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太谷听课感受(共4篇)
一、课前自主预习是基础。
课前自主学习我们通常也称之为课前预习,课前预习的策略是:将重要的定义或概念画出来并重点进行解读和记忆,如果暂时不能理解就作为问题留下来,有针对的听取老师的讲解。这样学生就会带着问题、带着自信和目标走进课堂,接下来的学习必然是轻松和高效的。
培养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具体要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我采取的方法是每天给学生留出课前预习的作业:前两个周是每节课前五分钟作为预习时间,提出简要的预习要求,教给他们简明的预习方法;接下来是要求他们课余独自预习,并将每次自主学习的内容、方法、收获和体会记下来,从而强化他们自主预习的能力和习惯。第二步是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指导,提出不同的要求。对自学能力较强的,自学内容可以单元形式进行,给他们较大的空间,让学生尝试自己对自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安排,培养这部分优秀学生成为课堂的小老师;对自学能力差一点的,注意降低要求,循序渐进,并尽量安排他们与自学能力强的同学结成合作小组,共同学习。
二、要扎实构建高效课堂,多角度开展课堂自主学习是关键
1、创设一些有趣的活动或游戏,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教材中许多知识是在“想一想”、“议一议”、“做一做”,让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完成的。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开展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如:用扑克牌代替正负数,红色为正,黑色为负,两个学生一组,每人抽两张,谁的数大,谁就获胜;动手切橡皮泥找几何体的截面;测量旗杆的高度;用七巧板拼图;在布袋中摸球探索机会的大小等等。力求引导学生能在这些有趣的数学活动中逐步理解并掌握知识的形成过程,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趣味和效率。
2、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助推自主学习。
课堂实践证明:在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时,让学生展开知识的、体验的、解决问题心得的多向交流,有利于形成积极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各类信息的沟通,有利于学生间的互助、互学、相互启发,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因此合作学习必须合理搭配,科学安排。如在“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认识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我设计了如下环节:(1)、六人一组,每人任画一个一次函数的图象;(2)、比较所画的图象,你认为是什么图形;
(3)、找出你所画函数的k、b的值,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k相同的正比例函数,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4)、根据k的值进行分组,比较函数的图象,由此发现k对函数图象有什么影响;(5)、根据b的值进行分组,比较函数的图象,由此发现b对函数图象有什么影响;(6)、总结出当k、b不同值时一次函数经过哪些象限。
学生“动”了起来,没有“旁观者”、“怠情生”,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合作分析、讨论,图形结合,很快认识了一次函数的性质。合作的成功体验使他们学有兴趣、轻松愉快。
3、精心设计问题,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精神
课堂问题设计的质量如何,会直接影响到对学生自主探索精神的培养。在设计习题的过程中,我注意从以下两个方面突出习题的不同特点。1)设置“阶梯式”习题。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设置不同的台阶,选编的练习题力求少而精,练在点子上,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阶梯上获得成功。
例如在进行“同底数幂的乘法”教学时,我设计了如下一系列探究问题:(1)你能说出10×10是多少个10相乘吗?(2)将底数10换为2,5,a,b上述结果怎样?(3)所有这些式子有何共性和个性呢?
