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总结模板

2024-08-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海绵城市总结模板(精选8篇)

海绵城市总结模板 篇1

摘要:海绵城市作为城市建设新思想,在接受我国各试点城市的试炼。本文简略介绍了海绵城市的提出背景,总结了目前学者所提出的海绵城市建设措施,对其进行了思考。对海绵城市的推广有帮助。

关键词:海绵城市建设措施

一、海绵城市的背景

我国年际降雨变化大,年内降雨季节不均匀,6~9月的降雨量占全年的60%~80%。受维度、海陆影响,东西南北地区气温和降水差异显著,南方靠近海洋水汽充足,北方靠近内陆水汽缺乏,季风由南向北减弱。气候变化不确定性造成夏季暴雨洪水现象不断发生。同时,因城市化迅速发展,多变的降雨现象恶变成了内涝灾害。近几年各地均出现暴雨频频,2015年全国20个省遭遇暴雨灾害,强度为历年罕见。说明城市内雨水排水系统的存在严重缺陷。此外,水污染事件也屡见不鲜。4月江西省新余仙女湖水质污染事件是今年第一起水污染大型事件。我国的水资源因水质污染也面临着严重短缺的现象。然城市对雨水的利用却不尽人意。传统城市排水模式以工程管道方式直排。力求雨水尽快排出,造成雨水不能在城市中下渗和蒸发,影响城市地下水补充,人为增大径流量,违背大自然的规律。

这样一个背景下,2014年我国住房城乡建设部编制了《海面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旨在落实总书记讲话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大力推广“海绵城市”,促进自然积存、渗透、净化,节约水资源,已水生态基础设施为根本的建设。2015年有16个城市成为我国海绵城市首批试点,2016年先后有公布新加入试点城市名单[1]。

二、海绵城市的内涵概念

海绵城市(sponge city),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1]。思想理念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排水防涝思路有一个新的格局,保证了城市和城市周围自然的原水文特征稳定,资源的可持续化。

三、建设措施提出、思考

海绵城市的目标即是使城市拥有面对自然所造成的环境灾害等问题的弹性适应力,增强城市的综合承受能力。表象上缓解城市内涝等问题,实质改善城市的生态系统。为了加快海绵城市的建设,许多学者提出了各种措施。

1、区域水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

如今多数学者在“海绵城市”的建设上更倾向于低影响开发(LID)技术的应用,焦点在防洪内涝的雨水利用及管理问题上。诚然为重点之一,但解决问题的前提应是保护区域水循环过程。在现有城市中,海绵城市的建设要从部分走向整体。要对水生态系统进行区域划分,森林、河流、农田、城市生活区、城市市政区等,不同的区域采取不同保护与修复,建设园林相关的水生态基础设施,使城市基础设施跟上城市化发展,提高城市水涵养水源的能力。

2、以海绵城市为指导进行城市规划

城市进行总体规划时,要把水文条件、因地制宜等放在第一位。此外,俞孔坚教授提出,要建设“海绵城市”,需进行跨尺度的生态规划。要研究水生态系统,不能只关注于水本身这一特殊的环境因子,因为其的流动和循环特点,与土地利用和各类景观要素相关联,受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的广泛影响。应从更高的层次进行研究,将视野从水体扩大到汇水区域或流域以及景观尺度。要认识水域、水体本身的服务对象不仅仅为水生态系统,而是整个生态系统。而跨尺度的水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从宏观上看,要研究水系统在区域或流域中的空间格局,即进行水生态安全格局分析;从中观上看,城市或者乡村的新区和功能区块,主要研究如何有效利用规划区域内的河道等;从微观层面,包括公园、小雨等区域和局域给水单元的具体“海绵体”。上述各层面需落实到土地利用和城市总体规划中。正是由于跨尺度设计,“海绵城市”才能综合解决城市生态问题[2]。

3、有效的雨水、中水回用

作为水循环中对人类最为重要的一步即为降雨。过去的排水将大量降雨直接排走增大了径流量,严重破坏了城市与周遭自然水文特征。在缺水时却又不能有效利用。仇保兴博士提出了建筑雨水利用与中水回用的办法[3]。建筑中灰色水与黑色水分开处理。同时建设绿色屋顶、透水地面和雨水储罐收集雨水。除此之外,在建筑周围建设雨水花园、人工湿地等,目的在于恢复自然水生态系统的雨水渗水、净水、储水、用水。在独栋私人建筑可建设小型人工湿地。雨水城市蒸发量增大对空气质量的提高也有帮助。

4、结合经验及时修改措施

古代人类在长期与水灾害斗争过程中积累的生态价值的实践经验,在城乡选址、水资源管理、水适应性等方面有杰出贡献对如今海绵城市的建设有启示意义。海绵城市作为我国新出台的城市规划概念,在建设系统上有多方面不足,需要对古代技术的借鉴以及现代试点经验的不断完善。

四、结语

海绵城市的提出对我国新型城市化建设规划起重要指导作用。在行之有效的前提,应加以推广。能使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上升空间,使城市质量总体提高。自然水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得到进一步认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也能在良好的水生态系统中得以验证。

五、参考文献

海绵城市综述 篇2

成琼琼

安徽师范大学 14级环境工程

摘要:

关键词:(小五号楷体,3-5个)(引言:撰写文献综述的原因、意义、文献的范围、正文的标题及基本内容提要)海绵城市提出的背景

1.1 我国城市水生态危机现况

2011 年,中国城镇化率首次超过 50%,标志着我国从一个农业大国迈入一个城市化的工业大国[1]。快速城镇化引发大规模的城市扩张,城市化的不断加深则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其中水生态危机尤为突出。

近些年,国内许多大中型城市屡遭暴雨而频现内涝灾害,如 2010 年广州“5·7”暴雨,2011 年的南京“ 7·18 ”暴雨,2012 年北京“7·21”特大暴雨事件。雨洪问题已被推到了城市中生活的每一个人面前,发人深思。

