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张闻天故居的感受

2025-04-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参观张闻天故居的感受(共2篇)

参观张闻天故居的感受 篇1

09301030050 药学院 李文思

上周六去了南汇闻居路的张闻天故居,整个院子保存的很好,非常的干净。虽然院子很大(从网上查到的资料分三次建成,共十三间),但是装饰都很简朴。当时跟同学开玩笑,张闻天住宅好大啊,真不像革命者的故居。(后来想想,也不对,原来南汇也算是一个村子,一个农村的家差不多也就这么大。)从故居的面积,我想起人人网上面非常流行的一句话,男人首先要有180m2,才能娶上老婆。这里的180m2实际上说的是现在的房子。

现在的人越来越物质,说的一点都不错。当我们的爱情和婚姻与物质中的房子挂钩的时候,当我们的理想仅仅是为了物质中的房子而奋斗的时候,我们真正的爱情与理想还存在么?难道真正的爱情与理想需要用物质来衡量么?在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我很难想象会有像杜甫一样吟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诗句的人。我们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将这句话死记硬背下来,不明白其中的内涵,甚至当我们进入大学校园或者社会的时候,远离考试远离圣人,我们连这句都想不起来。我们能想起来的是我们想要去享受的优质生活,去享受相对于中国其他几亿人民的奢侈生活。这样的生活是多么的悲哀。

理想不应该用物质去衡量回报,去衡量是否实现。我们太过于看中物质的拥有,其实十几平米或者几十平米,有我们容身之处,有我们的栖息之地,不就足以?何必追求过大的空间?用如此大的物质空间束缚住我们本应无限的精神世界?在网上看到一个蛋巢,是北漂青年在路边建造的一个家。这个家的存在争议不谈,只是想说这个青年的创意和他的朋友们在蛋巢里的聚会。虽然简陋,但是这个家为他和他的朋友带来无限的精神世界。房子的大小能够限制一个人的物质活动范围,但却限制不住他的精神世界,更不会限制住他的理想追求。

物质生存的压力让更多的人麻木的生活。在回到本部的地铁上,人们麻木的脸庞千篇一律,他们默默的走着,不说话。如果有一天文革的错误再次犯下的话,我们还有那么多肯说真话的人么?张闻天在庐山会议中勇敢提出大跃进的错误,提出正确的经济论调,也因此被打成“里通外国”的叛徒,直至含冤而去。在那么大的压力之下,张闻天没有说过一句谎话,没有冤枉一个好人,甚至还不断的上书自己的意见。如今,还有人有如此胆量么?更多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因为上司的一句话就直接把自己正确的意见硬生生的吞下去了?

参观小平故居 感受伟人气息 篇2

感受伟人气息

今天是一个令人激动的日子,因为我们这一行二十个三下乡活动志愿者和三名带队老师即将去参观我们心驰神往的红色圣地——小平故居。

早就听说了小平故居,可是一直没有机会来参观。这次我们三下乡活动,提供了这么个机会,我们都很兴奋。早上八点半我们从武胜县城出发,坐上了前往广安的汽车。大概一个多小时后,我们到达了小平故居。

一下车,我们顿时觉得眼前一片开阔。正大门很宽敞,有工作人员在那里检票,维持秩序。外面停了很多车辆,参观的人很多。此时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有的游人已经出来了。我们排着队伍,在老师的带领下沿途观光进去。大道两旁是一片片绿幽幽的树林,都是由各个国家机关捐助建成的。在一片竹林的一旁,我们见到了小平爷爷的祠像,见到了他那和蔼可亲的面容,大家顿时激动起来,于是我们整个团队在祠像前合影留念。

出了竹林,回到大道,我们继续前行。几分钟后,我们到达了小平遗物陈列馆。整个陈列馆从外面看上去十分宏伟,这就不得不吸引我们进去一探究竟。进去之后,大家立马被眼前恢宏的小平雕像震撼了:好大一个全身雕像啊,大概有十几米高,直抵楼顶。在这么一个有特色的景观前,留影合照的人自然很多。向右转弯,便是小平爷爷生前遗物的展览区了。有他以前用过的床、火炉、桌椅,可能因为年代久远,它们看上去已经非常陈旧。还有他以前穿过的中山服,还很整洁,可是近看却也能发现上面有一些零星的小洞,可以看出我们一代伟人的生活是非常节俭的。橱窗有他以前题的毛笔字,看起来很整齐、秀气,让我们自叹不如。还有他和其他革命老前辈的合影,以及他自己年轻时候的独照和他家四合院的全景。特别是小平爷爷家的四合院,充满了神秘色彩,于是我们下一站寻找小平爷爷家的四合院。

顺着工作人员的指点,我们很快找到了小平爷爷小时候居住的家。这是一个很幽静、宽敞的四合院,院子周围是一大片的竹林。院墙用白色的漆刷过,给人素雅的感觉。我们从院子左边进去,各个屋子挨个参观。有正厅、偏厅、卧室、厨房、作坊等,房子非常宽敞,家具也很气派,可见小平爷爷家境还不错。我想,正是这样一个小资产家庭,提供了小平爷爷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一代伟人能够接受先进的思想教育,能够去法国留学;同时,小平爷爷出生在这样一个小资产阶级家庭,学业归来能够投身革命事业,去革命前线吃苦,更是让人敬佩。

上一篇:小学一年级安全工作总结下一篇:关于让我激动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