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农业原理与技术

2025-01-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有机农业原理与技术(通用8篇)

有机农业原理与技术 篇1

有机农业技术能够节约大量的能源,缓解我国能源担负的巨大压力,同时还有利于环境的保护,这些都是有机农业的优点,但是有机农业的不断发展需要众多部门在小范围内进行活动,导致农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科学化、专业化水平会受到严重的阻碍。无机农业可以缩短我国农业生产所需的时间,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还能使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朝着科学化、专业化不断发展,但是无机农业会消耗大量的能源,对生态环境很可能造成严重的破坏。

二、有机农业技术与无机农业技术结合性思考

(一)注重有机农业的主导地位

农村属于封闭环境,农民的文化基础较为薄弱,一时间很难接受外界先进的农业技术,而且农村多处于偏远的山区,想要在短时间内实现现代化农业生产是非常不切实际的。所以,利用有机农业技术与无机农业技术结合促进农业发展过程中,要以无机农业技术为主体,有机农业技术为辅助,才能使用我国农业发展的需求,将技术融合的优越性良好的发挥出来。

(二)注重二者协调发展

虽然,现阶段发展过程中要以无机农业技术为主体,但是二者技术融合仍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在将来有机农业技术必定会与无机农业技术并重。因为农业生产经营必定会需要大量的资源、能源,仅仅依靠无机农业技术的自循环是不能满足现代化农业发展需求的。所以,想要保证我国农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要依赖于有机农业技术为农业注入新的生命力,有机农业技术就是农业发展的各种资源和能量保障。

三、结语

有机农业原理与技术 篇2

1有机农业

有机农业指以有机物为主体, 依赖农业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以及各种生物之间的制约关系, 完成能量循环的过程, 建立一个完善的体系, 取之于土地用之于土地。比如说在耕作的时候采用牲畜作为动力源, 对庄稼进行优良选育, 同时施以有机肥。比如说秸秆还田, 种豆肥田, 把营养和物质重新还给土地。采用多种农作物混植的方法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喜阴喜阳植物的混合配置可以利用到农田的立体资源。农牧结合可以利用牲畜的粪便作为农作物的肥料, 还能抑制杂草的丛生。利用对农业有利的昆虫、鸟类抑制害虫。

2无机农业

无机农业指利用现代无机化学的方法对农田进行施肥和害虫的防治。农作物生长所必需的氮磷钾肥全部用化学的方法进行补给。在生产过程中, 无机农业主要利用多种维生素、抗生素、化学试剂, 肥沃土壤, 杀灭害虫和杂草, 使农民从中收益。但与此同时, 一些有条件的农村地区, 政府禁止使用生长素、刺激素、除草剂、农用药虫剂、化学肥料用于田间耕作。技术支撑方面, 工程机械、农业机械逐渐代替人力, 畜力几乎被淘汰, 笔者认为应大力鼓励二者实现合作并重视畜力发展格局, 这样才能加快推进当地绿色农业的发展。为了完成农业生产, 多数人摒弃了有机农业, 因为无机农业在生产过程中大量化学手段的使用, 短期内大大提高了农业产量。

3有机农业和无机农业的结合

从当前来看, 我国农业在发展的过程中, 应将有机农业与无机农业有效结合起来, 并根据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来的条件, 从而使得农业发展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由于无机农业短期内就可以迅速将产量提高10%~20%, 据相关数据的分析, 在多数农村落后地区都存在着有机农业发展的主导型地位, 当地农业发展有着较好的局面。有机农业对于促进化石能源的节约与农业物质费用投资效益等都有着较大的作用。农业物质的投资费用投资效益率等将大大降低, 但益处却是很大的, 更有利于保护自然环境。拿产量提高10%跟环境的污染相比, 这10%的增产就显得无足轻重了, 这充分体现了突出有机农业的宗旨。有机农业在保护生态环境、防治环境污染等方面有着无机农业不可比拟的优势, 一旦环境污染问题发生、生态环境失去平衡, 就更能凸显有机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和重要作用。再者有机农业的发展是在多部门小范围内配合使用的, 故在促进农业生产中的益处多多, 但就推广应用有机农业技术这一点出发还需要我们的国家投入大量的技术和资金, 化工行业也需要进行自身的净化, 弥补自身工艺、环保方面的不足。

从无机农业的技术特点来看, 尽管在短时间内可以迅速提高产量, 满足人们对粮食、蔬菜的需要。但无机农业在实现对土壤有机质、生态、水土等的回补方面却是远远不足的。在土地的利用率与劳动生产率上, 有机农业具有非常大的优势, 各级地方政府要认识到这点, 农业技术发展管理部门必须本着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子进行部署, 只有这样, 才能最大程度地促进当地农业生产朝着有机化和健康化的方向发展。必须本着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 切实做好有机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虽然无机农业在生产过程中, 需要消耗大量的化工资源, 但在必要时适时采取针对性的无机农业技术, 来改良土壤也是可行的。因为使用有机的办法无法使土壤的肥力在短时间内得到提高, 必要时还是要应用无机化肥来实现。这是我国农业生产发展在基本国情的条件下的必由之路。随着耕地面积的急剧的衰减, 长期以来无机农业的使用增加产量的同时也带来生态环境方面的损害, 使得生态环境失去失衡。现阶段必须把握好有机农业和无机农业二者间的协调关系, 使我国的农业生产尽快走上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

应正确处理好有机农业与无机农业的有效结合, 从而实现有机与无机的并重式发展, 从而保证2者之间的持续发展, 最终促进我国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

摘要:本文介绍了有机农业和无机农业的概念, 并比较2者的优缺点, 以此作为参考, 将2种农业结合起来, 使之更适合我国农业生产的实际状况, 以期对农业生产的改进提供参考。

关键词:有机农业,无机农业,结合

参考文献

[1]高天舜, 高宽.关于有机农业与家庭有机农业耕作制的初步探讨[J].经济纵横, 2002 (1) :40.

