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桂梅名言

2024-07-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窦桂梅名言(精选8篇)

窦桂梅名言 篇1

2、相信命运,何为命,人字在上,小口在下,命就是天定的,你没权选择你的父母,你必须爱他们;你没法选择环境,你也必须爱之,不服命也不成,你得心平气和的,你得认命;何为运,走字底上一片云,那是朝霞,那是晚霞,那是流动的风采,那是飘动的彩旗,它时而还会是冰雹,是变化的,也是靠你自己走出来的,它全靠你的心!命在前,运在后,要想改变后天的运,你得延伸,你得拓展,你得努力,你得承受,你还得力所能及地改造它。(多么的好!又富有哲理)

3、要想把学力转为生产力,光议论是不行的,要关于琢磨,敢于实践。

4、摆正位置很重要,一旦摆错位置,有可能成为垃圾,也实现不了自己的梦。

5、不要嘲笑自己的文字,你就是你自己。要在交流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6、文字,记录人生的跑道,记录自己的脚印,我的文字不是最好的,但我也写写我自己,不在于文才如何,在于自己好好的用心在积累。那些文字,是你人生永远纪念的丰碑。

7、一个女人,留在丈夫心里是青春美丽的时候;留在孩子心里是母亲鬓白双眼的期待;留给下一代,是一个个方块字,那是用文字记录自己的人生!

8、善写的语文老师一定是讲课讲得好的老师!语文老师不写,不知其可怜;语文老师不读,不知其可怜。

9、你不要埋怨,你做的都是为别人,终有一天你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回报。

10、改良了今天,你就比昨天更出色,你就达到了跨越。改变自我,改变家人,改变学生,改变社会,改变一切,同样也改变了命运,这也是积善成德。

11、强调教师的专业发展,追求内化为执着。这样你的种子才会散发无限的潜能,才能生根发芽,才会开出属于你自己的果子。

12、什么是教育?陪伴孩子走过童年的过程。一个语文教师就是一个牧羊人,你得找草源丰富的地方引领孩子们去,你既要有钻进去的力量,也得有飞出来的底气。教孩子学习语文的过程,就是教孩子读书积累的过程。

13、男人没有温度,是立不起来的破麻袋;女人没有温度,是没有光泽的破花瓶。

窦桂梅名言 篇2

窦老师抓住文言志怪小说这一体裁的特点, 引领着听课者和学生一起踏上了一段美仑美奂的旅程。

一. 感受文言语言的朗读之美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为了让学生充分发现、感受文言之美, 窦老师带领学生三读文本:

一读, 读准文言文, 感受文言音韵之美。

二读, 读通文言文, 体会文言精练之美。在这一环节, 窦老师一反常规看注释由字而句, 逐句翻译的做法, 别出心裁地来了个有趣的对读游戏, 让人耳目一新。第一段, 师读译文, 生读文言, 一句一句来对读。第二段, 一人读译文, 一人读文言, 同桌对读。第三段, 指名读译文, 全班读文言。短短的文言文的意思, 却用这么长的译文来说明, 古今对照, 整体感受文言简练之美。为了更深入、更具体地感受文言这一特点, 窦老师特意抓住“诳”、“欲”, 出现多次的“之”, 让学生自己去思考, 去发现。根据学生自己的发现, 总结归纳出, 文言文中的一个字往往相当于一个词的意思, 而且有的多义, 多解, 多用。接着再出现“遂行”“乃去”“大善”理解, 学生发现两个字的, 就相当于今天的一句话。再引导发现省略的字, 体会文言文的简洁、简约。总之, 典型的语言现象发掘出来, 以便今后触类旁通, 同时对后面的深入人物的形象作铺垫。这样处理会使得学生产生一种醒悟心理——这些词读起来大意理解, 或者不太在意, 原来这里还暗藏着“玄机”——激起学习的兴奋点。在对一些重点字词理解的基础上, 窦老师来了一个过渡语“既然文言文有那么多的特点, 是考验我们同学的时候了, 请同学们拿起笔, 自己学习作批注, 文言文中哪些还需要提示, 标注在字词的旁边。为自己作个提醒, 也让别人分享。”同学们在相互交流的基础上就初步读通, 读懂了文言文。正如窦老师的过渡语所说:“谢谢同学们, 就这样理解它, 注释它, 小说的情节自然会跃然纸上。说说哪几段写宋定伯卖鬼。”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对文章情节的理解上, 妙不可言。

三读, 读好文言文, 感受文言意蕴之美。窦老师根据每段语句的不同特点, 引领学生分别读出第一段不同句逗的停顿节奏之美, 第二段中对话的语气之美, 第三段中动作的动态之美。一遍又一遍的朗读中, 学生充分体会到文言文有别于现代文的独特语言魅力。

二. 感悟人物形象的引领之美

本文情节曲折离奇, 又是通过对话与细节等多种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的。于是, 她引导学生关注宋定伯与鬼的对话、动作等细节。但文言的语言往往非常简练, 于是, 老师抓住文中的空白加以想像, 指导朗读。如这一教学片断:

师:人遇鬼诳之, 这叫——生齐答:急中生智。

文言文中没有告诉我们他们怎么对话, 这就给了我们想像的空间。

出示:

问之, 鬼 ( ) 言:“我是鬼。”

定伯诳之, ( ) 言:“我亦鬼。”

(创设阴森森的情境:月黑风高, 伸手不见五指。于是, 一下子遇见了鬼。鬼知道人怕鬼, 他得吓吓宋定伯)

吓唬:老师阴阴地问, 生也阴阴地答。

坚定:老师大声地问, 生也大声地答。

镇定:老师震惊地问, 生也镇定地答。

师:瞧瞧, 文言文中可没有写, 这所有的想像都在“言”中。俗语说“初生牛犊不怕虎”, 这里可以说, “初生定伯不怕鬼”, 于是就诳之。

师问:他们又会怎么走?

生:各怀鬼胎

生:各自向前走

还可能会…… (生答)

师:就这么一个简单的“遂行”, 就让我们产生了丰富的想象。有感情的朗读第一自然段, 指名两人分角色朗读, 大家读旁白。于是, 在这样想像之后, 学生读得摇头晃脑, 读得入情入境!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如研究宋定伯这一人物时, 她引领学生在对话提示语处添加词语法、揣摩人物心理法、拓展丰富情节法、换词品味法体会宋定伯此人勇敢、机智和高超的语言艺术。并穿插多种形式的读, 个别读、齐读、师生对读、生生对读等, 让学生充分体会语言的表达艺术, 引导学生发现语言内在的“美丽”。

三. 多元解读的深度之美

窦老师两课时的教学, 不但全方位地展示了文言文教学的方法、手段, 更让人震颤的是她对文章主题的多元解读。教学中窦老师让学生用“这是一个 ( ) 的宋定伯”“这是一个 ( ) 的鬼”的句式评价故事中的角色。对文本进行文化层面的解读和把握, 体会人物形象的不同特点。然而, 她并不满足于普通层面上“宋定伯智勇兼备”这一少年英雄形象的解读, 而是花开两枝, 引导学生跳出事件本身, 辩证地看待小说中这两个形象, 客观评价。这宋定伯胆大, 鬼都不怕, 倒是事实。但也不能对鬼的形象一概而论, 于是窦老师设计了这样教学环节——“走进鬼”。然后引导学生抓住鬼的言、行, 得出鬼说实话, 宋定伯说谎话;鬼在怀疑宋之时, 仍对宋礼貌有加;即使宋太重, 鬼仍坚守信用背着宋赶路;面对宋的心机深重的试探, 鬼毫无防范地诚实相告自身致命弱点;就是到了宋对其不利的危急时刻, 仍只是请求宋将它放下, 而非索命;变形时, 竟然选择了温顺善良、毫无威胁的羊。由此看出这是一个多么诚实善良而又可怜的“好”鬼。

课堂结尾, 为了挖掘这篇古文的现实意义, 老师适时点拨志怪小说的特点:志怪小说, 就是借助鬼, 写社会上的人和事。再次出示:这是一个 ( ) 的宋定伯, 这是一个 ( ) 的鬼。学生各抒己见, 展开激烈辩论。最后形成一致认识:我们要学会辨证地看宋定伯, 两千年前的人相信有鬼, 相信人定胜鬼, 站在宋定伯的角度, 战胜鬼怪是值得肯定的;而借善恶不分的鬼使人明白, 诚实和善良固然可爱, 但要有火眼金睛, 防止上当受骗。

窦桂梅老师利用教材, 又凌驾于教材。利用“评价人物”这一教学板块让学生更深地解读了教材, 挖掘出文本深层的东西, 以至于学生最后对宋定伯和鬼的评价中能说出自己的客观观点, 这都得益于窦老师巧妙的设计、艺术的引领、深度的剖析。

窦桂梅:燃烧的玫瑰 篇3

窦桂梅有点惊讶,说:“我是大山里出生的孩子。”

钱理群一拍大腿,“这就对了,你这是接地气儿了,要不然讲不了这么好。你身上散发出来的这种能量,就是最原生态的、最原始的东西!”

