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活动家乡文化建设

2024-06-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实践活动家乡文化建设

实践活动家乡文化建设 篇1

一、活动年级:六年级

二、活动课时:三课时

三、活动背景:

该活动为《新疆综合实践资源包》六年级下册中寻访传统文化中的一次主题活动“寻访家乡民族文化”,在具体实施时可以缩小范围到家乡哈密的民俗文化。让孩子们通过活动了解哈密的历史、民俗等方面的知识,进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四、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能够了解家乡哈密的历史、文化、民族习俗等方面的知识。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情结,弘扬民族精神,提升民族自豪感。

4、通过调查了解家乡的历史名人、名胜古迹、地名由来、传统工艺和特色产品,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五、活动重难点: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

六、活动过程

(一)确定主题、制定计划(1课时)

1、确定活动次主题:家乡的历史、家乡的饮食、家乡的旅游景点、家乡传统民俗。

2、各组讨论确定选择一个活动的次主题,并讨论制定活动计划(方案),计划包括活动主题、活动时间、小组分工、活动准备、注意事项、活动过程等内容。

(二)收集资料、调查采访(课后完成)

学生根据活动计划及分工利用课后时间,通过各种途径如:上网、查找课外书、采访询问相关人事收集资料。资料可以是图片、文字也可是实物资料。

(三)小组合作、整理资料(1课时)

利用课堂上的时间老师组织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将各自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可采用不同的形式进行资料的整理,如制作调查报告对资料进行分类整理,也可制作电子幻灯片将文字和图片资料一并整理在一起。在课堂上可以完成调查报告的制作,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制作电子幻灯片。

(四)汇报交流、展示成果(1课时)

学生根据自己小组的活动主题,采用各种形式进行汇报交流,这个环节对于六年级的学生,老师已不必再进行过多的参与,应尽量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完成。

七、活动反思

该活动在开展的各个环节中,老师并没过多的进行指导和参与,基本上都是由学生自己组织完成的。学生的收获、活动的成功与否从学生的汇报交流中就可看出。在活动中各组收集了大量的资料有图片、文字还有实物的如手饰、特产、服饰等。在展示交流的阶段各组都采用了不同的形式进行汇报,如“家乡旅游景点”组采用导游给带着大家在幻灯中景点图片的背景下,来到各个景点,介绍它的历史背景、传说故事、景点特色等等;“家乡饮食”组采用“有问必答”的形式通过考一考大家让大家知道很多家乡小吃的名称、做法、由来等等知识,对于答对的同学还用家乡特产(葡萄干、大枣等)作为奖品奖励给大家,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于的积极性;六(2)班“家乡历史”组的同学还排了情景剧,以老爷爷是剧中讲故事的形式,给大家讲解了家乡哈密的历史;还有些小组的同学拿来了实物如:民族手饰、服饰等进行汇报。在汇报的过程中每个组的电脑小能手还都制作了电子幻灯片,幻灯片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看到孩子们的汇报我的内心很激动,因为在我没在过多干预指导的情况下他们把活动都能开展的这么扎实、井井有条,特别是汇报时的表现、各组制作的幻灯。从这些成果中我看到了孩子们在小学六年里综合实践的收获,他们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及他们美好的未来。

实践活动家乡文化建设 篇2

一、合作前异质分组, 合理分工

1.“异质”小组, 优势互补。俗话说“差异是最好的财富”。 所谓“异质”就是指小组成员在性别、性格、学习成绩、能力倾向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性别心理学研究表明, 不同性别的学生在思维方式、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视角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如在感知方面, 女生的听觉能力、声音辨析和声音定位能力明显优于男生;男生的空间知觉能力要优于女生。在观察能力方面, 女生在观察事物的细节方面优于男生, 而男生在对事物的整体及特点把握上要优于女生等。所以, 不同性别的搭配才能保证在合作中考虑问题的周全, 才能给小组带来生机和活力。小组成员性格的不同也有利于合作的分工, 促进合作学习的开展。如外出采访, 开朗大方的学生适合当记者, 胆小内向的学生适合拿录音笔或是记录, 沉稳的学生承担拍照、摄像等任务。看来, 成功的合作小组分组并非 “强强联合”, 也就是说并不是最优秀人员的组合, 而应该是 “互补”的, 各小组成员在合作的过程中实现优势互补、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2.人数合理, 分工明确。如《水芹的烹饪》子课题研究小组就是这样分工的:家里有电脑、打印机的学生负责查找资料, 家有厨师或是妈妈厨艺高超的负责烹饪水芹的常见做法与创新的菜肴烹饪方法, 有摄像机的负责现场摄像……小组成员各司其职, 合作无间, 开展了调查、请教、亲自动手烹饪等活动。在活动中, 组员们都感受到了自身的价值与活动的魅力所在。

3.动态机制, 锻炼能力。在一个阶段, 每人都有相对侧重的一项职务, 担任一个具体的合作角色。为使每个成员在合作中都有不同的学习体验, 使其能换位思考, 可以实施动态机制。可以是组间男女生的互换或流动, 也可以是组内某些角色的互换或轮换, 使每个成员都能从不同的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 明白各个角色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以此增强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二、合作时:培养技能, 体验快乐

1.学会听、说, 充分沟通。在合作学习中, 需要每一个成员都要学会表达和倾听, 这是一种双向互动。教师要指导学生完整地表述自己的见解, 同时注意倾听别人的意见, 吸取别人思考中有益的东西, 来修改和完善自己的理解。表述自己的意见时,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这样的语言:“我是这样想的”、“我是这样理解的”。表述小组意见时, 教师可引导学生用这样的语言:“我们小组讨论的结果是这样的”。

2.指导方法, 实践高效。小学生由于年龄和经验的原因, 在合作学习初期, 显得有些不适应, 常常在合作学习中收益不大, 从而不能使合作学习收到最佳效果。所以, 我们有必要对小学生进行方法指导, 让小学生快速掌握运用合作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中, 应当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合作技巧培训, 让学生掌握一些与人共处、与人共事的技巧, 并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引导学生利用这些技巧, 以使学生尽快进入合作学习角色。

3.多元评价, 互促互进。我校开发了记录学生活动轨迹的《我心飞扬》成长册, 根据实践活动中学生的各方面表现设计了一张有针对性的独特的实践活动评价表。评价的项目包括:搜集资料、勇于探究、成果反馈、自主管理、合作互助、团结守纪;评价者包括学生自己、合作小组成员、教师、家长。应该说这张评价表是对每个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的肯定, 相信每个学生或多或少都会有收获。合作学习的过程如何, 合作学习的结果如何, 参与合作的学生是最有发言权的, 因此在实践活动结束时, 我让各个合作小组针对自己的合作情况做一个描述性的小结评价。果然, 学生的评价是非常真实的、贴切的。当然, 不一定所有的合作学习都是成功的, 作为教师, 同样要鼓励学生正确面对失败, 分析原因, 从中找到有用的经验, 让学生认识到失败并不可怕。

