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独资企业法细则

2025-01-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外商独资企业法细则(通用8篇)

外商独资企业法细则 篇1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实施细则》的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01号

2001年4月12日

为了适应我国对外开放新形势的需要,进一步改善外商投资环境,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的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实施细则》作如下修改:

一、将第三条修改为:“设立外资企业必须有利于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能够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国家鼓励外资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从事新产品开发,实现产品升级换代,节约能源和原材料,并鼓励举办产品出口的外资企业。”

二、将第四条、第五条合并,修改为:“禁止或者限制设立外资企业的行业,按照国家指导外商投资方向的规定及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执行。”

三、将第十条中的“产品在中国和国外市场的销售比例”删去。

四、将第十五条中的“以及在中国和国外市场的销售比例”删去。

五、将第二十二条修改为:“外资企业在经营期内不得减少其注册资本。但是,因投资总额和生产经营规模等发生变化,确需减少的,须经审批机关批准。”

六、将第二十七条第一款修改为:“外国投资者以机器设备作价出资的,该机器设备应当是外资企业生产所必需的设备。”

七、将第二十八条第一款修改为:“外国投资者以工业产权、专有技术作价出资的,该工业产权、专有技术应当为外国投资者所有。”

八、删去第四十三条。

九、将第四十五条修改为:“外资企业可以在中国市场销售其产品。国家鼓励外资企业出口其生产的产品。”

十、将第四十六条第二款修改为:“外资企业可以自行在中国销售本企业生产的产品也可以委托商业机构代销其产品。”

十一、删去第四十八条第二款、第三款。

十二、将第五十二条中的“外资企业进口下列物资,免征关税和工商统一税”,修改为“外资企业进口下列物资,依照中国税法的有关规定减税、免税”。

十三、将第五十三条修改为:“外资企业生产的出口产品,除中国限制出口的以外,依照中国税法的有关规定减税、免税或者退税。”

十四、删去第五十六条。

十五、将第八十四条修改为:“外资企业与其他公司、企业或者经济组织以及个人签订合同,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十六、删去第八十七条。

此外,对部分条款的表述予以修改,条文顺序作相应调整。

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实施细则》根据本决定作相应的修改,重新公布。

附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实施细则》

1990年10月28日国务院批准1990年12月12日对外经济贸易部发布根据2001年4月12日《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实施细则>的决定》修订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的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外资企业受中国法律的管辖和保护。

外资企业在中国境内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不得损害中国的社会公共利益。

第三条 设立外资企业,必须有利于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能够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国家鼓励外资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从事新产品开发,实现产品升级换代,节约能源和原材料,并鼓励举办产品出口的外资企业。

第四条 禁止或者限制设立外资企业的行业按照国家指导外商投资方向的规定及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执行。

第五条 申请设立外资企业,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予批准:

(一)有损中国主权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

(二)危及中国国家安全的;

(三)违反中国法律、法规的;

(四)不符合中国国民经济发展要求的;

(五)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

第六条 外资企业在批准的经营范围内,自主经营管理,不受干涉。

第二章 设立程序

第七条 设立外资企业的申请,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以下简称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审查批准后,发给批准证书。

设立外资企业的申请属于下列情形的,国务院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经济特区人民政府审查批准后,发给批准证书:

(一)投资总额在国务院规定的投资审批权限以内的;

(二)不需要国家调拨原材料,不影响能源、交通运输、外贸出口配额等全国综合平衡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经济特区人民政府在国务院授权范围内批准设立外资企业,应当在批准后15天内报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备案(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经济特区人民政府,以下统称审批机关)。

第八条 申请设立的外资企业,其产品涉及出口许可证、出口配额、进口许可证或者属于国家限制进口的,应当依照有关管理权限事先征得对外经济贸易主管部门的同意。

第九条 外国投资者在提出设立外资企业的申请前,应当就下列事项向拟设立外资企业所在地的县级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提交报告。报告内容包括设立外资企业的宗旨;经营范围、规模;生产产品;使用的技术设备;用地面积及要求;需要用水、电、煤、煤气或者其他能源的条件及数量;对公共设施的要求等。县级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在收到外国投资者提交的报告之日起30天内以书面形式答复外国投资者。

第十条 外国投资者设立外资企业,应当通过拟设立外资企业所在地的县级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向审批机关提出申请,并报送下列文件:

(一)设立外资企业申请书;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

(三)外资企业章程;

(四)外资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者董事会人选)名单;

(五)外国投资者的法律证明文件和资信证明文件;

(六)拟设立外资企业所在地的县级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书面答复;

(七)需要进口的物资清单;

(八)其他需要报送的文件。

前款(一)、(三)项文件必须用中文书写;(二)、(四)、(五)项文件可以用外文书写,但应当附中文译文。

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外国投资者共同申请设立外资企业,应当将其签订的合同副本报送审批机关备案。

第十一条 审批机关应当在收到申请设立外资企业的全部文件之日起90天内决定批准或者不批准。审批机关如果发现上述文件不齐备或者有不当之处,可以要求限期补报或者修改。

第十二条 设立外资企业的申请经审批机关批准后,外国投资者应当在收到批准证书之日起30天内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登记,领取营业执照。外资企业的营业执照签发日期,为该企业成立日期。

外国投资者在收到批准证书之日起满30天未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登记的,外资企业批准证书自动失效。

外资企业应当在企业成立之日起30天内向税务机关办、理税务登记。

第十三条 外国投资者可以委托中国的外商投资企业服务机构或者其他经济组织代为办理本实施细则第八条、第九条第一款和第十条规定事宜,但须签订委托合同。

第十四条 设立外资企业的申请书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外国投资者的姓名或者名称、住所、注册地和法定代表人的姓名、国籍、职务;

(二)拟设立外资企业的名称、住所;

(三)经营范围、产品品种和生产规模;

(四)拟设立外资企业的投资总额、注册资本、资金来源、出资方式和期限;

(五)拟设立外资企业的组织形式和机构、法定代表人;

(六)采用的主要生产设备及其新旧程度、生产技术、工艺水平及其来源;

(七)产品的销售方向、地区和销售渠道、方式;

(八)外汇资金的收支安排;

(九)有关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职工的招用、培训、工资、福利、保险、劳动保护等事项的安排;

(十)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程度和解决措施;

(十一)场地选择和用地面积;

(十二)基本建设和生产经营所需资金、能源、原材料及其解决办法;

(十三)项目实施的进度计划;

(十四)拟设立外资企业的经营期限。

第十五条 外资企业的章程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名称及住所;

(二)宗旨、经营范围;

(三)投资总额、注册资本、出资期限;

(四)组织形式;

(五)内部组织机构及其职权和议事规则,法定代表人以及总经理、总工程师,总会计师等人员的职责、权限;

(六)财务、会计及审计的原则和制度;

(七)劳动管理;

(八)经营期限、终止及清算;

(九)章程的修改程序。

第十六条 外资企业的章程经审批机关批准后生效,修改时同。

第十七条 外资企业的分立、合并或者由于其他原因导致资本发生重大变动,须经审批机关批准,并应当聘请中国的注册会计师验证和出具验资报告;经审批机关批准后,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第三章 组织形式与注册资本

第十八条 外资企业的组织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经批准也可以为其他责任形式。

外资企业为有限责任公司的,外国投资者对企业的责任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外资企业为其他责任形式的,外国投资者对企业的责任适用中国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十九条 外资企业的投资总额,是指开办外资企业所需资金总额,即按其生产规模需要投入的基本建设资金和生产流动资金的总和。

第二十条 外资企业的注册资本,是指为设立外资企业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的资本总额,即外国投资者认缴的全部出资额。

外资企业的注册资本要与其经营规模相适应,注册资本与投资总额的比例应当符合中国有关规定。

第二十一条 外资企业在经营期内不得减少其注册资本。但是,因投资总额和生产经营规模等发生变化,确需减少的,须经审批机关批准。

第二十二条 外资企业注册资本的增加、转让,须经审批机关批准,并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第二十三条 外资企业将其财产或者权益对外抵押、转让,须经审批机关批准并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备案。