钱理群看得很准。1967年,窦桂梅出生在长白山脚下的小山村。数十年来乡音未改,脾气秉性如一。

直到现在,窦桂梅心里仍然残留着漂泊感。她经常说的是,“我一个外地人,很多方面只有多努力,才会不比别人差。”而此时,她来到北京已经十年了。

今年,窦桂梅整满四十五岁。在中国数十万校长里面,不年轻也不算老。但其跌宕起伏、生动精彩的人生,在体制内长成的校长中并不多见。

1991年,窦桂梅被发现不适合教数学。原因是:上课语言过于丰富,表情太夸张。

这大约是史无前例的一个理由,但确实没弄错。坐到对面,会发现窦桂梅极善讲故事,在此过程中,她面部表情丰富多样,手势不停变换。如果改用收音机播,可能会发现声调、语气和抑扬顿挫的节奏把握,都像极了评书家刘兰芳。

论艺术细胞,在那个提倡“一专多能”的时代,窦桂梅可谓“说拉弹唱样样在行”。学校的老师们也都知道这一点,无论平常怎么样,但到了舞台上,灯光一打,整个人立刻就变了。如果不是命运使然,也许“窦桂梅”三个字会成为某著名表演艺术家的名字。

让一个面部表情如此丰富的人去教数学,其“灾难”后果可想而知。尤其是在教完音乐课然后再走上数学讲台的情况下。

事实上,此时的窦桂梅已经在吉林省第一实验小学教务处呆了五年,教过音乐、数学、美术、体育、思想品德以及其他,被誉为“全能代课教师”。

从后来的调查看,其实每一科她都教得非常出色。但是越到后来,窦桂梅越觉得不对劲:“别人都在一个主旋律上,就我好像踩不到音律。你必须问自己,有清晰的定位没有?人生就像鸡蛋一样,从外面撞就洒了,但是从里面撞击,出来的就是小鸡。你自己必须要求成长。”

好消息是,窦桂梅从此开始教语文了。

她想,这一次再也不能变了。她准备用十年或更多的时间,把自己培养成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

从“替补”到“特级”

在教务处的五年,被窦桂梅看作是“蹲下去的时间”。她说:“就像刘翔跨栏,你想跑得快,必须先蹲下。积累的力量越多,你越跑得快。”

尽管如此,五年的时间在窦桂梅看来,也已经“蹲”得太久。在她年轻的心里,似乎一天没燃烧,日子就白过了。必须向前追,一直追,直到超过。

1991年放暑假的时候,她做了两件事。第一件,把小学六年所有的语文课本全部收集上来,数了数,总共309篇课文,都合到一起也不过是《战争与和平》的厚度。

她计算自己到退休的时间:用六年的时间教一遍小学,如果再减去之前“荒废”的五年,还剩二十四年,足够达到熟练了。“不就这点东西吗?”

第二件,她用心观察身边的特级教师,发现他们的成长经历中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上公开课。

那时候没有考核老师的具体标准,衡量一名教师的好坏方法很简单,就是你能否上公开课。

想要上公开课怎么办?练。

窦桂梅把所有能借到的课本、教辅、教案全部通读,在进行文本细读的过程中,一本本做备课笔记。然后对着镜子一遍一遍练、背,直到滚瓜烂熟。

这还不算完,每个星期都“麻烦”主任过来听课。听完了评,评完了她再改。

现在看来,当她决心把语文变成自己的终身事业时,周边的环境她就变得毫无影响力。她的“发小”崔老师说:“学校没有人比她更勤奋,比她更爱读书。”

曾经采访过她的一位记者说:“她由于想上公开课,就天天练习。她的孩子还小,她就抱着讲,讲到后来,她说了上一句,不到四岁的孩子已经能接下一句了。”

半年之后,窦桂梅讲了一堂公开课,那堂课不亚于一场精彩的电影。一个《王二小》居然讲得上上下下哭成一片,蔚为奇观。她由此一炮而红。再过了半年,窦桂梅成为年级组长。再然后,就是教学骨干、三八突击手、副校长……

几年间,窦桂梅的荣誉铺天盖地涌来,省市各级部门都在宣传她的模范事迹,她甚至被选为十六大代表。

1997年,窦桂梅成为吉林省最年轻的特级教师。如果从1991年算起,在语文教师这条战线上,她仅仅用了六年就达到了巅峰,而在此过程中,窦桂梅还忙里偷闲结婚生女,读了超过500万字的书,拿到了本科文凭,人生该做的事都做了,一个也没耽误。“只有用奇迹来形容。”

但奇迹背后是寂寞。一个人实现了梦想,剩下的就是联想。窦桂梅在教语文的过程中,突然有了疑惑:“语文是教出来的么?语文是讲出来的么?就这么十二本语文书,小学六年就应该学这点东西?没完没了地讲,有意义么?”

三个超越

教语文的初期,窦桂梅不守常规的性格就已经显现。她发觉,教材上的课程学生根本“吃不饱”。她仔细分析过当时需要教授的所有古诗词,发现以“四季”为背景最多,其中主要又是“伤春悲秋”,一共就那么多。这些对孩子们就够了么?当然不行。

那个年代最流行的杂志之一是《读者》,大家都爱看,窦桂梅也不例外。她把自己在上面看到的所有有用的文章都剪辑下来,整理编订。有钱的时候用钢板刻印给学生,没钱的时候她就自己读。后来形成了习惯,她那个班级,每天早晨孩子们要背诵成语、名言警句和古诗词,等到中午吃完饭,回来听窦老师讲故事。

窦桂梅的教学也不拘于教室,她领着孩子们做各种活动。关于这些,她说得很朴素,“语文不拘于教材,语文在于积累,积累就是积德”。关于标准,她说得更为简单:“教语文别说没用的。我当时要求孩子三个特质——一篇好文章,一副好口才,一副好字。‘三个一’成了我的检验目标。”

nlc202309010839

2000年,她完整带完的那个班级接近毕业。吉林省教育厅召开了《窦桂梅语文教改成果展示会》。这当然是要检验她的成果。那些年已经开始流行“素质教育”论,这不就是已经做了九年的典型么?

台下黑压压一片。一千多名家长、专家学者和领导每人手里一张单子,上面写满诗词名,窦桂梅和她的75个学生挂着胸牌坐在台上。就像点播歌曲一样,每当一个人随机念起一个号码,就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背诵他所提到的诗词,或者,自己作一首。

陶行知说:“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窦桂梅心中万分激动,“我太崇拜我的学生了。不过也累坏了,天天带着孩子们积累,也就仗着一副好身体”。

这场报告会产生了轰动,巨大的传播效应像电波一样扩散。整个片区的家长几乎把孩子能上窦桂梅的班作为了一种自豪的标准。

又过了一年,窦桂梅来到北京,走进人民大会堂。面对台下黑茫茫八千七百多人,开始讲授她的“三个超越”——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

在台上精神抖擞地讲完这一堂,带着大江南北的震惊,她又开始了漫长的全国报告会。这是中国体制所能赋予给优秀者的最大奖励,它意味着“你改变了中国”。

而对于窦桂梅来说,这成了她人生中不可多得的财富,“我觉得见识很重要。小时候见到几部车都激动,但在那么年轻的时候,我却两进人民大会堂,和袁隆平、王选站到一起,接受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之后又走遍大江南北,认识了多少人啊,这对人生不重要么?”

刻骨铭心的哭

2001年成为她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点。窦桂梅离开了吉林第一实验小学。

她在人民大会堂做报告的时候,新任清华附小的校长赵颖坐在下面对清华领导说了一句很坚决的话:一定要把窦桂梅请入学校。

大力培养她的老校长万般无奈,忍痛在大会上说:“对窦桂梅这样的人才,我们不舍得。但是,她能够进入清华那样一所优秀的学校,是我们的荣誉!如果我们学校还有窦桂梅这样的人才,我同样欢送!”

但初到京师的窦桂梅注定不会一帆风顺。清华附小的环境、教师素质和激烈竞争程度明显与吉林不同。

初到清华附小,窦桂梅就面临被“晾”在一边的境况。下面的教务人员也不找她,因为没有她这么一个人,学校也一直这么转。

那怎么办呢?窦桂梅就想着打入群众内部。“我听课总行吧。”于是,她就拿着听课本,事先和老师打好招呼,了解到他们要讲哪一课。头一晚,窦桂梅就开始备课。数学、语文、科学都备。备完以后,边听边评了80节课,老师们才发现窦桂梅有两下子。以后,每逢讲课,大家就开始找窦桂梅研究课了。九个月后,窦桂梅上任副校长。

有一次走在路上,想起这九个月的艰难时光,回想以前一直一帆风顺的教育生涯,不由觉得委屈,后来越来越压不住感情,心中的压抑终于爆发。一路走一路哭,后来干脆坐到马路边儿放声痛哭。等她稍微清醒一点,才发现周围聚了很多人,那些看热闹的议论纷纷,还有人关切的问:丢钱包了?吵架了?

遇到的艰难当然不止这些。因为她在语文教学上提出的“三超越”,使她成为语文教学里面的另类。1998年,钱理群等人提出的“语文教学大批判”在全国影响极大,而窦桂梅仿佛成为“急先锋”。里里外外批评她的人非常之多。

这甚至影响到了现实。所谓“三个超越”,换言之,即“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不受课堂的时空限制,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很显然,这是极具争议的理念。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很多保守的甚至某些地区的学校几乎不敢请她前去讲课。窦桂梅很长时间在很多地区被“冷封杀”。

2012年,窦桂梅在成为校长一年后,回忆起自己以前所受到的一切遭遇,突然有了理解,她包容了那一切。她说,要记住恩惠,洗去怨恨。自己被怀疑,被批判,只能说明修炼得还不够。没有这十年的考验,就没有今天的窦桂梅。

在她最后教过的那个班级中,有一位很出名的学生叫张一帆,有一次期末语文考试他没考好。第二天,窦桂梅意外地收到这个小学生送来的三首词:《西江月》、《生查子》和自己独创的词牌——《独笑傲》。这首词这样写到:

泪眼已过,朦胧,成绩难留心中。风光还是旧时同,恰似一场梦。

往事不堪回首,回首必见伤痛。荣辱成败瞬念空,仍笑明朝春风。

犹如为她今天所写。

磨砺的十年

在与窦桂梅访谈的这段时间中,多次提起她在清华附小的这十年,但相对于她以前跌宕起伏的人生,更像是“失踪的十年”。

这十年平静、平淡,看起来犹如一段波澜不惊的隐居生活。当然,明显的变化并非没有。比如她的床头书由《读者》换成了《南方人物周刊》,而日常摆在柜子里面的书多了人类学和哲学著作,她书房的书扩充到了近万册。

但窦桂梅显然不这么认为,“这十年,我发生了结构性变化。这毋庸置疑。”所谓结构性变化,当然是指她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精神体系,而这最直接体现在她专业——语文教学上的融会贯通。

有一次,她听一个老师讲《詹天佑》。选在教材中的这篇文章篇幅很短,概述下来,就是简单介绍詹天佑是京张铁路的设计者,但最终却要让孩子们认识到他伟大而纯洁的爱国主义精神。

窦桂梅一听课就觉得不行,如果这么讲起来,完全没意义。而在此之前,她刚刚看到媒体上“留美幼童”系列报道,报上刊录的正是当年詹天佑写给在美国读书时的“家长”——诺索布夫人的三封信。这三封信分别是詹天佑在修京张铁路前、中、后期的心情以及工作进程。窦桂梅非常惊喜:能不能把它剪辑下来,全部用在课堂上?

