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工作总结工作报告

2024-08-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科研工作总结工作报告(精选8篇)

科研工作总结工作报告 篇1

推荐小学科研工作总结

一、落实常规培训,强化科研意识

为了加强教师的专业素养,力争能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取得长足的提高,学校坚持采用请进来,走出去方针,多次邀请省、市、区专家到校指导综合实践、语文以及数学工作,组织老师们到示范学校参观、听取优秀经验做法,同时,积极参加市区教学研讨活动。组织全体教师听科研方面讲座,努力营造科研氛围;开展研讨活动,收集、反馈实验中老师们普遍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集思广益,解决问题,保证课题研究的有效推进。

与此同时,学校还开展了经常性的随堂听课活动,不仅教学校长经常听课,还鼓励教师自愿听家常课,积累与总结原生态的教学经验,发现现实性的问题后,在集体备课中进行探讨,取得共识,形成观念,迁移成果,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

二、课题促动,打造学校办学特色

教育科研引领学科教研,教育科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我校坚持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扎实开展各项教科研工作。2011年11月5日上午,我校承担的广州市xx区十一五规划课题面上一般课题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开发xx社区文化资源的研究结题报告会隆重举行,并以特优的好成绩顺利结题。此课题自2007学年开始实施,课题组开展了扎实而有效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校出版了专著《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索》;7篇论文刊登在市级以上刊物上;编写出版了xx文化校本教材《探寻xx文化之旅》;建成了意义重大的创新之作xx文化博物馆。课题推动了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和发展,学校先后成功举办了广州市课程资源开发研讨现场会和全国第八次综合实践活动参观考察现场会,综合实践活动已成为学校鲜明的文化特色。学校办学成绩不断涌现,并产生了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011年11月17日下午,我校举行了小学生语文前置性学习策略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会。专家组一致以优分评定通过了本课题的结题,并对我校下一步的课题推广工作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希望本课题在推广过程中要充分关注前置性学习与学生课业负担之间的关系。注重有效性、合理性,分配好学科之间学习时间。教师应继续加强相关的理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人心齐,泰山移。两年来,课题组成员齐心协力,兢兢业业,在课题研究的道路上披荆斩棘,排除万难,终于收获了甘甜的果实。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本课题的研究经验与成果将继续在我校各学科推广,希望迎来一个又一个丰收的季节!

历经三年的综合实践活动以及语文课题终于成功结题,但这并不意味着我校对学科教研探索的结束,11月25日,广州市第15届综合实践活动特约教研员培训在我校隆重举行。我校潘国洪校长承担的广州市第15届综合实践活动特约教研员课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与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研究及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面上课题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子课题: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科组建设研究进行了开题。两个课题的选题、研究目标以及研究路线等都得到了专家们的一致肯定,专家们针对课题内容提出很好的建议,为课题的研究开展提出了宝贵的意见。本学期,我校还有5项区级小课题立项成功并有序开展研究,我校将不断深化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致力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不断丰富和积累成果,创造新的佳绩,不断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迈上新台阶!

三、重视资料积累,完善成果管理

为了不断促进老师们在活动中反思提高,也为今后的活动课教学留下第一手教学资料。本学期,加强了科组管理,重视活动阶段性的总结,不仅要求老师们对撰写教学案例,还对教学研究过程中学生的一些成果资料做好规范的整理和管理,并在学期末进行各班学生成果展示活动;同时,教师要根据每一阶段的活动情况,对照新的教育理念和活动中的实际情况,经常进行反思,并形成论文。对典型问题科组要组织统一学习、讨论、研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时进行总结与推广;不但要求每位教师讲好优质课,而且要求他们要整理好课堂实录,并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点评与反思,在整理的过程中不断反思、提高。并把近两年来,教师在开展课题研究中形成的论文、教学案例、课堂教学实录、教学反思、教学随笔等成果集萃成书籍。

四、善于发挥网络平台功能

实地研讨需要外出的时间比较多,外出活动有时不能得到时间上保证。但是,网络研讨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既可以实现跨校级的研讨,也可以不受定点定时的限制,实现资源共享。本学期,我校积极组织老师们参与区的网络研讨,与其他学校的老师共同学习研讨,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和实践指导能力。同时,我们还坚持以学校课题博客为平台,把老师,学生的成果以电子形式上传,既保存了资料又加强了和外界的联系沟通。

五、奖励鼓动,有效开展教科研活动

为了增强全体教师的教科研意识,提高教科研水平,也为了加强学校教育科研的过程管理,提高学校教育科研的品位和层次,本学期我校制定课题研究奖励制度。课题研究的教师撰写的课研研究方案或实施计划、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课题研究过程资料、课题研究成果资料等都可以申报获奖,学校给予适当的奖励。同时每学期都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教科研积极分子评比,发挥科研骨干的带动作用以及促进教师的研究积极性和参与热情。

小学科研工作总结

小学教育科研工作总结大全

一、管理规范。

一所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开展得如何,关键还得看是否有一支务实创新的科研队伍,而在长江小学,教研组长的中坚作用在教科研工作中发挥得淋漓尽致。学期伊始,教科室分别召开教研组长会议和课堂教学研究小组会议,以宁静致远,勤学善思厚底蕴;淡泊名利,甘做绿叶扶红花;求真务实,中流砥柱显身手;充当心桥,上传下达巧当家的总要求规范管理这一中层组织,使他们明确各自的职责,针对各组的实际情况开展丰富多次的教研活动。学期中,每月配合教务处组织的常规教学检查,召开教研组长碰头会,交流各组的教研状况,倾听各组教师的建议和心声,查漏补缺,力求管理上的严密与规范。

二、活动有序

教育科研工作从来就不是纸上谈兵的事情,而是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的,因此,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使教师们在活动中锻炼;在活动中交流;在活动中反思;在活动中提高,本学期的教学研讨和教学实践活动精彩纷呈:

1、以调研抛砖引玉,促进教研与教学的和谐发展。

2014年9月,全州四年级数学调研考试分析会在恩施召开,我校教师代表巴东农村中心小学数学教学问题做了专题分析,并糅合全州的数学教学现状进行实例分析,在本校数学组加以说明,使之明白数学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需要注意的问题,更加有效的辅助学生的想学。

2、以课例研究课堂,促进有效英语课堂的生成。

10月2日,官渡镇英语课例选拔赛在我校举行,教科室积极配合中心学校,妥善的安排了本次比赛活动,并按照要求将相关资料收集和发放,体现教学研讨讲、听、说、评、比、改的特色。

10月10日,全县江北片区英语课例比赛在我校举行,教科室积极配合县教研室,从食宿、时间、分班、会场布置、资料收集整理成册等各方面使得竞赛活动顺利进行。显现了本校各个处室协同一致的工作作风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受到与会老师和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

3、以主题突出目标,促进常态课堂显现超常的作用。

2014年11月3日,全县小学数学主题研究交流会在茶店小学召开,我校数学组长谭玉波就本组进行的有效建构空间观念的主题进行了交流,效果良好,本次活动中所展示的五节数学课使我们受到启发,也更好的指导了我们今后的数学教学。促使我们不断的针对常态课堂进行研究和改进,使之发挥超常态的作用,体现以研促教的研究目的。

4、抓常规落实,促进教师成长学研一体化。

本学期以来,我校各个教研组依据学期教学计划,按部就班的开展各项学习研讨活动,语文组重点进行了阅读教学的研究;数学组重点进行了空间与图形的主题研究;英语组针对高璐老师的两次参赛课进行了课堂指导;综合学科组针对小科目教学的备、上、听、说、评、改各个环节进行了逐项落实;电教组针对资源应用和整合进行了专题培训;综合实践组针对环保教材的编制进行了反复的修订。抓学习促使教师开拓教研视野;抓培训促使教师教学手段的更新与转变;抓课堂促使教师反思层次的上升;抓写作促使教师教学理论的形成;抓整体评价促使学校浓厚教研氛围的营造和保持,总之,各项常规研究活动的落实有效的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进程。使教师在教学技艺和研究水平上得到很大的进步。

三、成果丰实

1、学校的课题研究硕果累累:

(1)、个人课题有序铺开,本学期,我校六名教师申报的州级个人课题得到正式立项通知,然后,各个课题在教师个人的合理安排下,正在按计划进行研究之中。

(2)、留守课题成果结集

在全校教师的通力合作之下,我校国家级留守生的转差与培优课题得到顺利结题,其结题资料汇集了各个研究阶段的成果,内容丰富,资料详实,已被印刷成册。

(3)、环保课题资料完备,等待结题。

自xx年年开题以来,我校环保课题组从环保活动的开展和环保校本教材的开发两方面进行了有效的研究,经过多次课题组成员会商定和布置,环保课题的各项过程性资料已经整理装订成册,环保教材经县教研室各位领导的审核通过,结题所需的主件和附件材料已经装订完毕,将在下学期初正式申请结题。

2、成果展示综合实力增强。

在这一学期中,各教研组共展示优质课20多节;高璐老师的英语课获得镇级一等奖和县级二等奖;税典松老师参加州级实验教学技能大赛,获得二等奖;由环保课题组承担并实施的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在第五届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县级一等奖,并送州参评,荣获州级一等奖;教师在省校本研究网上上传文章1000余篇,使得本校在网上排名跃居全省第七位,极大的鼓舞了教师们的写作兴趣,促进了本校的教育科研良性发展。

四、亟待解决的问题

回顾一学期以来的教育科研历程,尽管其中蕴含许多精彩之处,但问题与遗憾同时并存:

1、本校各项活动组织得多,应付检查次数多,在时间上与教研活动的开展有所冲突,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教师的压力较大,从而也使研讨过程之中的形式比较单一,质量有所下滑。

