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推荐8篇)
前言
一、如何定位《生活与哲学》
《生活与哲学》这门课是一门什么样的课?这本书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在这门课和这本书中,我们要告诉学生什么?这是首先要明确的。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一课程的基本性质就是:对高中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的教育,为他们进一步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基础。
这门课要讲的不是一般的哲学,不能把它讲成哲学概论,也不能用其他哲学派别来冲击和淡化这门课的主题,我们必须时刻牢记这门课程的主题和任务是: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的教育。当然,不能教条主义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讲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不能仅仅局限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放到整个人类哲学发展的长河中予以考察,让学生在与中西哲学的对比中,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强大的现实力量。我们常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总结了以往哲学思想的优秀成果,这不是一句空话。应该让学生初步认识到,与西方哲学、中国传统哲学相比,马克思主义哲学处在一个什么位置上。教材力图通过对课程内容的建构,通过教师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初步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前所未有的科学真理性和指导人民改造世界的伟大力量。
比如说,哲学是怎样起源的,这原本是一个哲学味道颇浓的话题。我们把这一问题放到了“生活处处有哲学”这一框中。通过对案例、情境和问题的思考,引出结论:哲学源于人们的实践和在实践中对世界的思考。只要是正常的人,他就有生活和实践,就会思考,因而就会不自觉地与哲学发生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哲学家们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呢?我们在“专家点评”栏目中,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提供给了学生。这师徒二人认为哲学起源于“惊讶”、“惊异”、“迷惑”,这对不对呢?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比,谁更高明呢?当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因为“惊讶”、“惊异”、“迷惑”等是一种主观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是怎样产生的?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可见,柏拉图师徒对哲学起源问题的追问停留在了半路上,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把问题追到了根子上。
新教材既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又具有鲜明的思想政治导向。这种导向不是生硬地强加给学生,而是通过逐步引导自然而然地完成的。
二、《生活与哲学》教材的突出特点
教材的编写是以新的课程观、教材观、知识观和教学观作指导,全面贯彻课标的各项要求,吸收了近年来学界取得的新成果,纠正了一些习以为常但实际上并不科学的说法,因而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其重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教材的第一个重要特点是贴近时代,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的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这一特点要求我们在使用教材时,必须正确处理思想政治课和时代发展的关系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应当体现时代要求。”每一门思想政治教育课都要体现时代要求,都要贴近时代,都要有时代感和使命感。哲学尤其应该如此。这是由哲学自身的性质和学科特点决定的。马克思说:“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恩格斯说:“任何哲学只不过是在思想上反映出来的时代内容。”任何真正的哲学都应该体现时代的精神,解决时代的课题和任务。离开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哲学就失去了存在的土壤。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任务和要求,这种任务和要求反映到人们的头脑中就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心理,以及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观点和理论。这些反映时代任务和要求的“心理”、“观点”、“知识”和“理论”就构成了一个时代的精神。哲学总是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来概括自己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凝聚自己时代最精致、最珍贵的精神财富,从而成为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一位历史学家说,历史是哲学的姥姥家。的确如此,历史时代是孕育哲学的母体和沃土,离开了一定时代的社会实践,就没有哲学。只有脚踏现实的土地,理论才会有生命力;只有跟上时代的节拍,理论才会有说服力。因此,贴近时代,对于《生活与哲学》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
(二)教材的第二个重要特点是贴近实际生活,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这一特点要求我们在使用教材时,必须正确处理理论和实际生活的关系
构建以实际生活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使《生活与哲学》成为一本有实效性的教材,是我们编写教材的基本追求。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有一种现象:一些学生认为老师所讲的,除了应付考试外,和自己再无任何关系。这种现象不能不说是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脱离学生实际生活的反映。
哲学产生于人们对生活、实践所提出的问题的追问和反思,因此,如何从具体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中引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理和方法,是我们在编写过程中致力探求的重要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反映了物质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它的研究对象是我们周围的客观世界,首先是我们的社会实际生活。因此,从社会实际生活出发讲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应有之义。
如果我们认识和处理不好这一关系,哲学教学脱离实际生活,学生就会以为他们在课堂上所学的只是某种与自己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无关的书本上的东西,就会导致对这门课程失去兴趣,甚至敷衍了事。
这里所说的实际生活,即社会生活,对此不能只作狭隘的理解。不能仅仅理解为个人的生活,更不能只看作是休闲、娱乐和学生周围的琐事。它当然也包括学生的个人生活,但它是指学生生活于其中的人类社会和物质世界,包括现实的和历史的,中国的和外国的,经济的、政治的和文化的丰富内容。当我们为了引导学生学习哲学而从无比丰富的生活的海洋中选取素材时,取舍的标准首先不是空间上的远近或时间上的古今,而是是否和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密切相关。某一思想或事件,尽管在时空上离我们很远,但它在历史的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典型的意义,对于哲学思想的理解和掌握,对于能力、素质的形成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关系重大,就属于我们应当选取的范围。相反,某些事情尽管发生在今天,出现在我们身边,但不具有典型意义,对于正确认识世界影响甚微,就不在我们选取的范围内。
理论之树怎样才能常青?理论必须脚踏现实的土地,立足时代的发展。离开了实际生活,理论就没有根了,就变成灰色的了。只有来自生活的理论,才能解释和说明生活,才能指导人们更好的生活。
因此,我们在编写《生活与哲学》时,始终紧扣社会生活的主题,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力图实现学科知识与社会生活、理论呈 现过程与学生认知过程的有机统一,努力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
(三)教材的第三个重要特点是贴近学生,致力于把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适合学生成长的特点结合起来
如何让学生感觉到上好思想政治课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不上好这一课,就无法很好的立足社会,无法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是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探索解决的问题,也是我们在编写《生活与哲学》时着力思考和探索的一个问题。
贴近学生,就要从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能力出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遵循学生的生理、心理及认识发展规律来编写教材,把对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用的学生感兴趣的知识、原理和方法写进教材。选取的标准就是看是否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体地说,就是要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有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是我们在选择知识、原理和素材时,必须牢牢把握和遵循的原则。
学生真正需要的知识是什么?把什么样的知识教给学生,用什么样的思想教学生,才是对学生有益的,能帮助他们走向光明的前途,拥有美好的未来?一个简单的事实是,一个人只有正确地认识了世界和人生,才有可能在自己的生活和实践中取得成功。所谓正确地认识世界和人生,就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有了正确的世界观,看世界时不出偏差,才会在生活中不碰壁,游刃有余,取得成功。因此,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与学生自身的利益和未来的发展是完全一致的。真理从来都是益人的,谬误永远都是害人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科学,是真理,人类发展需要科学,社会进步呼唤真理。学好哲学,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可以终身受益。
(四)教材的第四个重要特点是着眼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课程实施的开放性和实践性。这一特点要求我们在使用教材时,注意把知识的传授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有机结合起来
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基础的奠定,同课程设计的开放性、实践性是紧密联系的。前者是目的,后者是手段。我们在课程设计上特别注意在引领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能仅仅理解为走出课堂,从事社会活动;“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不能片面理解为放弃课堂的传道授业,离开教师的讲解与引导,完全由学生自主研讨和辩论。正确理解和运用“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应该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为前提。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关键,是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如何思考呢?掌握知识是学生进行正确思考和形成创新精神的前提条件。教材决不是不注重知识传授,而是改革创新知识的传授方式。在这一点上与传统有别。
这种区别主要表现在,特别注意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从过程和结果两个方面呈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内容目标。它的着眼点不是知识和技能的简单给予,而是把形成知识的过程的体验、把获取知识的能力的培养放到了突出的位置。在给予学生知识的时候,不是把知识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而是提供案例、问题和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体验、去选择、去解决,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自己去判断是不是、能不能、该不该、值不值,自己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从中了解、领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让学生切实感到,教材中所讲的那些原理是经过他们自己思考得出的结论,而不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这样这些原理才能进入到学生的思想深处,化为他们精神世界的一部分,成为他们的血液,流淌在他们的体内。
第二,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一个关键,是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去积极思考。
教材倡导研究性学习,把思考问题、利用资料、得出结论、解决问题贯穿于教材的全过程,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自觉地实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材的编写首先把眼光放到学生身上,致力于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坚持把学生已经拥有的知识和经验作为出发点,认为学生凭借既有的知识和经验,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许多现象和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从中得出正确的结论。在这一意义上,我们应该把教材理解为实施课程标准、实现学生主动学习、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手段。
值得一提的是,强调贴近生活、贴近学生,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同加强课程的思想性、政治性相统一的。教材在选择知识点时,充分考虑了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服务,用明确的语言表达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求;在设计探究活动时,既注重克服说教式和成人化倾向,注重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鼓励学生自主进行价值判断,又鲜明地为学生提供基本价值标准,确保学生的探究性活动在预设的轨道上、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有力地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学习。
三、《生活与哲学》教材的设计思路
编写《生活与哲学》模块的基本思路是,从生活、实践出发,以探究性活动为手段,通过案例考察、问题辨析、情境导入等方式,呈现该模块的基本内容。
我们把《生活与哲学》模块的核心问题确定为:如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人生)和思维,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材四个单元就是围绕这一核心问题展开的。
第一单元,主要回答什么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地位和重要意义。
第二单元,主要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如何看待物质和意识、实践和认识、真理和谬误的关系,阐明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第三单元,主要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看待物质世界的运动和发展,阐明辩证唯物主义的联系、发展和对立统一的即矛盾观点,学习唯物辩证法。
第四单元,主要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看待社会历史和人生价值,阐明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阶级和阶级斗争、人生价值等方面的基本观点。
以上四个方面的内容,构成对什么是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如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一模块核心问题的回答。这是本课程的主线,也是这一模块的基本设计思路。
四、如何使用《生活与哲学》教材
四本必修课教材,在体例编排和呈现方式上大致相同,但也各有一些自己的特点。就《生活与哲学》来说,教师在使用教材时,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明确本教材的体例特点
本教材分为单元、课、框、目四个层次。单元是构成本教材的基本单位,每单元由单元导语、课文、综合探究三部分构成。单元导语简要地告诉学生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本单元的目的、意义。
课文是学习的主体内容,每课由课文导语和框构成。课文导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本课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本课的目的和意义。框是构成课文的基本单位,它由若干目构成。作为量化教学内容的基本单位,每框大体按一学时安排。目既是构成框的基本单位,也是展示课文的基本步骤和环节。它主要由正文和辅助文两部分构成。
正文由两部分构成,一是虚框内的仿宋字,二是宋体字,前者我们称之为“探究活动”或“思维过程”,后者我们称之为“原理”。辅助文由三个栏目构成,一是“名言”,二是“专家点评”,三是“相关链接”。
(二)正确使用课文中的“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思维过程)是我们学习原理的必要环节,也是实现自主学习的重要路径,它往往是通过对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社会生活和文化现象的思考,让学生领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正确使用“探究活动”(思维过程)是正确使用教材的重要环节。
关于探究活动的使用,希望教师注意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第一,教材在呈现每一个原理之前,都先用“探究活动”(思维过程)作铺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每一原理无例外地全都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但是我们主张,最重要最基本的原理,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大影响的原理,学生容易产生混乱、模糊和怀疑的原理,应该通过“探究活动”(思维过程)来完成。只有经历了这一过程产生的知识才会在学生的头脑中生根,成为对学生有用的知识。
第二,一般来说,“探究活动”(思维过程)中的材料与后面的宋体字所呈现的原理关系密切,二者都属于学生应当掌握的内容。就《生活与哲学》来说,思考学习“探究活动”中的内容是手段,掌握宋体字所阐发的原理才是目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必拘泥于“探究活动”(思维过程)中的材料,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提供给学生另外的案例、情境和问题,从而得出宋体字所表达出的思想和观点。
(三)正确使用课文中的“辅助文”
辅助文原则上不属于教师教学的内容。设置辅助文的本意是开拓和加深学生对正文基本理论的理解,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辅助文有三个栏目:“名言”、“专家点评”、“相关链接”。一般来说,“名言”所摘录的往往是与原理紧密相关的思想家的重要言论,它与正文的关系同“专家点评”、“相关链接”相比更密切一些。“专家点评”对疑难问题进行解析,对相关原理作拓展性说明,它同正文的关系较“名言”远,较“相关链接”近。“相关链接”是对相关原理、实例、资料的引述,同“名言”和“专家点评”相比,它与正文的关系,就远了一些。
教师可以围绕正文内容,根据课堂需要和学生的特点使用这些内容。有些辅助文可能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给予适当的讲解和辅导。
(四)正确使用各单元后的“综合探究”
各单元后面的综合探究和前面的课文,同属于课堂教学的内容,每一综合探究可安排一学时。从教学内容和课程标准实施的角度来看,综合探究的功能有二:一是综合,二是强化。所谓综合,是指围绕一个主题,把本单元所涉及的与此相关问题进行系统的概括和总结。如第一单元就是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作出的系统总结和概括,第三单元是对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作出的总结与概括。所谓强化,是指一些综合性的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要放到综合探究中学习。如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等,分别在第二、第四单元的综合探究中予以呈现。
综合探究是我们学习《生活与哲学》基本原理的重要环节,它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探究路径参考,一是理论评析。前者大致相当于课文中的“探究活动”,后者是综合探究主题思想的集中表达,教师应给予系统的讲授和指导。
总之,综合探究是《生活与哲学》每一个单元学习的重要内容,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它是教师实施“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步骤;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它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环节。
(五)着眼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建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
《生活与哲学》教材,着眼于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力图改变过分注重知识性和单一的纸笔测验的评价方式,立足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建立能够激励学生不断进步的评价机制;它要求既要考评学生掌握和运用相关知识的水平和能力,更要考查他们的思想发生积极变化的过程,采用多种方式,全面反映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状况。因此,我们在编写过程中,力图把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结合在一起,使教材不仅在思想内容和呈现方式上富有自己的特点,而且在评价机制上凸显了自己的特色。
与知识相比,能力更重要;与能力相比,素质更重要。能力以知识为前提,素质以能力为前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是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与其他哲学课程一样,《生活与哲学》课程的学习可以提高人的思维层次,锻炼人的思维能力。但是,该课程的目标又不仅仅在于此,它让学生在了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的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即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体地说,就是热爱中国共产党,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关心祖国命运,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志向;关注社会发展,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诚实守信,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民主法制观念,培养公民意识;热爱集体,奉献社会,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倡导团结友善的精神;乐于学习,尊重科学,追求真理,具有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热爱生活,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热爱和平,尊重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关注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培养世界眼光。
五、总体教学建议与课时安排
(一)教学原则建议
1.坚持从生活实际出发 以实际生活为突破口,着眼于学生的实践、认知水平,联系学生的生活经历或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是重要的教学原则之一。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无论是知识引入、情境设计,还是活动安排、问题切入,都应该密切联系现实的、学生感兴趣的、耐人寻味的材料或问题,帮助和启发学生从哲学的角度分析和思考问题,使学生感到生活需要哲学,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学好哲学,终生受益。
2.注重展开思维过程
引导学生从自己的思维过程获取知识,也是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哲学思维训练和培养,运用分析和比较等方法,引导学生在分析实际生活的事例中逐步掌握所学的哲学观点和原理,提高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这一内容时,可以从培养学生的思维过程入手。由于学生初学《生活与哲学》,还没有学过“物质”、“意识”、“实践”、“认识”等哲学概念,理解这一问题会有一定的难度。为此,教师可分为两步进行教学。第一步,让学生在课前收集富有哲学寓意、充满智慧的名言和成语,以及相关资料。第二步,在讨论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思考人类的智慧与生活实践、人自身的关系,就容易得出“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的结论。然后,再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这些“人类的思想精华与人的思维活动有什么关系”(不同时代哲学家的经典之作与不同时代的生活实践、人们的思维水平的关系),从而懂得“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这种教学方式,既让学生领略了人类的智慧和哲学的魅力,也让学生学到了知识,拓展了思维。
3.鼓励探究和争辩
哲学是一门思辨性很强的课程。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和争辩,是学习哲学的重要教学原则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计一些有助于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研究性和探究性活动,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水平。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发言,及时发现、抓住学生思维的亮点,总结、归纳所学的哲学观点,让学生在讨论或辩论中弄清所学的哲学观点和原理,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体会和获取知识与智慧。
例如,关于“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的教学,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讨论,让学生在探究和争辩中,明白什么是具体的看法和观点,什么是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从而弄清世界观的含义,即从具体看法、具体观点过渡到总的看法、根本观点,从“小道理”过渡到“大道理”。
(二)教学方法建议
1.情境导入
这是一种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的教学方法。教师应充分运用这一教学方法,巧妙设计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不断获取新的感受、新的体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思维,从而加深对观点和原理的理解。但需要强调的是,作为情境导入的材料,必须体现所要阐述的观点。2.多种手段交替运用
精心设计和制作课件,发挥多媒体及网络的作用,是现代化教学常用的教学手段。教师要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通过极为丰富的表现力,有效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联系,达到声画同步,化静为动,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激发学生兴趣,开阔眼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师生对话交流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师生互动,是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教师不能让学生只限于听讲、记忆、复述,而应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在师生对话中,深入理解教材阐述的观点。
4.开展实践活动
教学实践活动,包括课内和课外的实践活动。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参与活动,鼓励学生参与、讨论、质疑,学会独立思考、观察、表达,促使学习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例如,在学习“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时,可引导学生结合社会生活和周围环境等事例,使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加深对观点的理解。
5.注意利用“思维过程”、“名言”、“相关链接”和“专家点评”中的材料
有些哲学理论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学可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形式。在以教师为主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设计要改变以往理论课教学的模式,不要简单地从概念入手,直接进行理论分析,而是利用教材提供的材料,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逐步展开思维过程。同时,要注意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学生学过的知识为基础,逐步向新知识过渡。
6.个案分析
个案分析也是重要的教学方法。通过对比分析,得出一般的结论,使学生加深对观点的理解。例如,在讲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时,教师可以通过对比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旧哲学,包括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找到它们之间的区别,从而使学生看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在何处。同时,还可以结合实践的概念,以实践为基础对比新旧哲学的差异,进而使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如何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三个统一,从而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六、教学评价建议
根据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要求,我们要做好对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评价。要真实、准确、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学习知识和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行为表现,重视学生参与评价,同时也要正确地评价教师的教学活动。这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学生主体的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教师驾驭课堂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一)注重过程性评价
要关注学生对实际生活的思考和分析的情况,关注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情况,更要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学生参与和体验教学活动是评价的重要方面,关注和表达本身就是一种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反映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取向。还可以根据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次数、参与程度等,给予评价等级。
(二)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