有机农业原理与技术 篇3

摘 要:本文简述了有机农业技术和无机农业技术的相关概念,并阐述二者的优缺点及各个地区对有机农业技术或无机农业技术如何选择给出建议,然后从有机农业技术应占主导地位到有机农业技术和无机农业技术并重的过渡两个方面,指出了二者相结合的关键节点,希望对我国有机农业技术和无机农业技术的发展的促进有所帮助。

关键词:有机农业技术;无机农业技术;农业协调发展

一、引言

随着我国目前大力发展对新农村的建设,对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问题的高度重视,传统有机农业和现代无机农业间的结合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在绿色农业被广泛需求的背景下,对有机农业和无机农业结合性的研究,显得越发重要。 目前,一些国家的新兴技术,在我国已经引起很大的反响。其中生物技术方面,包括微生物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基因工程等的发展,对于有机农业技术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但是,从以有机农业技术为主,过渡到二者共同发展,仍然应是我国农业技术改革前进的方向。任何科学技术的发展,都不是孤立实现的,只有把多种科学技术成果综合运用,才能使其效果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二、相关概念介绍

1.有机农业技术。有机农业技术是指以生物科学为根本,凭借农业内的各种生物和自然环境间产生的能源及物质的循环来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农业技术体系。在生产过程中,主要以人力和畜力为动力,对农作物品种进行选育改良,同时施加有机肥;采取农、林、牧相结合的方式和生物防治法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培育要因地制宜,合理轮作。有机农业技术体系对保持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生态平衡起到重要作用,故其又被称为生态农业。

2.无机农业技术。无机农业技术是指凭借工业生产所提供的各种技术装备和生产资料,通过投入大量的化石能源,从而实现农业生产发展的农业技术体系。无机农业在生产过程中,主要利用各种生长激素和营养素、除草剂、农用药剂、工业施肥、化学肥料、农业机械等来进行农业生产。因为无机农业在生产过程中利用大量的化石能源,故其又被称为高能农业或石油农业。

三、有机农业技术和无机农业技术各自的优缺点

1.有机农业技术的优缺点

(1)有机农业技术的优点。有机农业技术的发展可以节约我们逐步减少的化石能源,提高农业的投资收益率;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减少环境污染,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

(2) 有机农业技术的缺点。由于有机农业技术的发展需要各部门的配合,所以在将有机农业向社会推广和在专业方面发展上,存在一定难度。主要体现在资金供应不足、化石能源比较短缺、生产方式比较落后。但对于土地资源比较丰富,农村在农耕方面劳动力比较充足,合理轮作方面的限制比较小,农林牧结合性较好的区域来说,很有优势。

2.无机农业技术的优缺点

(1)无机农业技术的优点。无机农业技术可以迅速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能够极大地促进农业面向社会,并且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2)无机农业技术的缺点。无机农业技术需要消耗大量化石能源,所需资金投入十分巨大;会使土壤肥力在短时间内发生急剧衰退;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非常大,可能会造成生态失衡。所以,无机农业技术在化石能源较为充足、工业生产水平较高、资金支持较高的区域,可以取得优势地位。

四、有机农业技术和无机农业技术相结合的关键节点

1.有机农业技术占主导地位。我国虽然是农业大国,但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基础比较弱、底子薄,农村地区的资金、技术、人员等方面也存在很大的不足,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大多数农民的知识文化程度很低,对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认识程度还不够。短时间内,我国农村地区的首要任务仍然是解决广大农村百姓的温饱以及农作物的增产增收问题。此外,我国地形条件多样复杂,气候不稳定,在很多偏远的农村地区,迅速推广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显然是行不通的。所以在促进二者并重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应采取以有机农业技术发展为主,以无机农业技术发展为辅的结合方式,契合我国目前农业发展的基本形势,才能使农民最大程度上在农业发展中受益。不过,一些条件较好的农村地区,政府应大力鼓励二者结合并重视农业技术的发展,从而加快推进当地农业发展目标,使得目标得以尽快实现。

2.有机农业技术和无机农业技术共同发展。有机农业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我国农业必将会过渡到二者并重发展的阶段,两种农业技术共同发展。

农产品产量高低是受到投入农业的物质和能量的多少制约的,如果全部实行有机农业技术,没有外界物质能量的投入,仅仅依靠农业内部循环来生产,难度非常大,而且产量会越来越少,这样就违背了我们实行有机农业技术的初衷。尤其是现在农产品大多是以商品形式售出,售出的农产品包含的物质能量不会返还到农业循环中,可用的物质能量会越来越少。所以我们需要以无机农业技术来弥补所缺的能量,我们必须要把无机农业技术放到与有机农业技术同等的位置上。

3.政府足够的支持。无论是有机农业技术发展为主还是有机无机技术并重,都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在无机农业的发展过程中,政府要起到带头作用。最重要的就是要为农业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此外,要制定政策,在人才培养、技术改良推广、改善税收等方面,加以重视,并将其纳入到国家长期发展规划中,使无机农业技术发展无后顾之忧。与此同时,工业也要支持其发展,为农业技术发展提供污染较少的能源,降低其成本及环境污染,广大农民才会考虑使用该种农业技术,加速农业技术在社会上的推广,让更多地区能够接受使用。

五、结语

我国被叫做农业大国,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我国农业发展并不先进,可以说是落后的,发展底蕴非常脆弱,各个区域的发展情况参差不齐。在有机农业技术和无机农业技术结合并重的过程中,各个地区的发展进程也一定是不同的。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短期内可能就会实现目标,但是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或者不适合农耕的地区,想要实现该目标可谓十分困难。所以,我们要向尽快实现有机农业技术和无机农业技术结合发展,就要为这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提供有利条件,包括资金支持、能源支持、人力支持、技术支持等方面,才能尽早实现现代化农业的发展目标,使有机农业技术和无机农业技术相结合,齐头并进,促进我国农业上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常艳波,张凤珍,徐海艳. 论有机农业技术和无机农业技术相结合对我国农业的影响[J]. 农业与技术. 2014.01 .

[2]黄慧英. 中国有机农业及其产业化发展研究[D]. 西南财经大学. 2013.06 .

