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建和谐校园的阶段总结

2024-12-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于创建和谐校园的阶段总结(推荐9篇)

关于创建和谐校园的阶段总结 篇1

为了提升办学水平,创建和谐育人环境,我们跟据《肃州区“和谐校园”评估、命名、评估办法》,对照检查,我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达不到细则标准:

1、科学管理:三种建设没有明显标志,制度没有健全。

2、人际关系:(1)、虽然教师经常走访学生家庭,进行联系,但没有进行相关的联系记录。(2)、教师之间的协作精神还不够。(3)学生之间助人为乐、团结友爱还不够。

3、校园文化:(1)、没有长远规划图和鸟瞰图(2)、树木虽然栽得比较多,但校门前面还没有栽完,这是今后完成的一项任务,学校的盆花还没有达到标准

4、素质教育:(1)、学生虽然开展课外活动,但没有详细记载。(2)、教学器材不达标,图书借阅的量不够。(3)、公益环保教育活动虽然开展多次但没有记录。(4)、学校有些安全制度还不够健全,主要设施也存在不安全因素。(5)、学校周边还有一定的杂草。

5、安全卫生:(1)、桌凳还比较破旧。(2)、食堂卫生还有所欠缺。

(3)、使用的废旧塑料制品还比较多,这些都将影响卫生面貌。

以上都是对照〈细则〉自查后的结果,这些都要尽快进行改进。

关于创建和谐校园的阶段总结 篇2

高校作为全社会的教育组织,高校作为为全社会世世代代培养人才和传承中华文明的高等学府,努力创建和谐校园,为构建和谐社会培养和造就合格的建设人才,就显得特别重要。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中,我们一定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按规律办事,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量力而行,尽力而为。”[1]使高校师生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排头兵,使和谐校园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示范基地。

一、当前影响高校创建和谐校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时代要进步,社会要发展,解决新矛盾和新问题是创建和谐校园的关键。党的第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中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中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1]那么,当前影响高校创建和谐校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是什么呢?

首先,有相当一部分师生员工对社会主义阶段的理论认识不够,政治思想认识上产生误区,有的师生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经济效益优先,理论滞后,学不学政治理论,只要会干事就行;而“中国特色”只不过是个筐,姓“资”姓“社”都可装。有这种思想倾向的师生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埋头做业务,不问政治,只重专业技术,只想挣钱。有些教职工教书不育人,照本宣科,上课、上班不尽岗位责任,而将精力集中在业余时间兼职赚钱上了。而另一方面,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学懂的问题,在课余时间又难以找到老师问教,更谈不上师生情感沟通、互相关心、互相关爱、师生和谐。在一些大学生中,轻政治、重专业的思想倾向严重,从厌倦政治学习到不参加政治课学习;由不学政治到不懂政治和不问政治,满足沉迷虚拟的网络世界,热衷寻找个人奋斗成功的捷径。这些师生“价值主体自我化,价值取向功利化,价值目标短期化的趋势日益突出。”[2]

其次,高校在发展壮大中不断扩招学生,扩建校舍,有的是学校合并重组,这样就使得学校的规模变大了,收费也增多了,然而师生的比例就失调了,教师的教学负担更加重了,关爱学生、为学生排忧解难的困难也就加大了。另一方面因扩建校园,使得多数高校不再是单一的“书院”式的学校了,而是城中有老校园,城外又增新校园,无院无墙地开放式办大学。这种新情况必然带来新问题,由于校区的分散,教师上课下课都是车接车送,课后无暇与学生情感交流和解答课堂上没有学懂的问题。有些高校实行教室流动、大班上课的举措,也使学生下课后的行踪难以确定,加上学校范围大,学生宿舍离教学区相距甚远,师生要在课余时间交往就很困难了。由于师生主观上的价值转向和客观上因环境阻隔,造成教师除了上课就回家忙自己的事,无暇关心学生的学业和思想问题,师生相互没有沟通,没有关爱,就不可能产生亲情,师生关系生疏平淡,师生和谐就无从谈起了。师生有了矛盾和问题,缺少平时应有的沟通解决,因此,影响学校校园和谐的事情常有发生。

再次,由于学校扩招学生,扩建校舍,加上后勤保障体系转型企业化,社会化,就使得原本平静的校园出现了许多新的矛盾和新问题。诸如学生人数激增,后勤保障服务体系仍处摸索改革的过程中,很难为师生做到满意服务。于是市场经济规律使然,外来人员开办的各种服务商店就进校竞争。在不经意中,就给平静的校园添加了不和谐的脏、乱、杂和安保盲区。故此,侵害和威胁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的事情常有发生。又如因医疗卫生条件跟不上和外来人员往来频繁,多所高校发生群发性的H1N1甲型流感病,且发病率有激增之势。

更有令人困惑难解的事是,新的学生守则现已依法解禁大学生学习期间禁止恋爱结婚的规定。面对这一新情况的出现,学校在法制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尚无良策对应。这就使得高校学生“谈情恋爱”成为一种时髦。在本该是书声朗朗的校园中,男女学生成双成对地谈情说爱已不再是笑话了,而男女学生租房同居以至违法违纪的事情也不断发生。

由此可见,随着社会的变革,在学校求发展的过程中必然出现各种新矛盾和新问题。和谐校园是树欲静风不止,学校只有在不断解决和处理好各种新矛盾和新问题的过程中,努力创建和谐校园。

二、创建和谐校园的原则和措施

遵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决议精神,创建和谐校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始终把学校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作为创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是硬道理,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把创建和谐校园与创新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发展壮大学校的实际结合起来,确保学校办学实力的可持续发展。

创建和谐校园必须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调动学校师生员工参与创建和谐校园的积极性,努力形成党政、工、团及学生会齐抓共创和谐校园的新局面。其主要措施是:

1. 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内容,完善教育领导机制和运行机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要正确认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教育等基本要素。结构性要素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功能。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政治功能,同时还具有管理功能和服务功能。”[3]要充分发挥这些基本功能,就必须克服当前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其内涵理解的狭隘性和目标过于理论化的倾向。要从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道德情感,理想追求等现实的问题出发,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选用与大学生相适应的教育方式方法,一定要摒弃过去居高临下,照本宣科,说教灌输等简单做法,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实现互动;从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向以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为中心转变;从封闭性、政治化、教条化、理想化向开放性、主体性、情感性、生活化转变。通过改进后的思想政治教育,务必使学生不仅懂得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而且还懂得运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思考并理解当今社会改革进行中出现的各种热点和难点问题,做改革开放的促进派;改进后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使学生学会遵纪守法,还能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用爱心去化解矛盾,传承爱的奉献。只有这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充分发挥其政治功能,管理功能和服务功能。切实关心学生切身利益,把正确的思想引导同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既要教育人、引导人、又要关心人、帮助人。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创建和谐校园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功能,管理功能和服务功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就必须完善与理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导制体和运行机制。通过科学整合人员力量和内部资源,明确学校教学、管理和服务部门及其人员的育人责任;并进行定期检查考绩,公正公平的奖励,从而克服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管理和服务分割的现象,使“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学理念成为学校所有部门和全体教职工的共识。与此同时,稳定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也是十分重要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干部队伍主体是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政治课教师和辅导员或班主任。当前的实际要求是要定编补员,定岗定责定期培训,提高教师创新教育的教学水平,定期考评考绩,建立激励机制,从而达到稳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目的。

2. 健全民主制度、完善民主沟通机制。

健全民主制度、完善民主沟通机制,是创建和谐校园的制度保证。要进一步完善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基层制度、调查研究制度、党务公开制度、民主决策制度等。要不断创新与群众沟通的途径与方法。党组织要认真听取学校工会、共青团组织、学生会和职代会以及民主党派的意见和建议,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要加强学校党内民主和校园民主建设,党内要严格按党章办事,确保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大力推行党务公开,实现党内监督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要加强学校行政管理系统的民主沟通机制,凡属重大决策,都应广泛征求学校师生员工的意见,尤其要征求承办责任人和校内专家学者的意见。要进行充分的民主讨论和科学的论证,切实提高学校民主决策水平。建立公开公正的校务运行机制,强化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程序;对涉及学校政务、财务以及事关学校重大发展或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情,要及时通报;要充分发挥学校工会、共青团、学生会、教代会及教授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等群众组织的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群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促进学校各项事业的良性发展。

