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中单位犯罪的总结

2024-08-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刑法中单位犯罪的总结(共7篇)

刑法中单位犯罪的总结 篇1

一、危害国家安全罪

资敌罪。对比:资助恐怖组织犯罪有单位犯罪规定。

二、危害公共安全罪中,有关单位犯罪的规定是:

1、单位犯罪单罚制: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

2、单位犯罪双罚制: 资助恐怖活动罪

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 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危险物质罪

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为特殊主体,仅仅为单位,且是被依法指定、确定的枪支制造企业或者枪支销售企业)

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注意:非法持有、私藏枪支无单位犯罪规定);

3、其他危害公共安全罪均无单位犯罪的规定。

三、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中

1、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各类)均有单位犯罪规定;走私罪均有单位犯罪规定。

2、毒品犯罪: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在境内)

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罪均有单位犯罪规定,其余毒品犯罪都没有。

3、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 虚报注册资本罪 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 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

隐匿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罪 对公司企业人员行贿罪,均有单位犯罪的规定。

※提供虚假财会报告罪、妨害清算罪是单位犯罪刑法规定却只处罚直接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不能认为是单位犯罪。

4、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 除与假币有关的伪造货币罪、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换真罪、持有使用假币罪、变造货币罪,无单位犯罪规定外,其他均有单位犯罪的规定。

5、金融诈骗罪: 除贷款诈骗罪、信用卡诈骗罪、有价证券(指国库券或国家发行的其他有价证券)诈骗罪,无单位犯罪规定外。另外的集资诈骗罪

票据(仅指汇票、本票、支票)诈骗罪

金融凭证(指委托收款凭证、汇款凭证、银行存单等银行结算凭证)诈骗罪 信用证诈骗罪

保险诈骗罪均有单位犯罪的规定。

6、危害税收征管罪:除抗税罪无单位犯罪规定外,其他均有单位犯罪的规定。

7、侵犯知识产权罪:均有单位犯罪的规定。

8、扰乱市场秩序罪:均有单位犯罪的规定。

四、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中

强迫职工劳动罪、雇佣童工从事危重劳动罪,是单位犯罪但刑法规定只处罚直接责任人员。其他犯罪均无单位犯罪的规定。

五、侵犯财产罪中,均无单位犯罪的规定。

六、扰乱社会管理秩序罪中

1、扰乱公共秩序罪:非法生产买卖警用装备罪、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罪,有单位犯罪规定,其他均无。

2、妨害司法罪:均无单位犯罪规定,如拒不执行已生效判决、裁定罪,被执行单位拒不执行的,只处罚直接责任人。

3、妨害国边境管理罪、妨害文物管理罪 骗取出境证件罪

非法向外国人出售赠送珍贵文物罪(注意:是一般主体)倒卖文物罪

非法出售私赠文物藏品罪(注意:是特殊主体,即国有博物馆、图书馆),有单位犯罪的规定。

4、危害公共卫生罪中 妨害传染病防治罪 妨害国境卫生检疫罪

采集供应血液制作供应血液制品罪(注意:特殊主体,即有资格从事这一活动的单位)逃避动植物检疫罪,有单位犯罪的规定。

另外的:非法采集供应血液制作供应血液制品罪(注意:一般主体)、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非法组织卖血罪、强迫卖血罪、医疗事故罪、非法行医罪、非法进行节育手术罪,均无单位犯罪的规定。

5、破坏环境资源罪均有单位犯罪的规定。

6、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均无单位犯罪的规定。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罪(如组织淫秽表演)均有单位犯罪的规定。

七、危害国防利益犯罪中

只有非法生产买卖军用标志罪、战时拒绝故意延误军事订货罪,规定有单位犯罪。

其他均无规定单位犯罪,如雇佣逃离部队军人罪。

八、贪污贿赂罪中 只要注意以下情况:A、私分国有资产罪、私分罚没财物罪是单位犯罪却只处罚直接负责人;B、单位受贿罪、单位行贿罪仅单位才能构成;C、对单位行贿包括个人对单位行贿、单位对单位行贿,有单位犯罪规定。其他均无单位犯罪规定。

九、渎职罪中

均无单位犯罪的规定,如:招收公务员、学生徇私舞弊罪。

刑法中单位犯罪的总结 篇2

全球性的毒品问题已成为威胁国家和平与安全的大问题, 被各国公认为最严重的犯罪。作为国际犯罪的毒品罪是指违反国际法律规定, 故意非法生产、贩运、占有和销售受国际管理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危害人类身心健康及社会治安秩序, 依法应受刑罚惩罚的行为。尽管国家组织和各国政府对此采取了种种控制、预防和打击的措施, 然而未能有效地遏制住这股势头。当前, 毒品犯罪仍在全球蔓延并且趋势严重, 其主要表现是:

(一) 毒品产量不断上升

毒品在全世界主要有三大产地:

“金三角”地区。位于泰国、缅甸和老挝三国结合处。该地区土地肥沃, 丛林密布, 人烟稀少, 面积约180万平方公里。当地有着长期种植罂粟的传统, 20世纪60年代因为生产鸦片而闻名而被称为“金三角”。此地区有许多海洛因加工厂, 大多设在深山老林中, 有大批的技术人员操纵者先进的机器设备日夜工作。由于“金三角”地区的鸦片质量上乘, 多被加工成精致毒品海洛因, “东南海洛因”当前已成为高质量海洛因的专用名词, 销往世界各地。

“金新月”地区。位于西南亚的阿富汗、巴基斯坦和伊朗三国交界的三角地带, 该地区有3000多公里的边界线, 形状近似新月又盛产鸦片, 故称为“金新月”。近年来, 该地区罂粟种植空前丰收, 鸦片产量直线上升。此地区鸦片的质量亦属上乘, 年产海洛因近百吨, 主要输往欧美国家。

拉丁美洲地区。拉丁美洲是目前世界上毒品原植物种植的主要地区之一。该地区不仅生长着一种其他地区没有的毒品原植物———古柯, 而且还大量种植大麻和罂粟。该地区生产的毒品主要销往美国, 约占美国毒品消费的1/2。20世纪70年代以来, 拉美一些国家种植古柯的面积不断扩大, 尤其是被称为“银三角”地区的玻利维亚、秘鲁和哥伦比亚三国, 古柯面积迅速增大。