(4)将它推广到a·a你会得到什么结论?你能说明你的结论成立的理由吗?对于a·a·a有什么结果呢? 最后,老师引导学生讨论总结发现的规律。数学教学不能让学生单一地接受课本中的某一数学结论,通过上面的题目变形,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一定的阶梯,使学生积极参与推导出结论的思维过程,使经历知识的再创造过程。
2)、改造封闭题为开放题。为了让学生在学习中有广阔的思维空间,我们把常规的封闭题改为开放探索题,打破固定模式,让学生无法机械模仿,要求学生能多角度灵活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在“二次函数”的复习课中,我展示了以下问题:
老师给出一个数,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各指出这个函数的一个性质: 甲:函数图系不经过第三象限; 乙:函数图象经过第一象限; 丙:当x<2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丁:当x>2时,y>0。
若这四位同学的叙述都正确,请写出满足上述所有性质的尽可能多的函数解析式。
这里的函数并没有限制类型,可以从学过的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及其它函数多角度去思考问题,要求学生积极开动脑筋,运用学过的知识,展开想象,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不但有利于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和渗透教学思想,而且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很好的训练。
三、要强化课堂教学效果,课后巧妙拓展延伸是保障。
课后巧妙拓展,我的主要策略是要求学生通过自制卡片建立数学知识宝库。
对课堂上所学的数学知识,如教材上的定义、公式、定理、法则等,我通常要求学生制作“分类知识卡片”;或者把课内外重要的练习题、典型习题或易错题,制作“数学题库卡片”。其正面是数学问题,背面是基本思路、主要技巧、解题过程和答案,或者在背面写上解答这个数学问题的出错原因等。数学卡片一般要注明卡片内容的出处。经过平时点点滴滴的积累,逐渐形成一个数学知识的宝库。这个宝库,既可以用来复习知识,还可以用来进行自我测试。如果学生发现自己对某些卡片上的数学知识理解不清、对问题无能为力时,便可以根据卡片上注明的出处,重返书本,集中精力,温故知新,把学习的漏洞补起来。总之,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是建设数学高效课堂的必由之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之道。它有法可依,有方可循,但实施起来却绝非一日之功,需要我们每一名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探索和总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mn
m
n
p32一.合作学习能激励学生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
传统学习中,一个学生的成功往往使别的学生成功起来更加困难,那些努力完成了学习任务的学生被看作老师跟前的“红人”。因此,其他学生在学习活动就容易信心不足。而相比之下,在合作学习中如果学生们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一起工作的话,学习活动就成为了一种集体的活动,会被同学们赋予积极的意义。例如:以前教学计算课时,老师觉得枯燥,学生学得无味,如果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却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我采用?quot;接龙比赛“的方式,以每个小组为单位,让小组成员一个接一个地进行计算,比赛中算得最快和正确率最高的一组获胜。每个学生的积极性都空前高涨。为了比赛获胜,连课后都自觉地练起口算来。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一定要以小组成绩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一个人的成绩可以给整个小组带来荣誉,一个人的错误也可以让整个小组丢分。这样,让每一个学生都体会到全组成员彼此”荣辱与共“,自己的每一点努力都能得到认可。激励每一个学生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
二.合作学习能促进学生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首先,学生们往往可以把教师用语转变成学生间特有的”学生语言“,那些在课堂上没能掌握教师所教内容的学生往往与在其他问题上意见不一致的同学进行讨论争论时受益匪浅。其次,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们通过互相解释来学习。每个教师都知道,我们靠教学来学习,而当学生们在给其他组员作解释的时候,他们就必须想办法组织自己的思想,还必须详尽地阐述一些认知的细节。这样一来。他们自己的理解力也大大提高了。例如:在教学”体积“的概念时,在通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引导下,学生合作做实验,讨论为什么乌鸦能喝到水,学生你一言我一语,从刚开始说得不完整,在经过一番讨论后得出--石头占据空间。这样,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更深刻地认识和感受到了所有物体都占有空间,在这基础上理解体积的概念即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便易如反掌。其三,同学之间能够增进了解,在学习上也能互相帮助。由于他们是一对一地相处,学生就比较容易及时准确地发现同学是否想要或需要额外的解释。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时,我给每个小组提供了平行四边形和剪刀等工具,一个小组的学生大家一起比画着,讨论着,大约过了几分钟,学生A叫起来:”我知道了,只要左边这块移到右边就可以得到就可以得到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是可以计算的。“其它同学有的马上就明白了,坐在他身旁的学生B说:”什么意思?“她还不太明白如何下手,A解释到:”要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我们还不会,但我们会算长方形的面积,我们只要把左边的这一块移到右边,不就变成我们会算的长方形了吗?“多精彩的解释!A的话让B豁然开朗,兴奋地 说:”哦!我知道了!"也动手减了起来!许多老师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苦口婆心辅导一后进生,他就是不开窍,可让另一学生点拨两句,他很快就懂了!学生之间的合作有时比教师的教学更有效。因此,教师在编组时应当按学生的不同情况如 成绩、智力、性别等对学生进行分组。混合编组的目的是提倡同学之间互教,对学者和教者都有好处。促进学生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三.合作学习能增进同学间的感情交流,改善他们的人际关系。
在合作学习所营造的特殊的合作、互助的氛围中,同学们在前夕相处的共同学习与交往中,增进了彼此间的感情交流,培养了彼此间的合作与协作精神。在数学学习活动中,难免会体现出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有利于合作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使学生从小养成合作的习惯。如在教学毫米的认识时,为了让学生感知一毫米有多长,可让小组合作实践,一个学生手捏住一枚2分硬币,另一个学生把2分从手中抽出,两手之间的距离就是1毫米。再如推导圆柱体的体积公式,把一个圆柱体平均剖成几瓣,再切开成若干小片,拼成一个近似长方体,就必须两人以上合作才能操作。
在小组汇报的时候,教会他们学会合作分工,让口才好的学生讲说,一人帮忙摆投影,有的板书,有的补充等等。这样,让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学习任务由大家共同分担,让大家体会到集体的力量是个人不可代替的。而且大家在互相学习中能够不断地学习别人的优点,反省自己的缺点,就有助于进一步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潜能,使大家在共同完成学习、工作中不断提高学习能力与工作效率。在数学学习活动中,难免会体现出学生之间的差异性.