采用课堂思考及回答问题与学期考试相结合的方式是评价教学的方式之一。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主动回答问题、参与探究性学习等表现,都可以作为平时的学习成绩,这样就可以避免“一卷定终身”的评价方式,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三)试题测试
试题测试是评价学生学习状况的有效途径。试题测试可采用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的方式。开卷试题可以侧重思维的发散性;闭卷试题则注重知识的基础性。试题的设计要注意概念的准确,又要体现概念的发展,引导学生能正确地用辩证的观点思考问题,避免学生陷入“要么是,要么不是”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给学生以自由发挥的空间。
(四)撰写论文或随笔
通过学生撰写的哲学小论文或随笔,评价学生学习知识的情况。例如,针对某一种思想、观点或某一种社会现象,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基本观点和原理进行分析说明,撰写哲学小论文,是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的有效手段。让学生写一事一议即随笔,可促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对学生撰写的小论文或随笔进行评价时,要客观、准确,以利于学生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增强学生对课程的认同和对教师的信任,也可以使教师获得重要的教学资源。
(五)做读书笔记
对学生的读书笔记作出评价,也是一种有效的评价方式。例如,学生在阅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原著、哲学名家传记以及通俗哲学读物后,做的读书笔记,能反映学生自己探索、自己学习和自己动脑的能力。同时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直接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风格和气质,进而产生进一步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热情。
(六)社会调查
通过学生参与社会调查活动,评价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和综合运用的能力。例如,做一次调查活动,从学生确定调查活动的主题,拟定调查提纲,采取的调查方式,如何分析和评价调查活动的结果等能看出学生的能力。
(七)行为评价 哲学的教学,首先应当注意的是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也就是说,要让学生正确看待宇宙和人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是否关注时代、热爱生活,是否能用所学的观点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否具有创新精神等,最终都体现在行动上。因此,对学生行为的评价是非常重要的评价内容。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评价要坚持因人而异的原则,学生有了进步,教师要给予积极的肯定。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一、本单元的地位
全书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正确地看待宇宙和人生,如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何“看待”、如何“树立”的起始点是生活、实践。生活和实践既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现实的历史的起点,也是哲学的逻辑起点。在这里,逻辑和历史、逻辑和现实是完全统一的。因此,第一单元既带有结论的性质,同时也和其他三个单元一样,都是构成本教材不可或缺的内容。
从知识体系来说,本单元主要是从学生身边的哲学入手,引导学生了解哲学是什么,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哲学以怎样的方式看待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时代精神上的精华的重要特点是什么,它在哲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这些都是我们学习《生活与哲学》这门课程必须首先搞清楚的问题。
从能力目标来说,本单元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具有用理性和智慧的眼光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生变化和发展的意识;培养学生鉴别理论是非的能力,识别不同哲学派别的本质,了解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增强学生把握哲学与时代关系的能力,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与功能的能力,培养学生用发展和开放的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能力。
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来说,本单元主要是培养学生热爱哲学、追求真理、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意识;培养学生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的意识;确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现时代精神的精华的意识,自觉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世界,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的意识。
因此,本单元是全书的逻辑起点,居于起始的位置,起着引领和导入的作用。
二、本单元的内容结构
本单元围绕的一条主线就是哲学和生活、实践的关系问题。无论是介绍什么是哲学、介绍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派别,还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特征的阐释,都是置于生活、实践和时代的大背景之下的。本单元的核心问题,是回答什么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地位和重要意义,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围绕上述问题,本单元设置了三课、一个综合探究。
基本结构是:哲学(第一课)──哲学的基本问题(第二课)──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三课)──哲学的功能(综合探究)。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一、教育教学目标
(一)教育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
(1)识记
○ 哲学的含义。
○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 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2)理解
○ 哲学智慧生成于人类的生活和实践活动。
○ 哲学起源于人类对生活、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 哲学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 哲学可以使人们正确看待宇宙和人生。
(3)运用
○ 联系我们的生活和实践,说明哲学并不神秘,它就在我们周围的生活和实践中。
○ 运用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原理,说明哲学可以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2.能力目标
(1)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2)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具有用理性和智慧的眼光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生变化和发展的能力。
(3)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统一的角度,让学生认识到世界观决定着人的思想方法和行动方法,增强学生主动运用科学的世界观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喜欢哲学,热爱哲学,切实体会到生活需要智慧,生活需要哲学。
(2)使学生认同哲学对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认同哲学是一门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它可以指导人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们要想生活得有意义和有价值,就不能没有哲学。
(二)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内容目标:思考日常生活富有哲理的事例,感悟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能够开启人的智慧。
提示与建议:生活和学习中有许多蕴涵哲学道理的故事,表明哲学并不神秘。许多充满智慧、富有哲理的故事,表明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二、教学内容分析
(一)内容结构分析
本课是《生活与哲学》模块的绪论,主要负载的任务有二:一是说明哲学与我们的生活和实践的关系,二是回答什么是哲学。围绕这两个问题,我们设计了两框:生活处处有哲学,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说明本课课标要求的基本要点有三:一是哲学并不神秘,生活处处有哲学;二是哲学能够开启人的智慧;三是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其中一、二是理解本课的难点和突破口,三是重点。围绕这三方面的内容,本课设计了两框,其中第一、二两个内容作为第一框,第三个内容作为第二框。
第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
这一框实际上是解释《生活与哲学》模块的名称,也是为了破除学生对哲学的神秘感,克服学生对哲学的距离感。为此,我们设计了两目:一是哲学就在我们身边,二是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第一目实际上讲的是哲学的起源,第二目则涉及了哲学的功能。通过对这两个问题的思考,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哲学并不神秘。
第一目,哲学就在我们身边。这一目讲的是哲学的起源。对此,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任何哲学智慧和思想都产生于人类的生活和实践,二是任何哲学都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对世界进行追问和思考的结果。
每个人都在生活,每个人都在实践,每个人都在思考,每个人都在追问,而哲学就产生于人类对生活、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由此学生就不难得出结论: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哲学并不神秘。
第二目,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这一目讲的是哲学的功能。
首先,从哲学的本义上看,哲学就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的学问,哲学就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这样的学问当然会使人们生活得更美好。其次,从哲学的功能上看,哲学作为世界观最基本的功能就是教人如何看世界,即如何对待宇宙和人生,如何对待知识和规律,如何对待个人与社会、自己与他人。在这一意义上,我们既可以说哲学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工具,又可以说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每个人都在生活,每个人都愿意生活得更好,这是毫无疑义的。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与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这一视角,我们也可以立起我们的论题:生活处处有哲学,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哲学并不神秘。说明在讲第一框时,我们既要注意克服学理化、教条化的倾向,又应克服庸俗化的倾向。为此,我们设计了两个知识点:一是哲学的起源,二是哲学的功能。哲学起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起源于对生活、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每个人都思考吗?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连小孩子的思维也涉及了哲学。因为每个人都在生活、实践、追问,因此,每个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和生活发生关系。哲学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
哲学的功能也表明生活处处有哲学。真正哲学的功能就是使人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智慧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从而为人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简单地说,哲学就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学问。既然每个人都在生活,因此,每个人都和哲学有关系。这样通过“哲学的起源”和“哲学的功能”两个知识点说明了生活处处有哲学。
第二框,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这一框主要是回答什么是哲学。围绕这一问题,我们设计了两目: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第一目主要从哲学研究对象的角度揭示哲学的内涵,第二目则主要从哲学思维的特点、哲学与其他学科关系的角度回答什么是哲学。
第一目,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这一目的基本逻辑结构是:世界观──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从世界观的产生入手,讲到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再讲到用世界观作指导如何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方法论)。
第二目,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这一目的基本逻辑结构是:具体的知识──哲学知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从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区别入手,揭示哲学思维的特点和哲学的基本内涵。
说明在讲本框时,除了讲清楚什么是世界观、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外,还应该让学生把握哲学思维的特点,即以最一般的概念和逻辑的形式把握世界的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哲学是对具体知识的反思、概括和总结。从这个视角把哲学和其他科学区别开来。
(二)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与操作建议
第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
第一目,哲学就在我们身边。此目设计了两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教材第4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说明一切哲学智慧和思想都来源于人们的生活和实践。共有两问。第一问的参考答案是:孔子的弟子颜回、子贡、子路虽然在某一方面优于孔子,但在哲学思维、哲学智慧方面却不及孔子。如在仁的方面,孔子不如颜回,但孔子的高明在于他能够做到当仁时就仁,不当仁时就不仁;在辩的方面,孔子不如子贡,但孔子高于子贡的地方就在于他不像一般辩者那样只知道夸夸其谈,而是大辩若讷;在勇的方面,孔子不如子路,但孔子高于子路的地方就在于他不是像子路那样只是逞一时匹 夫之勇,而是当勇则勇,当怯则怯。因此,孔子高明的地方就在于他能够从对立中把握统一,掌握好处理问题的合理的度,这是一种很高的哲学思维和哲学智慧。正因为如此,用颜回之仁、子贡之辩、子路之勇,来换孔子之一道,孔子也不会换。
但是,对此问题的回答并不是我们设计这一探究活动的初衷(在没有学习哲学以前,学生也不可能对这一问题作出哲学的回答)。设计这一问题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引起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意识到生活处处有哲学。因此,第二问是这一探究活动的落脚点,可以采取课堂讨论的方式,引起学生对哲学的关注。第二问的参考答案是:孔子的“道”不是从孔子头脑中凭空产生的,而是在孔子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任何哲学思维和哲学智慧,最终都形成于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操作建议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具体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素质”之间的关系。也可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有的人能够做到举一反三,有的人却做不到?有的人读完了一本书,会有许多的心得和体会,有的人则什么也谈不出来?当我们痛苦、迷茫和彷徨的时候,为什么高明的智者就能够给我们解除困惑,指明前进的方向?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让学生认识到,哲学的智慧产生人类的生活和实践,哲学的智慧可以让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游刃有余。生活处处有哲学。
第二个探究活动(教材第5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说明哲学源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共有两问。第一问,是为了说明哲学并不神秘,就连儿童思考的一些问题也包含着某些具有哲学性质的内容。第二问,上述材料给我们的积极启示是任何事物都不是永恒不变的,都有一个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回答,引发学生作进一步的思考,并在思考中体悟哲学并不神秘,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操作建议
建议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经常思考的问题,由教师概括并上升到哲学高度,鼓励和肯定学生已经探究哲学问题了。教师还可以结合哲学史的内容,说明“思考”、“追问”和“反思”是哲学思维的特点,并揭示它对哲学思想和智慧的形成的重要作用。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经常思考的问题,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有哲学,同时感受到思考使人聪明有智慧。
第二目,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此目设计了两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教材第5~6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说明哲学可以给人智慧,可以提高人的思维层次,锻炼人的思维能力。共有两问。第一问,主要是说明不同的人往往会有不同的思维方法,人们的思维方法和世界观具有密切的 关系,哲学对于人们思想方法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第二问,主要是说明思维方法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操作建议
教师可先引导学生比较两种不同的做法和思维方式的特点,并进行评价。说明不同的思维方式与人的世界观、哲学素养有密切关系。教师可以举出“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让学生讨论,说明思维方法对于人们认识事物有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哲学的兴趣。
第二个探究活动(教材第6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说明哲学具有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第一问,主要是说明没有正确的世界观,没有对自然和社会的正确认识,就不会有幸福的生活。第二问,是为了说明哲学是解决世界观问题的,因此,伊壁鸠鲁把学习哲学和人生的幸福联系在一起。
操作建议
教师在组织探究这个问题时,还可以联系实际设问,列举人类无视自然环境、破坏生态环境、“事与愿违”甚至“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事例,引导学生明确没有正确的世界观,没有对自然和社会的正确认识,就不会有幸福的生活。
第二框,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第一目,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此目设计了两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教材第7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说明什么是哲学世界观,它同自发的零散的世界观的区别,由此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哲学。
操作建议
教师可引导学生列举不同人的不同观点,分析哪些观点属于零散的、自发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哪些观点属于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并说明理由。
第二个探究活动(教材第8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说明哲学既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也是系统化理论化的方法论。共有两问。第一问,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第二问,让学生进一步思考一个人的思想观念和他的为人处世方式之间的内在关系,由此引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关系。
操作建议
这两个问题都涉及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关系。建议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说明“观点和方法”之间的关系,再上升到世界观和方法论统一的关系。教师还应提示学生,树立什么样的世界观至关重要,因为它会引导人们采取不同的方法做事,得到不同的做事结果。
第二目,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此目设计了三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教材第8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说明哲学研究的对象是世界最一般的本质、最普遍的规律,哲学思维的特点是反思、概括和抽象。具体科学是关于世界某一方面、某一领域的规律性知识,哲学则是从这些具体科学中概括出的最一般的知识。
操作建议
由于学生没有学习过具体与抽象的关系,在理解这个问题时有一定的难度。建议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水果”与“西瓜”、“苹果”、“梨”之间的关系,从而理解抽象与具体的关系,然后再扩展到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第二个探究活动(教材第9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主要是说明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共有两问。第一问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思考哲学为什么会发展,是什么推动了哲学的发展,目的是让学生知道社会历史实践的发展和科技进步是推动哲学前进的动力。第二问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思考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认识到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了哲学的发展。
操作建议
建议教师组织学生探究这两个问题时,要指导学生认真读原文,从中提取相关的信息点。这一论断,一方面揭示了哲学思维的反思、概括和抽象的特点,说明社会历史实践的发展和科技进步是推动哲学前进的动力;另一方面说明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了哲学的发展。
第三个探究活动(教材第9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说明哲学作为从具体知识中抽象概括出来的一般本质和普遍规律,作为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可以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共有两问。第一问主要是为了说明一个人的世界观会对他的科学研究产生重大影响。第二问主要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对牛顿研究工作的得与失的思考,认识到科学家的研究活动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某种世界观的指导下进行的,没有科学世界观的指导,科学家就会在自己的研究活动中迷失方向,甚至陷入混乱和失败。
操作建议
虽然学生都非常熟悉牛顿定律,但是对牛顿的世界观并不见得有全面的了解。教师应该抓住牛顿的事例,运用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原理,说明科学家的研究活动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某种世界观的指导下进行的,世界观对具体科学研究有指导作用。无论是研究社会科学还是研究自然科学的人们,都要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三)教学提纲
框题一:生活处处有哲学
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1)哲学智慧和思想产生于人类的生活和实践活动。
(2)哲学起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1)哲学是一种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其本义就是热爱智慧或追求智慧的学问。
(2)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从而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框题二: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1)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自发的世界观与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3)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哲学是人们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进行反思的结果,是人们从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中概括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2)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一)重点、难点问题分析
1.哲学与爱智之学
哲学一词来自希腊文Philo-sophia。Philo是爱或热爱,sophia是智或智慧。英文philosophy的意思是“爱智之学”或“爱哲之学”。我们今天使用的汉语“哲学”一词是日本人西周19世纪后半叶翻译过来的,他借用了汉语的“哲”字,省去了英文中的“爱”字,译为“哲学”。
为什么没有译为“智学”呢?因为哲和智,意义相同。《尔雅》和《方言》都有“哲,智也”的说法,因此,译为哲学或智学,其含义是一样的。
为什么省去了“爱”呢?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解释是,知识和智慧属于神,而不属于人。他说:“智慧这个词太大了,它只适合于神;但爱智这个词倒适合于人。”“爱智是人的自然倾向。”所以,人不可能拥有智慧而只能是追求智慧,人可以称为“爱智者”,而不可以称为“智者”。到了19世纪后半叶,人们对世界、对于知识和规律的看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不再需要通过神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时候“爱智之学”或“爱哲之学”中的“爱”字,就无多少实际意义了。
中国古代无哲学一词,而有哲学之实。《易传·系辞上》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里的道就属于哲学的范围。“道学”、“理学”、“心学”、“义理之学”、“玄学”、“学术”等都是中国人言说哲学的特殊方式。
哲学作为智慧之学,无疑可以给人以智慧。但哲学的智慧和其他科学有所不同。哲学的智慧首先表现为一个人对宇宙、人生的正确把握和认识,即让人正确地看待宇宙和人生。冯友兰先生说过,哲学的功用不在于增加积极的知识,而在于提高心灵的境界。一位台湾学者认为,“定位宇宙,安排人生”。具体知识和哲学对于人的作用是不同的,“具体知识使人成为某种人,而哲学使人成为人”。我们学习科学知识,是要成为有专业技能的人才,而不管是什么样的人,他都要生活,生活才是人之为人的最根本的意义和归宿。
哲学的智慧还表现在它可以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加美好。苏格拉底说,“未经反省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生活”,他认为这样的生活还不如不过。同样的境遇、同样的条件,为什么有的人在生命历程中不断获取着快乐和成功,有的人却在痛苦和失败中不能自拔;同样面临艰难和困苦,为什么有的人能够笑对人生、应付自如,有的人却总是唉声叹气、怨天尤人。这里的问题就在于我们是否以正确的态度去认识和对待这个世界。说到底,就是个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在这一意义上,哲学又可以说是关于生活的艺术,它告诉人们什么样的生活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幸福生活,如何才能获得幸福的生活。在现实社会中每个人都在生活着,但与其说是“生活着”,毋宁说是“活着”,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懂得什么才是幸福,并自觉地反思自己现有的生活,以追求更美好的人生。
哲学的智慧来自生活和实践,来自人们对世界的深深的关注和思考,来自对人类命运的关切。有了这种思考和关切,中国的先哲才会“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才会自觉 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有了这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马克思才会思考资本主义社会的出路,探寻人类解放的道路,创立关于人类解放的学说──马克思主义哲学。
2.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产生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哲学不是“单纯的思辨”,不是“贵族或有闲阶层的奢侈品”,而是人类认识和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之一。
哲学依赖于实践。哲学研究人和世界的关系,而人和世界的关系是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人类的实践活动所提出的各种问题,构成哲学反思的最深厚的生活基础和发展的动力。而且,哲学问题的真正解决以及解决得正确与否,都离不开实践。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遇到过顺境和逆境,总结和积累了多方面的经验,正是在实践中获得的这些经验才能引起人们的思考,提示人们遇到事情时应该怎样做得更好,怎样做会出现问题,经过日积月累,人们就聪明起来了。当人们把对事物的认识上升到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高度,就形成对世界一般的观点和看法,用这个世界观和方法论自觉指导实践活动,人们就会变成有智慧的人,聪明的人。如果没有实践活动,人们不与外界打交道,就不会思考这些问题,就不会有哲学的智慧。诚如马克思所说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6页,1995年第2版。)
实践需要哲学。人的实践活动区别于动物的本能活动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就在于它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自觉活动。活动目的的设定有两个基本前提:对外部世界的正确把握和对人自身的需要的科学理解。哲学为活动者提供了一个包括人在内的世界图景,它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反映世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从而为人们处理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提供一般的理论和思维前提。
此外,哲学作为方法论,是人们处理和驾驭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基本规范和准则。人类活动需要方法,不同的活动需要不同的方法。而任何活动,都需要哲学的方法,这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基本规范和准则。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实践的结果并不总是预期的。人类实践活动的预期目的与现实结果之间的不一致,使对实践结果以及整个实践活动过程本身的评价成为必要。哲学以其独特的批判功能对人们的实践产生导向作用,帮助人们揭示活动失误的根源,为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指明了方向。
强调哲学对实践的最终依赖性,强调哲学要研究实践中蕴涵的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并不意味着哲学的独立性被取消。相反,哲学之所以能够对人类的实践活动产生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因为人们以哲学的独特的方式关注着实践的发展,将实践活动中提出的问题加以提炼、过滤和升华,转化为真正的哲学问题,继而以真正的哲学思考来解决这些问题,以指导实践活动。
哲学的智慧来源于实践,这是最根本性的,为什么又说它来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呢?
