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实验心得
为期一个半月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训课程即将结束,在这一个半月里我完成了世格模拟实验、奥派模拟实验、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实验这三个实验项目。下面就这三个实验项目总结下这一个半月来的实验心得。
一、世格实验心得
世格实验围绕人力资源管理四大职能,即规划、获取与配置、员工发展和员工保障与维护,设计和组织案例,提供了共19个模拟实验供我们练习。在实验里,我可以看到典型的案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通过对实验的操作,让我有机会实际了演练分析、决策、操作的全过程,帮助我了解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中的实际运作,极大地发挥我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这种模拟实践的方式,有效提高了我的学习兴趣。下面就具体的模块进行总结。
1、编写招聘广告
通过撰写招聘广告,我了解到了招聘广告的目的及作用,撰写招聘广告应该注意的事项,需要参考哪些公司资料,知道了要怎样撰写招聘广告才能把符合职位要求的应征者吸引到组织空缺的职位上来。
2、找出招聘广告中的问题
在现实中,我浏览招聘广时,一般只看专业岗位要求,工资等情况,从不会去找广告中的可能出现的问题。但在这一模块里,我了解到了在平时的招聘广告中有大量的错误出现,这些错误一不小心就会成为陷阱,给港在线呕出校园的大学生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但站在企业方,应聘广告职工要是出现错误的话,很有可能会给企业带起来巨额损失。通过这一模块的练习,我了解招聘广告中常见的问题,及应该避免错误。
3、选择招聘渠道。
我通过本模块了解到了,招聘不同岗位的员工,应该用选择不同的招聘渠道,以及常见的招聘渠道所适用的招聘范围。不同的渠道对招聘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且也和招聘成本有着密切的联系。
4、简历筛选
在本模块,我了解到通常的招聘活动中,会收到大量的简历,但如何从这些简历中筛选出合适的人员,往往是被课本忽视的问题。通过实验,我了解到了快速筛选简历的的方。
5、人才测评
人才测评是根据一组事先确定好的标准,对应聘人员的特定工作知识、技术水平、能力结构以及工作态度等方面进行测量和评价的一种科学的综合选才方法体系。本模块我和“经理”讨论如何进行人才测评和测评中应注意的问题,并让我体验多种测评方式。
6、面试
在本模块,我了解到了面试前应该做的准备,面试过程中如何提问、如何观察,直至最后结束面试等,在这一系列过程中,我体验面试的过程,了解了其中技巧的运用,对我以后的工作将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7、背景调查
在现实中,假文凭、假证件严重干扰了企业对人才的正确评价,对企业的用人也存在很大危害。在本模块,我明白了如何在录用的过程中调查应聘者的背景,通过体验实验提供的若干调查方法,我了解了常用的调查方法和技巧。
8、人事资料管理
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填写员工履历表是一定要做的工作,且工作量很大。随着人力资源管理软件的普及,填写履历表的工作由纸面转变成软件实现。在本模块中,我了解到了怎样才能更加快速的把员工信息录入档案中。
9、新员工报到 在本模块中,我知道了新员工报道的过程中需要办理的一系列手续,并药领取必要的用品。知道了怎样与新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并将相关文件归档,并将办公用品发放给新员工,了解新员工报道的一般过程。
10、离职访谈
在离职访谈模块中,我明白了谈话前的准备、谈话的技巧、谈话后的分析总结中有很多原则和技巧。通过本实验,我体验到离职访谈的一般方法。
11、办理离职手续
在本模块,我明白了员工离职时必须办理一系列的手续,离职中涉及的政策法规。通过本案例,我了解了通常离职中需要处理的问题。
12、绩效管理
通过本实验,我实践绩效评估的一般方法和程序,了解开方式绩效考评和封闭式绩效考评的区别。
13、人事考核
本模块给出一个360度考核的案例,让我通过统计、汇总该考核的结果,了解了考核方案的设计思路和考核结果的计算方式。
14、绩效访谈
绩效访谈通常是对被考评者过去的工作表现作总结性考评。本模块通过对两种不同的绩效访谈作为对比,让我了解访谈中应注意的问题。
15、社会福利保障
关于社会福利,有着详细的国家法规政策和地方法规政策,人力资源工作者必须了解这些法规政策。本模块帮助我了解基本的社会福利制度,并掌握计算方法。
16、员工的薪资
编制工资单,是人力资源部的日常工作,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必须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公司相应的政策。本模块帮助我掌握加班工资、工资扣除、个人所得税等计算方法。
17、培训
培训是人力资源部的重要工作,员工素质的提高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本模块从最常见的入职培训入手,让我了解培训的目的和如何组织培训。
18、设计考核指标
考评工作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工作,人力资源部对于考评指标的设计起着指导和协调作用。本模块通过设计对销售部经理的考评,让我了解考评指标设计的方法。
19、人力资源供给计划
人力资源规划是联系企业整体和人力资源管理的纽带。人力资源需求的预测,是以与人员需求有关的某些组织因素为基础,来估计未来某个时期组织对人员的需求。本案例要求学生了解人力资源供给的一般方法,并以马尔可夫转移矩阵模型来做内部供给预测。
二、奥派模拟实验心得体会
现代企业中,人是决定企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人力资源管理,是将组织内的所有人力资源作适当的获取、维护、激励以及活用与发展的全部管理过程与活动。奥派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平台让我了解到如何开发和管理企业的人力资源,从而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在本实验中,我作为一名实验组组长,需要关注功能更多的东西,我要把部门员工招聘进部门,给他们赋予权限,也就是给他们安排岗位,这些都是前期需要做的工作,之后就可以把工作分配给员工去干,在本实验中,锻炼了我的组织计划能力,决策能力。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也出现了一些失误,这些失误导致了我不能准确的把合适员工录用进系统,后来经过教师管理系统才得到了解决,这些失误都是由于一些细节造成的,所以,这就要求在以后的管理工作中,我要更加细致认真,自己说自己认真,那是不算数的,需要经过一些办事考验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在实验里,我把三年以来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很好的结合到了一块,使得理论得到了升华,理论知识更加牢固,三、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实验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实验教学,工作分析,薪酬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管理类课程, 其主要内容包括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员工招聘与使用、培训与开发、绩效考核、薪酬福利管理等方面。这些内容紧贴人力资源管理实际, 因而其实践性非常突出。这就要求人力资源管理的教学过程应该注重实践环节、注重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培养。而通过实验教学, 可以有效地缩短理论学习与实践运用之间的距离, 达到培养学生实践技能,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一、人力资源管理实验教学基本模块