英语一直是我们西本地区的弱势学科。而我校学生的英语更是薄弱学科,很多学生存在偏科现象,对于英语,部分学生没有兴趣,部分学生想学但是苦寻无路,还有部分学生努力但是不见成效。存在问题较多,教学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困惑,目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①教学环节不能有机结合,课堂形式单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很多学生没有求知的欲望,都是被逼着学的;
②课堂评价不到位,自己总不放心学生,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③学生对于所学知识不能很好的内化理解,做不到及时巩固,学习效率较低;
此次到山西太谷县学习,对高效课堂,自主学习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太谷二中的教学模式的深入了解,并深入课堂感受高效课堂,听课两节高三习题课,一节高二习题课,一节高一习题课后。值得学习的地方如下:
首先,从太谷二中的课堂上,看到的是教师为学生准备的练习题,学生一节课,把新知识的学习融合在习题中,把新知识的巩固体现在练习中,实现知识习题化,学生在整堂课中,是在练习中学习新知识,在练习中巩固新知识,实现知识问题化,问题习题化,学习具体化。
其次,学生主动参与,教师精讲精练。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学生课前认真完成,展示积极,板书整齐,表达清晰,而教师抓住重点、难点、易错点做出点拔。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体现了“知识是学会的,不是教会的”理念。
再次,小组合作,人人参与。课堂上,温故互查环节,小组长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帮助组员完成了任务,同时也提高和巩固了自己所学的知识,遇到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由大组长或者班级里的其他小组帮助解决,这样,讲解问题的组长既锻炼了自己的思维和口才,又巩固和理清了自己所学的知识,组员也学会了知识,实现了双赢。
最后,有序的评价机制。老师会明确评价标准,采取小组互评的方式,有理有据,不凭个人感情决定。有奖有罚,清晰明了。
在太谷学习之后结合我们自己的课堂,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如下:
①课改后的英语课堂缺少了语言的操练和朗读,如何才能把听、说、读、写和新课堂结合起来?
②课堂展示后的点评该怎样评?学生评的不到位怎么办?面对高考我们有很多要补充归纳的内容,又该怎么办?
③有人说课改后的英语课堂总像数学课,总显得有些枯燥,又该怎么办?
潜心课改
---------太谷学习的感受
太谷教育成绩斐然,他们取得那样好的成绩有什么好的做法,带着许多疑问,我们到太谷三中参观、学习了两天。我感到太谷三中的老师的确在教育上有许多创新的做法。
首先是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很浓。进入校园,高大、宽敞、粉刷一新的教学大楼映入眼帘。地面很干净、整洁。两旁边的版面介绍了太谷三中的辉煌的业绩,显示了这所学校的卓越不凡。走进教学楼,每个班门口都有一个班级介绍牌,上面有班主任的照片及简介,有班干部的介绍,有班级取得的成绩,还有班级要达到的目标及宗旨。楼道内,随处可见奖励学生的专栏,里面有优秀学生的照片,有优秀班干部的照片,有学习进步的学生的照片,令人耳目一新。而这些文化硬件的设置,无疑让学生一走进校园和教室,就能受到激励和鼓舞,信心百倍地开始一天的学习和生活。
太谷三中的课间操也很有特色。二节课后,学生们迅速进入操场,九年级20多个班有序排列在跑道上,只听一声哨响,20多个班级整齐地跑了起来,就像一个大的车轮,有条不紊,按部就班地前进。气势宏大。课间操成为太谷三中校园文化的不可或缺的一道风景。
第二,在太谷三中我听了五节语文课,最大的感受是语文课上的很灵活,很轻松,他们改变了语文课的一些传统的方法,把教室变成了学堂,改老师讲为学生学,形势活泼,效果很好。具体做法是,组建两人学习小组,一个是组长,另一个是组员。课堂上的许多教学任务交两人学习小组完成。比如,检查预习,两人完成;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是组员给组长讲;课堂练习小组互相检查,互相监督,互相判阅,真正实现堂堂清,课课清。减轻了老师的负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是一举多得。
还有,老师的提问让每个小组的组员回答,可以看出每个组员都得到了组长的精心辅导,尽管有的组员回答不是很准确,但他是在尽全力展示自己。两人小组有利于促进学生互相帮助。有利于学生的整体提高。
