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的小学作文

2024-07-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感恩的小学作文(通用16篇)

感恩的小学作文 篇1

没有

母亲节快到了,大家一定会千方百计地感恩母亲。可是大家有没有思考过,还有那些人是值得我们去感恩的?

每天早晨,桌上总是摆着香喷喷的饭菜,这是谁所为?这就是我们的父母。他们默默无闻,劳动挣钱,养家糊口,还要照料我们。假如没有他们,我们的衣服哪儿来?我们的食物哪儿来?我们的书包、文具……一切生活用品哪儿来?父母的确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最亲最亲的人了,难道我们不应该感恩他们吗?

每天上午,当你来到学校的时候,总会看到你的桌椅整整齐齐地摆放着,是谁帮助了你?他(她)或许陌生,或许你很熟悉,

欣赏完这篇小学五年级感恩的作文,大家是不是得到许多启示呢?如果你觉得自己也跟他写的一样好,那么,就来投稿吧。

相关推荐:

关于万圣节的五年级作文:我的万圣节

五年级写万圣节作文:万圣节快乐

感恩的小学作文 篇2

一、处理教材, 注入感恩源头活水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 对教材再加工, 有创造地设计教学过程”。新课标提倡教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因此, 我们在使用手中的课本时, 要创造性地使用, 既善于利用课本, 又敢于跳出课本。我们的课堂既应包括课本内容, 又充满现实生活中的感恩内容, 才会给学生亲近的感觉, 才能将感恩教育植根于学生心中。

1. 教学内容向生活开放

教学必须让学生用心去经历, 用心去体验, 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 体验人生的美好艰辛, 体验他人的奋斗与幸福……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 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 让儿童的心灵变得敏感起来、细腻起来。现在的孩子在父母的呵护下, 拥有幸福的生活, 把父母给予自己的关怀和疼爱看作是理所当然的, 他们往往觉察不到父母的辛苦和劳累。笔者在上《我爱我的家人》一课时, 为使学生拥有自己的真实感受, 组织了“我当一天家”的活动, 让学生代替父母安排家里一天的生活, 洗洗碗筷, 整理房间。课堂上, 让学生交流这一天的感受。学生们畅所欲言, 有的说, 我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多么希望有人来帮忙啊!有的说, 父母做这些事情多累啊!还有的说, 我在拖地的时候多么希望听到一句关切的话语啊!有了这腰酸腿疼的真切体验, 那么劳动的辛苦、父母的关爱也就深深地烙在学生的情感世界里。在此基础上, 笔者再引导学生谈谈如何用实际行动来表达对家人的关爱, 同学们个个跃跃欲试。其中有个孩子这样说:“有一次我放学回家, 看见生病的妈妈躺在床上, 她叫我一个人到奶奶家去吃饭, 我就一个人去了, 现在想起来我真后悔, 当初为什么就没有问问妈妈想吃什么呢?今天我回家准备给妈妈做一顿可口的饭菜。”多么真实的心灵告白, 多么自然的真情流露, 在心灵交流的平台上, 幼小的心灵深深地感受到家人的爱是多么伟大, 回报家人的真情也就油然而生了。

2. 教学内容向社会开放

“走出教室一步, 就意味着对学科的超越:选择了一种教育, 就选择了一种生活。”学生的感恩之心不是一朝一夕能培养出来的, 要不断反复实践, 才能逐渐形成。因此, 要将课堂引导与实践结合起来, 才能变认识为行为。在教学《我的成长树》一课, 笔者开展了“调查自己成长历程”的主题活动, 课前学生采访父母, 收集儿时物品, 回忆童年趣事。课上学生带来了采访父母的录音, 出示自己的出生证、纪念币、胎毛笔、成长册, 反映自己一步步长大的经历, 进而充分感悟到长大是一个丰富的过程。以学生的直接参与学习实践代替了教师单调乏味的空洞说教, 在生动的社会活动中形成道德观念, 不断培养学生感恩的价值观。

二、开放空间, 引领感恩实践体验

“冲破课堂约束, 参与社会实践, 打破课程局限, 做到各科相互渗透”, 使品德课与其他学科, 与家庭、社会、外界进行信息交换, 成为深受学生喜欢并乐意接受的课程。感恩教育更需要让学生在一种真实的生活环境中学会分辨是非, 引发道德体验, 提高道德认知, 从而成为学生感恩之情激发的基石。

1.立足学校教育, 拓宽教育的渠道

学校不仅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场所, 同时, 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最直接的场所。因此, 我们要“以校为本”, 在学校中的各门学科、各项活动中渗透感恩教育。

(1) 在校园文化中渗透。每个学校都有属于自己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感恩教育是我校的德育特色, 我校突出“心存感恩, 至诚致远”的主题, 开展了以“感恩父母, 感谢老师, 感谢同学, 感激祖国”为主题的感恩教育。学校在运动场的长廊上, 设计以感恩为主的古今中外人物图片和以故事为主的连环画, 如孔融让梨, 诗人孟郊的作品《游子吟》等;在教学楼的走廊上, 我们设计了感恩语录墙……感恩教育特色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熏陶,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 与大队活动相结合。为了引导学生感受传统“孝”文化的魅力, 让学生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汲取精神营养,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校每年在重阳节都要组织举办“我们的节日——重阳节”中华经典诗词诵读比赛活动。其内容为诵读国学经典、诗词和吟诵有关重阳节的诗词和历代尊老爱老的经典诗篇。活动形式灵活, 内容丰富, 有声有色。为了大力宣传敬老孝老道德模范事迹, 在全社会弘扬尊老敬老的良好风尚, 我校在学生中开展了一次“我给爷爷奶奶写一封信”的活动。各班级积极响应, 同学们热情很高, 全校共征集到书信800余封。教导处对书信进行筛选, 办出三幅宣传板面。书信活动使广大学生学会了感恩, 学会了做人, 切实以实际行动回报父母亲。

诸如此类, 由于学校对此项活动高度重视, 做到了认真部署, 精心安排, 活动内容充实, 形式灵活, 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品德教师也以此项活动为契机, 参与其中配合学校共同过好传统节日, 丰富了校园文化, 感恩之氛围非常浓厚。

