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与农户的协议书

2024-12-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合作社与农户的协议书(推荐7篇)

合作社与农户的协议书 篇1

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用到协议的地方越来越多,签订签订协议是最有效的法律依据之一。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拟定协议很是头疼的,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农村合作社与农户合作的协议书,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农村合作社与农户合作的协议书1

发包方(简称甲方、法人代表):

承包方(简称乙方、个体农民代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及《合作社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国家政策规定,本着平等协商、自愿有偿的原则,经双方充分协商一致,就乙方以自有土地折价入股与甲方共同建设油牡丹品种种植等相关事项达成如下协议:

一、合作方式

乙方以土地使用权向甲方投资入股,甲方负责油牡丹的种植、经营管理,承担收购销售、经营管理所需的全部资金。本合同生效后,甲方按本合同约定向乙方给付20%红利。

二、合作期限

乙方入股合作期限为30 年,自20xx年03月15日至20xx年3 月14日止。

三、乙方入股土地的基本情况(附:成员名单详情表)

乙方用于投资入股的土地位于xx村xx组,面积为xxx 亩(以实际核定面积为准),土地四抵界址以乡政府、村委会最终确定的红线为准。土地主要用于茗洋阁种植专业合作社生产种植。

四、乙方分红的标准及结算方式

1.经双方协商,乙方入股按下列标准分红: 农民入股的土地越多分红就越高;合作社生产种植五年内没有任何分红;五年后按每亩每年20%分红给乙方。

2.乙方不参与甲方经营管理,不论甲方合作社经营状况如何,甲方均应按本合同的约定及时给 付乙方分红。逾期超过三个月,视为违约,按违约条款处理。

3.甲方按年与乙方进行红利结算,自本合同签订之日起至本公司约定结算期内,年底甲方将向乙方应得的第一红利款付给乙方(一年一结算)。

五、甲方的权利与义务

1.甲方有权要求乙方按合同的约定交付入股土地并要求乙方全面履行合同义务,甲方承担办理 入股土地使用权证所需费用。

2.甲方在本合同约定的地块上具有使用权、收益权、自主组织生产经营和产品处臵权。

3.甲方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允许范围内从事生产和经营活动,应当加强农墒保情,防止自然灾害发生,造成损失的,由其自行承担责任。

4.甲方应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不得使其荒芜、不得从事掠夺性经营,不得擅自改变土地用途,不得给土地造成永久性损害。

5.甲方在入股土地上可以修建必要的生产附属设施、道路及其它相关生产种植必须的设施。

6.在合同期满后,甲方如需继续使用该土地,在同等条件下甲方享有优先权。

六、乙方的权利与义务

1.乙方有权按照合同规定收取股权红利,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到期收回入股的土地。

2.乙方有权监督甲方使用土地的情况,并要求甲方按约履行合同义务。

3.乙方应协助甲方按合同规定行使土地使用权,帮助甲方协调自有土地与其它承包户主发生的用水、用电、道路、治安等方面的纠纷,不干涉甲方正常的生产种植活动。

4.合同签订后,乙方必须提供入股土地所有资料,积极协助甲方办理合法土地使用权证到甲方名下。

5.乙方必须维护甲方的生产、种植、生活环境,保护甲方的正常经营秩序。乙方不得以任何方式阻碍甲方生产、种植、生活环境,保护甲方的正常经营秩序。乙方不得以任何方式阻碍甲方生产、种植、生活,破坏经营秩序,如造成甲方损失,乙方负责全部经济赔偿。

七、合同期满后地上建筑物、构筑物及相关设施的处理

甲方在与乙方不再续签合同的条件下,在当时为生产经营需要而设立、安装、购臵的相关实施、设备及可移动的构(附)建物等,甲方自行拆除归甲方所有。

八、其它约定

1.在合作经营期间内,土地所有权仍归入股人所有,但不得在以土地入股经营期内挪作他用,不得将其对银行及其它经济体作为抵押,原则上土地不能作为贷款风险抵押物。

2.地面建筑物、构筑物以合作社名义报建审批,乙方有义务积极协助办理全部手续,使种植生产符合国家法律法规。

3.种植开始后,生产工人优先在土地入股人中选拔。有技术、有能力,品德优良者优先进入生产经营管理层,待遇与其他人平等。

4.本协议一经签订,依据《合作社法》组建合作社董事会,乙方可委派1名股东代表作为合作社监事监督合作社管理。

5.合同到期后,如合作社经营正在良性循环,甲方有权在国家政策允许的条件下与乙方续签合同,具体条款另行协商。

6.合同期内,如果该土地被国家重大项目依法征收、征用、占用,甲方投入的所有资产及建筑物、附属物设施的补偿费全部归甲方所有,土地补偿费归乙方所有。不可抗力的天灾人祸所造成的损失,互不承担责任。

九、合同的变更、解除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本合同可以变更或解除:

1.订立的本合同所依据的国家政策发生重大变化的。

2.因不可抗力(重大自然灾害)使合同无法继续履行的。

3.不按合同规定用途使用土地的。

十、违约责任

1.一方违约应按乙方叁拾年红利综合的10%向对方支付违约金,违约金不足以弥补对方损失的,还应当赔偿对方全部经济损失。

2.因不可抗力而不能履行合同时,一方当事人应及时通知对方,并提供证明材料。可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程度、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法律另行规定的除外。

十一、争议解决的`方法

1.双方发生合同纠纷可协商解决,也可以请求村民委员会、乡人民政府进行调解。不愿协商或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

2.在调解或诉讼过程中,不得以任何方式阻止正在进行的正常生产种植经营活动。

十二、合同生效

本合同自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未尽事宜,经甲乙双方共同协商一致后订出补充协议书,补充协议书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合作社法人代表 签字):

乙方(个体农民 签字):

鉴证单位(村民委员会 盖章)

签订日期:20xx年 月 日

农村合作社与农户合作的协议书2

甲方名称:

法定代表人:

所有制性质:

地址:

乙 方:

性 别:

出生年月:

文化成都:

居民身份证号码:

住 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及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的规定,经双方平等协商,乙方为甲方城镇(农民)合同制职工,并订立本合同。