第二十四条 外资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是依照其章程规定,代表外资企业行使职权的负责人。

法定代表人无法履行其职权时,应当以书面形式委托代理人,代其行使职权。

第四章 出资方式与期限

第二十五条 外国投资者可以用可自由兑换的外币出资,也可以用机器设备、工业产权、专有技术等作价出资。经审批机关批准,外国投资者也可以用其从中国境内举办、的其他外商投资企业获得的人民币利润出资。

第二十六条 外国投资者以机器设备作价出资的,该机器设备应当是外资企业生产所必需的设备。

该机器设备的作价不得高于同类机器设备当时的国际市场正常价格。

对作价出资的机器设备,应当列出详细的作价出资清单,包括名称、种类、数量、作价等作为设立外资企业申请书的附件一并报送审批机关。

第二十七条 外国投资者以工业产权、专有技术作价出资的,该工业产权、专有技术应当为外国投资者所有。该工业产权、专有技术的作价应当与国际上通常的作价原则相一致,其作价金额不得超过外资企业注册资本的20%。

对作价出资的工业产权、专有技术,应当备有详细资料,包括所有权证书的复制件,有效状况及其技术性能、实用价值,作价的计算根据和标准等,作为设立外资企业申请书的附件一并报送审批机关。

第二十八条 作价出资的机器设备运抵中国口岸时,外资企业应当报请中国的商检机构进行检验,由该商检机构出具检验报告。

作价出资的机器设备的品种、质量和数量与外国投资者报送审批机关的作价出资清单列出的机器设备的品种、质量和数量不符的,审批机关有权要求外国投资者限期改正。

第二十九条 作价出资的工业产权、专有技术实施后,审批机关有权进行检查。该工业产权、专有技术与外国投资者原提供的资料不符的,审批机关有权要求外国投资者限期改正。

第三十条 外国投资者缴付出资的期限应当在设立外资企业申请书和外资企业章程中载明。外国投资者可以分期缴付出资,但最后一期出资应当在营业执照签发之日起3年内缴清。其中第一期出资不得少于外国投资者认缴出资额的15%并应当在外资企业营业执照签发之日起90天内缴清。

外国投资者未能在前款规定的期限内缴付第一期出资的,外资企业批准证书即自动失效。外资企业应当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手续,缴销营业执照;不办理注销登记手续和缴销营业执照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其营业执照并予以公告。

第三十一条 第一期出资后的其他各期的出资,外国投资者应当如期缴付。

无正当理由逾期30天不出资的,依照本实施细则第三十条第二款的规定处理。

外国投资者有正当理由要求延期出资的,应当经审批机关同意,并报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备案。

第三十二条 外国投资者缴付每期出资后,外资企业应当聘请中国的注册会计师验证,并出具验资报告,报审批机关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备案。

第五章 用地及其费用

第三十三条 外资企业的用地,由外资企业所在地的县级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区的情况审核后,予以安排。

第三十四条 外资企业应当在营业执照签发之日起30天内,持批准证书和营业执照到外资企业所在地县级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土地管理部门办理土地使用手续,领取土地证书。

第三十五条 土地证书为外资企业使用土地的法律凭证。外资企业在经营期限内未经批准,其土地使用权不得转让。

第三十六条 外资企业在领取土地证书时,应当向其所在地土地管理部门缴纳土地使用费。

第三十七条 外资企业使用经过开发的土地,应当缴付土地开发费。

前款所指土地开发费包括征地拆迁安置费用和为外资企业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费用。土地开发费可由土地开发单位一次性计收或者分年计收。

第三十八条 外资企业使用未经开发的土地,可以自行开发或者委托中国有关单位开发。基础设施的建设,应当由外资企业所在地县级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一安排。

第三十九条 外资企业的土地使用费和土地开发费的计收标准,依照中国有关规定办理。

第四十条 外资企业的土地使用年限,与经批准的该外资企业的经营期限相同。

第四十一条 外资企业除依照本章规定取得土地使用权外,还可以依照中国其他法规的规定取得土地使用权。

第六章 购买与销售

第四十二条 外资企业有权自行决定购买本企业自用的机器设备、原材料、燃料、零部件、配套件、元器件、运输工具和办公用品等(以下统称“物资”)。

外资企业在中国购买物资,在同等条件下,享受与中国企业同等的待遇。

第四十三条 外资企业可以在中国市场销售其产品。国家鼓励外资企业出口其生产的产品。

第四十四条 外资企业有权自行出口本企业生产的产品,也可以委托中国的外贸公司代销或者委托中国境外的公司代销。

外资企业可以自行在中国销售本企业生产的产品,也可以委托商业机构代销其产品。

第四十五条 外国投资者作为出资的机器设备,依照中国规定需要领取进口许可证的,外资企业凭批准的该企业进口设备和物资清单直接或者委托代理机构向发证机关申领进口许可证。

外资企业在批准的经营范围内,进口本企业自用并为生产所需的物资,依照中国规定需要领取进口许可证的,应当编制进口计划,每半年向发证机关申领一次。

外资企业出口产品,依照中国规定需要领取出口许可证的,应当编制出口计划,每半年向发证机关申领一次。

第四十六条 外资企业进口的物资以及技术劳务的价格不得高于当时的国际市场同类物资以及技术劳务的正常价格。外资企业的出口产品价格,由外资企业参照当时的国际市场价格自行确定,但不得低于合理的出口价格。用高价进口、低价出口等方式逃避税收的,税务机关有权根据税法规定,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四十七条 外资企业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及中国利用外资统计制度的规定,提供统计资料,报送统计报表。

第七章 税务

第四十八条 外资企业应当依照中国法律、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

第四十九条 外资企业的职工应当依照中国法律、法规的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第五十条 外资企业进口下列物资,依照中国税法的有关规定减税、免税:

(一)外国投资者作为出资的机器设备、零部件、建设用建筑材料以及安装、加固机器所需材料;

(二)外资企业以投资总额内的资金进口本企业生产所需的自用机器设备、零部件、生产用交通运输工具以及生产管理设备;

(三)外资企业为生产出口产品而进口的原材料、辅料、元器件、零部件和包装物料。

前款所述的进口物资,经批准在中国境内转卖或者转用于生产在中国境内销售的产品,应当依照中国税法纳税或者补税。

第五十一条 外资企业生产的出口产品,除中国限制出口的以外,依照中国税法的有关规定减税免税或者退税。

第八章 外汇管理

第五十二条 外资企业的外汇事宜,应当依照中国有关外汇管理的法规办理。

第五十三条 外资企业凭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发给的营业执照,在中国境内可以经营外汇业务的银行开立帐户,由开户银行监督收付。

外资企业的外汇收入,应当存入其开户银行的外汇帐户;外汇支出,应当从其外汇帐户中支付。

第五十四条 外资企业因生产和经营需要在中国境外的银行开立外汇帐户,须经中国外汇管理机关批准,并依照中国外汇管理机关的规定定期报告外汇收付情况和提供银行对帐单。

第五十五条 外资企业中的外籍职工和港澳台职工的工资和其他正当的外汇收益,依照中国税法纳税后,可以自由汇出。

第九章 财务会计

第五十六条 外资企业应当依照中国法律、法规和财政机关的规定,建立财务会计制度并报其所在地财政、税务机关备案。

第五十七条 外资企业的会计自公历年的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第五十八条 外资企业依照中国税法规定缴纳所得税后的利润,应当提取储备基金和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储备基金的提取比例不得低于税后利润的10%,当累计提取金额达到注册资本的50%时,可以不再提取。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的提取比例由外资企业自行确定。

