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教学方法方面(共8篇)
一、建立防范大额对公存款账户和票据业务风险的长效机制,切实抓好合规经营,夯实内控管理,从源头上防范案件,组织会计、结算等重要岗位人员系统学习相关业务操作规程、管理办法,严格执行会计基本制度,加强银企对账、银银对帐,同时加强大额资金管理审查力度,建立大额资金支付审批制度、建立现金台账、建立双人审核制度,并认真做好电子汇兑、大额支系统的日常工作,从而降低案件发生率,提高案件成功堵截率。
二、要继续加强与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落实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的国家扶持政策,积极落实营业税超基数返还集中建立风险准备金、股金分红补贴、减免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增值税、各种登记费、过户费、诉讼费、执行费、保全费、评估费、拍卖费等处置不良资产过程中的有关税费,充分享受国家制定的有关财税和资金扶持政策,化解风险、减轻负担。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开展机构信用代码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银发办【2012】47号)要求,积极落实人民银行机构信用代码推广工作要求,成立盘锦市农村信用社机构代码推广应用领导小组,要求四家联社组织领导小组,在客户身份识别、客户风险等级划分和异常交易分析排查等工作中,要充分利用机构代码信息,有效识别客户身份,提高反洗钱工作质量,修订反洗钱内控制度,制定机构信用代码证管理办法。
三、会计报表:为进一步加强盘锦市农村信用社会计部门报表的管理,提高报表质量,规范各类报表的报送流程,确保报到数据的准确、及时、完整、安全,对照已下发的《盘锦市农村信用社关于继续加强会计报表管理的通知》,对所上报的各类报表进行了规范和要求。
四、按时做好各县区联社、办事处级各类会计、统计、监管(1104)、反洗钱、财政报表、非信贷五级分类等以及支付工具季报表、风险监测季报表、改革季度情况报表及相关季度分析材料等。
1 会计管理中的常见方法
1.1 会计管理中的传统方法
会计管理的传统方法通常是通过会计核算、会计分析、会计检查三方面进行。会计核算的方法一般是按设置会计科目与账户、复式记账、登记账簿、提供会计报告等顺序,使会计工作按企业的正常发展进行循环。
会计分析的方法一般分为两大类: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定性分析主要是会计工作人员通过自己的主观判断分析企业的资金成本构成、投资回报及利润等方面。会计工作人员的经验分析或调查分析均缺少与历史会计资料或同业会计信息的对比,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定量分析通常运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如统计数据分析),根据经济发展的特性和本质进行分析。一般会采用的定量分析方法有比较分析法、时间序列分析法、因果分析法等。
会计检查是会计监督的具体形式,是对企业会计管理工作中运用到的各种方法最有效的检测手段。通过会计检查既可了解企业的会计制度是否健全完善,会计工作的开展是否符合国家经济发展的形式,又可了解本企业的会计工作人员是否认真地履行了自己的岗位职责,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是否符合企业经济发展的需要,可间接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
1.2 会计管理的传统方法的局限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生产科技的快速进步,还有APEC会议的召开使我国经济达到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尤其是互联网金融的盛行时期,使企业筹资、投资都面临新的考验,运用传统的会计管理方法及手段己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今天,对会计管理体系的重建或改进都显得迫在眉睫。
2 会计管理方法的创新
2.1 将事前、事中、事后会计管理方法运用到企业经济活动中
事前主要通过会计预测对会计信息按特定的方法进行分析,通过对取得数据进行分析来推测未来经济的发展趋势,为企业经济活动提供决策信息。新会计管理方法是对传统会计管理方法更加有效的综合运用,可在原有定性预测法的基础上改进原有的弊端。旧方法由于通过会计工作人员主观判断而缺少相关的历史资料或同业会计信息,新的会计管理方法则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企业历史资料进行相应的系统存储,并对同业相关信息进行采集,以备后期将其作为基期数据进行比较运用,更有力地规避掉了旧方法的缺陷。
定量分析法则可运用专门的统计方法或现代数学方法按一定经济模型对相关数据进行科学分析,通过变量数值间的变化关系而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本质进行分析,该方法的计算结果精确,逻辑性严谨,对分析结果的误差可进行合理估计,可靠程度高。但弊端是经济模型一旦确立,并没有随着国家整体经济环境及经济因素的变化进行调整,使计算结果不能与目前的经济发展形势相吻合,分析结果滞后。在现实的工作中,要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而随时调整经济模型中的关键因素。
事中主要是对企业正在发生的生产经营活动或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与监督。为防止企业会计制度更新的滞后性,企业可按制度型控制法进行监控。制度型控制是以前期事前控制为基础的,结合事前控制中的定量预测分析法,将其融会贯通到事中控制方法中去。当国家的政策法规及会计制度、准则发生变化时,由于企业会计制度及核算方法的确定使之不能完全适应新的政策,就要及时进行调整,如国家对固定资产管理政策的变化。如果是生产制造性的企业,固定资产的政策变化必将导致企业资产及利润方面的变化,此时不对本企业的会计制度及核算方法进行调整,则会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对于企业内部,企业可通过内部审计监督法进行控制。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应独立于企业而存在,如果是股份有限公司性质的企业,可通过股东大会的相关规定对公司内部审计部门进行管理,使企业管理更加完善。
事后会计管理通常在会计业务处理流程结束后,以会计核算资料、会计报告等资料为依据,检查会计业务发生期间合规性的一种管理方法。通过检查会计凭证、账簿来查看使用账户及记账方法是否正确,通过对原始凭证取得的真伪性来逆推会计业务处理流程的正确性及会计报告的真实性,揭示会计报告的业务有无虚假,是否存在粉饰会计报告的现象。
2.2 会计管理不同阶段中方法的交融使用
会计管理方法并非各个阶段绝对要独立于其他阶段。各个阶段中的管理方法应当在会计业务发生中的交叉环节进行交互使用,而不能绝对运用相关阶段的方法而使业务流程的交叉环节处于真空状态,使管理手段出现盲区。例如,会计内部审计管理法既可在事中环节运用,又可应用于事后环节,在某个业务流程结束后对其进行审计。
3 结语
会计管理工作在企业的管理工作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会计管理方法又是会计管理工作的核心。因此,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对管理方法及管理手段的创新运用显得尤为重要。只有不断提高会计管理水平,才能使企业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处于不败之地。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经济环境越来越宽松。在市场对经济的运行要求越来越完善的情况下,会计管理工作在企业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而这样的市场环境同时为会计管理工作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对会计管理方法的因地制宜性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使会计管理工作面临更多的挑战。
关键词:会计管理,管理方法,创新
参考文献
[1]张红霞.强化企业会计管理方法与手段创新的有益探索[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2(11).
