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卡耐基有感(推荐11篇)
还记得十几年前才开始工作的时候,无意中在书城看到了《卡耐基成功之道全集》这书,花了40元买下,回家后如饥似渴的花了几天时间读完,就是这书,在我保险从业这么多年来一直陪伴我,鼓励我,不管路途多么艰辛,就这么一路走来。。
这次感谢省份公司能给予我机会参与公司第二届青年干部培训,我非常珍惜此次机会,在选读书科目时,我一下就选了《卡耐基沟通的艺术与处世智慧》,我选此书目的1.对卡耐基书籍的喜爱,2.自己有必要停下来做些思考,看看自己一路走来工作中所出现的不足与需要弥补的地方。
先介绍一下作者与本书:戴尔.卡耐基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人际关系学家,20世纪最伟大的成功学大师,美国现代成人教育之父。他一生致力于人性问题的研究,开创并发展出一套独特的融演讲、推销、为人处世、智能开发于一体的成人教育方式。这本《处世智慧》浓缩了卡耐基成功哲学中的思想精华,帮助读者解决生活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如何学会做人处事,如何与人打交道,并有效地影响他人;如何击败人类的生存之敌——忧虑,以创造幸福美好的人生;如何获得自信,在演讲场合表现突出;如何获得友谊,以及赢得幸福的家庭。这本书一共七个章节,阐述了人为生存、处世与发展而竞争搏杀。在社会竞争中游刃有余,纵横驰聘,精于处世、擅长经营的经验。读后我受益匪浅。
打开这本书,带给我无限的精神享受,每每读下来,会有意犹未尽的感觉。所以说书一定要读,否则人就会缺少精神食粮,失去方向,这还得感谢公司,给我们创造了这么好的机会。
在日常生活中的任何沟通交流都需要人们克服畏惧、建立自信,这是实现更有效说话的前提。只有这样,人们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在各种场合下发表恰当的讲话,博得赞誉,赢得别人的喜欢,获得成功。
任何说话技巧在实施之前,必须树立充分的自信心。因为自信心给人一种安全感,使你敢于与他人相处,并在任何非自由场合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一旦你的思想表达中充满了激情,那么即使在很小的场合,你也会努力地搜索以前的经验,以此作为谈资。这样你的视野将会变得更加开阔,并对自己的生命产生新的认识。
中国人在处世时一直强调辩证与中庸,因此,方圆有致就是处世的核心要决。既要讲原则、有主见,又要讲策略、用技巧,如此为人处世,哪有不成功的道理?这本《处世的智慧》,不玩“空手道”它让你懂得如何获取商海利益,案例、现实天天面对的问题与运作智慧而成功的故事,让我们达到一点就通的效果,每一句语录后面,均用点睛之笔,揭示其中所蕴含的智慧及人生启迪。
下面是我读书摘录与对章节的理解:
第一部分
卡耐基的忠告:如果一个成年人能改变自己的心态,那么他就能改变自己的性格。
20世纪初,心理学家和哲学家断言,普通人只用了全部潜力的极小的一部分。与我们应该成为的人相比,我们只苏醒了一半;我们的热情受到打击,我们的蓝图没有展开,我们只运用了我们头脑和身体资源中的极小的一部分。第二部分
卡耐基的忠告:谦虚而有策略,你将无往不胜。
无论你用什么方式指责别人,说他错了,你以为他会同意你吗?绝对不会!即使你搬用所有柏拉图或康德式的逻辑与他辩论,也改变不了他的看法,因为你伤了他的感情。第三部分
“当众拥抱你的敌人”,这是件很难做到的事,就因为难,所以人的成就有高有低,有大有小,也就是说,能当众拥抱敌人的人,他的成就往往经不能拥抱敌人的人高、大。很多人都想成功,却不知该如何成功,有多数人深谙成功秘笈,却不轻易示人。《处世的智慧》就是这样一本好书,将给你一双慧眼,教你人际交往之术,处世之术,让你把复杂的世界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第四部分
喜欢对方,对方才会喜欢你。得到友谊的最佳方法是必须注重施予,而不是获得,但应该是亲自赢取得来,而不是靠一时的吸引
或哄骗。为此,我们如果想要赢的更多人的喜欢,营造更广的人际关系,那么我们就应当认清这条真理:真心的喜欢对方。第五部分
做一个真诚微笑的人,微笑会让人觉得你非常友善,他会明白你的心意:我喜欢你,你使我快乐,我很高兴见到你。那些笑脸常在的人,在管理、教育和推销当中会跟容易获得成功,更容易培养快乐的下一代。如果你希望自己成为一位受欢迎的说话高手的话,那么一定要记住,当你看见别人时,你也一定要心情愉悦。你可以控制你的微笑来感染别人,快乐不依赖外界情况,而是依靠内心的情况。第六部分
沟通交流是一门艺术,仅凭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而忽视与别人的沟通与合作,是无法完成所有工作的,任何人都应该受到尊重,这是最基本的前提。与领导沟通,必须保持对领导相当程度的尊敬,同时也应保持自己人格的独立。与同事和谐地相处,能够使你的工作更加顺利地开展,并且能使你愉快地工作。与下属的沟通,诚恳的态度不是一种妥协和退让,你仍然需要在必要的时候保持领导者的权威。2.办公室只是你工作的地方,不是你处理私人感情的地方,也不要八卦,闲聊只会使你显得无聊。第七部分
做个维护家庭和谐的高手,婚姻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夫妻双方的分享和合作。当两人在处理家庭问题时,必须试着把你、我转变成我们。读了这本《处世的智慧》,卡耐基给我们提出了忠告:在家庭生活上,女人要学会持家有道的艺术,要学会适应男人的心情,这是女人赢得男人青睐的最好办法,保持一个好性情,体贴入微,切勿喋喋不休,做个善于倾听的女性。一个不会疼爱丈夫的女人是个失败的女人。生活不会总是一帆风顺的,但我们可以用心去制造快乐与幸福。
有人说,作为一个女人,在这个节奏飞快、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活得是很辛苦的。有的女人将美丽作为自己的资本,不过岁月的风刀霜剑很快会让她的韶华逝去。况且,一个没有内涵的花瓶女人是不会得到别人真正的尊重的。而有的女人则为了事业而奔波忙碌,失去了生活中的优雅自如。个人、家庭、事业之间的平衡,对于很多女人来说是一道解不开的谜题。其实这也并不奇怪,因为这个社会对于女人的要求非常苛刻,女人想要让自己在事事处处都得心应手则更加困难。女人需要处理的社会关系远远比男人复杂:在单位里要能独挡一面,在家庭里要做贤妻良母,在老人面前要做个孝顺的女儿,在社会上则要保持一个好形象。这其中只要有一个环节处理不好,都会带来无穷的烦恼,让你的生活距离幸福越来越远。作为一个现代女性,必定要拥有处世的智慧,才能把自己的生活化成为幸福与快乐。
读着卡耐基, 笔者感受到的更多的是一种情商的力量———认识自己、调控自己、激励自己、认知他人、顺利沟通的力量。作为一个教书育人者, 或许更需要这样的力量。
让自己更快乐
不要老想着把他人所有的优点都集于自己一身, 要善于寻找自我, 保持本色, “如果你不能成为山顶的一株松, 就做一丛小树生长在山谷中, 但须是溪边最好的一小丛”。在思想上认定自己有力量, 有力量让自己适应一切, 而不去试着调整让一切来适应我们;有力量照顾自己, 珍惜自己, 爱护自己的身体;有力量丰富自己的思想, 学一些有用的东西, 而不做一个胡思乱想的人;有力量给自己订个计划, 并为自己留下安静的半个钟头, 轻松一番。经常算算自己的得意事, 而不要理睬你的烦恼, 叔本华说, “我们很少想我们已经拥有的, 而总是想到我们所没有的”, 我们应当常想着, “人家骑马我骑驴, 回头看看推车汉, 比上不足, 比下有余”。常常给自己一点嘲笑, 嘲笑自己是世界上最大的笨蛋, 因为这样就不会有时间、也没有理由为自己烦恼了。不要为别人批评而不快乐, 因为不公正的批评通常是一种伪装过的恭维。这样看来, 快乐也挺简单, 只要改变自己的想法, 就能改变自己的生活。从生活的终极目标上来看, 还有什么比快乐更有价值呢?