然而,城市面临的水生态问题远不止洪涝灾害,还有水资源短缺和水安全问题与之并存。我国淡水资源总量较多,而人均水资源严重贫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1/4,是全球 13 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我国水资源总体上呈“南多北少”,长江以北水系流域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 64%,而水资源量仅占 19%,可见水资源空间分布和水土组合极不平衡。目前我国每年平均缺水约 500 多亿 m3,2/3 城市缺水,每年我国因缺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 3500 亿元[3]。

与此同时,人类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忽略生态环境,向有限的水资源环境任意排放污染物,导致我国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快速发展的近十年间,我国城市水污染事件多不胜数,贵州都匀矿渣水污染、三门峡水库泄出“一库污水”、四川沱江特大水污染、松花江重大水污染、广东北江镉污染事故等重大化工水污染事件让人触目惊心。其次,兰州市自来水苯超标事件、汉江武汉段水质氨氮超标、甘肃徽县血镉超标事件等水质问题,以及 2009 年以来多地频频曝出居民(儿童为主)血铅超标事件,映射着我国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问题岌岌可危。

我国严峻的水环境污染形势,进一步加剧了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矛盾,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威胁着人类生活健康、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透过这些数据和事件,凸显了我国城市水安全问题亟需有效的解决之道。1.2 我国传统城市建设模式不足

反观我国传统城市建设模式在应对内涝洪灾和水安全问题的能力却存在明显不足,无法有效缓解和改善城市水生态问题,呈日趋恶化之态。这主要归咎于传统城市工程管道式灰色排水基础设施、防洪规划和排水工程规划的落后及雨水资源合理利用意识的薄弱。我国传统城市排水基础设施采取的是工程式管道方式,依赖钢筋水泥现代技术建立起的保护模式,体现的是西方工业时期人力战胜自然的思维方式。然而,在城市高速发展的今天,这种忽略自然力量的思想,导致了滞后的城市排水系统无法应对越来越严重的城市暴雨灾况,暴露了我国传统城市排水系统存在建设之初的标准过低,改建成本巨大,以及对雨污混合污染问题的忽视等不足,内涝、污染、水环境等问题接踵而至。从相关规划编制来看,我国城市普遍缺少雨洪控制利用相关专项规划,仅在排水规划、防洪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中有所涉及;在进行城市排水规划时,也没有确立雨水是资源以及要先合理利用再排放的指导思想。由此可见,我国城市的雨水资源利用意识薄弱,对天然雨水资源的利用率极低,不到 10%,大量雨水资源被直接排走,白白浪费,与我国水资源紧缺形成突出的矛盾面。城市水生态环境是一个综合问题,对城市整体的生态系统、人民生存、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等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我国城市水生态危机和城市建设模式的落后,正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发展,威胁着每个人的生存问题,引起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他们开始反思城市雨洪规划建设和管理模式,急切呼吁转变防洪减灾思路,与洪水为友,变废为宝,从过去单一控制转向综合管理洪水的生态型控制方法[8]。因此,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水生态环境恶化的时代背景下,海绵城市作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发挥城市水生态服务功能,引导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被专业领域学者提出和推广,并成为国家和地方政府解决城市雨洪综合管理的指导方针和战略目标。海绵城市的基本内涵

我国《指南》中对海绵城市的概念进行明确定义: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2.1 海绵城市的建设途径 海绵城市的发展趋势

4.1 海绵城市建设有利于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 4.2 海绵城市建设有利于减少城市洪涝灾害 4.3 海绵城市建设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4.4 对海绵城市的建议和总结

海绵城市长春考察报告 篇3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要求,“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了重要意见,在加快长吉一体化进程中,推进海绵城市的建设与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更是密不可分。海绵城市建设不是一个单纯的目标,而是一个综合目标,即城市发展理念和建设方式转型。吉林省人民政府对于长春市海绵城市的建设发表了重要指示:到2018年,全省海绵城市建设全面开展,长春市等城市先行先试建设取得成效,城市内涝积水点基本得到解决,建设区域实现径流控制率达80%以上;到2020年,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技术及规范标准体系基本建立,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目前长春市正在加快推进海绵城市的各项工程建设,所有的项目正在按照计划稳步的推进。

南溪湿地项目:南溪湿地位于长春市南部新城核心区域,南溪湿地是长春市海绵城市申报试点区域,占地面积310公顷,计划将把文化、生态和游憩有机结合,建设集文化旅游、休闲娱乐、生态保护、教育展示、防洪减灾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市湿地公园,项目计划总投资34.5亿元。作为长春的城市之肾,南溪湿地公园南起南绕城高速公路桥,北至南三环路桥,西起伊通河东岸规划滨河路,东至伊通河东岸规划堤防路,南北距离约3公里,规划占地面积约3.1平方公里。该工程依托河道建湿地,将创造一个模拟自然生态湿地的人造湿地系统,能够有效降解水体污染,净化空气,是城市生态重建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建成后,它将成为长春市的一个新地标。按照工程计划,2015年主要实施土方调配和部分防洪工程。南溪湿地公园建设工程16年6已经正式开工,重点开展了理顺前期、推进征拆、筹集资金等工作。目前,项目可研已编制完成,土地规划、环评等前期手续正在办理。根据伊通河综合治理工程的任务安排,南溪湿地公园、南部新城金腰带和截污、治污、景观、道路交通建设工作将在2017年末完成。

南溪湿地效果图

长春市黑臭水体综合整治工程之南湖汇水区项目(一期):南湖汇水片区属于长春市三大排水系统之一的伊通河流域。项目将整个南湖汇水区打造成为长春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的示范区,对该区域的水系统、水污染、水生态、水景观进行综合的改造治理,重塑“水清、岸绿、乐活”的城市滨水景观绿廊。工程为综合水体治理项目,主要包含永安明沟、动植物公园、师大暗渠、南湖公园、朝阳公园、儿童公园的水系沟通、水污染治理、水生态恢复、景观改造优化工程以及管网改造、暗渠修复、道路翻建、管廊建设工程。工程投资金额130247.3万元,施工计划工期为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

长春市百里伊通河水系生态治理工程—串湖流域项目:

1、长春市城市防洪工程扩建包括:串湖明沟上游防洪工程、串湖明沟下游防洪工程、宋家明沟防洪工程、翟家明沟防洪工程、辅助工程等。

2、串湖流域水生态治理工程。

3、新月区域景观补水输水工程。

4、串湖流域水生态维护工程包括:生态基础设施工程、生态景观工程等。

海绵城市项目专项施工方案 篇4

重庆博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2016年3月

一、综述

1.1编制依据

建设单位提供的施工设计图及图纸会审会议纪要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现场施工条件及周围环境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建标[2002]99号)

《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 152-2010)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

《城市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 152-2010)

《公路工程质量验收评定标准》(JTG F801-2012)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版)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

《重庆市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规范》(DBJ50-064-2007)

《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6修订)1.2 工程概况

本项目位于悦来生态城东北方,起点接悦居路(一期)C段,终点接悦居路(一期)D段。定位为交通服务性支路。本次设计起点桩号为K0+000,自南向北延伸后与悦居路D段衔接,终点桩号K0+345.098。本次田家湾支路的实施范围为:K0+012~K0+333.061,实施长度为321.061m。道路为城市支路,标准路幅宽14m,设计车速20km/h,双向两车道,占地面积 5021m2。按招标文件要求,本工程总工期200天。中标后,我公司通过加强管理、加大投入、科学组织、文明施工,确保按合同规定的时间完工。1.3编制说明

本施工方案,是根据甲方提供的施工图、有关标准及国家规范、规程标准及文件编制的。在施工中,我公司本着对建设单位高度负责的态度,将积极与质量监督部门配合,服从建设单位及监理工程师的管理,从严控制工程质量,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认真做好安全文明施工。同时,在施工中力争“少花钱、多办事、办实事”,将建设单位投资的每一分钱落到实处,以达到有效控制投资的目的,更好更快地交出让建设单位满意的精品工程。

二、施工总体部署及准备工作 2.1总体部署及准备工作

(一)、现场交接准备

我公司在规定的时间内派有关人员进驻施工现场,进行现场交接的准备,其重点是对各控制点、控制线、标高等进行验收和复核,对目前的施工现场进行调整准备,以使整个现场能符合我公司的布置原则及要求。

(二)、技术准备

立即着手技术准备,组织施工人员学习施工规范、会审纪要和施工组织设计,并要熟练掌握施工技术。一方面使有关人员能仔细阅读施工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及相关细节,另一方面开展有关钢筋翻样,木工翻样,混凝土级配,图纸会审,技术交底等技术准备工作,同时根据施工需要编制更为详尽的施工作业指导书,使工程开始就受控于技术管理,从而确保工程质量。

(三)、材料进场计划准备

我公司将根据翻样单,混凝土级配单等及时提供钢筋用量及水泥用量,报送业主备案,并落实有关其他材料供应商报业主审批,同时进行由 我公司组织的采购工作,及时组织前期的周转材料进场,以确保顺利施工。

(四)、人员准备

开工后所有施工管理人员将全部就位,而施工人员将根据现场需要分批进场,并在公司内部备足各类专业的施工操作人员。

(五)、施工过程布置

⑴ 本工程涉及景观、水、电工程等多种专业,结合本工程特点在施工队伍的组织上考虑各种专业队伍同时进场。

景观施工队负责整个工程景观工程 水电施工队负责整个工程水电安装工程 绿化施工队负责整个工程绿化工程

⑵ 施工时以土建施工队的施工顺序为主线,各专业配合,详见施工进度计划表。具体原则先地下,后地上;先做水、电埋设,再做铺装。

⑶ 加强现场协调工作:每天下午在项目经理主持下召开生产协调会,协调材料、劳动力、机械设备、各工种、各工序以及土建同安装之间关系,检查当日计划执行情况,布置次日作业计划。每周一上午抽半小时召开施工现场职工大会,讲上周的工程形象进度、质量、安全执行情况,布置本周各项任务,落实各项措施,明确施工目标。每周同甲方及监理单位召开工程例会,工程项目经理部汇报本周工程 情况及解决的一些问题。

⑷加强施工计划指导作用:根据工程总进度计划的安排,编制月、旬以及各作业班组计划,在此基础上编制材料供应、劳动力和机械使用计划,并以此来考核项目经理部各职能部门以及各承包施工队的工作效率。

⑸做到文明施工及安全生产工作:坚决执行重庆市有关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的各项要求。对所有进场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教育,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对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消防器材、安全工具应配全,定时、定员对安全进行全面严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切实把好安全生产这一 关。

2.2具体工期安排

计划2016年3月开始进行场地土方开挖外运。

三、主要施工方法 3.1、场地平整及测量工程

(一)、施工流程

场地初平→ 轴线的测设 → 标高的确定

(二)、各分项工程的工艺流程

1、平整场地

(1)、场地平整要有排水坡度,设计无要求时,一般应向排水沟方向作不小于2%的坡度,按每20m 的检查点进行逐点检查。

(2)、施工区域内及施工区周围的上下障碍物,应作好拆迁处理或防护措施。如建筑物、构筑物、地下管道、电缆、坟墓、树木等等。

(3)、作好施工场地内机械、运行和道路和排水沟的畅通、牢靠。道路面须高于施工场地地面。

2、工程定位及放灰线(1)、设置测量小组

由项目工程师任组长,选用3 名有测绘专业技术职称的测量员组成测量小组配备经纬仪1 台,自动安平水准仪1 台,搭尺、50m、7.5m 钢卷尺各三把,承担本次工程建设全过程的测量施工任务。

(2)、平面测绘

① 确定主轴线:进场后首先对甲方提供施工定位图进行图上复核,以确保设计图纸的正确。其次,与甲方一道对现场的座标点和水准点进行交接验收,发现误差过大时应与甲方或设计院共同商议处理方法,经确认后方可正式定位。

② 坐标点的保护:用经纬仪将基准点测设在临近建筑物上,经反复 校对无误后,采用红色油漆两个对顶直角等腰三角形标示。

③ 高程的引测: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高程点(绝对标高)和确定的相对标高,分别在周围大角和四面的安全地带,设置高程控制点。3.2、土方工程