(二) 走私、贩卖毒品活动日益严重

20世纪60年代, 毒品的交易市场基本在美国和西欧, 而到80年代, 毒品市场已从美洲、欧洲、亚洲扩大到非洲、大洋洲, 可以说, 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不受毒品之害, 毒品已遍布世界各个角落。据联合国调查, 全球每年非法毒品交易额高达5000亿美元, 高于石油贸易, 仅次于军火贸易。

(三) 吸毒人数与日俱增

毒品产量的上升, 贩毒活动的猖獗, 必然导致吸毒人数增多。据联合国卫生组织的报告, 目前全世界约有5000万人吸毒。吸毒现象最为严重的首推美国, 其次, 德国、意大利、法国等欧洲国家吸毒现象也十分严重。一些发展中国家, 吸毒也像癌细胞一样迅速扩散, 在印度, 大麻及鸦片的使用极为普遍, 仅新德里、孟买、加尔各答和马德拉斯四大城市就有60万吸食海洛因成瘾者。

(四) 危害十分严重

1. 严重损害公众的生命健康。

毒品犯罪带来的最大危害是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在世界各国, 尤其是西方各国, 毒品泛滥不仅毁掉了许多成年人, 使他们严重损害了身体健康甚至生命, 同时失去了为社会创造财富的能力。更为严重的是, 毒品泛滥腐蚀了大量青少年, 使他们吸毒后, 身体和心理上都受到严重创痛, 不能健康成长, 造成严重到无法估量的危害。

2. 破坏社会安定。

在许多国家, 与毒品联系的犯罪占有很大比重。除走私、贩卖、制造等毒品犯罪活动外, 因毒品犯罪引起的其他犯罪活动也层出不穷。一些无经济能力而又成瘾的吸毒者, 为获取毒品, 不择手段, 甚至犯罪, 尤其是青少年吸毒, 已成为当今世界上青少年犯罪增长的重要原因。

3. 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毒品犯罪还导致各国不同程度地遭受经济损失。在生产国, 由于大量种植毒品原植物, 使农业生产受到严重损害, 一些国家为购买粮食, 债台高筑, 通货膨胀。对消费国, 则使大量资金流失。

4. 进行政治渗透。

毒品犯罪还涉及政治问题。近年来, 一些国家贩毒集团的触角开始伸向政法、军警界和其他执法部门。一方面, 他们通过大肆行贿, 腐蚀了不少政界、军界、银行界的要员;另一方面, 一些贩毒集团利用非法贩毒牟取的暴利, 捞取政治资本。

二、国际刑法中毒品犯罪的特点

(一) 跨国犯罪突出

目前, 世界毒品的产地、加工地、中转地和消费地之间形成了条条贩毒路线。

(二) 集团犯罪猖獗

在世界各国, 严重的毒品犯罪多是由专门的贩毒集团进行的。

(三) 暴力对抗严重

毒品犯罪本身不是暴力犯罪, 但是, 一些走私、贩毒集团为了对抗政府扫毒、禁毒或者为了争夺毒品市场, 在进行毒品犯罪时, 往往采用暴力对抗的手段。

(四) 运毒手法不断更新

毒品犯罪分子震慑于各国禁毒活动的不断深入, 为逃避警方和海关的查缉, 千方百计不断变化手法进行走私运毒活动, 比如利用运输货物走私毒品、利用人体走私毒品、用特制工具携带毒品和利用化学方法走私毒品。

三、国际刑法中毒品犯罪的认定

(一) 相关国际刑法

迄今为止, 国际上先后签订了23个关于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国际公约、协定及议定书, 其中至今仍然有效的是上述公约中1971年以来的3个国际禁毒公约, 分别是:1971年2月30日, 联合国大会通过了《精神药物公约》, 对以往公约中没有包括的精神药物的滥用加以严格管制;1972年3月, 联合国在日内瓦召开会议, 审议1961年《麻醉品单一公约》, 并于3月25日通过了《经〈修正1961年麻醉品单一公约的议定书〉修正的1961年麻醉品单一公约》;1988年12月19日联合国又召开禁毒会议, 通过了《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公约》。这3个公约, 共同构成了管制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的国际法律制度, 其中关于禁止和制裁毒品犯罪的一系列条款, 成为国际社会同毒品犯罪作斗争的国际刑法规范。我国已于1985年和1989年先后加入了上述后3个公约。

(二) 国际毒品犯罪

依据1988年《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公约》第3条第1款的规定, 故意实施下列行为的, 属于国际毒品犯罪:

1. 生产、制造、提炼、配制、提供、兜售、分售, 以任何条件交付、经营、发送、过境发送、运输、进口、出口任何麻醉药物或精神药品的行为;或者为生产麻醉药物和精神药品而种植罂粟、古柯或大麻植物;或者明知是非法种植、生产或制造麻醉药品而制造、运输或分销设备、材料或《1961年麻醉品单一公约》中附表一、附表二所列物质的行为;或者组织、管制、资助上述犯罪行为的任何行为。

2. 明知是上述犯罪所得的非法财产来源而故意协助涉及上述犯罪人逃避其行为的法律后果而转换、转移非法所得财产的行为;或者明知是上述犯罪所得非法财产而隐瞒、掩饰该财产的真实性质及来源、所在地, 处置、转移相关的权利和所有权的行为。

3. 明知是上述犯罪所得非法财产而获得、占有和使用该财物的行为;或者明知是用于非法种植、生产或者制造麻醉药物和精神药品而占有设备、材料或《1961年麻醉品单一公约》附表一、附表二所列物质的行为;或者以任何手段公然引诱、教唆他人进行上述犯罪, 或者使用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行为;或者参与进行合伙共谋进行未遂以及帮助、教唆、便利、参与进行上述犯罪所得非法财产有关的任何行为。

4. 故意占有、购买或种植麻醉药物和精神药品提供个人消费的行为。

四、国际刑法中毒品犯罪的惩处与制裁措施

(一) 由各缔约国自行在国内法中规定制裁毒品犯罪的刑罚以及治疗、教育、护理、康复或回归社会等措施

1988年《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公约》对此提出四点具体建议:

1. 缔约国应使走私、制造、运输、贩卖提供毒品等犯罪受到充分顾及这些罪行的严重性质的制裁, 诸如监禁或以其他形式剥夺自由、罚款和没收。

2. 缔约国还可以规定除进行定罪或惩罚外, 对犯有上述罪行的罪犯采取治疗、教育、护理、康复或回归社会等措施。

3. 对上述毒品犯罪轻微的案件, 缔约国可规定作为定罪或惩罚的替代办法, 采取诸如教育、康复或回归社会的等措施, 如果罪犯为嗜毒者, 还可采取治疗和善后护理等措施。