3. 构建高校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高校教师和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是高校在教学、教育和科研活动中形成的主体人际关系。构建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是创建和谐校园的本质要求。解决当前高校存在师生关系淡漠陌生的不和谐现象,首先要在教师中进行“师德为本,爱生为先”的教育教学理念的学习,努力提高教师队伍“为人师表”的自觉性。实际上,在师生关系中,教师是占主导地位。因此,教师在处理与学生的关系时,必须摒弃传统的“师道尊严”的观念,树立“师德为本,爱生为先”的教育理念,努力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不断提升自己“博学”、“爱生”的教师魅力。教师只有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尊重学生的人格,把学生放在与自己平等的位置上进行沟通交流,并在学生遇到困难和问题时给予热情诚恳的帮助,学生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就会自然产生,师生和谐的感情基础就有了。再加上教师认真组织课堂教学,运用广博的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上听懂学会,课余时间教师又能为学生解惑答疑,在考评学生时,又能公平公正,对学习优劣学生一视同仁。只有这样,“尊师爱生”的师生和谐关系就会牢固地建立并且不断升化。其次是要改善影响师生淡漠关系的外部环境。由于高校扩建给师生交往沟通带来了时间和空间上的困难与不便。因此,高校要尽力创造条件给教师有一个轻松、愉快的教书育人的环境,诸如,因扩招学生,造成师生比例失调,学校应尽快补充教师,减轻现有教师超负荷教学的负担,让教师有足够精力与学生沟通交流。又如新老校区相隔距离远,在客观上给师生交往沟通造成了障碍,高校首先应该加快新校区配套设施尤其是教师办公室的建设,建立教师课余辅导制度,明确教师课余辅导学生的办公时间,确保教师在课余有给学生解惑答疑的时间和空间,为师生交往沟通提供必要的客观条件。当然,学校还可发挥校园网络平台的作用;倡导教师采用电子邮箱的方式与学生沟通或讨论问题,从而拓展师生交往场所,延伸交往时间,扩大交往人数,创造构建师生关系的新途迳。再次,教学质量的好坏也是影响师生关系的重要问题。一般来说,学生都十分敬重学识渊博,讲课有深度的教师。教师爱岗敬业,认真负责教学,学生在课堂能学懂课程内容,真正学到专业知识,那是很开心的事情。然而有些教师却忽视学生的愿望和利益诉求,把精力放在有利于自己晋升的科研论文和兼职赚钱等方面。如果教师不认真备课,讲课不到位,学生因听不懂课而无故旷课的事情就会经常发生。学生因听不懂课,课余又得不到教师的帮助,怨教厌学情绪就会自然产生。师生和谐的感情基础也就会因此丧失。对此高校要适时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体制,用制度去引导教师重视教学,认真教书,集中精力教育培养学生圆满完成学业,早日成才。通过评教考核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将教师教学的业绩纳入评奖晋级的规章制度,让教学质量好,教学水平高的教师真正得到精神鼓励和实惠。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使学生能真正学到专业科学知识,圆满完成学业。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加深学生对教师的热爱和尊敬,那种学生怨教厌学的不和谐情绪也就会自然消除。

4. 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是创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任务,在学校建设与发展整体布局的规划和设计中,学校要将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摆在重要的位置上,通过深化校园文化体制改革,精心组织和认真落实。塑造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校园精神文化主要体现在校风、教风和学风以及与校园相关的精神产品上。学校要集中全校师生员工的思想智慧努力建设求实、创新、团结、奋进的校风,必须大力培养和宣传在教学、科研和其他工作中求实、创新、团结、奋进的先进模范典型人和事,通过典型人和事的引导,通过认真宣传教育,让校风精神潜移默化,融入全校师生员工心中,成为他们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支柱。良好的校风必然孕育良好的教风和学风。教师师德高尚,爱岗敬业,认真教学和学生孜孜不倦的尊师好学是教风和学风的本质要求,一定要作为塑造校园文化的重点;应通过普及舆论文化建设,以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人;通过课堂教学、学校广播、图书阅览、画廊宣传、墙报橱窗、校报校刊等各种途径和载体宣传先进模范典型事绩,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还要在校园建筑方面建造高品位自然景观,净化自然环境,为师生提供惬意的学习及生活环境,高雅幽静的校园环境,错落有序的园林景观和警语赋诗的走廊,是师生潜心学习的好地方,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有益于师生身心愉快、性情熏陶、灵感再现,不仅能提高人文品质,还能调动师生情感,激发师生思维灵感,起到怡情励志的作用。

校规校纪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制度保证,高校必须充分发挥制度文化思想和行为养成中的育人功能,加强法制教育,倡导依法办事,按规则办事,增强师生的法制意识,促使师生员工的行为由被动变为主动,由不自觉变为自觉,最终内化一种良好素质,造就一种自觉的道德行为。

5. 健全校园安全稳定保障机制。

实现校园的安全稳定是创建和谐校园的前提,是高校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要求。因此,高校在安全保卫、安全预防和突发事件处理等方面应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使安全稳定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确保领导分工明确,确保安全员、信息员、110警务人员、消防员、宿舍管理人员的及时到岗,岗位职责明确。要逐步建立起人防、物防和技防相结合,优势互补的防范监控网络。要把安全教育和安全预防工作贯穿到师生员工的工作、教学、学习和生活中,提高师生员工了解安全知识和防范处置突发安全问题的能力,发现问题能及时报告,营造群策群防确保校园安全稳定的良好风气。

摘要: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以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在全国全面展开。高校在构建和谐校园的工作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并针对当前高校中存在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缺失,师生关系的淡漠,以及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问题,提出一些思考和见解。

关键词:创建和谐校园,新情况,新问题,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纲领[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6:10.

[2]田建国.注高校德育环境和对象的变化[N].中国教育报,2004-10-26.

创建和谐高职校园的思考 篇3

扬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是由原扬州职业教育中心、扬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校和扬州防纺织职业技术学校合并组建的,通过二年多的整合、融合,学校的各项事业取得很大发展,校园面貌变化翻天覆地,校园面积扩大、多校区等情况,对安全保卫和和谐校园建设工作提出了挑战。

一、 和谐高职校园建设的现状

目前和谐高职校园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以扬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主要有以下经验:

(一) 领导重视、常抓不懈

扬州市教育局对学校安全工作高度重视,在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合并升格后的每一项工作安排中都充分考虑到学校安全工作,局长余如进同志多次视察学校工作时都对学校安全工作有细致的指示:学校一期扩建工程施工时安全通道设置;女生宿舍安全管理的注意事项等。

学校各级领导同样高度重视安全工作,经常告诫全体党员干部和教职工重视安全工作,就是“生命高于一切,责任重于泰山”。要求全校各部门和全体教职工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书记、校长对安全工作的管理具体到传达室人员要求,提高到校园铁序的长效管理;学校各项建设资金需要捉襟见肘,但对安全工作需要资金从未吝啬。

(二) 完善制度、强化管理

不断完善学校安全保卫工作规章制度。特别是2009年5月份在校党委书记的推动下,对原有安全保卫工作规章制度进行规范、修订,进一步完善了学校安全保卫工作的各项制度,建立建全定期检查和日常防范相结合的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学生管理、门卫值班、食品卫生管理、防火安全管理等等一系列安全工作规章制度。

(三) 广范宣传、加强教育

要确保安全,根本在于提高安全意识、自我防范和自护自救能力。抓好安全教育,是学校安全工作的基础。学工处负责学生安全教育工作,以活动为载体全体动员、全员参与,把安全工作作为学校日常的重点工作,寓安全教育于活动中,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养成安全习惯。

2009年共举行了两次紧急疏散和消防“演习实战”,使学生学会了消防器材、自救逃生、互救等技能。还多次在校园举办交通安全宣传展,制作防触电、防食物中毒、防火、防盗等安全知识展板。还利用学校广播、黑板报、悬挂横幅等宣传工具及举行主题班会、讲座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

(四) 强化责职、初见成效

学校安全部门开展常规检查。克服校园大,人员多,安全配备不是很到位,很合理的困难。坚持做到一月一小查,一季一大查,半年一小结,全年进行总结。在检查中注意灭死角,不留漏洞,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实行责任追究并立即整改。

学校干部职工坚持24小时值班值勤制度,应对可能的突发事件,确保校园平安。通过全体教职人员共同努力,该校连续多年获属地扬州市广陵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光荣称号,2009年顺利通过“江苏省平安校园”考核验收。

