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反思数学论文(推荐14篇)
(2)教学过程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
(3)学习过程重视体验。
(一)学习内容来自生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学习内容来自学生生活实际,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学习,可使学习更有效。因为,学习内容贴近学生知识经验,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容易形成知识结构,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学习生活化的理念。例如,从生活中的各种不同方面的“比大小”引入,使学生了解事物的大小的不同方面;让学生充分地摸手背、摸学习用品的面,感知物体表面的大小;利用学生描出的各种平面图形,比较大小,让学生明白平面图形有大小;让学生用1平方米测量教室里的大黑板、教室门等面积,引导学生体会数学学习的应用价值。
(二)学习需求来自学生。
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根据学生的认知特征和心理特点,充分激发学习动机,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有效途径。因为学生第一次学习有关面积单位,对于为什么要有统一的面积单位,是必须首先要知道的。因此,本案例教学中,教师花了比较多的时间,让学生在操作中充分体验统一测量标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得学生明确了学习的意义,也为学生主动、积极学习铺平了道路。例如,让学生选用一种物体表面来表示胸卡的面积,从表示的结果中可以使学生逐步体会到:用不同物体来测量容易产生误会,并通过创造矛盾冲突,使学生明确要测量面积的大小必须要有统一的面积单位,然后主动地投入到学习面积单位的活动之中。面积单位有哪些呢?教师不直接告诉,而是把这个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地表现自我,进而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而当学生提出“平方”是否就是“平方米”时,教师更是抓住契机,在肯定学生猜想的同时告诉学生生活中的数学真是无处不在。
(三)学习过程重视体验。
教学用“数方格法比较两个平面图形面积大小”时, 出示
让学生自主选择学具袋中的若干个相同的小长方形、小正方形来测量两个图形的面积, 并比较大小.
在汇报时, 一生展示作品, 并认为图A面积大.
见此, 教师引导其他学生评价, 最终得出这种方法不对, 只有用相同的模型去测量, 才能比较出面积的大小.随后教师继续请其他学生展示作品, 该生尴尬地做下来.
【反思】
说错了, 能否再给一次机会?
从表面上看, 对该生作品的展示反馈确实该告一段落.因为, 面对不够正确的测量方案, 师生通过对话, 共同得出了“只有用相同的模型去测量, 才能比较出面积大小”这一重要方法.在此教师不妨追问这位做错的同学:“听了同学们的意见, 你有什么想法?假如还有一次机会, 你又会怎样测量?”这样让学生自己纠错的方法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 也再次巩固了新知.如此多走一步, 教学就会更显生机, 更具有深意.
【课堂回放】
认识“平方米”这个面积单位时, 教师出示一张面积是1平方米的白纸, 先让学生估测上面可以站多少人?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猜测后, 教师组织学生到白纸上站一站进行验证, 结果发现上面大约能站13人.对此, 教师问:“同学们, 1平方米的面积可以站多少人?你觉得1平方米大不大?”学生随后齐答.
【反思】
站过了, 能否再看一下?
这是很多教师经常采用的设计, 教师意图借助“估一估”、“站一站”的教学活动, 帮助学生切身体会1平方米的面积表象, 进而建立关于平方米的空间观念.但是, 教学在站一站就止步, 就会导致部分学生可能盲目地将1平方米与13人划上等号, 这样就让他们把面积的概念与占空间的大小即体积加以混淆.因此, 如何在站一站教学活动后, 以适当的方法进行强化占地面积的意识, 对于有效落实“面积和面积单位”的全课目标尤为必要.如果站过了, 我们是否再让学生看一下?这样让学生看到粘有脚印的白纸, 再次体会13名同学站立时的占地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如此更进一步的教学, 让学生感悟到1平方米面积有多大, 就会促进了面积单位的建构.
【课堂回放】
在巩固练习时, 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填空:1张邮票的面积大约是6 () , 一生回答说是平方厘米.教师随即追问为什么, 学生答道:“因为邮票小, 所以填平方米或平方分米都太大了.”教师予以肯定, 紧接着练习下面的习题.
【反思】
问过了, 能否再深入一下?
学生学习知识, 要让学生知其然, 并知其所以然, 该生的回答是根据生活实际体会到邮票小, 才选择平方厘米作单位, 而似乎没有顾及题中的数据6, 也就是说, 学生在选择单位时, 往往容易理解物体面积的大小与所选面积单位大小之间的关联, 而容易忽略数据, 如果数据改为1张邮票的面积大约是0.06 () 呢?基于这样的思考, 当教师听到“邮票很小, 所以填平方厘米.”是否要继续深入?所以, 教师要继续引导学生为什么填平方厘米合适.填平方分米、平方米又究竟大到怎样的地步?师生共同交流, 最终体会到人的指甲大约是1平方厘米, 6平方厘米就相当于6片指甲合起来的面积, 确实与邮票的面积较为接近;人的手掌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 6平方分米相当于6个手掌合起来的面积, 学生动手拼一拼, 这样通过再次的引导, 从中训练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科学验证的精神.
片段一:
师:(举着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请大家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去测量课本第74页“做一做”中的长方形的面积。
生测量后得出书中小正方形的面积为18平方厘米。
师:请大家再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去测量课桌面的面积。
(有人在拼摆,有人在犹豫,若有所思)
师:你们觉得怎样?
生:1平方厘米太小,课桌面太大。
师:怎么办呢?
生:用较大一点的面积单位。
师:这个较大的面积单位是……
生:(迫不及待)平方分米,刚才我们自学了课本。
(进入“认识平方分米”的教学环节)
片段二:
师:(举着1平方分米的小纸片)请大家用1平方分米去量课本封面的面积。
生:测量后得出课本封面大约为3平方分米。
师:如果让大家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去量教室地面的面积,你们觉得怎样?
生:1平方分米太小,而教室地面很大。
师:你们一定在想……
生:有没有更大的面积单位?