让学生更欢迎
“打动人心的最佳方式, 是跟他谈论他最珍贵的事物。”所以我们应当充分地了解学生, 了解他们最引以为荣的亲人、朋友以及他们的小物件、小特长、小发现;你的笑容就是你善意的信使, 你的笑容能照亮所有看到它的人, 所以, 我们要在学生面前多一些开心的、会心的、诚心的微笑;“对别人不感兴趣的人, 他一生的困难最多, 对别人的伤害也最大”, 要让所有的学生都欢迎你, 你应当首先对你全部的学生感兴趣, 无论他多么贫穷、多么愚笨、多么不好看;如果你的学生犯了错误, 我们要记得说上一两句体谅的话, 减少对他的伤害, 尽量保住他的面子, 因为伤害他人的自尊是一种罪行。当不得不采用“批评”这个方式时, 我们应当先真诚地赞美对方, 但过渡句不要用“但是”, 而应当用“同时”或者是“而且”, 这样巧妙地暗示他注意自己的错误, 并让自己受到爱戴。要想在不招致学生怨恨与不满的情形下, 改变他、指正他, 别忘了用鼓励的方式, 使他有信心去面对错误、改正错误, 并赞美他细小的进步, 赞扬他每一次的进步……
让同事更亲近
工作顺心, 生活快乐, 往往得益于我们身边有着和谐的小环境, 有着乐于亲近、乐于合作的好同事。如果想赢得他人的合作, 比如集体备课、制订方案, 就要征询他的愿望、需要及想法, 让他觉得是出于自愿。提出建议, 然后让他人自己得出结论, 让他人觉得这个想法是他自己的。当意见发生分歧时, 要善于采用“苏格拉底式”的说服方法, 先从观点一致的问题谈起, 使他同意你的看法而连连称是, 待其放松戒备后, 再引导他逐步接受你的想法, 以达到说服的目的。时刻牢记谦虚地对待周围的人、事、物, 鼓励别人畅谈自己的成就, 使之充分地表达自己的心声, 让同事觉得许多时候都能超越你。我们每一个人, 在心里都是理想主义者, 总喜欢想到那个好听的动机, 为了改变同事, 就要挑起他的“高贵动机”。如果你是对的, 就要试着温和、巧妙地让对方同意你, 如果你错了, 就要迅速而热诚地承认, 因为这要比为自己争辩更有效和有趣得多。我们不要责怪别人, 要试着了解他们, 要试着明白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这比批评更有益处, 也更有意义。如果你要使人们———有精神、有勇气的人接受你的想法, 那就提出挑战, 以此证明他的价值, 因为展示自我是更多人的本能……
让生命更阳光
要保持充沛的活力, 我们不妨像卡耐基那样每个早晨给自己打打气, 让自己每天有一个好的开头。每个小时跟自己谈一遍, 谈自己值得感激的许多事情。经常提醒自己, 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很感兴趣。要解决心头的忧虑, 我们不妨尝试着下面这个“万灵公式”:
(1) 问你自己, 可能发生的最坏情况是什么;
(2) 如果你必须接受它, 就准备接受它, 适应不可避免的事实;
(3) 很镇定地想办法改善最坏的情况。
在逆境中, 我们要常常用“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来激励自己。我们还可以“让自己忙着”, 让自己不停地忙着, 让自己沉浸在工作里, 避免在绝望中挣扎。我们不要让自己因为一些应该丢开和忘记的小事烦心, 要记住“生命太短暂, 不要为小事烦恼”……
李开复说:“情商意味着, 有足够的勇气面对可以克服的挑战, 有足够的度量接受不可克服的挑战, 有足够的智慧来分辨两者的不同。”读着卡耐基, 读着卡耐基的思想精华, 充实着自我, 增强着自信, 洋溢着热情, 修炼着情商, 保持着阳光, 这或许便是一种莫大的智慧和不竭的生命活力。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很简单,但它给予人们的启示还未结束。要是女财主还活着的话,也许至今仍不会明白塔齐娜的话。因为毕竟她是女财主,不是塔齐娜,不是和塔齐娜一样的穷人。对她来说,盐——是微不足道的。她有钱,要多少就能有多少。这样廉价的物品不值得去珍惜。看看现实生活中,“女财主”似乎越来越多。在学校学习的我们,由于学习机会来得太易而不予以重视,有的人反而感觉读书是在害自己,不是好事情。这样的想法和做法对于父母和没有学习机会的同龄人是那样的不可理喻,那样的无法理解。父母会说:“你们为什么不认真学呢!当初……”没有学习机会的同龄人会问:“他们为什么不学呢,要换成我的话,我一定会……”
女财主永远不会明白塔齐娜的感受,毕竟她不是穷人。对于塔齐娜来说——盐,真的是太奢侈了,太重要了。瓦夏的离去,难道不是为了能换来那“微不足道”的盐吗?她因失去儿子而痛心。但瓦夏毕竟已经离开了她。现实是残酷的,现实又是真实的。面对冷冷的菜汤,盐并没错,所以她还得喝下它。感受那淡淡的咸味,也只能在这淡淡的咸味中去找回失去的孩子。
现实生活中,像塔齐娜那样相似遭遇的人还很多。贫困地区的孩子,把求学看成一件多么遥不可及而奢侈的事啊!他们拼命地勤工俭学,想方设法地向着目标努力,放牧、劈柴、劳作……无一不是想换回那一点点的“盐”,那是如此的珍贵。
我们希望已尝到了那菜汤的人别埋怨它的咸或淡,那样的机会来得并不是很容易;也希望尚未尝到菜汤的人不要放弃,生活有许许多多不得意需要你努力跨过。
—— 打造快乐心态有感
龙泉驿区大兴小学教师黄永翠 一直有想读卡耐基的书的想法,在看《卡耐基经典全集》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感觉无论读哪一章都会有新的感受,开始有很多东西了解得不深,只有不断反复读以及思考并结合自己的经历,才能体会出其中的深刻道理。阅读中,我受益匪浅。尤其是对如何打造快乐心态这章感受颇深,这章里面有七个要则,我逐一谈谈我的感受。要则之一: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因为一些烦心的事情感到忧虑不安,精神沉重,心情不快乐。心理的这种感受会消磨我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也会逐渐使人的意志消沉。读了打造快乐心态这章我明白我们完全可以依靠自己的意志来改变这种心态。心态决定命运,思想极其重要。
当我们想到的都是快乐时,我们真的会快乐;当我们想的都是忧伤时,我们真的会忧伤;当我们想到恐怖,我们内心开始惧怕;当我们认为自己会失败时,我们最终会失败;当我们总是自怨自艾时,别人也会远离我们。我们要用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正视问题,但不过于忧虑。正视问题就要了解研究问题因何而来,再找出解决的办法,多余的忧虑和担心,对于解决问题毫无帮助。
在我身边就有这样一位年轻人,由于不擅经营在突如其来的世界金融危机里,他经济损失十多万。在我看来这是相当沉重的一笔债务。
