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转版管理评审报告(精选9篇)
评审时间:
2012年 月 日
评审依据:
南》;
《露天矿山安全标准化评分办法》;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安全标准化体系文件;其他涉及露天矿山的相关法律、法规。《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导则》;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露天矿山实施指评审目的:
检查管理体系的充分性、有效性和持续适宜性;检查资源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确定是否具备申请外部考评和等级认定的条件。评审范围:
三和建材露天矿山及相关部门涉及安全标准化的各环节。主持人:
总经理:
参加人员:
副总经理(安全管理者代表):
副总经理:
安标办(安全环保部):
矿山分厂:
生产技术部:
维修保全部:
财务部:
行政管理部:
采购部:
评审内容:
1.安全生产管理者代表汇报“安全标准化试运行报告”;
2.安标办主任、安全环保部部长宣读安全标准化内部评价报告、不符合项报告;
3.安全环保部、生产技术部、维修保全部、行政管理部、采购部、财务部、矿山分厂负责人分别汇报安全标准化工作在本部门的开展情况,对本部门安全标准化工作的充分性、有效性和适宜性进行评价并提出建议;
4.讨论五个议题:
(1)讨论目前的组织机构设置和职责职能划分是否符合安全标准化工作的需要?
(2)讨论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和技术资源的充分性;
(3)讨论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目标的落实情况,是否需要修改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否需要调整安全生产目标?
(4)讨论安全生产方针的持续适宜性,是否需要修订?
(5)讨论体系文件的充分性、有效性和适宜性,是否需要修订?
5.由总经理针对各单位的发言总结,宣布管理评审结论,明确是否具备申请外部考评和等级认定的条件。
评审输入:
——监测与检测记录;
——以前评审的跟踪结果;
——影响标准化系统的变化;
——纠正与预防措施制定及实施有效性;
——事故统计分析;
——员工和相关方抱怨;
——目标和指标完成情况;
——标准化系统覆盖范围的充分性;
——标准化系统评价报告;
——实施标准化系统的资源(人、财、物、技术)的保障情况; ——现场人员职责的合理性;
——安全标准化试运行报告。
会议纪要:
1.会议主持人总经理***阐述了本次管理评审会议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2.管理者代表副总经理***作了《关于三和建材露天矿山安全标准化体系试运行情况的报告》,其内容包括:
内部评价情况 安全生产目标和安全标准化目标完成情况 三和建材露天矿山安全标准化主要做的工作 三和建材露天矿山标准化试运行的效果 有关三和建材露天矿山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的要求
3.安全环保部、生产技术部、维修保全部、行政管理部、采购
部、财务部、矿山分厂负责人分别做了本部门涉及安全标准化的相关工作汇报。
4.与会人员就公司的安全生产方针和安全生产目标的适宜性,安全生产组织机构的适宜性、资源(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技术资源)配置的合理性、露天矿山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采取的措施进行了充分的讨论。总经理***认真听取了大家的意见,并就大家提出的问题,当场落实到具体部门和人员。做出了如下本次评审的决定和措施:
(1)评审结论
本次管理评审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目的,为持续改进三和建材露天矿山安全标准化,促进各部门理清工作思路,提高工作质量,持续满足安全标准化、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相关方的要求起到了积极作用。
通过体系的运行,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已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经过对本次管理评审输入的分析,公司的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生产目标是适宜的,露天矿山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符合导则和露天矿山实施指南的要求,符合公司的实际情况,露天矿山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能在持续改进中有效运行,有关的各项工作基本上处于受控状态,全公司员工执行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文件的自觉性不断提高。这些方面都反映出安标体系的实施较为有效。一致认为三和建材露天矿山安全标准化体系目前能持续稳定达到露天矿山三级标准以上水平,基本具备申请外部考评和三级标准化认定的条件。
(2)要求
借助与标准化系统相关的人员共同参与安标工作,进一步充实安标办的人力资源,由安标办拟定方案,报公司高管层审核、批准、实施;
进一步理顺安全费用使用的管理。由安全环保部制定安全经费措施计划,明确各审批流程,规范使用台账;
安全标准化体系创建过程中的经费问题,原则上同意由安标办提出计划并上报公司,公司对安全生产经费予以保证;
公司组织的每月安全生产大检查中,要将安全标准化作为安全检查的内容之一进行检查和考核;
加强人力资源的变化管理,对新工上岗、公司内、部门内、厂内及班组内人员变动,人力资源部需更改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档案,由人力资源部拟定培训计划、组织上岗、换岗、复岗培训以及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取证和换证,培训全套记录以备案;
加强培训记录及费用的管理,公司人力资源部建立安全教育培训费用使用台帐,并对公司发布的“年度培训计划”中的每一项培训内容进行落实,健全档案;各单位、部门组织的临时培训务必报相关领导审批、人力资源部审核登记建档后,方可实施,由人力资源部对其培训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保留全套培训记录。
以上六点作为管理评审实施计划,由安标办逐一落实。同时要求安标办在会后,尽快形成管理评审报告并发放给相关领导和有关单位、部门。认真做好外部考评、认定的申请和准备工作。
记录人:日期:
自2012年3月以来, 云南机场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全面展开, 全力推进, 经过各单位的不懈努力, 标准体系建设初见成效。集团公司的创新之举, 在机场内外引起层层反响、特别关注。
“四步走”——建立机场服务标准体系