关键词:会计 数据 利用 电子表格处理软件
1 会计数据收集
会计数据是会计处理事项时采用单、证、帐、表等形式对数字、符号进行集合与整理,在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主要用于观测资金增减变动的源数据,采用Excel可对会计数据进行综合利用,Excel收集会计数据可通过读取会计软件生成的数据交换文件,也可通过Excel软件提供的“获取外部数据”功能来收集会计数据。当前许多数据库都符合开放式数据库互连的要求,可实现程序与关系数据库间的数据交流与互通,属于接口标准,采用标准一致的数据库,就可利用SQL语言对数据库下达指令,对关系数据库进行操作,例如Excel、Oracle、SQL Server、Access等,所使用的关系书库必须与这一标准相符。通过数据库将内部数据按照统一标准导出,同时也能按照统一格式将数据导入,如采用SQL Server数据库,利用开放式数据库互连,通过sql用于查询数据库,打开Excel,可直接对数据进行分析并处理。Excel支持的外部数据源包括Access、SQL Server 2000、Sybase,Excel服务器可使用外部数据,因此要导入会计工具中的数据,还需考虑软件对应的数据库、数据库存储位置、数据库结构,例如采用用友ERP-U8软件,可使用SQL Server数据库。在使用Excel对会计数据进行分析时,应考虑具体的问题、对应的解决方式、所使用的参数,然后才能收集会计数据并处理,根据分析模型、定义公式将分析结果直观的显示出来。
2 利用Excel建立会计数据模型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法是指保持稳定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总额与年限,在初期使用多计提折旧额,到后来使用少提折旧额,使大部分固定资产磨损的价值能在短时间内回收,使企业耗费的资产价值能在使用期间得到补偿。通过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法来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使每年使用的固定资产成本保持在稳定的状态,减少不必要资源的损耗,将资金风险降至最低,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几乎等同于市价。企业总收入、总支出费用得到科学的配比,企业会计信息更加完整而真实,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法属于一种谨慎的会计核算方法。根据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根据固定资产经济利益预期的实现方式,科学使用固定资产折旧法,折旧方法有很多,例如双倍余额递减法、工作量法、年数总和法、直线法等,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即为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法。此种方法相较于工作量法、直线法,操作比较复杂,致使许多会计人员很少采用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当前,可通过Excel收集会计数据,建立对应的分析模型、定义公式,将各期的固定资产折旧额直观的反映出来。
2.1 建立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固定资产折旧模型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指每一期初期固定资产原值扣除累计折旧后金额、双倍直线法折旧率,就可将固定资产折旧额计算出来。此种方法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影响,固定资产按照每一月计提折旧,在会计工作中使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可有助于简化计算流程,直接计算出全年固定资产折旧额,将其除以12,就可计算出各期的固定资产折旧额,最后两年的固定资产折旧额计算法采用直线法。此种方法看上去可获得每期的平均固定资产折旧额,但难以满足会计准则的要求,在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的早期,年均折旧额递减,而各期的固定资产折旧额却是相同的,无法反映出折旧递减。此种方法计算每年的固定资产折旧额,与使用准则规范计算出的结果是不同的,当固定资产预期使用寿命长时,后两年的固定资产折旧额计算法采用直线法,计算出的固定资产折旧额,超出初期使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结果,与折旧递减不相符。
2.2 建立年数总和法计算固定资产折旧模型
年数总和法也叫做折旧年限积数法、级数递减法,此种方法具体的实施方法为,将固定资产原值扣除净残值后净额,乘以逐年递减的分数,从而得出固定资产折旧额,其中逐年递减的分子为固定资产预期使用寿命,以年数计算,逐年递减的分母为预期使用寿命的逐年数字总和,此种方法计算公式表示为:
年折旧率=(折旧年限-已使用年数)÷折旧年限×(折旧年限+1)÷2×100%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
2.3 年数总和法的改进——月数总和法模型
采用Excel建立固定资产加速折旧计算模型,只需改变模型中的变量,例如预期使用寿命、预期净残值、原值等,就可将各期的固定资产折旧额计算出来,从而有效解决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问题。同时保证计算效率、数据处理精度,将各期固定资产计提折旧额、累计折旧额直接的反映出来,此种计算方法具有科学、合理、准确的优点,减少了会计人员的工作负担,工作效率得到提升。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Excel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计算功能、操作简便、应用范围广等优点,结合财务系统,可以获得高精度、速度快的数据分析效果,进一步实现了会计数据的综合利用,为企业运营决策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田彦君.如何利用Excel实现会计数据综合利用[J].科技信息,2010(13).
[2]刘文敏.Excel在会计数据综合利用方面的应用研究[J].现代商业,2010(29).