2.配合家庭教育, 培养感恩的习惯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生活向学校提出的任务是如此的复杂, 以致如果没有整个社会, 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的教育学素养, 那么不管教师付出多大的努力, 都收不到完满的效果。”他认为, 学校教育要实现促进学生“和谐全面地发展”, 离不开“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的密切联系和协调一致的配合。我们要将感恩教育延伸到家庭, 将感恩习惯的养成贯穿于学生的整个生活, 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感恩习惯。如在一年一度的“三八妇女节”到来之际, 全体学生在少先队大队部的倡议下, 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感恩三八节”活动。为了使活动有效进行, 大队部取得家长的积极配合, 充分发挥家校合作功能以提高活动效果。

3.参加社会实践, 促进知行统一

新课程教育理论告诉我们, 学校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惟一场所。教学要始于课堂, 走出课堂, 融入复杂社会。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学生的思想与行为之间, 有一条小小的鸿沟, 需要用实践把这条鸿沟填满。”这也就是说, 我们可以把学生的学习空间延伸到社会实践中去。在品德教学中感恩教育也是这样做的。如在教学《家人关怀我成长》一课的过程中, 笔者努力打破教学场地的限制, 拓展教学阵地, 使“孩子们的成长足迹”不再禁锢在小小的教室里, 使教学不再限于教室、校园和单一的教材里, 而是与家庭、社区乃至社会合作。笔者尝试把教材与学生的家庭教育资源紧紧结合起来, 课前, 孩子们认真收集小时侯用过的小物件, 与家人共同回忆家庭趣事。课中, 把孩子们的“家长”通过录像短片形式“请”进了课堂, 孩子们在课堂里见到自己的爸爸妈妈亲切的面庞, 听到那感人的有关自己成长的故事。在充满温情的家庭氛围中, 情感得以充分激发, 亲情得以充分升华。课后, 指导学生根据制定的计划回家实施。根据教学内容开放《品德与社会》课堂时空, 把课内外联系起来, 把校内外沟通起来, 从而使教学在广阔的生活空间中拓展和延伸。

小学生感恩教育的途径 篇3

一、小学生缺少感恩教育的原因

1、家庭教育方面

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儿女的爱是最无私和博大的,他们不仅为孩子创造了养尊处优的生活条件,更为他们提供了众星捧月的生活氛围,只要孩子过的好,父母甘愿付出一切。从而养成了孩子对现有的条件不珍惜,只顾一味地索取,使孩子对父母的爱已经麻木了,也使他们漠视亲情、缺少爱心、缺乏责任感等。在高度重视精神文明的今天,父母应教育子女知恩图报,从小培养孩子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2、学校教育方面

近几年来,在高喊素质教育的同时,却仍旧以学生分数、升学率来评价学生、学校的优劣,所以,教学远远重于育人,德智体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成了一句空话。感恩教育本是德育的重要内容,却很难实质性地进入教育教学范围,这对小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造成了极大影响,使孩子们情感教育上的漏洞更大了。另外,德育教师不但数量少,还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使得德育成了喊喊口号。

3、社会方面的不良影响

在西方国家,无论贫富贵贱的孩子,在年满18岁后,都是以向父母伸手要钱为耻,而中国的学校和社会却没有给学生提供足够多的独立机会,使得学生向父母伸手当作“理所应当”,感恩无从谈起。另外,由于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金钱和利益的权衡、自私与自利的贪婪,使感恩意识已经淡化到匮乏的状态,从而侵蚀着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吞食着人们的良知,给小学生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这样的环境肯定是不利于青少年的成长。

二、加强感恩教育的措施和途径

1、转变观念,改革教育成绩评价体系

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改革教师的评价体系,把教师的品德和推行德育的业绩纳入考核体系,作为重要指标进行评价,在德育工作中,确立感恩教育的核心价值。

2、改善育人环境,为小学生营造一个充满爱心的世界

教育环境包含物理环境、心理环境、人文环境三个层面,而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构成了学校的精神文化环境,它对小学生的成长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营造一种积极向上、丰富博大的校园环境,是实施感恩教育的前提,而缺少对教育对象起码的理解、平等、宽容是德育的一个盲点,只有在学校生活中形成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平等、宽容,确立师生的平等关系,而不是命令和服从,才能让小学生在一种自由、变化、动态的关系中潜移默化受到教育,感恩教育的开展才有教育环境作为基础。

3、把感恩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习一些诗文名篇,对小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让学生懂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历史由来、唐代孟郊的《游子吟》中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毛泽东的《给徐特立老师的一封信》、朱德元帅的《我的母亲》……这些篇章是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范文,结合古今感恩教育的例文,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形式多变、内容丰富多彩的感恩教育。

在学校教育学生不乱仍纸张、果皮……,了解值周生的辛勤劳动;刻苦学习,认真完成作业,积极进取,戒骄戒躁,报答师恩;不乱花钱,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报答父母之恩……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却能唤起学生的感恩情结,在孩子的心里播下爱的种子。以各种感恩故事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给学生以心灵上的震撼,拨动学生的心弦,逐步唤起学生的感恩意识,并成功将之转化为实际行动。

4、在社会上开展感恩教育,提高公民思想道德水平。

(1)重视整合社会资源,构建全方位的工作体系。

现在的小学生生活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各种社会现象、思想观念和文化差异都会影响他们的成长。因而,感恩教育不单是学校的事情。事实上,仅靠学校来教育规范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是不够的,也是不现实的,全社会应该共同关心和支持学生教育工作,积极形成合力,努力形成一个校内外协调一致,点面结合,纵横交错的多层次、多侧面、全方位、立体化的教育工作网络模式,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起来,给学生营造情感教育的良好环境。

(2)注重建立学生自律和他律、激励与约束有机结合的长效机制。

广大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有时被管理的对象。学校对学生加强管理既是教育规律的要求,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在帮助学生形成自律和他律、激励与约束长效心理机制的过程中,着眼点要与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发挥广大学生的内在潜能,激发他们的自律意识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制定规章制度,规范他们的学习、生活和行为,促进他们自觉遵守各项制度和社会公德,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各职能部门密切协作形成推广合力。

宣传部、文明办、教育局、共青团等部门应牵头成立领导小组,落实工作责任,加强对感恩教育的引导。各职能部门要联合行动,把感恩教育落实到思想政治工作之中,要加大宣传力度,扩大感恩教育的范围,使感恩教育具有更大的社会影响力。各单位及社会团体、厂矿、企业更要加大感恩教育的引导,形成“感恩”的社会氛围,在文明中创建和谐。

感恩是一种美好的情感,是人性和人的高贵之所在,感恩收获恩泽,让我们心存感恩,一起感恩,感恩的人才会欣赏到人生路上最美丽的风景。

感恩的小学作文 篇4

我感恩的是我的语文老师,从我一年级到如今,一直陪着我,我今天的诸多成绩离不开老师的谆谆教诲。

想当年,我初入学校,还只是一位语文菜鸟。可一开始上课,我的语文水平像坐飞机一样上去了。老师那生动的语言,有趣的讲解,使我比幼儿园时更加专注地听课。

曾有几次考试考得不理想,成绩出来后,老师把我叫到了办公室,垂头丧气的我以为会迎来一顿批评。到了办公室后,老师不但没有责备我,而是鼓励我:“这次试卷有点难,老师相信你下次一定会考好。”果不其然,下次考试我考了高分,我又恢复了斗志!

