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专业介绍

2024-11-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文化产业专业介绍

文化产业专业介绍 篇1

文化系统的“清贫、清苦、清寒”是个不争的事实,但干部职工思想的“贫穷”却更为严重,裹足不前求稳定,依赖政府 “等、靠、要”的思想大有人在。局党组全面、深入贯彻了全省文化产业工作会议精神,要求文化系统全体干部坐下来学习,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还结合赣州的实际,对我市市直文化单位产业发展进行了分类指导。各单位负责人结合全省文化产业工作会议 的有关精神,分别发表了自己的见解,畅谈了本单位产业发展的新思路,对文化产业如何在当前条件下实现跨跃式发展作了深入探讨。一

一走出去取经,更加鼓足勇气、坚定信心。为开阔视野,学习发达地区发展文化产业的经验,突出特色、彰显个性、注重整合、立足市场的产业开发模式.

二静下来消化,研究新对策、形成新思路。局党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发展对策,逐步形成了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思路:一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立新型的产业运作和引导机制。二是盘活存量资源。三是加大政策性投入,扶持一批对提升城市品位和文化产业有拉动作用的文化项目。如优化产业发展环境,降低文化产业准入门槛,扩大市场准入,通过开放图书、音像、报刊发行领域,经营性演出完全市场化运 作,公益性文化项目社会化运作,政府投资的文体设施经营权向社会资本开放等多种改革措施,把演出市场、图书发行、音像连锁、文化设施建设等向国企、民营企 业和外资开放,形成了多元化的文化投资主体,为文化产业发展增添了后劲和活力。

三、坚持分类指导,不断加快文化产业发展

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解放文化生产力,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是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在文化产业发展上,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切实抓好文化系统自身文化产业的发展。在文化系统发展文化产业,要根据文化系统的实际情况,实行分类指导。一是对公益性事业单位,如图书馆、博物馆等,发 展文化产业就是发展经营性、创收性的部分。要把经营性、创收性部分从单位中剥离出来,单独核算,以效益为中心,不断增强自身活力,并为事业的发展提供支 持。二是艺术表演团体,要面向市场,创作生产能够赢得观众、赢得市场的剧目和产品。对剧目生产要搞市场调查、市场分析。要充分发挥演出中介的作用,用优秀 的剧目,来开拓市场,占领市场。在这方面,提倡大家大胆创新,可以与其它单位合作,对剧目进行包装,改变过去演出越多赔得越多的现象。同时,也要抓好其它 方面的创收。三是对国有文化企业和企业化管理单位,他们本身处在市场中,他们提供的产品和服务,都应适应市场的需求。要加快股份制改造,逐步建立现代企业 制度,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进行运作,依靠市场发展壮大。

(二)积极 扶持民营文化产业。民营文化产业是整个文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亮点。在重视和支持民营文化产业发展上,一是要研究制定优惠政 策,放宽

市场准入条件,为民营文化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二是要及时总结推广优秀民营文化企业发展的先进经验,发挥示范、龙头作用,鼓励更多的优 秀民营文化企业脱颖而出。三是今年适当时机,省厅将召开各个门类民营文化经营者的座谈会,征求他们对发展民营文化产业的意见和建议,完善有关配套措施。

(三)发展文化产业,要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一是要处理好发展文化产业和发展文化事业的关系。抓好文化产业发展是为了发展文化事业,只有文化产业发展好了,才能 为文化事业的繁荣提供经费和资金保障。二是要处理好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体制改革的关系。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文化体制改革的根 本目的,是建立一个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新体制,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改革的深化,能够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的发展,又能够进一 步推动改革,为改革创造有利的条件。三是要处理好发展文化产业与运用高新技术、现代经营管理手段的关系。只有加快高新技术、现代经营管理手段在文化产业领 域的运用,才能实现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才能加快产业升级,提高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安 阳是七大古都之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文化底蕴深厚。如何利用好这些资源优势,构建独具特色的安阳文化气质和内涵,使之转化为产业优 势、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是当前必须认真解决好的一个重要课题。调研组现根据本次考察情况,结合我市实际,就我市“文化兴市”战略提出以下建议:

(一)、建立多元投资体系,打响文化精品名牌。加大文化建设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改革投入方式,鼓励和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投资和管理,广泛吸引外资、民资和其他社会 资本投入文化产业领域,形成政府投入、社会投入和自我发展的文化投入机制。选准、扶持一批重点工程为突破口,打响8张特色品牌。一是以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龙头,打殷商文化牌。二是力争在红旗渠故乡林州,建立国家级干部培训基地,打培训牌。三是培育代表殷商文化的青铜器、甲骨文仿制品产业群,打旅游纪念牌。四是对内黄二帝陵进行深度开发,打祭祖牌。五是开发汤阴里城这一东方宝典,打周易牌。六是加大对国保单位灵泉寺的开发,把160岁老寿星吴云青座化之地建成道家长寿练功基地,打道教文化牌。七是对岳飞庙、马氏庄园、韩琦昼锦堂进行深度开发,打名人牌。八是扩大对外文化交流,把殷商文化节办成持久性的大型活动,打交流牌。

(二)、发展特色区域文化,塑造城市文化形象。充分利用我市特有的文化资源,实施特色文化工程。以殷墟、红旗渠以及甲骨文、《周易》、岳飞等文化资源为纽带,加大 对我市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文化遗址以及民俗文化的研究、开发与利用,加强特色文化建设,重点突出对内黄农民画、麦杆画、汤阴剪纸、曲沟抬阁等优秀民间特 色文化的挖掘、整理、培育、创新和发展,逐步形成具有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的文化新形态。另外,确定城市文化形象和环境主题,逐步建成我市的博物馆、文字博 物馆、美术馆、科技馆、文化活动中心和会展中心等一批标志性文化建筑。文化广场、文化街、文化带的建设要与城市的规模和品位一致、协调,形成合力,增强城 市文化的竞争力和辐射力。

(三)、制定落实有关政策,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要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靠法律、行政、经济等综合手段来支持它的发展,尽快制定全面具体的文化政策,使其覆盖文化产业的主要领域,尽快制定鼓励非文化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和股份制企业创办文化产业的政策。要明确文化开放领域的市场准入标准,准入程序和管理 办法,降低文化产业准入的门槛。对文化设施建设要实行优惠政策,包括免费提供建设用地或减收土地租金,减免建设中的各种税费等,加快文化产业发展。

(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组建大型文化企业。一是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调控监督、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自主运行的文化管理体制,实现政府从“办”文化为主到“管” 文化为主的职能转变。二是建立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深化企业内部改革。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改革文化经营体制,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通过联合、兼并、重 组等方式,组建大型文化企业,采取合作、合资、租赁制、承包制、股份制、托管、拍卖出售等方式,搞活中小型文化企业。三是积极稳妥地推行我市文艺体制改 革。组建艺术有限公司,创新艺术团体的经营机制,以股份制方式运作,促进艺术生产集约化、社会化。四是改革人事管理体制,全面推行聘用制。建立符合文化企 事业单位性质和运行特点的单位自主用人、人员自主择业的人事管理体制,从传统的人事管理向现代的人才资源开发和管理转变。

(五)、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提高安阳的知名度。近几年来,安阳的宣传力度不断扩大,特别是随着“一申四创”工作的展开,安阳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不断提高。但是,这次 我们所到的南方六市,对安阳却了解甚微,有的甚至把安阳当作县级市。有的知道红旗渠、岳飞庙、殷墟、周易,却不知道安阳。有的知道林州、汤阴、小屯,不知 道安阳。根本的原因是宣传力度不够,应改变以往各自为政,投入不足,方式常规的做法,切实加大宣传力度。

文化产业专业介绍 篇2

2003年9月, 中国文化部制定下发的《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将文化产业界定为:“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文化产业是与文化事业相对应的概念, 两者都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 是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现代生产方式的不断进步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2004年, 国家统计局对“文化及相关产业”的界定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 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

2009年9月, 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正式发布, 更是把文化产业推到了国家战略的层面, 文化产业已成为一项新兴产业。