扣扣:一**一六五三九八二
关于在杭州市XXXXXXXX公司 会计方面的社会调查报告
一、会计社会调查的目的
(一)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为了运用所学习的专业知识来了解会计核算的工作流程,加深对会计工作的认识,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基本的工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为今后更好地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我于2012年4月1日——2012年4月21日在杭州市XXXXXXXX公司进行了会计社会调查。
(二)公司的基本情况
杭州市XXXX成立于XXXX年,位于杭州市交通便捷地带。该公司财务科设有财务负责人1名,会计1名,出纳1名,财务文员1名,其主要是核算公司所发生的经济活动,报告该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并及时、准确、完整地记录、计算、报告财务收支和业务开展情况,为下一步工作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
二、社会调查的内容与过程
(一)社会调查的内容
我们将单位的财务人员设置、账册设置、预算管理等作为主要调查内容,具体包括为:
1、岗位设置状况,主要针对是否设有会计、出纳、财务文员。
2、人员素质情况,主要针对是否有专业证书、是否专职、是否遵守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等。
3、账册设置情况,主要针对总账、明细账、银行存款日记账、现金日记账等账册设置是否齐全,记载是否及时,账账、账证、账实是否相符。
4、主要针对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是否健全。
(二)社会调查的过程
根据以上安排我进行了社会调查,现将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文章编制
扣扣:一**一六五三九八二
在第一个周的时间里,我对公司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有了初步的了解。会计作为一门应用性的学科、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是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经济管理离不开会计,经济越发展会计工作就显得越重要。在第二周的时间里,我认真的学习了日常财务操作的过程。跟公司出纳人员学会了如何开支票、电汇等票据,如何根据原始凭证并运用财务软件进行记账凭证的编制,每月月底如何根据银行对账单与财务软件上的银行存款余额账户进行核对并及时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向会计主管学习财务报表的编制和财务报表的分析。最后,在第三个周的时间里,我学习和了解了公司的有关财务制度,对财务人员的岗位主要职责有了具体认识。
1、进行会计核算。会计人员要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记账、算账、报账,做到手续完备,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账目清楚,日清月结,按期报账,如实反映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会计核算,及时地提供真实可靠的、能满足各方需要的会计信息,是会计人员最基本的职责。
2、实行会计监督。各单位的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本单位实行会计监督。会计人员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不予受理;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要求更正补充;发现账簿记录与实物、款项不符的时候,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无权自行处理的,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行政领导人报告,请求查明原因,作出处理;对违反国家统一的财政制度、财务制度规定的收支,不予办理。
3、参与拟定经济计划、业务计划,考核、分析预算、财务计划的执行情况。
4、办理其他会计事务。
三、会计社会调查的结果
通过这次调查,发现该公司岗位设置,账册设置基本齐全,记载及时,基本上做到了账账、账证、账实相符。账务做到了日清月结。财务人员均取得了专业证书,都能够遵守会计职业道德,没有发现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做假账、隐匿或者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贪污、挪用公款、职务侵占等与会计职务有关的违法行为发生。而且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完善、健全,并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文章编制
扣扣:一**一六五三九八二
四、会计社会调查的总结
这三周的会计社会调查,我忙碌而又充实,虽然有点苦、有点累,但我觉得真的很值得。对于原来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与实际工作还是有一定的差别,自身的工作经验很是匮乏,通过这次社会调查,我能够学习到会计的实际工作流程,这次的会计社会调查无疑成为了我踏入社会前的一个平台,为我今后踏入社会奠定了基础。在调查期间,通过会计工作学习,我明白:会计工作是一项繁复细致的工作,必须拿出百分之百的精力认真予以对待,必须坚守原则,如若稍有疏忽,便有可能酿成不可挽回的过错和损失。作为会计工作者,只有打心里真正热爱这项工作,真正把公司当成自己的家,把公司的事当成自己的家事,无论大事小事,都应该认真对待,做到慎终如始、巨细无遗。同时不断增强自身的学习意识和沟通意识,加强务实能力、应变能力、心理素质、适应能力等方面的提升。以身作则、切实最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公司做贡献。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融合会计学、计算机科学、管理学、信息技术为一体的交叉性学科,狭义上来说,它是指计算 机在会计上的应用。计算机替代人工记账、算账、报账以 及对会计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它改变了以往的手工做账, 实现核算信息化、现代化、机器化,使会计工作更高效、更准确、更灵活的来做。