二、 问题与原因分析

尽管在校园管理方面做了不少工作,校园管理及安全工作得到了加强,学校多年来无责任事故发生,安全事故为零,但是我们感到校园管理和安全工作的形势仍然比较严峻。

(一)校园管理及安全工作力量薄弱

校园面积迅速扩大,两个校区,而学校保卫部门在岗在编人员仅二人,而且还有大量的集体户口管理任务、一定的教学任务及其他方面任务,专职管理力量捉襟见肘,疲于应付。

(二)校园秩序管理校园安全管理意识有待加强

学校实行了二级管理,实际情况是,二级部门对学校全面秩序管理、安全管理的意识相当淡漠,甚至有“事不关己”的心态。例如:校园内各种车辆乱停乱放,屡禁不止,问题主要在二级部门强调不够,甚至存在不与配合的问题。虽然学校与二级部门签订了<<学校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但在二级部门的日常工作中,学校的综合治理工作没有摆在应有的位置。

(三)社会育人环境存在不利于师生安全因素

社会上的不安定因素和不良文化对师生安全的影响还较大,试图干扰学校及学生的社会闲杂人员还存在。例如:一到节假日放假,校门外都会出现奇装异服、红黄头发的闲杂男女;学校周边的饮食摊点也在不断试探学校管理底线;校园外的溜冰场,网吧和游戏室也是学生发生纠纷、打架的温床。

三、对策与措施建议

扬州市教育局确立了“创新教育、精致学校、幸福师生”的目标。如何使师生感受到学校发展带来幸福感。从“构建人文和谐”上作手,大有文章可做。

“人文”一词我国最早在《易经》中出现:“文明以止,人文也”、“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区别于自然,有人伦之意;区别于神理,有精神教化之义;区别于质朴、野蛮,有文明、文雅之义; 区别于成功、武略,有文治教化之义。在传统文化中,人文关怀是人类从野蛮落后到文明进步的重要标识。

(一)以人为本是核心

老师和学生是充满灵感、有血有肉的人,应更多地从思想上入手,加强对老师和学生的管理,创设宽松、和谐、团结的校园人际环境来促进教师更主动、更积极地做好工作,促进学生更主动、更自觉地完成学习任务。而学校的内部管理机制的优化,关键在张扬人性管理,使教师安心、舒心、热心、尽心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所以,“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是学校发展的唯一动力。学校管理者以及二级部门必须以做好人的工作为本,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要一切依靠师生员工。一个学校要做大做强做优,不在于你的规模有多大,你的设备有多先进,关键还在于要以人为核心,优化学校管理。

(二)制度建设是保证

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平衡不同层次教职工的心态,必须用合理的制度来制约人、引导人、激励人, 因此必备的制度管理不可缺少,但在执行中要做到以人为本,实行制度加情感的模式,实现人与制度的和谐,让制度的“人文性”升华为传统意义上的“规范性”,达到发展人的目的,从而减少乃至消除人的观念和行为与制度之间可能产生的冲突。努力为教职工营造和谐做内在环境。“真心换来诚心,热情换来激情”,教职工就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三)“人文”提升是关键

一支人文素养高的学校管理者及教职工队伍是构建和谐校园关键。人文素养的形成和提高与教育、学习是分不的,要加强思想教育,法制教育,提升教职工的思想素质,增强教职工的职业认同感。世界上最美好的职业就是做一名教育工作者。他不仅是我们赖以养生活命的生计、岗位,更是我们自愿的乐意主动去做的事业。只有在这种职业认同感的催化、驱动下,广大教育工作者才能不断地更新自我,超越自我,一步步走向辉煌,为崇高的教育事业而奉献终生。

关于创建和谐校园倡议书 篇4

近期全国部分地区发生的非法集资案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非法集资是未经有关部门已发批准,承诺在一定期限内给出资人还本付息。还本付息的形式除以货币形式主外,也有实物形式和其他形式;向社会不特定的对象筹集资金。这里“不特定的对象”是指社会公众,而不是指特定少数的人以合法形式掩盖其非法集资的实质。

非法集资活动具有很强的隐蔽性、诱惑性和欺骗性,不仅给参与者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和精神伤害,而且扰乱经济金融秩序,带来社会不稳定因素,造成极其严重的社会危害。在政府部门重拳打击这类犯罪行动的同时,还需全校广大团青们提高警惕,防范各种看似诱人的投资回报后潜藏的陷阱,切勿因贪伤财。

请输入标题 bcdef

为有效防范非法集资活动,保护广大在校团青的合法权益,在此,我们向全校广大团青朋友们们倡议: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1

认清非法集资的本质和危害,提高识别能力。识别非法集资活动,主要把握以下几点:一看主体资格是否合法,二看是否承诺高额回报,三看是否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募集资金。在投资时,应全面了解对方公司的经营、法人等情况,辨析真伪,以防上当。

2

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非法集资是违法犯罪行为。根据我国法律法规,因参与非法集资活动受到的损失,由参与者自行承担。这意味着公众一旦参与非法集资,投入非法集资的资金及相关利益不受法律保护。

3

倡导理性投资,提高风险防范意识。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不规范的经济活动更是蕴藏着巨大风险。师生朋友应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具备风险意识,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一定要理性投资,已发保护自身权益,以免因小失大,造成血本无归。

4

抵制非法集资,人人有责。若广大团青朋友们发现身边有涉嫌非法集资的现象,不要参与,同时劝导身边同学不要参与,并立即向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举报。严禁学生为涉嫌非法集资机构打工。

共青团河北工程大学委员会

创建和谐校园工作总结 篇5

———仙居县安洲中学开展‚和谐校园‛建设成果汇报

[摘要]

一、以学会做人为目的,构建德育工作新模式。

强化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学会做文明人;让学生参与学校的全方位管理;全面推行‚契约‛管理模式;开展社会服务活动,弘扬和培育慈济人文精神。

二、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塑立中外名人雕像;安装中国、世界地图,万里长城壁画;张帖格言、警句、师德规范、师生优秀书画;创办‚校园电视台‛和‚安中之声‛广播;刊出‚安中通讯‛和社会服务简报;开通‚安中在线‛网站()。

三、以学会生存为目的,开发校本课程,提高学习的主动性、趣味性和实用性。

改革体音美劳的课程结构和教学目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开设阅读课、环保知识课、心理健康课和人防知识教育课;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

四、以学会学习为目的,大胆探索课堂教改模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学习、推广、借鉴已获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成功经验;大胆开展课堂教改实践,积极探索轻负担、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模式;聘请外籍教师来校任教,领略外来文化,提高英语口语水平,促进中外交流;重视学法的指导和交流。

五、切实加强教育科研,提高科研的档次和实效,为教育质量的可持续提高提供不竭的智力支持。

强力推动教育科研工作,开展四个一活动,即每位教师每年发表一篇论文、做一个课题、指导完成一个研究性学习报告、制作一个多媒体课件并上一堂公开课。教师每年完成论文140多篇;现有结题课题国家级1项,省级4项,市级22项,县级54项;共有科研成果省级3项,市级7项,县级8项。重视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定期举行经验交流会。

六、规范管理,依法管理,着力打造平安校园,为开展和谐校园建设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

重视安全队伍建设,构建安全工作管理网络;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积极打造平安校园。让学校成为师生生命价值提升的天地

———仙居县安洲中学开展‚和谐校园‛建设成果汇报

仙居县安洲中学是浙江省城镇示范性初中。创办于1994年,现有40个教学班,2370名学生,146位教职工,拥有省市级先进教师、市县级名师名校长、教坛新秀、教学能手75 人。学校教学设施齐全,教育质量迅速提高,近年来,先后被评为‚县文明单位‛、‚县一级学校‛、‚县先进学校‛,‚市文明单位‛、‚市城镇示范性初中‛、‚市绿色学校‛、‚市创安达标先进单位‛、‚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市卫生先进单位,‚省城镇示范初中‛、‚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省绿色学校‛,‚全国知心家庭学校‛、‚全国小公民道德建设实验学校‛等,在省内外学校中享有较高声誉。学校的办学经验、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在中国教育行政学院主办的《中小学校长》杂志、《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文汇报》、《光明日报》、《浙江卫视》等众多媒体上都作了介绍,得到了教育界和社会各界的认可。

学校以‚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校园,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为主题,以创建国家级品牌学校为整体目标。努力把学校建成全体教育工作者和全体学生全面、自主发展的沃土,建成他们愉快生活、健康成长的家园,建成莘莘学子在这里长身体,长知识,开发潜能,完善人格,愉快地度过生命历程中最宝贵年华的乐园,为可塑的青春写下灿烂的一页;让教职工在这里愉快地工作,在塑造他人生命的过程中充实自己的生命,在为学生谋求终身幸福的同时获得自身的幸福,从而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为此我们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高扬教育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开展了一系列具有学校特色的、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的教育教学改革活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一、以学会做人为目的,构建德育工作新模式。