师:这个更大的面积单位是……
生:平方米。
(进入认识“平方米”的教学环节)
片段三:(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的对比练习)
白天,我们坐在高约4()的椅子上,每节课都能认真听讲,并不时举起面积约1()的小手积极要求发言,得到老师的表扬时,还不时露出可爱甜美的笑容和几颗面积约为1()的门牙。到了晚上,睡在面积约为3()的床上,做着各种离奇古怪的梦。
【赏析】
1.在矛盾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获取知识时,总是基于原有的认识水平而发生、延伸和发展的,当原有知识无法或者不能有效地解决面临的新问题时,认知就发生了矛盾。我们就要善于抓住这个矛盾,在矛盾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达到新的认知水平。在片段一中,学生认识了平方厘米后,教师让学生用平方厘米去量书上一个小长方形的面积,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接着教师再杀个回马枪,不露痕迹地要求学生再利用平方厘米去量课桌面的面积,这时学生心里疑云密布,矛盾丛生,平方厘米与课桌面的面积相差太大,操作起来既费时又费力,而且准确度不高。此时,学生真是欲说还休。而教师可能正在暗自窃喜,喜的是舞台已搭建好,就等“平方分米”登台亮相了。这个舞台就是在学生原有的知识不能解决新问题时,产生认知矛盾,从而激发他们内心深处强烈的求知欲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平方米”也正是在这样的舞台上闪亮登场的。
2.在联想中拓展知识的新领域。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极强的学科,当学生把知识间的联系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时,也就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在教学片段一和教学片段二中,有个共同点:教师善于抓准知识的连接点,在制造矛盾的基础上,侧重学生联想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得到完善。“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是紧密联系着的面积单位,学生学习了平方厘米后,教师让学生用平方厘米去量课桌面的面积,认识平方分米后,用平方分米去量教室地面的面积。问题虽然简单,却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学生执行任务的过程其实就是使学生在原有知识与眼前任务之间形成一系列的矛盾。当学生亲身体验到用平方厘米测量桌面面积和用平方分米测量教室地面面积的不便时,他们的大脑中已经是浮想联翩,这时教师的适当点拨给学生的浮想插上了理性的翅膀,较大的面积单位“平方分米”“平方米”的出现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3.在快乐中体现教学的和谐性。教学片段三中的练习题是在教学片段一和教学片段二的基础上,用一篇很优美的散文形式,记录了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瞬间,而又恰到好处地把本课的知识点融入其中,这种融入并不是花架子,真正达到学以致用,把知识的基础性、综合性和生活性有机地结合起来,这种充满诗意与情趣的情境把课堂又一次推向高潮,使学生在欢笑中思辨,在思辨中提升。具体地说,通过练习,学生巩固了对三个常用面积单位的准确认识,切身感悟了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的区别,从而领悟了准确运用各种单位的意义,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细品这三个教学片段,字里行间透出款款师生情谊;字里行间荡漾着学习的乐趣与生活的美好。在这样的情感熏陶中,学生怎能不“学并快乐着”呢?(作者单位:吉安市青原区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孙恭伟
环节
(一)充分感知,理解面积的意义:
1、摸一摸:数学书的封面与课桌的桌面,并比较它们的大小。(指名回答)
2、比一比:看看我们布置一新的教室,哪个物体的表面大,哪些物体的表面小。(指名回答,同桌互说)
3、师:物体的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例如: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叫做数学书封面的面积。
示意生说一说:黑板表面的大小叫做黑板的面积&&
4、幻灯片出示一组图形,说一说谁最大,谁最小?(指名说)
师:这些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例如,长方形的大小叫做长方形的面积。
示意生说一说:正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
5、通过摸一摸、比一比、说一说等活动,谁能总结一下什么是它们的面积?(指名说,师板书,生练说)
反思
(一)强化感知,主动参与
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是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在教学中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实践,再说面积这一概念比较抽象,学生较难理解,学生的思维从一维向二维过度,必须借助直观、形象的物体来理解。因此,采用学生熟悉的物体(桌面、黑板面等)和课件演示图形,让学生摸一摸,看一看,说一说,比一比等一系列的操作活动,在摸一摸中初步体会面是一大片;在看一看课件演示中感受平面图形的大小就是几条线段围成的一大片;在比一比中感知面有大小。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把学生推到主体的位置,解决了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促进学生思维的不断突破和发展。
环节
(二)动手操作,突破难点:
1、师:出示三张大小、颜色不同的长方形,比较:谁的面积最小?(指名回答)
师:指出(观察法一眼就能比较出物体的面积的大小。)
师:再继续比较,不能直接观察的两个长方形怎样比较?(指名演示)
师:指出(用重叠法比较,不能完全重合,无法确定它们面积的大小。
2、生借助手中的学具,拼一拼、摆一摆,比较出它们的面积的大小。
指名演示汇报:
①面积相等。18个
②面积相等。12个
③不相等。18个,12个
预设:如果只有①、②个同学汇报,师出示第③种情况。
质疑学生:18个 和12个,数字不相同,面积就不一样大,为什么?(指名汇报)
3、师:出示用圆拼摆的图形,质疑学生(能说12个圆片的面积就是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吗?为什么?(指名汇报)
提问:通过拼摆,用哪种形状的学具更合适?
生:正方形。
4、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动手操作,我们发现,选用不相同的单位面积,测量的数字结果不同,容易造成错误的测量结果。因此,要正确测量物体的面积必须选用统一的面积单位。
反思
(二)矛盾激趣,引导探究:
学生第一次学习有关面积单位,对于为什么要有统一的面积单位是这节课的教学难点。因此本课注重揭示和呈现矛盾,巧设悬念,以激趣为基点,层层深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揭示面积的概念之后,学生已初步通过观察法感知物体、平面图形的面积都有大小之分,接着引导学生得出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重叠------数方格,逐步揭示矛盾,并个个击破,最终引出面积单位,符合学生的认知特征,也使学生理解了要比较物体表面的大小,必须有统一的标准-----面积单位。有利于学生把握概念的产生和发展的来龙去脉,从而使学生参与获得概念的过程。
环节
(三)合作交流,构建面积单位:
师: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1、认识1平方厘米
①量一量:它的边长。
②比一比:我们的哪一个手指甲的面积最接近1平方厘米。
③画一画:画一个接近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
2、认识1平方分米
①找出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猜一猜它的面积。
②用白纸折一个面积大约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
③用手摆一个面积大约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
④说一说,周围那些物体的面积接近1平方分米。
3、认识1平方米
①猜一猜,1平方米的正方形,边长多大?
②站一站,1平方米的面积可以站几名同学?
③估一估,黑板的面积大约多大?
④说一说,我们家的居住面积?
反思
(三)学习过程,重视体验
曾经听过这样一句话:听了,忘了,看了,记住了,动手了,理解了。在教学感知面积单位时,设计教学活动,我尽可能地给他们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量一量、比一比、说一说、画一画,摆一摆、折一折、站一站、估一估等活动,让学生深切体会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有多大,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再联系生活中的实际,再现面积单位。在认识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时,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迁移和推导的形成来认识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培养他们的迁移和推理能力。可以说整个过程都非常关注学生的体验。
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这节课也有很多不足:这节课概念性知识点较多,需要给学生大量的体验,由于时间关系感觉给学生的体验还不够,导致知识点落实得不够扎实。还有在小组活动过程中,教师对组员的合作学习,全员参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监督的还不够,有的学生不知所措,还有的学生孤军奋战&&
在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整个教学过程,我在教学中主要是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到数学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激情、智慧与个性的大舞台,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获得多方面发展,《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反思。主要体现在:
(一)营造宽松环境,给学生学习的“安全感”。
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交流的双边活动过程。师生以什么样的心境进入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取得教学效果的前提。在课前导入中,我就以拍手游戏告诉学生:拍手需要左手和右手的合作,课堂也需要合作,有相互间的合作才能有成功。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种“安全感”,最大限度的发挥了他们的主体性。
(二)创设情景,举例生活化,感悟知识,教学反思《《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反思》。
新课标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造作的机会”。而这节课是学生从线过渡到面,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过渡,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因此在教学中我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数学书的封面、文具盒盖面、课桌面、操场的面等出发,引导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物体的表面,感知“物体的表面”随处可见,初步建立面的表象,从而帮助学生理解面积这一概念。在面积单位的教学中,为了给学生建立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我让学生找找自己身边哪个物体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身体哪个部位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这些材料都是生活中显而易见,学生的反馈热情空前高涨,学习、探索知识主动积极,答案层出不穷。学生不仅在脑海里建立了面积单位的表象,而且再一次巩固了面积的概念。
(三)、任务驱动,激活思维,培养主动探索的意识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认知过程,又是一个探究的过程。任务驱动的设置,可以使学生迅速的由抑制到兴奋,而且还会使学生把知识的学习当作一种自我需要,引发学生内部认知矛盾的冲突,使学生在疑中生奇,疑中生趣,不断激起学生的欲望。在学习面积单位时,我把两张纸藏起来,告诉孩子们一张有4个格,一张有8个格,让他们猜哪个面积大?学生的回答不一:有的说4个格的大,有的说8个格的大,还有的孩子认为格子一样大的话,有8个格的面积就大。如果格子不一样的话,哪一张大就不一定了。怎么办?我引导学生分析矛盾,主动探索解决矛盾,从而认识到规定统一标准进行的必要性。
(四)、重操作,强化学生感知。
一、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面积
学生通过摸书本、课桌封面,感受表面大小,从而引出面积及封闭图形的面积。学习了1平方厘米的形状和大小,并能度量较小的平面,图形的面积后,我有意让学生用1平方厘米去量课桌的表面的面积,学生在实践中发现了1平方厘米这个单位太小,这时我安排了学生看书自学平方分米,学过了一平方分米并用1平方分米量了相应的表面积之后,我让学生用1平方分米量干墙面的面积,学生又发现1平方分米不适合量墙面,我再次让学生看书学习习近平方米。
二、创造单位,猜想获新
在学习习近平方米时,我明显感受到学生看书的积极性不像学习习近平方分米时积极主动,回忆教学过程,我已第二次使用自学看书的方法,学生的热情自然不会很高,那么这一环节可不可以进行改进呢?
