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经典诗

2024-10-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苏轼的经典诗

苏轼的经典诗 篇1

苏轼最早的描写春节生活的诗作,是写于嘉祐年间任凤翔签判时的几篇(1062—1063),其中《岁晚相与馈问,为馈岁;酒食相邀,呼为别岁;至除夜,达旦不寐,为守岁。蜀之风俗如是。余官于岐下,岁暮思归而不可得,故为此三诗以寄子由》三首最为精彩。三诗先可不论,单说诗题小序就很有意思,记载了蜀中春节除夕的种种风俗——馈岁、别岁、守岁,是极为可贵的文化资料。

所谓馈岁,就是在岁末时互相问候,像是我们现在的拜年,只不过,现在的拜年,随着科技的进步,更多地发展为信件拜年、电话拜年、电视拜年、电子邮件拜年等,而在苏轼的时代,孤身在外是十分寂寞的。苏轼在组诗《馈岁》结处的诗句“官居故人少,里巷佳节过。亦欲举乡风,独唱无人和”,即书写了初入仕途在异地他乡的寂寥心境。

所谓别岁,是在新年到来之前,邻里、亲戚或是朋友,互相宴请,酒食相邀,相当于现在的春节聚会。但这一风俗与现在区别较大,现在的风俗,大抵在正月初一之前是不宴请聚会的,时间一般后移到正月初二之后,而将除夕和大年初一留给自己的家庭团圆。苏轼在《别岁》诗中借题发挥,表达了对于时光流逝的叹惋:“故人适千里,临别尚迟迟。人行犹可复,岁行那可追。问岁安所之,远在天一涯。已逐东流水,赴海归无时。……勿嗟旧岁别,行与新岁辞。去去勿回顾,还君老与衰。”这是一首生命之歌,流溢着对时光易逝的伤感和对生命短暂的困惑。故人如果远行千里,还要依依惜别、迟迟难行,何况人生别离一岁呢?可怕的是,人之远行尚可归来,而岁月的流逝却不能追回了。你若想问这个“岁”去了何处,我告诉你,它远在天涯,已经追逐着东流之水,流到大海之中,永无归时……哎!不要嗟叹旧岁之别吧!因为我们很快又要与新岁辞别。那么,不悲哀嗟叹旧岁的流逝,又应该怎样对待这流光电闪一般飞逝的生命呢?苏轼的回答是:“东邻酒初熟,西舍彘已肥。且为一日欢,慰此穷年悲。”(同上)就是要在欢乐中享受生命,享受时光。你看,东邻酒熟,西舍肉肥,何不举杯畅饮,来慰藉那对于时光流逝的悲叹呢?苏轼的这首早期诗作,在内涵上,显示了其初入仕途的困惑和对人生终极意义的拷问,其答案尚属那种青年时代的莫名惆怅;就其写作方式而言,见出了此后以议论为诗、以文为诗的端倪,即以一种情理或思考作为篇章结构的主线,气势纵贯,一气而下,引人入胜。

所谓守岁,就是在除夕之夜达旦不寐,这与现在的风俗相似。不过,现代人已经不那么认真地通宵守夜,而是象征性地守过新旧年交替的时刻。往日的守岁已经被春节的电视节目所取代。不过,了解一下古人的守岁,也是蛮有意思的事情。苏轼的《守岁》诗说:“欲知垂岁尽,有似赴壑蛇。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况欲击其尾,虽勤知奈何。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坐久灯烬灭,起看北斗斜。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在写作方法和格调上,皆与前首有别。它不似《别岁》的一味诉说,以理服人,而是使用比喻和场景描写,更增添一些生动。起首将流动之垂岁比拟为“赴壑蛇”(李商隐《樊南甲集》云:[蛇]“赴壑而一去无返”),蛇之赴壑正与岁之流逝相同,诗人就此起兴发论,说守岁之时这条赴壑蛇的修长美丽的身躯已大半没去,难以遮挡住它的去意,它仅仅剩下一个蛇尾,不论怎样努力,你都无法拦住它的消失了。倒是那些孩子们无忧无虑,勉强支撑着不睡,在除夕之夜喧哗着。我一直坐到灯烬灰灭,才起来仰望北斗横斜。想到一年年地度过,重要的是不要将自己的心事、理想、愿望随意蹉跎。努力就从今夕开始,趁着现在自己还年轻。不难看出《守岁》一诗积极的人生态度。

此组《岁晚》组诗连同写于其前后的《次韵子由除夕见寄》《和子由踏青》,着重表达了苏轼早期诗作的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也描述了当时有关春节的风土人情。如《次韵子由除夕见寄》描写陕西一带“秦烹惟羊羹,陇馔有熊腊”(现在陕西小吃仍以羊肉泡馍为特色);《和子由踏青》诗回忆在四川家乡踏青“城中居人厌城郭,喧阗晓出空四邻”的景象,所谓“踏青”即是“每正月人日,士女相与游嬉饮酒于其上”,“人”即指正月初七。在人日除了踏青之外,还有蚕市(蜀中春月,村市聚为欢乐,为之蚕市),十分热闹。苏轼的《和子由蚕市》描述:“蜀人衣食常苦艰,蜀人游乐不知还。千人耕种万人食,一年辛苦一年闲,闲时尚以蚕为市,共忘辛苦逐欣欢……市人争夸斗巧智,野人喑哑遭欺瞒。诗来使我感旧事,不悲去国悲流年。”回忆了家乡的种种春节风俗和少年蚕市所见到的往事,颇有伤感。

东坡一生中,也许会有许多难眠之夜,现在举其春节时期的两例。

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时苏轼任杭州通判。自从熙宁二年王安石变法,整个社会处在风雨飘摇之中,牢狱人满为患,苏轼作为通判,除夜值班于都厅,“囚系皆满,日暮不得返”,作诗题于壁上:“除日当早归,官事乃见留。执笔对之泣,哀此系中囚。小人营糇粮,堕网不知羞。我亦恋薄禄,因循失归休。不须论贤愚,均是为食谋。”此诗在《苏轼诗集》中,并未出现在熙宁期间,而是出现在二十年之后,苏轼再任杭州太守的元祐五年,看来,如果不是苏轼在二十年后回忆此夜此诗,则这首“题壁间诗”连同苏轼早年宦海中的人性表达就会淹没在茫茫史料之中。这首题壁诗,典型地书写了苏轼在早期宦海中的惶惑,具有概括苏轼早期人生观念的史料意义。诗的开笔就透露了一种作官不自由的心态,同于他在黄州时期“长恨此身非我有”的感叹。而“不须论贤愚,均是为食谋”则表达了他为生存而羁身宦海的苦闷。

苏轼的这种人性本质,决定着他的仕途不会顺利,也就决定着他另一次的难眠除夜迟早会来临。

八年之后,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的除夕之夜,苏轼和他的全家,是在大悲大喜、悲喜交集中度过的。当时天下富于同情心、同情苏轼的士民也都同此悲乐。因为,苏轼在御史台牢狱中经历了一百三十天的“炼久不决”之后,终于蒙恩结案,“责授检校尚书水部员外郎充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