在尽力的挽回损失后,他发现自己陷入了糟糕的境地——负债累累。对一个年轻人来说,这不免是一笔巨大的债务,他有时也不免有些消沉,但他敢于正视这个问题,他没有过分的忧虑,他知道,如果自己就这样倒下,在别人眼里他就彻底失败了,债权人也只会更看不起他,因此,他每天仍然坚持微笑着上班,尽心的工作。他仍然昂首阔步,他不允许自己被挫折挤垮,他不停地告诉自己:“挫折只不过是一个生活的过程,是登上成功之峰前必须经历的考验。”这就是乐观的心态。
我们的平静和快乐并不取决于外在的条件,诸如我们身在何处,我们拥有什么,或我们的身份,而取决于我们的心理状态。
在300年前,失明后的汉弥尔顿指出了同样的道理:“运用思想自身的力量,就能把地狱变成天堂,天堂沦为地狱。”
拿破仑拥有无上的权力、荣耀和财富,但他却说:“我的一生从没有一天是快乐的。”而又瞎又聋又哑的海伦·凯勒,却快乐的宣称:“我的生命是那样美妙。”爱默生有一句话:“唯有你自己,才能带给你平静。”我深知如果要在如今这样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里,时刻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平静的心态,那只有靠自己维持一个良好而健康的心境。
林肯说过:“大多数人的快乐来自决心”。快乐来自内心,而非外在世界。打造快乐心态的第一条要则:让你的思想和行为先快乐起来,你会拥有真正的快乐。
要则之二:
“如果自私自利的人想要占你的便宜,不要计较,也不要报复,在你试图从他身上找回平衡的时候,你自己的损失要远比给他造成的损失还大。”“如果你憎恨你的仇人,那就会影响你的睡眠、食欲还有血压,毁灭你的健康和快乐,这无疑是给自己的仇人制造胜利的希望,他们很乐于看到你的不高兴,乐于见到你挣扎在痛苦和愤恨之中。你痛恨的感情不会对他们造成任何伤害,却会让你沦入不快乐的地狱般的生活。”对我们女性同胞来说,如果你对对你不友好的人给予仇恨与愤怒,那无疑是在做毁容的傻事。因为生气会扭曲我们漂亮的面部神情,美容可以让脸蛋变美,但却无法使内心温暖和充满喜悦。所以,当你遇上你不喜欢的人做出伤害你的事时,你可以不理他,但是不能气坏了自己的身体;当你遇上欠了你钱不还的人时,你不防以友好的方式讨还,善待他们,等待其良心发现,待其渡过困难期相信你的钱会回到你手里的。
有位圣人曾说:“满怀爱心吃青菜,要比满怀怨恨吃牛排还要美味。” 打造快乐心态的第二要则:不要报复你的敌人。以避免带给你自己最大的伤害。也不要为你不喜欢的人浪费时间。
要则之三:
现在社会的人缺少了一颗感恩的心。那我们会因此就不施恩了吗?“人天生爱忘记表达感激之情。要是我们帮助别人就想得到别人的感激,那我们只会令自己头痛。”要想在这个世界上得到爱,唯一的方法就是不求回报的付出你的爱。我们用最普通的方法,让我们都感受到快乐。几千年来,多少父母都是不曾想得到回报的付出自己对
子女的爱。要是父母教育出的孩子薄情寡义,那怪不得别人,或许只怪我们自己忘记教育他们要懂得感恩。请记住:父母和长辈,教师的行为通常是后代效仿的榜样。如果我们想要教育孩子感恩,那我们首先要做到知恩图报。打造快乐心态的第三要则:不要因为别人不懂感恩而忧虑或难过,要将其看作是非常自然的事情。我们得到快乐的方法,是对人施恩但不求回报,只为施恩时的快乐而快乐。我们还要记得:感恩是由教育而来。如果希望自己的孩子懂得知恩图报,那就要以身作则,从小教育他们。
最后几个要则:
我们都希望自己拥有健康的身体,快乐的生活,你肯为了钱而放弃这些吗?聪明的人是不会的。所以,多想想你所拥有的,不让自己沉浸在忧虑当中。你会为了别人比你漂亮,比你有才能,比你有钱而心生嫉妒吗?你想快乐,请不必嫉妒他人、不必模仿他人,保持自我,开创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最后两个要则:无论在什么情况下,请积极的看待事物。为其他人完善你自己的心态。关注他人的感受,暂时把自己遗忘掉,每天都做一件会让别人发自内心微笑的好事。
这本书主要写的是如何在你的日常生活、商务活动与社会交往中与人打交道,并有效的影响他人;如何击败人类的生存之敌——忧虑,以创造一种幸福美好的人生。当我在学完这些并且懂得、运用这些道理时候,我们就会发现生活中其它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这本书一共拥有十章内容,分别是成功人际交往技巧、走出犹豫孤单的人生、改变他而不伤害他、使你被人喜欢的秘诀、获得他人认同的方法、让自己变得越来越成熟、不要为工作和金钱烦劳、家庭生活快乐的原则、防止疲劳永葆青春、保持身心健康的良方。这第十章内容虽然不多,但是我觉得它中所包含的实际意义实在是可以让我们受用一生。比如在走出忧郁孤单的人生中的一首诗中写到“最使你轻松快乐的是,健全的信仰、睡眠、音乐和欢笑。对前途要有信心。要能睡得安稳。喜欢好的音乐。从滑稽的一面来看待生活。健康快乐都就是你的。”是呀这首诗写的健康生活不正是我们在生活中想要的吗。可是我们多少人因为忧郁使我们丢掉了健康的生活呀。在这一章中作者教给我们几个解决忧郁孤独的方法,其中有一条我觉得很管用,用卡耐基的话来说就是幸福并不是靠别人来布施,而是要自己去赢取别人对你的需求和喜爱。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当我们感到孤独忧郁时候往往会喜欢一个人静一静或则希望别人来安慰我们,越是这样我们越是会觉得忧郁和孤单。而当我们自己去找一个自己喜欢的俱乐部或者去外出旅行,结交一些和自己有相同的兴趣人在一起。这样极有可能会使自己从孤单和忧郁中走出,使他变得快乐和幸福。
再比如在使你被人你喜爱的一章中有一个说一个人微笑作用的时,我明白了一个人在生活中微笑时多么重要。因为在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喜欢接触快乐而热情四射的人,而不喜欢接触性格乖戾、忧郁、不快乐的人。并且微笑是永远有魅力的。当我们在微笑时,我们的精神状态最为轻松,全身肌肉处于松弛状态,而且,我们的心态也相对稳定,当你那充满笑意的眼光与别人的目光相遇时,我们的笑意会通过这道“无形的眼桥”传递给他,他会被你的快乐情绪所感染。那么就自然地,使气氛变得很和谐,使我们与别人交流起来更容易。读过这本书后,我想我是大概明白了什么是人性的弱点。人性的弱点原来是每个人的自重感,和对自己的认同感。而且我懂得我们每一个人要想获得别人的尊重,我们首先应学会尊重自己和他人。就像当今社会有许多成功的人,他们的与人交往中往往可以看到他们的每一个行为都很得体,都十分的尊重别人。相反看看有时看新闻看到的一些人人纠纷,和听到有些人的过激行为,往往不都是因为不太懂得与被人相处,或者是因为不太懂得解决自己的忧虑,和没有一个适合自己保持良好心态的良方。
