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教师总结

2024-05-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初中科学教师总结(精选8篇)

初中科学教师总结 篇1

要提高学生的能力,就要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科学素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平时教学与复习,都不能“重结论,轻过程,重简单应用的机械操练、轻问题情景和解答思路分析”。而应该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掌握学习科学的“基本学科思维方法”。

平时科学课上常出现科学探究内容,这对小学科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准确把握课程改革方向,以课本知识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周围环境为参照对象,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主动学习,逐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在做电学实验中学生往往会碰到一些问题,此时我一般不会直接走过去帮他解决,而是让他看到现象然后猜想可能出现的问题,然后一些学习程度好的同学就会动脑思考,也会找到问题的根源。经过一学期的训练已基本达到自己预想的目标,不管是平时课本上和作业本上的探究题的完成还是在考试中的探究题的解答,大部分学生基本上能游韧有余。

二、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抓好知识的应用

平时试题中涉及能源、环保等社会热点的内容,从多角度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进行考查。这类试题的考查力度今后将逐步加强,这就要求科学教学要突破单纯灌输课本知识的限制,减少机械操练耗费的时间和精力,让学生有时间阅读课外科技知识,尽可能多地接触和认识社会,要求学生多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应该结合科学课本上的相关知识给予解释一些基本的问题。用科学视角去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学以致用。

初中科学教师总结 篇2

在初中科学新课程下, 本文从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科学教学的行为方式、学生学习评价等方面对浙江省永嘉县105位初中科学一线教师进行问卷调查, 并分析了调查的基本情况。

1. 对新课标的认识明确, 但在教学行为方面转化不足

对于科学教学三维目标的内容, 被调查的所有老师都回答知道, 当问及你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水平处于哪一个层面时, 调查情况如下:

由此可见大部分科学老师正在接受和实施新课程, 但还有42.8%的科学老师对新课程实施处在初级阶段, 即认识阶段, 而且真正理解并实施的也只占25.7%。由此可见, 科学新课程的改革和深入任重而道远。问及自主、探究、合作学习重要不重要的问题时, 结果有94%的老师表示非常重要和重要, 只有6%的老师表示无所谓和不重要;当问到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说起来容易, 做起来难的说法时, 只有8.6%的老师表示不同意, 91.4%的老师表示完全同意和基本同意, 这说明了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实施对老师们来说并不容易。问卷调查进一步表明, 在教学方式上, 74.3%的老师回答以讲授为主或在讲授的基础上创新, 只有23%的老师回答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总体上看,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的比重不大, 时间不多, 老师们对这种学习方式的研究还不多。

分析:新课改的全面推行已有五年, 县里市里有关新课程培训的活动也很多, 所以老师对新课程的认识并不陌生, 但是, 从接触初中科学教材来说, 有的老师还是第一年, 他们对新课程理解和行为转化还需要一个过程;另外调查发现68.9%的老师认为教育升学制度制约着新课程的发展, 11.4%的老师认为是课程内容过多, 11.4%的老师认为是教学时间问题, 可见, 还有很多因素, 如考试成绩、课程内容等使刚刚接触新课程的老师们心存疑虑, 迈不开脚步。

2.知道科学活动与实验对于科学教学的重要性, 但完全实施的不多

调查中, 当问及对于实验和探究, 你要求学生做的频率时, 调查情况如下:

说明老师们对实验是重视的, 可是在实际教学中, 对实验的运用还不尽如人意。

此外当问及教学中, 你是怎样完成实验活动册上的内容的时, 调查情况如下:

由此可见, 现实情况下, 科学课堂教学不容乐观, 新课程的深入还需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分析:①课堂教学评价单一, 过度地看重成绩, 认为做实验不如看实验、讲实验, 既省心又省力;②实验室建设落后, 实验员培训滞后, 部分实验员责任心不强;③升学制度制约着新课程的实施, 问卷调查中, 老师们认为实施新课程最大的困难是教育升学制度的为68.9%, 认为是教学设备、内容、时间的为31.1%。

3.科学老师们的多维评价意识正在形成, 但传统单一评价模式根深蒂固

77%的老师经常和较多时候用期中期末的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发展的标准, 85%的老师常把初中科学学习兴趣、学生创新精神、环保意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等作为评价学生发展的标准, 这说明了科学老师们对学生的评价已经从过去的单一评价模式向多维评价模式转变。但是对“学生的成绩进行排名”问题, 34.3%的老师回答是必要的, 54.3%的老师回答是不恰当但目前无法取消, 只有11.4%的老师认为没有人性化, 要取消。

分析:通过新课程培训或其他途径, 大多数老师对新课改的多维评价要求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要把这些评价目标进行量化确实不易, 因为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等难以估测, 又加上目前学校和家长评价老师教学成绩好坏的标准仍然是学生考试成绩, 所以老师们始终放不下学生学习成绩这个重重的行囊, 在很多时候它掩盖了其他目标, 评价目标回归单一。

4.年轻教师实施新课程的热情高, 但对课堂的控制时间也较多

调查表明, 理解和接受并把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教学设计的比率, 数教龄1~6年的教师最高, 占25%, 15年以上的最低, 仅为1.2%。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实践与理论方面, 75%的年轻老师表示已经研究过, 而7~15年教龄老师的这个比率却不到一半。但从每堂课的自主、合作、探究时间上看, 教龄1~6年的老师的自主、合作、探究平均时间在10分钟左右, 其中10分钟以下的就占一半, 相对而言, 教龄7~15年的平均时间在20分钟左右, 比前者长得多, 教龄15年以上的平均时间也在15分钟左右。这说明年轻老师存在着对课堂的控制时间过多的现象。