第三,课堂上的精彩得益于老师的精心备课。变教案设计为设计学案。老师精心设计“导学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老师先指明学习的目标,列出通过看书学生必须回答的问题,提出具体明确的自学要求。同时还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如怎么看书,怎样练习,思考必须是独立进行等等,并根据具体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先行尝试,宜动口则动口,宜动手则动手。总而言之,就是让学生学会看书。让“导学案”成为学生看书和思维活动的方向指南。
还有,用“导学案”来检测学生的自学质量。课前预习用“导学案”,设问导读环节用“导学案”,拓展训练还用“导学案”。通过“导学案”老师准确地获得学生学习效果的信息。对学生自学后暴露出来的疑难问题,教师能快速、认真、准确地分析,分清主次难易。然后讨论解决。立足导学案,一边讲一边练,做到精讲多练。“导学案”已经成为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焦文智
在学校领导的组织下,我校开展了课堂教学提质增效工程。为了落实好此项工程,3月29、30日和4月5、6日,学校派我们英语组分别去省属重点中学兰炼一中和兰大附中进行英语课堂听课、观摩和学习。下面我就来谈一下我对这次听课的一些浅薄的认识和会。
关于学生:
一、学生英语基础都十分的扎实。老师都是用全英教学,语速都非常的快,稍不留神,就跟不上老师的步伐,尤其是炼一的学生不但听的懂,还能够快速的做出反应。可见英语基础的扎实。
二、学生为中心的教学。通过听课我发现教师的教学理念都发生了转变,都树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把整个课堂还给了学生,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主体参与,并巧用本节课所学内容,激起了学生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营造了宽松,民主,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让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三、学生的文化素养很高。在兰炼一中高一(7)国际班听课时,老师正在讲授Canada---The True North(加拿大---真正的北极)第四课时时,随机选择了一个学生上台为同学们介绍她课前准备的关于加拿大的一些基本信息。当她一边展示着图片,一边用极标准、流利的英语讲解加拿大的领土面积,风土人情和多元文化时,她的英语思维和表达能力以及处理信息的能力令我吃惊。还有在兰大附中高二(4)苗圃班听课时,(老师可能每天要求不同的学生登台做一个简短的英文演讲)铃声刚一响过,一个同学径直走上讲台朗声开始了她的演讲,她纯真、流利的口语和声情并茂的演讲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可见学生的素养很高。
关于老师:
教师的良好业务素质是上好课的前提和保证。在这次听课中,我发现优秀的教师都有以下几个特点:
1、英语口语流利,发音标准准确,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对英语教学的理解和把握,才能让学生学到正确的知识。
2、善于利用各种形势的多媒体,使学生接触到的英语知识更立体,更形象、更直观,更生动。
3、教态自然大方,表情丰富生动,在课堂上能轻松营造愉快、活泼的教学气氛,富有艺术性。
4、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教学功底作为坚实后盾,使得课堂更加充实丰富。
5、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性较强,给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和发言机会。
6、有意预设一些培养学生情意和兴趣的问题,通过学生正反两方面的讨论以及老师画龙点睛式的点评,增强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有了动力学生就能积极主动的学习。
关于自己:
我有幸参加了此次英语听课活动,这对于提高本人业务素质水平提供了一次不可多得的学习机会。首先感谢学校给我这样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通过4天听课学习,我受益匪浅,收获颇丰。不仅进一步拓展了视野,更新了教学观念,强化了学习的自驱力,而且还让我找到了自己和优秀老师的现实差距,领略到了各位出类拔萃的英语教师的风采,精湛的教学艺术,以及深厚的教学功底。老师们沁人心脾的语音语调,随心所欲的口语表达,至今在我心中徘徊、缭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