集团公司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是按照“政府推动, 部门联合, 企业为主, 有序实施”的模式进行推进。作为中国西南拥有机场数量最多的云南机场集团, 从2005年启动“三标一体”建设, 从2012年3月在云南机场和所属五家控股企业推行机场服务标准化, 成为西南第一家建立和运行机场服务标准体系, 实施规范化管理、标准化服务的机场集团。集团公司首先成立了由副总裁李盈霖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和由服务质量总监孟凡达任主任的标准化办公室, 办公室设在集团公司总裁办公室, 具体组织实施标准化试点工作。各机场和相关控股企业也相应成立标准化领导小组、标准化办公室, 集团公司从上至下形成标准化工作网络和链条, 从组织上保障标准化工作的正常展开。各标准化领导小组先后多次召开领导小组会议, 安排部署服务标准化工作, 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标准化办公室制定和发布标准化试点实施方案、标准化工作规划和今年标准化工作计划, 使管理人员和员工明确了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基本原则、时间进度、保障措施和工作任务。
开展机场服务标准化工作, 使服务质量目标化、服务方法规范化、服务过程程序化, 有利于规范机场各岗位服务行为和工作行为, 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增强机场核心竞争力。但是, 当初标准化工作的启动并不是一帆风顺, 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工作启动伊始, 问题、不解、抱怨接连不断, “什么是标准化”、“标准化究竟要干什么”、“为什么要标准化”、“标准化有何用”、“我们已有那么多体系, 又要建立一个服务标准体系有用吗”、“标准化与认证体系和局方要求建立的体系到底是什么关系”、“如何整合和优化多体系运作”、“如何通过标准化建设, 摸索出一套科学的方法来规范管理、规避风险, 提高服务质量, 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单位效能”……诸如此类的问题困扰着云南机场人。带着这些问题, 标准化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成员进行了深入探讨, 集团公司副总裁、标准化领导小组组长李盈霖以《引领行业服务标准全面提升服务品质——云南机场服务标准体系建立和运行探讨》在《云南空港》报上连载3期, 为集团公司标准化建设阐明了目的意义作用和核心内容, 指明了方向、途径、方法和要达到的目标, 统一了大家的思想认识、消除了疑虑, 也使标准化办公室最终明确了今年标准化试点“四步走”方针, 即第一步首先培训, 将标准化理念讲透、理解透, 提高全员对标准化工作的认识;第二步梳理过程和识别适用法规、现有规章制度, 确定标准体系总体框架结构和标准体系明细表;第三步开始建标, 创建具体的标准化工作规则、服务保障标准和服务岗位规范、管理岗位规范;第四步深入贯标、全面实施、评审改进, 在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改进工作, 形成持续改进、持续提高的常态机制, 最终通过试点验收。
建标初期, 标准化办公室成员与咨询老师一起先后到保山、丽江、西双版纳和文山机场开展标准化调研摸底工作, 为建标工作奠定基础;订购60册《企业标准化教程》 (第二版) 及有关标准化书籍, 分发到部门、机场及相关控股企业, 用于指导标准化宣传培训和标准编写工作;收集和整理机场、相关控股企业适用的法规517部、标准690部;依据GB/T24421-2009《服务业组织标准化工作指南》 (1-4部分) 、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GB/T13017-2008《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GB/T15624-2011《服务标准化工作指南》、MH/T0001-0003-1997《民航标准编写规定》、MH/T5104-2006《民用机场服务质量》等标准, 切合云南机场实际, 策划集团公司标准体系结构图及标准体系明细表, 建立10大保障标准模块、服务岗位规范模块、管理岗位工作规范模块等。6月19日至22日, 集团公司标准化办公室组织州 (市、县) 机场11名编写人员, 在咨询老师的指导下, 集中编写了48个通用服务岗位规范, 并确定了州 (市、县) 机场标准体系结构图。编写人员和标准化办公室人员一道不顾疲劳, 加班加点, 多方收集素材, 参考以往资料, 严格按标准格式编写和修订。集团公司标准化办公室先后组织统一编制和发布了5个基础标准 (标准化工作规则) 、71个服务保障标准 (主要实行“一标两号”) 和48个服务岗位通用规范;集团公司本部、各机场和相关控股企业统一编写了岗位说明书和部分适用本单位的标准, 并在原来“三标一体”《管理概要》和《作业文件》的基础上, 采取“一标两号”的方式, 整理和完善管理岗位工作规范;空港百事特编制和实施了DB53/T360-2011《民用机场贵宾服务规范》。随着集团上下服务标准体系的建立, 各类标准实施随即展开。建标和实施期间, 集团公司标准化办公室还与战略发展部按照“信息共享、数据共用”的原则, 搭建起“标准化信息”平台, 把标准体系纳入办公自动化电子网络管理, 只要是OA用户各岗位涉及的标准随时可以查询, 每个岗位需要掌握的标准一目了然, 方便岗位培训及岗位职能的发挥。
分两组——开展标准化评审检查工作
9月19-21日, 集团公司标准化办公室分别组成以孟凡达总监和总裁办副主任薛茄为组长的两个标准化评审检查组, 分别到保山和丽江机场开展机场服务标准化评审检查工作。
评审组以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 采取听汇报、查资料和看现场等方式, 对保山和丽江机场所涉标准化相关资料进行了抽样查看, 并深入一线部门, 检查机场服务标准体系的科学性、符合性、完善性和有效性, 验证机场服务标准化自评报告的客观性, 进一步推进机场服务标准化工作的持续有效运行。
在保山机场, 评审组分别对机场管理层、安服部、总经办、护卫部、安检站、地服部、机场部、航务部等开展现场评审检查工作, 对各部门的各类资料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查阅、核对, 并与各科室管理人员和员工就标准化建设经验进行了交流和沟通。经过评审组的综合考评, 一致认为保山机场自成立标准化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以来, 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机场服务标准化工作, 标准化体系初步建立并运行, 领导高度重视, 员工积极参与, 能熟记和背诵相关服务岗位规范, 通过标准的实施, 进一步规范了服务行为, 顾客满意度达99.67%。数据显示, 2012年1月到8月旅客吞吐量为107, 467人次, 货邮吞吐量222.8吨, 比2011年同期分别增加了6.5%、33.2%;2012年1月到6月主营收入达到409.39万元, 比2011年同期增加了8.16%;但同时也存在机场标准体系表不全、标准实施记录尚待完善、缺乏统计分析、标志标识须进一步整改等问题, 现场检查基本达到标准化建设要求, 综合评分81.5分。