这一讲果然不一样。说到詹天佑有七个孩子需要养育,孩子们“哇喔”,又说到修铁路最长处1092米,全部靠人的双手去挖,孩子们“哇喔”,整堂课瞬间“落了地”。

课后窦桂梅推荐《詹天佑》这个电影。她说,“以前这个电影可能谁也不会看,但学完这个你肯定有好奇心想去看。”

nlc202309010839

这种教学方式的转变,正是窦桂梅对自己“三个超越”的超越。她将课堂的主体再推进了一步——交给学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具有强烈人文关怀的“主题教学”。它不但不再拘泥于教材,甚至不拘泥于课堂和教师,但把这一切都隐藏在学生人生成长的后面。

这样的课程很多,有多堂课在国内影响重大,比如《圆明园》,再如《珍珠鸟》、《丑小鸭》、《三打白骨精》等等。

十年之后,窦桂梅这样总结:“在附小是我成长最快、也是在全国影响最大的时期。以前做教师注重个人基本功的成分比较多,到附小后开始注重对教材文本的细读,最后发展到对学生的关注。”

“我认为教师必须退居二线,我的课堂以前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总站在高处把孩子向上拔。但现在鲜明的变化是站在孩子后面做推手、助手,实在不行再做舵手。小学阶段的孩子还要打基础,不能以应试为唯一目标,但也不能挂素质教育的旗子无所作为,要执两端取其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点。”

这短暂而漫长的十年,看起来窦桂梅又一次“蹲”了下去,而这一次比上次更长更久,但却没有以往的焦躁。随着她五湖四海的学习、交游和演讲,最终平静而完美地实现了自己内部素养立体式的“爆炸”。她把专业依附于哲学之上,构成了真正“向人回归”的教育思考。

这种理念也体现在她实施管理的核心要素上。她已经看见或经历了太多的教育管理模式与理论,当切身坐在主导者的位置上时,最终她相信的是:没有人格的魅力和专业学术的影响,对于现在的校长管理来说,所有的方式都可能显得单薄。因此:管理的焦点仍在“人心”。

这恰恰应了古希腊哲人的这句话:“人是万物的尺度”。但真正实现这些想法时,则是在2011年她成为校长之后了。

CBD的诱惑

2010年,窦桂梅感受到越来越沉重的厌倦感。她已经做了十几年的副校长,年龄也越来越大。她似乎一眼就看见了自己退休的模样。

也正在此时,窦桂梅收到一个邀请,请她担任一所新学校的校长。邀请者还坦诚地提到了给予窦桂梅的其他条件。那大约是没有人可以拒绝的条件。

窦桂梅怦然心动。如果应允,至少表面上可以引领一所新学校,并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改造。另一方面,即使失败了,在数十万所中小学中,那也不过是沧海一粟的失败罢了。

但就在她准备辞职交接之时,很快迎来了第二批人。这些人是清华大学的领导,尤其是当时直管附小而如今已经成为清华大学校长的陈吉宁。他们明确表态,不希望窦桂梅离开。因为按照惯例,清华附小也面临换届。如果窦桂梅离开,留给附小的同样是一个巨大的难题。由谁来接班?

对窦桂梅来说,这段时期无比煎熬。离开,还是不离开?两种声音不断在大脑中交战。她开始打电话询问自己的亲朋好友,“要是你,你该怎么办?”所有的朋友电话都被打了一遍。得到的反馈相当一致:不用考虑了,肯定做新学校的校长!

陈吉宁单独找她谈了三次。让一个忙碌的大学校长手里挤出这么长的时间用来留人,在清华历史上可能也相当少见。最后是以为长者的话触动了窦桂梅:“人不能忘本。别忘了你当初来到的是清华。附小十年来给了你今天的一切,现在需要你,你应该回报!”“轰”地一声击中了自己心中最柔软的部分,十年对附小的付出,这份感情如何能够轻易割舍?

2010年11月18日,窦桂梅最终成为清华附小校长。这份任命看似平常,但不能不正视的是,这是一个无法面对伟大者的时代。一旦窦桂梅接下这个职务,就意味着她将与这些人站到一起:校董闻一多、冯友兰,教师梁启超、陈寅恪、王国维、吴宓、梁思成、钱钟书、丁石孙,以及几十年走出去的无以计数的院士、科学家、政治家……那些时代的英雄将时刻盯住她的作为。她此后年月面对的必将是巨大的挑战和压力,那么信心何来?

在电影《国王的演讲》中,当时的英国王子约克郡公爵得知自己必须面对口吃却要担任国王的挑战时,巨大的压力让他向劝慰自己的语言治疗师罗格吼叫:“人民将会记住伟大的君主,你让一个失败的君主怎么去面对?”

罗格淡淡地说:“现在人民面对的是你了。”

无论清华附小是一个多么独特的学校,拥有多少伟大的人物,多少杰出的校友,多少高学历的家长,无论这背后代表的是怎样一种荣誉、压力和挑战,但现在窦桂梅必须出场了。

加固与重构

2012年7月,一个来自新疆的校长被清华附小的环境震惊了,在此之前,他曾经花费很大的心力布置自己的校园,但是到了这里,他突然觉得,“学校就应该这样”。

现在很难描述清华附小的整个建筑风格或体系,最好的表达似乎是航拍。

校园的栏杆和窗户全部采用“清华紫”,教师前面有孩子的照片墙,而在另一所院子里,则是各种书籍和资料。和大多数追求现代的城市学校不同,它的主体教学楼只有两层。

内中有山有水,有树木花草。操场被大树和雕塑隔离,兼具现代与中国传统的风格,又由于建设在清华大学的校园里面。秋日的阳光倾洒下来,有时安静,有时读书声高涨,这样的学校在北京这个都市里几乎独一无二。

让这位校长更为惊讶的是,如今校园的面貌不过刚刚存在了一年多。在此之前,清华附小并非如此。有教师拿如今已经设计成林荫道路的地方举例,“曾经有人这么形容它,就像《城南旧事》里面的那片空草地。它虽然可能也美,但总是有点荒凉”。

这次变化来自2011年的学校抗震加固,这本来是国家要求的学校修复项目,但窦桂梅把整个过程放大了——她趁此机会全面革新了附小建筑。

以下的故事完全可以全盘应用形容国家劳模的那些语言:

在2011年的假期几乎没有人休息。窦桂梅每天都在现场,她的手指甚至因为抠墙上的泥没有一片指甲是完整的。

与她坐在同一间办公室的耿老师有一天发现,窦桂梅进办公室总是把鞋脱掉,以前从来没有这个习惯。仔细看,两只脚全部肿胀,用手一按一个坑。

窦桂梅介绍 篇4

窦桂梅,语文特级教师,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出版《窦桂梅与主题教学》、《玫瑰与教育》等多部专著,主编《小学语文目标质量手册》。她提出的“三个超越”和“主题教学”理念,在语文界产生广泛影响。

(一)“三个超越”

1、学好教材,超越教材

在以往的语文学习中,大多的教师只守着一本教材教学生阅读、学习。诚然,教材在特定情景下有一定的权威,应当尊重。但是,教材不是法典。《新课标》教材选文建议中说:虽不是教材上的文章,只要“适合学生年龄特点,体现时代发展的需要,符合语文文质兼美的特点”都可以拿来作为教材。有了这种课程设置,就能站在教材之上,把教材看作一种可以改造的客体。我们完全可以立足教材,在此基础上,积极审视传统教材,多元的选择教材。

首先,扩大篇章的阅读量。像窦桂梅,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她会精选180篇文章,泛读84篇,精讲72篇,略读24篇。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低年级,推荐学生一些民间故事、童话故事,中高年级推荐一些儿童文学、杂文随笔、科幻漫画,合计100多册书记供学生选读。六年,可以带领学生积累300多首古今诗词。

其次,超越教材,不但应在量上扩展延伸,还应带领学生就教材的一些内容进行延伸、修改、重组、再创造,让教材成为学生积极发展的广阔策源地。例如,教材中一篇文章李大钊的女儿写的《十六年前的回忆》,小学二年级学过一篇课文《我的爸爸》,对这个文章略显单薄,所以给学生出了一个题目《感悟李大钊》,学生通过大量的查找资料,写出来《伟大的革命先行者》《爱情专一的李大钊》„„一个活生生的,多维立体的李大钊就出现在我们面前。学习超越教材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从书本中积累文化知识,间接获得情感体验、生活经验等人生涵养的过程。

2、立足课堂,超越课堂

《新课标》强调:语文课程应该根植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的活力。这就需要加强学校语文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对语文教育的正面影响,从而使学生在更广阔的语文天地中获得多方面的滋养。超越课堂,不光把语文从课堂延伸到学生的生活活动中,还要触及学生的心灵里。

窦桂梅会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时间活动,引导学生睁开好奇的眼睛面对世界,去直面精彩纷呈的生活场景,比如逛书店、看展览、看《焦点访谈》„„让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了解自己生活的神奇地球和多变世界,感受人世间的爱与恨,美与丑„„引导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活生生的社会现象和生活内容带入课堂。

3、尊重教师,超越教师

师道之尊,可以使学生仿之、效之,但绝不是不可超越。

首先,让学生超越教师,就是让每个学生找到自己是好孩子的感觉。有了这种感觉,学生才敢和你无拘无束地交流,平等真诚地对话,才会实现超越教师的真正行为。

其次,要学生超越教师,就是把思考、发现和批判的权力交给学生。就要给孩子一个喜新厌旧的头脑,而不是让学生接受自己的答案。

总之,超越教材、超越老师、超越课堂的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超越习惯,超越传统,超越自我体能的、知识的、智慧的极限,从而实现自我审美的过程,自我创造的过程。