2、本校现存的研究课题,大部分已经结题或面临结题,尽管教师个人课题的申报立项使得部分教师的后期研究有主题,但是对于大部分教师来说,以后各项教研活动的落实可能进入随意和无序状态,因此,鼓励以教研组为单位申报课题,应该成为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3、本着以活动育人的教师成长理念,我校教研活动的开展,在形式上要丰富,渠道上要拓宽,在组内锻炼提高的基础上,联片教研是另一种渠道,送教下乡也可以在本镇内尝试实施。这样,可以使我们的教师不拘泥于坐井观天,要善于广听群言,交流经验,善纳良议,从而达到自我提高的目的。

4、网络教研名存实亡,令人担忧。因为研讨时间上的冲突,以及研讨次数的减少,本学期的网络教研几乎没有开展,为了促进教师同行之间的交流和资源共享,这条渠道该如何走下去,还是一个值得深思与改进的话题。

5、教研评价机制的继续完善,取决于学校在教育科研上的投入量,当然,各项教研制度在落实过程中可能出现这样那样不尽人意的地方,所以,制度的完善修订也必然成为下一步工作的要点。

尽管时光总是匆匆而过,但是我们总不会忘记陪伴我们走过这匆匆岁月的教师们,是领导的支持使活动圆满;是组长们的协助使活动有序;是教师们的配合使活动精彩,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长江小学来年的工作将更加灿烂。

小学教科研工作总结模板

一、本学期开展的工作回顾

(一)继续做好教学常规建设,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抓教学常规管理,确保教学工作有序进行

本学期继续以广州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和《柯木塱小学课堂教学常规》作为日常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工作重点。以科组为管理单位,各科实行科组长负责制,科组长在学校教学工作框架下,把教学中的各环节要求动态的具体化,做到既规范管理,又能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提高了构建教师教学特色的意识。在教学中,优化过程管理,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率,教会学生学习和思考问题的方法,评价时注重学生的进步程度。

2、建立同课同构和同课异构的课例研讨活动机制。其一,以行政听课和科组教研听课为载体。全体行政每周一第三节下班听课,分两个小组进行听课,在听课的过程中把上课教师的课录制下来,教导处专门建立互助角共享文件夹,下分学科、教师子文件夹,每个教师在上完课后找听课的老师评课,完成后写反思和形成一个新的教学设计。最后把原教学设计初稿、评课后的第二稿、反思、上课的课件等材料放在同一个文件夹。同时,各小组以书面的形式给上课老师提出优点和建议。以此提高了课例研讨的质量,积累了一线教师的基础资源,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其二,各科组本学期安排了一到两次以学习方法或教学主题为研究对象的同课同构活动。在开展以课题为主导的模式基础上,探索以方法、主题为研究内容的同课异构、同课同构的模式,为同课异构和同课同构的教学模式注入了新的内涵。

3、构建互助学习的平台,引领教师在互助中成长

本学期,继续鼓励教师参加科研自组织、3+7校际联盟、中小衔接等互助团体,并勇于承担团体的工作;校内以科组教研为单位,发挥科组教师的力量进行教学设计、教学组织、学困生辅导等的互助行动;在教师专业发展上采用了行政科组骨干教师新手教师及行政跟踪与辅导模式。

工作总结

(二)加强课堂教学和学习诊断研究,深化课程改革

4、以问题研究为主的课堂教学

教师在备课和实施课堂教学时,要提高提问的意识和能力,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多级问题,以问题为导向,采用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创新思考、培养兴趣,发展其高级思维。在设置问题时认真研究问题的有效性和针对性,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发展其高级思维。

5、确实落实一二一教学模式

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时,大多数教师都能贯彻精讲多练的原则,创造机会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体验和运用知识。讲课的总时间一般能控制在15-18分钟之内,课堂实施以学生讨论、学习活动、当堂训练、师生共同归纳整理知识规律等为主。但是要求课堂结束前用五分钟左右时间给学生质疑和布置预习作业,课后拓展以重点识记和分层探究练习为主等还需要加强。

6、做好测试结果的分析,及时查漏补缺

本学期要求英语、语文教学质量精细测评价系统,数学用精细分析表,把成绩通过系统的统计分析,针对问题提出解决的具体策略,重点对期前、期中、期末的测试要把测试结果进行精细测评的分析,并把分析报告上交教导处的M盘相应文件夹里。针对每次的分析结果,要设计相对应梯级练习,组织学生对知识进行巩固与提高。

(三)加强课题研究,构建理论联系实际的机制

7、本学期,学校要求各课题实验人员把课题研究融入课堂教学中,使课题研究草根化,常规化,使课题研究真正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转变教师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科研工作总结工作报告 篇2

一、课题牵动,分解落实,确保研究更务实

科研要以课题为载体。“十二五”以来,全市共成功立项省市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28项,教师小课题近1 000项。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对于教育问题,用分析的客观的方法研究。将大问题分析为数十数百个小问题,每一个小问题至少有一人继续研究办理,如是,大问题也不难解决了。”为了使研究落到实处,使研究接地气,提高研究的实效,我们在区域内努力实行“大课题牵动———小课题落实”课题研究模式———把学校立项的大课题分解成若干个小的子课题,层层分解,使学校校长有“大”课题,中层领导有“中”课题,教师个人有“小”课题,形成课题研究的“树状结构”。学校以校长课题为核心,以中层领导子课题为纽带,以教师小课题为抓手,领导教师心往一起想,劲往一起使,上下一盘棋,使“研究之树”落地生根,形成了浓厚的“研究文化”。

例如:我市实验小学在自主教育特色建设主课题下,分解出6项子课题,其中“教会学生学习”子课题又分解出7个小课题,分别由各研究组教师承担。学校形成以校长课题为核心,以中层领导子课题为纽带,以教师小课题为抓手的课题研究体系,使一线教师真正成为研究者,让“研究之树”落地生根。现在区域内不少学校有这样一棵棵“研究之树”,我们期待树成林。

二、分级管理,专题培训,确保研究更规范

在平日工作实践中,我们发现一线领导教师开展研究工作的质量欠佳,往往是因为科研理论缺乏、科研能力不高造成的。只有不断加强科研工作的管理与指导,才能更好地提高一线领导、教师的科研素养。因此,在区域内,我们着力实行三级科研管理模式:

即区级科研室专职科研员对兼职科研员(校科研专干)进行管理与指导,兼职科研员(校科研专干)再对本校大课题和小课题主持人和参与者进行管理与指导。同时,对于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各环节出现的问题,我们定期、分级组织开展系列化科研专题培训与指导活动。这种分级式管理、引领式培训、跟踪式指导既解决了专职科研员人手不足的问题,又使科研的管理与指导真正惠及一线领导教师;既弥补了一线领导教师科研理论的不足,又确保了科研工作更加科学规范地开展。

三、专家引领,团队共进,确保研究更科学

要想提高科研工作质量,必须有较高科研素养的科研骨干。为此,自2011年下半年开始,我市依托市教育局刘贵元副局长立项的《研究型骨干教师培养区域推动策略研究》这一省重点课题,分别针对研训教师、学校领导和骨干教师组建了三支由103人组成的科研团队,制定并下发了《团队工作方案》和《团队考核评价办法》。原大连教科所所长宋庆泮、原中山区督学室主任宋学红、庄河市教师进修学校陈玲副校长三位专家分别带领研训教师团队、学校领导团队和骨干教师团队,采取“骨干先行、课题牵动、跟踪引领、互动共进、评价跟进、行政推动”策略,坚持每月一次专题式研修活动,从课题申报、课题开题、课题分解、过程研究、课题结题等诸多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培训、指导、交流、展示活动,使每位科研团队成员无论是科研理论还是科研能力都有了质的跨越,区域内有了一批优良的“科研种子”。这些“种子”又在自己本校生根发芽,积极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他们良好的科研素养有力地推动了科研工作的内涵发展。

四、搭建平台,交流分享,确保研究更有效

课题研究如果只是闭门造车、自行探索,很容易固步自封,发展缓慢。要想有所突破创新,还得出点子、压担子、搭台子。为此,我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动起来的方式,积极推行科研下校、团队共进、成果分享等工作策略,及时深入一线发现优秀典型,帮助其提炼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并搭建课题中期检查、课题成果展示交流、课题结题答辩等工作平台,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夯实课题研究的过程,不断加强科研成果的推广与应用。

实践证明,好的过程往往会换来好的结果。近年来,我市获辽宁省科研成果5项、大连市科研成果6项。2014年11月,辽宁省核心期刊《基础教育论坛》的记者对庄河的教育科研工作进行了专访,并在2015年第三期,以《解读庄河教师教育的密码》为题,对庄河教科研团队三年来的成果做了长篇报道。2015年6月,辽宁省重点课题《研究型骨干教师培养区域推动策略研究》顺利通过结题并获评优秀等级,全省520项结题课题中基础教育研究仅有7项课题获此殊荣。这是近年来我市科研工作成果的有力佐证,对全市科研工作有很强的鼓舞推动作用。

区域内越来越多的教师走上了研究之路。全市承担各级课题研究的骨干教师由五年前的6人增加到上百人,大连市级以上课题由五年前的10项增加到164项,在大连市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论文由五年前的5篇增加到200余篇,远远高于同类地区的水平。

农业科研单位科研管理工作探讨 篇3

关键词 农业科研院所 ;科研管理 ;问题 ;建议

中图分类号 G311

Abstract The problems existed in manage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e in our country were pointed out in this paper. Suggestions on enhancing manage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were put forward, i.e.,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research management team, establishing and improving the management system and strengthening manage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files, and has offered reference for enhancing manage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es.

