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学审稿标准

2024-10-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食品科学审稿标准(精选3篇)

食品科学审稿标准 篇1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颁布实施以来,中国食品安全工作取得积极进展,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中向好,但影响和制约中国食品安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新一届政府改革完善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着力建立最严格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加快构建食品安全法治秩序,积极推进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不断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全会精神,巩固监管体制改革成果,完善监管制度机制,创新监管方式方法,破解食品安全监管难题,有必要对《食品安全法》进行修订。

修订过程

国务院已将《食品安全法》修订列入立法计划。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高度重视《食品安全法》修订工作,按照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原则,制定工作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和专家指导组;梳理当前食品安全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食品安全法》实施情况进行了评估;研究借鉴国内外有关食品安全工作的实践和经验;征求各地区、相关部门、行业协会、食品企业以及社会公众意见和建议5000余条;委托有关单位开展课题研究30多项;召开相关座谈会、研讨会近30次;多次进行实地调研,听取基层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送审稿)》(以下简称《送审稿》),共134条。

修订内容

一、落实监管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成果

第一,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调整了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职责,涉及30多个条文。第二,将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三项许可整合为食品生产经营许可(第31条)。第三,强化对食品添加剂流通的监管,将食品添加剂经营纳入许可(第47条)。第四,将小作坊、小食品店、小餐饮店和食品摊贩的监督管理办法授权省级人大常委会或省级人民政府制定(第31条)。

二、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

第一,明确提出食品生产经营者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应当履行“诚信自律”的义务(第4条)。第二,为强化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送审稿》提出,国家建立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职业资格制度。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备专职或者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第35条)。第三,为落实食品企业追溯义务,《送审稿》提出,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建立食品追溯管理制度,保证食品可追溯(第39条)。第四,为加强食品网络交易监管,《送审稿》规定了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当取得食品生产经营许可,并承担食品安全管理责任;未履行法定义务,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并先行赔付(第59条)。第五,为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送审稿》提出,国家建立食品安全责任强制保险制度。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投保食品安全责任强制保险(第65条)。第六,借鉴有关国家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送审稿》提出,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食品安全自查制度,定期对本单位食品安全状况进行检查并记录。鼓励食品生产经营者聘请食品安全社会专业机构,定期对本单位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进行评价。食品生产经营者发现存在重大食品安全隐患时,应当及时进行处理,并报告县级以上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第60条)。第七,为强化对婴幼儿配方食品的严格监管,《送审稿》提出,国家对婴幼儿配方食品实行严格监督管理。食品生产企业生产婴幼儿配方食品应当将生产原料、产品配方及标签等向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备案。不得以委托、贴牌、分装方式生产婴幼儿配方食品(第57条)。第八,为防止市场退出食品回流,《送审稿》提出,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对召回、超过保质期等市场退出的食品采取补救、无害化处理、销毁等措施(第62条)。

三、强化地方政府责任落实

第一,为进一步强化地方政府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送审稿》提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能力建设,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提供保障(第6条);应当将食品安全监督检查、抽样检验、风险监测、宣传教育、能力建设等经费纳入同级政府财政预算(第93条)。第二,吸纳监察部牵头起草的《国务院关于食品安全责任追究的规定(草案送审稿)》的相关内容,《送审稿》提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中未按照规定履行职责,造成不良后果的,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第125条)。

四、创新监管机制方式

第一,借鉴国外立法经验,《送审稿》提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遵循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全程控制、社会共治的原则(第3条)。第二,为贯彻风险管理原则,《送审稿》提出,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分类分级监督管理制度。根据食品安全风险程度确定监督管理的重点、方式、频次等(第91条)。第三,为督促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地方政府落实食品安全责任,《送审稿》提出,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未及时采取措施消除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对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进行责任约谈。地方人民政府未履行食品安全职责,未及时消除区域性重大食品安全隐患的,上级人民政府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进行责任约谈(第99条)。第四,借鉴药品监管经验,增加突击性检查制度。《送审稿》提出,对涉嫌违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可能造成严重危害或重大社会影响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上级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对其实施突击性现场检查(第100条)。第五,借鉴《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送审稿》提出,国家建立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第101条)。第六,为规范食品安全信息发布工作,《送审稿》提出,新闻媒体应当客观、公正报道食品安全问题(第9条);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授权不得发布依法由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公布的食品安全信息(第103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布可能对社会或食品产业造成重大影响的食品安全信息,应当事先向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行业协会、科研机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实。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发布未经核实的食品安全信息,不得编造、散布虚假食品安全信息(第106条)。

五、完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

第一,为加强食品安全风险交流,《送审稿》提出,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制度。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构按照科学、客观、及时、公开的原则,组织开展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第19条)。第二,为发挥行业协会作用,保护消费者权益,《送审稿》提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应当有食品行业协会、消费者协会的代表(第25条)。第三,为进一步提高公众食品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送审稿》提出,国家将食品安全知识纳入国民素质教育,普及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以及食品安全标准和知识,开展食品安全公益宣传(第9条)。

