人发展成效的影响和贡献。在设臵指标项的基础上,要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准确反映各项工作在指标体系内的相对重要性。通过构建党建工作评价体系,并注重评价结构的运用,就能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使党建工作通过评价而得以加强。
大力发展现代果业
洛川县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南部,属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总人口22.0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6.1万人。耕地面积64万亩,其中苹果面积50万亩,是全国优势农产品(苹果)产业化建设示范县、全国优质无公害苹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全省苹果“一县一业”示范县。近年来,洛川县农广校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契机,紧紧围绕苹果产业,采取政府主导、部门联合、多方参与的形式,突出特色,因人施教、分类培训,培育了一支靠得住、用得上、留得住并适应产业发展的职业农民队伍,促进了现代果业大发展。
一、确定培育对象,为全面推进培育工作奠定基础
县农广校围绕苹果产业,在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2个现代农业示范园、25个重点村选择职业农民培育对象:年龄在16~55岁之间,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及管理连续3年以上,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思想理念先进、创业欲望强烈、市场意识超前、务农意愿稳定的人员。对这些人员进行造册登记,建立职业农民信息档案,为全面推进培育工作奠定基础。由县农业局负责组织协调培育各项工作;县农广校作为农民教育培训的专业机构,是县农业科技广谱性培训的主要渠道,农民职业教育的主阵地,具体负责培育的实施工作,县农广校结合以往的农民培训工作,积极探索,初步形成了“系统培训、考核认定、动态管理、政策扶持”的培育模式;合作社从物资服务、贮藏营销等各个环节,上联龙头企业下联果农,外联市场内接基地,覆盖苹果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便于学员及时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有效巩固了职业农民培育效果。2012年以来,共建立培训基地1个,实训基地6个,举办培训班11期,开展职业农民培育培训554人。其中,培育苹果种植大户207人,培育专业合作社社员347人。
二、突出五重点,注重培训实效
围绕苹果生产周期,县农广校根据农业生产周期和农时季节分段安排课程,强化分类指导,采取“理论授课、网上辅导、集中答疑、基地实训、包抓指导、跟踪问效”的方式系统全面开展培训。
一是突出职业性和专业性。根据全县苹果产业发展要求和职业农民培训内容要求,2012年组织编印了《循环农业生产与管理实用技术》培训教材,通过送教上门,使农民接受所需专业的培训,培养他们成为苹果生产经营的行家里手。3年共发放教材23种3070余册。
二是突出实用性和操作性。注重实际,强化实践教学,增强培训的直观性和操作性,让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在具体培训中,采取课堂讲授、专家学员互动、果园现场演示及参观等形式开展全面培训。
三是突出针对性和系统性。聘请苹果专家、农技推广骨干、乡土人才为授课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指导,切实解决农民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围绕苹果生产环节对学员长期开展苹果标准化生产管理培训;另一方面开展新技术、新品种、新理念培训。重点学习现代果业先进生产技术和发展经验、果园标准化生产、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管理经验。先后组织学员参观了现代园区、苹果标准化生产基地等示范点。通过考察实训,使学员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基本掌握了全县苹果标准化技术要点。
四是突出规范性和实效性。每次培训后,做好学员个人资料登记、对参训人员建立培训档案,实行培训签名制。同时要求参训人员对理论培训、个人实践、教师授课等培训效果进行反馈,实行满意度测评制。学员完成所有课程学习后,对所参训学员进行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合格者发给结业证书。
五是突出学历教育培训。经普及性教育培训后,对有潜力的、愿意参加教育培训的职业农民就地就近开展正规化、系统化的职业教育,使其获得中专以上学历证书和资格证书。
三、整合资源,开展帮扶活动
2013年至2014年,先后制定了《洛川县新型职业农民帮扶工作方案》和《帮扶工作手册》,充分利用县农业科技推广资源优势,通过认真筛选,从农口确定了86名具有农艺师以上职称的科技人员开展帮扶工作。
一是科技人员对职业农民开展了苹果标准化生产技术、农业产业化经营管理和农业农村政策法规等多项内容的帮扶。
