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精选8篇)
分层教学是一种在班级授课形式下基于学生个体差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不同层次的内容,达到不同的的教学目标,取得不同成功的有差别的课堂教学模式。
“因材施教”想必是分层教学的出发点。大概在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就有集体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分层教学产生与班级授课制基础上是实现“因材施教”的一个重要途径和实践形式。
目前英语分层教学的依据主要是学生英语考试分数或结果,所谓英语分层教学,实际上是将同在一定分数段范围内的学生组合,构成一定人数的集体进行的教学。
西方历史上最杰出的教学法学者-----昆体良曾著有被誉为“整体文化教育领域中古代思想的百科全书”——《雄辩术原理》,其中反映了昆体良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因材施教。昆体良所理解的因材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用不同的方法教育个性不同的学生;
二、是发生发展各个人的特长。这两个方面前者是手段`出发点,后者是目的`结果。
1. 对学生进行分层
分层教学实际上就是以进步为前提, 以层次为基础, 以竞争为手段, 以辅导为重点, 以实现目标为核心的一种教育、教学方法, 它有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强调学生学有所得和个性发展.分层教学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不同程度上体会到学习成功的喜悦, 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最终达到学会、学好的目的, 从而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对学生进行分层是进行分层教学的第一步, 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因此从初一入学开始, 我就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对英语学习的信心、毅力、兴趣、智力水平及内在潜力, 把学生划分为A、B、C三个层次.
A层学生是指基础知识相对较好, 接受能力强, 潜力大的特长发展生.B层学生是指知识基础尚可, 但需查漏补缺, 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前提下, 提高成绩, 使之成为优秀生.C层学生是指基础相对较差, 在常用单词识记、习惯用语和语言形式的基本结构掌握方面都存在不足.我把这三种不同层次的学生编排成若干小组, 并设A层次的学生为组长, 每位组长分配B和C层次的学生各一到两名, 负责他们作业的监督和检查、课文的背诵、疑问的解答等.这三个层次不是一成不变的, 我对各层次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 让他们按照自己所在的不同层次去认真完成学习任务, 同时观察学生学习的进步和后退, 及时做好相应层次调整.这样分层设组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 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生的英语水平就会大踏步提高.
2. 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
长期以来, 多数教师习惯于运用传统的组织方法和手段教学, 制定统一的教学目标, 忽视了对学生个性差异的分析, 结果成绩好的学生因觉得简单、容易达到要求而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 成绩差的学生又因觉得有难度、达不到要求而产生自卑心理.所以我在授课之前按照学生分层, 在教同一内容时, 根据新课程标准, 对不同层次制定出不同目标:要求基础薄弱的C层学生落实单一知识点, 侧重记忆、重复和模仿, 使其掌握和巩固基础知识;对于基础好的A和B层的学生, 重视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 使其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 提高跨文化意识, 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3. 对课堂教学进行分层
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中心环节, 也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首先, 我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每节课都制定出A、B、C三个目标,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经过努力能达到的目标, 使学生充分把握学习主动权.如在教授牛津英语7b Unit1 grammer时, 围绕基数词和序数词的内容, 我采用了“同教材、同进度、异要求”的策略.我先将基数词变序数词的规律编成顺口溜:基变序, 有规律, 词尾加上th, 123, 特殊记, 8减t, 9减e, f来把ve替, 若是遇到整十数, 把y变成i eth, 若是遇到几十几, 只变个位就可以.然后分别制定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A、B层学生除正确说、写、用此口诀并能准确地进行基数词和序数词互换外, 还要做相应的练习加以巩固;C层学生只要将口诀背熟, 做好书上练习即可.
其次, 我在讲解课文时则遵循兼顾C层学生、提高A层学生、带动B层学生的原则.例如在讲述be going to结构时, 针对C层学生基础薄弱的情况, 只让他们归纳和对此“现在进行时”和“一般将来进”两种时态的异同, B层学生和A层学生则要归纳两种时态的时间状语并进行两种时态的转换练习.这样, C层生弄懂了新知识, B层和A层学生训练了运用英语的能力, 加深了印象, 巩固了语法知识, 可谓一举多得.
最后, 我认为教师提问在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英语教学中的提问和回答能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 营造英语课堂气氛, 提问学生的交际能力.在课堂中我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提问, 一个问题根据其难易程度分出A、B、C三个层次, 不同层次的问题问不同程度的同学, 使三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教学之中, 并通过自己的思考, 对我提出的问题作出较为正确的回答.