六、严惩重处违法违规行为

第一,为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送审稿》将对违法违规结果的惩戒改为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戒(第30条)。第二,在刑事责任方面,完善了行刑衔接机制(第107条)。第三,在行政责任方面,强化对违法违规食品生产经营者、技术机构的处罚。如在财产罚方面,将非法添加等严重危害食品安全的行为罚款额度由原法中五至十倍罚款提高到十五至三十倍(第110条);在资格罚方面,《送审稿》提出,因食品安全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终身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第119条)。承担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风险评估工作的技术机构、技术人员出具虚假监测、评估报告的,依法对技术机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技术人员给予撤职或者开除的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120条);食品检验机构、食品检验人员出具虚假检验报告的,由有关部门没收所收取的检验费用,并处检验费用三至五倍的罚款(第121条)。在人身罚方面,《送审稿》按照审慎的原则补充了行政拘留的处罚(第110条)。第四,在民事责任方面,加大经济惩罚力度。一是规定了最低额赔偿制度。《送审稿》提出,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赔偿一千元(第127条)。二是加大对虚假广告的惩戒力度。《送审稿》提出,明知或者应知食品广告虚假仍设计、制作、发布,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广告的设计者、制作者、发布者与食品生产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第63条)。三是加大虚假检验报告或认证结论的惩戒。《送审稿》提出,食品检验机构、认证机构出具虚假检验报告、虚假认证结论,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第121条、第122条)。四是强化对虚假食品安全信息发布者的民事责任。《送审稿》提出,编造、散布食品安全虚假信息,或者发布未经核实的食品安全信息,使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第124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保证食品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制定本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下列活动,应当遵守本法:

(一)食品生产和加工(以下称食品生产),食品流通和餐饮服务(以下称食品经营);

(二)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经营;

(三)用于食品的包装材料、容器、洗涤剂、消毒剂和用于食品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以下称食品相关产品)的生产经营;

(四)食品生产经营者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五)对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的安全管理。

供食用的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以下称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规定。但是,制定有关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标准、公布食用农产品安全有关信息,应当遵守本法的有关规定。

第三条 食品安全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全程控制、社会共治,建立最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

第四条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保证食品安全,诚信自律,对社会和公众负责,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食品生产经营者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对其生产经营活动承担管理责任,对其生产经营的食品承担安全责任,对其生产经营的食品造成的人身、财产或者其他损害承担赔偿责任,对社会造成严重危害的,依法承担其他法律责任。

第五条 国务院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其工作职责由国务院规定。

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本法和国务院规定的职责,负责对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实施监督管理,并承担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依照本法和国务院规定的职责,组织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风险评估,制定并公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依照本法和国务院规定的职责,承担有关食品安全工作。

第六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负总责,统一负责、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以及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全程监督管理的工作机制。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照本法和国务院的规定,确定本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卫生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职责。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在乡镇或者特定区域设立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派出机构。

第七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实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责任制。上级人民政府负责对下一级人民政府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进行评议、考核。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对本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进行评议、考核。

第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食品安全工作经费列入本级政府财政预算,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能力建设,为食品安全工作提供保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整合食品安全检验、信息等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第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加强沟通、密切配合,按照各自职责分工,依法行使职权,承担相应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责任。

第十条 食品行业协会应当加强行业自律,引导食品生产经营者依法生产经营,推动行业诚信建设,宣传、普及食品安全知识。

第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食品安全的宣传教育,普及食品安全知识,鼓励社会团体、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以及食品安全标准和知识的普及工作,倡导健康的饮食方式,增强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新闻媒体应当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以及食品安全标准和知识的公益宣传,并对违反本法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

有关食品安全的宣传报道应当客观、真实、公正。

第十二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开展与食品安全有关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鼓励和支持食品生产经营者为提高食品安全水平采用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规范。第十三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有权举报食品生产经营中违反本法的行为,有权向有关部门了解食品安全信息,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二章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

第十四条 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对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的有害因素进行监测。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质量监督等部门,根据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安全标准制定与修订、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等工作的需要,制定、实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同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质量监督等部门根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结合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组织制定、实施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应当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第十五条 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获知有关食品安全风险信息后,应当立即予以核实并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通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认为有必要的,应当及时调整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

对医疗机构报告的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等有关疾病信息,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进行分析研究,必要时调整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作出调整后,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结合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对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作出相应调整。

第十六条 承担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的技术机构应当根据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和监测方案开展监测工作,保证监测数据真实、准确,并按照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和监测方案的要求报送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应当遵守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的工作规范。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人员可以进入相关食用农产品种植养殖、食品生产经营场所采集样品、收集相关数据。采集样品应当按照市场价格支付费用。

第十七条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分析结果表明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将相关信息通报同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并报告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应当对风险监测中发现的食品安全隐患组织开展进一步调查。

第十八条 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对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中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危害因素进行风险评估。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成立由医学、农业、食品、营养等方面的专家组成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对农药、肥料、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的安全性评估,应当有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的专家参加。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应当运用科学方法,根据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信息、科学数据以及其他有关信息进行。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不得向企业收取费用,采集样品应当按照市场价格支付费用。

第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一)通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或者接到举报发现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

(二)为制定或者修订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提供科学依据需要进行风险评估的;

(三)为确定监督管理的重点领域、重点品种需要进行风险评估的;

(四)发现新的可能危害食品安全的因素的;

(五)需要判断某一因素是否构成食品安全隐患的;

(六)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认为需要进行风险评估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条 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质量监督、农业行政等部门在监督管理工作中发现需要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情形的,应当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提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建议,并提供下列信息和资料:

(一)风险的来源和性质;

(二)相关检验数据和结论;

(三)风险涉及范围;

(四)其他有关信息和资料。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认为有必要的,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及时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并向国务院有关部门通报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

第二十一条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农业行政部门应当及时相互通报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的相关信息。

国务院卫生行政、农业行政部门应当及时相互通报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和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结果等相关信息。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和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由农业行政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规定开展。

第二十二条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是制定、修订食品安全标准和对食品安全实施监督管理的科学依据。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得出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不安全结论的,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质量监督等部门应当依据各自职责立即采取相应措施,确保该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停止生产经营,并告知消费者停止食用或者使用;需要制定、修订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立即制定、修订。

第二十三条 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信息,对食品安全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对经综合分析表明可能具有较高程度安全风险的食品,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及时提出食品安全风险警示,并向社会公布。第二十四条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构,应当按照科学、客观、及时、公开的原则,组织食品生产经营者、行业协会、技术机构、消费者协会以及新闻媒体等,就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信息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信息进行交流沟通。