苏轼因为作诗“讥刺新政”而在上一年的八月十八日被逮捕进了御史台的监狱,御史台也称乌台,因汉代御史台“其府中列柏树,常有野乌数千栖宿其上”(《汉书·朱博传》),所以被称为乌台。苏轼的讥刺诗作因被罗织为讽刺宋神宗而显得事态严重。从苏轼《予以事系御史台狱,狱吏稍见侵,自度不能堪,死狱中,不得一别子由……》的诗题和“是处青山可埋骨,他时夜雨独伤神”(其一)、“梦绕云山心似鹿,魂惊汤火命如鸡”的诗句来看,当时似乎已经很危险了。最后的判决听起来似乎不错,尚有职衔,但其实就是以罪人身份流放黄州,所谓团练副使不过是个虚衔。这要感谢宋代的开国皇帝赵匡胤所定下的制度,那就是告诫他的子孙后代,不能杀读书人。所以,苏轼终于得以保命而贬谪黄州。后代的研究者也十分感谢这个决定,因为,苏轼因此有了写于黄州的前后《赤壁赋》和“大江东去”等魅力四射的篇什。

这一年的除夕就是苏轼从御史台监狱中出来后的第三天。在除夕前夕,他写了有感于出狱的诗作《十二月二十八日,蒙恩责授检校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复用前韵二首》:“百日归期恰及春,余年乐事最关身。”(其一)“平生文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塞上纵归他日马,城东不斗少年鸡。”(其二)苏轼说百日之案正赶上春节前夕结案,其实,春节的到来也对于结案起了促进作用。此两首不仅写出了狱外风吹面、鹊啄人的真实场景,也表达了苏轼不改初衷的心境,特别是用塞翁失马、城东斗鸡的典故,可以看作东坡此后生活、特别是黄州生活的人生宣言。

苏轼作为罪人流放,是不能在京城逗留的,苏轼一家也愿意早些离开这是非之地,以免再出变故。元丰三年正月初一,苏轼及其一家就离开京城上路了。所幸他在数日之后,抵达距离京城三百里的陈州。他的表哥文与可的儿子文逸民一家在这里居住,子由也从距离陈州二百多里的南都赶来相聚。苏轼在此写下数篇诗作,记录下了乌台诗案之后春节期间自己的心态,其中既有“纳之忧患场,磨以百日愁”“平时种种心,次第去莫留”的对于乌台诗案的反思;也有对于黄州流放的遐想:“便为齐安民,何必归故丘”(《子由自南都来陈三日而别》),齐安是指黄州,透露出了随遇而安的思想;“君已思归梦巴峡,我能未到说黄州。此身聚散何穷已,未忍悲歌学楚囚”,此诗是与文逸民表侄饮别,“醉行堤上散吾愁”时所作。虽然不乏旷达之语,那痛彻骨髓的悲哀还是在字里行间散发出来。

苏轼贬谪黄州,无数优秀的文学作品,如万斛泉源汩汩而出。此时期每年春节期间,也都不乏佳作,如“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的那种哲理禅思而化入的缱绻诗魂;如《正月三日点灯会客》的对于黄州春节风俗的描写:“试开云梦羔儿酒”(现在黄州仍以羊羔酒闻名)和对于故国的忆念:“蚕事光阴非故国”,以及对于新春佳节的歌咏祈盼:“冷烟湿雪梅花在,留得新春作上元。”

元丰七年(1084)四月,苏轼结束了黄州的流放生涯,翌年正月初一,在大雪纷飞中过淮谒客,有诗二首,记录下苏轼在二元之际(元丰、元祐)的飞鸿踏雪的痕迹,展示了东坡“万顷穿银海,千寻度玉峰”的壮伟胸襟和“霁雾开寒谷”、“不用残灯火,船窗夜自明”的对于光明的向往和自信。果然,六个月后,苏轼时来运转,起用为登州太守,随即入朝,这就是有名的元祐时期了。

限于篇幅,我们的目光不得不越过东坡在元祐期间八年的仕宦生涯,而将目光继续凝聚于东坡苦难的流放生活,因为,诗人总是在苦难中更能闪耀人性的光辉,更能焕发艺术的魅力,也就更具有文学以及历史文化考索的意义。绍圣元年(1094),年届六旬的苏轼被他昔日的学生而今的皇帝哲宗贬谪惠州,九月度大庾岭,十月到达惠州贬所。两个月后,苏轼度过了他在惠州贬所的第一个春节。追思往事,东坡老人难免感伤:“前年侍玉辇,端门万枝灯。……牙旗穿夜市,铁马响春冰。今年江海上,云房寄山僧。亦复举膏火,松间见层层。”去年还在陪侍玉辇,何等荣耀,牙旗仪仗穿行繁华的夜市,铁马踏响寒冷,而今年的春节,却在江海之上漂泊,犹如禅房寄身的一个山僧。虽然也有膏火可举,却只见层层的松木。如同纪昀所评:“两两相形,不着一语,寄慨自深。”

在贬谪惠州的第三年,东坡更是一气作了《新年五首》,先试举其一:“晓雨暗人日,春愁连上元。水生挑菜煮,烟湿落梅村。小市人归尽,孤舟鹤踏翻。犹堪慰寂寞,渔火乱江村。”首句涉及古代的一些民俗,那就是以人日的阴晴来占卜新年是否丰收。杜甫也有《人日》诗:“元日到人日,未有不阴时。”所以,东坡的“春愁连上元”,也就有了超脱个人的意思。第三句的“挑菜”,也是一种民俗,《苏轼诗集》在此诗句下合注:“何焯曰:挑菜乃人日事。唐子西诗:挑菜年年俗。”如果说组诗其一重在个人心境的寂寥,其二则显示了更多的不平之气,矛头指向占据朝廷巢枝的当道群小:“北渚集群鹭,新年何所之。尽归乔木寺,分占结巢枝。……”“其三则表达自己随遇而安的心境和对于光明前景的希冀:“冰溪结瘴雨,先催冻笋生。丰湖有藤菜,似可敌莼羹。”在瘴雨冰溪中,东坡看到了冻笋催生的信息。晋代的张翰思念家乡的莼菜羹而辞官还乡,苏轼却说,惠州丰湖所产的藤菜,足可与莼菜羹媲美,何必非要还乡呢?因此,东坡在其五中说:“荔子几时熟,花头今已繁。……居士常携客,参军许叩门。明年更有味,怀抱带诸孙。”