(一)、施工流程 放线 → 挖土 → 验评

(二)、主要施工操作要点

1、放线

(1)、施工准备:熟悉施工图纸,与设计方加强联系,弄清各种构筑物的标高尺寸,在图纸上明确标明。

(2)、图纸的测设:根据施工图上各构筑物的底面标高,确定该线路土方的挖深,按平面图确定各处挖掘的范围,撒好槽灰线。无须较高精度。在经自检合格后,要提请设计单位验线。验线合格才可正式开挖。

2、机械土方开挖施工施工要点

(1)、土方开挖前绘制土方开挖图,确定开挖路线、顺序、范围、基底标高、边坡坡度、排水沟、集水井位置以及挖出的土方堆放地点等。绘制土方开挖图应尽可能使机械多挖,减少机械超挖和人工挖方。(2)、机械开挖应深而浅,基底及边坡应预留一层300~500 mm 厚土层用人工清底、修坡、找平,以保证基底标高和边坡坡度正确,避免超挖和土层遭受扰动。

(3)、施工中应经常观测原挡土墙的情况。如发现原挡土墙有松动、变形、位移等情况,应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4)、对已挖部分的土体的监测,为了基础施工阶段的安全,及时掌握挡土体的变形状况,对挡土体进行监测。在护坡一侧设置平行控制线,用经纬仪准线法,定期进行观测,以确保护坡桩的安全。

(5)、雨季开挖、面积不宜过大,应逐段逐片分期完成,注意边坡稳 定,加强对边坡、支撑、围堰等措施的检查。

(6)、为保证土方工程顺利进行,必须搞好坑内排水和地面截水、降水、排洪工作。最简易截水方法是利用挖出之土沿基坑四周或迎水面筑高500~800mm 土堤截水,同时将地面水通过场地排水沟排泄。3.3花池工程

(一)、工艺流程

清场 → 放线 → 挖槽 → 砌筑 → 饰面

(二)、施工准备

1、材料及主要机具:

砖:砖的品种,强度等级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应规格一致。有出厂证明、试验单。

水泥:一般采用325 号矿渣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砂:中砂,应过5mm 孔径的筛。配制M5 及其以上的砂浆,砂的含泥量不超过5%,并不得含有草根等杂物。

掺合料:石灰膏,粉煤灰和磨细生石灰粉等,生石灰粉熟化时间不得少于7d。

2、作业条件:

已放好基础轴线及边线;立好皮数杆(一般间距15~20m,转角处均应设立),并办完预检手续。常温施工时,砖必须在砌筑的前一天浇水湿润,一般以水浸入砖四边1.5cm左右为宜。砂浆配合比已经试验室确定,现场准备好砂浆试模(6块为一组)。

(三)、操作工艺

1、工艺流程:

拌制砂浆 →确定组砌方法→排砖撂底→砌筑→抹防潮层

2、拌制砂浆:

(1)、砂浆配合比应采用重量比,并由试验室确定,水泥计量精度为 ±2%,砂、掺合料为±5%。

(2)、宜用机械搅拌,投料顺序为砂→水泥→掺合料→水,搅拌时间不少于90S。

(3)砂浆应随拌随用,一般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须在拌成后3h和4h 内使用完,不允许使用过夜砂浆。

(4)、确定组砌方法:组砌方法应正确,一般采用满丁满条。里外咬槎,上下层错缝,采用“三一”砌砖法,严禁用水冲砂浆灌缝的方法。

(5)、排砖撂底:基础大放脚的撂底尺寸及收退方法必须符合设计图纸规定,如一层一退,里外均应砌丁砖;如二层一退,第一层为条砖,第二层砌丁砖。大放脚的转角处,应按规定放七分头,其数量为一砖半厚墙放三块,二砖墙放四块,以此类推。

(6)、砖基础砌筑:砖基础砌筑前,基础垫层表面应清扫干净,洒水湿润。先盘墙角,每次盘角高度不应超过五层砖,随盘随靠平、吊直。砌基础墙应挂线,墙反手挂线。基础标高不一致或有局部加深部位,应从最低处往上砌筑,应经常拉线检查,以保持砌体通顺、平直,防止砌成“螺丝”墙。基础大放脚砌至基上部时,要拉线检查轴线及边线,保证基础墙身位置正确。同时还要对照皮数杆的砖层及标高,如有偏差时,应在水平灰缝中逐渐调整,使墙的层数与皮数杆一致。各种预留洞、埋件、拉结筋按设计要求留置,避免后剔凿,影响砌体质量。变形缝的墙角应按直角要求砌筑,先砌的墙要把舌头灰刮尽;后砌的墙可采用缩口灰,掉入缝内的杂物随时清理。安装管沟和洞口过梁其型号、标高必须正确,底灰饱满;如坐灰超过20mm 厚,用细石混凝土铺垫,两端搭墙长度应一致。抹防潮层:将墙顶活动砖重新砌好,清扫干净,浇水湿润,随即抹防水砂浆,设计无规定时,一般厚度为15~20mm,防水粉掺量为水泥重量的3%~5%。

(7)、砌砖墙:

组砌方法:砌体一般采用一顺一丁(满丁、满条)、梅花丁或三顺一 丁砌法。

排砖撂底(干摆砖):一般第一层砖撂底时,根据弹好的位置线,认真核对其长度是否符合排砖模数,如不符合模数时,有破活,七分头或丁砖应排在中间或其它不明显的部位。

选砖:砌清水墙应选择棱角整齐,无弯曲、裂纹,颜色均匀,规格基本一致的砖。敲击时声音响亮,焙烧过火变色,变形的砖可用在基础及不影响外观的内墙上。

盘角:砌砖前应先盘角,每次盘角不超过五层,新盘的大角,及时进行吊、靠。如有偏差要及时修整。盘角时要仔细对照皮数杆的砖层和标高,控制灰缝大小,使水平灰缝均匀一致。大角盘好后再复查一次,平整和垂直完全符合要求后,再挂线砌墙。