二是科技人员通过深入实际、理论讲授、现场演示、电话咨询等多种形式定期带技术、带信息进村入户,对帮扶的职业农民对象,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先后开展电话咨询及指导819次,进村入户指导391次。组织果树、植保、能源、土肥等技术人员来到每个教学班,现场集中解决了苹果花叶病、腐烂病、病虫防治、修剪、果树追肥等技术难题。
三是县农业局建立健全了帮扶人员帮扶档案,详细记录帮扶次数、解决的具体问题及达到的效果,通过总结评比,对工作认真、成效突出的帮扶人员予以表彰奖励。
四、严明考核,开展认定管理
按照全县苹果产业实际,2014年洛川县制定印发了《洛川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认定管理暂行办法》,建立了新型职业农民资格标准和技能认定指标体系,在认定管理暂行办法中对职业农民的申报条件、培育培训、认定标准及条件、认定程序、跟踪管理、政策扶持进行了细化说明。同时健全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管理制度和培训人员档案。对参加果树专业高等教育和系统化、多元化培训的职业农民,进行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考核测评,并按照洛川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认定管理暂行办法,实行定期考核认定,逐步建立职业农民“资格证书”制度,保证培训和认证达到实效。目前全县已获得新型职业农民高级资格证书的人员有3人,获得新型职业农民初级资格证书的人员有200人。
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洛川县分校
2012-05-28 14:07:37来源: 新华网黑龙江频道【打印】【关闭】
城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经济发展方式由农业向工业转变的必由之路。城镇化有利于促进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转移,缓解农村就业压力,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010年,宝清县七星泡镇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全省“百镇建设工程”首批启动的48个试点之一(全市唯一省级试点)。两年来,我县按照“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分类建设、分批推进、突出重点”的发展原则,立专组、定专人、争专项,严把关、把紧关,建精品、提功能,形成了“领导围着项目建、部门围着企业建、上级围着基层建、一切围着群众建”的工作思路,小城镇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全省小城镇建设试点中排名前例。
一、做好“规划”:突出整体布局、突出统筹协调、突出长远发展
结合七星泡镇的区位、地缘、资源、人文等优势和实际,在经过反复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按照“高起点定位,前瞻性规划,高标准建设”的原则,确定了建设“规模适中,交通顺畅,设施完善,服务齐全,特点突出,具有较强凝聚力和辐射力的龙江东部商贸重镇、工业强镇”的发展定位,为七星泡小城镇建设明确了今后的发展方向。一是合理规划每一处细节。根据地理位置、经济特点及未来发展潜力,宏观综合统筹安排,委托省城市规划勘察设计院,在处理好外延发展与内涵发展关系;处理好全局与局部关系;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关系;处理好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关系;处理好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关系的基础上,完成了《七星泡镇镇区2011年至2030年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二是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在小城镇建设中,坚持走外延发展、内部挖潜的路子,节约每一寸土地,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一方面,尽量利用荒地、非耕种地,严格限制农用地改为建设用地,特别是需占用大面积土地的市场、小区,更要注意这一点。另一方面,尽量利用闲置土地,对小城镇规划区内的一些个人、单位闲置的土地资产进行盘活,统一使用。同时,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老城镇改造,使之内部结构合理,寸土生金,防止无序无度扩张漫延。三是合理提高规划执行力。小城镇建设是非常严肃的事情,建一个街也好,或一个小区也好,都要花费一定投入,建好了尽量不拆、不换。一方面,立足长远。树立超前意识,按照“三十年不落后”的思路,做到高起点、大手笔规划,防止拆了建、建了拆,避免重复建设。在实施中,合理规划小城镇的未来蓝图,做到内部结构完善,充分体现小城镇的功能和特色。另一方面,立足当前。严格按照规划的要求实施项目建设,既要避免无序、粗放建设,又要做到“不凑合”,确保标准,集中力量,条件成熟一个就高标准建设一个,建设一个确保成功一个,稳固实现目标蓝图。
二、筹好“资金”:盘活现有资本、聚合民间资本、发挥区位资本