分析:教龄1~6年老师的行为转化比重较高, 这说明老师的行为转化还与年龄有关, 年轻人容易接受新思想并很快付诸实施, 这也是他们最大的优势, 但是他们还处在新手阶段, 积累的教学经验有限, 往往对教法比较关注, 而对学生的学法容易忽略, 结果导致对课堂的控制时间过多。

二、初中科学教师专业发展对策的思考

1. 实行集体备课, 进行课堂教学观察

为了让更多的老师理解、接受新课程理念并将其转化为课堂教学设计, 促进新课程下的教师专业成长, 由一个学校的初中科学老师组成课堂观察研究组, 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行为的课堂评价、老师的角色扮演进行观察。具体方法如下:

(1) 可先由几位教师一起备课, 一位老师进行第一轮开课, 研究组成员帮助上课老师准备相关材料, 建议上课老师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明确教师扮演的角色、教学行为等, 然后进入课堂, 由三位老师进行文字、录音记录, 然后在课后进行讨论, 提出修改意见, 再由第二位老师进行第二轮开课, 看看是否达到新课标的要求。或由几位老师一同上同一内容的课, 进行同课同构, 一起在新课程下研究, 共同提高, 互帮互助。

(2) 由一个学校的科学组老师组成备课组, 并把一个单元进行任务分配, 每个老师负责一节内容的课件制作, 限定老师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 老师们相互交换资料和讨论问题;一个单元的课件制作完成后, 在学校的教研活动中, 老师集中进行课件展示, 并讨论修改;然后由负责制作课件的老师进行上课, 其他教研组成员参与评课, 以完善课件为切入点, 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 改进课堂教学。

2. 加强新课程培训

近年来, 各个学校都非常重视对老师的培养, 大部分科学教师都有机会出去培训学习, 比如到杭州参加睿智大课堂、浙派名师、西湖之秋等培训活动, 老师们在接受教学理论知识熏陶的同时, 学习课堂教学技巧, 理解新课程理念。采取多级别多形式的培训方式, 如写教学反思、阅读教育理论、师徒结对等。加强对实验员的培训, 敦促实验的开出率和质量, 以加强对教学的支持。

3. 创造宽松的学校环境

目前, 大部分学校为了管理上的方便, 利用“绩效评估”的条条框框把老师“框”起来, 其中有期中期末成绩的比较, 而对于新课程的评价内容却很少, 这样就导致老师们为了考试成绩相互竞争, 把主要精力放在知识的掌握上, 而对新课程的理念却“敬而远之”, 对新课程的实施也不到位。针对这种情况, 当务之急就是转变学校评价制度, 创造一个教师成长的宽松环境。因此, 笔者认为学校的教学评估应当简洁化, 把一些与教学关系不大的内容不列入评估, 只做经济补偿的要求, 如文件学习、会议签到、理论学习等。另外, 除了对学生成绩的评估外, 学校应把重心移到对学习方式和学生发展方面的评估上, 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估上, 如学生学习兴趣、情感、态度的变化等。

4. 开展多样的教研活动

在学校进行教学比武、优质课评比、教学开放周活动, 一个老师的专业提升就可能带动其他老师的素质提升。老师们在开课的同时会与其他老师进行新课程理念的探讨, 带动其他初中科学老师的专业成长。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 在教学上老师们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困惑, 如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问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 给老师提供教学研究平台, 一方面解决老师们的困惑, 另一方面及时了解新课程的实施情况, 以便掌控大局, 调整方向。

附:调查问卷

敬爱的老师们, 本调查只用于研究, 无其他目的, 请你如实填写, 谢谢。

1.你的教龄_年

2.你的学校 ( )

A.乡村学校 B.城镇学校

3.你知道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吗 ( )

A.知道 B.不清楚

4.你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水平处于哪一个层面 ()

A.比较模糊 B.了解 C.理解并接受

D.理解接受且自觉转化为教学行为

5. 在达成新课程三维目标的过程中, 你觉得最难把握的是 ( )

A.知识和技能

B.过程与方法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6. 关于“新课改其实就是新教材”的说法, 你同意吗 ()

A.完全同意 B.基本同意 C.不同意

7. 在课堂上, 你觉得实验、探究、自主合作学习重要吗 ( )

A.非常重要 B.重要

C.无所谓 D.不重要

8. 目前, 你评价一个好学生的标准是什么 ( )

A.成绩的好坏

B.成绩进步的快慢

C.学习态度

D.社会责任感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9.目前, 你觉得教学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 )

A.教学内容和要求的变化

B.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变化

C.教学手段和技术的变化

D.教学环境和资源的变化

10. 备课时, 你 ( ) 参考科学课程标准

A.经常 B.较多时候

C.偶尔 D.从不

11. 备课时, 你 ( ) 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难度的任务

A.经常 B.较多时候

C.偶尔 D.从不

12.目前, 你经常采用的教学方式是 ( )

A.讲授为主 B.在讲授的基础上创新

C.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13.你的教学中,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为主的课时数约占总课时数的 ( )

A.10﹪以下 B.10﹪—30﹪

小学教师科学教学总结 篇3

一、在政治思想方面

我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培训,认真参加政治学习,并做好学习笔记,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我不但注重集体的政治理论学习,还认真学习了《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书本中汲取营养,认真学习仔细体会新形势下怎样做一名好教师。我还深知要教育好学生,教师必须时时做到教书育人、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己的人格、行为去感染学生,努力使学生能接受我、喜欢我。

二、在教育教学方面

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目前越来越受到各界的重视,我们学校也开始重视了,我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的重要性,并下决心以我微薄的力量来推进我校科学教育向前发展。我知道,要想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立足课堂,教师要从常规课上要质量。“研在课前、探在课中、思在课后”这几句精辟的话一直指导着我的教学思想,我严格要求自己,精心预设每一节课,尽量使教学工作更加完善。我是这样进行教学活动的:

1、课前准备:课前要备好课,一定要准备好科学课上所需要的实验材料,这对学生的探究和实验非常重要,所以,我会提前准备好,如果仪器室没有的材料,但是为了上好课,我就自己找材料或动手制作。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节课的总能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2、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我会在根据每节课堂上的情况,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指导措施。并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尽量因材施教,有效地对个别学生进行引导。

3、研究教学方法: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新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我教三年级班,学生的年龄和个性不同的科学教学内容及重点培养方向不同,所以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另外,每个学生情况各不相同,所以要根据每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教学设计和辅导,包括如何组织教学、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4、课堂上的情况: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自觉地从学习态度上重视科学课,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实验操作,要注意观察每位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多鼓励,多使用加到好处的评价性语言,使学生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做到自主探究,使科学课成为孩子们心目中一门有趣、重要的学科。

5、做到热爱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了学生的学习。

6、不断学习: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不懂就问,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三、开展科学活动,全面普及、注重提高

科普活动是科普教育的载体、没有活动就没有活力,我们根据小学生的特点,积极开展具有思想性、科学性、趣味性、实践性、创造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普教育活动。

四、工作考勤方面

我热爱自己的工作,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注重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待人真诚和善,努力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做到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并积极运用有效的工作時间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这学期为了扎实地推进新课程,我积极地去外校听科学交流课,多学习,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除了认真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之外,还积极参与学校分配的各项活动,协助其它老师做好学校的各项工作;有老师请假,也能够服从学校安排,认真代课,批改作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教育教学工作做到更好。平时能及时把工作情况、问题、困难向领导请示、汇报,并得到领导的鼓励和指导。同事之间能做到顾全大局,服从安排,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沟通。

五、继续学习,不断提高

在紧张工作之余,时刻觉得自己有一种被淘汰的紧迫感受,要为自己充充电,特别是作为一名小学的科学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似乎懂得要更多一些,然而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对科学学科教学经验不足,总觉得自己在各个方面的知识还欠缺,教学上时常遇到一些知识上的难点,书到用时方恨少,没办法,只能平时自己多看些杂书了,在头脑中多储备一些知识,这样面对学生的难题时,能够坦然相对。

总之,在这几个月中,我不仅在业务能力上,还是在教育教学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教学工作中难免有缺陷,例如,课堂语言平缓,语言不够生动,理论知识不够,教学经验不足,组织教学能力还有待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争取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我坚信: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用自己的心血为孩子们铺一条宽敞的人生之路。

小学科学教师教学总结 篇4

工作中,我用真心去关注每一位学生,面对好动、调皮学生较多的现象,我学会了耐心,积极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尊重学生的思想和观点,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具体工作如下:

一、抓教室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科技氛围

学校环境是一种隐性课程,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在的影响作用。为此,我努力营造浓厚的科技教育氛围,结合流动展板,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展,展示学生优秀科技作品,布置好科技知识、科技作品、科普信息窗等科普教育的主阵地,积极营造良好的物化环境。

二、认真辅导好科技兴趣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科技教育必须同学科的整体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辅导学生科技活动是科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它是科学课教学的拓展和延伸。本学期,组织学学生参加常州市科技创新大赛,江苏省金钥匙科技知识竞赛,都获得不错的成绩!

三、加强校内和校际间的交流研讨,提高教学水平

为了提高我校以及个人的科学教学水平,我校经常组织教师参加区和市的公开课示范课,广泛的吸取兄弟学校的优秀教学经验和方法。利用课余时间我校会与兄弟学校清音外国语进行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相互研讨科学课的教材教法,交流心得体会,与老师们之间思想的交流碰撞出无限的火花,对我们启发很大!

四、加强教师业务学习,重视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本学期我因病不能完成小课题的结题工作,但教研室的每次培训我都能尽量参加。我还能积极参加各种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听课、说课、评课、教后反思等方面的教研活动。

小学科学教师工作总结 篇5

小学科学教师工作总结一

本学期科学工作本着“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研工作,大力推进科学课程改革与实施”的目的,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课堂教学研究与改革为切入口,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努力营造开放的、适合主体发展的教学氛围,使每一位学生和谐、有个性地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综合素养。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努力探讨科学课程的教法,完成各项教研任务。在全体老师的努力下教学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加强教师的科学素养

我们在新时期、新形式下,及时认真学习了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认真学习新课标,新理念,切实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我们严格贯彻教育局有关政策、规定,面向全体学生,教学和实验工作有效扎实;循循善诱,努力使每位学生都具有良好的科学思想,具备良好科学素养,掌握好最基础的科学知识、技能。

二、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制定工作计划

为了使这个学期的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科学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共同探讨新教法,尤其是科学课的教法。根据学校提出的要求及要开展的教研活动,制订好该学期的教学工作、活动、学习计划,各成员深入钻研教材,明确各单元的计划及须开展的活动的情况,使这学期的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目标、有层次地开展。

三、认真做好常规教学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素质

根据教学实际,严格抓好教学“五认真”工作,备课、上课、作业、课后辅导一丝不苟。工作做细致,要求更具体,更具可操作性、评价性。经常开展集体备课,要求在课后有教后感,以便和其他教师进行交流。

课堂上,我们的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能力为重点。教学方法多变,形式多样,民主宽松,评价多元化。科学是基础学科,我们的课堂教学目标兴趣、能力是首位,这些有了,知识自然而然就掌握了。我们教师要跟着形势,不断转变思想、观念,积极开展实践,探索体现新课程理念下的教法和学法,并及时总结、交流、反思、提升,从而提高自己的思想、业务水平。

根据我们所教学科的特点,我们要求学生进行小实验、小论文、调查报告等,口头的、书面的、动手的、观察的,形式不限。考核这块,我们要求做到备课适当超前,教研组教师互查,学校抽查想结合,对检查结果有记录,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