三、合作后:成果展示, 总结反思

1.成果展示, 合作共赢。进行了一列系活动后, 学生都有了自己的成果, 老师要给他们一个展示成果的平台, 以小组为单位, 把自己小组调查了解的资料、制作的手抄报、制作的PPT、采访的视频、拍摄的照片、烹饪的菜肴等向同学们介绍, 谈谈自己活动的感受与收获等。在展示自己的成果时, 学生也一样分工合作, 组长调配好小组成员成果介绍的顺序, 小组明确参加展示活动的注意事项等。成果展示活动, 让小组合作得到提升, 也为学生创设了展示自我的机会, 对学生所参与的活动给予了肯定, 让学生知道自己是做得到的, 从而树立了自信, 更加热衷于参与活动。

2.总结反思, 提高水平。如《水芹的种植情况》小组组长顾丁均就在反思自己当组长期间有些力不从心, 因为组员不配合、不主动, 他自己也缺乏较好地与人沟通的能力, 导致很多事情都是自己完成的。经过老师的指导, 他觉得自己在说话技巧上有了进步, 以后再开展活动时就可以很好地沟通了。学生的总结反思、教师的全盘总结指导都在不断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不断完善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文化实践活动中突出特色建设 篇3

工一小地处老城区,规模小,校园空间有限。虽然有过辉煌的历史,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的发展,同样面临着重新定位,创新突破的问题。学校文化建設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因此,遵循“目标向上,视野放宽”的原则,重新思考审视学校的办学理念,重新定位学校的发展之路。基于此,我们把教育这个爱的事业凝炼成 “用大爱大美成就大写的人”的办学理念,贯穿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将校训概括为“诚、毅、勤、朴”,明确其内涵是:“诚以做人,毅以做事,勤以学习,朴以生活”。同时确定各项工作在文化层面上的定位。管理工作中心落在全面实现“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上;学校特色之一的“书香校园”的文化内核是“让读书成为习惯,用精神滋养精神”;学校特色之二的“科技校园”的文化内核是“体验科学,快乐成长”。这样,我们从起始阶段,就站在了更高的层面上,对学校突破式发展明确了方向,找准了道路,保证了后续工作有序顺利展开。

二、“眼睛向下,起点放低”,从小处入手,在实处着力,规划部署学校文化建设各项工作,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指导思想

在清晰的工作思路指导下,我们首先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首的学校文化建设领导小组,从组织上保证了文化建设的地位;二是加强培训,认真学习,迅速达成对学校文化建设的共识,从观念上保证人人理解,全员参与;三是科学规划,制订方案,从目标上保证了工作的有效性;四是专家论证,分步实施,从细节上保证了工作的科学有序开展。

有效的学习、培训使全校形成了“只有以深厚的人文底蕴为依托,建设具有丰富内涵,适应时代发展、符合学校实际的学校文化,才能办好学校”的共识,从而在学校中形成了人人议论学校文化建设、人人参与学校文化建设、人人以能为学校文化建设做贡献而自豪的良好氛围。

三、科学规划,分步实施,改善环境,创设氛围,彰显学校文化生长的独特标志

1、大处着眼,因地制宜,做小做精。我们利用学校西南角,在大树下制作了“牛顿拿苹果的雕像”,它既装点了校园一角,又使学生在欣赏雕塑的同时受到科学的启蒙教育,还紧扣科普校园的主题。制作之精细,构思之巧妙,充分彰显了我校“书香校园和科普校园” 这一办学特色。

2、小世界大文章,突出处处彰显,无处不在,潜移默化。没有大的操场,就充分利用身边的空间,创设立体景观,以突出学校特色。走廊文化的创设重点放在科普知识宣传普及、科普活动介绍、科普书籍小书架以及学生的科幻画作品等:楼梯文化的重点放在营造浓郁的书香氛围,给人美的熏陶,各种学生作品的展示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等:班级文化的重点在发挥每个班级的创造性,体现主体意识,一班一景,各具特色,突出育人功能,“让每一面墙都会说话”:办公室文化的重点突出“一家一世界”,严肃的办公室,有了家的氛围,老师们像一家人,共同面对遇到的困难,共同分享收获的喜悦,把学校当作自己的心灵家园。

四、围绕特色,开展各项活动,提升人的文化品位,是学校文化生长的内核

1、学生读书活动与科普活动紧密结合。首先,我们立足课堂教学,不断拓宽和延伸科学课的内容,努力完善和丰富科学课的形式,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课外科普阵地的资源作用:第三,大力开展有特色的科技活动。几年来,由于学校对科普工作的重视,学校连年获青少年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生活中的垃圾你分类了吗?》、《让青春充满阳光》等多项活动分获省、市、区级奖;近30幅科幻画获市二、三等奖;杨佳佳、史钰芳等多位教师获省市区十佳科普教师称号。

2、教师读书活动坚持实用与提升相结合。一是读教育教学方面的专著,提升专业素养。二是提高教师生活质量。今年1月我校又成功举办了“让书籍陪伴一生 让精神滋养精神”为主题的“工一小第二届教师文化艺术节”。《河南日报》、《郑州日报》等诸多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有力地推动了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有效地扩大了我校的对外影响。

3、浏览阅读体现时时相伴,处处可读。学校还在走廊、会议室、工会活动室、支部室等场所摆放了小书柜,供师生随时随地阅读,使全校师生时时与书相伴,处处有书可读。

五、营造和谐的学校人际关系,是学校文化生长得以维系和传承的纽带

1、和谐的干群关系。我校的条件并不好,在学校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为中午不回家的教师联系吃饭和休息的场所;为教师购买“校园责任险”;多次看望和慰问家庭有困难、生病及家庭出现意外的教师和家属(有时竟冒雪前往);坚持每年为教师过两次集体生日,每月为过生日的教师送去“家庭”的祝福。

2、和谐的师生关系。平时,教师们满怀着对学生的爱,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参与者和组织者与学生一起学习、共同成长,学生既作为人,也作为学习者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他们在教师爱的沐浴下与教师的相互尊重、合作,同时也在信任中全面发展着自己,获得成就与价值体验。