实验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形成对人力资源管理实际操作的感性认识, 增强对人力资源管理相关原理、流程的理解, 初步掌握一定的实际操作技能。实验的内容可以分为两个基本模块:一个模块主要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流程, 比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全流程、某个子流程如绩效管理。通过这个模块的实验, 让学生对相关流程有了感性的认识, 从而加深理解, 增强学习效果。另一个模块主要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原理, 比如考核指标的设定、绩效面谈的误区、招聘的误区、人力资源规划的制订等。通过这个模块的实验, 学生不仅知道了应该怎么做, 更清楚了为什么这么做, 从而也避免了课堂教学中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弊端。
二、人力资源管理实验教学的形式
实验形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为“人—机”实验形式, 这种形式是在硬件、软件形成的模拟环境下, 利用人力资源管理软件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全部或某些环节的操作, 并对操作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相关记录、分析和总结, 使学生了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流程。
另一种可称为“人—人”实验形式, 基本对应原理模块的实验内容。主要应用模拟教学法让学生通过亲身设计各种方案和问卷、实施方案, 并进行总结等操作行为, 以巩固其基础知识、获得管理技能和能力。其基本形式是把学生分成5~6人的实验组, 由实验组操作完成某项任务如面试, 最后各组从操作、观察两个角度分析总结操作这个任务中所涉及的原理和技能。
三、人力资源管理实验教学的具体实施
以下主要介绍工作分析和员工招聘的实验教学实施内容。
(一) 工作分析
开展工作分析有助于全面地了解各类工作职务的特征、工作行为的模式和工作的程序及方法, 其结果可应用于人员招聘、职工培训、绩效评价、工资管理等诸多方面。工作分析实验的具体实施如下:
1. 准备阶段
(1) 分组。根据教学班的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组, 6~7人为一个工作分析小组, 确定小组负责人。
(2) 确定工作分析导向及其侧重点。要提高工作分析的效果与效率, 必须使工作分析有的放矢, 即根据企业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客观要求, 明确提出工作分析的具体目标。每一个工作分析小组应根据各自小组所在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工作分析的目标导向 (组织优化、招聘甄选、培训开发、绩效考核、薪酬管理六个目标) 及其侧重点。
(3) 分工协作。各小组根据工作分析的流程, 制定各个阶段的工作进度表, 并相应分配各成员的工作任务, 主要包括有关工作分析的宣传和解释工作、人员培训、组织内部沟通等工作。
2. 设计工作分析调查问卷
(1) 确定调查、分析的对象, 保证样本有一定代表性。各工作分析小组根据其工作分析导向确定调查和分析的对象 (管理、技术、生产等多个岗位) 。
(2) 确定搜集工作分析信息的技术方法。在这里, 我们要求各小组运用问卷调查法并结合访谈法或观察法来搜集相关信息。
(3) 编制调查问卷或访谈提纲。各小组依据工作分析调查对象编制相应的调查问卷以及访谈提纲, 注意问卷的格式以及内容。
3. 工作分析信息的搜集
(1) 职务信息的初步调查。各小组选取校内某一具体岗位 (如教师、教学秘书等) 进行调查, 可采用观察法、问卷法、访谈法等技术方法获取岗位的初步信息。在搜集信息的过程中, 要注意各种技术方法的准则与利弊。
(2) 信息的整理与分类。将通过访谈或问卷调查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和整理, 写出一份工作说明书。在获得了一份初步的工作说明书之后, 召集小组成员并对工作说明书进行讨论, 说明在调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之处。
(3) 重新返回工作分析调查岗位。通过谈话或现场观察, 澄清、明确或进一步充实工作说明书。
4. 编制工作说明书
(1) 各小组上网查询有关招聘信息 (在规定的人才招聘网站内查询) , 主要涉及教师、行政、后勤等相关的工作岗位, 搜集同一类工作岗位的相关职位信息。
(2) 编制各管理类岗位的工作描述。首先召集整个调查中所涉及的人员, 讨论由工作分析制定的工作描述和工作规范是否完整、准确。然后讨论、斟酌工作说明书中的每一行、甚至每个词语, 由工作分析者记下大家的意见。最后, 根据讨论的结果, 确定出一份详细的、准确的工作说明书。
5. 总结阶段
在调查结束后, 各小组进行讨论, 共同探讨在此次实验中有何收获, 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最后, 教师对实验进行总结, 实验结束后学生需提交实验报告。
(二) 面试
面试的实验教学主要采用模拟招聘的方式进行。在进行模拟招聘前, 组织学生参观实际的招聘会, 让其感受招聘会现场的气氛, 并对招聘的基本流程有更直观的认识。模拟招聘的具体实施环节如下:
1. 准备阶段
(1) 分组。根据教学班的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组, 6~7人为一个招聘小组;每组选出一个组长, 负责组织、领导整个团队, 组长与成员应一起讨论、筹划整个模拟招聘过程。
(2) 准备相关资料。分组完毕后, 给学生一至两周时间进行准备。具体涉及的事宜包括:企业宣讲会材料;招聘广告;拟招聘的职位说明书;面试题目;面试评价表以及个人简历等。在准备过程中, 学生若出现不明白或不知如何进行下去等问题, 教师可予以指导和帮助。
2. 实施阶段
(1) 布置招聘现场。提供招聘展台所需要的资料, 张贴招聘广告。
(2) 以三个小组为一个阶段, 分别由三个小组的宣讲会主持人上台介绍本企业概况与招聘职位状况。宣讲会全部结束后, 学生可根据自己兴趣投递简历。
(3) 各企业根据投递简历情况进入面试环节, 由主考官主持面试。
(4) 在面试过程中, 各面试官结合面试提纲进行结构化或半结构化面试, 并以面试评价表为依据, 根据被面试同学的表现给予评价。
(5) 第一组面试结束后进入第二组的面试, 同时第一组面试官退回“幕后”综合汇总各被面试者的表现, 选取拟录用人选。
在第二组面试结束后, 第一组面试官重回台前, 对本组被面试者的表现进行点评, 并公布录用人选。
(6) 以上第 (2) ~ (5) 环节循环往复, 直至各个小组同学均担任过面试官。
3. 总结阶段
整个过程结束后, 各小组首先作总结发言, 主要总结此次活动的感受及受到的启发, 也可以对其他小组的表现进行点评。最后, 教师应对此次活动作详细的点评。通过总结, 可以了解学生在面试指标体系设计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 在面试实施阶段中观、听、评分技巧的运用如何。
四、建议
(一) 提供相关的配套设施
因《人力资源管理》实验教学涉及到的是人机对话及人人对话, 需要良好的教学场所和环境。因而需配备一定的软硬件配套设施, 包括计算机、实验室、投影仪以及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软件, 以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二) 教师要加强对模拟小组的管理
首先要明确小组的目标与任务。小组的目标一般都是在教师指导下确定的, 除了小组共同目标, 每个小组成员都会有个人的、有时是秘而不宣的目的, 这与小组目标也许不相干, 但有时会破坏教师原来计划好的目标。所以, 教师要在顾全大局的前提下包容并正确对待这些个人目的, 最好的办法是, 对组内出现的各种目的意图进行一次开诚布公的讨论。其次要营造气氛。对于小组讨论来说, 气氛是必不可少的, 通常十分容易被感知, 教师的作用很重要, 要创造出一种温暖、自发、公开、随和的气氛。一种好的气氛不仅能使小组激发出更多的能量和想象能力, 还能增强学生们的归属感。
(三) 要建立合理的考核机制
目前, 大学一般采取“平时”加“期末”的考试方式, 前者权重一般最高为70%, 后者权重最低为30%, 这种考试体制侧重的是对学生知识的考察。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这样实用性很强的专业而言, 建立起以能力为核心内容的考核或评价制度, 才是从根本上扭转教学思路的措施。可将考试分成三大部分。一部分是传统的闭卷考试, 考察重点是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的全面、准确程度, 其比重由原来的70%降低为50%。另一部分是对能力的考察, 主要考察实验教学, 其比重最高可达30%, 最后一部分为学习中学生的表现和作业, 可占到最高20%的比重。
参考文献
[1]董克用.人力资源管理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2]许红华.基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模式的建立[J].煤炭高等教育, 2005, (5) .