四、积极开展教研活动,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进一步落实,使大家对更多的模式教学课进行更深入的研讨,本学期,我们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的探讨为主题,以创设开放而有活力的科学课堂为重点,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我们组织了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矫正疏漏,抛砖引玉,凭借教材,紧扣课程标准精心设计,反复修改,提炼推敲出一节节独具特色的展示课。全校的科学老师欢聚一堂,探讨教学上存在的问题,思考如何恰当有效地处理这些问题。本学期每位老师都已经完成或超额完成听课任务,课后都参加了评课活动并写了评课稿。我们开了一些精心设计、各具特色高质量的公开课、观摩课,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充分展示了我们教研组强大的整体实力水平。

五、加强校本化培训,保证高质量的研究。

高素质的教师是科学教学的中坚力量,担负着培养学生科学兴趣,自主体验自主创新的过程,发展科学创新的重要使命,也是探索构建新的自然教学体系的核心力量。要引导学生走自主创新之路,教师首先要开展自主创新性学习,以学导教,边学习,边指导,我们教研组制定了个项学习制度、计划。从而能让教师有目的地调控教与学,使学生自己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意识、对自己所要达到的学习要求及社会价值有所认识,并能主动规划和安排自己的学习。

另一方面,让学生能独创性地学习。不满足从于教师、书本获得答案或结果,对学习的内容能展开独立思考,进行多向思维,能从多角度去认识同一事物,并善于把他们综合为整体认识,能创造性地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去适应新的情况,探索新问题,使自己的视野不断拓宽。

六、构建教学策略,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努力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科学学习,自主探究学习,从小善于探究创新,为今后的自主学习、生活、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就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从教学目标上,发展学生的整体素质;

(2)、从教学对象上,全体学生自主参与、有效参与、动态参与;

(3)、从教学关系上,民主互助、合作愉快、深化角色改变;

(4)、从教法上,启发、导学、激励、内化;

(5)、从教学要素上,语言、工具(现代教育媒体,传统教育媒体)、价值、人际关系等综合使用;

(6)、从评价方式,关注学习结果,更重视过程。

七、正视教学教研工作的不足,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善学才能善研,善思才能善教,这已成为我们教研组教师的共识,反思组内的教学和教研工作,我们也发现了我们工作中还存在的一些失误和不足:

1、科学教学中有结构材料的准备和利用不够充分,作为兼职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如何深刻挖掘教材,如何有效开展教学;

2、对于学生的科学综合素养仍旧有待提高,动手操作的能力、小组合作意识还要再进一步挖掘和培养,整体的科学素质还需在上台阶。

小学科学教师工作总结二

本学期,我扎实开展科技教育,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本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培养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启发创新思维的宗旨,注重校内和校际交流,教师注重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努力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情感,努力为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抓校园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科技氛围

学校环境是一种隐性课程,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在的影响作用。为此,我们努力营造浓厚的科技教育氛围。我校设立了科学室,专门设立墙报作为科学宣传等,侨乐学生有更多的科技活动场所,结合流动展板,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展,展示学生优秀科技作品,布置好科技知识、科技作品、科普信息窗等科普教育的主阵地,积极营造良好的物化环境。

二、认真辅导好科技兴趣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科技教育必须同学科的整体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辅导学生科技活动是科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它是科学课教学的拓展和延伸。

在科学课堂中,我校教师坚持最高效率利用科学课有限的四十分钟,尽量找到更多的有趣图片和视频等各种多媒体资料,通过直观的认识提高了学生的科学兴趣,鼓励学生课余时间多动手,开展科学小实验,多数学生对于奇特的科学现象很感兴趣,也慢慢喜欢上动手做实验。本学期我校各年级学生分别参加了“广州市科学小论文”、“科学观鸟比赛”、“全国青少年科技”等比赛。

三、加强校内和校际间的交流研讨,提高教学水平

为了提高我校以及个人的科学教学水平,我校经常组织教师参加区和市的公开课示范课,广泛的吸取兄弟学校的优秀教学经验和方法。利用课余时间我校会与兄弟学校进行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相互研讨科学课的教材教法,交流心得体会,与老师们之间思想的交流碰撞出无限的火花,对我们启发很大,对于我校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四、学期科组活动,科普展

本学期,我校出版了两期科普展:三年级学生以手抄报形式记录下自己拓印的树皮标本,对手抄报加以美化修饰,选出优秀者展出,出版了一期主题为“树皮用处多”的科普展。三、四、五年级学生通过亲身实践,经过采集、清洁、压制、制作的的等程序,制作出创意十足的植物标本作品。

同时我校开展的科普小制作包括树皮标本拓印、植物标本制作、制作小纸车、制作牛顿盘等各种活动。

五、加强教师业务学习,重视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只有努力工作,才能克服了教学中的种种难关,完成了教学任务。

1、本学期我校科学教师参与了教研室“教研论文写作漫谈”师资培训班的学习,本次学习使教师在论文撰写时更加具备针对性,目标明确,具有明显的指导性。本学期林悦云老师撰写教学案例《设计种子发芽的实验》获区教学优秀案例三等奖。

2、本学期我校科学教师参与了教研室“小课题如何写”师资培训班的学习,本次学习使教师在小课题开展时更加具备针对性,具有明显的指导性。

3、本学期我校每周都会利用时间让教师去研究钻研科学教材,每两个星期都会开展科组集备,务必让教师对科学教材有个整体的把握。在活动中大家畅所欲言,把教学中碰到的问题提出来大家共同讨论。除此之外,我校教师积极参加各种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听课、说课、评课、教后反思等方面的教研活动积极开展。