一、会计电算化的简要介绍
我国的会计电算化产生于上世纪的70年代末,随着计 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我国的会计电算化的发展速 度也逐渐提高,目前已经可以说是基本巳经普及(只是基 本,还有一部分地区和行业没有做到)。每年参加会计电算 化考试的学生和工作人员数量巨大,可见国人对它的重视 程度,目前在我国的多数省份都要求会计从业资格证的项 目之一就是会计电算化,没有考取电算化的无法领取从业 资格证,过去的老会计工作者也要积极的参加会计电算化 的培训和考试,争取跟上时代的潮流和公司的发展进度。
会计电算化大大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工作强度,它用电 子技术处理数据,不仅速度快,而且电算化的软件运行都 是提前设计好的,是经过了重重审查之后的规范化和标准 化的科学软件,减少了传统会计人工记账或运行中的人为 失误,精度高、容量大、记忆力强,能够多元化、立体化 的将数据呈现出来。
二、会计电算化对会计理论的冲击
会计电算化的运用和普及使会计手段和核算的方法发 生了变化,传统的会计理论和方法面临着新的挑战,体现 在以下方面:
1.会计的职能
在传统的会计中,会计的主要职能是核算和监督,工 作的重点是对外编送会计报表,在电算化时代,工作的重 点通过数据加强对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过去的会计部门 只是反映财务,提供财务信息,现在是干预经济,经营和 管理企业;过去手工会计时代无法做出的复杂的、繁琐的 会计模型和回归分析等,现在都可以用计算机直接算出来 了,不仅速度快而且准确细致;随着会计电算化的运用, 电算化会计信息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公司管理人员通 过会计软件管理企业。因此,会计电算时期的会计职能便 是以核算和监督为基本职能,并集合控制、分析预算等于 一体,全方位、多功能的管理活动。
2.会计目标
会计目标决定会计实务发展的方向,会计的基本目标 是提高经济效益,具体目标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 的会计信息。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提供相关的会计信息,包 括经营成果、财务状况、现金流量等,有助于财务会计报 告使用者做出经营决策。传统的会计工作中,会计目标不 容易实现,随着会计电算化的出现,会计信息更能满足外 界对公司信息的需要,能够有效的向他们提供财务状况和 经营成果,甚至还能通过计算机智能进行经济预测和经营 分析,使决策更正确。这些都使传统会计不容易达到的目 标现在更容易做到了,这种发展是适应时代的发展节奏的一 种进步,它能够促进会计目标的实现,使会计工作与市场 经济体制相适应,更符合时代的要求,因此会计电算化对 会计目标的冲击力量是正面的冲击,是推动性的。
3.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的基本假设有四项: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 分期、货币计量。会计主体,指的是会计工作所要服务的 特定主体,是会计单位,在传统的会计工作中,会计主体 很明确,一般表现为能够独立经营的会计核算企业,而且 只要核算自己企业范围内的货币资金项目即可,但目前, 在会计电算化的背景下,会计使用计算机操作,利用网络 来传播,使企业的组织形态、经营方式等方面表现出外在 的不确定、虚拟化的状态,比如:很多的网络公司可以通 过重组、整合也可以根据市场变化或业务发展的变化不断 调整自己的合作公司,也经常的解散或重新构建,这些都 导致会计的主体界限不再像原来那么清晰,而是倾向模糊 的状态,但不管界限有多不明显,只要是为公司的经营目 标而存在的,都可以归人会计主体的范围内。
持续经营是指,假定企业将持续经营下去,在可以预 见的将来,企业不会面临破产。在过去的会计理论中,针 对的大部分都是传统工业时代的资产,这些多是实物的存 在,但信息化时代不一样,一些网络公司都是虚拟存在的, 它们公司经营的是虚拟的产品,会计主体很灵活,而且竞 争大,稳定性不强,受外部环境和受众影响大,很容易分 立、破产、重组,这就导致资产的历史成本、费用与收人 等的配比原则不再存在确定性,不能正确的反映经营成果 和财务状况,持续经营假设面临着挑战。
会计分期假设是持续经营假设的一个必要的补充,是 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多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目的是通过会计期间的划分来进行账目 结算、编制财务报告,向有关方提供有关的财务状况和经 营成果的会计信息,一般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 这个过程在过去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成本也相对较高。 随着电算化应用的推广,信息能够及时有效的呈现出来, 使企业管理者能够准确的做出决策。再加上前面我们分析 到,现在的虚拟网络公司很多,他们不具备准定性,无法 用以往的期间进行结算,应该相应的做出调整,适应时代 的发展。
货币计量,是指通过货币对企业活动进行计量。会计 理论中强调,会计的基本单位是货币,是通过货币进行计 量,但时代是发展进步的,对着信息和虚拟网络的发展, 目前有很多的`用货币难以计量的信息。还有电子货币的出 现,也是对以往货币计量假设的冲击和挑战。
三、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实务的冲击
会计电算化推行三十多年来,它的优越性是逐渐得到 人们认同的,它对以往方式的变革,不仅会影响到会计理 论,还会对具体的会计实务操作带来很大的影响和变化, 从会计处理方式到账目处理程序再到会计部门人员组织等 方面都发生了变革。
1.会计处理方式发生变化
(1)总账与明细账的平行登记多余
在过去的手工记账时代,难免会出现人为的错误,比 如:金额、方向、期间等,为了提高账务的准确性,这就 需要会计工作人员对总账和明细账进行平行登记,使登记 的时间、记账方向、金额保持一致,这个登记的过程复杂, 需要的人力也多,尤其是经济业务多,规模较大的公司, 进展的困难更大。在电算化时代,使用计算机录人,登记 一次就可以完成的任务,而且准确度度高,保存方便,不 同的数据库之间便于交流和传递(但要注意数据的安排, 谨防数据被盗),在这种情况之下,平行登记有些多余,可 以不再开设。
(2)对账工作可以适当调整
传统说来,会计对账工作包括三个方面:账账核对、账证核对、账实核对。现在的电算化时代,这四个方面巳 经发生变化,有的需要加强,有的则要减弱或者取消。