【关键词】高职实验室 管理 资源优化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97-02
实验室是作为提升教学水平,培养高职人才的重要载体,并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实验室的建设水平与教学水平息息相关,不但有助于提升高职院校的办学层次和水平,更契合国家的人才培养需求。高职院校实验室建设中资源的优化配置,实验室的科学规范管理,都能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并最大限度发挥实验室在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一、高职实验室管理的意义
第一,实验室主要是将教学中的理论部分与实际部门相结合,所以是教学的必要环节,不但能有效的巩固知识,同时也能让理论内容更具实效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具有独立思考、实事求是的创新能力,并对塑造科技工作者良好素养有着积极的意义。第二,经济的发展,人才是竞争的核心,高职教育主要培养一线的技术人员,故而更要推进素质教育,提升教育的质量以及水准。第三,由于高职院校逐年扩招,故此原有的管理规模以及管理模式已然不能适应新的教学发展新描述,为此需要建立一级管理教学中心,在完善各项技术的前提下,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完备的实验平台。学校的实验室建设不仅需要整合整个实验资源,同时也能完善设备的共享平台,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满足学校的实验需要,并能让人力、物力、财力发挥到极致,提升工作效率,加大设备使用效率。
二、高职实验室管理的现状
1.实验室资源匹配缺乏计划
实验室设备主要的作用是配合教学需要,并满足科研的实效性。教学方面,要求教学体系形成科学与规范的配置标准,否则设备申报过程中若只是凭借印象以及某门课程的具体设计要求作为申报标准,将会让投资方案偏差,容易引发贫富不均的状况;科研方面,部分院校没能制定长期全面的科研教学计划,导致采购的过程中设备多为“应急采购,不能重复的考虑设备的整体实用性,也没有想过替代方案出现,将关注点集中在眼前利益上面,缺乏战略发展规划,最终导致教学项目接近尾声之时,就是设备废弃之日。
2.实验室教学周期没能得到充分利用
各个院校的实验室建设多是理论教学的辅助场所,即教学中依旧偏重于理论,实验是教学活动的附属,实验课程需要契合理论教学模式,并根据教学的需要做长期的规划和设置。该教学模式虽然能够提升学生的理论能力,让学生夯实理论基础,但存在的问题即教学中理论为,实践为辅,学生学习的知识很淡薄,不能实际的应用,故不能满足实验室在教学中的实践、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能力。以上状况,导致教学实验室的使用周期均在教学活动将要接近尾声的周末,其他时间教学则处于闲置状态。然使用时则时间较为集中,出现资源与场地比较紧张的状况,不但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更不利于提升教师的素质,更不能满足实验建设的维护以及保养。
三、加强实验室管理与资源优化的科学途径
1.改革实验室管理体制
实验室的资源配置主要将实验内容以及专业设置为基础。高职院校发展中实验室的使用主要是考虑教学的整体要求,摒弃专业设置的狭隘理念,通过优化整合相关的专业小小实验室,建设划分学科类别的专项实验室,并统筹规划教学的整个进度,这样能规避拥挤和扎堆的情况,最大限度的提升资源场地的使用效率,更能避免重复性的投资;针对实践和科研为目的的实验室,教师需根据自身教学能力和校园特色文化素质的要求做好配合,扬长避短中发挥设备的经费作用,尽量规避昂贵设备的长期闲置,造成资源的浪费。
2.加大建设 发挥实验室的发展潜力
实验室应满足教学活动的基本需求,并且在这之外更应该鼓励学术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教师积极的进行科研型项目,不仅有助于提升科研教学能力,也能利用科研经费优化实验室的各项设施建设;使用学校的高精尖端仪器开展社会化服务活动,这是提升教师业务水准的有效模式,也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设备的作用,配合理论教学活动,且将所得费用全部应用到仪器的维护、配件和耗材购置方面,进而有助于设备升级和开发;同时可以借助于企业的资金、技术优势,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研发出共同感兴趣的项目,节省学校的资金投入状况,丰富教学的资源化建设,为师生提供实践性平台,并为企业提供问题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校企双赢中,让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上升到新的高度。
3.专项培训 提升管理人员素质
各个院校需要对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管理,不但能提升人员业务工作能力,更能提升人员的管理水准,让管理人员能够做大懂设备、懂结构、会维护和使用,用以提升设备的具体使用时间,并对认可教师开展专项的培训,规范使用流程。并严格的把关各类精密仪器购置,要求做到专人操作、责任明确、制度完善等相关措施。做好设备的管理、维护,进而确保仪器的精准度,最大程度的加大设备使用周期。
结语:实验室的资源优化配置以及科学管理模式是作为高职院校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方向存在的,因而建设时需要契合高职院校的自身职业化特点,保障教学质量的同时,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并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建立特色化的社会服务理念,挖掘实验室潜能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水准,让高职院校实验室教育在科研、教学和人才培养方面发挥大的作用,加大投入产出比重,发挥教育资源优势。
参考文献:
[1]白山丹. 高职院校实验室资源优化配置与科学管理[J].经济研究导刊,2015.(21):28-29.