经过和同事的探讨,他们认为猜想的效果好。
因为学生具备的旧知识通过努力是可以达到新知的彼岸的,学生已学过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这两个单位,老师再次用看书自学的方法让学生学习习近平方米,学生当然觉得索然无味,采用猜想创造就不一样了。教师可以说:“平方分米不适合量墙面,那个适合量墙面的面积单位可能是什么呢?猜一猜?”
这样,有意撩拨一定会点燃学生求知的欲望,学生也会在推断中获得数学猜想的成功与快乐。
三、思想渗透
思想教育应渗透到各个学科之中,相对于语文来说,数学可能离思想远一些,但我认为这并不影响我们对学生的教育,如这节课中,我的话虽不多,遵守纪律和刻苦学习的精神和集体主义思想却悄悄地潜入到了学生幼小的心里。这比空洞的说教,牵强的附会的效果要好得多。 思想渗透一定要把握好时机,以数学教学过程为载体,结合教学内容,符合学生年龄的特征。
四、不足之处
教案准备不足,在讲封闭图形的面积时,只是强调了一些常见封闭图形,没有举例哪些图形不是封闭图形,学生未能很好对比理解。
时间把握不好,在教学的过程中前面时间相对要松些,后面时间比较紧,学生自主练习时间过短,未能很好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
一、精心预设, “预约”生成
一堂成功的课, 其因素不仅仅在“生成”, 还在于教学的提前预设。教学的提前预设充分体现了教师的独具匠心, 通过精心预设去预约生成。我在预设中突出了以下几点。
1、结构展板块意识。
我的教学设计是“分板块提纲式”, 每个大板块下又细分出若干小板块, 每个小板块之间没有非常详尽的连接语, 但明确了每个板块需解决的问题、教法和学法以及媒体的选择等。改变了在教学设计时讲究“环环相扣, 逐步推进式”的直线型模式, 避免了“复习铺垫→新课导入→新课展示→巩固深化→课堂小结”这种固定流程的呆板。既然是“板块式”就意味着在实际的教学进程中可调整, 可移动, 可增删。例如:我根据学生的旧知掌握程度, “复习铺垫”这个环节就删了, 直接进入新课。在全课的总结环节, 也由预设的师生总结为学生自主总结。这样, 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究竟需要哪块, 取舍哪块, 可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灵活而定, 自然生成。
2、知识善整体入手。
在“面积的意义”这部分的教学设计是:揭示课题后让学生自己在书中找到面积的意义, 然后大胆让学生解释“物体表面是什么意思”“封闭图形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必须封闭呢”, 刚开始我设计时就反思:这些问题是否空了大了, 学生从何而答?后来反复琢磨决定从整体入手。这样既给学生留下较大的思考空间, 又让自己真正地找到教学的生长点。教后反思:预设时环节不要太多, 要便于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 有充裕的展示机会、多向的交流互动;环节也不要太细, 太细就可能牵着学生小心翼翼地走在预设的轨道上, 不利于学生主动思考、自由探索;问题不要太碎, 一问一答式的问题要尽量减少。要善于从整体入手, 让学生能抓住主要问题去思考, 让学生能站在不同角度去思考, 让学生能用不同方式去思考。
3、活动显弹性原理。
在教学设计中注重弹性原理。又比如, “让学生估计书上做一做第一题的图形大约有多少平方厘米?然后用手里的1平方厘米去量一量。”学生量的方法会多样化。再比如, 弹性练习“用你们手里的面积单位来量一量身边你喜欢的物品, 再汇报交流。”可随时取舍。这样, 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只是基本的, 可以在教学中得以修正, 在生成中得以调整;教师预设的教学流程也只是基本的流程, 也可以在实施过程中根据需要发生变化。使得课堂极富弹性, 使课堂教学更贴近每个学生的实际状态, 让学生思绪飞扬, 使师生积极互动, 磨擦出创新的火花。
二、动态生成, “迎接”精彩
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 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形形色色的情况和细节。而正是这些生动、绚丽多彩的思维火花, 能成为生成智慧的有效资源。因此, 我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 在促成学生动态生成的过程中, 体现了:
1、蕴师生真正民主。
上这一节课, 尽量透出一种自信洒脱的气势, 学生在老师营造的这种轻松自如的氛围下更是毫不拘束、畅所欲言。尊重学生特别体现在注重倾听, 也善于倾听上。比如, 让学生说哪些物体的表面大约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学生列举了大量的例子, 但学生每举一个例子, 我都认真倾听, 都给予了正确的鼓励性的导引:“哦, 你的大拇指的指甲盖大约是1平方厘米。”“哟, 你的手掌还小了一点, 老师的手掌面接近1平方分米。”“嗯, 52英寸的电视屏幕大约1平方米。”……正因为倾听, 才使老师的每一句引言、每一个小结都显得自然贴切, 不牵强, 不浮躁。倾听往往从学生的错误点开始, 从学生的差异点开始, 从学生的多样点开始。教师仔细倾听每个学生的发言后再加以引导远比让学生多发言重要, 我们不单倾听学生发言的内容, 更要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的心理、想法。课堂上, 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好象正在打一场“沙滩排球”, 只有专心专意地倾听学生的发言, 才能与学生进行“传球”与“接球”, 才能和学生进行思想的对话, 思维的碰撞。这样的课堂, 真正蕴含了师生的教学民主, 教学过程自然清新流畅活泼。
2、富智慧整合出新。
在课堂上富有激情, 总是把乐观、幽默带进课堂, 处处显示出老师有丰富的知识、敏锐的目光, 善于捕捉和利用动态生成的资源, 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智慧。比如, 我第一次让学生比较两张长度不一样的长方形纸谁大?第二次让学生比较两张宽度不一样的长方形纸谁大?学生利用观察和重叠的方法很快就确定了。但第三次让学生比较两张长和宽都不一样的长方形纸谁大?有的说红色的大, 有的说黄色的大, 有的却说一样大。我抓住这种自然生成, 马上提出“怎么办?还有其它的方法吗?”顺势利导进入探究的环节。我们面对的是具有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和充满生命活力的学生, 因此, 教师对课前的预设要随机整合出新, 课堂中的教师应该用可亲可敬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激活学生, 而学生的激情反过来又会带动教师的兴奋情绪, 在激情与激情的碰撞中产生灵感的火花, 促成动态资源的生成。
3、存差异引发生成。
一、揭题
(出示一个圆形的硬纸片)师问:这个图形叫什么?生:圆。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过圆的有关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圆的知识。(把圆形硬纸片贴在黑板上)
二、梳理与沟通
1.昨天老师布置每个同学把这个单元的知识复习整理一下,谁愿意把你的整理结果拿上来向全班同学展示一下?师随意拿几个学生的整理结果。
2.整理。(师挑选其中一个同学的整理结果展开教学)(1)这个同学认为本单元主要学习了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圆的面积和扇形的认识,你们同意吗?大家都同意,老师就写黑板上了。(板书;认识、周长、面积、扇形)师:由于“扇形 ”是选学内容,所以这节复习课我们不重点讨论了。(在“扇形”前面画上“*”)(2)圆的认识。①师:在“圆的认识”里,你们知道了哪些知识?这个整理结果是谁的,那就你来说一下吧。生:我知道了什么是圆心、半径、直径,还知道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以及圆是一个轴对称图形。②师:他知道圆里有圆心、半径和直径,这些你们知道吗?生:知道。师:大家都知道,那请你在老师给你的圆纸片里画出圆心、半径和直径,并用字母表示。好了以后,同桌相互交流一下。 ③師: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呢?生: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也都相等。直径等于半径的2倍,半径等于直径的二分之一。师:下面老师出几个半径或直径,你们说说直径或半径,行不行?④师:他说圆是轴对称图形,你有办法证明吗?生:就拿刚才这个圆纸片,折出它的对称轴就行了。(学生动手折)师:还能折一条吗?生:能。(学生动手再折一条对称轴)师:还能吗?这样的对称轴能折出多少条来?生:无数条。⑤这个同学了解了这么多知识,非常了不起。(3)圆的周长。师:看来大家对圆的认识都掌握得很不错,圆的周长公式你们也都清楚的吧。圆周长公式是c=πd c=2πr,你们知道这个公式是怎么来的吗?同桌相互说说看。指名再说。生:我们通过实验,用圆纸片在直尺上滚动一周发现,圆的周长始终是直径的三倍多一点,这个倍数是一个固定的数,叫做圆周率。所以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师:原来是这么回事(板书:c=πd c=2πr),这个同学真不错,不仅知道周长公式,而且还知道公式是怎么来的,你们知道吗?来一点掌声表扬一下这位同学,也鼓励一下自己。(4)圆的面积。师:圆面积公式你们知道吗?一起说说看。生:s=πr2。(板书:s=2πr)师:周长、面积公式我们都已掌握了,这里有几个圆,你能算出它的周长和面积吗?(5)师小结:这位同学按照知识一块一块地进行整理,条理比较清楚,他叫什么,这种整理方法就以他的名字来命名。你也是这么整理的有吗?还有没有不同的整理方案?小组中交流一下你的整理方案。
三、应用
1.(出示学校喷水池的图片)这是哪儿你知道吗?我们学校有这样一个美丽的喷水池,现在老师想知道这个喷水池的占地面积和它一圈的长度?你们能不能计算?为什么?
