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不平等起源的分析论文

2024-05-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人类不平等起源的分析论文(精选10篇)

人类不平等起源的分析论文 篇1

很多评论家在评价卢梭的不平等的起源时,分析的侧重点是他的自然状态是否正确,即自然状态这种假说能否科学合理地解释人类文明的起源,能否把人类产生和发展的所有东西都能说明清楚,反思自然状态能否解释人类文明的形成(即不平等的形成),就是反思自然状态的合理性。比如,普列汉诺夫认为自然状态说不能充分说明语言的产生[5]。我认为用这样的方法来评价卢梭是不合理的,应该用系统历史观来理解卢梭的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系统历史观把人类社会整个历史过程作为一个不断演化的非线形系统来看待。由于系统在演化的过程中会远离其初态,具有一种遗忘机制[6],所以从后来的系统状态是不能准确的推论过去的历史的状态的。在社会历史上,通过当代的史料来推测过去的历史只具有或然性,不具备必然性[7],因此,许多评论家认为卢梭的自然状态说不能完全解释人类的不平等起源,即不能完全解释人类历史形成进化的过程,用这种标准来要求卢梭是苛刻和不科学的,因为根据系统的现状是不能像牛顿力学那样回溯系统的过去的,系统的演化是一维的,它是由若干偶然的因素非线形作用的结果,企图概括历史的本质和规律必然要粗暴地抛弃真正对历史发展具有实际作用的大量的偶然的随机因素,将现实的历史过程线形化处理,然后通过不完全归纳得到一种类似周期性的东西作为历史发展的本质,不考虑历史能否真正按此规律重演。

系统的演化只服从系统本身的演化规律,系统在演化的过程中有两种趋势,一种是其组织结构和功能越来越强、从环境来看系统越来越强大,另一种情况与此相反,系统越来越衰减、甚至灭亡。我们把第一种类型称为正反馈放大系统,第二种类型成为负反馈的衰减系统。系统的功能的强化与衰减决定于

(1)系统元素的元功能的增强或减弱。

(2)系统结构的强化程度。实验已经证明,重复使用大量不那么可靠的元件可以建造出高度可靠的系统。

人类社会系统是一个不断放大的非线形系统,其在生物圈中的功能(能力)越来越强大。人类社会的强化,从其构成要素(个人)来看,当然比过去更有知识和水平,能力在某些方面越来越强,同时也伴随着某些方面的能力的下降,正如卢梭所说:“为什么好望角的霍屯督人能用肉眼发现海上的船只和荷兰人用望远镜看得一般远;为什么美洲的野蛮人象最好的猎狗一样,能够由足迹嗅得出西班牙人的行径;为什么所有这些野蛮人,不因裸体而感到痛苦,用辣椒来刺激他们的味觉,并且饮欧洲人的烈酒象喝水一样。”[8],所以人类的个体能力与过去相比变化不是太大,而主要的变化是人类社会的结构比原始社会或自然状态下的社会结构大不一样,在现代的社会关系结构中,人与人的的关系越来越复杂,结构越来越紧密,而且正是这种紧密的关系使得人类社会的生存能力越来越强,在生物圈中功能越来越大,从分工方面可以证明这一点。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每个人只能专于自己熟悉的专业和职业,他(她)越是专于自己的职业,与社会上其他人的关系就越紧密,越离不开他人的劳动成果,否则就不能生存;而从另一个方面看,每个人都专于自己的专业和职业,他(她)的专业和职业技能就越来越强,这样,各个行业的能手的合作就产生了现代社会的高效率和强大的生存能力。

有人认为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越来越冷漠的趋势,除了冷冰冰的商品金钱关系外,人与人之间越来越缺少温情,甚至邻里不相认。我认为现代社会这种缺少人情味的关系不是关系本身弱化的表现,而是关系的复杂性、必然性和客观性的反映,我们不能没有这些人或关系,正是这千千万万的人或关系,构成我们生活的部分。厌恶的是这些人或关系太多、太杂,在我们的意愿之外不请自到,让我们感到意外、尴尬和被支配感。)

社会关系的密切和社会结构的加强必然要求社会要素的个人要忠于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职责,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人就在社会结构和关系中被专业化、职业化而固定化,结构和关系的等级差异就使固定化的人的等级和差异出现,不平等现象产生。这种不平等随着文明的进步、社会关系和结构的复杂化程度提高而增强,于是,卢梭所谓人类越文明进步、社会越不平等的现象就出现了——这是社会功能(生存能力)增强要求社会结构和关系强化的必然结果。