3、和谐的家校关系。定期举办家长学校,请专家、有经验的教师等,进行家庭教育讲座,还召开不同主题、不同形式的家长会,每次都赋予新的内容。每学期不少于2次的教学开放日活动,活动的开展增强了互相理解与沟通。

六、落实措施,监控过程,实践探索,表彰反馈,坚持不懈是学校文化生长的保证

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和探索过程中,我们注重过程中每一步工作的落实和总结,每一个细节的调整和改进,并坚持反馈与表彰并举,从而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坚持不懈地搞好学校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学校文化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

近年来,学校面貌发生了可喜变化,更可喜的是初步建立了学校文化建设体系,学校发展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这是学校的宝贵财富,是学校发展的新起点。

【作者单位:郑州市金水区工人第一新村小学 河南】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家乡美》 篇4

指导教师 兼馨(八年级1、2班)

一、活动目的:

1、让学生走进家乡,走进自然,切身感受家乡的山水之美,真正的用心体会,彻底改变走马观花,“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错觉。

2、用心体会风土人情,感受人文的厚重与博大。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爱我故土的情感,情系故乡。

3、在秋实中体味家乡之美,劳动之美,人民之美,从而树立美化家乡,建设家乡,贡献家乡的深情。

4、锻炼小组分工合作,协调组织,自我管理的能力。

二、活动时间

2009年9月22日 周二 五、六节

三、活动安排

1、提前布置任务,确立负责人,小组分工合作,明确任务,强调责任,制定好活动计划。

2、考察好观光路线,考虑好安全因素。

3、交出活动计划和方案,老师审阅。

四、活动过程

1、活动动员

家乡真正的美在哪里?用心想想你的切身感受,你能回忆出家乡最美的景点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整队提出任务和要求:听从指挥,服从安排,分配小组。明确负责人。

3、注意交通安全,注意野外安全,不去危险地带,不单独活动,不盲目冒险,相互帮助,协调共进。

4、活动路线:

(1)登临东山观看微山岛全景。用心体会家乡美。(2)登临微山观看微山湖全景,感受景美。

(3)观看柿子林、枣树林、核桃林、石榴林,感受秋实之美,体会收获之美。

(4)参观干果基地之美,体会家乡的林果美。(5)参加乡间义务劳动,体会劳动美,人情美。

实践活动家乡文化建设 篇5

让成长闪光

感受家乡美

第一课

主题生成课 六年一班

杨学智

一、课题提出背景:

我的家乡黑里河位于赤峰市宁城县境内的黑里河自然保护区,素有“塞外西双版纳”之美誉。我的家乡峰峦叠翠,野生动植物品种繁多,是探险、狩猎和旅游的胜地。

为迎宣传我们的家乡,赞美我们的家乡,热爱我们的家乡。我们六年一班全体师生都积极投入到《我的家乡美》之中,这不但激发了我们的创造、探究意识,培养了实践能力,更增进了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面对二十一世纪的飞速发展,我们黑里河人有志气,有能力,不断开拓进取。

二、活动目标:

1、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的意识,并能提出2一3个感兴趣的问题。

2、培养学生能从问题中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3、培养学生能把问题转化成主题的能力。

4、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

三、活动准备:关于我们家乡发展的一些实例、图片等。

四、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从欣赏开始

让成长闪光

1、同学们,我们学校开展了很多丰富多彩的科技创新活动,我们每个人都在参与,并且享受到了无穷的乐趣,我们也一定又很多的收获吧。谁能谈一谈。(学生自由发言)

2、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些图片,你们一边欣赏一边想有什么想法?从视频中你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黑里河风景图片)

(二)根据情境,提出问题

1、看到这些我们家乡图片后你想说些什么?家乡会变的怎样?你有什么问题想提吗?

2、同学们把自己的问题写在课堂记录表上,准备和同学们交流。(学生各抒己见,谈想法。)

(三)提炼问题,进行筛选

1、小组同学交流各自提出的问题,并说一说为什么想研究这个问题。

2、各小组将所提出的问题进行筛选,把你组认为有价值的的问题筛选出来写在卡片上。准备汇报。

(四)整理问题,问题归类

1、全班交流,把小组提出的问题和大家交流,并说说你们为什么想研究这个问题?

2、教师根据汇报分类板书

如:黑里河漂流、打虎石水库、大坝沟景区、藏龙谷景区… …。

3、有效分类,把同一类的归纳到一起,起一个共同的名字,小组选

从欣赏开始

让成长闪光

好自己的子课题。

(五)集思广益,生成主题

1、那么我们能不能给本次活动确立一个主题?起一个合适的名字?(我的家乡美)

2、为什么我们起了这个名字?

(六)课堂小结

1、学生谈收获

2、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我们又对问题进行了归纳梳理,并且确立了活动主题,下节课我们要进行活动策划。

从欣赏开始

让成长闪光

感受家乡美

第二课

方案策划课 六年一班

杨学智

一、教学目标

1、能够从时间、地点、人员分工、具体活动任务等方设计研究活动程序。

2、从感兴趣的角度,提出自己的家乡美在哪里并进行设想。

3、组建活动小组、制定活动计划、进行活动的分工、确立活动的研究步骤。

4、通过本节课的指导,使学生学会一般性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的制定,培养学生规划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等。

二、活动重点

让学生创新、让学生探究、让学生发现

三、活动准备

科幻图片 探究方案表格 准备一些关于家乡的信息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明白要素

1、上节课我们已经确立了《我的家乡美》的科幻画制作主题,从欣赏开始

让成长闪光

相信在同学们的心里都有了了一个自己的家乡的魅力之处,那么同学想不想把自己家乡的美丽与同学们分享一下呢? 同学逐个汇报。生:制定活动方案

师:要想制定活动方案,我们要注意哪些要素呢?(1)独立思考(2)小组交流

(3)学生汇报(生:时间、地点、活动主题、活动目的、活动计划、研究步骤、小组分工等。)

(二)重点指导,形成方案

1、发放方案策划表格

2、各组填写表格

3、教师巡回指导

4、组内交流完善

(三)个案展示,交流修正

1、请一个小组上前展示本组的“活动方案策划表”

2、请其他组对展示组的“活动方案策划表”进行评议

3、根据师生的建议,完善本组活动方案

(四)各组展示,完善方案

师:下面请各组同学结合同学们的提议,把完善后的方案展示给大家。

1、各组展示本组的“活动方案策划表”

从欣赏开始

让成长闪光

2、请其同学们认真倾听,对展示组的“活动方案策划表”进行评议并提出合理建议。

3、再次完善本组活动方案

(五)课堂小结

(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或感受?