在老师的努力培养下,我成了同学们眼中的学霸,家长口中别人家的孩子。这时老师则提醒我:“优秀了,也不要骄傲;失败了,更不要气馁。”于是我谨慎地在学习道路上前行,既没有被胜利冲昏了头,也没有被失败挫了斗志。

我从小有一股不服输的劲,非胜利不可,这种性格常常让我吃苦头。老师说:“有人胜过你时,要虚心向他(她)请教,取长补短,才会有好收获。”得了老师的教诲,我恍然大悟,从此不再好胜,对人对事都变得心平气和。

我虽成绩好,却几乎没有什么朋友,只好请教老师。老师又让我多参于别的同学活动,不让同学觉得你高高在上。于是,我变得亲民了起来。

每年的语文竞赛,我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别人问我是怎么做到的?我笑着说:“是老师的功劳,要感恩老师呀!”

感恩母爱的小学作文 篇5

在我很小的时候,妈妈教我用勺子和筷子吃饭,教我扣纽扣、系鞋带,教我做人的道理。那时候,妈妈既要操劳家务,又要上班。每天帮我洗漱,我睡在床上,妈妈则在床边给我讲故事,直到我进入梦乡。每天如此,无论多晚,就算我已经入睡,妈妈也在床边看着我。直到深夜,便又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了自己那间潮湿的小阁楼。那时的我还是一个幼稚的孩子,妈妈把她的小手帕送给了我,奶奶想把手帕洗一洗,我连忙说;“不洗,不洗,上面有妈妈的味道。”呵,也许这很可笑,可是我还小,既不会用优美的词汇来表达我对妈妈的想念,也不会给妈妈唱动听的歌谣。

我渐渐长大了,学会了嗑瓜子,妈妈买了一袋瓜子,我自己吃了一会,突然,我突发奇想:把瓜子仁磕出来留着给妈妈吃,我自己只需尝瓜子壳的味道就行了。我嗑了许多,瓜子仁嗑的像一座小山,正巧这几天妈妈不在家,我左等右等还是没有等到妈妈,我非常沮丧。“我把瓜子仁包在纸里收起来,等妈妈来了我再拿给妈妈吃。对,就这么办。”我高兴的想,等了好几天,终于可以拿给妈妈吃了,可打开纸包瓜子仁已经犯潮了,妈妈笑着对我说;“我女儿长大了,可别忘了瓜子仁会坏掉,那时候的我是那么天真,可我永远也不能回到那个时候了。

我妈妈教给我很多东西,可终究有一天她会渐渐变老。会变得老眼昏花;可能已经忘了怎么系鞋带、扣纽扣;忘记了怎么用筷子和勺子吃饭;忘记了自己说过的话,忘记自己教会了我做人的道理,甚至有时会说你是谁?我现在是很讨厌妈妈的唠叨。可在想一想,等妈妈老了,已经忘记了教育我的话,我就在也不用听妈妈的唠叨了。可那时,世界会一下子清静了很多,没有了妈妈的唠叨声,我能习惯吗?在我困倦的时候,再也不能躺进妈妈温暖的怀抱,我真的能习惯吗?

感恩爸爸的小学作文 篇6

还记得有一次我刚放学背着那沉重的书包,心想这要是有人来接我该多好啊。这是我看见前方有一个熟悉的身影,啊,那是爸爸,我跑过去冲向他的怀抱。我问他今天怎么有空来接我了。他说‘见天下班早所以来接你’实际在爸爸百忙中抽出一点空来陪我已经很不容易了,我被那沉重的书包压的有些喘不过气了,我想为什么爸爸不像母亲那样接过那沉重的书包。这是我想难道爸爸不爱我了,他怎么连问都不问一句,这时候的我有些伤心。正在思考中的我听的一个很好的意见,哦原来是爸爸说要去理发,我毫不犹豫的说好啊。

在理发师的热情服务和不用自己动手的情况下我的心情渐渐地好些了,我的头发剪完了但爸爸还没剪完我就走到爸爸理发的位置,令我惊讶的是爸爸头上的白发,爸爸这白发让我有些惭愧。因为爸爸这白发让我想起了爸爸的辛苦付出晚归的忙碌和自己的不懂事还抱怨着抱怨那,而没有想到爸爸工作一天的劳累。

爸爸为我们付出的太多他的爱虽然不像母亲那样的细致,但他的爱大如天,宽如地,高如山但他在我心理的分量是无法估量的,更无法对比,因为他在我心中永远是最伟大的人。

小学生感恩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篇7

一、感激父母养育之恩

1. 开展征文活动。

学生每人写一篇“亲情作文”, 校内评比。让学生写有关“我的父亲母亲”“写给父母的话”“我和父母在一起”“父母的相册”等主题作文。

2. 布置爱心家庭作业。

送父母一句温馨的祝福;给父母讲一个开心的故事;给父母过生日, 赠送亲手制作的礼物;给父母捶捶背、打一盆水洗一洗脚;我为家里做四件家务:打扫卫生、叠被、洗碗、洗衣物。

3. 举行主题队会。

如, “算算亲情账, 感知父母恩”等, 将自己的学费、生活费、交通费、零花钱等支出加起来, 算出家长为自己的花费;计算学习投资的成本;假定自己毕业后的收入, 计算自己大致需要多少年才能回报父母。

4. 为父母过节。

逢母亲节、父亲节, 给父母过节, 向父母说一声谢谢, 道一声辛苦了;为父母送上一个温馨的祝福。

5. 坚持每周为父母端一次洗脚水, 并对父母道一声:

您辛苦了!