正当东坡欲终老惠州,“已买白鹤峰,规作终老计”“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时候,绍圣四年(1097)四月,六十多岁的东坡再贬海南。只因为他写了“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的诗句,让执政者不快,于是,根据子瞻的“瞻”字,去目而贬儋州。不过有人占卜,说儋字有人,子瞻无碍。绍圣五年,东坡在海南儋州度过了他的第一个春节。上元灯节的时候,儋州的地方长官,为了表达对东坡老人的敬意,邀请了陪同乃父过海的苏过共度佳节。与苏轼一生有缘的三位女性此时都已去世,此次渡海,只有儿子苏过陪伴。现在,苏过也被邀过上元,东坡老人静静地凝视着一轮孤月,月光照射进来,他惊讶地发现竟然有一只蜥蜴盘在窗土:“静看月窗盘蜥蜴”,这在岭北的中原地区是很少见到的现象,也使苏轼更为清醒地感觉着身在异乡、而且是万里之遥的海岛。东坡老人独坐凝视着盘窗的蜥蜴,心中想着什么呢?他也许在盼望着惦记着儿子苏过,“灯花结尽吾犹梦,香篆消时汝欲归”(《上元夜过赴儋守召,独坐有感》),寂寞的心境跃然纸上,他也许还想了许多,回忆着坎坷的一生,“搔首凄凉十年事”!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正月,苏轼度过了他平生最后一个春节,当时他正在北归的路上。此时,东坡老人名满天下,不仅仅是诗名的传播,还有他的胸襟气度、做人风范,六十多岁的老人贬谪海南蛮荒瘴痍之地居然能够生还,也不能不说是个奇迹。在东坡返归北上的沿路,出现万人空巷的奇观。东坡也不无自豪地说:“问翁大庾岭上住,曾见南迁几个回”(《赠岭上老人》)、“竹中一滴曹溪水,涨起西江十八滩”(《东坡居士过龙光……》)。东坡老人在其人生最后一个春节的这两句富于哲理禅思的诗句,似乎可以作为令后人永远玩味的遗言吧!

苏轼的禅诗赏析 篇2

苏轼禅诗其一: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西东?

这首诗的名字是《和子由渑池怀旧》,是苏轼早期的禅诗。飞鸿留爪取自《传灯录》:“雁过长空,影沉寒水,雁无留踪之意,水无留影之心,若能如是,方能解向中行”。苏轼借此典故来感叹世事聚散无常,人生如同单程车道有去无返。人活在世就如同飞鸿,而所经历的就如同鸿印,都是当时觉得很重要,当时间流逝再回头看其实也不过如此,功名利禄在时间面前都是苍白无力及其无聊的,生活一直在继续,没有重头再来的道理。

苏轼禅诗其二:紫李黄瓜林路香,乌纱白葛道衣凉。闭门野寺松阴转,欹枕风轩客梦长。因病得闲殊不恶,安心是药更无方。道人不惜阶前水,借与匏樽自在尝。

这首诗的名字是《病中游祖塔院》,是苏轼偶然生病,在养病期间游历祖塔院突然有所感悟:人生苦短,世人为了追求名利与荣华富贵苦苦挣扎,身心不得闲。药物可以治疗身体上的疾病,但是世人又用什么来治疗心灵上的痛苦呢?什么时候才能够真正的顺应自己的心去行事呢?告诫世人勿用眼前的浮华忽视了生命的意义。

苏轼禅诗其三: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与君指上听!

这个就是苏轼著名的《琴诗》。世间万物都遵循着各自发展的轨迹,相互之间各有因缘,相克相生,没有能够单独存在的个体。一个事件的发生到结束必然与其苏轼事件有所关联。新生事物的出现也必然是有苏轼应该出现的道理。即是凡事皆有个因果。

苏轼的爱国诗有哪些

爱国诗人苏轼

苏轼写过不少有名的爱国诗篇,比如著名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还有《赤壁怀古》,以及前后赤壁赋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千古佳作。不过苏轼毕竟性格要洒脱一些,苏轼不像唐代杜甫那些时时刻刻耳提面命,少年老成,苏轼写不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样痛心疾首的诗句,反而苏轼的很多诗歌都表现的比较隐晦,比如苏轼说“西北望,射天狼”,这其实是暗指当时北宋与西夏的战事,这种情绪是因为当时人心死定,朝廷重文轻武的局面的反映,但是在苏轼看似放荡不羁的诗作中,还是能感受到苏轼为民担忧,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的,不过这种情绪要隐藏的深一些,外人不易察觉而已。

苏轼即使是被贬谪到黄州,过着艰苦的日子之时,也是时时刻刻注意朝廷的局势的,苏轼并没有像外表那样无拘无束,也没有想着苏轼一个罪臣要如何避嫌,苏轼在与朋友的书信中,还谈到朝廷对西夏战事的看法,苏轼其实是主战的,苏轼甚至想上书请命,企图用戴罪之身上战场杀敌,来将功折罪。不过因为当时残酷的党争,苏轼的这一愿望没有实现,但是苏轼的一颗爱国之心没有没熄灭,即使自己身处逆境,也从不忘自己的担当和使命,这大概就是苏轼能够穿越千年的人格魅力所在吧。

苏轼书法价格是多少

苏轼是宋代的大文学家,其中在书法上的造诣也是很高。苏轼曾经学习历代书法家,集百家之长最后融会贯通而自成一家。苏轼对行书、楷书最为擅长,与米芾、黄庭坚、蔡襄并称为“宋四家”。苏轼一生坎坷漂泊,使苏轼的书法作品也风格多变。

现存有的真迹有著名的《黄州寒食帖》、《李白仙诗帖》等。苏轼的这些书法作品基本被收藏在各大博物馆中,民间也有流传。苏轼书法的收藏价值,它对现代书法研究贡献的价值,都是极高的。

因为苏轼流传下来的书法不是很多,因此即使是一小件书法作品其价格也是得三四百万。如果是更好的,保存的也很好的,那么它的价格更是天价了。

在前年的中秋国外拍卖会上,真假先不说,苏轼的《功甫帖》,据说这是苏轼唯一一个流于民间的一幅书法,拍了5000多万。而在一些拍卖网,苏轼的书法作品的价格基本都在一千万这个范围內。苏轼的《石竹神品》,成交价为10640万,苏轼的《帖子词》9184万。苏轼书法手卷价格在40左右,也有600万左右的。

对于苏轼的书法作品,特别的苏轼的真迹,现在存于各大博物馆中,其价格是无法估计。换句话说,即使是有钱也买不到。苏轼一生漂泊,其书法作品风格多变,人们可以通过苏轼的这些变化来知道苏轼的心境变化。苏轼后期的作品,其艺术造诣到达了巅峰,趋于自然。

苏轼三次被贬的原因是什么

提起苏轼,大多数人对苏轼的第一印象就是一个诗人,但其实除了这个身份之外,苏轼还有另一种身份,一个身有官职的朝廷官员,二十岁那年苏轼就考中了进士,称得上是年少有为,但是苏轼的仕途走得却并不平坦,做官期间苏轼有过三次被贬的经历。

第一次是因为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因为苏轼自从进入朝廷之后就一直反对由王安石领头的‘新法’一派,再加上当时的苏轼在文坛上的地位很高,苏轼的诗词在社会上引起的反响是很大的,这也就间接阻挠了‘新法’的推广,引起了变法派对苏轼的强烈的不满,苏轼的政治对手将苏轼所有诗词收集起来,成为在朝堂上苏轼的理由和借口,引起皇帝对苏轼的不满之后被贬。

第二次是被贬惠州,但是这一次苏轼可以说是很无辜的,守旧派的领导人物当时的太皇太后高氏病逝后,变法派抓住机会一度成为朝廷上的主导力量,守旧派因此被变法派大肆打压,苏轼也因为一贯所站的立场,再加上当时的苏轼是元祐党人的领袖,被变法派全面打压,也再次被贬。