所以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应该多运用这本书上有的建议,学会去更好的与人交往,用正确的方法去越过人生路上的各种坎坷。我相信这本书对我的影响会伴随我一生。
《矛盾论》,是毛泽东在1937年继《实践论》之后哲学代表作,是为了克服存在于中国共产党内的严重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下面是答案网 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读矛盾论有感,供大家参阅!
最近拜读了毛泽东的《矛盾论》,不禁为其的深刻论述所折服。
《矛盾论》是毛泽东同志在1937年写的。该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大量具体而生动的例子全面的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并且在许多方面发挥发展了马克思和列宁的思想,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成功的分析和解决了中国革命过程中许多 的复杂矛盾。
矛盾是由相互对立的双方所构成的统一体。矛盾存在于一切客观事物和主观思维的过程中,矛盾贯穿于一切事物过程的始终,这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绝对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方面各有其特点,这又构成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对性。矛盾着的事物依一定的条件有同一性,因此能够共居于一个统一体中,又能够互相转化到相反的方面去,这以构成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对性。矛盾无所不在。读矛盾论有感毛泽东同志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等革命导师成果的基础上,科学地用矛盾分析方法分析了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并适用之,开辟一条新道路,引导中国革命从失败走向胜利。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绝对性和相对性是矛盾问题的精髓,表现在:首先,任何事物的矛盾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其次,把握共性与个性、绝对与相对的关系是
认识矛盾和解决矛盾的关键。再次,共性与个性、绝对与相对的关系贯穿于对立统一的全部内容之中,是深刻理解和正确应用对立统一规律的钥匙。矛盾双方又同一又斗争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同一性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矛盾的两个方面,各以和它对立着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第二、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着其相反的方面转化。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不是孤立地存在的,而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双方共处在一个统一体中,一方的存在是以另一方的存在为条件,失去一方,他方即不存在。一切矛盾着的事物和矛盾着的概念,都是因一定的条件,一面互相对立,一面又互相联结、互相贯通、互相渗透、互相依赖。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倾向。对立面的统一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相对排斥的对立面的斗争则是绝对的,正如发展、运动
是绝对的一样。矛盾双方互相排斥,对立的斗争性是不受条件限制的。它存在于事物发展的一切阶段,贯穿于整个过程的始终。而矛盾的同一性则必定要以一定的条件为前提,条件的改变则促成矛盾的转化,没有一定的条件则矛盾双方不能共存也不能转化。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毛泽东同志在文章中着重分析了矛盾形式有对抗性和非对抗性的区别。对抗性的矛盾发展到终点,必然要用外部冲突的方法来解决;而非对抗性的矛盾则主要经过调整内部关系,建立和谐与统一,使矛盾得到解决。读矛盾论有感正确分析和判断矛盾的具体性质对于指导革命实践至为重要。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它不仅是客观世界的规律,而且也是认识的规律。
如今,世界在变,世界在发展,但毛泽东同志的《矛盾论》,用矛盾分析方法对待一切却永远是充满生命力的,特别是对于青年一代,更具有指导意义。
世界有缺陷、不完美,就会造成冲突,形成矛盾;人生有缺撼、不完美,就造成人生的各种问题的冲突,形成人生矛盾。世界上矛盾无处不有,人生中矛盾无时不在。人生矛盾贯穿于人生的全过程,存在于人生的每个方面。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人与他人等一切人生关系中,无不存在着矛盾冲突。
青年一代的我们,正处在热情如火的时期,面对的矛盾更是复杂与多样,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正确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去对待问题,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特别是在理想人生和现实人生方面,应正确认识到理想人生必须植根于现实人生之中,同时又要用理想人生来指导推动现实人生的实践活动。在人生这一普遍性创造自己人生的特殊性。
我1937年4月生于苏州,出生后适逢日寇对苏州轰炸、对南京进逼。母亲抱着我与长兄王荫一起,坐难民船,逃往盐城建湖县水乡,父親则继续留在苏州打工,挣钱养家。我虚岁6岁时,进了新四军创办的小学读书。读到五年级时,我有次打开长兄从苏州带回的图书,里面有很多杂志、书籍,如《小朋友》、《中学生》、《生活》、《大众生活》、《中国地理》、吴敬恒著《帝国主义侵华史》、高尔基著《夜店》等。而《生活》、《大众生活》正是邹韬奋先生创办的。这两份杂志文字通俗,我能看懂,特别是其中的读者来信,各种各样的问题,韬奋先生都一一作答,大大丰富了我的知识,并感受到社会的复杂。