一、我国高校文化产业专业办学现状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市场对文化产业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越发强烈。2004年, 教育部批准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云南大学等四所全国重点高校率先开办此类专业, 目前我国已有大约100多所高校开办了与文化产业相关的专业, 但是, 由于该专业办学时间短、办学基础弱、办学经验不足, 其在学科建设等方面仍有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

1、培养目标模糊

从目前各个高校开设的文化产业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来看, 基本涵盖了文化产业的大部分领域, 从广播、电视、电影服务、网络文化, 到演出表扬和文化经纪代理等, 无所不包, 各个高校都希望把文化产业专业的学生培养成能够在文化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化产业相关工作的应用型和复合型的高级人才。

除了要求学生具备大学生最基本道德和能力素质外, 在专业素质方面, 还要求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文化学等方面的理论和知识, 然后依据学校的优势学科, 各有侧重不同。但从学习的主干学科来看, 基本都是以管理学和文学学科课程为主。

培养目标中所涉及的学科领域过广, 课程体系复杂, 科目繁多, 4年的学制, 易导致学生无法深入学习相关专业知识, 只能对各个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同时, 实践性环节业很容易被忽视, 文化产业专业的教学质量难以得到有效地保证。

2、师资匮乏, 教材短缺

师资力量的匮乏严重制约了文化产业专业的人才培养。

作为一个新的专业, 由于原来的教育体制中没有相应的专业培养该领域的师资, 缺乏该专业的师资储备, 目前从事文化产业相关专业教学的师资绝大部分是从其他学科专业转过来的, 如文学类、艺术类和经济类等。这些师资都是在自己原有的理论基础上进行补充, 没有形成系统化的理论体系。

师资匮乏也造成了专业教材建设严重滞后。近年来, 虽有学者也在不断致力于出版文化产业的相关教材, 但由于缺乏理论研究基础, 实践积累偏少, 导致这些教材的内容流于表面, 缺乏必要的深度, 没有实践案例的支撑。

二、关于文化产业专业建设的几点建议

人才是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培养创新型的文化产业人才必须结合高校与社会的力量, 不断加强与文化企业的交流和合作, 建立并完善分层培养模式, 只有这样才能为文化产业发展输送更多合格的人才。

1、明确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一个专业的培养人才的总纲, 只有明确的培养目标, 这个专业才能培养出所需要的人才。文化产业所涉及的行业门类众多, 但是在一个本科的4年学时内, 是无法将众多的行业门类多涉及到的所有知识点都囊括进来。每个高校创办文化产业专业的基础不同, 有的是在文学类的;有的是在经济类的;有的是在历史类的;有的是在地理类的;有的是管理类的, 彼此之间差别很大。各个高校需依据自身的特色, 结合文化产业专业的实际需求, 明确培养目标, 确定自身的专业特色和专业定位, 不可一味的追求大而全。专业建设必须以人才培养为核心, 围绕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 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三江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以应用型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培养为基础,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注重实践应用, 全力培养具有扎实基础、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 市场意识强、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 富有创新意识、适应地方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在进行了大量的就业市场对文化产业管理人才需求调研的基础上, 我们发现, 目前市场上最急需的文化产业人才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个是具有多学科交叉知识的基础人才, 另一个是文化产业的领军人才。

结合三江学院自身的办学特点, 按照文化产业与旅游管理学院的现状, 我们设置了具有三江学院特色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以培养文化企业运营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 在文化产业的运营和管理上有优势, 可以与新闻学、广告学进行专业交叉, 有机整合。

2、突出核心课程, 强化特色课程

在明确培养目标的前提下, 依据自身的理论优势, 突出专业的核心课程。在明确专业的定位后, 强化专业的特色课程, 形成自身独有的特点。

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表明, 当前中国文化产业的粗放式、自发式经营模式, 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中国文化产业向纵深发展。

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学科建设理论的积淀和创新。文化产业是一个年轻的交叉学科, 具有高度的综合性、融合性、前瞻性和创新性。然而, 关于文化产业学科建设问题研究却相对滞后, 尚未形成一个相对成熟的体系。

(1) 全面修订教学计划, 优化专业课程体系

根据学院总体定位和培养目标, 全面修订教学计划, 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收集各方面资料, 认真对比研究, 广泛听取来自科研、业界等相关人士的意见, 精心设计适合应用型高素质文化产业人才的课程体系和培养计划, 使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真正能够为培养“上手快、后劲足、信誉好”的文化产业人才服务。加大应用型、实践型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 广泛邀请具有实践操作经验的人士为学生进行专题讲座, 使学生走出校门便能迅速适应实际工作。在应用技能培养发的基础上, 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培养, 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发展潜能。

我们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将经济学、管理学、新闻学的相关理论融入到文化产业的教学和实践。在强调基本原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 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使学生具备文化品牌设计、传播、咨询与管理、内容管理、信息采集、媒介运营和管理的基本能力。

我们以文化资源学、文化产业经济学、管理学、经济学、中国文化概论为主干学科;以微 (宏) 观经济学、文化资源学、艺术学概论、管理学原理、传播学概论、市场营销学、文化产业概论、文化企业战略管理等为主要课程, 设置了文化资源商业运作创意实践、网页设计与制作实践、文化市场消费调研实践、文化产业统计实践、文化遗产调研实践、学科专业考察等实践环节。

在培养计划中强调职业素质、职业信誉教育, 培养学生的信誉意识, 使我院学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良好信誉。

(2) 推进产学研的深度结合

按照“强化基础、加强应用、注重能力、提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思路, 大力推进教学、实践、科研的深度结合。教学以实践为导向, 实践以检验为目标, 科研以提升为宗旨, 形成三者的良性互动机制。要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时刻牢记:“教的有何用处”;让学生在实习实践过程中时刻反思:“学的有何不足”;在科研组织过程中时刻提醒:“如何真正提升实践”。

走出学校, 与政府、企业调研, 以项目引领, 组织学生在产品开发, 为探索型, 应用型, 拟与乐博、江南贡院等单位进行文化产品开发项目, 解决问题的实践, 开发相关产品, 由企业进行评价, 检验效果。在保护前提下, 对文化遗产进行合理开发, 设计相关产品。实践教学打破专业的门槛, 和广告学、市场学、新闻学进行学科交叉, 组织多学科团队解决具体问题, 开发新型文化产品。

推进实习基地建设, 将实习基地打造成集教学、实习、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目前, 我院在如皋市软件园建立了“三江学院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如皋分院”, 已在南京电视台广告部、江苏爱涛艺术精品有限公司、阿法贝公司、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和大贺集团等建立了实习基地。

3、积极探索“3+1”培养模式

理论教学指导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又促进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文化产业是一个实用性很强的专业, 但是由于文化产业专业起步较晚, 尚未形成定性的理论体系, 因而, 实践的作用就尤为突出。

我国的大学教育一直以来都注重理论知识传授, 基本采用“3.5+0.5”的培养模式, 学生用3年半的时间学习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 用半年时间从事毕业环节的实习工作, 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应用能力薄弱。“3+1”人才培养模式就是针对高校教育的以上弊端, 为企业培养熟练运用知识, 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而提出的。其主要思想是根据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实际情况, 按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组织教学和专业技能培训, 实行校企联合培养。学院坚持以应用型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为核心, 坚持走产学研结合之路, 努力探索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

自2006年以来, 我院共建设了六个实践基地, 并积极探索“3+1”培养模式。六个基地分别是:南京电视台广告部、江苏爱涛艺术精品有限公司、阿法贝公司、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大贺集团及与如皋科技城合办的三江学院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如皋分院。学生在完成3年的学习后, 第四年参加由学院组织的在相关基地进行实践, 通过1年的实践, 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认识实习基地, 企业现场人员的讲解, 使学生获得专业的感性认识;聘请企业经理以客座教授的身份讲授专业实战课程;最后一年让学生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 学校要与企业签订实习基地协议, 共同组成校企合作管理机构, 规范相关的制度, 并由企业相关专业人员和学校专业教师成立指导小组, 制定出联合指导计划书和培训方案, 针对企业实际为学生选择课程设计题目;最后完成毕业论文, 优秀学生可与企业签订协议, 实现就业。