哲学产生于实践,但人类的实践活动并不能自发地生成哲学。只有当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思考和追问世界时,哲学才会产生和出现。“世界从何而来?”“世界以什么样的状态存在?”“世界是否因为我而存在?”这些问题就是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认识和思考。这种追问和思考概括的是关于世界普遍规律的认识,从而诞生了关于宇宙根本观点的学问,使人们从对具体事物的认识提高到对整个世界的认识,认识水平也就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哲学的每一次发展都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不断追问、思考和概括的结果。3.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把握好二者关系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哲学上说的方法论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方法是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手段。不同科学在揭示各自学科的规律的同时,也在为人们提供一种认识和处理事情的方法。例如,数学是揭示现实生活数量关系及其规律的科学,同时它又为人们提供一种可供操作的具体的数学方法。具体科学的方法是指不同学科不同的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哲学讲的方法论是一般的方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第二,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关系。一方面,观点指导方法。当用世界观的观点去观察和处理问题时,就会体现一套与之相应的方法,世界观决定方法论。另一方面,方法体现观点。人们处理问题的方法总受一定的世界观支配,方法论又体现世界观。可见,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第三,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人们关于世界是什么、怎么样的根本观点是世界观,用这种观点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表现为方法论。
(二)相关疑难问题解答
1.世界观和哲学的关系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而不是对具体事物的看法和观点。最初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的看法局限于所接触的事物。例如,通过与某人接触,你觉得他非常善良,乐于助人;后来,你又发现他很诚实,时间长了你就得出自己的看法:他是一个很实在的“好人”。正是人们通过对一事一物的看法进而形成对同类具体事物的观点。所谓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是指人们对事物共同特征进行概括和抽象出来的看法和观点。我们可以把世界分为自然、社会和思维三个领域,由于这三大领域所研究的问题不同,所以形成的科学也不同。当人们把自然、社会和思维作为一个整体,概括地总结它们的共同点,形成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时,我们就把它称为“世界观”。例如,自然界中的一切物质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人类社会也是变化和发展的,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人的思维随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变化,特别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由此我们可以概括出:整个世界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我们把“世界是变化和发展的观点”称为世界观的一个观点。可见,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世界观人人都有。人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在同各种事物打交道的过程中,必然会对世界有所认识,形成对世界的一些看法和观点,也就有一定的世界观。正是由于每个人的世界观来源于自身的实践和体验,没有加以论证和系统化,具有具体、直观、形象的特点,我们称它为朴素的世界观。又由于每个人的立场、知识结构和思维习惯等有差异,其所处的境遇、生活经历及其对事物的体验不尽相同,形成的世界观会各不相同,甚至是彼此对立的。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一般来说,世界观是人们在实践中的一种体验,它是自发的、朴素的、零散的。这种非系统、缺乏论证的世界观还不能称之为哲学。当人们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认识达到一定程度,社会具备一定的实践条件,特别是人类的思维达到一定水平时,哲学家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系统化、理论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世界观就上升为哲学。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称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2.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哲学和具体科学是有区别的。
从哲学和具体科学的研究对象来看,具体科学的研究对象是物质世界某一特殊的领域和方面,它揭示的是这些领域和方面的特殊本质和规律。这些领域十分广泛,大致分为自然科学领域、社会科学领域和思维科学领域。具体科学一般有比较明确的分工,每个学科都有自己所分属的领地。它们直接面对世界,探究世界中隐藏的各种奥秘和规律。哲学的研究对象与具体科学相比具有一般性、概括性和抽象性,是“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是“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运动的一般规律”。正因为哲学是探究这种普遍的、一般的规律,所以哲学往往是建立在具体科学基础之上的,是建立在对具体科学的总结、概括、抽象的基础之上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哲学具有“反思”的特性,是对具体知识的“再认识”、“再反思”。因此,黑格尔把哲学比喻成猫头鹰,猫头鹰的特点是夜晚才起飞,比喻哲学的“反思”特性。由于哲学命题具有概括性、一般性、抽象性,许多人把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说成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准确地说,这种说法不够准确。例如,哲学和物理学,常有人说它们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作为并列的学科,它们并不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哲学和西方哲学、中国哲学可以说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应该说,哲学的“研究对象”与物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哲学和具体科学又是密切联系的。
首先,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哲学并不是建立在对世界的直接观察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具体科学的研究成果之上。因此,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这个基础发生了变化,哲学也会随之变化。与古代科学技术相适应产生的是古希腊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与近代牛顿力学的成熟相适应产生的是机械唯物主义,与现代三大科学发现相适应产生的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当代科学技术相适应的又有最新的哲学研究成果。但是,把哲学凌驾于具体科学之上,认为哲学是“科学的科学”的观点也是错误的。
其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家进行具体科学的研究都是在某种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进行的,缺乏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研究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甚至陷入混乱和失败。
四、教学资源链接
(一)名词解释
1.世界观
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看法。自然观、社会历史观、伦理观、审美观、科学观等是它的具体表现,哲学是它的理论表现形式。
世界观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各种世界观的斗争,主要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科学世界观。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就是哲学。
2.方法论
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方法论同世界观是统一的。用世界观去指导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是方法论。方法论在不同层次上有哲学方法论、一般科学方法论、具体科学方法论之分。关于认识 世界、改造世界、探索实现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相一致的最一般的方法是哲学方法论;研究各门具体科学,带有一定普遍意义,适用于许多有关领域的方法是一般科学方法论;研究某一具体学科,涉及某一具体领域的方法是具体科学方法论。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的对立统一关系。而哲学方法论在一定意义上说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它是各门具体科学方法论的概括和总结,是最一般的方法论,对一般科学方法论、具体科学方法论有着指导意义。
3.马克思主义哲学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称,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和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他们在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经验,概括19世纪自然科学的成果和批判地继承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及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的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统一的整体。它们同时产生,同时发展,相互论证,相互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作为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彻底地唯物地解决了哲学基本问题,揭露了唯心主义以及一切神秘主义产生的秘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它不像以往的哲学那样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是为了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给予人类特别是无产阶级以伟大的认识工具,它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科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它将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充实、丰富和完善自己的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优秀精神文化成果的结晶,是对人类各门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它为各门科学提供正确的理论和方法。各门科学的发展反过来又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丰富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二)人物介绍
1.赫拉克利特(约前540—前480与前470之间)
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杰出的辩证法大师,出生于伊奥尼亚地区爱非斯城的贵族家庭,著有《论自然》。赫拉克利特认为,火是万物的本原,一切都是由火形成的。万物生成的过程是:火生成了气,气生成了水,水生成了土,而土又还原成火。他明确提出了运动变化的观念,认为世界万物是永远流动变化的。他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在他看来,世界的运动变化是按照规律进行的。他还提出了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思想,认为对立面是相互依存的,如善与恶、醒与梦、生与死等;对立面又是相互转化的,冷可以变成热,热可以变成冷,湿可以变成干,干可以变成湿。不仅如此,他还看到了对立面斗争对事物产生和发展的作用。赫拉克利特以朴素的形式表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他的辩证法是古希腊自发辩证法的最高成果,是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
2.苏格拉底(前469—前399)
古希腊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出身于雅典一个普通公民家庭。早年从事雕刻石像的工作,后来研究哲学,并从事宗教、道德等方面的说教和宣传。苏格拉底本人没有写过什么著作,其言行是由他的学生柏拉图和色诺芬尼等人记载下来的。苏格拉底被认为是当时最有智慧的人。苏格拉底反对用哲学研究自然,要求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宣扬神学目的论。他认为,神是世界的最高主宰,它有目的地安排了世界上的一切,哲学研究自然是毫无意义的,应该研究自己、认识自己。在他看来,哲学的基本任务是论证道德理论,把握永恒不变的道德观念。在宣传宗教道德观点时,苏格拉底提出了一套论辩方法。这种方法就是通过对话和问答揭露对方思想中的矛盾,在克服这些矛盾的过程中使对方接受一般的道德概念。这就是西方哲学史上最早使用的“辩证法”一词的含义。在教育思想上,苏格拉底反对灌输法,提倡启发式的教育方法。他认为,“知识即美德”,只有具有知识的人,才会具有美德。传授知识的过程同时就是培养德性的过程。他主张在教学中采用谈话的方式,在谈话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这种教学方法也称为“产婆术”。
3.柏拉图(前427—前347)
古希腊哲学家,生于雅典。苏格拉底的弟子,亚里士多德的老师。他曾在雅典创办学园,收徒讲学,逐步建立起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他也是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有大量著作传世的哲学家,著有《理想国》、《法律篇》等。他提出世界的本原是“理念”,现实中的事物都是“理念”的摹本。人的知识来源于对“理念”的回忆。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有人说,柏拉图之后的欧洲哲学思想都是对柏拉图思想的注脚。
4.黑格尔(1770—1831)
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客观唯心主义者、辩证法大师,生于斯图加特,卒于柏林。曾在图宾根神学院学习哲学和神学。大学毕业后,做过几年家庭教师。后任报纸编辑、中学校长、大学讲师、教授和柏林大学校长。黑格尔是在法国革命的直接影响下成长起来的,青年时朝气蓬勃,非常激进。他还深受著名诗人歌德的影响。1818年,他到柏林大学任教后,公开美化普鲁士专制制度,号召人们同现实妥协。尽管如此,他仍对思想激进的青年大学生深表同情和支持,甚至承担风险营救被捕青年。他肯定法国革命的伟大意义,并力图从哲学上论证法国革命掀起的历史新浪潮势不可挡。
他还是个渊博的学者,讲授过数学等课程,研究过天文学、光学和力学等自然科学。主要哲学著作有《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哲学全书》、《法哲学原理》、《美学讲演录》、《哲学史讲演录》、《历史哲学讲演录》等。黑格尔把康德开创的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推向顶峰,创造了历史上最为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同时,他自己的哲学体系中,也具有大量的、丰富的和创造性的辩证法思想。黑格尔认为,绝对精神是宇宙万物的本质和基础,是世界的核心和命脉。绝对精神通过自我运动辩证地发展,从精神、纯思维开始,经过自然发展转化为物质世界,然后又回归到精神、思维。他并以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论述了精神发展的三个阶段。他还详尽而生动地阐述了辩证法内容的许多方面,如矛盾是发展的内在根源,发展是由量到质和由质到量的转化,发展是否定之否定的思想,真理和人的认识是辩证发展的过程等。黑格尔的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之一。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改造了黑格尔哲学,吸取了其辩证法的合理内容,创立了唯物主义辩证法。
(三)辅文释疑
1.马克思说:“哲学不是在世界之外,就如同人脑虽然不在胃里,但也不在人体之外一样。”(教材第5页)
这是马克思早年在莱茵报工作时的一句名言。马克思此语强调的是哲学源于生活,扎根于现实,不能脱离现实生活。哲学以比较抽象的概念的形式反映生活实践,它的形式具有抽象性,它的内容却是现实的。“人脑虽然不在胃里”比喻哲学的形式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它并不直接蕴涵在具体的生活领域中。“但也不在人体之外一样”比喻哲学的内容具有现实性,它不能超越于世界之外,不能脱离生活实践。2.恩格斯说:“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前,就已经辩证地思考了。”(教材第5页)
人们在懂得逻辑学之前,就已经按照逻辑规则思考问题了;人们在懂得牛顿力学之前,就已经按照力学的原理来改造世界了;人们在知道辩证法之前,就已经按照世界的客观规律思考问题和从事实践活动了。一旦人们认识了逻辑学、牛顿定律和辩证法,就对自身的活动有了自觉性,可以更好地利用它指导自己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恩格斯这句话强调哲学(辩证法)并不是脱离人们生活的高谈阔论,而是蕴涵在现实的生活中的,人们认识和把握了它,就可以自觉地运用它来指导自己的实践。
(四)资料选辑
1.牛顿思想中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因素对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积极作用
牛顿(1642—1727)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的自发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倾向是明显的。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他提出了四条自然哲学的“推理法则”。这些法则的基本思想是:自然界存在着确定的内在因果规律性,自然界具有客观的统一性,“对于自然界中同一类结果,必须尽可能归之于同一种原因”;物的普遍属性是它自身固有的,观察和实验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也是检验研究结果的依据。这些都说明牛顿承认物质世界及其规律的客观性和可知性,承认科学实验与自然现象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承认实践在科学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尽管这些思想是不稳定、不彻底的,但他的世界观是他取得伟大科学成就的决定性原因。这点在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中表现得十分明显。开普勒的行星运动三定律问世后,许多科学家都在探索:是什么原因支配行星如此有规律地绕日运动?开普勒本人和许多人都猜测是某种力作用的结果。但是,由于受唯心主义的影响,开普勒把这种力归结为太阳具有运动的灵魂,说什么行星是在太阳“德性”感召力的作用下才有“意识”地运动起来的。与牛顿同时代的英国科学家胡克曾提出太阳对行星具有某种吸引力的假设,他在给牛顿的信中曾明确假定“吸引力与两中心的距离成反比”。
牛顿摒弃了关于行星运动的唯心主义解释,确信它可以从自身得到说明,并认定物体普遍存在引力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存在着普遍的规律性。这与他自己提出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推理原则是一致的。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又借助于他自己所创立的微积分数学方法,牛顿终于用严格的科学形式解决了行星绕日运动的问题,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不仅如此,牛顿对一种理论只有经过实验的验证才能确立这一思想也坚信不疑。在提出万有引力定律后,他立即从事实验验证工作,并提出了几种验证方法。他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推算出地球的形状在两极是扁平的,扁率为1/230。这与当时认为地球沿两极处伸长的传统观点,是针锋相对的,因而遭到激烈的反对。1735年,即牛顿去世后8年,巴黎科学院实际测量的结果,证实了牛顿提出的地球两极是扁平的结论,因而也在一定范围内证实了万有引力定律。
试想,如果没有确信自然界及其规律的客观性和可知性的自发唯物主义思想,没有确信引力具有相互作用和普遍性隐藏在微积分理论中的朴素辩证法倾向,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荣耀会降临到牛顿头上吗?当然,牛顿的自发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又包含着明显的形而上学性。例如,他把一切相互作用都归结为机械力的作用,把一切运动都归结为外力推动的结果。这就使他在找不到行星绕日运动的初始切向力时,屈从于神学,把太阳系运动的原因归到上帝的第一次推动之上,从形而上学走向了唯心主义。在自己已知的领域内,无情地撵走了上帝;在自己不知的领域中,又虔诚地请回了上帝。实际上,上帝=我不知,这是那一时代自发唯物主义指导下的科学家的通病。2.康德提出星云假说时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倾向
成为马克思主义三个来源之一的德国古典哲学,是从康德(1724—1804)开始的。青年时代的康德主要从事自然科学研究,他在这方面的主要成就是两大假说──关于太阳系起源和演化的星云假说、关于地球自转速度减慢的潮汐假说。与后期康德作为一个二元论者和不可知论者不同,青年时代康德的自发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倾向是比较明显的。没有哲学思想上的大胆创新,要提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星云假说,是不可能的。
第一,康德反对当时天文学领域中的唯心主义和神学迷信,确认世界的物质性。虽然康德在叙述星云假说时使用了“上帝”、“最高智慧”等神学用语,但实际上坚持物质是客观存在的观点,并从这一点出发说明一切。他坚决排除“造物主”的创造和操纵,反对“一只外来的手”介入物质的宇宙。他甚至宣称:“给我物质,我就用它造出一个宇宙来!”在唯心主义和神学仍然统治着天文学研究的时代,康德敢于坚持这种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难能可贵的。
第二,康德反对自牛顿以来“一切运动都是由于外力推动”的传统观点,坚持从自然界的物质运动本身来说明宇宙的变化和发展,从而使科学从外因论的形而上学的泥沼中走了出来。牛顿由于受形而上学思想的束缚,只看到引力相互作用,没有看到有引力必有斥力,又沿外力推动一切的错误思路走下去,所以必然无法解答行星绕日运动的切向力从何而来的问题。康德则不然,看到了有引力必有斥力。恩格斯指出:吸引和排斥在这里不是被看作所谓力,而是被看作运动的简单形式。康德的辩证法思想帮助了他,使他看到了斥力的作用,并用引力和斥力的相互作用来说明星云物质是如何在既吸引又排斥的矛盾过程中形成太阳系的。他说:“我十分谨慎地排除了一切任意的虚构。我在把宇宙追溯到最简单的混沌状态以后,没有用别的力,而只是用了引力和斥力这两种力来说明大自然的有秩序的发展。”他还用引力和斥力的矛盾来说明恒星世界的运动和发展,他说:“表现在排斥和吸引相互斗争中所引起的那种运动”,“好像是自然界的永恒生命”,“康德早已把物质看作吸引和排斥的统一体了。只有这样,在康德那里,对立统一就不是个别现象,而是自然界发展的普遍规律了,这是辩证自然观的基本出发点”。
第三,康德反对宇宙神创论和宇宙不变论,吸收了古希腊哲学关于一切皆变的辩证法观点,认为物质的宇宙处在永恒不息的生成、发展和灭亡的过程之中。康德认为,一切都有其起源和时间上的历史,“各个世界和一切自然物一样,都有一个尽头”,太阳系和一切恒星都是有生有灭的,宇宙的这一部分在毁灭着,另一部分却正在新生。恒星产生于混沌的星云之中,又会变成新的混沌状态,“自然,同样又会从这企新的混沌中很容易地恢复起来,而把从前的结合更新一番”。总之,康德回到了古希腊辩证学者的观点之上,把永恒的产生和消灭概括为自然界的普遍规律。没有这一辩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在康德那个时代,是根本不可能想象到太阳系的起源和灭亡的问题的。
可以这样说,康德是近代哲学史上试图在唯物主义基础上恢复古希腊辩证思想的伟大先行者。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在当时天文学成就的基础上提出在僵化的自然观上冲开第一个缺口的星云假说,并提出宇宙天体结构层次无限和别的行星上也可能产生人类的设想。尽管康德后来的哲学陷入了二元论和不可知论,但他在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指导下提出星云假说的功绩是不可否认的。
五、自我测评及思考提示
1.有一次,司马光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其中一个小孩不小心掉进盛满水的大缸里,水缸很大,水又多,没有人搬得动。司马光急中生智,拾起一块石头将缸砸破,把那个小孩救了出来。司马光的这种救人方法好吗?为什么他能够想到用这种方法救人?有人说,司马光把水缸砸坏造成了损失,也不好。你怎么评价这件事情?