一、劳动合同期限

1、本合同为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合同期从 年 月 日起至 年 月 日止。

二、工作内容

乙方同意按甲方生产需要,在北白象茶叶专业合作社担任 职务,完成岗位所承担的各项工作。

三、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

甲乙双方都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工作时间、生产安全、劳动保护、卫生健康等规定。甲方应为乙方提供符合规定的劳动保护措施、劳动防护用品及其他劳动保护条件。

四、劳动报酬

乙方每月工资为 元;工资发放日为每月月底,甲方不得无故拖欠。

乙方工资的增减、奖金、津贴、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的发放,以及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支付,均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政策以及甲方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执行。

五、劳动纪律

甲乙双方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甲方应依法制定各项具体的内部管理制度。乙方应服从甲方的管理。

六、劳动合同变更、解除、终止的条件

1、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经甲乙双方协商同意,可以变更本合同的相关内容:本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本合同无法履行的;

2、乙方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甲方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在聘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甲方规定制度的;

(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甲方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4)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七、社会保险和福利

1、甲乙双方依法参加社会保险,按期足额交纳养老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医疗保险基金。乙方个人交纳部分,由甲方在其工资中代为扣缴;

2、乙方患病或负伤的医疗期及其待遇,乙方供养直系亲属的医疗待遇等按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甲方依法制定的规定执行。

八、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

(1)甲乙一方的过错造成本合同不能履行或者不能完全履行的,由有过错一方承担法律责任;如属双方过错,根据实际情况,由双方分别承担各自的法律责任;

(2)因不可抗力造成本合同不能履行的,可以不承担法律责任;

(3)甲乙任何一方违反本合同,给对方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根据后果和责任大小,向对方支付赔偿金。

(4)本合同条款与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甲方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执行。

(5)本合同依法订立后,双方必须严格履行。

(6)本合同履行中发生劳动争议,甲乙双方应当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或不愿协商的,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甲乙任何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律起诉。九、本合同一式四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签证单位一份,有关机关存档一份。

甲方:乐清市白象茶叶专业合作社

乙方:

合作社与农户的协议书 篇2

对于以龙头企业为代表的公司与农户的关系,学术界存在着争议,一种观点认为,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本质上是一种对立的买卖关系,两者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利益冲突。刘凤芹(2008)认为企业和农户间的利益分配不公平,通常被称作“狼羊”关系,即企业与农户合作是不平等的,拥有强势的企业像狼一样剥削了处于弱势的像羊一样的农户。那么对于公司领办的合作社是不是也像一些学者声称的那样,公司参股合作社实际上是为公司借合作社之名剥夺农民的手段。另一种观点认为,公司与农户共同投资创办合作社,使农户与公司之间建立了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农户在面临一定风险的情况下,有机会分享农产品加工、销售环节的利润,并且合作社通过对单个农户各自独立面对市场的交易行为的大量替代,以节约交易费用(徐旭初,2005)。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公司领办的合作社其实有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公司与农户之间的关系也在不断地演化。苑鹏(2008)以北京圣泽林梨专业合作社为例,以公司与农户关系的变化为线索,将龙头企业为代表的公司领办的合作社划分为成立合作社前、成立合作社后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后的三个不同阶段;并且公司与农户的关系从利益对立的买卖关系到相互合作社的商业伙伴关系,最终演变为利益共享、风险同担的利益共同体。笔者认为,公司与农户之间的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演进的过程中,(1)在合作社内自始至终存在着两种力量:合作与竞争(2),哪一种力量占据主导地位取决于合作社内公司与农户的谈判力量和谈判地位。本文试用HVB模型来分析公司领办的合作社演进过程中公司与农户的关系变迁。

二、HBV模型概述

HBV模型是由Hendrikse and Bijman(2002)、Hendrikse and Veerman(2000)和Bijman and Hendrikse(1999)根据不完全合约理论建立的一个三阶段的非合作博弈模型。第一阶段主要是所有权结构的选择,每一个所有权结构都对应着不同的谈判力量的配置。第二阶段是关于是否进行专用性资产投资的决策。第三阶段是非投资者选择是否遵守合约。通过逆向归纳法求出博弈的解,他们认为投资决策主要由各方的谈判力量和谈判地位所决定,(3)谈判力量用夏普利值(Shapley value)来衡量,而谈判地位则由进行专用性资产投资的量来决定。假设企业与农户联合的收益为V,农户的投入成本为C,农户与企业按50∶50进行分配收益,如果农户没有进行专用性投资时,农户与企业各获得V/2;如果农户投入成本中有数量为kf的专用性资产,如果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如消费需求比预期的要小,那么,企业就会要求分配准剩余而不是剩余,由于农户投入的专用性资产降低了他的谈判地位,此时农户获得的价格为C-kf+(V+kf)/2,即C+V/2-kf/2,农户的收益为(V+f)/2,扣除kf的成本,农户获得的净利润为V/2-kf/2;企业获得的收益为(V+kf)/2。如果V/2-kf/2<0,那么农户就不会作出这项投资,如果V/2-kf/2>0,农户则会进行这项投资。

三、合作社演进过程中公司与农户的关系变迁

(一)合作社创办前公司与农户的关系

合作社创办前,公司与农户之间要么直接通过市场进行交易,要么采取“公司+农户”的形式进行交易。如果采取的是“公司+农户”的形式进行交易,双方之间是不平等的互利关系(张晓山,2002)。具体而言,这种不平等的互利关系有两层含义:一层是“富了公司、穷了农户,公司层层压榨,欺辱弱势农民”(乔国栋,2004),公司与农户是利益对立的“狼羊”关系,这对于那种农户投入了大量的专用性资产的情况更为明显。对于公司来讲,市场经济意识较强,掌握较多的市场信息,一般情况下会在地方形成垄断,因而在交易中处于优势地位。对于农户来讲,大多数农户市场经济意识淡漠,经营规模小且高度分散,其资金、技术力量薄弱,准确、充分、及时地捕捉市场信息的能力差,在与公司的谈判中处于不利地位。并且,由于农户投入了专用性资产,很容易导致“套牢”问题,准租金被企业占有就在所难免。另一层是“企业发展,农民致富”的双赢关系。这种情况多见于企业投入了专用性资产,通过专用性投资和市场在确保履约方面的作用(周立群,曹利群,2002),公司与农户都将节约大量的交易成本,形成长期的稳定的协作关系。企业可以根据对市场的判断指挥或引导农户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也可以规定农户采用指定的生产技术、生产指定的农产品从而稳定货源、保证原材料的质量;农户则可以通过遵守合约节约选择成本、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等交易费用。