读初中时,我读了韬奋先生的《萍踪忆语》,打开了我认识西方国情、民情、文化的一扇窗。我负笈复旦大学历史系后,教世界近代史的老师是王造时 (1903-1971),抗日救国七君子之一,与韬奋先生是难友。这在我的心中,增加了不少对韬奋先生的亲切感。
韬奋先生是以新闻、出版界的前驱名世的。其实,他也是中国杂志界的老前辈,在中国杂文史上留下重要一页。这本《小言论》,就是其杂文代表作。这本书编入韬奋先生 1928年至 1933年写的小言论,也就是杂文,文字少则几百字,多则不过千字,是名符其实的短杂文。但是,篇幅虽小,内容却极为丰富,小中见大,多数文章都从小处入手,归结到有重大意义的结论中,使文章大大升华。社会病态的点点滴滴,国民性的林林总总,帝国主义的横行霸道,国民政府的腐败,汉奸汪精卫的卖国求荣,台湾高山族同胞的悲壮抗日,东北义勇军的殊死抵抗,等等等等,韬奋先生用他的铁笔,犀利剖析,掷地有声;而其所讴歌的抗暴御侮、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更彪炳千秋。
忝为杂文家之列,我以为韬奋先生的杂文,给我们很多启示。环顾海内杂文作家,就论述范围之博而言,无人能望韬奋先生项背。杂文如沦为时事小评论,前途堪虞。他的小中见大的写作方法,虽不是什么独创,但鞭辟入里。没有深厚的学养,丰富的人生阅历,是做不到的。
起笔至此,不禁想起一件与韬奋先生有关的趣事。亡友出版家、编辑家、文史学者戴文葆学长,“文革”中受迫害,被发配老家阜宁县,在阜宁中学打扫厕所,掏大粪。十年前,文葆先生获得出版界大奖韬奋奖。消息传到阜宁,老乡奔走相告,说“戴文葆‘文化大革命’时在阜宁中学掏大粪掏得好,最近在北京得了掏粪奖!”呜乎,这些老乡根本不知道韬奋先生是何许人也,因此才会闹出这样大的笑话。隔膜如此,令人嗟叹。后来我在《文汇读书周报》专栏“新世说”中披露此事,引起曾彦修(严修)老前辈的注意,致电文葆先生,他特地来我家拜访,我将这份报纸送他留念。
显然,让更多人——包括普通百姓铭记邹韬奋先生,应当是新闻出版界、学术界义不容辞的事。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
(本文编辑 谢宁)
读大学,这是一个很大范围的话题。作为大一学生,我们应该都已经发现,大学的真实模样和我们曾经脑海里想象的有所出入。但是我们还是不能很好的说出读大学读什么,假期阅读完《大学究竟读什么》一书后,心里颇有感触。下面就让我感触最深的几点谈谈我的感想。
大学不是技校
我们在大学学习的不仅仅是一个专业,更重要的是在其中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系统分析的能力,学会解决问题的处理方式。书中很多地方都强调了要培养思维能力,而不仅仅停留在学识方面。书中有很多例子,如果没有提高到思维能力,只能用“教材或老师没有教过”来回答面试官问道的很多需要开拓思维的问题,无疑只能成为他人口中的笑话,而我们都不愿意成为这样的笑话。那么,读大学中学会灵活的思维方式则是必须的。思维方式也是可以通过很多方法得到锻炼的。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在我们的学习、交流、实践等的过程中就能有所提高。除此之外,还应该培养自己观察力,洞察力。
当然,书中有一句话我倒不是很认同。一个经过独立思考而坚持错误观点的人比一个不假思索而接受正确观点的人更值得肯定,因为前者的人格才是独立的,独立的人格理应比一切都更重要。我不完全这样认为,如果一个人独立思考过却坚持错误观点,最终是害己甚至害人,没有人敢保证能够让他的独立思考而坚持的观点会一直正确,但是相比下,起码不假思索的人,坚持的是正确的,只要是正确的我们为什么不去相信不去坚持,而非要搞得与众不同。正如一个有德的蠢人和一个无德的聪明人,有德的蠢人即使笨但他做的是有德的事,而无德的聪明人只会在做坏事的时候做的更加不露声色,把是做的更坏。所以人格独立是要有前提的,不能一概而论认为人格独立比一切都重要。我们固然是要学会人格独立,但是要适度,太过于独立了,恐怕只会脱离群体,成为与别人隔层纸的另类。
这样说来就提到书中所说的人际关系问题,也是后面的人脉问题。天资好不如学问好,学问好不如做事好,做事好不如做人好。做人一方面是指内在的人格和人品,另一方面指的就是如何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也就
是人际交往的能力。每个人成长的过程就是他从一个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每个人都在走向越来越复杂的人际关系。所以我们不应该成为太过另类的人,我们更应该成为合群的人。回想起以前高中政治课本里谈到的联系的问题。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独自一人是无法在社会上立足的。光从我们单纯的交往来看,只要你是用心在于他人交往,别人也是如此待你的,当然前提是你没有做什么对不起别人的事。不过方式也很重要,要多换位思考。每个人总是会存在缺点的,等我们试着去熟悉的他的时候我们也许就会发现他也是一个你值得交的朋友。待我们逐渐长大,出来工作,便会有作者提到的人脉。书中说人脉需要经营,更需要懂得利用。这听起来有点奇怪,就像不是那么纯的友谊了,更像是一种交易。但是这样的交易以后处处可见,一个人的事业很多就是需要这些人脉。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坏事,要是双方确实对对方有所帮助,那叫合作、互助,那是双赢,在此过程中你一样是可以用真心去交朋友的。那么要使自己的朋友多,人脉广,必是少不了自身的实力了。这又回归到我们必须好好学习,不断的提高自己,让自己实力增强,成为一个别人需要的人。很多时候你会觉得,被需要也是一种幸福。
作为一个全职学生,好好学习就是我们的工作。不论是学知识还是学思维方式,都是要认真学的。那么学习很重要的就是制定合理的学习安排,合理分配时间,恰当处理好学习和生活的事。大学自理很重要,如果没有合理的时间分配,大学生活会很混乱,学习也就不可能学好。我们学习是为了将来就业,大学是就业的准备教育,大学生一毕业绝大多数人都将走向工作岗位。我们应该为几年后的就业做好知识、能力、素质等全方位的准备,珍惜大学时光抓好学业,为未来的就业、创业、成功立业开山铺路。古人云,天道酬勤。天道未必酬一切勤,努力不一定有结果,但只有努力才可能有结果。哪怕你的专业热得发红红得发紫紫得发黑,你也只有经过不懈的努力以后才能取得成功。那么其实成功与否就和专业只有很微弱的联系了,不管你的专业是什么,只要你愿意为此付出,有足够的胆识和努力,有自己的人生规划,你也一样可以很出色。当然,我们学习过程中还应该拓展自己的才能,人真的不能专攻一术的。专业外的特长,提升自己的同时也是增加了我们手中的筹码。这是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也是让自己变得更出色。