4. 作业与评价进行分层
为了增强学生学好英语的信心, 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 我确定了作业的层次化目标, 对各单元的单词、词组、课文以及练习进行了分解.单词A层学生对所有单词要“四会”;B层、C层学生只对不带“*”的单词一一过关.词组A层学生要知道全部词组的中文意思, 并会默写和掌握其用法;B层、C层学生要知道全部词组的中文意思, 默写老师划的重点词组, 并抄下重点词语的例句, 达到会运用这些词组.课文A层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 (口头或笔头) 复述;B层学生把课文重点句段背下来;C层学生只要求能读下来并掌握重点句.作业A层学生除了必须掌握课文内容、多做阅读和完型填空题、多做写作和阅读理解题, 同时要补充一定量的阅读材料和听力材料;B层学生必须掌握课文中主要语法和词汇;C层学生除应掌握课文中主要语法和词汇外, 还应多做记忆性的作业, 抄写课本中出现的词组、句型及语法的例句等, 加强记忆, 达到熟练程度.
为了增强学生学好英语的信心, 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特点,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我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C层学生采用表扬评价, 以鼓励为主, 寻找其闪光点, 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 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B层学生采用激励性评价, 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 促使他们积极向上;A层学生采用竞争性评价, 坚持高标准、严要求.
总而言之, 在英语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法, 既尊重个性、体现差异, 又激发活力、促进发展;既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某些心理障碍, 避免学习时“优等生主动、中等生被动、后进生不动”的局面, 又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欲望, 使“要我学”的学习观念转变为“我要学”, 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从而真正实现英语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 达到全面提高英语教学成绩的目的.
摘要:不可否认, 大多数学生学习困难并不在于智力差异, 而是学习速度不同, 掌握同样内容所需的时间不一.所以, 分层教学应运而生.分层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 因材施教, 全面提高学生语言知识和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式.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应根据学生各自心理特征、语言知识、接受能力, 确立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 控制教学进度, 变换授课方式, 设计分层练习, 实施科学评价, 促进每个学生在最合适自己的英语学习环境中求得最佳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英语,分层教学,基本策略
参考文献
[1]刘树仁.试论分层递进教学模式[J].课程·教材·教法, 2002 (7) .
[2]石鸥.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几点认识[J].教育研究》, 2005 (9)
[3]课程教材研究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 (新目标) [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3) .
分层教学以促进每个学生进步为目标,以层次划分为基础,以相互竞争为手段,是一种按难易程度来布置学习任务、制定学习目标的教学方法。它根据学生的基础层次来确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对象和教学过程,在目标分类的基础上让形成性目标发挥最大的作用。
分层教学的最大优势是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完成不同的目标后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分层教学是对集体授课的有益补充,按照层次对学生进行分组以后,将较有难度的教学任务进行分化处理,基础差的学生也能够尽最大努力去完成适合自己的学习任务,降低了教学起点后,他们不会因为难度过大而挫伤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而对于基础好、能力强的学生,接受的是较有挑战性的任务,让他们的潜能被最大化地发挥出来,避免出现“吃不饱”的现象。从整体上来看,层次教学重视了学生实际水平,重视了教学难度的控制,起到了保尖、促中、补差生的作用。
二、在农村初中英语课堂上实施分层教学的原因
(1)农村初中英语的现状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客观原因
首先,在教材方面。现在的英语教材内容丰富,贴近生活,但是贴近的是城市生活,与农村学生所处的生活脱节,没有经历过城市生活的学生对于subway、mall、park等城市中才有的设施通过电视广播去了解,不会有亲身经历的体会。新课改实施以来,教材在词汇、文章内容、交际用语等方面的难度均有所增加,而且提高了对听、说、读、写等方面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考查。新的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目标,让缺乏语言环境、英语学习起步较晚的农村学生难以承受。
其次,家庭和社会方面。现在随着农村流动人口的增加,优质生源严重流失,农村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由他人代管后,对孩子的学习不够重视,许多家长不懂外语,更认识不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从观念上影响了孩子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2)尊重学生个性,实施因材施教是分层教学的主观原因
每个学生都应有获得平等的发展机会,素质教育要求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英语教学中,由于学生在基础知识、能力发展、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无法保证人人都能使用一种模式、一种难度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就是要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层次教学是因材施教在班级教学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它迎合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适合不同人群的共同发展,有利于促进后进生的进步。
三、初中英语课堂实施分层教学的具体途径