(2)同学们已经制定好了活动方案,希望大家按着方案,认真实践,同时还要及时记录实践中遇到的困难难,是怎样客服的?通过活动你有哪些感受和体会?我相信同学们通过认真实践,同学们一定会把我的家乡绘制的很美丽。

从欣赏开始

让成长闪光

感受家乡美

第三课

科幻画创作方法指导课

六年一班

杨学智

一、活动目标:

1、通过绘画过程,学会绘画技能。

2、培养学生观察、发现、想像和探究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创新能力,发展学生家乡美丽的想象力。

4、通过本次活动,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交流的意识,使他们从中体会到合作的乐趣。

二、活动重点:

让学生发现、想像、探究、绘画操作能力。

三、活动准备:

铅笔,铅笔刀,橡皮,直尺,绘画纸,水彩笔,油画棒,课件

四、活动过程:

从欣赏开始

让成长闪光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确立了活动的主题,那么我们这节课就用我们灵巧的双手把它画出来好不好? 生:好

师:同学们准备好材料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那么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绘画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绘画)

(二)再创情景、引出方法

师:同学们上节课把我的家乡说的的那么美,这节课老师也带了几幅美丽的科幻画,同学们想不想不看啊? 生:想

师:(播放课件,学生观察)你们知道这么美丽的科幻画是哪来的吗? 生:想

师:那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些图都画了什么?在画这些画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应该怎么画?你们想不想花的比这些图还好呢?

复习绘画注意事项

师:绘画时,我们应该怎么画,注意什么? 生:(1)先用铅笔勾勒出轮廓,轻画,以免有印痕(2)涂色的时候,大面积平涂,小面积竖涂(3)要画出立体感

从欣赏开始

让成长闪光

师:绘画时,我们都要准备什么东西?

生:铅笔,铅笔刀,橡皮,直尺,绘画纸,水彩笔,油画棒等(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组织和自理能力)

(三)总结交流、训练方法

1、根据刚才的回答,你们能用灵巧的双手,把你认为的家乡美画出来吗?

2、接下来,我们来试一试,看谁能把我的家乡画得既美丽又令人向往

3、教师要求:

1)把画纸打好边框,在右下角写上自己的姓名和班级 2)用30分钟画出自己想像的家乡,写出创作意图(设计意图:养成良好的绘画习惯)

4、学生绘画: 1)学生绘画,老师指导

2)小组展示,评价。互相评议,修改,欣赏 3)涂色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的动手绘画能力)

(四)课堂小结、总结收获

美丽的家乡已经在我们笔下生成,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学生谈收获)教师总结:

咱们有四个小组,想不想见识一下其它小组的美丽的家乡?下

从欣赏开始

让成长闪光

节课我们展示、欣赏其它小组的作品。

感受家乡美

第四课

交流反思课 六年一班

杨学智

一、活动目标

1、培养学生关注科学、热爱科学、追求科学的兴趣,掌握一定的科技知识。

2、培养学生通过各种渠道、途径定向获取并展示的能力。

3、锻炼学生独立组织一定规模的完整活动的能力。

二、活动设想

整个活动分为会前准备、活动过程、辅助活动三部分。会前准备利用课余时间进行。

三、活动准备

教师:

1、搜集模特走秀音乐。

从欣赏开始

让成长闪光

2、准备相关作品的制作过程和创作构思,并排练。

3、学生将绘制的科幻画,或进行奇思妙想,将有关成果或设想写成书面介绍。

四、活动过程

(一)回顾主题、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在寒假绘制的科幻画已经完成;经过同学们的奇思妙想和精心绘制,老师非常期待你们的作品是什么样的?

2、不知道同学们准备好了吗?

3、那么我们这次活动的主题是《我的家乡美》成果展示课(板书)。

(二)汇报展示、欣赏解惑

1、模特走秀展示(放音乐,各组人员模特走秀)

2、同学们走得真好,谢谢同学们的表演。不知道各组准备好了吗?下面我们看看各组的作品。哪一组愿意先展示?

3、每组展示完进行评价、讨论。

(三)修改完善再次展示

1、各小组根据评价修改在。

2、再次展示。

3、同学们根据两次展示的对比进行交流评议。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围绕本次展示活动,如实记录本次活动从准备到结束过程中经历的有意义的事情、自己的感受和收获;教师总结。

从欣赏开始

让成长闪光

辅助活动

一、各小组制作一份宣传的材料。

二、围绕本次发布会写一则日记,如实记录本次活动从准备到结束过程中经历的有意义的事情、自己的感受和收获。

实践活动家乡文化建设 篇6

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情感

内容摘要:农村孩子愿意远离家乡,到城市里去工作,而不愿建设自己的家乡,这是非常严重的现实。因此,要从小培养孩子热爱家乡的情感。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队员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队员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积极提倡。为了学科活动达到多效,我们要充分利用农村的教育教学的特有资源,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生活,臵身于熟视无睹地农村大世界,体验自然风光,谈家乡之美;体验家乡富饶,倾自豪之情;体验家乡巨变,抒振奋之情;体验乡情亲情,赞纯朴民风;体验农活艰辛,说劳动苦甜。这既为学生们解决了习作时“无米”之苦,寻着了习作的活水之源;又激发了对热爱家乡情感,初步树立扎根农村,建设农村的理想,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我选择城市!”“到城市里去工作!”——当我问五、六年级的学生:长大了你想在家乡农村工作还是到城市去工作时,绝大部分学生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城市,只有个别学生选择了农村。

是呀,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以前,农村曾经是落后、贫穷的代名词。但是,二十世纪末以来,农村与城镇的差别越来越小,相对富裕农村甚至比一些城镇的生活要优越!近期,不是出现了一些城镇居民迁户农村吗?——那么,这些现代的农村孩子为什么还这样愿意远离家乡,到城市里去工作,而不愿建设自己的家乡呢?

随着课改的深入,体验教育思想之风的吹拂,让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首先,我们的传统 “爱家乡”教育活动没有紧密联系队员的生活——生活在农村的孩子,却不知家乡的巨变,农村的富裕!其次,虽然爱家乡的教育活动搞得不少,但教育没有深入学生的内心,活动中缺乏深刻地积极的体验,“爱家乡”仅停留于道德认知的层面,不可能内化为稳定意识,更不可能外化为相应的行为!

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相比,语文素养有一定的差距,这在习作水平上就更为明显,虽然教师从选题一直到开头结尾,指导得有板有眼,但队员的习作仍是干巴巴的,让人沮丧。看着这些习作,仿佛面对着一潭死水,怎么也透视不到队员那朝气蓬勃的影子。再加之由于教材有城市化的倾向,所以,有人把这一差距归结为农村小学的作文条件比城市小学差所致

显然,这是个借口!