在评审末次会议上, 评审组宣读了《保山机场服务标准体系评审报告》, 孙安云总经理要求各部门对照评审中发现的问题, 举一反三, 分析原因, 制定整改措施, 在10月20日前完成整改。表示要以标准化审核工作为契机, 不断完善、提升机场安全服务管理水平, 并借此机会对机场安全服务工作进行一次全面梳理, 在审核组的帮助下查找漏洞, 加以改进, 使机场的安全服务管理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在丽江机场, 评审组分为三个小组, 重点检查机场服务标准化体系的建立及运行情况, 验证体系的科学性、符合性、完善性和有效性。评审组采取问、查、看等方法, 按云南省质监局《服务业标准化试点评估计分表》规定的项目、内容、要求及评分标准, 对机场服务标准化工作进行全面的评审检查。通过评审, 认为丽江机场领导重视服务标准化工作, 机场标准化工作机构健全, 工作踏实、有效;机场服务标准化体系初步建立并有效运行, 有相关实施记录, 并认真实施岗位服务规范, 进一步规范了服务行为, 受到了顾客的广泛好评, 顾客满意度达到99.2%;资料显示, 2012年1月到8月旅客吞吐量为187.22万人次, 营业收入达到8, 965.80万元, 同比分别增加32.49%、41.88%。评审组就机场进一步整合现有各标准体系, 加紧识别机场适用的各项标准, 尽快制修订和发布机场所需的标准, 全员标准深化培训, 运行监督检查等方面提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经评审组按标准化工作基本要求、标准体系、标准实施与持续改进、绩效评估四个部分38个分项目进行综合评定, 综合评分93分。会上, 孟凡达总监宣读了《丽江机场服务标准体系评审报告》, 薛茄副主任就综合评分情况进行了说明, 各小组对评审检查情况进行了通报, 机场李鉴总经理表示将本着“简化、统一、协调、优化”的原则, 继续整合和完善机场服务标准体系, 就评审发现的问题, 举一反三, 全面整改, 及时反馈整改情况, 确保服务标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增强机场服务保障能力。
总经办字[2013]016号
━━━━━━━━━━━关于申请三级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评审的报告
合肥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为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保证企业安全发展,根据国家相关法规要求和企业自身发展需要,**年**月,我公司决定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企业创建活动。并选定安徽正源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为评审技术服务单位。在该单位的指导下,先后开展了标准培训、宣贯、咨询辅导和不符合整改,累计投入硬件整改费用约***万元,设备设施及作业环境的安全状况发生显著改善。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并有效运行。***年**月**日,公司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对企业所有设备设施和管理活动进行了100%的自评打分。自评得***分,达到三级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申报条件,现申请贵局安排评审。具体材料附后。
特此报告
************有限公司
编制提纲
(征求意见稿)
第一部分 评审报告编写要点
一、前言
(一)简述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报告的编写背景、提起缘由、目的;
(二)评审小组构成及人员情况。
二、评审对象基本情况
(一)生产系统基本情况
简介评审对象基本情况,按不同的生产系统属性附相应的生产系统基本情况表;
(二)生产系统安全生产条件
对照安全生产条件审查表进行符合性审查,明确陈述生产系统是否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按生产系统属性附安全生产条件审查表;
(三)说明评审期间;
(四)评审期间评审对象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情况;
(五)评审期间评审对象有关标准化工作内业资料(责任制、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等)编制(评审、修订)情况。
三、评审概述
(一)评审依据
1.法律、法规
2.规程、规范和标准
3.有关文件
4.企业提供的资料
(二)评审程序
介绍评审程序(可用框图表示)。
(三)评审方法和过程
介绍评审方法,详细描述评审所做的具体工作和评审过程。
四、评审对象危险有害因素及重大危险源辨识
(一)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及分析
根据评审对象矿山的地质情况及生产工艺,分析评审对象生产过程中存在和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列出产生的原因、存在的部位,对其引发事故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进行预测性评价。
(二)评审对象重大危险源辨识
对照相关规范,辨识、评价重大危险源。
五、单元评价
(一)元素、子元素评价
元素、子元素评价是评审报告的重要内容。以地下矿山、露天矿山、尾矿库、小型露天采石场实施指南的元素为划分单元的依据,按子元素分别详细、如实的叙述矿山实际情况;列出并分析本元素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意见。
(二)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是评审报告核心内容,评审单位应通过各元素评分结果,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对评审对象的安全标准化建设各项工作分别做出客观、公正的分析,在肯定标准化建设取得的成绩的同时,指出改进方向。最后,应根据得分汇总结果,对被评审企业作全方位的评价和分析。
六、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结论及推荐意见
根据评审期间死亡人数和标准化得分明确生产系统安全标准化达到的等级以及等级推荐意见。
第二部分 评审报告附件:
一、安全标准化评审各元素得分及汇总(图)表
(对照标准化评分办法逐条评分,在评分表中对每项评分点的得分、扣分和缺项情况作具体、明确的说明;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元素得分汇总表;分析评价用图表等)
二、缺项事实列表
三、任务委托书或任务合同书
四、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五、采矿许可证
六、安全生产许可证
七、矿长安全资格证
(五、六、七、八提交经与原件核对无误的复印件)
八、企业提供资料目录