生:不能计算,因为缺少这个喷水池的半径或直径。
师:老师特意去问了总务处的黄老师,他说这个喷水池的半径是2米,直径是4米,现在你能算了吗?
(1)学生计算。(2)反馈。(3)师:你为什么计算周长用直径,算面积用半径?(4)如果用半径算周长怎么列式?用直径算面积呢?
2.知道半径或直径,我们能求圆的周长和面积。但是园林部门碰到了一个问题,人民公园里有一棵有千年古树,为了保护这棵古树,需要这棵树树干横截面的面积,树干横截面什么形状?可是又不知道它的半径或直径,总不能把这棵千年古树砍倒了去量一量,你能不能帮他们想一个办法?
(1)同桌讨论。(2)指名说说想法。生:拿一把卷尺绕树干一圈,就得到它的周长,然后就能计算了。(3)园林部门就按照这位同学的方法做了,量得树干的周长是3.14米,请你算算树干横截面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
3.我们班的同学真是了不起,一下子解决了两个难题,老师还想请你们帮个忙,愿不愿意?老师住的小区里有一块边长30米的正方形空地,最近物业管理部门准备对这块地进行改造,想在这块地里建一个圆形花坛,沿着花坛的四周修一条小路,其余的地方铺上草坪,为居民创造一个休闲的好地方。现在老师想请我们班的同学做一个小小的设计员,设计出一个绿化的工程图。
(1)学生设计。(2)学生展示设计图。(3)挑选其中的一个设计图让学生计算一下花坛的面积和小路的面积(只列式)。
【反思】
一、复习课要出“复习味”
复习课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一不留神就会上成了练习课,让学生能独立解答书本上的每一道复习题,就是教师的主要职责,于是练习——反馈——再练习——再反馈就成了我们的教学模式。学生感觉没劲难道是他们的错?
我们认为复习课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全面回顾,把零散的知识有条理地组织起来,既查漏补缺,保证知识的完整性;又融会贯通,使知识系统化。有人说:“智慧不是别的,而是一种组织起来的知识体系” 。这里所说的“一种组织起来的知识体系”,就是指系统化的知识,把在课堂分割讲授的各部分综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可以说,形成系统化的知识这正是复习的中心任务,也是复习课出“味”的地方。这种综合并不是简单地相加,而是有机地结合,着重帮助学生弄清楚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以及各部分如何统一于一个整体并在整体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所以本案例教学的重点在于知识的“梳理与沟通”,而“味道”是通过众多“厨师”的劳动才能享受到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学时间上的考虑,课前我们布置学生自己把这个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从实际情况来看,效果相当地好。每一位学生都自画了一张图,有“树枝图”、“阶梯图”等等,而图中有字有意,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将自己对这一单元所学内容做了一个归纳整理。看看这些图文并茂的学生作品,略通数学的人便立即可以知道这一单元要复习的主要内容有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圆的面积。这些图有繁有简,文字有多有少,但很明显,那都是学生思维的结晶。虽然学生不可能做得完美无缺,但他们积极主动地去做了,而且在独立完成这些图式时,不仅自我复习了这一单元的知识,而且由于是自我经历的过程,所以记得特别牢。课后我们与几位同学谈起这些情况时,他们一脸的兴奋。他们说,老师把归纳总结这一单元内容的任务交给了他们,是对他们能力的相信。在课堂上我们紧紧抓住学生的整理结果展开教学,既体现了学生的“劳动”价值,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真正成为本节课的“大厨”,教师只不过是一个“服务员”,把一道道美味佳肴呈现上来。在这一过程中,既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理解圆的有关概念、公式等,又使学生知道半径、直径、周长、面积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他们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复习的“味道”自然而然地飘散出来。
二、复习课也要讲究练习设计
当然,只“练”不“理”就象断线之珠,有“理”无“练”犹如无米之炊,复习课虽然不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但是仍然要注意练习的设计。本案例的练习主要分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的基本练习穿插在知识的梳理与沟通这一环节中进行。基本训练的安排我们考虑到两方面的因素:一是教材内容的特点,要练在知识的重点上、难点处;二是学生的掌握情况,要练在薄弱处、疑惑中。如在学生复习了半径、直径、圆心等概念后,我们让学生在圆纸片上画出来并用字母表示,又用这个圆纸片证明圆是轴对称图形,使知识落实到实处。在掌握了圆面积公式之后,让学生回忆它的推导过程,从中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知识的整理与练习交替进行,我们认为这是本节课最大的特点,不但知识的梳理过程得到体现,而且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到位,复习过程扎实紧凑,教师易于调控。
第二层次是应用发展练习。此时练习的设计我们不再局限于书本上的习题,而适当补充一些综合性、发展性的练习,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设计具有一定开放性的问题。解决此类习题,使学生在应用数学基本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来自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计算学校喷水池一周的长度和占地面积、树干横截面面积,设计一个小区的绿化工程图并计算花坛和小路的面积,学生实实在在地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实际问题,获取的难道比会解答书本上的卫星天线、自动喷灌机要少吗?