(1)划分学生层次
农村初中学生都是毕业于本地的小学,小学英语师资水平差别很大,有的学校有专业英语教师,有的学校主要是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这样就造成部分学生升入初中以后,在英语单词的发音和语法的理解上存在较多问题,这样的学生如果不在教学上采取相应的措施,很有可能会成为以后英语班级教学中的牺牲品。对于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可以按照其考试分数、口语水平、综合能力等方面因素来分成三个层次:优等层、中间层和后进层。每层人数要视学生情况而定,基本上要保持中间层人数最多。根据教学经验,三个层次的学生按照2∶5∶3的比例来划分,对教学最有利。平时课堂教学,大部分情况下要面向中间层,对于后进层的学生,要做到课上多鼓励,课下多关心、多辅导。
(2)分层施教
分层教学要与小组活动相结合,小组活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体现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每个学习小组中要均匀地包含每个层次的学生,以便于小组学习活动的展开和在学习中互相帮助。在实施分层教学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目标和任务的完成上都要分层展开。教学内容的分层就是指在讲解课堂知识时,要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对每个单元模块进行处理时,整体上把教学内容分为基本语言知识和综合语言运用两部分,基本语言知识主要是面向后进层学生,综合语言运用面向的是中间层以上学生。作业的布置要严格划分层次,后进层学生的作业主要是打基础,形式上主要以直观的练习、记忆为主;中间层的学生要重点开展综合阅读能力的提高,兼顾基础;优等层的学生要在阅读和写作上同时发展,突出发展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例如对于听力材料,我设计了不同层次的学习任务:给优等层学生每人一张白纸,让他们写出听力材料的全部内容;给中间层学生一份听写材料的填空版,让他们边听边填空;给后进层学生一份完整的听力材料,但其中一些词汇或短语是以多项选择题的方式呈现。用正常的方式来听写该篇文章,先用正常的语速读一遍,然后以词块为单位听写,停顿是为了让学生完成任务。第二次播放听力材料时先以语块为单位读完文章后,再用正常语速通读全文,使学生各自检查自己的作业。
(3)建立校内、校外相结合的综合英语考试评价体系
根据考试成绩决定新生的分级,一些英语基础很差的学生,若不能进入初级英语的学习,可以为他们专门设立英语预备级,从小学英语开始学习。
【内容摘要】词汇是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要圆满完成“新课标”中提出的记忆和运用词汇的任务,决不是一件轻而易举,一蹴而就的事情。笔者在本文中对目前农村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词汇教学方法和指导学生记忆单词的具体方法上做了一些探讨和实践。
【关键词】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存在问题;策略。
“新课标”对初中学生英语词汇的记忆运用有具体明确的规定:“了解英语词汇包括单词、短语、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等形式;理解和领悟词语的基本含义以及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运用词汇描述事物行为和特征,说明概念等;学会使用1500~1600个单词和200~3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这些要求对老师和学生都规定了具体的目标。语言学家M.Mc Canhy(1990)指出:“不管一个人的语法学得多好,不管他的语音多么漂亮,但是如果他没有足够的词汇来表达他的感情或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想法,他就无法用这门语言和别人交流。”在构成语言三大要素中(语法、语音和词汇),词汇是最重要的,它是进行任何交流的基础。农村英语教学的现状不乐观,普遍存在两极分化,究其原因,真正不会的是单词,词汇记不住,听力、阅读、写作都会受到影响。从而对整个英语的学习失去了信心。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我认为教师应该重视词汇教学,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轻轻松松学词汇;同时,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目前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和记忆存在的问题
1、教材方面:“新目标”英语和人教版英语相比有很大差别。就词汇而言,“新目标”英语词汇量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七年级词汇有1100个左右,八年级有900个左右,九年级有740个左右。新教材没有突出音标教学,却对学生语音能力的要求很高,其起点是建立在小学阶段600~700词汇的基础之上。
2、学生方面:进入初中阶段的学生,英语基础不一,差别很大。以我校为例,尽管在小学阶段开设了英语,也因师资等原因,教学效果较差。学生在小学英语词汇掌握不够好,有的学生甚至不会写26个英语字母。
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许多不是生词的词也成了生词,这就意味着词汇教学的量无形中在加大,英语学习的困难可想而知。多数学生在记忆单词时只采取零星的、孤立的死记硬背,这种被动记忆很难让单词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这些词汇难免在记忆中模糊、淡化、甚至消失。这种事倍功半的记忆方法,还会挫伤学生学习词汇的积极性。
3、教法方面:词汇教法单调,激不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部分教师在词汇教学中,往往不能结合词汇出现的语境进行教学,而是按照词汇表集中教学,或把单词抄在黑板上,一遍又一遍的读。这就容易造成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负担过重。也不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二、英语词汇教学方法探讨
1、注意课堂教学的细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应了解影响学生学习词汇的各种心理因素,培养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词汇的积极性。教师要善于表现掌握大量的词汇所带来的阅读能力和听说能力,同时展示词汇缺乏所形成的反差,从而激发学生向往熟练地掌握词汇,驾驭语言,激发起其对词汇学习的兴趣。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他们才会积极地开动脑筋认真思考,并以最简捷、最有效的方法去获得最必要的知识,这就是求知欲。可以说,没有兴趣就没有求知欲。而求知欲的产生需要新奇的刺激,初一新生对新阶段的英语学习大都充满了向往,但对于全英文的授课方式又不适应,于是笔者先让学生适应简单的课堂用语,学生能够听懂简单的课堂用语后,再加长句子的长度,让学生在课堂环境中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的词汇在增加,反应速度也在加快,给了他们较为直接初步的成就感,使学生建立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求知欲。其次,教师要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学习语言、词汇的潜能,如果学生对自己的记忆能力是肯定的,那他就会把自己归为善于记忆的一类人,有了教师的适时、适当的点滴鼓励,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潜在力量,提高学生学习词汇的信心。