《课标》中“课程标准”部分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我们农村有美丽而神奇的大自然,有丰富的人文底蕴,也有都市的现代气息,为农村的学生提供了取之不尽的作文素材。

如何利用这个得天独厚的优势呢?帮助学生寻找到作文的活水之源,进而达到作文育人这一目的呢?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队员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队员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积极提倡。”(《课程标准》)

为了学科活动达到多效,我充分利用农村的教育教学的特有资源,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生活,臵身于熟视无睹地农村大世界,体验自然风光,谈家乡之美;体验先辈精神,叙崇敬之情。体验家乡富饶,倾自豪之情。体验家乡巨变,抒振奋之情。体验乡情亲情,赞纯朴民风。体验农活艰辛,说劳动苦甜。这既为学生们解决了习作时“无米”之苦,寻着了习作的活水之源;又激发了对热爱家乡情感,初步树立扎根农村,建设农村的理想,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作文时,文思如泉涌,说不完的话,道不完地情:深刻的体验使学生的作文更加生动,而习作的训练也梳理了学生的情感,深化了学生的体验,进而达到了教书与育人并举的目的——我将这类教育活动称为“体验型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一、体验型语文实践活动的途径

1、体验自然风光,谈家乡之美

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占据丰富的表象是作文的前提,作文的兴趣在具体形象面前、具体的情境之中也更易激发。农村的小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

村,如画的大自然就是他们的摇篮。让同学们拥抱大自然:看绿树红花,听百虫啾啾,吸新鲜空气,享拂面清风;春之绿、冬之雪,夏之泳,秋之游。同学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尽情玩耍,让孩子们深深地体验到大自然之美!

我把当队员带到东湖开发区附近的汤逊湖欣赏之时,我只要稍作点拨,如问:玩得高兴吗?美吗?你喜欢吗?说说好吗?队员跃跃欲试,争相畅叙心中之美。因为这不是冥思苦想地作文,而是在叙述享美之乐,学生思维特别活跃,有感而发,描述心中美丽的家乡,自然也滋生了爱家乡的情感,陶冶了情操。

2、体验家乡富饶,倾自豪之情

对于一般动植物的认识,城市里的学生大多数是通过图片资料获得相关的知识,缺乏感性的认识,而习作干瘪,更无真情实感了。这方面农村的学生却恰恰相反:生活在农村里的学生可以闻到稻花的幽幽清香,摘到雪白的棉花,可以看到蚕豆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可以目睹蚕儿入眠、蜕皮、吐丝结茧,也可以捉到活蹦乱跳的鱼儿。同学们深深觉得:生在鱼米之乡是很幸福的,从而激发了为家乡自豪的情感,让同学们满怀着为家乡的富饶而自豪的激情去写作文,这样,作文就水到渠成地言之有物,言之有情了。

3、体验家乡巨变,抒振奋之情

随着东湖开发区将我们流芳划入开发区,一批大项目引进:富士康、中芯、武船、武重等等。这些令我们每个生活在农村的人不断地惊喜,无比振奋!——这又是体验型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极好素材!我带着学生参观工业园区如雨后春笋的企业、农村拆迁还建小区——佛祖岭小区,让学生充分的感受到了农村早已不是贫穷与落后的代名词,而是现代都市人所追求而不得“绿色环保”的生活环境!并通过采访了解家乡的过去,在过去与现在的巨大落差中感受今天的飞速发展。在主题班会上,有的从自己家里的生活变化谈起,有的生活在都市与农村的不同感受说起……同学们还情不自禁地张开了想象的翅膀,带着一颗颗童心飞向家乡的未来……同学们太兴奋了,这时提出作文的要求,就会促使队员把这种振奋之情流于笔端。同时,也使同学们更加热爱家乡,促使他们从小树立起把家乡建设得更繁荣的理想。

4、体验乡情亲情,赞纯朴民风

城市里因种种因素,还较多地存在着“对门老死不相往来”现象,但农村却

广为流传着:“邻里好,赛金宝”这句话——农村人特别重视邻里之间、乡亲之间的感情联系,其间蕴含着纯朴的民风。和睦相处之情,尊老爱幼之德,勤俭节约之风等等,这些方面生动的事例层出不穷,活生生地就发生在同学们的身边。农村那一年一度的春节、一家团圆的中秋节、飘着粽子香的端午节……男婚女嫁,移风易俗等等,无不带给同学们许多欢乐。这些都是同学们喜闻乐道的,抓住节日的契机,或借助一定的情境,让学生体验到其中浓浓的乡情亲情和劳动人民的朴实情怀,而不由自主地赞之于笔端。

5、体验农活艰辛,说劳动苦甜

虽然我们流芳划入开发区,但仍有相当多农民不忘农活。“农活”也是我们特有的教育资源。在家学做些力所能及的农活,在校于“班级责任田”大显身手。让学生体会到劳动的苦与甜,劳动的体验是刻骨铭心地,有了这刻骨铭心的体验,学生就会更加珍惜粮食,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更重要的是更加尊重农民,不再鄙视农民,不再将“跳农门”作为努力学习目的!

二、开展体验型语文实践活动的策略

1、坚持教书育人并举——体验型语文实践活动成功的保证

在开展体验型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我深刻认识到:学生的习作之所以难以跳出“费时多,效率低”的怪圈,是因为我们的语文教学视野没有能够“跳出语文来教学语文”,死死地盯住“文字编织术”不放!丢开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的目标:队员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我们的语文教学目标不仅是习文,更是育人!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跳出“语文”教语文。立足育人的高度,在作文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习作的过程成为学生生命历程中一段段真实的生活,只有这样,我们的体验型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才得以成功,才是新《课标》所倡导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2、情感的激发与强化——体验型语文实践活动成功的关键

也有一些教师在让学生走出教室,体验生活,但学生的习作还是干巴巴的,缺乏感情,“爱家乡”的教育目标也没达成,这是为什么呢?其中主要原因就是在活动中没有注重学生积极性情感的激发与强化,学生所获得的表象没有得以凸显、丰满,所获得的信息没有得到梳理而混乱、主次不清,更没有刻上清晰的情

感之印!因而出现:所写之物在眼前,却言之无物;眼前之事虽感人,却言之无情之类的似怪而不怪的现象;也出现了嘴上爱家乡,内心却相反的教育结果!