计算机网络是传播和共享的,所以,同一个业务只要 录人一遍就可以了,其它的可以直接调用,这就增强了账 实核对的重要性,因为记账凭证的录人是唯一的数据录人 过程,其它的数据都是由这里而来,如果录人记账凭证的 时候出现了错误,后续的其它数据也就相应的出现错误, 因此要加强对账证的核对力度,确保记账凭证录人的正确 性。记账凭证录人了数据和信息之后,总账、明细账、日 记账就会在计算机人工智能下自觉完成,数据是直接调过 来的,基本不会出问题,但也不排除有操作上的失误,所 以,只要给出适当的检查即可,不必再像以往那样大费周 折,可以适当的消弱对它的检查力度。
账实核对,它的工作是将各项财产物资、债权债务等 账面余额与实有数额进行核对,做到账实相符。比如:未 达账项,这是会计工作中一个重要的事项,是经济业务中 常常出现的一种情况,不能算是错误,只是企业和银行之 间在时间上的不统一信息上的不对称,通过对账可以将未 达的帐项列出来。还有各种可能会出现各种不可预料的账 面余额和实有数额不相符的情况,都需要通过对账找到不 符的原因并及时调整,所以,账实核对还是有着它的作用 的,是需要保留的。
(3 )更正错账的方式发生变化
以往的错账更正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分为多种更改方 法,比如:红字更正法、划线更正法、补充更正法等,会 计电算化下的数据,审核过的一般是不允许更改的,若要 更改,也要依据不同的情况来进行修改。如果是审核但没 有记账的,可以在“审核凭证”下进行取消审核,然后修 改;审核了,也记账了,但是没有结账的,可以通过“反 记账,反审核”进行修改,但是违反了职业道德,正确的 是进行有痕迹的修改。
2.会计机构内部人员组织结构发生变化
传统的会计系统中自然只是会计人员,如:出纳、审 计、统计、会计师、保管员等,各部分有各自的责任岗位, 但不管怎么分类,他们都同属于财会类,现在对比起来出 现了差异,不仅需要会计专业工作人员,还需要计算机操 作人员、维修人员,系统维护人员(与防病毒、骇客窃取 信息数据),系统分析人员,软件设计人员等。
3.会计信息的传递、存储、使用发生变化
手工时期的会计,有大量的账本需要保管,时刻谨防 火灾、潮湿、破坏等各种隐患的出现,而且如果有信息需 要查询的话调度起来非常复杂,需要调动大量的人力在众 多的账本中查找才能完成。电算化时代的信息存储是以虚 拟的数据为内容,存储在数据库、磁盘,保存方便,查询 简单,还可以进行数据库间的传输,相关的部门可以根据 数据和外部资料的对比分析及时进行管理和控制资金运动。
四、结语
关键词:税收会计,税收资金,成本效益
1 税收会计在会计体系中的地位
税收会计是国家各级税务机关核算和监督税收资金运动的一门专业会计。按照我国现行对会计体系的分类方法, 把会计分为企业会计和预算会计两类。一般认为, 税收会计是预算会计体系的组成部分, 这是主流派的观点;还有一种非主流的观点, 认为税收会计并非预算会计的组成部分, 税收会计与预算会计是并列的关系。对于这一问题, 国家有关的会计制度和准则中没有明确说明, 甚至在1997年预算会计制度改革中出台的一系列预算会计准则和制度中也只字未提税收会计, 给人的感觉似乎税收会计不属于预算会计。因此, 从上个世纪后期开始, 税收会计总是独立于预算会计之外, 而进行着一次次小动作的改革, 直到今天也没有摆脱计划经济的影响而与税收计划、税收统计捆绑在一起, 使税收会计在会计体系中的地位始终不明确。那么, 税收会计在整个会计体系中究竟处于什么地位呢?对于前述提到的将税收会计与预算会计并列的提法, 笔者认为是行不通的。我国的会计体系, 通常是按照是否以取得利润为根本目的, 将会计分为企业会计和预算会计两大类, 而税收会计肯定不是以取得利润为目的的, 它不属于企业会计, 这是毫无疑问的。按照这种分类方法, 不是企业会计就一定是预算会计。如果将其独立出来作为与企业会计、预算会计并列的第三大类会计, 无论从哪方面讲, 都很难找到充足的依据。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其惟一的理由就是认为税收会计有独立的研究对象, 是独立的专业会计, 因此是独立于预算会计体系之外的一门专业会计。对此, 笔者认为这不能成立。理由是:
1.1 我们承认税收会计有其独立的研究
对象, 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但并不能因为其有相对的独立性就能将其在会计体系中单列一个体系, 它完全可以是会计体系某一大类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专业会计。因此, 具有独立的研究对象并不能成为将税收会计独立于预算会计体系之外的理由。况且这种所谓的独立性, 实际上也是相对的。
1.2 我们将会计分为企业会计和预算会
计两大体系, 在每一个体系 (类) 中, 又包含若干门专业会计, 如企业会计体系中包括: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等;预算会计体系中包括:各级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预算会计、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国库会计、税收会计等。如果将税收会计独立出来与企业会计体系和预算会计体系并列成为第三个会计体系, 在这个体系中除了税收会计本身外还有什么呢?这无法形成一个体系。当然最关键的问题还在于从会计属性上看, 它是属于非盈利性的会计, 从大的类别看, 它应属于非盈利会计系列中的一员。
2 税收会计与税务部门 (行政单位) 预算会计的关系
2.1 会计主体不同。
税收会计的会计主体是直接负责税款征收和入库业务的税务机关。不直接负责税款征收和入库的税务机关, 如国家税务总局、省税务局、地 (市) 税务局等虽然也是税务机关, 但不是税收会计主体。而税务部门预算会计主体则是指税务系统的各级行政机关单位, 凡是由预算拨款, 并独立核算的, 包括国家、省、地 (市) 等各级税务机关在内的税务行政部门。
2.2 会计核算对象不同。
税收会计的核算对象是一级税务机关管辖范围内的税收资金及其运动, 即从税金的应征到入库、提退的全过程。而税务部门发生的税收资金以外的资金运动则不是税收会计的核算对象, 而是行政单位预算会计的核算对象。因此, 在税务部门发生的各项资金的收支活动中, 必须严格区分哪些是税收资金, 哪些是非税收资金, 在此基础上分别用不同的会计来核算。由于两者会计对象 (内容) 的不同, 导致其会计要素也各不相同。税收会计的会计要素只分为税收资金来源和税收资金占用两大类;而行政单位会计的会计要素分为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五类。
2.3 会计确认基础不同。
税收会计适应其核算需要, 分别在税收资金运动的不同阶段采用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分段联合制为会计确认基础。而行政单位会计, 目前主要采用收付实现制作为会计确认基础。