第三次被贬儋州,这次被贬的原因比上次更简单,新派虽然已经在朝堂上占了上风,但是为了将旧派彻底压的再无出头之日,新派对旧派进行了一次全方位、大规模的打击,所有的旧派人员被贬了一遍之后,为了以防万一又再一次被贬远,苏轼也在其中。

苏轼绝命诗写了什么

元丰二年,苏东坡写了一首诗名为《咏桧》,原本这只是一首再正常不过的诗,却被沈括指出诗的最后两句有隐刺皇帝的嫌疑。明眼人都知道,这分明是鸡蛋里挑骨头,可苏轼却以“大逆不道”的罪名被打入牢狱,并牵连了几十位亲戚朋友。这就是震惊朝廷的“乌台诗案”。苏轼自知此罪难逃,就写了两首绝命诗,分别写给妻儿和弟弟苏辙。

苏轼在写给妻儿的绝命诗里,先写了牢狱中惨森森的阴风和凌冽的寒气,表明自己的处境。一向以豪迈著称,潇洒自由的自己原本应该抒发着远大的抱负,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可现实中,却在这漆黑不见光明的牢狱里犹如一只待宰的`鸡子,担忧着自己的性命。苏轼还想念苏轼的妻儿,孩子渐渐长大,苏轼们脸上都挂着朝气,一眼就能看到希望和未来。苏轼的妻,哎,此生愧对于她了,让她跟着自己吃苦受累、担惊受怕。

写给弟弟的绝命诗里,苏轼慨叹自己命运不济,为奸人所陷害。苏轼自知此次在劫难逃,性命不保,便交代了自己的后事,甚至把自己的妻儿托付于弟弟。当时,苏轼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写下这些文字的?真的是倾尽所有的感情和心血,所有的心情和想说的话都凝聚在这短短的两首诗里。

害苏轼的是诗,最后拯救苏轼的也是诗。感情肺腑的两首绝命诗,任谁读了都为之动容,其中饱含的亲情之深沉让人潸然泪下。在大家的多方求情努力下,皇帝终于赦免了苏轼。

苏轼游记有哪些

苏轼的叙事游记散文享有很高的美誉,尤其是苏轼写的《赤壁赋》,文章大气磅礴,历经千百年仍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赤壁赋》也成为苏轼散文的经典代表作品,为后人所拜读。众所周知,苏轼是豪放派词人,苏轼的诗词流露出的大气精神,震撼读者的内心。

苏轼的游记散文也体现这一豪放特色,言辞之间亢进有力,读起来朗朗上口。

以苏轼的游记散文《前赤壁赋》为例,以此来分析苏轼游记散文的特色。解读这篇文章之时,需要先了解一下苏轼创作《赤壁赋》的时代背景。《前赤壁赋》是苏轼创作于黄州期间,当时苏轼被贬谪至黄州。来到黄州后,苏轼闷闷不乐,苏轼感叹自己怀才不遇,找不到人生的方向。1079年,苏轼因写《湖州谢上表》一文而被扣上了贬低朝廷的罪名。1082年,苏轼和友人两次泛舟到赤壁游玩,写下了《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在《前赤壁赋》中,看不到作者失意之情,全文豪迈大气,给世人展现出赤壁壮观的景象,并传递出作者具有百折不挠的精神和气节。

苏轼的经典诗 篇3

美国文学批评家艾伦·退特1937年在《论诗的张力》一文中首先提出“张力”这一概念。他指出诗的意义就在于张力:“为描述这种成就, 我提出, 张力, (Tension) 这个名词。……我所说的诗的意义就是指它的张力, 即我们在诗中所能发现的全部外展和内包的有机整体。”[1]P109关于诗的审美张力, 理论界有多种理解。本文所要探讨的“平淡”诗美的张力, 主要指两种相反的审美元素在矛盾冲突、对立统一中所产生的诗的张力。

苏轼对“平淡”诗美的阐释, 主要有以下几条:

(1) 柳子厚诗在陶渊明下, 韦苏州上……所贵乎枯淡者, 谓其外枯而中膏, 似淡而实美, 渊明、子厚之流是也。……[2]P2109-2110

(2) 吾于诗人无所甚好, 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 然其诗质而实绮, 癯而实腴……[2]P2515

(3) ……独韦应物、柳宗元发纤秾于简古, 寄至味于淡泊, 非余子所及也。[2]P2124

(4) 凡文字, 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 采色绚烂, 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 绚烂之极也。……[2]P2523

上引几段文字, 第 (4) 段并非诗论, 而是文论, 不过南宋人周紫芝在《竹坡诗话》中引用该段文字后, 阐述了自己的见解:“余以不但为文, 作诗者尤当取法于此。”[3]P348因此, 我们认为这段文字同样适用于诗歌。每段文字虽然说法不同, 但大致表达了苏轼对平淡风格的欣赏。

苏轼在继承和发扬前人理论的基础上, 结合陶、柳一派诗歌, 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深刻阐释了“平淡”美的本质特点:形式上, 平淡的语言实际蕴含着华美的文采;内容上, 诗的表面虽平淡无奇, 但蕴含了深厚的人生体验和哲学思考。而“枯”与“膏”、“淡”与“腴”等矛盾双方的运动构成了“平淡”诗歌的审美张力。

一、“平淡”而“有味”

苏轼所说的“寄至味于淡泊”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 平淡的语言蕴涵深刻的哲思。

中国古代诗歌, 讲究“诗言志”, 讲究“寄托”, 诗人往往在诗歌中寄寓自己对宇宙万物的理解、对人生际遇的思考、对精神理想的追求。因此, 要理解古人的诗歌, 只看表面是不够的, 还要看到文字背后的哲理思考和人生境界。

平淡之美, 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普遍的审美追求和最高美学理想。以简淡古朴的形式, 以最有限的言语文字, 表现最丰厚的宇宙人生内容———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最高追求。苏轼所说的“外枯而中膏”、“寄至味于淡泊”就是这个意思。因为心灵越是丰富, 内蕴越是深厚, 而表达出来的文字越是平淡, 两者的反差就越大, 那么在人的心理上产生的震撼力和审美张力就越大。由此产生诗歌的平淡美。

一提起平淡诗歌, 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陶渊明之诗。明人胡应麟以“惟陶之五言, 开千古平淡之宗”[4]P35来评价陶渊明诗歌。我们来看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五首其一:

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 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 守拙归园田。

……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5]P327

“性本爱丘山”, 可见诗人喜爱的是超然物外、淡泊自持的田园生活。清人周亮工这样评价陶渊明:“独有陶渊明……闲靖旷达, 千载而上, 如在目前, 人即是诗, 诗即是人, 古今真诗, 一人而已。”[6]P250伟大的诗人先在生活中把自己的人格涵养成一首完美的诗, 充实而有光辉, 写下来的诗是人格的焕发。

中国古代的诗人, 和大自然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不管得意失意, 都喜欢投身于山水田园之间, 吟咏性情, 极力追求淡泊冲和的心境。超越名利的纠缠, 率性自由, 恬淡自适是中国古代哲学共同的追求。在这一点上, 古代诗人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但更多的还是受道家思想的影响。淡泊超然是一种人生境界, 把这种人生追求寄寓在平淡风格诗歌中, 从而使之具有一种哲理之美。

