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全国卷真题及答案

2024-07-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英语全国卷真题及答案(共6篇)

英语全国卷真题及答案 篇1

试题解读:

卷结构稳定。全国Ⅰ、Ⅱ、Ⅲ卷试卷结构与年一致,试题模块依次为论述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运用、写作。新高考I卷、II卷试卷结构与新高考适应性测试一致,试题模块依次为现代文阅读I、现代文阅读II、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运用、写作。

考查内容与教学内容相符。全国I、II、III卷的考查内容依据上一版语文课程标准,新高考I、II卷考查内容遵照四省《2017级普通高中语文教学指导意见》的要求。以名篇名句默写试题为例,全国I卷考查的诗句出自《离骚》《琵琶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全国II卷考查的诗句出自《荀子·劝学》《醉翁亭记》《赤壁赋》,全国III卷出自《论语·述而》《观刈麦》《阿房宫赋》,均为上一版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背诵篇目;新高考I卷考查的诗句出自《论语·先进》《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新高考II卷考查的诗句出自《诗经·秦风·无衣》《登岳阳楼》《六国论》,均为四省《2017级普通高中语文教学指导意见》推荐的背诵篇目。

英语全国卷真题及答案 篇2

2012年高考英语大纲卷依然围绕听力、基础知识和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进行考查, 听力占20%, 英语知识运用占30%, 读、写占50%。具体题型分布比例如下图所示:

一、听力

试题评析:2012年全国大纲卷听力部分继续了近年来全国I卷的风格, 难度适中, 语音纯正, 材料素材话题广泛, 贴近学生的生活, 语言自然真实, 同往年相比, 变化不太大, 仍然是美式发音, 十段材料, 前五段为短对话, 后五段为长对话。其考查了考生理解主旨和要义获取具体事实性信息及对所听内容进行推理、理解说话人的意图、观点和态度的能力。题型具体分布为:细节题:第1、6、7、8、9、10、13、15题;主旨要义题:第3题;内容推理题:第2、4、5、11、12、14、16、17、18、20题;数字题:第19题, 略有不同的是今年只有对话材料, 没有独白, 语速提高了, 让一些平时积累不充分的考生受到较大的影响。例如, 第八段材料中第11题, 问的是What colour does the man want?三个选项pink, black和orange都体现在文章中。男声说要换一个相机, 女声说“I am afraid we dont have other pink one, ”接着说道“Would you like to choose a different color?We do have this camera in black and orange.”可是男声马上说道“My wife doesn’t like either of these colors”, 故听到这里就知道black和orange是被否定了, 答案应确定为pink, 但有考生却选择了black或orange。

教学建议:教学应指导学生重视基本词汇的积累, 注意同义词辨析, 重视单词的发音, 以免因发音问题影响听力。还应要求学生积累英语的否定表达方式, 要熟悉这些词汇的发音;考试时要沉着冷静, 以免受到干扰。

二、单项选择

2012年全国大纲卷单项选择试题较好地体现了命题的“注重基础、强调运用, 突出能力”的指导思想, 试题覆盖面广, 题干简洁, 语言情景设置完整而真实, 强调了特定语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考查重点突出了时态、复合句、交际用语、非谓语动词、动词及动词短语的辨析等, 但第28题考查的是往年试题中未出现过的独立主格结构。试题具体分布如下:

试题评析:该题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把语言的形式、意义和用法结合起来, 考查学生在一定语境中理解和掌握语法、词汇表意功能的能力。2012年大纲卷该题覆盖面广, 考点分布较均匀, 难易度适中;语境设置真实, 结合的语言点科学合理;试题难易有区分度, 突出了以下特点:1.加强了非谓语动词的考查, 分布在第28, 32小题;2.个别考点较少见。如第28小题是独立主格结构, The party will be held in the garden, weather___.A.permittingB.topermitC.permitted D.permit.3.干扰性较强的题分布在23和24题, 如第23小题“Life is like walking in the snow, ”Granny used to say, “because every step____.”A.has shown B.is showing C.showsD.showed.其句意是祖母过去常说“人生就像在雪中行走一样, 因为每一步都会留下痕迹”。show意为“显示, 显现”, 此处祖母说的是一个客观事实, 所以应选C项一般现在时。4.突出了特殊句式的考查, 分布在第26题和第29题。如29题This restaurant wasn’t____that other restaurant we went to.A.half as good as B.as half good as C.as good as half D.good as half as, 其意是:这家饭馆不如我们去的那一家一半好。在比较句型中, 倍数或分数要放在第一个as或比较级之前, 所以答案为A项。

教学建议:在教学中不要单纯地讲解语法, 要将语法融入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例句中, 让学生通过例句来理解语法的应用。在平时练习时, 给干扰项提供语言环境, 强化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复习中, 应该充分注意历届高考试题, 探究知识的规律性, 切身感悟和领会所学知识的重点问题, 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指导考生备考。

三、完形填空

试题评析:该题既考查学生掌握词汇知识、习惯用语、语法知识、中西方文化背景知识、生活常识、句法结构等英语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又考查学生对短文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教育部考试中心, 2012) 。2012年高考英语大纲卷完型填空的体裁发生巨大的变化, 不是记叙文而是说明文, 介绍了肢体语言在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文化背景不同的人对肢体语言的理解不同, 如果不理解就会造成不必要的误会。虽然体裁变化了, 但是考生反映不太难, 主要是话题比较熟悉, 文中也没有出现特别晦涩难懂的情节, 在词汇考查方面也比较常见。词汇考点还是以实词为主 (见下表) , 尤其是动词、名词和形容词, 与往年一致, 考生只要紧密联系上下文, 理解选项中的单词意思, 很多题目便可轻松解决。

教学建议:建议学生在做“完形填空”题时, 要遵循“四遍法”原则:首先跳过空格通读全文, 了解文章的大意及文章的体裁、结构等;其次, 学生应逐题推敲, 切忌按题号顺序答题, 不能确定的暂时跳过去, 应先易后难;再次, 通篇考虑, 把一些上下文联系紧密, 涉及段与段之间逻辑关系难度较大的空缺填好;最后, 再次通读全文, 修正与全文不相称的选项。此外, 将平时教授的课文改造成完形填空试题, 进行短文填空训练, 培养学生的上下文推测、篇章意识和逻辑思维能力。教学还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积累常见的词语搭配和习惯用语, 夯实基础, 提高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四、阅读理解

试题评析:该题集中全面地考查学生从阅读中快速捕捉信息的能力、细心判断事物的能力、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及对文章理解的准确性。所选的文章难度不一, 体裁和题材也各不相同, 有记叙文、说明文、描述文、议论文等, 内容涉及科普知识、天文地理、人物传记、名人轶事、哲理小品、科技教育、风土人情、新闻报道、历史文化等。命题考查要点主要涉及文章中心思想、主旨大意、作者的写作意图、文中的关键词句、某个段落、某个细节、人物的性格、实物的特征等。今年高考英语大纲卷5篇文章在选材上保持了知识性、趣味性强, 实用性、时代性强, 题材与体裁广泛的特点, 彰显文化特色。考查考生在阅读中获取、处理、加工信息的能力, 考点包括细节题、推理判断、主旨大意、归纳概括、词义猜测等, 试题布置由易到难, 分布合理。A篇是说明文, 为自然科学类文章, 主要讲述一种帮人找到蜂蜜的鸟类, 难度不高, 只要学生定位准确, 不难选出正确答案。B篇是记叙文, 描述群众演员的一天。C篇同样是记叙文, 描述作者本人在没有警察、没有其它行人的情况下, 仍然坚持不闯红灯的故事, 说明美好社会的建设需要相互信任, 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原则。D篇是议论文, 社科类文章, 描述人类记忆方面的问题以及如何更好地学习。E篇是应用文, 久违的广告类文章, 主要介绍了几个适合孩子们参观学习的博物馆。

五篇文章可读性强, 体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文章难度适中。只要考生具备一定的词汇量, 配合恰当的技巧, 从理解上基本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选题以细节题为主, 部分题目设置巧妙, 考生须细致甄别, 方可得分。

教学建议:在平时教学中, 要逐步发展学生的语篇完善能力, 加强对学生语篇阅读能力的培养, 包括基本句法, 理解语篇的逻辑手段, 领悟语篇的衔接和连贯的表达, 正确识别问题的题材和体裁, 注重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 捕捉语篇的文化差异, 加强定量的泛读训练, 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指导学生学会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学会识别不同体裁的文章, 学会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词义和根据文章提供的事实和线索进行逻辑推理, 推测作者未提到的事实或某事发生的可能性, 正确判断文章的类别, 对不同体裁的文章要采取不同的阅读技巧。同时培养学生通过分析句子结构理解复杂句子的能力。

