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孔明现代诗歌

2025-01-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回望孔明现代诗歌(精选7篇)

流年的回望诗歌 篇1

夜,又央

风过落叶,留恋无限忧伤

短暂信念,不是我有意把遗憾流淌

放弃,是坚定的苟且,也可以叫成长

已经的思绪,美好再现也只在梦乡

流年美丽的.曾经,已送岁月做了嫁妆

远嫁逝水,那岸,美丽的新娘

风微凉,心难忘,年少轻狂

美好的回忆,是伤

诉心伤,忧愁能忘?

犯过的错,浪费的时光

伤了翅膀,还在飞翔,梦在远方

抬头天狼遗落,迷茫处,不知哪落场

话凄凉,同命人,分释两行的哀伤,可知?

风过,起层层黄沙,漫夜

还未来得及那一场天光

又掩埋深深处成过往,那般美好

忧伤,静成尘埃,生出缕缕惆怅

一个人的风,总吹起在身后,缠绵

心底的凄凉……

错季,过了花雨芬芳,

未来,择一帆迷失高调起航!

年华,无知一路的风,辛苦的鼓帆,它方

这往事的伤,任性,天真,又梦回那场

青春不容再去挥霍,

孩子,已不再属于我。

理想,演绎同样不会是擦肩而过,

前方,目标还在轩昂:勇往直前,不伤!

或许,多年之后,再回望,

脑海中激起的,必定是希望在张扬

梦想,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缘分,在转角处意外的绽放

一起携手,追逐共同的梦想。

经年之后,幸得一儿一女,

一个安心小窝,一点欢笑

喧嚣世界,满了天涯,

孔明灯 篇2

一路上我们叽叽喳喳,蹦蹦跳跳来到体育场。只见体育场上人很多,有散步的,有坐在草地上聊天的,当然还有一些和我们志趣相投的DD放孔明灯。

我们兴奋地选了块空地,然后学着人家的样子,想用打火机打出火苗,但是因为有风,老把火苗吹灭,后来我们想了个办法,围起了人墙,好不容易才点燃灯芯。孔明灯的“肚子”才慢慢地鼓起来,“呼”的一声蹿上了天。只见我们的孔明灯载着我们的欢乐,摇摇晃晃地向月亮上的嫦娥飞去。我们仰着头,拍着手,大声欢呼着,目送着孔明灯越飞越远。这时一阵风吹来,不好!我们的孔明灯像被风儿灌醉了,跌跌撞撞地坠落在体育场旁边的一块菜地上。孔明灯破了,灯芯的火苗把外面的纸烧着了,风很大,火苗越来越大,烧到了菜地里支撑豆子的竹子。没想到竹子很干燥,一着火就开始“咝咝”作响。我们看到竹子烧起来了,慌乱一团。怎么办啊?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却谁也说不出来该怎么办,呆在了那里。还是我像突然醒悟过来似的,喊了一声:“大家快扑火啊!”于是大家跑去拿树枝,你一下我一下地扑起火来,还好,火势不大,很快就被扑灭了。但还是有一些烟雾呛得我们直咳嗽。这时,体育场里散步的大人们也赶过来了,看到我们已经把火扑灭了,提醒我们以后一定要小心。

火,是扑灭了,但它留给我们的那呛人的烟雾,久久刺激着我们的心灵。多么危险啊,如果没有及时扑灭,那整排的竹子就会燃烧,甚至会烧到旁边农民伯伯家里的院篱笆……后果真是不堪设想啊!

本来这是一件很平凡的玩乐,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如今,当我再看着其他小朋友在点燃孔明灯,就会跑过去跟他们讲,一定要小心,要注意观察那高空中不断升起的灯火,不要酿成可怕的火灾!

孔明灯,像一颗颗小火星儿,远远的,高高的,在空中忽闪忽闪着,仿佛在警告着小朋友们,不要轻易玩火啊。

孔明灯 篇3

月圆之时,我和爸爸、妈妈等亲朋好友聚约在一起,来到有着绿树掩映的长征广场。刚进入广场,映入我眼帘的:有一群人围在一起。我平时就爱热闹,急忙挺身向前,生怕错过“好戏”。可这人流围得水泄不通,我个子不矮,但也只能踮足探头,还是无济于事,里面的究竟越发让我感到好奇,我赶紧抱着小脑袋,像缩着身子的一只小老鼠钻进人群中。我一看,便向外头的爸爸妈妈扯着嗓门喊道:“哇!好美的孔明灯啊!”