(二)如何做好语文教学的“三个超越” 见

笔记本

二、主题教学

主题教学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围绕一定的主题,充分重视个体经验,通过与具有共同主题的多个文本的碰撞交融,在重过程的生成理解中,实现课程主题意义建构的一种开放性教学。这里的主题,既非思想主题,亦非知识主题,而是一种文化主题。它主张在实际教学中,将内容零散、形式单一但却有着共同主题的语文学习文本重新作一番统整。这样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使课堂教学的功能增强,容量变大。它不仅是组合教材的一种方式,更是实施教学、改革课堂的一把钥匙。

窦桂梅把主体教学的内涵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指文本负载的言语方式、知识信息以及能力附加等;第二个层面是指母语文化系统包括的民族精神、风骨情操等人文底蕴;第三个层面是指个体的精神、理想、人格的生长与形成。由这三个层面,衍生出主体教学要建立三对关系。

1、整合——建立第一对关系:人和自然、社会

整合的目的是要把原来破碎分解的知识体系以及人文内涵同正成一个“集成块”,个性与共性相融,从而形成立体的主题内容。学生阅读同一主题下或发散主题下的系列话题,多角度获取信息,并在同一主题的语境中,得到审美教育和情感熏陶。

近年来,我们进行的语文教学研究,用窦老师的话来讲就是“茶壶里翻波浪”,一味地停留在“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一篇单薄的课文”,课堂教学中师生的活动舞台太小太窄,就像荷叶上的青蛙,摇摇欲坠,一蹦就没戏。

因此,教师要以课本内容为基点进行延伸、修改、重组、再创造,把原本破碎分解的知识体系以及人文内涵整合成一个“集成块”,由个及类,由类及理,组成立体的主题。学生阅读同一主题下的系列话题,会在更大的空间中,多角度地获取信息,并在同一主题的语境中,得到审美教育和情感升华。

窦老师在以“亲人”为主题的课堂教学中,用同一作者魏巍的《再见了,亲人》、《我的老师》为主讲教材,通过结合现实生活,补充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料,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理解“亲人”的深广含义。教学时,她从会意字“亲”入手,想象“树木高高立,枝壮叶儿绿;父母和子女,就像叶连枝”,帮助学生领会亲人之间的血脉相连。然后,窦老师引导学生从抗洪抢险的战士、抗击“非典”的白衣天使以及“感动中国的年度人物”身上体会“血浓于水”的中华民族的“亲人”之爱。接下去,她又引导学生跨越国界、放眼全球,学习《再见了,亲人》,体会其中轰轰烈烈的爱,最后拓展到《我的老师》中的师生情谊。这样,窦老师把多篇文章、多种信息多角度地整合在一起,学生对“亲人”的内涵与外延的认识得以提升,“亲人”所体现的真挚情感一次次激荡学生的心灵。

2、积累——建立第二对关系:人和母语文化

我们的语文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得到发展,学会学习,并建立终生学习的愿望。让学生建立积累意识、学习积累方法并进行知识、能力、兴趣等的有效积累,对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发展是很重要的。因此,在小学阶段,教师一定要引领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地从书本中积累文化知识,间接获得情感体验、生活经验,丰富人生的内涵。小学阶段是个体开始体认人的社会意义和价值过程的重要阶段,仅仅依靠有限的教材是远远不够的。主题教学要让学生学会尊重地域文化和母语文化。教学内容应尽可能以母语和世界文学精品为主要内容,体现国家、民族的精神。只有这样,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语言才不只是学生交流情感和思想的工具,更是学生的心灵家园。

就拿引导学生积累古诗词来说,有些老师只单纯注重量的积累,让学生每两天背诵一首古诗,对于如何于较短时间内在积累方面达到更好的效果,尚没有形成一个让大家共同认可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成功做法。而窦老师独具匠心,利用“主题”引导学生积累古诗词,收到了较为明显的效果。

窦老师把古诗词按照四季、地域、风俗等分别组合成“山水”“离别”“节日”等主题引导学生积累,学生学习起来很轻松,而且学会了对比与区分。用窦老师的话来说:“那些经过一代又一代生命参与和历史证明了的诗词精品,被‘统整’之后,就如同空气一样从学生的口中进入大脑,流入血液,渗透到生命深处,让学生在诗品、诗意、诗情、诗格、诗韵汇成的大海中遨游,实现学习的快慰、成长的欢欣和人生的积极。”

3、自省——建立第三对关系:自我的确立

自省强调对于个体人格或个性的养成。努力让所有孩子拥有个性化的精神世界,是语文教学追求的重要目标。窦老师在谈到自己的基本立场时说:“不是在教学中造就学生的思想,而是学生个人的思想从课堂学习中汲取营养而成长,由种子到大树,到开出花结出属于自己的果实。”

二、窦桂梅作为语文老师的借鉴之处

(一)对教师职业的强烈愿望

1、从小想当老师

2、努力做好代课老师

(二)公开课是快速提高教学能力的好方法 笔记本

(三)随笔和记录课堂,进行反思

现在窦桂梅大大小小的本子铺开来,可以铺满一书桌。凭着不懈的记录与反思,以及对阅读的热爱,窦桂梅从一名代过音乐、数学、美术、思品课的“替补队员”,成长为小语界最知名的特级教师之一,写下了数百万字的专著,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教学主张。苏霍姆林斯基:

(四)文学素养的培养和文学经典的阅读

在窦桂梅看来,文学素养的获得、精彩课堂的生成没有他途,唯有广泛的阅读。为了讲好课文《秋天的怀念》,她几乎把作家史铁生的全部著作通读一遍;为了讲好课文《圆明园的毁灭》,她找来对这一历史事件有着不同评价的论著,深入钻研;为了讲好图画书,她更是收集了整整两大书柜的图画书,反复对比、琢磨。讲台上的她也因此总是充满自信、底气十足,总能展现文本背后的精彩,使自己的教学保持着很高的水准。就像一位业内人士所评价的,“她所着意带领孩子们走入的是一个美的世界。这个世界的美,美在丰富,丰富来自对不同人生的阅读”。

窦桂梅 《长征》课堂实录 篇5

师:同学们,今年是二千年。六十六年前,也是这个时候,九月二十六号,红军准备开始万里长征。在万里长征这个征途上,有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有许许多多无数的英雄甘洒热血。我们在以前讲过的课文里,一定学过很多有关长征的故事。有没有? 师:谁能说一说?

师:你说说讲的是什么内容?

师:还有一篇课文《倔强的小红军》。也讲的是一位小红军为了不拖累陈庚将军——生:也被饿死了。

师:牺牲在茫茫的草地上。那么,同学们刚才讲的都是课文用故事的记叙性写出来,今天我们要学篇课文,它是以诗歌的形式来写的。作者是谁? 师:我们把课题齐读一遍。

师:作为一个六年级的同学,我觉得很多的内容,包括这首诗的意思,不应该老师给你讲,要靠自己来学。

师:昨天老师印了资料发给同学们,要让你们调动自己的潜能来充分的自学。师:现在先检查课文读得怎么样。

师:有一个发音不准确,“磅纭保痢? 师:这个“磅礴”还没读好。我就当老师了,读。

师:读得真不错,还有一些内容,比如知识啦等等各方面的内容,自由汇报自学情况。

师:从此长征有了一个转折。(师挂挂图)

师:同学们,你们刚才讲了那么多有关毛泽东的内容。真要介绍毛泽东的事例,你讲一个月也讲不完。伟大的领袖毛泽东,活在我们亿万人民心中,包括我们的爸爸、妈妈对毛泽东在心目中的崇拜地位是至高无上的。那个时代,包括我们现在对毛泽东的认识很多很多,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就先介绍到这。

师:我发现刚才同学在介绍毛主席生平时,有一个特点就是注意围绕课文有关的问题介绍作者,这很好。今后我们一定要注意要围绕课文有关的介绍,继续汇报。生:这篇文章有两个生字是“逶迤”。“逶迤‟‟在这首诗中的意思是山连绵起伏的样子。

师:好,这个生字老师没有讲过,谁能就这两个生字再补充一下。

师:很好,同学们齐读一遍这两个字。

师:形容山是什么样。

师:非常好。现在你慢点讲,老师也听听学学。

师:停。帮你翻译一下,一句有几个字。

师:一共有——

师:56个字,七八五十六。

生:双句押韵,五六两句对仗。“律”是按一定格律来写的.也称律体诗。

师:非常好。他说的是要押韵,怎么押韵?1、2、4、6、8一般押韵,大家看看这首诗,在哪押韵?生:第一句的“难”.第二句的“闲”.第四句的“丸”,第六句的“寒”,第八句的“颜”。

师:七律一般靓是一、二.四:六句押韵,笫句也押韵,有时候可以不押韵,其中有一句可以不押韵,但是一般情况:也可以形容水,都用这个词。所以我们今后写作文不妨用一用。

师:注意写法,先里后外,写一下。

生:(写二字)

师:好,还有没有要汇报的?

师:也就是你通过自学,认识了这篇课文的一个多音宇,非常好。你再强调一下,让同学们印象深刻些。

师:停。这位同学,你是知道这首诗的体裁形式是什么?

师:你看这位领袖虚心的接受了别人的意见,一看重复了是应该换下,这个人是位教授,山西的一个教授,改得好。这个知识你是怎么获得的?

师:非常好,这是一种能力。同学们,就这首诗的背景、作者,以及这首诗的特点、体裁、格律,讲的都很好,有没有同学说我自学后,知道这首诗的大概意思?生:通过预习我知道了第一句诗的意思。就是说红军不怕长征的困难,不管是万水千山。“只等闲”说明他们什么困难也不怕。

师:有一个词,意思没有说出来。(出示小黑板)大家看,“等闲”是什么意思?生:平平常常。

师:那么“只等闲”,老师把“只”的意思写了下来,大家看看在这里应该是选择哪个?