[2]陈璞华. 高职实验室管理与资源优化的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5.(10):12-13.
[3]易俊杰.FS高职学院实验室管理模式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2.(12):12-13.
[4]张小龙,刘晓红.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科学与技术,2015.(16):101—102.
实验
一、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的形成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分析回顾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的形成;
2、在回顾理论知识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之上,借助相关系统分析性格,职业能力倾向;
3、分析职业选择方向,为踏上社会做好相应的准备;
4、具备自我分析能力。
(二)、实验仪器设备
1、环境: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模拟系统软件。
2、器材:计算机设备(50台),网络。
3、打印机(1台),耗材,打印纸。
(三)、实验原理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实验内容
(1)回顾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的形成(2)分析“我”
2、实验步骤
(1)打开浏览器;
(2)输入网址,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并记录结果
(五)、实验报告要求
1、形成初步的职业选择倾向,分析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工作岗位,并在实习报告中加以记录。
(六)、思考题
1、结合专业方向和自身条件,分析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岗位?
实验
二、人力资源规划及组织结构设置
(一)、实验目的
1、通过企业背景资料的分析(以无锡大东方百货为例),掌握人力资源规划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
2、了解企业各部门的构成及关系;
3、理解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配备的基本内容和知识;
4、掌握机构设置原理;
5、具备各类企业组织结构设计和人员配备的基本能力
6、初步形成岗位选择意向。
(二)、实验仪器设备
1、环境: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模拟系统软件。
2、器材:计算机设备(50台),网络。
3、打印机(1台),耗材,打印纸。
(三)、实验原理
通过机构设置模拟实验,使学生了解企业各部门的构成及关系,理解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配备的基本内容和知识,掌握机构设置原理,具备各类企业组织结构设计和人员配备的基本能力。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实验内容
了解企业,分析企业的岗位职能结构的设置
选择适合的工作岗位
2、实验步骤
(1)打开浏览器;
(2)输入网址,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并记录结果
(五)、实验报告要求
1、分析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重要意义及作用。
2、分析企业部门及岗位设置的原理。
3、结合自我分析,分析选择自己适合的工作岗位。
(六)、思考题
1、如何根据不同企业的要求设计组织结构图?
2、如何完成添加、修改和删除部门设置、职务设置等程序?
实验三:人力资源招聘模拟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如何发布公司信息和人才信息;
2、掌握公司实施招聘人才及求职者应聘岗位;
3、建立一个招聘和应聘的互动平台;
4、掌握人力资源管理招聘的基本内容和知识,具备组织和实施企业人力资源招聘工作的基本能力。
二、实验仪器设备
1、环境: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模拟系统软件。
2、器材:计算机设备(50台),网络。
3、打印机(1台),耗材,打印纸。
三、实验原理
通过人力资源招聘模拟实验,使学生了解如何发布公司信息和人才信息,以便于公司招聘人才及求职者应聘岗位,并建立起一个招聘和应聘的互动平台。掌握人力资源管理招聘的基本内容和知识,具备组织和实施企业人力资源招聘工作的基本能力。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实验内容
(1)企业发布人员需求;
(2)企业委托相应公司人员完成人员招聘;
(3)毕业生制作奖励,并完成投发简历的工作,等待面试通知。(4)委托机构初步完成面试,企业主管完成复试,通知录用。
2、实验步骤
(1)发布招聘信息(渠道的选择)(2)毕业生投简历(简历的制作)(3)企业通知面试(面试注意事项)
(4)企业进行复试(人员招聘选拔的方法)(5)通知录用(注意事项)
五、实验报告要求
(1)各部门的人员需求申请;
(2)人力资源部人力资源计划申请/执行,总经理审批;(3)人力资源部经理“招聘信息发布”、“招聘信息管理”、“应聘人员档案管理”、“应聘人员信息查询”、“面试管理”、“复试管理”等。
六、思考题
1、怎样设计笔试和面试题?
通过培训管理模拟实验,使学生理解人力资源培训管理的基本内容和知识,掌握培训管理原理,具备设定各个培训项目、培训方案和培训考评的能力。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实验内容
(1)完成公司培训计划设置;(2)完成公司培训课程设置;(3)员工完成选课;
(4)查看“培训管理”中的“选课结果”,完成“成绩评定”,并查询“统计结果”。
2、实验步骤
(1)打开浏览器;
(2)输入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模拟系统软件地址,显示本软件主页面。(3)点击“登录/注销”—“高级管理”中的“人力资源部经理”,输入相应密码后点击“培训管理”下的“培训计划设置”,按要求完成操作;(4)点击“培训管理”下的“培训课程设置”,按要求完成操作;(5)点击“登录/注销”—“员工”,输入“员工编号”和相应密码后点击“培训管理”下的“选择课程”,完成员工选课操作;
(6)人力资源部经理查看“培训管理”中的“选课结果”,完成“成绩评定”,并查询“统计结果”。
五、实验报告要求
1、完成公司培训计划设置;
2、完成公司培训课程设置;
3、员工完成选课;
4、查看“培训管理”中的“选课结果”,完成“成绩评定”,并查询“统计结果”。
六、思考题
1、如何根据企业的不同要求设计培训计划和培训课程?
2、如何设定各个培训项目、培训方案和培训考评?
实验五:绩效管理模拟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理解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基本内容和知识;
2、掌握绩效管理原理;
3、具备绩效分析、绩效评估的基本能力;
4、能设定评估考核标准,对绩效考核效果进行统计分析。
二、实验仪器设备
1、环境: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模拟系统软件。
2、器材:计算机设备(50台),网络。
3、打印机(1台),耗材,打印纸。
三、实验原理
通过绩效管理模拟实验,使学生理解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基本内容和知识,掌握绩效管理原理,具备绩效分析、绩效评估的基本能力,并能设定评估考核标准,对绩效考核效果进行统计分析。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实验内容
(1)部门经理添加任务;
(2)人力资源部经理指定评估参数并审核评估表。
2、实验步骤
(2)设定员工工资;(3)进行薪酬查询。
六、综合思考题
1、怎样根据绩效考核结果进行薪酬设计?