第三章 食品安全标准

第二十五条 制定食品安全标准,应当以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为宗旨,做到科学合理、安全可靠。

第二十六条 食品安全标准是强制执行的标准。除食品安全标准外,不得制定其他的食品强制性标准。

第二十七条 食品安全标准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中的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生物毒素、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限量规定;

(二)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

(三)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的营养成分要求;

(四)对与食品安全、营养有关的标签、标志、说明书的要求;

(五)食品生产经营过程的卫生要求;

(六)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质量要求;

(七)食品检验方法与规程;

(八)其他需要制定为食品安全标准的内容。

第二十八条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制定、公布,国务院标准化行政部门提供国家标准编号。

食品中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的限量规定及其检验方法与规程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国务院农业行政部门制定。

屠宰畜、禽的检验规程由国务院农业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有关产品标准涉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内容的,应当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相一致。

第二十九条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快对现行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和有关食品的行业标准中强制执行的标准予以整合,统一公布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应当积极配合。

本法规定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公布前,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现行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和有关食品的行业标准生产经营食品。

第三十条 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应当依据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并充分考虑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参照相关的国际标准和国际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并广泛听取食品生产经营者、消费者和有关部门的意见。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向社会公布,公开征求意见。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应当经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审查通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由医学、农业、食品、营养等方面的专家以及国务院有关部门、食品行业协会、消费者协会的代表组成。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负责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的科学性和实用性等进行审查。

第三十一条 没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可以组织制定、公布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在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后,该项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即行废止。

组织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应当参照执行本法有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定的规定,并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公布已经备案的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第三十二条 国家鼓励食品生产企业制定严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者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企业标准应当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在本企业适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公布已经备案的企业标准。

第三十三条 食品安全标准应当供公众免费查阅、下载。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其网站上公布制定的食品安全标准。

对食品安全标准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及时予以指导、解答。

第三十四条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会同同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质量监督、农业行政等部门,分别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适时组织修订食品安全标准。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质量监督、农业行政等部门应当对食品安全标准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收集、汇总,并及时向同级卫生行政部门通报。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行业协会发现食品安全标准在执行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应当立即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食品科学审稿标准 篇2

中氨基甲酸乙酯的监管;婴儿配方奶粉检出汞异常,《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十二五”规划》已将食品

消费者质疑汞为何未纳入奶粉检测指标;7月,媒体对CAC液态婴儿配方奶中三聚氰胺限量与我国限量的对比误导消费者;8月,多款方便面桶外层荧光物安全标准列入重点建设工作项目,提出要加强食品安全标准制修订工作,加快重点品种、领域的标准制修订工作,充实完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

1 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现状

我国具备较全面的食品标准资源,分散在卫生标准、质量标准、食用农产品标准以及商检、轻工、水产等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中,构成了以国家标准为核心,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为补充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据统计,我国现行食品安全相关标准有国家标准2,000余项,行业标准3,000项,地方标准1,200项,内容涵盖了食用农产品、加工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包材,可基本满足食品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销售、餐饮服务各环节对标准的需求。

《食品安全法》提出对现行食用农产品标准、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和有关食品行业标准中强制内容予以整合,统一公布为强制执行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截至2012年底,我国公布19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括66项《乳品标准》以及《蒸馏酒、发酵酒》、《蜂蜜》、《速冻面米制品》等产品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复配食品添加剂通则》等添加剂系列标准,《真菌毒素限量》、《农药残留限量》、《污染物限量》基础标准以及《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标识标准,指定175项食品添加剂产品标准。这些标准制修订是在风险评估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技术上突出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安全指标。

2 我国现行食品安全标准存在的问题

2.1 现行食品标准结构松散

我国现行食用农产品、质量、卫生、行业标准涉及多个部门,技术指标重复、矛盾,同一食品涉及多项标准,标准化管理结构松散,标准间的配套程度不高,且有部分重要指标缺失,与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形势不相适应。

就“猪肉”而言,涉及GB 2707《鲜(冻)畜肉卫生标准》、GB 18406.3《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畜禽肉产品安全要求》、GB 9959.1《鲜、冻片猪肉》、《农业部235号公告》、NY 5029《无公害食品猪肉》,这些标准分属不同主管部门,执行上都具强制性,都规定了猪肉的安全指标,有的指标限量存在冲突,有的指标缺失。以老百姓关注的“瘦肉精”为例,这些标准就没有统一限定,给食品企业和监管执法造成了不可避免的混乱。

2.2 部分标准标龄过长,食品包装材料标准滞后

我国现行食品标准中,标龄在5年以上的约占一半,在10年以上的占1/4,个别标准甚至已超过20年未修订,标准的适用性程度不高。以食品包材为例,我国现行食品包材卫生标准、产品标准涉及70项强制性国家标准,标龄大于20年的有22项,个别标准标龄已长达27年,标龄在10~20年的有29项,标龄在5年以内的仅有12项,且新兴的食品包装材料标准缺失,这种状态与目前我国食品包装材料的生产、使用、安全监管状况极不适应,不可避免影响我国食品包装产品的国际贸易与质量安全。

2.3 兽药残留标准在体系中需补充

我国兽药残留标准主要有检测方法标准、限量标准。《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农业部第235号公告)规定的兽药种类以在我国登记注册和禁用药物为主,对在国外生产使用且有限量的兽药涉及很少,部分规定了限量的药物尚无配套的检测方法。在我国已批准使用的兽药中,部分制定了休药期的药物没有设定残留限量,这给我国动物性食品安全造成了威胁。

2.4 部分农药残留指标缺失

我国的农残标准主要有GB 2763《农药残留限量》、GB 18406.1《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GB18406.2《无公害水果安全要求》,这些标准规定了400多种农药在不同食品的最大残留限量,与GB4839《农药中文通用名称》中规定的国内外常用的1,200多种农药不适应;其次,新版GB 2763规定了307种农药的残留限量,其中有34种农药没有提供相应的检测方法标准。