在卢梭时代,系统科学没有出现,不可能用系统科学来解释文明的进步与不平等加剧的原因,现在看来就一目了然。在此之前,人们无法解释人类社会的演化问题,所以设想出自然状态,认为自然状态中的人没有我们今天社会里文明人的“需要、贪婪、压迫、欲望和骄傲”[9],而事实上,这种“自然状态”不是如卢梭所说是一个平等的状态,不是伏尔泰嘲笑卢梭的所谓“从没有人用过这么大的智慧企图把我们变成畜牲。读了你的书,真的令人渴慕用四只脚走路了。”即使真正存在这样的自然状态,也不是“人世的真正青春”,原始人也不可能“过着本性所许可的自由、健康、善良而幸福的生活,并且在他们之间继续享受着无拘无束自由交往的快乐。”[10],他们之间也还是有不平等的。

卢梭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中的自然状态是他后来的社会契约的基础,他说:“我设想,人类曾达到过这样一种境地,当时自然状态中不利于人类生存的种种障碍,在阻力上已超过了每个个人在那种状态中为了自存所能运用的力量。于是,那种原始状态便不能继续维持;并且人类如果不改变其生存方式,就会消灭。然而,人类既不能产生新的力量,而只能是结合并运用已有的力量;所以人类便没有别的办法可以自存,除非是集合起来形成一种力量的总和才能够克服这种阻力,由一个唯一的动力把它们发动起来,并使它们共同协作。……‘要寻找出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卫护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并且由于这一结合而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地自由。’这就是社会契约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11]但是由于卢梭不理解人类文明发展与不平等加剧的根源,所以他指出解决人类不平等的方法是订立契约,用社会契约论来论证国家和政府的产生,这在系统观看来是荒谬可笑的,人们也早就发现历史上没有记载说明人类为了解决彼此的矛盾而订立契约的历史事实,勒赛克尔说:““社会契约论”便是为求解决这种矛盾的一个动人的然而终归无效的努力。”[12]不平等的加剧是人类文明本身发展的必然结果,不需要所谓的契约论来解决这个问题,怎么解决这个不平等另文解释。

总之,用系统历史观看待卢梭的《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解释力,清楚易懂,是一个很好的视角。

注释:

[l][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M],李常山译,东林校,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149页。

[2][俄]普列汉诺夫:《让·雅克·卢梭和他的人类不平等起源的学说》,参见《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M],李常山译,东林校,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218页。

[3]同1,第118页

[4]同1,第120页。

[5]参见普列汉诺夫:《让·雅克·卢梭和他的人类不平等起源的学说》第四部分。

[6]苗东升著:《系统科学精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96页。

[7][英]卡·波普尔:《历史主义的贫困》,[M],何林、赵平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第129页第27节“有没有演化的规律规律与趋向”。

[8]同1,第82页。

[9]同1,第71页。

[10]同1,第120—121页。

[11][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第一卷第6章。

人类不平等起源的分析论文 篇2

一、苗族人类诞生神话演进的三个阶段

(一) 人类起源神话的第一阶段:“蝴蝶妈妈”的神话

1、流传在黔东南地区的两个版本:

(1) 燕宝搜集整理的《苗族古歌·砍枫香树》写道:“树枝变成布谷鸟, 树根变成黄鹂。树梢变成鹡宇鸟, 树叶变成燕子飞, 树疙瘩变成蝉儿鸣, 木片变成了鱼种, 枫树心心生妹留, 妹榜 (蝴蝶) 生从树心来, 还有一些树皮屑, 都变成臭虫了……还有一些长须根, 变成申勇英雄汉。”

(2) 马学良、今旦搜集整理的《苗族史诗·砍伐古枫》又是另一番情形, “砍倒了枫香树, 变成了千万物, 锯木、鱼子、蜂蜜、蝴蝶、飞蛾、猫头鹰、鹰鹞、继尾鸟, 等”蝴蝶妈妈生下的十二个蛋经孵了三年后, 孵出龙虎蛇等动物和人类的始祖姜央, “子是生氽哈, 丑时生姜央, 寅时生老虎, 卯时生雷公, 辰时生水龙, 巳时生长虫。”由这两则材料我们看出, 枫木心生蝴蝶妈妈, 然后再由蝴蝶妈妈的蛋生苗族的人类始祖姜央。

2、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安陲乡土段村流传着有一首苗族古歌《根忍纳》这样写道:

一株根忍纳, 被人砍成几节, 生出了蜜蜂、蝴蝶等根忍纳指的是梧桐树, 其中的两只蝶, 蜻蜓破蛋出跟蝴蝶妈妈的蛋生人类始祖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 人类诞生神话的第二阶段:“人母犬父”的神话

1、流传在湘西矮寨地区的两则材料:

(1) 翼落神话。梗概是:在远古神农时代, 神农想得到西方恩国的五谷种子, 就贴出告示, 如果谁取到恩国的五谷种子, 就把自己的七公主婚配给他, 后来一小伙子 (代勾) 和一五彩斑斓的大龙狗拥有特异功能, 十八天后到达恩国。由于谷种在谷仓里, 防守严密, 有十六层岗, 在晚上, 翼落五彩的皮毛闪烁出五色的光焰, 与恩国国王平时亲自巡仓的灯相似, 卫士们以为是国王来了齐低头打拱下跪, 于是翼落急中生智, 在粮食附近防火用的水缸里打湿身上, 再到五谷堆里打个滚, 满身沾满谷种, 嘴衔了一大口, 回到了东方。神农宣布将七公主 (加佳) 许配的时, 小伙子发现翼落不见了, 便喊了声“翼落”, 神农一听, 就说“女儿许配给翼落”。就这样龙狗的名字变成了小伙子的名字。小伙子带着加佳回到了南山, 生了六男六女, 演化成了苗族。

(2) 盘瓠神话。大意是:在颛顼时, 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太婆, 把自己耳朵上长了大肉瘤放在名叫“瓠”的碗里, 又用铜盘盖着。那个肉瘤在“瓠”里长大, 变成了人, 老太婆把他取名叫“盘瓠”, 盘瓠长得很快, 不过几天就长成一个彪形大汉。这时的颛顼在跟一个强敌打仗, 颛顼宣布:“谁能砍下吴将军的头, 就把七女儿嫁给他做妻子”。盘瓠前去挑战, 砍下了吴将军的脑壳。颛顼问他是何人, 盘瓠说“我叫盘瓠, 是用我的龙狗的血败了他的飞刀, 然后砍下这头的。”颛顼一时高兴起来, 又想说盘瓠好又想说那狗血灵, 于是把狗和盘瓠连在一块儿了, 说道:“你…真是…一条好狗”, 把盘瓠说成了狗, 封其为护国将军, 出征开拓疆土, 后来盘瓠带着妻子来武陵山, 生了十二对男女孩子, 逐渐形成一个民族。盘瓠便成了苗族的祖先。这两则材料中叙述的都是把人说成了狗, 跟七公主婚配的是实实在在的人, 而且是人在狗的帮助下才达到了目的。

2、《苗族通史》上传说的大意是“神犬翼落与神母 (公主) 婚配后生了六男六女, 儿女们长大后经常询问父亲是谁。

一日神母 (公主) 不在家中, 兄妹们到处打听自己的父亲, 水牛告诉兄妹说他们的父亲就是守门的那条狗。兄妹们羞怒之下, 把神犬翼落杀了, 神母归来后惊问其故, 气得要杀掉儿女以祭神犬。神农求情, 杀了多嘴的水牛来敬祭犬父翼落, 杀牛时请大舅、二舅、三舅把牛捆在柱上, 用梭镖一镖一镖的把牛刺死, 尔后敬祭。”在《苗族通史》的记载中, 我们看到的是人狗婚配, 而且这时的人觉得狗作为自己的父亲形象, 有碍雅观。兄妹羞怒之下将狗杀掉可见其端倪。

(三) 人类诞生神话的第三阶段:“兄妹成婚”的神话

贵州苗族地区流行的“兄妹成婚”神话;《苗族史诗》中大意是这样的:发洪水, 天下只剩下兄妹二人, 姜央老了还是没找到伴侣, 只得娶妹妹为妻, 可妹妹不答应。后来经过了一系列的考验和巧合使得妹妹答应与哥哥成婚。兄妹俩婚后生下个肉坨坨。姜央一气之下, 将其剁成肉片后撒遍九座山。肉片马上变成千万百姓。

二、苗族人类起源神话的原因分析

(一) 从人们生育观念的变化来看苗族人类起源神话的演变

1、从苗族的“蝴蝶妈妈”神话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生物共同体认识。枫树化生出来的物质很多, 比如:第1则材料中枫树化生为布谷鸟、黄鹂、蝴蝶、鱼等。在第2则材料中枫树所变化的是继尾鸟、蜂蜜、蝴蝶等。两者相比, 较枫树所幻化之物共同点只有蝴蝶和鱼, 从前面的枫树、桐树化生, 所幻化之物都与幻化物本身没有太大关系, 而是生成了本身以外的物种, 由此我们知道苗族的生育观念是模糊的, 是一种生物共同体认识。因而将人类始祖“蝴蝶妈妈”的诞生归源于树木所生就不难理解。《枫木歌》表现了早期人类追溯万物由来的一种朴素见解, 也折射着人类童年时期现实生活的影子。枫树生蝴蝶妈妈, 蝴蝶妈妈生人类及一切动物, 生动形象地反映了苗族对枫树—蝴蝶的求同、认亲与崇拜心理之由来。