外资企业以往会计的亏损未弥补前,不得分配利润;以往会计未分配的利润,可与本会计可供分配的利润一并分配。

第五十九条 外资企业的自制会计凭证、会计帐簿和会计报表,应当用中文书写;用外文书写的,应当加注中文。

第六十条 外资企业应当独立核算。

外资企业的会计报表和清算会计报表,应当依照中国财政、税务机关的规定编制。以外币编报会计报表的,应当同时编报外币折合为人民币的会计报表。

外资企业的会计报表和清算会计报表,应当聘请中国的注册会计师进行验证并出具报告。

第二款和第三款规定的外资企业的会计报表和清算会计报表,连同中国的注册会计师出具的报告,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报送财政、税务机关,并报审批机关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备案。

第六十一条 外国投资者可以聘请中国或者外国的会计人员查阅外资企业帐簿,费用由外国投资者承担。

第六十二条 外资企业应当向财政、税务机关报送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并报审批机关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备案。

第六十三条 外资企业应当在企业所在地设置会计帐簿,并接受财政、税务机关的监督。

违反前款规定的,财政、税务机关可以处以罚款,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以责令停止营业或者吊销营业执照。

第十章 职工

第六十四条 外资企业在中国境内雇用职工,企业和职工双方应当依照中国的法律、法规签订劳动合同。合同中应当订明雇用辞退、报酬、福利、劳动保护、劳动保险等事项。

外资企业不得雇用童工。

第六十五条 外资企业应当负责职工的业务、技术培训,建立考核制度使职工在生产、管理技能方面能够适应企业的生产与发展需要。

第十一章 工会

第六十六条 外资企业的职工有权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的规定,建立基层工会组织,开展工会活动。

第六十七条 外资企业工会是职工利益的代表,有权代表职工同本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并监督劳动合同的执行。

第六十八条 外资企业工会的基本任务是:依照中国法律、法规的规定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协助企业合理安排和使用职工福利、奖励基金组织职工学习政治、科学技术和业务知识,开展文艺、体育活动;教育职工遵守劳动纪律,努力完成企业的各项经济任务。

外资企业研究决定有关职工奖惩、工资制度、生活福利、劳动保护和保险问题时,工会代表有权列席会议。外资企业应当听取工会的意见,取得工会的合作。

第六十九条 外资企业应当积极支持本企业工会的工作,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的规定,为工会组织提供必要的房屋和设备,用于办公会议、举办职工集体福利、文化、体育事业。外资企业每月按照企业职工实发工资总额的2%拨交工会经费,由本企业工会依照中华全国总工会制定的有关工会经费管理办法使用。

第十二章 期限、终止与清算

第七十条 外资企业的经营期限,根据不同行业和企业的具体情况,由外国投资者在设立外资企业的申请书中拟订,经审批机关批准。

第七十一条 外资企业的经营期限,从其营业执照签发之日起计算。

外资企业经营期满需要延长经营期限的,应当在距经营期满180天前向审批机关报送延长经营期限的申请书。审批机关应当在收到申请书之日起30天内决定批准或者不批准。

外资企业经批准延长经营期限的,应当自收到批准延长期限文件之日起30天内,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第七十二条 外资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终止:

(一)经营期限届满;

(二)经营不善,严重亏损,外国投资者决定解散;

(三)因自然灾害、战争等不可抗力而遭受严重损失,无法继续经营;

(四)破产;

(五)违反中国法律、法规,危害社会公共利益被依法撤销;

(六)外资企业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已经出现。

外资企业如存在前款第(二)、(三)、(四)项所列情形,应当自行提交终止申请书,报审批机关核准。审批机关作出核准的日期为企业的终止日期。

第七十三条 外资企业依照本实施细则第七十二条第(一)、(二)、(三)、(六)项的规定终止的,应当在终止之日起15天内对外公告并通知债权人,并在终止公告发出之日起15天内,提出清算程序、原则和清算委员会人选,报审批机关审核后进行清算。

第七十四条 清算委员会应当由外资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债权人代表以及有关主管机关的代表组成,并聘请中国的注册会计师、律师等参加。清算费用从外资企业现存财产中优先支付。

第七十五条 清算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召集债权人会议;

(二)接管并清理企业财产,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目录;

(三)提出财产作价和计算依据;

(四)制定清算方案;

(五)收回债权和清偿债务;

(六)追回股东应缴而未缴的款项;

(七)分配剩余财产;

(八)代表外资企业起诉和应诉。

第七十六条 外资企业在清算结束之前,外国投资者不得将该企业的资金汇出或者携出中国境外不得自行处理企业的财产。外资企业清算结束,其资产净额和剩余财产超过注册资本的部分视同利润,应当依照中国税法缴纳所得税。

第七十七条 外资企业清算结束,应当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手续,缴销营业执照。

第七十八条 外资企业清算处理财产时,在同等条件下,中国的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有优先购买权。

第七十九条 外资企业依照本实施细则第七十二条第(四)项的规定终止的,参照中国有关法律、法规进行清算。

外资企业依照本实施细则第七十二条第(五)项的规定终止的,依照中国有关规定进行清算。

第十三章 附则

第八十条 外资企业的各项保险,应当向中国境内的保险公司投保。

第八十一条 外资企业与其他公司、企业或者经济组织以及个人签订合同,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八十二条 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以及在国外居住的中国公民在大陆设立全部资本为其所有的企业,参照本实施细则办理。

第八十三条 外资企业中的外籍职工和港澳台职工可带进合理自用的交通工具和生活物品并依照中国规定办理进口手续。

外商独资企业法细则 篇2

关键词:独资企业,独资公司,设立条件,承担法律责任

收录日期:2012年8月9日

目前, 社会上存在个人独资企业与独资公司这样身份的企业形式。许多公民认为这两种身份的企业形式实际上就是一种企业形式, 只不过是称呼不同, 其实有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个人独资企业与独资公司是两种互不相同、形态各异的企业形式。在我国法律面前, 它们享受不同的法律待遇, 有着不同的法律条文。

一、设立条件不同

个人独资企业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简称《个人独资企业法》在中国境内设立, 由一个自然人投资, 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 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实体。独资公司简称“一人公司”、“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或“独股公司”, 是指由一名股东 (自然人或法人) 持有公司的全部出资的有限责任公司。通过法律对个人独资企业及独资公司设定了概念, 同时通过概念, 我们可以分析个人独资企业及公司设立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不同:

1、投资人。

由于个人独资企业所设立的地区在中国境内, 同时由一个自然人投资, 即要求投资人是一个中国国籍公民。如果是非中国国籍公民所设立的独资企业不适用于该法律条文, 而适用于外商独资企业法。同时, 国家机关、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或者国家授权的部门、企业、事业单位等都不能作为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立人。而独资公司的投资人是指只有一个自然人股东或者法人股东投资, 这就说明独资公司的投资人除了个人外, 同时个人独资公司不允许的国家机构、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或者国家授权的部门、企业、事业单位等都能作为个人独资公司的设立人。

2、企业名称。

个人独资企业的名称应当符合国家关于企业名称登入管理的有关规定, 企业名称应与其责任形式及从事的营业项目相符合, 可以叫厂、店、部、中心、工作室等, 不得适用“有限”、“有限责任”或者“公司”字样。独资公司的名称可以叫“有限”、“有限责任”或者“公司”的字样。

3、注册资本及申报出资。

《个人独资企业法》对设立个人独资企业的出资数额未作限制。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实施个人独资企业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规定, 投资人申报的出资额应当与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相适应。投资人可以个人财产出资, 也可以家庭共有财产作为个人出资。以家庭共有财产作为个人出资的投资人应当在设立 (变更) 登记申请书上予以注明。《公司法》对设立一人有限责任的公司的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10万元, 股东应当一次足额缴纳公司章程规定的出资额, 不允许分期缴付出资。