(二)合作社创办后公司与农户的关系

合作社是公司与农户实现“双赢”的产物。企业通过合作社一方面可以获得稳定的原材料或者保持稳定的消费需求,对于以特色农产品为原料的企业而言,由于很难能够随时在市场上购买到所必须的农产品,或者即使可以买到,在品质、数量、价格等方面也不甚满意,因此,建立长期稳定的原材料供应关系就是必要的。另一方面,企业可以供给农户特定的种子,选择与特定区域的农户合作,甚至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从而保证供给产品的质量,

农户加入合作社是改善其弱势的谈判地位、降低交易成本的有效途径。由于单个农户的生产规模小、获取信息的渠道有限等因素,农户面对市场时自然处于弱势的地位。最终的结果就是农户购买生产资料成本较高而农产品销售价格较低,从而出现增产不增收的现象。这一问题的根源就是“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要想解决这一矛盾,只有从农民的组织角度入手,将农户联结起来,组建农业合作社,通过对单个农户各自独立面对市场的交易行为的大量替代,以节约交易费用(徐旭初,2005)。

组建合作社对企业和农户来说可以改善各自的福利,合作社建立之后,公司与农户关系的实质性变化是由外部对立走向内部协商(苑鹏,2008),但是合作社的主要决策权掌握在公司手中,主要是因为公司领办的合作社往往呈现比较鲜明的少数核心社员与多数一般社员并存的股份化格局,公司在合作社中占据核心地位,掌握着合作社的剩余控制权,这些权利直接影响着最终的利益分配。为简单起见,我们假设农户进行的专用性投资可以改变农产品的质量,并且高质量的产品价格也会较高,因此,如果投入了这项专用性资产,则农户与公司的总收益就会变大,即把蛋糕做大。如果农户没有进行专用性资产投资,在市场需求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合作社这种形式并没有增加总收益,蛋糕并没有变大,公司与农户的关系其实仍是“零和博弈”,假设此时农户的收益为r1,公司的收益为w。然而,公司可以通过其掌握的决策权来获得更大份额的蛋糕,因为是“零和博弈”,公司所得必定是农户所失,因此农户也会尽可能通过一些制度安排如退出、异议、投票等来增强他们的谈判力量,防止公司侵占自己的利益。总而言之,在这种情况下,公司与农户的关系仍然是竞争性的。

如果农户投入了专用性资产,根据HBV模型,只要一方投入了专用性资产,他的谈判地位就会下降。农户的谈判地位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威廉姆森,2002),假设农户的谈判力量不变,那么农户此时的收益就变为r2。若r2<r1,农户投资还不如不投资获得的收益多,那么,农户的最优的选择是不投资。若r1<r2<r1+kf,农户在弥补了专用性资产成本后收益比不投资时还少,农户就会选择少投或不投资。如果农户不改善产品质量,那么双方的福利都得不到提高,企业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会通过各种方法激励农户,如给予农户较高的销售价格、供给低价的原料以及进行各种技术培训。若r1+kf<r2<r3,(其中,r3表示当企业分得的收益为w时,农户得到的利益),农户投入专用性资产的收益大于成本,此时公司与农户都可以分享较大的收益。如果是后一种情况,公司与农户可以通过合作把蛋糕做大,两者都可以在这一过程中获利,这可称之为公司与农户的合作关系。

应该注意的是,即使农户投入专用性资产,把蛋糕做大,公司与农户的收益都会增加,但是如果农户能够增强自身的谈判力量,他们就可以获得更大份额的蛋糕,公司此时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因此,在把蛋糕做大的同时,双方仍会遇到如何分配收益的问题,在合作背后竞争仍很激烈。这种竞争关系将导致双方实施各种机会主义行为增加自己的收益,如农户违约、企业违约、企业压级压价、农户抬价行为,等等。但是,由于公司主营业务与农户经营业务是一种产品上下游关系,并且公司实力强大与农户力量对比悬殊,农户与公司的关系不是相互依存而是依附于公司。在这些所谓的合作社中,公司法人社员操控了合作社,而农户弱势群体社员的经济利益无从保护,与以前的“公司+农户”模式没有区别,但是公司却通过披上合作社的外衣,试图垄断本地农产品的原料来源,并最大限度地攫取国家的扶持、优惠政策(苑鹏,2008)。在公司强势的情况下,农户只有通过各种机会主义行为,如在生产过程中尽可能少投入专用性资产,在销售过程中以次充好,获取高质量产品的价格。因此,在产品质量不容易检测的情况下,企业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如何使产品质量达到企业要求的标准。最好的选择就是双方形成利益共同体,在把蛋糕做大的同时公司让利于农户,最终使双方受益。

(三)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调整合作社的产权后的公司与农户的关系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第3章第17条规定“出资额或者与本社交易量(额)较大的成员按照章程规定,可以享有附加表决权。本社的附加表决权总票数,不得超过本社成员基本表决权总票数的20%”。因此,在股权安排上,公司将会降低其出资额,(4)因为法律规定单个社员的附加表决权不超过20%,因而公司不愿意投入更多的股份;而农户大户的投入比例明显增多,从产权结构上保证了农户社员的主体地位,削弱了公司在合作社内部的谈判力量。

农户在合作社的谈判力量增强,可以产生两个方面的结果。其一是农户获得的收益会增加,有效的合约集将缩小;其二是农户可以投入更多的专用性资产,提高产品的质量,从而可以把蛋糕做得更大。当农户投入了足够多的专用性资产,最优的合约集将是农户全占所有收益,此时企业将完全成为社员全体成员拥有的企业,合作社社员人人是老板,企业只是社员实现收益最大化的工具。由于专用性投资越多,蛋糕也会变大,因此,企业和农户的收益在这一过程中将会不断增加。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企业获得的直接收益可能会比重组前减少,但是,企业节约了大量用来防止社员机会主义行为的成本,(5)并且由于农户加入合作社便可以获得更多的收益,加入合作社的农户数量会不断增加,那么,企业就可以通过与更多的农户进行交易获取利益。只要企业不是完全由社员所有,那么企业就可以通过合作社获得比直接从市场购买更多的收益。最终的结果是,一方面,合作社实现了“社员所有、社员控制、社员收益”;另一方面,企业在这一过程中仍然获得了正常的收益,农户与企业真正结成了同盟,逐步走向“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良好局面。