在苗族的“蝴蝶妈妈”神话中我们看到了化生母题与卵生母题在同一神话中的融汇。理查德·利基在《人类的起源》中认为:“神话的一个共同主题是让非人的动物甚至是自然物和自然力 (如山和河) 也具有似人的动机和情感。这种拟人化的倾向自然来自出现意识的背景。意识是一个人在自己的情感中进行模仿来了解他人行为的社会工具, 把这些同样的动机转嫁到世界上非人的但是无论如何是重要的事物是简单而自然的延伸。”如果认同这一观点, 我们可说人类和大自然起源于蝴蝶妈妈的意识要比前面的树生万物出现得晚。因为蝴蝶妈妈的蛋是由其与“泡沫”“游方”而生下来的, 是两种物质结合的产物, 蝴蝶妈妈与泡沫游方属于感生神话的范畴, 类似的感生神话在我国上古文献中有过许多记载, 如《史记·殷本纪》说简狄吞玄鸟卵而生契;《史记·周本纪》说姜塬践巨人迹而生稷;《史记·秦本纪》说女修吞玄鸟卵而生大业。这些有母无父的感生神话发生在母系氏族社会, 人类的生育观念已出现了一个关键性的转变, 不同于前面的化生型, 开始在人类本身以外寻求生育子女的原因。

2、《苗族古歌》和《苗族史诗》中没有关于盘瓠神话的记载。“在属于同一个部落图腾下的所有男人和妇人都深信自己系源于相同的祖先, 并且具有相同的血缘, 他们之间由于一种共同的义务和对图腾的共同信仰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因此, 图腾不仅是一种宗教信仰, 同时也是一种社会结构, 从宗教信仰来看, 人们对图腾具有一种出乎自然的崇敬和保护关系, 从社会观点来看, 它不仅表示出同部落内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 同时也划分出了与其他部族间的应有的关系。仅从苗族被称为“盘瓠蛮”、“盘瓠种”这一事实来看, 显然它是经历过以犬图腾为社会结构基础的历史阶段, 从苗族的氏族图腾构成中, 也可以寻找到犬图腾, 另外, 苗族的嫁娶仪式演说的“召娶词”内容讲的就是盘瓠神话, 关于狗为先祖的神话, 说明盘瓠崇拜对苗族的婚姻影响之深。《苗族古歌》关于人类起源神话的叙述的最后是以兄妹成婚来完成了芸芸众生的产生, 在其古歌的叙述中可谓是自成一体, 然而从前面叙述中我们知道苗族存在有关于人母犬父的传说, 而且它弥补了苗族寻求人类起源过程中的跳跃性。苗族先民并不是一开始寻找女性本身以外的生育子女的原因时就意识到了男性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而“人母犬父”神话恰巧对两者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从以上搜集到的“人母犬父”神话, 无论是翼落传说, 还是盘瓠传说, 我们可以看到只是将人叫做狗的一种误叫。假如我们认为人类的生育观念是不断的进化的话, 我们可以相信这些盘瓠传说是盘瓠神话的较后阶段。

3、苗族关于“兄妹成婚”的传说是苗族现存的人类起源神话的最后阶段。其中反映了人类认识到女性不再是唯一的生育主体, 也不再将人类起源原因, 而是动植物生人或与动植物相结合, 开始认识到男人在生育过程中的重要性, 于是在神话中, 就突出了男女的结合繁衍了芸芸众生。根据普罗普的《故事形态学》中关于故事成分的基本派生形式的最为重要的确切标准的第一条, 我认为其同样适用于创世神话。即“对故事组成部分的幻想式解释先于纯理性解释”。兄妹结合过程是经历过了复杂的思想斗争的, 可见人们这时的生育观念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即认为兄妹结婚是不妥的。

(二) 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来看苗族人类起源神话的演变

1、母系氏族社会中的生产力发展。在母系氏族公社中, 世系按母系计算。妇女在社会生活中的处于领导和受尊重地位。其成因国内史学界一致认为:主要是由于社会分工, 女性从事采集活动或原始农业, 比男子从事的渔猎活动可以为氏族的生活提供可靠的食物保障。正是由于在物质资料生产中的这种重要地位, 决定了妇女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优越地位。

2、母系氏族社会中妇女地位的确立除了前面提到的在采集方面较男性具有优势之外, 另一原因主要就是由于她们在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生育中的特殊地位所决定的。也与当时人们的生育观念密不可分, 即人们还没有认识到男性在生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与原始生产力水平采集渔猎经济相一致的是先民们认识能力的低下, 当时人丁兴旺是氏族生存发展的头等大事, 妇女又是人的直观的生产者和养育者, 以致对人类生育机能的认识也是感性的, 直观的或幻想的。在他们的心目中, 男女的生理结合是与生育无关的。由此产生了各种感生神话, 各种卵生神话产生, 苗族神话中蝴蝶妈妈的蛋, 以及洪水神话中的葫芦救人体现的妇女崇拜在人类起源中的局部反应。