二、承担法律责任

个人企业是非法人企业而独资公司是法人企业。在我国法律体系中是这样界定非法人企业和法人企业。非法人企业是指合法成立, 有一定组织机构和财产, 但又不具备法人资格, 可以以自己的名义从事相关民事活动的组织, 相对于非法人企业, 法人企业能够以企业自己的名义独立享有法定权利和承担法定义务。个人独资企业由一个自然人出资, 投资人对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责任。例如:甲公民创办了一个工厂是个人独资企业。该企业在2012年1月解散, 解散时, 厂欠B公司债务100万元而企业解散时, 企业财产只有80万元, 则先用企业的80万元偿还B公司的100万元, 尚未偿还的20万元, 用甲公民的个人财产进行偿还。在权利义务上, 企业和个人是融为一体的, 企业的责任即投资人个人的责任, 企业的财产即投资个人的财产。个人独资企业虽不具有法人资格, 但却是独立的民事能力;可以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独资公司是由一个自然人或一个法人股东, 投资人对公司的债务以投资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例如上面的例题中, 甲公民创办的是独资公司, 其他方面相同, 则尚未偿还的20万元, 甲公民不再进行偿还。在权利义务上, 公司的财产虽然源于股东的投资, 但股东一旦将财产投入公司, 便丧失对该财产的直接支配的权力, 只享有公司的股权, 而公司享有对该财产的支配权力, 即法人财产权。法人财产权是指公司拥有由股东投资形成的法人财产, 并依法对财产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力。因此, 投资于公司的财产需要通过对资本的注册与股东的其他财产明确分开, 在公司成立后, 股东不得抽逃投资, 或者占用、支配公司的资金、财产。

三、企业获得利润后所缴纳的所得不同

企业所得税, 是以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是现代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开征的重要税种, 是市场经济国家参与企业利润分配, 正确处理国家与企业分配关系的一个重要税种。考虑到社会中从事生产经营经济主体的组织形式多样, 为充分体现税收公平、中性的原则, 《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在中国境内, 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 (统称企业) 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 缴纳企业所得税。同时, 考虑到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属于自然人性质企业, 没有法人资格, 股东承担无限责任, 不适用《企业所得税》而适用《个人所得税》, 从而避免了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者的双重征税问题。

例如:甲公民分别投资A、B两个企业, A为个人独资企业, B为个人独资公司。2011年两企业分别获得100万元的利润。则:A企业缴纳个人所得税=33.525万元;B企业缴纳企业所得税=100万元×25%=25万元。如果B公司向甲公民分配利润50万元, 则甲公民需要再加纳个人所得税, 则存在双重纳税问题。

四、经营权的分离程度

在市场经济中, 许多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 而公司的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分离, 即公司的所有者高薪聘请有能力的管理者管理企业。而个人独资企业, 由于企业的规模不是很大, 企业的所有者没有经济能力或者经济能力不能够聘请专业人员管理企业, 即个人独资企业的所有者自己管理自己的企业。因此, 公司的经营权和所有权高度分离, 而个人独资企业的分离程度较小。

总体而言, 个人独资企业和独资公司是有一定的区别。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中级会计资格《经济法》.2011.11.

[2]高永沛, 任洁主编.新编经济法教程.河海大学出版社, 2010.

外商独资企业法细则 篇3

[关键词] 外商投资企业 投资决策 企业物流建设

From foreign invested enterprise investment decision about to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of enterprise logistics

WangRuYun WangReEr: ningbo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dagang development co., LTD.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England

[abstract] in the current enterprise cost rise and the dollar continued depreciation of the business environment, only by improving the logistics management level, only then may increas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improve the profit. This paper's investment promotion and capital introduction ningbo important BeiLunOu - the actual situation about to speed up the enterprise logistics construction necessity and improve enterprise logistics management level of way.

[key words] foreign investment enterprise investment decision enterprise logistics construction

2008年5月1日,杭州湾跨海大桥正式开通,位于宁波市北仑区的梅山岛保税港区也已被国务院批准成立,进入建设阶段,这对宁波市招商引资工作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笔者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接触过许多来宁波开发区投资的外商,通过与他们交流,了解了外商投资决策的程序和影响决策的因素,认识到外商在投资过程中,对物流的重视程度,同时也加深了对物流的理解,笔者认为在当前企业成本上升、美元持续贬值的经营环境下,只有提高物流管理水平,才可能增加企业竞争力,提高利润。本文拟结合宁波市招商引资重地——北仑区的实际情况谈谈加快企业物流建设的必要性以及提高企业物流管理水平的途径。

一、物流是第三利润源泉

1.物流的概念

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一词源于国外,最早出现于美国,1915年阿奇·萧在《市场流通中的若干问题》一书中就提到物流一词,并指出“物流是与创造需求不同的一个问题”。现在欧美国家把物流称作Logistics的多于称作Physical Distribution的。Logistics包含生产领域的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中的物料搬运与厂内物流和流通过程中的物流或销售物流即Physical Distribution,可见其外延更为广泛。物流可以定义为“是指物质实体从供应者向需求者的物理移动,它由一系列创造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的经济活动组成,包括运输、保管、配送、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及物流信息处理等多项基本活动,是这些活动的统一”。

2.企业物流

物流的分类方法包括宏观物流和微观物流、社会物流和企业物流及国际物流和区域物流等。

企业物流是从企业角度上研究与之有关的物流活动,是具体的、微观的物流活动的典型领域。可以区分为以下具体的物流活动:

(1)企业生产物流 :企业生产物流指企业在生产工艺中的物流活动,实际上已构成了生产工艺过程的一部分。企业生产过程的物流大体为:原料、零部件、燃料等辅助材料从企业仓库或企业的“门口”开始,进入到生产线的开始端,再进一步随生产加工过程一个一个环节地流,在流的过程中,本身被加工,同时产生一些废料、余料,直到生产加工终结,再流至产成品仓库,便终结了企业生产物流过程。

(2)企业供应物流

企业为保证本身生产的节奏,不断组织原材料、零部件、燃料、辅助材料供应的物流活动,这种物流活动对企业生产的正常、高效进行起着重大作用。

(3)企业销售物流

企业销售物流是企业为保证本身的经营效益,不断进行销售活动,将产品所有权转给顾客的物流活动。

(4)企业废弃物回收物流

企业在生产、供应、销售的活动中总会产生各种边角余料和废料,这些东西的回收是需要伴随物流活动的,回收物品处理不当,往往会影响整个生产环境,甚至影响产品质量,也会占用很大空间,造成浪费。

3.物流是“第三利润泉”

我们曾接触过这样一个项目,计划把位于加拿大和美国交界的阿拉斯加冰川水通过30万吨散装货轮运到中国,通过管道分装,再通过装瓶灌装送至市场。这个项目是否可行的关键就是物流,可以说,物流成本对这个项目具有“一票否决权”。许多投资项目能否在中国成功落户与这个例子一样,关键取决于物流效率。在今天的国际工商业界,降低物流供应链的成本已经成为经营管理的首选重点。物流领域已成为继降低资源(人工和材料)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及通过扩大市场销售获取更多利润之后的“第三利润源泉”。

二、北仑区企业物流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

尽管我国物流业近几年有了较快发展,许多企业也对物流管理有了一些认识,但通过对北仑区内的内、外资企业的调查、了解,我们发现,一些外资企业,已经导入准时制生产方式,物流效率较高,对物流理念的理解比较深入,在仓库设置、物品存放、运输等各环节,都有具体设计规划、标识,实施也比较到位。而一些民营企业与这些外资企业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面在下面几个方面:

1.物流理念认识不足

企业经营者,重生产轻管理、重工艺轻物流,对现代物流对新经济时代中企业生产营销的巨大支撑作用和“第三利润源泉”的潜在能力缺乏应有的认识,墨守成规,缺乏物流革新精神。