思考提示
本题是让学生学会从事实出发,全面看问题,锻炼灵活思维的品质。这个问题可能会引起学生的争论,教师要善于引导,对学生的观点进行评价,使学生获得较为正确的认识。(教师可运用“从实际出发”、“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全面看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等观点进行点评,提高学生学习哲学的兴趣。)
2.有人认为:知识经济时代,只要学好数理化、外语和电脑,就可以立足于未来世界,学不学哲学无所谓。
请简要分析这一观点。
思考提示
知识经济时代,需要我们学习数理化,学好新兴学科,并要终身学习,以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哲学是从具体学科中总结概括出来的一般道理,为学习和运用数理化及各门具体科学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指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青年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助于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因此,任何时代学习哲学都很有必要。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一、教育教学目标
(一)教育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
(1)识记
○ 哲学的基本问题。
○ 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
○ 唯物主义的含义。
○ 唯心主义的含义。
(2)理解
○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 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内容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 相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来说,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仅具有从属的意义。
(3)运用
○ 学会判定什么样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什么样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
○ 区分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
○ 区分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 哲学的基本问题和人们生活的关系。
2.能力目标
(1)使学生初步具有识别不同哲学派别本质的能力。
(2)使学生初步具有自觉运用哲学基本问题的观点认识、分析和把握社会生活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对世界的不同认识形成了不同的哲学,各种不同的哲学总是在相互辩难中发展,我们应该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自觉反对和批判唯心主义。
(2)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世界,用辩证唯物主义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
(二)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内容目标:援引经典作家的言论,说明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不同的哲学;解释哲学的基本问题。
提示与建议:古今中外许多著名思想家的言论,表达着各自的哲学思想,反映了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争辩、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的不同。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汇集资料:哲学的基本问题与生活息息相关。
二、教学内容分析
(一)内容结构分析
本课主要是在第一课对什么是哲学这一问题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哲学的具体存在形态和发展过程的角度介绍哲学,目的在于让学生对于什么是哲学这个问题有一个历史的和感性的认识。本课的主要任务 有二:一是说明哲学的基本问题,二是介绍不同哲学派别的基本观点。围绕这两个问题,我们设计了两框: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研究的问题有很多,但最基本的问题只有一个,这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为了说明这一问题,我们设计了两目。第一目主要解释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第二目主要说明哲学基本问题和我们生活的关系,同时回答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第一目,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在这一目中,我们首先回答了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然后介绍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所包括的两方面的内容。对哲学的基本问题第一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这里应注意一个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用来划分哲学派别的。在哲学上最基本的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不是哲学的基本派别,因此,不能用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关系来模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阵营。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内容,我们应该认识到,绝大多数哲学家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作了肯定的回答,只有少数哲学家,如休谟、康德等作了否定的回答。他们的观点被称作不可知论。不可知论的实质是唯心主义。
第二目,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首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现实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哲学是对生活实践的追问和思考,生活实践中的基本问题,当然就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其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哲学要研究物质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就必须首先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作出回答,否则就不能称作哲学。
再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决定着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对哲学其他问题的回答。
说明第一框课标要求的内容目标是1.2“解释哲学的基本问题”。提示与建议中的要求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汇集资料:哲学的基本问题与生活息息相关”。在讲第一框时,除了讲清楚哲学基本问题的一般理论外,还应注意讲清楚哲学基本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同时也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它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类所从事的活动主要包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无论是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都要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工人做工、农民种地、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索和研究,都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它是我们在现实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第二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这一框通过对哲学存在和发展的具体形态的介绍,让学生感受什么是哲学。围绕这一问题,我们设计了两目:第一目主要是通过对历史上各种不同的唯物主义哲学的介绍,从中概括出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第二目主要是通过对历史上各种不同的唯心主义哲学的介绍,从中概括出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第一目,唯物主义。这一目的基本逻辑结构是: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首先介绍什么是唯物主义,然后介绍唯物主义发展的三种基本形态。
第二目,唯心主义。这一目的基本逻辑结构是: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首先介绍什么是唯心主义,然后介绍唯心主义发展的两种基本形态。
说明在讲第二框时,建议注意使用相关链接和专家点评中的材料,这样可以使学生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理解更具体、生动、形象。帮助学生明确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的基本立场。从总体上看,唯物主义正确地反映了世界的本来面目,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歪曲了世界的本来面目,是错误的。当然,唯心主义哲学也可能会适应某一时代的要求,反映时代的任务,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这一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对唯心主义哲学不应该全盘否定,而应该采取像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待黑格尔哲学那样的科学态度。列宁把唯心主义比作“不结果实的花”。这朵花是长在活生生的人类认识的大树上的。
(二)探究活动设计意图与操作建议
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
第一目,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此目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教材第10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主要是说明在许许多多的哲学问题中,有没有一个贯穿哲学发展始终并且把不同哲学区分开来的基本的问题。哲学要研究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要回答宇宙问题、人生问题和认识问题,用中国哲学的概念来表述就是天与人、道与器、名与实、形与神、心与物、理与气、知与行等关系问题。其中最基本的问题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操作建议
此探究活动可作为创设课堂教学情境使用(或作为联结第一、二课的导语),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通过第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而整个世界包括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那么在哲学研究的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认识等很多问题上,有没有一个贯穿哲学发展始终并且把不同哲学区分开来的基本问题呢?如果有,应该是什么呢?为什么呢?这就自然过渡到了本课要学习的内容。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教师着重引导学生思考“什么问题是贯穿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的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本课的内容。
第二目,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此目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教材第11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主要是说明哲学的基本问题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生活、实践处处涉及哲学基本问题。共有两问。
第一问,主要是让学生对探究活动所提供的材料进行概括,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认识到,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现实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人类所从事的活动主要包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无论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说到底都要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第二问是在第一问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哲学的基本问题与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正确认识和处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对于我们处理好学习计划和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具有指导意义。
操作建议
建议此探究活动采用情境模拟法,让学生在体验不同角色的活动中,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与人们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也可以就某一个角色进行深入的讨论。比如,学生在处理自己学习计划和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时,如何体现了哲学的基本问题?你是根据什么确定学习计划的?你的学习实际是什么?我们应如何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
第二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第一目,唯物主义。此目设计了两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教材第12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说明什么是唯物主义、什么是唯心主义。有一问。
这一问题主要是通过对生活中一些具体实例的思考,让学生弄清什么是唯物主义、什么是唯心主义,明确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术语只能在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意义上使用,而不能在别的意义上使用,如果给它们加上别的意义就会造成混乱。如有人把信不信鬼神作为划分唯物唯心的标准,还有人把是否相信理想的力量、是否追求理想意图、是否相信人类进步作为划分唯物唯心的标准(如费尔巴哈),也有人把心硬和心软作为划分唯物唯心的标准(如实用主义者),都造成了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理解上的混乱。这一问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操作建议
建议此探究活动采用事例分析法,结合该探究活动提供的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不同理解的事例,先让学生进行议论,教师不必表态,更不宜急于明确答案,允许学生说出不同的意见。在学生充分议论的基础上,教师再列举出哲学史上思想家的一些典型观点(详见“自我测评及思考提示”),让学生进行辨析,这就为本框教学创设了良好的合作探究的氛围。
第二个探究活动(教材第12页)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说明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共有两问。
第一问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对材料的思考,知道什么样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什么样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
第二问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对资料中所反映出的观点的合理性和局限性的归纳与分析,了解朴素唯物主义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操作建议
建议此探究活动采用谈话法,因为学生对唯物主义的理解还停留在感性认识上,特别是第二问“简要辨析上述观点的合理性和局限性”,需要通过师生对话的方式,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的合理性和局限性揭示出来。也可以将此材料作为巩固练习,在学习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后,再让学生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使学生明确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但这些观点没有科学依据,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第二目,唯心主义。此目设计了两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教材第13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说明什么是主观唯心主义,让学生通过思考认识到主观唯心主义的基本特点是夸大了主观精神的作用,把人类思维对感觉的依赖夸大为世界对感觉的依赖。共有两问。
第一问主要是让学生思考人的思维和世界是什么关系,是不是没有人的思维就没有客观世界?从中了解主观唯心主义的错误和局限。
第二问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体会主观唯心主义犯错误的原因,同时也应领会到主观唯心主义对人类认识发展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操作建议
建议此探究活动采用讲授法,因为这是学生较难理解的问题。可以在学生说出自己看法的基础上,教师结合具体事例,帮助学生树立辩证的观点。在对待唯心主义的态度问题上,引导学生既要看到唯心主义在世界观上是错误的,又要认识到唯心主义对人们认识发展的意义(详见“相关疑难问题解答”)。也可以结合此探究活动,让学生谈谈对唯心主义是“一朵姹紫嫣红的无实花”这句话的理解。
第二个探究活动(教材第13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说明什么是客观唯心主义,让学生通过思考认识到客观唯心主义的基本特点是夸大了概念或客观精神的作用。共有两问。
第一问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对材料的思考,知道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第二问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思考,感悟客观唯心主义在思维和存在关系上的错误,同时也应领会到客观唯心主义对人类认识发展的启发和借鉴意义。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组织学生围绕唯物主义在人类认识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唯心主义这一朵不结果实的花对人类认识发展的借鉴意义进行讨论。
操作建议
此探究活动主要是引导学生理解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这里引导学生对“理”的理解是关键。在汉字中,理字从“王”(玉)部。《说文解字》讲:“理,治玉也,从玉里声。”玉有天然纹理,按其纹理进行加工就是“理”。后来,理也作为名词用,并被引申为一切事物的纹理,如肌理、脉理、地理、事理、名理、条理、道理等。朱熹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理”,他对“理”的含义基本解释是“至于天下之物,则必各有其所以然之故与所当然之则,所谓理也”。他认为,自然界的事物都有“当然之则”(指人的有目的的行动应当遵循的准则、规范,首先是道德准则),而人的活动准则也应有客观必然性,“理”作为“所以然之故”既是动力因,又是目的因。就“理”和各种事物的关系来说,“未有这事,先有这理”。他认为,“理在物先”、“理在事先”。理是唯一的存在,是天地万物的创造者。教师结合此探究活动,可以介绍朱熹的哲学观点,让学生在学习中国哲学智慧的同时,受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三)教学提纲
框题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现实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决定着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对哲学其他问题的回答。
框题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1.唯物主义
(1)唯物主义的含义。
(2)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
2.唯心主义
(1)唯心主义的含义。
(2)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3.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和辩证法、形而上学的关系
(1)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总是附属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之中。
(2)没有游离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外的辩证法或形而上学的独立派别。
(3)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要么与唯物主义结合,要么同唯心主义共处。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一)重点、难点问题分析
1.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研究的问题很多,但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提出来的:“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恩格斯第一次明确提出并集中论述这个问题,既是对哲学发展历史的概括和总结,也是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概括和总结。
这个问题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
(1)由其在哲学中的地位决定。在中外哲学发展史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哲学派别,它们研究的问题也包含着许多方面的内容。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全部历史过程中,对这一问题的回答直接影响着对哲学其他问题的回答和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且必须回答的问题,是研究和解决哲学其他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2)依据课程标准的规定。课程标准对本课的内容目标规定有:要求学生“解释哲学的基本问题”,在提示与建议中也明确指出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在新的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解释哲学基本问题的要求,是以前的课程标准(1998年教育部颁布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没有的。
(3)由教学的目标任务决定。学生只有了解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才能对哲学的内容有一个宏观和总体的认识,才能了解不同哲学派别和观点,吸收前人的智慧,坚定辩证唯物主义立场。但这个问题有较强的理论性和概括性,学生初步接触哲学,缺乏高度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理解起来是有难度的。另外,教师对这个问题的教学掌握的理论深度和层次也是有难度的。尽管哲学界对哲学基本问题的提法存在着争议(详见本课“教学资源链接”),但教材还是采用恩格斯的论述。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思
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教学,建议采用“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自主思考得出结论”的教学方法。可以选用哲学史上围绕哲学基本问题开展争辩的史实,提出让学生思考的问题。这样既可以给学生讲点哲学史的东西,也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这里不要把学生的注意力放到对这些问题的评价上)。例如,选用我国古代哲学史上关于形神关系的争论的史实(详见本课“教学资源链接”),提出问题:这里的“形”指的是什么,“神”指的是什么?你认为先有“形”还是先有“神”?“形”和“神”的关系应该怎样?“形”和“神”的关系揭示了什么样的哲学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议论。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明确在这场形神关系的论战中,所谓人的形体指的是物质存在的东西,所谓精神指的是思维(意识)现象。所谓形神关系问题,是各派哲学争论的基本问题。哲学上讲的是物质和意识谁先谁后、谁决定谁的问题。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是世界的本原、谁决定谁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的唯一标准。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内容,可以从庄子(前369—前286)梦蝶的故事谈起。两千多年前的庄子,有一次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醒来后提出了一个著名的问题:“究竟是庄子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呢,还是现在蝴蝶梦见自己变成了庄子?”按照常识,不管我梦见了什么,梦只是梦,梦醒后我就回到了真实的生活中,这个真实的生活决不是梦。可是哲学家偏要问:你怎么知道前者是梦,后者不是梦呢?你究竟凭什么来区别梦和真实?因此,庄子提出的问题貌似荒唐,其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问题:我们凭感官感知到的这个现实世界究竟是否真的存在着?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按庄子的观点,既然我们在梦中会把不存在的东西感觉为存在的,这就证明我们的感觉很不可靠,那么,我们在醒时所感觉到的,以及我们周围世界的存在也很可能是一个错觉,一种像梦一样的假象。
有一天,庄子和他的朋友惠施(前370—前310)一起外出散步,走到一座桥上,只见桥下有很多鱼不停地游来游去,穿梭嬉戏,自由自在,好不惬意,于是庄子说,“你看,鱼是多么快乐呀!”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很快乐呢?”庄子反问道:“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的感觉如何,可是你也不是鱼呀,你怎么知道鱼快乐不快乐呢?”按照惠施的说法,不是鱼,就不知道鱼的快乐,那么不是物,就不知道物的道理了,由此推论下去世界上就没有可以认识的东西了。这就反映了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的内容。
对这个问题有两种不同的回答:一是认为事物是可以认识的,一是认为事物是不可以认识的。例如,近代英国哲学家休谟(详见“人物介绍”),否认人有正确认识世界的能力,认为人只能认识自己的感觉,如视觉、听觉、嗅觉等,至于其他东西是否存在,我们是不知道的。
在教学中,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使学生明确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不仅是所有哲学必然遇到的问题,而且是所有哲学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
(2)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内容的教学处理。由于下一框集中阐述这个问题,在这里可以先不作详细讲解。
(3)关于不可知论的内容或含义,教材中没有出现,教学中可不作要求,让学生知道不可知论就是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就可以了。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确立这个问题作为教学重点有以下几点原因。
(1)明确这一问题可以加深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解。哲学基本问题中的两个方面,最重要的是第一个方面的内容,而只有进一步了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才能明确哲学基本问题的重要性。
(2)从教学目标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设定来说,明确这一问题,有助于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发展的第三个历史形态,了解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进一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
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根本对立的。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意识决定物质。
教学时,教师应尽量列举一些事例进行讲解(详见“相关疑难问题解答”),我们在本课的“教学资源链接”中也提供了一些参考资料。
(二)相关疑难问题解答
1.为什么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可以着重从以下两方面来理解。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与生活息息相关。
关于这个问题,在课程标准的提示与建议中有明确的要求“汇集资料:哲学的基本问题与生活息息相关”。
首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人们做事情为什么先有计划后有行动?为什么有的计划和愿望能够实现,有的却不能够实现,甚至事与愿违?为什么人们不能只凭自己的意志行事?我们接触的客观对象都是物质,那么什么是“物质”?人人都有意识和精神,那么意识和精神又是什么?我们每天都在社会中生活,那么社会是什么?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不是虚拟的?人与外部世界是什么关系?人与自然、人与人应如何相处?这些问题都与哲学的基本问题有关。
然后,结合大量事例分析哲学基本问题的两方面内容都与生活息息相关。
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例如,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们,在从事自己的工作时,首先要承认自己活动的对象是真实存在的,离开这个基本前提,任何活动都不能正常进行。就像人饿了需要吃饭一样,观念中的饼不能解饿,只有现实中的饼才能充饥。也就是说,人们的实践活动,不管自觉与否,首先遇到的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总会这样或那样地解决思维和存在谁是本原的问题。要做好工作,就应该努力使自己的主观思想符合客观实际。
又如,我们经常会提出“世界上到底有没有上帝和神”、“人是否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人是否能够改造自然”等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人们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如果你不相信世界上有神,就不会有遇到事情求神的做法。“眼见”不一定“为实”,说明我们认识事物不仅需要肉眼,还需要智慧的“眼睛”,想问题、办事情要正确处理好主观和客观的关系。可以这样说,在实际生活中,凡是达到理想效果的事情,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原则。人们常以“心想事成”来表示祝愿,但心想未必能事成,只有符合客观实际的想法才可能成为现实。
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即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同我们的生活实际也有密切的联系。相信世界可知与不相信世界可知是大不一样的,这两种态度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精神状态。相信世界可知,相信世界是有规律可循的人,会经常保持一种乐观的进取精神,相信前人没有认识的事物,一定会被今人和后人所认识,在实际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就会多一些。
总之,无论是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说到底都要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可见,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每个人在实际生活中都回避不了的问题,也是我们解决人类社会生活问题的前提和基础。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作为哲学的基本问题,实际上是对人们的实际活动中普遍存在的人与世界的关系的哲学提升。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它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首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而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因为在人存在的条件下,世界现象尽管纷繁复杂,但高度概括起来,无非是物质(存在)现象和精神(思维)现象两大类。人的存在与活动,时刻都发生着精神与肉体的矛盾。同时,人们在处理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时,一方面所面对的是一个外在的、客观的物质世界,另一方面又按照自身的某种思维方式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就必然发生思维和存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哲学在追问世界本原、探讨人与世界关系时,就必须对这个问题作出明确的回答。
其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
再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决定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因此,解决这一问题,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2.怎样理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全部历史过程中?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史上的一个古老问题,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就已经开始思考灵魂和肉体、灵魂和外部世界的关系问题。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科学知识贫乏,人们不了解自己身体的构造,无法解释做梦等现象,就把它看作是灵魂的作用,并认为灵魂在人死时离开了身体而继续活动,因而形成了灵魂不死的观念。这是人类探讨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原始形式。
到了奴隶社会,作为意识形态的哲学产生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就成了哲学家探讨的基本问题。尽管这一基本问题在各个时期的具体表现形式不同,但它贯穿于整个哲学发展的历史。西方哲学史围绕着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古希腊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认为,一切事物的始基是
原子和虚空,感觉和思维是由物体投射出的影像作用于人们的感官和心灵而产生的。唯心主义哲学家柏拉图认为,理念是始基的本原,客观事物不过是理念的影子。
中世纪的欧洲虽然宗教占统治地位,哲学基本问题被掩盖在神学的外衣下,但一切重大哲学问题的争论都没有离开过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经院哲学内部的唯名论和唯实论的斗争,就是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一种表现形式。15世纪下半叶,人们对自然界和自然科学真理性的认识有了越来越多的认识,这就促使哲学家更加注意研究探求真理的方法,研究主体如何反映客体的问题。因此,认识论问题,思维和存在关系的同一性问题,即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被提到了重要位置,哲学基本问题获得了它的完全的意义。德国古典哲学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开始把这个问题同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联系起来进行研究,有些哲学家已经认识到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在哲学发展史上的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科学概括哲学发展史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和它在哲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
3.如何认识哲学的基本问题两方面的关系?