Key words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es ; manage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 problems ; suggestions

农业科研院所是中国农业科研的主力军,是构建国家农业创新体系的重要基础[1]。近年来,国家对农业科技投入比例加大,农业科研院所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研究项目和经费总量显著增加。科研管理作为一种资源,贯穿于科研活动的整个过程[2],如何通过提高科研管理工作质量,提高科研院所科研工作的效率和水平,促进科研项目的获批和成果的取得,并最终实现服务农业生产,是当前科研管理者面临的首要问题。

1 农业科研单位科研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人员队伍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农业科研管理工作本身具有很强的横向性和综合性,管理对象是专业科技工作者和专业性科学技术,这就要求科研管理人员既要懂得管理知识,又要熟悉专业科学,既要做专才,又要做通才[3]。目前,农业科研院所从事科研管理工作的人员大多数来自非管理专业,管理方面知识相对缺乏。管理人员日常事务性工作繁重,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系统学习管理和专业知识,也无暇对单位发展规划与实现进行思考,未能真正发挥管理者的应有作用[1]。农业科研院所对科研管理队伍建设重视不足,很少或没有对管理人员进行有计划的培训,也影响了科研管理水平的提高。此外,在当前的体制下农业科研单位比较重视提高科研人员的待遇,科研管理人员在职称、职务晋升等方面因从事工作的特殊性受到很大限制,导致了管理人才的流失,也影响了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管理队伍的稳定。

1.2 科研管理制度体系尚须完善

科研管理制度是农业科研院所科研工作正常开展的依据和保障,加强制度建设是保证科研管理规范化、营造良好学术氛围、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科研水平、提升科研成果产出、增强服务社会能力的重要措施[4]。近年来,农业科研院所在管理制度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初步建立了现代院所制度体系,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①针对档案管理、知识产权保护、学风建设等方面的规章缺乏或者比较简单,在执行上可操作性不强;②部分规章制度在制定时没有经过充分酝酿和论证,缺乏针对性、可行性和科学性,导致制度成为一纸空文;③科研和管理工作人员激励评价制度体系尚不完善,未能充分调动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④制度管理上也存在漏洞,没有按制度规定的程序和要求来执行,同时工作中有些领导为了追求工作效率,忽视了制度规定的必要程序,从而影响了制度的权威性[5]。

1.3 科研档案管理力度有待加强

档案管理是现代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科研活动的重要环节,科研档案的管理直接体现一个单位的科研管理水平[6]。当前农业科研单位普遍存在对科研档案管理的重视不足,管理水平不高的问题,主要表现有:①单位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部分农业科研院所的科研档案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并且落实不到位,导致档案管理不系统、不规范;②档案意识薄弱。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视不足,从事档案管理人手短缺,有的单位甚至无专门档案管理人员,只能由科研管理人员兼任;部分科研人员对科研资料的归档意识不强、有的出于科研或者保密的需要甚至拒不归档,影响了农业科技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和系统性。③档案管理手段与条件落后。科研工作具有长期性的特点,随着时间的推移,需要归档的资料种类和数量繁多,给档案检索和查阅造成困难,目前,档案管理方法和手段还比较落后,信息化程度低,影响了档案的高质量管理和有效利用;④档案管理队伍素质有待加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大多是非专业出身,缺乏专业知识[7];加之单位未提供必要的专业培训学习机会,导致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影响了档案的管理和开发利用;⑤档案利用率低。农业科研院所在档案管理中普遍存在“重收集,轻利用”的现象,导致档案的潜在价值得不到充分的挖掘和发挥。

2 加强科研管理工作的对策

2.1 培养高素质的科研管理队伍

科研管理的目的在对项目的各方面进行策划、组织、监测和控制,并把项目管理知识、技能、工具和技术应用到项目管理活动中,最终保证科研计划圆满完成,使科研项目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2]。人才是科研管理的第一要素,构建一支服务意识强、具备良好协作能力、知识结构全面、同时还具备创新意识和学习意识的科研管理队伍是保证科研工作顺利完成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nlc202309011813

2.1.1 增强服务意识

科研管理的最基本职责是为科研工作服务,为科研人员服务,这是一切科研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8]。科研管理人员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尊重广大科研人员的辛勤劳动,服务热情周到。首先,要更新服务观念,以科研工作为中心,积极争取和营造优良工作环境,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其次,要转变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由单一服务向全面服务、由一般服务向优质服务转变[9]。

2.1.2 提高沟通协作能力

科研管理人员的工作是上级部门与科技人员之间上传下达的桥梁,是科研人员之间协作的纽带。科研管理人员应协助领导管理科研和服务科研人员,开展科研,及时掌握并向科研人员通报各类项目申报和管理相关信息。认真领悟各类科技政策导向和文件,同时,提出自己的建议,为领导及时做出准确决定提供参考意见,并及时将相关信息传达给科研人员,提高工作效率。

2.1.3 拓展知识结构

当今社会知识更新速度很快,科研人员要在工作中不断加强学习,熟悉国内外相关学科的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掌握国家农业科技政策和产业导向,熟悉地方科技发展重点,学习科研项目的相关知识和管理规章制度,为科研人员的申报项目做好参谋,并有效管理科研人员的科研活动。

2.1.4 增强创新意识

创新是农业科研院所取得不断进步的动力源泉,而科研的创新离不开管理工作的创新。首先,加强创新制度建设,科研管理人员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及时更新对科研活动进行科学化、标准化的管理。其次,科研管理人员必须将创新意识融入日常管理工作中,要善于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方法,逐步实现科研管理现代化[1]。在工作中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看法和新建议,为领导的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和合理化的建议,使领导的智慧和意图得以延伸、扩展和升华,从而进一步完善领导的决策[10]。

2.1.5 增强学习意识

科研管理人员要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工作相关的知识和信息,提高自身管理水平,以应对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新情况和新变化。同时,还要深入到科研第一线,在提高专业知识水平的同时良好掌握单位最新科研进展。在日常工作中要细心观察、学习领导和同事们良好的工作方法、思维方式和处事原则,遇到难题及时探讨和请教,不断学习,积累工作经验,增强自身业务能力。通过轮岗锻炼、参与科研项目等途径来全面了解科研状况,熟悉科研管理的全过程,全方位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科研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11]。

2.2 加强管理规章制度建设

2.2.1 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

继续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完善管理体制,加速建立“职责明确、开放有序、评价科学、管理规范”的现代研究所管理制度体系[5]。根据科研、开发和管理的不同特点,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体制。根据单位发展实际,制定有针对性的档案管理、对外科技服务项目管理、学风建设等科研延伸工作的管理规章制度,健全和完善现有制度体系[12]。针对从事科研、管理、开发等工作性质的不同,建立科学的分类考核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各类人员的创造力。

2.2.2 强化制度建设和执行管理

科研管理人员要加强学习,在制定制度时要经过充分调研和论证,增强制度的科学性。要制定简单可行的执行程序,简化操作流程,增强制度的可操作性。要及时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和科研活动的需要对相应制度进行修订,增强制度的时效性。加大督查督办力度,严格按制度来实施和管理科研工作,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带头做好制度的执行工作,建立制度的权威性。

2.2.3 建立科研管理人员的激励机制

建立健全科研管理奖励机制,充分肯定科研管理人员的贡献,有助于建立一支稳定优秀的科研管理队伍,推动农业科研院所各项工作整体向前发展[1]。首先,要在物质上缩小科研管理人员与科研人员的收入差距,能让管理能力强的优秀科研管理人员安心工作。其次,从制度上向管理人员倾斜,将职称评定和职务晋升等与其工作业绩、管理水平和科研人员的评价挂钩,从而提高科研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成就感。

2.3 加强科研档案管理

2.3.1 完善和落实档管理制度

①认真贯彻《档案法》和《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暂行规定》,结合农业科研档案的特点和单位实际,制定完善的科研档案管理制度,健全操作规程,明确责任,增加制度的规范性和约束性,为农业科研档案管理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②强化落实,要结合农业科研工作的特点,从科研档案形成的关键环节入手,落实农业科研档案管理的“三纳入”、“四同步”,即将档案管理纳入项目的立项、实施和验收全过程,做到与项目“同部署、同实施、同检查、同落实”,使档案工作实现制度化和规范化[6];③建立保障机制,真正从经费、库房、设备和人员配备等方面给档案管理提供充足的条件支撑。

2.3.2 强化档案管理意识

当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对档案管理重视不够、认识不足造成的,因此,要强化全员档案管理意识。①大力宣传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贯彻《档案法》和《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暂行规定》及本单位的档案管理制度,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②领导重视,落实分管领导责任制,确保责任到人;③管理人员充分认识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督促科研人员上交档案并及时归档整理;④强化科研人员的建档、归档意识,使其充分认识到科研档案在社会中的地位及作用,增强对科技档案管理的责任意识,积极配合管理部门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2.3.3 改进档案管理工作方式,加强信息化建设

①改变工作方式。使科研档案由事后收集变为事前介入、事中参与的档案管理工作新理念,将科研档案的形成与归档纳入科研活动的管理中去,确保归档文件的真实、完整、可靠;②加强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农业科研单位要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逐步实现科研档案的电子化,建立科研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对科研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③要加强档案的编研工作。通过对现有档案进行加工、整理、简化、分类、综合,提高档案质量和利用率;④在做好保密工作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前提下,拓宽档案利用服务渠道。利用网络手段在单位内部提供档案的检索、查询和利用服务,提高档案的利用率。

nlc202309011813

2.3.4 加强人才培养,提高队伍素质

①要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其爱岗敬业和奉献精神,增强其责任感和保密意识;②要通过加强学习,使管理人员具备档案管理相关专业知识,熟练掌握档案管理的程序和方法,提高业务水平;③农业科研单位要有计划地对科研档案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职业教育,使其掌握国内外最新的管理方法和技术,逐步增强其业务素质和综合分析能力,建立一支具有较高质量的科研档案队伍。

总之,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科研体制的改革不断推进,科研管理工作也要不断改进、创新。这要求科研管理人员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创新,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满足不断变化的科研管理工作需求。农业科研院所要以人为本,加强对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视,狠抓薄弱环节,提高科研管理水平,使之成为提升农业科研院所科技创新能力的“助推器”。

参考文献

[1] 王文娟,张开春,陈梅香,等. 关于农业科研单位加强科研管理的分析与思考[J]. 农业科技管理,2011,30(5):32-34.