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篇4

杨曙辉,宋天庆

(云南大理州农科所,云南大理671005)

摘要:简述了我国有机农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浅析了制约我国当前有机农业发展的5大方面主要障碍因素:粮食战略安全、农业环境质量、技术和咨询体系滞后及地区发展不平衡等;进一步提出并阐释了“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业,为有机农业发展打好前站”、“建立和完善技术和咨询体系”以及“加大投入,确保发展”等8个方面的现阶段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策略和措施。

关键词:有机农业;有机认证;制约因素;发展策略

文章编号:1005-4944(2006)02-0042-05

42农业环境与发展2006年第2期

了IFOAM国际有机颁证服务机构(IOAS)的正式认可,是迄今全球30个获IFOAM认可的认证机构之一,也是亚洲仅有的获得IFOAM认可的三家认证机构之一。这也标志着我国有机认证事业走向国际化已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此外,截至目前,全国共有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万泰、中国农业生态研究所等19个有机食品认证机构相继加入IFOAM,并正式成为其会员;同时,已有4个国际有机认证机构在我国设立了代理或委托部门,负责国外有机认证机构在中国的认证。迄今,国家已制定并发布了《有机产品认证标准》(OFDC)和4项有机食品行业标准,49个绿色食品产品质量标准,并积极引用、遵循和执行国际标准、发达国家标准或进口国的相关标准,有力地保障了有机产品的质量水平。据统计,自1994年以来,全国经OFDC认证的有机食品达100多个品种,认证农场、加工或贸易企业(单位)400多家,范围涵盖谷类、豆类、蔬菜、干果、饮品、中药材等各类作物或食品。截至2003年底,全国经农业系统认证的有机食品企业203家,产品559个,实物总量17.9万t,占全国的21.7%;年销售额11.3亿元,占全国的44.5%;出口额4 360万美元,占全国的30.7%;认证面积62.86万hm2,占全国的31.4%。截至2004年6月底,农业系统有机食品认证企业达到417家,产品662个,实物总量24.7万t,分别比2003年底增长3.7%、18.4%和40%;其中有机水产品产量位居全球榜首。由此可见,我国有机农业在近年发展迅速,有机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潜力已初步显现,前景广阔。

2制约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

2.1粮食战略安全的制约

(1)现阶段粮食数量安全的压力。目前,我国已跃居为世界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国,粮食、棉花、蔬菜、水果、肉类、禽蛋等8类农产品产量均位居世界首位。1998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总产量和单产均创下了历史新高,分别达1.138亿hm2、5 123亿kg和每667m2 300 kg的新水平;1996年,全国人均拥有粮食达414.3 kg,是历史的最高年。然而,事实说明,我国农产品虽已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并出现了供给相对过剩的局面,可这也仅仅是结构性过剩、阶段性过剩、季节性过剩、局部性过剩和低水平过剩的表象,而真正的粮食数量安全的隐患和危机远未消除。1999—2003年,全国粮食产量出现了连续5年的下滑;2003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总产量和单产分别比1998年减0.13亿hm2、816亿kg和每667 m2 11 kg,人均拥有粮食较1996年减80 kg;同时,全国粮价出现了跳跃式上扬,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开始由顺差转向逆差,呈现净进口格局;2004年,全国粮食产量虽出现恢复性增长,增幅达9%,但实际净进口仍达459.8万t;而2005年的粮食缺口仍将持续。

(2)粮食需求持续增长的压力。当前,我国人口已突破13亿,并以每年1 500万的速度递增;而耕地面积却只有0.95亿hm2,仅占世界耕地面积的7%,且以每年40万~46.7万hm2的速度递减;2004年,人均耕地面积已降至0.094 hm2,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3.8%,东部600多个县(区)人均耕地低于FAO确定的0.05hm2的警戒线;同时,全国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的耕地只占耕地

总量的39%,且以耕地和水为主的后备资源数量少、质量差。资源的刚性约束和人均占有量的快速递减,进一步对粮食的产量提出了更高的、持续增长的要求。

(3)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所需。中国是一个人口大

国,同时也是政治大国,虽加入WTO也近4年,但在目前国际间尚未达成“禁止将粮食作为武器或筹码来达到政治目的”协议的情况下,与其他任何国家一样,同样存在着自身的粮食安全战略问题,这就决定了粮食供给不能过度依赖进口而受制于人,只能立足和着眼于长期的自求平衡,粮食的外贸依存度须控制在5%以下。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从数量型农业真正转入全面的质量效益型农业还有一段过程和距离。而有机农业所要求和倡导的特殊的与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生产过程对化肥、化学农药、农膜等任何化学合成物质以及转基因生物技术的拒绝使用,将致作物产量大幅下降。基于此,虽然近年一些发达国家的有机农业发展迅速,但出于本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亦只保持了一定比例的有机农业,而其巨大的有机食品销售市场和消费需求及空间只能通过从发展中国家的大量进口来满足和填充。故此,鉴于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呼唤以及现有的植物保护水平,也就从主观和客观上决定了我国现阶段要全面进入有机农业的发展尚有难度,而只适于因地制宜、稳步推进并保持一定的发展比例,绝不能盲目贪大求速。

2.2农业环境质量的制约

(1)耕地污染严重。目前,我国化肥、化学农药和农膜的用量已位居世界前列,全国化肥年使用量已突破4 124万t,单位播种面积使用量高达400 kg·hm-2,其中氮肥年总用量2 500多万t,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而利用率仅为30%左右;农药年使用量130余万t(成药),单位播种面积用量每667 m2近1 kg,是世界平均水平和发达国家的2倍;农用塑料年总用量达2 000万t以上,而有近1 000万t的塑料残余物遗留农村,单位耕地面积残膜量每667 m2约3 kg;同时,畜禽粪便年产生量接近20亿t,但大多未能得到科学合理的利用和处理。迄今,全国受农药污染的农田达1 000万hm2,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面积2 000万hm2,占总耕地面积的1/6;因工业“三废”污染的农田近700万hm2;受酸雨影响的面积占国土面积的40%以上;667万多hm2的作物种植面积受到不同程度残留塑料膜的污染,等等。

(2)水环境堪忧。由于工业和城市排污,以及农业

面源污染等,全国迄今污水年排放量已达439.5亿t,超过环境容量的82%;七大水系175条河流中劣Ⅴ类水质占28.4%,1/3以上的河段达不到使用功能要求,近一半的湖泊处于严重富营养化状态,75%的湖泊富营养化突出;污灌区面积比20世纪80年代增加了1.6倍,已占到总灌溉面积的7.3%;全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约16.9万km2,比2003年增加约2.7万km2;3.6亿农村人口的饮用水不符合标准等。水污染开始呈现出“支流向干流延伸,城市向农村蔓延,地表向地下渗透,陆地向海洋发展”的趋势。

(3)空气质量下降。1952年—1992年40年间,全国大气中的氨通量增加了2.68倍,且目前已有533.3万hm2耕地遭受不同程度的大气污染,等等。与此同时,全国的治污步履却尤显迟缓,治污形势严峻。譬如“,十五”计划仅剩最后一年,但在全国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的2 132个项目中,至今仍有1/3的项目尚未开工;而淮河治污的“十年之丑”进一步揭示了我国治污形势的严峻性。

