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阿凡提故事》有感
我读了一本《阿凡提故事荟萃之滑稽篇》,里边许多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印想。其中有一篇《驴吃完草走了》更是令人忍俊不禁。故事的大意是这样:一天老师叫大家画画,阿凡提没带画笔,于是交了一张白纸,老师惊讶地问:“阿凡提,你怎么没画?”“我画了驴吃草”,阿凡提回答。“那草呢?”老师问。阿凡提说:“被驴吃掉了。”“那么驴呢?”“驴吃饱回家了”。老师当场被逗笑了。
从这个故事可看出阿凡提是个既滑稽又聪明的人。他在没带画笔的情况下急中生智,给出了一听起来合情合理但又荒唐的答案。从书上可了解到阿凡提是个聪明善良、能言善辩、爱憎分明又不趋炎附势、行侠仗义的人,他会经常帮助穷人,惩罚富人,是民众的英雄,是老百姓的代言人。
故事说的是阿凡提到地主家借锅, 还的时候锅上还放了一口小锅, 地主就问:“你只借了一个锅, 怎么还回来了两个呢?”阿凡提回答借去的这口锅在他家生了一个小锅, 所以一起还回来了。地主很高兴地收下了, 告诉他以后想用锅就来借。
很快, 阿凡提将地主家最大的那口锅借走了, 然后一直都没有还。地主去要, 阿凡提说, 那口锅死了。地主很生气地问:“锅怎么会死呢?”阿凡提回答:“锅都可以生孩子, 怎么就不会死呢?”地主很生气, 但是拿他没有办法。
读完了课文, 我和孩子们讨论这个故事, 他们的回答颠覆 (fù) 了我以前对于阿凡提的印象。
老师:关于这篇课文, 你们有没有不懂的问题?
学生:什么是锅?
老师:锅就是做饭做菜用的那个工具。
学生:既然是家里做饭用的东西, 应该属于比较私人的物品, 阿凡提为什么要到别人家去借呢?
老师:因为他比较穷, 家里没有足够的锅用, 就需要借了。
学生:哦, 那什么是地主?
老师:地主就是农村里比较富裕的人, 家里通常有很多田地, 雇人来耕种。
老师:你们读了这个故事之后, 有什么感想?
学生:我不喜欢这个故事, 也不喜欢这两个人, 这种文章不应该放在教科书里, 会教坏小孩的。
老师:为什么?
学生:这个故事里面的人都不诚实。
学生:对, 他们都欺诈 (zhà) 、贪婪 (lán) 。
学生:我觉得这个阿凡提看似聪明, 实际上很蠢, 花那么多心思设计圈套, 就是为了用一个小锅骗来一个大锅, 还是个人家用过的旧锅。
学生:他之所以穷得要借锅, 大概就是因为只想着不劳而获, 耍诡 (ɡuǐ) 计骗别人的东西。他如果心思用在努力工作上, 一定可以赚很多锅出来。
学生:是啊, 如果他把用来买那个生出来的小锅的钱攒起来, 再去干活赚点钱, 就可以自己买一口大锅了, 何必去骗人。
老师:嗯……你们说得对, 努力工作自食其力是做人的本分。
学生:还有, 他再去跟别人借东西, 肯定没有人会借给他了。
学生:就是, 他借东西不还, 失去信用了。
老师:分析得有道理, 做人一定要讲信用, 这是根本, 不能贪一时小利而失去信用。
老师:那你们对地主这个人物怎么看?
学生:他太贪心了, 第一次阿凡提还锅的时候, 多还的那个锅不是属于他的, 他就不应该要。
学生:他没有做人的原则, 既然是有钱人, 别人都穷得要借锅了, 他怎么还能多要人家的东西呢?