4. 缔约国对属于单纯为个人消费而构成的非法持有毒品罪、非法购买毒品罪, 可以规定对罪犯采取治疗、教育、善后护理、康复或回归社会的措施, 以作为定罪或惩罚的替代办法或者作为定罪惩罚的补充。

(二) 没收

关于没收, 公约作了如下规定:

1. 缔约国应制定可能必要的措施以便能够没收从走私、制造、运输、贩卖、提供毒品等犯罪中得来的收益或价值相当于此种收益的财产;已经或意图以任何方式用于上述毒品犯罪的麻醉药品、精神药物、材料、设备或其他工具。

2. 为执行没收措施, 缔约国应授权法院或其他主管当局下令提供或扣押银行记录、财务记录或商业记录。任何一个缔约国不得以保守银行秘密为由拒绝按照本公约的有关规定采取行动。

3. 缔约国应谋求缔结双边和多边条约、协定或安排, 以增强根据本条进行的国际合作的有效性。

4. 缔约国按本条公约第5条规定依另一缔约国的请求采取行动时, 该缔约国可特别考虑就下述事项缔结协定:将这类收益和财产的价值, 或变卖这类收益或财产所得的款项, 或其中相当一部分捐给专门从事打击非法贩运及滥用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的政府间机构。

5. 本公约第5条关于没收问题的各项规定“不得解释为损害善意第三方的权利”。

(三) 确保执行效用

缔约国为起诉犯有毒品犯罪的人而行使其国内法规的法律裁量权时, 应努力确保对这些罪行的执法措施取得最大成效, 并适当考虑到需要对此犯罪起到威慑作用。

(四) 《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公约》对毒品犯罪的制裁

1. 严厉惩处毒品犯罪。

各缔约国应通过其国内刑事法律, 适当考虑对此类犯罪的威慑作用, 确保使毒品犯罪受到充分顾及其严重性质的刑事制裁, 特别是确保对于特别严重的毒品犯罪给予最严厉的惩治。

2. 严格控制早释或假释。

在对因毒品犯罪而被判刑的人给予提前释放或假释时, 应当充分考虑其罪行的严重性质和严重情节, 严格加以控制, 防止其再次实施同类犯罪。

3. 延长追诉时效。

对于毒品犯罪, 各缔约国应酌情在其国内立法中规定一个较长的追诉时效期限, 特别是对于逃避司法处置的罪犯, 应当规定更长的追诉时效期限。

4. 没收毒品犯罪财物。

在对毒品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 应当同时判处没收其从毒品犯罪中得来的收益或价值相当于此种收益的财产, 已经或意图以任何方式用于上述毒品犯罪的材料、设备或其他工具。

摘要:毒品犯罪属于典型的国际犯罪。毒品犯罪不仅违反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刑法规范, 而且由于毒品生产的区域性和贩毒活动的跨国性, 毒品犯罪分子及其所犯的罪行往往涉及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毒品犯罪的肆虐与蔓延, 给各国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关键词:国际,毒品犯罪,危害,惩处

参考文献

[1]邵沙平.国际刑法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5年修订版.

[2]张景.国际刑法综述[M].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4年版.

[3]齐文远, 刘代华.国际犯罪与跨国犯罪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

[4]赵秉志, 于志刚.毒品犯罪[M].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5]蔺剑.毒品犯罪的定罪与量刑[M].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0年版.

[6]赵永琛.跨国犯罪对策[M].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0年版.

刑法中单位犯罪的总结 篇3

关键字:犯罪未遂;犯罪中止;重复侵害;释明权

中图分类号:D924.13;D9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2-0032-02

所谓犯罪未遂(attempt of crime):是指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为犯罪未遂。在这里,有关犯罪未遂的概念、特征、性质、处罚原则都不做过多赘述,有关代表性学说在我国法制重新回到正轨也是各派林立。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同样的概念、构成要件、种类等不做具体解释,文章主要从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疑难部分来为大家结合实例,展示实践中容易混淆的点和裁判中难以界定的因素。

刑法总则中关于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问题,简单概括,犯罪未遂是“欲为而不能”,犯罪中止是“能为而不欲”。然在复杂多变的日常生活中,仅凭概念很难定性,甚至会出现“同案双定性”,同案不同判等问题。来看一个比较简单的案例:甲欲用枪打死乙,甲连打了三枪都没有打死乙,甲大叹一声,看来乙命大,今天算了。但事实上是甲的枪里已经没有子弹了(甲自己并不知情),这时候,对于甲的定性,怎么判断?在这种情况,大家可能会联想到主观目的实现说、犯罪结果发生说,或是构成要见说。对于以上情形,笔者想要大家从另一种角度考虑,会不会构成犯罪中止。

对行为人如何定罪,无非两种,故意杀人未遂、故意杀人中止。我们从多角度分析一下这个案例,首先,客观行为,开枪的角度分析,这里涉及到一个理论——重复侵害行为。连开三枪是否能看成一个行为,如果不能,每开一枪为一个行为,构成三个未遂;能,三枪一个行为,构成中止。目前重复侵害已被学界广泛接受。其次,从行为人主观方面山来分析,开完第三枪,没有打中,行为人大叹一声……赞成中止的一方认为他能继续实施(虽说他不知枪中已无子弹),主观上不想再继续进行下去,“能为而不欲”;赞成未遂的一方多半是有他的话语来判断,行为人将杀不死对方的原因归结为对方“命硬”,对于神论者来说可能是主或神或老天爷今天不让你死,还是选其他时候杀你吧,构成“欲为而不能”。

从深层理论上来剖析一下,此案中杀人不成无非是存在“障碍”,障碍分为两种:物质性障碍和精神性障碍。如果是物质性障碍,很简单,直接定性为故意杀人未遂;精神性障碍往往很难界定。举另外一个案例,行为人欲实施强奸却因为对方生理期而放弃实施,客观上时能实施的但是行为人受制于这种精神性障碍而放弃,此为中止。再举另外一个例子,行为人走到公共场所欲实施放火,在点燃一大堆物品后火势马上蔓延只是却后悔,及时将火熄灭,此种行为能够成中止吗?答案是不能。此案例就涉及到具体的罪,每个罪的具体要求是不同的,在放火罪中不存在中止,此案要么不成立犯罪,要么构成放火罪未遂。因为放火罪为危害公共安全类犯罪,这类犯罪量刑往往比较重,刑法制定的目的并不是惩罚犯罪人,在上个案件中,只要不构成严重危害,法官在定罪时还是偏向为不为罪的。此外,根据犯罪主体类型的划分(如危险犯,实行犯,行为犯),不同罪对中止和未遂的规定也是不同的。