4、强化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完善学科教材建设

师资是专业建设中重中之重的一个环节。只有高水平的师资才能有效的达成专业建设的培养目标。

针对现有师资队伍状况, 制订强化现有师资的有效方案。通过继续深造、对外访问、学术交流等方式, 使现有的师资队伍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同时, 根据学科建设的要求, 积极引进高层次、搞素质、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努力打造出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机制灵活、相对稳定, 具有较高教学和科研能力, 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

总之, 三江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对专业的准确定位;对专业发展的科学性的预见;对自身办学特色的明确认识的基础之上, 通过明确培养目标;突出核心课程, 强化特色课程;探索“3+1”培养模式;强化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完善学科教材建设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 走出了一条有特色的道路。

注:本文为2011年江苏省文化厅江苏省文化科研项目 (项目编号11YB20) 阶段性成果。

摘要:文化产业专业是一个跨学科、跨专业的复合型学科。自2004年该专业创设以来, 如何创办文化产业专业是摆在所有开办此专业的院校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由于受专业开办时间短、办学基础薄弱、办学经验不足等条件的制约, 文化产业专业的发展目前遇到了瓶颈。如何走出一条有竞争力的文化产业专业的办学之路, 是自2004年专业创办以来一直被学界和业界广泛关注的课题。在对专业的准确定位;对专业发展的科学性的预见;对自身办学特色的明确认识的基础之上, 三江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走出了一条有特色的道路。

参考文献

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亲密接触 篇3

——香港科技大学著名教授 丁学良

设置背景:文化产业成为经济发展引擎

文化产业是一门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它的本质就是以“文化创意”为核心,通过技术的介入和产业化的方式制造、营销不同形态的文化产品。因其广阔的发展前景,文化产业被公认为“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朝阳产业”或“黄金产业”,日本经济学家则称之为“21世纪的最后一块暴利蛋糕”。在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点和支柱产业,占其GDP的四分之一甚至更多。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发展中国文化产业的战略构想。2003年,文化部先后在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设立“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2004年1月,在压缩、整顿、合并现有本科专业的大背景下,在各界“破解文化产业人才荒”的呼声下,教育部破例在全国高校中增设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授管理学学士学位。中国传媒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和云南大学成为首批招生的高校。到目前为止,全国已经有50余所高校开设此专业,成为近年来高校新办专业中发展最快的专业之一。

专业学习:打造金刚不坏之身

培养目标: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培养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掌握文化产业的经营特点和运作规律,了解国内外文化艺术发展趋势,同时具备现代管理、现代经济和法律知识,能够从事文化艺术管理、文化经营、文化市场运作、文化项目策划、文化经纪、贸易、咨询和国际文化交流与传播工作的复合型专门人才。通过多层面一体化的教育,培养学生科学的文化资源观、策划管理文化产业的实际能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和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和利用网络从事文化管理乃至产业开发的能力。

课程设置: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是强调综合性、渗透性和学科交叉性,尤其是突出文化经济和文化管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化案例教学。目前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开设的课程一般为:

专业基础课程:中国文化史、世界文化史、语言文学、美学与艺术概论、管理学、产业经济学、文化传播学、文化政策与法规、项目策划与管理、信息与网络技术等。

专业核心课程:文化产业概论、世界文化产业概要、文化学、文化资源学、文化经济学、文化市场营销学、文化人力资源学等。

学科实力:少年老成人气旺

山东大学:该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现有一个人事部博士后流动站,一个山东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一个博士点和硕士点,一个本科专业,拥有从本科、硕士到博士、博士后的完整培养体系,从2004年至2009年招收和培养“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方向的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共计26人。该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兼职教师 20 余名,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占70%以上,其中教授11人(博士生导师6人,分别招收文化经济研究、文化产业管理研究,中国思想文化史等方向的研究生),副教授7人。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国家博士后研究基金、山东省社科规划重大课题等12项。

中国海洋大学:该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设在文学院城市文化系,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具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现有专职教师12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2人,讲师7人,教师中有博士学位9人,博士在读2人。近年来,该系承担了国家艺术科学规划项目、文化部国家文化产业重点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等数十项课题。

中国传媒大学:该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依托学校优势,分制片管理和文化经纪两个专业方向,专业方向培养目标是文化经纪人才,为传媒文化产业塑造品牌、开发品牌价值。师资力量雄厚,拥有李怀亮、周鸿铎等多名文化产业领域知名专家。

另外,上海交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实力也不容小觑。

就业形势:供不应求的复合型人才

2008年才产生第一届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十分看好,供不应求的就业趋势将维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仅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就加大了对于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社会需求,促使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多所高校设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势头迅猛,根据我国已经公布的数字来看,2004年,我国的文化消费量是6410亿元,2005年7050亿元,2006年7760亿元,2020年可能达到29460亿元。但总体来看,我国文化产业还处于发展的初期,产业规模较小,在目前还不是我国出口依赖型产业,因此金融危机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影响也较小。根据2009年《文化蓝皮书》提供的资料,2008年我国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占GDP的份额仅2.75%,人员仅占全部从业人员的1.5%左右,与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态势相比,文化产业人才的供给明显不足,人才的短缺也使得不少用人单位提前到学校招贤纳士,“预定”人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大,包括文化产业类如影视产业、音像制作、出版发行、演艺娱乐、动漫与数字产业、网络游戏、艺术品市场、文化贸易与投资、文博、文化旅游、会展、广告传播等部门,政府文化管理部门,以及文化事业单位如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也有较大的需求,也可到其他类企业从事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工作。

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却并不专门培养上述某个具体行业的从业人员,而是培养上述行业中共需的策划、经营、管理人才。就文化产业的策划、经营、管理而言,各个行业对人才的要求是基本一致的:要有纵贯古今中外的文化视野、策划经营的文化理念,同时还要有现代产业意识和经营思路。这是任何一个文化产业的具体部门都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也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所要达到的“培养目标”。而从目前的社会需求看,恰恰是这类“复合型”的人才最为急需。因此,成为一名合格的文化产业管理毕业生,也就拿到了未来工作的“通行证”。

开设院校

中国传媒大学、山东大学、云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山东艺术学院、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华东政法学院、重庆工商大学、江汉大学、广州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江西财经大学、上海大学、深圳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南昌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青海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浙江传媒学院、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南京艺术学院等。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实习周记 篇4

我的实习工作从3月4日开始,到5月4日结束,历时8周又3天。我实习所在的单位是晋江市金井镇培育小学,这是一间规模不大环境却非常优美的学校。在这里我不仅收获了我人生一段美好难忘的时光,而且使我获取了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的经验,为我今后的教育管理工作建立了正确的教育育观,丰富了我的教学经验。

学校的指导老师安排给我的实习主要任务是对六年级的毕业班进行语文教学工作和班级管理工作。经过两个多月的相处,我发现六年级的学生都将我当成他们的朋友,不仅听我的话,使我的教育管理实习工作顺利开展,他们还经常找我聊天,把自己的喜怒哀乐与我分享,使我体会到做为一名小学教师的乐趣。现将我的实习情况总结以下:

爱尔维修说过:“即使是最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和教育管理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联系各任课教师的纽带。班主任工作既是琐碎,繁忙的,也是光荣的,有乐趣的。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需要每一位班主任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由于实习的需要,指导老师把我安排在六年级实习毕业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及班主任工作。

文化产业专业介绍 篇5

1、细节营销构成及意义

(一)定义

细节营销,顾名思义,就是指企业营销工作的每一细节设身处地为消费者着想,籍以最大限度满足其物质和精神需求的营销工作。

(二)细节营销的构成(1).产品开发中的细节营销:

是指在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中除了满足消费者基本需要外,同时在细节上做足文章。使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更加简便、安全、舒适和高性价比的工作。商品设计和生产中的细节营销。说到底,就是充分考虑消费者多层次需求,使企业营销工作更具人性化。如电动剃须刀的设计和生产,仅仅是将胡须剃掉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考虑不伤皮肤、节约时间、便于清洗、充电快捷和经久耐用等。

(2).产品促销中的细节营销

是指企业在促销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细节充分考虑消费者需求,使企业促销事半功倍的工作。任何促销,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的每个细节都关系到促销成败。越来越多的企业已对此高度的重视。促销中细节营销的实施,既促进了企业营销目标的实现,也使消费者的心理得到了满足,在购买商品时得到了更多的实惠,从而把传统的购买商品过程演变为享受消费的过程。从细小处为消费者着想,构造和谐的消费环境,为促销中细节营销的初衷。如:提供免费药、饮用水、提供座椅等,均是细节营销的具体体现。

(3).渠道拓展中的细节营销

是指企业在其产品的渠道拓展和维护中实施的精细化营销工作。企业产品渠道的拓展和维护,关系到企业产品能否顺利流通乃至最终实现“惊险的一跃”,决定着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实现,最终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细节营销的实施,对企业产品渠道建设起到了润滑和保养的作用,从而有力地巩固了流通链中各个企业的战略同盟地位。如对客户经常走访沟通,经常提建设性意见、节日假致电问候、赠送礼品等。

(4).服务中的细节营销

是指企业在服务的环节和细节上,办求尽善尽美,使消费者在愉悦和无憾中完成商品的购买和消费者过程的工作。服务的竞争,是更高层次的竞争,在服务中讲究完美细节,就能使企业永远处于不败之地。如售前为消费者传递企业和商品信息,免费提供必要的培训等;售中微笑服务,免费包装等;售后严格履行承诺,及时排忧解难等。

(5).企业文化建设中的细节营销

是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将企业的宗旨、营销观念、精神等,在细微处体处出来的工作。企业的文化建设,是企业营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细节营销贯穿于企业文化的建设中,更有利于企业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光大,更有利于在企业经营中体现企业宗旨,打造企业品牌,强化消费者对企业和产品的认知度,增强企业员工的凝聚力。

(6).满足需求中的细节的营销

是指在企业营销工作中充分考虑消费者心理、生理和具体需求的特点、在商品的销售及消费过程中提供性价比最高的商品、创造最佳的消费氛围和环境的工作。消费者的需求,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根基,如何挖掘,拓展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使其得以延续,这是企业营销面晒的重大课题,而细节营销,则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所在。只有通过大量、深入、细致的营销工作,才能找准企业的目标顾客,继而摸准他们需求的脉门,有的放矢地开展营销工作,最后使其物质的、心理和精神的需求得以真正的满足。

(三)细节营销的意义

(1).体现了营销中的人文关怀,多元化、多层次的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

现代营销观念认为:满足消费者需求是企业营销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现代成熟的消费需求,既包括商品使用价值的需求。还包括精神和心理需求,同时也包括享受购买、消

费过程的需求。而细节营销的实施,正是既为消费者营造愉悦的购物环境和气氛,也从物质、精神上满足其真正的需要,以人为本贯穿于营销过程之始终。

(2).实施细节营销,是企业参与竞争并能取胜的重要保证。

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竞争更是与日俱增,企业竞争战略和手段的推陈出新,使细

节营

销成为攻尖的利器。在营销上,其它企业想不到的,我们想到了,其它企业没做到的,我们做到了,其它企业没做好的,我们做好了,做好了细微之处,也就把满意送到了消费者心

坎上。“一滴水能反映太阳的光辉。”细节营销却能折射企业的形象和理念。“勿以善小而不为”,当一个企业持之以恒地做到极致,平凡也就升华为不平凡,如此企业无人能敌。

(3).细节营销最终会转化为强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细节营销的实施,使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企业形象深入人心,消费者对

企业相信有加,对企业及其产品形成偏好,由此带来社会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

2、逆向营销要素及其对中国企业的意义

(一)定义

传统的营销思维是企业先制定营销战略,后选择相应的战术。而逆向营销理论则认为战略应

当自下而上发展而来,即先制定战术,再制定战略。

(二)逆向营销的要素

1、逆向产品设计2 逆向定价逆向广告逆向推广逆向通道逆向区隔

(三)逆向营销对我国企业的借鉴意义

1.逆向营销有助于企业建立市场导向的经营观念。国内企业由于受计划经济影响形成了固定的思维,先定目标再由上而下一层层落实,这必然产生企业以自我为中心的产品导向和推销导

向观念。而逆向营销是“从市场中来,到市场中去”的思维,即企业要为市场上行之有效的战

术而调整自己的产品、服务、定价等营销组合活动, 使公司的战略为市场服务,建立以市场为

导向的现代营销观。

2.逆向营销有益于国内企业把握市场机会,在竞争中立足。顺向思维先制定战略,并假设市场

稳定,影响企业的因素可以估测。今天,企业面临的内外环境日趋复杂, 企业间竞争激烈,市场

上不确定因素增多,市场瞬息万变、难以预测。顺向思维的静态战略早已不适合市场的动态发

展,而逆向思维是一种“摸着石头过河”在市场上寻求机会的思路,顺应了国内市场难以预测

性、不稳定的特征。其理论告诉企业的经理们:只有抓住现在才能把握未来。

3.逆向营销思维有助于国内企业更好地制定特色营销战略。特色营销战略是企业为争夺目标

市场而向其潜在顾客提供的具有独特优势的产品或服务。逆向营销在市场中先找到独特的战

术并以之为中心制订战略,战略反过来促进战术层独特优势长期化、全局化,进而整个企业营

销组合体现出战略化的特色,形成特色营销战略。以横店为例分析影视文化产业链的构成(1)打造影视产业链未来的影视产业实验区将是一个集影视创作、投融资、拍摄、后期制作、审片发行、产品开发、影视展览与交易、人才培养、影视旅游、配套服务等为一体的动态的、可持续发展的影视产业链。

(2)具体措施:

?

1、进一步完善影视基地建设。

?

2、重视影视剧本创作和影视创作。

?

3、努力整合电影院线资源。

?

4、通过多种措施来拓宽影视产品发行发行销售的渠道。

?

5、以影视产业的崛起为契机推动横店休闲旅游业的发展

(3)实验区构成体系和运作模式

?

1、在管理上,实验区实行三级管理体制。

?

2、以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为龙头,建立浙江影视拍摄基地协作体。

?

3、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建立了我国首个地方电影审查中心。

?

4、实验区建立了包括策划制作、要素构建展示交易和影视后产品开发以及实验区服务等在内的五大功能体系。

?(4)横店影视文化产业的启示:

?

1、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走市场化、社会化的道路。

?

2、发展影视文化产业要树立产业链的观念。

?

3、发展影视文化产业要从本地本企业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不能盲目照搬其他模式。?

4、发展影视文化产业要树立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分析动漫产品在当今受欢迎的原因,如何开发动漫衍生品

(1)受欢迎的原因

?

1、从文化变迁的角度来说,我们目前正经历一个有印刷文化向视觉文化转换的历史进程。?

2、从视觉消费的审美心理来看,动漫所具有的超越现实、重组时空的特征,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情感、愿望和想象力的需求,因而很自然地成为一种为大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

3、作为一种浅显通俗的大众艺术形式,动漫主要是凭借其强烈的娱乐性吸引着人们的目光的,即使其教育功能也是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得以实现的。

?

4、与娱乐性密切相关,动漫还具有一种心理宣泄的功能,这使其成为了生活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中的人们的精神缓冲剂,有助于他们摆脱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心理压力和紧张情绪,因而受到各阶层的欢迎。

5、从动漫在世界范围内的接受对象来看,其主流还是青少年

(2)如何开发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合并失败的原因P184

第一 核心业务资源整合不利

第二 企业文化整合不利

第三 人力资源整合不利

第四 组织管理整合不利

第五 经营策略整合不利

总之,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的世纪并购最终因整合不利而失败了《云南映象》取得成功的经验

(1)《云南映象》的魅力所在?