哲学的基本问题两方面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从理论上看,尽管哲学基本问题的两方面在历史长河中可以发生研究重点的转移,但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其中第一方面是根本的,第二方面是从属的。
首先,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解决是第二方面问题解决的前提和基础,第二方面内容是第一方面的展开和深化。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的正确解决有赖于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正确解决。例如,唯物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如黑格尔是客观唯心主义者)在认识论上都承认世界是可知的,承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但是由于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回答截然不同,所以对认识的对象、来源和认识本质的看法也就根本对立,所以我们不能离开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内容而孤立地认识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内容。
其次,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的解决也影响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彻底解决。第一方面的内容在哲学上被称为本体论,第二方面的内容在哲学上被称为认识论。认识论必须以本体论为前提和出发点,认识论总是渗透和贯穿着本体论。在漫长的哲学发展过程中,各种哲学观点层出不穷,无数哲学流派形态各异,但所有哲学理论无非分别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
4.如何理解中国古代哲学家对哲学基本问题的探讨?
在中国哲学中同样存在着哲学的基本问题,不过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已。在中国传统哲学两千多年的发展进程中,依次集中讨论的主要问题大体是:先秦至两汉时期的天人之辨和名实之辨,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有无之辨和形神之辨,宋元明清时期的理气之辨和心物之辨。这些论辩都蕴涵着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和讨论。
天人关系和名实关系是先秦至两汉时期所讨论的主要哲学问题。天人之辨可以说贯穿于整个中国哲学史的始终,哲学基本问题在这里主要表现为:“天”是指自然界还是指主宰万物和人事祸福的天命?人能否对天(自然)有所作为?所谓天命,是将天奉为人格化的神,认为天有意志和意识,世界是按其命令建立和发展的,还是把它看作是自然运动发展的规律,从而赋予它以物质存在的意义?因此,关于天是自然界还是神意的天命的讨论就蕴涵着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探究。名实之辨是讨论名称、概念与实在事物之间的关系。名称、概念是思维的形式,因而名实之辨显然涉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主要表现为:名称、概念是实在事物的反映还是先天就有的?名称、概念能否正确地反映以及如何反映实在事物?春秋
战国时期,天人、名实之辨已经发展成为诸子百家的哲学论辩中心。孔子以“仁”为其思想核心,用“爱人”来解释仁,其主旨是肯定人是天地万物中最优秀最尊贵的,否定天是能以言说下达命令的人格神。荀子对先秦诸子的天人、名实之辨作了总结,提出“明于天人之分”的观点,认为“天”就是物质自然界,是自然而然的运动。名称是指称各种事物的,是实在事物的反映。
有无之辨涉及的哲学基本问题是:万物的本体是物质世界本身还是在物质世界之外?形神关系表现为哲学基本问题,就是思维主体的精神与物质性的形体哪一个是根本的问题。与名实之辨相比,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讨论就由思维的形式(名)和思维的对象(实)的关系,转向思维主体自身和物质的关系,这无疑是更为深入了。
理器问题是与道器问题联系在一起的。“道”与“器”相对,道是抽象的普遍性的概念,器是具体的特殊事物,道的含义与“理”相同,器的构成元素是“气”,因而道器问题可以归结为理气问题。当时的心物之辨和知行问题紧密地联系着,因为心和物即精神和物质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知(认识)和行(实践)的反复活动。理气、心物之辨结合在一起,提出一个重要问题,“气、理、心”三者哪个是最根本的?气是物质世界,理是普遍观念,心是主观精神。可以说中国哲学发展到理气、心物之辨,哲学基本问题已经比较明晰地被揭示出来了,通过理气、心物之辨,围绕着气、理、心三者的关系,形成以张载、王夫之为代表的气一元论,以二程(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理一元论和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心一元论。最终由王夫之以朴素的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相结合的气一元论,达到了传统哲学对哲学基本问题的最高水平的回答。
5.如何理解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和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这个问题对初步接触哲学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建议采用讲授法,运用教材中小栏目的问题,援引一些经典作家的言论,说明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不同的哲学;也可以先给学生提供古今中外的一些著名思想家的言论,让学生谈理解。例如,古希腊赫拉克利特认为,“火产生了一切,一切都复归于火”。我国战国时期荀子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我国明清之际的王夫之认为,“气者,理之依也”,“理”不能脱离物质实体的“气”而存在。德国费尔巴哈认为,“人不是导源于天,而是导源于地,不是导源于神,而是导源于自然界”。古希腊柏拉图认为,“理念”是脱离和先于事物的客观存在,是万物的本原。我国明朝王守仁认为,“心外无物”,世界万物依赖人的心灵。英国贝克莱认为,“存在即被感知”、“物是感觉的集合”。德国黑格尔认为,“思想不但构成外界事物的实体,而且构成精神性的东西的普遍实体”。在他看来,“客观思想”或“绝对精神”是万事万物的本质。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哲学的最初形态,是原始的、自发的唯物主义。其主要特征是以自然原因去解释自然现象,把万物的“本原”归结为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它是依靠笼统的直观,即通过经验观察再加上想象和猜测而形成的理论,具有明显的自发性和朴素性。例如,古希腊的泰勒斯认为,水是世界万物的始基;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中国的五行说认为,宇宙万物是由水、火、木、金、土五种元素构成的。古希腊和印度也有类似思想,如地、水、火、风说。在西方,古代唯物主义的最高理论形式是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创立的原子说,他认为不同形态和重量的原子构成不同的事物;在中国,则主要表现为“元气论”,认为气是世界的本原。值得强调的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是与朴素辩证法结合在一起的,确信世界万事万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又称机械唯物主义,它以近代实验科学对自然现象的实证研究为基础,以新的实证知识和科学方法论证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古代唯物主义的朴素性和自发性。它认为,物质就是原子,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的物质单位。
但由于它把世界归结为原子,归结为物质结构的一个层次,既经不起自然科学的检验,也经不起唯心主义的攻击。它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解释世界,看不到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之间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或者只承认机械的联系和机械运动,因而表现出机械的、形而上学的局限性。这种唯物主义还有其不彻底性,即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的,在历史观上则是唯心主义的。17世纪英国的唯物主义、18世纪法国的唯物主义以及19世纪40年代德国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著名代表。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中最彻底、最科学的形态,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9世纪中叶创立的,不仅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且在社会历史领域中坚持了唯物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或本质归结为人的感觉或主观意识。如“心外无物”、“存在即被感知”等。
客观唯心主义则把世界的本原或本质归结为某种超自然的“客观精神”。如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的产物、“上帝创世说”、“理在事先”等。
6.如何认识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在人类认识发展中的作用?
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存在客观上促进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发展。例如,近代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由最小微粒原子构成的,而当科学证明原子是由更小的微粒构成时,唯心主义就嘲笑和攻击唯物主义说,原子不见了,物质消失了,唯物主义的大厦垮塌了。正是在应对这种攻击的过程中,唯物主义才得以科学地规定物质的定义,最终获得了关于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的科学认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是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除此之外,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这两个用语本来没有任何别的意思”(恩格斯)。这就是说,只有涉及世界本原问题时,唯心主义确定无疑是错误的,而离开这个问题,唯心主义的很多观点是很有价值的,甚至可以说,很多精致的唯心主义比许多粗糙的唯物主义对人类认识的贡献要大得多。
人类最早的意识是一种原始神灵的观念,从世界观上看,它无疑是唯心主义的观念。但在原始社会,人能产生这种观念本身是人类认识和人类发展史上的重大飞跃。只有人类才有神灵的观念。在此后很长的历史过程中,广大劳动人民都把信仰某种宗教和神灵变为反抗统治阶级的力量,推动历史的前进。一些非常有名的唯心主义命题虽然从本体论上是唯心的,但也突出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尤其是在人们还没有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能动性时,这些思想起码起到了启蒙的作用。例如,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意思是说我可以怀疑一切,但有一点不可以怀疑,那就是我正在怀疑。他极度地强调了怀疑、思考对人的重要性,也是鼓励人们勇敢地运用自己的理智去改造世界和把握人生,而不是盲目地相信上帝。
从一般意义上说,形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是不对的。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人们总是从一个个的片面认识开始的,最后才形成了全面、整体的认识。形而上学的主要错误在于否认事物的联系和发展,辩证法对形而上学的批判应该理解为对它的超越和包容,而不是简单的否定。
7.怎样理解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在近代自然科学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克服了古代唯物主义的朴素性和直观性,在反对中世纪经院哲学,反对宗教神学,坚持无神论,反对唯心主义的先验论,发展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的斗争中起过积极和进步的作用。但受当时历史条件、自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特别是受资
产阶级的阶级性的局限,它有很大的缺陷:一是机械性,即用机械力学的观点观察事物,把一切运动形式都归结为机械运动,否认物质运动形式的多样性,否认事物的质变,甚至把人也视为机器;二是形而上学性,即否认事物的联系与发展,否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三是不彻底性,即不能把唯物主义观点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中去,社会历史观仍然是唯心主义的,把人的思想和意志当作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8.如何理解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从思想观点上看,哲学上确实存在着“两个对子”,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但从哲学派别上看,则只能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而不是四军对垒,因为在哲学史上,从来没有游离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外的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独立派别。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不是同唯物主义相结合,就是同唯心主义相结合。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围绕着如何理解世界的存在状态,用什么样的思维方法来把握世界的问题而形成的。它们的对立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始终与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相结合的,在历史上存在过形而上学的唯心主义,也存在过辩证的唯心主义;存在过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也出现过辩证的唯物主义。既有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结合,又有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法的结合。
9.理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应该注意哪几个问题?
一是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具有绝对的意义。也就是说,它仅仅在承认物质和意识何者是世界的本原这个哲学基本问题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具有相对的意义。
二是要克服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错误理解。不能仅从两个语词的表面意义来理解其内涵(英文中唯物主义为materialism,来源于material,物质;唯心主义为idealism,来源于idea,理想),认为唯物主义是重物轻人的物本主义或贪图享受的物质主义,把唯物主义理解为贪吃、肉欲、爱财、牟利、娱乐等一切满足感官需求,追求个人私利的龌龊行为;认为唯心主义是轻物重人、追求社会道德信仰的理想主义。这是极其错误的。唯物和唯心是一对哲学范畴,表明一种在关于世界本原、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上的特定哲学立场或哲学倾向,是一个世界观问题。
三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是同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交织在一起的。
10.如何认识唯心主义产生和存在的社会根源和认识论根源?