学生:是啊, 他有钱应该主动帮助穷人, 做慈善事业才对。
老师:说得好, 我们要想着去帮助别人, 而不是占别人的便宜。做人也忌讳 (huì) 贪心, 中国有句老话叫“贪为死门”, 很多祸事都是由贪心引起的。
我记得自己小时候读阿凡提的故事时, 都是讲他多聪明有智慧, 和地主斗智斗勇, 总是可以斗败愚蠢又贪婪的地主, 是个正面人物形象, 而在这些受美国教育的孩子们的眼里, 他却是个既狡诈又愚蠢还不讲信用的人。
仔细想想原因, 阿凡提的故事实际上是有背景的, 那个地主向来自私贪婪, 对雇工又苛刻穷人都对他敢怒不敢言, 只有阿凡提能对付得了他, 经常让他吃个亏出个丑, 为穷人出口气。当老百姓被欺诈剥削任人宰割到毫无反抗能力的时候, 阿凡提这样的人物就为弱势力大众提供了发泄对恶势力不满的渠道。
“为富不仁”“杀富济贫”好像是我们文化中根深蒂固的东西。
美国长大的孩子生活在法治社会, 尊崇诚实努力个人奋斗, 欺骗撒谎没有信用都是让人唾 (tuò) 弃的行为, 在不提供背景材料的情况下, 单纯从一个故事出发, 孩子们的确很难理解阿凡提的做法。
故事说的是阿凡提到地主家借锅,还的时候锅上还放了一口小锅,地主就问:“你只借了一个锅,怎么还回来了两个呢?”阿凡提回答借去的这口锅在他家生了一个小锅,所以一起还回来了。地主很高兴地收下了,告诉他以后想用锅就来借。
很快,阿凡提将地主家最大的那口锅借走了,然后一直都没有还。地主去要,阿凡提说,那口锅死了。地主很生气地问:“锅怎么会死呢?”阿凡提回答:“锅都可以生孩子,怎么就不会死呢?”地主很生气但是拿他没有办法。
读完了课文,我和孩子们讨论这个故事,他们的回答颠覆了我以前对于阿凡提的印象。
老师:关于这篇课文,你们有没有不懂的问题?
学生:什么是锅?
老师:锅就是做饭做菜用的那个工具。
学生:既然是家里做饭用的东西,应该属于比较私人的物品,阿凡提为什么要到别人家去借呢?
老师:因为他比较穷,家里没有足够的锅用。就需要借了。
学生:哦,那什么是地主?
老师:地主就是农村里比较富裕的人,家里通常有很多田地,雇人来耕种。
老师:你们读了这个故事之后,有什么感想?
学生:我不喜欢这个故事,也不喜欢这两个人,这种文章不应该放在教科书里,会教坏小孩的。
老師:为什么?
学生:这个故事里面的人都不诚实。
学生:对,他们都欺诈、贪婪。
学生:我觉得这个阿凡提看似聪明,实际上很蠢,花那么多心思合计圈套,就是为了用一个小锅骗来一个大锅。还是个人家用过的旧锅。
学生:他之所以穷得要借锅,大概就是因为只想着不劳而获,耍诡计骗别人的东西。他如果心思用在努力工作上,一定可以赚很多锅出来。
学生:是啊,如果他把用来买那个生出来的小锅的钱攒起来,再去干活赚点钱,就可以自己买一口大锅了,何必去骗人。
老师:嗯……,你们说得对,努力工作自食其力是做人的本分。
学生:还有,他再去跟别人借东西。肯定没有人会借给他了。
学生:就是,他借东西不还,失去信用了。
老师:分析得有道理,做人一定要讲信用,这是根本,不能贪一时小利而失去信用。
老师:那你们对地主这个人物怎么看?
学生:他太贪心了,第一次阿凡提还锅的时候,多还的那个锅不是属于他的。他就不应该要。
学生:他没有做人的原则,既然是有钱人。别人都穷得要借锅了,他怎么还能多要人家的东西呢?
学生:是啊,他有钱应该主动帮助穷人,做慈善事业才对。
老师:说得好,我们要想着去帮助别人,而不是占别人的便宜。做人也忌讳贪心,中国有句老话叫“贪为死门”,很多祸事都是由贪心引起的。
我记得自己小时候读阿凡提的故事时,都是讲他多聪明有智慧,和地主斗智斗勇,总是可以斗败愚蠢又贪婪的地主,是个正面人物形象,而在这些受美国教育的孩子们的眼里,他却是个既狡诈又愚蠢还没有信用的人。
仔细想想原因,阿凡提的故事实际上有背景,那个地主向来自私贪婪对雇工又苛刻。穷人都对他敢怒不敢言,只有阿凡提能对付得了他,经常让他吃个亏出个丑,为穷人出口气。当老百姓被欺诈剥削任人宰割到毫无反抗能力的时候,阿凡提这样的人物就为弱势大众提供了发泄对恶势力不满的渠道。
“为富不仁”、“杀富济贫”好像是我们文化中根深蒂固的东西。
美国长大的孩子生活在法治社会,尊崇诚实努力个人奋斗,欺骗撒谎没有信用都是让人唾弃的行为,在不提供背景材料的情况下,单纯从一个故事,孩子们的确很难理解阿凡提的做法。
摘自《文学天地》
这本书的主人公就是我说的“少年阿凡提”,这是一位充满智慧的少年……
我最喜欢里面一个奇特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装羊”。这个故事讲的是小阿凡提在财主家打工的时候,有一个叫艾素甫都拉的伙计生病了,小阿凡提非常关心艾素甫都拉,他一收工就去探望他。当他知道艾素甫都拉什么都吃不下,只想喝羊奶的时候,聪明的小阿凡提想到自己的床底下有一块羊皮,他便自己披着羊皮装扮成羊的模样混进了羊群里,偷到了羊奶,小阿凡提凭着自己的智慧帮艾素甫都拉实现了心愿。
阿凡提还没搬进新楼房,巴依就企图把楼上那一层弄过来自己住,算是阿凡提拿房子抵债,他对阿凡提说:“阿凡提,请把二层让给我住,我借给你的那一百枚金币就算是抵消了。不然,请你马上还我钱。”
阿凡提听了巴依的话,显出很不情愿的样子,说道:“巴依老爷,我一时半会儿还不了您的钱,就照您的意思办吧!”