苑鹏(2008)分析了这种结果的可能性,但是她的结论没有考虑垄断的情况。如果企业处于买方垄断,那么垄断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谈判力量,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农户本来已经提升的谈判力量。可能的结果首先是,原有的博弈均衡再次被打破,力量的天平再一次向企业倾斜。其次,公司的出资并不一定要和其投票权相一致,因为最终的收益分配是和谈判力量和谈判地位相关,并且主要是由这两者决定,投票权虽然也会影响收益分配,但是在中国农民加入合作社不是为了纯粹的公平,而是为了纯粹的利益的情况下,他们根本不关心能否拥有“一票”的权利,“一人一票”制度对于利益的分配的影响就非常弱,(6)那么,企业便不会因为投票权少而少投资。如果情况是这样的话,《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之后的情况与之前的情况应该没有多大的变化。由于垄断力量的存在,削弱企业的强势地位,使得在利益分配中农户占据一个较为“合理”的比例,这是合作社应该达到的理想状态,但是从理论上和实践中却很难达到(刘凤芹,2008)。

四、结论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公司领办的合作社中,公司与农户之间的关系并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随着合作社的演变而不断变化的。总的来说,公司与农户之间存在着合作与竞争的双重关系。合作是因为公司与农户之间存在着共同的利益,即把蛋糕做得更大;竞争是因为利益分配过程中,双方是“零和博弈”的关系,一方所得就是另一方所失。在合作社成立之前,公司与农户之间的关系是竞争关系,不管农户是否投入了专用性资产。如果企业在此阶段投入了专用性资产,那么,两者的关系就有可能由竞争转向合作。(7)在合作社成立之后,公司与农户出现了共同利益,双方有了合作的基础,但这种合作是有竞争的合作,这种竞争关系主要是由于公司在合作社中处于强势地位;农户为了获得更多的收益,从而出现各种机会主义行为。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公司的权利受到了限制,农户的谈判力量得到增强,虽然农户进行了资产专用性投资,但是由于他们可以在最终的收益分配中获得较大的份额,如果企业不是垄断的话,双方就表现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局面。但是如果公司是垄断的或者公司并没有减少投资,那么,它的谈判力量便不可能被削弱,力量的天平就会再次偏向公司,从而《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对于利益的分配根本不会起到多大的作用。

摘要:对于以龙头企业为代表的公司与农户的关系,学术界存在着争议,一种观点认为,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本质上是一种对立的买卖关系;另一种观点认为,公司与农户可以通过紧密的利益纽带联结起来。这些观点都是从静态的角度来讨论公司与农户的关系,实际上,公司与农户的关系是不断变化的,在合作社内自始至终存在着两种力量:合作与竞争。哪一种力量占据主导地位取决于合作社内公司与农户的谈判力量。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公司与农户,公司领办合作社

参考文献

[1]张晓山,等.联结农户与市场——中国农民中介组织探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苑鹏.对公司领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探讨——以北京圣泽林梨专业合作社为例[J].管理世界,2008,(7).

[3]徐旭初.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合作社与农户的协议书 篇3

在农产品贸易中,农民多处在劣势,属于价格接受者。同时,在农资方面,存在很多售卖假种子假化肥的现象,农民无法辨别真伪。因此在农业生产以及销售过程中,农户利益得不到保障。另外,各农户的土地都非常有限,无法大规模种植,导致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影响品牌化的销售。

农业合作社,可以将农户和土地都集中起来,一方面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另一方面,不论是在农资购买还是农产品销售上,都可以形成一定的议价能力,保障农民的利益。

目前在中国,合作社的发展已经有了进展,也有着很好的势头。但是在有些地方,农民还不了解合作社,或者由于一些历史或个人的原因而误解合作社从而不愿意加入。此次调研旨在了解当地农民对合作社的了解以及加入意愿,并且一定程度上推动当地合作社的发展,保障农民的利益。

二、调研地基本情况

隆化县位于河北省北部,全县幅员5497平方公里,辖25个乡镇,总人口42.6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4.9万人。矿产品开采加工业、农副产品加工、机电产品制造加工三个主导产业已初具规模,民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继续加大,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以养牛、水稻、制种、“两杏一果”(山杏、大扁、山楂)为主的农业四大主导产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北戎牛业专业合作社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通过北戎公司领办合作社,以北戎公司建设的养殖园区为基础,合作社组织社员集中托管饲养的方式,主营肉牛养殖和有机肥加工,包括种植和养殖。

三、数据来源与说明

调研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农户30个,获得有效样本为30个。并且针对合作社问题对本地的北戎牛业专业合作社进行了调研。农户调查调查范围涉及农户家庭的基本情况、基本生产情况、农户的合作组织情况、农户的公共物品供需情况和农户家庭的收支状况多个方面的情况。

四、样本农户家庭的基本情况

样本数据显示,家庭平均人口为4人,表明目前家庭规模较小;户主的教育程度基本处于小学阶段教育水平,户主的教育程度总体偏低;户均耕地面积为7亩,户均平均地块数为3块,表明土均零碎在很大程度上存在;有养殖业的户数占所调研农户总数的0%,表示村中没有养殖家禽牲畜的现象;大多数户主除了务农的经历外,还有其他的营生方式。因此可以将本地的居民情况浓缩为一个典型的形象,家庭人口在4人,教育程度在初中以下,家中每人2亩地,没有养殖家禽牲畜的现象,并且居民外出打工现象显著。

五、村民加入合作社意愿分析

村民加入合作社的意愿我们简单分为三个方面:1 了解程度 2 参加意愿 3收益意愿。

1.了解程度

由于调查方为二道窝铺村村民,村中并不存在合作社的情况,而是仅仅知道邻村的北戎牛业专业合作社驻地在二道窝铺村,对合作社的了解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空白,相当一部分的村民(半数以上)对于合作社的了解仅仅限于“是否与人民公社时期相同”这样的认知程度上。

2.参加意愿

在进行了相关的合作社知识的说明之后,对参加合作组织的认可程度分析:

从参加合作经济组织的农户调研数据表可以得出,认为参加了合作经济组织没有好处的<10%,绝大部分的农户对参加合作经济组织能获得好处表示认可。对合作经济组织较高的认可度,说明了绝大多数农户认为能够通过参加合作经济组织获得比以前更高的收益(指土地租借给合作社之后,家庭可以存在外出打工的机会,这样机会成本能够带来更大的收益),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农业的成本(合作社组织的农用产品如化肥、种子等的统购,产品的统销,销售渠道的扩展等方面)。认为参加合作经济组织没有好处的农户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该类农户的农业生产规模过小,二是该类农户缺乏参与合作经济组织的各类活动的积极性,三是该类农户对合作经济组织提供的各类服务缺乏较好的理解力。

从数据表来看,我们还可以发现参加合作经济组织的具体好处,这些具体好处从大至小依次为:提高农户收入、降低了农户的生产成本、提高了服务能力、增加了客户及减少了不良竞争等。农户对各类好处认知的占比中,提高农户收入上为0.3,降低了农户的生产成本(包括成本和不良竞争)上为0.3,提高了服务能力为0.2,增加了客户、减少不良竞争及其他分别为0.1,在丰富文化生活上,合作经济组织并未发生作用。其中,合作经济组织在提高农户收入、降低了农户的生产成本、提高了服务能力三项上作用较大,比重接近90%。

六、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次调研可以得出结论,如果将调研对象唐三营镇二道窝铺村的调研中30户农民的情况综合一下,与中国典型农民的特点相同,存在于中国典型农村相似的问题。村民参加合作社的意愿还是比较高的,但是创建合作社征集土地问题依旧是一个重要的难点。因此就本地的创建蔬菜合作社特殊情况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

使农民真正了解合作社。合作社的的建立很大部分需要依靠农户意愿,调查中农户并不能完整的充分的了解合作社组织,对合作社还存在一定的观点上的误解,因此通过宣传手段来使农户了解合作社是一个重要的途径。

2.小规模试点

农户光伏电站合作协议 篇4

NO:

甲方:陕西阳光惠民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方)乙方:陕西 县 镇 村 发电站(以下简称乙方)

为推广清洁低碳能源的开发利用,促进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甲乙双方在自愿、平等、互利基础上达成协议如下:

一、合作项目

10KV光伏发电站。

二、运行模式

甲方负责项目实施及项目建成后经营管理,确保乙方稳定收益,甲乙双方依约承受权利和义务。

三、项目资金构成

本光伏发电站总造价为(大写)元(不含经营活动中需要的维护费、服务费、配套项目费等其他费用)。本项目资金由构成为:

1、以甲方向银行申请授信、以甲方提供担保、以乙方名义办理但由甲方负责偿还的贷款(大写)元;

2、国家或地方对光伏发电站建设及设备的补贴资金;

3、含扶贫专款资金在内乙方的自筹资金(大写)元;

4、其余为甲方的自筹资金。

四、合作期限

甲乙双方合作期限为15年,自该电站开始正常发电之日起计算。该光伏电站所有权归甲方,合作期限内该光伏电站经营权归甲方;合作期满后,甲方将该电站所有权赠予乙方,乙方享有该电站经营权,双方再行合作则另行协议:合作期内因乙方未能履行本协议确定之义务致本项目不能正常发电或运营,该不能正常发电或运营的累计日为本协议合作期满后的顺延期。

五、甲方的权利与义务

1、甲方权利:A、按本协议约定取得利益;B、负责主持项目实施中的设计、建设、维修、服务、运营、财务运作及内部管理; C、本协议约定的甲方其他权利。

2、甲方义务:A、承担本项目的亏盈风险;B、向乙方支付年固定现金收入(大写)元,并保证在每年收到国家及地方的当年电价财政补贴时向乙方支付上述年固定现金收入;C、按时偿还贷款到期本息; D、采用技术先进、经国家认证的设备,并与专业科研机构合作,确保本项目达到最佳运营状态;E、建立数据管理中心,实时动态监控光伏电站系统运行状态,引入互联网+的新模式,通过APP模式随时动态向乙方公开信息,并发送医疗、保险、法律及能增加乙方收入等各种信息;F、本协议约定的甲方其他义务。

六、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1、乙方权利: A、按本协议约定每年取得固定现金收入(大写)元; B、合作期间在自愿的基础上甲方因经营需要收购乙方的,由甲方归还贷款余额,补偿乙方自该电站开始正常发电之日起至收购之日止每年(大写)元的 款项,并在甲方收购后以租或分红形式每年支付(大写)元给 乙方;C、不承担本项目亏损;D、不承担偿还贷款的责任;E、本协议约定的乙 方其他权利。

2、乙方义务:A、按本协议的约定选定发电站建设所需最佳地址;B、最大限度地为甲方建设、运营、维修光电站及架设线路提供方便;C、精心看护、保管发电站及其设施;D、除本协议约定乙方取得的利益外不得要求甲方及其他任何部门支付工资、劳务费、发电设施的占地(含屋面)费、植物或物件补偿等其他各种收入或费用;E、协助甲方处理本项目运营活动中涉及双方利益的各种事务;F、本协议约定的乙方其他义务。

七、经营权的保护

1、为保证本项目经营权的实现,甲方负责办理乙方经营活动中各项事务,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代领并妥善保管乙方证照,刻制、使用及保管乙方各种印章,开设、使用及管理乙方银行账户,对外结算,办理商业贷款等等。

2、乙方银行账户主要用于:一是管理项目贷款;二是结算发电上网收入;三是管理国家或地方光伏发电产业扶贫专款资金、光伏电站建设设备补贴以及发改委对光伏发电产业的电价补贴;四是支付管理费用;五是结算电站建设费用。乙方不得自行开设银行账户。

3、发电收入支付顺序:A、乙方每年固定现金收入;B、贷款到期本息;C、电站建设费用、维护费用及其他费用;D、如有结余归甲方。

4、甲方建立乙方管理档案,内容包括乙方基本信息资料、乙方对外债务情况及设备运行、财务等各种资料及相关物件。

5、乙方应按甲方经营需要,及时向甲方出具各类委托书、发票或收据。

6、乙方不得以本项目的名义对外举债或投资,否则该债务由乙方负担。

7、乙方有义务将其负责人的对外债务提前如实告知甲方,以便做好诉前和解工作,防止本项目资金账户被司法冻结风险。

八、电站地址的选择

甲方提供

(地址)的场地给甲方建设光伏发电站,并执行下列规定:

1、乙方对所选电站地址享有合法产权,且在本协议约定15年合作期内均享有使用权;如在合作期内该产权提前到期,乙方保证能够续期至合作期满。

2、乙方向甲方提供对所选电站地址享有合法产权的协议、身份证、房产证、土地使用证或其他证明依据供甲方备案。

3、乙方负责维护、保持、提高电站建成后该所选地址的光照条件,如发生影响光照条件人为障碍,由乙方负责排除;如乙方不能排除上述影响光照条件的障碍所造成发电损失由乙方负责,且甲方有权终止合作。

4、乙方负责维护所选地址及周边的农业生态环境及环保达到国家标准及规定。

5、乙方须保证所选地址与他人无矛盾纠纷,如有矛盾由乙方自行解决。

6、乙方对所选电站地址占用费及维护费由其自行负责。

九、电站保管

乙方应精心看护、保管该电站及其设施,如因乙方未尽看护、保管职责造成该

电站及其设施遭受损害的,由乙方承担设备损失,不再支付在维修期间的固定收益,并由乙方赔偿甲方维修期间按每日10元标准损失;如该电站遭受损害后无利用价值或无维修价值的,执行前述提前解除本协议相关规定。

十、提前解除协议

1、合作期间因国家征地、拆迁、移民搬迁原因确需拆除电站,由甲方收回发电设施,归还发电站贷款余额,补偿乙方自该电站开始正常发电之日起至拆除之日止每年6000元款项,但要扣减发电站搬迁费用及损失,且乙方固定现金收入算至持续正常发电结束之日。

2、合作期间因乙方原因或乙方未能履行本协议确定的义务造成不能发电、不能正常发电或发电量下降,由乙方赔偿甲方自发生该事件发生之日起至恢复正常发电之日止按每日10元标准的损失,且乙方不享有上述期间内的固定现金收入;上述事件持续超过30天未能恢复正常发电的,甲方有权提前终止本协议并收回发电设施。依上述情形提前终止合作协议的,由甲方归还发电站贷款余额,由此引起的损失由乙方自负。

如发生上述两种提前解除协议情形,但甲乙双方重新合作光伏电站项目的,由双方重新签订协议。

十一、甲方公司正在筹建中,正式设立后甲方公司对本协议的效力予以追认。

十二、甲乙双方因履行本协议发生纠纷,尽量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由人民法院裁决。

十三、本协议由甲乙双方签字或盖章后生效。

十四、本协议一式十份,甲乙双方各持一份、银行及供电部门各执一份、各政府部门共执六份。

甲方:陕西阳光惠民新能源有限公司

代表人:

乙方:陕西 县 镇 村 发电站

负责人:

合作社与农户的协议书 篇5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营模式;红安县

中图分类号:f3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24-5829-03

湖北省黄冈市是一个农业大市,是全国重要的优质粮油基地,蚕茧、板栗、茯苓、花生、油菜、淡水珍珠等农产品产量居湖北之冠。近年来,黄冈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将其列入市委、市政府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农村的一项主要工作来抓。截至2012年6月30日,黄冈市注册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有2 246个,其中占据前3位的是养殖业901个,种植业883个,农产品销售类395个,出资总额为431 761万元,合作社成员有22 227人。

1 红安将军红土布织锦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本情况

2009年5月,红安大布传统纺织技艺入选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一时间,红安大布声名鹊起,需求量大增。华家河镇供销社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商机,在县供销社的指导下,适时组建了红安将军红土布织锦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采取“市场+合作社+农户”模式,组织和引领农村妇女加入到织锦行业,以达到增收致富的目的。

1.1 合作社的模式

红安将军红土布专业合作社采取“市场+合作社+农户”模式,引导织布妇女利用农闲时间织布增收。向她们提供优质棉纱,织成布后,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包装销售。目前,土布产品进入北京总社广盛园华夏特产湖北馆和黄商集团超市展销。土布专业合作社在分散的农户和广阔的市场之间架起了一座产销对接的桥梁。

1.2 合作社的规模

红安将军红土布织锦专业合作社目前加工不同花色、规格的“土韵”牌大布床单、衬衣、三件套、四件套、刺绣四件套等系列产品及绣花鞋垫,已辐射到全镇36个村,带动农户700余户,投入300余台古老木质织布机进行生产加工,年产值达650万元,常年织布的社员人均年纯收入8 000元以上。

1.3 合作社的荣誉

2010年10月14日,红安将军红土布织锦专业合作社系列产品在国家商标局注册了“土韵”商标。这标志着土布系列产品走上了规范化、标准化发展之路,同时作为一个不可或缺的知识产权将得到有效的保护。2012年5月,红安“土韵”牌土布获得“2011年中国合作经济成就奖”之“中国具有影响力合作社产品品牌”奖。现在,正在积极配合红安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将“红安大布”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红安将军红土布织锦专业合作社将借入选省社50家示范专业合作社、申报全国示范社的契机,不断创新合作社发展机制,继续寻求产业化发展之路,引领农民增收致富,促进县域经济建设。

2 “市场+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红安将军红土布织锦专业合作社作为生产类农民专业合作社一种经营类型,“市场+合作社+农户”又是由这种生产经营类型派生出来的运营模式。

2.1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4种类型

以生产、再生产环节为标准,可以将合作社分为4类:一是生产类合作社,即从事种植、养殖、采集、渔猎、加工、建筑等生产活动的各类合作社;二是流通类合作社,从事推销、运输、购买等流通领域服务的合作社;三是信用类合作社,接受社员存款、贷款等服务的合作社;四是服务类合作社,通过各种劳务、服务等方式,提供给社员生产生活一定便利条件的合作社[1]。

2.2 “市场+合作社+农户”运营模式的架构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开始推行农业产业化运动,采取优惠政策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客观地说,“公司+农户”的组织形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民进入市场的交易成本,维护了农民的部分利益。但同时这种形式也具有先天的缺陷,主要表现为企业和农户地位的不平等和双方的机会主义行为,使得企业和农户之间的契约难以持久[2]。这就为农民合作社的发展留下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市场+合作社+农户”逐步成为中国农业产业化的主导模式。