因此,我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相机地激发学生的情感,捕捉学生细微的情感变化,及时强化积极的情感,消除消极的情感,让学生带着积极而强烈的情感去写作文。在学生享受大自然之美时,强化他们的愉悦之情;认识到家乡富裕时,强化他们的自豪之情;……

实践活动家乡文化建设 篇7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省政府《通告》要求,紧扣“迎全运、爱家乡、建辽宁”主题,加强“瘦肉精”监管长效机制建设。以“瘦肉精”各环节专项整治为重点,以肉牛、肉羊、生猪收购贩运、屠宰环节为突破口,坚持“上下联动、标本兼治、打防并举”的工作方针,严厉打击制售和使用“瘦肉精”等违禁物质的违法行为,确保我省全运会期间畜产品和动物卫生安全。

二、总体目标

通过3年的努力,全省畜产品安全监管的各项法规制度基本建立,畜产品安全监管的组织体系基本健全,畜产品安全监督执法水平显著提升,畜产品安全监测能力明显增强,“瘦肉精”监管各环节的责任进一步落实,违法制售使用“瘦肉精”等违禁物质的犯罪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全省不发生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三、整治重点

1、肉牛、肉羊、生猪屠宰环节

2、肉牛、肉羊、生猪收购贩运环节

3、肉牛、肉羊、生猪养殖环节

4、肉牛、肉羊、生猪饲料环节

四、活动内容

(一)以贯彻落实省政府《通告》为主要内容,全面开展各环节“瘦肉精”专项整治

1、开展屠宰环节整治。

落实猪、牛、羊屠宰厂(点)“瘦肉精”自检制度,屠宰企业不履行“瘦肉精”自检义务的,要停止对其屠宰的动物和动物产品检疫,情节严重的移送有关部门查处,直至建议取消其屠宰资格;落实屠宰厂(点)“瘦肉精”自检与屠宰检疫同步制度,按照《关于做好“瘦肉精”检验与动物屠宰检疫同步工作的通知》(辽牧明[2011]9号),屠宰厂(点)未按规定的方法对屠宰的猪、牛和羊进行“瘦肉精”自检或自检不合格的,检疫监督人员不得出具动物产品检疫证明,该动物产品更不得上市;严格控制屠宰厂(点)“瘦肉精”自检或监督抽检发现阳性样品的同批次动物移动;组织开展屠宰厂(点)“瘦肉精”检测技术培训,建立风险预警防范、快速溯源追踪和信息及时报送机制,及时处置突发“瘦肉精”安全事件。

2、开展收购贩运环节整治。

加强对收购贩运企业(合作社、经纪人)的监督管理,对经纪人实行备案制度,每年备案一次,根据经纪人备案信息,建立、完善经纪人监管档案,掌握辖区内经纪人经纪活动动态,定期组织开展相关知识培训;各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按照《关于做好出省动物及动物产品“瘦肉精”检验工作的通知》(辽牧明[2011]8号)要求,严格落实运往省外的动物及动物产品“瘦肉精”自检制度,做好与动物检疫工作的有效结合,同时检疫员根据实际情况开展“瘦肉精”试纸条抽检;饲养场(户)、畜主要签订《未使用瘦肉精保证书》,出栏动物经现场检疫合格且畜主已签订保证书后方可出具产地检疫合格证明,保证书要与出栏动物一起流动,并要监督做好保证书在屠宰环节的查验与保存;督促经纪人建立《未使用瘦肉精保证书》等证明材料查验制度和收购贩运信息记录制度,如实记录并保存活畜来源、销售去向、时间等收购信息;加强对销售和运输过程中活畜的质量安全监督检查,强化出栏活畜“瘦肉精”筛查,对发现含“瘦肉精”的活畜,要监督实施销毁处理;严厉打击活畜收购贩运经纪人兜售“瘦肉精”和收购贩运“瘦肉精”检测不合格活畜的行为。

3、开展养殖环节整治。

健全养殖场(户)日常监管制度,明确监管责任,实施月巡查制度,强化监督检查;督促养殖场(小区)建立完善养殖档案,按照《辽宁省畜禽养殖场养殖档案(格式)》如实记录饲料、兽药等投入品来源,并保留相关凭证;建立养殖场(户)质量安全承诺制度,签订《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未使用瘦肉精保证书》;通过媒体宣传、入户宣讲、短信提醒等方式加强对养殖场(户)的普法宣传教育,强化技术指导与服务,增强养殖场(户)的质量安全责任意识和假劣饲料兽药识别能力;组织开展“瘦肉精”清剿行动,对在2011年6月10日前主动上缴且协助查清“瘦肉精”来源的养殖场(户)从轻或免予处罚;对于非法使用“瘦肉精”的养殖户,按照《通告》要求严厉查处,并实行黑名单制度,3年内不得享受任何政府畜牧扶持政策;严厉打击养殖环节非法使用“瘦肉精”和自配料中添加“瘦肉精”的行为;加大无公害畜产品认证进程,以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发挥典型示范、先进引路作用,提高标准化养殖水平。

4、开展饲料环节整治。

按照“提高门槛,减少数量;转变方式,增加效益;加强监管,保证安全”的基本原则,组织开展饲料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围绕当前饲料安全监管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明确监管责任,着力强化日常监管,落实饲料安全监管措施;加大对饲料生产企业监督检查工作力度,加强对饲料企业年度备案审核把关,督促企业严格执行原料进厂把关、产品出厂检验等质量安全制度;加大“瘦肉精”等违禁添加物抽检力度,开展新公布的违禁添加物监测;加强饲料销售和使用环节监督检查,做好饲料隐患排查和风险预警;强化饲料安全宣传培训工作,提高生产经营者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杜绝在饲料生产、经营和使用环节添加瘦肉精等违禁物质。

(二)加强畜产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提高畜产品安全检测水平

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辽政办发[2009]24号),加强畜产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完善畜产品安全监管运行机制。各市县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要强化畜产品质量安全行政管理职能,市级要进一步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执法机构和监测机构建设,各县(市、区)要建立健全畜产品监督检验机构,乡镇所要加强畜产品安全监管力量。各市县要将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资金需求,对监督执法及监测机构实行全额预算管理,保证人员经费和工作经费。监督执法机构的设施、设备和监测机构设备购置、更新及监测费用,要纳入财政预算,及时拨付。

市级畜产品安全检测机构要增添必要的检测设备、改善实验室条件,尽快具备“瘦肉精”确证检验能力。要充实检验人员队伍,加强检测技能培训,尤其是大型检测仪器设备的培训,通过以干代训、集中培训、分片现场指导等方式,切实提高检测能力。