然会不会出现另一种情况,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竞合问题,此问题在我国司法实践中是存在的,可以说是一个特殊的问题,主要是因为行为人在主观上具有认识错误,如对作案工具的使用或是作案手法的运用上,想要达到一种预期的效果,却无法完成;行为人主观上有中止的犯意,实际行动中明显配合有中止的行为,在结果上却产生了因为工具或是作案方式的不合理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二者之间并不存在因果关系,这就是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竞合。

随着我国法治理念的不断加强,公民法治观念的不断进步,十八届四中全会以依法治国为主题的顺利召开,法的作用越来越大,承载的历史使命也越来越厚重。人权观念与人权理论不断发展,日益冲击并改善着我们的法律体系,同样的,犯罪嫌疑人或是罪犯,人权理应更受重视,在某些程度上更能体现一个国家人权的进步与否。我国新的刑法修正案及新刑事诉讼法都对此作出了相对进步意义的改善,无罪推定、疑罪从无等非法律人士也能够脱口而出,这无疑会是我国法律制度史上的转折。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法官在犯罪中止或犯罪未遂的适用争议比较大的案件中,往往会选择适用中止,这也是运用了对被告有利这个不成文的原则。邹碧华法官在《要件审判九步法》也一直强调法官的释明权,无论是何种类型的案件,法官内心都应当有一个标准,每一个法官理应具备相应的责任。首先,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价值观;其次,要有能力实现司法价值目标。在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的选择及判断中,法官应做好充分的价值衡量,无论是从受害人角度或是犯罪嫌疑人角度,还应当充分衡量社会价值、社会影响以及社会效应。

参考文献:

[1]黎宏.刑法总论问题思考[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张明楷.刑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3]马克昌.近代西方刑法学说史略[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1).

[4]〔美〕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M].贺卫方,高鸿钧,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

[5]高铭暄,马克昌.刑法学(上编)[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

[6]赵秉志.犯罪未遂形态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尹训洋(1990.4.13-),山东新泰人,,贵州民族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刑法。

有关犯罪停止形态的刑法案例分析 篇4

班级:13级法硕(法学)学号:31304152 姓名:包海晶

案例一:共同犯罪中犯罪停止形态问题

一、案情来源

河北省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的(2001)郑刑初字第203号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与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事裁定书(2001)豫刑一终字第412号

二、基本案情

上诉人(原审被告人)张云志,男,1967年2月16日生,汉族,小学文化程度,河南省叶县夏李乡侯庄村4组农民,系上诉人张小马之兄。因涉嫌犯抢劫罪于2001年6月29日被郑州市公安局刑事拘留,同年6月29日被逮捕。

上诉人(原审被告人)张书海,男,1955年5月24日生,汉族,初中文化程度,河南省叶县夏李乡侯庄村4组农民,捕前住郑州市航海中路201号绿城花园小区24号楼1单元14号。因涉嫌犯抢劫罪于2001年6月14日被郑州市公安局刑事拘留,同年6月28日被逮捕。

上诉人(原审被告人)张玉萍,曾用名张玉平,女,1968年11月23日生,汉族,中专文化程度,住郑州市淮河路金京花苑11号楼24号,个体医生,系上诉人张书海之妹。因涉嫌犯抢劫罪于2001年6月15日被郑州市公安局刑事拘留,同年6月28日被逮捕。

上诉人(原审被告人)张小马,曾用名张小满、张满仓,男,1972年8月5日生,汉族,小学文化程度,河南省叶县夏李乡侯庄村4组农民。因涉嫌犯抢劫罪于2001年6月15日被郑州市公安局刑事拘留,同年6月28日被逮捕。

2而不是基于其本人的意志,真诚悔悟而打消犯罪念头。所以,对于行为人的行为是不符合犯罪中止的自动性和彻底性特征的,更符合犯罪预备的形态。

㈢ 自动放弃可以重复侵害行为的法理分析

自动放弃可以重复侵害行为,是指行为人实施了足以造成既遂危害结果的第一次侵害行为,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发生既遂的危害结果,在有当时继续重复实施侵害行为的实际可能时,行为人自动放弃了犯罪的继续实行,因而使预期危害结果没有发生的情况。

㈣ “参与共谋”的法理分析

有关于参与犯罪共谋是否承担该犯罪既遂的刑事责任,可以追溯到西方刑法学者关于共同犯罪理论的争议。我国学者对其也有很大的争议,大部分学者都接受这一观点:对参与共谋者区别对待,在刑法理论和实践中是很有意义的,对于主谋者要求其对实行犯罪造成的一切后果承担责任,而对一般参与共谋者按照犯罪预备处理能做到罪责性相适应,对犯罪分子不枉不纵,有助于与共同犯罪作斗争,较为适当。

被告人张云志参与了携带犯罪工具到李家附近准备犯罪活动,即与张书海、张小马共同参与了“11·27”抢劫案的共谋。张云志的犯罪预备行为已经成为实施抢劫犯罪的一部分,而不能孤立看待;尽管张云志本人放弃着手实施抢劫犯罪的实行行为,但不能否认其参与犯罪的准备活动对“11·27”抢劫的意义,实际上已经构成对该案的帮助,与张书海、张小马二人抢劫犯罪得逞是分不开的,构成共同犯罪。张云志本人为着手实施抢劫,不是共同犯罪的组织者,认定为犯罪预备较为科学。

㈤ 认定犯罪预备的理由

第一种观点违背了“放弃可以重复侵害行为”,(是实行未了而不是预备阶段),其放弃原因不是由于自己的意志。

第二种认为张书海、张小马是主犯,其犯意的产生于张云志无关,张云志实在张书海的教唆、指示下参与犯罪,其程度仅限于预备阶段,具有被迫害的性质。在这种情况下让张云志阻止张书海、张小马的犯罪行为是不可能的。

这个观点把张云志的不辞而别视为其与该抢劫犯罪因果关系的中断,认为张书海、张小

艾某某下车来到佟国某身旁,佟国某与艾某某相互认识,即对艾进行劝说,并答应不告发艾某某,于是艾某某放弃了劫财之念,并驾驶三码车将佟国某、佟某某送医院救治。途中,艾某某恐佟国某失信而去告发,遂生杀人灭口之念,自身上取出事先准备好的尖刀,欲杀佟国某,在佟表示保证不告发的情况下,艾某某放弃了杀人之念,驾车将佟国某、佟某某送往大城县于家村一诊所救治。因艾某某用铁锤打击佟国某、佟某某头部,造成佟国某颅脑损伤致左颞部硬膜下血肿,造成佟某某硬脑膜破裂,二人损伤均构成重伤。