复习课并不是单纯重温旧的知识,而是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对各种常规方法的运用更加熟练,最终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充分提高。只要我们教师能少些传统,多些创新,复习课照样可以精彩纷呈。
一、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摸一摸等方式初步感知面积的含义。
2、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重要性,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形成正确的表象,并会简单应用这些常用的面积单位。
3、通过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动手能力。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理解面积的意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
三、教学难点
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
四、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课件、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片若干、小圆片若干、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的纸板、厨房和客厅的平面图。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确定目标
课件出示山东省的地图,让学生找出泰安和莱芜的位置。在地图上,泰安和莱芜哪个大?我们所说的大小是比较的什么?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面积和面积单位。
(二)自主尝试,合作交流
1、认识面积
师:请小朋友们摸一摸数学书的封面,课桌的桌面,你有什么感觉能告诉老师吗?(学生活动,并自由回答。)
师:刚才我们摸到的是物体的面,还有哪些物体有面?请小朋友们说一说。(学生回答。)
师:谁能告诉老师,数学书的封面和课桌面的桌面,谁大谁小? 总结: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可以看出物体的面有大有小,所以物体表面的大小就叫它们的面积。
引导学生进一步说出,“书的封面的面积比课桌桌面的面积小。”再从生活中举例说一说谁的面积比谁小或大。
2、创立面积单位
师:小明家最近买了新房子,星期天他们一家高高兴兴地去看新房时,小明遇到了一个问题——餐厅和厨房哪个大呢?(课件出示新房平面图。)小朋友都是乐于助人的好孩子,你愿意帮小明解决这个问题吗?请小朋友们用手中的学具以小组为单位来比较厨房和餐厅的面积。
学生动手操作后汇报交流。交流预设:
生1:我们是用小圆片来摆的,餐厅摆了9个,厨房摆了10个,所以厨房的面积大。
生2:我们是用小正方形来摆的,餐厅摆了4个,厨房摆了5个,所以厨房的面积大。
生3:我们是用最小的小正方形来摆的,餐厅摆了12个,厨房摆了14个,所以厨房的面积大。
师: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方法,这些方法都是用了不同的标准来进行比较的。这些方法中,哪种方法误差最小,最准确?
师:既然小正方形是最准确的测量单位,那为什么都是用小正方形来测量,结果却不同呢?摆餐厅的时候一次是4个,一次是12个?
通过学生的回答逐渐让学生意识到正方形的大小也要统一。(1)认识1平方厘米
在国际上就是用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作为通用的面积单位的,一个小正方形的面积就是1平方厘米。
让学生从学具袋中找出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片,描述一下1平方厘米是什么样子。再用它量量周围哪些物体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然后从生活中找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的物体说一说。
师:既然刚才我们认识了1平方厘米,请你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来测量桌面的面积。(学生意识到这样测起来太麻烦)那用没有更大的面积单位呢?
(2)认识1平方分米
师:你能说说1平方分米有多大吗?你能画出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吗?请同学们把画好的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剪下来,并写上你的名字。动作快的同学可以到黑板上贴出你的作品。
师:估计桌面大约几平方分米,然后同桌合作量一量桌面的面积。
师:如果用1平方分米的纸片来测量地面的面积怎么样?那我们应该用什么单位?
(3)认识1平方米
教师展示1平方米的正方形,然后让学生找生活中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的物体,并估计黑板的面积、地面的面积。
教师把1平方米的正方形纸板放在地上,指导活动:“如果老师想请同学们站在1平方厘米的纸板中,猜想一下能站下多少人?”(学生估计,猜想)老师指名同学上来实验,感受1平方米有多大。
(三)自主练习,达成目标。改错
课件出示小故事:“放学回家后,小马虎一家三口坐在1平方分米的方桌旁吃饭,一不小心一粒小石子把小马虎那颗1平方米的大门牙磕掉了。顿时,鲜血直流,小马虎赶紧掏出4平方厘米的手帕,捂住嘴巴往医院跑去。”
课件出示习题(一些由1平方厘米的小方格拼组出的图形。)观察思考:图形中包含了几个面积单位,它们的面积各是多少?(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有的图形面积虽然同样大,但形状不一定相同。)
(四)自我反思,总结评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0~52页,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初步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2.在实践操作和小组合作学习中,获得合作学习的经历,探索并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了解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
3.在积极主动的参与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在学会与人分享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认识、理解面积的意义,感受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初步认识并建立常用面积单位的表象,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教学难点: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体验、感受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教具准备:面积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纸片各一张。
学具准备:每组一张蓝色纸板(长:12厘米、宽:6厘米)、红色纸板(边长8厘米)、黄色纸板(长:11厘米,宽:4厘米);每组一袋学具,内有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学具若干;每个学生面积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学具各一个。
教学过程:
活动一:前置孕伏。
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回家用一张硬纸板剪一个图案,大家都做好了吗? 生:做好了。
师:有谁想到前面来展示一下你的作品?(学生展示。)
师:你做得真不错,老师能把它留在黑板上让同学们欣赏一下吗?(留下两幅作品,一大一小。)’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用自己的一双巧手和智慧做出了这么多美丽的图案,那这些图案在今天的课堂上能不能用上呢?就让我们一起来期待吧!同学们请准备好,上课。
【评析:这一片断中教师通过布置前置性的作业:用一张硬纸板剪一个图案,即为面积的学习建立了表象,也为面积的学习做了铺垫。】
活动二:操作感受,认识面积。1.感受物体表面的大小。
师:同学们,这是刚才大家展示的两幅作品,现在大家思考一下:如果咱们要在这两幅作品的面上进
行涂色比赛,谁先涂完,谁就是冠军,那你想选择哪幅作品?为什么?
生1:我想选择小的那个,因为它的面小。生2:我的想法和他一样。
师:哦,大家都在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些图形,一起看。(课件展示大小不同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平行四边形、不规则图形……)
师:这里有一些规则的图形,还有一些图形的边是不规则的,这些都是平面图形。它们有大小吗? 生:有。
师:你能举例比较一下其中任意两个图形的大小吗? 生1:长方形比正方形大。生2:圆形也比正方形大 生3:平行四边形比三角形大。生4:平行四边形比正方形也大。
【评析:从学生前置作业和课件展示大小不同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平行四边形、不规则图形出发进行教学,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有利于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学习,从中获得较为丰富的感性认识,为理解面积的含义做了铺垫。】
2.小结面积的含义。
师:我们发现了这些封闭的平面图形是有大小的。大家看:长方形(长方形闪烁一次),圆形(闪烁一次),不规则图形(闪烁一次)等图形涂色部分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也就是说这些封闭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板书:封闭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3.感受物体表面的大小。
师:除了封闭的平面图形有面积,那物体有没有面积呢? 生:有。
师:大家真善于思考。物体也是有面积的。比如:我们的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黑板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你还能再举例说明别的物体的面积吗?
生:文具盒… 生:桌子… 生:窗户… ……
师:(拿出一个皮球。)皮球有面积吗?
生1:没有。生2:有。
师:(指着生1。)来,你说说为什么皮球没有面积? 生1:它是圆圆的,不是平平的,所以我觉得没有。
师:哦,你的想法很有道理。我们再来听听别人的想法。(指着生2。)来,说说你的理由。生2:物体都有面积,皮球也是个物体,所以它也有面积。
师:对啊,刚才我们说过物体都有面积,所以皮球也是有面积的。可是皮球是圆圆的,它的面积是指的哪里?
生:就是它外面。
师:这是一个曲面。皮球外面这个曲面的大小就是皮球的面积。像数学书、黑板、皮球等这些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板书: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师:现在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下什么叫面积吗?
生汇报完后师小结面积的含义:物体的表面或封闭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板书。)【评析:通过观察、比较,获得多种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抽象出面积概念,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活动三:比较面积大小,探索面积单位。
师:既然面积有大小,我们来比较-下怎么样?每个小组的学具袋里都有红、黄、蓝三种颜色的纸板,让我们先来比较一下蓝色纸板和黄色纸板的大小。
师:大家比较好了吗?。来,请这位同学下来交流一下?