2、注重语音教学,音、形、义相结合
正如我们汉语学习先从声母、韵母入门学习一样,音标便是英语读音的基础。初一入学的新生,应重新进行音标的系统学习。有了良好的读音
基础,即使学生遇到不认识的单词,也能根据发音规则读出来。这就不可能出现初三学生学完一个单元连单词都不能正确发音的现象;也不会出现在“student”后面标注“丝丢登特”的笑话。在词汇教学中,把音、形、义结合起来,使学生能把听到一定的音与可能对应的形联系起来,又能把一定的形与可能对应的一定的音联系起来,通过反复练习在大脑中建立起一类一类词的音、形模式联系和音、义联系。如:cake、face、gate、date、bake、hate、lake、make;beach、peach、teach、reach。
3、利用实物、图片、体态语、多媒体课件 实物、图片、体态语、多媒体课件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可以使教学变得轻松,生动,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学水果词汇时,可以带一些水果到教室或发动学生带一些水果。教学介词in、on、under、beside、in front of、behind时可以把一个纸盒放在讲桌上,然后把一个乒乓球放在纸盒不同的位置。这就充分调动学生多种器官参与到学习词汇的过程中,学生学习词汇的速度快,记忆深。
4、利用语境教单词 吕叔湘说过,词语要放在上下文中才有生命,才容易记住,才知道用法。单词只有组成句子和话语之后,才能有效地交际。离开一定的语境,任何词汇也将变得毫无意义。因此,新的词汇一定要放在某个特定的语境中来学习,这样可使学生通过语境更为深刻地理解单词的用法及多种意义。如在教well这个单词时,可以借助于一些教具或动作,呈现以下句子:He likes doing sports,he looks well./ Jim writes as well as Bob./I have to collect water from the well.从语境中,学生能够猜出:①句中well意思是身体好,词性为形容词;②句中well意思是好,词性为副词;③句中well意思是井,词性为名词。将生词放在句子中教,学生不但掌握了所教单词,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5、利用英语释义法教单词 由于条件所限,学生学习英语时,英语的输入量在很大程度上只限于课堂。实践证明,只有大量的、足够的语言输入与积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能融会贯通,形成语言规则。用浅显的英语语言解释新的词汇,设置
情景来启发学生用英语思维。different: not the same;several: some ,a few but not many.把lonely这个词放在下面这个句子中:The old man lives alone ,and he feel lonely.这种教法通过听说向学生大脑输入了大量的语言材料,不但训练了学生听的能力,而且对旧词汇或是通过情景描绘,或是通过同义词、反义词的释义巩固复习,增加了学生的语感,也使得学生学习兴趣大增,提高了学生学习词汇的能力。
另外,编故事,猜谜语,做游戏等也是学生特别感兴趣的方法,学生乐于参与,增强记忆效率,把单词牢记心中,达到教学效果。
三、指导学生记忆策略,提高记忆效率
1、拼读记忆法。经常会发现有的同学在记单词时,低着头,闭着嘴,孤零零地记着那几个字母;还有的同学“t-o-m-o-r-r-o-w tomorrow 明天„”一口气数十遍地“背”单词。其结果,自己以为记住了单词,老师一听写,一运用就什么都不会了。所以,记单词一定要大声读,记住这个单词的读音,再根据拼读规则记单词。例如,通过学习nine, five, fine 等词,了解了元音字母i 在重读开音节中的读音是/ai/,那么,再看到side, ice, like时,自然就能读出/said/, /ais/, /laik/了。当你拼读一个单词的发音/naïf/时,你不是很自然地按照这一规则边读边写出knife一词吗?读音规则是根据一些单词读音总结出来的,如果脱离了单词,单纯死背规则是没有用的,一定要把单词的音与形结合起来。
2、构词法记单词。构词法有很多,英语正是通过不同的构词法创造出许多单词。有的单词加上前缀或后缀会变成一个新的单词。例如,luck→lucky→luckily→unluckily,invent→inventor→invention,listen→listener,只要记住了词根,再记准要加的前、后缀的意思,一个或几个新单词便记住了。有的是两个或更多的词合在一起组成一个新的合成词,这个合成词的意思可根据构成它的几个词的意思推想出来。例如,basket+ball→basketball;bed+room→bedroom;rain+coat→raincoat;house+work→housework.3、归类记忆法。在记忆过程中,把所学到的全部单词进行归纳、分类、整理,使其条理清晰,一目了然,然后再分别记忆。例如:把同音异
义词放在一起,集中记忆,加深印象。see-sea;hear-here;there-their;our-hour;write-right;whole-hole;by-buy.etc.把互为相反的词放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照,强化记忆。也可按题材分类。例如:把名词分为生活用品、动物、植物、水果、事物、家庭成员、职业、人体各部位、学习用品、学科、交通工具、地方场所、星期、月份、季节等;把动词分为系动词、助动词、情态动词和实义动词。etc.4、联想记忆法。即由一个单词马上想到与它相关的一类单词。这种方法要求学生发散思维,记忆量大。例如:由lesson联想到Chinese-English-math-physics-music-Chemistry-P.E.等。学习一个单词,联系的方面越多,我们对它的理解就越清楚,对它的印象也愈加深刻,这样就不容易忘记。
5、重复记忆法。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规律,人的遗忘从识记后便开始,先快后慢。因此,复习的时间间隔就应是先短后长。当天学到的单词在当天背熟之后,第二天、第四天、第七天、第十四天、第二十八天都应复习一次,这样才能把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
总之,词汇的教学方法和记忆方法很多,要过好英语词汇关,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只要学生勤写、勤练,多运用、多读、多听录音;教师在课内外创造一切条件,利用一切机会帮助学生做好词汇的复习巩固,持之以恒,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2]张献臣,新课程理念下英语词汇教学的问题与对策,中小学外语教学。2007(6)
[3]方芳,小学英语单词记忆方法的应用、问题与对策。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9(2)
农村初中起始年级英语教学,对学生初中三年乃至以后的英语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量事例证明,由于起始年级英语没学好,英语入门没过好,学生丧失了学好英语的信心,对今后的初、高中学习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对某些学生来说,因为英语成为弱科,而改变了人生轨迹。那么,如何针对农村现状,抓好初中起始年级的英语教学呢?