2.3技术和咨询体系的制约

与国外发达国家比较,我国的有机农业发展尚处起步阶段,虽已初步建立了相关的研究和咨询机构,但较完善和系统的生产技术体系和咨询体系远未形成,对有机农业的生产技术仍然缺乏较专业的研究机构进行广泛、深入、系统和全面的研究,有机生产上的品种选育,化肥、化学农药的替代技术,病虫草鼠害的自然控制,土壤培肥、作物轮作、灌溉、农田生态环境建设、有机产品加工包装贮运等技术依然缺乏,远不能实现技术的配套和集成,这与发达国家已建立的较完整的相应学科体系形成强烈的对比,继而从根本上对有机生产的产量、产值以及发展

产生深层次影响。

2.4地区差的制约

近几年来,我国的有机农业发展迅速,但存在着极度的不平衡性,东西部地区差异显著,且有进一步扩大的势头。全国的农产品出口额一直保持以东部地区为主,2004年,东部地区的出口额为189亿美元,占全国80.8%的份额,尤其是华东和东北地区等,仅山东省就已连续5年出口额居全国第一。而西部12个省(市、区)农产品出口额占全国的比例只以个位数来计,仅为7.4%,出口额为17.3亿美元。中部地区的农产品出口额亦仅占全国的11.8%,为27.6亿美元。显然,这与中西部地区幅员辽阔,具有资源优势、环境优势和区位优势而适于发展有机农业的实际极不相称。

2.5有机法规、标准及认证的制约

我国的有机法规和标准基本都是根据IFOAM的标准和要求制定的,起点较高,严格程度可以说完全与国际接轨,但均属部委制定和颁布,没有提升到国家级的层面,进而出现不能被他国认可的不公现象。

其二,目前全国范围仅有一家有机认证机构(OFDC)获得IFOAM的国际认可,而其他近20个有机认证机构虽已成为IFOAM会员,但并未获得IFOAM的正式国际认可,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国内有机认证与国际相关机构的互认和互信。其三,按照国际惯例和国务院精神,我国有机认证机构开始实现与政府剥离,实行纯市场化的运作,但由于国内的有机产品市场远未发育成熟,从而形成有机认证收费难或不能收取或收费低廉的局面,最终影响认证机构的正常运行。因此,真正全面的实现我国有机认证的国际化尚有一段距离和时间。

3发展策略与措施

3.1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国家要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合理布局,积极借鉴国外经验,对粮食生产实行“配额生产、定额补贴”。应根据内需和出口形势确定粮食总量,进而保证有一定或足够的常规农业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实施“配额生产”,对配额范围内生产的粮食实行定额补贴,从而在尊重和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实现粮食生产的总量计划控制和农民种粮收入的合理保证,避免、打破或有效遏制粮食生产大幅波动的不稳定格局,确保粮食稳定增长,农民持续增收。国外的实践证明,这是建立粮食发展长效机制的有效方法,同时也必将为有机农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并开辟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事实上,自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始,国家和各地方政府就高密集地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或扩大粮食种植面积,诸如减免农业税、增加农业投入、实行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等,以另一种表述开始实践和探索对粮食生产的“配额生产、定额补贴”。结果证明,成效显著,2004年粮食产量增幅达9%。而下一步是应建立长效机制的问题,需进一步建立、巩固和完善对作为弱质产业农业的持续和足够强度的财政、技术、人才等支持的长效机制,确保国家粮食长久、稳定的供求平衡。

3.2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业,为有机农业发展打好前站

农业部“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在全国实施4年来“,三品”生产突飞猛进,尤其是无公害农产品。截至2004年底,全国累计共有11 812个产品获得全国统一标志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总量达6 930.11万t,其中种植业面积429.2万hm2,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3.3%;畜牧业和渔业面积125.02万hm2。事实说明,现阶段的人口、资源和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现状、粮食安全战略、国内市场需求、生产技术水平(尤其是植保、土肥技术)等国情决定了我国最现实的发展路径是首先必须大力推进无公害农业的发展,在普遍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同时,使全国农业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继而在此基础上走有机农业全面发展之路,这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步骤。

3.3开展农业环境质量普查,并加大治污力度

通过开展全国范围的农业环境质量状况的普查,明确农业种植和养殖区域内土壤、大气和水

环境的污染状况,确定应保护区域、应重点治理区域和应调整的区域,并进行统筹规划,科学合理布局,因势利导,发挥优势,积极推进“三品”生产持续、有序地向前发展。同时,国家须进一步投入资金、技术和人力,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大污染治理力度,从根本上扭转农业环境日趋恶化的局面,为有机农业的大发展打好环境基础。

3.4建立和完善技术和咨询体系

国家须充分利用现有庞大的中央和地方各级农业科技机构、农业院校等的科研力量,进一步整合资金、人才、设备和技术等各种资源,并不断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建立足够数量的不同层次有机生产技术研究和咨询机构,尽快对全国范围内不同区域、不同优势农作物“、名、特、优、稀、新”品种、不同生态类型的种植、养殖业有机生产和加工技术进行系统、广泛、深入地研究,并使之迅速成为较完整的体系,为后继大规模的有机生产提供足够的技术储备和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与此同时,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在立足于自主研究创新的基础上,努力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积极外引相关先进技术、人才、装备和资金,推动我国有机农业的稳步发展。

3.5缩小地区差,务求平衡发展

我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是全国乃至世界生物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其气候特点、土壤状况、农业环境质量、生物资源、独特的人文和自然环境、劳动力优势、区位优势以及同时并存的生态环境先天脆弱性等决定了其发展有机农业的可行性、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而大规模发展传统农业和常规农业的生态和经济代价必将很高,走有机农业的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其现实的必然,也是缩小与发达国家或我国东部地区差距的45最为现实的步骤。中部地区的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农业发展基础和现状也说明,现阶段乃至21世纪内将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因此,中西部地区须牢牢把握中央和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中部崛起”的号角,进一步争取国家的政策倾斜和财政支持,充分利用和发挥自身的后发优势,因势利导,发掘潜力,开拓国际市场,在确保粮食“配额生产”的同时,积极发展有机农业,扩大农产品出口贸易,努力缩小与东部的差距。