(三)加强动物卫生监督工作,完善动物卫生监督体系建设

加强养殖场(户)的强制免疫、日常消毒、无害化处理等工作的监管。检疫人员对于出栏动物要严格实施临栏检疫,现场查验免疫证明、畜禽标识、养殖档案,猪牛羊等还要查看未使用瘦肉精保证书或瘦肉精检验报告,切实做到按检疫规程、规范操作。驻屠宰厂检疫监督人员要监督屠宰厂做好入厂动物的查证验物和瘦肉精检验工作,严把宰前检疫关、同步检疫关、检疫出证关、无害化处理关,要健全屠宰检疫、畜禽标识回收、无害化处理等检疫监管制度和记录,做到记录真实、完整,确保动物产品可追溯。要加大对交易市场、冷库、农贸市场、超市等重点场所的监督检查力度,对不符合规定的动物及动物产品要严格依法处理。要强化对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的管理,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切实履行动物防疫监管职责,做好出入我省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查证验物工作,要确保合格的动物及其产品顺利通行,同时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报告,依法处理。要严格按照《辽宁省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管理办法》要求,做好省外引入动物及动物产品的审批、指定通道进入、隔离检疫、落地监管等工作,严防外来疫情传入。要加大对非法经营加工病死动物及动物产品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各地要进一步完善动物卫生监督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对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设施设备进行配置、更新。要稳定财政投入保障机制,确保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经费需求,对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及动物疫病监测机构实行全额预算管理,保证人员经费和工作经费。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设施、设备和疫病监测机构设备购置、更新及监测费用,要纳入财政预算,及时拨付。

(四)加强抗生素专项整治和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继续实施“百千万工程”推进行动,加强畜禽养殖用药监管,按照《辽宁省兽用抗菌药物整治工作实施方案》(辽牧发[2011]22号)要求,加大对兽用抗菌药物经营和使用等各环节的管理,建立完善养殖环节用药记录和休药期制度,组织开展兽用抗菌药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强化生鲜乳收购站标准化管理,切实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乳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通知》要求, 保持严厉打击生鲜乳中添加违禁物质的高压态势,按照“谁发证、谁监管”的原则,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坚决取缔不合格的收购站点和运输车辆,严防不法收购站点反弹。继续深入开展生鲜乳收购站清理整顿,加大例行检查和不定期巡查力度,严查“两证一单”,公开生鲜乳收购站信息,强化社会监督, 对生鲜乳中违禁添加行为严惩不贷。通过全省评选标准化管理示范单位,发挥引导作用,以点带面,提高生鲜乳收购站标准化管理水平。

五、活动步骤

(一)发动部署阶段(2011年4月至5月)

各市按照本方案工作部署和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制定本辖区具体实施方案。要明确分工,落实责任,确定工作重点和工作内容。要把“迎全运、爱家乡、建辽宁”,以“瘦肉精”专项整治为重点的畜产品安全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部署上来,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性,以实际行动为确保全运会畜产品质量安全做出贡献。

(二) 集中整治阶段 (2011年5月至2012年3月)

各地要根据实施方案要求, 积极组织开展“瘦肉精”各环节专项整治。要对非法制售、使用“瘦肉精”行为严厉打击,要抓大案要案,以示警戒。要确定一批大事、实事,强化责任分工,确保活动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一是组织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向屠宰企业、收购贩运企业(合作社、经纪人)、养殖场(户)、饲料企业等生产经营主体大力宣传有关法律法规、省政府《通告》和专项整治内容,提高遵纪守法意识,督促生产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

二是组织开展“瘦肉精”清剿行动。以养殖场(户)和收购贩运经纪人为重点,组织开展“瘦肉精”清剿行动,及时向公安、工商、食药等部门通报清剿行动中掌握的“瘦肉精”制售线索。对在2011年6月10日前主动上缴且协助查清“瘦肉精”来源的养殖场(户)从轻或免予处罚。

三是组织开展监督检查行动。对辖区内的屠宰企业、收购贩运企业(合作社、经纪人)、养殖场(户)、饲料企业以及兽药企业等生产经营主体进行全面检查,对中小规模的养殖场(户)和屠宰场(点)进行重点检查,发现不落实省政府《通告》要求、不落实质量安全制度、非法生产使用“瘦肉精”、贩卖宰杀含“瘦肉精”活畜等事件,依法严厉处理。

四是组织开展督导检查行动。我局将对重点地区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各市也要加大督导检查力度,确保整治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督导检查发现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措施不得力等问题,要立即进行通报,严重的依法依纪追究责任。

(三)巩固提高阶段(2012年4月至2013年10月)

对集中整治情况开展回头看,进一步深入开展各环节“瘦肉精”专项整治,巩固省政府《通告》各项制度,巩固好的成果、做法,健全畜产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确保全运会畜产品和动物卫生安全。

(四)总结阶段(2013年10月至2013年12月)

对“迎全运、爱家乡、建辽宁”,以“瘦肉精”专项整治为重点的畜产品安全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进行全面总结,表彰先进,推广经验和典型,稳定长效机制。

五、活动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成立主要负责人牵头的组织领导机构,抓紧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落实各项工作措施,确保专项整治取得实效。省局成立“迎全运、爱家乡、建辽宁”,以“瘦肉精”专项整治为重点的畜产品安全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整治活动重大政策、活动的统筹协调。省局建立督导联系制度,局领导、有关处(站、所)负责人对联系市开展情况进行指导、督促、跟踪。

(二)加强监督抽查。各地要落实饲养环节、屠宰厂(点)和市场环节“瘦肉精”监督检测制度,制定监督抽查计划,按照风险可控、监管有力的原则,科学确定抽检比例,全面加强“瘦肉精”监督检测工作。要明确责任,开展各环节“瘦肉精”监督检测,做到监测与执法联动。省级本年度要组织1~2次各市“瘦肉精”互检工作。

(三)加大执法力度。对瘦肉精案件,要第一时间采取应对措施,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快速完整收集证据,不得推诿、拖延,案件查处务必要早、快、严。对采用快速检测方法检测“瘦肉精”阳性(疑似)的动物及其产品或在现场查出违法添加物品等相关证据的,立即采取查封、扣押等强制措施,不给涉案者留下转移证据的机会。发现非法制售“瘦肉精”线索和饲料、尿液、肉品等样品检出“瘦肉精”等情况,要立即通报公安机关进行追查。要跟踪了解公安机关案件侦破进展,及时向上级部门报送案件查处情况。落实“瘦肉精”有奖举报制度,对查实的案件,依据辽宁省财政厅、畜牧局下发的《辽宁省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物防疫有奖举报管理暂行办法》(辽牧发[2009]137号)对举报人予以奖励。