师:就是这万水千山,长征的困难,在我们红军的眼里仅仅是件平平常常的事。同桌之间互相讲讲。

师:能不能讲一讲“五岭”指的是哪五岭? 师:说对了,到底是哪几岭? 师:非常好,是说这个岭怎么样? 师:用自己的话说是?

师:非常好。谁能到黑板上画一下,这五岭,怎么叫连绵起伏? 师:同学们,你们看,她画这个“岭”,是岭还是山?

师:这可不是“五岭逶迤”,这是陡峭林立。谁能来画一下,五岭连绵起伏,你是怎么理解的,把抽象的文字变成画面。

师:这是一座岭,不是五岭。(笑声)

师:这是摞起的,不是“连绵起伏”。(笑声)师:经过同学们的补充,有点意思了。大家看看我画的,我画的也不一定对,我又不是画家。(师画)“五岭”是说山—座连着一座,远远看去连在一起,起伏不平,连绵起伏。

师:看下句“乌蒙磅礴走泥丸”。刚才这位同学讲的时候,没有讲“磅礴”指的是什么? 师:哪座山?、师:在哪?

师:你知道这座山海拔多少吗?你知道吗?

师:我知道,可我不告诉你,谁预习后知道了? 师:是盘旋七十余里。我问你多高? 师:不准确。

师:对了。2000多米,乌蒙山高不高? 师:险不险?

师:前面的五岭连绵起伏,乌蒙山气势磅礴,应该怎么表示,想不想再试试? 师:像丘陵,还是山包。不过有点意思了。

师:有点意思了,我帮你补充一下,实际上就是说山高。(师画)雄伟不雄伟?

师:这一句同学们理解的差不多了,我们做个小练习。(出示练习题)你看,前半句把什么比作翻着细小浪花?

师:这五岭那么大,连绵起伏,在红军的眼里只不过是眼前翻着的什么? 师:第二句,把什么比作什么?

师:把乌蒙山比作脚下滚动着的小泥丸。天哪,2000多米高的山,在红军的眼里就感觉是脚下的一个什么? 师:继续汇报。

师:你说天很热,战士们喝了金沙江水,有这种可能,但是大家看“水拍云崖暖”给人感觉怎么样?

师:还有你说没费枪炮,挺好,能在诗歌里理解。后面说“大渡桥横铁索寒”,就她的发言你满意吗?

师:谁想来补充?

师:你能不能说说当时的情况,当时桥上就剩什么了? 师:多少根?

师:只剩13根铁索了。大家想想,当时桥下河水湍急,这13根铁索要攀沿过去难不难? 师:对。

师:大家读这两句。“金沙”和“大渡”——刚才那个同学说格律时,以分成两联。上面叫首联,这个叫颔联,劲联,尾联。大家看上面写“红……闲”,能不能把我们走过的千山,涉过的万水都写出来。只选了两个代表。千山的代表的是什么? 师:万水写的是什么?

师:我们感到五岭这么多,乌山这么陡,长征真难呀!可在红军人眼里变成了什么?

师:什么事情都没有完美的。你就有一点没讲,“三军”的意思,你说的古时候,左、中、右三军,那么这里的“三军”指什么?

师:对了,是海、陆、空三军吗?(笑声)

师:同学们,你们非常了不起,我觉得你们自学能力非常强。你看我一点也没讲,只是稍微的搀扶了一下,同学们就把这首请的作者,背景基础知识,诗的意思基本上了解了。你们真了不起,现在给一点时间,你就看刚才同学汇报没有,你认为哪里你薄弱,你没有复习到或者哪个地方的意思不准,还需要再查一查,你自己就抓紧时间补习一下。另外,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来。

师:这个问题在上课时那个同学已经说过了,可能还没有太深的理解。下课后同学、老师再帮你,好吗?

师:这个问题那个同学也讲了,不过我们课文还没学完,一会儿,进一步体会时,请再仔细琢磨。

师:是呀,为什么他们还喜欢呢?雪山多高?

师:我看的资料是3咖米,总之雪山是非常高,比乌蒙山更高,这里却用“更喜”,这个问题提的太好了,咱们一会儿帮她解决。

第二课时

师:同学们,上堂课,你们第一次实现了自我超越,很了不起,同时,你们也向窦老师提出了很多难题。窦老师在读书时也像你们那样,总问“为什么”。你比如说,老师在学这首诗时,“红……难”,我想这个“难”字指过山难过水难吗?不如把这个问题也加入你们的问题当中,来研究研究,好不好。

师:你们说我们单学这首诗,把诗里的宇、词、句子弄清楚了,就到此为止了,行不行? 师:应该怎么办?

师:对了,深入的理解,进一步体会课文也就是这首诗所要表达的感情呀!这是最重要的。我们读诗是为了什么,读它是为了感受它,提升我们自己。我们应该深入的来领会这首诗所要表达的内涵以及表达的丰富的感情。同学们,怎

么做,我们才能达到刚才上堂课和这堂课所要表达的两个不同的境界呢?你们说,刚才这首诗的内容都理解了,这还不够,要想往高层次走,领会课文内容,我们应该怎么办? 师:可以,对了。

师:可以反复去朗读,反复的去吟诵。还有没有? 师:要联系当时当地的情景,设身处地进入场景去体会、感受。把你的心放在课文中去体会,这样,一边想一边会出现电影画面。还可以获得真实的作者感受。很好。同学们,老师没告诉,你们就自己体会出了,我们再归纳一下:要深入地体会感情,体会文章的中心,我们可以把心放在情景中去设身处地的去联想。你就是当时红军中的一个人,与作者心相通,与文中人物相通;第二,我们还可以抓住重点的词去体会。第三种我们反复的去吟诵去朗读来感受文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现在怎么办,你就在下面小组合作或自己也可以读一读,找找资料,你看看有没有新的感受,一会儿找同学讲讲,好不好? 师:有感受吗?想要说话吗?

师:不要着急,再读这首诗,一会再说。

师:也就是说你着重体会了这个„„难‟‟字,就这个问题,还有谁有所理解。

师:停。党中央内部的难,说的挺好的,说中央内部的难怎么难? 师:排斥谁? 师:还有补充吗?

师:太好了。同学们这一个“难”就如同学们刚才讲的那样天上有蒋介石的飞机在轰炸,地上有蒋介石的步兵在围追堵截。我们的红军历经“千山万水”,再有党中央的分裂,真是难上加难。但是,同学们,红军的回答是什么?

师:红军的回答多么坚定,谁来试试读一下。

师:往下谈。

师:说得太好了,读一读,把这句话再读一遍。

师:多么乐观的红军队伍啊,诗中用了多么新颖的比喻,想象也非常的奇特,把红军的藐视困难具体的形象化。(指腾细浪)再读这一句。

师:刚才有个同学不明白“更喜”是什么意思?听了她的发言,你明白点没有? 师:哪不难呀19阳F常难呀!不是很轻

师:太好了。

师:全班再读一遍。

师:谁能讲讲巧渡金沙江的故事。

师:这个“暖”既指当时的自然环境,暖。谁来读读这句诗?

师:这个“寒”字,我们先观看电影放录像)一场恶战,终于以我们,我们回过头做一个练习:1

铁索桥上—————桥下——

——那场面真叫人——

师:桥下呢?

师:桥头的敌人怎么样? 师:红军怎么样? 师:场面怎么样?

师:同学们,这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激战,一场恶战。刚才看写像,已经看到了实际上铁索寒光闪,杀声震天响。当毛主席率领大部队走过泸定桥的时候,弥漫的硝烟还没有散去,铁索上还滴着战士们的鲜血。毛主席凝视着根根铁索,回忆着战士们夺桥时悲壮的场面,摘下军帽,向牺牲的战士低头默哀。此时的毛主席,心情多么沉重,强渡大渡河的胜利,万里长征的胜利,正是红军战士用一条条生命铺就的道路!你们再次吟诵这首诗时,你们的感受一定很深很深。

师:“大渡桥横铁索寒”现在让我们回忆起来,都有点心惊胆寒。这个寒是我们强渡大渡河时,气温那么冷,感觉到了吗?是我们看到了13根铁索的寒吗?

师:还有我们战士的鲜血流在那里,我们战士的生命随着湍急的河水流走了,但是红军战士没有白白的牺牲,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们,二万五千里长征人民会永远记住的,这些在大渡河上牺牲的这些战士们。我们再读这一句。

师:现在看整首诗,有一句还没有谈。“万水千山只等闲”。所有的困难,所有的山和水,在红军的眼里算得了什么呢?一个“不怕”一个“只等闲”.两个不同的角度,表现了红军那种藐视敌人,那种革命的乐观的、向上的态度,一个顶天立地的高大红军形象。这一句该怎么读? 师:下面的话已经作了充分的说明,通过刚才的感受和体会,我们确确实实感受到了,长征不愧是一首伟大的革命英雄主义、伟大的革命乐观主义的颂歌。你们一定能背下来。下面就带着你的感受,朗诵这首诗。

师:看得出,这节课同学们感受确实比上堂课深。同学们,你们很了不起,你们实现了自己的第二次超越,现在你再读一读这首诗,看看你还有没有新的感受,新的发现,新的见解,新的信息,看谁有第三次超越。

师:那个同学明白了?我还有一种感觉,更喜岷山千里雪”他不说“更喜千里大草地”。这雪呀,有一种意境,洁白高旷,代表一种象征,这里用“千里雪”不单单写因为马上到六盘山。这里还有一种意境,展示红军的辉煌前景,一望无垠,一片洁白,也象征我们的胜利勇往直前。

师:随着人生经历的成长,你一定会感悟的更深。

师:同学们,历时一年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有多少内容要写,可作者只用了八句,就非常概括、气势磅礴的将军队长征的经历浓缩于一首诗,具有非常高的艺术概括力。而且本诗主题非常鲜明,结构也非常严谨,“尽开颜”和“只等闲”“不怕”和“更喜”照应,运用了夸张比喻,非常传神,使人们通过这堂课的学习,自始至终心里洋溢着豪迈的情感,令人振奋的情怀。不过最后老师还要送给大家一首词,这是在红军登上了岷山之后,最后一座山,毛泽东写的。大家试着读。