这只孔明灯由五个小伙子扶着,是用大素纸糊成的,简直是一个庞大的袋子,能容进七八个小孩,大袋里搭着四根铁丝,交叉而下,中心处捆着一团沾了油的棉花。突然,有位老爷爷把棉花团点着,火亮了,顿时,孔明灯通体明亮,薄纸闪光,如同一个大灯笼,好美哦!“风来了,快松手!”有人高叫,“一、二、三,放!”孔明灯腾空而起,慢悠悠的向上飘去。刚开始,孔明灯在大家的头顶上停留半刻,好像舍不得离开我们。大家翘首望去,那灯中的棉花吐着火苗,越着越亮,孔明灯也越升越高。后来,孔明灯便倏然飘上高空。这时,人头涌动,大家望着灯的方向跑着,跳着,挥着手。孔明灯在空中亮闪闪的,给天空再添光彩,我们仰望孔明灯默默祝愿:祖国妈妈,祥和昌盛!

广场上月色弥漫,笑声融融,大家纷纷邀月坐下,谈天说地,品尝饼香……我偎依在亲人身旁,美美地凝视那遥远的天穹,久久不离去。

放孔明作文 篇4

我和姐姐兴奋的漫步在大街上,拿着一张百元大钞东望望西望望,不知道怎么消费掉这张红色的纸币。“要不,我们去买鞭炮吧?”姐姐提议道,“好啊!”我毫不犹豫的附议。

大街上各种烟花五彩缤纷,令我们眼花缭乱。一路走来,我和姐姐东挑西拣,选了一打烟花、一盒刮鞭。突然,一个白色塑料袋里装着红色物品的东西窜入我的眼睑,我扑了过去,拿起来就问“这是什么?”“这是许愿灯,又名孔明灯。”老板笑眯眯的说道,“孔明灯?听说过,但是没放过,姐姐,买几个吧?”我激动的说,“好,我也没放过。”姐姐也很兴奋。

我们叽叽喳喳的一边讨论怎么放孔明灯,一边飞跑回家。到家后,我和姐姐顾不得喘气,就仔细推敲起来。我左掰掰、右晃晃,就是不知道什么弄开。我气恼地跑来跑去,“开了,开了!”姐姐猛然叫起来,然后拿着蜡烛对着孔明灯中间伸出的那根铁丝,试着安装。“刚刚好!”我拍手叫到。

孔明灯是要晚上放的,我和姐姐郁闷的坐在桌旁,对着装好蜡烛的孔明灯大眼瞪小眼。等啊等啊,太阳公公终于舍得回家过年了,月亮婶婶面带微笑看着我和姐姐冲到外面,我小心的拿着孔明灯上方,由姐姐点火。可是风儿一点也不合作,加上姐姐激动的手不停颤动,半天都没点燃。“去屋里,去屋里点火!”我急得跳起来。终于点燃了!一到外面,火借风势,一阵狂风吹过,孔明灯猛然向外面一窜,就飞离我们的手心,落到旁边的菜地里。我和姐姐尖叫着抢过去,“还好,还好,没烧到罩子”,姐姐拍拍胸口庆幸的说。

风儿也怜惜我们的小心脏,变得温柔了,我和姐姐把孔明灯轻轻一提,它便飘飘摇摇的,带着我们的希望,带着我们队新年的祝福,越飞越高,越飞越远,就像远空一颗迷人的星星,是那样的耀眼,那样的美丽……

放孔明灯 篇5

孔明灯又叫天灯,相传是由三国时的诸葛孔明所创造。当年,诸葛孔明被司马懿围困於平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孔明算准风向,制成会飘浮的纸灯笼,系上求救的讯息,其结果然遇险,於是后 世就称这种灯笼为孔明灯。另一种说规律是这种灯笼的外形像诸葛孔明戴的帽子,因此得名。

古代人放孔明灯多作为祈福之用。男女老少亲手写下祝愿的希望,象徵歉收成功,幸福年年。

孔明灯的构造可分为主体与支架2部份,主体大都以竹篦编成,次用棉纸或纸糊成灯罩,底部的支架则以竹削成的篦组成。孔明灯可大可小,可圆形也可长方形。普通的孔明灯是用竹片架成圆桶 形,里面以薄白纸密密包围而启齿朝下。

欲点灯升空时,在底部的支架两头绑上一块沾有煤油或花生油的粗布或金纸,放飞前将油扑灭,灯内的火熄灭一阵后发生热空气,孔明灯便收缩,放手后整个灯会冉冉飞升空,假如天气不错,底 部的煤油烧完后孔明灯会自动下降。

我们一共买了四盏孔明灯,第一盏我们一家人一同扑灭放起,当第二盏,当三盏,第四盏的时分,我们并分为三个小组竞赛放。我被分为第一组的成员,我们组并不占优势,当我们大家都点好了 之后,等候倒数计时。5、4、3、2、1放!我们一齐撒开手,就看见那三盏灯一下子就到了云彩那么高的中央了,我们组放的孔明灯,是最远的!而其他两组的孔明灯一个最高,一个最晚熄火!我们打平了!