既然是读大学,那么学习到的东西很多都是从课堂上得来的,这就涉及到逃课问题。作者认为君子有所逃,有所不逃,而我是比较赞同不逃课的,因为即使老师有优劣之分,但是并不一定要用逃课来解决问题,或许你前几节课听过后觉得这个老师的课堂内容没有值得你学习的东西,然后你就选择了逃这门课,但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他总是有那么一点是值得学习的,或许就在你逃掉的课上出现,这样不就让自己学少的一点东西么?要提升自己的方式还能是在一个平庸的老师身上不受平庸思想侵蚀,并能从中学习到不一样的精华。或许你也可以选择在这课上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该听的就认真听,自己认为掌握了的,你便可以做自己的事。这样既不浪费自己的时间,又能学到自己想学的东西。大学四年没有安心在图书馆好好看过几本书,那就绝对没有真正意义上读过大学。
其实很多人去图书馆都不是为了去那里看书,而是去那里静心写作业复习功课而已,我自己就是这样。因为自制力不强,所以必须有强烈的外在氛围使我潜心学习。但是说真的,图书馆的真正价值在于其藏书,偌大的图书馆总是有许多值得我们潜心阅读细细咀嚼回味的书本,只是我们都还没认真去寻找这些书。大学四年,能安心在图书馆好好看看几本书,不仅有助于我们拓展知识充实生活,更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向前走,这或许会使我们受益一生。而且找到几本我们喜欢看的书,对自己有益的书,用心去看,这是一种享受,享受着每一句话在心底留下的芬芳,享受着阳光下纸张一页一页从指尖翻过的宁静。
回到全职学生这一说法,既然是全职学生,主业当然就是学习啊。兼职的话我想一两分兼职不影响到学习的话也是没问题的。作为大学生,很多人这四年就是最后的学生阶段了,这还是属于汲取知识能量的阶段,而出来工作了更多就是运用知识释放能量的时候。那既然我们还在汲取阶段,我们就应该充分汲取能量。如果大学四年不是最后的学生阶段,那么便是成为研究生。虽然我是觉得作者更偏向于不考研,不过我还是觉得那些被考研害的好惨的人是少数的,大多数人还是可以理智的对是否考研做出自己的选择的。所以关于考研也是因人而异的,有父母老师朋友的建议,也是能更合理的选择。
最后要谈的就是爱情。虽然我也觉得大学这么美好的时光,前面读书的12年都是不允许谈恋爱的,到了大学总是该享受一下爱情的滋味。但是,感情这种事情是可遇不可求的,如果刻意去追求爱情,丢的很可能就是我们的学业甚至更
多。书中有句话说得好,四年大学生活并不会因为没有恋爱而留下遗憾,反而可能会因为恋爱过而留下悔恨。当幸福的爱情被摔得支离破碎时,你或许会发现自己只不过是在一个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与一个错误的人一起犯了个美丽的错误。千万不要为了恋爱而恋爱,盲目的恋爱后果自负,甚至要负一辈子。这样的爱情要不得要不得。
此时,我对自己过去的大学第一个学期做了个总结。
学习方面,感觉自己成绩不够理想,很多是因为自己的学习时间安排的不都合理,学习的效率不够高,读和听的时间还是少了点。好的呢是我觉得自己经过期末的努力有了一点进步,这说明平时的积累很重要,既然后期的努力也可以有进步,那平时的学习高效就更佳了。而且,在不停的接触英语的过程中,增加了一些对英语的喜好。我觉得为了更好的提高成绩,应该制定详细的计划,充分利用时间。生活方面,已经基本适应了大学的生活规律了,和同学也相处的融洽。适当参加了一些课外活动充实了生活。不足之处就是觉得自己动作不够迅速,做事不够利索,这也是挺影响学习的。
如果,生命终究用来挥霍,最好的时光只能在路上。如果,选择离开的理由不仅仅是为了看风景,那么,出发需要更多的勇气,更多的担当,需要放下一切,甚至付出代价...我当时惊讶得差点患上老年痴呆症!
社会需要的究竟是专才还是通才?十个百分之十和一个百分之百,究竟哪一个在社会上更受欢迎?
所以说,在用人单位的眼中,十个百分之十并不是百分之百,而是零。
千招会,不如一招熟
李敖自称“天文地理无所不知,三教九流无所不晓”
毛爷爷告诉我们: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在考研的考场上这句话可还真是真理了。
华为老总任正非曾经对员工说:你们买房子一定要挑套阳台大一点的,如果家里的钱发霉了,好拿到阳台上来晒一晒。
娱乐天王吴宗宪的话来说:努力就会有结果,但不一定是好结果。
不管你是什么专业,都有必要适当学习一些关于经济、经营和市场等方面的知识,并通过《中国经营报》、《南风窗》、《南方周末》之类的大众报刊杂志大致了解目前中国各个行业的情况,还需要对身边的经济现象勤于思考,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商业思维。
独立的人格理应比一切都更重要。马上正色纠正道:“其实,我是一个演员。”
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对于同一个人来说,先后两次掉进同一条河流当然是不应该的,但两个人相继掉进同一条河流却往往在所难免,除非第一个掉进河流的人爬起来以后为后来者做出显眼的警示标志。可惜的是,掉进河流的人很少会想办法让后来者不再重蹈覆辙,没有掉进河流的人也不会为后来者刻下成功的足迹。失败的人总觉得没有资格说,成功的人却又不屑于,或者是没有时间说。于是,一批又一批的人相继掉进了同一条河流,相同的迷茫和困惑在一届又一届的大学生身上重演。
比如说,大家都认为逃课是不思进取的表现,我却说不逃课的学生不是好学生
第一次,有家电器公司通知我面试,出门前打扮得太久,加上路上堵车,结果整整迟到了一个小时。工作人员扬起手上一堆报名表对我说:“小姐,你不适合做员工,适合做老总。”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大学生的这种非功利的历史使命感迅速消退了。大学生面对的就业压力越来
越大,就业被放在了大学生活最重要的位置,对于哲学、历史、社会等问题的思索变得越来越举足轻重,甚至如果有人拿一本尼采或者哈耶克的著作去自习室,宿舍的同学还会觉得他是吃饱了撑的。
一批又一批的思想侏儒从大学的流水线上生产出来。
要做一个思想深刻的人,以下两个方面是缺一不可的:第一,多看有思想深度的书;第二,将自己的思想植根于现实的土壤。