3.6提高有机法规和标准层面,实现认证机构与国际的全面接轨

首先,在现有部委级制定和颁布的相关有机法规和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和发布国家层面的法规和标准,提高现有有机法规和标准的权威性,增强其国际间的互信和互认度,实现与国际的接轨。其二,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我国的有机认证体系,不断扩大现有认证机构的规模和数量,在实现国家认可的同时,还须加强国际间的学习、交流与合作,努力提高有机认证水平,不仅要积极推进其加入IFOAM的进程,更为重要的是着力推进其走IFOAM国际认可的道路,尽早采取与国际接轨的操作方式,打造中国“航母级”的国际化有机认证机构和体系。第三,针对国内有机市场尚未充分发育,有机认证收费难等现实,国家须对完全进入市场化运作的原属事业单位的有机认证机构实行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扶持,确保其发展初期正常的启动和运行。

3.7加大投入,确保发展

有机农业由于采取了特殊的与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主要或完全利用自然过程和物理循环来维持地力和控制有害生物的危害,因此,使其生产过程中技术、资金和劳力投入具有高度的集约性,管理等生产成本加大,产量却较传统和常规农业显著下降。因此,国家和各级政府需充分利用WTO的“绿箱”政策和中央“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战略转机,增加对有机农业资金、技术、人才及政策的支持、扶持力度,促进有机农业的产业化发展。目前,欧盟诸国等许多发达国家均为有机农业提供了一定的补贴,如德国的直补农场主;荷兰除直补,还不定期投资建立相应的营销体系等,值得借鉴。

3.8努力提高产业化水平

目前,我国的有机农产品生产除水产养殖外,种植业和畜牧业的整体水平均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还须进一步在全国范围内强化有机农业的生产意识和理念;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因地制宜,根据区域优势、市场动态、农业环境质量状况、生产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建立不同级次和规模的有机农业生产基地;引入和培植农业龙头企业,强化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设,积极推行“公司+合作经济组织+基地+科技+农户”的有机生产和管理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实施“品牌”战略,在扩大生产规模和数量的同时,更应注重对有机产品质量水平和科技含量的提升,增强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国际市场的占有份额,积极推动有机农业持续、健康、稳步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纪兵,李德波,等.国内外有机农业的发展比较[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3,(4).[2]翁伯琦.着眼未来持续发展大力开发有机食品[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4,(1).[3]沈旭.全球最重要的有机农业组织: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J].农业

奥地利有机农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篇5

一、奥地利有机农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20世纪中叶,人类开始了环境意识的觉醒,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也随之提高,消费者对纯天然、无污染的健康食品的需求逐渐增加。全球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体系应运而生,有机农业的发展方兴未艾。奥地利是世界上主要的有机农业生产国家,同时也是有机食品消费的大国,借鉴奥地利发展有机农业的成功经验,对于中国有机农业的发展十分有益。

奥地利在有机农业发展上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有机农业发展运动创始人Rudolf Steiner就是奥地利人。1927年,有机农业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首次引入奥地利。1962年,出现了第一个有机农业合作组织,1979年成立了奥地利最大的有机农业农民协会——Ernte。1980年有机农业农民协会制定了有机农作物生产标准,这一标准于1989年编入奥地利第一部有机食品生产标准法典—ACA(Austria Codex Alimentarius)。1994年,有机食品开始在超市出售。两年后,市场营销代理(eco-land)出现,旨在提高分散的单个农民的弱势地位,增强农民的议价能力。

20世纪90年代,由于政府大力扶持,奥地利有机农业发展迅猛。1991年有机农业生产农户为1970家,1992激增为6000家。1998年有机农户数量达到了空前顶峰为20316家。2003年数量减少至18591家。目前,奥地利近10%的农产品都经过了有机认证,这在欧盟国家

中所占比率最高。

目前,奥地利有机农业的发展处于稳定阶段,国内的有机食品市场趋于饱和,正在积极开拓国外市场。Vogl,C。R。and I。Darnhofer(2004)认为要想解决目前的发展瓶颈,建立环境良好的能提供度假旅游服务的有机农场(生态农场)是创新之举。有机农场不但可以提供从一顿简单的有机餐饮到一周或更久的假期活动安排,而且也可以让顾客参加有机农场劳动和本地传统特色手工艺品制作。

二、奥地利有机农业发展成功的主要原因

(一)政府的大力扶持

1990年始,奥地利有机农业得到了欧盟大力的财政支持。1994年起,按照欧盟农业环保2078/92法规,有机农业生产者在转换期前后都可以得到相应的财政直补。奥地利政府还对有机食品的市场营销。有机农业协会等专业咨询活动给予适当补贴。同时作为解决欧盟农产品极度过剩的一种良策,有机农业在奥地利已深入人心。除了政府政策支持外,一些热衷于有机农业的企业、社会团体、城市市民等也都自愿对有机农业的生产者和经营者在基础设施和服务等方面进行不同形式的资助。

(二)成熟的有机农业协会组织

有机农业协会是奥地利有机农业发展极为重要的因素。一般来说,发展有机农业的农户都依托一个或两个有机农业协会、有机农业协会与政府有机农业推广工作互为补充,相对于政府的工作而言,协会的工作更加细致具体。它主要负责新成员的入会申请、协会成员的组织管理、监督、抽样检查、技术咨询、市场营销等工作。目前,奥地利主要有ABG、SGS、BIOS、LVA、LACON、GmbH、BIKO等7个有机农业协会。

(三)消费者对有机食品较高的认知度

奥地利消费者对有机食品有着较高的认知度,这也是奥地利有机农业发展成功的原因之一。笔者于2007年8月10-11日在奥地利维也纳BILLA.Hofer超市以及有机食品专卖店进行随机调查,结果显示:100%的消费者知道有机食品,84%消费者能够说出有机食品的正确定义和主要特征,96%的消费者曾购买过有机食品,80%的消费者经常购买有机食品。有机食品的消费主要集中在30-45岁、受教育水平中等或较高、收入水平中上或更高的群体中。

(四)完善的市场营销网络

奥地利有机食品目前的销售形式有:有机农场作为有机食品的批发市场销售给超市和有机食品专卖店等二级销售点。超市零售连锁店是有机食品销售的主渠道,占据有机食品市场份额的70%。另外,有机食品专卖店所占比例为20%,其他10%为直销。有机食品餐馆直接消费和互联网络销售等营销方式。实现营销渠道多元化。完善的市场营销网络体系是奥地利有机农业发展成功的基础。