1、强化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学会做文明人。

行为美是心灵美的外在表现,规范的行为也是文明人和野蛮人的显性特征。整洁、有序的校园是学校管理水平的主要表现,它不仅能给人以美感,使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提高生活质量,而且也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可靠的保证。为此,我们制定了十分严厉的纪律、卫生等有关师生行为规范方面的管理条例。安装校园电子监控系统,对违规行为,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进行了严肃的处理。严禁教师在公 共活动场所吸烟,对乱丢烟蒂者每次罚款10元;对学生随地吐痰、乱丢果皮、纸屑等现象,一经发现,先维护该场地卫生1—3天,再予以公开点名批评,后扣其行为品德考核分,并同班主任考核、津贴发放直接挂钩。经过不懈的努力,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校园卫生一尘不染,自行车停放整整齐齐,集会、散会进退有序,打架、斗殴现象几乎绝迹,自修课秩序井然,学风、班风、校风良好,受到家长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2、让学生参与学校的全方位管理。

学生不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也理应是学校管理的主体。让学生参与学校的管理,对于维护学生的权益,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增进师生的理解,减轻教师的管理负担,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践参与能力、管理协调处事能力都是十分有用的。我们实行了值周班制度,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和义务参与学校管理。改革了学生会组织,成立了各专门委员会,负责校内各项事务的日常管理。如仲裁委员会,就负责学生日常违规行为的处置和学生间轻微矛盾的调解仲裁;文体委员会负责文娱演出和小型的体育比赛活动。

3、全面推行‚契约‛管理模式。

班级和学校各项可由学生完成的事务,都予以分解,并通过签订私约的形式明确权利和义务关系,进一步把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理念落到实处。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权利、义务观念、法制意识及诚实守信意识肯定是十分有益的。并通过监证人的参与进行考评,把家长和学校有关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4、开展社会服务活动。

为充分发挥示范初中和文明学校的辐射作用,从2002年下半年起,我们开设了社会服务课,并将它作为在校学生的一门必修课。人人都有一张社会服务卡,在敬老院、车站、公园、街道等地为人服务。此举主要目的是弘扬和培育慈济人文精神,善尽教育资源回馈社会之责任,为家庭、学校、社会有需要服务的人提供帮助,籍以养成学生勇于承担、关怀他人和力行仁爱的素质,感受幸福生活之源,培植关爱他人之心。其服务质量作为学生品德操行成绩,记入个人档案,作为学生评比各类先进、发放奖学金、助学金,减免借读费、入团和毕业的必要条件。学生每人每学期完成15学时,此项活动的开展已在社会各界产生很好的反响,至2005年9月,已有3150名学生参加了社会服务活动,完成服务时间71850小时,为我县的精神文 明建设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良好的环境对于青少年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崇高理想的确定,健康品格的形成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十分重视校园环境文化建设:

1、绿化校园:在校园内各绿化带种植花草,打造生态校园,培植绿色消费理念,创建绿色学校。自2000年来,学校相继被评为县、市、省绿色学校,现正在创建国家级绿色学校,省环保局、教育厅已向国家环保总局、教育部申请,学校已受邀请参加过多次活动和培训,近期,又将到广东珠海参加国家环保总局举办的会议。

2、净化校园:强化师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乱丢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穿着干净整洁,杂物摆放整齐,创建卫生校园、卫生班级、卫生个人,开展卫生健康教育。净化语言环境,进校园人人提倡讲普通话,不讲脏话、粗话,使用日常文明用语,如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严禁使用违反师德师风规定的禁忌语言,确保师生和谐相处。

3、文化校园:在综合楼前广场上塑立了孔子、李时珍、鲁迅、袁隆平和爱因斯坦、诺贝尔、牛顿、比尔盖茨等8尊中外名人雕像,让师生跨越时空与伟人对话;在墙壁上安置了邓小平三个面向、中国地图、世界地图、万里长城壁画;在教学楼、综合楼过道上张帖现代教育教学格言警句、师德规范、学生行为规范及仙居风光和学生的优秀书画作品。定期刊出黑板报,开展科普、禁毒、消防知识和如何进行自我救护知识等宣传。创办‚校园电视台‛和‚安中之声‛广播,刊出‚安中通讯‛和社会服务简报,利用宣传媒体,大力推进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培养文艺特长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2002年7月开通的 ‚安中在线‛网站(),更为师生打开了一扇通向世界的窗户。从这里感受教育世界的风云变幻,展现学校的风采,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换、交流信息、观点、意见和建议的跨越时空的平台。

重视校园动态文化建设:举办元旦文艺会演,学生书画作品、手工作品展览、开展生活百科知识竞赛、英语口语竞赛、校园小歌手比赛、水果拼盘比赛、乒乓球擂台赛、古诗词朗诵、默写比赛,举办田径运动会、趣味运动会、教工篮球赛、排球赛、拔河比赛、接力赛等,丰富师生课余生活,活跃校园文化氛围。

三、以学会生存为目的,开发校本课程,提高学习的主动性、趣味性和实用性。现存的课程最大缺陷是,既缺乏学校的特色,也脱离学生的实际,更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调整一些学科的课程结构和教学目标,开发校本课程十分必要。

1、改革体音美劳的课程结构和教学目标。

体、音、美、劳学科没有中考压力,趣味性、实践性、技能性比较强,本应成为学生最受欢迎、最感兴趣的学科,但事与愿违,调查结果表明却不怎受学生欢迎。究其原因,我们认为课程本身的不合理是最大因素,这些课程教学理论过多、内容枯燥、单调,学生学习缺乏兴趣和主动性。考虑到它们不是中考学科,改革的空间相对较大,失败的影响也可接受。因而,我们对这些学科的内容、目标、形式、要求等方面进行大幅度的调整。

体育课以快乐、健康、趣味为宗旨。根据新教材大纲的要求,结合本校学生、师资、场地和器材的实际,体现课程魅力,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编排,增强了形体训练、健身舞等教学内容,快乐、健康的目的更明确。室内课还增加了‚星光燎望‛、‚健身知识讲座‛等教学内容。音乐课以娱乐和陶冶情操为宗旨,大幅度减少、降低理论课内容和要求,增加学生感兴趣的流行歌曲的欣赏和学习,以及乡土教材和‚群星点击‛课等;美术课则增加课外写生、名家名画欣赏等内容;劳技课以培养劳动观念和提高生存能力为宗旨,增加工艺手工、自行车保养和修理、电脑基础知识等教学内容。目前,根据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我们又结合实际,将校本课程开发延伸到科学、社会等学科。

2、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现代社会日益开放,迫切需要打破学校教学的封闭状态,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在实践中体验,在实践中获得信息时代所需要的能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节假日和寒暑期时间,走出教室,走出学校,深入自然,深入社会,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已有1200多名学生参与该项活动,完成了38个小课题的研究。如‚我县街头广告词歧义现象的调查分析‛,‚我县城区交通拥挤状况的调查‛‚我县工艺品行业现状及前景调查‛、‚仙居旅游资源的现状及发展前景的调查与分析‛、‚我县城关附近的永安溪水质污染调查‛、‚我县城关菜市场现状的调查研究‛、‚我县城区街道卫生状况的调查研究‛等,参加台州市中学生研究性成果评比,经过专家的现场答辩,获得市一等奖1个,二 等奖5个,三等奖8个。

3、开设阅读课、环保知识课、心理健康课和人防知识教育课。

在大幅度调整图书馆、阅览室开放时间,方便学生课外阅览的同时,每周增加一节阅读课,有专任教师指导,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强环保知识宣传,引入和强化绿色消费理念,提升学校卫生工作的层次和实效性。开设心理健康辅导课,设立心理健康咨询信箱和‚青苹果‛对话框,由专业老师任教、解疑,为远航的小船撑起一片湛蓝的天空。开展人防知识教育,增强师生在和平环境下的忧患意识,作为县人防工作的试点学校,2005年9月15日,县人防办还在本校举行了人防知识开课典礼,县人防办主任、教育局分管局长分别作了重要讲话。

4、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

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组建‚阳光俱乐部‛(篮球)、‚灿烂俱乐部‛(健美操)、‚无限俱乐部‛(乒乓)等20多个兴趣小组,开展正常性课外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参加县篮球、乒乓、田径比赛均获第一名,市文艺会演古筝《战台风》获一等奖,省声乐比赛获初中组第六名,麻淑琪同学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全国‚希望之声‛声乐组大赛和在泰国举行的民间歌声邀请赛。