6. 开展“爸爸、妈妈, 您们辛苦了”为主题的一

封家书活动, 要求每一位在校学生以此为题, 给父母写一封信。

二、感激老师的培育之恩

1. 举行演讲比赛。主题为“人生路上的领路人———感谢您, 老师”。

2. 开展“六个一”活动, 即, 写一封信, 谈一次

心, 做一张贺卡, 献一束鲜花, 提一个建议, 表一个决心, 让学生向老师献真情。

3. 教师节帮老师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道一声“老师辛苦了”, 组织“感谢师恩”感恩贺卡制作大赛。

4. 组织手抄报比赛, 如办“我爱我师”主题手抄报等。

三、感激他人的帮助之恩

1. 开展“同学如手足”主题作文比赛, 感激同学间的爱心相助。

2. 我为同学做一件事。

3. 回忆对自己帮助较大、恩情较大的1~3个

人, 通过一封信、邮件、电话、互联网等通讯工具, 表达自己的感恩心情。

四、孝心教育渗透到品德及其他学科

科任教师利用本学科教材内容, 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孝心教育。在语文、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地方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中进行渗透, 结合“我的一家人”、“家人的爱”、“我为家人添欢乐”、“我爱我的家”、“让爷爷奶奶高兴”等内容延伸到课题研究上来。在课堂中渗透孝心教育要注意把握“四性”, 即渗透准备注意针对性, 渗透过程注意自然性, 渗透方法注意灵活性, 渗透效果注意持续性。

五、社会实践调查

1. 调查父母的一年收入和劳动时间。

让学生充分了解家长挣钱的不易和劳动的艰辛, 养成学生珍惜劳动成果、热爱劳动的良好品德。

2. 调查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长辈一星期的生活作息时间, 了解他们以前的工作与生活情况。

以提高学生尊敬老人、孝敬老人的自觉性。

3. 利用双休日调查附近70岁以上老人的生活

状况, 了解他们的吃、穿、住、行, 了解他们的生活来源, 了解他们的精神生活等。

六、建立孝心教育家校联系卡制度

小学德育中感恩教育的价值分析 篇8

关键词:小学;感恩教育;价值分析

G621

引言

我们所说的感恩,其实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个人的处事方式。感恩作为我国一项优良传统,首先是和其个人道德素质有很大关系的。如果一个人不懂得感恩和回报,是会被人们在道德上所谴责的,也會遭到人们的排斥。所以,如果社会上缺乏了感恩之心,这个社会也会变得冷漠,变得没有温暖。所谓的感恩教育,就是能够通过一些理性的教育和感性的教化,将关爱之情和对感恩的认同感传递出去,在个人的人格上,以及其价值观上能够得到升华。

现阶段,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难免会出现溺爱、放纵的教育模式。导致现在的孩子在思想上还是行为上都过多的以自我为中心,在关爱上、回报等意识上严重缺乏,这是和道德教育脱不了关系的。而在学校中,对学生在思想意识引导上和教育培养上都是具有一定责任的。因此,在小学中实行感恩教育,去引导小学生健全人格以及良好美德的形成都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一、感恩教育在小学德育中的基础地位与重要价值

(一)感恩教育与责任感培养

只有具备感恩之心,才能更好的回报社会、帮助他人。所以,感恩是一种奉献精神,也是一种责任。在小学中对学生展开感恩教育培养,可以让学生更深的体会到家长的和教师的辛苦,能够让学生清晰的了解到其所收获的关爱和期望,能够增加其个人责任感和对社会的责任。而在小学阶段对学生实施感恩教育也是美德教育重要的一部分,可以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因此,在小学阶段对学生实施感恩教育,和美德教育具有重要关系。

(二)感恩教育与人格塑造

首先,懂得感恩的人必然是具有健全人格的。而很多家长在学生的教育问题上都存在过于溺爱的情况,至少很多学生在生活上都未体会到父母的艰辛,也缺乏自强自立的空间。这样对学生在步入社会以后的人际交往都会产生严重影响。而在小学阶段对学生实施感恩教育,就是为了能够引导学生去了解父母的艰辛,明白父母的不易。也能够对生活中所出现的一些负面事件有正确的心态去处理,为学生以后在社会中的人际处理和社会交往奠定基础。也能够在感恩教育中,为小学生塑造良好的人格。

(三)感恩教育与生命教育

感恩教育和生命教育是分不开的。只有对学生在教育中能够正确的善待生命,在心态上、人生价值观上能够积极向上,才可以更好的开展感恩教育。首先,在生命教育上要引导学生懂得生命的重要性,只有学生有这方面的意识,才会懂得父母给予生命的不易,社会保护生命之情,才会懂得感恩;其次,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和感恩教育,对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互亲互爱都是非常有帮助的。只有两者教育相互结合,才能将生命教育更好的深化到对学生的感恩教育中去。

二、在小学德育中实现感恩教育的途径分析

(一)感恩氛围的营造:识恩

在社会中还是非常缺乏感恩意识的,其原因是非常复杂的,所涉及的因素也是繁多的。就国内的学生来说,和其家庭教育以及学校教育在感恩教育上缺失是有很大关系的。在学校中,往往较为注意学生基础课程教育以及在教学上的评估等,而在对学生美德教育上则比较忽视,只是在形式主义上过多倾向。虽然新课改的实施在小学生的德育教育上得到较大改善,但是教师在教学方式上和教学手段上还是延用之前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思想上也并未得到改变。很大程度上就影响了学生德育教育的开展,对感恩教育也产生较大影响。在学校中,如果想把感恩教育渗透到学生在校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么就要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利用各种机会去实施感恩教育。比如,学校可以将一些感恩教育的真实故事和一些著名感恩的典故编写成课外读物,或者定期在学校开展感恩教育演讲活动。通过这样的方式,将感恩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思想意识中,能够为深入的开展感恩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二)感恩层次的深入:感恩

在学校中所创造了感恩理论基础之后,就可以在学校中全面的推广感恩教育活动的开展。比如,在班级中,可以进行小组的划分,在小组的交流和沟通下,去进行感恩活动的演讲。或者是由教师主持,去开展班会等方式;也可以在学校开展课外的感恩活动,将学生所知道的一些感恩事迹进行整理和总结,在全校感恩主题活动中可以将故事讲述出来。或者是在学校中组织感恩作文写作竞赛等等,都可以增加学生对感恩的意识。但是在对学生的感恩教育中,教师不可以对学生过于强制性实施感恩教育,避免学生反感情绪的出现。

(三)感恩价值的升华:施恩

对学生实施感恩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希望学生能够将感恩行动付诸实际。所以,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感恩意识之后,在其思想意识上也会具有一定的情感意识。可以通过一些感恩活动的开展,来将学生的感恩意识付诸于实际行动。比如,学校可以定期组织一些社会公益活动,如向贫困地区的学生捐赠、去孤儿院、养老院进行服务等等;其次,也可以鼓励学生向自己的父母、教师、朋友等去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通过这种方式去将学生的感恩行动变成其习惯,以此促进学生德育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段亚梅.感恩教育之体会[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2):52-56.