九、评审人员资格证书、技术职称证书复印件
十、其他附件:(按相应的生产系统属性提交附图)
(一)地下矿山:井上井下对照图
(二)露天矿山:实测平面图
(三)尾矿库:物理力学指标和最危险滑弧位置的尾矿坝稳定计算简图、实测平面图、尾矿坝横剖面图。
第三部分 评审报告版面安排
封面
封二:评价机构资质证书
封三:评审人员列表(封三,应包括如下要素:评审的生产系统名称,评审组负责人、评审组成员、报告编制人、技术负责人、过程控制负责人、报告审核人姓名及资格证书号,上述事项必须在同一页面中完整地表达。评审报告至少提交一份带签名的原件。)
2000管理评审报告
2000年11月24日
编号:CGCPC-OP034-QR-OOO2A
序号:T0011001
共
页
拟制:
批准:
编号:
一、管理评审综述
本次管理评审是本公司按照ISO/DIS 9001:2000标准建立质量体系后的首次管理评审。对2000年8月1日体系试运行以来,颁布的质量方针和目标、组织结构、人员配置和职责权限、质量体系结构及实施情况、客户投诉及满意度调查情况、内部质量审核情况、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有效性等进行了评审。评审认为,本公司自制定并开始试行ISO9001质量体系以来,各部门的质量管理逐步走上正轨。特别是通过第一次内审,管理层修订了质量方针和目标,各部门完成了大量改进工作,完善后的体系基本符合公司的实际情况,能够覆盖和满足各项质量工作要求;质量方针是适宜的,体现了本公司的宗旨以及努力的方向;质量目标基本合理,大多数指标可以达到,各部门应继续贯彻执行既定的质量目标。
本次管理评审按照会议议程完成了既定的各项事宜,并一致通过了对公司质量体系运行状态的决议。整个过程是规范的,达到了预定的评审目的。
(一)管理评审的主要内容 1.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质量方针合适,质量目标多数可以实现。针对第一次内审,公司增加了中长期目标,补充了质量目标,使质量目标更全面、充分体现质量方针的要求。由于公司第一次制定质量目标,一些目标的历史参考数据不足,使一些目标的统计方法不适宜,评审决定对五项目标出纠正和预防措施报告。对其中四项部门质量目标进行调整,以体现目标要求的合理性及统计技术的科学性,对一项质量目标出纠正和预防措施报告,限期改进。
由于体系试运行和目标设定至今为时尚短,少数质量目标数据无法得到统计或统计数据量不足,会在今后的三个月内分别得到全面补充,公司将在月度管理例会上对其进行评审。
2.组织结构、人员配置及职责权限基本满足目前运作的要求。
编号:
3.质量体系结构及实施情况
文件化的质量体系能覆盖并满足ISO/DIS 9001:2000标准的要求,并正在有效实施。
4.客户满意度调查及客户投诉处理
11月上旬质量部组织了第一次客户满意度调查,综合满意度得分26.6分,低于2000~2001目标值(30分),详见《客户满意度调查报告》CGCPC-OP032-QR-0004A/Q0011001。
因目标设定、调查均为首次,存在依据不足、宣传组织不够、问卷回收不多等问题,本着持续改进的原则,对此质量目标不作修改。对于设计和成本二个偏低项目,出《纠正和预防措施报告》。
所有部门要针对调查报告中的各项得分,去努力提升业务水平,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最大限度满足客户的需求。
客户投诉处理、统计和分析已走上正规,平均处理时间基本达到目标要求。5.内部质量审核
公司于10月10~11日完成了体系运行以来的第一次内审,共发现60项不合格项,详细参见《内部质量审核报告》CGCPC-OP033-QR-OO4A/Q0010001。审核结束后,内审组对所有不合格项开出不合格报告,总经理组织了对内审报告的讨论,并规定所有责任部门包括管理层必须按期完成对不合格项的整改。至目前为止,所有严重不合格项已完成整改且运行良好。
公司定于11月27~29日进行第二次内部审核,以确认经第一次内审后修正的体系没有重大缺陷和运行无严重不合格项,并进一步验证体系的符合性、有效性。6.内部信息沟通
公司通过日常管理例会、月度管理例会以及管理评审、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公司内部各类信息系统等形式进行各部门之间的沟通。自10月份起开始执行正规的管理例会制度,并保证每月按期进行。因本次管理评审包含了11月份的大多数内容,故不再召开11月份月度管理例会。
编号:
(二)管理评审决议
本次管理评审,通过对质量体系符合性、有效性和适应性的全面分析和评价,一致确认,公司目前运行的质量保证体系处于良好的受控状态,符合公司当前的实际情况,也适应公司近期发展的需求,总体是符合和有效的。
通过对质量方针和目标的综合评价可以认为,公司制定的质量方针和目标,符合公司战略目标,也充分体现了客户需求和持续改进的宗旨,总体上是合适和正确的。
根据本次管理评审,结合公司质量管理建设的统一部署,初步确定,在完成近期第二次内审及纠正后,即进入正式认证的准备阶段。
编号:
二、管理评审会议纪要 时间
:
地点
: 公司会议室511 主持人
: 总经理
参加人员:。
记录人 :
会议评审材料:
1.管理者代表:质量目标评价报告 2.质量部经理:产品质量工作报告
3.质量体系主任:内审情况报告、客户满意度调查和客户投诉处理报告 4.PMC经理:市场计划和客户定单完成情况报告 5.采购部经理:物料交货水平和供应商管理报告 6.生产中心经理:车间定单完成和生产质量工作报告
7.PC产品发展部:PC产品创新、研发、新产品试制、工程化等报告 8.服务器产品发展部:服务器产品创新、研发、新产品试制、工程化等报告
会议议程:
1.管理者代表汇报质量体系运行状况:
结论:目前公司的组织机构适宜,质量体系能覆盖并满足ISO 9001的要求,且与实际运行情况基本一致,初步规范了各部门的管理工作。内部质量审核中发现的不合格已采取了纠正和预防措施,这些措施基本有效,但少量工作还有待提高。
2.对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评审:
编号:
会议认为质量方针反映了公司从理解客户需求出发,到持续改进以追求客户满意的承诺。新增的中长期质量目标,体现了公司为贯彻质量方针而制定的中长期战略规划和目标,它是质量方针的保障。2000~2001质量目标是公司遵循质量方针和达成中长期质量目标的良好起点,实践证明其大多数指标符合实际。会议讨论决定对其中四项部门指标进行调整,对一项目标出纠正措施,详见管理评审报告附件《质量目标评价报告》。
(1)质量部质量目标评审(包括产品质量及体系方面):
质量部涉及到的公司及部门质量目标共8项,其中3项达成目标;2项与目标有一定的距离,经会议讨论,不需要对质量目标做修正,在下次管理例会再观察;2项无数据;1项目标制定不科学,需要修改。
a)3项达成目标的是:
G03纠正和预防措施达成率(目标值为95%)实际值为100%,内审不合格报告、供应商纠正措施要求单、纠正和预防措施报告等均封闭;
T2一次交验合格率(目标值为95%)实际值为96.3%;
T3一次开箱合格率(目标值为98%)实际值为98.3%,虽已达成目标,但因此数据仅收集到一周,在今后例会上还需要,对此目标跟踪评价。b)2项接近但有距离的目标是:
G02过程检验合格率(目标值为95%)实际值为92.55%,低于目标的主
要原因是体系刚开始运行前期问题较多,工程人员离职及调动,人手
严重不足,导致工程工艺出错率上升,但从8月到11月几个月的统
计趋势来看合格率是上升的,所以讨论认为不对此目标做修正;