走进新的世纪,面临许多新的挑战,我将继续发扬学校的团结奋发,敢创新精神,把工作做得更好,开拓前进,为我校科技教育奉献自己的力量。

小学科学教师工作总结三

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这意味着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

本学期我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创设轻松愉快的环境,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性活动,可谓“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做好课前准备。

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分析学生实际。坚持理论和实际结合进行教学,使学生容易汲取,从而使教学任务能按计划完成。同时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

二、关心学生参与的意识。

竭力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主动参与,乐意探究。这样,学生在活动中把感受到的、观察到的、想象到的用自己的话归纳出来,然后在合作、协调、讨论及在教师的引导下,作出正确的判断。

三、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四、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让学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以致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教学中难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课堂语言平缓,不够生动,没有激情;对后进生的态度比较急躁,缺乏一些辅差的经验与方法等等。

在今后的科学课教学中,发扬成绩,改正缺点,努力做到着眼于学生“基本科学素养”的提高。加强学习,不断充实,以更新自我走在课程改革的前列,真正担负起培养下一代“基本科学素养”的重要任务。

小学科学教师工作总结四

本人仍为科学课老师,承担的教学工作任务是三年级5个班和四年级2个班,共7个班级的科学学科教学工作,面向314个学生。

一学期来,在学校党支部和行政的直接领导下,认真学大三中全会精神,遵纪守法,遵守学校一切规章制度,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树立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教育思想,关爱学生,爱岗敬业,竭尽全力完成所承担的教学工作任务!积极参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

在教学工作中,我首先在备课上下功夫,虽然上多次教学过的内容,教学前我都要细心钻研,深刻把握课标要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在掌握浅显的科学知识的同时,懂得科学原理。虚心向同科目教师学习,进行听课和疑难问题研讨。

其次,在课堂上下功夫,向40分钟要质量。课堂是教学工作的主战场,我努力上好每节课。在做好科学启蒙教育,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志趣的同时,加强对学生学习目的和课堂纪律教育,要求学生专心听,细心看,认真想,努力记,扎扎实实学好科学知识。

三是加强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每节课后布置同步练习,加以巩固,全收全改。单元检测,教学完一单元,布置在课堂外和周末完成。

其它工作,本学期积极参加学校、教研组开展的各项任务,开会、升旗,教学上课,不迟到,不缺席。为迎接其“一创三固”的检查活动,积极参加本校卫生区域的打扫,自己桌面、自家门前,不乱丢乱放,不影响校容校貌。积极并完成第五十届校运会评委、投掷项目的裁判工作。

学期工作反思;一要加强自身修养,努力学习,不断提高整体素质,积极的心态,老当益壮,做好教育教学工作。二是要千方百计搞好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较好的发展。三要树立“高效课堂”理念,努力做好待优生的辅导,以及多班级,大数量作业的检查方略。

小学科学教师工作总结五

本人在本学期担任xx小学科学课教师。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目前越来越受到各界的重视。“研在课前、探在课中、思在课后”这几句精辟的话一直指导着我的教学思想,尽管课时任务重,我仍尽力精心预设每一节课,创设轻松愉悦的情境进行教学,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交流共同进步。我知道,要想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立足课堂,教师要从常规课上要质量。下面我对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做一总结:

一、基本情况:

本班大部分学生都比较勤学,上进心强,学习目的明确,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观念。但仍有小部分学生学习、纪律都较松散,学习能力较弱。

二、主要成绩:

1、具体措施: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抓好学生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学初,积极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使其端正学习态度,树立科学意识,提高认识能力。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细心发掘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评价肯定,正确引导学生的行为,让其树立科学观念。

(2)抓好常规工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结合新教材理论知识,课堂上设计新颖、愉快的教学方法,增强趣味性,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掌握知识、技能。发挥学生情感,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培养了学生乐学的兴趣。平时我细心观察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好调查小结工作,针对不同性质的学生,根据其的实际情况拟订学习目标,以目标来激励学生进步。此外,我坚持检查后进生的转化情况,做好小结工作,使优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再上台阶,进一步培养智力和思维的发展,全面地提高教学质量。

2、经验浅谈:注意做好课前准备,刻苦钻研教材,认真学习大纲和教科书,准备好每节课必要的实验教具,做到先备课,后上课的习惯。坚持理论和实际结合进行教学,使学生容易汲取,从而使教学任务能够按计划完成。同时,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一学期下来,我积累了不少教学经验,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

(1)关照学生参与的能力要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就要让学生参与,让学生在活动中把感受到的、观察到的、想象到的用自己的话归纳出来,然后在合作、协调、讨论及在教师的引导下,作出正确的判断。要真正让学生参与学习的进程,教师在课前要做好课前准备,也要布置学生按每节课的要求,做好课前准备,带齐实验器具,然而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依照提示就能热热闹闹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2)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不难发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关键是激发学生做一个积极劳动者,勤动手、动脑、动口。

(3)丰富学生参与的方式,就是改变过去以教师讲、学生听,死记硬背的教学手段。自然课教材的特点非常抽象,要让学生在观察实验中发现秘密,获取新知识。如果教学中只是老师讲、学生听,就会显得很不协调,太干瘪了。如在自然课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在教师的指导下,勤于动手动脑,仔细观察,就会获得新的科学理念。

(4)关注学生的参与过程。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所表现的质疑精神,从无疑到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时常探究。要让课堂教学中生成的问题推动课堂教学过程,让学生参与过程成为主流。在学生参与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置问题,合理安排,解疑、质疑。让学生的参与及参与过程中的生存既是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

(5)让学生体验参与的快乐。

学生是好奇的,是好活动的,在参与过程中,他们能体验到自己的生活智慧与人类已有的知识融为一体的快乐。

三、存在问题和努力方向:

小学科学教师培训总结 篇6

20xx年10月12日参加完今天的两场培训,听了赵永欣老师和河南师范大学刘兴毅教授的精彩报告,感悟很多,正如科学课程课标指出:当今世界,科学发现与技术创新不断涌现,为人类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认识并合理利用自然提供了可能。科学技术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每一位公民的科学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赵老师的报告中我明白了作为科学教师,我们的目标并不是培养科学家,而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科学思维,遇到问题去质疑、用科学的眼光去分析。

赵老师还告诉我们,我们的科学课要引入一些小游戏、小实验,有的老师采用看视频来帮助教学,看视频也可以,只能满足眼睛视觉方面的效果,二见实物、做实验更直观深刻,比单一刺激效果要好,对事物的认识必须是多种感官的综合调动。赵老师倡导的科学课堂应该是自主+讲授+辩论+探究的模式,这些都是我要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思考和改进的。李教授的报告让我更明白了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一定弄清楚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通过教学这个载体训练这样的思维,而我们小学科学教师的定位应是组织者、参与者、赞赏者,李教授给我们推荐的应飞老师的课,引导、互动、肢体语言是那么的好,我本人也一定利用课余时间要多看应飞老师的课,多学习、多思考、多提升。让理论和实践经验更好的武装自己!

20xx年10月13日有幸在教师进修学校聆听了新密市教体局教研室赵老师和郑州名师陈炜老师有关科学课的分享,收获和感受颇多,让我对小学科学教学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

赵彦彬老师主讲的是三年级科学教材的分析与解读,我从中明白了大象版的教材是围绕双主线去编排,一个是科学知识目标一个是探究目标。赵老师边讲解边把科学实验融入,让老师亲自体验实验带来的魅力,像《倒立的小丑》、《制作风向标》等不断用一个又一个的实验感知科学,从中我还学习到在科学课堂上大人提的问题很有可能不是学生所想的,因为站的层面不一样,生活经验不一样。赵老师的解读就相当于我的初次备课,让我明白在教学中应该注意什么,能创造条件的,我们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感悟一下科学现象,能做演示实验的尽量做演示实验。

赵老师的分享准备的那么充分、讲的那么熟练那么严谨,把自己的教学积累和思考教给我们,他用真情付出赢得了大家的尊重。陈炜老师年轻帅气有为,来自郑州中原区一线,他爱思考爱学习求上进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他为我们带来的主题是《规范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实施策略》,他语言风趣幽默很接地气,他通过理论分析、观看视频、老师分组做实验进一步把我们带到科学世界,和陈炜老师的对话中我明白科学是一个认识修正的过程,在小学阶段一二年级主要突出指导三四年级主要突出引导而五六年级主要突出放手。陈炜老师总结的科学课堂四种不规范现象即:单向教授的现象依然存在、重知识轻行动现象依然存在、改变课堂内容现象依然存在、无实践,不出教室观察调查现象依然存在。在今后的科学课实际教学中我本人一定要努力改变以上四种现象。那怎么才能规范科学课堂呢?陈老师告诉我们了办法,规范课堂教学要以小学课程标准为标准,教师关注方向也要体现核心素养要有课程思维下教学的意识,要有单元教学设计的思想体现,要有思维参与的探究。规范课堂教学我们还要在学情分析上下功夫,横向分析教材,了解学生能力基础。关于学情分析赵老师还特意举了例子,北京和江浙地区名师较多,他们的课堂调控、课堂组织、处理生成等非常的优秀,他们来河南上课,用中原区互助路小学和伊河路小学的学生,结果一节课的内容上了一个多小时,就是因为我们这的学情跟江浙等发达地区学情不一样。

在教学的路上,我还要继续努力、开阔眼界、不断进步,努力缩短与名师的距离,成就更好的自己!

20xx年10月19日,今天上午的培训专家是郑州市教研室的连珂主任,他20xx年到教研室,对小学数学和科学有很深的探索和研究,教材的编写者之一。他主讲是小学科学教材分析与解读,从连主任的分享当中,我知道很多老师包括我自己的科学教学都停留在常识教学上,对科学探究的意识还愿不够,不管我们专职的还是兼职的科学老师一定要站在教研员的角度去思考教材。连主任还指出,一定要多看教参,他形象的还原了教参的形成过程,几十位专家及一线优秀教师反复讨论、多次修订的结果,肯定超越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水平,因此一定要看。连主任分析的四个学科素养让我印象深刻,科学观念与应用、科学探究与交流、科学思维与创新、科学态度与责任。

我还学习到,科学教到最后一定是观念,形成观念。知识很重要但容易忘掉,形成的观念忘不掉,相对于观念知识是弱化的。高考数据分析显示,河南的优质考生比其他省份少的多,而河南参加高考的人数最多,这说明河南仅仅是考试大省而不是考试强省,那就要反思教学了、反思师资的培训、教学过程方法。如:教2+3=5,老师只是教会为止,知道等于5就行,而不能上升到部分+部分=总量。这正是所缺乏的,连主任告诉我们,老师教的是兴趣、教的是思维、教的是模型,而不仅是知识。经过调研,连主任还特意提醒不要把科学课上成劳动技术课,信息技术课。现在的口号是用科学的思维去上劳动技术课、去上其他课,千万别弄反了。

关于上优质课,连主任强调起点不一样,理念不一样结果也就不一样。学生在小组参与的过程中老师不要从第一小组开始汇报,这样非常有序都知道按顺序了反而不好,应从第二或第三小组汇报开始,无规律才生动。当小组展示完,老师如果给予肯定或掌声,老师的理念就落后了,应该让其他组去发现去评价,没老师什么事,老师只是组织者,这样下去学生会越教越聪明。

关于反思单元,连主任分析学的时候很容易,编的时候很难。千万不要简单的上成读书课。哪一项处理信息、哪一项得出结论一定要注意。反思单元,虽然给的是一个故事但还是一段一段拆解开。

下午的杜Z老师来自郑州中原区互助路小学,讲的是教科版的《用手来测量》一课,从杜老师的分享当中我明白科学的教学方法上要拒绝学习现成答案,提倡强调探讨问题;拒绝死记硬背,提倡培养敏锐鉴别的思维;拒绝记忆零星的信息背诵,提倡理解大概念核心概念,重视论证;拒绝硬性的规定对错,提倡鼓励学生一起学习,彼此自由交流思想和信息。

通过今天的培训学习更新了我的教学观念,指导了我的教学方法,指明了教学方向,在思考实践中进步吧!