[2]秦忠利.也谈小学生感恩教育的有效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4(01):74-78.

感恩的心小学六年级感恩节作文 篇9

苍鹰感恩蓝天,因为蓝天给予了他飞翔的天空;鱼儿感恩大海,因为大海给予了他翱游的空间,我感恩我的妈妈,因为她为我付出了太多太多。有一件事,就像一颗最亮的星星,闪烁在我记忆的天空。昨天下午,我和妈妈在县委广场上运动,天气十分晴朗,空气十分清新,我和妈妈一边走一边说话,可天有不测风云,刚才还晴朗的天空顿时乌云密布,下起了大雨,不一会儿就浸湿了全身,我们想坐车回家,可是车上都有人,再这样下去,我们就会感冒的,妈妈这时看了一下天,接着就毫不犹豫地把她的外套披在了我的身上,我问妈妈:“你不冷吗?”妈妈笑着对我说:“孩子,妈妈不冷,你不冷我就放心了。”那一刻,一股暖流涌上了我的心头。终于,来了一辆出租车,一回到家,我和妈妈就像两只落汤鸡一样。

妈妈咳嗽了两声,我便知道她一定是由于把外套给了我而太冷,所以感冒了,我急忙让妈妈去诊所打针,可妈妈却说:“还打什么针啊,一会儿就好了,你不感冒就没事儿。”从那一刻起,我就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长大以后好好报答妈妈。

朋友们,请你带着一颗感恩之心,投入到生活之中,你会发现:值得感恩的事儿太多,太多,我们是多么幸福!

感恩的小学作文 篇10

在《找准人生的北斗星》中,我们可以准确的看到那些人的爱心。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许多人的爱心。我们也可以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的爱心,学习他们的善良,不少的人为了一些小事而打打闹闹,可是《找准人生的北斗星》中却记载着许多的好人好事。

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为社会作出贡献。如:帮家人减轻负担、保护比我们弱小的小朋友,等等。这些都是为社会做出贡献。别以为这些微不足道的事不算什么,其实我们能够做到这些也是在为社会做贡献。这些事情可能会让你得到别人的回报。

感恩,如沁人心脾的甘泉;畅饮甘泉,我们的内心变得澄澈而又明亮。

感恩,如清新柔媚的海风;感受海风,我们的内心变得博大而又宽广。

感恩,如晶莹灵逸的白雪;欣赏白雪,我们的内心变得安静而又平和。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 篇11

一、感恩教育的内容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所表现的“恩”是丰富多彩的,有自然之恩、父母之恩、祖国之恩、社会之恩等。

1、自然之恩

大自然不仅保证了我们生存的物质条件,还以壮丽秀美的山川哺育我们的精神。如,《只有一个地球》告诉我们生我养我人类的是地球母亲;《黄河魂》能让我们心潮澎湃,壮怀激烈;《桂林山水》、《秋天的雨》能让我们心灵小憩。

2、父母之恩

“哀哀父母,生我够劳”,天大地大不如父母之恩大。教科书中多角度表达父母之恩,如《怀念母亲》中作者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那是一张饱经风霜的脸,满头银丝,弯弯的鼻梁,嘴唇上布满了道道裂痕,从她那满脸的皱纹,含着几条血丝的眼睛里,我们仿佛看到了她经受过的痛苦与磨难。

3、祖国之恩

祖国是具体的,祖国不仅是疆土,还有文化和她的万千子女。我们不仅要从描写祖国各地风景的文章中感知祖国的地大物博,更要从民族文化中感知祖国的博大精深、丰富底蕴,从祖国的优秀儿女特别是在祖国危难时刻为祖国而献身的英烈中感知祖国的凝聚力和无尽的恩情。《十六年前的回忆》、《狼牙山五壮士》等课文能让我们感知英烈们的爱国之心、民族之义。

4、社会之恩

我们要把学生培养成爱社会、爱人类的社会人,培养学生博大的胸怀。我们要引导学生,从《画杨桃》等课文感受师恩,从《她是我的朋友》等课文感受友恩,从《尊严》等课文感受陌生人之恩。

二、感恩教育的价值取向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要在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感恩的价值观。

1、感恩首先要“珍惜生命”

珍惜自己的生命,对大自然、对父母、对祖国、对社会都是一种感恩的表现。每个人来到人世间都只有一次,“珍惜生命”是对大自然的最好的回报;父母含辛茹苦养育我们,就是希望我们长大成人,一生平安,“珍惜生命”是对父母的最好的报答;祖国和社会为我们提供健康成长的阳光、土壤,“珍惜生命”是对祖国、对社会最好的回报。“珍惜生命”就是要爱惜自己的身体,滋养自己的精、气、神,就是要远离危险,包括交通违章、吸毒、艾滋病,还有各种犯罪。

2、感恩就是要勇于承担责任

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感恩教育要渗透承担责任的教育。感念父母之恩就要孝敬父母、听父母的话,不让父母为自己的成长过分忧心;感念祖国之恩就要报效祖国,为建设祖国、保卫祖国作贡献,在祖国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遭受威胁时,要挺身而出,甚至不惜献出宝贵的生命。这和珍惜生命的教育不是相互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珍惜生命教育不是苟且偷安的教育,“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舍生而取义”,是古人早已都明白的道理。

3、感恩就要学会和谐相处

感念自然之恩要形成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要学会和大自然和谐相处;感念社会之恩要学会和不同性格、不同阶层、不同文化背景等的人相处,做到人际关系和谐。

三、感恩教育的策略与方法

1、从信息筛选中“知恩”

感恩的前提是知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文章特点,引导学生筛选信息,明白要感“谁的恩”、感“什么恩”。表现大自然之恩的,一般是写景的记叙文或说明性质的文章,要引导学生抓住景物、事物的主要特点,从中感知大自然之恩。写人记事的文章,要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特点或事情的意义,感知父母之恩、祖国之恩、社会之恩。

2、在情感体验中“感恩”