挂线:砌一砖厚混水墙时宜采用外手挂线,可照顾砖墙两面平整,为下道工序控制抹灰厚度奠定基础。

砌砖:砌砖宜采用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的“三一”砌砖法,即满铺、满挤操作法。砌砖时砖要放平。砌砖一定要跟线,“上跟线,下跟棱,左右相邻要对平”。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一般为10mm,但不应小于8mm,也不应大于12mm。为保证清水墙面主缝垂直,不游丁走缝,当砌完一步架高时,宜每隔2m 水平间距,在丁砖立楞位置弹两道垂直立线,可以分段控制游丁走缝。在操作过程中,要认真进行自检,如出现有偏差,应随时纠正。严禁事后砸墙。清水墙不允许有三分头,不得在上部任意变活、乱缝。砌清水墙应随砌、随划缝,划缝深度为8~10mm,深浅一致,墙面清扫干净。混水墙应随砌随将舌头灰刮尽。砌筑砂浆应随搅拌随使用,一般水泥砂浆必须在3h 内用完,水泥混合砂浆必须在4h 内用完,不得使用过夜砂浆。

(8)、雨期施工:雨期施工时,应防止基槽灌水和雨水冲刷砂浆;砂浆的稠度应适当减小。每天砌筑高度不宜超过1.2m,收工时覆盖砌体上 表面。

(9)、饰面: ① 工艺流程:

准备工作 → 试拼 → 弹线 → 试排 → 刷水泥浆及铺砂浆结合层→ 铺花岗岩→ 灌缝、擦缝 → 打蜡

② 准备工作:

基层处理:将地面垫层上的杂物清净,用钢丝刷刷掉粘结在基层上的砂浆,并清扫干净。

(四)、质量标准

1、砖的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砂浆品种符合设计要求,强度必须符合相关规定。

3、砌体砂浆必须饱满密实,实心砖砌体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小于80%。

4、砖砌体上下错缝,每处无四皮砖通缝。

5、砖砌体接槎处灰缝砂浆密实,缝、砖应平直;每处接槎部位水平灰缝厚度不小于5mm 或透亮的缺陷不超过5 个。

6、面层所用板块品种、规格、级别、形状、光洁度、颜色和图案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7、面层与基层必须结合牢固,无空鼓。

8、板块镶贴质量:任何一处独立空间的石板颜色一致,花纹通顺基本一致。石板缝痕与石板颜色一致,擦缝饱满与石板齐平,洁净、美观。

9、用料尺寸准确,边角整齐,拼接严密,接缝顺直。

(五)、成品保护

1、基础墙砌完后,未经有关人员复查之前,对轴线桩应注意保护,不得碰撞。

2、基础墙回填土,两侧应同时进行,防止回填时挤歪挤裂。回填土应分层夯实,不允许向槽内灌水取代夯实。

3、回填土运输时,先将墙顶保护好,不得在墙上推车,损坏墙顶和碰撞墙体。

4、砂浆稠度应适宜,砌墙时应防止砂浆溅脏墙面。

(六)、地面施工

1、挖方与填方施工

根据设计的标高进行挖填土方。填方时应当先深后浅、先分层填实深处,按施工规范每填一层就夯实一层。挖方时挖出的适宜栽植的肥沃土壤,要临时堆放在广场边,通知监理业主处理。

2、场地平整与找坡

挖填方工程基本完成后,对挖填出的新地面进行整理。要铲平地面,使地面平整度限制在0.05 米内。根据各坐标桩标明的该点填挖高度和设计的坡度数据,对场地进行找坡,保证场地内各处地面都基本达到设计的坡度。根据场地旁存在建筑、园路、管线等因素,确定边缘地带的竖向连接方式,调整连接点的地面标高。还要确认地面排水口的位置,调整排水沟管底部标高,使广场地面与周边地平的连接更自然,排水、通道等方面的矛盾降到最低。

3、素土夯实

素土夯实是重要的质量控制工作,首先应清除腐植土,清除日后地面下陷隐患。

(1)、基础开挖时,机械开挖应预留10—20cm 的余土使用人工挖掘。(2)、当挖掘过深时,不能用土或细石等回填。

(3)、夯实:当挖土达到设计标高后,可用打夯机进行素土夯实,达到设计要求素土夯实的密实度。当夯实过程中如果打夯机的夯头印迹基本看不出时,用环刀法进行密实度测试。如果密实度尚未达到设计要求,应不断夯实,直到达到设计要求为止。

4、碎石垫层

(1)、首先要控制碎石的质量。根据肉眼观察,禁止风化碎石进场,避免树枝等有机质混入,并按设计要求控制石子颗粒大小。

(2)、标高的控制。为保证广场和路面标高合理,控制造价,保证施工质量,控制好垫层的厚度很重要。在回填时先在场地内设置好标高控制点,并注意对控制点的保护。回填时其虚铺厚度应有所控制,以便在夯实后能达到要求。

(3)、碎石垫层的夯实。由于考虑到本工程为园路工程,路面荷载较小,同时路幅较窄,一般采用打夯机夯实,夯实前应铺摊50mm 厚的碎石,然后夯实。

5、路牙安装

在砼垫层上安置路牙,先应检查轴线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校对。圆弧处可采用20-40CM长度的路牙拼接,以便利于圆弧的顺滑,严格控制路牙顶面的标高,接缝处留缝均匀。外侧细石混凝土浇注紧密牢固。嵌缝清晰,侧角均匀,美观。路牙基础宜与地床同时填挖辗压,以保证有整体的均匀密实性。;路牙安装要平稳牢固,其背后要应用灰土夯实。

6、面层的铺装

(1)、面层铺装是又一个重要的质量控制点,必须控制好标高,结合层的密实度及铺装后的养护。

(2)、在完成的稳定层上放样,根据设计标高和位置打好横向桩和纵向桩,纵向线每隔板块宽度1条,横向线按施工进展向下移,移动距离为板块的长度。

(3)、在稳定层上扫净后,洒上一层水,略干后先将1:3 的干硬性水泥砂浆在稳定层上平铺上一层,厚度为2cm 厚作结合层用,铺好后抹平。

(4)、再在上面薄薄的浇一层水泥浆,然后按设计的图案铺好,注意留缝间隙按设计要求保持一致,面层每拼好一块,就用平直的木板垫在顶 面,以橡皮锤在多处振击(或垫上木板,锤击打在木板上)使所有的石板的顶面均保持在一个平面上,这样可使园路铺装十分平整。