四、以学会学习为目的,大胆探索课堂教改模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现代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应善于‚启智、传情、审美‛,让受教育者的肢体和思维得到充分的解放,人格不断完善,思想境界和修养不断提高,在未来的社会中具有足够的生存能力,获取和感受幸福生活。但现实情况却与之相去甚远,应试教学、‚知识本位‛模式仍占统治地位,‚能力本位‛、‚人本位‛仅是少数优秀教师的专利,为此:

1、学习、推广、借鉴已获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成功经验。

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成功经验的获得来之不易,学习、推广、借鉴成功的经验、创造的教改成果,见效快、成本低,极大地减少创新成果所必须花费的时间、精力及其承担的风险。几年来,我们派出教师向名师学习,听专家讲学。先后邀请和聆听了教育改革家魏书生、王炳仁,省教科院副研究员周红

五、南京师大博士生导师谭顶良、杭师院教授赵小云等专家的讲学。还聘请了台州学院郑友霄教授定期来校上示范课、指导语文新课程教学改革。专家、名师的讲学、指导,为我们指明 了一条通向成功的教改之路,使我们从中获得了感悟,明确了努力方向。

2、大胆开展课堂教改实践。

在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的带领下,我校教师积极探索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具有创新精神的课堂教学模式,并开展全校性的教改活动。如:语文的‚大语文‛教学,数学的‚分层次‛教学,自然科学的‚学案导学教学法‛、社会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全过程都让学生学的教学模式。各学科每学年都进行教改实验的经验总结与交流,促进教改工作深入开展。

此外,为提高师生的英语口语会话能力,促进中外教育文化的交流。我们从2004年下半年起,又通过外事部门聘请外籍教师乔伊丝来校担任初一年和初二年级外语班的英语口语课教学。

3、重视学法的指导和交流。

‚方法比知识更重要‛,教师最重要的任务不是传授知识本身,而是教给学生从什么地方、以何种方式获取知识。如:初二自然组开展的‚学案导学教学法‛,该学法在学案中备有详细的并具有探究性的指导方法,在教学中引发学生小组交流、及时表达、训练巩固等。课堂教学以学生的自学流程展开,教师以‚观众‛或‚调度员‛的身份参与其中,强调了学生的‚演员‛、‚评委‛角色。

最好的方法都是群众创造的。在学习上也一样,每一个优秀的学生都有一套切实可行的好方法,关键是我们要及时去发现和总结。每学期,我们都要举行两次以上学法经验交流会,及时发现、总结、推行学生中自创的先进有效的学习方法,先在班级交流,再全校交流,后专刊印发。

五、切实加强教育科研,不断提高课题研究的档次和实效,为教育质量的可持续提高提供不竭的智力支持。

著名科学家钱伟长曾说过:不会搞科研的老师,不是好老师;没有创新精神的老师不可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现代教师注定要终生学习、钻研,并不断创新。因此,学校积极鼓励、支持教师开展学科研究,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1、强力推动。各学科组每周安排一个单位时间,确定专人主讲,学习教育理论,研讨教改方法,开展创新教育。要求高级教师、骨干教师、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等教学骨干每三年内负责一项县级以上课题的研究,其他教师须参与一项以上课题研究;规定每位教师每学年必须有一篇县级及以上论文发表或获奖;对省、市级立项 课题在结题前,课题负责人在教师会上将科研成果及研究经验进行汇报、介绍,利于广大教师学习;对教学类的立项课题,课题组成员要开设相关题材研究的公开课,实现科教结合,科教兴校。

2、初步成果。近年来,学校的教科研成绩多次受到市、县教科领导的称赞。周泽安校长的省课题《加强薄弱学校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获省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王卫明副校长的省课题《运用CAI课件优化课堂教学》已结题,其成果获市科研成果一等奖;杨封友老师的省课题《初中自然科学教学资源开发与运用的研究》已结题,其阶段性成果获市科研成果一等奖,市课题《初中自然科学生活漫画教学研究》获市优秀结题,其成果获省基础教育成果评比三等奖。学校现有国家级课题1项,省级课题5项,结题4项;市级课题29项,结题22项;县级课题65项,结题54项。共有科研成果省级3项,市级7项,县级8项。同时,广大教师积极总结教改经验,撰写教育教学论文,近两年来,已有290多篇论文发表或获奖,学校被评为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市校本教研示范基地。

3、推广应用。实际上是对科研的再次创新和考验。最好的科研成果如不推广、应用于课堂,是没有价值的。几年来,各学科教师相继将科研成果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使它来之课堂,指导课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语文组‚大语文教学‛中的‚语文教学生活化‛、‚开放性作业改革‛等均取得明显成效,尤其是张惠芬老师经过多年实践总结出的‚‘体验-内化’阅读教学基本模式‛,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品格、人文精神、创新意识及审美能力等综合素质,已在学校全面推广使用。

六、规范管理,依法管理,着力打造平安校园,为开展和谐校园建设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

1、重视安全队伍建设,构建安全工作管理网络。

学校成立了以分管校长为组长,学生处负责人为副组长,保卫干事、各班班主任为成员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学校与处室、处室与职能部门分层签定安全责任书,明确任务,确保安全工作万无一失。学校重视平安校园建设,多次召开有关创安工作的校务会议,专门研究安全工作。成立‚安洲中学学区管委会‛,加强学校与社区联系;定期召开家长会,与家长交流、沟通共同教育学生的有效方法;邀请交通、消防、司法、环保等部门领导来校进行法律法规知识讲座,增强师生们的安全责任意识。通过系列活动,构建安全工作教育网络,全方位地做好平安校园建设。

2、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积极打造平安校园。

针对我校地处交通要道,地形复杂、车辆来往多、流动人员杂、管理难度大这一实际情况,学校坚持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在制订和完善《安全保卫条例》、《值班巡逻制度》、《安全检查制度》、《门卫值班制度》、《违纪学生处理细则》、《安全责任追究办法》等制度的同时,对保卫科人员实行分岗责任制,保证校园学习时间内都有人值勤和安全巡逻。对各项制度都有专人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检查时做到:脚到、眼到、手到、讲到,力求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学校还十分重视安全设施建设,对安全保卫所需的器材和物资,都能及时出资添置,对全校重点保护的处室和部门,全部安装了防盗门和防盗窗,同时安装了电子防盗监控系统和报警装置,并有专人负责管理。建立教职工形象窗和学生卡片,便于师生及时交流和对违规学生进行校纪校规教育;对纳入保卫科视线的社会青年进行摸底登记,并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对学校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定期逐一检查、登记,并及时处理、落实;对发生在学生身上的每一起安全事故,学校领导都高度重视,协助家长及时予以解决。几年来,学校没有发生一起安全责任事故,得到上级领导的高度肯定。

教育正在经历着一场历史性的变革。教与学的环境、组织、传递的内容和方式、教育质量的内涵,提高教育质量的途径、方式和手段都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教育工作者需要与时俱进,教育教学需要不断创新。只有创新,教育才会勃发新的生机,只有与时俱进,才会使质量之树常青。‚路漫漫,其修远兮‛,开展和谐校园建设,创建国家级品牌学校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我们任重而道远。

提高安全意识创建和谐校园总结 篇6

安全已经成为一个很敏感的话题,校园安全也成为了一个社会上越来越关注的问题。针对入冬以来很多的同学在使用违规电器,为了提高大家的安全意识,创建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使同学们能有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我们开展了“提高安全意识,创建和谐校园”活动。此次活动广大同学都积极参与,学院的领导也作了高度评价。我们此次活动的开展分为几个步骤:

1.11月27号我们将去年智圆园区发生的大火灾的图片资料(附1)用展板的形式放在博文楼下,很多同学看了以后都感触很深。法学院的一位辅导员告诉我们,她看了以后觉得很有感触,很惊心动魄,安全防范于未然,一旦发生火灾后果将不堪设想,回去我要我们班的同学都来看看。

2.12月5日我们在校园的主干道旁醒目的地方粘贴一些安全宣传标语。有关于安全防火,安全行车,生命财产等方面的。对大家的安全意识的提高也有一定的效应。

3.12月7日我们将各班出的以“安全”为主题的海报悬挂在博文楼下,各班的海报都紧扣主题,内容丰富,刚悬挂上去就有很多同学和老师都前来观看,都觉得很有针对性,提醒了大家安全的时刻伴随我们左右。

4.12月7日在悬挂海报的同时我们还在博文楼下举行了“提高安全意识,创建和谐校园”的大型签名活动。有很多同学都在上面签名,大部分同学都觉得:以前一直没注意到安全问题总是与我们息息相关,安全防范于未然,一但发生安全将会带来无法预料的后果。我们的活也动得到了领导和很多老师的支持和肯定。工商学院党总支书记,团总支书记,学院副院长,教学秘书,法学院的黄院长他们都在我们的横幅上签名。都表示:我们的这次活动开展的很及时,冬天是我们同学使用违规电器的高峰期,都对大家打了预防针。