1.2.1资产负债表分析的基本原理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个特定日期的全部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财 务状况。对其资本结构分析,可以判断其结构的健全和合理与否,可以看出其经济实力和经济基础稳定与否。
1.2.2资产负债表部分项目具体分析
图1 紫鑫药业近几年资产结构趋势图
从上面表1和图1可以看出,在紫鑫药业的资产结构组成当中,流动资产从稳定在41.92%~48.23%之间忽在飙升到82.16%,固定资产与在建工程也是从52.59%~39.52%,到急剧下降到10.02%,流动资产比例的增加,意味着公司资产的流动性和变现能力增强,公司承担风险的能力加强。另外,固定资 产比例减少,说明其在缩小规模,将会影响到公司以后的获利能力。这种变动是
否符合行业变动趋势,结合康美药业资产结构趋势表和图,我们可以看出其流动资产在54.23%至73.66%,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固定资产与在建工程虽处于下降 趋势,但稳定在20%至30%之间;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所占比例逐年增加,相比之下,更令我们想知道紫鑫药业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变动的原因。 因此,我对紫鑫药业的流动资产结构进行了进一步细分,把分析重点放在20 上。
1.2.3流动资产结构分析
在公司流动资产中,,货币资金,应收债权和存货三项最为重要。一般而言 公司持有货币资金的目的是支付,债权和存货是为周转准备的。
从表3和图3中可以看出,紫鑫药业的流动资产中,货币资金也是由48.30%下降至30.51%,在2010年又突然上升到66.72%,平均比例在50.32%,占流动资产一半以上;应收账款相应呈反向变动,由29.87%上升至39.94%,在2010年却突然下降到6.59%,平均比例在23.98%;存货所占比例不大。我们再来看看康美药业的流动资产结构,货币资金也是由71.31%下降至57.12%,在2010年升 到59.89%,在货币资金变动趋势上,紫鑫药业和康美药业是一致的,但在应收账款上,康美药业都是呈上升趋势,平均比例在7.18%,所占比例不高。相比之 下,紫鑫药业应收账款是较高的;再看存货,康美药业的存货所占比例平均在20.48%,持有一定存货。在整个同行业中,紫鑫药业的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平均 百分比在药品制造业同业中位于最高水平,高于同业平均值1倍。而存货占流动资产平均百分比在药品制造业同业中位于最低水平,低于同业平均值近2陪。那 么是什么导致2010年的流动资产的剧增?货币资金的大量持有,是否与应收账款的收回、存货的销售有关?若这笔资金的增加是与收入有关,因涉及人参业务 暴增的话,那么,显然,以紫鑫药业低于同业平均值近2陪的存货是不可能带来那么大的现金流,在附注上我找到了这样的解释,货币资金期末数较期初数增加 131,209.50万元,主要原因是本公司本期非公开发行 A 股普通股募集资金
98,799.99万元所致,其真实性还有待考核。2010年货币资金剧增,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规模的缩小、应收账款的减少、存货在同行业所占流动资产如此低,这 笔资金的流入和流出实在令人怀疑。这很可以存在虚构收入问题。因此,把分析重点放在了2010主营业务收入和应收账款,对主营业务和应收账款进行了进一 步分析。
药品制造业流动资产结构的同业比较
1.2.4主营收入分析
紫鑫药业业绩暴增是否暗藏玄机?“人参神话”是否属实?我们来分析一下 主营业务的主要品种的收入情况和前五名客户的营业收入情况。
1.2.4.1主要品种收入分析
从阅读紫鑫药业五年报表附注中统计到,在紫鑫药业的主营收入中,主要是 依靠四妙丸、活血通脉片、醒脑再造胶囊、肾复康胶囊、六味地黄软胶囊、补肾安神口服液六种产品的销售。如表所示,收入约占主营业务的一半以上,但在 2010年,六种品种在主营业务中的支柱地位却完全改变了。人参业务的涉入就已占了主营业务的55.92%,“人参系列产品”销售带来了主营业务3.60亿元 的收入。这样大胆舍弃主业,将大量资金投入一个全新的领域,所冒风险极大这种情况也极为罕见。为探究其是否真实,我们在附注中找到了这样的解释:公 司积极参与吉林省人参产业开发,把握机遇,投入大量资金收购人参对所采购的人参进行了粗加工,并实现了对外销售,致使“人参系列产品”销售 增加3.60亿元。如果是大量购入人参的话,那么为什么2010存货并未增加反而减少,且紫鑫药业的存货在同行中是最小的。人参业务的加入,更令人觉得疑团 重重。
1.2.4.2关联方分析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操作,我们能够系统地掌握现代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具体方法,加强我们对财务管理基本理论的理解、对财务管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掌握和应用,将财务管理理论与和财务管理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同时,可以对我们所学专业知识掌握程度以及应用能力进行考察。
从《财务管理学实验》课程的学习目的可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1、严格要求与训练,进一步锻炼和提高自己的思维和动手能力。
2、进行实际操作,锻炼和提高实际工作能力,能够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
3、循序渐进,拓展思路,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4、各项实验,尽可能在计算机上完成,提高自己熟练使用计算机的能力。
5、通过各项实验,全面、系统地掌握本课程的知识,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6、在实验操作完成后,根据实验内容详细地写一份实验报告,锻炼和提高自己的分析和写作能力。
从《财务管理学实验》教材内容的安排上看,各章实验的目的如下:
1、第一篇为基础实验,设有4个试验项目,主要是针对Excel的各种功能及基本操作而设计,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财务管理应用与操作基础能力;
2、第二篇为单项实验,设有16个试验项目,涵盖了投资管理、筹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和财务分析等主要知识点,每个实验项目都是针对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知识点而设计,目的是提高学生对财务管理基本知识的运用能力;
3、第三篇为综合实验,设有6个试验项目,将财务管理与会计学、管理会计、资产评估等专业知识融合在一起,以案例的形式加以体现,目的是培养学生对财务管理与会计学只是的综合运用能力;
4、第四篇为研究设计型实验,作为探索,设有四个实验项目,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验要求
通过本实验,要求我们认识并加深理解财务管理基本理论,提高对财务管理工作的感性认识;会操作教学要求的实验内容;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技能,具有处理一般实际财务管理的能力。
实验所获
在《财务管理学实验》这门课开课之前,财务管理学的知识在我头脑里只是一个很理论性的东西,从来没有将其实际运用过。而通过了这门实验课的学习,我发现自己对这门课确实是挺感兴趣的。它可以把财务管理学里面一套很理论性的东西,通过利用excel就很清晰地表达出来了。
这门实验课中我感觉收获最大的是认真研究了单项实验,把财管里很多预测决策模型都很清晰地梳理了一遍。而相对来说收获最大的是如下几个实验:
一、在“广东YZ集团公司资金需要量的预测”实验中,体会到了资金是企业的“血液”,预测资金需要量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工作。通过本实验我掌握了资金需要量预测的销售百分比法,并进一步巩固和掌握财务与会计中有关筹资及财务预测等知识。
二、在“风险投资决策”实验中,我们根据实验资料对各项目的风险进行评估,选择最优投资项目。重温了肯定当量法,其原理是指在风险投资决策中,用一个当量系数把有风险的现金流量调整为无风险的现金流量,然后用净现值法或内部报酬率法进行方案评价。
三、在“全面预算编制”中,我们掌握了利用excel电子表格,方便、快捷地做出预算,体会到了电算化是如何提高理财效率的。全面预算是一整套预计的财务报表和其他附表,它是以企业目标利润为核心,按照“以销定产”的方式,即在预测与决策的基础上,按照企业既定的经营目标和程序,规划与反映企业未来的销售、生产、成本、现金收支等各方面活动,以便对企业特定计划期内全部生产经营活动有效地做出具体组织与协调,最终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一系列预计的财务报表及附表展示其资源配置情况的有关企业总体计划的数量说明。根据实验资料,我们在编制一个公司的年度预算时具体来说需要做出该公司下年各季度的以下各项预算:销售预算、生产预算、材料采购预算、人工费用预算、现金预算、该公司下年度预计资产负债表以及该公司下年度预计损益表。这把涉及该企业战略目标的一整套经济活动连接在一起,并规定了如何去完成。在实验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由于其他预算都需要在销售预算的基础上编制或者大都与销售预算数据有关,因此,销售预算是编制全面预算的关键和起点。