五、短文改错

试题评析:短文改错同样考查考生在语篇中综合运英语知识的准确性, 测试考生判断、识别和改正短文中错误的能力。文中错误涉及词法、句法及行文逻辑等方面的问题。同旧的短文改错相比, 新短文改错有以下特点:1.以短文形式自然呈现, 以“句子”为单位设置错误, 情景自然, 任务真实, 但难度较大;2.要求考生在文中直接用符号标示, 在标示下写出答案, 考生不易出错, 阅卷更加直观;3.试题设置有增加, 删除和修改三种类型, 10处错误中, 每个句子中最多有两处错误, 改变了旧短文改错中错词、多词、缺词和正确四种类型的设置。该文仍取材于学生自己的作文, 考查知识点涉及到名词单复数、时态、介词、连词、代词等, 考查了考生运用所学知识阅读短文的能力、从语篇角度识别并纠正语言错误的能力和在语篇中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教学建议:首先要求学生增加与目标语的接触, 形成良好的语感品质;其次在平时的写作练习中, 让学生要关注自己和同伴的语言错误, 进行相互纠错;第三, 进行针对性的专项训练, 明确短文改错题型的要求, 学会解题;第四, 让学生养成检查的好习惯;第五, 让学生解题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去甄别错误、改正错误;最后, 教师要求学生注意自己易犯的语法错误, 进行总结归类并加以强化记忆, 以达到正确使用英语的目的。

六、书面表达

试题评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以笔头的形式进行信息沟通、再现生活经历、描述周围的事物、发表意见和表明观点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2012年高考英语大纲卷书面表达是:假定你是李华, 从互联网 (the Internet) 上得知一个国际中学生组织将在新加坡 (Singapore) 举办夏令营, 欢迎各国学生参加。请写一封电子邮件申请参加。其内容要求具体, 要点清晰, 考查既有规定表达的内容, 又能使考生自由发挥, 能够较好地测试考生的实际语言运用水平。由于题材常见, 故写作难度不大, 只要考生书写工整、要点齐全、语句准确, 就能得到满意的分数, 要想出彩, 学生只有加强英语基本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方可达到。

教学建议:教师平时应加强学生基本功的训练, 对学生加强词汇、语法、句型教学及操练, 鼓励学生勤背诵多仿写, 常写日记和读后感, 培养学生表述事实、观点、情感、想象力、交流信息的能力和规范的写作习惯。平时写作训练中, 第一, 教师要求学生审清题目, 准确把握作文的主题, 列出提纲, 防止偏题和跑题, 帮助学生正确理解题目中所给的信息, 如表格、漫画和文字等, 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类;第二, 教师要加强写作方法和技巧的指导, 英语教师要不断地钻研作文的辅导方法, 积累更多的切实可行的英语写作模式教给学生, 同时提醒学生要留心英语写作技巧及相关的注意事项等, 例如整理思路, 组织素材, 构思文章结构, 组织语言, 遣词造句, 准确使用标点符号、字母大小写、高级词汇和句型结构等;第三, 教师要根据教材主题、题材和体裁, 有目的地自创一些贴近学生生活、话题具体, 目的明确的书面表达进行练习, 以提高学生的模仿能力和创新能力。

结束语

总之, 2012高考英语大纲卷题型未作变动, 紧扣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 总体难度适中, 选材广泛, 设题科学, 体现课标理念, 突出语篇, 立足语境语用, 重视基础知识, 强化文化意识, 有利于指导高中英语教学和高校选拔人才。故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 过分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讲解与高考测试的命题原则———“考语言运用而不是考查单个的零碎的语言知识” (刘庆思, 2011) 是相违背的。教师日常教学中要注重知识、技能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平衡发展, 培养学生综合语言的运用能力, 改进单纯以语法为纲的教学思路, 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输入语言的环境和机会, 逐渐积累语言经验, 发展语言意识, 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加强语篇训练意识, 改变思维品质, 加强写作训练,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文化视野, 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不断地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 (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 2003)

摘要:2012年全国高考英语大纲卷 (全国I卷) 的命题加强了对综合语言能力的考查, 试卷内容设有语境, 试题所选材料语言地道, 集知识性、教育性、趣味性和实用性为一体。从试卷分析来看, 英语教学应注意平时对学生的知识积累和能力培养。

关键词:高考英语,试题评析,备考策略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考试中心.2012年普通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 (文科) [S].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

[2]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英语全国卷真题及答案 篇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

请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名师真题解析

从命题形式上看,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Ⅱ高考作文题延续了2015年的设计理念,继续采用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同样给出了三个既定角度要求考生完成特定语境下的思考并尝试解决问题,避免了考生套作、仿写,甚至抄袭的弊端,体现了试题的稳定性,可谓一脉相承。

从材料内容上看,今年的考题突出比较分析的过程,注重考查思辨能力,明确针对2001年《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素养”“有效学习”“阅读”“实践”等概念,引导学生关注课堂学习,关注课外阅读,关注生活体验,关注社会现实,从而提高语文素养,提升民族自信心、他信力及国家文化软实力。

立意上可以在三条途径中选一条或多条去写,但必须注意三点:第一,内容上可能和别人相同,但技巧上要尽力做到新颖独特,与众不同。第二,处理材料时要突出写作要求中“比较”二字,体现辩证分析能力。第三,要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体现综合观照的能力。

具体构思时,可以先界定“语文素养”的概念,化虚为实,把“语文素养”转化为诸如字词句段、语修逻文、语感培养、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及人文素养等内容,使其对自己写作有利。也可以对三种途径所指内容分别具体化,显示思维的深度开掘能力,如把“课堂有效学习”转化为课本、老师、教学方法、使用媒体、组织形式及评价方式;把“课外阅读”转化为丰富知识、开阔视野、促进交流、启迪思想、传承文化;把“社会生活实践”转化为做中学、做中悟、做中思,在经历中积淀、在氛围中熏陶、在生活中感悟、在挫败中成功、在体验中成长等,然后按此思路从古今中外的人和事中选材,在句式选用上注重整散句和长短句结合,并注重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

突围角度一:引用化用内涵丰,反复扣题主旨明

名师支招:想好了文章主题,但苦于语言干瘪,表达不够丰满,内涵不够丰厚;或者惑于主题表达不够清晰。不妨把诗词歌赋、名言警句、成语俗语等引入文章,或略加改造,起到推陈出新、出奇制胜的效果。也可在文章开头、中间和结尾反复扣题,让急于抓住文章主题的阅卷老师懂得你的良苦用心。

我读故我醒

□一考生

我读故我醒,当然我所说的阅读不仅仅是读书,还有阅人、历事。

既然艺术起源于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那么,有艺术存在,天地万物于我就变得真实、强烈而深刻;有阅读存在,人类生命意识里那些诸如审美情趣、品德修养、个性思维等沉默的语文素养就会被激活,这种原始的触角就会时刻敏锐。我坚持阅读,所以我永远醒着,哪怕在世界的神经末梢。

沿着人类历史屐履的河流一路行走,一路阅读,语文素养怎会得不到经典文化的浸润?

人类善于阅读自然,创造了历法、圭表、日冕和漏刻,于是有了时间的概念;懂得阅读占卜记录,龟背上长出了汉字,金木水火土从五行中脱胎。于经典的长卷中读“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无数和春天一样光鲜明媚的表达方式呼之欲出;读“坎坎伐檀”,一条古铜色的臂膀突然感觉到了铿锵的节奏,并在雨滴敲打瓦罐的韵律中得到了印证;读一双在水湄浣纱的素手,倏然间领略到了那一圈圈柔软线条的流转和奔腾,并从月下婆娑的竹影中,读出了抑扬顿挫的笔致。

“世有嘉木,心自通灵;可以为琴,春秋和声。”通过阅读,音符、节奏、韵律、曲调、线条、色彩、明暗都可感知,触目皆有,俯拾即是。梧桐叶子上长出的宫商角徵羽告诉我一切美的意象都可以用音乐来描绘,并需要一双安静的耳朵来解读;天光云影提醒我注意光影的变幻和比照,波痕和涟漪教给我如何用简单优美的线条勾勒情绪。阅读的慧眼教会我发现他们深藏不语的灵魂。于是,所有的材质在刹那间苏醒了,陶土、冻石、陈木、棉麻、璞玉、青铜……因为阅读,人们的思想愈加深邃辽远,棱角渐渐圆润。于人事上学会了韬光养晦,懂得了以柔克刚;于处世中,便多了胸襟和气度,有了丘壑,有了留白,有了虛实相生。