2.4 会计核算所依据的制度基础不同。
在具体处理业务时, 税收会计要以《税收会计制度》作为其规范性的要求进行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而行政单位预算会计要以《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以及相关的其他制度为依据。
3 税收会计主体及其核算单位问题
3.1 上解单位。
是指直接负责税款的征收、上解业务而不负责与金库核对入库和从金库办理税款退库业务的基层税务机关。其税收会计要核算税收资金从实现到上解的过程。
3.2 混合业务单位。
是指与乡 (镇) 金库的设置相对应, 对乡 (镇) 固定收入和县乡 (镇) 级共享税款收入除负责征收以外, 还负责与乡 (镇) 金库办理其入库、退库业务, 对县级固定收入税款和县级以上税款收入只负责征收、上解业务, 不负责入库、退库业务的基层税务机关。其税收会计要核算税收资金从实现到上解过程及部分税款的入库和提退过程。按照前面对税收会计主体含义的界定, 这四种单位都进行税收业务的会计核算工作, 因此都应是会计主体。但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观点认为税收会计的主体, 是指直接负责与金库核对入库税款和从金库办理税款退库业务的税务机关, 即上述四种单位中的入库单位和双重业务单位才是税收会计主体。第二种观点认为上述四种单位均是税收会计主体, 只是按其反映税收资金运动过程的完整性分为完全独立的会计主体和相对独立的会计主体。独立的会计主体指核算税收资金运动的全过程 (即从申报到入库全过程) 的税务机关, 上述的入库单位和双重业务单位即属于此类;相对独立的会计主体是指核算某阶段的税收资金运动过程 (即从申报到上解过程) 的税务机关。
4 税收会计亟待改革的问题———税收成本效益问题
税收具有强制性和无偿性的特点, 因此税收收入的征收要严格按照国家的税收法律、法规执行。税收收入的多少, 既取决于税法, 又受经济形势的制约。税务机关要严格执行税法, 既不能少征, 也不能多征。由此而形成了一种观念, 即税收会计就是要如实核算、反映税款的的征收、上解、提退、减免和入库, 而无需核算税收成本、费用和盈亏, 并把这视为税收会计区别于其他会计的特殊性之一。受这种传统观念的影响, 多年来虽然税收会计进行多次改革, 但均未触及税收成本的核算问题。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局面越来越明显。在这种情况下, 还依靠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税收征管方式肯定是行不通的。对于多种经济形式, 必须采用多种税收征收方式方法, 这必然会导致税收征收成本的加大。因此, 要不要核算税收征收成本, 考核效益, 是不言而喻的。按现行的税收会计体制和制度是无法实现核算税收征收成本、考核效益这一目标的。因为现行的税收会计和税务部门的预算会计是分离的, 税务部门进行税收征管活动所需的经费来源和各项支出均由税务部门的预算会计来核算。而税务部门的业务活动是税款的征收和入库, 其成果最终体现为征收多少税金、入库多少税金, 这部分内容是由税收会计来核算的。税务部门预算会计和税收会计两者一个核算业务活动支出、耗费, 一个核算业务活动的成果, 各算各的账, 两者互不干涉, 客观上就造成了不计税收征收成本, 无法考核税收的所得与耗费, 提高税收效益也就无从谈起。
参考文献
[1]盖地.税务与税收会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1.
摘要会计报表审计的主要目标就是确保被审单位在会计信息上的合法性和真实性,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水平,保护债权人和投资者的经济利益。然而,在实际的会计报表中,常常会出现虚假的财务信息报告,这一问题也逐渐成为当前全球经济范围中一个急需解决的重点问题。本文对会计报表审计的相关情况进行简单的概述,并就当前我国会计报表审计中的问题和注意技巧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讨论,从而更好的提高会计报表的科学性、有效性和真实性。
关键词会计报表审计问题技巧
会计报表主要是指以相关会计账簿资料作为主要的信息依据,用货币做计量单位对会计实体在某个会计区间内的理财过程、经营成果以及财务状况进行的全面、总括、科学地反映的报告文件,它是会计核算工作的最终结果。目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改革发展,会计信息的虚假、瞒报情况进一步突出,特别是一部分上市企业,更是屡现人为制假造假的现象,各种经济丑闻层出不穷,给股民和国家到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损失,也给宏观经济发展状况造成了很大的不良影响。因此,必须要加强对会计报表的审计。本文对会计报表审计的相关情况进行简单的概述,并就当前我国会计报表审计中的问题和注意技巧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讨论,从而更好的提高会计报表的科学性、有效性和真实性。
一、会计报表审计的概述
1.会计报表审计的含义
会计报表审计主要指的是对企业中的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会计报表附注、损益表以及其他相应的附表进行的相关审计。它是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最为常规的审计工作。一般情况下,审计的结果报表要提供给企业的上级单位、股东以及相应的政府主管部门等等。
2.会计报表审计的目标
在会计的报表审计中,其目标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具体包括:
1)完整性。即企业对特定会计期间内发生的所有会计事项都要进行记录,并在其相应的帐簿和报表中显示出来。
2)真实性。即企业在会计报表中所反映出的相关事项必须是真实存在的,必须符合帐户记录的信息,严谨虚列资产等等。
3)准确性。即会计人员要准确无误分析、汇总报表中的各个项目,并及时的反映到会计报表当中。
4)合法性。即会计报表在项目、结构、编制程序、内容以及方法上必须符合国家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和标准,在对成本计算、固定资产折旧、存货计价、投资、销售确认、报表合并等方面的方法进行更改时必须要经过相关财税部门的批准才可进行。
5)一致性。即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报表的编制时,必须要保持会计处理方法前后期的一致性。
6)公允性。即会计报表要在能够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地反映出被审计单位的资金变动、经营成果以及财务状况等等。