《信息资源组织与管理》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它是为社会培养既精通市场经济管理又懂先进科学技术的综合性人才服务的。其中,实验课程是该课程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应用中解决问题,反过来实际应用不断充实理论知识。而实验报告是实验课程的重要环节和全面反映,对于学生来说,一份工整、规范、合格的实验报告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1],通过预习实验内容、整理和收集材料、书写实验报告,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回顾和深化;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增强写作和科研能力[2]。对于教师来说,通过实验报告可以及时了解到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也可以发现教学过程中一些可能存在的问题。另外,实验报告既是实验课程成绩的主要依据,又是检验教学效果的一个方面。
二、实验报告中存在的问题
1. 实验报告内容形式单一。
我们直观地可以看到大部分高校实验报告的内容形式比较单一,包括实验者信息、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环境、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和分析讨论等内容。同一门实验课程,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使用类似的实验报告模版,所写的实验报告内容大同小异,体现不出实验报告的教学价值,对于教学评估和检验帮助不大。同一个实验项目,实验名称、目的、环境这几部分内容是相同的,但每次仍需要学生书写出来,这样导致实验效率不高。多数高校采用纸质实验报告,此类实验的实验报告存放需要较多的物理资源,而且管理比较复杂,对于以后查阅也不方便。
2. 学生对待实验报告的态度。
从实验报告内容中很容易发现:内容格式不清晰,表达不流畅,语言不专业,书写字体潦草,有些实验结果需要图表的形式展示,特别是对比、观察规律之类的结果采用图表形式能够更好地表达,但只有较少的学生使用了图表,有的实验报告即使画了图表,但图表的序号、名称、规格等书写不够规范。大部分实验报告的分析讨论这部分没有填写,或者只有简单的一两句话。有的实验内容存在相似的地方,不排除有抄袭现象。总体可以看出来,学生对待实验报告的态度是不积极的,书写实验报告是为了应付教师。
3. 教师评改的情况。
教师平时教学科研的工作量比较大,还有辅导学生、批改作业等其他工作,所以有的老师对实验报告的评改不是很认真,浏览后简单地给出“阅”字或日期,没有指出实验报告中出错之处,也没有把实验报告的批改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甚至没有反馈。到期末时给个综合成绩,导致学生不知道自己的实验哪个部分没有做好,哪个部分做错了,哪里需要修改等情况。更甚者以为老师不细看实验报告,对待实验报告的态度更加不认真,在书写时为了应付了事便匆匆书写,教师评改这种的实验报告时也会缺少认真的态度,这样的恶性循环必定降低实验教学质量。
三、本课程实验报告的改进
1. 实验项目的分类。
在网络信息时代,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重要性,它已经成为个人、组织甚至国家核心竞争力重要的组成部分。结合政务、商务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实际需求,信息资源组织与管理这门课程系统地介绍了信息资源组织与管理的内涵、意义、方法、原理、技术以及相关案例[3]。根据理论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进度,把实验课程的实验项目设计为如下三个类型:基础性的实验、综合性的实验、开放性的实验。(1)基础性的实验。这类实验包括对课程背景知识的了解,相关著名的人物及著作,应用领域的前景等内容。该类实验的实验报告采用传统实验报告的内容形式,包括实验者信息、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环境、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和分析讨论。要求学生完整填写每部分,不得按照教材或者实验指导书上的内容照抄,可以通过图书馆、电子图书馆、专业网站等多种途径广泛查阅资料进行书写。此类实验报告格式统一,应用广泛,容易被教师和学生接受。(2)综合性的实验。这类实验包括对网页信息检索、对数据库信息检索、信息分析等内容,相应的实验报告按照论文式实验报告书写,包括实验题目、实验者信息、摘要、关键词、正文和参考文献。论文式实验报告的要求较高,学生需要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完成[4]。所以,在该类实验开始之前,需要对该类实验报告做出必要的、清楚的说明,先给出具体的实际问题,要求学生分析问题、理清解题思路、查阅相关信息。然后,书写论文式实验报告。论文式实验报告的书写能够培养学生逻辑表达和科学组织能力,在一定的程度上为以后的毕业论文或者科研工作打下基础。(3)开放性的实验。这类实验包括调查问卷、信息预测等内容,相应的实验报告采用分组讨论汇报和书面材料呈现两种形式相结合。首先,3或4位同学组成一个小组,每组可以根据自己兴趣爱好从已经设计好的实验题目中选择1道题目,确定题目后进行分析讨论,制定题目完成计划。然后,收集、整理、处理信息,以小组的形式汇报该组的实验过程和结果,教师主导着整个汇报流程。最后,将实验的过程和结果以文字的形式书写实验报告。学生在做该类实验和汇报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时,教师能够面对面地及时参与讨论和指导,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到,该类实验容易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性和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并且整体的教学效果优于前两类实验。
2. 实验报告的评分标准。
在以往实验报告的评改中,部分教师只是简单地给出评分等级,而本课程实验报告给出不同以往的评分标准:每种类型实验报告的成绩占总成绩的比例不同,基础性的实验占总成绩25%;综合性的实验占40%;开放性的实验占30%;平时成绩占5%。
每份实验报告在评改时分为5个部分,分别是格式、内容、思想、创新和讨论,每份实验报告采用满分25分制,即每部分5分。如果一份实验报告的格式清晰内容完整,有思想有创新有讨论,则给满分25分;如果有的部分书写得不佳,分数依次递减;如果发现内容过于简单或者抄袭,则给0分。具体评分细则如下表1:
每种类型实验一般包含几个实验项目,每个实验项目的实验报告按照满分25分制的形式评分。在计算期末总成绩时,首先,分别计算三种类型实验的总分。然后,按照每种类型实验所占总成绩的百分比进行综合。最后,加上平时成绩,可以得出每位学生合理的总成绩。
3. 教师应注意事项。
(1)实验报告收发的方式。针对传统纸质实验报告的各种弊端,本实验课程采用电子实验报告,借助互联网、邮箱、QQ等通讯平台,通过邮箱把实验文件发送给学生。在接收实验报告时,先在邮箱里建立多个文件夹,用于存放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类型的实验报告,把学生上交的实验报告分门别类地存放到相应的文件夹中,便于查阅和评改。(2)对实验报告的要求。实验报告的完成时间:一个实验项目大概做1到2次课,实验文件在下一个实验开始前发给学生,便于学生预习实验内容,提前做好实验准备。为了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好好完成一份高质量的实验报告,规定实验报告的上交时间比较灵活,可以延迟到下一个实验开始前,甚至可以和下一个实验报告一起上交。实验报告的内容格式:针对不同类型的实验项目,对实验报告的内容格式、字体样式、图表规格等内容做出详细说明,形成不同模板的文件,按照实验类型附加在每一个实验文件的最后一页。这样一方面便于学生在书写实验报告时查看和参照,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写作的规范性。(3)评改时问题的处理。在评改实验报告时,对每一位学生的每一份实验报告都要认真查阅和批改。标示出新颖的地方,写出鼓励的评语;标示出内容缺失、不清楚、错误的地方,写明原因;有些内容过分容简单或者抄袭,提醒学生重新书写,如果再次出现,将取消实验成绩;针对实验报告中出现的共性问题,教师自己要好好反思,找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讲课的内容是否全面、讲解的过程是否清楚、讲述的方法是否得当等,找到原因后及时调整或修改,然后在课堂上统一处理共性问题。