社会根源在于:一是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不发达以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为片面扩大精神的作用提供了社会条件;二是在阶级社会,唯心主义哲学总是受到社会没落阶级、反动阶级的拥护和利用,从而使其得以保存和流传。
认识论根源在于: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分离。如果片面夸大认识过程中的感觉、经验等因素,把它们看成不依赖于物质的第一性的东西,就会导致主观唯心主义;如果片面夸大认识过程中的概念、理性因素,把它们看成是不依赖于物质的第一性的东西,就会导致客观唯心主义。同时,人类认识过程是曲折的,而不是直线的,如果把这个曲折过程中的某一个片断夸大,就会陷入唯心主义。
四、教学资源链接
(一)名词解释
1.不可知论
可知论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哲学学说,认为我们的感觉、表象、概念、思想能够正确认识世界。一般来说,唯物主义都认为意识是物质派生的,认为世界是可知的。唯心主义者如黑格尔所说的世界可知只是精神的自我认识,旧唯物主义者承认世界是可知的,但由于不懂得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不能辩证地解决世界可知的问题。辩证唯物主义把实践的观点作为认识论的第一和基本的观点,科学地证明了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不可知论是否认人们认识世界或彻底改造世界的可能性的哲学学说。此概念首先由英国的赫胥黎(1825—1895)于1869年提出。不可知论的思想在古代就已产生,欧洲近代的主要代表是休谟和康德。其本质是把人的感觉看作是主观和客观之间的屏障而不是桥梁,不承认在感觉之外有确实可靠的客观外部世界的存在,不懂得认识过程中本质与现象、有限与无限的辩证关系。对不可知论最有力的驳斥是实践。有时不可知论一词也用以专指针对宗教教义而提出的一种学说,认为上帝是否存在、灵魂是否不朽是不可知的。
2.二元论
二元论是认为世界有两个本原的哲学学说,与一元论相对立,它把物质和意识绝对对立起来,认为物质和意识是两个各自独立、相互平行发展着的实体,谁也不产生谁,谁也不决定谁,都是世界的本原。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肯定精神不依赖于物质而独立存在,这本身就是唯心主义的观点;虽然它承认物质是独立的本原,但在说明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时,又把精神说成是唯一具有能动性的力量,必然倒向唯心主义。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的笛卡儿和德国的康德。
(二)人物介绍
1.荀子(约前313—前238)
战国末期思想家、教育家。他批判和总结了先秦诸子的学术思想,对古代唯物主义有所发展。反对天命、鬼神迷信之说,肯定“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即自然运行法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思想。承认人能通过“天官”(感官)和“天君”(心)的知觉作用认识客观世界,并强调思维对于感觉的辨别和验证。
2.范缜(约450—约510)
南朝齐梁时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无神论者。在梁武帝宣布佛教为国教后,他仍能坚持反对佛教,并著《神灭论》。他从“形神相即”和“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的根本命题出发,论证形体和精神的关系是“质”和“用”的关系,即“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形和神的关系,正如刀刃和刀刃的锋利的关系一样。肯定精神本身并非物质实体,而是人的形体的一种作用,修正了以前唯物主义者误认为精神是一种特殊物质的观点,有力地批驳了佛教神不灭论。
3.朱熹(1130—1200)
南宋哲学家、教育家。在哲学上发展了二程(程颢、程颐)关于理气关系的学说,集理学之大成,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世称程朱学派。认为理气相依而不能分离,但又断言,“理在先,气在后”,“理是本”。强调知先行后,但又认为“知行相须”,注意到行在认识中的作用。强调“天理”和“人欲”的对立,要求放弃“私欲”,服从“天理”。他的理学后来成为封建地主阶级统治人民的理论工具,在明清时代被提到儒学正宗的地位。但他的博览和精密分析的学风对后世学者很有影响。
4.王守仁(1472—1528)
明朝哲学家、教育家,余姚(今属浙江)人。初习程朱理学与佛学,后转陆九渊的心学,用以对抗程朱学派。断言“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心明便是天理”;否认心外有理、有事、有物。提出“致良知”的学说,把封建伦理道德说成是人生而具有的“良知”。他的“知行合一”和“知行并进”说,旨在反对“知先行后”以及各种割裂知行关系的说法。
5.王夫之(1619—1692)
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湖南衡阳人,晚年隐居于衡阳的石船山上,著书立说,学者称“船山先生”。对天文、历法、数学、地理学都有所研究。在哲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总结和发展了中国传统的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他认为“尽天地之间,无不是气,即无不是理也”。“气”是物质实体,而“理”则是客观规律。他还用“诚”、“实”、“有”等概念论述世界的客观实在性,驳斥程朱关于“理气”的唯心主义观点。他强调“天下惟器而已矣”,“无其器则无其道”,从“道器”关系建立了他的历史进化论,反对保守退化思想。在知行关系上,强调行是知的基础,“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其主要哲学著作有《周易外传》、《张子正蒙注》、《老子衍》、《思问录》等。
6.笛卡儿(1596—1650)
法国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他试图建立无所不包的哲学体系。笛卡儿的沉思是从“怀疑一切”开始的。他认为,我能不能怀疑我正穿着晨衣坐在这儿的炉火旁边?能,因为也许我正赤身睡在炕上却梦见自己坐在这儿。而且,一个精神病人也可能产生这样的幻觉,我也许正处于与精神病人相同的状态。用这种怀疑的眼光来看世界,就没有什么事物和知识是不可怀疑的了。他说:“我可以怀疑一切,但我却不能怀疑我正在怀疑。”他的意思是:我在想,眼前这一切都有可能不是真的,但“我正在想”却是一个确定不疑的事实。从这里,他引出了一个肯定的结论:“我思故我在。”由此,他建立了自己的哲学体系。
7.贝克莱(1684—1753)
18世纪英国爱尔兰大主教,哲学家,主观唯心主义与经验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物是观念的集合”、“存在就是被感知”、“对象与感觉原是一种东西”等命题,宣称存在的只是我的感觉与我自己,人们的认识对象是自己的观念和“感觉的组合”。他认为,物质就是“虚无”,物质是一个虚构的词,它不表示任何实在的东西,在人的心中也没有与之相应的观念。他认为,人们认识的对象就是观念,观念并不反映观念之外的任何事物,而且观念之外没有任何事物,人们平常所说的事物,不过是观念的各种不同的结合而已。
8.休谟(1711—1776)
18世纪英国资产阶级思想家,近代欧洲不可知论哲学的创始人。他的主要著作有《人性论》、《人类理智研究》、《道德原理研究》、《自然宗教对话录》等。他曾担任过驻法使馆的秘书和负责外交事务的副国务大臣。在政治上,他反对封建专制复辟,害怕人民革命运动的再起,他的信条是在所有的政治斗争中都“保持中庸适度”的态度。在哲学上,他表现出调和妥协的中间派色彩。他虽然从洛克的经验论出发,但拒绝承认经验以外的任何存在物;他既怀疑上帝的存在,又怀疑物质世界的存在,认为经验范围之外的问题是无法回答的,建立了近代欧洲第一个怀疑论和不可知论的哲学体系。
休谟认为,认识不能越出经验的范围。他从感觉出发,认为感性知觉是人的认识的唯一对象。我们所能知道的就是各种知觉,世界对我们来说,只不过是一束不同知觉的组合,至于知觉之外是否存在着一个能产生知觉的东西,这个东西是物质实体还是精神实体,这是我们无法知道的。休谟否认上帝的存在,他在《自然宗教对话录》中明确表示,“绝对否认从这个世界确定神的存在的推论”,从而把上帝赶出哲学领域。
9.康德(1724—1804)
德国哲学家,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创始人。康德在前半生主要研究自然科学。《自然通史与天体论》(也称《宇宙发展史概论》)是康德前期最杰出的成就。他从机械唯物论的自然观出发,提出了太阳系起源于星云的假说,认为宇宙是一团稀薄的云雾状的物质粒子,由于引力和斥力的作用,在旋转的运动中逐渐地密集、凝聚而成了太阳、行星和卫星,这就推翻了牛顿的“上帝第一推动力”的说法,第一次把天体看成是一个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康德在后半生主要研究哲学。康德哲学的基本特征是调和和妥协。他的哲学体系是一个矛盾的体系,其主导方面是唯心主义的先验论和不可知论,同时又包含着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合理因素。
(三)辅文释疑
1.荀子认为,“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王夫之认为,“气者,理之依也”,“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教材第12页)
在《国语》、《左传》、《老子》著作中所说的“阴阳”,是指两种相互对立的气或气的两种状态。战国以后,阴阳概念进一步提升,含义日趋宽泛,译为今语,大致相当于矛盾的两种属性或两个方面。如明与暗、热与寒、上与下、外与内、强与弱、进与退、动与静、天与地、君与臣等,皆前者为阳,后者为阴。《易传》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矛盾的两个方面的对立和统一是物质世界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就荀子这句话来说,他认为天地宇宙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阴阳二气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天在上为阳,地在下为阴,天地相合,阴阳两种相反的力量和属性结合到一起,运动变化和发展,就会有世间万物的产生。
王夫之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性的气,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最基本的元素。这一基本要素内部又具有两种属性,这就是阴与阳。所以,他说:“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所谓太虚,就是指广袤无际的太空,也就是宇宙,存在于宇宙间的一切说到底都是阴阳二气。北宋的哲学家张载说:“知太虚即气,则无无。”如果你认识到了宇宙是由气构成的,那么,你也就明白了世界的本质是物质性的“有”,而不是空洞的“无”,“无”是不存在的。
世界的本质是“气”,那么“规律”、“原理”、“法则”、“必然性”等,它们与气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王夫之把这些东西叫作“理”。他认为,理依附于气,理存在于气中。因此,世界的本质是气,不是理。
2.朱熹说:“理生万物”,“理主动静”;“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未有这事,先有这理”;“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所谓理与气,此决是二物。但在物上看,则二物浑沦,不可分开”;“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教材第13页)
理和气是中国哲学的一对重要范畴。朱熹是宋代明确提出理气关系,并予以系统阐释的哲学家。
如果我们分析事物就会发现,任何事物都有两个方面,一是它的“形”,二是它的“性”。“形”就是我们所看到的事物的外形和材料,如我们面前的一张桌子,它是由木料做成的,这些木料就是“形”。如果没有这些木料,我们便什么也看不到。但是,如果只是有木料,而不懂得制造桌子的原理和方法,桌子照样做不成。这里的原理和方法,我们把它叫作“性”(或称作“理”)。
可见,桌子实际上是由两方面的因素构成的,一是木料(形),二是原理(性、理)。朱熹把前者称作“生物之具”,把后者叫作“生物之本”。“生物之具”,就是生成万物的那些材料,朱熹把它叫作“气”;“生物之本”,就是构成万物的那些原理,朱熹把它叫作“理”。那么,构成事物的这两个方面──理和气是什么关系呢?朱熹认为,这一关系需要从两个角度来看,若从具体事物的角度来看,理和气是互相依赖的,谁也离不了谁,离开了任何一方,都不会有具体事物的产生。没有木料做不成桌子,没有桌子的制作原理,同样做不成桌子。所以,他说:“但在物上看,则二物浑沦,不可分开。”
但是,从发生论的角度来说,究竟是谁先谁后、谁主谁从呢?朱熹认为“理”是在先的。没有产生宇宙时,宇宙的理,就已经存在了;宇宙若是没了,山河大地塌陷了,宇宙之理,山河大地之理,依然会存在。所以,他说:“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未有这事,先有这理”;“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他甚至认为,“理生万物”,“理主动静”。这就走向了客观唯心主义一途而不能自返了。
(四)资料选辑
1.形神关系的论战
南北朝时期,齐朝宰相萧子良的府内,名流云集,高僧满座。他们迷信佛教,大谈因果报应,宣扬人死后精神不灭。普通官员范缜挺身而出,指出“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他认为,精神不过是人体的一种作用,从属于形体,形体存在则精神存在,形体死亡则精神消失。他把萧子良等一帮王公名流驳得哑口无言。萧子良几次组织人马与他辩论,都被他驳倒。萧子良无可奈何,派人对他说:像你这样有才能的人,不怕得不到高官,为什么发表这种违背潮流的言论呢?你应当赶快放弃你的言论。范缜听后,哈哈大笑:要我范缜“卖论求官”,那我早就是“高官”了!
2.波普尔的“世界3”理论
当代英国哲学家卡尔·波普尔提出了一个名为“世界3”的理论,他认为存在三个世界,即物质世界、精神世界和客观知识世界。世界1即物质世界,就是宇宙,地球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小点;世界2即精神世界,是人类知识、主观经验、精神状态的世界;世界3即客观知识世界,是人类精神产物的世界,它由语言、艺术、科学等构成。他承认先有世界1,后有世界2,最后才有世界3。世界3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产物,44 但它一出现,就“如同桌子、椅子是实在的一样”,也是客观存在,是独立于世界1和世界2的。这种世界多元论的主张在哲学上是站不住脚的。但强调科技知识的作用,在今天特别有意义。
3.哲学界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争论
哲学基本问题一旦以明确的形式提出来,争论就接踵而至。围绕恩格斯对哲学基本问题论断的争论,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从未间断,前后发表论文上百篇。归纳其中的主要观点,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一是“传统”论。这种观点认为,自人类产生哲学一开始,就存在着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全部哲学史都贯穿着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二是“否定”论。它包括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从古代到当代的整个哲学发展史不存在一个基本问题,甚至同一时代哲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也不尽相同,因而也就有不同的基本问题;另一种观点认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提出没有多大意义,相反还给以后的哲学发展带来消极的影响。例如,把哲学家分成两大阵营,就会禁锢人们的头脑,束缚哲学的发展,把哲学研究简单化,以致发展到对哲学的研究采取贴标签的方法,而且哲学的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都强调物质的决定作用,有明显的机械论色彩。
三是“过时”论。有学者认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只是在近代的一个短时期内才有意义,之后,马克思通过对实践观点的论述,实际上已经把“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确立为新时期哲学的基本问题。
四是“发展”论。早在1988年就有人提出,要用“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取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这一哲学的基本问题。此后,仍有一些学者重复这一观点,认为恩格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应当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从而要求把“人与世界的关系”当作当代哲学的基本问题。
(选自:韩庆祥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疑难解析》)
五、自我测评及思考提示
1.下列观点哪些属于唯物主义世界观?哪些属于唯心主义世界观?为什么?
(1)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安得有无体独知之精。(王充)
(2)“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范缜)
(3)水是万物的本原。(泰勒斯)
(4)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
(5)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贝克莱)
(6)气者,理之依也。(王夫之)
45(7)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被人的头脑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马克思)
(8)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王充)
(9)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子夏)
(10)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毛泽东)
思考提示
(1)意思是指,没有有形的物质,就没有精神。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世界观。
(2)意思是指,物质实体乃产生精神的基础,精神不过是物质实体的一种作用,是由物质派生出来的。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世界观。
(3)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世界观。
(4)意思是指,宇宙万物不是神造的,而是天地阴阳自身矛盾运动的结果。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世界观。
(5)是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
(6)意思是指,气作为物质实体是“理”存在的依据,“理”不能脱离“气”而存在。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世界观。
(7)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8)意思是指,鬼不过是人们害病时由于恐惧而造成的主观幻觉。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世界观。
(9)是客观唯心主义世界观。
(10)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2.辨析
承认物质利益就是唯物主义,强调精神作用就是唯心主义。
思考提示
(1)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意识决定物质。
46(2)追求物质利益不一定就是唯物主义,如果不从实际出发,主观蛮干地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心主义的表现;强调精神作用不一定就是唯心主义,如果是在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重视意识的作用,就不是唯心主义。
3.议议
“疑邻偷斧”的故事,说的是有一个人丢失了一把斧子,便怀疑是邻居的孩子偷了,他看那邻居的孩子走路的样子、说话的神态都像是偷斧子的。后来,他的斧子找到后,再看那邻居家的孩子,怎么也不像是偷斧子的了。
丢斧子的人在思想方法上犯了什么错误?属于什么样的世界观?列举现实生活中的类似现象,并说明哲学基本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思考提示
丢斧子的人在思想方法上犯了从主观出发的错误,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列举事例略。
4.有人说,凡是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凡是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请谈谈你的看法。
思考提示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从根本观点上看,由于唯物主义如实地反映了世界的本质,是正确的。
从哲学发展的过程看,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相斗争而发展。唯物主义在其发展的某些阶段上也存在着认识上的不足,因而不能说所有的唯物主义哲学都是正确的;唯心主义体系中也有一些合理的内容,在其发展过程中也丰富和发展了辩证法思想,也有一些唯心主义为现代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哲学理论的素材,因而在人类认识史上有其历史进步性的一面。
正确与错误都是相比较而言的,我们对任何事物的分析都应采取辩证的态度。
5.列举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世界观在实际生活中具体表现。
思考提示(略)
第三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一、教育教学目标
(一)教育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
(1)识记
○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
○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2)理解
○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认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3)运用
○ 运用哲学与经济、政治和文化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说明哲学对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先导作用。
○ 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分析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认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 根据19世纪中叶的社会历史背景,分析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2.能力目标
(1)通过对哲学与时代精神关系的思考和学习,培养学生的时代感和使命感,使学生对社会历史问题的观察从一般的经验层面上升到比较深刻的哲学层面,学会自觉地运用哲学理论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基本特征的学习,培养学生鉴别理论是非的能力,进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分析和解决生活实践中的问题。
(3)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产生的重大理论成果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发展的眼光观察问题的能力,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抽象的哲学”其实并不脱离时代,真正的哲学恰恰是对时代问题的“理论解答”,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引导学生关注时代,关注社会,热爱生活。
(2)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有着坚实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它是人类思想发展的结晶,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激发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48(3)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科学探索精神和革命批判精神。
(4)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学生要在实践中活学活用马克思主义,培养与时俱进的品格。
(二)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内容目标:分析实例,说明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认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提示与建议:例如,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对当时社会历史发展的作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对近代西方社会进步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时代的产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理论。
二、教学内容分析
(一)内容结构分析
本课是第一单元的最后一课,主要是在第一课回答什么是哲学、第二课介绍哲学的具体存在形态和发展过程的基础上,过渡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的阐述。可以说,本课是第一单元的落脚点。第一课重在启发学生从日常生活入手发现哲学问题,使学生认识到哲学并不脱离生活,它来源于生活又超越生活。第二课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各种不同的哲学,让学生认识到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不同的哲学;引导学生认识和把握哲学研究的最一般和最基本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和我们生活的关系。
本课是在前两课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让学生认识到哲学不仅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而且与时代发展密切相关,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并从整体上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本课以后的内容(第四—十二课)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具体论述。在这一意义上说,本课又是全书的一个总纲,它所讲到的实践的观点贯穿全书。学好本课内容对于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全书的知识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课主要负载的任务,从“哲学与时代”的关系入手,解决三个问题:一是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过程,二是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三是说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围绕这三个问题,我们设计了两框。
第一框,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本课的核心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认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发展及其特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从理论上明确哲学与时代的关系,这就是第一框的主题。围绕这一主题,我们设计了两目。
第一目“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是从哲学的内容来源于时代看“哲学与时代”的关系。第二目“社会变革的先导”,是从哲学对时代的反作用来看“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第一目,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这一目包括两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从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说明哲学属于思想文化范畴,是对一定时代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第二自然段进一
步指出什么是真正的哲学,真正的哲学是对社会生活的正确反映,是对时代精神的敏锐把握,因此说,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这里需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究竟什么是“真正的哲学”。真正的哲学应该是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的哲学,这样的哲学才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历史上的每一时代都有自己精神上的精华,因而应该有那个时代的“真正的哲学”。在今天,称得上我们“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的“真正的哲学”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二目,社会变革的先导。这一目包括三个自然段,讲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进而说明哲学可以反作用于时代。它具体化为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哲学对时代的批判功能,即哲学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另一个方面是哲学对时代的塑造引导功能,即哲学可以预见和指明未来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引导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第二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这一框是本课的落脚点,主要是从“哲学与时代”的关系角度,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基本特征和发展。这一框分为三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第一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这一目主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得以产生的三个基础来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的产物,是对时代主题的科学解答。