生:我们是把两张纸重叠在一起来比较的,比较的结果是蓝色纸板的面积大。师:很聪明,用重叠的方法比较出了两个面积的大小。师:大家都是这样吧? 生:是。
师:再来比较一下蓝色纸板和红色纸板。(半分钟。)怎么样,比较出来了吗? 生:没比较出来。师:怎么回事?
生:重叠法比较不出来,想撕又怕给撕坏了。师:那这种情况下该怎样比较呢?
师:有些同学有想法了。老师也给大家提供了一些小学具,大家也可以利用这些小学具试试,看能不能比较出它们的大小。
(学生合作。)
【评析:教师有意安排了两张不能直接比较大小的纸片,抓住了“那这种情况下该怎样比较呢?”这一矛盾,向学生提出: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一些小学具,大家可以利用这些小学具试试,看能不能比较出它们的大小。这样把学生置于矛盾的中心,激起了学生探究到底谁的面积大的欲望,这样设计给学生一个较为宽阔的探索空间,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师:现在有结果了吗?哪个同学下来交流一下?(学生交流。)
生1:我是用小正方形来测量的,这张红色纸板一行能摆4个,摆了4行,一共摆了16个正方形;这张蓝色纸板一行能摆6个,摆了3行,一共摆了18个正方形,所以蓝色纸板大。
师:这个同学用同样的正方形量出了大小。谁还有不同的方法?
生:我是用小长方形来测量的,蓝色纸板一行能摆3个,摆了3行,一共摆了9个长方形;红色纸板一行能摆2个,摆了4行,也是摆了8个长方形,所以蓝色纸板大。
师:你们为什么不用圆形来测量呢? 生:因为圆形摆在纸的面上,周围还有空隙。
师:看来我们要选用没有空隙的学具,还要注意选用同样的学具,也就是用统一的标准,这个统一的标准,就表示面积单位。
【评析:本活动通过学生探究、亲身体验,让学生自己发现:比较两个物体面积的大小,必须要有统一的标准,使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达到了在经历、体验中自主构建知识的培养目标。】
师:为了研究方便,人们规定了一些常用的面积单位,你们想不想知道有哪些面积单位啊?请大家拿出学具袋中最小的正方形(师同时也出示1平方厘米的学具)。人们把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规定为1平方厘米?字母记作cm²。(板书。)
师:观察一下,1平方厘米跟我们哪个手指的指甲大小差不多?(大拇指的手指甲。)你还能找出一些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的物体吗?(1分硬币、衬衫上的扣子、电灯的开关等。)和老师想得差不多,我们看看还有哪些物体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课件出示1分硬币、衬衫上的扣子、电灯的开关等。)
师:请同学们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测量一下我们数学书的封面的面积,估一估,大约有几平方厘米?
师:怎么啦? 生:太小了,没法量。师:那怎么办呢?
生:我想,有没有大一点的面积单位? 师:你们认为呢?
生:肯定有的。
师:同学们真是善于思考。长度单位有厘米,比厘米大一点的有分米。面积单位也有比平方厘米大一些的单位,是什么呢?
生:平方分米。
师:多大面积是1平方分米?善于思考的同学在头脑中肯定想象出了1平方分米的大小,谁来说说看?(学生试着说。)
师:大家拿出学具中的大正方形,这是一个边长1分米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字母记作dm²。(板书。)我们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呢?让我们一起看看吧。(课件演示电灯开关,烟灰缸,粉笔盒,光盘等。)
师:老师碰到了一个难题,我想测量一下我们教室地面的面积,可是用这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来测量太不方便了,老师该怎么办呢?
生1:用平方米。生2:用大的正方形。
师:闭上眼睛,想一想,1平方米有多大。(学生在想的同时,教师展开1平方米的大正方形。)师:睁开眼睛,与这个正方形比一比,是这么大吗? 生:哇,真大。
师: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1米,面积是1平方米。用字母表示是m²。(板书。)老师测量了我们教室的竖着摆,大约能摆8个面积是1平方米的正方形,横着摆,大约能摆6个平方米的正方形。大家算一算,我们教室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
生:48平方米。
师: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面积,还认识了常用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主要内容:面积和面积单位:(师板书课题。)
师:接下来让我们利用这节课学习的知识解决一些问题,好吗? 活动四:巩固练习。
1.测量以下三个物体表面的面积用什么作单位。(1)测量橡皮表面的面积。()(2)测量课桌表面的面积。()(3)测量黑板表面的面积。()
师:根据面积的大小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非常重要,选不好会闹笑话的。
小明就是因为粗心大意,所以写了一篇让人啼笑皆非的日记。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明写的日记。
2.小明的日记。
清晨,我从面积是2平方厘米的床上起来,拿起牙刷刷牙,吃完早饭来到学校,在100平方分米的操场上参加升旗仪式,看到鲜艳的50平方米的五星红旗飘扬在旗杆上,心里真高兴。回到50平方米的教室,坐在40平方厘米的课桌前准备上课。
你能找出日记中的错误吗?
师:哪个同学来读一下?(找一个学生朗读。)
师:大家为什么笑啊?你能帮组小明找出日记中的错误吗? 生:2平方厘米的床不对,应该是2平方米…… 师:你有什么感受?(生交流。)
师:在生活中,我们要细心观察,认真思考,可千万不能犯小明这样的错误。大家能做到吗?那老师可要考考你了。请同学们拿出老师发的练习题,填写合适的单位名称。看谁填得又快又对!
3.填写合适的单位名称。
(1)一张邮票的面积大约6()。(2)作业本的面积大约3()。(3)单人床的面积大约2()。(4)谋桌面的面积是24()。(5)黑板面的大小是4()。(学生交流。)
活动五:小结,结束全课。
方面:
一、自学,课前充分预习
前一天我给每一个学生发了预习卡。预习卡的内容分为“温故知新”“新课先知”“学具准备”三块内容,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来自己预习,也就是知识“自学”过程。课前,我再组织学生同桌之间交流预习卡,目的在于:一是交流、学习其他同学的想法;二是提出解决不了的问题。
二、群学,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
式。课上,我通过出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并组织学生进行合理分工,采用全组汇报的方式来交流学习成果。在这样的课堂学习中学生乐想、善思、敢说,他们可以自由地思考、猜想、实践、验证……得到“灵感”,而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各种方法正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学生只有在相互讨论、各种不同观点相互碰撞的过程中才能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不断得到增强。
三、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能给学生的思维以方向和动力,不善于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的学生是不可能具有创新精神的。本节课,我要求每组学生汇报完后,都要询问:“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吗?”其实就是积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这些问题在学生的头脑中自然产生,学生在独立思考、相互交流、相互讨论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满足了学生自尊、交流和成功的心理需求,从而以积极的姿态投入到数学学习之中。
四、思考,完善课堂
通过这节课,我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和今后改进的方向。
1.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
尤其要加强语言表达的严谨性和精练性,使学生一听就明
白,也为学生起到了模范作用。
2.注意引导学生准确表达
由于放手让学生叙述方法和补充,那么当学生说不到位的时候,教师要及时指导、点拨。
3.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小组整体,也要关注小组个体
尤其是学困生,要通过合作真正使其参与进来,而不是看“热闹”。这就要求组长在分工时,根据组员的能力分工,让每个同学都有事情可做,才会使合作真正有效。
(作者单位 黑龙江省建三江管局二道河农场学校)
本学期, 我在校内上了一节研讨课———五年级上册的“梯形的面积”。反思设计教学方案时的点滴想法、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种种表现, 对如何做一节“三思”的数学课终于略有所悟。
【案例】梯形的面积。在学习“梯形的面积”一课之前, 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在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时, 学生经历了数方格、把平行四边形切拼成等面积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在探索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时, 学生经历了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或者正方形, 经历了把三角形剪拼成平行四边形的过程。也就是说, 通过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的学习, 学生已经积累了将“新图形”转化成“旧图形”, 沟通两者之间联系再求面积的经验, “转化”的思想方法在学生脑海中已有积淀。在教材编排上, “梯形的面积”一课没有安排数方格的方法, 而是直接给出一个梯形, 意在引导学生主动操作, 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
环节一:唤醒思想, 方法诱导。
(课件出示:小数乘法的转化过程, 三角形面积的转化过程)
师:静静地看一看, 你看懂了什么?