生育秘密的破解恰恰是伴随着母系氏族社会后期新石器时代的农业革命而来的。在农业革命中, 传统的采集经济开始向农耕经济过渡, 男人因其体力优势而愈益在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女子的权威从生产领域到生育领域都出现危机, 而在危机中日渐崛起的是不断显现出其生产和生殖能力的男人。单偶婚开始取代对偶婚, 实现了对传统婚姻制度的变革;对男根的崇拜开始盛行。在苗族人类起源神话中, 就体现“洪水兄妹”神话, 传说中的兄妹结婚, 是古人探索人类起源所创造的—种想象, 它反映人类认识到男女结合才能生育, 于是才有了“兄妹成婚”神话。

综上所述, 苗族关于人类起源神话的演变是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人们的生育观念的改变共同作用的结果。

摘要:本文梳理了苗族地区流传的人类诞生神话的三个流变阶段, 并从人们生育观念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来分析苗族人类起源神话的演变的原因。

关键词:苗族,人类起源神话,演变

参考文献

[1]燕宝译注.苗族古歌[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3, 476—479.

[2]马学良、今旦译注.《苗族史诗》[M].中国民间文学出版社, 1983年版, 162.

[3]马学良译注.苗族古歌[M].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 1983, 176.

[4]杨通江.苗族歌谣文化[M].广西:广西人民出版社, 1992, 30.

[5]湘西民间文学资料 (苗族祖先的两种传说) 刘自齐搜集整理, 113—116.

[6]吴荣臻, 吴曙光编.苗族通史, 民族出版社, 110.

[7]马学良、今旦译注.苗族史诗[M].中国民间文学出版社, 1983.

封建专制是人类不平等的顶点 篇3

近来,重读了这个著作,有一些新的感受。

在卢梭看来,人类在自然状态中,不平等几乎是不存在的。那时,野蛮人漂泊于森林中,没有语言,不懂生产,彼此间无所需求,也无加害的意图。但是,这些彼此平等的野蛮人,有一种其他兽类所没有的趋于完善化的能力,即向前发展的能力。他们要渔猎、挖掘土地、构筑小屋以至要模仿自然、冶炼金属、制造工具等等。野蛮人趋于完善化的能力逐步提高,他们的需要跟着进步,他们的观念随着演变,私有制终于破茧而出。卢梭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写道:“谁第一个把一块土地围起来并想到说:这是我的,而且找到一些头脑十分简单的人居然相信了他的话,谁就是文明社会的真正奠基者。假如有人拔掉木桩或者填平沟壕,并向他的同类大声疾呼:‘不要听这个骗子的话,如果你们忘记土地的果实是大家所有的,土地是不属于任何人的,那你们就遭殃了!’这个人该会使人类免去多少罪行、战争和杀害,免去多少苦难和恐怖啊1”(《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一九五八年,法律出版社,第一一一页,以下简称《论不平等》)我们先抛开卢梭所说的自然状态不说,单就他把私有制看作不平等的基础这一点说,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他是大胆的,也是实际的。那时,宗教只许人们相信,上帝刚把人创造出来,就让他们是不平等的,如果说人间还有什么平等的话,那就只有请求上帝“原罪的平等”。卢梭的这番议论,不啻是对基督的亵渎;皇帝更不用说,他的专横跋扈、骄奢淫逸,他和他周围的那些贵族的种种骇人听闻的特权,完全是建筑在私有制的根基上的。当卢梭宣布私有制是不平等的基础时,就是对皇权发起了挑战。

私有制一出现,平等就被破坏了,继之而来的是最可怕的混乱:悭吝、贪婪和邪恶,奴役、暴力和掠夺,这一切,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财富,“因为财富是最直接有益于幸福,又最易于转移,所以人们很容易用它来购买其余的一切。”(《论不平等》,第一四三页)人间的不平等也就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加深。

卢梭虽然看出人间的不平等是基于私有制的,但并不主张消灭私有制,而希望保持一种任何人富得不足以“买别人”,穷得不至于卖自己的小私有制。这是时代和他所属的阶级地位给他的限制,也是他思想上的矛盾和他的社会政治观点、法律观点上的局限性的一个根源。