2.企业的组织机构设计不合理、不科学

企业的计划、采购、供应、存储、运输等物流活动分属于各职能部门,各部门和各物流环节因没有统一管理,只对上级负责、容易强调部门利益而没有全局观念。

3.物料储放、运输混乱

企业总体布局一般没有进行物流的规划设计,企业现有的总体或局部的物流格局不清晰,物料流混乱,物料流转时间长,交货周期长,空间浪费大。

4.物流信息管理的基础工作薄弱、效率低

采购信息、供货信息、供货质量信息、库存中各种物资的历史分布等物流的基础数据没进行很好的归纳整理;没有利用看板管理、颜色管理等目视管理方法进行信息共享,信息网络没建立。

5.物流基础设施不完善

技术装备落后、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低。

6.物流成本方面管理滞后

相关物流系统一般没有采取总成本控制、物流成本模糊,分部门核算时总成本不清,各种物资、人员、设备设施和时间效率的浪费现象普遍存在,没有采用先进的物流比较成本。

三、如何提高企业物流管理水平

可以说我国的企业现在都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因为即使在国内,也有众多外资企业同我们竞争。如果要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必须降低物流总成本,提高物流管理水平。

1 .物流管理的定义

物流管理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根据物质资料实体流动的规律,应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

物流管理的内容包括:

(1)对物流活动诸要素的管理,包括运输、储存等环节的管理;

(2)对物流系统诸要素的管理,即对其中人、财、物、设备、方法和信息等六大要素的管理;

(3)对物流活动中具体职能的管理,主要包括物流计划、质量、技术、经济等职能的管理等。

2.物流系统化

物流系统就是指在企业活动中的各种物流功能,随着采购、生产、销售活动而发生,使物的流通效率提高的系统。这种系统大致可由作业系统和信息系统两个系统组成。

(1)作业系统就是在运输、保管、配送、装卸、包装等作业中,引入各种技术,以求自动化和效率化,同时,使各功能之间能完满地联接起来的系统。

(2)信息系统也称物流信息系统,在企业活动中和其他的功能——采购、生产、销售系统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使从定货到发货的信息活动更完满化,从而提高物流作业系统的效率。

3.提高物流管理水平的具体对策

(1)建立企业物流成本构成模式与物流管理会计制度

在很多企业中,物流成本在企业销售成本中占了很大的比例,企业物流总成本是企业产品在实物运作过程中,如包装、装卸、储存、流通加工、物流信息处理等各个环节所支出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总和。企业要明确物流成本的构成,全面、正确的把握包括企业内外发生的所有物流成本在内的企业整体物流成本,以企业整体成本为对象削减物流成本,建立企业物流成本的构成模式,从原来财务成本费用中剥离出属于物流成本范畴的内容,能准确判断和计算企业现有物流成本及其构成情况。分析和比较物流成本与制造成本,物流费用与其他费用之间的关系,建立科学的物流管理会计制度,使物流成本管理与财务会计在系统上联结起来,切实掌握物流系统的成本。分领域全面清理物流系统的资源配置,建立物流成本数据库,建立物流成本科学的比较依据。

(2)在企业内部,充分利用7S、看板管理、颜色管理等手法,加快企业物流速度,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物流速度越快,所需流动资金越少,同时,尽可能减少流通环节和节约物流时间,尽可能直运输、减少物资集中和分散运输的次数,实现效率化的配送,从而加快企业物流速度,降低企业物流总成本。

(3)在企业外部,与上、下游企业配合,构建一体化物流战略

企业要努力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合作形成一体化供应链。实现由生产企业、销售企业、消费者组成的供应链的整体化和系统化,构筑一体化物流战略,使整个供应链利益最大化,从而有效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和供应链成本。

(4)借助第三方物流公司或成立物流子公司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在控制物流成本方面,欧美国家采用较多的是物流的外包,或称第三方物流或合同制物流。它是利用企业外部的分销公司、储运公司或第三方货运人执行本企业的物流管理或产品分销职能的全部或部分。其范围可以是对传统运输或仓储服务的有限的简单购买,或者是广泛的,包括对整个供应链管理的复杂的合同。

除了通过将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来削减物流成本外,建立企业物流子公司也是货主企业控制物流费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物流业务仍然处于货主企业的总体控制之下,与此同时,通过子公司的独立经营,来实现物流成本的下降。成立物流子公司后,一方面由于物流子公司是一个自负盈亏的独立经营实体,因而在内部费用管理上会更有效,可以更好地消除设施、设备的重复投资、人员费用过大等现象,遏制物流成本上升的一些主要因素;另一方面,从各经营公司来说,物流作业全部外包给物流子公司,物流费用支出将能在财务报表上明确地表示出来,进而有利于促进各经营公司销售上的成本效益管理,提高经济运行质量。

在北仑区的一些大型石化、钢铁企业,已经采取第三方物流的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如何更好地通过招商工作提高北仑区企业物流管理水平

1.充分利用港口优势,引进高水平的物流企业,促进北仑区物流企业发展

宁波市北仑区“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奋斗目标:把北仑区域建设成为长三角南翼的国际航运中心和服务全省、辐射华东的区域性港口物流中心;2006年2月,宁波市“十一五”规划再次确定,北仑临港产业区是宁波市临港大工业基地、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重要组成部分,要大力发展石化、能源、钢铁等临港工业和现代物流业。拥有天然深水良港的北仑区,区位优越,港口集疏运网络正在逐步建成,发展港口物流产业的条件得天独厚,世界港口发展的经验证明,要成为国际航运中心,首先要成为区域物流中心。因此,在今后招商工作中,我们要加强对国际知名物流公司的宣传,吸引这些高水平物流公司来北仑区投资。由世界500强企业马士基集团投资的宁波龙星物流有限公司,去年上半年落户北仑,该项目现已投产年可处理25万TEU。

引进第三方物流公司,为北仑区企业第三方物流提供良好的选择。初步调查预测,2007年区域内大中企业物流业外包达30多亿元,按照规划,北仑区2020年1000亿元的GDP,相应所产生的企业配送物流服务增加值将至少达100亿元,地方将增收至少5亿元。

2.建立运作物流园区。我们必须加快建设区域大型物流园区,按照市场运行机制,实行企业化经营,按照国际通行办法,建设、管理、运营物流园区;整合现有物流资源,提升物流的组织化程度,引进先进的物流管理理念与技术,提升总体的经营管理水平,吸引区内外物流企业以及货代、船代企业进驻园区。并通过与国际知名物流企业的整体或部分嫁接,尽快建设起适合市场需求的现代港口大物流运作平台。

外商独资企业法细则 篇4

[ 項目名稱 ] 外商投資醫療機構設置審核公開細則 [ 受理機構 ] 浙江省衛生廳醫政處

[ 聯 係 人 ] 王 楨

[ 被許可人 ] 個人和企業(組織)[ 項目類型 ] 行政許可事項 [ 聯繫方法 ](0571)87709041 [ 有無收費 ] 無

[ 承諾期限 ] 省衛生廳自受理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提出初審意見報衛生部。

[ 實施行政許可依據 ]

根據《中外合資、合作醫療機構管理暫行辦法》、《區域衛生規劃工作的指導意見》及《浙江省衛生廳關於實施政務公開實施方案》,制定本細則。

1、服務對象:中、外醫療機構、公司、企業和其他經濟組織。

2、服務內容:中、外醫療機構、公司、企業和其他經濟組織,在中國境內以合資或者合作形式設立醫療機構的審核。

[ 申報條件 ]

[ 材料明細 ]

(1)設置醫療機構申請表;

(2)合資、合作雙方法人代表簽署的項目建設書及中外合資、合作醫療機構設置可行性研究報告;

(3)合資、合作雙方各自的註冊登記證明(複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複印件)和銀行資信證明;

(4)國有資産管理部門對擬投入國有資産評估報告確認文件;

(5)市級衛生行政部門的初審意見,當地區域衛生規劃和醫療機構設置規劃。

[ 辦理流程 ]