(二) 意境隽永而深远。

平淡诗歌的韵味, 还体现在其隽永深远的意境上。它所选用的语言和意象都是极其普通常见的, 但这些常见的意象却能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 从而产生强烈的美学张力。读者在想象与联想中, 超越了这些平淡的语言和意象, 进入审美的自由。

陶渊明的诗歌中, 经常出现桑、麻、豆、苗、竹、林、松、菊、飞鸟等意象, 这些常见的意象, 在陶渊明诗中却有了超越平常的意义。如《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5]P335

这首诗, 以平常语道来, 自然而不着痕迹。通过“菊”、“飞鸟”等意象, 我们仿佛看到一个与大自然物我两忘、超然世外的诗人, 更看到诗人的人格、气质和精神境界。

在盛唐诗歌雄浑壮丽、绚烂之极后, 中唐出现了柳宗元、韦应物的“平淡”诗风。柳宗元的诗备受苏轼推崇, 认为其诗“发纤秾于简古, 寄至味于淡泊”。《江雪》这首诗, 可以说是柳宗元诗歌的代表作之一: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7]P170

柳宗元被贬永州之后, 借描写山水景物, 借歌咏隐居在山水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的清高孤傲, 抒发政治上的失意苦闷。这首诗中寒江独钓的渔翁, 实际上是作者的自况。这首诗意境之深远、影响之广泛, 似乎已经超过作者最初的构想。在天地寥廓、浩瀚无边、万籁俱静的大自然面前, 寒江独钓的渔翁是那么的萧索孤寂, 人类所孜孜以求的功名利禄似乎都毫无价值和意义。这种幽寂淡远的意境, 遗世独立的人格形象, 是通过山、飞鸟、孤舟、蓑笠翁、雪等平常的意象、全诗平淡的语言表达出来的。

二、“似淡而实美”

从苏轼诗论中, 我们可以看出, “平淡”之美, 实则是一种绚烂之美。二者看似矛盾, 却又富含深意。

苏轼对“平淡”与“绚烂”之间的关系, 有一段精辟的论述:“凡文字, 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 采色绚烂, 渐老渐熟, 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 绚烂之极也。”[2]P2523

平淡来自绚烂, 是绚烂的凝结与沉淀。平淡的诗歌, 是以博大深邃的心灵为依托的。人在经历世事的过程中, 心会随之逐渐丰富成熟起来, 当看尽世间繁华之后, 真正具有深邃心灵的人, 会因此而变得澄澈通明, 让这种丰富成熟复归于平淡。平淡只是表面, 就像大海安静时一样, 平静的表面下暗流汹涌。苏轼的一生, 就是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最好例子。他经历过繁华, 也经历过寂寞, 更尝过死亡的滋味, 洗尽铅华, 返璞归真, 他的心反而变得从容淡定。苏轼深刻地领悟到了陶渊明诗歌的微妙之处, 看到了他藏于“平淡”背后的热烈的感情。所以他会对陶诗极其欣赏而至于爱不释手。

WENJIAOZILIAO

诗歌的平淡境界, 也是经由绚烂而来的。也就是苏轼所说的:“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 采色绚烂, 渐老渐熟, 乃造平淡。”平淡不是对绚烂的简单否定, 而是对它的超越与扬弃。没有绚烂, 也就无所谓平淡。一个诗人, 只有尝试过各种风格并且各种风格都写来得心应手之后, 方会臻于平淡之境。

苏轼早年的诗歌风格, 以清雄豪放见称。《臞翁诗评》评苏轼诗:“东坡如屈注天潢, 倒连沧海, 变眩百怪, 终归雄浑。”[8]P116与晚年“和陶诗”的平淡截然不同。但它是平淡的必要准备, 经历了这样的阶段, 才能达到平淡。

黄庭坚说杜甫到夔州后诗“平淡如山高水深”[9]P471, 杜甫在夔州时期写了大量的诗篇, 其中有许多风格平淡之作如:“细雨荷锄立, 江猿饮翠屏。”[10]P1611“青山淡无姿, 白露谁能数。”[10]P1326“山荒人民少, 地僻日夕佳。”[10]P1644等等, 但这些“平淡”的诗歌, 是杜甫的诗歌创作艺术达到登峰造极地步的表现。明人胡应麟在《诗薮》中说:“盛唐一味秀丽雄浑, 杜则精粗、巨细、巧拙、新陈、险易、浅深、浓淡、肥瘦, 靡不毕具。”[4]P70深刻地道出了杜甫诗风的绚丽多姿。平淡是其中一种, 却是最能体现诗人功力的一种风格。

“平淡”是一种“绚烂”之美, 真正的“平淡”, 如清人许印芳所说:“精义内含, 淡语亦浓, 宝光外溢, 朴语亦华。”[11]P201没有经历过绚烂的“平淡”, 不是真正的平淡。那种平淡是苍白的, 是平易浅俗、淡而无味的。平淡是绚烂的结晶, 是将绚烂熔铸于其中的美。

参考文献

[1][美]艾伦.退特.论诗的张力[A].新批评”文集[C].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1.

[2][宋]苏轼著, 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C].北京:中华书局, 1986.

[3]何文焕.历代诗话[C].北京:中华书局, 1981.

[4][明]胡应麟.诗薮 (新1版)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5]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中编第一册)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6]北大哲学系.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 (下册) [C].北京:中华书局, 1980.

[7]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上编第二册)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8]朱自清.宋五家诗钞[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

[9][宋]黄庭坚著.刘琳, 李勇先等校点.黄庭坚全集[C].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1.

[10][清]仇兆鳌.杜诗详注[M].北京:中华书局, 1979.

苏轼的经典诗 篇4

——浅析李白与苏轼诗之豪放意境之不同

作者:陈晓霞

自古至今,诗一直是文人雅士推崇及追求的,先秦时就已经告诉我们“诗者,志之所知也”。人们很早就借用诗来表达自己感情和想法,在诗中抒发自己的抱负。欣赏者通过诗的背景及诗的意境来揣摩诗人所要表达出来的思想或人生理想。一首好的诗是通过它的意境体现出来的,诗人的人生抱负也是通过意境来体现出来。因此,一首诗的意境很重要。那么,何为诗的意境呢?