[2] 汪秀华,张以山,邓庆飞,等. 农业科研院所科研项目管理工作探讨[J]. 农业科技管理,2010,29(6):58-60.

[3] 戴洪娟,白一光,蒋启东. 浅谈农业科技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条件[J]. 农业科技管理,2006,25(4):78-79.

[4] 罗劲梅,周 晶,马 帅. 浅谈科研院所科研制度的建设和管理[J]. 中国集体经济,2014(19):42-43.

[5] 左 旭. 加强农业科研院所一流作风建设的几点思考[J]. 农业科技管理,2014,33(5):46-49.

[6] 梅盈洁,邱俊荣,刘 军,等. 加强农业科研档案管理提高农业科研管理水平[J]. 农业科技管理,2011,30(2):14-17.

[7] 吴桂荣,林淑芳,翟 季,等. 浅析农业科技档案工作问题与对策[J]. 农业科技管理,2008,27(2):65-67.

[8] 尹俊梅. 做一个合格的科研秘书[J]. 华南热带作物学院学报,1995(1):33-34.

[9] 鲍 勇,夏文胜,赵宏远. 农业科研单位办公室工作思考[J]. 农业科技管理,2007(2):24-25.

[10] 苏 颖,姜赛玉,李启云. 新时期农业科研单位科研秘书工作的实践与体会[J]. 农业科技管理,2009(6):90-92.

[11] 朱述钧,刘红锦. 科研管理人员素质探讨[J]. 现代农业科学,2008(9):117-118.

[12] 赵跃华. 高校科管理制度制度制度比较研究及导向思考[J]. 科研管理研究,2010(1):30-33.

学校科研工作总结报告 篇4

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因此我们需要回头归纳,写一份总结了。那么总结有什么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学校科研工作总结报告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校科研工作总结报告精选5篇1

一、教科研与教师竞聘

“竞聘上岗”并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对于教师竞聘上岗的原则一般人都耳熟能详。要摆正教科研在竞聘中的位置。聘用教师应以其是否具有参与教科研活动能力为前提,以德、能、勤、绩为依据,以学历、资历、教师职务任职资格为参考。无教科研能力的教师一律不聘至一线教师岗位。实行低职高聘,高职低聘,有职转聘或不聘。这样,能聘“香”教科研能力强的教师,聘“慌”教科研能力弱的师,所有教师都能受到极大的震动。理顺了这个关系,能促使更多的教师敬业爱岗,勤奋上进,孜孜以求,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提高自身素质。

二、教科研与教学成绩

按照惯例,对于教师教学成绩的核定,往往只限于教师所带班(或科)学生成绩好坏。有经验的教师较之刚出道的教师更能熟悉考试的道道(试卷上会出现哪些常考的“知识”),而不思进取。刚上讲台的新教师,虽有精力,无奈目标不明,方法不当,左冲右突,疲于奔命。这种“经验”型和“蛮干型”教师,所取得的成绩,无论其好坏,都不符合时代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因为这两者均没有确立科学的目标,没有使用科学的方法等。

学校要培养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优秀人才,必须走科学研究之路,可采用“三法”、“四式教学法”。“三法”:一是动机引导法。在需要、动机、行为三者之间,对优等生的教育应把着力点放在动机上。优等生刻苦钻研、奋发努力的目的,绝不是做给人家看的,绝不能以满足鹤立鸡群的欲望为目的,而要把今天的成功与明天的伟业联系起来,把个人的命运与整个社会大多数人的共同理想联系起来。二是目标鼓励法。对于优等生,要用较高品位的目标激发他们的进取精神,由于优等生具备一般学生所不及的能力,对他们的目标要求,当然应适当高些。三是激发创造法。对优等生的培养,不应满足于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他们不是一个只会装学问的口袋,而应当成为新的探索者、创造者。“四式”即归因指导式;巧设障碍式;欲抑先扬式;负向教育式。有了这些“法?式”,优等生则更优,中下层学生的成绩也会大幅度提高。

因此,教师的教学成绩如果被认定,则以下四个条件不可或缺:1.有本学科总体目标的设定(包括优秀率、合格率、低分率以及学生的掌握运用该科知识的能力);2.有完成总体目标所运用的科学手段的设定;3.有围绕学校研究课题,从本学科实际出发,拟定2~3个微型子课题(可供自己或他人研究);4.有根据敲定的子课题撰写的1篇以上的论文。有了以上四条,便有了真实可信、科学合理的教学成绩。

三、教科研与教师评价

教师教学活动评价是教师评价的重要内容,它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对教师教学活动的各方面情况进行较为全面和系统的检测、评定。

在以往的教师评价中,常常是对教师备课、授课、作业、批改、课后辅导和所教班级学生考试成绩等方面的评价。笔者认为:对教师的评价不能完全忽略对教师教科研能力的评价,特别是教师参与教科研的量与度的评价。这是因为:第一,对教师参与教科研的量与度的评价,有利于把教科研的主动权还给教师,促进教师参研、创研、科研能力的提高,能真正确立教师进行教科研的主体地位;第二,对教师参与教科研的量与度的评价,有利于社会了解教师,重视教师;第三,对教师参与教科研的量与度的评价,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和提高教师自我研究、自我发展的能力。

因此,评价教师教科研能力时,要“四看”:一看教师研究的目标是否明确;二看研究活动是否经常开展;三看研究方式是否多样;四看研究结果是否能得以推广。要“五参与”,即:参与听、参与讲、参与评、参与归纳、参与推广。显然,把教师的参与教科研的量与度纳入评价范畴,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以科研促教,以科研兴教,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们面临的重大问题,更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学校科研工作总结报告精选5篇2

本学期,学校教科室以学期工作计划为指导,紧紧围绕“科研兴校”的宗旨,不断改革创新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学校工作实际,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认真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使各项工作均迈上了一个新台阶。现就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学校科研工作总结报告精选5篇3

本学期,围绕学校“多元共生文化引领自主发展”的工作思路,按照学校新五年规划20xx工作要求,以科研为先导,以文化为引领,以课程建设为抓手,以校本研训为载体,进一步深入推进“教研修”一体化,扎实落实学校的“播撒幸福的种子,开启美好的人生”的办学理念,继续实施研究项目,努力提升教师综合素养,不断深化“激情、合作、专业”为核心的学校队伍文化建设,为努力打造新优质学校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一、努力营造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氛围

学校十分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本学期,学校继续推出教师个人发展计划,指导教师科学规划专业发展。一学期来,教师们根据学期初自行制定的规划,积极参加市区教师师训、校本培训,以及学科教研组组织的分层培训目标,学期结束时再组织教师回头看,细数各自目标落实情况,学校进行考核,引导教师进一步合理规划个人专业发展目标,为新一年的发展打好基础。

在合理规划教师队伍的基础上,我们整合学校多项要求,认真组织多层次研修,努力打造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空间。我们组织教师在听取市教委教研室副主任姚剑强老师的专题讲座、自学文章、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先后撰写了《<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学习体会》、《走进中华民俗文化》、《依标据本,注重实效》等学习体会,促进了广大教师强化“学生立场”、深化课标意识、进一步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此外,学校一贯重视师德师风建设,以项目推进教师职业道德水准的提升。本学期,学校外借社会资源,内挖教师特长,开设了打击乐、瑜伽、茶艺、网球和DIY创意五个动静结合的教师社团,丰富了在校教师的业余生活,提升教师的综合文化素养。

二、认真组织多层次教师专业研修

1、继续指导教师开展现代化电子技术运用的培训。学校首先对起始年级的学科教师开展教学网上即时评价的培训,促使相关教师熟练借助“豆朋网”趣味评价平台,客观地收集教学整体干预数据的体验,帮助教师真正密切关注孩子的多维度发展,注重评价过程,以评促学,为孩子树立自信心,而且使评价更科学、及时。

结合市、区教师培训活动,提升教师改进教育教学意识和能力。我们组织全体教师完成市教委组织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报名登记工作,指导数学、音乐、自然、劳技和信息教师完成“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网上晒课,数学和语文教研组先后参加了市教研室组织的视频学习交流活动,实现了教学资源、教学智慧的共享。

2、继续推进学科特色发展。学校本学期继续聘请市、区两级专家定期来校指导,开展“学科带头人工作室”、“高级指导老师基地学校”各项指导团队工作,对学校数学、英语等强势教研组,及组内青年教师开展专业引领,在为各水平、各层次的教师打造适合其自身特质的成长和发展的途径的同时,不断提高学科教师的整体研修能力。

在强势学科打造的同时,其他学科同样也在扎实挖掘学科特色。本学期,语文教研组低段的老师们,在区教育学院兼职教研员丁莉老师的带领下,继续深入研读教材,规范教学行为,寻找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口。

在强化学科特色的过程中,积极开发校本课程。继20xx学年学校开发出了四套精品校本课程教材之后,本学期初步推出了《童谣》、《英语主题阅读》、《创新思维》等学科拓展型课程教材,一方面扩展了学校特色课程资料资源,另一方面为提升教师课程研发能力,丰富学生学习体验提供了新的途径。

3、为青年教师搭建展示的平台。学校在对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中,进行了共同而有区别的培养。即在扎实教学常规的基础上,对工作未满5年的青年教师开展“入格”培养,对工作满5年以上、10年以内的青年教师开展“升格”培养。在日常的各项工作中,引导他们聚焦课堂,研究学生,着重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教学技能、教学艺术等方面的水平和能力,争取早日能够独当一面,较快提高学校教师的整体实力。