?首先,云南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以及对这些资源的整合与发掘是《云南映象》取得成功的基础。

?其次,坚持民族的东西是《云南映象》获得成功的巨大保证。

?再次,保持民族民间文化特色是《云南映象》取得成功的秘诀。

?最后,《云南映象》取得成功的另一原因还在于它在保持民族民间歌舞独特性的同时,不断融入时代的元素,从而使舞蹈具有了新的生命力。

(2)成熟的市场运作

?第一、《云南映象》一开始就确立了以市场为中心的定位,实行以市场为取向的经营策略,从而为《云南映象》在市场上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第二、杨丽萍在具体市场运作上,一方面,采用股份制市场运作,另一方面,利用专业的、熟悉市场的公司来协助《云南映象》的商业开发。

?第三、《云南映象》按市场规则加强内部管理,注重营销宣传。

?第四、《云南映象》还积极适应市场要求,实行品牌战略。

?第五、《云南映象》的市场运作利用了杨丽萍巨大的明星效用。迪斯尼

(1)、东京迪斯尼乐园经营成功的原因?首先,二战历史形成了日本对美国文化的崇拜和认同。二战中,美国率领盟国占领日本,战后,美国又不遗余力帮助日本重建,使日本经济迅速恢复,变成世界经济大国,对此日本人感激涕零,从心目中对美国产生了一种推崇感和认同感,而“迪斯尼”所代表的正是典型的美国文化。在这种情况下,“迪斯尼”进入日本非常顺畅。?其次,日本人崇尚集体主义,是世界上最爱结伴旅行的人群。日本儿童和青少年热爱参加由学校组织的活动,这种崇尚集体活动的文化特征无形中大大促进了消费,为“迪斯尼”带来了不菲的利润。

? 再次,日本东京是“迪斯尼”在亚洲开办的第一家海外机构,其地理位置决定了“迪斯尼”将获得更广泛的潜在市场,其异域文化的神秘色彩对亚洲市场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2)欧洲迪斯尼经营陷入困境的原因

(一)、世界宏观经济的走势的影响

?经济衰退对旅游业的影响。

?1995—1997年欧洲各国货币普遍贬值25%左右。

(二)文化背景的差异

?法国人具有极强的民族自豪感和优越感,他们为本国文化感到骄傲并且竭力维护和发扬。法国人鄙视美国文化,认为美国文化同法国的悠久历史相比,非常短暂,几乎没有什么本土文化,即使有,也只是一种快餐文化或商业文化,丝毫没有艺术美感和哲学沉淀。他们认为欧洲“迪斯尼”是一种文化帝国主义,害怕美国文化从此对他们的文化产生过大的冲击甚至取而代之。从心理上产生了排斥。

?

1、消费水平和消费习惯

?

2、餐饮习惯

?

3、度假模式

?

4、旅游购物

?

5、交通条件

?

6、管理文化湖南电视台P267

(1)以市场为取向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文化产业的发展应当以市场为取向,充分发挥市场对文化产业的调配作用,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重要作用。处在文化产业链中的广播影视业,必须关注受众的审美,娱乐,休闲,兴趣需求的不断变化,依照特定文化消费的指向,设计出相应的节目,以满足公众的文化消费心理,适应公众的文化需求,否则,广播影视节目就会被市场无情的淘汰。

(2)措施: a依为了适应市场要求,鼓励内部相互竞争和借鉴,不断深化改革。b 积极扩展业务,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c 按照市场规律,打造自身品牌。

d 进行深刻的内部体制改革。

文化产业专业介绍 篇6

摘 要:在互联网经济日益繁荣的信息时代,文化创意产业拥有蓬勃发展的空间,但特色文化的关键点在于富有创意的人才。梅州地处客家文化最终成型的粤东北山区,拥有客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天时地利。嘉应学院作为地方政府支持特色办学的综合性高等学校,具有人文艺术与理工学科均衡发展的教学资源,可以依托客家研究院的科研力量,挖掘客家传统文化的创意亮点,结合美术、音乐、生物科技和地理科学等特色专业的课程设置,组建客家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实现高校科研教学与地方政府、行业协会、文化创意企业的一体化对接,既能达到培养客家文化创意产业优质人才的目标,又能使客家文化遗产得到保护与传承。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地方特色高校;创新建设;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8-00-02

文化创意产业是在文化产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产业形态,是知识经济、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的产物,兼具“文化”、“创意”和“产业”三方面的特征。[1]文化创意产业强调传统文化基础上的创新和个人的创造力,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与当代创意精神智慧的融合。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要把文化产业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使其成为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推动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既重要又紧迫。

2014年11月7-11日,“第二届客家文化创意产品博览会”在世界客都梅州市院士广场举行。为传承客家文化、打造客家文创平台而创立的“客家文博会”,涵盖“台湾文创产品展销,梅州客家文创产品展销,茶产品、茶业展销”三大板块,以“特色化、生活化、高端化、效益化”为亮点,凸显“创意客家?写意生活”的主题,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协会组织、企业承办”方式,由梅州市委宣传部、梅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梅州市客家文化产业协会组织及其会员企业承办,参展商共有163家,总展位388个,展区面积10400平方米,有来自台湾、云南、福建、广西、广州、深圳及梅州本地文创精品参展。

根据活动主办方发布的信息,是次文创盛宴总参观人数高达36万人次,但总交易额却只有2650多万元,而且台湾馆成交额占了近两成(480万元),屈指一算参会人均消费金额不足80元。不言而喻,客家文博会是梅州发展客家文创产业的积极探索,也是梅州打造客家文创产业的新平台。但从成本和收益比较的角度来看,这样的结果并不令人满意。所以,梅州客家文化创意产业协会创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梅州市客家红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钟曼红女士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提出要邀请台湾高校师生设计客家主题元素的文创精品参展,“必要时会邀请他们来梅州实地采风获得更多创作灵感。”[2]主办单位也表示明年的客家文博会参展区域将会进一步扩大,“计划增设马来西亚馆、泰国馆、印尼馆、新加坡馆等海外馆”,以便让更多的文创精品走进梅州。

从表面上看,梅州居于世界客都的定位,立足于客家文化创意,挖掘客家传统资源的存量,以扩大文化产业的增量,应该是一个可行的发展方向。但是,客家传统文化以农耕文化为主体,如果过分强调客家元素的挖掘,又容易陷入自言自语的尴尬处境。作为一名外来的游客,来到梅州如果能够体验客家文化,又能带走具有文化创意的产品,处处感觉到创意城市的便捷和新意,那么可以说真正树立了世界客都的旅游品牌。

国家之所以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因为文化创意产业符合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在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大环境下,国家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充足的政策保证。那么,担负着人才培养的地方高等院校在这种新形势下该如何调整学科设置,配合当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改革学校课程设置和科研方向呢?本文拟从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角度切入,探讨地反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的必要性和实施的路径,然后针对客家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需求及嘉应学院的实际情况,提出嘉应学院走“校政行企”四位一体创新发展的方式。

一、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础是人才

2014年3月14日,国务院发布《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3月17日,国务院进一步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意见》。自2009年《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出台使文化产业首次上升到国家战略产业层面,到2011年“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再到近期发布的文化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这是国务院第一次鲜明提出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的重要推手。[3]

我国潜在的文化消费能力是4万多亿人民币,但是2013年的文化消费的实际规模只有1.6万亿左右,还有3万亿的空间没有发掘出来,文化消费空间广阔,已经被提到重要的地位上。[4]国务院决定改革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部署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措施的终点在于政府加大创意、设计等版权的保护,引导创意类小微企业发展的产业环境,发展产业集聚的孵化基地,加强政府的采购力度,同时引导产业文化发展基金的投向。文化素材、创意的汇集与繁荣,势必带动创意相关产业的繁荣,主要体现为相关产业的品牌建立与价值提升,而最明显的是玩具、工艺品、家具、服装等行业。