2.5 食品添加剂标准有待完善(1)规范食品添加剂名称

2011版GB 2760表A.1的“丙二醇”(第6页)与表B.3合成香料编码S0001的“1,2-丙二醇”(第118页)指同一物质,却出现了不同名称,易造成使用者对该物质的混淆;类似问题还有“醋酸钠”和“乙酸钠”、“双乙酸钠”和“二醋酸钠”、“乙酰化单、双甘油脂肪酸酯”和“乙酰化单双脂肪酸甘油酯”。

(2)标准内容的一致性

GB 2760表A.1中着色剂柠檬黄(第57页)在“05.0可可制品、巧克力和巧克力制品以及糖果”最大使用量为0.1 g/kg,紧接着在“05.02.02除胶基糖果以外的其他糖果”的最大使用量为0.3 g/kg。按照GB 2760食品分类系统,如允许某一食品添加剂应用于某一食品类别时,则允许其应用于该类别下的所有食品类别,05.02.02为05.0的次亚类,柠檬黄使用规定却不一致。

GB 2760中部分添加剂使用规定与现行的卫生标准也存在不一致现象。GB 2760不允许亚硫酸盐(以SO2计)用于豆芽菜上,而我国GB 22556《豆芽卫生标准》规定SO2的最大残留量0.02g/kg,类似现象还存在于食糖、淀粉等食品中。

(3)“带入原则”监管依据

GB 2760明确了食品添加剂的带入原则,但就如何判断带入和计算带入量未给出计算方法。按照GB 2760,防腐剂苯甲酸在酱油中的最大使用量为1.0 mg/kg,在熟肉制品中不允许使用,实际生产中,生产熟肉制品离不开酱油,苯甲酸很容易通过酱油被带入到熟肉制品中,导致熟肉制品中也会检出一定量的苯甲酸,类似情况在GB 2760中比较普遍。

(4)标准使用的方便性

2011版GB 2760删除了按食品分类号排序、按食品类别查询添加剂的功能。在食品生产加工、市场监管中对标准的需求更多表现在针对特定的食品类别,新标准既然能实现按食品添加剂拼音顺序检索其使用规定,通过表格格式转换和数据提取,就不难生成按食品分类号、食品类别查询添加剂的功能。

3 科学构建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十二五”规划》明确了我国食品安全标准的发展目标,到2015年形成较为完善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成科学、规范、公正的食品安全标准管理体制,加强食品安全标准的宣贯、实施与跟踪评价工作,进一步改善我国的食品安全状况。

3.1 加强基础数据研究,增强标准的科学性

食品安全标准的制修订建立在科学的风险评估基础上,《食品安全法》推动了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开展,加强风险评估技术研究,重点加强食品中危害物质的系统毒理学安全评价,加强用于暴露评估的我国膳食消费数据的收集,加强我国食品中污染物水平的动态监测与分析,有序开展食品中化学物、微生物的危险性评估,加强与国外标准的对比研究,为制定科学的食品安全标准提供依据。

3.2 加快标准的制修订,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1)完善食品中污染物、真菌毒素、致病性微生物、农药和兽药、放射性物质限量标准,并针对这些限量,完善相应的检验方法标准;

(2)完善食品添加剂标准体系,补充食品添加剂质量标准、检测方法标准,开展食品中可能添加的非食用化学物质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研究;

(3)补充食品安全产品标准,优先制定米、面、油、蛋、肉、果蔬、饮料、调味品等普遍消费食品的强制性质量指标;

(4)加快现行食品包装材料标准的清理,加大对食品包装材料的研究和风险评估,重点完善食品包装产品标准、检验方法标准和生产过程控制规范;

(5)完善食品生产经营过程安全标准,明确食品生产和加工者应采取的控制措施,突出过程中有毒有害物、微生物致病菌控制要求,使食品中有害因素达到最低水平;

(6)完善我国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产品相关认证标准、管理标准和过程控制标准;加快建立覆盖地方特色食品的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提升地方特色食品的监管水平和安全水平。

3.3 加强食品安全标准的宣贯,完善标准管理机制

食品安全标准技术性强、强制性高,涉及多方利益,制定食品安全标准应广泛听取消费者、企业、监管机构、科研机构和各类学会的意见。鼓励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标准的制修订,动员更广泛领域专家参与讨论,增进标准的通用性;丰富标准公开征求意见的方式,借助网络、杂志、报纸、电视等媒体,主动解读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明,确保社会公众知晓并积极提出意见,增进标准化工作的公开、透明;做好标准发布前的解读,增进社会公众和消费者对标准的理解与接受,推进标准的贯彻实施;完善标准的跟踪评价机制,及时对标准实施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标准修订建议,不断提升食品安全标准的水平。

3.4 加强食品标准化人才的培养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二十三条也明确规定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应当经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审查通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由医学、农业、食品、营养等方面的专家以及国务院有关部门的代表组成。”因此,培养食品标准化人才是建立食品安全长效机制的基础。食品安全标准化人才需掌握宽泛、坚实的食品安全理论基础和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具备农产品科技、食品科技、法律法规等食品安全相关知识,能够承担食品标准化各项活动。食品标准化人才的培养可在企业、技术机构、监管部门三者之间建立广泛的实习实训机制,积极参加质量管理体系、产品认证、标准宣贯等实践活动,不断增强解决实际问题和突发性事件的能力。

3.5 推动食品标准的国际化进程

食品科学审稿标准 篇3

本标准规定了建筑内墙用保温条板 (以下简称条板) 产品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产品的标志、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建筑物的非承重用保温隔墙板和外墙内保温板。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J 75建筑隔声测量规范