小城镇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在七星泡小城镇建设过程中,探索建立了政府投资、民间资金和外资三轮驱动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为小城镇建设提供资金保障。一是将“散”钱聚“整”。面对资金紧缺的困难,勇于探索,大胆实践,采取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市场筹资为手段、群众投资为主体的多元投资机制,在坚持公共事业整体规划、统一管理的前提下,按照“放开经营、公平竞争、有偿使用”的原则,多渠道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重点实施了云鹏希望小学建设;积极推进3万平方米的棚户区项目。同时,为鼓励先富起来的农民进镇成为小城镇居民,制订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农民进镇购房居住,使之成为小城镇建设的主体。二是将“死”钱盘“活”。小城镇所在地往往是集镇的中心地带,较为繁华的商业
区。根据七星泡小城镇总体规划,通过出让、租赁等方式,最大限度地盘活现有资源,盘活原有黄金地段,加快小城镇建设。对小城镇建设用地实行统一规划、开发,以开发促建设,以建设促开发,实行以地生财,以房带路,滚动发展,自求平衡。重点实施了永胜、鑫家园等住宅小区建设,使小城镇面貌得到改观,居民的生活环境得到改善。三是将“小”钱放“大”。为发挥资金的最大使用效益,整合各方面资源,集合各方面资金,真正起到“小钱办大事”的良好效果。新建了长700米的七星步行街和占地面积1.7万平方米的七星广场;通过以建引建的方式,在七星大街两侧共开发6.4万平方米的临街商住楼,进一步繁荣了小城镇商业区。
三、搞好“建设”:严于质量标准、善于破旧出新、精于维护管理
按照建管并重的原则,积极吸收、借鉴城市建设与管理的经验、做法,不断加大小城镇建设与管理力度。一是高质量建设。按照“建精品、塑典型、造亮点”的工作要求,两年来全镇共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1项,重点完成了洪峰路施工设计和工程概算、洪峰绿地休闲园绿地主体建筑、七星广场等基础建设。在七星大街两侧栽植了绿化树木、绿化带,整治了排水干渠,设置了垃圾桶,安装了景观路灯,安排了专职清扫工人,规范了富盛小区牌匾风格和样式,这些市政设施的投入使用,极大提升了七星泡镇的品位和档次,改善了居民的生产、生活和居住条件。二是高水平管理。为实现示范小城镇城镇管理的精细化、标准化、规范化,提高示范小城镇管理水平,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结合七星泡镇实际,制定了《七星泡小城镇实施精细化城镇管理办法》,城镇管理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履行小城镇管理职责,为小城镇管理提供了长效机制保障。三是高力度治理。为保护好小城镇的生态环境,在全镇开展了严厉打击非法采矿、采砂、采石等破坏生态资源行为的联合行动,强力推进了荒山荒地造林、超坡地退耕还林和农田、河岸、村屯绿化工作,三年来共完成造林绿化面积5000亩。同时,严格执行新建项目“环评”和“三同时”制度,对环评不合格的企业坚决拒之门外,对污染不达标企业坚决停产整改。
四、把好“定位”:打响项目会战、打造精品园区、增强社会福祉
支柱产业是小城镇发展的生命线,需要特色产业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强化小城镇建设的产业支撑力度。一是扩大招商,落实项目。通过大力挖掘城镇资源潜力,对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进行彻底改造,进一步健全了功能,优化了环境,增加了吸引力。吸引外地资本,使“外”资产变成“内”资产。几年来,共累计完成招商引资项目8个,其中千万元以上项目3个,招商项目总投资达4.38亿元。成功辟建了永胜工业园区,目前褐煤提质、永胜红成砖业、隆鑫饲料三个项目已入驻园区。同时,与县一建公司达成协议,开发约3万平方米的棚户区改造项目。一批大项目的落户,为加快七星泡小城镇建设提供强大的税收资金来源,也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带来契机,为七星泡镇镇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二是产业支撑,园区引领。创建了以巨宝为首的13万亩国家级大豆高产示范园区;以洪峰村为首的4万亩水稻高产示范区;扩建了洪峰千亩葡萄示范区、东太千亩白瓜科技示范园、德兴千亩玉米高产示范区和民主千亩烤烟示范基地。2011年,全镇农作物播种面积42万亩,粮食总产达19万吨;新扩建了永发肉羊、永丰生猪、双北生猪和永胜生猪养殖小区,全镇畜牧小区达30个,全年畜牧业产值实现3.6亿元。全年转移农村劳动力1.3万人,实现劳务收入9600万元。三是夯实基础,做强农业。在巩固烤烟、玉米、大豆、水稻和甜菜种植面积的同时,大力发展白瓜、葡萄、花生、马铃薯等特色产业。积极争取政策,新建了新丰果树园区,扩大了红峰千亩葡萄园区、胜利果树种植园区,建设了民主村省级烤烟示范村,建
设了3万亩的旱田节水灌溉示范区,农业基础设施得到了加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四是为民谋利,普惠共享。2011年,七星泡小城镇共发放低保金270余万元,享受低保农民达2179人;共发放救助资金113万元,下发生活物资32吨,实施大病救助232户;新农合参合农民达到5.5万人,参合率达达到96%。成功合并了凉水、双北、胜利、新丰和西太学校为凉水学校,顺利通过了“省级标准化合格学校”验收;完善村级文化图书室13个,建立村级卫生服务室23个,组织开展了全镇妇女和60岁以上老人免费健康体检活动,七星泡小城镇的社会各项事业同步提升,农民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加快小城镇建设是推进城镇化进程,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这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需要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与困难:建设用地难题,如置换用地较少、建设预留地少、小城镇拆迁难等;硬件薄弱难题,功能弱化、整体水平较低、管理效果不佳等;经济制约难题,支撑项目较少、建设资金不足等。