“市场+合作社+农户”运营模式的基本架构:以红安将军红土布织锦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例,合作社采取“市场+合作社+农户”模式,引导织布妇女利用农闲时间织布增收,向她们提供优质棉纱,织成布后,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包装销售。一头是农户,一头是市场,中间就是农业合作社架起的科技“高速路”[3]。

“市场+合作社+农户”运营模式组织分散农户,形成规模经营。合作社按照“加入自愿、退出自由、民主管理、盈余返还”的原则,把分散农户组织起来,参与劳动、技术、营销和资本合作,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农超对接”作为推进统筹城乡市场发展的具体实践[4],也是“市场+专业合作社+农户”运营模式的变形。

2.3 “市场+合作社+农户”运营模式的特点

这类组织模式中,农户主要通过自己的合作社把产品销往市场,具有鲜明的“民办、民营、民受益”的特点。其主要特点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避免地位不对称,降低市场风险。合作社作为一个比较强势的主体参与市场时,可以增加讨价还价的能力,也可以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权益,形成农户利益的自我保护机制。二是提高组织化程度,节约交易费用。合作社在联结农户和市场过程中起到了很好的中介作用。通过为农户提供市场信息、牵线搭桥、自销代销以及自办实体进行农产品加工等方式,把农户生产的农产品有序地引向市场,形成规模生产、专业服务、集约经营,减少中间环节。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降低交易成本,减少交易的不确定性,从而增加经营效益。三是推进产业化经营,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合作社利用自身的民办性、合作性和专业性的特点,把服务渗透到从生产到流通的各个环节。如产前服务,从市场信息、订单签订、统一供应;产中服务,技术支持、经验交流、质量管理;产后服务,产品包装、品牌打造、价格定位、信用建设等方面。

3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4点建议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尚属起步阶段,引导、支持、规范其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各级政府各部门同心协力,才能不断促进其健康发展[5]。

3.1 高度重视,政策扶持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当前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生事物,迫切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进行扶持和引导,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向更高层次发展。各级政府各部门要准确把握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方向,紧紧围绕工作目标,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合作意识。进一步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及其《实施办法》普及宣传,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社作用和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规范更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导更多的组织和能人带头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进一步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水平。各级政府要加大政策支持,确实落实配套金融、税收等优惠政策,让农民切实享受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优越性。

3.2 坚持原则,积极引导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民自己的组织,必须确保农民在专业合作社中的主导地位,坚持为农民群众服务,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实现专业合作社与会员的共同发展。在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上,不搞行政命令,要按照“适度发展,在规范中促进发展,在发展中逐步规范”的指导思想,认真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工作。同时要对现有使用“合作社”字样的其他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名称进行清理规范。

3.3 树立典型,示范带动

农民专业合作社不同于传统的社区合作经济组织,它是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突破社区界限,由农民自愿组建的互助性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政府应当采取引导和扶持的方法,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以典型示范推动其发展。推出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先进典型,总结推广它们的做法和经验,带动更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3.4 借助外力,加速发展

农户互助担保合作社经验交流材料 篇6

急农民之所急积极探索实践

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县农行是一个农村大行,大客户、大项目相对较少。全行11个网点全部为乡镇农村网点,这些网点以前基本上以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为主,资产业务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由于资产业务的停滞,农村网点的竞争力也在下降。在这种状况下,通过对十个村抽样调查后,得出的结论为30%的农户有贷款需求,依照这一比例,全县有30万农户,有9万农户有贷款需求,贷款总需求近40亿元,这说明农村市场广阔。后,该行按照总行提出的“服务到位、风险可控、发展可持续”的原则,发展农户贷款业务。在推进过程中,先后采用了多户联保、信用等方式,也学习过“五老”推荐、村委会推荐、共青团+农户等方式,但是在继续加大农户贷款投入的同时,也越来越感觉到了困难在加大,这种困难来源于管理和风险防控的难度,按照上级行的规定,如果农户贷款不良率超过2%,小额农贷业务就会被叫停。但事实上农户贷款点多面广,目前每个网点平均发放贷款超过了300户,对这些农户管理已是力不从心,另一方面,由于农行人员少,信息不对称,对每个农户进行调查,放贷效率也不高,防控风险也更困难。从理论上讲,小额农贷的批量放款和管理是世界各国寻求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小额农贷不通过批量处理,就很难解决收益覆盖成本、风险防控和业务发展难持续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进行新模式的积极探索。

帮农民之所帮创新担保模式

现代农业的发展,说到底还是要靠农户,根无基不立,没有农户的生产种植,任何产业链条都不可能做成功。作为农行,服务“三农”在农村说到底还是要服务农户,没有农户的发展,就没有农村产业的发展和新农村的发展。农户在生产经营中的金融需求很强烈,但是存在贷款难、存款难、取款难、汇款难等问题,这些问题如何解决是必须面临的问题。在破解农户贷款难的问题上,积极探索了农户贷款互助担保合作社设立、运作、控险、合作的四种模式,共同构筑起农户贷款互助担保合作社的整体框架,最终形成了现在小额农贷“批量管理”的模式。其主要特点是以合作社为纽带,以社员为对象,以产业为基础,实行互助担保。主要特色为:

科学严谨的设立理念农户贷款互助担保合作社坚持四个原则运作,即坚持政府引导、有限介入、商业运作、自负盈亏的原则。其中商业运作是,指在农户入社入股自愿的前提下,按照市场原则进行运作。包括两个重要因素:一是吸收股份。农户加入合作社时,入股5000元,用于建立担保基金。成员有贷款需求时,农行按照成员入股的金额最高放大10倍给予贷款支持;二是市场经营。担保合作社的主要经营收入为担保费和股金利息收入,农行让利于农户,对农户贷款实行利率优惠,农户在贷款时,按照不超过贷款额度的1%向合作社缴纳担保费。合作社的收入分为两个用途,其中不高于60%用于合作社的日常开支和维权费用,包括对工作人员的酬劳支付,其余用于增加担保基金、冲抵担保发生的经营亏损、代偿支出和弥补担保呆账损失,确保农户贷款互助担保合作社正常运行。

合作社与农户的协议书 篇7

1. 调研对象

本次调研的对象是潍坊市农业龙头企业。截止到2015年1月, 潍坊市各类农业龙头企业达3028家, 农业龙头企业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和规模化过程中发挥了“龙头”作用, 是引领农业转型、农民增收的领头羊。