GB 175通用硅酸盐水泥

GB/T 159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GB 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一部分:按接收质量限 (AQL) 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2828.1, ISO2859-1)

GB 6566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

GB 9776建筑石膏

GB/T 9978建筑构件耐火试验方法

GB/T 10294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防护热板法

GB 10303水泥膨胀珍珠岩绝热制品

GB/T 14684建筑用砂

GB/T 17431.1轻集料及其试验方法第1部分:轻集料

GB 8624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方法

GB10801.2绝热用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

GB10801.1绝热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

JC/T 517粉刷石膏

JC 561玻璃纤维网布

JC/T 564纤维增强硅酸钙板

JC/T626纤维增强低碱度水泥建筑平板

JC/T671维纶纤维增强水泥平板

JC/T 841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

JC/T907混凝土界面处理剂

JG 158胶粉聚苯颗粒外墙外保温系统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复合保温隔墙板composite heat preservation board for partition in building

以维纶纤维增强水泥平板、纤维增强低碱度水泥建筑平板、纤维增强硅酸钙板等为面层, 以水泥 (或硅酸钙、石膏) 聚苯颗粒 (或膨胀珍珠岩、中空微珠、粉煤灰陶粒、炉渣、粘土陶粒) 等轻集料混凝土、发泡混凝土、加气混凝土、聚苯保温板为芯材, 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功能材料复合而成的轻质保温板, 主要用于非承重的分户、分室隔墙板。

内保温板interior insulating layer for external walls

以耐碱或中碱玻璃纤维网格布为增强材料, 水泥 (或石膏、硅酸钙) 为胶凝材料, 以聚苯板或聚苯颗粒 (膨胀珍珠岩、中空微珠、粉煤灰陶粒、炉渣、粘土陶粒) 等为保温材料, 复合而成的具有保温性能的轻质条板。主要用于外墙的内保温。

4 分类

4.1 分类和代号

4.1.1 复合保温隔墙条板

4.1.1. 1 面层分类见表1。

4.1.1. 2 芯材分类见表2。

4.1.2 内保温板分类见表3。

4.2 规格尺寸

条板的规格尺寸见表4。

注:如需要其他规格, 可由供需双方协商解决

4.3 产品标记

4.3.1 标记方法

建筑内墙用保温条板产品型号按图1所示标记。

注:内保温板直接是代号。不分面层和芯材。

4.3.2 标记示例

板长为2 500 mm, 宽为600 mm, 厚为90 mm的胶粉聚苯颗粒硅酸钙面层保温条板, 标记为:

5 原材料一般要求

5.1 用于生产条板的所有胶凝材料、集料、增强材料、水、外掺料 (包括外加剂、发泡剂、粉煤灰等) 均应符合相应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有关规定。

5.2 水泥:应符合GB175标准中的要求。

5.3 砂:应符合GB/T 14684标准中的要求。

5.4 粉煤灰:应符合GB/T 1596标准中的相关要求。

5.5 耐碱网格布:应符合JC/T 841标准中的相关要求。

5.6 水泥膨胀珍珠岩:应符合GB10303标准中的要求。

5.7 中碱纤维网格布:应符合JC561标准中的要求, 采用钠钙硅酸盐玻璃成分, 其碱金属氧化物的含量为12%±0.4%。

5.8 胶钙聚苯颗粒保温浆料:应符合JC/T517标准中保温层粉刷石膏技术要求, 体积密度不大于500 kg/m3。

5.9 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应符合JG 158标准中的有关要求。

5.1 0 聚苯颗粒:应符合JG158标准中的有关要求。

5.1 1 维纶纤维增强水泥平板:应符合JC/T671标准中的有关要求。

5.1 2 纤维增强低碱度水泥平板:应符合JC/T626标准中的有关要求。

5.1 3 石膏:应符合GB9776标准中的有关要求。

5.1 4 纤维增强硅酸钙板:应符合JC/T 564标准中的有关要求。

5.1 5 聚苯保温板:应符合GB10801标准中的有关要求, 使用前建议涂刷界面剂。

5.16界面剂:应符合JC/T907标准中的有关要求。

6 技术要求

6.1 外观质量

条板的外观质量应符合表5的规定。

注:序号4、5项中低于下限值的缺陷忽略不计, 高于上限值的缺陷为不合格。

6.2 尺寸允许偏差

条板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的规定。

6.3 物理力学性能

a.硅酸钙板或石膏板软化系数≤0.6。

6.4 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

条板的放射性核素限量应符合GB6566的规定。

7 试验方法

7.1 试验环境及试验条件

7.1.1 试验应在常温条件下进行。

7.1.2 所有提交试验的条板属普通硅酸盐水泥生产的, 其养护期不应少于28 d。

7.2 外观质量检测

对受测板, 视距0.5 m左右, 目测面层和夹芯层接口处有无裂缝;是否外露筋纤;用精度为0.5 mm的钢直尺测量板面裂缝的长度, 缺棱掉角、蜂窝的大小等数据, 并做记录。

7.3 尺寸偏差检测

实测值与公称尺寸之差为尺寸偏差。

7.3.1 长度

测量三处:

———板边两处:靠近两板边100 mm范围内, 平行于该板边;

———板中一处:过两板端中点, 如图2所示。

用精度为1 mm的钢卷尺拉测, 读数精确至1 mm, 取三处测量数据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为实测值 (取最大值和最小值与公称尺寸之差的绝对值大的, 以下同) 。

7.3.2 宽度

测量三处:

———板端两处:靠近两板端的100 mm范围内, 平行于该板边;

———板中一处:过两板边中点, 如图3所示。

用精度为1 mm的钢卷尺配合直角尺拉测, 读数精确至1 mm, 取三处测量数据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为实测值。