T5客户综合满意度(目标值为30分)实际得分为26.63分,略低于目标,分析原因为此次调查是第一次针对客户进行的问卷调查,存在着组织
上的问题,并且收集的数据也不足,故目标不做更改,但对其中两个
偏低的调查项目(设计及成本)要发纠正和预防措施报告,请相关部
编号:
门重视客户的意见,以达成客户满意。
c)2项无数据的是:
G01培训计划达成率(目标值为90%),因为8月开始体系运行,虽然做
了大量的培训工作,但没有制订培训计划,故无法计算培训计划
达成率。决定编制2001年培训计划,对此项目标在2001年进行评审;
T4产品早期返修率(目标值为5%),原因为此数据由客服部向PC制造部
提供,经过多方协商,反复确认,客服已承诺从12月起每月提供此类
数据,故此次评审无数据,下次跟踪。
d)1项需要修正的目标是:
G04客户投诉及处理平均周期(目标值为小于5日),实际统计有26宗客
户投诉按期处理完成,4宗客户投诉未按期处理完,讨论中大家认为
此项目标无可比性,未完成的项目无目标来度量,故发纠正和预防措
施报告,对此目标进行修正。
(2)PMC质量目标的评审:
PMC共涉及3个质量目标,其中2个已达成且目标适宜,1个目标制定偏
低需要修正。
a)2项已达成的目标是:
G06 客户定单满足度(目标值为95%)实际为98.9%,达成目标;
T1 定单按期完成率(目标值为95%)实际为96.5%,达成目标。
b)1项目标制定不合理的是:
G05月生产计划完成率(目标值为90%)实际为95.47%,讨论认为此
目标制定过低,建议发纠正下措施对目标进行修正。
(3)采购部及仓务部质量目标评审:
采购部的2项质量目标均已达成,仓务部质量目标1项达成,2项基本达成,目标基本适宜,不需要对目标进行修正。
编号:
a)采购部达成的目标:
G07物料交货及时性(目标值为95%)实际值为97.2%,能保证生产需
要及满足客户定单要求;
G08合格供应商定期评审完成率(目标值为95%)实际值为100%,对供
应商进行了很好的管理,保证了供货质量。
b)仓务部达成的目标是:
G10备料及时性(目标值为95%)实际值为95.3%,能满足投产需要及
生产需求。
c)仓务部基本达成的目标是:
G09盘点准确率(目标值为100%)实际值为99.84%,比目标100%略低,不需要修正目标,低于目标的主要原因是供应商来料原包装短少,但供应商已及时补足;
G11发料准确率(目标值为100%)实际值为98.2%,因有新人入职,对
业务不十分熟悉,所以要求仓务部对新员工的培训要从业务提高上
来落实,此项不出纠正要求,下次例会跟踪。
(4)生产中心质量目标评审:
生产中心三项目标均已达成。
G12产品直通率(目标值为90%)实际值为94.28%,此目标定义为未经
维修产出的机器数与产出总数比;
G13 QC检验合格率(目标值为95%)实际值为98.8%;
G14周车间定单完成率(目标值为90%)实际值为93.04%,影响此目标
的最大问题是维修物料供应不足,使车间定单无法按期完成。
(5)PC产品发展部及服务器产品发展部质量目标评审:
新产品发展部共11项目标,其中7项目标已达成,1项目标基本达成,3项目标统计及计算方案不科学或未达到目标,需要纠正。
编号:
a)七个已达成的目标是:
G15设计控制程序化(目标值为100%)实际值为100%;
G16设计开发按时完成(目标值为小于一周),8月份到11月开发的2项
均按时完成;
T6新产品项目(目标值为大于等于4),本实际完成了5项新产
品的发开,并已推向市场;
G18新产品中试完成率(目标值为100%)实际值为100%,从8月到11
月份,完成了1项新品,4项部件的中试工作;
G20设备设施维护(目标值为100%)实际值达100%,所有设备均得到
适当的维护,所有使用中的计量仪器均在有效期内;
G21新产品样机测试(目标值为100%),实际值达到100%,从8-11月
共完成了2款样机的测试工作;
G22部件评测完成率(目标值为95%)实际值为96%,部件评测工作在 按计划的完成。
b)基本达成目标的是:
G23进料检验合格率(目标值为98%)实际值为97.9%,基本达成目标,引起不合格的主要物料是主板及机箱,会议讨论认为应继续扩大主
板及机箱厂家的寻找,并经考查,纳入合格供应商一览表中,提供
更多的选择。
c)3项需要纠正的目标为:
G17部件开发进度(目标值为小于5天),工业设计部在8-11月完成的 13项部件开发均按期完成,但讨论认为此目标制定不科学,对未按
期完成的项目,无办法考核,所以讨论认为需要对此项进行修正;
G19工程文件准确率(目标值为99%),实际值为93.5%,未达成目标
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工程部人员离职或调离,但在整体的趋势上,工程文件准确率有提高,故对此不进行纠正。同时,会议讨论认
为此目标的计算方法中定义不明确,不合理,需要重新定义;
编号:
G24来料质量水平(目标值为DPPM小于3000),实际值为3700,未达
到3000(DPPM)的目标值,讨论认为对此项目标需要进行纠正改
进,出纠正和预防措施报告。
3.对组织结构、人员配置、职责评审:
本公司组织结构已在《质量手册》及相关的程序文件中得到明确,各部门人员均已到位,整体评审认为组织结构及人员配置能满意足目前的开发及生产要求;各岗位职责明确,岗位人员均符合岗位任职要求,招聘了新人,离职人员留下的空缺得以补充;对人员定期的培训及考核。人力资源基本满足目前动作的要求。
4.对内部信息沟通评审:
建立了客户沟通及信息传递的渠道,为接受客户投诉专门设立了E-MAIL信箱,各部门均建立部门日常例会制度,中层管理人员每周召开日常例会,每月召开管理例会,各部门的接口在程序文件中均做了明确描述。通过体系运行及不断完善,信息沟通已变得越来越顺畅,可以保证开发及生产的正常进行。
从医疗设备部分的标准中可以看出, 标准对人员与组织、医疗设备、管理与维修、安监与质控等4个方面提出了要求, 其中, 第4部分安监与质控是目前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中比较新的观念, 凸显了对院内使用的医疗器械的质量与应用安全的理念的重视, 是近年来的一个新趋势。
1 组织与人员保证
在标准中明确提出, 要有独立的部门负责全院医疗设备管理及保障工作, 参与医疗设备的计划、购置、验收、维修与管理。该部门的设置, 一是独立, 二是针对全院和全过程, 该部门的人员组成一是管理类人员, 二是技术类人员。在标准中, 采用了医学工程的概念, 有别于以前的医疗设备或医疗器械的提法, 也是当今的一个新趋势。因此, 建议设置的部门可以称为:医学工程部或者临床工程科。在标准中, 还强调了委员会制, 设立医疗设备管理委员会, 由医院分管领导负责, 主要参与计划、论证等宏观管理工作。对于医工部门的技术类人员, 在细则中, 有明确的人员编制要求, 初级以上非卫技工程技术人员占卫生技术人员的比例≥1.5%。
2 物质配置保证
医院的设备配置符合要求, 医疗设备 (包括基础设备、急救设备、专科设备和科教设备) 能满足医教研需要。
三级医院的设备配置要同时满足医疗、教学和科研的需要, 要有与医院功能、任务相适应的医疗设备, 基础设备配套齐全、完好、全面达到三级医院标准;急救设备和监护设备符合要求;按照资源共享的原则, 经批准合理配置适宜的大型医疗设备;省级重点专科和实验室专用设备满足要求。
现在的医院、医疗、科研、医生 (检查、诊断、治疗) , 越来越离不开各类先进的医疗设备。在标准中, 强调了基础性设备一定要配全, 在日常处于完好工况, 要全面达到三级医院标准。标准还专门提出了急救设备的配置要求, 在标准的附件中专门列出了急诊科和ICU的急救设备的配置, 突出了对院内急诊与急救医学的重视。其中, 还特别提到监护设备, 监护设备在临床上的作用, 在降低护士工作强度, 保证对病员24h连续不间断的生命体征的监测上, 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对于医院的临床重点专科, 也专门提出了设备配置的要求, 医院专科设备是一个医院的特色设备, 其配置一定要满足临床专科的需要。