宋代的太学生陈东、明代的东林学士、清末的“公车上书”,都曾在中华民族的兴衰史上书写过动人的篇章。
不是只有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才能研读弗洛伊德,也不是只有近现代历史专业的学生才有必要翻看《独秀文存》。
在“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的同时,还应该与社会现实为友。
见微知著
每天都有很多件小事从我们的身边悄悄溜走。看到一则广告,听到一则新闻,这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再普通不过的一件事情。可是,只要你善于思考身边的这些看上去似乎毫无意义的小事,你会发现,生活就是一本最好的教科书。
保洁公司多品牌战略 我发现飘柔强调的是发质的柔顺,海飞丝专注于去屑,潘婷突出的是营养,而沙宣给人的印象是专业,走美容院路线。
联通就是“廉通”让我们享受年轻。
同样是走回宿舍,同样是接着坐车,少想一个问题根本就不会让自己更轻松一些。我想,对于一个喜欢思考的人来说,如果用这些时间来考虑更深层的东西,应该会从这种思考中得到一种快乐和满足吧。
《铁屋中的呐喊》里有一篇叫做“那塔·那湖”的文章,其中有一句话的大意是:我们皆非草木,草木可以在这片校园年复一年地生长,而我们却注定要很快被另外一群人替代。
过客。只不过是一个匆匆的过客。可是,更多的人却不能及时地意识到这一点。当他们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过客无法带走那些曾经引以为荣的大楼时,他们也已经无法带走原本可以带走的东西了。
《资治通鉴》有一句话:“经师易遇,人师难遭。”大师应该是经师与人师的统一,也就是“道德文章,堪为师表”白天是教授,晚上是禽兽。
《现代化的陷阱》这种曾经非常畅销而且很有思想深度的书籍也难免被打入冷宫。
看书为什么一定要抱着“有用”的心态呢?看书的过程或许本身就是一种思辨的享受。
罗素、杜威、尼采、哈耶克、昆德拉、拉德布鲁赫、朱苏力、何清涟……这些不同国籍不同时代不同学术领域的人被我们同时引用了。
要想走更远的路,既要马不停蹄地赶路,还要尽量不走弯路。不走弯路就是捷径。
大致说来,每个人大学毕业以后有三条可供选择的路:仕途,商界,学术。削尖脑袋挤进
《无间道2》里倪永孝说的一句话: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人在河边走,怎能不湿脚?既然湿了脚,何不洗个脚?既然洗了脚,何不洗个澡?既然洗了澡,干脆一顿乱搞。
李宗吾的《厚黑学》可谓是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官场哲学演绎到了极致。脸皮够厚心够黑,你就可以去做官了。
每次考试的分数高得让人爬上去就会缺氧,曾经获得的奖学金如果换成硬币恐怕足以砸死一头年轻力壮的大黄牛。
在很多领域,学术腐败现象根本就不用去找,它会像茅厕里的熏天臭气一样扑鼻而来。
2004年10月,各大网站纷纷刊登了一篇名为《中国的学术界到底有多腐败》的文章
努力不一定有结果,但只有努力才可能有结果。
工作职位所要求的基本专业技能好比是鸟的身体,而专业以外的特长就是鸟的翅膀。鸟无身体自然无法存活,但没有翅膀就无法振翅高飞。对于大学生来说,一方面要做到“术业有专攻”,不断让身体变得强壮结实,同时还要有针对性地锻炼特长,不断丰满羽翼让自己能够有朝一日展翅高飞。
如果你想抓住满山的麻雀,你就一只也抓不到。
很多老师唯一的本事就是误人子弟
什么课都不逃,跟什么课都逃掉没什么两样。
我想大部分中国的大学生也愿意像哈佛的学生那样“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与真理为友”,填鸭式教学唯一的作用就是扼杀精英
大学之所以为大,就是因为它的包容。
鄂尔多斯经济的崩溃,在我看来也是如此。诚然,崩溃的原因既有市民在经济形势大好的前提下缺少了投资风险防范意识,在经济出现波动的时候又没有正确的判断,实际上好些人根本就没有判断能力。但他们心中却又有着发大财的美梦。又有民间集资者的道德败坏,集资者在预感到经济已经不景气的情况下,没有及时刹车,而是选择隐瞒信息,“丧心病狂”的选择了吸纳更多的资金,企图来维系资金的流动。结果越陷越深,积重难返,最后崩溃。
在鄂尔多斯这样一个小的地域里,充沛的民间资金没有合理的流动去向,只能盲目的涌进了房地产市场,而有限的人口导致了住房需求的有限,有限的住房需求难以持久支撑房地产的泡沫。因此,通过房地产来拉动经济的增长的发展模式注定是不能够长久地。在这样的经济发展模式下,崩溃是“情理之中,应有之义”。
官员的腐败问题由来已久且久治难医。何以?一者,权力的特性使然,绝对的权力必然产生绝对的腐败。二者,官员的作风使然,权为己所用,利为己所谋,情为己所系。再者,制度的缺陷使然,我们的依法治国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这样的设计,在制度层面一开始就给两种力量究竟谁能够成为根本力量留下了模棱两可的空间。而在实际政治生活中,也就难免出现人治大于法治的现象。如此一来,对于权利的约束,监管也就无从谈起了。
但恐怕这些都还不是根源。我们的社会向来重视人际往来。甚至王朝的统治都是靠宗族,亲情,人际关系的力量来维持的。腐败的种子是在我们生存文化的土壤上生根发芽的。官员的腐败之所以遭人痛恨,是因为他和权力,和利益纠缠在了一起,而这些权力和利益又是为大家所有的,而腐败却使大家的权力和利益受到损失,而使少数人“中饱私囊”。官员的腐败只不过是我们生存文化在一个特殊领域内的,被赋予了特殊面貌的特殊表现罢了。
由此观之,腐败的治理实在是在改变一种生存文化,其余的办法都是在“隔靴搔痒”。因为在文化的大染缸里,“幸免”很侥幸的事情。个人是无辜的,也是有罪的。“每个原告者都是被告者,每个被告者也都是原告者。”
然而文化习惯的改变不是朝夕之间的事情,在中国目前的社会结构中,行政力量依然是主导社会的力量,好多事情都得政府从大局从根本出发,顶层设计,统筹推动。因此,这种“修葺”工作也就历史的落在了政府的肩上。
我们可喜的看到十八大后反腐的高调态势。从“打铁还需自身硬”到“既拍苍蝇,又打老虎”再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再到“三不”机制,体现出的政府反腐的态度,力度,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但天下事有无到有易,由始及终难。反腐当然考验态度,力度,广度和深度,但更考验持久度。只有深入持久的进行反腐工作,腐败现象才会越来越少。同时,也许,在反腐的“倒逼”作用下,我们的社会文化也会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