“我读”意味着一种清醒。未来的大劫难里,唯清醒可保自由。

阅读的世界,我高贵地醒着。

【高分权威解读】

1.引用化用,修辞增色。文章将视角伸向古典文化,或直接引用诗句,或间接化用典故,语言凝练明净而富有表现张力。句式丰富灵活,对偶排比修辞运用自然,朗朗上口,读来令人齿颊留香。

2.定义概念,为我所用。文章从阅读提高语文素养的角度立意,但是对阅读的范畴进行了有利界定——不仅仅是读书,还有阅人、历事。这样其实是对阅读和生活实践两种途径的综合立意,写作更自由。

3.首尾呼应,反复点题。文章开篇和结尾均与题目呼应,起承转合多次反复扣题,或明点、或暗扣、或实指、或虚指,主旨鲜明,中心突出。

阅卷现场评分:内容19分+表达20分+发展19分=总分58分

突围角度二:标题醒目思路清,排比用例对仗工

名师支招:考场作文构思时,担心段落之间层次不清,可采用小标题作为分论点从不同角度来论证;也采用排比用例的方法,用工整的句式集中写一组或几组排比式的材料,以增强直观性和说服力。

写不尽语文课堂芳菲情

□一考生

齐聚文房四宝,泼墨挥毫。写下“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写下“莫莫高山,深谷逶迤”,难忘那流香的课堂,丰厚过我的语文素养。

nlc202309081911

难忘的“一”字情结

一个秋雨绵绵、杨柳依依的秋日,小小的我在语文课堂上拿起铅笔写下了人生中的第一个“一”字,那一刻,懵懂的我就深深迷上了那一道道的黑白印记。学书伊始,趴在高高的桌上,费力地握着铅笔,重复着一个个的“一”字,看着那笔迹浸入纸中,仿佛觉得是一个个精灵在纸上舞蹈,心中多了些许莫名的喜悦。后来,语文课堂上学习用毛笔写大楷小楷,每天从“蚕头燕尾”的“一”字世界出来之后,我总是很欣赏手上的斑斑墨迹并闻着墨香,恋恋不舍。曾经的那些课堂,我都记着;曾经的那些纸张,我都留着;曾经的一个个“一”字如一棵棵林中佳木,久久地在我的语文世界中生根发芽,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叫我如何不爱她

每当走进语文课堂,仿佛复原了历史——有时凝重,有时鲜活,是阳春白雪也好,是下里巴人也罢,她都没有胭脂粉黛,也没有娇柔妩媚,而是沉稳持重,在朴素的美中尽显典雅。偏旁部首如泉水叮咚,玉珠滚落,绝非一些仅仅代表一定声音和意义的死的符号,它们分明是些充满智慧、充满感情、善歌舞、会呼吸的、活的精灵;字词句段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不仅积淀了悠久的文化传统,还凝聚着丰富的民族心理、民俗风情;语修逻文赋予我们表达意志的权利和自由,超越时空的本领与才能。语文课堂上,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能够化干戈为玉帛,可以变战争为和平。使我们可以仰天长啸,壮怀激烈,能够浅吟低唱,喁喁私语;帮我们表达了爱心,助我们伸张了正义,叫我怎能不爱你!

十年语文,如花解语

十年之中,从一个个的“一”字到经典名篇,安闲的语文课堂教我字字相析,如花解语;教我哲思理趣,家国情怀;教我端正生活,大气做人。它既记录了我在语文课堂的成长,也见证了我在语文素养上的跨越。陶渊明孤云独去,李太白梦游天姥,苏东坡赤壁酹月,朱自清荷塘漫步,语文课堂的学习使我品到了自然的水流花开与生命的喜乐哀愁,明白了山川草木中藏尽了人世的窈窕美意;姜太公直钩垂钓,曹孟德横槊赋诗,岳武穆精忠报国,毛润之指点江山,密集的语文素养让我领教了风流人物的慷慨与霸气,懂得了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与荣光。

一笔,一墨,一纸,一砚。我会用手中的笔不停地写下去,写好每个字,写好每段人生,用既得的语文素养,坦然面对自己的生命,书写自己的灵魂。但只恐写得下重帘不卷留墨韵,写不尽语文课堂芳菲情。

【高分权威解读】

1.标题醒目,结构严谨。文章题目明确醒目,章节标题生动文雅。结构上以文房四宝打头,以笔墨纸砚结尾,用三个小标题分层述说课堂学习之于语文素养的作用,层层递进,思路清晰。

2.选材独到,内蕴深厚。本文精心选取语文素养中的偏旁部首、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哲思理趣、家国情怀等作为语文课堂学习基点,尤其对小学刚学的“一”字进行了特写,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提升素养,水到渠成,巧用哲学思想,内蕴深厚。

3.排比用例,对仗工整。作者举例时极尽排比对偶之能事,在第二小节中隔句散对,舒缓流畅;第三小节将八位名人事迹分成两组,组内排比,气势恢宏,说服力强,充分表现了高深的语文素养。

阅卷现场评分:内容19分+表达20分+发展19分=总分58分

突围角度三:句式灵活气势宏,环环相扣说理深

名师支招:担心作文中出现病句被扣分就避免写长句子,尽量多用三言、四言、五言、七言句子,长短句、押韵句相间频现,句式就显得灵活多变;在分析问题时,从正反两方面用全面发展的辩证眼光看问题,环环相扣,步步为营,方可说理深透,水到渠成。

佳作片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丰富的生活实践铺就语文素养大厦的华盖,此第三境也。社会实践能将众多积累的知识文字沉淀下来,在反复的揣摩与思索中,在切实的理解与运用中,融会贯通,更上高层,形成素养,受益终生。司马迁壮游九州,故能多知放佚之事,采以入笔,便为独绝佳作;唐三藏西行万里,方获得无边智慧,佳佛心印,终成一代高僧。孔仲尼东游列国同弟子辩理,《论语》开创儒学大境;苏东坡被贬黄州与赤壁结缘,前后《赤壁赋》尽显其乐观旷达。(《“三境”提升素养,语文浸润人生》一考生)

【高分权威解读】

1.句式整饬,气势磅礴。本文句式灵活多变,多用四言、五言、七言,长短句相间,押韵句频现。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通过对偶、排比修辞手法的大量使用,以磅礴氣势彰显论点的无可辩驳。

2.环环相扣,说理深刻。作者运用系列比喻手法,把语文素养及文化自信比作大厦,把课堂学习比作基石,把课外阅读比作支柱,把社会实践比作华盖,环环相扣,生动形象深刻透彻地说明了三种途径之间的关系,感染力极强。

阅卷现场评分:内容19分+表达20分+发展19分=总分58分

英语全国卷真题及答案 篇4

1、课前预习所要学习的内容,把不会的字词圈出来,可以在网上查找读音,字词解释,并且把课文读上一两遍。

2、高三学生的语文课的时候跟上老师的步伐,虽然说上课不能百分之百地集中精神听课,却能不断的提高上课的效率。一旦分神,立马把心收回来。遇到不懂的不必停在这,而是做好笔记,下课去问老师同学。

3、语文重在积累,无论是字词、古诗词或者古文等都需要平时的记忆背诵。(要学会整合知识点,把需要学习的信息、掌握的知识分类,可以做成思维导图或知识点卡片,会让你的大脑、思维条理清醒,方便高三学生的语文记忆、温习、掌握。)

高考天津卷英语真题及答案 篇5

英语

考试时间:____分钟

题型

简答题

书面表达

总分

得分

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____分,共____分。)

A

Pacific Science Center Guide

◆Visit Pacific ScienceCenter’s Store

Don’tforget to stop by Pacific Science Center’s Store while you are here to pick upa wonderful science activity or remember your visit. The store is located(位于) upstairs in Building 3right next to the Laster Dome.

◆Hungry

Our exhibits will feed your mind but whatabout your body? Our café offers a complete menu of lunch and snack options, inaddition to seasonals. The café is located upstairs in Building 1 and is opendaily until one hour Pacific Science Center closes.

◆Rental Information

Lockersare available to store any belongs during your visit. The lockers are locatedin Building 1 near the Information Desk and in Building 3. Pushchairs andwheelchairs are available to rent at the Information Desk and Denny Wayentrance. ID required.

◆Support PacificScience Center

Since 1962Pacific Science Center has been inspiring a passion(热情) for discovery andlifelong @ in science, math and technology. Today Pacific Science Center servesmore than 1.3 million people a year and beings inquiry based science educationto classrooms and company events all over Washington State. It’s an amazing accomplishment and onewe connect science without generous support from individuals, corporations, andother social organizations. Wish pacificorganzier.org to find various ways youcan support Pacific Science Center.

21.Where are you buy a at Scicnce Center?

A.In Building 1.

B. In Building 3.

C.At the last Denny.

D.At the Denny Way entrance.