(五)健全的有机食品认证体系

奥地利有着三位一体的有机食品认证体系。首先,联邦社会保障组织部的功能是贯彻实施EU 2092/91法规,主要目标是保护消费者

远离假冒伪劣产品和阻止生产者之间的不正当竞争。其次,联邦经济事务与劳动部按照EN 45011(ISO 65)规定对有机产品进行检查与认证。最后,联邦农业部、联邦林业部、联邦环境部与联邦水利部主要进行环境保护工作。

(六)天然的区位优势和区划的合理性

奥地利具备发展有机食品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优势。奥地利位于欧洲中部,属内陆国家,境内多山,多河流湖泊。东面阿尔卑斯山脉横贯全境,山地占全国面积的70%,多瑙河流经东北部,形成维也纳盆地。奥地利气温温和,属温带阔叶林气候,年平均气温7-10度,年平均降水量700-900毫米。全国具有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和区位优势,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多样性。

另外,奥地利在凭借天然优势的基础上,也对有机农业生产土地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规划管理。

1995年,奥地利实施有机管理的土地中,10%的土地种植农作物,其面积为198000公顷,截至2002年底,其比例增至32%。奥地利大部分的有机农场集中在阿尔卑斯山系附近,其中的萨尔茨堡50%以上的农场都是有机农场。

三、加快中国有机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与奥地利相比较,中国在有机农业发展上处于初始阶段,存在着生产技术水平低、生产成本高、消费者认知程度低、政府扶持力度小、生产认证标准体系不健全、市场集中度低、生产规模小、市场营销网络不健全的问题,中国应借鉴奥地利等发达国家有机农业发展的成功

经验,寻求适合自身特色的有机农业发展道路。

(一)加强领导,多方支持,建立与完善有机农业协会

一是重新给政府定位,政府应“有所为,有所不为”,使之产权明晰。二是建立有机农业的市场信息体系和有机农业行业协会。进一步探索“公司+农户”、“专业合作社+农户”、“行业协会+农户”等不同类型的产业组织方式。引导和支持从事有机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服务的企业、科研单位和其他组织,通过有机农业生产者或者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订立合同或者创新建立各种企业等形式,形成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以抵御市场风险。

(二)加强有机食品知识的宣传,增加消费者的认知度

一是增强向消费者提供信息的系统性,即不仅要宣传有机食品的品质,更要注重宣传有机食品在生产、储存、运输等过程中的作业标准及其对于环境保护的功能,以强化消费者对有机食品消费的积极态度。二是挖掘中华传统消费文化中的积极成分,运用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在全社会宣传和推广有机消费行为。

(三)完善有机食品的市场营销网络体系

一是确定以超市连锁经营为主渠道、有机食品专卖店为辅助、电子网络营销为补充的新型市场营销渠道。二是加快高效、无污染、低成本流通的有机食品物流体系建设。

(四)提高有机食品生产技术与认证水平,努力与国际标准接轨 国际市场通常对有机食品采用两种认证方式:一是进口国的认证机构按照本国标准到出口国认证,加贴认证标志;二是两国政府或双

方的认证机构在标准上达成相互认证,由出口国的认证机构认证产品,加贴认证标志。目前,中国有机食品的出口采取的是第一种认证方式,这样增加了成本,对出口不利。因此,要想扩大中国有机食品出口,应当在产品本身进行科技创新,提高有机食品的科技含量,努力与国际有机食品认证标准接轨。

(五)依托天然资源优势,加强有机农业发展的区划管理

有机农业知识培训- 篇6

北京都市绿海兴华观光农业有限公司属辖大兴区黄村镇鹅房南村。位于永定河东岸,芦求路东1000米。占地面积758亩,具有独特的水利、人力和物力资源。园区以提升农业产业化层次,拓展农业新功能为核心。整合资源优势,重点发展有机农业,观光采摘、休闲一体。草坪婚庆旅游度假相结合,娱乐拓展、民俗体验、农耕文化互动。是农业产业化纵深发展.,为城市居民提供优质的有机蔬菜、瓜果产品,满足人们回归自然、多元化消费要求,提高园区经济发展。同时辐射带动周边农业发展,鼓励当地居民参与项目发展,解决当地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地方经济,打造京南最大的农业观光园。现园区已建成日光温室132栋,(600平方米/栋)分别栽种樱桃18栋、油桃6栋、葡萄26栋,草莓25栋、西甜瓜25栋、各种蔬菜棚29栋、品种展示棚8栋、叶菜类棚10栋、育苗棚10栋。达到四季生产标准。露地栽植樱桃树7500棵80亩,露地谷类、薯类春秋菜品种25亩,一年瓜菜产量120吨,产品经国家有机食品认证为有机产品,接待游客2000次,一年销售收入500万元,解决当地农民就业人数216人。带动农户增加收入162户。

园区现又在组建草坪婚礼、婚庆广场、娱乐拓展区、农耕认领地块及产品加工包装,冷藏储存库等观光采摘休闲保障性基础建设,投资6300万元,年预计收入805万元,销售收入618万元,上缴税金55万元,继续扩大带动农民就业318人,提高公司经济收入同时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公司将不断改变经营理念,创新经营方式,在地方政府关怀下加快农村产业的发展进程,为社会做更大的贡献。

有机生产培训课

学习内容:

1.有机产品的生产时期和生产有机产品的重要意义

2.什么是有机产品?有机产品的定义

3.有机产品对环境的要求。

4.有机生产与各部门的关系,需要个部门的支持

培训目标:提高产品的相关专业知识和有机生产的能力和意识

培训对象:

一期各级管理人员、普通员工(理论知识)

二期种植员工、转岗人员、重新上岗人员、相关人员

(实际操作)

培训内容:1)对高层管理人员进行有机产品的认识,法律、法规及建立实施有机管理体系重要性的培训

2)对于中层人员进行进行有机瓜菜生产管理基础知识及意识教育,法律法规的教育,有机产品的生产技术和操作规程培训。

3.)对于种植员工主要是有机产品的生产过程即操作规程培训

培训方式:自学、讲座、研讨、学术交流、培训班、板报宣传

意义:

一方面是有机生产过程的需要,另一方面通过学习让大家一步步的了解有机农业和有机产品,对于园区的生产、销售、整体提升发挥一定的作用。

(一)有机产品的生产和意义

背景起步20世纪70年代,由于当时发达国际产品过剩,生产环境恶化和环境保护运动的兴起,促进有机农业发展背景

国际有机产品已1972年国际游记联盟成立为标志,中国国家环保总局1994年成立有机食品中心,标志着我国有机产品实质性的步伐。近20年的时间国家

有机认证机构共有16家,其中北京地区就有7家。COC《中国国家质量认证中心》。

有机产品是国际统称,有机并非化学上的概念,而是采取有机的耕作方式,有机产品就是按着这种方式生产,符合国际或国家有机产品要求和标准(称之为有机农业)并通过国家认证机构认证的一切产品 范围:粮食、蔬菜、水果、奶制品、禽畜产品、蜂蜜、水产品、调料