第二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这一目重在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三个统一,即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这三个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以往一切旧哲学的基本特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实现的伟大变革。三个统一的关键在于实践的观点。
第三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这一目主要讲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说明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理论。
说明第二框课标要求的内容目标是:“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认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示与建议的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共产主义原理》第一条说:“共产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学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启了一个新时代,即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时代。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特征的认识应当站在这个高度上。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第二框在讲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时,必须牢牢抓住实践范畴。无论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还是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都必须在实践的基础上才能完成。
(二)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与操作建议
一、《鸿门宴》
第23 页写了张良与刘邦的一番对话。当张良问“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时, 原文是:
曰:“鲰生说我曰:‘距关, 毋内诸侯, 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
此句中冒号里面再用冒号, 是不符合标点符号使用习惯的。同一个句子中一般不适用两个冒号, 否则便会面目不清, 何况冒号本身可以表稍长的停顿。“鲰生说我曰”译为“浅陋的人劝我说”, 这是主谓语, 而“距关, 毋内诸侯, 秦地可尽王”是“曰”后的宾语部分, 它们之间的衔接还是比较紧凑的, 用了冒号反而破坏了整个句子的流畅感。此句应把“曰”后的冒号去掉, “秦地可尽王也”后的句号挪出单反引号后改为逗号, 这才是更为严谨的表达。
课文中本句的紧后一句: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教材对“当”的底注是“对等, 比得上”, 这一解释不仅不利于通达译出句意, 且放入语境中解释也十分牵强。第一自然段交待项羽、刘邦双方的实力和冲突的缘由, 以及范增分析刘邦“欲王关中”的野心, 这与第二自然段刘邦虽是推卸责任说“鲰生说我曰”, 但也表明自己的心迹 (他的行动就是明证) 语“秦地可尽王也”相互应证, 可见, 刘邦的确是利用怀王盟约“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获取地位, 自己的士卒与项王“对等”或“不对等”并无意义, 抵抗并消灭掉项羽才是最终目的。张良作为深知刘邦肺腑的谋臣, 用这一明知故问的句子应是启发刘邦明白形势, 采取正确策略应对这场危机, 所以, “当”理解为“阻挡、抵抗、抗衡”等意为宜。商务印书馆2000 年版《古今汉语词典》第263 页对“当”就有这种解释;此外, 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4 版第72 页, 在“当”的解释中根本就无“对等、比得上”这一义项, 倒有从“对着、面对”义项里引申出“挡住”意思, 这一引申义用在此句中是恰当的。正因为当时项羽兵四十万, 刘邦兵才十万, 张良这一启发“估计大王您的士卒足够来抵抗项王吗”, 才会导致下文“沛公默然”的合理情境。和教材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第48 页译文把该句译为“估计大王的军队能跟项王抗衡吗”, 也算比较准确。
二、《记念刘和珍君》
本文在教材第30 页有这个句子:
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 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 也当浸渍了亲族, 师友, 爱人的心, 纵使时光流逝, 洗成绯红, 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
此句中“亲族”、“师友”、“爱人”是三个词语, 中间的停顿, 不宜用逗号, 应用顿号;即使我们认为此处是特意对这些词语加以强调, 但它们一起作“心”的定语, 依据国家语委语言文字应用研究室起草、1996 年实施的《标点符号用法》, 逗号用于“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规定, 2012 年6 月1 日实施的《标点符号用法》 (简称《新用法》) 对此也没有变动, 这儿使用顿号应该是确定无疑的。
三、《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第41页有:
来人的目的各不相同———有人为了亲眼看看事情是不是像说的那样可怕, 有人为了不使自己忘记过去, 也有人想通过访问死难者受折磨的场所, 来向他们致敬。
这个句子破折号后的内容不仅仅是对“各不相同”的解说, 更重要的是对“来人的目的各不相同”这一整句的展开叙述, 前后构成较为明显的总与分的关系, 所以, 这儿用冒号才是最恰当的。并且“也有人……”句中间用逗号把“通过……场所”这一状语后主干“来向他们致敬”隔开, 更高一层的并列关系“有人……有人……也有人……”之间就不能再用逗号了, 应用更高一级的分号。
第42 页有:
“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 长得丰满, 可爱, 皮肤细白, 金发碧眼。”
这一句全用逗号, 层次不明。实际上这一复句由四个分句构成:“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 “长得丰满, 可爱”, “皮肤细白”, “金发碧眼”, 中间用逗号分隔没错, 但“丰满”和“可爱”都作“长”的补语, 中间就只能用顿号分隔了。
四、《飞向太空的航程》
第53页有:
在举国欢庆“东方红”的时候, 中国科学家们把目光投向了更远的地方, 提出一鼓作气载人飞天。
“欢庆”有两种解释:一是形容词, “欢乐喜庆”的意思, 如唐代李约《岁日感怀》诗:“称觞惟有感, 欢庆在儿童。”二是动词, “欢乐地庆祝”的意思, 后面连接的宾语应是某种活动, 或某纪念日等抽象名词, 一般不能连接具体名词。“东方红”是指我国在1970 年发射的“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的简称, 为一具体名词, 不妥。此句可在“东方红”后面加上“发射成功”, 表意就合乎规范了。此外最后一句“提出”后缺宾语中心语。“提出”明显无法与“一鼓作气 (的) 载人飞天”搭配, 所以, 为了动宾搭配得当, 应在句末加上宾语中心语“计划”。
同一页中与上句相隔一自然段有这样的独句段:“然而, 由于经济实力有限等各种原因, 中国的飞天梦想只能尘封在一张张构思草图中。”“等”表列举未尽, 或列举后的煞尾。此句只列举了一项, 很明显不是煞尾, 只能表列举未尽, 它就已隐含了“多种”的意义, 所以此句犯了重复赘余的毛病, 应去掉“各种”。
第54 页有:
从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开始, 中国航天人在短短7 年时间就攻克了载人航天的一道道难题:在北京建立了航天员培训中心;研制出了高安全性、高可靠性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建立了体现尖端和前沿科技集成的飞船应用系统;新建成了载人飞船发射场、陆海基载人航天测控通信网和飞船着陆场。
此句冒号表总领下文的提示作用, 后面的句子没出现逗号 (也的确不需要用逗号) 就越级用了分号, 这是不规范的, 应把冒号后的三个分号改为逗号。
第55 页有:
“神舟”飞船四战四捷, 创造了我国航天史上的奇迹, 实现了中国载人航天的重大突破。
“实现了中国载人航天的重大突破”是指事件的现实意义, “创造了我国航天史上的奇迹”是指事件的历史意义, 轻重有别, 此句却颠倒了, 有悖逻辑。应把这两句位置交换过来, 先说现实意义, 再谈历史意义, 这样表达就完善了。
摘要:人教版《语文》 (必修1) 有标点使用、课文注释、文句表达等方面的瑕疵, 包括《鸿门宴》《记念刘和珍君》等传统经典, 也包括《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等实用文, 本人斗胆提出, 严谨分析, 力求教材更为规范。
一、总星系是不是天体系统
在必修1教材第3页图1.2中,关于“总星系”有如下描述:它是目前人类所知道的最高一级天体系统,也是目前我们能够观测到的宇宙部分。我们都知道,天体系统是指运动着的天体因相互吸引、相互绕转所构成的相对独立和层次不同的系统。很显然,总星系的范围受限于人类的观测水平,它并不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所以笔者认为,总星系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天体系统,而应该是某个未知的天体系统的一部分。
二、太阳风暴袭击地球
必修1教材第12页的案例1“太阳风暴袭击地球”中说:太阳表面新形成的巨大黑子群和大耀斑,喷射出的大量气体、电磁波和带电粒子流,会以每小时300万千米以上的速度向宇宙空间喷射,形成太阳风暴。众所周知,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约为3.0×108m/s,而每小时300万千米其实是太阳风暴爆发时喷射出的带电粒子流的速度,所以说,“喷射出的大量气体、电磁波和带电粒子流,会以每小时300万千米以上的速度向宇宙空间喷射”这句话的表述是不合适的,容易引起误解。
三、“时”与“小时”的争议
“时”与“小时”这两个单位有没有区别?笔者以为区别是有的。一般而言,“时”指的是时刻的单位,比如“现在是上午8时”,而“小时”是指时间长度的单位,如“会议持续了2小时”。对此,我们在生活中都能很好地区分,但在很多教材中却非如此。如必修1教材第13页中“如果以距离地球遥远的同一恒星为参考点,则一日的时间长度为23时56分4秒,叫做恒星日。如果以太阳为参考点,则一日的时间长度是24小时,叫做太阳日。”还有第19页图1.23中的白昼长短亦是以“时”为单位。教材为什么会如此表述呢?其实,教材中将“时”与“小时”混为一谈并非编者失误所致,因为从1993年起,我国量与单位标准中就明确规定,时刻和时间长度必须都用“时”作为单位。但有时候,我们按此表述很容易引起误解,如“飞机7时能到达北京”,这句话是指飞机会在7点钟到达北京,还是飞机需要7个小时能到达北京呢?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该解释清楚这个问题,以避免使学生产生不正确的认识。
四、海滩的形成
必修1教材第71页图4.5中,关于沙滩的形成有如下解释:在沙质海岸,波浪在向海运动的过程中,由于速度逐渐减慢,会将大量的沙子堆积在海岸地带,形成沙滩。对此,笔者质疑如下:波浪在向海运动的过程中,速度是否一直在减慢呢?我们可以将海岸视作一个粗糙的坡面,波浪在向岸运动的过程中,受坡面和摩擦力的影响,速度是在逐渐减慢的,直至静止后,再向海回流,回流过程之初,波浪肯定是在做加速运动的,然后才在摩擦力和海水顶托作用下速度逐渐减慢。因此,教材中所说的波浪在向海运动的过程中速度逐渐减慢是不合适的,而且沙滩的形成也并非如此简单。实际上,沙滩是波浪及其派生的沿岸水流综合作用的产物。外海波浪传入近岸浅水区,受到海底的摩擦作用,波锋变陡,波谷变缓,水质点运动轨迹呈现往复流动,而且向岸进流速度通常大于离岸回流速度,导致底部泥沙向岸搬运,并被上冲水流帶至海滨线上堆积,从而形成沙滩。
五、火山锥的形态
必修1教材第75页中关于火山锥的形态描述如下:它一般由多次火山喷发形成,上部坡度较大,下部坡度较缓。这种说法当然是毫无疑问的,我们可以从本页中图4.15“日本的富士山”中得到验证。但本页的图4.14“火山示意”中所显示的火山锥形态却非如此。图中的火山锥坡面是一个典型的凸形坡,即上部坡度较缓,下部坡度较陡,这明显不符合实际情况,很容易让学生形成错误的直观印象。
上述“教材”即教科书(课本)显然是取其狭义。作为师生共用的核心教学材料和课程载体,教科书理应具备本源性、学术性、权威性等众多属性,而其对知识表述的准确性乃是最为基本的要求。故此,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并予以指出,当是教师的务实之态。
①规律具有不可抗拒性 ②违背自然规律,必然受到惩罚
③规律是可以改变的 ④人类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已经发生改变
A.①②
【答案】A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解析】
试题分析:大自然在饱受伤害的同时,也在用自己的方式报复人类,体现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可抗拒的,一旦违背客观规律就会收到规律的惩罚。所以①② 正确,规律是客观的,人可以认识利用规律,却不能改变创造规律,所以③观点错误。④ 观点错误,正是因为没有看到规律,没有看到人类与自然相互依存,才受到规律的惩罚。考点:本题考查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点评:从题干来说,本题想要考查学生对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的有关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情况,选项③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容易误选,学生一定要注意人们不能改变规律,因为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类似的说法还有:人不能创造规律、不能消灭规律。
【题文】“道,犹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与此哲学观点相通的是()
A.自然从来不飞跃 B.物理不外于吾心
C.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D.动之端乃天地之心也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道,犹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认为气是世界的本原,体现的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选项C,认为火是世界的本原,也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A这句话否定了事物发展质变的存在,相对来说只承认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确实是形而上学观点。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D体现的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因此选C。考点:本题考查区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观点。
点评:本考题考查的内容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差别。两项内容较为抽象,这也是近年高考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常以单选题的形式出现,需引起重视。
【题文】据美国生活科学网报道,鸡和蛋先后之争持续已久,究竟是先有的鸡还是先有的蛋,这一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古老谜题终于有了谜底。通过对7700万年前的恐龙蛋化石的研究后,科学家宣布谜题答案是先有的蛋后有的鸡。据此回答题。
【小题1】12.“蛋鸡之争”其实质上是证明物种起源问题。然而,无论是鸡在先,还是蛋在先,“克隆““转基因”等现代生命科学的重大突破都一再表明()
①世界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②人的认识超越了物质存在的范畴
③有力批判了“上帝造物’’的宗教神学观
④划清了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界限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
【小题2】“蛋鸡之争”的结论反复多次,争论不休。加拿大阿尔伯塔卡尔加里大学古生物学者达拉.泽冷斯基称,通过对7 700万年前的恐龙蛋化石的研究后,明确的谜题答案浮出水面,这说明()
A.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是模糊不清的C.认识由主观意识决定
【答案】 B.人的认识具有无限性和反复性 D.认识的主体是客观世界
【小题1】D
【小题2】B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蛋鸡之争”其实质上是证明物种起源问题体现世界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所以①正确。“克隆““转基因”等现代生命科学的重大突破有力批判了“上帝造物’’的宗教神学观。物质决定意识,所有的认识都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因此选项②、③观点错误。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不能把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比较,选项④观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的物质性。
点评:本试题题型新颖独特,根据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实例考查学生对世界的物质性的理解和掌握。这是高考命题中经常出现的一种方式,由于紧贴实际生活,学生应以其足够的重视。
【小题2】试题分析:“蛋鸡之争”的结论反复多次强调人的认识具有无限性和反复性,因此选B。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所以A观点错误。实践决定认识,所以C观点错误。认识的主体是人,所以D观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人的认识具有无限性和反复性。
点评:此类试题要求学者掌握人的认识的有关知识。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找出与材料相关的选项,具有一定的难度。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上述的知识点,并能排除干扰项。
【题文】关于哲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伟大的认识工具
B.哲学就是世界观,世界观就是哲学
C.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D.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答案】D
【解析】本小题考查的是哲学。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A、B、C的说法是错误的。
【题文】基督教“上帝目击者”派曾在他们的网站上宣布:上帝示谕,2008年3月21日是世界末日。有意思的是,这个预言现在仍挂在其网站上!这一预言属于()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 D.不可知论
【答案】B
【解析】本小题考查的是客观唯心主义。上帝示谕,2008年3月21日是世界末日预言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所以选择B。
【题文】一直以来“眼高手低”是不少高校毕业生的通病。近年来,沈阳市推行就业见习制度,组织高校毕业生参与就业见习,大大提高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这启示高校毕业生 ①应努力转变就业观念②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埋头苦干
③要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④要自觉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B
【解析】本小题考查的是理论与实践。沈阳市推行就业见习制度,这启示高校毕业生要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要自觉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③④符合题意。
【题文】漫画《贫不择妻》启示我们,贫困地区发展经济应当()
①统筹城乡发展
②优化资源配置
③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④兼顾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A.①②
C.③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漫画反映的是贫困地区为了发展经济,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只顾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③④符合题意,故选C。材料没有提到统筹城乡发展和优化资源配置的问题。①②与题意无关。
考点: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点评:漫画题是高考常考的一种题型。做题是关键是读懂漫画所揭露的问题。然后与教材知识对接。题目难易程度适中。
【题文】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省长吕祖善指出,全面小康须惠及全民,底线是消除绝对贫困。消除绝对贫困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的________的新要求。()
A.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B.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C.建设生态文明
D.率先实现现代化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消除绝对贫困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中的全面改善人民生活,A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率先实现现代化问题,排除B、C、D。
考点:全面小康社会经济目标新要求
点评:做好本题关键要掌握全面小康社会经济目标新要求这一知识点。然后结合材料对号入座即可。题目难易程度适中。
【题文】为了建立和完善全国统一、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必须()①优化资源配置②呼唤诚信,重建信用
③用法律规范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 ④对公民加强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教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规范市场秩序的措施,建立和完善全国统一、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需要树立诚信观念,②③④分别从法律、道德方面提出要求,符合题意。①与题意无关。故选C。
考点:市场秩序 B.①④ D.②③④
点评:该题考查规范市场秩序的措施,考生注意从国家、企业、个人三个角度分析。题目难易程度适中。
【题文】(2012年广东深圳高级中学模拟)人们常常把保险比喻为“晴天的雨伞”、“生命的防火墙”。下列关于商业保险理解正确的是()
①是一种合同行为
②具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互助特征
③能把不确定的风险变成确定性的成本
④具有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A.①②③
C.①②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商业保险是一种建立在商业原则基础上的合同行为,①正确。在投保人发生风险的时候,可以获得赔偿,减少损失,说明商业保险具有互助、保障的功能,②正确。能把不确定的风险变成确定性的成本,③也正确。通过保险可把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用于补偿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的损失,具有防患于未然的作用,④也符合题意。故选D。题目难易程度适中。
考点:规避风险的途径——保险
点评:本题考查商业保险的性质与特点的掌握情况。要求基础知识扎实。题目难易程度适中。
【题文】股民李某最近在证券市场购买了某个上市公司的股票10手,每手1 000股,每股面值l元,预期每股可获得6%的股息。由于国家宏观调控,银行年存款利率提高到5%。假设没有其他变化,一年后李某所购买股票的总价格(股票价格=预期股息÷银行存款利率)和总面值分别是()
A.10 000元 12 000元
B.12 000元 12 000元
C.12 000元 10 000元
D.10 000元 10 000元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一年后李某所购买股票的总价格是1×6%÷5%×1 000×10=12 000(元),一年后李某所购买股票的总面值是10×1 000×1=10 000(元)。故C项符合题意。
考点:股票价格
点评:题干要求计算股票总价格和总面值。根据股票价格公式可以计算股票总价格,注意股票的总量。计算股票总面值时容易出错,关键要知道一年后股票面额是不会变的。题目难易程度适中。
【题文】“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投资理念,强调要重视股票、债券等投资方式的()
A.流动性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意味着要考虑各种投资方式的风险,防止风险集中,采取分散投资方式,化解风险。即重视股票、债券等投资方式的风险性,故选C。而流动性、灵活性与稳定性均不体现,故ABD排除。B.灵活性 C.风险性 D.稳定性 B.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考点:投资理财的选择
点评:凡投资均有风险,居民在投资理财时要注意把握的原则:安全性、收益性、多元化和分散性等。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小。只要掌握好基础知识就可做好本题。
【题文】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居民投资方式日益多样化。如果你以7.70的汇率卖出1万美元,并将换得的人民币存入银行,存期为3年,年利率为4%,利息税率为5%,则存款到期应得本息为()
A.7 392元
【答案】C
【解析】 B.79 464元 C.79 926元 D.86 240元
试题分析:将1万美元以7.70的汇率卖出换得人民币10 000×7.70=77 000(元),存入银行,3年后获利息为:77 000×4%×3×(1-5%)=2 926(元),存款到期应获本息:77 000+2 926=79 926(元),故选C。
考点:外汇和储蓄存款
点评:本题为经济学中常见的计算题。先要把本金1万美元兑换成人民币,然后计算利息。计算利息时要注意扣除利息税。题目要求计算本息,本息=本金+利息。题目难易程度为容易。
【题文】甲、乙、丙三人共同开办了一家公司,从事科技开发。甲以土地的使用权折价20万元、乙投资20万元、丙以自己的专利技术折价20万元,三人各占公司三分之一的股份。该公司属于()
A.股份有限公司 B.股份合作制企业
C.国有小型企业 D.有限责任公司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信息先判断出该企业为公司,然后从甲、乙、丙三人的出资方式判断出该公司为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出资方式只能是货币,A不选。股份合作制企业一般属于集体企业,B不选。该公司不属于国企,排除C。故选D
考点:公司的种类
点评:做好本题关键要把握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的区别,股份有限公司出资必须是货币。题目难易程度适中。
【题文】小张在上海购买了某股份有限公司的上市股票10 000股,每股5元,预期每年每股可以获得6%的股息,而当时银行的存款利息率为5%,如果没有其他因素的影响,一年后,小张所购买的股票的价格和股票票面的总值分别是
A.12 000元和10 000元 B.60 000元和50 000元
C.50 000元和50 000元
【答案】B D.60 000元和60 000元
【解析】本小题考查的是股票的价格和股票票面。股票单价:5*6%/5%=6元,股票价格6*10000=60000元,票面总额:5*10000=50000元,所以选择B。
【题文】近年来,我国蔗糖产业逐步由福建、广东等地向广西、云南等地转移。“东蔗西移”、“东糖西移”一方面为东部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另一方面也在西部形成新的蔗糖业基地,提升了我国蔗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这一事例表明东部产业向西部转移有利于()①促进东部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②通过东部地区工业化带动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
③加强西部地区加工工业的基础地位
④西部地区合理利用本地资源形成优势产业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体现了我国蔗糖业东西部互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但没涉及东部帮带西部实现农业产业化,②不符合题意。③夸大了蔗糖业结构调整的作用,农业才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排除②③。
考点: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考点36:利息、利率与本金
⑴利息:是人们从储蓄存款中得到的唯一收益,是银行因为使用储蓄存款而支付的报酬,是存款本金的增值部分。
⑵利息的多少取决于三个因素:本金、存期和利率水平。
⑶利息的计算公式为:利息=本金×利率×存款期限。
⑷利率:是利息率的简称,是一定期限内利息与本金的比例.存款基准利率由中国人民银行决定.