22.What does Pucific Scicnce Center do forschools?

A.Traitn Scicnce teachers.

B.Disncie scicnce books.

C. Disncie scicnctific research.

D.Take scicnce to the classroom.

23.What is the peapose of the last part ofthe text?

A.To coccerage dcetions.

B.To advertise coming events.

C.To introbace spocial exhibits.

D.To tell about the Center’s history

B

I work withVolunteers for Wildlife, a rescue and education organization at BaileyArboretum in Locust Valley. Trying to help injured, displaced or sick creaturescan be heartbreaking; survival is never certain. However, when it works, it issimply beautiful.

I got a rescue call from a woman inMuttontown. She had found a young owl(猫头鹰) on the ground. When I arrived, I saw a 2-to 3-week-old owl. It hadalready zxxk.been placed in a carrier for safety.

I examined the chick(雏鸟) and it seemed fine. If I couldlocate the nest, I might have been able to put it back, but no luck. My nextwork was to construct a nest and anchor it in a tree.

The homeowner was very helpful. A wirebasket was found. I put some pine branches into the basket to make this nestsafe and comfortable. I placed the chick in the nest, and it quickly calmeddown.

Now all that was needed were the parents,but they were absent. I gave the homeowner a recording of the hunger screams ofowl chicks. These advertise the presence of chicks to adults; they might alsoencourage our chick to start calling as well. I gave the owner as muchinformation as possible and headed home to see what news the night might bring.

A nervous night to be sure,but sometimesthe spirits of nature smile on us all! The homeowner called to say that theparents had responded to the recordings. I drove over and saw the chick in thenest looking healthy and active. And it was accompanied in the nest by thegreatest sight of all ― LUNCH!The parents had done their duty and would probably continue to doso.

24.What is unavoidable in the author’s rescue work according ro paragraph 1?

A.Efforts made in vain.

B.Getting injured in his work.

C.Feeling uncertain about his future.

D.Creatures forced out of their homes.

25.Why was the author called to Muttontown?

A.To rescue a woman.

B.To take care of a woman.

C.To look at a baby owl.

D.To cure a young owl.

26.What made the chick calm down?

A.A new nest.

B.Some food.

C.A recording.

D.Its parents.

27.How would the author feel about the outcome of the event?

A.It’s unexpected.

B. It’s beautiful.

C. It’s humorous.

D. It’s discouraging.

C

Some of the world’s most famous musiciansrecently gathered in Paris and New Orleans to celebrate the first annualInternational Jazz Day. UNESCO(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Cultural Organization) recently set April 30 as a day to raise awareness ofjazz music, its significance, and its potential as a unifying(联合) voice across cultures.

Despite the celebrations, though, in theU.S. the jazz audience continues to shrink and grow older, and the music hasfailed to connect with younger generations.

It’s Jason Moran’s job to help change that.As the Kennedy Center’s artistic adviser for jazz, Moran hopes to widen theaudience for jazz, make the music more accessible, and preserve its history andculture.

“Jazz seems like it’s not really a part of the American appetite,”Moran tells National Public Radio’s reporter Neal Conan. “What I’m hoping toaccomplish is that mu generation and younger start to reconsider and understandthat jazz is not black and write anymore. It’s actually color, and it’s actuallydigital.”

Moran says one of the problems with jazz today is that theentertainment aspect of the music has been lost. “The music can’t be presentedtoday the way it was in 1908 or 1958. It has to continue to move, because theway the world works is not the same,” says Moran.

Last year, Moran worked on a project that arranged Fats Waller’smusic for a dance party, “Just to kind of put it back in the mind that Walleris dance music as much as it is concert music,” says Moran. “For me, it’s therecontextualization. In music, where does the emotion(情感) lie? Are we, as abstract as aCharlie Parker record gets us into a dialogue about our emotions and ourthoughts? Sometimes we lose sight that the music has a wider context,” saysMoran, “So I want to continue those dialogue. Those are the things I want tofoster.”

28.Why did UNESCO set April 30 asInternational Jazz Day?

A.To rememberthe birth of jazz.

B.To protectcultural diversity.

C.To encouragepeople to study music.

D.To recognizethe value of jazz.

29.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that” in Paragraph 3 refer to?

A.Jazz becomingmore accessible.

B.Theproduction of jazz growing faster.

C.Jazz beingless popular with the young.

D.The jazzaudience becoming larger.

30.What can we infer about Moran’s opinionon jazz?

A.It willdisappear gradually.

B.It remainsblack and white.

C.It shouldkeep up with the times.

D.It changesevery 50 years.

31.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be thebest title for the text?

A.Exploring theFuture of jazz.

B.The Rise andFall of jazz.

C.The Story ofa jazz Musician.

D.Celebratingthe Jazz Day.

D

A buld-it-yourself solar still(蒸馏器) is one of the best ways toobtain drinking water in areas where the liquid is not readily available.Developed by two doctors in the 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it’s anexcellent water collector. Unfortunately, you must carry the necessaryequipment with you, since it’s all but impossible to find natural substitutes.The only components required, though, are a

sheet of clear orslightly milky plastic, six feet of plastic tube, and a container― perhaps justa drinking cup ― to catch the water. These pieces can be folded into a neatlittle pack and fastened on your belt.

To construct a working still, use a sharpstick or rock to dig a hole four feet across and three feet deep. Try to makethe hole in a damp area to increase the water catcher’s productivity. Place your cup in the deepestpart of the hole. Then lay the tube in place so that one end rests all the wayin the cup and the rest of the line runs up ― and out ― the side of the hole.

Next, cover the hole with the plastic sheet,securing the edges of the plastic with dirt and weighting the sheet’s centerdown with a rock. The plastic should now form a cone(圆锥体) with 45-degree-angled sides.The low point of the sheet must be centered directly over, and no more thanthree inches above, the cup.

The solar still works by creating agreenhouse under the plastic. Ground water evaporates (蒸发) and collects on the sheet untilsmall drops of water form, run down the material and fall off into the cup.When the container is full, you can suck the refreshment out through the tube,and won’t have to break down the still every time you need a drink.

32.What do we knowabout the solar still equipment from the first paragraph?

A.It’sdelicate. B.It’sexpensive.

C.It’scomplex. D.It’s portable

33.What does theunderlined phrase “the water catcher” in paragraph 2 refer to?

A.The tube B.The still

C.The hole D.The cup

34.What’s the laststep of constructing a working solar still?

A.Dig a hole of acertain size

B.Putthe cup in place

C.Weight thesheet’s center down

D.Cover the hole with the plastic sheet

35.When a solarstill works, drops of water come into the cup form .

A.the plastictube B.outside thehole

英语全国卷真题及答案 篇6

本文拟就2008~2012年全国高考英语新课标卷的命题立意、考查内容、考试情况、考生答题情况、存在问题等做深入的分析, 以便从中探索规律、得到启示, 进而有效地搞好复习备考工作。

一、考试情况简介

注:听力部分不参与全卷统计, 全卷总分为120分。

从表1可以看出, 最近两年试题的整体难度增加, 主要是客观题难度增加。

从表2中可以看出, 整套试题的搭配比例适中 (含书面表达, 但不含听力) , 基本上符合考试说明中提到的易、中、难题的比例搭配3∶5∶2。

注:容易题 (难度系数0.70以上) 、中等题 (难度系数0.50~0.69) 、难题 (难度系数0.01~0.49) 。

二、试卷总体评价

试题的命制体现了稳定中求发展、发展中求创新的原则, 渗透了新课标的理念, 体现了新课程改革和高考命题改革的方向。

试题题量适中、梯度明显、难易适当、题型结构相对稳定, 试题注重双基、突出语篇、强调应用、体现学科素养和能力立意。试题重点突出、考点明确、选材丰富、紧跟时代、贴近生活, 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以及适当的难度和必要的区分度, 能够较好地考查出考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能够较好地为高校选拔优秀人才, 并促进中学英语教学改革。

试卷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1.基于课标和考纲, 以能力立意为核心。

2.保持基本稳定, 在稳定中求发展和创新。

3.立足“双基”, 注重能力, 突出应用理念。

4.内容紧跟时代, 贴近生活, 体现丰富的文化内涵。

5.重视能力和交际始终是考查重点。

6.阅读部分一直保持较大的阅读量。

7.关注测试内容的教育意义, 关注考生的思维能力。

2008~2010年, 试题基本上保持了相同的命题思路和风格, 2011~2012年它在延续了以往试题命制的原则和选题原则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改进。2011~2012年的全国新课标卷变化较大的是:

1.题型和命题形式的变化:阅读理解分为两节, 增加了“七选五”任务型阅读理解题, 短文改错在命题形式和答题要求上与往年不同。

2.更加突出能力立意:阅读理解部分的事实细节题减少, 推理判断题的数量居高不下, 增加了难度较大的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和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的题目。短文改错的难度居高不下, 2012年的短文改错是近五年来难度最大的题型, 对考生校验语篇中语言知识错误的能力要求提高。

3.融文化意识的考查于阅读之中:尤其在2012年的完形填空中, 试题不仅考查考生在具体的语篇中正确理解词汇的意义和灵活运用词汇能力的同时, 还考查考生文化意识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命题分析及答题情况

(一) 听力

【命题立意】

该部分要求考生能听懂所熟悉话题的简短独白和对话, 要求考生能够理解主旨和要义、获取具体的事实性信息、对所听内容做出推断、理解说话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考查内容】

该部分主要考查考生理解主旨和要义的能力、获取具体事实细节的能力以及推理判断能力等。所选语言材料难易适度, 语速适中, 符合多数地区听力教学的实际水平。话题均为考生熟悉的情景和内容, 涉及学习和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符合考生的认知水平。

例如, 2011年听力内容涉及戏剧评论、问路、约会、行程安排、约请看电影、生日聚会、旅途见闻、城市介绍、“三手烟”的危害和生活与梦等。2012年听力内容涉及就餐、感恩节安排、周末旅行计划、在图书馆借书、相约看电影、调换商品、访谈《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的由来等。

【考试情况】

2008~2012年, 听力的难度系数在0.29~0.39之间, 平均分在8.74~15.89之间, 整体上属于难题。

【答题情况】

该部分有一半以上题目的得分率在30%以下, 做得最好的题目的得分率也只有40%。原因是听力成绩未计入总分。

【存在问题】

1.多数考生不重视, 不认真答题。

2.不听录音内容随意选择或胡乱选择。

3.还有12.67%左右的考生放弃不做。

【备考启示】

1.一定要改变观念, 着眼于考生今后语言技能的全面发展, 切不可因为目前听力成绩算作参考分而忽视听力、冷淡听力或放弃听力训练。

2.应将听力教学纳入常规教学之中, 正确引导考生对待听力。在地区和学校的大型考试中保留听力内容, 并将听力成绩计入总分。

(二) 单项填空

【命题立意】

该部分要求考生掌握并能运用英语词汇、语法基础知识以及所学功能意念和话题, 主要考查考纲要求的语法基础知识、词义理解、词组搭配、习惯用法以及交际用语等, 突出综合性和语境化特征。

试题情景创设真实自然, 贴近考生日常生活, 考点明确具体, 凸现语言知识在具体语境中的灵活运用。

【考查内容】

该部分考查的主要知识点包括冠词、代词、形容词或副词、连词、介词或介词短语、短语动词或动词辨析、情态动词、虚拟语气、时态和语态、非谓语动词、三大从句、交际用语、固定句型、惯用法和倒装等。考点覆盖面广, 重点突出, 所考语法和词汇知识绝大多数都未超出考试大纲中规定的语法项目和词汇表的范围。下面, 按照考查项目频率的高低对该部分做一归纳:

1.动词时态和语态:每年都考查2~3题, 占16%。重点考查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现在完成时、过去进行时、过去将来时、过去完成进行时等, 被动语态考查的频率不高, 例如, 2011、2012年均未考查。考查时态时, 侧重易混时态的用法比较。语态侧重考查被动语态和主动语态的对比, 检测考生能否准确判断主语与谓语之间的主、被动关系。

2.从句:每年都考查两个题, 占16%。重点考查时间 (while, unless) 、条件 (as long as) 、让步状语从句 (whatever, as, although) 、非限制性定语从句 (which, whose, “none of+whom”) 、宾语从句 (where, whoever) 、主语从句 (what) 等的引导词, 尤其侧重对状语从句的考查。

3.动词和短语动词辨析:每年都考查1~2题, 往往各考查一组, 占12%。重点考查不同词义的 (短语) 动词在句中的正确理解与应用。例如, 近五年考查的动词词义辨析有5组:cover, reach, play和last, draw, strike, rush和push, carry, deliver, press和pack, disappear, fall, fail和damage, persuade, promise, invite和support;考查的短语动词词义辨析有4组:set out, take over, take up和set up, get along, get on, get to和get through, come up with, put up with, turn to和stick to, put out, put down, put away和put together。

4.交际用语:每年都考查1~2题, 占12%。重点考查以下语境中的交际用语:“同意” (I'd like to, Why not) 、“拒绝” (No, thanks, I'm afraid not) 、“原谅” (Never mind) 、“否定” (Not really) 、“猜测” (I think) 、“判断与评价” (You should know) 、“态度” (I don't mind) 等。

5.非谓语动词:每年考查1~2题, 占10.67%。重点考查不定式作状语、现在分词或过去分词作定语、状语等, 同时也考查“when+过去分词”、现在分词用于独立主格结构中, 尤其侧重考查不定式作状语。

6.形容词或副词:每年考查1~2题, 占8%。重点考查比较级、固定句型 (soas, sothat, half asas) 、惯用法 (so much the better) 等, 同时也考查比较级修饰词的位置, 尤其侧重考查固定句型。

7.代词:几乎每年都考查1题, 占6.67%。重点考查不定代词的用法 (neither, either, the other) 、替代词that的用法 (替代可数或不可数名词) 等, 尤其侧重考不定代词的用法区别。

8.情态动词:几乎每年都考查1题, 占5.33%。重点考查情态动词表示“推测” (can't) 、“应该” (should) 、“遗憾” (should+完成式) 、“必要性” (needn't) 等用法。

9.冠词:几乎每年都考查1题, 占4%。重点考查不定冠词表示泛指、定冠词表示特指、固定短语 (go to the cinema, for a while, with satisfaction) 中的冠词等。

10.介词或介词短语:考查频率不高, 偶尔出现1题, 占4%。重点考查固定短语中介词的搭配 (useas) 、相似介词 (短语) 的词义辨析 (beyond, without, of和in, rather than, other than, more than和better than) 等。

11.连词:考查频率不高, 偶尔出现1题, 占2.67%。重点考查表示转折关系的or和but。

12.倒装:考查频率不高, 偶尔出现1题, 占2.67%。重点考查部分倒装语序, 例如, “Only+状语 (从句) ”、not only置于句首时用部分倒装语序。

另外, 2008~2012年未考查的项目有:名词、数词、主谓一致、强调、省略和间接引语等。

【考试情况】

2008~2012年, 单项填空题的难度系数在0.55~0.69之间, 平均分在8.24~10.36之间, 整体上属于中等难度。该部分易、中、难题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008年20%、47%、33%, 2009年27%、53%、20%, 2010年53%、47%、0, 2011年26.7%、47%、26.7%, 2012年33.33%、33.33%、33.33%。

【答题情况】

下面是近五年考生在单项填空题方面作答不理想的考点, 难度系数在0.01~0.49之间。

2010年全部为中等题和容易题, 没有1个小题的难度超过0.49。近五年单项填空的难题主要集中在动词或短语动词、介词或介词短语的词义辨析、动词时态、非谓语动词、惯用法等上面。

【难题选析】

现选取近五年来难度较大的单项填空题若干作一分析:

1.Encourage your children to try new things, but try not to them too hard. (2009年, 第32题)

A.draw B.strike

C.rush D.push

解析:答案为D, 难度系数为0.29, 考查动词在具体语境中的词义辨析。根据语境“鼓励孩子们尝试新事物, 但不要逼迫或强迫他们”可知该题应选push。push在此意为“to force someone in a determined way to do something they do not want to do” (强迫) 或“to make someone impatient or annoyed by behaving in an unreasonable way” (催促, 逼迫) 。但是, 45.2%的考生误选B, 很可能是误解了前后句的意思所致, 误认为“鼓励孩子们尝试新事物, 但不要打 (strike) 他们”。或者是没有分清strike和push的不同词义而出错。

2.William found it increasingly difficult to read, for his eyesight was beginning to. (2011年, 第34题)

A.disappear B.fall

C.fail D.damage

解析:答案为C, 难度系数为0.15, 考查动词在具体语境中的词义辨析。动词fail在此作“ (健康、视力等) 衰退、衰弱 (to become weak) ”解释。但是, 53.02%的考生选B, 主要是没有正确理解fall表示“下降”的意思所致, fall所表示的“下降”的意思是“to decrease in amount, number or strength”。绝大多数考生只知道fail意为“失败, (考试) 不及格”, 不知道它还可表示“ (健康、视力等) 衰退、衰弱”而出错。

3.The result is not very important to us, but if we do win, then so much. (2012年, 第26题)