四、结束语
实验报告不仅仅是学生的任务,更多是就教师的工作,比如设计合理的实验项目、制定规范的书写要求和对待学生的态度等。一份高质量实验报告能够反映出学生对实验课程的学习态度,也能够反馈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督促着整个教学过程。在提高实验报告质量的过程中,虽然出现大量的改进方法,各种电子的、防抄袭的和自动生成的实验报告系统等一系列的措施[5],但针对不同学科的实验课程的特有情况,如何采用更有效的措施来提高实验报告的质量,仍是我们继续研究和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马铭杰.确保实验报告质量是提高实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措施[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11):64-66.
[2]王俊斌,等.提高实验报告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J].天津农学院学报,2010,17(1):57-58.
[3]陈庄,刘加伶,成卫.信息资源组织与管理[M].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4]李江滨,等.四种实验报告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及比较分析[J].科技视界,2013,(33):18-19.
摘要:根据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验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Google Earth的空间查询、地标、图层管理、测量和绘制图形、三维显示等功能以及提供多时相遥感影像的特点,从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等方面入手,将Google Earth引入土地资源管理实验实践教学体系中,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Google Earth;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验实践教学
作者简介:代富强(1980-),男,四川都江堰人,重庆工商大学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讲师;吕志强(1978-),男,山东莱芜人,重庆工商大学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讲师。(重庆?400067)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工商大学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1411)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0-0113-02
Google Earth(谷歌地球)是Google公司于2005年推出的全球地理信息系统搜索软件,采用宽带流技术,并把遥感影像和地理信息整合在一个三维的地球模型上,能实时地为用户提供数据。[1]Google Earth上的全球地貌影像的有效分辨率一般小于100米,视角海拔高度为15公里左右,在城市地区、著名风景名胜区、热点区域会提供分辨率达1米或0.5米左右的高精度影像,视角高度分别约为500米和350米。在我国提供高精度影像的城市多集中在中东部,另外还包括高速公路、港口码头、军事设施和水库大坝等。目前,Google Earth已经广泛应用到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等相关课程的实验实践教学中,并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2-4]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此,正确认识实践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寻求对学生进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成为当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验实践教学研究的关键问题。土地资源管理又是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要求学生具备很强的实践和创新能力。[5]但是,目前财经类院校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大部分是在管理学背景下开设的新兴专业,普遍存在偏重理论教学、部分课程对实验实践教学不够重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差等问题。为此,近年来现代信息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和应用的背景下,本研究拟利用Google Earth拓展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验实践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融合传统GIS方法和现代空间信息技术进行土地信息系统高级建模、信息获取和应用系统开发的实践创新能力。
一、Google Earth的主要功能
Google Earth不仅具有一般地理信息系统的部分功能,还具有独特的功能,主要是使用Google Earth提供的虚拟地球进行位置和路线查询、制作和使用地标、图层管理、使用地图、测量距离和面积、绘制曲线和多边形等。
1.查找位置和路线
查找位置和路线是空间数据的检索与可视化表达,是Google Earth最常用的功能之一。在Google Earth中,用户可以直接在“前往”、“查找商家”、“路线”标签下的搜索框内输入如行政区划名称、邮政编码以及经纬度等位置信息,系统就会自动筛选出可能的查找对象或者路线,并在主界面中以地图的形式显示出来。
2.制作和使用地标
在Google Earth视图中的任意位置都可以创建地标,将视图定位到要标注的位置,并将视图缩放到最合适的大小,然后会自动弹出一个编辑地标的对话框,并在视图中间位置显示一个闪烁的黄色方框。用户可以设置地标的名称、颜色、大小、透明度和高程,将不同的地标进行分类整理到相应的目录中,并保存到两种类型的地标文件,即KMZ文件和KML文件。
3.图层管理
Google Earth在图层中提供了许多实用的地理信息,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其中的一部分显示在当前3D视图中,包括地图、道路、地形甚至建筑物等资料。同时,可以查找视图中的特殊兴趣点,并保存到地标目录。部分图层还包含子图层,例如餐饮图层中包含很多不同类型餐厅的子图层。
4.使用地图
Google Earth的道路图层可显示当前3D视图中的道路信息,包括高速公路、国道、地方公路和街道等。地形图层可显示当前视图的三维高度数据,但是仅限于自然地貌,如山川、峡谷等,不适用于建筑。边界图层用来显示一个地区和另外一个地区之间的分界线及地区的名称。Google Earth 中的部分地理区域可显示简单的三维建筑模型,这些模型一般是由Google 或第三方组织、个人提供。
5.测量距离和面积
Google Earth提供了多个用于测量距离和估算面积的工具,例如直线、曲线、多边形和圆,测量结果包括距离、周长、半径、面积等。其中,直线是直接连接两个点的图形,测量结果是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曲线是连接两个或多个点之间非闭合的图形,测量结果是所有连接点组成的曲线之间的距离;多边形是连接至少三个点之间的闭合图形,测量结果是该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圆的测量结果是该圆的周长、半径以及面积。
6.绘制曲线和多边形
在Google Earth的3D视图中可以自由绘制各种形状的曲线或多边形,然后可以像保存地标一样将绘制的图形保存在地标目录里。绘制的图形可以是任意形状、规则图形和混合方式,并可以在编辑框中填入图形的基本属性。