一、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兴趣是第一老师。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抓好起始年级英语教学的第一步。农村小学因条件不好,目前英语教学还不尽如人意,升入初中后,词汇量猛增,很容易使学生对英语失去兴趣。鉴于这种情况,教学中特别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可通过卡片、幻灯片、简笔画、情景对话、做游戏、唱简单的英文歌曲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特别是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创设各种情景,使学生感到学英语,用英语富有生活气息,其乐无穷。条件好的学校可通过多媒体,声、文、图、画并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其乐融融地课堂气氛中学习英语。
二、低起点,慢步子,高标准,严要求
因为农村小学英语的现状,初中七年级的英语教学起点不宜太高,进度不宜太快,要让学生容易接受,学点会点。否则,学生可能跟不上,丧失了学英语的兴趣和信心。无论是字母书写,还是单词发音,都要高标准,严要求,以一开始就培养学生认真学英语,规范学英语的习惯。如:四线三格,倾斜度。要让学生明白“不依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一点一滴,一笔一划都要严格要求。
三、抓好音标教学,使学生掌握好拼读规则
有的英语老师认为中、高考不考音标,就放松了音标教学,孰不知,学好音标,掌握好拼读规则,非常有利于学生对单词的记忆,好多学生所谓的记不住单词,一方面是缺少功夫,更重要的一方面是没有学好音标,不懂拼读规则。因此,七年级英语教师应拿出一定时间,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音标教学,使他们掌握基本的拼读规则。做好这一点,就好像“磨刀不误砍柴功”一样。大大降低了学英语的难度,提高了记单词,读短文的速度,使学生越学越爱学,越学越想学。
四、做好辅导,使学生养成天天读、背英语的习惯
目前,农村小学因师资等问题,各小学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加上学生的个体差异,所以七年级英语教学要做好辅导,不使每一个学生掉队。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得,读和背是学好英语的两大“法宝”。教师应把这一点讲清楚,保证他们每天有至少半小时的读、背英语的时间,教师可利用早读和下午课外活动时间,辅导学生读背英语,还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由小组长检查本组学生的读、背情况,教师抽查,使各组形成竞争。
随着对英语学习的进一步了解,笔者深感英语教学中口语教学的重要性。很多人从初中就开始学习英语,高中,大学一直从不同程度地学习英语。但是,他们中绝大多数都不能与英美国家的人进行英语交流,甚至一些英语过了四级、六级的英语专业人才在与讲英语的人交谈时也感到目瞪口呆、不知所措,就是能说也是断断续续、答非所问,不能做到口若悬河,所说英语让人有舒心的感觉。据有关资料报道讲英语的英美人,他们的日常词汇量只需要达800个左右就可以进行日常的口语交流,而我们大多数从事英语教育的教师,英语词汇量都在3000个以上,有的甚至有上万的词汇量。为什么我们不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呢?