没有情感体验的感恩教育是肤浅的。只有通过情感体验,才能让学生对感恩有刻骨铭心的记忆。适宜进行感恩教育的课文,大多文质兼美,在朗读中可以体验恩情和深深的感激之情。因此,在初读、熟读课文、达到知恩的目标后,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对表现事物意义的课文,我们要引导学生深入思维,在思维中深刻认识事物的意义、体验恩情的深广。《向往奥运》一课,通过理解举办奥运会的意义,能更加激发民族自豪感。

3、通过倾诉情怀到“报恩”

从文本入手,学生已经知恩、感恩,还要做适当的拓展,让学生通过写、说表达心声,把情感升华到报恩和施恩的层面。主要方法有:①保持角色诉情怀,如教学《向往奥运》,可以“我为奥运添光彩”为话题,引导小练笔或进行说话训练。②深入角色诉情怀,如学习了《怀念母亲》一课,我让学生写写“季羡林母亲的面影是怎样的?”你想说点什么?③ 變换角色诉情怀,如《穷人》的拓展教学,“假如你是西蒙的孩子,醒来后你会说什么?”

中小学合唱艺术中的感恩教育渗透 篇12

音乐是最擅长情感表达的艺术, 在启发思想、感化心灵上是其他艺术无法取代的。合唱作为中小学着重开展的一项集体艺术活动, 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它能培养学生的自制力、合作能力、协调能力等。这种普及性高、参与性强的艺术活动, 有助于感恩教育, 不仅因为合唱培养了学生的众多能力, 也因为一个人的感情会牵引着其他人的感情, 以合唱音乐为桥梁, 在统一、融合的音响中交流感情, 形成共鸣。

中小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处于形成阶段, 正是感恩教育的最佳时机。那么, 如何在中小学合唱活动中渗透感恩教育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明确主题, 选择感恩题材的作品

合唱活动是要演绎作品的, 不同的作品带给学生不同的情感体验, 选择感恩题材的作品, 让学生在训练和表演中感受作品的主题思想。

1. 感恩父母:《游子吟》《好爸爸, 好妈妈》《我想念你, 妈妈》等。

2. 感恩老师和朋友:《啊, 老师—妈妈》《飞来的花瓣》《我们是朋友》等。

3. 感恩社会和祖国:《彩色的中国》《大海啊故乡》《我的根啊在中国》等。

4. 感恩大自然:《我们的田野》《山野间》《美丽的夏牧场》等。

还有一些歌曲如《相信爱》《Can you hear me》《生死不离》《You raise me up》《我心歌唱》等, 这些歌曲没有具体的感恩对象, 但是旋律动听、歌词易懂, 唱起来能打动自己、感染听众, 能体会到友爱、信念、无私的情感, 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二、以学生为主体, 体验式训练

造成中小学生缺乏感恩心的原因之一是学校的说教式教育, 学生在“填鸭式”的教育下被动接受大道理, 在作文中可以胡乱编出感人的故事, 但现实中却恰恰相反。合唱团训练作为一项课外文艺活动, 轻松灵活, 受学生喜爱, 但在训练时, 也要避免指挥的专制, 即便专业技能是基础, 但是如果重技术轻情感的话, 合唱将成为乐谱的扫描仪, 是无生命的。因此, 指挥要多思考激发学生情感的训练手段, 自己成为引导者, 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体验者。

训练中将父母、老师、朋友等角色引入其中, 回归生活。为了让学生避免大声喊唱, 可以将轻声比作妈妈哄宝宝睡觉时的柔和;练气息时, 引导学生将自己比喻为一棵有根的树, 根一直往土里长, 树才能长高长大, 才会引来小鸟安巢。在老师的引导下想象画面, 帮助学生体验情与声的结合。

排练前要对作品的相关文化、思想主题进行了解, 指挥可以引导合唱团员谈谈对作品歌词的理解, 讲讲自己真实的故事, 从而可以自然地融入到作品角色当中。作品成形时, 组织学生交流演唱心得, 这样有助于学生抒发及表达情感。让情感的交流贯穿于排练和表演, 引导学生体会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感受爱、表达爱。

另外,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尝试生态式的训练。合唱团的活动不要仅限在音乐厅演出或比赛, 组织合唱团春游、夏令营等活动,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 在独立的过程中促进朋友之间的友谊、与老师之间的师生情谊。合唱团甚至可以走进社区、养老院、孤儿院以及特殊学校, 甚至是偏远山区, 为特殊的人群带去合唱, 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于平常的生活, 这比老师举几百个例子要真实得多, 学生会在演唱和交流中感受到自己的幸福感, 从而对自己的现状知足, 同时对别人产生同情心。

三、拓展合唱教学形式, 培养感恩表达能力

合唱团是促进学校合唱艺术专业化、社会化的平台, 而合唱团的人才来自于音乐课堂上挑选出来的优秀学生, 学校应该以合唱团为轴心, 拓展教学形式, 将感恩教育辐射到教材中的合唱教学以及班际合唱。

在班际合唱中设定感恩主题, 除了学习教材里的歌曲, 补充教学内容, 在母亲节、教师节、国庆节等节日举行班级或年级音乐会, 甚至是学校音乐会, 让学生从中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

除了班际合唱, 笔者在实践中发现亲子合唱是一种促进感情、激发学习积极性的好方法, 老师布置家庭作业给学生和家长, 对简单歌曲进行合作, 不一定有完整的声部, 重在亲子交流的过程。这样一来, 学生教父母唱歌, 父母给学生讲述相关道理, 在为生活奔波之余, 也有了与孩子相处的机会, 从而让学生感受到父母之爱。学期末举行亲子合唱汇报演出, 让学生体验与父母一同歌唱的快乐。

四、以身为范, 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

教师这一形象是用人格铸造的, 也是用人格影响学生的。学生善于模仿, 他们会留意老师的穿着打扮和言行举止, 因此老师的示范显得尤为重要。能否激起合唱团的孩子对感恩情怀的共鸣, 最重要的角色就是担当领导者的指挥, 学生习惯了在训练中观察指挥的每一个手势和眼神, 这种被学生全身心关注的焦点胜于其他科目的老师, 在学生看来指挥说的话就是至高权威。因此, 指挥首先要学会感恩, 感恩自己的父母、妻子或丈夫, 感恩国家和学校, 感恩学生的家长, 最重要的是要感恩学生、感恩音乐, 因为有了学生我们才成为一名教师、实现自身的价值, 因为有了音乐, 我们才如此善良可爱, 才能感受到至爱至美。每一位中小学合唱团的指挥们应该省视一下自己, 在人格上是否对学生产生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综上所述, 中小学的感恩教育是势在必行的, 合唱艺术可以丰富学生的内心情感, 深化对感恩的认识, 培养学生的感恩表达能力, 正如柯达伊所说:“合唱是非常重要的, 由集体的努力所完成的音乐作品和带来的愉快, 培养了高尚品格的人, 这种价值是无法估量的。”以上只是笔者从合唱指挥角度挖掘的一些方法, 更需要中小学一线教师的努力探究和创造, 用合唱感化孩子的心, 让其成为心怀感恩的人。

摘要:当今中小学的感恩教育严重缺失, 重塑感恩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合唱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 也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本文将着重阐述中小学合唱艺术中渗透感恩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说明合唱教育是感恩教育的一个极佳途径。

关键词:中小学合唱,感恩教育,渗透,方法

参考文献

[1]杜海平.中小学感恩教育的缺失与重塑[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9.10.