二、法院判决

大城县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艾某某以非湾占有为目的,采用暴力方法劫取他人财物,致两人重伤,其行为已构成抢劫罪;艾某某恐被害人告发其抢劫罪行,持刀欲杀被害人灭□,因被害人表示保证不告发,艾某某而放弃了杀人之念,其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但情节较轻,且属自动放弃犯罪,系犯罪中止,应予以减轻处罚。

大城县人民法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3条、第232条、第56条第1款、第55条第1款、第24条、第69条作出如下判决:

1.被告人艾某某犯抢劫罪,判处有期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利5年,并处罚金人民币3000元;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有期徒刑2年。决定执行有期徒刑17年,剥夺政治权利5年,罚金人民币3000元。

三、法理分析

大城县人民法院的判决是值得商榷的,本案被告人艾某某的抢劫行为是中止还是既遂是本案的争议所在。

犯罪中止的角度进入本案的法理解说。构成犯罪中止必须同时具备时间性、自动性和有效性三个条件。被告人艾某某的枪劫行为属于正在实行犯罪的过程中自动停止犯罪的实行行为,因而没有完成犯罪的情况;在能够将抢劫行为进行到底的情况下,基于本人的意志而决定停止抢劫行为;在着手实行犯罪阶段,他不仅在主观上放弃了完成抢劫的意图,而且在客观上没有将抢劫行为实行完毕,没有劫得任何财物。

被告人艾某某的抢劫行为符合以上三个条件。

见被告人李某回房,即打“110”报警,被告人李某被抓获归案。

二、法理分析

对被告人李某的行为构成抢劫罪、强奸罪,并系入户抢劫、强奸未遂没有异议,对入户抢劫的犯罪形态有三种不同观点。

1.被害人董某从桌子抽屉内的包内拿出现金100元交给被告人李某,被告人李某已实际占有了被害人董某的100元现金,应认定入户抢劫既遂;

2.被告人李某将100元现金扔回抽屉内,放弃了犯罪,应认定入户抢劫中止。

3.被告人李某将100元现金扔回抽屉内,是因为其嫌钱少,属客观方面的原因,应认定入户抢劫未遂。

三、处理意见

被告人李某的抢劫行为,应定入户抢劫中止。

案例四:受害人离开后被抓是否构成犯罪未遂?

一、基本案情

2004年7月21日被告人詹光德因怀疑其妻詹武梅离家出走与其岳父詹文华有关,遂到托口市场上购买了一把砍刀、250发纸鞭炮和10元钱的汽油,并在家中用纸鞭炮里的火药和易拉罐自制了4枚炸弹藏在其住房内,意欲找机会杀死詹文华和放火烧屋。同年9月9日19时许詹光德与詹文华在家中发生口角,詹光德说:“红眼就红眼(翻脸不认人的意思),我今天就要你死。”便手持砍刀和自制炸弹来到自家中堂内欲杀死詹文华,詹文华见状立即逃离家中并向公安机关报警。后詹光德被闻讯赶来的公安民警当场抓获。

二、法院判决

湖南省洪江市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詹光德因其妻詹武梅外出打工而无音讯,便怀疑是其岳父詹文华从中作梗,其在与詹文华发生口角后,竟手持砍刀和自制炸弹意欲杀死詹文华,其行为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

9该款带出院外时,被陈俊柏发现而当场抓获。案发后,公安机关扣押赃款人民币14700元,并已发还被害人陈俊柏。

二、处理意见

被告人金海平虽构成盗窃罪,但因所窃财物一直未离开被害人财产管理区域“户”内,被害人尚未丧失对财物的实际控制,应以犯罪未遂论处。

案例七:犯罪既遂 or 未遂

一、基本案情

2008年11月-12月,被告人刘某某先后三次在本市朝阳区某大学篮球场内,趁他人不备,秘密窃取他人财物,分别窃得娄某诺基亚牌6300型移动电话机1部、李某三星牌移动电话机1部、胡某LG牌移动电话机1部。后刘某某在盗窃武某的索爱牌手机的全过程,被学校保安的监控录像捕获图像,后其被该校保卫处保安员抓获,并从其身上起获该移动电话。

二、法院判决

一审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刘某某多次秘密窃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侵犯了公民财产权利,已构成盗窃罪,依法应予惩处。法院判决刘某某犯盗窃罪,判处罚金人民币一千元。

三、法理分析

刘某某第四次盗窃行为系盗窃未遂。从表面上看,刘某某确已占有了被盗财物并逃离现场,但由于刘某某此次盗窃行为从一开始就被学校保安员通过监视器加以监视,所以,其不具备实际控制财物的可能性,不可能真正控制被盗财物,即犯罪没有得逞。因此,就该起犯罪而言,刘某某已实施了其认为实现犯罪意图所必要的全部行为,但由于意志以外原因,没有发生其预期达到的危害结果,属于实行终了的未遂。

刑法中单位犯罪的总结 篇5

原创: 唐勇辉 浙江凯信律师唐勇辉

在浩如烟海的法学著作中,有本著作绝对堪称旷世经典之作,它就是意大利著名的学者特萨雷·贝卡里亚的《论犯罪与刑罚》。近日,我阅读了该书的中文译本,翻译者是黄风,由中国法制出版社于2002年出版。

要想比较好地理解一本书的内容,必须先从了解作者的时代背景和作者其人入手,这样可以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作者所要表达和传递的思想。贝卡里亚(Beccaria)于1738年出生于意大利米兰,20岁便从帕维亚大学法律系毕业。当时正处在欧洲启蒙思想运动时期,贝卡里亚热爱读书,思想如椽,论理雄辩,他不仅兴趣广泛,知识体系宽广,而且极富想象力和逻辑力。贝卡里亚在24岁那年发表了一篇关于经济学的论文。25岁那年写下了《论犯罪与刑罚》一书。该书的出版,在当时的欧洲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贝卡里亚也因此获得了巨大的欢迎和尊重,当时的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等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积极的肯定。该书的问世,好比黑暗中刺破夜空的闪电,又好比撕开乌云的阳光,给了当时的欧洲社会以极大的启发。我认为,只有具有极强的民主和自由精神,只有具有极强的知识体系和逻辑推理能力,只有具有极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对真理的无限向往,才能写出这样的惊世骇俗的文字。如果没有超乎想象的对民主和自由的向往和极大的勇气,25岁的年青人也不敢写出这么一本书。我想这也是他为什么在当时和后世受人称赞和佩服的原因吧。