(四)加强协调配合。各地要加强整治活动的沟通和协调配合,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形成监管合力。专项整治中发现涉及其他市的问题和线索,要及时通报情况,移交掌握的证据,同时上报省局。对于其他市、其他部门通报的问题和线索,要迅速调查核实,及时反馈查处结果。

(五)健全长效机制。各地要通过实践活动,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加大“瘦肉精”整治力度,彻底解决我省“瘦肉精”非法制售、使用违法行为,净化畜产品市场。要通过实践活动,总结畜产品安全监管好的经验和做法,健全我省畜产品安全监管体系,完善畜产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要解决畜产品安全监管难点、重点问题,提高我省畜产品安全监管水平。

(六)加强宣传培训。各地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和省政府《通告》,确保《通告》张贴率和发放率达到100%,《禁止生产、销售、使用瘦肉精告知书》、《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的发放率和签订率达到100%。要编印普法宣传小册子向养殖户、收购贩运人、屠宰企业等发放,宣传“瘦肉精”的危害以及严厉打击非法制售使用“瘦肉精”的法律法规。加大对监督执法人员的培训,提高执法效能。公布举报电话,畅通举报渠道,形成群防群控、严厉打击不法行为的良好氛围。

沙上文化“活动课程”的实践 篇8

一、沙上文化“活动课程”的有效实践

1.以课题为形式的“活动课程”极大提升了课程的质量

通过系统挖掘、设计、开发,目前学校依托沙上文化开发出的以课题形式的“活动课程”主要有:“苜蓿的特征与深加工技术”、“螃蜞豆腐的制作”、“沙上水文与水利工程”、“走进童年的森林——有趣的沙上童谣”、“知微见著话智慧——沙上谚语探源”、“粽香端午话芦苇”、“沙上传统小吃与文化溯源”、“沙上民间手工工艺”、“沙上曲艺与传承”等三十余个。

这种以课题为形式的“活动课程”,从学生角度来说,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凸显学生活动的主体性,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张扬学生的个性,提升学生的思维和精神品质,促进学生团队精神的形成。从教师角度来说,可以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增强教师的合作意识,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

2.以实践体验为特点的“活动课程”彰显了课程的特色和魅力

参加调查活动,虽然很辛苦很累,但让我见识了许多沙上特有的桥梁、水闸,了解了这些桥梁、水闸背后的故事,丰富了自己的学识。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那些有保留价值的古老的水利设施,政府应该尽快登记造册并保护起来啊。”这是学校“沙上水文与水利工程”课题组的王含玉同学日记中写的一段话。显然,在课堂里学习的学生是产生不出这样的想法,也写不出这样有责任感的话语的。“沙上水文与水利工程”课题组活动的开展,也让学生对长江流域的水文、气候有了更直观深入的了解,对勤劳智慧的沙上居民与水旱灾害斗争的历史和不屈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切身的感悟。

“苜蓿俗称草头,是典型的沙上蔬菜,了解和传承苜蓿的深加工工艺,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感受沙上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带队老师吴顺其感慨道。学生们亲手从田里割一篮草头、焯水、晾晒、剁碎、和面、搅拌、捏团、搓圆、压成饼状、下油锅炸,学生们分工协作,第一次亲手制作了美味的草头饼,品尝到了甜蜜的劳动成果,同时也体会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与不易。

“真没想到平时看妈妈揉面那么简单,自己做的时候却沾了一手的面粉,小小的面团竟这么难揉!”“两大盘草头饼,刚出锅就被我们全部消灭了,自己的劳动成果吃起来真的特别香呢!……小小的草头饼让我明白了爸爸妈妈平时的辛苦,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应该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帮爸爸妈妈多分担一些……”在初一(1)班杜舒怡的日记本上,记录了活动后最真挚的感悟。

诸如此类看似“无用”的“活动课程”,可能与教材无关,与考试无关,与成绩无关,是一些“没用”的教育——但却都是学生喜欢的、乐此不疲的、好玩的课程;而可能就是这样的课程,决定了学生的人生志向和梦想,激发出潜能和智慧,让学生获得幸福人生。

二、沙上文化“活动课程”的显性效果

经过几年来的实践,我校的以自然性、社会性、自主性为向度的沙上文化“活动课程” 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从课程改革的角度来看,具体表现为:

1.“活动课程”管理主体由以教师为主向多元转化,增强了教育的合力

管理主体的多元化,改变了以往学校“活动课程”的开展,主要依靠学校教师单方面力量来进行的局面,较好地解决了在教育学生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尤其在外来人员子女逐年增加的情况下,这种多主体模式的优越性和实际效果是十分明显的。不仅增强了教育的合力,也改变了一些双职工家庭,节假日、双休日对孩子没法管理只能放任自流的烦恼。

2.“活动课程”的内容由学科知识真正向社会生活转化,丰富了教育的内涵

“活动课程”的内容超越了课本的范畴,是全方位的、立体化的,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广阔的外延。沙上的港桥水韵、集镇风姿、民风民俗、教育文艺、革命风云、企业名流以及诗歌散文、民间文学、碑文书法、绘画篆刻等等,为我们开展“活动课程”,提供了生动、富有说服力的鲜活资料,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活动课程”教育内容。使学校在“听、说、读、写、行、动”立体式活动的开展中,更具情境性、真实性、实践性、实效性。

3.“活动课程”的方法由说教型向体验型转化,完善了教育的机制

由于“活动课程”实现了书本向生活延伸、学校向社会延伸、理论向实践延伸,强化学生全员参与,落实主体体验,所以学生参与主动,积极性高涨,效果明显。蔬菜基地的劳动、法庭的旁听、营业员生活体验等等都让学生深受感动,让他们无法平静,不仅增强了爱国爱家乡的热情,更提升了学习的内驱力。

4.“活动课程”的途径由单一型向多样型转化,增强了教育的吸引力

“活动课程”实现了由单一、静态、平面教育为主转变为多样、动态、立体的教育,更加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更加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改变了单一的灌输型为渗透型,“活动课程”更趣个性化、民主化、多样化、综合化。真正起到了“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5.“活动课程”的评价由终结性向形成性转变,提升了评价的科学性

学生良好品行的形成,其实是一个从知到行的复杂的心理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品德的形成过程重于结果。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涵盖知、情、意、行多个层面,突出评价的情境化和评价指标的多元化。在方法上,评价采取自评、互评、带队老师评、活动单位评的方式,体现评价方法的多样性。这种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情境化、指标多元化的形成性评价方法,增强了评价主体间的互动,更加全面、客观、公正,更有利促进学生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

上一篇:2020公司企业年会致辞稿范文5则范文下一篇:2024年中职技能大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