(5)、路面铺好后,再用干燥的水泥粉撒在路面上并扫入砌块缝隙中,使缝隙填满,最后将多余的灰砂清扫干净。以后,石板下面的水泥砂浆慢慢硬化,使板与下面稳定层紧密结合在一起。

(6)、施工完后,应多次浇水进行养护。

7、面层施工

①单色施工工序 基础处理—涂层处理—配料—胶石拌合—下料抹平压实—伸缩

缝制作—成品保护—交付使用。

②图案施工工序 基础处理—涂层处理—图案定位—图案边缘制模—配料—胶石

拌合—下料抹平压实—成品保护—拆模—交付使用。

8、铺装面伸缩缝处理,具体根据施工图的要求。

(七)、质量标准

1、饰面石材板的品种、防腐、规格、形状、平整度、几何尺寸、光洁度、颜色和图案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要有产品合格证。

2、表面平整、洁净;拼花正确、纹理清晰通顺,颜色均匀一致;非整板部位安排适宜,阴阳角处的板压向正确。

3、缝格均匀,板缝通顺,接缝填嵌密实,宽窄一致,无错台错位。

4、突出物周围的板采取整板套割,尺寸准确,边缘吻合整齐、平顺。

(八)、成品防护措施

铺装完后严禁早期上人走动,表面覆盖锯末、席子、编织袋等予以保护。

(六)、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线角不直、缝格不匀、不直:主要是施工前未认真按照图纸尺寸,核对结构施工的实际尺寸,以及分段分块弹线不细,拉线不直和吊线校正检查不勤等原因所造成。

2、打胶、嵌缝不细:这与渗漏和美观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尤其要注意不同材料交接处、伸缩缝等交接处。首先操作人员必须认真坚持有人检查与无人检查一个样,其次管理人员要一步一个脚印,每步完成后都要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验收。

2016

重庆博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悦来生态城田家湾支路工程及悦来高义口

环路平场工程项目部

海绵城市——宣传栏文稿 篇5

中国是一个严重干旱缺水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2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每年缺水总量达400亿立方米。

在全国600多座城市中:

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世界银行测算:

中国每年因干旱缺水造成的直接经济送损失约为2450亿元。

/ 12

城市问题-涝

中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洪涝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大约2/3的国土面积有不同类型和不同危害程度的洪涝灾害。1990年以来,全国年均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达1100亿元左右,占同期全国GDP总量约2%。

/ 12

问题-黑臭水体

每年因水污染直接经济损失约为3000亿元

/ 12

国务院办公厅指导意见

/ 12

海绵城市体系

海绵城市改造工程是为了使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使用环境改变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储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 12

海绵城市改造工程

打造海绵城市不是重编城市规划,而是将其理念贯穿于各级城市规划,不是大拆大建,而是实现多层次的水循环,不是取代大排水系统,而是强化和优化。

总结:

/ 12

海绵城市建设·六大要素

1、渗

加强自然的渗透,把渗透放在第一位。其好处在于,可以避免地表径流,减少从水泥地面、路面汇集到管网里,同时,涵养地下水,补充地下水的不足,还能通过土壤净化水质,改善城市微气候。

园区道路、居住区道路、停车场铺装材料可改为透水混凝土,加大雨水渗透量,减少地表径流减少了直接性雨水对路面冲刷然后快速径流排水对于水源的污染。

/ 12

海绵城市建设·六大要素

2、蓄

即把雨水留下来,要尊重自然的地形地貌,使降雨得到自然散落。把降雨蓄起来,以达到调蓄和错峰。总体常用形式有两种:塑料模块蓄水、地下蓄水池。

雨水蓄水模块是一种可以用来储存水,但不占空间的新型产品;具有超强的承压能力;95%的镂空空间可以实现更有效率的蓄水。配合防水布或者土工布可以完成蓄水,排放。

/ 12

海绵城市建设·六大要素

3、滞

延缓短时间内形成的雨水径流量。例如,通过微地形调节,让雨水慢慢地汇集到一个地方,用时间换空间。通过“滞”,可以延缓形成径流的高峰。

总结为三种:雨水花园、生态滞留池、渗透池、人工湿地。

/ 12

海绵城市建设·六大要素

4、净

通过土壤的渗透,通过植被、绿地系统、水体等,都能对水质产生净化作用。雨水净化系统根据区域环境不同从而设置不同的净化体系,而现阶段较为熟悉的净化过程分为三个环节:土壤渗滤净化、人工湿地净化、生物处理。

生物进化 介质净化

/ 12

海绵城市建设·六大要素

5、用

在经过土壤渗滤净化、人工湿地净化、生物处理多层净化之后的雨水要尽可能被利用,不管是丰水地区还是缺水地区,都应该加强对雨水资源的利用。不仅能缓解洪涝灾害,收集的水资源还可以进行利用。

广泛用途:景观用水、灌溉用水、消防用水等

/ 12

海绵城市建设·六大要素

6、排

是利用城市竖向与工程设施相结合,排水防涝设施与天然水系河道相结合,地面排水与地下雨水管渠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一般排放和超标雨水的排放,避免内涝等灾害。

当雨峰值过大的时候,地面排水与地下雨水管渠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一般排放和超标雨水的排放,避免内涝等灾害。不仅降低了雨水峰值过高时出现积水的几率,也减少了第一时间对水源的直接污染。

海绵城市定义、政策及技术介绍 篇6

一、海绵城市定义

顾名思义,“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海绵城市”遵循“渗、滞、蓄、净、用、排”六字方针,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从而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三大功能。

“海绵城市”的本质是改变传统城市建设理念。传统城市习惯于战胜自然、改造自然的城市建设模式,结果造成严重的城市病和生态危机;“海绵城市”则是顺应自然、尊重自然的低影响发展模式。在城市排水上,传统城市建设模式是以“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控制为主要规划建设理念,而“海绵城市”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控制为主要规划建设理念,追求城市人水和谐。