生1:1.2扩大10倍就是12, 0.8扩大10倍就是8。积就是要扩大100倍。
生2:两个相同的三角形面积等于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师:我们仔细观察这两道题, 在研究小数乘小数和三角形的面积的过程中, 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吗?
生3:把小数乘小数转化成整数乘整数会更简单, 求三角形的面积时可以转化成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师:刚才的同学说到的一个词很重要———转化。当我们要研究没有学过的知识的时候, 常常把它转化成已经学过的知识。转化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在我们研究数学时会经常用到它。 (板书:转化)
环节二:充分活动, 积累经验。
师:今天我们要研究梯形的面积, 也是没有学过的。你打算怎么办?
生1:我打算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接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师:也就是说, 把求梯形的面积转化成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生2:我打算把它分割成两个三角形, 求出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再乘2就可以了。
生3:我打算把梯形分割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
师:每个同学都想一想, 你打算把梯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哪些图形。想好之后可以动手做一做, 同桌两人为一小组合作。张老师给每一小组准备了一把剪刀、三个梯形。你们可以用其中一个, 也可以用两个, 甚至三个。转化之后, 说一说, 转化后的图形的和原来的梯形有什么联系。 (每小组有三个完全一样的一般梯形)
(生小组合作……拼、剪、折、移……方法在学生的操作中发现, 思想在交流中碰撞, 自信在尝试中树立)
师:刚才张老师在观察同学们转化的过程。我很欣慰。因为你们想到的办法太多了, 有很多想法张老师也没有想到。谁来跟大家分享分享?
生1:我先量出它的高是9厘米, 找出一半也就是4.5厘米, 剪下来, 旋转上面的小梯形, 就可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梯形的上底和下底加起来是平行四边形的底, 梯形的高的一半是梯形的高, 它们的面积是一样的。
生2:我把梯形剪成了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我求出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加起来就是梯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梯形的上底, 高就是梯形的高;三角形的底是下底减上底的差, 高就是梯形的高。
生3:我把梯形剪成了直角梯形, 然后拼成了一个长方形, 用长方形的面积除以2就是梯形的面积。
师:你这个方法用来求直角梯形的面积倒是挺好的。直角梯形的面积和原来的梯形面积一样吗?
生3:不一样, 少了两个小三角形。
师:如果把两个小三角形补上会拼成什么图形呢?
生3:我试试看。 (学生在长方形的宽边那里补上两个小三角形) 我发现了, 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加下底的和, 高就是一样的,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除以2就是原来梯形的面积。
师:恭喜你, 你在不断的尝试和调整中找到了正确的方法, 你的探索非常有价值。
(我观察到:学生想到的其余方法都是多次分割, 有的甚至是不恰当的分割, 不利于探索梯形的面积公式形成过程)
师:给我一个机会好吗?我还有两种方法想向同学们汇报, 你们来看看行不行?
师:我先找到右边这条腰的中点, 左上角的顶点, 连接起来, 剪刀一挥, 剪下一个 (学生喊:钝角三角形) ;我旋转这个三角形, 和剩下的图形就拼成了一个大的三角形。孩子们, 你能看出三角形和原来梯形的联系吗?
师:刚才同学们想到很多方法, 都可以把梯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其他图形。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以下 三种方法。 (课件出示) 你会计算转化的图形面积吗?
生1:我算第一种, 用上底加下底的和乘高就求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再除以2就求出了梯形的面积。
师:说说算式。
生2:我算第二种, 三角形的面积用梯形的上底加下底的和乘高除以2就可以了, 它也是梯形的面积, 不过也要先测量出上底、下底和高。
生3:我算第三种。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梯形的上底加下底的和乘高除以2的商, 不过也要先测量出上底、下底和高。
师:能想到用测量的方法是不错的, 不过张老师今天不要你测量, 我要把原来梯形的所有数据都告诉你们, 请你们选择需要的数据来计算行吗?
生:第一个图: (4+10) ×8=112 (平方厘米) ;第二个图: (4+10) ×8÷2=56 (平方厘米) ;第三个图: (4+10) × (8÷2) =56 (平方厘米) 。
师:那原梯形的面积是多少呢?
生:56平方厘米。
师:通过刚才的转化和计算, 你们觉得梯形面积的一般计算公式是什么呢?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
生:我们认为梯形面积= (上底 + 下底) ×高÷2。
师:如果用字母S表示梯形的面积, a表示上底, b表示下底, h表示高, 梯形面积的字母公式是什么呢?
生:S= (a+b) h÷2
环节三:分层练习, 巩固运用。
我设计了如下练习三个层次的练习:
1.怎么求下列梯形的面积? (单位:厘米)
2.一个堤坝的横截面是一个梯形, 你能求出它的面积吗?
3.已知一个等腰梯形的上、下底的和是10厘米, 高是6厘米, 求梯形的面积。
学生求出梯形的面积等于30平方厘米后, 再提出问题, 这个梯形的上底和下底可以分别是多少呢?课件展示, 往左画最终会变成什么图?往右画最终会变什么图形?学生在图形的变化中体会极限思想。
课虽尽, 意未尽, 品其中成败得失, 在构建“三思”的数学课堂中我做了如下的努力———
1.教师要善思善问。学源于思, 教也源于思。在设计本节课时, 我着重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学生在建构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过程中要经历哪些思维过程?设计怎样的学习活动才能让学生真正经历数学探索的过程?学生在研究过程中要体会和运用哪些数学思想方法?