英语既是一门外语,又是一种语言。它需要口头表达,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提高英语的综合能力。2009年12月,笔者有幸参加了在北京大学举办的面向西部地区的中小学英语教师全封闭英语口语培训(TIP)的活动,在近一个月的培训过程中,我找到了自己不能开口说英语的原因。
1、缺乏必要的语言环境,学习英语仅为了考试。
在北京大学的TIP培训期间,任何人没有讲汉语的权利,如果你不慎讲出了中文,破坏了大家的语言环境,将会受到严厉的惩罚。要做到English only,从早到晚所进行的一切活动都与英语为中心。刚开始的三天,我们如坐针毡、度日如年,为了日常的吃喝玩乐,与室友说了些似对非对的英语,但大部分时候都与失败而告终。我们处在一个单汉语语言的环境中学习英语,除了有限的几节英语课外很少有接触英语的机会,课堂上学习来的一点听说训练也难以在课外得到复习巩固。并且,在英语课上部分的农村英语教师也是用汉语教学的,既使用英语教学,他的语音、语调也不准确,不能应用自如地用英语进行教学。这样的语言环境严重影响了学生听说能力的发展。
2、学习语法太多、太死,教学中没有注意口语的训练。
后来,一起参加培训的学友分析,我们为什么不能说流畅的英语?因为当我们听到老外的话后要先译为汉语,再把我们要回答的话译为英语,然后才说出去。
我们的语言思维在大脑中转了一个弯,从而耽搁了与他人的对话。只有让我们的语言思维在脑中形成一条说英语的直线才能进行流畅的英语交流。不能死板地套用英语语法,只要把中心词、重点词让对方明白就行了。
3、教学中只重视笔试教学、听力教学,基本上忽视了口语训练。
要使我们的语言思维在说英语时不转那个弯,唯一的办法就是在平时的教学中让学生多有机会开口说英语。平时的教学是为了中考、高考有一个高分,英语课堂上基本没有给学生训练口语的机会,我们的英语课堂仅仅是让学生熟记知识点、熟记单词,训练一些做题技巧。甚至大部分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师在上英语课时也使用汉语,做到了全中文的“英语课堂”,学生唯一说英语的机会也给老师剥夺了。因此,在广阔的汉语世界里,他们有机会说英语吗?
我们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开口说英语,只有让初学者从学习初就训练口语,从易到难、从害羞到大胆、从别扭到流畅,这样才能使他们的大脑不用转弯,才能使他们找到说英语的感觉。
一、把口语训练放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多给学生说的机会。
在广阔的西部农村地区大部分学生只有上初中才开始学习英语,但英语早已进入他们的脑海,如VCD、ON\OFF、CCTV等,他们对英语并不陌生,甚至还感到好奇。作为英语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在课堂上教会他们常用的口语。
就这样,我把教材内容融入学生的生活,让他们乐意说英语,在增加知识的同时,也训练了口语。
二、把口语训练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有更多开口说的机会。
语言离不开生活,生活中也不能缺少语言。在口语教学中,我把教材上所学的内容,由浅入深的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在玩时、吃饭时和运动时都应用英语交流。
1、与老师和同学见面时必须用英语打招呼。
对于这项任务,学生在公共场合讲英语他们有些紧张,常会出现在晚上用Good morning,早上又用Good afternoon等,教师在纠正的同时还应该及时给他们鼓励。有时他们不会临时应变,只会套用书上的。如:A: What is your name? B: My name is Jim.他套用了课本上的内容,不会用自己的名字代替Jim。
2、布置学生的作业既有书面作业,也有口语训练。
为了激发学生创造说英语的机会,我布置的家庭作业是回家与会说英语的哥哥、姐姐或者其他人讲英语。如果找不到会说英语的人,你可以说给他们听。
3、在课堂上采用一些游戏活动训练学生开口说英语。
在教学My name is Gina这单元时,我采取了找朋友的训练口语。
通过对话既使学生认识了新同学,又提供了他们说英语的机会,并且使英语课堂也灵活了,课堂气氛活跃了。教师轻松,学生也快乐。
4、教师利用课间15分钟与学生用他们学过的口语进行交流,既巩固了知识,也锻炼了他们开口的能力。
随着学生知识的增加,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也扩宽了。问星期、日期、天气,问他们的家庭情况,问个人爱好,甚至可以与他们谈论私人问题。这样在娱乐、休息的谈笑间,他们在欢快中提高了自己的口语。
三、用迁移的方法教不会对话的学生,使他们在进步的同时也锻炼了别人。
对于初次开口说英语的学生,能开口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们会因为紧张、胆小而出现难以开口的现象。教师可以把这个问题转向另一个学生,让这个学生听。然后再与他对话。
四、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做到在任何场合都“目中无人”。
所谓的“目中无人” 是要学生无论在任何场合都大胆地说英语。对于农村学生,他们的见识面很小,有时当众讲汉语都害怕,何况是讲陌生的英语,我认为教师要多鼓励、多表扬,让他们在说错的时候也有一个好心情。这样,在全校内形成了说英语的热潮,给学生创造出广阔的英语天地。
总之,英语教学不仅要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了英语日常口语,了解了语言的文化含义,能使用本族人普遍接受的语言,更重要的是要促进了学生思辨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提高学生运用知识思考分析问题、提出见解的能力。
姓名:李光艳
工作单位:云南省罗平县阿岗第二中学
通讯地址:云南省罗平县阿岗第二中学
一、分层教学目标奠定有效教学基础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设计尤为重要。教师不仅要围绕新课改提出的“三维目标”进行设计,还必须突出目标分层,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达到教学目标,从而有所收获,增强英语学习信心。
例如:在学习牛津英语8B中的Unit 1 Past and present这一单元时,教师设计分层教学目标,奠定有效教学基础,为课堂准确“导航”。本单元主要以北京阳光镇为话题,论述了其发展变化。为此,教师设计的分层教学目标如下:
1.Knowledge aims:Learn the basic and important words and expressions,such as southern,turn,factory,pollute,take action,throw away etc;get to know the changes in Sunshine Town.