三、积极推进教研修一体化研究

1、努力促成学校新五年规划实验项目走向新高点。20xx年x月x日,我们校成功举行了市级课题《基于民俗文化教育活动的学生多元发展实践研究》的开题活动。课题启动短短一个学期,形成了xx个活动方案、x篇综合案例、xx篇中华民俗文化学习体会、区及校层面进行了3堂学科特色研究实践的展示活动、成功申报了区智能创新实验室项目等一系列研究实践成果,凸显了学校龙头课题对学校发展的引领、推动作用。

2、指导各学科继续开展学科问题研究。本学期,学校各教研组或团队或个人,围绕学校“学生学习好奇心的培养”的研修主题,继续实施各学科的近十个校级课题。经过将近一个学期的研究,各项研究均有收获。其中,语文、数学、英语、品社、自然课题组分别在市、区两级层面进行了研讨展示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认真做好各项常规市、区两级课题的日常管理工作。本学期,在我校市级课题《基于民俗文化教育活动的学生多元发展实践研究》实施过程中,主动设计规划了该课题的实施分类细目,为相关课题子项目承担者有序组织实施研究提供了指南;在区教育局和区教育学院信息平台上发布了《秉承学生立场提高课程执行力——记回民小学“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专家讲座专场活动》、《化蛹成蝶水到渠成——记普陀区回民小学基于课标关注学生立场语文研修专场活动》,向区内外及时传递了我校研修信息,让同行、家长、社会了解我校的最新发展情况;在带领语文学科开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科节活动中,与教研组长一起策划、组织、实施,做到了学生全参与、年级全覆盖、教师全投入,做到了全程有效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活动效果;

一学期来,通过以文化为引领,以科研为先导,以课程建设为抓手,以校本研训为载体,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切实促进了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取得了积极的成效。我们将在认真回顾历年来学校科研工作中取得的经验基础上,进一步规划新学期的科研工作,争取取得更大的成效。

学校科研工作总结报告精选5篇4

进一步加强教师的科研意识,通过多种途径,使教师们在工作中获得从事教育科研工作的认同感,纠正教师的本职是教好书,搞科研是额外负担的错误认识,把教学过程和教育科研过程有机统一起来。学校要求每位教师在每次教学后积极反思课堂活动,鼓励老师及时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撰写论文参加各级各类论文评选活动、在各级报刊杂志发表研究文章,进一步提升科研水平。

二、积极引导教师切实转化教科研成果

学校教科研工作归根结底要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为进一步加强教科研工作的实效性,学校要求从课题立项到研究,要紧密结合我校教育教学实际展开。鼓励广大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把优秀研究成果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以教育教学实践检验教科研成果。本,学校又教师获得县镇骨干教师等称号若名。教科研工作促进了教师的成长、学生的进步、学校的发展。

三、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本学期,继续以县级级课题“提高语文小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语文素养迅速提高”为抓手,进行校本科研。以“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渠道,探索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在学科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同时,进一步做好课题研究的衔接工作。加强课题管理,提高科研水平,推广科研成果,逐步形成科研条件现代化、管理结构科学化、科研效益最优化,具有我校学校特色的教育科研体系。

配合教导处开展“人人一节优质课”教学模式探讨,旨在以学科常态教学为研究载体,关注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运用,关注师生互动中的知识构建,关注常态下富有生命活力的教学呈现,关注体现课改理念的教学细节,改进常态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率。

四、搞好教师培训工作

1、认真落实校本培训计划。

教科室以新一轮三年发展规划制定为契机,组织教师制定新一轮三年发展规划,将个人专业成长与学校发展密切联系。

2、加大师培师训力度。

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本学期我们制订了新一轮骨干教师培养制度与计划,形成后备县、真级骨干教师培养梯队,分别提要求、压担子,加大骨干教师培养力度。为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本学期开展了“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通过学科骨干教师的教学展示,在全校形成了浓厚的课堂研讨氛围,以促进骨干教师的茁壮成长,真正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不断推动我校校本培训工作的深入开展。

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培养“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的开展不仅促进了骨干教师的成长,更促进了青年教师的发展。学校要求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必须按要求进行听课、评课活动,并专门利用学习时间开展评课培训活动,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五、做好资料归档工作

教科室严格按照高标准、严要求来开展工作,教师保质保量地完成了相关工作任务。教科室在期末组织对每个教师的教科研活动记录在册。对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装订、归档。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发扬我校重视教科研的优良作风,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强化教科研一体化意识,为教师开展教科研活动创设更广阔的空间,积累更多的成功经验,努力更新教育观念,使科研带动教研,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学校科研工作总结报告精选5篇5

我校教育科研工作在上级教育部门的关心和指导下,立足当前课程改革的新要求和新学期学校的中心工作,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充分发挥教科研在课程改革中的先导作用,依靠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本学期在教科研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具体做法汇报如下:

一、加强学习培训,转变思想观念

要开展教育科研工作,首先必须做到思想认识到位。本学期充分利用周三下午业务学习时间,以教研组为单位,要求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国家关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针政策,组织认真学习与特教相关的教学刊物。通过看教学录像、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等方式,提高了全校教师教科研业务水平,使大家深刻认识到教科研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学校的发展和个人的提高都必须要有教科研来支撑。

我校十分重视和加强教师的理论和业务学习,采用集体与自学相结合的办法,提倡写业务笔记、学后反思、教学随笔,让先进的教育思想牢牢扎根于每位教师心中,从而更有的放矢地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二、承担课题实验研究,探索教改之路

1、坚持教研与科研相结合的方式,完善校本教研机制,深化课题研究,推动课改进程。充分利用学校主课题的核心引领作用,通过学科间的有效沟通与积极整合,带动语文、数学、音乐、、律动、信息技术、烹饪、语康以及自闭症等的课题研究,形成“科科有专题、人人搞研究”的良好局面。

2、做好课题管理工作,对已立项的课题根据实验方案认真实施,动员教师“人人关心课题、人人参与课题”,45岁以下教师人人有课题,人人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课题研究方案,积极建设科研骨干队伍。

3、建设好我校市规划一般课题《通过多元化职业教育课型研究,满足智障学生就业需要》大课题下九个子课题的研究工作。通过该课题研究和实验,通过组织骨干教师攻关,开展学习研讨,研究典型课例,总结实验成效,把实验不断引向深入,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改进教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定期进行课题研究交流会,注重了课题研究的计划性,实效性。

5、抓好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注意落实研究计划,搜集、整理课题实验有关原始资料,加强课题实验工作的阶段性总结,每月开展活动,注重交流。

三、加强校本培训和教研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通过校本培训和教研活动,以理论阐述和案例剖析相结合的形式,向教师讲明新课改形势下,备课的形式、环节和要求,了解课堂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及如何在教学中落实这些原则。要求教师明确学生应具备的基本学习习惯并在教学过程中持之以恒地贯彻和培养,并能通过学习培训,让实在、实用、高效的课堂呈现在启迪校园。突出抓好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全面提升教师素质。学校通过多种形式督促教师在普通话、书写、教研能力、微机等各方面都有所提高。

教导处在教研活动中设置有精品课、教研课、家常课三个层次组成的教学研讨体系,进一步丰富校本教研活动。精品课展示优秀教师的先进理念和精湛的教学艺术。教研课主题明确,采用集体式备课,或一人上一课,众人研讨,或多人上一课,博采众长。家常课旨在提供“原汁原味”的课堂,发现课堂中潜在的真实问题,共同寻找研究点,共同商讨、共享经验、共享成果。

xx月份,我校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了“第x届全国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信息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大赛”的观摩学习活动,通过学习研讨交流,进一步提高了全体教师的教学水平及教师的反思能力。

xx月中旬,学校以学科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参加了“市特殊教育进取杯”“市特殊教育开拓杯”教学大赛。大赛前夕,教师们开展了课题课的交流研讨活动,课题组事先认真分析了教材,研究了教法并讨论了本轮研究课的研究重点。教师根据组内成员的评课和自身的反思,进行多次备课、上课,使研究课真正能为课题研究服务。xx月末,学校又以“教师自学材料交流汇报”为主题开展了一次科研课题的研讨交流活动,阐述了如何将自学材料中好的`方法借鉴到自己的课题研究中,并将具有推广价值的资料推荐给其他教师。xx月末,学校开展了“校级科研骨干”的评选活动。本次活动设立了以校长为首的评选小组,根据教师积累的科研材料和开展课题研究过程中各方面的表现,在“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下评选出了x名校级科研骨干。这两名骨干将在以后的课题研究过程中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其他教师从事课题研究。本次评选活动严肃认真,在教师中产生了深刻的印象和长远的影响,将促动教师在今后工作中更加认真、积极开展科学研究。

四、注重科研总结,推广研究成果

本学期,我们根据上级部门及学校的工作安排,组织广大教师(特别是课题组老师、青年教师)认真撰写了教育教学研究论文、教学设计、教学案例等,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评比。教科室及时做好征文信息的传达、论文质量的把关、征文结果的反馈等工作。多篇论文、教学设计等在国家、省、市级范围内获奖。

五、强化激励措施,提高科研积极性

本学期,我们在确保各项课题研究扎实开展的同时,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对教师的教育理论学习、教科研开展及成果进行公正的评价,且纳入考核之中。对于教科研工作中取得一定成果(包括进行课题研究、论文发表、获奖、交流等)的教师,根据学校奖励细则进行加分奖励。

六、目前科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回顾本学期的教科研工作,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充实。我校现在存在的困难有缺少科研经费,学校的办学经费紧缺,导致科研经费受限制;学校不能建立校园网,不能开展网上论坛。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克服困难,努力营造全员参与的氛围,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提供信息交流的场所,使教科研工作稳步前进。

学校科研工作总结报告精选5篇6

本学期科研室在区科研室的指导和校长室的直接领导下,继续认真领会第三轮杨浦基础创新试验区的系列工作要点,以学校工作计划为依据,按照教育局义教科和区科研室的要求和学校整体工作的安排,完成了以下工作:

一、科研工作

(1)做好了20xx杨浦区教育科研规划课题《新课程背景下语文学科校本作业设计的研究》的开题工作。

(2)做好区教育学院区级重点课题《初小教育衔接可持续发展的实践研究》子课题、我校一般课题《初探真实生活中的化学问题》拓展课程开发研究》、《指向提升初中生综合素质的“和美课程”群重构与学习方式变革研究》的推进工作,做好了进程性管理和过程性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3)在专家指导下,积极推进学校作为上海市公办初中强校工程实验校的建设工作,完成市区级强校工程经费表的网上及纸质申报填写工作;

(4)完成了校刊“新语”20xx年第二期的编制工作,共收录35篇论文,完成了相关印制工作。

(5)积极为教师创造科研学习机会,参与区科研室组织的各种学习活动,指导教师撰写教育教学论文,陈老师论文《媒体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及运用初探》在“20xx年上海物理教学论坛论文评选”活动中获二等奖。徐老师论文《“快速回答”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20xx年x月发表于《试题与研究》,论文《初中少先队的团体一体——读《少先队学》后感》发表于《正青春,享智汇,20xx-20xx初中少先队辅导员专题培训班学员读书分享集》一书,雷婧薿老师论文《让每个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探究,在自主评价中成长》20xx年x月发表于《中国教工》。《改变作业的构成形式,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20xx年x月发表于《新教育时代》。“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教学案例于20xx年x月入选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地理教学参考资料(七年级第一学期)。忻、叶老师的两篇表现样例20xx年x月入选于《杨浦区思想品德学科“创智课堂”实践案例》(中华地图学社)一书。

二、师训工作

作为区教师发展校,本学期继续结合学校作为“上海市加强公办初中建设实验校”要求,强化日常管理及制度保障,认真组织好学校校本培训的课程设计及相关组织工作,做好新学期教师十三五平台个人信息管理审核和“十三五”教师市区级培训课程报名的宣传工作,组织全校教师认真参加市区校各类培训工作,积极搭建平台,推荐区骨干教师积极参与第四期“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攻关计划”名校长后备、名教师后备学习,参与市课程领导力项目“提升作业有效性的实践研究”、区“中考改革背景下学校教学改进”攻关计划,推进校内青年教师发展共同体建设,督促全员教师思考撰写发展规划,及时跟踪完成情况。

作为“区域教师教育方式创新”项目核心校,继续积极推进针对职初教师专业发展、能力提升的微课课程设计,加强在网络环境下的数字化教研活动,开发以“企业微信”app为载体,新平台、新手段在日常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三、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工作

本学期学校作为培训学校,承担3位本校和11位外校见习教师的“20xx-20xx杨浦区中小学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围绕职业感悟与师德修养、课堂经历与教学实践、班级工作与育德体验、教学研究与专业发展等四个方面的18个要点及学校“翰墨流芳”特色课程,通过专家及骨干教师开设讲座、教研组组内研修、学科班主任导师团队经验分享、教育教学实践指导等形式开展课程的研修。

此外,督促导师日常管理、各类见习教师作业的收缴及汇报课安排、期末测评工作等,都一一认真完成。11月接受区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巡检,专家反馈良好。

四、其他工作

科研工作总结 篇5

近三年来,我校以开放教育试点为契机,以教育科研为先导,落实远程教育理念为目标积极开展教科研活动。总结如下:

一、加强教科研工作组织领导,确保教科研工作顺利进行。班子成员在扎扎实实开展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带头搞好教科研工作。张农樵副校长二次《建构学习理论和现代远程教育》专题讲座启动了我校教科研工作的新航程,对开放教育试点项目教科研工作开展了多方位的研究。本学期借总结性评估之东风,对开放教育进行了全面回顾,学校以《现实疗法提高自主学习效果的行动研究》为课题进行了校本培训,以引导教职工更全面的了解现代远程教育理念。学校要求干部每学期读一本教育理论论著,完成一篇读书心得,指导或评价教科研课题为已任,积极走在教育科研的第一线上。

为保证学校教科研工作落实,我校在原教科研领导组织结构上进行了充实和调整,形成了由校长任组长,主管副校长任副组长,下放教科室的管理机构,对学校教科研工作进行宏观管理、指导、调控。并出台了《教科研工作奖励办法》及《教科研发展规划》,对开放教育试点项目制定了有层次的教科研计划,引导学校教职工开展教学、管理、学习模式的有益探索和实践。

二、抓好三个重点,把教科研意识落实到学校工作的各方面。

1、抓队伍建设,形成一支稳定的教科研的骨干队伍 学校依托教科室和专业责任教师形成了一支教科研的骨干队伍,根据学校教科研发展规划,具体计划本专业应重点开展的教科研活动,努力探索个别自主学习,小组协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的模式,积极开展各种类型的新的教学模式探索实践,如《会计案例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课堂教学素质化的有效调控》等。

2、2、渗透,把教育科研渗透到教育工作的各方面。开放教育模式是学习形式、管理形式、教学形式、实践形式全方位的改革过程,教科研活动全方位的渗透也是开放教育理念的一种体现。《网上答疑的有效性分析》,《注重非智力因素,切实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效率》,《我校开放教育专科学生基本特征分析》,《余杭电大学校网站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实践教学环节落实的有效管理》等课题涉及开放教育各个方面。

3、抓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科研活动。

为熟悉和适应开放教育试点项目,我校特邀请专家开展有关讲座。浙大博士生导师杨建刚教授讲授《网络与媒体技术》,省教科研所郑纪蛟教授讲授《杭州宽带网与远程教育》。我校自行举办了《计算机网页制作》讲座。与杭州电大联合举办的《计算机教务管理》培训等。同时,我校全体教师参加了余杭区教科所举办的《教师教科研知识、方法合格培训》考试。学校组织教师开展课件制作比赛,小组协作学习等主题研讨等,以提高自主学习效果为中心,在各专业开展综合性研究,学校内开设交流课20节,外出教研活动21批次,加强横向联系和不同学科间交流。向专家借脑袋,向资料借思路,向兄弟学校借经验。

三、建立三项制度

①理论学习制度:教师专业成长,教科研是先导,理论学习是基础,学校建立了每位教职工开展读一本教育理论书籍,弄懂一个教学原理,写一个优秀教案,上一节课题研究示范课,写一篇学术论文或学习心得的制度。

②同伴互助制度:通过教师之间对话、合作、互动,防止教师各自为战和孤立无援,使教师群体得到发展。我校为调整师资结构,近年新招收了一批新教师,目前,青年教师比例占25%,为使他们迅速成长,学校启动了“老带青,青帮新的结对子”工程,在校内认师傅,对青年教师实行专人指导,尽快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③自我反思制度:教师教育能力的提升,建立一支具有教科研意识的师资队伍,自我反思是促进个体快速成长的一个有效途径,学校定期组织以专业为基础的教研活动,以教法为专题的讨论活动,在反思中提高,在反思中成长。

科研工作总结 篇6

一、提高认识,加强投入

1、领导重视 我校以校长为首的领导班子非常重视教育科研工作,把教育科研工作提升到深化课程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校教育决策科学化,提高教师素质,建设教师专业化队伍的高度。“十一五”期间,我校单独设立了科研室,安排科研主任专职负责工作,并完善了科研室的组织结构和科研制度,成立了科研领导小组,组建了以学校—科研室—教研组、课题组—课题组成员为体系的研究网络。学校制定了《黑金小学“十一五”教育科研规划》,对学校教育科研的长远目标及任务等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2、课题情况 学校领导带头搞科研、抓科研,承担课题研究工作。领导、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比率均达到了95%以上。我校在“十一五”期间共立项省级课题两项——《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家校携手共同培养孩子良好习惯实践研究》,市级课题两项——《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行动研究》、《小学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调查及对策研究》,省级课题实验校一项——《小学生数学素养评价研究》、市级课题实验校一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我校本着项项课题有负责、项项课题重过程、项项课题出成果的工作思路,按照上级科研部门的工作要求及课题方案,符合实际的实施研究工作。课题组按自身课题计划开展研究活动,课题研究把一批年富力强的教师团结在一起,逐渐形成素质较高的科研骨干队伍。经过课题组成员的努力,各级课题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有两项课题现已顺利结题,另有两项课题已报送结题材料,两项课题的实验校工作正在进行中。

3、资金投入 为保证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有序开展,学校不惜资金投入,积极组织课题组教师参加省、市、区的各级培训,不放过任何一次学习的机会,并把带回来的资料、信息及时组织学校教师学习、观摩。五年来,我校到外地参观、培训、听课的领导、教师近百人次。通过学习考察培训,使老师们的理念不断更新,为我们更好的搞好教育科研工作奠定了基础。学校每学年末还都要还根据教育科研奖励制度对表现突出的教师及顺利结题的课题组成员实行物质奖励,以鼓励先进。在领导的重视下,学校出现了教师广泛搞科研的可喜局面。

二、加强管理,规范建设

1、制度建设 十一五初期,我校便致力于在制度建设、课题管理以及课题研究等方面打开局面。建立了如《黑金小学教育科研工作管理制度》、《黑金小学科研室工作职责》、《黑金小学教师教科研工作评价及奖励制度》、《黑金小学校本培训工作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初步构建了黑金小学科研管理网络及课题实施网络。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教改形势和学校教育实际,促进教师教科研能力的提高。尤其是科研室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了《学校课题管理量化评分细则》,加强了对课题研究过程的检查评估,包括参与课题研究的态度、课题开展的程度、课题开展的形式、课题研究取得的效果、课题材料积累、论文的撰写情况等,都归入每学期教育科研考核分数,并成为评职晋级、评优的重要依据。

2、档案建设 学校定期召开各项课题的课题组会议,使课题组成员明确各阶段的工作重点,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努力方向,交流课题研究中总结的成果和发现的问题,督促各课题组做好过程材料的积累和分类工作,及时总结课题进展情况,严密部署课题下一步的研究工作。学校结合各级科研部门的要求,将课题档案材料进行整理归档,严格按照结题要求划分档案类别,整理档案材料。注重对过程性材料的积累和分析,让过程材料记录课题研究的进程。