2.在最近发展区内“摘果子”。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给我们这样的启示:教师要考虑学生科学概念形成的特点, 为学生“摘果子”搭好脚手架。本节课我没有在开始就给学生梯形的上底、下底、高的数据, 让学生来转化, 同时算出面积, 归纳出计算过程, 而是分解成了三个思维层次。第一层:只把梯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 因为没有数据的困扰, 学生的思维就没有受到束缚, 得以尽情发挥。学困生也能在操作中有所发现, 在交流中对转化这一思想方法有较深的体会。第二层:先在没有给出数据的情境下说一说转化后的图形面积是如何计算的。学生可以更多地从方法上考虑如何解决问题, 而不会盲目地用数据, 然后再给出梯形的所有数据, 学生根据需要选择必要的数据计算转化后图形的面积;因为学生要选择, 思考必将更加深入。第三层:怎样计算原梯形的面积?讨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有了转化的经历, 有了计算的过程, 学生的讨论便是有理有据, 头脑里建立的梯形面积公式便有血有肉, 形象而且深刻。
3.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梯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探索中, 学生经历了想、剪、折、拼、算等过程, 激起了探索知识的积极情绪, 克服了尝试过程中的种种思维障碍, 知难而勇进。脑、口、手并用, 积累了丰富的操作活动经验, 看着满黑板都是自己的研究成果, 孩子们兴奋不已。智慧的学习是鲜活的, 有生成、有碰撞才会有智慧的火光;智慧的学习是充分的交流、深刻的共同合作。本节课, 学生操作与探索的过程都是在小组的合作中完成, 思维的火花在交流中碰撞。孩子们在“泳池”中尽情戏水, 学会“游泳”。
4.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是敢思敢想的保证。智慧的学习是自然的、民主的和平等的, 智慧的学习是畅所欲言、充分交流、才华展示的。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研究氛围, 用你亲切的眼神和孩子交流, 用坦诚的语言和孩子沟通, 用信任的态度等待孩子的发现, 有时还要用请教的姿态询问孩子。让童言无忌, 让孩子们有充分表达的机会, 哪怕说得不够完整, 说得不够严谨。让学生在尝试和操作中亲自发现错误, 改正错误。
4月23日的校本教研活动中,听了程老师执教的《面积和面积单位》这节课,程老师幽默风趣的课堂组织能力,学生快乐轻松地学习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受益匪浅。
1、在活动中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开始,教师就让学生在动手摸一摸的比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先摸一摸数学书的面,再摸一摸文具盒的面,哪个大?第二次摸一摸课桌的面书的面,第三次摸一摸黑板的面,桌子的面,哪个大?这样很好的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进行导入新课,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有利于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学习,从中获得较为丰富的感性认识,为理解面积定义做了铺垫。感知面积的内涵之后,让学生通过“观察、重叠”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又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摆学具说面积大小,体验到没有统一的面积单位不便于交流,从而自然地导出面积单位。
2、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程老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理解“面积单位”这一概念。在学习面积单位时,教师为学生准备了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图形,通过学生自己想办法比较两张纸面积的大小,让学生在操作中,充分理解测量物体面积要用统一的标准,这统一标准就是要学习的面积单位。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交流中构建知识,这样符合学生的认知探索规律,有利于学生面积单位这一知识的.形成。
3、找出生活中的单位面积物体,为学生建立表象。
在认识了1平方厘米时,教师让学生找出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差不多是1平方厘米,如指甲盖,键盘上的键等,同样1平方分米的物品的寻找,特别是1平方米的报纸的出现,让学生感受到1平方米的面积好大,并通过能站几个人来实际感受1平方米的大小,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并为学生建立了单位面积的大小,教学效果好。
【导学内容】
导学内容(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32~36页例1、例2、例3。
【教学目标】
1蹦芙岷鲜滴锘蚱矫嫱夹危理解面积的含义。
2蹦苡枚嘀址椒ū冉厦婊的大小,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蓖ü观察、操作,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具、学具准备】
大小树叶各一张,钉子板,橡皮筋,照片一张,两段绳子,。
【导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创新
教师出示春游时和学生一起照的放大的照片。
教师:同学们,这是前几天我们班春游时老师和你们一起照的照片,这是一张珍贵的照片,猜一猜老师会把它怎样?
学生可能回答:
学生1:把它放在镜框里。
学生2:把它塑封。
教师:如果给这张照片加上框,需要多少木条?这求的是什么?(周长)
如果我要想给相框配上玻璃,需要多大的玻璃?这又是求的什么呢?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
教师:等我们今天学习了面积的知识后,你们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
二、理解面积的意义
1比鲜段锾宓拿婊
教师出示两条线段,让学生观察这两条线段有什么不一样,再出示大小两片树叶,让学生观察又有什么不同?
教师:通过观察我们知道,物体既有长短之分,又有大小之分。黑板、课桌、书本、树叶、文具盒等都可以叫做物体。教师出示文具盒,让学生观察:一眼看去,我们先看到的是什么?
学生:文具盒的表面。
教师:是的,许多物体都有它们的表面,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在教室里你可以看到哪些物体的面?
学生:我看到了教室的地面、墙面,黑板面,课桌面,数学书的封面,文具盒面……让学生闭上眼睛,摸一摸数学书和课桌的表面,说一说有什么感觉?
学生1:我摸到桌子的表面光光的、平平的。
学生2:我摸到数学书的面很小,很容易摸到边沿;而桌子不容易摸到边沿,面要大得多。
教师:大家的感觉都不错,课桌的表面比较大,我们就说课桌表面的面积比较大;数学书的表面比较小,我们就说数学书表面的面积比较小。
教师:看来物体的面是有大小的,有的物体面大,有的物体面小,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物体的面积(板书:面积)。比如数学书表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表面的面积。让学生分小组相互说一说教室的地面、墙面,黑板面,桌面,文具盒面……的面积分别指的是什么?
2比鲜镀矫嫱夹蔚拿婊
教师:物体表面有大有小,那么这些平面图形也有大小吗?电脑显示4个图形,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这些平面图形中谁最大?谁最小?
学生:三角形比圆形大。
教师:对,我们可以直接地比较出三角形比圆大。让学生在纸上画出一些平面图形,用颜色涂出这些平面图形的大小。
教师:这些平面图形的大小是平面图形的什么呢?
教师: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让学生指出黑板上的平面图形的面积。
3惫槟擅婊的意义
让学生把这两方面内容概括起来说说什么叫面积。
学生: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面积。
教师:物体表面的大小叫面积,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也叫面积,所以说: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面积。(板书)
三、比较面积的大小
1币导学生用观察法、重叠法进行比较
教师:既然物体的表面有大小,平面图形也
有大小,怎样去比较它们的大小呢?让学生看一看,教室里哪些物体的表面比较大?
学生1:课桌面比文具盒面大。
学生2:黑板面比数学书的封面大。
……
小组讨论:你是用哪些办法来比较这些面的大小的?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总结:有的同学通过观察,看出黑板的面积与课桌面的面积大小差别很明显,说明黑板的面积比课桌面面积大;有的同学把文具盒面放在课桌面上重叠起来比较,发现文具盒面比课桌面的面积小。
2庇檬格子的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教师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片各一张,面积大小相差无几,让学生猜一猜长方形面积大?还是正方形面积大?
学生通过观察,是不容易看出长方形面积大还是正方形面积大的,可能有的学生会想到用重叠法进行比较,这时可让学生拿出桌上准备好的.长方形纸片和正方形纸片,动手操作用重叠法试一试看能否比出谁大谁小?学生通过操作发现用重叠法也不能比出谁大谁小?怎样才能比较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呢?出示例2的教室内两面墙上贴瓷砖的图。
教师:你能比较出这两面墙贴瓷砖部分的大小吗?
学生:由于每块瓷砖的大小是相等的,我数一数哪面墙上的瓷砖块数多,哪一面墙的面积就最大。
教师:现在你有办法比较出你桌上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哪个面积大吗?(小组讨论,抽学生汇报)
教师:对,我们可以把长方形和正方形都分成一些相等的格子,再数一数格子的个数就知道哪个图形的面积大还是小。让学生先动手操作比较桌上两片树叶的大小,再抽学生汇报比较方法。
总结:要比较两个平面或物体表面的面积大小,可以借助相等的格子数量的多少来进行比较。
3薄巴骋槐曜肌钡闹匾性
出示例3(没有分成方格的)让学生比较它们的大小。
让学生先猜一猜,图A与图B哪个面积大?
显示图A有6个方格,图B有24个方格,让学生比较,哪个图形面积大?
学生1:图B面积大,因为图B有24格,而图A只有6格。
学生2:我不同意,两个图中格子的大小不一样,我们单数格子的多少还不能确定哪个图形的面积大。新|课|标|第|一|网
通过把两个图切割后重合,使学生感受到图A和图B面积一样大。
总结:从这次比较可以看出,如果用数格子的方法进行比较,格子的大小一定要相同才能比
较出结果。
四、课堂活动
(1)在钉子板上围出你喜欢的图形,并数出你围的图形的面积是多少格?
(2)在格子纸上画3个面积等于9个方格的有趣图形(面积相等,图形的形状一样的)。
五、反思小结
【《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反思数学论文】推荐阅读: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反思11-28
《面积和面积单位》小学数学的说课稿10-30
《面积单位的认识》的教学反思06-19
《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教学反思09-21
面积和面积单位(人教版四年级教案设计)10-23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教学反思10-29
圆的面积教学反思06-04
什么是面积的教学反思06-15
圆的面积练习教学反思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