一、以创先争优为契机, 寻找新的突破口
1.通过创先争优活动, 推进学生党员教育工作
在创优争先活动中提出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群众、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的“五带头”优秀共产党员的具体标准和要求, 以灵活多样的展示形式, 深入开展一个党支部带动一个年级 、一个党小组带动一个班级、一名党员带动一名大学生的“牵引”工程, 建立党员发展的质量保证体系, 对发展对象, 一定要进行全面综合考察, 要注意考察发展对象的入党动机、思想政治素质和一贯表现, 特别是在关键时期的表现[2] 。切实发挥大学生党员在推进班风、学风、校风建设中的表率作用, 让广大学生党员在活动中加强党性修养, 在实践中得到党性锻炼。
2.通过创先争优活动, 推进独立学院学生党组织建设
一是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独立学院党支部设置的新形式。要适应独立学院内部体制调整和教学、科研管理工作的变化, 在坚持把大学生党支部建在班级、年级的同时, 探索建立学生党支部的新路子, 保证所有大学生党员都能融入组织生活、参与组织管理。二是配齐学生党支部班子。要选好党支部书记和支部成员, 紧密结合学生党建工作的关键领域和热点主题, 重点提升党员骨干的理论水平、党性修养和工作能力。三是推进先进学生党支部创建工作。按照中央要求, 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五个好”和“五带头”具体标准和要求, 努力推进支部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联系同学好的“五个好”先进学生党支部建设[3] 。
二、深入思考、寻找对策, 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独立学院学生党建工作
1.提高认识, 建立推优、育优的体系, 注重“质”“量”并举
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建设的规律表明, 大学低年级是培养、引导青年学生在政治上要求上进的关键时刻[4] 。因此, 尽早地发展学生党员, 是各高校包括独立学院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发展学生党员的过程中, 各个高校务必要正确把握好“量”和“质”的关系。既要保证质量, 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 也要在数量上加以重视, 充分认识到一定规模的党员队伍是党赖以生存的条件, 没有一定的数量作保证, 党的肌体就不可能永葆青春和活力, 在以数量为基础的条件上, 充分提高质量。
2.客观分析, 辩证掌握入党条件, 加强教育管理
当代大学生入党动机的新特点是把党与个人的发展联系起来, 把入党作为参与现实生活的一种条件或资格, 作为一种实现个人发展的现实条件, 他们对党的感情, 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信仰以及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热情较为欠缺。加之长期以来, 各个高校尤其是独立学院在学生入党的条件上相对较为严格, 而在学生入党后又缺乏继续培养的习惯, 对此, 我们应当主张:针对青年学生在入党前、入党时和入党后的各个阶段, 进行分层次、分阶段、有的放矢的教育模式力求建立一个完善的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体系。
自1999年我国第一个高校独立学院建立以来, 纵观独立学院学生党建工作的发展, 我们不难发现, 在新时期加强和改进独立学院学生党建工作, 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一代新人的迫切需要, 党中央提出的“创先争优”这一口号, 正好为独立学院学生党建工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因此, 通过创先争优活动, 积极构建与探索独立学院的学生党建新模式是一个带有挑战性的新课题, 对于促进独立学院的和谐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许丽娜.独立学院学生党建工作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09.
[2]包蕾, 刘娜, 马路.创建独立学院学生党建工作新模式[J].改革与开放, 2010 (4) .
[3]张雪梅.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推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思考[J].黄山学院学报, 2010 (6) .