所谓诗的意境,是指作品中描绘的生活画面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综合的一种氛围,能使欣赏者通过想象和联想,如身临其境,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或得到美的享受。它的发展经过了先秦时的“意象论”、魏晋时的主情理论等,及一直到王国维的“意境论”,其中意境的美学特征主要体现在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深邃悠远的意韵美三个方面。其中情景交融还包括景中藏情、情中见景、情景并茂式三种方式。大体比较广泛的意境的分类,将意境分为两类,既豪放派和婉约派两种形式。豪放派更容易受到人们的青睐,简练精致的文字,激荡豪迈的情感,悲壮宏大的气势,在其中读者似乎都能找到一种属于自己心情,和读者有种心理上的契合。

意境中的豪放派是指它有悲壮宏大的意境美。豪迈奔放谓之豪放,其特点既表现了作为主题的诗人的特点,又表现了作为客体的描绘对象的特点,就主体而言,情感激荡,格调昂扬,想象奇特,志向高远,力拔山河;就客体而言,具有较大的体积,伟大的力量而显示出壮美及崇高。但追其豪放派的渊源,豪放派是宋词的两大流派之一,主要以苏轼、欧阳修、辛弃疾为代表。豪放派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分为四个阶段:预备阶段:范仲淹写《渔家傲》发豪放之先声。奠基阶段:北宋词人苏轼提倡写壮词,奠基阶段由此开始,当时只有少数的是人学写苏词。顶峰阶段:苏轼之后,经贺铸中转,豪放词派得以迅速发展。第四阶段为延续发展阶段。北宋豪放派的代表也是豪放派中最据代表的人是苏轼,苏东坡。但在北宋之前,唐代时,虽然李白的诗歌被称为是浪漫主义的诗歌,但其中就已经包含豪放的要素,李白的诗歌中尽显着浪漫的豪放,他的浪漫来自于丰富的想象和豪放的气势,而苏轼的词虽然被很多人称为豪放,但在后期的创作中,豪放中有隐隐藏着一种哀痛和人生的无奈及惆怅。因此这两位大诗词家的豪放各不同。

李白的诗歌是浪漫主义诗歌的最高峰,这种前不见个人,后不见来者的独特的浪漫来自于他丰富的想象和豪放的气势,李白的想象可以使他“神游九天梦境”气势更是有如海雨天风,李白抒发感情的方式异常热烈奔放,但同时他的豪放里有着自然清新的元素,“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明月出天山,沧海云海间。”字句毫无华丽,毫无雕琢,浑然天成,朴素的字句融合在文章里,构成了动人的意境。在李白的诗歌中,我们既可以看到澎湃的激情,又可以领略到宏达美丽的景象。李白在浪漫中透出豪放。例如《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点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首诗的题目似乎已经交代了有关“难”的程度,但在整篇的诗中,是人并没有告诉读者路有多么的难,开篇就“斗酒十千”彰显了是人豪迈的气质和放荡不羁的性格,是人在最久的兴头上拔剑四顾,才知道行路难,自问道:“多歧路,今安在?”,但诗人紧接着笔锋一转,就告诉了读者“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心中的豪迈的气势尽显其中,全诗在用字上“十千”、“万钱”、“沧海”等字眼也已经彰显了是人的风格,诗的通篇没有提及到路有多么的难,只是告诉了读者长风破浪会有时,浪漫中显着豪放不羁的性格。再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雅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想想独特但又没有脱离实际,富有浪漫主义的色彩但又不失豪迈的气势,全诗表现出来的是一种三拖得气质,不与权贵争斗。这首诗的意境采用了虚实相生的手法,开篇就将读者带入到自己的梦境中,是一种虚写。再后来,又回到现实中,其实是借以表达诗人不愿和这个社会同流合污,过自己洒脱中的生活,是人营造了一种虚实相生的豪放的意境,其中诗的最后几句更能体现出了诗人的思想,诗人通过这种诗的意境将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可见,诗的意境极其重要。但李白的时始终始终浪漫主义的豪放派,浪漫中透露着豪放,豪放中体现着是诗人的思想,尤其是他的《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弄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虐。主人何为言少钱,自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

整首诗豪气奔放,诗人的感情激荡,五音繁会,气象不凡。它笔酣墨饱,情绪悲愤而作狂放,语言豪纵而又沉着。诗篇具有震动古今的气势与力量,表现豪迈诗情,同时,又不给人空洞浮夸感,其根源就在于它那充实深厚的内在感情,那潜在酒话底下如波涛汹涌的郁怒情绪。此外,全篇大起大落,诗情忽翕忽张,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结穴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如大河奔流,有气势,亦有曲折,纵横捭阖,力能扛鼎。其歌中有歌的包孕写法,又有鬼斧神工、“绝去笔墨畦径”之妙,既非刻能学,又非率尔可到。但在李白诗中的始终似乎没有那种豪放的悲。相比之下,北宋词人苏轼的诗虽然豪放,但在豪放中透着一种悲惋,虽然一直以来苏轼被大家称为豪放派的代表,但没有看到在苏轼后期的诗作中豪放激荡的字词下掩盖着一种对人生的思考和无奈。

苏轼的词有“纯粹的豪放”到“豪放中见悲”,有一个渐变的过程,词中悲的成分加深的一个明显的标志是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苏轼在自题画像中说道“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许多人仅仅打着看做是一种自嘲的说法,但是其实这是苏轼对人生及创作道路的回顾后做出的深刻的认识和总结,来表达他内心的的悲痛。这些创作凝聚了苏轼更多的无奈地叹息,但又不失其豪放达观人生态度,将人生的痛楚转化为没的快感,诗人用其娴熟的技巧将及更多乐观的成分掩盖了那份悲凉。苏轼的早期的豪放派的代表作《江城子 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首诗是苏轼任密州出猎时写的,词中抒发了诗人为国效力,抗击侵略的雄心壮志和英雄气概,一个“狂”字贯穿全文,接下去的四句又写了出列的宏大场面,变现了出猎者豪迈的气概,这里诗人塑造的是一个充满斗志的形象。全诗的场面宏大,志向高远,力拔山河,从诗的意境中表现出了诗人豪放激荡的性格,从事的意境中可透露出诗人远大的抱负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但在“乌台诗案”后,诗人的诗句没有了那种早期诗的洒脱不羁,似乎诗中总是透露着一种淡淡的伤感,例如《定**》: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诗被好多文人雅士定为豪放派的诗,尤其是“一蓑烟雨任平生”被看做是豪放之举,然而没有深入了解词人写词的深刻意义。表面看似豪放不羁,但仔细品味诗的已经,会不觉得发现,在字里行间透露着一种无奈和叹息,别人笑我痴,是因为我真的痴吗?只是用这种痴的状态来掩盖我的无奈而已。试想,一个孤苦的老头在雨中蹒跚,竹杖真能轻胜马吗?只是自我的一种安慰罢了。诗的意境中透显着一种悲叹,诗人对自己的一种安慰。再例如另一首《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这首诗作于东坡黄州被贬的第三年,全诗的风格清旷而飘逸,但其中透着悲,“家童鼻声已雷鸣”、“倚杖听江声”起笔至此,一个风神潇洒的人物形象,一位襟怀旷达,一位遗世独立的老人跃然纸上,呼之欲出,其间浸润的是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一种超脱的精神世界,一种独特的个性和真情。词人喟然长叹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突起的深然喟叹,直抒胸臆又满含哲理,既包含哲理又一任性情,表达的是一种无法解脱又要求解脱的人生困惑和感伤。

因此。读苏轼后期的诗作总能从中感受到另一种情感,一种对人生的思考和感伤,豪放洒脱中略带悲凉,只是自我安慰到用一种潇洒的性格来掩饰心中的感伤,诗的整个意境虽然在字面上仍然是豪放不羁的,但能从诗中感受到诗人的感情的变化和抒发,这种豪放派的诗虽然在题材上是一种飘逸洒脱,豪放不羁的形式,但在其中都包含着诗人们的志向及对人生的思考和态度。