5.在12月5日,我们对全院同学的宿舍进行了一次大检查共缴获了热的快11个,其中庠园一舍的男生宿舍6个,庠园5舍的女生宿舍2个,庠园四舍女生宿舍3个。还有2个同学晚归。

这次活动的圆满结束对我们同学的安全意识提高有了一定效果,便利了我们检查工作的开展,也离不开我们工商学院团总支学生会上下的齐心协力。尽管在我们这次活动的宣传力度还不是很到位,存在一些缺陷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加大安全的宣传力度,使我们有一个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

工商学院团总支学生会纪检部

关爱留守学生创建和谐校园 篇7

一、加强领导, 建立健全关爱网络

留守学生工作关系到千家万户, 是一项民生工程, 作为学校责无旁贷。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关爱留守学生工作领导小组, 少先队大队部具体负责实施方案, 教导处、工会、后勤处通力协作, 多次召开关爱留守学生工作会议, 把这项工作摆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 让全校教职工充分认识到关爱留守学生工作是推进学校发展、创建文明校园、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关系着家庭和社会的安宁, 是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大事。

学校每学期初都要通过认真调查, 摸清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 建立每个留守学生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少先队大队部对留守学生的档案进行管理, 并根据学生变动情况, 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卡的有关内容。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 加强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 形成了以留守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二、温暖之家, 细致关怀流露真情

为了留守学生的心灵不再寂寞孤单, 为了让留守的学生在学校里也能感受家庭一样的温暖, 五华民族小学在少先队大队部建立了“留守学生之家”, 室内布置温馨、人性化, 配置档案资料柜并分班级存放留守学生档案袋。室内还开通了亲情电话, 配置一台计算机, 可以进行亲情视频聊天, 有一定数量的艺体器材和有可供阅读的图书。亲情电话的开通, 让留守学生在任何时间都能与家长联系、沟通, 既让家长随时了解孩子学习、生活、思想等各方面情况, 也让留守学生经常能听到家长的声音, 感受到父母的关爱与呵护, 增进了学生与家长的感情。小小电话传真情, 真情的关爱让留守的学生感受到来自学校和家庭的温暖。为了让这些留守的学生身心都能健康成长, 学校还开设了心理咨询室, 聘请心理健康辅导教师, 对留守学生的显性和隐性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 为留守学生提供倾诉的渠道, 帮助留守学生解决学习、心理等问题, 使学生的心理障碍能够得到及时疏导, 对他们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 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三、结对帮扶, 认真落实关爱工程

学校将关爱留守学生工作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校园内、在家访中、在班级内对留守学生充分关注, 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学校根据实际情况为每一位留守学生配备帮扶教师, 全校教师都积极参与到帮扶活动中来。帮扶教师期初、期中、期末到留守学生家中, 了解留守学生的在家情况;每月指导留守学生给父母写信或通话一次, 增进他们与父母的情感;每月与留守学生的临时监护人沟通一次, 知晓他们的生活和身心健康状况。平时, 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学生谈心, 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 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 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帮扶教师成为了留守学生可以信赖和依赖的“代理家长”。

帮扶教师们时刻都牵挂留守学生, 每逢节假日, 都能看到一幅幅感人的画面:端午节的时候, 帮扶教师把留守学生带到家里吃粽子;中秋节到了, 帮扶教师买来爱心月饼和水果让学生们带回家;“六·一”节之际, 帮扶教师会为学生购买漂亮的新衣服……五华民族小学民族班的学生中同样有留守学生, 他们寄宿在学校, 更加渴望得到家庭般的温暖。平时, 帮扶教师会在休息时间到学校里教学生们洗衣、叠被、整理房间;帮扶教师会利用双休日到学校辅导他们做作业;留守学生过生日时, 帮扶教师会像父母一样为他们庆祝生日。来自帮扶教师的爱像雨后的阳光一样温暖, 暖暖的爱撒落在学生的心中, 让留守学生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四、丰富活动, 拓展延伸关爱工作

为了丰富留守学生的课余生活, 让他们开阔视野, 陶冶情操, 锻炼能力, 提高综合素质, 学校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让留守学生在活动中陶冶情操。

1.开设兴趣小组活动。由于五华民族小学少数民族学生居多, 留守学生中也有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 所以在兴趣小组活动中相应开展了陀螺、丢包、射弩、嘎秧舞、木鼓舞、象脚鼓等一些民族民间艺术及体育活动。通过丰富的兴趣活动, 让学生更热爱校园生活, 增进了民族团结, 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合作创新意识和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

2.开展“七彩课堂”活动。“七彩课堂”是围绕对留守学生的学业辅导、亲情陪伴、感受城市、自护教育、爱心捐赠等内容所开展的活动, 每个班级每周安排一节课。在七彩课堂, 教师像父母一样关心留守学生, 为他们开展课业辅导、心理辅导;带领学生去县城参观游玩, 如耿马佛寺、新农村民居、公园、广场等。通过游玩、讲解等形式, 增强了留守学生对城市风情的认知, 从而增强了对城市的了解。

3.举行各类竞赛、文艺汇演活动。在英语演讲比赛、跳绳比赛、橡皮筋比赛、书法绘画等活动中, 都可以看到留守学生在比赛场上自信的身影, 看到留守学生的一张张奖状, 看到留守学生灿烂的笑脸, 看到留守学生自豪的神情, 听到来自留守学生心灵深处自强不息的声音。学校的各项活动为留守学生提供了展示平台, 使他们的特长得到发挥, 个性得到张扬。学生们编排的音乐剧《留守的心灵不再孤单》在县级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学生们的真情表演感动了全场, 不少教师和家长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他们动情地说:“这群孩子演得真投入, 可以成为小演员了!”

关于创建和谐校园的阶段总结 篇8

关键词:高校;创先争优;和谐校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 (2011) 26-0121-02

一、高校开展 “争先创优”活动的必要性

“创先争优”活动,即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做优秀共产党员活动。这是在基层党组织中广泛开展并富有成效的一种活动形式,也是高校创建和谐校园的重要途径。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中,发挥先进、优秀好榜样的作用,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这一优良传统在新时期的继承和发扬,能对现代人才队伍的发展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能对和谐校园的建设起到引领作用。争创一流业绩,是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必备品质,是干事创业,全面建设校园文化的应有作风,能够进一步激发广大师生党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时不待我的紧迫感和敢为人先的使命感,提高工作水平,创造一流业绩,加快全面建设文明校园的进程。当前在高校中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是培养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坚骨干力量的重要措施。学生党员要以“刻苦学习、争创佳绩、服务同学、遵纪守法、弘扬正气”为重点,在活动的基础上,使大学生党员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在活动中树立一批典型、推出一批先进,鼓励各学生党员努力争创优秀共产党员,加强党组织建设,从而为和谐校园的建设做坚强后盾。

高校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的重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系到校园安全稳定和高校的长远发展。青年大学生的成长,牵动亿万家长的心,涉及千家万户的幸福。如何培养他们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就要求高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要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要全面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断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不断提高各级各类教育的质量,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创建和谐学校,构建和谐教育。

二、高校办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它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九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理论成果,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勃勃生机。正是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把一个贫穷落后的中国,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欣欣向荣中国。高校作为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必须在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方面毫不动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一切工作;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教育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把“创先争优”贯穿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之中,为创建和谐校园搭建良好平台

“创先争优”具有丰富的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这一活动的开展,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理想是灯塔,是风帆,引领着社会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动员、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凝聚力,把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不论是个人还是集体都能认同和接受这个共同理想,并愿意为之共同奋斗。高校在培养高级人才的同时要从思想政治理论的高度使全体教职工和大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科学性,不仅要在感情上,更能从世界观的高度,理性地教育和引导他们接受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促进高校和谐校园的创建、保证高校又好又快地发展。

四、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强大支柱和精神动力,培育校园和谐理念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和推动时代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精神决定风貌,健康的精神充满斗志,能让人勇气倍增,病态的精神缺乏神采,会使人消极堕落,精神状态的优劣直接表现在工作作风上,是无所事事,还是求真务实,是贪图享乐,拈轻怕重,还是无私奉献,一往无前。全体党员要激励自己,不满足于现实,更上一层楼,做一流的工作,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永远意气风发、百折不挠、自强不息,有克难制胜、奋发有为的意识。所以说,高校必须引导广大教职工和学生深刻理会中华民族数千年血脉相传的伟大民族精神,并自觉成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继承者和发扬者。将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践行于日常生活中,培养勇于创新的学习和实践勇气,走在时代的前列。以尊重人、依靠人、提高人来营造民主和谐的工作和学习氛围、建立平等竞争的用人机制、搭建人才培养的平台,从而培育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的理念,抓好学生、教师的学习和培养,让学校成为学生、教师共同提高和谐发展的校园。