3 管理与维修保证
在标准里, 医疗设备的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 在实施过程中, 存在2种运行状态: (1) 物质运动状态, 包括设备购置、验收、安装、调试、使用、维护修理直至报废的这个生命周期, 管理的内容为技术管理; (2) 价值运动状态, 包括购置资金的筹集、预算与计划的论证, 运行和维护的成本费用、财务管理, 成本、效益、效果评价, 其管理的内容为经济管理。
在细则里, 体现出了制度管理、论证管理、计划与采购管理、验收管理、资产与物流管理、应用质量管理、信息与档案管理等内容。制度要健全, 并重在得到落实, 要制定医疗设备和耗材采购、验收、入库、发放、报废和更新制度并予落实。按照要求落实招标采购的规定。购置30万元以上的设备, 要落实、完善论证内容, 要求具备适宜性和可行性。已经购置的设备要三证齐全, 对于大型设备除了注册证, 还要求配置许可证以及各类人员的上岗资格证。对于强制认证的医疗设备, 一定要具有3C认证证书。对于在用的各类医疗设备, 要开展定期效益分析工作, 对于大型设备, 要求实行单机的核算。通过效益分析, 检验管理工作的成效, 对所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 从而进一步优化管理体系。要建立并健全三级保养制度并予以落实, 对重点设备建有定期质量检测和分析报告制度, 并认真实施, 这些是医工部门的技术类人员的主要工作内容, 目的是保证设备的完好、设备寿命的提高以及应用的安全。医院要有设备的总台账, 每个部门或科室要有分台账, 账物相符。对不同设备应建立分类档案并有专人保管, 档案资料 (合同、论证材料、验收报告、技术资料等) 齐全, 记录所做的, 并安排安人负责。
4 安全质控保证
贯彻执行国务院颁发的《计量法》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 保证医疗设备安全和质量性能良好。目前, 国家对医疗设备的管理, 涉及到的法律和法规不多, 主要是《计量法》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 还有一部分进口的以及实行强制性认证管理的医疗设备, 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约束, 涉及采购的还有《政府采购法》, 此外, 是一些部颁规定。
在评审标准与细则出台后, 我院即积极地参与并行动起来, 投入到创建三级医院的工作中去。医院先后邀请了省市两级的专家与领导来院动员、指导、培训。在专家的培训过程中, 也清楚了标准出台的不易, 它是经专家组起草后, 经反复讨论修改报请省厅审核后定稿, 可以说是逐字逐句推敲而来。各评审医院一定要认真研读, 深刻领会标准与细则的含义, 并藉此来指导医院的工作。
摘要:2009年3月, 江苏省颁布了《三级医院评审标准与细则》 (传染病医院) 分册, 标准分九个部分, 分别是:行政管理、人才队伍、医疗质量、医疗技术、医疗服务、护理工作、信息管理、医疗设备、基础设施, 随标准同时制定出台了相应的评审细则, 此次标准与细则的颁布, 必将成为各传染病医院创建或建设等级医院的行动指南。
一、目标指标统计分析
见附件
从1-10月份总体上来说,仓库对目标的达成率基本上满意,没有出现目标没有达成的情况;
二、仓库管理(包括呆滞料处理,不良品等处理情况)
①“先入先出”管理:严格按照《仓库管理规定》进行物料进出的管控 ; ②产品储存期限管理:根据《仓库管理规定》,每个月对所有物料进行一次保质期的点检,发现超过或即将超过储存期限的物料,第一时间交品管部对其重新检验 ; ③ 仓库温湿度管理:根据《仓库管理规定》,每日对仓库温湿度进行点检,指定专人负责每天的点检工作,由厂务经理进行监督检查,并签名确认 ;
④ 危险化学品管理:对化学危险品进行列帐管理,各种化学危险品均配备MSDS,并已进行了明确的标识,对化学危险品的进出也进行了台账管理,对化学危险品仓库的防火、通风、防日晒、防雨淋、防泄漏及温湿度等要求均已经进行了管制,并定期对化学品的仓库的各项要求进行了巡回检查;
⑤ 出货管理:根据《仓库管理规定》,接到业务通知出货明细表,生产将做好的成品填写《入库单》交由OQC进行出货前检验,OK后仓管员进行核准数量,按照“先入先出”的原则,将需出货的成品数打包好出货;
三、原辅材料、成品存储和防护中存在的问题
① 材料入库后要按“先入先出”的原则合理分类存放于货架上,有保质期要求的要在有效期内发货使用。未使用前,尽量保持包装完整,落地堆放物品,地面必须保持干燥,尽可能加垫隔板或其它隔离物。
② 仓库内材料及产品妥善维护,避免鼠咬虫耗、受尘、生潮,仓库保持干燥、通风,仓库防火设施符合消防安全规定,安全通道无障碍物
③ 同一成品使用同一包装,产品包装能够起到良好防护作用,所有包装标识清晰、正确、贴附牢固(与箱内包装物规格、品名、数量一致)。
④ 顾客对包装有自己要求的,以顾客要求为标准。产品在交付前,应加强防护,保存在适当环境下,防止变质、损坏。交付产品必须是经过最终检验合格的产品,且有关记录齐全并得到认可。发货时,应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外包装标识应清楚写明产品的名称、数量、发运地以及各种应有的贮运图示标志。
四、内部审核情况
本次内审,仓库有1项不符合项
1:在10/18日内审过程中,是成品出货率,料帐准确率,是因为交接工作不到位,导致没有正确的资料。仓库以后会改进。
五、改进建议
①公司部分人员的环保意识不足,例如:部分人员对危险废弃物不是十分理解,观念松懈,随意乱丢,建议:针对类似情况,还是应加强人员对此的认识,指定专门的部门专门的人进行固体废弃物管理的培训及考核
公司于2017年4月20-28日根据ISO9001:2008和 ISO14001:2004,OHSMS18001:2007国际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管理标准的要求完成了2017年度的第1次内部审核后,进行了管理评审活动,以确保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现将管理评审情况报告如下:
一、评审的目的:
1、评审目的:由总经理对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管理体系现状进行评审,对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有效性及充分性做出综合评价,以保证标准的要求以及实现规定的方针和目标及其管理方案。
二、评审方式:
本次管理评审采用讨论会的形式进行。由总经理主持,各参加会议管理人员根据评审内容准备了相应材料。
三、评审计划的实施:
管理者代表制定了评审计划,并得到总经理确认。评审计划提前下发至公司管理层及各部门相关人员,由责任人准备所需评审资料,按计划参加管理评审会议。
四、评审结果:
1、内部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审核结果以及改进措施的实施效果:
公司按照年度内审计划,对各部门进行了审核,审核思路由按部门相关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事务出发,于4月 20-28日组织了各部门进行2017年第一次内审,对各部门所有的要求进行的审查,确保内审工作的有效性、符合性。审核检查出的不符合项均为一般不符合项,有1个,无重大不合格项。不符合项得到相关部门的认可,相应的纠正预防措施均已制定,纠正预防措施在严格的后续监督下,已经完成。
2、管理体系有效性及适应性:
公司相关部门根据实际工作,不定期的对相关文件进行正式或不正式的评审,以保证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工作的可操作性、有效性和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评审认为,公司以管理手册、程序文件、支持性文件等支持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管理体系符合ISO等标准的要求,可以保证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管理工作的有效推进。从总体上来看,我们所建立的管理体系及依其运作是有效的,且适应公司的管理要求。
3、公司质量方针、质量目标是适宜的,基本上均达标。具体如下: 全年无重大质量事故
一次交检合格率为99%,目标为≥95%; 产品交货准时率为99%,目标为≥90%; 顾客满意率为94%,目标为≥85%。
其中交货准时率比去年提高1个百分点,顾客满意度比去年也提高1个百分点。这说明我们产品质量稳定,公司经过生产指令单系统改革,提高了交货准时率,客户也满意度也有较高。因此管理体系能满足要求和促进企业改进。
4、环境、职业健康方针的适宜性,目标与指标及其管理方案的贯彻和实施情况:(1)环境目标,部份完成,原料利用率未完成,具体如下: 废弃物100%回收处置,且无环境污染事故,完成目标;
材料利用率目标为90%,而实际为86%,未完成目标,分析原因是客观上材料利用率高的模压车间产品减产、利用率较低的缠绕产品增产所造成的,是市场因素所决定的。故根据实际情况,经评审研究决定将材料利用率的目标定位86%。(2)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已全部完成,具体如下:
一线作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病接触限制值符合相关标准,劳防用品发放到位,本阶段发生一起一般轻伤事故,未发生重伤事故,完成了目标。
从公司制定的环境、职业健康目标的目前实施的情况看,除材料利用率外其他目标全部完成,效果良好。对未完成的目标进行了分析,重新合理的更新了目标值。公司制定的环境职业健康方针已得到客户、员工以及其他相关方的认可,适合于公司的性质、规模和环境影响。
5、客户满意度及其反馈信息包括投诉及相关方环境投诉的情况:
运营部有对客户满意度情况进行调查,总的情况还是比较满意的。共收到客户投诉2 次,均对投诉情况进行原因分析并有针对性进行了整改,编制了纠正预防措施单。
未发现任何相关方对本公司的环境投诉事件,也未发现重大的质量事故和违反法律法规的环境事故。公司的各项运作基本上符合当地的法律法规包括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6、体系运行时的纠正与预防措施及其执行情况:
在质量方面:每天有成品出厂检验记录并进行详细的统计分析,对超过质量目标的产品,开具了“不合格报告单”并责成相关部门及人员进行原因分析并彻底改善,形成了良好的质量运行体系。
在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面:通过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的日常检查工作,对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的有效运行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开出整改问题清单,由相关车间分析和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进行验收。
7、产品符合性、过程绩效及环境绩效的情况:
本公司产品是根据客户图纸按照客户的要求进行设计和销售服务,根据提交型式检验结果,产品质量符合企业标准或国标要求。通过客户满意度调查及其他方式,可知本公司的产品是符合客户要求的,可以满足客户的需要。
根据本年度公司委托外部检测机构对一线车间有害职业病接触作业场所进行了检测和评价,各项指标均合格。根据实施的职业健康检查报告结果,未发现职业病案例,职业病控制情况良好。就原有环评报告内容来看,根据评价报告结论,公司各排污指标均符合相关要求。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面均按相关控制要求进行,未受到违规处罚。相关的过程绩效也可以满足体系要求,没有发生相关方的环境投诉,各项监测指标是达标的,可以满足相关方的要求。
8、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收集和合规性的评价:
本公司的收集的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是基本是适用的。本公司的活动、产品、服务的运行的均可符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日常工作均可在规定的要求下执行。
9、改进性的建议:
(1)对客户外观满意率微偏低,所需模具达到镜面要求的改进:
1、加大模具投入,对不好的模具报废新开。
2、产品表面欠佳,模压料也有讲究,要加强对配料控制,每天的生产调配单必须要有实际配料操作的计量单。
3、车间加强对产品保温温度及时间的控制,要严格按照工艺要求生产。
(2)材料利用率低的改进:
1、加强车间生产过程中节约的管理。
2、对生产工艺的改进(见管理方案)。
此次管理评审,总的来说,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管理体系基本上具有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对未完成的目标进行了分析和整改,更新了目标值。为了更好促使体系有效运行,公司内部相关部门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对整改事项认真对待,以便进一步提升并完善公司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管理体系。
编
制:朱起志
审
核:刘贵永
批
准:刘晓玮
工程部(2011年)管理评审报告
2011年时间过半,挥一挥手告别2011上半年,我们即将迎来下半年的开始。2011年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我们的党迎来了70生日,2011上半年徐家村改造项目的顺利进行,进一步提高了工程部的高层施工管理能力。回首2011上半年,这段时间给予了我公司新的活力,新的力量,以及工程部年轻人现场管理能力的不断提高,这些都是我公司前进发展的保障。