3、课题管理 课题研究工作是教科研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我校一步一个脚印,努力将教研与科研有效结合:

①《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是我校十一五期间承接的省级课题,至立项以来,在市、区科研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我校一直坚持按照课题研究方案一步步开展研究工作,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课题组全体成员互相协作、共同研究,并取得了预期成果。我们之所以选择“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对策研究”作为研究课题,主要是从我校的生源和教学实际出发考虑的。我们希望通过这一有现实指导意义的课题的研究,解决我校大量存在的严重制约学校发展的学困生问题,为学校的发展找到一条实用的教学改革之路;同时,借此打破部分教师对教育科研的神秘感,激发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信心和热情。实践证明,我们的这些目的已经基本达到。

②《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行动研究》是我校依据市、区教育内涵式发展所立的专项课题,为保证此项课题研究的科学、规范,我校率先在全区召开了课题开题会,并邀请了相关领导与专家做现场论证。使我校的研究从一开始就走在了全区前列,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课题实施过程中,我校还结合科研工作“问题即课题、行动即研究、教师即专家、结果即成果”的理念,指导我校20多位青年教师申请了小课题,使课题研究工作更加贴近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以便于教师开展研究、积累材料、形成成果。结题期间,我校严格按照市科研所的培训要求,认真整理与撰写开题报告、结题报告,总结好课题成果。回顾这个课题的研究过程,我校以此课题为依托,对好习惯的培养为主线的养成教育工作内涵进行了深入研究。经过几年来的探索与实践,在常规养成教育工作的基础上开辟了具有学校特色的养成教育工作方法,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果。

③我校于“十一五”期间又先后被批准为省级课题《小学生数学素养评价研究》、市级课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的实验学校。在这两项课题的研究中,我校首先认真阅读了课题的总研究方案,明确了课题研究的内容、意义、方法等。其次,设定学校研究计划,并召开专题会议,共同修订研究计划、选取研究人员、召开课题组会议等,遇到不清楚的问题主动向上级课题主管部门及负责人请教,以指导自己的工作。最后,定期召开课题组会议,总结课题进展情况,及时部署下一步工作,以有利推进课题的进展工作。

三、组织培训,建设队伍

我校坚持以科研为先导,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和教师的发展为根本目的,在各级各类课题的带动下,组织了形式多样的校本培训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教研组建设 教研组是学校进行教育科研工作的基本单位,相当多的课题都是以教研组为单位申请的,所以发挥好教研组在教育科研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是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重点之一。因此,学校以课题组为单位开展观课议课活动,通过授课教师和观课教师的对话和交流,不断改进课堂教学,使教研组成为教师成长、成才的摇篮;抓实集体备课环节,固定集体备课时间,开展备课实录展示活动,发挥优秀备课小组的示范作用,使教师在教研中学会了欣赏、奉献、合作,进一步提升了整体备课效果,并在学习反思中提升了研究问题的能力。

2、课题组建设 学校为强化课题规范化研究,促进教育成果向教育生产力的转化,定期开展课题研讨活动。选择教育科研骨干围绕自己的课题分别进行展示课活动或经验介绍,全校教师参与会议,会后还要进行多层次评议,征求老师对教育科研的意见、建议,通过收集全面、客观的反馈信息,使研究者真正的研以致用,拉动了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双向提升。

3、骨干力量建设 学校挑选素质高、业务好的优秀青年教师进行教育教学能力展示活动,并邀请区教师学校及市教师进修学院的研训员现场点评,分别从教师教学特色、基本功等方面对课进行了准确、生动的点评。通过研训员专业化的点评,典型教师深受鼓舞和帮助,对自己的教学有了深刻和正确的认识。在教育科研工作中更好的发挥着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

4、全员培训 学校结合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定期开展校本培训,除了一些基础性培训外,我校着重培养教师的反思意识。每个教师都有自己不同的教育智慧,互动互学则是共同提高的一种有效途径。我校通过教学讨论、教育博客等形式,集中开展“我们给你一面镜子,你还我们一次成功”的反思交流活动。教师结合新课程标准,针对课堂教学的重点、热点问题展开论谈,以促进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研究教育实践,积极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四、注重成果,积极推广

加强教育科研成果管理有利于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促进教育科研向更高层次发展,同时也有利于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

“十一五”期间,我校通过《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行动研究》,汇编的教材《细雨巧润——好习惯渐进性养成教育读本》作为我校的校本教材在全校范围内使用,由专任教师负责校本教材的教学任务,并附有实践作业、动态考试、家庭跟踪等,使养成教育与教学实践完美结合。此科研成果得到了学校教师广泛喜爱及各级领导的好评,为养成教育工作提供了有利的借鉴。此外,有多篇论文、案例等获省、市级优秀教育科研论文。课题研究期间,本溪日报专稿刊登了我校“好习惯伴我成长”系列活动,本溪电视台《关注》栏目也报道了学校的相关工作,市教师进修学院德育部还在我校召开了“本溪市养成教育交流研讨会”,我校的养成教育工作经验介绍得到了与会者的一致认可!

通过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潜心研究,课题组成员积极总结、反思。形成了《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案例分析集》、《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案例论文集》、《小学生心理问题改变策略集》、《数学学科学困生心理问题及对策》、《英语学科学困生心理问题及对策》、《科任学科学困生心理问题及对策》,这些科研成果在教师间广为传阅,为教师开展学困生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有利的借鉴。其中,有多篇论文获省、市级优秀教育科研论文。

五年来,我校扎扎实实地搞教育科研,也获得了教育科研给我们带来的收获和成功。“十一五”期间我校培养出了一批科研上有成就、教学上有特色的骨干教师。多位教师分别在国家、省、市优质课及论文评比中获得一等奖。我校也先后被评为辽宁省电化教育先进校,绿色学校、体育运动先进校、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规范教育收费示范校,以及本溪市德育示范校、绿色学校、优秀环保学校、优秀家长学校、优秀红旗大队,“五五”普法先进集体等殊荣!

科研报告数字化扫描工作对策 篇7

概述

科研报告的管理在于更好地发挥作用, 在网络环境下, 科研人员更希望通过网络直接阅读相关的科研报告。为此, 必须加快科研报告的数字化建设以满足在网络条件下科研人员对科研报告查阅的需求, 从而实现科研报告的共享, 促进科研人员开展创新性的科研工作。科研报告数字化建设包括多个环节, 数字化扫描就是其中的首要环节、关键环节, 扫描产品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数字化建设的质量。本文通过对一个历史悠久、馆藏专业资源丰富的科研型专业图书馆在科研报告数字化扫描工作中面临或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提出合理的、可行的解决方法, 为类似科研型机构图书馆的数字化扫描提供借鉴, 从而提高数字化扫描的质量与效率。

科研报告数字化扫描存在的问题

馆藏科研报告由于历史悠久, 情况不一。一些报告纸张发黄变脆, 一些报告内容字迹变淡、插图不清;一些报告纸张材质复杂多样, 有复印纸、稿纸、机打纸、铜版纸、图纸和相纸等, 一些报告纸张大小也不统一, 这些情况都给扫描带来了问题, 只有理清扫描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才有助于提高扫描的质量和效率。

扫描人员问题

馆藏科研报告扫描是专业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而很多专业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对具体的扫描工作还是比较陌生的, 特别是遇到一些特殊情况更是无从下手, 多数人对扫描仪的设置、功能不胜了解, 对扫描软件更是显得陌生, 这将会影响具体的扫描工作。

基础设施问题

馆藏科研报告扫描必须要有相应的基础设施, 目前, 多数专业型图书馆软、硬件基础设施配备并不齐全。在扫描管理软件方面也是参差不齐, 功能不统一, 由于需求不同, 软件在规范性、开放性、共享性方面较差, 导致软件的使用层次不一。在硬件方面, 一般的扫描仪大多是适合A4以下的纸张, 对于超过A4纸张的页面就无能为力, 这样就会造成扫描内容不完整。由于基础设施的配置与维修需要相当的经费投入, 在软、硬件基础设施不能满足扫描要求的情况, 需要找出应对措施。

扫描后期处理问题

馆藏科研成果报告在扫描时, 多数需要拆装后扫描, 最后再重新装订。在这个过程中, 经常会发生扫描件顺序错乱、页面颠倒, 导致扫描件与原件不符;同时, 在原件重新装订恢复过程中也会出现类似情况, 有的还会出现纸张破损, 这些问题都需要有相应的解决办法。

扫描过程的规范性问题

在扫描过程时, 一些页面漏扫、一些页面重复扫的现象时有发生;在扫描同一篇报告时, 有的页面清晰度不同, 有的页面有插图, 有的页面文字偏小, 由于参数设置不变, 导致扫描件内容参差不齐, 虽然在扫描前会根据一些规范文件提出相应要求, 但不同的人理解、执行上差异较大, 导致扫描件质量各不相同;扫描后对原件的恢复没有按照相应的流程进行处理, 导致恢复的原件也是千差万别, 有的导致对原件造成损害。

扫描参数设置和存储格式问题

在扫描中, 一般有黑白二值、灰度、彩色等三种色彩模式, 对待不同的页面需要选择不同的色彩模式, 这个问题将影响扫描件的清晰度、存储大小和OCR识别利用;分辨率参数大小设置问题, 也将影响扫描件的清晰度、存储大小和OCR识别利用;扫描件的最终存储格式选择问题, 对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存储和网络利用会产生不小的影响。

扫描成本问题

对专业图书馆来说, 为了适应当前网络技术和满足用户迫切需求, 需要尽快将一些具有特色和利用价值较高的资源进行数字化扫描, 不然面临成本问题。第一, 需要扫描资源的选择, 将会影响数字化建设的经济成本;第二, 扫描设施的购置和维护、管理系统软硬件配置等, 也会增加数字化建设的经济成本;第三, 扫描人员的工资成本, 也是数字化建设的经济成本之一;第四, 由于人员熟练程度、设施性能高低、管理平台建设规划等等, 是数字化建设必须考虑的时间成本问题。