二、海绵城市建设相关政策

2014年10月22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提出了海绵城市建设--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的基本原则,规划控制目标分解、落实及其构建技术框架,明确了城市规划、工程设计、建设、维护及管理过程中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的内容、要求和方法,并提供了我国部分实践案例。

2014年12月31日,《财政部 住房城乡建设部 水利部关于开展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财建﹝2014﹞838号)发布,明确中央财政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给予专项资金补助,一定三年,具体补助数额分档确定。

2015年4月2日,国务院发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5〕17号),明确积极推行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建设滞、渗、蓄、用、排相结合的雨水收集利用设施。新建城区硬化地面,可渗透面积要达到40%以上。

2015年10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号),意见明确,通过海绵城市建设,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2015年12月10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开发银行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开发性金融支持海绵城市建设的通知》,通知要求国家开发银行作为开发性金融机构,要把海绵城市建设作为信贷支持的重点领域,更好地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各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把国家开发银行作为重点合作银行,加强合作,增强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资金保障,用好用足信贷资金,为海绵城市建设助力。

三、海绵城市建设技术

海绵城市实践在不同层面有:庭院雨水系统、道路雨水系统、景观水体系统等。这些系统会利用以下几种技术或者综合利用集几种低影响开发技术设施。

1、透水铺装 按照材料不同可分为透水砖、透水水泥混凝土和透水沥青混凝土铺装,嵌草砖、园林铺装中的鹅卵石、碎石铺装等也属于渗透铺装。透水砖铺装和透水水泥混凝土铺装主要适用于广场、停车场、人行道以及车流量和荷载较小的道路,如建筑与小区道路、市政道路的非机动车道等,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还可用于机动车道。

2、屋顶绿化

也称种植屋面,屋顶绿化也是一种美观又经济的节水方式。对市区各大立交桥桥体、隧道墙体进行垂直绿化,栽植爬墙虎、常春藤等攀缘类植物。在市区部分区域进行屋顶绿化,可以有效减少屋面径流总量。

3、植草沟

指种有植被的地表沟渠,可收集、输送和排放径流雨水,并具有一定的雨水净化作用。植草沟适用于建筑与小区内道路,广场、停车场等不透水面的周边,城市道路及城市绿地等区域,也可作为生物滞留设施、湿塘等低影响开发设施的预处理设施。

4、下沉式绿地

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研究论文 篇7

关键词:雨水利用;低影响开发;防洪排涝

1雨水综合利用

1.1雨水利用流程

建设项目屋面及硬化地面产生的径流通过项目区内雨水收集系统排入就近的下凹式绿地内,拦蓄入渗到地下,下凹式绿地蓄满后通过项目区内道路布设的雨水口排入雨水管道,经雨水沉砂池沉淀后汇入雨水调蓄池内或排入项目区内生态景观水体。雨水调蓄设施蓄满后,超过设计标准的雨水溢流排入区域市政雨水管道或项目区内雨水花园等景观水体。集雨池收集的雨水经过滤后,通过灌溉系统最终用于项目区乔灌木及绿地灌溉或道路浇洒,提高雨水资源利用率,改善区域水环境。总之,通过雨水综合利用,可以涵养地下水资源,同时能够缓解下游区域雨水管网的排水压力。

1.2雨水综合利用系统

1.2.1雨水净化系统

土壤渗滤净化:雨水在收集的同时进行土壤渗滤和净化,通过穿孔管将收集的雨水排入次级净化池或贮存在渗滤池中;遇到降雨强度较大的雨水可通过土壤渗滤的表层水经过水生植物初步过滤后排入初级净化池中。人工湿地净化:为了营造湿润的水环境,项目区内配置人工湿地,分为2个处理过程,一是初级净化池,净化未经土壤渗滤的雨水;二是次级净化池,进一步净化初级净化池排出的雨水,以及经土壤渗滤排出的雨水;经二次净化的雨水排入下游清水池中,或用水泵直接提升到贮水池中。初级净化池与次级净化池之间、次级净化池与清水池之间采用提升系统—水泵进行循环。

1.2.2雨水利用

雨水利用的主要景观措施有:屋面集水收集、屋顶绿化、滞留池、生态调节池、植草沟、人工湿地等。雨水间接利用采用渗滤沟、渗滤池、花畦等方式将雨水渗入土壤,涵养地下水或回灌至地下水层。渗滤池:渗滤池与池塘、洼地相配合,池塘与洼地维持少量水位,池底覆以土壤并种植吸附污染物的水生植物,起到调蓄集水的作用,维持水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起到亲水及视觉美化的效果。渗透性地面铺装一般采用透水砖,渗透系数介于6.0×10-2~1.8×10-1让宝贵雨水回归大地,解决地下水回灌问题,起到入渗、滞留的作用,有减洪、水质净化与地下水涵养的优点。

1.2.3雨水收集系统

道路渗滤沟:考虑到景观和功能需求,在主要道路和广场上未使用透水砖。因道路广场的标高大于绿地标高,道路广场上的雨水可以汇聚到周边绿地内,再渗透到地下。园内一般道路采用透水砖,以级配砂石作为垫层,在级配砂石垫层内铺设全透型排水软管,便于雨水下渗。根据具体位置及路幅宽度不同,渗滤沟有以下几种形式:①主园路渗滤沟:路幅宽6m,行人较多,雨水稍有污染,结合绿地过滤设计渗滤沟;②硬质广场路面:结合地面坡度及铺装设计,广场中每隔20m左右设置渗滤沟;③3m宽园路:渗水砖路面+渗滤沟+穿孔集水管;④木栈道:栈道下方设置低洼绿地;⑤停车场:设计多孔沥青车道结合植草砖停车区,尽可能让雨水下渗,此处雨水污染较大,结合弃流及土壤渗滤设置穿孔管集水。