卢梭看到了由于法律的建立而使私有制合法化,因而使人间的不平等变得根深蒂固了;但他愿意生活在一个法度适宜的民主政府之下。他认为只要实行法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就能治理好国家。因此,他主张立法权应属于全体公民,他希望官员创制法律应该审慎小心,公民认可法律应该非常慎重,公布法律应该郑重其事。他特别强调要保持法律的稳定性,鄙弃那些天天都在变更的法律。法律既经制定、公布之后,任何人都不能摆脱它的光荣束缚,“因为不管一个国家的政体如何,如果在他管辖范围内有一个人可以不遵守法律,所有其他的人就必然会受这个人的任意支配。”(《论不平等》,第五十二页)这就是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能有任何例外;一旦有了例外,专制权力必然代替合法权力,法律的尊严必然丧失殆尽,人人在法律面前的平等必然化为乌有。在卢梭看来,法律既是人人平等的标志,又是人人平等的保障。法律的制定和执行,能够很灵敏地衡量出首长们是以德行和才能占有自己的地位、取得大家的信任,还是以自己优越的地位损害别人、谋求特权。神圣的法律是同偏私的特权势不两立的。有特权就没有平等,要平等就要铲除特权。如果人们毫无例外地都能共同遵守法律,那末,即使偶有不幸的误会搅乱了大家的和睦时,人们就是在盲目和错误中,也都能保持一定的节制,互相尊敬,而不致有的人象饿狼,有的人象羔羊被吞食掉。这就要建立起受人尊敬的法庭,选出公民中最能干、最正直的人来掌握司法和治理国家。在他所理想的共和国里,除了由公民自己规定的、而且由自己选出的可以信赖的官员执行着的明智的法律而外,没有别的主人。反之,当“法律的效力和护法者的权威消失了的地方,任何人都得不到安全和自由。”(《论不平等》,第五十六——五十七页)当然,卢梭所反对的特权,只是封建的特权,他理解并亲身感受到封建特权的可恶;他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却想不到在私有制没有消灭之前,这一口号终究超不出资产阶级要求的范围。

三卢梭认为,人们需要国家,是为了防止混乱和有人狡猾、诡诈、专横、残酷地对待别人,是为了保障自己的财产、自由和安宁。但是,当人们相约把国家迎接来之后,却是给弱者以新的枷锁,给富者以新的力量,使天赋的自由不能再恢复,让巧取豪夺变成不可取消的权利,以致为了少数野心家的利益,驱使整个人类忍受劳苦、奴役和贫困。这样,国家的出现,就使人间的不平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不平等发展的结果,终于使“暴君政治逐渐抬起它的丑恶的头,吞没它在国家各个部门中所发现的一切善良和健全的东西,终于达到了蹂躏法律和人民并在共和国的废墟上建立起它的统治的目的。”(《论不平等》,第一四五页)不平等便达到了它的顶点。

卢梭的这些看法,并非如他为了描绘自然状态,专程到圣日耳曼森林深处默想的结果,而是他身临其境的现实的政治制度在他的头脑里的反映。一七一二年卢梭诞生时,正当法国波旁王朝国王路易十四当政。这个暴君采取各种措施,加强自己的权力。他经常在内室里召集三、四个亲信大臣,根据他们给他作的报告,单独决定国家大事;其他任何人,包括国中重要人物、贵族和高级教士的意见,他都充耳不闻;他把自己每天的生活细节——起床、吃饭、睡觉——都规定了仪式,使他成为人们顶礼膜拜的中心;他亲自到最高法院说的“联即国家”这句话,成了人们揭露封建专制君主的典型术语。一七五三年,卢梭动手写《论不平等》时,正值路易十五当政,这个暴君成天沉溺于荒淫奢糜的宫廷生活;大臣的选择、政策的决定等都为几个女宠所左右;专制统治加上秘密的方法,使国中每个人随时可以被手持“密札”者所逮捕,并且无定期地被监禁在巴士底狱;印刷品常受检查,大部分政治著作被禁止、甚至烧毁,国家重要事务的决定都取决于一时的意外事件和国王个人的恣意;对外战争的接连失败、对内剥削的加重,使不少工人必须靠救济金弥补工资才能勉强维持生活;歉收年头,一部分农民要靠青草树皮充饥,一部分城市贫民难免被饿死。卢梭面对这样的现实,大声疾呼:“在这里一切人之所以是平等的,正是因为他们都等于零。臣民除了君主的意志以外,没有别的法律;君主除了自己的欲望之外,没有别的规则。”(《论不平等》,第一四五——一四六页)那末,皇帝一个人和在他周围的少数几个人怎么能够如此放肆地蹂躏、奴役那么多的人呢?他们依靠的是什么呢?卢梭认为是暴力。既然暴君靠暴力任意处置臣民生命财产的行为是合法的,那末,臣民以绞杀或废除暴君为结局的起义行动同样是合法的。这样,卢梭便由分析人间的不平等而得出了人们推翻封建专制制度、消灭暴君是既合理又合法的革命结论。拿破仑·波拿巴晚年时曾说:假如从来没有过卢梭,也就不会有法国革命。这话是不无道理的。