清乎乐·六盘山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师:今天回去,就请同学们再次自学这首词,然后搜集信息,去体会这长征中最后一次过山时,毛泽东的心情。还是用我们这堂课学习的方法,你深入进行体会。现在全体起立,让我们再一次饱含深情地背诵这首诗,给在座的老师。久久的回味和更深的鼓舞。生: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窦桂梅给家长 篇6

——我在新京报2015年教之道思享会上的五个故事

窦桂梅

作为一个普通的老师,我曾经有16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虽然现在我当了校长,但是我并没有离开我热爱的讲台。更多的时候我还是活跃在课堂中,为了学校和我可爱的学生们在进行着不断的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我越来越发现教育的问题太多了,我的困惑也太多了。当然,对内来说,我的种种困惑也会在思变和蜕变的过程当中不断调整。但今天的主题是谈谈家校之间家长不该做什么以及学校建议家长们做什么,所以我想和在场的各位分享以下几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还是蛮有意思的。一位老师在听一节美术课的时候发现一个小男孩并没有在画画儿,而是在写作业。这位老师马上问他:“你怎么不画画呢?作业等到你回家再写不行吗?”这个六年级的学生说:“我回家2天,我妈妈给我报了3个班。一个是奥数,一个是作文,还有一个是单簧管。”老师又问:“那你不是还有半天时间吗?”大家猜猜他是怎么回答的?他说:“这得由我妈妈决定。”通过这个故事,我们知道了孩子们在周末到底做了什么事情,有没有他自己最想做的事情。而这样的周末结束后,我们再看看周一孩子们的状态?大部分孩子们是带着满脸的疲惫与倦怠开始他们新一周的校园生活的。难道这都是学校单方面给的压力吗?我想,这是值得我们所有人反思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到底该怎么办?到底该怎么安排孩子们的周末时光呢?

我要说的第二个故事与戏剧有关。这个故事就发生在清华附小。清华附小在主题教学方面一直在不断尝试将各种优势资源进行整合,由此也产生了很多优秀的“1+X”课程。其中,“1+X”课程的一个传统就是每年一次的戏剧展演,它要求全校每个班级都要参与进来,各班家长可按照个人意愿自行选择是否参与。有这样一位忙碌的爸爸,百忙之中好不容易来到了学校,可是排练进行到一半的时候他就提前退场了。究其原因是他的孩子演了一块一动不动甚至连一句台词都没有大石头。事后,他给班主任发了一个短信,短信的内容是凭什么让我的孩子扮演大石头?老师回复他说:“这是您孩子自己选择的。”听到这个答案,他突然间有一点缓和。但是仍然和班主任沟通:“虽然是自己选择的,但是难道我的孩子就只适合做一块连句台词都没有的大石头吗?难道不能做别的吗?老师您不能给他多点台词,不能扮演主角,能不能扮演配角?”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再三与其沟通。没想到孩子回家后听到了父母之间的对话。第二天上学的时候孩子将下面的这些话转述给老师,“儿子你怎么那么没出息,你怎么偏偏选择一个大石头?老师既然说自愿选择,你怎么不选点好的?你爸爸当年可是班长!一直是班级最优秀的!你一个男孩选一个大石头,还拿一个剪子剪纸,这将来还有什么大出息?”老师听完后心情非常复杂。难道选择一块安静的石头,在一旁默默地观察别人演出,分享别人的精彩不是一件值得称道的事情吗?难道剪纸就不可以是一个男孩的爱好吗?

第三个故事起源于一首诗。

诗是这样写到的:

每次,听到你下班回家的脚步,我的心就像好不容易完成了一幅拼图。

爸爸,我们这个家是一块拼图也不能少的。

第一次读这首诗的时候我特别感动,突然想起了我们班的一个孩子。这个孩子的爸爸总是不回家,于是我留了一个作业,要求每个孩子回家后都要朗读给爸爸妈妈听。而对于这个孩子,我特意要求他要给他爸爸朗读3遍,让爸爸写出听后感。可是作业布置下去已经一个礼拜了,这个爸爸没有一丝反应,两个礼拜还是没有任何反应。那个时候,身为班主任的我发短信跟他说:“孩子给您的作业,麻烦请您写点读后感,拜托了。”爸爸说:“我知道你要我写信是什么意思。可是你怎么不问问我儿子,看看我儿子现在的表现不就行了?”我说:“我明白了。您能这样就说明你读懂了那首诗,理解了我布置这项作业的目的与意义。”现在回想起这个故事,我还是能够深刻地感受到那时候的家长还是有这样的教育敏感度的。

可是当我今天成为了校长,我们的学生里又写出了类似的日记。三(2)班的一个学生这样在日记中写到:我的爸爸工作非常繁忙,经常半个月都看不到他的一个影子。好不容易他不用上班了,可是也总是三更半夜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妈妈安慰我说他在我的脸上亲了一下,但是我并没有感受到。终于等到我生日那天,他告诉我今天一定陪我过生日,我听后特别开心,想着终于可以和爸爸一起过一个生日了,我一定和他说说自己的心里话,告诉他我有多想他。可是过了没多久他就给妈妈发短信说今天他们要开讨论会,可能要晚回来一会儿。我就等啊等啊,可是爸爸还是没回来。后来我实在太困了,等着等着就睡着了。前两天的音乐课上,老师领我们唱《爸爸去哪儿》的主题曲。唱的时候我一直在想,虽然我爸爸不是明星,但是我特别想向电视台申请一下,让我爸爸也参加《爸爸去哪里》这个节目。这样,我的爸爸就可以不用工作,不受任何干扰地和我一起生活一段时间,让我享受和爸爸生活的幸福时光。这就是我要讲的第三个故事,希望我们大家一起想想,现在的家长真的不容易啊,他们都在忙什么呢?有什么事情比孩子的成长还重要呢?

我要讲的第四个故事和年轻教师有关。我们学校有一位比较年轻的一年级老师,她们班的孩子刚上学,家长们都相当谨慎,由此产生的各种问题需求特别多。也正是因为这样,这位年轻老师遇到了下面的情况。家长早上8点左右给老师打电话,提出一些特殊需要。比如说请老师照顾一下孩子上厕所的问题;亦或是和老师“讨价还价”——我的孩子在幼儿园写了那么多字,可是到咱们班就显得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是了呢?您能不能给他一个位置,让他当个小组长,给他一个锻炼的机会,能不能让他表现一下自己。不然的话,我的孩子好像到您这个班就一无是处了。这些还不是最让老师“头痛”的。这个老师还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一到期末,我们的老师就会接到家长对他的各种要求。其中一个要求就是要他把所有孩子的情况都跟各自的家长叙述一遍。因为老师白天不能打电话,所以她只能在晚上一一与各位家长沟通,每次一打起来就要打个一小时左右。粗略算下来,如果一个班40个学生的话,这位老师的工作量是多少呢?她至少要打四十小时的电话。所以在一次家长会上,这个班的副班主任说话了:“这个老师才23周岁,请各位家长想一想,你们23周岁的时候在做什么?现在的爸爸妈妈你们在做什么?这个老师就坐在教室里,从早到晚都要陪伴在孩子的身边。孩子走了以后要打扫一个小时的卫生。如果孩子拉肚子,这个独生女要给他擦屁股,发生在教室的所有事情都需要这样一个23周岁的年轻小姑娘去面对的。大家能不能给予班主任一些关怀与体谅?”这难道不是教育的困惑吗?难道教育仅仅是老师的责任吗?家长难道可以将所有的责任都转嫁到我们的老师身上吗?我认为这些都应该引起我们所有人的反思。

下面我要讲的最后一个故事也许有点极端,但是确实发生过。如今,北京的教育问题还有一个就是孩子们上学的时间太早了。故事中的老师就遇到了这样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每天早上是不来上学的,因为他要睡到自然醒。自然醒的概念是什么呢?家长给出的答案是八点半到九点半之间。可是学校的时间安排是早上八点正式上课。无奈之下,班主任只得和家长坐下来谈一谈。谁曾想,家长的态度也很明确:之前的晨诵不会参加,让孩子睡觉是家长的权利,但是如果孩子落课则是老师的错误。谈话并没有起到作用,这样的情况一直延续了一个学期。在这中间,这个小朋友还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件事情。在我们的趣味运动会上,上场以前家长拿着水瓶,让他喝口水再去。孩子因为怕耽误班里的比赛成绩,并不想这样做。在家长再三地要求下,孩子无助地哭了。因为他不知道该往前跑,还是听家长的话喝水。还出现过这样一个情况,按照学校的时间安排学生需要在学校吃午饭。这个时候,我们听到了一些声音。有的家长反复强调——我们的孩子不能吃辣的,一点点辣味都不能放。当班主任苦恼地把这个问题当成一个课题分析的时候,我选择直接与家长面对面沟通:“我们宝贝的孩子,万一将来当了成都的省长和副省长那咱们孩子怎么办?您说该不该让孩子去成都呢?”