7)揭示和表达。即将会计项目恰当的在会计的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以及损益表等报表中进行描述、分类和揭示,并附注出报表使用者所关心的内容和问题。
3.会计报表审计的内容
目前,我国会计报表的审计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即:现金流量表的审计、资产负债表的审计、损益表的审计以及合并报表的审计。
在对会计报表的审计过程中,通常需要一些常规的、必须的资料,主要包括有:全部银行对账单;现金盘点表;余额调节表;所有会计凭证和账册;未审会计报表及附注;资产产权证明;存货;折旧计算表;固定资产盘点表;往来账户回函、询证函;工商备案;商营业执照;地税、国税登记证;组织机构的许可证、代码证书、协议、公司章程;往年年度审计报告等等。
会计报表审计中的专项审计内容主要包括:清算审计、离任审计、司法鉴定审计、改制审计、贷款审计、财产转移审计以及移民审计等等。
二、会计报表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我国的会计报表审计工作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和不足,具体体现在:
1.确保有效的监督管理
目前,我国的大部分会计报表的审计工作,,由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各个监管机构通常只是进行少量的抽查,而不对其审计的报告进行详细、全面、严格的核查。大部分审计工作的监管主要是依靠相关审计单位的自我规范以及同行业间的监督来完成的,这就导致审计工作的过程和效果得不到充分的监督,从而无法确保会计报表审计工作的正常、顺利开展。
2.会计报表审计流于形式
目前,我国很多地方对会计报表的审计过程存在范围广、时间短、方法落后等特点,这就导致审计工作很难全面、有效的对被审计单位的所有会计报表资料进行严格、细致的审计,从而无法保证审计工作的效果。
3.缺乏高素质的审计人员
审计工作要求所从事人员必须对审计工作所涉及到的领域内的各学科的专业知识和内容都必须有一个充分的了解、认识和掌握。这里主要包括审计学、税法、经济法、企业战略管理、财务管理、行业形势等方面的知识。同时,还要求审计人员具备较好的分析能力和技能水平。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国部分审计机构或企业的审计部门,确保高素质的审计人员,大多数审计人员对审计工作的内容和知识了解不透彻,在技能水平上无法满足审计工作的需求,从而很难确保审计工作的效果和质量。
4.审计的独立性差
审计人员和机构在对会计报表的审计过程中,常常会受到来自内在或外来因素的干扰和影响,不能充分客观的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审计,导致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不足。独立性是审计工作的核心重点和灵魂,它是确保审计工作公正、客观开展的基础前提和保障,没有独立性,审计工作也就失去了它本质上的意义。
三、会计报表审计应注意的技巧
审计人员在对会计报表进行审计的过程中,要针对当前会计报表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注意审计的技巧,从而不断提高审计的效果和质量。具体包括:
1.观察法
审计人员要严格的对被审计单位所提供的相关书面资料进行查看,并对某些重要的场地进行实地观察和分析,然后从中发现一些能存在的缺陷和问题。例如,在审计被审计单位的大额或者主要开支项目时,审计人员不仅对该费用的支出同本单位业务的相关联系进行审查,还要严格、仔细的分析该费用的发票来源渠道是否具有合理性、合法性,坚决杜绝虚开发票进行报账套现等违法违规问题。
2.询问法
审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报表的审计时,可以采用一问一答、多人座谈、个别询问、、被询问人填表作答等多种询问方法进行相关情况的了解,并从中发现可能存在的疑点问题。例如,审计人员通过对单位内基本情况进行询问,了解被审计单位往来客户以及职工对企业的相关评价,了解被审计单位内控制度执行的情况以及相关业务的流程情况,了解被审计单位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易发问题等。
3.逻辑推理法
所谓的逻辑推理法,主要指的是审计人员根据已知的资料和事实,通过运用相关的逻辑思维方法,对被审计单位在财务会计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判断和推测。例如,我国一部分被审计单位为了达到套取现金的目的,虚列一些工程项目用于报账,然而其所附的项目工程决算明显不符合该单位的实际经营发展情况,这时审计人员就可以通过细致、认真的分析推理,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
4.分析性复核法
所谓分析性复核法,主要指的是审计人员通过对各种会计信息之间的比例率和关系进行分析、计算和比较,从而确定审计的重点,获取审计的证据,进而发现会计报表中的漏洞和意外差异。例如,审计人员在对被审计单位的库存产品进行审计时,要对库存产品的单位成本进行计算和分析,然后比较确定它是否高于市场销售价格,从而确定被审计单位是否是为了达到编造虚假利润的目的,而故意对销售成本进行低价结转,以使库存产品的成本增大等。
5.查证法
查证法主要包括四个基本步骤,即:利用追踪溯源法进行追踪查证;利用逻辑推理法进行推断查证;利用实物盘点法进行账实的核对;利用鉴别测定法对审计的结果去伪存真。
结语: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会计报表造假的方式和手段也越来越多样、复杂,这就使得审计人员不单要熟练的掌握各种会计和审计的相关知识,更好具备敏銳专业的判断能力、对异常的感知能力、丰富的审计实务经验以及综合的分析能力等,从而更好的开展和完成会计报表的审计业务,确保会计审计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伺迎春.试论会计报表审计中英注意的几方面技巧.财会探析.2012(07).
[2]吴景厚.怎样说好审计用语.中国审计.2010(16).
[3]周琦.讲究审计技巧提高内部审计工作效率.事业财会.2012(08).
[4]李万军.合并会计报表审计技巧.中国注册会计师.2011(05).
[5]魏根良.会计报表审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农村财务会计.2012(13).
[6]魏润民.试论会计报表审计疑点的查证技巧与排除方法.会计之友.2011(09).
[7]马兰芳.往来帐的审计技巧.中国注册会计师.2012(02).
[8]徐欣,徐冰,腾达.企业会计报表审计中应关注的几个问题.有色矿冶.2012(03).