7.3.3 厚度

7.3.3. 1 在各距板两端100 mm, 两边100 mm及横向中线处布置测点, 如图4所示共量测六处。

7.3.3. 2 用精度0.5 mm的钢直尺, 外卡钳和游标卡尺配合测量, 读数精确至0.5 mm, 记录测量数据。

7.3.3. 3 取六处测量数据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为检验结果, 精确至1 mm。

7.3.4 板面平整度

7.3.4. 1 受检板两板面各测量三处, 共六处。

第一处:使靠尺中点位于板面中心, 靠尺尺身重合于板面一条对角线;另二处:靠尺位置关于板面中心对称, 靠尺一端位于板面另一条对角线端点, 靠尺另一端交于对边板, 如图5所示, 条板另一面测量位置与图示位置关于条板中心对称。

7.3.4. 2 用2 m靠尺和楔形塞尺测量。

记录每处靠尺与板面最大间隙的读数, 读数精确至1 mm。取六处测量数据的最大值为检测结果, 精确至1 mm。

7.3.5 对角线差

用精度为1 mm的钢卷尺测量两条对角线的长度, 读数精确至1 mm, 取两个测量数据的差值为检测结果。

7.3.6 侧向弯曲

将被测条板平放, 沿板边拉直线, 用塞尺或游标卡尺测量板边与直线的最大偏离值。取两条边测得值的平均值为检测结果。

7.4 物理力学性能

7.4.1 抗冲击性能

7.4.1. 1 复合保温隔墙板

7.4.1. 1. 1 试验条板的长度尺寸不应小于2 m。

7.4.1. 1. 2 取复合保温隔墙板三块为一组样本, 按图6所示组装并固定, 上下钢管中心间距为板长减去100 mm, 即 (L-100) mm。板缝用与板材材质相符的专用砂浆粘结, 板与板之间挤紧, 接缝处用玻璃纤维布搭接, 并用砂浆压实、刮平。

对于内保温板, 取三块内保温板作为抗冲击试验的试件, 将被测的试样用如图6钢框支架垂直固定在墙面上, 并使其背面紧贴墙面。用专用粘接砂浆将保温板背面与主体墙粘接¢100 mm梅花点, 板与板之间用同一专用砂浆挤紧粘劳。接缝处用玻璃纤维布搭接, 并用砂浆压实、刮平。 (以下步骤相同)

7.4.1. 1. 3 3 d后将装有30 kg重 (内保温板用10 kg砂袋) , 粒径2 mm以下细砂的标准砂袋 (如图7所示) 用直径10 mm左右的绳子固定在其中心距板面100 mm的钢环上, 使砂袋垂悬状态时的重心位于L/2高度处 (如图6所示) 。

7.4.1. 1. 4 以绳长为半径沿圆弧将砂袋在与板面垂直的平面内拉开, 使重心提高500 mm (标尺测量) , 然后自由摆动下落, 冲击设定位置, 反复5次。

7.4.1. 1. 5 目测板面有无裂缝, 记录试验结果。

7.4.1. 1. 6 试验结果仅适用于所测条板长度尺寸以内的条板。

7.4.2 抗弯破坏荷载

7.4.2. 1 试验条板的长度尺寸不应小于2 m。

7.4.2. 2 将完成面密度测试的条板简支在支座长度大于板宽尺寸的两个平行支座 (如图8所示) 上, 其一为固定铰支座, 另一为滚动铰支座, 支座中间间距调至 (L-100) mm, 两端伸出长度相等。

1-加载砝码;2-承压板 (宽100 mm, 厚6 mm~15 mm钢板) ;3-滚动铰支座 (φ60 mm钢柱) ;4-固定铰支座

7.4.2. 3 空载静置2 min, 按照不少于五级施加荷载, 每级荷载不大于板自重的30%。

7.4.2. 4 用堆荷方式从两端向中间均匀加荷, 堆长相等, 间隙均匀, 堆宽与板宽相同。

7.4.2. 5 前四级每级加荷后静置2 min, 第五级加荷至板自重的1.5倍后, 静置5 min。此后, 如继续施加荷载, 按此分级加荷方式循环直至断裂破坏。若加载过程中条板折断或产生明显裂缝, 则拿掉最后摆放的那块荷载块, 停止加载。

7.4.2. 6 记取第一级荷载至第五级加荷 (或断裂破坏前一级荷载) 荷载总合作为试验结果。

7.4.2. 7 试验结果仅适用于所测条板长度尺寸以内的条板。

7.4.3 抗压强度试验

7.4.3. 1 沿条板的板宽方向依次截取厚度为条板厚度尺寸、宽度为100 mm, 长度为100 mm的单元体试件, 三块为一组样本。

7.4.3. 2 处理试件的上表面和下表面, 使之成为相互平行的平面。可调制水泥砂浆处理上表面和下表面, 并用水平尺调至水平。

7.4.3. 3 表面经处理的试样, 置于不低于10℃的不通风室内养护72 h, 用钢直尺分别测量试件受压面长度、宽度尺寸各2个, 取其平均值, 精确至1 mm。

7.4.3. 4 将试件置于试验机承压板上, 使试件的中心轴线与试验机压板的压力中心重合, 以0.05 MPa/s~0.10 MPa/s的速度加荷, 直至试件破坏。记录最大破坏荷载P。

7.4.3. 5 每个试件的抗压强度按式 (1) 计算, 精确至0.1 MPa。

式中R—试件的抗压强度, 单位为MPa;

P—破坏荷载, 单位为N;

l—试件受压面的长度, 单位为mm;

b—试件受压面的宽度, 单位为mm。

7.4.3. 6 条板的抗压强度以三个试件抗压强度的算术平均值表示, 精确至0.1 MPa。

7.4.4 软化系数试验

7.4.4. 1 取试验条板一块, 沿板长方向截取试件, 即厚度为条板厚度尺寸、宽度为100 mm、长度为100 mm的试件, 共六块, 分为二组样本, 每组三块。