五、将“创先争优”落实到办学治校、教育实践过程当中,提升和谐校园创建的内驱力和凝聚力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陈旧的观念落后于时代,会束缚我们脚步;先进的观念与时代合拍,会引导我们向前。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的思想观念必须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坚持用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努力克服安于现状、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无所作为的思想观念。一个校园是否和谐,一个学校是否能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成员的时代观念、思想道德素质和对和谐发展的追求。只有分清荣辱、明辨善恶,一个人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一个单位乃至一个社会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高校作为重要的育人机构,需要积极倡导“创先争优”活动,从而引导全体成员树立良好的道德行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让他们成为社会的合格公民。

当前对高校和谐校园创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观念。应当看到,目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主流是积极进步的,他们的思想活跃,追求上进,崇尚奋斗,积极参与社会竞争,努力实现自我价值。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一是价值取向多元化,对一些明显不同于甚至相互对立的价值观念持兼收并蓄的态度;二是价值目标选择重个人理想轻社会理想,更多地关注自己的发展和现实利益,对他人、集体和社会漠不关心;三是价值评判标准存在偏差。针对以上问题,高校必须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加强对学生在价值取向、价值目标、价值评判和价值实践等各方面的引导。倡导学生对集体、对社会的责任感,强调个人和集体、个人利益与社会责任的协调统一;借鉴全人类共同的优秀文化理念和先进的价值观念,与时俱进,按照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结合的原则,把价值观教育的重心放到实践层面,以更加务实的目标体系引导大学生树立理想与现实完美结合的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创造和索取、精神和物质三方面的关系;培养大学生自我评价、自我指导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转化为具体行为和积极实践,使他们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生活,提高分析、处理道德问题和社会问题的能力,避免价值失范行为的发生,从而为和谐校园的创建提供最基本的保证。

同样,教师作为高校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创建和谐校园中也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从本质上讲,教师的职业劳动就是一种奉献,这就为创建和谐校园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基于教育劳动的特点和教师角色功能的特殊性和形象的示范性,客观上要求教师比其他的职业群体,具备更高的道德操守。如追求真理、献身科学、勇于探索、严谨治学、学术民主并尊重他人劳动、谦虚谨慎、大胆创新等等都是“创先争优”的真实体现,在实践中从不同角度诠释“创先争优”的真谛。同时,在工作和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热爱学生,严格要求;尊重学生,平等信任;互相交流,教学相长也是对和谐校园的创建积极做贡献。教师个体间的关心集体,维护集体利益;团结协作共同进步;尊重同事,摒弃狭隘地方主义和宗派作风,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尽自己所能,为社会多作贡献,以及教师个人品格、气质、才干、学识诸多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等也是将和谐的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生活、工作当中的完美体现。

总之,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促进和谐校园的创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客观需要。面对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转变,只有建设好了和谐的校园,才能让全社会成员树立和谐的理念、培育和谐的精神,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塑造和谐的心态,才能营造和谐的舆论氛围,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和共同的理想信念。高校的每一位成员都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镜子,日日照,时时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用自己高素质的模范行动和人格力量为社会其他成员做出榜样,努力将“创先争优”融入教育全过程,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

参考文献:

[1]刘鹏博.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29).

[2]田润华.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促进学校科学发展[J].太原师范学 院学报:科学社会版,2010,(15).

[3]张忠家.创先争优是当代大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J].学校党建 与思想政治教育,2010,(10).

[4]李深喜.如何构建和谐校园[J].中国教育发展研究,2008,(4).

[5]彭衡春,陈冬林.新形势下如何构建高校的和谐校园[J].中国科 技创新导刊,2010,(2).

2011年和谐校园创建工作总结 篇9

校园和谐稳定

——学校创建和谐校园工作总结

九十团学校

2011年12月10日

教育科学发展

校园和谐稳定

——学校创建和谐校园工作总结

九十团学校建立于1960年,现有教职工121人,学生1070人,共有教学班28个,其中小学17个、中学11 个,住校生517人,校园占地面积62469平方米。由教学区、运动区和生活区三部分组成。为了努力营造全校师生平安和谐的工作、学习环境,我校在团精神文明委、综治委、教育部门以及上级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开展创建“和谐校园”活动中,以育人为本,以科学发展为宗旨,把校园文明及周边的环境的安全视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和保证。自开展创建“和谐校园”工作以来,我们认真落实安全、健康、文明、和谐的总体要求,狠抓事关师生安全、卫生等突出问题为重点,着力在规章制度建设、安全卫生设施建设、校园文化和师生和谐建设上狠下功夫,调动学校师生、家长和社区三方面的积极性,有力的推进了和谐校园活动的深入开展。学校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教育、群防群治的原则;通过法制安全教育,增强了学生的守法意识、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通过齐抓共管,营造全校教职员工关心和重视学校安全工作的浓厚氛围,从而切实保障师生安全和财产不受损失,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经过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和谐校园创建工作取得较好的成绩,校园呈现一派平安和谐的氛围。现将我校开展“和谐校园”创建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增强创建“和谐校园”的责任感。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书记任组长,副校长、主任、治安员为成员的创建“和谐校园”领导小组。对于治安、安全工作的布署和落实做到了严、细、实,从学校领导到具体抓“和谐校园”建设的政教员再到教职员工都把“和谐校园”创建工作放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校领导一手抓教学,一手抓“和谐校园”创建,把各项安全工作落实到学校工作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具体到人,学校与每位教职工签订了创建“和谐校园”责任书121份,确保了学校校园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有效推进。学校的“和谐校园”创建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落实与加强。学校因地制宜,千方百计,创条件,举实措,重视健全与完善学校各项工作机制,做到校园安全无小事,校园安全教育处处时时有人抓。

二、学校创建“和谐校园”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任务和主要内容

1)、学校创建“和谐校园”的指导思想

创建“和谐校园”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创建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按照以人为本,落实安全、健康、文明、和谐的总体要求,以解决事关师生安全、卫生等突出问题为重点着力抓好规章制度建设、安全卫生设施建设、校园文化和师生和谐建设,充分调动学校师生、家长和社区的积极性,共同推进“和谐校园”创建活动的开展。

2)、创建“和谐校园”的总体目标

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和谐文明的九十团学校。

3)、创建“和谐校园”的基本任务

努力做到师生和校园安全、健康的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各类机构完善,校园安全卫生设施达到国家规定要求。师生的法制观念、安全防范和卫生保健意识进一步增强。校园刑事治安案件和安全卫生事故的发生次数显著下降,重大刑事治安案件、重大安全事故、重大食物中毒和传染病流行得到杜绝;校园秩序井然、环境优美,师生道德风尚提高,人际关系和谐。初步建成学生喜欢、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平安、健康、文明的和谐校园。

4)、创建“和谐校园”的主要内容

(一)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提高校园文明水平。积极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落实好《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要求,提高师生的文明素质;注重开展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和教育,明显降低学生因心理问题引发的各种事故;重视校园绿化、美化和人文环境建设,使校园处处体现教育和熏陶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生动活泼的良好育人环境;根据学校历史和办学特色,结合时代要求,形成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并将其作为教育师生的生动教材,提高校园的整体文明程度。要结合实际情况经常对师生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二)强化安全与健康教育,提高师生安全卫生防护能力。学校要加强对师生的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切实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和有效性;要把安全与健康教育纳入教学内容,要有一定的课时保证,要定期开展自救自护的演练;使师生员工的法制观念、安全防范能力、卫生保健意识、自我保护和心理调节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维护学校安全卫生成为师生自觉行动。

(三)完善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安全卫生管理机构。学校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学校安全、卫生等各项管理制度;完善突发事件处置的工作预案;落实预防安全事故、公共卫生事件措施,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建立畅通的信息传输渠道和严格的信息上报制度。学校应建立专门的安全保卫机构,配备专(兼)职保卫人员;学校要创造条件,因地制宜设置卫生(保健)室,配备专(兼)职卫生人员(保健教师);建立完善的师生定期体检制度。