追求目标:回归自然 保护环境 天然食品 生态食品 有机食品

二:有机食品的意义

是根据国家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的标准生产加工

即在原料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不使用化肥、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化学添加剂、化学色素和发防腐剂等化学物质,不使用基因工程技术,并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一切农副产品。

与其他农产品的显著差别在于有机产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中严格禁止使用化肥、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等人工合成物质。

说明:

1.处使用畜禽粪便施肥以外,像磷矿粉、钾矿粉、棚抗分、镁矿粉、硫磺、石灰石、氯化钠、氯化钾、窑灰、硫酸盐、酒、醋。没有经化学反应的物质,2.有机产品并非什么农药都不能使用,可以使用有机农药,先期什么什么菌素,有机农药专柜,国家有补贴。如:30%的苦参碱、类有杀虫剂,和杀菌剂(传统中药和天然植物合成)

“一药三效”作用不但可以杀螨虫(红蜘蛛、白粉蜂)对真菌有抑制作用和杀害作用,同时含有营养成分。

2.阿维菌素(向小胡、小郭、小高他们应该知道入账)

3.烟参碱杀虫剂(至霜酶的2%武夷霉素)

4.2%农抗120水剂治枯萎。旱疫病,白粉,沸腾

5.2%10%多氧霉素可施性粉剂、3%多氧霉素水剂治叶酶等

6.5%井岗霉素水剂治乏枯病

7.春宵霉素

8.27%高脂胶水剂草莓白粉病、褐斑病

9.2%宁南霉素水剂,治西甜瓜类白粉病

总结:这就是遵照一定的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产品,不使用化学合成农药、化肥、生物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属性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维持稳定的生态生产体系的一种方式《有机农业》

三有机农业对环境的要求

有机的生产需要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进行,有机生产基地应远离城区、工矿区、交通干线、工业污染源、生活垃圾场等。

如果只存在平衡生产要有缓冲带和栖息地

如果农场的有机生产区域可能受到邻近常规生产区域污染的影响,则在有机和常规生产区域之间设有缓冲带或障碍物,保证有及生产地不受污染,纺织厂跪地快的物质的漂移。

在有机产品的周围设置天敌和栖息地,提供天敌活动产卵和寄生的场所,提高生物多样性和控制能力。说明:园区生产的优越条件 东—西—南—北

有机产品执行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9630—2005

涉及范围:

农田灌溉水力环境质量标准:GB5084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8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绿海送检产品检测标准:西瓜、西红柿、黄瓜、辣椒

都已通过检测符合有及产品要求

检测标准:汞、砷、铅、镉、铬、六六

六、TTD、敌敌畏都符合国家标准

四:有机农业与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总经理:

负责制定有关方针和目标

副总经:

1、负责有机管理的策划批准和持续改进管理体系

2.确保管理管理体系的运行

3.确定组织机构及职责,确保公司内的有机管理职责,确保公司内有机管理职责和管理权限得到规定与沟通

4.制定管理者代表

管理者代表:1.确保有机产品质量体系的过程得到建立实施

2.想最高管理者报告有机产品管理体系的业绩,包括改进需求

3..在整个组织内促进满足顾客需求的意识形成4.就有产品及质量体系有关事宜对外联络

行政部:

1.负责行政部门的协调,档案整理

2.负责公司有机产品生产管理相关协调和监督工作

3.负责组织加工、检测人员到防疫部门惊醒体检,保证人员健康符合上岗要求,并建立人员健康档案。

4.计划、组织、安排人员培训

5.负责环境卫生管理,制定绿化、净化、美化环境

6.负责管理性文件得到有效发放归档和标识工作。

7.负责有机产品质量管理的内部追踪。

8.定期组织基地卫生灭虫、灭鼠检查

农技部:

1.负责组织、管理、监督和指导有机种植生产

2.负责公司有机产品生产技术的管理工作

3.负责收集有机产品的信息,制定公司的技术标准。

4.负责生产邮局的管理工作

5.负责有机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写、发放、修改归档工作

6.负责有机生产的质量管理和内部检查

7.负责组织严重不合格的评审

8.负责相关人的有机生产培训,满足有生产种植的要求

9.负责原材料库房生产库房的管理

工程部:

1.负责公司有机生产基础设施维护和管理

2.负责园区环境绿化的基础工作

3.负责动力能源的提供和管理

财务部:

1.负责公司财务资金管理

2.负责有管理体系使用资金的控制和监督

3.负责员工工资和福利发放与控制管理

4.负责物资购进和成品产出入账单据管理及备查随时提供

市场部:

1.严格履行同客户的合同

2.负责收集客户对企业产品及服务质量信息调查和评估

3.及时反馈客户的投诉意见及解决方案

4.负责公司库房的管理,及办理出入库手续,做好防火工作

5.负责供应商的管理工作

6.负责公司有机产品的配送工作

浅谈有机农业蔬菜的种植技术 篇7

有机农业蔬菜来自有机农业生产体系, 同时, 农业蔬菜的根基是土地, 以农业蔬菜种植的区内的能量来回重复利用来完成植物生长需要, 同时控制病虫草害常借助于人工、物理、生物、农业、天然的方法和物质。有机农业蔬菜具有口感佳、营养、无污染、健康等特征[1,2]。

1农业有机蔬菜种植基地的选择

1.1 农业有机蔬菜

的种植首先需要适合农业有机蔬菜生长的合适的生态环境, 尽量做到种植的地方距离城区、交通区等人多的地方。

1.2 其中农业

有机蔬菜种植土地是一块整的基地, 普通的非农业有机蔬菜种植的土地不应在其中;同时在其交界处标记明显。

1.3 必须有转

换期, 通常常规生产系统转向有机生产, 需要2年的时间;而一些多年生蔬菜常需要3年的转换时间。

1.4 一些动物

的栖息的地方与农业有机蔬菜之间有缓冲带

在农业有机蔬菜基地旁边存在有污染的可能, 可在农业有机蔬菜基地与污染源之间采用物理障碍物来隔离, 从而保证农业有机蔬菜种植基地不受污染。

2农业有机蔬菜的栽培管理

2.1 农业有机蔬菜的种苗和种子[3]