人类不平等起源的分析论文 篇4

本书是卢梭1753年应法国第戎科学院的征文所撰写的,出版于1755年本书中,卢梭一反同时代哲学家的乐观人士,将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视作进步与退化的矛盾统一体。他通过回顾人类从自然状态向社会状态过渡的历史进程,提出人类的进步同时也是人类的堕落史,是人类的进步导致并且加剧了人类的不公平,并认为私有制的确立,是造成人类不公平及其后果的关键环节。

书中,最引人思考,也最能体现作者对人类发展持有矛盾的观点的一句话是“谁听说过一个自由的野蛮人抱怨生活想要自杀?”带着这个令人深思的问题,我按照作者的论述思路来展开我的读书报告。

作者认为人类存在着两种不平等:一种是自然的或生理上的不平等,这是由自然造成的,包括年龄、健康状况、体力以及心理或者精神素质的差别;另一种是伦理或者政治上的不平等,它取决于一种协约,这种协约是由人们的同意确立的,而这种协约是由某些人专门享受而且往往有损于他人的各种特权组成的。(比如比他人更富有、更高贵、有权势等等),而在论述中,作者认为只有后者才是真正的不公平。

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卢梭从描述自然人的生存状态开始,这些对自然人及其生存状态的描述最终目的为了证明自然人之间是孤立的、没有不公平而言。具体论证从以下几个角度展开:

首先是对人的自然状态谈起,作者假定人的自然状态(也就是所谓的野蛮人)或者说处于萌芽状态下的人便是使用双脚直立行走的(限于当时的解剖学、考古学的研究水平),人在速度、力量、敏捷等方面虽然逊色于某些动物,但是人的身体构造非常合理,并且通过生存的锻炼可以维持生存。同时,原始人通过长时间单独分散于野兽之间并经常与之较量,能够知觉的对各种动物做出搏斗或者逃跑的反应,猛兽不是人的威胁,人更可怕的敌人是天生虚弱、晚年衰老以及疾病。因为人类的母亲比其他动物更善于保护幼儿、人的晚年期于整个寿命相比并不比其他动物长,而这也不是人所害怕的。另外一个威胁时疾病,野蛮人如其他野生动物一样,很少生病或者即使生病也可以很容易治愈。作者认为人的许多疾病是由于人的发展而产生的,如富人饮酒作乐、穷人吃食肮脏的东西、过渡饮酒等等都是疾病产生的原因。(作者在书中的第一部分区探讨原始人的这种生存方式也就证明了人在最初始的状态从生理上与其他野生动物是没有本质上的区别的)。

与其他动物不同的是人,在大自然中,其他动物只能被动地服从大自然的分配,而人自认为有服从或者不服从的理由,卢梭将之称为“自我完善化能力”,而这种能力是可以借助环境开发人的其他能力,“人的这种特殊而且几乎无限的能力成为了人的一切不幸的根源。”

以上部分论述的目的是为了证明自然状态下的人具有独立生存的能力。接着,作者探讨了人类语言的起源问题,带着这样一个疑问“语言的创始者中是否已经建立了一个社会?”来进行分析,以自然状态下无法形成语言来作为自然人是独立生存的佐证。他认为既然自然人可以独立生存,那么它与其他同类的相遇只是偶然现象,在极为短暂的时间是不会产生语言的。即便有一丁点所谓的语言,因为自然人漂泊不定,语言也变化无常,任何习语不会稳定下来。只有当母性自然人哺育幼儿是可能会产生所谓的语言,但当幼年自然人有独立生存能力之后,便会和其母亲分离,也只有在很偶然的时候才相遇,即便相遇也不会认识,之前产生的语言也忘却了。作者以这种语言在独立状态下不可产生的可能性来证明这种自然人在独立状态下生存的可能性。当然,现在看来,卢梭没有解释清楚语言的起源问题,他没有借助当时所认为的“借助神的帮助产生”的观点,只是让这个问题悬而不解。

在所谓的伦理方面,自然人既没有恶,也没有善,因为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善;组织他们作恶的既不是人的智力的开发,也不是法律的约束,是感情的平静和度邪恶的无知。因为在自然状态下,自然人非常少的需求可以随手可得,无法想象一个强壮的自然人会依赖于一个软弱的自然人而生存。因此,作者用这样一段话来描述自然人的生存状态:野蛮人在丛林中漂泊游荡,没有技艺,没有语言,没有栖所,与人无争也不与人交际,既不需要别人帮助,也无害人之念,甚至可能从未能够对人进行辨认。他们没有感情,并且自给自足,指具有与其状态相应的意识和智力。他的悟性也只是发展到了有点自负的程度。如果偶然有所发现,他也不可能与别人交流感想,因为他连自己的孩子也不认识。即使有所发明,那也将与其发明者一同消亡。没有教育,没有进步。一代一代毫无进展地繁衍下去。每个时代的出发点都是相同,那混沌出来的蒙昧时代不知过了多少世纪,人力已经老了,而个人依旧是个稚童。

所以说,在自然状态下,人的差异是很少的,许多自认为是自然的差异,不过是社会中人所采取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的产物。

即便原始人存在着现代人所认为的差异,在那种独立生存的时代也是没用的,没有爱情的地方,美丽又什么用呢?不会说话的人聪明又什么用呢?不和人打交道有计谋有什么用呢?