2.Ability aims:Can compare the past and present in Sunshine Town;can use proper words to describe the changes.
3.Emotional aims:Inspire students' passion for home.
以上教学目标的设计紧紧围绕单元主题,从知识目标到能力目标,最后上升到情感目标。C层级的学生(英语基础较弱的学生群体)要求达到知识目标,掌握本单元的基本词汇和重点表达,要求会读、了解意思、默写,并且感知北京阳光城的发展变化;B层级的学生(英语基础一般的学生群体)要求达到能力目标,学会对比分析北京阳光城的过去与现在,从而感知变化,并且能够运用恰当的词语描述变化;A层级的学生(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群体)要求达到情感目标,也就是在掌握知识和能力目标的基础上,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激发出来,从而带动起参与家乡的发展进程中。
二、分层教学任务促进各层学生发展
学会学习是新课改的要求。以往的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多以教为主,忽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教师必须要注重学生的学。此外,教师还必须正视学生之间英语水平、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设计分层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促进各层学生都有所发展。
例如:在学习牛津英语9A中的Unit 8 Detective stories这一单元时,教师以分层任务引导学生对照自己的层级进行主动学习,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结合本课所学习的知识,教师设计如下分层任务,引导学生理解阅读文章。
1.列出四名嫌疑犯的相关内容,包括姓名、工作、住址、上周六干什么、外貌、性格等。
2.学生俩俩合作,讨论你认为谁最有可能是凶手,并说出原因。要求:以对话形式演绎出来。
任务一主要是针对B和C层级的学生,学生需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填出四名嫌疑人的有关信息,并学会简单概括和分析。针对这个任务,教师引导学生以表格形式完成,以让人一目了然。任务二主要是针对A层级的学生,这一层级的学生不仅要准确把握四名嫌疑人的信息,还必须学会分析、 推测谁最有可能是嫌疑人,并且利用对话形式表现出来,对学生的整体英语能力要求较高。通过设计分层任务,引导学生学习,学生基本都能圆满完成,从而获得长足的进步。
三、分层课堂活动引导课堂全员参与
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活动必不可少,这主要是因为有效的活动能够强化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能够让学生将所学习的知识灵活运用。在设计英语课堂活动时,教师要注重将活动分层,照顾学生全体,以促进学生全员参与到活动中,感受趣味的同时英语能力得到发展与提高。
例如:在学习牛津英语7B中的Unit 4 Finding your way这一单元时,教师的分层课堂活动,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本单元所学习的重点内容是运用英语问路、指路等,因此,为了引导学生灵活地将所学习的句型到日常交际中,教师设计分层活动,引导学生对照层级完成(也鼓励学生向下一层级挑战,以突破自我)。
1.运用问路句型,简单设计对话。句型提供:Where is the library? How can I get to the hospital? Turn right/left等。这个对话活动主要是针对C和B层级的学生,学生只需要运用所学习的句型设计对话。C层级的学生可以设计四句对话,而B层级的可以拓宽思路,设计六句对话。
2.设计手绘地图,并标注上六个地点(任意发挥)。学生围绕手绘地图进行对话。等到抽查环节,教师任意选取学生手绘地图的两个点,要求学生即兴对话。这个活动主要是针对A层级的学生,学生不仅需要手绘地图,还需要应对教师的要求,灵活设计对话,要求较高。
通过融入对话活动中,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反应能力等都会得到提升,从而促进自我发展。
一、何为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是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学习水平的差异,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实施不同的教学过程。分层教学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对象、教学过程的研究,以目标分类为基础,以形成性评价为动力,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调学生学有所得和个性发展。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不同程度上体会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都能达到学会、学好的目的,使英语教学任务顺利高效地完成,从而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因此分层教学既是解决统一的教学要求与学生实际能力个体差异矛盾的教学策略,也是实施以全体学生发展为本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
二、分层教学的方法
1学生分层。这是进行分层教学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从初一入学后不久,我就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信心、毅力、兴趣、智力水平及内在潜力来划分学生层次。把学生划分为 A、B、C 三个层次。A 层次的学生基本功扎实,学习主动,对英语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接受能力强,并有超前的学习愿望。B 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有一定的进取心,可是接受能力稍微差,基础不扎实。但有一定的能力和潜力,需要老师扶一把,给以一定的督促和辅导。C 层次的学生学习不自觉、基础差,而且思维反映慢,在学习上有障碍,缺少家庭辅导条件,需要教师时刻关心和督促。然后把这三种不同层次的学生编排成若干小组,并设 A 层次的学生为组长,每位组长负责 B 和 C 层次的学生各一到两名,负责他们作业的监督和检查,课文的背诵,疑问的解答等。但这样的层次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发展情况随时调整。这样分层设组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2、 教学目标分层。教学目标具有导向和评价作用,是教学工作的起始点和终结点,它支配、调节和控制着整个教学过程。按教学大纲要求,将认知能力、情感水平、行为能力三者融为一体,从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全面提高素质诸方面考虑,确定与各层次学生学习实际水平相适应的分层教学目标。设置的分层目标不但要遵循"下要保底(达到各科课程标准基本要求)上不封顶(可超课程标准要求学习)"的原则,使目标层次与各类学生现有发展水平相匹配,并且教师的"给予"与学生的"选择"相统一,使各层次学生既能达到自定的低层次目标,又鼓励、激发、帮助他们向高层次目标迈进。C层次学生最低要达到课程标准基本要求;B层次学生要进行较复杂的辩析和应用;对A层次学生要求具有自学、探索、辨析、综合的能力。因此目标分层应低起点、多层次和有弹性。