A.the best B.best

C.better D.the better

解析:答案为D, 难度系数为0.20, 考查形容词比较级在习惯用语中的用法。so much the better是惯用语, 意为“那就更好了”。但是, 65.75%的考生选C, 主要原因是不知道应用惯用表达法、对句意不甚理解、受思维定式 (much better) 的影响而出错。

4.“Life is like walking in the snow, ”Granny used to say, “because every step.” (2012年, 第23题)

A.has shown B.is showing

C.shows D.showed

解析:答案为C, 难度系数为0.29, 考查动词时态。引语中的话是客观事实或哲理, 应用一般现在时, 不及物动词show在此意为“露出, 显示”。但是, 12.63%的考生误认为强调动作的结果“每一步都已经留下了足迹”而错选A, 35.84%的考生受前面walking的干扰而错选B, 22.63%的考生没有理解句意、受used to say的干扰而错选D。答错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弄懂句意表达的客观事实, 仅从语法角度揣摩用哪个时态更符合语境。

5.It is by no means clear the president can do to end the strike. (2012年, 第24题)

A.how B.which

C.that D.what

解析:答案为D, 难度系数为0.33, 考查主语从句的连词。分析句子结构可知, 该句用It作形式主语, 将真正的主语从句后置, 以保持句子结构平衡。该主语从句中, do为及物动词, 其后需要跟宾语, 由此排除A和C。再根据从句的句意“总统能够做什么来结束这场罢工”可知该题选D。但是, 52.16%的考生选C, 主要是受常用固定句型“It is clear that”的干扰、没有看懂从句结构、忽视句意而出错。此外, 考生不理解“by no means” (=not at all) 的意思 (绝不, 一点也不) 也是出错的原因。

【存在问题】

1.缺乏对单词或短语在具体语境中的词义辨析能力。

2.对常用单词的词义掌握仅局限于书本, 不能适当地拓展与延伸。

3.做题时思考不够深入, 凭印象或想当然做题。

4.对重点语法项目 (如动词时态、动词辨析等) 的训练不到位。

【备考启示】

1.督促考生加强对固定短语、句子结构、习惯用语的记忆、理解和应用。

2.训练考生在具体语境中辨析词义, 尤其是对近义词词义的正确理解 (最好让考生使用英汉双解词典准确理解词义) 。

3.加强考生对常见功能意念项目的理解和应用, 注意日常交际英语的积累与使用。

4.对语法项目的复习要全面, 不留死角, 把握常考点, 抓住重点, 突破难点。例如, 动词时态、语态、非谓语动词、情态动词及动词或短语动词的词义辨析、从句的引导词等。

5.告诫考生做题时一定要看透语境、看懂句子结构、理解句意后再答题。教会考生捕捉句中的隐含信息, 排除思维定式的干扰;教会考生分析句子成分, 注意句式变化, 根据句子结构理解句意。

6.语法复习最好多练, 在练习中感悟语法知识, 在练习中提高语法运用能力, 切忌死记硬背语法条文。

7.对于考纲中所列的语法项目的复习要有必要的、适当的延伸和拓展。2011年和2012年的全国新课标卷均有超纲现象 (过去完成进行时、独立主格结构) 。请看下面两个超纲题目:

(1) 2011年第29题, 考查过去完成进行时的用法。

When Alice came to, she did not know how long she there. (答案为A)

A.had been lying B.has been lying

C.was lying D.has lain

(2) 2012年第28题, 考查独立主格结构中非谓语动词的用法。

The party will be held in the garden, weather. (答案为A)

A.permitting B.to permit

C.permitted D.permit

(三) 完形填空

【命题立意】

该部分要求考生掌握并运用常用词汇, 同时具备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理解上下文语境的能力。

试题侧重考查词汇在语篇层面的准确应用, 突出考查考生对语篇、语境和语意的深层理解, 并在掌握文章主旨大意的基础上, 正确理解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内在联系, 巧妙利用上下文语境进行完形填空。

【考查内容】

1.词类对比

上面是2008~2012年完形填空词类考查对比表。从中可以看出, 试题重点考查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在具体语境中的词义辨析。各种词类所占的比例分别为:名词32%、形容词15%、副词13%、动词和短语动词37%, 很少考查连词 (2010年考查1题) 和介词 (短语) (2012年考查2题) 。2008~2012年未考查的项目有:冠词、代词、数词和感叹词以及各种语法项目。

2.短文内容

上面是2008~2012年完形填空短文的体裁和具体内容一览表。从中可以看出, 短文的体裁大部分是记叙文, 夹叙夹议, 以叙事为主、以议论收尾, 叙述个人生活、工作或学习经历, 最终由故事引出哲理, 读后给人以启迪, 饱含教育意义。不过, 2012年的体裁和题材都有明显变化, 采用了说明文, 考查词语运用知识和文化意识。

【考试情况】

2008~2012年, 完形填空的难度系数在0.50~0.66之间, 平均分在15~19.80之间, 整体上属于中等难度。该部分易、中、难题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008年15%、60%、25%, 2009年45%、40%、15%, 2010年35%、45%、20%, 2011年15%、35%、50%, 2012年30%、25%、45%。

【答题情况】

下面是近五年考生在完形填空方面作答不理想的题目, 难度系数在0.01~0.49之间。

较难的题目集中在对动词、名词在具体语境中词义的正确理解上面。

【难题选析】

现选取近两年完形填空的部分题目作一分析:

1.2011年完形填空

该部分的得分率在50%以上的题目有10个, 占该大题的50%。但剩下的10个题目的得分率均在49%以下, 都属于难题, 其中有4个题目 (第44、46、48、53题) 的得分率在30%以下。

考生对个别动词、名词和大多数形容词的词义在语境中理解得比较透彻, 但是对5个动词 (trust, marched into, dropped, learned, hear) 、4个名词 (voyage, methods, tool, eye) 和1个形容词 (frightened) 的词义在上下文语境中理解得不准确或不到位, 出现了得分率低于50%的现象。

He 44 himself, perhaps, as inviting his students to start an exciting 45 into an unknown world invisible to the 46, which can be discovered only through scientific 47.But the seventeen-yearold girl could not accept or even 48 the invitationHe was taking away her only 53 for knowing and was providing her with no substitute.“I remember feeling small and 54, ”the woman says, “and Idid the only thing I could do.I 55 the course that afternoon, and I haven't gone near science since.”

44.A.described B.respected

C.saw D.served

解析:答案为C, 难度系数为0.14, 考查动词在语境中的词义理解。37.03%的考生选A、26.77%的考生选B、22.34%的考生选D。

45.A.voyage B.movement

C.change D.rush

解析:答案为A, 难度系数为0.39, 考查名词在语境中的词义理解。20.19%的考生选B、24.33%的考生选C、16.50%的考生选D。

46.A.professor B.eye

C.knowledge D.light

解析:答案为B, 难度系数为0.27, 考查名词在语境中的词义理解。11.67%的考生选A、55.19%的考生选C、6.36%的考生选D。

47.A.model B.senses

C.spirit D.methods

解析:答案为D, 难度系数为0.37, 考查名词在语境中的词义理解。7.86%的考生选A、43.23%的考生选B、11.71%的考生选C。

48.A.hear B.make

C.present D.refuse

解析:答案为A, 难度系数为0.10, 考查动词在语境中的词义理解。11.15%的考生选B、11.42%的考生选C、67.05%的考生选D。

53.A.task B.tool

C.success D.connection

解析:答案为B, 难度系数为0.28, 考查名词在语境中的词义理解。19.31%的考生选A、27.02%的考生选C、25.15%的考生选D。

54.A.cruel B.proud

C.frightened D.brave

解析:答案为C, 难度系数为0.44, 考查形容词在语境中的词义理解。23.11%的考生选A、18.71%的考生选B、13.69%的考生选D。

55.A.dropped B.started

C.passed D.missed

解析:答案为A, 难度系数为0.31, 考查动词在语境中的词义理解。17.94%的考生选B、19.26%的考生选C、31.63%的考生选D。

考生在第44~48题、第53~55题出现连续失误, 主要是因为没有理解短文第三段前半部分和最后一部分的意思以及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其中, 第44和48题的难度系数是0.14和0.10, 这两个题目均考查常用动词see和hear在特定语境中的准确词义, 绝大多数考生之所以答错这两个题目完全是受思维定式的影响所致。

2.2012年完形填空

该部分的得分率在50%以上的题目有11个, 占该大题的55%。但有9个题目的得分率低于50%, 其中有3个题目 (第36、38、50题) 的得分率在30%以下。

考生对形容词和部分名词在具体语境中运用较好, 它们的得分率都在70%以上。但是, 考生对3个动词 (mean, following, backing away) 、3个名词 (distance, conversation, coldness) 、两个副词 (louder, much) 和1个介词短语 (on the other hand) 的词义在上下文语境中理解不准确或不到位, 出现了得分率低于50%的现象。

Body language is the quiet, secret and most powerful language of all!It speaks 36 than words.According to specialists, our bodies send out more messages than we realize.In fact, non-verbal (非言语) communication takes up about 50%of what we really 38.And body language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when we attempt to communicate across cultures.Indeed, what is called body language is so40 a part of us that it's actually often unnoticed.And misunderstandings occur as a result of it.For example, different societies treat the 42, between people differently.Northern Europeans usually do not like having bodily, contact (接触) even with friends, certainly not with strangers.