做好科研报告数字化扫描的对策

加强专项培训, 提高员工素质

多数科研报告涉及技术、成果等需要保密的信息, 所以科研报告的数字化工作一般不实行外包, 但大量的科研报告进行数字化扫描, 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但一般专业图书馆管理人员本身相对较少, 因此, 需要快速、高效、高质量的完成报告的扫描工作, 必须对管理人员进行专项培训, 提高员工素质, 从而弥补人员不足、操作不熟练等问题。比如, 可以举办扫描仪使用方法与技巧培训, 扫描软件使用方法与技巧培训, 扫描规范性流程培训等。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扫描基础条件

软、硬件基础设施是专业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 是馆藏特色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先进齐全的软、硬件基础设施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扫描的效率和质量。由于各专业图书馆在经费投入中都明显不足, 因此, 在制定馆藏特色资源数字化扫描方案中应考虑到其所需的软、硬件扫描设备的适用性、兼容性、通用性问题, 避免各自为政的情况, 提升基础条件。

在硬件方面, 可以考虑配备稳定性好、性价比高的计算机、扫描仪等成套设备, 从而满足扫描大数据的稳定快速处理、扫描文件的高清晰度的要求, 经费允许, 可以考虑配置扫描A3页面以下的扫描仪, 如果原件页面再大, 可以采用分块扫描, 然后再利用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进行拼接;软件方面, 如果经费允许, 可以投入一定的经费, 开发一套功能完备的扫描管理软件, 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 也可以使用一些普通的扫描软件和管理软件完成扫描数据的处理等工作。总之, 只有软、硬件基础设施同时具备, 才能满足馆藏特色资源数字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规范扫描过程, 提高扫描质量和进度

在扫描时, 出现漏扫、重复扫描的主要原因:一是没有相应的规范和流程;二是报告整理不规范;三是工作人员工作粗心。扫描后原件的恢复不好, 出现页面倒置、页码错乱, 甚至出现原件损害。因此, 必须对扫描全过程进行规范化管理, 在各个阶段制定相应的规范流程。

扫描前, 做好需要扫描报告的清单, 然后按照清单做好整理工作, 出库扫描原件需管理人员和扫描人员双方查验、签字确认。扫描中, 需要统一扫描标准, 包含清晰度要求、歪斜误差控制数、扫描文件命名规则、文件存储格式等;在扫描过程中, 需要翻动纸张时, 不要用力过度, 注意保护脆弱纸张;为了确保质量, 必须指定质量校核员, 校核扫描图像的清晰度、完整性、歪斜度等。扫描后, 需要按报告原顺序进行恢复, 确保页码不乱、页面不颠倒、纸张不破损等, 从而保证原件恢复效果, 原件返还入库需要管理人员与扫描人员双方查验、签字确认。各阶段按规范的流程进行管理, 不仅能提高扫描的质量, 还能避免返工现象, 提高扫描进度。

明确设置扫描参数和存储格式

在扫描中, 针对不同的报告需要采用不同的色彩模式、分辨率和存储格式, 保证不同纸质报告扫描后的图像在清晰度与存储大小达到最佳平衡点, 既能够清晰完整地保持图像, 又有利于节省存储空间, 方便扫描资源的网络传输、存储、共享和使用。经过大量成果报告扫描的实践, 为纸质成果报告扫描的参数设置提出以下建议。

1.无底色、白底黑字、对比度较高、文字较大的文字型页面, 采用黑白模式, 分辨率设置为150dpi;

2.无底色、白底黑字、对比度一般、文字较小的文字型页面, 采用黑白模式, 分辨率设置为300dpi;

3.无底色、白底黑字、对比度较差的文字型页面, 采用灰度模式, 分辨率设置为200dpi;

4.单一底色、文字色彩单一的文字型页面, 采用灰度模式, 分辨率设置为300dpi;

5.文字为彩色、文字密集或手写、文字太小、底色发黄且年代久远等文字型文件以及照片等采用彩色模式, 分辨率设置为300dpi。

如果原件本身就不清晰, 比较模糊, 这种情况就要在亮度、对比度、分辨率等方面加以协调处理了。

在存储格式方面, 需要考虑可用性 (包括OCR识别) 、国际通用性、网络传输速度等多个方面, 我们根据各种文本格式、图像格式进行比较, 最终采用pdf双层格式。这种格式是一种独立文档, 可以很好地保持档案的原貌, 可以通过识别利用, 而且网络传输速度快, 可以边下载边阅读, 已经成为全世界电子文档分发公开的实际标准。针对纸张大小不一的情况, 我们将A4及以下的页面全都按A4页面存储, 大于A4的页面保持不变, 保证扫描成果质量和读者顺畅阅读。

降低成本

如何有效缓解科研人员工作压力 篇8

一、员工压力产生的原因

(一)新技术更新较快

当前,新的科学技术发展很快,而科研工作又对新技术提出了更多的需求。因此为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就必须努力学习各种新技术和各类前沿科学。而学习这些是要付出时间、智力和金钱的成本,这无疑给科研人员带来了压力。

(二)不断提升的期望值

作为科研人员,从内心里都有一种把工作干好的的期盼。因此能参加高级别课题组,参与完成重点区块的科研任务,进而获得不同级别的获奖证书,得到领导的认可,是每个科研人员所希望的。同时成果的取得也会为以后晋升职称或职务打下良好的基础。但由于种种原因,当以上愿望不能达到时,科研人员的压力也会油然而生。

(三)来自家庭的压力

由于工作的繁忙,科研人员常常“舍小家”、“顾大家”。为了工作,他们无论男女都很少有时间照顾家庭。有的老人住院无暇陪伴;有的买了新房无时间装修,就连陪孩子去一次公园都成了奢望。这样时间一长,家人难免有些埋怨和不理解,面对埋怨,科研人员无法对家人做出任何承诺,因为他们很少有休息日,他们能做的只能是心里充满愧疚地默默承受着来自家庭的压力。在这方面,女员工比男员工压力更大。

二、缓解员工压力的措施

员工的压力来自方方面面,产生的原因也各有不同。为了让员工全身心并愉快地投入到工作中,各级组织和管理者要为缓解员工压力积极创造条件。

(一)讲求工作方法,做到循循善诱,多指导少批评

当前,从管理者到员工都有着不同的压力,作为各级管理者,虽然自身也压力巨大,但在与员工沟通和安排工作时还是要讲求工作方法,对科研人员要多指导,少批评;多帮助,少指责。要象对待自己的兄弟姐妹那样对待员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缓解科研人员的压力。当然作为员工也要体谅各级管理者,做到正确对待批评,有错则改,善莫大焉。

(二)做到知人善任,充分调动下属的主观能动性

工作目标确立后,管理者要给下属充分授权,只有给予尽可能多的支持,下属才会更有信心。因为他会感觉在他身后有一个强大的后盾,可以放心大胆地朝着目标冲刺。当然,即便不顾一切地冲向目标,由于能力的不同,下属还是会有很多完不成任务的情况,管理者当然可以对该下属执行相关制度;但是,如果这时候管理者能反其道而行之,不是马上执行惩罚制度,而是想办法帮助这位下属实现下一步的目标,这样效果反而更好。因为这样做了以后,其他的员工会更有信心,更有冲劲地去实现目标,而不是整天生活在完不成任务的恐慌中。

(三)创企业文化氛围,使员工提高心理保健能力,学会缓解压力

组织上可以为员工订阅有关保持心理健康与卫生的期刊、杂志,使员工了解压力管理的信息和知识。这既能体现单位对员工成长与健康的真正关心,也会成为一种有效的激励手段,激发员工提高绩效进而提高整个组织的绩效。如条件许可,要定期邀请专家作来院讲座。让员工明了诸如压力过大将产生的严重后果和代价。如疾病、事故受伤、医疗花费、生产率下降而造成潜在收入损失等。让员工筑起“心理免疫”的堤坝,增强心理“抗震”能力。

三、引导员工正确对待压力

作为管理者和和职能部门,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使员工能够正确对待压力,减少不必要的精神压力。

(一)引导员工用积极的态度面对压力

要和员工讲明,在充满竞争的社会里,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遇到各种压力。不同的人,面对同样的压力事件,会有不同的情绪、行为和结果。戴尔·卡内基先生说过:“人生是我们的思想所造成”,环境是中性的。当我们用“善”的角度去看它,环境就是正向、善意;当用负面的角度去看它,环境就是负面。面对压力时,外部环境的有些方面是我们无法掌控的,我们惟一可以牢牢掌控的就是自己的态度,因为往往态度会决定一切”。

(二)引导员工适度转移和释放压力

面对压力,转移是一种最好的办法。压力太重背不动了,那就暂时放下来不去想它,把注意力转到让你轻松快乐的事上来。等心态调整平和以后,已经坚强起来的你,就不会害怕你面前的压力。比如可以通过看书、绘画、听音乐、做一下体育运动等,体育运动能使你很好的发泄,运动完之后你会感到很轻松,这样就可以把压力释放出去

(三)引导员工从心里感激压力

人生是不可能没有压力的。想想我们的人生道路,从幼儿园开始,小学、中学、大学直到就业。我们的每一个足迹都是在压力下走过来的。如果没有压力,我们的生活也许会是另外一个模样。因此,当我们尽情享受生活乐趣的时候,都应该对当初让我们曾经头疼不已的压力心存一份感激。我们需要一帆风顺的快乐,但也要接受挑战和压力带给我们的磨练。缺了哪一面,我们的生活都会显得有几分单调。

(四)引导员工提升素质减轻压力

上一篇:节能减排调研汇报下一篇: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