责任编辑 华南
随着社会的进步,当今世界的文盲越来越少。如果问一句,你会阅读吗?可能很多人会笑笑说,当然会啊,so easy!然而,能真正有资格做出这样回答的人,少之又少。几乎人人都识字,几乎人人都有阅读的经历,但是要学会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很多人以为自己识字,有阅读的经历,阅读对于他来说就是一件易如反掌的事情了,如果真有这样的想法但是却又没能在阅读中得到真正的收获,这样的自满与无知就未免太过于悲哀了。一经推敲,现实当中,真正会阅读的人其实是凤毛麟角,在学界,如何高效率真正读好不仅是读懂一本书,研究实验者们一直在为此作出努力。
我暗暗侥幸,我还没到达那种连自以为会读书而实际上却是不懂得读好一本书的悲哀境地。一直以来,我都为自己阅读速度不够快,并且不能很好地消化书中的内容真理而感到困顿,并且自己也为自己尝试了很多新方法,但都是没有取到很大的成效。偶尔的机会接触到了这本书——《如何读一本书》,说实话,刚开始的时候也没抱多大的希望能从中收获到什么,但是读过后却发现,书中作者叙述详尽,指出了很多常人经常忽略的阅读方法与技巧,也指正了常人常犯的错误的阅读习惯。而且,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是作者如此清晰的条理严谨的逻辑,以及能让读者感受到作者那语重心长的谆谆教导,阅读这本书,你能从字里行间中感觉到好像一位你的长辈那样真切诚心地关心你,教育你,希望你能真正学有所长。书中作者运用层层递进的方法描述,同时又不断地为读者总结,每一章有总结,每一篇有总结,让人不免心生感概:这样的作者,为读者想得太周到了!书中会有很多重复的语言,或许会有人觉得作者太啰嗦,但是我觉得,这恰是我喜爱这本书的原因之一,一些精髓的东西,作者害怕读者会不以为意,便只好一再重复,这恰好是体现了作者的责任心。所谓“烂桃半筐,不如鲜桃一颗”,或者就是这个道理。
跟着作者的思路,一步一步地整理自己过去阅读时所犯的错以及所忽略的技巧,不禁感慨,阅读本身可也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啊!书中作者主要跟我们阐述了阅读的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阅读不同读物的方法以及阅读的最终目标。
一边读这这本书,我一边心生感激,感激作者不遗余力地作出这么多得工作,为我们整理出这么好的一套读书方法,虽然不能说作者的所有观点都是正确的或者所有的方法但都适用于每个人,但绝大多数都可以说是精辟实用的东西。刚开始的时候作者就指出了阅读的活力与艺术。作者十分强调,阅读是一件多少可以主动的事,而且越是主动地阅读,所取得的效果就越好。是的,当我们读一些不仅仅还是消遣娱乐的书籍时,很多人常常觉得枯燥无味,往往坚持不下去。这样的状况,就是没有做到作者所说的“主动”。关于这点我是十分赞同的,其实不管是怎样的学习方式,主动性都很重要,而主动性其实说的就是一种心态,当我们以一种要驾驭知识而不是被强硬灌输知识的心态去学习,往往我们不再会觉得这是一件痛苦的事,而是为这种挑战式的交流感到兴奋了。再者,明确阅读的目标也很重要,是为获得资讯而读还是为提高理解力而读。在这里我发现我平时的阅读习惯与作者所说的截然相反了。若是为了提高理解力,作者提倡遇到不懂的时候,先不要去请教别人或者参考别的书本,就从这一本书中,自己从不解到完全弄懂,这个过程的脑力活动才能真正帮你提高理解力。我想到平时阅读《数学分析》或者《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时候,总要在图书馆借上好几本的参考书,一个知识点不懂了,就参考叙说地更详细的参考书,不但浪费了时间,有没能很好让自己真正提升。
作者说到阅读的规则是努力越多则效果越好。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鼓舞,阅读是要付出很大努力的,是会觉得痛苦的,所以在以后遇到怎样的困难的时候都要坚持下去。作者层层递进,先是介绍了基础阅读。这是最阅读的最低层次,大多数人在小学的时候就具备了这种能力进而是检视阅读,这是真正进入阅读的一个层次。所谓检视阅读,就是系统略读和粗浅阅读,通过这一步骤,大致了解这本书的内容是什么,是否值得读下去。拿到一本书,我们不应该就翻开第一页,然后一页一页地读下去,而是应该通过看书名、研究目录页、阅读书中的检索和出版者介绍,然后挑几个跟主题相关的篇章略读一下。而在这个过程中,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面对难读懂的地方不能停下。关于这一点,我也为自己感到庆幸,我一直以来的读书习惯都几乎做到了作者所说的检视阅读的步骤,但是保持清醒的头脑就没能做好,总是喜欢进入白日梦的状态,这样使阅读速度大大降了下来。
作者花了大量的笔墨阐述了应该如何进行阅读的第三个层次:分析阅读。从这一部分内容中,我体会到:阅读时我们要找出这本书在谈什么,这里我们可以按照书的主题来分类,用简短的语言说明书的内容,把大纲列出来;同时我们还要诊视书的内容,诊视关键字,抓住作者的主旨、论述和找出坐着的解答;还要像是沟通知识一样地去评判这本书,但是要注意其中的礼节。这些说起来容易,但实践起来却是不简单,而要从中培养成这种习惯更是不易。在以后进行阅读的时候,我也要尽可能的去根据这些阅读的步骤,真正地辩证地把一本书读好,而不仅仅是读懂,把这本书的东西真正变成属于我自己的东西,为我所用。人无完人,书无完书。作者不可能永远都对,做一个好读者,公正地评判一本书,亦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读到这里,我才发现,以前的我,是在是太浅陋,不仅读的书少,而且连读书的方式都没有掌握好,以后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呢!
作者在提出阅读不同书籍的不同方法之后,提出了阅读的最终目标:阅读与心智的成长。这也就是主题阅读,是最不轻松的阅读方式,也是最有收获的阅读方式。因为在阅读一本书时,还要阅读很多本书,列举出这些书的相关之处,构架出一个可能在哪一本书里都没有提出过的主题分析。读到这里,我真想长叹一声:不容易啊!
【读卡耐基有感】推荐阅读:
卡耐基演讲训练教程07-19
卡耐基语言的艺术12-11
卡耐基成功学要点09-29
卡耐基口才训练方法10-29
卡耐基成功之道全集06-20
名人故事:卡耐基的童年故事09-08
《戴尔.卡耐基传记》读后感11-04
卡耐基,演讲与口才,TXT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