【关键词】 林业 生态 建设 发展
1.树立正确的观念
1.1 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发展林业要立足于增加资源、改善生态,满足全社会在物质、文化、生理、心理、交往等方面对林业的需要。同时在林业发展中注意解决包括农民在内的生产经营者的收人问题和合法权益,增加廣大林业干部职工的收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特别是解决贫困林场、森工企业和自然保护区贫困职工的脱贫以及基本设施建设问题,要让林业建设的主要依靠力量也步入小康社会建设的行列。
1.2 树立不侵害后代人的生存发展权的道德观 当代人不能为了自己的发展,过度使用资源,造成资源枯竭,环境破坏,使后代人失去生存发展的基础。当代人在利用现有森林资源的同时,既要保护现有森林资源,又要不断发展新的森林资源,为后代人留下生存和发展的资源以及良好的生态系统。
1.3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纵观人类历史,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一个由原始和谐,进入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时期。人类征服自然,对自然资源无节制地索取,对环境的破坏,如果任其扩大和加剧,将必然导致人类文明本身的衰落甚至人类自身的毁灭。为了人类的生存发展,必须抛弃人与自然的冲突模式而走向融合,去探寻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林业发展上,无论是造林、培育和采伐,都应当尊重自然规律。适地适树恢复森林植被,也是减少劳民伤财,求真务实的具体体现,这应当作为林业建设最起码的评价指标来实施。
2.推进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转变,实现由以采伐天然林为主向以采伐人工林为主的转变
林业不仅要满足社会对林产品的多样化需求,更要满足改善生态状况、保障国土生态安全的需要,生态需求已成为社会对林业的第一需求。我国林业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变革和转折期,正经历着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转变。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实现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转变,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要推进这一战略的实施,在战略步骤上,应根据不同地区的生态需要和森林功能,划分生态功能区,采取不同的措施培育和保护不同功能的森林资源。在生产组织和技术措施上,应调整生产技术规程,使森林植被建设由注重取材的经营行为向森林生态系统经营转变,建设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提高生态建设的质量;同时根据生物多样性森林的多种功能利用实际,加大科技研究和成果推广,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让经营者能够便利快捷地得到他们的技术指导,新技术开发研究能够引领林业发展各领域新的技术潮流;在生产关系上,应调整管理体制、投资经营政策等,明确新时期政府和市场在林业建设上不同的责任和义务,真正建立起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政府财政支持体系和市场调控体系,形成适应新时期林业生产力发展的新型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发展模式。
要加大人工林培育,实现由以采伐天然林为主向以采伐人工林为主转变的战略目标。采取强制性措施保护天然林资源。对我国森林利用结构和发展模式进行重大调整,加大人工林培育,逐步实现由采伐利用人工林替代采伐利用天然林,解决木材供需平衡矛盾,真正保护好天然林。充分利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木材及林产品市场潜力大、农村富余劳力多、山地面积大、社会资金充裕的有利时机,通过政府宏观调控,结合市场选择,按照不同所有制经济承担的不同职能实施分类经营,鼓励私人部门发展高投入、高收获的工业原料林及其它林产品,用较少的局部的林地换取全局的生态效益。
3.用市场经济的手段,建立生态建设的机制
要培育生态服务市场,推动生态效益货币化、资本化。生产或消费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消耗,应当计入成本,予以折旧。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中应当包括环境成本,环境成本包括资源开采和获取的成本,环境损坏和恢复的成本,以及当代人占用后代人资源的“用户成本”。
要发展高效益的木材加工业,以加工业发展拉动森林培育,增加“经济人”的利益驱动。应以科学合理的采伐利用引导造林、营林业的发展。森林发达的国家往往是林业加工业发达的国家,如芬兰、瑞典、加拿大等。实践证明,造林和管护不与人们的经济利益追求相一致,消极的保护和被动的建设,往往是低效益甚至是负效应的。
4.要加强宏观调控,坚持政府的财政金融支持,强化依法组织管理
从建设投入上看,林业发展不仅需要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投资,也需要企业、单位、其它投资主体和广大人民群众踊跃参与投资投劳,具有广泛的社会性;从建设工程管理和行为主体上看,需要中央和地方各级计划、财政、农业、水利、林业、国土、环保、司法、行政执法部门以及广大人民的通力合作和参与;从建设收益上看,生态的改善事关整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触及社会各界和全体公民每个人的切身利益。由于生态建设不仅是社会公益性基础工程,而且正是宏大的系统工程,具有投入高、规模大、周期长等特点,在投资上具有很大的外部性,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使他人收益却不会因此得到补偿,社会收益或成本大大高于行为者的个体收益或成本,正面的外部性总是削弱私有部门的投资热情,需要代表全体人民利益的政府进行干预,经济的外部性才可能被内在化。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态建设的公共物品属性、经济外部性和社会性,决定了需要政府加大宏观调控和依法组织管理,以合理配置各种资源,保障生态建设。
政府应把以林业建设为重点的生态建设,纳入政府组织生产公共物品的范畴,将生态建设和林业行政管理以及执法经费纳入各级政府公共财政预算。对规模造林的大户以及带动营林业发展的制浆造纸业、人造板加工业、竹藤加工业等龙头企业,不分所有制,不分地区,不分内外商,加大政府贴息货款扶持,延长贷款期,扶持工业用材林的发展。
【以党建为契机抓发展】推荐阅读:
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2010年工作总结11-27
围绕党建抓广电 抓好广电促发展05-28
抓党建促发展 推动和谐乡镇建设10-25
立足实际抓党建创新思路谋发展12-13
以改革创新精神促进机关党建工作发展05-26
经验材料:以党建引领某事业高质量发展07-16
抓学习抓整改抓落实 党建党委09-25
抓党建回头看07-21
抓党建聚人心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