設置中外合資、合作醫療機構,必須符合當地區域衛生規劃和醫療機構設置規劃。經所在地市級衛生行政部門初審合格後,向省衛

生廳受理中心提交資料.無

[ 表格下載 ]

[ 網上受理 ]

無 [ 結果查詢 ]

無 [ 主要監管措施 ]

嚴格按照《浙江省衛生廳關於推行政務公開實施方案》和《浙江省衛生廳政務公開投訴處理辦法》執行。

外商独资企业章程范本 篇5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宗旨经营范围

第三章 投资总额与注册资本

第四章 董事会

第五章 经营管理机构

第六章 税务、财务会计、外汇管理

第七章 保 险

第八章 利润 提取

第九章 职 工第十章 工会组织

第十一章 期限 终止 清算

第十二章 规章制度

第十三章 附 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及其实施细则,________公司(投资者,也可以是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拟在________________成立外商独资企业:“ ________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特制定本公司章程。

第二条 公司的名称为:________有限公司。

英文名称为:

公司法定地址为:

第三条 投资方为:

英文名称;

法定地址:

英文地址:

法定代表人:职务:国籍:

第四条 公司为有限责任公司。投资者对公司的责任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

第五条 公司为中国法人,受中国法律的管辖和保护,其一切活动必须遵守中国的法律、法令和有关条例规定。

第六条 公司宗旨:

第七条 公司经营范围:

第八条 公司经营规模:

第九条 公司产品在境内外销售,外销________%,内销________%。外汇收支由公司自行平衡。

第十条 公司的投资总额:________公司注册资本:________

投资总额与注册资本之间的差额由公司贷款解决。

第十一条 出资方式:

第十二条 公司注册资本的增加或转让应由董事会一致通过后并报原审批机构批准,向原登记机构办理登记手续。

第十三条 投资额者在缴清出资额后,经公司聘请在中国注册的会计师验资,由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验资报告书。验资报告书的主要内容是:出资者名称、出资内容,出资日期、发给验资报告书日期等。

第十四条 公司在经营期内,不得减少其注册资本数额;

第十五条 公司注册资本的增加、转让,应由董事会一致同意后,报原审批________机构批准,并向原登记机构办理变重登记手续。

第十六条 公司设董事会,董事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关。董事长是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董事会成立之日即是公司营业执照签发之日。

第十七条 董事会决定公司的一切重大事宜,其职权主要如下:

1、决定和批准总经理提出的重要报表(如经营规划、营业报告、资金、借款等);

2、批准财务报表、收入预算、利润分配方案;

3、通过公司的重要规章制度:

4、决定建立分支机构、修改公司章程;

5、讨论决定公司停产或与其它经济组织合并。

6、决定聘用总经理、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总会计师、审计师等高级管理人员;

7、负责公司终止和期满时的清算工作;

8、其它应由董事会决定的重大事宜。

第十八条 董事会由________名董事组成,均由投资者委派。董事任期________年,连续委派可以连任。

第十九条 董事会董事长由投资者委派,设副董事长 名(由投资者委派)。

第二十条 董事会例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经三分之一以上的董事提议,可以召开董事会临时会议。

第二十一条 董事会会议原则上应在公司所在地召开,根据情况也可以在异地召开。第二十二条 董事会会议由董事长召集并主持,董事长缺席时,由董事长委托副董事长或其他董事负责召集并主持。

第二十三条 董事长应在董事会开会前2O天书面通知各董事,写明会议内容、时间和地点。

第二十四条 董事因故不能出席董事会会议,可以书面委托代理人出席董事会,如届时未出席也未委托代理人出席,当作为弃权。

第二十五条 出席董事会会议的法定人数为全体董事的三分之二,不够三分之二时,其通过的决议无效。

第二十六条 董事会每次会议须作详细的书面记录,并由全体出席董事签字,代理人出席时,代理人签字、记录文字使用中文。该记录由公司存档。

第二十七条 下列事项须经董事会一致通过:

1、修改公司章程;

2.终止和解散公司

3、调整公司注册资本。

4.向他方转让本公司的股权

5、将本公司的股权抵押给债权人

6.抵押公司资产;

7、公司与他人的合并或分立;

第二十八条 下列事宜须经董事会三分之二以上董事通过。

1、决定公司每年经营方针、经营计划及发展计划;

2、审查和批准财务预算、决算及会计报表;

3、审查和批准总经理提出的经营报告;

4、决定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

5.决定公司的劳动合同及各项规章制度;

6、决定公司的资金使用、贷款限额;

7、任免正、副总经理及其他由总经理提出的高级管理人员并决定其工资待遇。

8、按中国有关规定制订公司职工的福利制度;

9、决定公司的组织机构及增加和撤销下属职能部门。

第二十九条 公司设总经理1人,副总经理________人, 正、副总经理由董事会聘请,由投资者推荐。

第三十条 总经理直接对董事会负责,执行董事会的各项决定,组织领导公司的日常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工作,副总经理协助总经理工作,当总经理不在时,代理行使总经理的职责。

第三十一条 公司日常工作中重要问题的决定,应由总经理和副总经理联合签署方能生效,需要联合签署的事项由董事会具体规定。

第三十二条 总经理和副总经理任期为________年。经董事会聘请,可以连任。

第三十三条 董事长、副董事长和董事经董事会聘请,可兼任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及其它高级职务。

第三十四条 总经理、副总经理不得兼任其它经济组织的总经理或副总经理,不得参与其它经济组织对本公司的商业竞争行为。

第三十五条 公司设工程师、会计师和审计师等高级管理人员,由董事会聘请。

第三十六条 工程师、会计师、审计师等高级管理人员由总经理领导。会计师负责公司的财务会计工作。组织公司开展全面经济核算,实行经济责任制。审计师负责公司的财务工作,组织公司的财务收支和会计帐目,并向总经理

第三十七条 总经理、副总经理、工程师、会计师、审计师和其他高级职员请求辞职时,应提前一个月向董事会提出书面报告。

以上人员如有营私舞弊或严重失职行为的,经董事会决议,可随时解聘

第三十八条 公司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和条例规定缴纳各项税金。

第三十九条 公司职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有关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第四十条 公司的财务会计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财务管理规定》办理。第四十一条 公司会计采用公历年制,从公历每年一月一日起至十二月三十一日为一个会计。

第四十二条 公司的一切凭证、帐簿、单据、报表,用中文书写

第四十三条 公司采用人民币为记帐本位币,人民币同其它货币折算,按实际发生之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外汇牌价计算。

第四十四条 公司在中国银行或其它银行开立人民币及外币帐户。

第四十五条 公司采用国际通用的权责发生制和借贷记帐法记帐。

第四十六条 公司财务会计帐册上应记载如下内容:

1、公司所有的现金收入、支出数量;

2、公司所有的物资出售及购入情况;

3.公司注册资本及负载情况;

4、公司注册资本的缴纳时间,增加及转让情况。

第四十七条 公司财务部门应在每一个会计头三个月编制上一个会计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计算书,经审计师审核后提交董事会会议通过。

第四十八条 公司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法有关规定,由董事会决定其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

第四十九条 公司的有关外汇事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 的有关规定以及公司的规定办理。

第五十条 公司的各项保险,应当向中国境内的保险公司投保。投保险别

投保险值、保期等按照保险公司的规定,由公司董事会决定。

第五十一条 公司依照中国税法的有关规定,从缴纳所得税后的利润中提取储备基金、企业发展基金和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提取比例由董事会决定.