考点37:储蓄存款
1.活期储蓄:是储户可以随时存入和提取、不规定存期、存款的金额和次数不受限制的储蓄方式。作为投资对象,活期储蓄流动性强、灵活方便,适合个人日常生活待用资金的存储。
2.定期储蓄:是事先约定期限、存入后不到期一般不得提前支取的储蓄方式。作为投资对象,流动性较差,收益高于活期储蓄,但一般低于债券和股票。
考点38:中国的商业银行体系
(1)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是指经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并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机构。
(2)地位:我国的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3)类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股份制商业银行
民营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外资法人银行、中外合资银行以及外国银行分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全国性商业银行与地区性商业银行
考点39:商业银行的业务
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1)存款业务:这是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
(2)贷款业务:它是商业银行营利的主要来源。
(3)结算业务:银行对此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
一、选择题
1.处于青春期的少年需要特别的关怀。有研究表明,许多处于青春期的少年往往会做出无所畏惧的大胆举动,是由于大脑产生一种恐惧记忆抑制效应,使孩子们对恐惧感“暂时性失忆”。这种大脑效应,会随着年龄增长及大脑进一步发育逐渐消失。这表明()A.意识是大脑的机能 B.人脑是意识产生的源泉 C.有的意识纯粹是人脑瞎想的 D.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2.“我的幸福公式”登上某网站焦点专题榜,以下是一些网民的“2013+?=幸福”的幸福公式:
网民“天天美食”:2013+物价适宜+放心餐桌=幸福 网民“劳动致富”:2013+找到工作+涨工资+不拖欠=幸福 网民:“难得一笑”:2013+有车有房+环境优美+心情愉悦=幸福 这表明()①幸福是人们主观感觉的产物 ②幸福与人的主观感受密切相关 ③人们的幸福源自需求的满足 ④幸福没有一个客观的衡量标准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在电脑的控制下,机器能够“自动”地命中目标。因此,有人说电脑也是有意识的,这种观点否认了()①电脑也会产生意识 ②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③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④意识是生物特有的能力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4.国库也叫做国家金库,一般以为只是放钱的库房。事实上,现代意义上的国库还可以看成是一个簿记系统,用来记录所有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人们对国库的片面认识是()
A.唯意志主义的 B.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C.人脑主观自生的 D.脱离客观存在的结果
5.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龙的形象是一种符号、一种意绪、一种血肉相连的情感。关于龙的形象,自古以来就有“角似鹿、头似驼、眼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的说法。这表明()①观念的东西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 ②一切观念都是对现实的模仿 ③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④任何观念都可以从现实世界中找到其本质“原型”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6.“你最痛苦的时候,窗外有小鸟在快乐地歌唱”,这句格言的寓意是()A.学习小鸟快乐生活 B.世界的本质是客观的 C.人的尊严在于思想 D.思维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7.网络热词“谣盐”取自“谣言”的谐音,意即空穴来风。从哲学的角度看,谣言来自于()A.人脑,因为人脑是意识的生理器官 B.人们的想象,因为谣言是不属实的错误意识 C.客观存在,因为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D.物质世界,因为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8.秋在中国文人心中有着独特的内涵。“自古逢秋悲寂寥”,在秋的文化意识中,悲秋也可以算得上是普通的意识了。“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秋成了一种凄凉、伤感、悲苦的象征。但是,秋的描写也总有些欢快的调子,如刘禹锡的“我言秋日胜春朝”。这些差异的存在说明()A.诗人的感受完全是主观的,不具有任何客观基础 B.诗句反映的是人的心理感受,而非认识对象的客观状况 C.意识是带有主观性的,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反映具有差别 D.意识有时候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9.在谈到作文的夸张时,李白曾有关于“燕山雪花大如席”的精彩诗句。语文老师在教我们写作文时,也总要求发挥想象力。其实,人的任何想象()A.都来源于客观世界 B.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C.都是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臆造 D.都来源于人脑
10.宗教是信仰上帝、神鬼等虚幻的东西,但是不管哪种宗教信仰的神,都是按照人们自己的形象和经验塑造的。这一事实说明()A.神是人的头脑中自生的,因为世界上根本没有鬼神 B.神是一种虚幻的东西,信则有,不信则无
C.神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可以在客观世界中找到它的“原型” D.神是客观实在的东西
11.中国自古就有“嫦娥奔月”、“飞天”的神话传说。这些神话传说()A.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B.它的内容不是客观存在 C.它来源于文学家的创作灵感 D.是对客观存在的如实反映
12.人们按照元素有规则的变化进行推论,发现了一些“空位”上的元素,这表明()A.有的规律也是可以创造的 B.有些规律也是可以改变的 C.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D.自然规律是主观对客观的映象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东西方人的信仰不同
玉皇大帝像
耶稣像
释迦牟尼佛像
材料二 费尔巴哈说:如果上帝的观念是鸟类创造的,那么上帝一定是一只长着羽毛的动物。如果牛能绘画,那么画出来的上帝一定是一头牛。
分析上述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
14.有人说:创意来源于富有创造力的人脑,请结合有关哲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参考答案
1.【解析】 材料中所提的大脑效应、大脑效应会随着年龄增长及大脑的进一步发育逐渐消失,表明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D说法符合题意。A项说法错误,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客观存在是意识产生的源泉,B项说法错误;C项本身表述错误。
【答案】 D 2.【解析】 由“2013我的幸福公式”看,不同的人幸福公式不一样,可见幸福与人的主观感受密切相关,人们的幸福源自需求的满足,故选B。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故①④说法错误。
【答案】 B 3.【解析】 只有人脑才会产生意识,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②③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④说法错误,①说法与题意相反。
【答案】 C 4.【解析】 本题考查意识的内容。意识源于客观存在,因此A、C、D本身错误;人们对国库认识的片面性,主要受主体的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体现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客观事物相同,但人的认识不一定相同,因此B符合题意,故选B。
【答案】 B 5.【解析】 题意旨在强调任何意识都源于客观存在,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①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观念都经过了人脑的加工改造,与现实不完全相同,②说法错误;③说法正确,但与题意无关。
【答案】 B 6.【解析】 世界是客观的,不会随着你的感受的起伏而变化,是客观决定主观,故B项符合题意,A、C两项说法不科学;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
【答案】 B 7.【解析】 谣言是一种错误的意识,来自客观世界,是人们对客观存在的错误反映,故C项符合题意,A、D两项与题意不符,B项表述错误。
【答案】 C 8.【解析】 感觉在形式上是主观的,但在内容上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离不开人脑这一物质器官,因此A、D两项说法均错误。诗句不仅反映了诗人的心理感受,也是对秋这一客观事物的反映,B项说法错误。
【答案】 C 9.【解析】 “发挥想象力”、“夸张”是强调人脑对客观材料的加工制作,而“其实”则把题目的指向转到客观存在的决定性上。B项错误,想象也有正确与错误之分。C、D两项错误,否认了意识内容的客观性。
【答案】 A
10.【解析】 任何意识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神”的观念也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在客观世界中能够找到某种“原型”,故C项入选。
【答案】 C 11.【解析】 “嫦娥奔月”、“飞天”的神话传说,说明意识能够反映客观存在,故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表述错误。
【答案】 A 12.【解析】 A、B、D三项否认规律的客观性,予以排除,只有C项正确分析题干提供的信息中所体现出的哲学道理,符合题意,应选。
【答案】 C 13.【答案】 ①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的形成离不开客观事物。东方人崇拜的玉皇大帝活脱脱是生活中的帝王的再现;西方人崇拜的耶稣则是西方古代史上卓有成就的君王的再现;佛教信奉的释迦牟尼则是南亚次大陆人群的外貌再现。这说明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意识的形成离不开社会实践。意识离开了客观存在,既不能产生,也不能发展。②鬼神观念也是意识的一种,只不过是错误的意识。也就是说,鬼神观念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歪曲的、虚幻的反映。所以,离开了客观对象,不会形成鬼神观念。不管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
教学内容:梳理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情感
教学目标:熟练掌握教材内容及梳理本单元在高考中出现的语言运用题
一、单元体制:本单元共三篇课文
《记念刘和珍君》《小狗包弟》《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这三篇文章从题目上看均属散文,散文是形散而神不散,神就是文章的情,形散而情聚,情感这条红线贯穿文章的始终。
1.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概括文章大意,然后重点读《记念刘和珍君》的第2部分及第4部分,体会《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当中的情感:
真的猛士 ,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说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
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
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学生自主探究情感,老师根据学生探究的结果板书:
2.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小狗包弟,概括文章大意,然后探究情感,老师根据学生探究的结果板书:
3.学生有感情的自由朗读《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体会其中蕴含了什么思想情感,学生自主探究,交流,教师汇总:
二、链接高考:在考场中出现的与本单元相关的语言运用题
1. (教师投影,学生欣赏) 为刘和珍写一则颁奖词 (4分)
刘和珍———在黑暗的时代中,你没有沉论;在严酷的高压下,你没有沉默;在枪弹的攒射中,你依然前行。虑及民族存亡,你黯然泣下,为了国家复兴,你奋然前行。你如流星刹那间闪过,却爆发出夺目的光茫。
2.教师再投影课本中其他几个人物的颁奖词,学生欣赏
易水清寒,夺人心魄,因为它知道自己送走的是一个真正的英雄。你的勇气砥砺了你手中的匕首,你手中的匕首又将你的名字刻在了历史的丰碑上。太子丹的邀请只是你义无反顾的契机,真正让你勇者无惧的是你心中的信仰;为国为民,才是侠之大者! (荆轲)
千军万马,战火纷飞,你是未能加冕的帝王;爱恨情仇,尔虞我诈,你是未能立业的英雄。但你的霸气是许多帝王所不及的,你的豪情是许多英雄所缺少的。霸王不成霸业却一样名垂千古。 (项羽)
含垢忍辱,你用顽强之志铸就了史家之绝唱;废寝忘食,你用赤诚之心完成了无韵之离骚。一部《史记》,讲述着一个史学家应有的良知;一部《史记》,见证了一个史学家对历史的忠贞;一部《史记》,记载的不仅仅是历史,更是我们民族坚强不屈的精神。 (司马迁)
3.请同学们根据以上的几个人物颁奖词,思考:究竟应该怎样写颁奖词?颁奖词的写作
4.教师再读一则颁奖词,让学生猜写的是谁,进一步体会上面的写作方法
当命运的绳索无情地缚住了双臂,当别人的目光叹息生命的悲哀,他依然固执地为梦想插上翅膀,用双脚在琴键上写下了“相信自己”,那变幻的旋律,正是他努力飞翔的轨迹。 (刘伟)
三、作业:
关键词:高中生物;探究活动;比较
一、引言
生物科学是由众多的生物科学事实和理论组成的知识体系,是人们在不断地探索过程逐步发展起来的[1]。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一。在《课标》指导下编写的多版本中尤其注重探究活动的设计,一线教师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经常对几种版本教材中的探究活动进行筛选、优化、重组,以满足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但是缺少对不同版本教材探究活动系统研究。目前,使用范围较广的是人教版和苏教版,本文通过系统的研究两版本教材的必修部分的探究活动,为一线教师使用教材提供参考。
二、苏教版探究活动的设计
针对高中教学内容和高中学生思维水平发展的特点,苏教版探究活动设计体现学生“思维探究和问题探究”,因此正文的探究活动是以“积极思维”为主,并辅以“边做边学”“课题研究”等实验或实践活动栏目,除此以外正文中还有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放眼社会”以及注重科学发展史的“回眸历史”等。
(一)积极思维:其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应用概念、理解图表、分析归纳、预测判断、建立模型、信息处理等思维过程,自主学习新知识。这一栏目中有大量的科学发展史中经典的科学实验,通过学生的积极思维,还原科学家的实验探究过程。体现“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课程理念。
(二)边做边学:主要涉及传统实验、制作、调查、观察等操作活动,体现“做中学”。集中体现体现“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课程理念。
(三)课题研究:这是课文中的让学生亲生经历科学探究的栏目。特别是科学探究的过程:尝试提出问题与假设、设计与实验、交流与合作、结论与反思等。集中体现“倡导探究性学习”的课程理念。
(四)放眼社会:这是课文中让学生回顾所闻所见或了解身边实际的。体现生物科学—技术—社会的密切联系,学生思考和联系生物学知识是如何运用到实际的,增强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集中体现了“注重于现实生活的联系”。
(五)回眸历史:这是课文中让学生回顾科学发展历程的栏目。旨在落实《标准》提出的“知道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的课程目标。
三、人教版探究活动的设计
以(问题)任务驱动学习,引导自主、探究和合作是人教版探究活动的基本理念。其中探究活动可以分为发展学生思维的“问题探究活动”和发展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实践探究活动”。
(一)实验:课文中的传统的基本实验,体现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原理、实验的方法和步骤,一般是课本中的验证性实验。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
(二)探究:课文中的重点或难点内容,提供相应的背景资料和提示,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自主设计探究思路,制定探究方案,并通过讨论进行总结和反思。在探究中达成能力目标的同时,完成知识目标,全面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三)模型构建:课文中可以通过形象的模型来体现事物的结构,从而加深理解的内容,如DNA的结构模型、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
(四)资料分析:课文中提供与正文知识相关的材料信息,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去分析材料并讨论提出的问题,旨在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五)资料搜集和分析:课文中生物科技发展的新进展内容或者是与生物学伦理相关问题,学生通过书籍、网络搜集相关的信息,并针对问题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六)思考与讨论:探究活动中的主体部分,针对的重点和难点知识,设计若干针对性、梯次性的问题,通过问题驱动式的学习方式,在思考和讨论中深入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七)技能训练:课文就科学探究的某一环节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体现科学研究中的科学方法体系如:类比推理、假说演绎。或者目的在于训练过程技能如:识图、分析图解、运用生物学术语准确表达能力等。
(八)调查:课文中提出要求和提示,让学生到社会或自然界进行调查,主要在于培养学生调查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观。
四、结语
探究活动旨在引导学生以自主、能动的学习方式,获得知识、发展能力、习得科学方法,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通过对比,发现,苏教版探究活动的设计,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人教版探究活动的设计丰富多样,并且贯穿科学方法的训练,设计较完整的的科学方法体系。对于不同地区和不同教育水平的学校以及班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对两版本教材的探究活动进行合理的整合使用,结合学生的学情和学校的资源条件,选择不同的探究活动,从而达到探究学习的目的,实现三维目标的达成。
【参考文献】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推荐阅读: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复习提纲07-21
高中政治人教版教案10-07
高中高考政治重点知识点人教版10-10
高中政治 第一课 第一框 体味文化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2-11
人教版政治必修二课本12-11
高中政治必修三第八课05-25
高中必修三政治选择题07-25
高中必修一政治第九课09-19
高中政治必修一电子书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