在《犯罪与刑罚》一书中,贝卡里亚提出了很多的观点。其真知灼见,痛陈社会沉疴,而且提出了解决办法。伏尔泰语重心长地写到:“《论犯罪与刑罚》这本小书具有宝贵的精神价值,好似服用少许就足以缓解病痛的良药一样。当我阅读她时真感到解渴。由此我相信:这样一本著作必定能消除在众多国家的法学理论中残存的野蛮内容”.就篇幅而言,该书绝对只能算是一本“小书”,全书就六七万字而已,还不如现今很多法学博士的学位论文的字数多。但是,这本书的确是很伟大,该书提出了很多为后世所采纳的刑法学观点,如罪刑法定,罪责刑相适应,刑罚人道化等。

该书不仅仅是本刑法学的书,它所涉及的法学学科很多,包括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立法学,社会学等丰富内容。足见作者的知识体系的庞大,逻辑思维的严密。虽然,任何的事物都是有时代局限性的,但是,时隔200多年,作为后世学习法律之人的我们即便是站在21世纪审视这本书,依然觉得它的思想中散发着民主和自由的精神,这正是我们这个社会和时代往前发展的趋势。我们要发展经济,没有好的物质基础,我们一样很难实现自由,因为那样的话,很多事情都会因为囿于物质条件而做不了。同时,我们也要自由,要民主,没有民主和自由的社会,不是真正的现代社会,没有民主的现代化,()所有的现代化都是自欺欺人的。

贝卡里亚的《论犯罪与刑罚》一书是基于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和上帝创世说而展开的。该书认为许许多多的人为了自己大部分的自由而分割出小部分的自由给君主而形成的自由的集合就是君主的公权力的来源。同时他认为除了全知全能的造物主——上帝外,没有人可以自命公正地处罚任何人。而我们国家的法学理论是建筑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石上马克思认为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法律是统治者镇压和统治被统治阶级的工具。在贝卡里亚的眼中,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法律是维持社会民主和社会正义的契约。在法律面前,人人生来平等。但是在马克思看来,如果没有阶级的话,是不会有国家和法律的,正是因为有了阶级对立和阶级剥削,所以才需要法律和维护的统治秩序。

可见,我们社会主义的法学和资本主义的法学在理论前提上是存在很大的区别的。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借鉴他们思想中的积极成分和科学成分。所谓“取其精华”.在贝卡里亚的这本书中,虽然没有大篇幅地振臂大呼民主和自由,但是,作为读者的我却在书中看到的都是闪耀着理性光芒的思想,那就是平等,自由,民主,反对君权,反对神权,反对暴政。虽然没有大量笔墨地写民主,但是却无一处不在谴责着当时的野蛮的刑事司法制度。这集中地反映在贝卡里亚对于刑法原则的论述,对有罪推定的论述,对死刑的存废的论述等篇章中。

刑法中单位犯罪的总结 篇6

1.张某的次子乙,平时经常因琐事滋事生非,无端打骂张某。一日,乙与其妻发生争吵,张某过来劝说。乙转而辱骂张某并将其踢倒在地,并掏出身上的水果刀欲刺张某,张某起身逃跑,乙随后紧追。张某的长子甲见状,随手从门口拿起扁担朝乙的颈部打了一下,将乙打昏在地上。张某顺手拿起地上的石头转身回来朝乙的头部猛砸数下,致乙死亡。对本案中张某、甲的行为应当如何定性?()A.张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甲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 B.张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甲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

C.张某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构成故意杀人罪,甲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 D.张某和甲的行为均构成故意杀人罪

2.李某系A市建设银行某储蓄所记账员。2002年3月20日下午下班时,李某发现本所出纳员陈某将2万元营业款遗忘在办公桌抽屉内(未锁)。当日下班后,李某趁所内无人之机,返回所内将该2万元取出,用报纸包好后藏到自己办公桌下面的垃圾箱中,并用纸箱遮住垃圾袋。次日上午案发,赃款被他人找出。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李某的行为属于贪污既遂 B.李某的行为属于贪污未遂 C.李某的行为属于盗窃既遂 D.李某的行为属于盗窃未遂

3.甲深夜潜入乙家行窃,发现留长发穿花布睡衣的乙正在睡觉,意图奸淫,便扑在乙身上强脱其衣。乙惊醒后大声喝问,甲发现乙是男人,慌忙逃跑被抓获。甲的行为()。

A.属于强奸预备 B.属于强奸未遂 C.属于强奸中止 D.不构成强奸罪

4.下列哪一种情形,尚不能认为是犯罪?()A.甲打电话邀约其朋友李某一起去实施抢劫 B.乙向其朋友赵某表示要杀掉仇人陈某

C.丙为了盗窃张某家财产,毒死了张某家的看家犬

D.丁为方便对刘某实施抢劫,对刘某的活动规律进行跟踪调查

5.依据法律规定,在管制的判决和执行方面,下列哪一说法是不正确的?()A.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时不得超过3年 B.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执行

辽宁事业单位微信:lnsydw

C.对于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劳动中应酌量发给报酬

D.管制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二日

参考答案

1.【答案】A。中公解析:本题的考点是正当防卫问题。本案中“乙辱骂张某并将其踢倒在地,并掏出身上的水果刀欲刺张某,张某起身逃跑,乙随后紧追”。乙对张某实施不法侵害,符合正当防卫的起因条件和时间条件。“张某的长子甲见状,随手从门口拿起扁担朝乙的颈部打了一下,将乙打昏在地上。”甲为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实施打击,符合正当防卫的对象条件和防卫目的的要求。虽然将乙打昏在地,但从侵害行为和防卫行为的强度对比来看,甲并未超出必要限度。所以甲的行为是正当防卫。而张某在乙失去侵害能力时,却侵害乙的生命权,不符合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不法侵害正在进行。张某拿起地上的石头转身回来朝乙的头部猛砸数下致乙死亡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

2.【答案】C。中公解析:贪污罪(《刑法》第382条)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及受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本罪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还具有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目的。