7.4.4. 2 处理试件的上表面和下表面, 使之成为相互平行的平面。必要时可调制水泥砂浆处理上表面和下表面, 并用水平尺调至水平。

7.4.4. 3 试件处理后, 在烘箱内设置温度为60℃±2℃下烘制至恒重, 然后将其中一组3块泡入20℃±2℃的水中, 72 h后取出, 表面用湿毛巾抹干。然后同另一组未泡水的试块一起在压力机上做抗压强度试验。

式中I—软化系数;

RI—饱和含水状态下试件的抗压强度平均值, 单位为MPa;

R0—绝干状态下试件的抗压强度平均值, 单位MPa。

7.4.5 含水率

7.4.5. 1 试件制取:从条板上沿板长方向截取试件三块为一组样本, 试件宽度为100 mm, 长度与条板宽度尺寸相同、厚度与条板厚度尺寸相同。

7.4.5. 2 试件取样后立即称取其取样重量m1, 精确至0.1 kg, 如试件为用塑料袋密封运至者, 则在开封前先将试件连同包装袋一起称量;然后称量包装袋的重量, 称前应观察袋内是否出现由试件析出的水珠, 如有水珠, 应将水珠擦干。计算两次称量所得重量的差值, 作为试件取样时重量, 精确至0.1 kg。

7.4.5.3将试件送入电热鼓风干燥箱内, 烘制温度为60℃±2℃, 干燥24 h。此后每隔2 h称量一次, 直至前后两次称量值之差不超过后一次称量值的0.2%为止。

7.4.5.4试件在电热鼓风干燥箱内冷却至与室温之差不超过20℃时取出, 立即称量其绝干重量m0, 精确至0.01 kg。试验数据计算与结果取值:每个试件的含水率按式 (3) 计算, 精确至0.1%。

式中W1—试件的含水率, 单位为%;

m1—试件的取样重量, 单位为kg;

m0—试件的绝干重量, 单位为kg。

7.4.5. 5 条板的含水率W1以三个试件含水率的算术平均值表示, 精确至0.1%。

7.4.6 面密度试验

7.4.6. 1 取条板三块为一组样本进行试验, 当条板的含水率达到表7的指标要求时, 用磅秤对条板称量。按式 (4) 计算气干面密度, 精确至0.1 kg/m2。

式中ρ—试验条板的气干面密度, 单位为kg/m2;

G—试验条板的板重量, 单位为kg;

L—试验条板的长度尺寸, 单位为m;

B—试验条板的宽度尺寸, 单位为m。

7.4.7 干燥收缩试验

7.4.7. 1 沿条板板长方向截取试件, 即宽度为60 mm、长度为板宽的试件三件, 为一组样本。

7.4.7. 2 在每件试件两个端面中心各钻一个直径6 mm~10 mm、深度14 mm~16 mm的孔洞 (如试件端面为凹槽, 可做切平处理, 之后钻孔) , 在孔洞内灌入水玻璃调和的水泥浆或其他刚性胶粘剂, 采用精度0.01 mm的千分尺测量两个收缩头的长度η1和η2, 然后在孔洞内埋置如图9所示的收缩头, 使每个收缩头的中心线均与试件的中心线重合, 且使收缩头露在试件外的那部分测头的长度在4 mm~6 mm之间。

7.4.7. 3 试件制备好放置1 d之后, 检查测头是否安装牢固, 否则重新安装。将制备好的试件浸没在20℃±2℃的水中, 水面高出试件20 mm, 浸泡72 h。

7.4.7. 4 将试件从水中取出, 用拧干的湿布抹去表面水分, 并将测头擦干净, 立刻用精度为0.01 mm的千分尺测定初始长度L1 (含收缩头) , 或采用测量精度不低于0.01 mm的其他测量仪器, 如:采用配有百分表的比长仪测量试件长度的变化量。

7.4.7. 5 将试件放入温度20℃±1℃, 相对湿度 (50±5) %的恒温恒湿箱内, 进行收缩值测量, 每天测量一次, 直至达到干缩平衡, 即连续3 d内任意2 d的测长读数波动值小于0.01 mm为止, 量出试件干燥后的长度L2 (含收缩头) 。

7.4.7. 6 试件干缩值按式 (5) 计算:

式中S—干燥收缩值, 单位为mm/m;

L1—试件初始长度, 单位为mm;

L2—试件干燥后长度, 单位为mm;

(η1+η2) —两个收缩头长度之和, 单位为mm。

7.4.7. 7 取三块试件干燥收缩值的算术平均值为检测结果, 精确至0.01 mm/m。

7.4.8 吊挂力试验

7.4.8. 1 取试验条板一块, 在板高1 600 mm处, 切深乘以高乘以宽为50 mm×40 mm×90 mm的孔洞, 清残灰后, 用水泥水玻璃浆 (或其他粘结剂) 粘结, 如图10所示的钢板吊挂件。吊挂件孔与板面间距为100 mm。24 h后, 检查吊挂件安装是否牢固, 否则重新安装。

7.4.8. 2 将试验条板如图11所示固定, 上下管间距 (L-100) mm。

7.4.8. 3 通过钢板吊挂件的圆孔, 分二级施加荷载, 第一级加荷500 N, 静置2 min。第二级再加荷500 N。静置24 h。观察吊挂区周围板面有无宽度超过0.5 mm以上的裂缝。若无裂缝继续加荷, 每次加荷为100 N, 直至出现裂缝, 记录试验结果。