第二天,巴依全家喜气洋洋地搬进了新房子的二楼,过了数日,阿凡提请来几位朋友和邻居,大家一齐动手拆起一层的墙来。巴依听见楼下有声音,跑下来一看,吃惊地叫道:“阿凡提,你疯了吗,为什么要拆新盖的房子?”
“这不关你的事,你在家里睡你的觉吧!”阿凡提一边拆墙一边若无其事地说。
“怎么不关我的事呢?我住在二楼,你拆了一楼,二楼不就塌下来了吗?”巴依急得直跺脚。
“我拆的是我住的那一层,又没拆你住的那一层,这与你没什么关系,请你好好看住你那一层,可别让它塌下来压伤了我和我的朋友。”阿凡提说完,又高高地抡起了坎土曼(维吾尔族人民使用很广的一种铁制农具)。
“阿凡提,阿凡提,看在我们多年交情的份上,我们可以好好商量商量,请把你的那一层也卖给我好吗?”巴依无耐,只好放软口气。
“如果你真心实意地想买,就请你给我二百枚金币。”阿凡提说道。
“你……你……”巴依气得说不出话来。
“巴依老爷,你不要吞吞吐吐,二百枚金币少一个子儿我也不卖,我是拆定了。”说着,阿凡提又高高举起了坎土曼。
那时,阿凡提头上缠了一个很大很大的色兰,他还以为阿凡提是个大学者,于是,就找到他央求道:“阿凡提,请把这封信给我念一下好吗?我求了很多人,他们都说看不懂。”
阿凡提接过信一看,原来信是用阿拉伯文写的,他也看不懂,于是便对那人说:“大哥,这封信是用阿拉伯文写的,我也不懂阿拉伯文,请你再找一个懂阿拉伯文的人替你念吧。”
书中让我感觉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一个题目叫做《洒油扫院》的故事。当时,阿凡提正在给一位凶恶的巴依当仆人。有一天,狡猾的巴依眼珠子一转,拍拍胸脯,慢条斯理地对阿凡提说:“你给我听好了,我让你清理院子,地上必须非常湿润,还不能用水。如果你做不到,那你可就苦了!”说完,巴依就大摇大摆地走出了大门。阿凡提立刻把巴依家的油倒了个一干二净,洒满了整个院子。事情办完后,阿凡提像模像样地坐在台阶上,等巴依回来领工钱。
下午,巴依摇摇摆摆地回来了,一进门就滑了一跤。他一看整个院子里都是油,顿时气得脸色发青,大吼道:“赔油!赔油!”“慢着。”阿凡提说,“你不是说不能用水,地上还要非常湿润么?我做到了,给工钱!”
巴依无话可说,只好把工钱付给阿凡提。
谁要是说了谁就要被杀头。
阿凡提可不怕,他骑了一只小毛驴,走到哪里,
就在哪里说皇帝的坏话。这事儿让皇帝知道了,就
派人把阿凡提给找来。
皇帝说:“阿凡提有人说你很聪明,我要考考
你。如果你回答不出我的问题,我就把你杀掉。”
阿凡提听了说:“皇上,你考吧。”
“天上有多少星星?”
“天上的星星和你胡子一样多。”
“啊?那么我的胡子有多少啊?