[2]邵珠玲.感恩教育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1年第1期.

[3]冯矿伟.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感恩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文学教育.

[4]张彩霞.感恩教育, 我是这样解读的[J].科技信息.

[5]蒋艳.浅谈音乐教学中的感恩教育[J].德育天地.2011.6.

[6]汪珏.浅谈童声合唱对少儿身心发展的积极影响[J].黄河之声.2008年16期.

[7]滕缔弦.素质教育的几家途径——简述童声合唱的意义和作用[J].音乐与表演.

[8]邵凌春.童声合唱对儿童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意义.大舞台.

[9]刘阳红.童声合唱训练中的德育渗透[J].艺术教育.

感恩的心小学作文 篇13

我常常带着一颗感恩的心,感谢上苍,感谢天,感谢地,感谢生命的存在,感谢阳光的照耀,感谢丰富多彩的生活。

首先让我们感恩我们的父母吧,当我们第一天来到这个世界,到我们学会第一声叫爸妈,到第一次背着书包走向学校,第一次拿回考试成绩,也许你从没注意到这无数次的第一次中,在这漫长的成长道路上,父母付出了多少心血,付出了多少的关爱。

我们的每一次微笑,每一次成功,甚至是每一次犯错,父母都会牢牢的记在心里,陪在我们的身边,给予我们默默的支持与教育。而如今我们再回首看看我们的父母,原来乌黑光泽的头发,如今却生出了一丝丝的白发,额头的皱纹也倍显清晰,父母的腰不在那么的挺拔。是啊,我们的父母都不在年轻了,岁月在他们身上留下了太多的痕迹。所以我们要好好的对待我们的父母,同时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日子,要懂得感恩,感恩我们的老师感恩我们的父母,是他们让我们的人生变得丰富多彩。

感恩的心小学作文 篇14

看了这个故事,我感概万分,这虽然只是传说,但文中的光母女,孝心是多么大,我一想:哎呀,妈妈为我们付出太多了,而我自己呢?几乎没为妈妈干什么。

我们现在虽然小,没有养活父母的能力,但我们起码要减少父母的负担,如:帮妈妈洗碗,打扫卫生等等。

让小学语文课堂绽放感恩之花 篇15

一、深挖教材感恩素材

翻开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很容易发现编者早就注意到了感恩这个问题,字里行间渗透着感恩思想,教材中的感恩文章包罗万象、丰富多彩,总体说来可分为五类:社会之恩、祖国之恩、自然之恩、父母之恩、亲朋好友之恩等,这些充满人性光芒的文章,深深触及学生的灵魂。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时,我采取这样的做法:1.深挖社会之恩。小学生是未来社会的接班人,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我们不但要把他们培养成个性十足的人,更要把他们培养成爱社会、爱人民、有博大胸怀的人,如学习《手术台就是阵地》、《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等课时,我对学生进行社会感恩教育。2.深挖祖国之恩。祖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如学习《参观人民大会堂》、《遨游太空的五星红旗》等课时,我对学生进行祖国感恩教育。3.深挖自然之恩。祖国山河壮丽、风景优美,学习《迷人的张家界》、《桂林山水》等课时,我对学生进行自然之恩教育。4.深挖父母之恩。父母恩情是一个人最基本的情感,因此,学习过程中 ,我总是让 学生多层 次、多角度 地理解父 母之恩 ,如学习《十六年前的回忆》、《地震中的父与子 》等课时 ,我对学生进行父母之恩教育。5.深挖亲朋好友之恩。在学习《我的战友邱少云》、《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课时,我对学生进行亲朋好友感恩教育。

二、做一名感恩的教师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教师的性格、人格、道德修养、态度言行、学问知识都对学生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在学生面前,我们应该说话算数、以身作则,想让学生成为一个懂得感恩的人,自己首先做一名感恩的教师。为此,我采取这样的做法:1.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工作中可能会遇到期望落空,付出没有回报,成绩得不到认可,甚至还被冤挨批评等问题,出现某些事情的时候,我从不气馁,而是努力调整心态,用积极的人生态度看待问题,心里就想开了,心胸也就豁达了,再干工作就会心情舒畅、信息十足。就能妥善对待、处理好这些事情,工作顺利、心情舒畅。2.用感恩之心对待学生。如果你会感恩,幸福就是满满的,教师在生活和工作中可能有很多不如意,如果我们怀着感恩之心对待这些,对待学生,就会发现学生是那样可爱,反之,总是指责、埋怨、敌视、不满,就不会体验到生活的幸福。因此,平时工作中,我总是常怀一颗感恩之心,面带笑容出现在学生面前,给予学生力量和信心。这样,自己开心,学生也会高兴,感恩工作、感恩学生,每天都开出一朵感恩之花,芬芳着学生,也芬芳着自己。

三、教育学生学会感恩

孩子的心田是奇异的,只要给他们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学会真诚感谢对人对己都是有利的。我们应该让孩子知道, 并不是大恩大德才算报恩, 给父母捶捶后背、揉揉肩,给老师拿回作业都是报恩的表现。因此,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时, 我采取这样的做法:1. 教育学生感恩父母。无产阶级导师马克思说:“没有比父母心中蕴藏的情感更神圣,父母的心是贴心的朋友、是仁慈的法官,它的火焰照向我们的心灵深处。”所以,平时教学中,我常常教育学生回家帮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教育学生听父母的话,不让父母生气,等等。2.教育学生立志报国。儿童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少年强则国强,因此,教学中,我常教育学生“为中华崛起读书”,“先天下之忧而忧”,让他们明白热爱祖国、报效国家是感恩祖国的表现。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 篇16