7.4.9 空气声计权隔声量试验

按GBJ75的规定进行。

7.4.1 0 耐火极限试验

按GB/T9978的规定进行。

7.4.1 1 燃烧性能试验

按GB8624的规定进行。

7.4.1 2 放射性核素限量试验

按GB6566的规定进行。

7.4.1 3 导热系数试验

按GB/T10294的规定进行。

8 检验规则

8.1 检验分类

8.1.1 出厂检验

产品出厂必须进行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项目为6.1外观质量、6.2尺寸允许允许偏差规定的全部内容以及6.3物理力学性能中面密度、抗弯破坏荷载、含水率三项指标, 产品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

8.1.2 型式检验

8.1.2. 1 型式检验条件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 应进行型式检验:

a.试制的新产品进行投产鉴定时;

b.产品的材料、配方、工艺有重大改变, 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连续生产的产品, 每年时 (空气声计权隔声量、耐火极限、燃烧性能试验每三年检测一次) ;

d.产品停产半年以上再投入生产时;

e.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

f.用户有特殊要求时 (可根据用户要求做适当调整) ;

g.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机构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

8.1.2. 2 产品型式检验项目为6.1、6.2、6.3中全部规定项目 (见表9) 。

8.2 出厂检验及型式检验抽样方法

8.2.1 出厂检验抽样

产品出厂检验外观质量和尺寸允许偏差检验按GB2828.1中正常二次抽样方案进行, 项目样本按表10进行抽样。

出厂检验项目的样本从上述外观质量和尺寸允许偏差项目检验合格的产品中随机抽取, 抽样方案按表9相应项目进行。

8.2.2 型式检验抽样

产品进行型式检验时, 外观质量和尺寸允许偏差项目样本按表10进行抽样, 物理力学性能项目样本从外观质量和尺寸允许偏差项目检验合格的产品中随机抽取, 抽样方案见表11。

8.3 判定规则

8.3.1 外观质量与尺寸允许偏差项目检验判定规则

8.3.1. 1 根据样本检验结果, 若受检板的外观质量、尺寸允许偏差项目均符合本标准6.1和6.2中相应规定时, 则判该板是合格板;若受检板外观质量、尺寸允许偏差项目中有一项或一项以上不符合本标准6.1和6.2中相应规定时, 则判该板是不合格板。

8.3.1. 2 根据样本检验结果, 若在第一样本 (n1) 中不合格数 (u1) 小于或等于表8第一合格判定数 (A1) , 则判该批外观质量与尺寸允许偏差项目是合格批;若在第一样本 (n1) 中不合格数 (u1) 大于或等于表8第一不合格判定数 (R1) , 则判该批外观质量与尺寸允许偏差项目是不合格批。

若在第一样本 (n1) 中不合格数 (u1) 大于第一合格判定数 (A1) , 同时又小于第一不合格判定数 (R1) , 则抽第二样本 (n2) 进行检验。

根据第一样本和第二样本的检验结果, 若在第一和第二样本中不合格数总和 (u1+u2) 小于或等于第二合格判定数 (A2) , 则判该批外观质量与尺寸允许偏差项目是合格批。若在第一和第二样本中不合格数总和 (u1+u2) 大于或等于第二不合格判定数 (R2) , 则判该批外观质量与尺寸允许偏差项目是不合格批。判定结果见表12。

8.3.2 物理力学性能检验判定规则

8.3.2. 1 出厂检验力学性能检验项目判定规则

a.根据试验结果, 若面密度、抗弯破坏荷载、出厂含水率项目均符合本标准6.3中相应规定时, 则判该批产品为合格批;若此三项检验均不符合本标准6.3中相应规定, 则判该批产品为批不合格。

b.若在此三个项目检验中发现有一个项目不合格, 则按表11对该不合格项目抽第二样本进行检验。第二样本检验, 若无任一结果不合格, 则判该批产品为合格批;若仍有一个结果不合格, 则判该批产品为批不合格。

8.3.2. 2 型式检验物理力学性能项目判定规则

a.根据样本检验结果, 若在第一样本全部项目中发现的不合格项目数为0, 则判该型式检验合格;若在第一样本全部项目中发现的不合格项目数大于或等于2, 则判该型式检验不合格。

b.若在第一样本全部项目中发现的不合格项目数为1, 则抽第二样本对该不合格项目进行检验。

c.第二样本检验, 若无任一结果不合格, 则判该型式检验合格;若仍有一个结果不合格, 则判该型式检验不合格。

8.4 复检规则

用户有权按本标准对产品进行复检, 复检项目、地点按双方合同规定进行。

9 标志、运输和贮存

9.1 标志

应在出厂的条板板面上标明生产厂名称、生产日期。出厂产品应带有质量合格证书和警示语标志。

9.1.1 合格证书应具下列内容:

(1) 产品名称、产品标记、生产许可证号、商标; (2) 生产厂名称、详细地址; (3) 产品规格、型号、主要技术参数; (4) 产品检验报告单中应有检验人员代号、检验部门印章; (5) 产品说明书和出厂合格证。

9.1.2 警示语标志应按本标准9.2、9.3要求编写。

9.2 运输和运输方式

条板短距离可用推车或叉车运输;长距离可使用车船等货运方式运输。长距离运输应打捆, 每捆大约1 m, 轻吊轻落。运输过程中应用绳索绞紧, 支撑合理, 防止撞击, 避免破损和变形, 对石膏产品应有篷布遮盖, 防止雨淋。

9.3 贮存

9.3.1 贮存场所及贮存条件

条板产品在常温条件下贮存, 环境条件应保持干燥通风。存放场地应坚实平整、搬抬方便。可库房存放, 不宜露天存放。若露天贮存应采取措施, 防止侵蚀介质和雨水侵害。

9.3.2 贮存方式

条板产品应按型号、规格分类贮存。存放场地应平整, 下部用方木或砖垫高。侧立堆放的条板, 板面与铅垂直夹角不应大于15°;堆长不超过4 m, 堆层两层, 水平堆放的条板, 堆高不超过2 m。

9.3.3 贮存期限

上一篇:走进神话阅读课教案下一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