第五十二条 公司依法缴纳所得税和提取各项基金后的利润,归公司所有。

第五十三条 公司每年提取利润二次。提取的数额由董事会根据公司经营情况讨论决定。

第五十四条 公司上一个会计亏损弥补前不得分配利润,上一个会计末分的利润,可并入本会计的利润分配。

第五十五条 公司职工的招收、招聘、辞退、工资、福利、劳动保险、生活福利和奖励等事宜,按照《外商投资企业劳动管理规定》和北京市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五十六条 公司所需要的职工,可以由当地劳动部门推荐,或者劳动部门同意后由公司公开招收,但一律通过考试,择优录取。

第五十七条 公司有权对违反公司的规定和劳动纪律的职工给予警告、记过、降薪的处分,情节严重,可予以开除,对开除、处分的职工须报当地劳动人事部门备案。

第五十八条 职工的工资待遇,参照中国有关规定,根据公司情况由董事会决定;公司

随着生产发展,职工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提高,适当提高职工的工资。

第五十九条 职工的福利、奖金、劳动保护和劳动保险等事宜,公司将分别在各项制度中加以规定,确定职工在正常条件下从事生产和工作。

第六十条 公司的职工有权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规定,建立工会组织,开展工会活动。

第六十一条 公司工会是职工利益的代表。它的任务是:依法维护职工的民主权力和物质利益,协助公司安排和合理使用福利、奖励基金,组织职工学习政治、业务、科学、技术知识,开展文艺、体育活动。教育职工遵守劳动纪律,努力完成公司的各项经济任务。第六十二条 公司工会代表职工和公司签定劳动合同,并监督合同的执行。

第六十三条 公司研究决定有关职工奖惩、工资制度、生活福利、劳动者保 护、和保障问题时,工会代表有权列席,公司应当听取工会意见,取得工会的同意。

第六十四条 公司工会参加调解职员和公司之间发生的争议。

第六十五条 公司应当积极支持本企业工会的工作,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的规定,为工会组织提供必要的房屋和设备,用于办公、会议、举办职工集体福利、文化、体育事业。公司每月按公司职工工资总额的百分之二拨交工会经费,公司工会按照中华全国总工会制定的《工会经费管理办法》使用工会

第六十六条 经营期限为______年,自营业执照签发之日起计算,第六十七条 公司经营期满需延长经营期限,经董事会会议作出决议。应合营期满前六个月向原审批机构提交书面申请,经批准后方能延长,并向国家 工商商行政管理机构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第六十八条 公司若认为终止经营符合公司最大利益时,可提前终止经营。公司期满或提前终止经营,需要董事会召开全体会议作出决定,并报原审批机构批准。

第六十九条 公司经营期满或提前终止经营时,根据《北京市外商投资企业解散条例》,董事会应提出清算程序、原则和清算委员会人选,组成清算委员会,对公司依法按帐面净值进行清算。

清算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

1、召集债权人开会;

2、提出财物作价和计算依据;

3、接管并清理企业财产,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目录;

4、规定清算方案。

5、收回债权和清偿债务;

6、追回股东应缴而未缴的款项;

7、分配剩余财产。

第七十条 清算委员会任务是对公司财产、债权、债务进行全面清查,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目录,制定清算方案提请董事会通过后执行。

第七十一条 清算期间,清算委员会代表公司起诉或应诉。

第七十二条 清算委员会对公司的债务全部清偿后,其剩余的财产,归投资方。第七十三条 清算费用和清算委员会成员的酬劳应从公司现存财产中优先支付。

第七十四条 公司在清算结束前,投资者不得将本公司的资金汇出或者携出中国境外,不得自行处理企业财产。

第七十五条 清算结束后,公司应向原审批机构提出报告,并向原登记机构办理注销登记手续,缴回营业执照,同时对外公布。

公司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终止:

1、经营期限届满;

2、经营不善、严重下损、投资者诙定解散;

3、因自然灾害、战争等不可抗力而遭受严重损失、无法继续经营;

4、破产;

5、违反中国法律、法规、危害社会公共利益被依法撤销;

6、公司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已经出现。

第七十六条 公司结束后,其各种帐册由投资者保存。

第七十七条 公司由董事会制定的规章制度如下:

1、经营管理制度,包括所属各管理部门的职权与工作程序;

2、职工守则;

3、劳动工资制度;

4、职工考勤,升级与奖金制度;

5、职工福利制度;

6、财务制度

7、公司解散时的清算程序;

8、其它必要的规章制度。

第七十八条 本章程的修改,必须经董事会会议一致通过决议,并报原审批机构批准。第七十九条 本章程用中文书写。

第八十条 本章程须经审批机构批准才能生效,修改时亦同。

第八十一条 本章程由投资者法定代表于_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在____________签字。

外商独资企业转让协议书范本 篇6

转让方(以下简称甲方): 受让方(以下简称乙方):

某某有限公司(英文名Zaaaaaaaaaaaa以下简称公司)系一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登记设立的台港澳自然人独资有限责任公司,其注册资本为8888万美元,实缴资本为888万美元,法定代表人为某某,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88888888,公司地址为:某某某大道,营业期限至2088年11月11日。

因甲方欲将其投资经营的上述公司全部股权等整体转让给乙方,现甲、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及相关法律之规定,就甲方整体转让公司全部股权等事宜,经协商一致,达成如下协议:

第一条 转让标的、转让价格与付款方式

1、甲方是同意将公司整体以的价格转让给乙方,乙方同意按此价格受让公司。

2、乙方同意在本协议签订之日起

日内,将公司转让费按以下方式支付给甲方:。

第二条 公司的交付。

1、甲方应于协议签订后

日内向乙方交付公司,包括但不限于向乙方移交厂房所有权证书、机械设备、办公设备、公司印章及经营证照。厂房系租赁的,应提交《厂房租赁合同》。

2、本合同签订后,甲乙双方还应在个工作日内制作公司《资产明细表》,并在个工作日内办理交割。交割过程中,双方应互为对方工作提供便利条件。第三条 保证。

1、甲方保证其所持有的公司股权及公司所有的资产均是合法取得,不存在被人民法院冻结、拍卖的情形,没有设置任何抵押、质押、担保或存在其他可能影响乙方利益的瑕疵。

2、甲方保证乙方支付全部款项后,即享有该公司的100%股权及相应的权利和义务。

3、甲方承若签订本协议后不再对外作抵押、质押、担保、转让等任何可能影响受让方利益的处分行为,否则由此引起的责任,由甲方承担。

第四条 公司债权债务处理。

1、甲方应向乙方交付截止到签订协议之日止的《债权债务清单》,清单所列明的债权债务经乙方签字确认后由乙方享有承担。截止到签订协议之日止的《债权债务清单》未列明的债务由甲方承担。

2、本协议签订之日后,公司所产生的一切债权债务归乙方享有和承担。

第五条 职工安置

公司所有在职职工,在合同期限内乙方不得无故解除,工资待遇保持不变。若因此导致职工解除劳动关系的,所产生的公司债务与甲方无关。

第六条 办理变更手续的费用

办理变更手续的费用(包括手续费、税费等),由各方依法承担。第七条 违约责任

本协议签订后,若任何一方未能履行协议项下的义务或保证,除依照法律规定可以免责外,违约方应向守约方支付整体转让价格10%的违约金,造成经济损失大于违约金约定数额的部分应予赔偿。第八条 法律适用、争议的解决

本协议适用中国法,倘若发生争议,各方应友好协商,如果协商不成,则任何一方均可向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起诉,第九条

协议生效的条件

本协议自甲乙双方签字后生效。本协议一式叁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报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一份,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

乙方:

日期:

日期: 附件:

1、双方身份资料、公司企业登记资料

2、《厂房所有权证书/使用权证明/租赁合同》、业主同意转租证明

3、《资产明细表》

外商独资企业法细则 篇7

一、大同市外商投资企业基本情况

1. 企业总数及企业类型:

截至2013年底, 大同市正常运行的外商投资企业有35家。其中:中外合资企业19家, 占企业总数的54.29%;中外合作企业4家, 占企业总数的11.42%;外商独资企业12家, 占企业总数的34.29%。中外合资企业占比较大。

2. 行业分布情况:

煤炭、石材及其他矿物开采加工业共10家, 占28.57%;专用设备制造业7家, 占20%;风力发电5家, 占14.29%;公路运输业4家, 占11.43%;天然气及其他化学原料业3家, 占8.57%;医药制造业2家, 占5.71%;垃圾处理2家, 占5.71%;餐饮业1家, 占2.86%;零售业1家, 占2.86%。

3. 企业盈利及纳税情况 (2012年度数据) :

35家企业中, 盈利企业14家, 占企业总数的40%, 共盈利35043万元人民币;利润为0, 即不亏不盈或利润已于年底分配的企业5家, 占企业总数的14.28%;亏损企业16家, 占企业总数的45.71%, 共亏损15880万元人民币。盈利企业共缴纳所得税7840万元人民币。

4. 全年投资情况:

外商投资连年下降。一是新登记外商投资企业大幅下降。2012年只有2家外商投资企业办理登记, 仅为2011年的1/5。而2013年没有新成立外商投资企业。二是外方注册资本到位大幅下降。2012年外方注册资本金共到位4322.13万美元, 同比下降69.02%, 2013年外方注册资本金共到位2240万美元, 同比下降48.17%。

二、外商投资企业存在的问题

1. 老企业逐年递减, 新登记企业存活率不高。

2013年底大同市存量企业35家, 同比下降10.26%。同时2012年新登记2家企业, 但在办理登记和开户之后便不再继续, 目前这两家企业办理注销手续, 新企业存活率不高。

2. 外商投资结构不合理, 资源性行业较多, 公益性行业和高科技、高技术行业微乎其微。

大同市外商投资企业中开采煤炭、石材及其他矿物资源类的占比高达28.57%, 而技术含量高、深加工、污染环境小的绿色农业、高科技产品领域投入几乎为空白。

3. 企业整体经营状况不佳, 半数以上亏损。

分析其原因:一是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 劳动力成本逐渐提高等因素导致企业费用加大利润下滑;二是受全球经济不景气、国外市场萎缩的影响, 企业出口减少;三是人民币升值, 出口利润下降;四是部分企业经营管理不善, 对市场需求把握不准造成产品积压, 企业运转困难;五是个别企业为逃避纳税, 账面体现亏损。

4. 企业名存实亡, 外债无法处理。

个别企业已人去楼空, 但没有办理注销事宜, 所借外债已处于呆账状态。如大同××有限公司有外方股东贷款1750.8万美元、××药业有限公司有外方股东贷款451.7万美元, 而这两家企业已联系不上。

5.“外转内”但不办股权对价款支付事宜。

外商投资企业早已转为内资企业, 但并不来外汇管理部门办理转股及注销事宜。如山西××有限公司等三家外资企业。已拥有内资企业营业执照, 毫不理会外汇管理部门的转股付汇及外汇注销事宜。

6. 外资企业终止但不办外汇注销事宜。

三、政策建议

1. 建立“外债剥离”制度。

针对外商投资企业名存实亡, 所借外债处于呆账的情况, 建议对企业自行举借的外债建立“外债剥离”制度, 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剥离出外债统计系统, 使外债统计数据不再虚高, 更为准确, 为制定外汇政策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

2. 加强各管理部门的政策协调。

各管理部门应加强政策协调及相互沟通, 如:工商管理部门在为外资转内资企业领取中资营业执照时, 应审核企业的“外汇登记注销证明”, 在确认其办理完“股权对价款汇出境外”后再为其领取“中资企业的营业执照”, 使那些企图通过办理外商投资企业“投入资金”, 进而再摇身一变转为中资企业的洗钱行为望而却步。

3. 合理引导外资的投资方向。

发改委在外商投资企业立项的审批及商务部门批准成立外商投资企业时, 一是要从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出发, 将外资吸引到国民经济最需要的产业上, 以促进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和合理布局。二是要结合本市具体情况及全国行业发展情况, 对市场饱和的行业加以限制。如大同市的制药行业已饱和。所以有关部门在立项、批准成立此类行业的企业时要严加限制。三是要考虑大同市的环境保护, 环境好坏直接关系到居民的身体健康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是首要问题, 所以对容易造成污染的行业要严加限制。而对于环境保护的项目要加以鼓励, 如废物回收、垃圾处理的项目要给予优先、优惠政策。四是由于资源的不能再生性, 对经营范围以开发资源为主的企业要加以限制。五是要推动土特产品、自然野生食品的深加工和出口创汇。

4. 中方合资者要认清合资外方的真实意图, 避免成立后便失败的“短命企业”。

一是在合资前要向商务部门、外汇部门等咨询有关政策。二是通过外汇指定银行的全球网络系统及其它途径对合资外方进行资信调查。三是在合资双方订立合同时, 中方要仔细斟酌合同的每条每款, 注意保护自身的利益, 不抱“为引资而图小利”的侥幸心理。四是管理部门在批准企业的合同、章程时要严格把关, 防止不公平合同或变相搞固定回报的假投资、真套利的现象发生。

摘要:外商投资企业是我国经济成分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针对存在的问题, 文章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外资企业,问题,建议

参考文献

外商独资企业法细则 篇8

民营经济的“异军突起”和外商对华投资的“一枝独秀”,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两大亮点,其中,民营企业和外商的配套协作无疑是推动彼此快速发展或强劲增长的动力。

为总结和推广我国民营企业与外商配套协作的经验,推动民营企业与外资在更广的领域和更深的层次上展开配套协作,做强做大配套产业,《中国城市经济》杂志社和《国际商报·中国外资周刊》将于12月4日—5日在北京联手推出“首届民营资本与外商配套协作论坛”。

此次论坛是国内举办的第一个全国性的配套协作论坛。论坛将邀请国家领导人、国务院有关部委的领导、外国驻华使领馆高级官员、全球500强企业的高层主管、知名的专家学者到会。分别就民营企业如何寻找适合自身实际的与外商配套协作的机会、外资企业配套协作战略的新走向及民营企业的机会空间、民营企业在哪些领域易找到配套协作的机会、政府在配套协作中的作为以及如何促进配套协作市场的形成和发展、配套信息平台的建设与配套协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配套协作与各地开发区的招商引资、民营企业如何进入外资的核心配套协作层、民营企业与台商配套协作的六大机遇、影响民营企业进入外资产业链的难点、配套协作与产业集群优势等议题进行演讲,以期为与会的来宾提供一场集权威性、实用性、大信息量为特色的民营企业与外商配套协作的“智慧盛宴”。

不论您身处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台资或港资企业的管理层,还是在当地主管民营经济或外资工作、亦还是担任各级工商联、商会、开发区、招商局的负责人等,我们均盛情地邀请您,期待在这初冬的季节里,与您相聚、相识,共谋配套协作产业的发展大计。

一、组织机构:《中国城市经济》杂志社、《国际商报·中国外资周刊》

二、报到时间:2004年12月3日

三、论坛时间:2004年12月4日、5日

四、论坛地点:北京

五、费用:2880元/人(含会务费、资料费、午餐、照片等)

六、报名办法:请将已填好的(出席确认表)传真至论坛组委会会务组,会务费请汇至以下地址及帐号:

汇款地址:北京海淀区长春桥路新起点嘉园4号楼807室(邮编:100089)

帐户名称:《中国城市经济》杂志社

开户行:中国银行北京西城区支行苏州桥分理处

帐号:14605608091001

报名处(论坛组委会)《中国城市经济》杂志社

联系人:李小姐、何小姐联系电话:010-82562431/82563039

传真:010-82562431/82563039

《晋城市总体发展战略与近期行动方略研究》推介

《晋城市总体发展战略与近期行动方略研究》是山西省城市经济学会研究丛书之一,是同名课题研究成果集成。编委会主任为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山西省城市经济学会会长万良适同志,主编为山西省城市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吴德春同志。

上一篇:口语大赛活动方案下一篇:高考病句复习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