工程部在本年度内审中由于新岭花园三期项目已经结束,新的徐家村项目正在进行主体施工。所以审查的重点是工程过程中的资料,如施工企业的资质、质量年审,监理单位的资质等;还有过程隐蔽资料的抽查、材料进场的抽检等。通过本次内审使我工程部全体人员掌握了过程控制的有关知识;增强了在隐蔽工程部位须留有隐蔽资料的意识。我部在坚持沿着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指导思想同时,也逐步健全施工管理制度。随着制度的不断完善我部明确了各自的岗位职责,这样既明确了各自的工作范围,又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公司走向强而大集团化企业打下了基础。
徐家村旧村改造项目是我房地产实业公司第二个高层住宅小区,在施工过程中我工程部严格按照公司制定的贯标体系标准进行施工。在施工过程中虽然出现过这样或那样的质量问题,但在公司领导的指导下,工程部现场人员逐个将问题击破,虽然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缺陷,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工程部现场管理高层住宅小区的水平将越来完善。回顾徐家村旧村改造项目工程部现场管理的整个项目过程,不论成功或失败,它们都将成为我工程部未来施工经验模板,尽管目前的某些经验还不成熟,相信失败的背后必是成功,成功的背后必是辉煌!徐家村旧村改造项目预计目标:竣工验收一次验收合格率为百分之百;观感量化评比十二个楼座中八个为A级,四个为B级。要达到这么好的成绩我们不能只靠运气,而是要靠我工程部全体人员的协作努力。在施工过程中我们除了制定施工方案外,还加强了对施工质量的考评,对需整改的部位我们按照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并跟踪验证。现将我们制定的程序内容的几个方面阐述如下:
一、内部沟通
在施工现场每天面对的问题是不同的,但是处理问题的方法应大同小异的。面对专业内部的问题,我们根据国家规范及地方性法规为依据进处理各种专业内部问题。在施工现场出现专业内部的问题较少,较多的是专业与专业之间的衔接问题。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处理的原则是现场管理人员首先进行沟通后制定方案,经项目经理同意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在增加工程费用个别问题上须经公司领导批示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内部沟通的原则:
1、在不增加工程费用的同时,不能推迟施工工期。
2、在国家规范及地方性法规的前提下,尽可能施工工艺简单方便施工,为下一步施工创造较好的前提。
比如重大隐蔽:防水隐蔽、钢筋隐蔽、保温层隐蔽、电气隐蔽等,在每次重大隐蔽之前我们都要求施工队进行报验,在经过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及我方的共同检验并合格后施工单位才可以进行下道工序。对现场存在的违规做法,我部及时下发整改通知单,并书面通知施工单位限期进行整改。施工单位整改完毕后以书面的形式报监理人员进行验证,经验证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二、外部沟通
工程过程中除了内部沟通,外部沟通也是主要的一个方面。外部沟通除了公司外部的沟通外,也包括公司内部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沟通。外部沟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与公司综合部的沟通;我们将问题(需设计院出具变更)以信息联络单的形式反映给综合部。再通过综合处和设计方面的沟通,设计将重大设计变更以设计变更通知单的形式发往现场,指导施工的正常进行。
2、与公司预算部的沟通;在工程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工程签证,我们将签证的内容通知预算部。
3、与外部监理单位的沟通;监理单位是我部外部沟通的主要部门,我部现场的外部沟通绝大部分从监理单位外发。我们将内部沟通的结果通知监理单位,要求监理单位按照此方案通知施工单位。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监督验收。
4、与外部施工单位的沟通;在施工现场有个别存在争议(规范不明确)的部位,施工单位须征得我部现场人员的认可下,方可进下一步施工。
以上四个方面的沟通为现场最为主要的沟通,除此之外工地现场为了赶工期,我部也有可能与设计人员进行沟通。沟通只是处理问题的前提,沟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处理问题。我工程部对不同的问题也作出了一系列的程序文件以控制施工质量,针对不同的问题的处理我工程部责任到个人以明确责任。
施工过程中对监理单位的沟通应是最为重要的,在工程中出现的一切问题我们都要对监理进行控制,因为监理单位是我公司外招标到施工现场进行对本项目监督、巡视的外部单位。每周一次的监理例会我方都会对监理单位提出新的目标及检查重点,通过监理单位的《规划大纲》,进行有效的控制监理人员在施工监督过程中的不足。通过对监理的有效控制进而达到项目的安全、质量、进度和谐统一。
三、经验与失败
工程部在过去的2011上半年收获甚丰,徐家村旧村改造项目的顺利进行,进一步提高了工程部的高层施工管理能力。徐家村旧村改造项目质量检查时的优异成绩,说明我公司具备一个开发优质小区管理的团队。一个完整的项目施工是通过上千种材料进行有序的排列最终组成一个完整成品的过程。在徐家村旧村改造项目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也存有酸甜苦涩的过程。在成绩面前,我们也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在挫折面前我们不气馁。我们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如下几个方面:
1、对部分工序提前量考虑不足,致使施工单位因材料及人力不足导致施工计划拖后。
2、年轻人员施工经验较少,致使施工过程中存在缺陷。
3、检查力度不够,特别对样板间、样板房应加以控制。
四、未来与希望
工程部将继续按照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方针,严格执行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不变。针对我们的不足,我部将严格按照制定的2011年《质量管理目标》进行管理,同时按照修改的《工作手册》进行工作,使新的手册为工程部更好的做好指导工作。新的项目将要开始,我工程部会根据实际人员的情况制定现场人员分工表,将责任分派到个人。为了加强部门与部门、部门与外界之间的沟通,我部将加强《信息联络单》管理。相信在工程部全体员工的努力下我们所开发的项目将越来越完美。
工 程 部
【标准转版管理评审报告】推荐阅读:
安全标准化评审整改报告09-22
企业标准信息管理平台软件调研报告07-27
开展法律风险管理标准化规范工作自查报告10-30
材料标准化管理标准09-24
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征求意见稿)10-19
设备管理管理标准07-28
食堂管理标准09-08
档案管理管理标准剖析07-10
管理评审报告内容09-08
物业管理标准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