通过时的意境比较了李白的诗和苏轼的词,李白的诗以浪漫为主,浪漫中带着洒脱,洒脱中带着豪放,是李白真性情的写照,读李白的诗从中能感受到李白是一个个性鲜明、豪放不羁的诗人,诗的意境中透露着自己满腔热血和抱负,怀才不遇时也能一杯酒下肚而那些怅然若失早已烟消云散,“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气和霸气,种种豪放只能在李白的笔下写出来,别的诗人的没有李白的这种才情。苏轼的诗在后期豪放中略带悲,与自己人生遭遇有关,但仍旧是那种洒脱。

苏轼的经典诗句 篇5

2.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出自《晁错论》

3.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出自《浣溪沙》

4.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出自《浣溪沙》

5.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出自《江城子》

6.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出自《后赤壁赋》

7.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出自《饮湖上初晴后雨》

8.生前富贵草头露,身后风流陌上花。——出自《陌上花》

9.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出自《西江月》

苏轼的经典诗 篇6

关键词:苏轼,哈代,悼亡诗

悼亡诗,广义的理解是所有对死者悼念的诗歌,都可以称作悼亡诗。狭义的理解是指丈夫对亡妻悼念的诗歌,或妻子对亡夫悼念的诗。中国悼亡题材的诗歌早在《诗经》中就有了,但在西方文学中却极为少见。这里所指的“悼亡诗”具体说来就是悼念亡妻诗作的专称。本文选取了中国宋代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和英国诗人哈代的《离去》(TheGoing)两首悼亡诗。这两位诗人虽远隔重洋、时代不同,但遭遇相似,都以同样细腻的笔触去表达对亡妻的怀念之情,又同样都表现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爱情与死亡。死亡和爱情都是文学的不朽主题,两位诗人对妻子的真挚爱情因妻子的逝世,而将对爱妻的深切思念以文学的形式升华为流芳百世的诗篇。但两位诗人采用了不同的写作手法、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怀念自己的妻子。

一、苏轼和哈代感人至深的爱情诉求

苏轼的《江城子》是诗人悼念妻子之作。苏轼19岁时,与年方16的王弗喜结连理。王貌美贤淑,苏年少有才,二人恩爱情深。可惜王弗27岁时不幸谢世。苏轼痛失爱侣,心灵的创伤和精神上受到的打击,难以言说。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苏轼任密州知州,此年正月二十日,他与爱妻梦中相逢。因而写下这首传诵千古的悼亡词。忆往昔,夫妻琴瑟调和,甘苦与共;想今朝,人世沧桑,生死隔绝。

哈代的《离去》写于爱玛去世后。1912年11月27日,爱玛由于夜间心脏病突发而死,她的死使哈代无限悲伤,这之后一直到1913年底,哈代怀着不胜悔恨和自责的心情写下了包括他所谓的“昔日爱情之遗物”(VestigesofanOldFlame)的组诗等五十多首怀念亡妻的诗篇,《离去》就是其中一首。诗人怀念过去共度的美好时光,全诗感情真挚,婉约动人。抚今追昔,令人不禁感慨万千。其追昔,实甚温馨旖旎;其抚今,确系凄清萧索,是哈代诗歌中极富抒情色彩的一篇。

二、比较《江城子》和《离去》的主题、写作手法、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

1. 主题相若,意境深远

首先《江城子》和《离去》有相同的主题,都是悼念亡妻的诗歌作品。苏轼悼念的是他的原配夫人王弗。诗人寄情于梦,来表达怀念亡妻的思想感情,在对亡妻的哀思中又糅进自己的身世感慨,因而将夫妻之间的情感表达得深婉而执著,使人读后无不为之动情而感叹哀惋。哈代的文学生涯以诗开始,又以诗结束,诗歌才是他的作品的主旋律。在形式格律方面,哈代深受民间歌谣的影响,语言生动流畅,极富表现力,时而接近口语,幽默风趣,时而又极事推敲,用词严谨,一丝不苟。《离去》这首诗是《爱玛组诗》(Emmagrouppoetry)中的一首,诗中坦诚地回顾自己的情感经历,在诗人中并不多见。全诗虽无华丽的辞藻却在朴实之中流露出诗人的绵绵哀思

2. 阴阳相隔的追忆和此情可堪的倾诉

《江城子》上片写词人对亡妻的深沉思念。前五句直叙生死两界、阴阳相隔的思念之情。“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从时间角度着眼来写。“十年”,点明时间之长,包含了其间的沧桑巨变和绵绵的相思之情,内容丰富,高度概括。“茫茫”二字,不仅揭示了幽明相隔、渺茫难详的现实,也表现了内心的孤寂空虚和落寞惆怅,更反映了思念之情的深切。著一“两”字,把这种无奈和情绪推及彼此,体现了词人与亡妻生前的相知相爱,突出了彼此间情感的深厚和思念的殷切。但是,词人却收笔陡转,写出“不思量”三字,回意蓄势,紧接着一句“自难忘”,扬起突发,逼近一步,把那种深沉的思念强调得异常鲜明而突出。纵使“不思量”已经“自难忘”,那么,如果时时“思量”,又将如何?“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从空间角度着眼来写。“千里”,言其远———生者身羁密州,死者坟葬彭山,山遥水远,一层;生者身居阳世,死者深陷幽冥,幽冥隔阻,又一层。“孤坟”,言其单———死者长眠地下,孤单冷清,一层;生者落寞寂寥,虽身处繁华闹市,但内心孤寂,又一层。“无处话凄凉”,言满腹悲伤,一层;无处诉说,又一层。之所以“凄凉”,是因为幽明隔绝;“无处话”,则不仅因为幽明隔绝,还因生死异处,相隔千里。词人在这有限的语言中,包纳了极其丰富的内容。“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通过假设之词抒写生死离别的思念之情。前五句极写不能“相逢”的痛伤,此处却用“纵使相逢”一转,别开天地,另创新境。词人牵肠挂肚,期盼能与长逝的爱妻“相逢”,可转而一想,即使相逢,恐怕她也不认识我了,因为自己如今已是“尘满面,鬓如霜”,不是当年那个风华正茂的青年了。“尘满面,鬓如霜”,既包含了宦海沉浮、世事沧桑的悲苦和巨变,也包含了对亡妻日思夜念而经受的精神折磨和心灵摧残,惟忧思而催人衰老,早生华发。下片前五句记述梦境,通过日常生活画面的描绘,体现伉俪恩爱,抒发对亡妻的深切思念之情。“小轩窗,正梳妆”,刻画爱妻的形象,栩栩如生,似虚则实,这是十年前的情景;“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描写夫妻相见惊定之后的表现,惟妙惟肖。不是无话可说,而是要说的话太多,竟不知从何说起。现实中相思十年,梦境中一晃十年,这样大跨度的时空中,包含了多少内容啊!结尾三句,写梦醒后的感慨。由梦幻回到现实,词人不再直接说自己如何想念妻子,而是推想孤坟中的妻子如何思念自己,与上片起句遥相呼应。延续梦境意脉,既写了爱妻,同时也是在写自己,一笔两用,手法很是巧妙。