10月23日参加的科学教师培训,主要是课堂观摩与研讨。上课老师分别是实验小学王学亮老师的六年级《奇思妙想---乐器设计篇》和市直三小位海娟老师的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不一样的溶解》。活动流程是两位老师先上课、说课,然后分小组讨论,以教研室设计的评课模板为切入点,深入讨论修改、最终将形成的结果展示在大白纸上,并由每组代表上台分享交流。

参与整个活动,我有很多感受,但最大的体会是:

1、课前教研室宋老师提出的.观课、评课,要做到有标可依、有理有据。她带领大家学习科学课程标准,主要梳理了三大部分即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建议。其中,课程目标分为科学知识目标、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态度目标、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知识目标从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4个领域去描述。探究目标从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这8个要素描述。科学态度目标从探究兴趣、实事求是、追求创新、合作分享4个维度来描述。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从科学技术与日常生活的联系、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联系、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3个方面来描述。

2、科学包括数学的评课模式,我初次接触,不能熟练运用,在这方面适应的还不够好,还需探索。今后要多用心钻研。

初中科学教师总结 篇7

一、初中地理与小学科学衔接中出现的问题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7至11岁处于具体运算阶段,11至16岁开始会类推,有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学生在中、小学阶段的认知能力是不同的,小学阶段学生大多依靠具体的、形象的事物认识、感知世界,进入初中后,学生逻辑、抽象思维逐渐加强。六、七年级处于认知发展过渡阶段,同时又处于小学升入初中的过渡阶段。在这个阶段,如果学科间的过渡出现脱节,很容易影响教学效果,尤其是自然科学类的小学科学、初中地理等课程。中、小学在教学方法上会有很大不同,小学科学由于其教育对象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学生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等原因,在课堂上通常会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法、科学实验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来不断吸引学生注意力,增加师生间的互动。初中地理教师多采用讲授式教学方法,训练与实践式教学方法如练习、实验、实习、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等。大部分的初中教师认为造成小学科学与初中地理脱节的原因为教学方法上的差异。例如五年级科学《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一课中学生从表象上知道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从图片上了解了林奈的花钟,却不明白为什么会有昼夜交替,根本原因必须等到学生升入初中后,学习了初中地理才能明白,小学科学与初中地理的衔接出现了明显的滞后性。

二、初中地理与小学科学教师交流的必要性及方法

做好初中地理与小学科学的有效衔接,最佳方法就是教师交流,初中地理教师深入小学科学课堂,熟悉小学科学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掌握两者基本理念共通之处。

例如五年级科学《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本课主要内容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生活或多或少地受到了昼夜交替的影响,揭示植物、动物和人的生命活动具有一个“自己上发条”和“自己调节”的生物钟。本课主要有三部分:第一部分,探究昼夜对植物的影响,主要通过对一些资料的观察和分析来认识;第二部分,探究昼夜对动物的影响,让学生通过调查访问的方式了解昼间活动的动物和夜间活动的动物;第三部分,选择典型的夜间活动动物进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动物适应昼还是夜的活动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比如动物的身体构造、天敌活动的时间、食物来源等。学生们知道一些,可是有时他们并不明白生物的这些特点是由于昼夜交替而引起的。而昼夜交替的形成原因是初中地理中关于地球自转的内容涉及的。初中地理教师交流至小学科学课程,对于带着学生探究昼夜更替的成因以及对动植物的影响,十分有利。

初中地理教师交流至小学科学课程,随着新成员的加入,中小学教师之间能产生新的合作与竞争机制,小学科学教师可以学习外来的新知识与经验,初中地理交流教师也可以获得新的知识和经验,并展现自我,双方能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成长。交流会激发教师们的工作干劲和潜能,给予他们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

对于学生而言,教师交流可以让学生接受相对公平的教育,各种不同风格的、不同教学方法的教师会让学生们的视野更开阔,给学生提供不同的思维方式,使他们思考问题能够更全面,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渗透学科意识。小学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包含了初中地理学科内容,在过渡期教学中开始向学生渗透地理学科意识,有助于学生在进入初中后尽快适应学科的分化,了解地理学科的学习内容,掌握学习方法,使学生尽快适应初中地理的学习。

其次,融合教学方法。小学科学和初中地理,由于其教学对象年龄上的差距,在教学方法上有很大差异。这导致学生在中、小学过渡过程中不能适应,从而产生教学的脱节现象。为了让学生尽快适应初中地理的教学方法,交流教师应改变教学方法,中、小互补,让学生逐步适应两个学段教学方法上的差异,同时两个学段取长补短,提高教学水平。

通过做好小学科学与初中地理学科教师的交流工作,能够使小学科学与初中地理学科更好地衔接,为学生进入初中后的学习做好铺垫,使小学科学向初中地理学科的过渡更自然、顺畅。

摘要:小学科学与初中地理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也存在教学与学习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做好初中地理与小学科学的有效衔接,最佳方法就是教师交流。初中地理教师应深入小学科学课堂,熟悉小学科学课程,掌握两者基本理念共通之处。

关键词:小学科学,初中地理,衔接,教师交流

参考文献

小学科学教师如何上好科学课 篇8

【关键词】情景导入 观察 实验教学

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有一个历史过程,人们对其本质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开始用动态的眼光看待科学。尤其是进入20世纪后,自然科学研究飞速发展。而新颁布的《(3~6年级)科学课程标准》与以往的小学自然教学《大纲》相比,有着很大的差别。《科学课程标准》借鉴了国外关于科学教育的成功经验,对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培养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等做出一系列的规定,力图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强调这门学科对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的价值,注重学生的经验、学科知识和社会发展三个方面内容的整合。基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我们小学科学教师应如何紧跟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把科学的新理念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呢?