(四)加强安全卫生设施建设,保障学校安全卫生基本条件。学校的教室、宿舍、食堂、厕所、围墙等校舍用房、构筑物和用水、用电、用气、开水锅炉等设施、设备要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积极推进改水改厕,推广以生态技术为核心的粪便无害化处理;校园各类安全基础设施完备,标识清楚醒目;学校要密切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定期自查、检查校舍和安全卫生设施工作,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尽快解决;学校要在重点部位安装报警、视频监控设施,建立校园固定“110报警点”(学校门卫室、政教处办公室),建立集人防、物防和技防为一体的校园治安防控体系。

(五)严防重大事故发生,提高师生安全感。门卫要切实负起责任,做好外来人员登记,学校要坚持治安巡逻,抓好校园报警点或警务室的建设,严防不法份子侵入校园;加强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确保师生饮食安全卫生,预防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严格校长、教职员工的选拔和聘任制度,校长、教职员工都要符合任职资格条件和岗位要求。及时化解师生和学生间矛盾纠纷,防止恶性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积极配合公安机关严厉打击侵害师生人身财产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严防重大刑事案件和重大治安事故发生,使师生安全感不断增强。

三、学校创建“和谐校园”的实施方法、措施

(一)成立组织机构:创建“和谐校园”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翔 校

张学力

副组长:

陈新智副校长

靳艳玲副校长

甄克林工会主席 成员:

王 琼(小教处主任)刘新慧(中教处主任)

师发兵(政教处主任)令小元(总务处主任)

蔡多宝(团总支书记)颜 英(少先队辅导员)赵南起(学校治安员)及学校年级组长

(二)、“和谐校园”创建方法与措施过程

1)、制定方案,动员部署(2011年1月—2011年2月)学习传达会议精神,结合本校实际,研究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制定具体规划和实施方案、细化分解目标任务,因地制宜开展创建活动,广泛动员部署。全面启动建设“和谐校园”工作。

2)、全面开展,稳步实施(2011年3月——2011年7月)按照“动员、发展、成熟、申报、命名”的总体思路,分阶段,扎实推进和谐校园创建工作,积极总结经验,借鉴推广,全面展开,整体推进。

3)、完善提高,深化发展(2011年11月—2011年12月)创建活动是个较长的过程,不可能一劳永逸,要重在经常、重在坚持、重在长效。要抓好完善提高工作,继续深化建设“和谐校园”措施,巩固和发展建设“和谐校园”成果,推进教育事业更快、更好发展。

四、开展“和谐校园”创建活动的具体内容和成效

1)学校高度重视法制、安全教育宣传工作。学校认真抓好师生法制安全教育,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电视讲话、晨会课、班队活动、学生集会、国旗下讲话等,对学生进行法制安全专题教育;利用墙报、生理卫生课等,进行各种疾病预防知识宣传教育,使学生了解春秋季多发疾病的预防知识;学校每学期邀请公、检、法、派出所干警来校对学生进行法制安全专题讲座;法制副校长进校园上法制课;利用宣传栏定期展出法制、安全教育宣传图片。去年1-6月份开展了反邪教警示教育;3月份开展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宣传月活动》共印发宣传资料1300余份;邀请师司法局干警、法制副校长来校开展“五五”普法专题讲座,共参加师生1300余人,下发200本青少年法制刊物;学校邀请博乐市检察院张忠林检察长来我校开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专题讲座,共参加师生1500人次;5月27日在团政法办的带领下派出所干警来校开展“中小学生消防安全日”宣传教育活动,参加师生1300多名;4月15日---5月15日在全校开展青少年法制宣传月活动,为了确保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的落实,我们做到了“六个一”活动即,读一本法制刊物、写一篇学法心得、上一堂法制课、观看一堂法制电教片、举办一次法制演讲比赛、出一法制期板报或手抄报。在新学期开学伊始,学校就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和谐校园”安全知识宣传教育,使每个学生懂得如何自护自救,在紧急状况下如何迅速逃生,学校在三个主题教学楼中按学校突发事件预案进行了逃生演习,参加师生1400人;同时学校给各个班级发放《公民防范防恐怖袭击手册》,并且在全校开展了“和谐校园”平安知识问卷调查参加人数达到全校的98%以上。

2)、狠抓日常安全教育管理,打造“和谐校园”。一是扎扎实实开展和谐平安文明班级评比活动,每两周开展一次和谐平安文明班级评比活动,对评为“和谐平安文明先进班级”的在周一升国旗仪式上由校领导颁发“流动红旗”每学期的优秀班级就看那个班级获得的“流动红旗”最多。二是通过看安全教育录像片的形式,利用生活中活生生的真实案例进行教育。全年共组织收看录像片5部,收看革命传统电影教育片2部,组织教职工综治普法考试2次,购普法光盘2套。三是开展丰富多彩,有声有色的“和谐校园”德育活动,以活动为载体,进行普法宣传。例如:每周四下午团队日活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百佳文明学生”争创活动,对遵纪守法、学习优异、爱国爱校等突出的学生,学校进行大会表彰奖励。四是利用黑板报、橱窗、横幅、每周提示语、“校园广播站”等宣传阵地,狠抓法制教育,突出“和谐校园”意识,全年共出黑板报8期,26块,橱窗9次,悬挂横幅5条,全年学校受教育人数达5000人次以上。通过教育,全校师生的法制观念增强,并能够自觉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国家、集体、个人的权益,同不良行为做斗争。全年无违法犯罪案件及重大教育教学安全事故发生。通过宣传教育,学生的安全意识得到增强,安全事故得到有效抑制,校园呈现出一派和谐稳定的新气象。

3)、抓重点,举实措,定期检查,排查隐患。学校在“和谐校园”创建的各项工作中狠抓细节化管理。学校在日常管理上突出重点,抓住重点环节,出真招,举实措,突出细节管理,形成了各自的工作特色。学校专门设置了门卫,对外来人员一律实行登记制度,杜绝闲杂人员进入校园。学校门卫经常对重点场所进行巡逻;学校有安全员负责学校安全工作,学校安全领导小组定期对校舍、教室、食堂进行水、电、暖线路的检查,实行每月检查上报制度,将安全隐患及时汇报团有关部门,并及时做好整改工作。在每周星期一早上利用升国旗仪式上都能由值周领导在集会上统一强调安全,并做好详细记录。

4)、学校安全防范措施得到落实。

a、学校领导安全防范意识得到加强,学校内部防范体系健全,人防、技防、设施防、制度防协调发展,重点部位(如微机房、广播室、化学药品仓库)安全防范责任落实,措施扎实,做到教育现代化设施的配置与防范设施同步设计、同步安装、同步使用。

b、建立健全了治安保卫制度,强化保卫工作。一是学校严格按照90团场年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要点的规定,切实加强安全防范管理工作,确保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使学校年度安全工作体现出“领导重视,制度健全,措施得力,效果显著特点;二是始终坚持实行“一点三线”保卫制度。所谓一点是指门卫定点守卫。“三线”是指学校领导带班、老师、班主任值周、治安员巡逻执勤形成三线流动巡查,及时消除治安安全隐患,实现了校园的和谐稳定。

c、加强学校护校、看家守院工作。每年年初学校根据教育教学实际不断修改、完善学校校门及警卫等管理规章制度,定期与门卫签订目标责任书,做到了校园内24小时岗位不离人,每幢教学楼都有专人看护。凡出入校园的人员车辆都要登记,加大了管理力度。校领导、中层干部及教职工多年以来始终坚持在节假日期间带班、值班。

d、内外结合,整体联动,着力构建和谐、平安的校园环境,加大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力度,积极配合团综治、治安、司法、派出所、卫生防疫、公商部门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治理,清除了校园200米内小吃部、各种摆摊点。治安联防队把校园及周边环境列入每天治安巡逻的重点区域之一,进而推动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的建设工作向纵深发展。必要时边防派出所协助学校对屡教不改的违纪学生集中组织进行强化教育。配合协同有关部门对网吧合法经营的督查,禁止学生进入营业性网吧,保护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通过这些整治活动弘扬了正气,提高了群众遵纪守法的意识。有效地预防了可防性案件和民转刑案件的发生。

九十团学校通过开展“和谐校园”创建工作,有力的促进了学校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它有效的提升了师生的整体素质,优化了学校的育人环境和氛围,2011年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先后被评为“农五师教研工作先进学校”、“农五师教育教学先进单位”、“农五师德育先进学校”、“农五师体育工作先进学校”等光荣称号。学校被兵团教育局、妇联评为“示范性家长学校”、“兵团和谐校园” 等光荣称号;2011年7月被国家司法部、综治委、关工委联合授予“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单位” 光荣称号,我们坚信随着“和谐校园”创建工作的进一步加强和深化落实,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将会再上一个新台阶。

九十团学校

上一篇:电焊工技术比武总结下一篇:浅谈农村初中地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