一、调查单位基本情况
邯郸市博瑞建材有限公司,位于峰峰矿区南环路,交通便捷,现在职工75个,虽然公司内部人员不多,但单位财务会计机构内部工作岗位设置是依据内部控制制度关于不兼容职务分离的原则。内部岗位分工是按照“经办、审核、复核、审批”四分离原则确立的,在岗位设置与业务分工中坚持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原则。该公司财务科设有财务负责人1名,会计1名,出纳1名,保管1名,其主要是核算公司所发生的经济活动,报告该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并及时、准确、完整地记录、计算、报告财务收支和业务开展情况,为下一步工作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
二、调查的目的为了运用所学习的专业知识来了解会计核算的工作流程和管理办法,加深对会计工作的认识,将理论联系与实践,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为今后更好地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习好会计工作不仅要学好书本里的各种会计知识,而且也要认真积极的参与各种会计实习的机会,让理论和实践有机务实的结合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名高质量的会计专业人才。为此我于2013年3月5日至2013年3月30日在邯郸市博瑞建材有限公司实践调查。
三、调查的内容
我们将单位的财务人员设置、账册设置、预算管理等作为主要调查内容,具体包括为:
1、岗位设置状况,主要针对是否设有会计、出纳、保管。
2、人员素质情况,主要针对是否有专业证书、是否专职、是否遵守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等。
3、账册设置情况,主要针对总账、明细账、银行存款日记账、现金日记账等账册设置是否齐全,记载是否及时,账账、账证、账实是否相符。
4、主要针对内部财务制度是否健全。
四、调查结果
通过这次调查,发现该公司岗位设置,账册设置基本齐全,记载及时,基本上做到了账账、账证、账实相符。账务做到了日清月结。财务人员均取得了专业证书,都能够遵守会计职业道德,没有发现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做假账、隐匿或者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贪污、挪用公款、职务侵占等与会计职务有关的违法行为发生。而且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完善、健全,并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
1、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企业的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态势。部分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出现了严重偏颇,轻财务核算,轻财务人员培训,重营销队伍的建设,这就造成主观随意性太大,收支无发票,收入随意报,记账的业务只是非开票不可的业务,有的记账只是形式主义,但在该公司法人领导下,严格财务制度,经常组织财务方面的培训,人员业务素质能跟得上政策的变化的需要,公司领导也十分重视财管工作,专门聘请了较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充实到财务部门,财务管理工作做得很好。
2、以前该单位财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财务人员紧缺,老会计有一定的水平,但往往跟不上脚步,时间上不能保证。经过调查,该单位的财务人员基本上都是本单位的财务专职人员,新旧交替上,也有自己的办法,采取以老代新、加强培训的办法使人员很快能进入到工作状态中,实践经验提升也很快,新会计在宽裕的时间接手较快,大大避免了因财务人员业务不熟而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
3、该单位认真严格执行各项了财务制度,特别是在票据的管理上,做得非常好,发票的审核上,非常严格,没有发现一张假发票,票据的粘贴也科学合理。
同时我还发现该公司有几点好的做法:
(一)票据管理
票据是单位财务收支的法定凭证和会计核算的原始凭证。因此,空白票据是由专人保管。票据保管人没有保管银行预留的全部印鉴章,这也遵循了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票据保管人员对票据的领用和使用上严格遵守了票据管理条例,能够按照规定使用,对因填写错误而作废的票据,做到了全部联次保存。未经批准没有发现公司财务人员擅自将票据背书转让、擅自签发空白支票,对已经开出的银行本票、汇票等,做到了随时关注使用情况,并对期满后的此类票据立即进行了核对和使用记录。每月还由专人将银行对账单与账簿记录进行核对,还将票据的使用情况与银行对账单有关记录一一核对,做到了账证相符。
加强票据管理是公司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工作中该公司建立了严格的票据保管制度,做到了专人保管制度;专库保管制度;专账保管
制度;保管交接制度;定期盘点制度。
(二)资金管理
一是加强现金管理,严格执行了国家现金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对现金收入,如:银行提取的现金、职工归还的各种借款、其他收入等,按银行规定的库存现金限额,超出限额部分及时的送存银行,禁止挪用现金和白条抵库等现象发生。
二是出纳办理的现金收支业务是以会计审核确认的会计凭证为依据的。职工个人预借的现金都是经过领导签字批准后,才予以支付的。
三是出纳员对已办理收支业务的原始凭证都分别加盖了“收讫”和“付讫”戳记。同时还及时得根据记账凭证登记了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做到了日清月结,账账、账证、账实相符。
(三)经费管理
加强财务审核制度,建立严格的支出审核制度,对于办公费、印刷费、宣传费、设备购置费以及按规定支付给职工个人的工资、奖金、津贴等每一项开支,都严格按规定的权限审批后给予了报销。制定严格的经费开支报销程序,每一笔开支都必须取得合法的单据,并由经办人员签字,主管领导审批,财务人员审核后才能给予报销。加强资金的事前监督和事后监督。严格按照支出计划执行,坚持按制度办事,抵制了不合理开支,杜绝了浪费现象。
五、实践调查的总结与体会
(一)作为一名会计人员,工作中一定要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职业操守以及敬业的态度。因为它不仅是为了报表而已,更是为了更好的掌握公司各个会计的资料以便了解公司经济的正确信息。会计部门作为现代企业 管理的核心机构,其会计工作人员,必须牢记会计准则,坚持原理处理今后面对的工作。
(二)作为一名会计人员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会计工作是一门很精确的工作,要求会计人员要准确的核算每一项指标,牢记每一条税法,正确使用每一个公式。所以我们一定要加强自己对数字的敏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弥补漏洞。
【会计学教学方法方面】推荐阅读:
税务会计方面论文12-24
会计考证方面的问题07-15
中级会计考试《会计实务》的备考方法09-21
对口高职《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的探讨10-20
成本会计岗位职责,工业会计成本的核算方法10-27
会计实践教学研究07-12
中级财务会计教学09-16
会计实践教学项目01-01
高职基础会计教学论文05-29
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