36.A.straighter B.louder

C.harder D.further

解析:答案为B, 难度系数为0.17, 考查副词在语境中的词义理解。45.67%的考生选A、19.51%的考生选C、18.02%的考生选D。

38.A.hope B.receive

C.discover D.mean

解析:答案为D, 难度系数为0.29, 考查动词在语境中的词义理解。5.13%的考生选A、45.32%的考生选B、20.37%的考生选C。

40.A.well B.far

C.much D.long

解析:答案为C, 难度系数为0.42, 考查副词在语境中的词义理解。16.28%的考生选A、31.72%的考生选B、9.61%的考生选D。

42.A.trade B.distance

C.connections D.greetings

解析:答案为B, 难度系数为0.32, 考查名词在语境中的词义理解。10.11%的考生选A、24.56%的考生选C、33.66%的考生选D。

2012年的完形填空更加关注对上下文语义的连贯和前后逻辑关系的一致方面的考查, 考生容易顾此失彼。考生在第36~42题出现了“跳跃式”失误的现象, 主要是因为没有立足整体, 片面理解语境意思, 缺乏连贯性思维。再者, 考生对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把握不准, 没有在上下文中找到最佳的结合点。

45.A.in other words

B.on the other hand

C.in a similar way

D.by all means

解析:答案为B, 难度系数为0.43, 考查介词短语在语境中的词义理解。16.93%的考生选A、18.66%的考生选C、21.18%的考生选D。

46.A.trouble B.conversation

C.silence D.experiment

解析:答案为B, 难度系数为0.45, 考查名词在语境中的词义理解。33.32%的考生选A、11.65%的考生选C、10.17%的考生选D。

47.A.disturbing B.helping

C.guiding D.following

解析:答案为D, 难度系数为0.44, 考查动词在语境中的词义理解。22.19%的考生选A、13.09%的考生选B、21.09%的考生选C。

49.A.stepping forward

B.going on

C.backing away

D.coming out

解析:答案为C, 难度系数为0.45, 考查短语动词在语境中的词义理解。22.16%的考生选A、23.24%的考生选B、9.98%的考生选D。

50.A.weakness B.carelessness

C.friendliness D.coldness

解析:答案为D, 难度系数为0.29, 考查名词在语境中的词义理解。5.36%的考生选A、9.05%的考生选B、56.15%的考生选C。

考生对文章的中间部分理解不透, 找不准所选词语在上下文语境中的线索, 对异域文化背景知识理解不透, 结果在第45~50题之间出现得分率较低的连锁反应现象。

【存在问题】

1.没有读懂上下文语义, 把握不准文章的主线。

2.对选项的词义理解不透。

3.脱离上下文语境, 找不准所选词语在上下文语境中的线索。

4.对某些段落的理解有偏差, 导致出现连续性的错误。

5.缺乏跨文化交际意识, 不理解文化背景知识。

【备考启示】

1.告诫考生要立足语篇, 既要注重文章的整体性和段落之间的逻辑性, 又要兼顾上下文意思的连贯性。

2.训练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会考生掌握寻找语境中线索的技巧, 始终根据上下文中的线索进行完形填空。

3.告诫考生务必将选项置于语境中去理解它们的真正意思, 尤其是动词、名词和形容词。

4.让考生关注文化意识方面的题材, 了解英语国家简单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惯、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 形成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四) 阅读理解

【命题立意】

该部分要求考生能读懂书、报、杂志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段以及公告、说明、广告等, 并能从中获取相关信息, 能理解主旨和要义、理解文中的具体信息、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词义、做出判断和推理、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考查内容】

该部分侧重考查考生对语篇的整体理解, 主要考查考生理解主旨和要义、理解文中的具体信息、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词义、做出判断和推理、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等能力, 同时也考查考生的快速阅读能力、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学习策略等。

1.题型对比

上面是2008~2012年阅读理解考查题型对比表。从中可以看出, 各种题型所占的比例分别为:事实细节题占29%、推理判断题占51%、主旨要义题占9%、猜测词义题占8%, 考查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的题目在2009和2012年各有1题。在任务型阅读理解中, 隐含考查理解文章基本结构的能力, 但尚未出现单纯考查理解文章基本结构的题目。考纲上对阅读理解要求的六种能力中, 有四种能力, 即理解主旨和要义、理解文中的具体信息、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词义、做出判断和推理, 基本上每年都考查, 尤其是事实细节题和推理判断题所占比例较大。2008~2012年尚未考查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

注: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包括理解文章的框架结构、文章的写作手法、段落的展开与布局等, 命题形式有: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hows the structure of the passage? (2012北京卷)

How is Paragraph 2 mainly developed? (2012重庆卷)

This text is developed by. (2012陕西卷)

2.短文内容

上面是2008~2012年阅读理解的体裁和具体内容一览表。从中可以看出, 文章的体裁大多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 (广告、新闻报道、招聘启事) 、科普文等, 任务型阅读基本上都是说明文。

【考试情况】

2008~2012年, 阅读理解的难度系数在0.62~0.66之间, 平均分在24.92~26.40之间, 整体上属于中等难度。该部分易、中、难题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008年35%、50%、15%, 2009年40%、40%、20%, 2010年40%、50%、10%, 2011年40%、60%、0, 2012年30%、55%、15%。

【答题情况】

下面是近五年考生在阅读理解方面作答不理想的题目, 难度系数在0.01~0.49之间。

【难题选析】

现选取近两年阅读理解的部分题目作一分析:

1.2011年阅读理解难度最大的题目

What may happen to restaurants with small tables? (第62题)

A.They may lose some customers.

B.They may start businesses elsewhere.

C.They have to find easy chairs to match the tables.

D.They have to provide enough space for the long-legged.

解析:答案为A, 难度系数为0.50, 考查理解文中具体信息的能力。37.20%的考生选D, 他们只凭推断做题, 没有在文中找到支持该项的依据。

What change has already been made in a hotel in Edinburgh? (第63题)

A.Tall people pay more for larger beds.

B.6'6″beds have taken the place of 6'3″beds.

C.Special rooms are kept for Americans.

D.Guest rooms are standardized.

解析:答案为B, 难度系数为0.50, 考查理解文中具体信息的能力。13.20%的考生选A、19.12%的考生选C、17.25%的考生选D, 考生之所以出错是因为没有看清楚文中的具体事实细节。

2.2012年阅读理解难度最大的题目

What would happen in the“three minutes”mentioned in the last paragraph? (第66题)

A.A new scene would be filmed.

B.More stars would act in the film.

C.The author would leave the studio.

D.The next scene would be prepared.

解析:答案为A, 难度系数为0.38, 考查推理判断的能力。13.62%的考生选B、13.4%的考生选C、35.09%的考生选D, 答错的原因是忽视了上文的意思, 没有正确理解最后一段文意, 尤其是不能对最后一句话“For a full three minutes in our lives we would be experiencing the excitement of being film‘stars'!”作出正确的推理判断。

【存在问题】

1.对文章或段落的主旨和要义把握不好。

2.猜测词义的能力不足。

3.对部分事实细节的理解以及推理判断能力欠缺。

【备考启示】

1.强化考纲要求的考生应达到的六种阅读技能, 提高阅读理解的整体水平。对于每年都着重考查的理解文中具体信息、理解主旨和要义、做出简单判断和推理以及推断生词的词义等内容, 更要高度重视。对于难度较大的能力要求, 如理解主旨和要义、文章的基本结构以及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等, 要教会考生必要的阅读技巧, 同时要加大训练量。

2.加强对考生的阅读方法的指导和训练, 尤其是训练考生的答题技巧。例如, 如何获取文中的具体事实、如何进行推理和判断、如何归纳主旨和要义、如何把握作者的意图和态度、如何猜测生词等。指导考生掌握跳读、寻读、略读、细读等技巧, 提高读速。

3.对考生加强快速阅读训练, 提高阅读速度。近年的阅读理解一直保持着较大的容量, 总词量近2000。要想在一定的时间内 (考试说明建议用35分钟完成, 读速约为57WPM) 完成5篇阅读理解, 必须有速度作保障。因此, 进行限时阅读训练是非常必要的。训练考生在大量的语篇阅读中掌握各种体裁和题材文章的阅读方法, 巩固阅读技巧, 提高答题的正确率。尤其是任务型阅读理解题, 要加强答题技巧的指导和训练。