一、感恩教育的内容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所表现、所涵盖的“恩”是丰富多采的,有自然之恩、父母之恩、祖国之恩、社会之恩。

(一)自然之恩

大自然不仅保证了我们生存的物质条件,还以壮美秀丽的山川哺育我们的精神。雄伟壮丽的万里长城、秀美迷人的江南春景、满眼绿色的西湖风光,让我们为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而陶醉,《只有一个地球〈告诉我们生我們养我们人类的是地球母亲;〈黄河魂〉能让我们心潮澎湃;《桂冠山水》、《西湖的“绿”》能让我们的心灵小憩。

(二)父母之恩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天大地大淡知父母之恩大。教科书中多角度表达父母之恩,有〈落花生〉中父亲教悔,有〈秋天的怀念〉中给残疾儿子重燃生活信心的病重的母亲,有〈钩鱼的启示〉中给儿子道德力量的父亲;有感天动地的〈地震中的父与子〉;有〈“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中父母两种截然不同评价中给予的爱等。

(三)祖国之恩

祖国是具体的,祖国不仅是疆土,还有五千年悠久的文化和她的千千万万的子孙。我们不仅要从描写祖国各地风景的文章中,感知祖国的地大物博,更要从民族文化中感知祖国的博大精深,丰富底蕴,从祖国的优秀儿女,特别是在祖国危难时刻,为祖国献身的英烈中感知祖国的凝聚力和无尽的恩情,课文中的几十首诗歌,《长城》、《赵州桥》、《芦沟桥的狮子》、《颐和园》等课文能让我们感受到祖国的灿烂的文化,那宏伟壮观的《海上日出》,那秀丽温柔的夕阳晚照,那雄资万千的天门山、庐山,那景色迷人的张家界等,让我们尽情去欣赏祖国的秀丽山川;《丰碑》、《狼牙山五壮士》等课文让我们感知英烈的祖国心、民族心,《一夜的工作》、《小英雄雨来》等课文让我们体会到什么才是祖国的优秀儿女,《梅花魂》等课文体现了华侨深深的眷恋祖国之情。

四、《社会之恩》

我们不仅要把学生培养成有个性的人,还要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的有用之人,教育学生关爱社会、关爱人类,培养学生博大的胸怀。要引导学生从〈苏珊的帽子》等课文中感受师恩,从《小伙伴》等课文中感受友恩,从《金色鱼钩》等课文中感受陌生人之恩。从《平分生命》等课文中感受兄妹情。

二、感思教育的价值取向

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要在引导学生深入课文,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感恩的价值观。

感恩---珍惜生命

珍惜自已的生命,对大自然,对父母、对祖国、对社会是一种感恩的表现,每个人来到人世间都只有一次,珍惜生命,是对大自然的最好的回报,父母把我们养大,就是希望我们长大成人,一生平安,珍惜生命,是对父母最好的回报;祖国,社会,为我们提供健康成长的阳光土壤,珍惜生命,是对祖国对社会最好的回报,珍惜生命,就是要爱惜自已的身体,滋养自已的精神,就是要远离危险,包括交通违章、吸毒,艾滋病,还有形形色色的犯罪。

感恩----学会和谐相处

感念自然之恩,要树立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要学会和大自然生灵的和谐相处;感念社会之恩,和不同阶层的人相处,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处,做到人际关系的和谐。从而学生生存。

三、感恩教育的策略和方法

(一)信息筛选----知恩

感恩教育,首先要让学生知恩,要根据文章特点,引导学生筛选信息,明白要感谁的恩,感什么恩,表现大自然之恩的,一般是写景的记叙文或是说明性质的文章,要引导学生抓住要点、抓住景物的主要特点,从景物特点、从事物特点中感知大自然之恩,写人记事的文章,要引导学生住人物的特点或事情的意义,感知父母之恩、祖国之恩、社会之恩。

(二)情感体验----感恩

没有情感体验的感恩教育是肤浅的,我们要通过情感体验,让学生对感恩教育有着刻古铭心的记忆。

1。在朗读中体验

适宜感恩教育的课文,大多文质兼美,适宜在朗读中体验恩情和深深的感激之情。因此,在知恩之后,要引导学生感情朗读。有感情朗读的重点,一是直接抒发感恩情感的语段,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可反复朗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体会对父母的感恩之心;二是突出人物特点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的语段、心理等描写的语段,在朗读中体验人物的崇高,如,《小抄写员》一课,要反复朗读有关叙利奥的心理描写的语段,体会对父母的感恩之心和对家庭的责任感,三是景物描写细致的语段,要在反复的朗读中深入意境,体验大自然的美,激发敬畏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如《山雨》,要抓住描写山雨的语段反复朗读,体会大自然的神奇,愉悦自已的情感。此外,要让出时间让学生朗读课文,鼓励学生课外多读全文,把对课文的体验深深印在脑海中。

2。在想象中体现

表现大自然美景的课文,通过想象深入意境,能使大自然之美深入人心,如,《黄河魂》对壶口瀑布的想象,能更加体验大自然的造化之功,祖国的雄伟壮丽;表现祖国优秀儿女,包括英烈的课文,通过想象,能吏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对人物高尚品质的认识更加深刻,如《狼牙山五壮士》,想象五英勇歼敌的情景,能够激起立我们抵御侵略的万丈豪情。

3。在思维中体验

对表现事物意义的课文,我们要引导学生深入思维,在思维中深刻认识事物的意义,体验恩情的深广。如《只有一个地球》,要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深入认识地球对人类的意义,体会地球对人类的恩情是不可代替的。《圆明园的毁灭》;通过体会圆明园毁灭的意义,从而体会到一个强大的祖国对人民的意义,激发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情感。《向往奥运》,理解举办奥运会的意义,能更加激发民政局自豪感。

(三)倾诉衷肠---报恩

从文本入手,学生已经知恩、感恩,还要做适当的拓展,让学生通过表达心声,把情感升华到报恩的层成面。主要方法有:1。持角色本色诉衷情肠,如教学《西湖的“绿”》,可以“我为西湖的绿做贡献为话题,引导小练笔或进行说话训练。2。深入角色诉肠,如《秋天的怀念》一课,“每年扫墓时,史铁生会跟母亲说说什么?3。变换角色诉衷情肠,如《穷人》的拓展教学,”假如你是西蒙的孩子,醒来后你说什么“?

上一篇:各种寿辰贺词下一篇:法院办公室工作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