1.2.4雨水贮存系统

人工湖:结合景观水景要求设计人工湖,包括初级净化池、次级净化池、清水池。雨水利用时主要从清水池采用提升系统抽取,供冲厕用水以及补充绿化灌溉用水;少量溢出的雨水排入市政雨水管。设计时常水位标高比溢流口低10cm,而驳岸的标高则根据常水位来设计,使降雨蓄存量增加,保证至少单次降雨量在50mm以下时不会产生溢流,既保持了平时湖水充盈的亲水效果,又为雨季蓄水打下了基础。人工湖设计时配置若干水生植物种植池,在丰富湖区景观的同时,也承担着沉积雨水带来的泥沙的作用。为保证湖水清洁,防止水质恶化,中水处理系统对湖水进行循环处理,同时为附近绿地喷灌系统提供水源,使得汇集的雨水得以充分利用。

2结语

一些城市一场暴雨就会引发市民们戏称的“看海”现象,一定程度反映了正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城市雨水系统建设存在的问题。建设海绵城市,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雨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使城市在雨水利用过程中发挥收缩自如的海绵体作用。有利于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水资源、增强城市防洪能力,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海绵城市道路排水的系统设计论文 篇8

关键词:海绵城市;道路;排水系统;设计

1海绵城市理念

众所周知,海绵是一种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质和水分性质的多孔材料,其中力学性质是指其能够快速恢复形变、进行压缩和回弹等,而水分性质则是指它的吸水、持水和释水功能。海绵城市是以此为基础提出的,海绵城市在面对自然灾害等环境变化时具有一定的弹性,同时能够吸水、渗水、蓄水、净水,实现水资源的再利用。海绵城市理念下的排水系统,能够避免洪涝灾害的发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缓解水资源紧缺的现状。海绵城市的理念是由国外提出的,同时各国都在进行积极的应用实践,并且取得了相当不错出成绩,而我国在2014年选取了30个试点城市推广海绵城市理念,为新型城市的建设打下了基础。

2海绵城市概念下构建排水系统的优势

2.1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水资源的质和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紧缺的国家,并且存在水资源污染问题。为了解决资源需求之间的矛盾,必须要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海绵城市理念下的排水系统设计综合考虑了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和城市雨水管道系统,具备了海绵城市的优点,不仅能够发挥排水系统的基本功能,快速排除积水,净化水资源,通过蓄水实现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缓解水资源短缺现状。

2.2增强环境的适应能力

每个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气候不同,导致降雨量不同。一些城市的降雨比较集中,且雨量大,对给排水系统造成很大的压力,容易出现内涝情况。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提高降雨传输的有效性,利用防、排、蓄等方式,快速的疏通雨水,降低不透水路面给降雨排放带来的压力,让城市能够更好的适应环境的变化。

2.3恢复受损害的水体

海绵城市理念下排水系统的优化设计是对专业技术和自然途径的结合,维持自然水文特征,加强城市原有生态系统的保护。在进行城市建设时遵循生态优先的原则,降低对于水体生态环境的破坏,净化雨水,恢复水体。通过综合分析自然降水、地表水、地下水的水量,城市水循环特征,实现地下管网的科学设计。

3海绵城市概念下排水系统设计原则

3.1要与城市规划体系相结合在建设排水系统时,要考虑到本城市水资源的供需求情况,分析防洪、排涝、供水和环境保护等问题,与城市规划体系相结合,保障所建立的排水设施能够解决当前城市发展的需求,并且在随后的城市化进程中进行完善。

3.2要加强相关技术研究

排水系统的构建属于城市的基础设施,对于城市的综合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要加强对于排水系统构建的重视。我国海绵城市的建设发展较晚,无论是相关政策,还是施工经验都比较少,属于一边建设一边摸索的状态。因此,在构建海绵城市下的排水系统时,要不断开拓,加强对相关技术的深入研究,同时吸取国外先进的思想理念和建设经验,结合当地建设的实际和中国已有的部分经验,研发适合中国国情的排水技术。

3.3要保证开发力度的科学性

在实施建设时要采用低影响的形式,结合已有排水系统的情况和城市排水的需求情况,调整不透水面积的比例,尽量降低对人们生活影响的同时,加快水循环。

3.4落实体系建设责任制

在建设和完善现有的排水系统时,要考虑到该城市现有的基础设施水平,以此为基础,制定合理的排水方案,同时要严格落实系统建设的责任制,增加工作人员的责任感,提高建设的效率。

3.5要建立相关的数学模型

排水系统的建设需要工作人员依据科学推理数值,进行科学模拟实验,也就是借助数学模型,科学的划分城市发展的规模,保护原有的湿地、湖泊和河流,应对自然灾害的发生。

3.6提倡和推行试点工程

要选取一些经济条件比较完善的城市,根据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对该城市已有的排水系统进行更新和完善,总结施工经验,针对性的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大范围的推广此种理念奠定基础。

3.7加强对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视

海绵城市建设注重综合目标实现,要求加强对城市规划设计,强调自然水文条件保护,有效整合、统筹规划已有自然资源,充分利用城市绿地和水系空间,确定城市低影响开发地区,遵循设计基本原则,将具体要求与设计内容融入城市建设排水设计中,达到多重径流雨水控制目的,以此恢复城市良性水循环利用系统。

3.8加强城市的专项规划设计

城市专项规划设计主要有3类基础性设施:城市水系统、道路交通系统和绿地系统。在城市建设规划活动中,城市水系统设计涉及的水工程项目十分广泛。通过一系列手段净化绿地自身和附近的硬化区域的雨水,实现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和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有序连接的目的。

4总结

总结言之,海绵城市的理念和思想具有先进性,持续性和有效性,有利于在保证城市水生态安全基础上,推动我国城镇化建设传统观念的转变和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更好地做好海绵城市给排水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和政府,市场以及社会民众的共同努力,才能注意和规避当前建设“海绵城市”所遇到的问题,并展望其新兴发展趋势,为我国“海绵城市”的建设不断积累经验,对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引领我国“海绵城市”的构建都具有积极而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贾真.基于海绵城市概念下给排水系统构建问题的研究[J].江西建材,2016,(15):31.

上一篇:多媒体课件在护理教学查房的应用论文下一篇:中秋文艺晚会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