4.关注文化意识方面的题材, 让考生在大量的语篇中体验英语国家丰富的文化内涵、欣赏语言的美感、陶冶情操。

(五) 短文改错

【命题立意】

该部分以考查考生综合运用英语的准确性为总目标, 重点检测考生对书面语篇的校验能力, 以测试考生发现、判断和纠正短文中错误的能力, 旨在衡量考生在语篇中综合运用英语知识的准确性。短文中的错误涉及词法、句法及行文逻辑等, 考生必须在对语篇的上下文理解中运用所学语言知识解决实际的语言问题。

【考查内容】

该部分的选材和内容都比较简单, 往往是一篇考生习作, 体裁多为记叙文。在100多个单词的短文中共设置10个语言错误, 每句中最多有两处错误。短文中设置的错误都是考生写作中常犯的错误, 考查内容涉及名词的数与所有格、介词和介词短语、连词、代词、形容词、副词、冠词、动词时态、非谓语动词、情态动词、主谓一致、逻辑关系等。

1.错误类型

上面是短文改错错误类型及题量的对比表, 从中可以看出, 三种错误类型所占的比例分别为:增加10%、删除10%、修改80%。大多为修改, 增加和删除往往各有一处。

2.具体考点

上面是2008~2012年短文改错具体考查内容一览表。从中可以看出, 各种词类所占的比例分别为:名词12%、介词12%、连词14%、动词时态12%、冠词8%、代词16%、形容词8%、非谓语动词8%。考查频率不高的项目是主谓一致 (2011年) 、情态动词 (2009、2012年) 、短语动词 (2012年) 、副词 (2010、2011年) 。2008~2012年未考查的项目有:数词、被动语态、词语辨析、虚拟语气、倒装、强调、省略和间接引语等。

【考试情况】

2008~2012年, 短文改错的难度系数在0.24~0.49之间, 平均分在2.37~4.90之间, 整体上属于难题。该部分易、中、难题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008年10%、40%、50%, 2009年0、20%、80%, 2010年10%、40%、50%, 2011年0、20%、80%, 2012年0、0、100%。

【答题情况】

2008~2012年的短文改错属于难度较大的题型, 得5分以下 (含5分) 的约占62.53%, 得6分以上 (含6分) 的约占32.34%, 得8~10分的约占11.85%, 得满分的约占1.13%。另外, 得0分的考生约占14.67%。

下面是近两年考生在短文改错方面作答不理想的题目, 难度系数在0.01~0.49之间。

注:2008~2010年缺数据。

【难题选析】

现选取近两年短文改错部分难度较大的题目作一分析:

解析:将buy修改为buying, 难度系数为0.23, 考查现在分词作伴随状语。不少考生没有考虑非谓语动词在此究竟是表示伴随状况还是目的, 结果在buy前增加了to, 即误认为用to buy表示目的。

解析:将luggages修改为luggage, 难度系数为0.30。不少考生弄不清luggage究竟是可数名词还是不可数名词, 结果将句中的It修改为I, 忽视了句型“It feels+adj.+to do”。

解析:将to修改为for, 难度系数为0.12, 考查介词的词义。不少考生将it改为all, 受“That's all.”的干扰所致。还有很多考生在lasted后加for, 认为“长达一段时间”用介词for, 却不知道last后跟时间名词时, 通常不用介词for。

解析:将must修改为could或might, 难度系数为0.13, 考查情态动词。很多考生将out删除, 误认为find out后不能跟宾语从句, 还有不少考生没有弄懂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而将Meanwhile修改为However。

【存在问题】

1.不知道依据什么判断、识别错误, 看不懂句子结构, 弄不清词类的句法功能, 缺乏感知语言正误的能力, 找不到错误。

2.抓不住要害, 把本来正确的地方改错, 识别不出真正的错误。

3.虽然找准了错误, 但将错词改为非同根词而改变了句义, 也有很多考生把单词拼错。

4.不用试题规定的指令做题, 采用叙述、画箭头等方式做题, 或在非指定区域内做题。

5.挑错超过10处, 有些考生在一句中纠错3处或更多。

【备考启示】

1.训练考生以语篇为整体、以句子为单位, 从词法、句法和逻辑关系等方面来诊断错误。

2.训练考生从语法着手、兼顾行文逻辑改错, 尤其要从整体上把握短文的时态和语态, 学会分析句子结构, 弄清词性与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 掌握常用介词的用法, 弄清名词的可数与不可数, 还要弄清上下文的逻辑关系。

3.告诫考生不要随意改变词义, 除了行文逻辑出错以外, 所改错误大多数是在同根词上作修改。

4.训练考生规范答题, 严格按照题目要求做题。例如, 改错标示要正确, 书写单词要工整、清晰, 坚持做到一一对应, 识错、纠错数量要合乎题目要求。

(六) 书面表达

【命题立意】

该部分要求考生能有效运用所学语言知识, 准确运用语法知识, 使用一定的词汇和句型, 清楚、连贯地传递信息, 表达自己的意思。考生在进行书面表达时, 要注意内容要点的完整、应用词汇和语法结构的数量和准确性、上下文的连贯性和语言的得体性。

【考查内容】

上面是2008~2012年书面表达的情景材料、体裁和具体考查内容一览表。从中可以看出, 常见的五种书面表达情景材料中, 连续五年都采用了文字提示的形式, 其他形式如图画、图形、表格和开放或半开放的情景尚未出现。这五年间, 全部采用了应用文的体裁, 尤其是书信居多, 其他体裁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 (半) 开放作文尚未考查。

【考试情况】

2008~2012年, 书面表达的难度系数在0.44~0.49之间, 平均分在11.08~12.31之间, 整体上属于难题。近五年的书面表达属于难度较大的题型, 难度系数都在0.49以下, 近四年的难度基本持平。

【答题情况】

多数考生的书面表达属于第三、四档, 占60.73%。高分书面表达所占比例非常小, 第五档仅占4.31%。另外, 得0分的考生占4.92%, 未达到平均分 (11.82分) 的占34.25%。这表明有三分之一以上的考生的书面表达水平亟待提高。

【存在问题】

在阅卷中, 发现第三、四档书面表达中存在不少问题, 第一、二档中的问题则更多, 现归纳如下:

1.审题不够仔细, 有遗漏要点现象, 篇章组织能力欠缺, 文章结构欠合理, 重点与次重点内容均衡泼墨。

2.语言基本知识薄弱, 语法错误较多, 词语、句型使用不当, 表达转义或不到位, 常用单词拼写错误较多。

3.语言运用能力欠缺, 语法错误随处可见。例如, 时态、语态概念模糊不清, 常用时态、语态的结构不正确, 区分不开谓语与非谓语动词, 主谓一致错误较多, 不能正确使用合适的介词或介词短语等。

4.对句子的概念模糊不清, 句子结构残缺不全, 句意不完整, 不能正确使用语句间的连接成分。对简单句的五种基本句型掌握不熟练, 对并列句和复合句的概念模糊不清, 不知道其结构特点。

5.汉语式英语屡见不鲜, 表达不得体或不符合习惯, 令人费解。

6.过于注重书面语言, 刻意追求较复杂的语法结构和句式, 脱离真实生活情境。

【备考启示】

1.将词汇、短语、句型学习与书面表达结合起来, 经常训练考生进行笔头翻译练习。

2.教会考生掌握五种简单句的基本结构及特点, 能用简单句进行书面表达, 进而逐步学习使用较复杂的句子结构以提升表达的档次。

3.将语法学习与书面表达结合起来, 使考生学会正确使用常见时态和被动语态, 掌握主谓一致的原则, 弄清词性与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进而避免词性混淆错误等。

4.将书面表达与短文改错结合起来, 使考生养成良好的纠错习惯。

5.训练考生写作时, 要注意训练考生如何组织篇章结构、如何依据要点组织表达内容、如何兼顾使用简单句和复杂句式等。训练以限时训练为主, 练后要及时批改、讲评, 讲评要侧重文章的结构和内容, 不要只局限于语法和词语的纠错。

6.促使考生背诵一些常见文体的优秀书面表达范文, 揣摩其表达技巧, 多进行仿写训练, 掌握一定的表达套路。

总之, 只有对照课标和考纲对新课标高考英语试题的命题意图、命题特点、情景材料、考查内容、考查重点、考生答题情况等进行分析、研究透彻, 才能在复习备考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高质高效。

上一篇:《太阳》教案(小学语文优质课)下一篇:小学烧烤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