首先应选择良好的品种。如果没有良好的品种出售, 可使用一般的品种。但必须保证农业有机蔬菜的品种应适应当地的生态环境, 且具有一定的病虫害抗性, 同时要考虑农作物的遗传多样性。转基因种苗或种子不得使用。

2.2 清园轮作有机蔬菜基地通常情况下选用多种蔬菜轮流种植的方式

如果有一些农业有机蔬菜的生长周期超过1年, 可适当减少在农业有机蔬菜种地基地的农业有机蔬菜品种, 一定不可在一块农业有机蔬菜种植基地上连续种植单一的农业有机蔬菜品种。在每一次农业有机蔬菜收获后, 应将前一级的农业有机蔬菜移除。

2.3 农业有机蔬菜的栽培技术配套的有嫁接、地膜覆盖等

这些技术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在农业有机蔬菜种植周期内, 可充分利用农业有机蔬菜种植基地的水、气、光、热等资源, 可使有机蔬菜适应生长环境, 以提高产量。

3施肥

3.1 农业有机蔬菜的施肥原则[4]

是采用再生、回收等来使农业有机蔬菜种植基地的土壤养分得到补充。

3.2 施肥分类

3.2.1 生物菌肥其中包括根瘤菌肥、腐殖酸类肥、复合微生物肥等

3.2.2 有机肥, 其中包括饼肥、沼气肥、堆肥、绿肥等

3.2.3 农业有机蔬菜种植需要的特殊的养分, 需经农业有机蔬菜种植的认证机构认同, 采购属于农业有机蔬菜种植需要的有机肥

3.3 农业有机蔬菜的施肥技术

3.3.1 在农业有机蔬菜基地堆制有机肥时, 禁止使用转基因产品, 可添加自然界的微生物肥

3.3.2 生物肥料和天然矿物肥料不可称为农业有机蔬菜种植基地整体的营养需求的替代物, 同时, 在农业有机蔬菜种植基地禁止采用化学方法来溶解矿物肥料

3.3.3 在农业有机蔬菜种植基地, 禁止使用化学合成肥料

3.4 农业有机蔬菜肥料施用方法

3.4.1 在农业有机蔬菜种植过程中, 农业有机蔬菜的施肥量[5]应是种菜与培肥同步。有机肥的施肥量为3 000~4 000kg/667m2, 同时可追施100kg/667m2的有机专用肥

3.4.2 施足底肥将80%施肥用作底肥, 同时, 结合耕地特征, 肥料可均匀地分布在土地耕作层, 其作物可有效的吸收

3.3.3 巧施追肥对于根系浅、密度大的蔬菜可施加追肥。而一些根系较集中, 种植行距较大的蔬菜, 开沟追肥

4农业有机蔬菜的病虫草害防治

4.1 病虫草防治

4.1.1 在采用农业有机蔬菜的品种时, 采用农业有机蔬菜的抗性品种, 或采用非化学药剂来处理种子种苗

4.1.2 合理的轮作通常, 蔬菜地连作病虫害发生会加剧、所以推行水旱轮作, 打乱和改变病虫发生的环境以及气候, 从而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4.1.3 科学管理通过秋季翻土、中耕除草、清洁田园等措施

4.1.4 在农业有机蔬菜种植区域, 应结合生物与物理防治方式, 来抵抗农业有机蔬菜的病草虫害, 将害虫捕食

4.2 草害管理

4.2.1 及时人工清除田间杂草。可在有机蔬菜基地覆盖黑色地膜, 避免种苗裸露在外, 在农业有机蔬菜种植基地中控制杂草

4.2.2 在农业有机蔬菜种植基地, 若采用的有机肥含有杂草时, 应将杂草腐熟, 方可在农业有机蔬菜种植基地使用

4.2.3 在农业有机蔬菜种植基地, 可采用电热除草、机械除草以及其他物理方式;不可使用化学除草剂或转基因工程产品来除草。

5结论

本文通过有机蔬菜的种植原理, 在有机蔬菜基地选择, 种子, 种苗的栽培管理, 施肥步骤, 以及病虫草防治方面应采取的措施, 结合不同类型的地块, 有机蔬菜特性, 科学的应用有机蔬菜种植技术, 可有效提高有机蔬菜的产量与质量。

参考文献

[1]贺桂清.浅析有机蔬菜的配套种植技术[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1 (24) :56-60.

[2]吉佩峰.有机蔬菜水肥一体化无土栽培技术[J].中国蔬菜.2012 (13) :163-167.

[3]王广印, 马新立, 韩世栋.EM生物菌分解秸秆的效应及其在有机蔬菜生产上的应用[J].湖北农业科学.2012 (04) :26-29.

[4]丁国强.有机蔬菜生产技术[J].西北园艺.2002 (03) :69-72.

有机农业,挑战与机遇并存 篇8

让消费者欣喜的是,目前有机产品市场鱼目混珠、杂乱无章的情况正逐步得到改善。从7月1日起,国内生产的所有有机产品均按要求统一使用国家认监委认可的新标志。新标志包含有机认证标志、有机编码、认证机构名称或标志。消费者可以登录网站“中国食品农产品认证系统”,输入有机码一辨真伪。根据这串数字,监管部门还能查到这个产品从产地到最终零售商的整个环节。

“有机新国标”对产品的生产、认证、监管更加严格。比如产品中不能检出任何禁用物质;销售产品需使用销售证并建立“一品一码”追溯体系;销售场所对有机产品不能进行二次分装、加贴标识等。对因各种问题而被撤销认证证书的企业,任何认证机构在1~5年内不得再次受理其有机产品认证申请。

有了这个硬杠杠之后,一些企业将面临严峻考验,会因“有机新国标”的出台而直接被淘汰出局。“有机新国标”让有机农业产业步入集体阵痛期。

“有机新国标”的出台不仅是有机产品生产企业和经销商的一道紧箍咒,对有机认证机构而言也是一场考验。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个产业即便集体进入阵痛期,前景依然可期,也并未延缓民营资本对这一领域的垂青。

众多资本进入这一领域,表明有机农业的前景广阔。但是,寻找到可盈利的持续发展之路,才是目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专家认为,有机食品供应高端消费市场,因此利润率较高,投资回报率高,有望成为下一个朝阳产业。

上一篇: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下一篇:护师专业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