以上就是我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五个教育小故事。也许,这五个故事不能全面地代表目前教育出现的问题,从教育学上讲可能也不一定对。但是至少可以反映出一些问题与困惑。大多数的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都知道要配合学校,或者说和学校一起来做。当然我也要说配合也不一定绝对的正确。那么,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家长到底该怎么办?是一味地推卸责任、放任不管还是盲目跟从?我相信,这些都是值得各位深思的。

我们说包办婚姻都没有了,那今天我再追问一句,现在有没有包办孩子成长的家长?有没有强势的家长?有没有替代的孩子成长的家长?有没有那么急切,最后急切急切变成了急躁的家长呢?所有的问题有没有对学校的干扰?有没有对今天对教育思考的绑架?我想,其实是有的。所以回到话题上来,我想说,我们这些家长到底应该做些什么?转变吧转变。这就是为什么今天的主题叫思变。我觉得观念的转变就像顾老说的,首先要把观念改变,变成理解,变成你和孩子一起成长,变成你跟着国家,跟着这个社会的脚步一起去转变,变成信任,更多地变成合作。也许这是更多家长在我认为最聪明的地方。

作为校长,我每天都会遇到上千万的家长们——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们。我一直在想,我们怎么做更好呢?我想的不一定深刻,因为我毕竟是小学老师的感觉,但是我想说几点,我们蜕着变着试着看行不行?第一点,我特别希望我们的家长并不是要配合学校,而是我们共同来营造或者共同去达成一种人成长的基本价值观。因为我是一名孩子的母亲,所以我深刻地了解健康对于孩子的重要性。于是,在我们清华附小我就特别要强调健康第一。清华附小牢牢地把最普通的“健康、阳光、乐学”六个大字大大地写在了全学校。首先要健康,所以清华附小的体育课每周五节,相当于每天一节。大课间50分钟,还要加上各种体育项目的自由选择。我们算下来,超过了国家规定的一小时零二十分钟。也就是说国家一小时,我们两个小时二十分钟。HIGH起来!体育的要求就是出汗、有趣,然后再谈安全和技能问题。第二,阳光。阳光就是心理和生理状态如何让你的家长、学生、老师们一起达成的共识。如果你一味的阴天,咱孩子长出的就是一地的苔藓。如果你一味的暴热,咱孩子就是一片盐碱地。如何去处理、去面对?第三,乐学。乐学不是你要完全地小学的会学,好奇有趣,充满一种期待,甚至是在这个过程中永远保持这样一种状态,这是我们追求的。看似很简单,做起来的确是需要学校一起去达成的认识。所以我在想,未来的社会我们不能完全地理性说我们的孩子就要考这样、那样的大学。别看我们是清华附小,但是我们从来没有把考上清华大学作为你的目标。清华附小的认识和理念就是既不应试唯一,也不以素质教育做掩护的无所作为。于是,我们如何去感受这个世界,进而把这种感受化作成一种能力,把每一天变得有趣,让每一天都有一种生长的感觉。也许这是我们的一种蜕变的追求吧。

第二,我特别地拜托我们的家长和学校不是甲乙方的关系,也不是敌我矛盾,我们的关系应该是去共同地完成一些任务。当然这里所说的任务并不是所有的学校任务。需要完成什么呢?我想我们可以一起来丰富学校的课程内容——把世界带进教室。清华附小“1+X”中的X就是可能性、个性、选择性,我们要做的就是穿越边界,寻找和选择每个家长,把所有的家长都当成附小必要的课程资源。所以在清华附小,我们的家长们必须要承担相应的课程内容。而且,类似课程的开设数量有五六十门之多。家长的参与让孩子们知道我的爸爸也是重要的课程,人人都可以是这样的课程。家长和学校一起来了解沟通的班级微信群,我和家长们的微信群,每天要做的就是现场直播,争取做到及时沟通与现场反馈。除此之外,我们会轮流听课,将学校和教室向家长敞开大门。很多专家到清华附小发现,为什么学生家长老在教室、操场上?因为我们希望在低年段强调母性的力量,我们特别建议妈妈来,让妈妈把温暖安全感带到教室,带来学习的过程。中高年段要求爸爸来,用父亲的力量让孩子感受到成长与坚定,所以家长就有了必须来学校的理由。通过这样的课程建构,我们才知道,原来学校里的事,家长们都有共同的参与的愿望与责任,我们一起来补充完成学校里的课程的菜单。

最后一点,我想说的是,我特别恳请我的家长们,教育不是学校一方的事,我们应该共同有公益的情怀。我自己深深地觉得,我们这个社会不仅需要学校给你什么,社会给你什么,而是你应该感受到并拥有一份责任和使命,让我们一起承担这样的情谊或者情怀。所以说在清华附小,我们要求成立校级家委会和班级家委会。家委会的责任之一是要轮班完成一次志愿岗。每天早晨和晚上的放学,我们的家长必须根据个人工作的情况轮流担当交通管理员的角色。第二件责任是家长们轮流图书馆做义工,服务每个孩子。第三,在班级里,要有故事妈妈,还要有中午和孩子一起吃午饭,一起研究营养餐,完成卫生料理等等一切的爸爸妈妈们。其实还有班级的义工,戏剧、社团、主题活动都是所有的家长们一起来经营和参与的。我们相信言传身教的力量,只有家长以身作则,我们的孩子才能更加懂得责任与担当的重要意义。

这时候,我们就深深地感觉到一个好的家长一定是积极建立与社会的联系的。因为这个社会未来就是一个大社会,那班级就是一个小的道德社区,学校就是一个中的道德社区。如何去建立呢?尤其是我们这些独生子女们,他们更需要去学会分担,学会选择这样一份责任。这也是我们清华附小所提倡的核心素养之一——责任担当。只有有了这样的使命感,家长们的付出与以身作则才有了彼此共同的方向与目标。于是我们的孩子从小就知道我是应该这样感恩的,我是应该这样付出的。更重要的是,付出是不需要回报的,这是必须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就是我们清华附小一直提倡的公益情怀。如果说公益情怀很大的话,其实背后还有更实惠的事情,清华附小一直坚信,陪伴才有感情,做才能得到。只有您亲自参与了,只有您亲自做了,您才知道,教育原来如此辛苦。日出而行日落而归的这些小学老师,尤其是要包班、每天要面对不同差异的家长们、孩子们的老师,我们才能真正心疼、理解他们。于是家长们就有了那种慈悲,就有了理解而后的参与,更有了那种大家相互配合走向共同愿景的希望。

所以说,朋友们,这就是我的三个建议。这三个建议不仅是我当下的思考,我们也是这样践行的。我们总觉得一个小学她是根的工程,花的事业。我们不需要批判,我们不是理论家,我们不是管理的上级部门,但是我们可以把这些批判建设性的意见拿过来。我们要去建设,我们要去播种,种上最好的种子,给她力所能及的阳光、雨露和水。于是你就坚定这个世界不是天天谩骂,不是天天否定。其实只要你坚信,相信岁月,相信会改变的时候,你依然可以改变。所以我还要说,不是天下一般黑的,还有一些学校他们不是牛学校,也不是大家想象的清华附小就是这样。不!还有那么多厨房的、食堂的,那些工人的师傅的孩子在附小。还有街道的,还有那么多合同制的在整个清华工作的孩子们那些三代和四代他们都在附小。只要我们彼此相信,只要我们彼此去知道,去配合着,去合作着,彼此去达成,还有不好的未来吗?

现场互动环节

王旭明:谢谢窦老师,多好的校长,多好的老师,怪不得北京从外地给挖过来。这么好的学校,我估计在座的各位都想让自己变小,都想进这个学校当然不可能,争取让我们孩子有可能。

提问:感谢新京报给我们这样的平台,跟懂教育,爱教育的专家有交流的机会。我的孩子4岁半离上小学还有2年的时间,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更多的陪伴他做什么,是多出去见世面旅游,还是陪他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在他陪伴的过程中,是做雪中送炭的事,不擅长的事,还是锦上添花的事,他擅长的事我们多陪他尝试。

窦桂梅:你有时间陪孩子去吗?

提问:我愿意。

窦桂梅:你相信4岁半的孩子可以看得那么全吗?你要相信4岁半的孩子,顺应他的天性,不要添加任何期望的内容就可以了。我认为雪中送炭是彼此的关系而后要做的,有点大,现在还谈不上。我想补充,雪中送炭不是教育的全部,重要的是送了炭之后让他想能得到什么。

提问:我和我的孩子同学的妈妈有交流。孩子有问题的时候,老师很热心给老师打电话,第一言辞比较激烈,数落孩子的不是,感觉很尴尬。我现在开会,老师电话来了,儿子签字的卷子没来,现在送来。我说我现在有事不能送,他的错他应该自己承担。家长理解学校也理解老师,同时老师和学生家长沟通的时候,您希望老师遵守的法则,或者老师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和家长进行沟通?

窦桂梅:女老师,包括我在内,年轻的时候和现在的时候心态是不一样的。也可能那个时候她遇到了生理期。有的时候我就在想,一个小孩儿其实挺难的,最担心两个期,一个是青春期,一个是更年期,也怕遇到生理期。有的时候男性永远不理解女性,遇到生理期的时候,很多时候是不能控制的,她的那种情绪可能背后有一些故事推波助澜,于是拿起电话就做了刚才您说的那些行为。这时候她是经常这样吗,还是偶尔这样?如果经常这样我就跟她谈谈为什么,她的行为看似负责任,但是缺乏教育学把握下一个老师的基准。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起去帮助这个老师疏导。我拜托您把这个事件当成一个现象透过来想想,适当的小办法我们可以私下聊。

王旭明:一个是过早考虑,还有一个是有点刁蛮。下面我们看一下微信朋友提的。他说平民学校的家长和清华附小的家长做的一样吗?咱们换一个角度,家长职务不同,一般的家长和知识分子的家长毕竟不同,这两类不同的家长应该是一样吗?不一样在什么地方?