盗窃罪(《刑法》第264条)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的行为。

贪污罪与盗窃罪的区别是:①前者除侵犯财产外还侵犯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后者只侵犯了财产;②前者的对象仅限于公共财物,后者的对象既可以是公共财物,也可以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物;③前者的行为包括利用职务之便的侵吞、窃取、骗取及其他手段,后者的行为分别是特定的窃取、骗取与侵占行为,不存在利用职务之便的问题;④前者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后者的主体为一般主体。本题中李某虽然在行为方式上是窃取,似乎符合贪污罪客观方面的特征,但李某所窃取的2万元营业款并没有利用其记账员的职务便利,因为营业款是出纳员保管,所以其行为构成盗窃罪。

盗窃罪的既遂与未遂区别是:盗窃行为已经使被害人丧失了对财物的控制时,就是既遂。至于行为人是否最终达到了非法占有并任意处置该财物的目的,并不影响既遂的成立。本题中李某已经将营业款藏到垃圾袋中,在事实上已经脱离了银行的控制,因此,其行为已经构

辽宁事业单位微信:lnsydw

成盗窃既遂。

3.【答案】B。中公解析:因事实认识错误,不可能达到既遂的未遂称为不能犯的未遂。其中对于犯罪对象的认识错误所导致的未遂是对象不能犯的未遂。甲误认为乙是妇女而意图强奸,发现乙是男人后逃跑,符合对象不能犯的未遂的特征,属于强奸未遂,B选项正确。

4.【答案】B。中公解析:选项A属于为了抢劫制造条件的行为,构成犯罪预备;选项B只是犯意表示,不构成犯罪;选项C属于为了盗窃制造条件的行为,构成犯罪预备;选项D属于为了抢劫制造条件的行为,也构成犯罪预备。

浅析刑法的犯罪对象 篇7

摘 要 我国刑法理论中关于犯罪对象的相关理论存在着很多争议,主要原因在于混淆了犯罪行为的对象和犯罪客体的承担者,二者的涵义、功能、存在范围均有区别。重构犯罪对象理论,应明确犯罪对象是犯罪行为直接作用的对象,切断犯罪对象与犯罪客体的必然联系,在体系上将犯罪对象纳入犯罪的客观方面,发挥其定罪量刑的功能。

关键词 犯罪对象 犯罪客体的承担者 重构

犯罪对象在我国的刑法理论中是一个颇具争议的概念:关于犯罪对象的定义,理论界莫衷一是;关于犯罪对象的理论地位,在传统刑法理论中,犯罪对象是作为犯罪客体的客观表现而被放在犯罪客体之下进行研究的,而近年来,很多学者主张把犯罪对象归入犯罪的客观方面;关于犯罪对象的存在范围,也存在不同的观点。明确犯罪对象的含义、功能,解决上述争议,进而完善整个犯罪论体系,对指导司法实践有重要意义。

一、犯罪对象理论之争议

(一)关于犯罪对象的定义

犯罪对象,传统刑法理论定义为“犯罪行为直接作用的具体的物或者具体的人[1]”,这种定义下的犯罪对象有如下两个特点:(1)犯罪行为的直接作用性,(2)具体性。

另外一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将犯罪对象定义为“承担一定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并为犯罪行为所作用或影响的事物”,“它既可以表现为人体和物体,也可以表现为人的行为、状态等各种属性,既可以是物质的、有形的;也可以是精神的、无形的,只要某种事物承担着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并因对其作用或影响而使承担的社会关系受到破坏或威胁,该事物便可成为犯罪对象的内容[2]。”这种定义下的犯罪对象也有如下两个特点:(1)社会关系的承担者,(2)犯罪行为的直接作用或间接影响(3)具体或非具体都可。

由此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两种定义的区别:前者是在犯罪行为的语境下定义犯罪对象的,认为犯罪对象是犯罪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时所直接指向、作用的具体特定的人或物;后者是从犯罪客体出发定义犯罪对象的,认为犯罪对象是犯罪客体即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承担者,它被犯罪行为直接作用或间接影响,它不一定出现在犯罪行为实施的现场,不一定是具体特定的。

(二)关于犯罪对象的理论地位

对犯罪对象含义的不同认识导致了学者们对犯罪对象理论地位的不同定位。在我国四要件的犯罪构成理论中,犯罪对象是放在犯罪客体这一要件之下进行讨论的,国内大部分刑法教材也是将犯罪对象放在犯罪客体这一章内进行论述,因为传统观点认为犯罪对象与犯罪客体是现象与本质的关系,两者不可分离[3]。

但是,随着对我国犯罪构成理论本身的批判和反思,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将犯罪对象作为犯罪客观要件方面的内容[4]。其依据是犯罪对象说明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本来就是客观方面的,并且将犯罪对象放在客观中是作为一种构成要件要素来对待的,起到连接行为和结果的作用,而且在一些主张将犯罪客体排除出犯罪的构成要件的学者看来更是如此:把犯罪对象放在客体中研究是为了弥补客体之不足,而客体本就应当在犯罪概念中研究。

(三)关于犯罪对象的存在范围

关于犯罪对象的存在范围,对犯罪对象含义的不同认识也会有不同的结论。传统犯罪对象理论认为,并不是任何犯罪中都存在犯罪对象,有的犯罪,例如脱逃罪、偷越国(边)境罪等不存在犯罪对象。

而如果认为犯罪对象与犯罪客体是现象与本质的关系,现象与本质必然同时存在,犯罪行为要侵害作为犯罪客体的社会关系,必然要侵害作为社会关系承担者的犯罪对象,所有的犯罪都有犯罪客体,也都有犯罪对象。

二、矛盾产生的根源

要解决上述争议,我们首先要明确犯罪对象这一概念的含义。

不可否认,在绝大多数犯罪中,犯罪对象是具体的人或物,而且是被犯罪行为直接作用的。比如,故意杀人罪的犯罪对象是人,盗窃罪的犯罪对象是财物,走私罪的犯罪对象是走私的物品。这些具体的人或物都是犯罪行为直接作用的对象,这容易让人们给出犯罪对象的第一种定义,即“犯罪行为直接作用的具体的物或者具体的人”。

传统理论认为,犯罪客体是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而社会关系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社会关系中至少有“人”这一主体要素的存在,在某一具体的犯罪中,即使不存在犯罪行为直接作用的具体物,也会有作为其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的主体的具体人存在。这种具体的人按传统理论对犯罪对象的定义应属于犯罪对象,但传统理论又认为不是所有的犯罪都有犯罪对象,这是自相矛盾的[5]。