阿凡提想了一想,一手抓起他那小毛驴的尾巴,一手指着皇帝的下巴说:“你的胡子就和这尾巴的毛一样多。要是不信,你就数数吧。”
小毛驴的尾巴毛怎么能数的清呢?皇帝
发火了,就叫人把阿凡提给绑起来,拉出
去杀头。可是阿凡提呢,他一点也不害怕,
他还哈哈大笑呢。
“阿凡提,你快要死了,还笑什么?”
“我早就知道自己今天要死。我不光
知道自己哪天死,我还知道你哪天死呢!”
“啊!真的?”
“这当然是真的。”
“快说,快说,我是哪天死?
“你比我晚死一天。我今天死了,你明天就要死。”
皇帝听了阿凡提的话,吓得浑身直发抖,连忙喊叫道:
“快把阿凡提放了!快把阿凡提放了!阿凡提
呀,你千万不能死,你一死了,我第二天
就要死了。你最好再活一万年,那我就可
以再活一万年零一天了!行行好,行行好,
我给你很多的金银财宝。”
皇帝真的给了阿凡提许许多多的金银
财宝,阿凡提呢,把这些金银财宝啊,
今天,我读啦《阿凡提的故事》,被阿凡提的聪明才智深深地吸引啦。
在《四条腿的动物》中,描写啦一位大地主把牲口市上所有的马、牛、驴等四条腿的牲畜全买走啦,但他说还不够,有多少买多少。阿凡提正好经过那里,问他;你买那么多牲畜干什么、大地主说;我有一万亩耕地,要许多四条腿的牲畜来耕作。只要是四条的多要吗、阿凡提问。要,你有多少我要多少。大地主回答。阿凡提说;那你要说话算话,不许反悔。一言为定,觉不反悔。大地主高兴地回答。阿凡提回去以后,给他送来啦一百只兔子,大地主一看急啦,阿凡提,这兔子能耕地吗、那么您不是说四条腿的都要吗,并没有具体说什么。大地主听啦无言以对,只好买下啦阿凡提的一百只兔子。
《阿凡提的故事》读后感我很喜欢阿凡提的机智幽默,沉着冷静的性格,我要好好向他学习。
妈妈今天给我买了本《阿凡提》,以前看过动画片,我就很喜欢,看到这本书我很高兴,马上坐在那里就开始看了。阿凡提有四个孩子,他们都不爱劳动,整天呆在家里,什么都不干,就等着阿凡提把什么都弄好,还想等着阿凡提给他们分东西。于是阿凡提想了个办法,就分别对四个儿子说,我的珠宝埋在一棵树下了,等我死了,你们一定要先把树浇水,等产下果实了珠宝就会出来了。不久阿凡提去世了,他的四个儿子就急忙去找各自的树浇水,然后就把树给拔了出来,可是树下什么也没有,只剩下最后一棵树了,找到了一块石头,石头上面写着“要用自己的`劳动换来果实”。
妈妈常常让我把自己的东西收拾好,可我总是不去整理,有时妈妈弄的不对了,我上学要用的她没有给我带,我就好后悔,为何自己不整理呢,看了这篇文章,我就知道了要用自己的劳动才能换来果实的。
书里面的一个个小故事,都那么引人入胜,“智审老槐树”、“智破无头案”、“还牛藏牛”、“吃甜饼”、“明天不要钱”等。每个小故事中,阿凡提勤观察,爱思考,他总是能想到方法,和贪婪、自私的地主或坏人作斗争,巧妙的把案子破解。
尤其是“智破无头案”这个故事,里面的坏人胆子太小了,做了坏事,阿凡提动点脑筋,吓唬两下就慌了,这就叫做贼心虚。看了这则小故事,我真想长大以后成为和阿凡提一样的.侦探呀!妈妈问我:“要想做一名侦探,应该具备怎样的品质呢?”我说:“当然是聪明啦!”妈妈说:“光是聪明就够了吗?”我想了想,回答说:“我知道了,还应该像阿凡提一样拥有一颗正直善良的心,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妈妈高兴的笑了。
【读《阿凡提故事》有感】推荐阅读:
读《阿凡提》有感11-02
阿凡提的故事12-05
阿凡提故事精选读后感04-10
《我是少年阿凡提》评课稿12-03
阿凡提骑驴反思总结01-10
《阿凡提之奇缘历险》观后感09-17
读教育故事有感10-15
读长征故事有感02-10
读《中国通史故事》有感06-01
读神话故事有感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