一、教师需要改变自己的角色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知识的传授为重点”,教师在课堂上将知识和技能加以分解,一部分一部分地教给学生,最后将各部分知识组成整体,学生只需听、练、背,记住教材中的知识即可。教师的角色是教学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材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的评判者。多年来,我们已习惯了这种角色,总是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千方百计地将学生虽不大规范,但有创造的见地,按自己的要求“格式化”。那么,当代教师的角色是什么呢?《科学课程标准》强调:“科学教师应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

二、创设良好的情景导入

探究性教学是小学科学教学的主要模式,而情境的引入则是教学的关键所在。好的情境引入能够产生探究的问题和动机,有一个好的情境引入,不光具有课堂教学上的可操作性,而且要能够从最大限度上调动学生的思维细胞、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从认知心理学上说,学习动机的激发可以通过内部和外部机制进行。内在动机的激发主要考虑学生的自身需要,比如人的认识和理解的需要、个人的偏爱、生活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和成功的需要、归属感和爱的需要等。而学习外在的动机的激发主要通过外在环境的因素进行,比如教师的表扬、惩罚、榜样的作用、教师的期待、竞赛等。在设计情境引入时,可以结合动机的内、外部激发机制,最大限度地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科学知识和培养科学能力。

三、从身边事物开始观察

小学科学课如果没有了观察、实践活动的过程也就没有了它的意义。在教动物和植物这些内容时我们就可以教孩子做一个细心的人,从身边的一草一木开始留心,观察我们校园里的各种植物;观察它们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观察植物的一生;让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树叶的变化,比较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去欣赏四季见到的花,去分析花的构造,研究花的颜色、花冠的形状,去闻一闻花香,想一想花的作用,去瞧一瞧植物的果实,看其颜色、大小、形状,有的还可尝一尝其滋味:桔子的酸甜,苹果的香脆,梨子的清润,西瓜的甘甜,草莓的酸溜溜等。

在观察小动物时可以组织孩子们到学校的足球场、草地、花坛、树林等,让孩子们找到了飞舞的蝴蝶、蜻蜓、蜜蜂,成群的蚂蚁、跳跃的蚂蚱,鸣叫的蝉,一步一步往上爬的蜗牛……孩子们去观察这些小生灵的样子,了解它们的习性,和它们一起玩耍,从中了解很多的知识,体验到了无限的乐趣,他们也会更加热爱这些小精灵。

四、从身边的事物开始,加强实验教学

在讲到某一个环节比如四年级学的昆虫这一内容时,我们就可以利用我校草木茂盛,到处都有昆虫这一特点,让孩子们到草从里去捕捉蝗虫拿回到教室,然后孩子们用肉眼或放大镜去观察它由那几部分构成,讨论蝗虫的生活特性,并通过大小蝗虫的比较,了解它的成长过程。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让孩子们做一些简单的试验,用树叶制作叶画、叶脉书签,用昆虫制作标本,用纸杯做土电话,用易拉罐制作发声筒,用木片、塑料、纸盒、泡沫做船,用筛子、漏斗、滤纸、玻璃棒等分离混合物,用蒸发的办法分离盐与水,用纸、针、棍子做成风车,让孩子在活动中学习,体验科学的乐趣。

五、自制教、学具,做好每次实验

小学科学的实比较多,而观察、实验所须要仪器小学实验室里不可能都有配备,比如如教学《风》,要讲清风形成,就必须用空气对流箱来作实验,而空气对流箱在装备仪器中是没有的。为了上好这一课,我找来三合板、塑料薄膜等材料,做了个空气对流箱,试用一下,效果很好。在这基础上,我指导学生利用硬纸盒,做成空气对流箱,用可乐瓶、酸奶瓶等材料做成空气对流瓶,成功地显示了“风是在空气有冷热差别条件下发生”的原理,既加深了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制作,细心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六、选取代用品,补充实验装备不足

在四年级的《溶解》里,要求学生分组实验时完成盐、高锰酸钾、砂、小苏打、纯碱、白糖、碎石子、石膏、面粉等九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实验,每组需要九个烧杯,这是我们实验室装备所无法解决的,如果做一种物质的溶解实验后换一次水,那么实验室内将会是倒水、装水的学生来往穿梭,乱成一片,实验根本无法进行。为了解决上述矛盾,我们可布置学生每人带两个广口玻璃罐头瓶或玻璃茶杯,各装半瓶水,这就解决了分组实驗仪器的不足,保证了分组实验的顺利进行。此外,还可以灵活地选用矿烛代替酒精灯,橡皮筋代替弹簧,竹筷代替搅拌用的玻璃棒等,使分组实验按新教材要求开齐开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小学生而言,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还很有限,通过具体事物和亲身参与活动是他们学习的主要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创造精神,这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只要我们能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培养出有创造力科学人才。

【参考文献】

[1](美)阿瑟·A.卡琳 等著.《教作为探究的科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1.8

[2]陈小军.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问题及思考[J]. 小学科学(教师论坛). 2011(11)

上一篇:冬至朋友圈暖心的话语下一篇:幼儿园教师招聘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