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产生出高附加值产品,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产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包含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与智能产权三项内容。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两个要素中,地方特色文化是基础,文化创意人才是核心,而且“只有在文化产业中创造了新的观念、内容和技术的人才是文化产业的创意人才”[5]。文化创意人才必须是“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以‘头脑’服务为特征,以专业或特殊技能(如设计)为手段的‘专精人才’”[6]。地方特色办学的高校打的是文化特色牌,不仅要立足区域文化特色,更应该大力开展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而这显然需要完善地方特色的专业建设。

二、地方高校以文化创意产业作为特色专业建设

从地方高校的角度看,专业是为学校承担人才培养的职能而设置的。地方高校专业建设主要包括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以及专业教育中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三大基本要素。[7]其中专业培养目标规定了各专业所要培养的人才应达到的基本素质和业务规格,是专业的灵魂;课程与课程体系是专门化知识的教与学的活动系统,是学科、职业与专业之间的联系与桥梁;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则分别是人才培养的主体和客体。

地方高校的特色专业是指充分体现学校办学定位,在办学思想、专业建设、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条件、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显著特色,获得社会认同并有较高社会声誉的专业。[8]针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需求,地方高校可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建设入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旨在培养掌握文化学理论与方法,具有宽阔文化视野和现代管理意识,熟悉文化法规及政策,具备较强规划、决策、组织、策划、创意以及沟通表达能力,具备较强社会调研和信息处理能力,能够在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及文化事业单位从事文化经营管理、文化贸易与交流工作的应用复合型高级人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可分为:文化基础与文化资源类课程,如文化资源概论和应用民俗学等;文化产业管理类课程,如文化产业概论、文化投资学和文化贸易学;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和信息技术与文化产业等。具体到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可以包括文化资源概论、文化政策与法规、文化管理理论与实践、艺术基础、美学概论、世界文化简史、民俗学、广告学、文化项目策划实务、文化地理学、文博基础、影视产业概论、动漫与数字产业概论、文化旅游等。

三、客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梅州作为“世界客都”,拥有丰富的客家传统文化资源,但在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方面却远远不够。

其一,总量不足。客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已起步,但就业比例与创意产业相对发达的城市相比,尚存在很大的差距。

其二,结构不合理。人才结构性供需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客家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

其三,没有形成完整的创意学科体系和培养模式。嘉应学院在客家文化创意方面缺乏完善的学科体系,在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方式上处于摸索阶段。

从客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所需的人才培养角度看,高校培养理念与定位还很模糊,地方企业与高校互动不够,政府的人才政策也还不够健全,而行业协会、社会团体等民间组织尚未发挥作用。

梅州居于世界客都的定位,需要立足于客家文化创意产业,挖掘客家传统资源的存量,以扩大文化产业的增量。梅州从创意客家到创意城市的发展趋势,是基于客家文化创意产业的内生需求所提出的发展思路。在克服实体经济欠发达之不足时,梅州不可丢弃生态和文化之优势,以文化产业引领实体经济的发展,推动梅州文化、经济和社会体系的发展与完善。作为客都梅州的地方高校,嘉应学院应发挥客家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主力军作用。

首先,完善学科建设。嘉应学院应尽快把文化产业管理及创意学纳入学科建设范畴,形成多学科辅助发展的客家文化创意学科体系,待条件成熟后再整合资源设立客家文化创意学院。

其次,逐步改革课程建设。学校应该高度重视客家民俗课程的开设,以地方民俗文化为切入口,激发学生的艺术创作灵感。

再次,积极开展“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工作室的管理人员要具备三种教学、实践、科研能力,比如嘉应学院音乐学院专门为客家山歌大师汤明哲设立工作室,就是此类培养人才模式的尝试,实践效果证明非常有助于地方特色高校的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

最后,嘉应学院就客家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所需的师资力量而言,应该不断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主题化教学。鼓励教师多开展田野调查和社会实践,促进学生与社会岗位的无缝衔接。

此外,梅州本土的文化企业可以参与到嘉应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课程开发等方面,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梅州市政府应发挥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政策导向作用,由市文化主管部门牵头成立客家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指导委员会,吸收本市各类行业协会共同参与,打造人才需求发布、培养模式指导、开展人才研究、培训师资力量、举办相关活动的权威机构和重要平台。梅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协会定期举办面向社会各层面的文化活动,大力扶持和推动创意产业快速发展,推进客家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有序流动。

为了将客家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模式形成良好的反馈机制,嘉应学院可以成立特色专业指导委员会负责实时监控,其成员由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科研院所、企业、咨询机构等有关部门的专家组成,监控内容包括:客家文化特色专业建设是否按照计划进行,是否达到预定目标,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是否得以提高,客家文化特色专业建设中的教学资源分配和利用情况如何。对于特色专业建设和运行中出现的问题,监控部门要加以分析,找出偏差出现的原因,如属于可控制的不利变化,要督促专业建设部门尽快加以纠正并不断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四、结论

地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的过程是学校调整专业布局和优化专业结构的过程,客家文化特色是嘉应学院生存、发展和提升的基石。通过设置与粤东北区域相关行业的现实需求和发展趋势相适应的文化创意特色专业,是嘉应学院高校特色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目前,梅州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和文化旅游,对客家文化创意人才的需求量极大。嘉应学院作为地方高校,需要主动对接政府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需求,将客家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作为重点,与企业和行业协会及时沟通,形成良好的反馈机制。从文化产业发展的运行机制来看,嘉应学院必须注重培养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客家文化创意人才,如客家文化创意设计和管理人才等。在客家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模式中,应明确定位,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开放渗透,注重学科建设与创新平台建设。嘉应学院作为地方政府支持特色办学的综合性高校,具有人文艺术与理工学科均衡发展的教学资源,可以依托客家研究院的科研力量,挖掘客家传统文化的创意点,结合美术、音乐、生物科技和地理科学等特色专业的课程设置,组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实现高校科研教学与地方政府、行业协会、文化创意企业的一体化无缝对接,既能达到客家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又能使文化遗产得到科学保护与可持续地传承。

参考文献:

[1]王丽琦.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高校文化创意人才培养艺术教育.[J].2010(1):151.[2]郑炜梅.荟萃文创精品、感受文创魅力[N].梅州日报 2014.11.12

[3]郭洪钧.国务院提出国家层面文化创意产业政策:为“中国智造”冲出国门加把劲[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03.26。

[4]孙博.我国潜在文化消费能力4万亿元 去年实际规模1.6万亿[EB/OL].新华网2014-02-24.http://news.xinhuanet.com/2014-02/24/c_119472123.htm

文化产业专业介绍 篇7

二、高职英语教学中实施翻译教学的对策

1. 给学生传授基本的翻译理论

要给学生讲授基本的翻译标准和常用的翻译方法与技巧,让学生懂得怎样忠实于原文,什么是可以接受的译文,什么是直译,什么是意译。翻译贵在理解。只有理解了原文,才能使译文忠实于原文,才能使译文通顺易懂。例如:You’re a pal(选自电影Presumed Innocent)译为:你真够朋友/你真够哥们!电影字幕是:“你是一个朋友”,这句译文是判断或阐述,而原文是抒情(属于“表达类”言语行为)。可见,好译文要翻译出原文的交际功能。教师应当常常给学生作这样的翻译训练,以开拓他们的翻译思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师要注意结合翻译准备教学内容及方法,也可结合课文中的句型讲翻译技巧。学生的大量练习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教师可多利用一些实际的素材给学生训练,促使学生在实践中逐渐提高翻译水平。同时,在测评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水平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当重视翻译能力的测评。测试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除了可以借鉴四级新题型中的汉译英填空题形式外,还可以有段落翻译,英汉句子翻译,或者是组织几次翻译竞赛等。通过这些测评方式,教师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对翻译技能的重视程度,而且可以极大地提高他们对翻译的兴趣。