有的学者看到了传统理论的不足,认为犯罪对象除了犯罪行为直接作用的具体的人和具体的物外,还包括人的行为、状态等各种属性,被犯罪行为间接作用或影响的事物也是犯罪对象,比如脱逃罪的犯罪对象就是监管人员的监管活动,所有的犯罪都有犯罪对象,于是便有了关于犯罪对象的第二种定义。这种定义似乎解决了传统定义的矛盾,但其也存在着不合理之处,具体的人、物和他们的属性、状态是密不可分的,将人、物的属性作为犯罪对象而不是人、物,显然不合理,而且对象应当具有直接指向性,将行为间接作用和影响的事物称为对象也是不合理的。

产生上述矛盾的根源,在于混淆了犯罪行为的对象和犯罪客体的承担者。

犯罪行为的对象,即行为对象,在大陆法系国家刑法理论也被称为行为客体,是指危害行为所作用的法益的主体(人)或物质表现(物)[6]。在我国的传统刑法理论中,并没有行为对象这一概念,犯罪行为直接作用的对象也被认为是犯罪对象,行为对象和犯罪对象这两个概念在犯罪客观方面的含义和功能是同一的。

犯罪客体是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这种关系的载体即社会关系的承担者,包括人和物品。犯罪客体作为社会关系,必定有其承担者。

为了厘清行为对象与社会关系的承担者的关系,笔者将对二者在具体犯罪中的存在作简要分析,二者在具体犯罪中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

1.在大部分犯罪中,犯罪客体的承担者是也就是行为对象,比如盗窃罪,行为对象是财物,财产关系的承担者也是财物。

2.在有的犯罪中,行为对象和犯罪客体的承担者是分离的,比如伪造货币罪,伪造行为的对象是各种原材料(有人认为是假币,但笔者认为假币是犯罪所生之物,不是伪造行为直接作用的对象),而国家货币管理秩序的承担者却是真币。

3.在有的犯罪中,不存在行为对象,只存在犯罪客体的承担者,比如脱逃罪,由于脱逃行为是行为人自身的肢体活动,并没有直接指向和作用的对象,所以不存在行为对象。但脱逃罪所侵害的客体监管秩序肯定有其承担者,如高墙电网、监管人员等国家机器。

上述两种定义没有区分行为对象和犯罪客体的承担者,第一种定义认为犯罪对象是行为对象,同时也是犯罪客体的承担者,第二种定义认为犯罪对象是犯罪客体的承担者,包括了行为对象,还包括不是行为对象的社会关系的承担者,导致了理论上的矛盾。

三、犯罪对象理论之重构

为了解决上述矛盾,学者们对犯罪对象理论进行了重构,他们大多主张引入行为对象的概念,与犯罪对象进行区分。对于是否保留犯罪对象的概念的问题上,有的主张保留犯罪对象的概念,作为犯罪客体要件的内容[7],有的主张废除犯罪对象的概念,代之以社会关系的物质承担者,作为犯罪客体的下位概念[8]。笔者认为,无需引入行为对象的概念,而只需明确犯罪对象是犯罪行为直接作用的对象,即行为对象,同时切断犯罪对象与犯罪客体的必然联系,在体系上纳入犯罪的客观方面,与犯罪客体有必然联系的是犯罪客体的承担者,但也无需引入犯罪客体的承担者或社会关系的物质承担者这样的概念,因为它是属于政治经济学而非刑法学的范畴,在刑法理论中没有其功能和地位。

要合理的界定犯罪对象的含义与理论地位,我们必须明确其功能。在司法实践中,犯罪对象对于认定犯罪行为和犯罪结果是必不可少的,没有犯罪对象,我们便无法确定犯罪行为与犯罪结果,也就没法认定犯罪的客观方面,无法定罪。由此可见,犯罪对象的功能在于认定犯罪的客观方面。这里所谈的犯罪对象也就是行为对象。

而有学者所称的,作为犯罪客体承担者的犯罪对象,或者有的学者提出的社会关系的承担者这一概念,其作用在于,在现实中犯罪总是通过侵害它而侵害作为犯罪客体的社会关系的。而认定犯罪客体遭到侵害的依据,正是犯罪的客观方面,即有犯罪行为侵害了犯罪对象,造成了犯罪结果;或者犯罪行为虽然没有直接作用的对象(如脱逃罪),但仍造成了犯罪结果。

既然犯罪对象的功能在于认定犯罪的客观方面,我们宜坚持犯罪对象的传统定义,即“犯罪行为直接作用的具体的物或者具体的人”,同时,在犯罪对象与犯罪客体的关系上,与犯罪客体有现象与本质的必然联系的是犯罪客体的承担者,而非犯罪对象。在体系上,我们应把犯罪对象归入犯罪的客观方面。这一定义也决定了犯罪对象的存在范围,即有的犯罪是没有犯罪对象的,因为并不是所有的犯罪行为都有直接指向性。

这里的犯罪对象,也即行为对象。在概念的选用上,笔者认为沿用犯罪对象即可,不必引入行为对象。因为在语义上,犯罪对象本身就理解为犯罪行为的对象,司法实践中也一直这样理解和运用,选用犯罪对象这一概念并无不妥,没有必要用行为对象代替。

而对于犯罪客体的承担者,我们不能将其等同于犯罪对象,否则便与我们对犯罪对象的定义相冲突,犯罪对象并不都是犯罪客体的承担者,犯罪客体的承担者也并不都是犯罪对象。在政治经济学上,社会关系必然有其物质承担者,谈不上引入“社会关系的物质承担者”这一“概念”,而社会关系的物质承担者不仅对于定罪量刑没有任何意义,对于认识犯罪客体也没有意义。在有犯罪对象的犯罪中,我们可以通过犯罪的客观方面即犯罪行为、犯罪对象、犯罪结果来认定犯罪客体遭到了侵害,在没有犯罪对象的犯罪中,我们只需通过犯罪行为、犯罪结果就可以认定犯罪客体遭到了侵害,而无需借助于犯罪客体的承担者。例如脱逃罪,只要有被羁押的人脱逃的行为和脱逃的结果,我们就可以得出监管秩序被侵犯的结论,而无需先从脱逃行为得出监管秩序的物质承担者高墙电网、监管人员被侵犯了,再得出监管秩序被侵犯的结论,这是蕴含政治经济学知识的生活常识,无需单独拿出来分析。

参考文献:

[1]高铭暄.中国刑法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2]李洁.论犯罪对象.法律科学.1996(5).

[3]侯国云.犯罪对象新探.法学家.1997(6).

[4][5][8]常磊.犯罪对象概念的批判性考察.法制与社会发展.2009(4).

[6]张明楷.刑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上一篇:爱玩手机的妈妈 作文400字下一篇:小升初英语试卷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