窦桂梅名言 篇7

一、 《晏子使楚》 教学案例描述

课前, 窦桂梅老师让学生背古诗, 最后背到《墨梅》, 她以一块牌匾导课:“看你们, 坐得大大方方、规规矩矩, 说得更是字正腔圆。我呢, 也是这样精精神神、大大方方地站在同学们面前。这样吧, 彼此之间鼓励一下自己, 送给自己牌匾上的一句话。”出示“规圆矩方”, “矩”字的“巨”多加了一点。她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多加一点, 某学生回答是要强调对自己规矩多一点, 赞同后引入“晏子”, 解释“子”的含义, 并介绍其相关作品, 从而引入了课题。这就是第一部分:抓课题, 隐含主题。窦老师指导学生快速朗读课文, 让学生自评、他评, 给予正音。第二部分:依文字, 铺垫主题。窦老师让学生从三个故事中任选一个, 找出晏子的话并朗读, 看看其话语留给你什么印象。学生自由读, 而后发言。最后让学生总评晏子的语言, 学生回过头来读“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时语气很坚定。第三部分:品文学, 深化主题。窦老师话锋一转“不过, 请同学们再看看晏子的有些话难道都是事实吗?”课件打出了一外交官的话:“晏子在做语言游戏, 呈口舌之能谈不上真正意义的智慧!”教师让学生默读, 静静思考, 发表“赞成”“不赞成”“说不准”三种观点,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晏子说话前的动作“看了看”, 并与补充材料上 《胯下受辱》 中韩信的“看了看”作对比, 从而读出晏子的小个子大智慧。然后引导学生从另两个故事中找出晏子语言背后体现的智慧。 (板书“一个人”) 要获得尊重, 不仅要靠智慧, 而且更要有实力, 把句号改为叹号。第四部分:理文化, 解构主题。课件出示了一位历史学家的评价:“一个人的智慧不能代表国家的智慧, 晏子使楚与国家真正的尊严无关。”让学生小组讨论, 各抒己见。窦老师拿出 《狼和小羊》 故事与此作对比, 引导学生领悟出国家获得尊重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但楚王不敢不尊重的却是晏子这个人, 把黑板上的叹号改为了问号, 从师生互动中得出:要想实现国家的尊重, 每个人首先做一个有尊严的人。最后, 窦老师深情改唱 《三国演义》 的片尾曲结束本课教学, 边唱边擦黑板, 最后只留下“尊重”二字。

二、从建构主义学习论视角分析课例

建构主义学习论是认知学习理论的新发展, 其基本理论取向是:学习是积极主动的意义建构和社会互动的过程。教学不是把知识经验从外部装到学生的头脑中, 而是要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经验出发建构起新的经验。“情境”“会话”“协作”和“意义建构”是学习习惯的四大要素。下面就从建构主义学习论的知识观、学生观、学习观和教师观四方面来分析 《晏子使楚》 中窦桂梅老师对学生学习的指导。

(一) 知识观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 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 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 强调知识的主观性和生成性。教师不能用科学家、课本来压制学生, 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只能靠自己的建构来完成。窦桂梅老师的课就敢于打破权威、不断深化, 引导学生来建构自己的理解。她把外交官和历史学家的话呈现给学生, 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对学生来说, 外交家、历史学家都是“家”。“家”就代表权威, 学生的发言就是挑战权威。谁给学生这样的权利和自由?是窦老师, 是窦老师思维深处的“尊重”。与“家”们争论, 所获得的是自信![1]

(二) 学生观

建构主义认为, 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 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强调学生经验的丰富性。窦桂梅老师对学生观的把握, 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自己尊重学生, 并引导学生尊重他人

窦桂梅老师让学生读课文时, 某生把“拱了拱手”读成“拱拱手”, 她没有去批评学生的漏字现象, 而是用亲和的语气说:“我理解这位同学, 她在创造性阅读呢。请你再规范地读一次, 以后表演或复述时就可以尽情创造啦。”[2]体现了窦老师对学生人格的充分尊重。她还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周围的同学, 朗读课文时采用他评的方式引导学生注意倾听同学的朗读;学生发表观点时, 让学生注意倾听同学的意见与自己的有什么不同。这些都是在引导学生尊重他人, 对学生的学习和做人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2.尊重学生的创造性,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在 《晏子使楚》 一课中, 窦老师出示外交官的话让学生各抒己见:“每个人都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权利, 我尊重你们的意见。”窦老师解放了学生的思想, 做到了对学生的真正尊重。

(三) 学习观

建构主义认为, 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 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 强调“情境”“会话”“协作”和“意义建构”。

1.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开头牌匾的解读既营造了宽松、愉悦的课堂气氛, 又巧妙地组织了教学, 引出了课题。结尾教师深情改唱 《三国演义》 的片尾曲, 使课堂达到了高潮, 正所谓“课始激情情始生, 课中悟情情更浓, 课终喑情情未了”。窦老师还善于利用语言创造情境, 其教学语言极富有感染力。讲到晏子“笑了笑”时, 窦老师说:“晏子的笑是一笑解千愁, 谈笑间灰飞烟灭, 笑傲江湖!”窦老师不仅语言内容上极有特色, 而且语言形式上也具有幽默性。课堂中一名学生解释“子”是古代对有贡献的人的尊称, 她立即反问道:“假如我也是那个时代有贡献的人, 能否叫我‘窦子’?”大家一片大笑, 该生立即改正:“子是对有贡献的男子的尊称。”可见窦老师的语言艺术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2.引导学生“协作”与“对话”

学习就是学生与客观世界、与他人、与自己对话的过程。凭借两次的辩论与哲理性的思考, 教师在与学生的会话中, 引导学生去深化、去判断、去发现、去构思、去表达, 从而打破了思想的禁区, 使学生的思维得以活跃起来。

3.让学生自己进行“意义建构”

教学中“尊重”—“不尊重”—“不敢不尊重”—“不能不尊重”—“不得不尊重”—“不得不尊重晏子的才华”—“不得不尊重晏子能言善辩的口才”, 窦老师从尊重的正反维度、从双重否定的限制、从尊重内容的一步步具体化, 引导学生对尊重的认识一步步加深, 在自己头脑中进行了积极的“意义建构”。

(四) 教师观

建构主义认为, 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 而不是知识的提供者和灌输者。

1.创设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

窦桂梅老师开头的话语看似简单的交流, 仿佛在与学生轻松地聊天, 其实那充满深情的语言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心, 拉近了与学生的情感距离, 正所谓“入境始于亲”。

2.提供解决问题的社会性支持

窦桂梅老师有效地整合了多方面的课程资源, 提供了补充材料:补充 《胯下受辱》 故事, 目的是启迪学生更好地理解晏子与韩信“看了看”有什么不同;补充 《狼和小羊》 目的是帮助说明晏子背后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在支撑;还有通过古文、现代文的对照帮助学生理解积累语言。[3]

三、对语文学习指导的思考

经过从建构主义学习论的视角对窦桂梅老师 《晏子使楚》 一课的分析, 我对有关语文学习指导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和思考。

(一) 注重对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培养和指导

窦桂梅老师在教学中, 涉及“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摩肩接踵”三个成语时, 抓紧让学生把这三个成语写在课文相应的意思下面, 并且让学生一边工工整整地写一边记在心里。既有词语的积累, 又有方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举多得。吕叔湘先生说:“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 一种习惯。”教师注重学生平时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及学习方法的指导, 有时会比让学生学习知识更重要, 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会让学生一生受用。

(二) 引导学生学会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

在窦桂梅老师的课上, 学生在评价晏子口才时, 运用到了补充材料上的话:“一人之辨, 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 强于百万之师。”窦老师评价道:“你可真会运用语言, 在这里评价晏子, 就不仅是积累这句话了, 而是运用语言表达了你的观点。”语文的学习过程就是积累和运用语言的过程, 不仅让学生在课堂上运用语言, 而且更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平时的交际中, 语文的最主要功能之交际功能才能得以实现。[4]

(三) 学语文要重阅读

在清华大学附属小学2014 届小学生毕业典礼上, 窦桂梅校长告诫学生:要做一个永远读书的人!窦老师教学一向不受课本、不受课堂的局限, 重视大量阅读, 注重扩展延伸学习空间。补充材料虽然与课文取材不同, 但是都属于同一主题, 体现了她的主题教学理念。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时, 应充分整合各种教学资源, 扩展阅读量, 让学生成为一个热爱读书的人。

(四) 引导学生思维

课堂, 是思维给力的地方。在课堂教学中无论学生对课文进行怎样的解读, 他们思维的蓓蕾都会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美丽。教师的作用就是做一个促进者, 引导学生思考, 强化思维训练。这样既能锻炼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逻辑性, 又能对学生的人生态度、价值取向做正确的指导。

它山之石, 可以攻玉。窦桂梅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展现出的独特教学智慧值得每一位教师学习与借鉴。

参考文献

[1]刘须锦.课堂思维给力的地方——窦桂梅《晏子使楚》教学赏析[J].小学教学设计:语文, 2014 (1) .

[2]窦桂梅.听窦桂梅老师讲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3]刘须锦.课堂思维给力的地方——窦桂梅《晏子使楚》教学赏析[J].小学教学设计:语文, 2014 (1) .

窦桂梅名言 篇8

时事引读>>

2016年7月末,一篇署名为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致合唱团家长的一封信》悄然间在网上火了起来。信中提到,在带队孩子们参加国际比赛过程中,她发现一些孩子不懂礼貌、不会主动帮助别人、在文明礼貌和礼仪上缺乏教育,与在比赛中的优异表现形成了鲜明对照。在文章走红后,引发了不少老师和家长的共鸣。出身名校的这样一群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教育出了什么问题吗?由于该信赤裸裸地呈现了最真实的教育现状,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和家长的广泛关注。

素材聚焦 赛场外,文明礼仪缺失

窦校长在《致合唱团家长的一封信》中提到:

1.有些同学在文明礼貌和礼仪上缺少教育。出门就跑,不抬头看人,冲上公交车大声喧哗,不给年龄较小的弟弟妹妹们让座。在食堂吃饭,横着插队拿面包。看专业合唱演出,说话,晃悠座位,外国观众看不下去了,回头两次沟通,老师也教育,可置若罔闻。

2.没有节制,贪吃、贪玩严重。比如有的同学吃自助餐,拿很多,吃不了就扔在那里,餐厅人员直摇头。而且次次是这样,老师反复提醒,依然我行我素……

3.比较自私,不乐于帮助别人,生活中、学习中从来不主动帮助年纪小的、行李多的、身体不舒服的同学,有时候老师指定,还百般不愿意,最后到底也没帮。有几个高年级女生,跟公主似的,一说就给你脸色看。也许是青春期,表现出无所谓的样子……

(本文有删减,欲查看全文,请移步本刊微信公众号:zuowensucai,回复关键字“窦桂梅”即可)

【考场仿真试题】请以“责任”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范文片段示例】清華附小合唱团的孩子在赛场外的表现,让人忧心。孩子的教育不能仅靠学校,家庭和社会也要努力配合;对孩子的教育也不能仅重视学习成绩,也应注意品德修养的培养。只有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和谐教育,才能让孩子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人格健全的人。这才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

上一篇:退伍晚会主持词下一篇:北京理工大学学生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