哈代在《离去》这首诗的开头就向亡妻问“为什么”,这一问的背后折射出的是诗人痛失爱妻后的复杂心情,但无论有多复杂,都是一个“哀”字,为全诗定下了“悲伤”的基调。“…Icouldnotfollowto gainoneglimpseofyouwithwingsofswalloweveranon”(我纵有燕子的翅膀也无法把你追上,也来不及再一次见你)———没有暗示,没有哪怕是最后匆匆的一瞥,诗人只有回到过去寻找记忆中的爱妻了。在第二诗节中诗人依次使用了“bid”、“call”、“utter”三个同为say的近义词,但具体看来,却有用词由正式到非正式、语气由强到弱的细小差别,从而揭示了诗人的回忆之痛。紧接着“whileI/Sawmorninghardenuponthewall,”(当我看见阳光照在墙垣)又把诗人带回到现实之痛。第三诗节再次以相同的问句句式开始,但与第一诗节不同的是,这次使用的是助动词“do”而非其过去式“did”。这里有两个原因:一是强调“经常发生”,二是仍然和诗人的悲伤心情有关,即他宁愿活在“过去”中。现实与回忆间不停地穿梭未能给诗人丝毫的慰藉。也许是太压抑了,在第四诗节,诗人不得不继续向记忆的深处搜索。诗人或许找不出比“完美”这一词更完美的词来形容年轻时的妻子,以至于他不能忘怀与妻子在一起时的点点滴滴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眼神。至此,诗人将自己与妻子年轻时代的“爱”进行了全部释放。然而,诗人的情绪在第五诗节开头便骤然下跌,诗人的第三次发问显然又把读者带回到他的晚年。年轻时代纵有多么美好的时光也依然抹不去晚年生活的遗憾!虽然他们夫妻二人也曾努力追忆往昔,但所有的一切现如今都因妻子的辞世而付之东流;虽然二人也曾约定携手故地重游,但现如今都是一场泡影。“Well,well!”诗人无可奈何地开始了诗的最后一节:年轻也好,晚年也好,回忆也好,现实也罢———一切都已无法改变。诗人对未来感到一片茫然。行尸走肉———这难道就是失去妻子后诗人要走的路么?然而,结束全诗的“…wouldundomeso!”(这令我无限悔恨悲伤)使人感觉到爱情的伟大就在于此!最后一个诗节多用短句,读起来铿锵有力,虽然没有一般情诗结束时的豪言壮语,但仅“undo”(悔恨悲伤)一词就让人回忆无穷了。

3.“梦非梦”、“花非花”的表现手法

这两首诗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来表达同样的主题。苏轼这首词虽说是记梦,但只有下片五句是记梦境,其他都是抒胸臆、诉悲怀的。写得真挚朴素,沉痛感人。开头三句,单刀直入,概括性强,感人至深。恩爱夫妻,撒手永诀,转瞬十年。夫妻恩爱被生死阻隔,但过去生活的美好情景却是“不思量,自难忘”啊。下片写梦中回到故乡,见爱妻正对窗梳妆。夫妻终于相见,不是惊喜亲昵,却是“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无言却胜过万语千言结尾三句又从梦境回到现实让人觉得诗人悲悼爱妻的心情是怎样的凄清冷寂啊。在《离去》中,“我多么希望你只是离我而去,而不是长逝人间;或者至少让我知道你正在饱受疾病的痛苦煎熬,好让我照顾你、看护在你的身旁”———也许这就是哈代将这首悼念亡妻之作题为“TheGoing”的缘故吧,因为他宁愿相信爱玛这次只是像往常一样地“走(go)”;可见,爱玛的猝然辞世令哈代震惊不已,他难以接受这一事实,所以选择了“走(go)”这一委婉说法。除了“go”的一语双关之外,“-ing”的添加也是诗人的良苦用心所在,它给人一种延续而无止境之感;也就是说,如果能再给爱玛一次“生”的机会,即使疾病注定要在短时间内夺去她的生命,哈代也一定会陪伴在她的身旁,和她分担痛苦的煎熬———让这段时间尽可能地延续,也许二人的冰释前嫌真的可以感动上苍,就这样延续到永无止境。

4. 寓理于情,情感与理智的纠结

这两首诗在风格和意境上有所不同。苏轼是一个富于浪漫气质和自由个性的人。他的词往往以意为主,追求道家的“贵真”审美观,任情流泻,故其风格也随着内容特点、情感基调的变化而变化。苏轼写伤感的词,委婉而细密。《江城子》幽深清绝,每个意象都突现幽寒的气氛,全词笼罩了一层浓厚的孤独与感伤,写出了苏轼对去世十年的妻子的既真挚浓烈,又曲折多变的思念之情。在《江城子》中,苏轼以虚写实,虚中见实,创造出不同于哈代诗歌的意境。哈代的悼亡诗多用幻想、想象,意象的选择自由,范围极广。哈代的悼亡诗在追忆往昔岁月的同时,贯注着理性思考。这是因为英国文学受西方浪漫主义传统的熏染,诗歌悼亡意象多具想象性和哲理性,着重的是一种思的表达,在意象的选择上显得自由,范围广阔而丰富多彩。或许是“思”,也许是“悔”,迸发了哈代深埋心底的情感火花。正是因为这种直面死亡的理性思语,有的论者认为:“死亡使诗人完成了他在妻子生前所没能做到的事情:他一生中最好的爱情诗歌并非创作于他30岁追求心上人的热恋之时,也不是34岁新婚燕尔的幸福时光,而是在72岁的风烛残年。”

三、结语

尽管表现爱情、亲情、悼亡等种种情怀是人类文学创作永恒的共同的主题,但中西文化的不同土壤、相异的人文背景,决定了两者在情感的具体内涵及表现手法上风格各具特色。本文通过分析《江城子》和《离去》,说明苏轼和哈代虽然一位生活在中国,一位生活在英国,并且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而且各受汉族文化和不列颠民族文化的影响,但我们在他们的诗作中却可以看到一些相同或相似之处,这说明两位诗人有相似的诗心。在写宏伟巨著的同时,又怀着真挚的情感写出委婉动人的“悼亡妻诗”,描写了爱与死这一永恒的主题。同时,通过中西这两篇悼亡诗的比较,我们还可以欣赏到他们各自的独特魅力,虽然时空相隔遥远,但是诗中所流露出的真挚感情惊人的相似。可见,人们对亲情的眷念、爱情的追求、幸福的憧憬,都是相同的,没有时空、国界之分。

参考文献

[1]兰世雄.婉约词[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133-134.

[2]吴伟仁,任冰.《英国文学史及选读》学习指南[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293-296.

[3]李华田,杜峰,余继英.托马斯.哈代作品导读[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4]谢非.我看东坡本色[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

[5]苏煜.英国诗歌赏析[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

[6]刘炳善.英国文学简史[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458.

[7]徐李.情知梦无益,非梦见何期——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与弥尔顿的《梦亡妻》之比较[J].考试周刊,2009(29).

[8]托马斯.哈代,等.世界上最美的诗歌[M].成应翠,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上一篇:4050社保补贴政策申请书下一篇:《曾子杀猪》的阅读答案及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