3. 注意文化差异

学习任何一门语言,文化差异总是给学习者带来困惑。语言的文化差异,一般来说是一种语言中蕴藏着某一民族或社会团体所固有的或特定的社会传统、文化背景、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及思想特征等深层的文化特征。只有了解中英之间的文化差异,才能更好地表达原作的思想。然而,有些人将翻译理解为两种语言的简单转换过程,就是母语与英语的互译,忽视语言形式后的文化差异、语境等问题。因此,教师要将翻译教学与英语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注意向学生传授基本翻译理论、方法和技巧,通过反复实践培养学生的翻译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驾驭语言的能力。

巩固大专生的英语知识基础,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自学能力日趋重要。要完成上述的教学任务,需要结合大专生英语阅读课的动机,运用文化比较的手段,从而提高英语阅读课的效率。

一、大专生在英语阅读课堂上的动机

英语作为公共必修科目之一,无论喜欢与否,是大专生在完成学业过程中所要积累学分的科目。大专生在英语阅读课堂上表现多样,但其动机不外乎归结为两种: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大专生的内在动机,在英语阅读课堂上一般表现为对英语语言学习本身感兴趣,渴望了解英语国家的各种文化,并希望自己能成为其中的一员。外在动机,大专生在英语阅读课堂上一般表现为完成学业而应付布置的任务,通过四、六级考试即可,对学习英语并无热情。[1]而后者在实际教学中占大多数。

一般说来,如果从一开始非英语专业的大专生都没有

4. 提高教师自身的修养

所谓基本素养,是指翻译者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亦即对翻译者的基本要求。除了应该具有高尚的“译德译风”和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之外,译者还必须具备三方面的素养,即一定的英语水平、较高的汉语修养和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大量的翻译实践表明,这三方面的素养越高,越能顺利地完成翻译工作。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一种创造性的语言活动。翻译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实践和不断积累的过程。作为翻译方法的教授者,更要注意自己在英语知识和中文知识方面的丰富、提高和拓展,要对使用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地理、历史、外交、文化、宗教、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

5. 改善高职英语中翻译教学的方法

高职英语基础课课时有限,无法像英语专业那样专门划出一定的学时来教授翻译。这就要求教师利用好各种机会和条件进行翻译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教师要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特长及其弱项等来组织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积极评价学生的优秀译文,培养学生对翻译的自信心,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不是像传统教学法那样,让学生被动接受老师布置的任务和“唯一、正确”的译文。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翻译教学最好在真实的或模仿实际的翻译环境中进行,缩小课堂教学和实际翻译之间的距离,只有增强教学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才有利于提高翻译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穆雷.中国翻译教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2]陈益.浅析翻译在专科英语教学中的应用[M].高等专科英语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1998.

[3]罗选民.中国的翻译教学———问题与前景[J].中国翻译,2002,(4).

选择英语专业就读,则说明他们对英语的学习并不是出自内在动机,而学习英语的外在动机的主要还是为就业服务。从就业期望来看,非英语专业的部分大专生希望完成学业后从事本专业或者能应用到本专业知识的行业发展。比如,文秘专业的学生就希望毕业后在行政单位的秘书岗位上工作,或者到学校当语文教师;法律班的学生便希望以后在法院或者律师事务所就职。还有一部分的非英语大专生对就业没有清晰的想法。因此学习英语对他们来说,就是完成英语课堂任务,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为毕业能找个理想的工作的过程。

无论学生出自于内在动机还是外在动机,作为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最佳、最优的学习英语的方法,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和综合素质。根据非英语专业大专生的学习英语的外在动机分析,教师英语阅读课堂上结合学生专业背景知识,通过文化比较的教学手段提高英语阅读课的效率及学生英语的应用能力。

二、文化比较在大专英语阅读课堂的应用

由于大部分的非英语专业大专生学习英语的外在动机是应付学习任务,通过四、六级考试,所以,在英语阅读课上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点,应付各种考试,但学期结束后就会忘记,更不用说要应用了。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理解语言就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就必须了解语言。[2]为了加强英语阅读课堂的有趣性和实用性,教师应当运用文化比较手段,使学生增强英语阅读的逻辑观念,结合具体专业背景学习不同的文化差异,了解不同的历史、地理、社会风俗习惯等,并着重培养学生在英语阅读过程中自觉联系实际运用文化比较方法进行阅读和思考的意识。

1.增强学生英语阅读的逻辑观念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实现思维活动的物质形式。[3]中西方文化最明显的不同在于逻辑思维。英美学者认为表达观点和态度理应直接简洁,先回应结果再述其因,观点明确,层次分明,才是富有责任感和人性化的做法。因而,他们的英语行文,无论是在段落或篇章结构上,还是在单独的句子中都十分注意逻辑关系。其特点是在段落开头先概括主题思想,然后引出具体事例或细节对其例证和解释,最后概括作者的态度。汉语的思维方式大不相同。鉴于中庸之道的影响,中国人往往不直接论证段落主题,而是围绕主题从各种间接角度说明问题,最后才点明主题下结论,给人以画龙点睛之感,注重读者领悟境界。因此,在英语阅读课堂上,教师应当使用自上而下的教学方式,在讲解课文过程中加强英语阅读逻辑思维训练,使学生习惯于在逻辑上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段落大意的基础上学习语言难点。

2.结合具体专业背景例证不同文化的差异

在英语阅读课上,教师能够做到结合学生的具体专业,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事例,从中西方的基本价值观、交流方式、人际关系等方面比较文化的不同,不仅使这堂课生动有趣,还能使学生学习到更多的新知识和语言难点,而且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运用这种方式学习英语知识。行动是思想的表现。中美各自的基本价值观产生与之相对应的交流方式。由于等级观念强,中国注重面子;做事要避免错误,有什么想法想清楚了再表达;常用“我们”字眼来强调集体。而在美国追求人人平等,有什么冲突采用法律手段解决;说话做事敢于断言,情感溢于言表;常用“我”这个字眼来表明个人取向。

中美在人际关系上的表现也大不相同。在中国承诺是金,以感情为主线,是一种长久的、相互合作的感情型关系。而美国,以兴趣和利益为主,是一种短暂的、独立的、具有竞争性的工具型关系。

《创新大学自主学习用书第1册》第3单元的阅读练习“American Style Friendship”一文中,介绍了美国学生Steve和约旦学生Yaser“友谊”观念的不同。“At first,Steve seemed very friendly.He always greeted Yaser warmly before class.Sometimes he offered to study with Yaser.”,Steve在大学化学课上认识Yaser,由于有共同的化学课,于是他们成为朋友,有时还在一起学习。“But after the semester was over,Steve seemed more distant.”,学期结束,Steve和Yaser共同的化学课也结课了,Steve慢慢疏远Yaser,他们之间短暂的友谊也将结束。这说明美国式的友谊以兴趣和共同利益为主,是短暂的、独立的、具有竞争性的工具型关系。但Yaser并不了解美式友谊,在他看来,“Steve said we were friends,and I thought friends were friends forever.”,他们的友谊是长久的。而中国文化下的友谊,也像约旦学生Yaser所期望那样,是长久的、相互合作的感情型关系。教师在给国际关系专业的学生上课时,应当强调往后如遇到美国朋友,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要运用中美文化比较进行换位思考,这样遇到问题才容易解决。

教师在课堂在词句讲解中穿插不同文化比较并联系实际例证说明,不仅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学生在学习某个具体知识点时牢记所包含的文化,还能培养学生运用文化比较来学习英语知识的习惯。

3.培养学生自觉联系实际运用文化比较方法进行阅读和思考

英语阅读课时间有限,教师不可能面面俱到,更不可能把关于文化的差异方面的知识全部介绍到位。教师所起的作用是“授之以渔”,培养大专生在英语阅读的逻辑思维和有自觉运用比较文化方法进行阅读的习惯,才是教师的中心任务。随着科技进步发展,教学设备越加齐全,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在信息高速发展的现代,教师的“满堂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教师应充分利用媒资源库系统,为学生提供更直观、更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料,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特别是在课堂中经常提问,启发学生对同一现象在不同国家文化领域里的不同回应的认识,让学生主动积极思考不同回应的原因,并联系实际的事例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不同的现象。

总而言之,在非英语专业的大专生学习英语的外在动机影响下,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面临的现实条件,结合大专生的具体专业背景,在有限时间的英语阅读课堂上,运用文化比较教学法,巩固他们的英语基础,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自学能力,使学生增强英语阅读的逻辑观念,能够结合具体专业背景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使学生在英语阅读过程中自觉联系实际运用文化比较方法进行阅读和思考,为完成学业和往后需要用到英语的时候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约翰逊.外语学习与教学导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139-141.