为了增强学生学好英语的信心,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特点和教材的安排,我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了不同的学习目标:A层次学生在全部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应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学习习惯的养成,使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都得到较大提高。B层次学生重点以掌握教材内容为主,力争不存在缺、漏、忘、乱等现象,使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C层次学生以掌握基础知识为主,适当补充一些内容,教师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主,提高学习信心,激发潜能,有所提高和突破。 对各单元的单词、词组、课文以及练习进行了目标分解。分层次地给学生落实学习目标时,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落实学习目标时要体现学生的个体差异,以"A层学生吃得饱、C层学生吃得了"为宗旨;第二、无论对于哪一层次的学生,给他们设立的目标都应切合他们的实际,不能借口差异,降低要求,迁就低水平。第三、不可以要求学生只停留在识记,了解层面上,对C层学生要进行适时的必要的思维要求和训练。
3.教学过程分层。在课堂教学中,对A层学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重在指导学生自学;对B层学生和C层学生以"扶"为主,"扶"中有"放",重在带领学生学习。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靠船下篙",C层学生必须基本上达到大纲的要求,A层学生尽其所能拔尖提高。尽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全体学生非智力心理因素的积极作用。
课堂提问应注重层次性,及时点拨,充分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作用,让学生"不跳得不到,跳一跳抓得到",只要努力,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教学中要做到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提问。一个问题根据其难易程度分出A、B、C三个层次,不同层次的问题问不同程度的学生,例如针对A层学生设置示范性问答;针对B层学生设置激发性问答;针对C层学生设置模仿性问答。这样三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教学之中,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作出较为正确的回答。在回答中,不同层次的学生也都不同程度地得到锻炼,提高了所掌握知识的水平。 课堂和课后练习的设计要根据大纲要求,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尽量做到全体学生都有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如课后练习题都是要求全班学生掌握的,做这类题时A层学生和B层学生没困难,教师要求他们独立完成,C层学生(特别是后进生)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必须加强个别辅导,使他们通过努力也能完成。给学生布置不同层次的练习,根据学生练习速度参差不齐的现象,为最先做完且全部正确的学生布置高难度的题让学生练习。这样没有把全部学生框在一起,增大了思维量,拓宽了思路,调动了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但由于学生的个别差异,单靠集体指导还不够,教学中还要根据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有针对地进行个别指导。在学法指导上教师应根据教材重点、难点、特点和关键,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爱好、兴趣和特点,有步骤、有目的地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趣味性、挑战性又是学生力所能及的问题,调动起学生兴奋、好奇的情绪和急于解决问题的愿望。做到对于A层学生"指着走",这部分学生基础比较扎实,思维品质比较好,对他们大胆放手,以其自学为主,辅以点拨指导,注重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其解题的技能技巧;这样可以挖掘其学习潜力,培养其自学能力;对于B层学生"领着走",这部分学生学习基础能力较A层差一些,因此他们所不理解的问题,课堂上要做深入细致地讲解,使其充分领会,着重在掌握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上下功夫;对于C层学生"扶着走",这部分学生学习基础能力等方面较差,教师应放低起点与浅讲多练,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除在课堂上进行指导外课后还要进行辅导。
【浅谈农村初中英语分层教学】推荐阅读:
浅谈农村初中英语新课改教学现状及对策07-13
浅谈农村初中地理教学12-02
浅谈“农村初中数学教学方法”02-07
浅谈农村学校初中作文教学04-22
浅谈农村初中体育课的有效教学02-23
农村初中英语教学谈06-15
农村初中英语教学探究12-18
小议农村初中英语教学01-08
浅谈多媒体教学在农村初中化学中运用01-28
浅谈初中化学分层教学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