孔明灯日记 篇6

春节回家,我去姑姑家做客,临走的时候,姑姑给我买了一盏孔明灯,我非常高兴。姑姑帮我实现了愿望,太感谢姑姑了!

回到家,我催促爷爷跟我一起去放孔明灯,爷爷说:“等天黑了再去,这样会很好看。”我就这样一直等。等到我快崩溃的时候,爷爷说:“走!”我和爸爸、妈妈、爷爷一起来到田地里。

孔明灯是由支架,无纺布,蜡烛三部分组成,制作很精美。我将蜡烛点着装在孔明灯的底部。这时一阵风吹来,把刚点着的蜡烛吹灭了。我们换了地方,孔明灯才燃烧起来。可是它像一个蔫气球,怎么也飞不起来。我很失望。爸爸说:“不要着急,我来帮你放。”只见爸爸把孔明灯轻轻地扶着,让孔明灯的蜡烛充分燃烧,孔明灯里充满氧气,孔明灯这才轻轻地飘了起来。妈妈着急的喊:“壮壮,快许个愿!”我赶快双手合十,许下自己的愿望。

我抬起头,望着天空。孔明灯越飞越高,飞到二十层楼高的时候,它不知飞了,停了下来,一闪一闪的,成为天空中最亮的一个。

《孔明借箭》教学反思 篇7

《孔明借箭》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课文写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教学时我深刻领会教材,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新理念。但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往往落实的不尽如人意,现总结得失如下:

一、充分把握文章留白处,感知人物形象

1.本课我教学的重点之一放到了研读第二自然段的人物对话,体会人物内心,感知人物形象:

由于这个自然段有一个明显的特点──以对话形式组段。在教学中我抛出问题:“分角色朗读第二自然段,给周瑜和诸葛亮两人加上他们说话时的动作、语气、神情。并想想为什么这样加?他们在说话时想些什么?”我的本意是希望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研读与合作探究交流,体会周瑜的妒才阴险与诸葛亮的机智、胸有成竹。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的时候,议论纷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此时,课堂的气氛达到了最高点。

可在这里的教学中,在最该体现个性化阅读的时候,我却设计了一个齐读练习,虽然说在我的引导下,学生认识了周瑜的阴险狡诈、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但这与我的本意并不一致。由于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在学生的引导上,在朗读方面花的时间就显得少了。现在回过头来想想,语文教学中就是强调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来加深对文章理解的重要性。如果我把更多的时间到学生充分地朗读体会上(合作读、分角色读、分组读等多种形式的读),在读中领悟人物形象,可能达到的效果会更好。

2.在学生汇报到通过三天之后的漫天大雾,体会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时,我设置了一个问题:这场大雾,诸葛亮和鲁肃都看到了,请大家说说看鲁肃看到这场大雾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有的同学说:“鲁肃会感到很害怕。那么大的雾,船要是误进了曹军的水寨怎么办?”有的同学说:“鲁肃会大吃一惊:前两天还是好好的,怎么现在会有这样大的雾。”我又说:“假如你是鲁肃,怎么读这个句子?”(引导学生读出害怕,吃惊的语气。)于是,我又试着问:“那么,诸葛亮看到这场大雾又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假如你是诸葛亮,怎么读这个句子?”(引导学生读出暗喜,得意的语气。)从而进一步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与鲁肃的老实忠厚。

3.假设具体情境,如果那天驻守曹军大寨的不是曹操,而是一个性情莽撞的人,结果会怎样?这一设计学生不但对曹操这一人物形象更加了解,而且深化了诸葛亮神机妙算的认识。

二、发散思维,勇于探索

教学中选择有思维含量的“发散点”是有效进行发散思维训练的关键。

1.情境采访,深化认识:

如,教师作为《三国周刊》的记者采访“孔明”:“孔明先生,您在借箭中的表现我佩服不已,请问您在向周瑜立下军令状时,怎会有如此把握?”学生会自然地对诸葛亮借箭成功的原因加以总结,并加入自己个性化的理解。

2.作业设计,拓展延伸:

上一篇:电视广告(专题)片制作合同下一篇:河北衡水中学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