[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9.

文化产业专业介绍 篇8

【摘 要】随着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不断提升,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亟待开发与发展的产业之一。因此鼓励大学生去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创业也将成为大学生创业的重要契机。特别是商务日语专业学生,教师更应该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借鉴日本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启示,将它与大学生创业教育相结合,鼓励商务日语专业学生在文化创意领域进行创业活动。

【关键词】文化产业 大学生创业 商务日语专业

随着目前我国大学应届毕业生毕业人数的不断增加,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时刻突出。而大学生自主创业,“以创业促就业” 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就指出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随着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不断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亟待开发的产业之一。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文化产业取得了傲人的成绩。因此,鼓励大学生去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创业也将成为大学生创业的重要契机。

然而说到在文化产业方面的创业,总会让人觉得这只与艺术类大学生有关,而非艺术类大学生却对此无缘。本论文主旨:在文化产业领域,如何对非艺术类的商务日语专业学生进行的创业培训研究。

商务日语专业的学生专攻日语,平时经常接触到日本文化。而日本又是众所周知的文化产业大国,日本的动漫产业更是其中最成功、最具代表性的产业,很多日语专业的学生就是因为喜欢日本动漫才选择日语专业的。因此教师更应该利用这一契机,借鉴日本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启示,将它与大学生创业教育相结合,鼓励商务日语专业学生在文化创意领域进行创业活动。

一、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是以“文化创意”为核心,通过技术的介入和产业化的方式制造、营销不同形态的文化产品的行业。发展文化产业,不仅可以取得经济效益,对于提升国家软实力,扩大国家影响,打造国家形象及本国产业品牌更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来,中国成为在世界上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在世界政治与经济中的地位也越加受到重视。虽然近年来中国的文化产业取得了一定发展,但是由于政治制度以及意识形态上的差异,中国的文化产业中仍然存在很多有待开发的领域。中国如果想在未来的世界竞争中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就必须更加重视文化建设,发展文化产业。

2011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采纳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等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而文化产业体制改革的核心就是在文化产业中引入企业管理体制。其中的重中之重是国营文化事业体制的改革,这些改革虽然打破了以往的“铁饭碗”,但是却为大学生们提供了更多的创业机遇。

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吸引着许多大学生创业者,全国各地大学生文化创意产业园,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北京市东城区现在一共认定了10家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基地,被称为“胡同里的创意工厂”;南京、江苏、上海、吉林、枣庄等地也先后成立了“大学生文化创意产业园”。大学生们在这些文化创意产业园中积极创业,不断积累创业经验。

在这样的大形势下,我们更应该积极借鉴“文化大国”日本的成功经验,对学生进行在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的自主创业教育。为大学生将来步入社会打下深厚的基础,增强他们的社会竞争力。

二、如何在文化产业领域创业

目前,国内专家对大学生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分成两类:一类是纯理论研究,另一类是实例论证。其中文化产业中包括的表演藝术、视觉艺术、音乐创作等。从内容上来看专业性强,技术性要求也都很高,这些都让非艺术类学生对文化产业望而却步。但是与中国的文化产业相比,日本文化产业则更加宏观,从事文化产业所需要的专业性与技术性也不似我国这样强。根据资料显示:日本的文化产业又被称为娱乐观光业,如今占日本国民经济总产值10%以上的日本文化产业中当然也包括了这些影视制作及放映、展览、音乐及戏剧演出等专业性比较强的产业。除了这些之外,还包括为普通民众提供健身与休闲的娱乐业以及旅游观光业等。

将这些专门为普通民众提供休闲娱乐以及旅游观光的服务产业纳入我们的思考范畴,借鉴日本的这些文化产业的发展,以日本的文化产业为实例对非艺术类的商务日语专业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则是商务日语专业教师应该思考并且着手解决的问题。

首先,在调查与研究的基础上,有机结合商务日语专业课程与学生创业课程,进而提高日语人才培养的质量,促进两专业师资队伍的共同建设,达到学生专业课程与自主创业能力共同提高的目标。为此,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商务日语专业教师主要负责收集并调查日本的文化产业实例,应特别注意所收集的实例专业性不能过强,必须符合商务日语专业等非艺术类学生能够工作的原则。

2.商务日语专业教师与学生创业课教师共同研究所收集的实例,将它与创业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并且研究如何指导学生在孵化器内进行实践与创业活动。

3.向学生讲述日本文化产业实例时,可以两专业教师合作,采用日语授课形式。这样既可以完成创业课教育内容,同时又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日语水平,一举两得。

黑龙江工业学院设有黑龙江工业学院大学生自主创业孵化器,孵化器以学生社团自主活动为主。在校学生可以在孵化器内将课堂所学内容以及自己由此产生的创意进行社会实习与实践,从而有效促进高校课堂理论成果向产业化转变。教师对学生社团活动起理论指导作用。

本论文主张:将以“实例论证”为研究手段,由商务日语专业教师收集、调查日本的文化产业实例,将收集到的实例与学生创业课程的教师共同研讨,将它有效地融入学生的创业课程中,以这些实例启发学生,使其产生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创意,在孵化器内实践这些创意,将它成果化、产业化。

三、商务日语专业在文化产业领域创业的前景

以日本文化产业为实例,对商务日语专业等非艺术类学生进行文化产业领域的创业教育,其前景及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能够转变商务日语专业学生的创业思维,扩大商务日语专业学生的自主创业范围

在文化产业方面,日本的成功值得中国借鉴与学习,因此在促进学生学习日语的同时,加强对于日本文化以及日本文化产业的学习,增设与之相对接的课程。通过借鉴日本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以日本如何发展文化产业为实例,结合本国本土文化,启发学生开动脑筋发展具有本国特色的文化产业。研究产业与本国文化的关系,加强对在文化产业领域自主创业的理解,转变旧的创业思维,扩大自主创业范围,提高就业率。

(二)能够促进高校的創业课程与专业课程的结合,完善高校的创业教育课程

当今我国各大高校都在创业领域的教育中加大了授课力度,非常重视学生将就业创业的理论教学与学生的相关专业知识相结合,并且注重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为了突出商务日语专业学生的创业特色以及创业能力,商务日语专业课程的教师就更加应该积极地与创业课程教师进行沟通与交流,努力改变两个专业各自为政、各自为教的现状。本论文的另一价值就在于能够促进专业课程与学生创业课程之间的结合,两课程教师通过交流互相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从而达到完善高校的创业教育目的。

四、结论

文化体制改革不但为中国古老的民族文化注入了新的生命力,还将我国的民族文化推向了市场,推向了世界。但是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较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还很小,现阶段的发展水平还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大学生更应抓住这一有利现状,在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开动脑筋,积极创业,大力发扬我国的民族文化。将大学生创业与文化产业相结合,有着丰富的理论基础与现实基础。因为如今的大学生群体本身就是文化产业的巨大消费市场,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更重要的是:我们要让大学生成为发展中国特色文化产业的主力军,主导中国未来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将大学生这一新生力量引入文化产业后,必将为中国的文化产业带来蓬勃的生机。而大学生也将在文化产业这一新兴产业领域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在自己喜欢的位置上发挥更大的个人价值。

【参考文献】

[1]赵有广,盛蓓蓓.中国文化产业外向国际化发展战略及其实施[J].国际贸易,2008(10):32.

[2]王波,周振伦,周波.创意产业与城市再生研究——以成都市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8,15(05):1-3.

[3]黄欢.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化现状及发展[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08,8(05):47

上一篇:合规经营增效益科学管理促发展下一篇:三年级班务工作计划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