二、Google Earth在土地资源管理实验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任务是查清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即分布、土地的权属状况和利用现状。目前,对于一般的1:1万、1:2.5万、1:5万比例尺的土地资源调查主要采用遥感方法。Google Earth提供的免费遥感影像能覆盖我国全部地区,多数地区具有较高空间分辨率且时间较新的遥感影像。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实验实践中,Google Earth提供的丰富数据资源可以作为土地利用现状外业雕绘底图,学生根据GPS确定调查底图的方位,并进行实地判读。同时,按照规定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含义和符号》表进行土地利用类型最小上图图斑,标绘地类界线和符号。对于土地权属界线,应由相邻单位共同签署确认。在野外调查图的基础上,室内利用GIS软件对地图进行数字化处理,最终形成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数字化成果。[6]
2.土地利用动态监测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是指运用遥感、土地调查等技术手段和计算机、监测仪等科学设备,以土地详查的数据和图件作为本底资料,对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进行全面系统地反映和分析的科学方法。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主要基于“3S”技术展开,特别是遥感技术。与其他监测手段相比,遥感监测具有速度快、精度高、范围广等特点。Google Earth不但提供部分地区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而且遥感影像会不定期进行更新(图1),这为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来源。[7]在基于Google Earth的土地利用遥感监测实验实践教学中,学生可以利用Google Earth在部分地区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解译,掌握遥感图像的大气校正和几何精度校正方法,并结合实地验证,提高遥感解译的精度。这不仅可以丰富学生课外实验实践内容,也节省了大量实验材料的购置费用。在具体操作过程中,Google Earth提供了部分区域的0.6~2.0m高分辨率影像,学生可以直接根据遥感影像解译得到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信息;对于部分地区空间分辨率较低的遥感影像,可以使用Google Earth的标签功能确定地块的具体位置,然后根据地块的经纬度坐标到实地进行目视验证。
3.土地利用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是以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为核心,以最佳综合效益为目标,依据土地自然地理特点、社会经济条件和发展用地需求,在时间和空间上对研究区域内全部土地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整治、保护所作出的具体部署和安排。无论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还是土地开发规划、土地复垦规划、土地保护规划、土地整理规划,其最终成果都要落实到土地利用的空间布局上。现有的土地利用规划图大部分是在二维平面地图上完成,对现状的表达存在一定的局限性。[6]Google Earth提供了道路、河流、地貌、地形等多种图层,并能够以三维视图显示出来,为土地利用规划的空间布局提供了一个三维的设计平台,更有利于科学合理地制订各类土地利用规划。在基于Google Earth的土地利用规划实验实践教学中,先采用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方法确定规划的初步设计方案,然后将土地利用规划空间布局图导入到Google Earth中,全面观察规划区土地利用现状及其周边自然环境条件,实现土地利用规划图的三维显示,为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的最优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4.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
土地开发整理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通过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等手段,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调查、改造、综合整治、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过程。Google Earth的地标功能、图层管理、定位功能等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技术方法。[8]在Google Earth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实验实践教学中,学生利用Google Earth的地标功能对土地开发项目区的位置进行标注,并以项目名称进行地标命名,进而实现项目定位查询和宏观把握项目分布。同时,根据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时间和批次,在Google Earth中对项目地标按时间和批次进行系统分类管理。基于Google Earth软件支持HTML超文本标示语言和Java语法,可以添加项目简介、项目区实地照片、地貌录象、项目资料库超级连接等,多方位展示项目信息。利用Google Earth中地图叠加功能,把项目区现状图叠加到Google Earth三维地理图上,通过调节透明度、放大缩小、改变视角、倾斜观察等,全面观察项目区及周边的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现状,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可投资决策服务。
三、结语
实验实践教学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财经类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薄弱环节。针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验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应以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目标,转变教学理念。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中,特别是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的实验实践教学过程中,利用Google Earth结合课堂教学和实验实践,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Google Earth提供的强大功能和丰富的基础数据能够解决土地资源管理实验实践教学中的难点,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唐东跃,熊助国,王金丽.Google Earth及其应用展望[J].地理空间信息,2008,6(4):110-113.
[2]何执兼,林桂芸,陈晓翔,等.基于Google Earth的GIS教学改革试验[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1):112-115.
[3]郭广猛,杨杰.Google Earth在《遥感原理与方法》教学中的应用[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10(6):109-111.
[4]韩金荣,袁孝亭.Google Earth在美国地理教育中的应用及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09,(3):78-81.
[5]付梅臣,袁春,周伟,等.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现状与教育创新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05,(2):26-29.
[6]王时东.Google Earth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浙江国土资源,
2011,(11):43-45.
[7]杨翼飞,唐诗华,文鸿雁.基于Google Earth的3S技术在桂林市土地更新中的应用[J].测绘通报,2008,(11):61-63.
[8]吴肖,彭璇,高宇.在Google Earth平台上的虚拟社区构建[J].地理空间信息,2010,(4):12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