2. 调研内容

本次调研主要调研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合作形式、双方之间利益联结模式、风险分担机制、内外部影响因素等。

3. 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法, 利用分层抽样进行样本的抽取, 抽样的原则为即兼顾调查设计的科学性即本地区和样本个体对全国不同各类型地区有足够的代表性;又不至于过多地增加样本容量而加大调查的工作量。在抽样过程中第一阶段采用了分群抽样的方法, 在潍坊市范围内随即抽取了三个县市区作为待调查企业所在地;第二阶段在所抽取的三个县市区内采用等比例抽样的方法确定每个县市区所抽取的企业个数, 最有应用判断抽样的方式抽取了28家企业及与其合作的农户作为最佳调研对象。采取实地调研和电话调研相结合的调查方法, 发放问卷130份, 收集问卷120份, 其中4份问卷信息不全作为废卷处理, 整理有效问卷116份, (其中, 企业28份, 合作农户88份) 。

二、调研统计

1. 合作模式调研

根据调研统计信息, 当前的农企合作模式主要包括:“公司+合作社+农户 (基地) ”、“公司 (龙头企业) +农户”、“合作社+农户”。对于每一种合作模式, 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 也有不同的经营模式。调研的合作模式、运作形式、利益分配方式、风险分担如下表所示:

在合作模式上, 当前涉农产业主要通过合同制、订单制、自购原材料种植、养殖基地的方式与农户合作;在利益分担上, 大多采取企业承担风险的方式, 个别企业采取与农户风险共担;在企业内部, 主要存在资金短缺、融资成本高、缺乏产业优势等制约企业发展的因素;在外部, 主要存在水电成本高、政府的涉农扶持政策落实不到位、覆盖面窄、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时办理程序困难等。

2. 农企合作意愿调研

针对28家调研企业, 每家企业随机抽取一家合作农户进行合作模式的满意度、合作模式选择、土地出租模式、利益共担等调研。通过统计分析发现:从农户参与度角度, 28.57%的农户希望出租土地, 合作企业提供固定的土地收益, 不愿意承担企业经营风险;42.86%的农户不仅仅希望出租土地, 还希望企业提供合同工或者是出资参与企业分红, 愿意与企业共担风险、共享收益;17.86%的农户则愿意自主经营, 与企业建立平等的合同关系, 为企业提供产品原材料;10.7%的农户则愿意向产业链上游延伸, 从事加工企业。而对合作模式满意度的调研发现, 85.71%的农户对目前与企业的合作模式是满意的;14.29%的农户对目前与企业合作模式较不满意。

调研的28家企业都愿意与农户签订长期的稳定的合作关系。在合作方式上, 选择签订购销合同的占24家, 选择双方投资或者入股合作方式的4家;对农户来说, 家庭资金不富裕的家庭多选择签订购销合同, 资金富裕的家庭多选择投资或者入股。

三、调研总结

1. 市场参与主体的自由结合形成了多元化的农企合作方式

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合作方式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与农户自由选择的结果, 合作形式、合作内容、合作模式、风险承担都是双方在自由的市场竞争中博弈后所获得的双方利益最大化的体现。在调研中发现, 在城市务工的劳动者, 选择土地外包, 将农村拥有的承包用地承包给企业, 每年获取固定的承包费用;在农村中拥有一定技术、一定资金的劳动者, 则在市场中处于相对独立的一方, 承包土地进行规模化经营、生产, 与下游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处于相对等的市场地位, 采取合同契约的方式获得更多的利润;拥有资金和技术的企业也会投入资金和技术建设自有的原材料基地, 保障供应。自由的市场竞争机制促使市场参与主体选择对自身有利的合作方式, 形成了多元化的农企合作模式。

2.“公司+基地+农户”优于“公司+农户”的合作模式

“公司+农户”的模式解决了农户农产品的销售市场问题, 农户的收益得到了保障。但在实践中, 大多数公司采取公司承担风险的合作模式增加了企业的负担, 存在诸多的局限性。一是公司直接与众多分散的农户进行交易, 原材料集中成本高、原材料质量参差不齐, 增加企业风险。二是公司与农户的合作关系脆弱, 容易出现分离, 当市场价格高于公司收购价格时, 农户则倾向于销售到市场中去, 农户的违约代价低, 企业约束成本高;当市场价格低于合同价格时, 企业风险增加, 难以进行风险的传递, 企业倒闭, 导致合作关系破裂。三是难以实现为原料生产过程的全程监控。“公司+农户”模式大多采取订单制、合同制,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由于农户的分散性, 难以对原料生产的产前、产中进行全过程监控, 产品质量难以保障。

“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有效的解决了“公司+农户”的局限性。第一, 公司通过基地来对农户进行管理, 降低了对企业管理成本;第二, 基地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解决了企业对于原材料生产的前期投入;第三, 基地的规模化经营和管理有利于企业全程监控生产过程, 保证了原材料生产质量;第四, 企业通过股份投入到基地, 可以增加双方合作关系, 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在实际操作中, “公司+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也进一步细分, 如“公司与基地是协议合作”关系还是“公司入股基地”, 基地与农户之间也存在订单、合同、入股、雇佣等不同的合作关系。实际操作过程中的不同合作模式也给政府宏观调控带来了难度。

3. 政府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补贴促发展

在调研的28家潍坊市农业龙头企业中, 有13家企业申请并享有部门专项补贴, 15家企业未享受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在享受政府补贴的13家企业中, 7家是畜牧业, 3家是林特产类, 3家蔬菜加工企业。专项资金补贴实行专款专用, 其中特色农产品展示展销、农业标准化、合作社农保补贴占补贴比例的62.3%, 是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的重点支持项目。

4. 经济下行导致产业发展缺乏资金投入

在对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的调研过程中, 19家企业存在资金短缺, 8家企业认为当前融资成本过高, 不利于企业发展, 且企业生产经营的用水、用电成本过高也导致企业生产成本增加, 盈利困难。

摘要:农业现代化推进和农业产业链的延伸促使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形成了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矛盾的利益共同体。在共同体内部, 企业与农户在利益分配方面是互相冲突的, 而对外来说, 企业作为产业链的引领者, 其效益则会对农户产生影响。探索研究农企之间的合作模式, 减少两者之间的利益冲突, 实现两者利益之间的最大化。

上一篇:南方医科大学题库下一篇:体育老师师德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