那么什么是人类不公平的起源和基础呢?人类的进步同时也是人类的堕落史,是人类的进步导致并且加剧了人类的不公平,并认为私有制的确立,是造成人类不公平及其后果的关键环节。

人的第一个意识是他的存在意识。他首要关心的事情是自我保护。在自然状态下,人过着纯感觉的动作般的生活,不利用大自然赋予的那种“自我完善能力”,但是慢慢变遇到困难,学会克服它们,如利用石头、树枝与其他动物搏斗。慢慢地不知不觉地人学会了关注、比较,如强弱、大小、勇敢等,只是这种意识是朦胧的不可表达的。并且学会了偶然和同类共同合作捕捉猎物等等。最初的一些进步,使得人在其他方面的进步速度逐渐加快,本领越来越完善,知道有一天不再栖息在山林、山洞,有了固定的茅棚。卢梭认为这是人类第一次变革,这确定了家庭,产生了私有财产。在这种状态下,生活所需比自然状态下更多,许多新工具被发明。人类享受着其祖先没有享受的舒适条件,也给自己套上了未曾预料的枷锁,因为这些条件没过多久就变为必须品,拥有时赶不到快乐,没后时让人感到不幸。

这种定居慢慢使得同一生活方式的人聚拢在一起。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逐渐增多,慢慢产生比较,感情,也因此相互评价,产生尊重等等。处于这种比较,开始产生自尊,并开始为侵犯进行惩罚。同时在这种交往中,从这种需要别人帮助之日起,人们感觉到一个人拥有两个人的必需品时会更好,财产就产生了,劳动变得必不可少。慢慢产生了农业,而土地的耕种导致土地的分配,在农业发展过程中这种强壮,技术熟练,头脑灵活的人得到更多的收获,人与人自然地不平等随着措施的不平等慢慢显现出来。这个时候人的能力得到巨大开发,记忆力、想象力、推理能力等等都得到充足发展。人的地位逐渐以他的财富数量、智力、力量、美貌等联系在一起,同时也产生了嫉妒心。人同时为了自己的利益也不得不服从他人,服从同类。人们一方面相互竞争,一方面是利益冲突,这种豆带有损人利己的欲望都是最初的私有制产生的后果,都是新的不公平的产物。

这种不公平的加剧加上穷人和富人不同的性格产生了强盗、奴役、支配等等。人变得逐渐贪婪,巧取豪夺、盗窃抢劫越来越严重,进入可怕的战争状态。

人类不得不考虑这种境地,尤其是富人,不但有丧命的危险而且还有丧失财产的危险。他们为了保护私有财产变开始于穷人通过契约来组建联盟保障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东西,人人尽相同的义务,共同击退共同的敌人。人人只看到这种制度的好处,也不得不为了这种自由争先恐后地接受这种制度镣铐。卢梭认为这是法律和社会的起源,它给穷人戴上了镣铐却保障了富人的财富,为私有制和不平等确立了法律。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教案 篇5

本节课的内容属于古生物学的内容。而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古生物是相当陌生的,因此,如果只是通过文字来讲解本节课,初一学生很难接受。因此在这节课中我设计运用了一些多媒体教学手段。有猩猩在森林中运动的录像和关于“露西”的录像片。这些影像给了学生直观的感性认识,方便他们理解,也有助于他们进行分析能力的锻炼。例如:关于“露西”的录像片中有一个南方古猿直立行走的三维动画,可以让学生更明确的知道南方古猿是如何行走的。这就比只用语言简单的告诉学生南方古猿能直立行走更有说服力。这节课的内容大多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很远,为了引起初一学生的兴趣在讲课中适当的加入了一些故事,游戏等学生喜欢的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吸收,而且使学生有了很高的学习积极性。1、2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目标:说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对比观察四种现代类人猿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示意图;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等方面的变化。过程和方法目标:参加资料分析和技能训练等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以及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1、3教学重、难点:概述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认识到古人类化石和遗物等对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性,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1、4教学框架:

1、5教学准备及教学环境:组织学习小组和分配学习任务;查阅有关生物进化的观点、学说、证据;准备关于猩猩在森林中运动和“露西”的录像片的录像。指导学生课前搜集有关人类起源和进化以及现代类人猿的分布以及生活状态的图片资料。2、教学过程:引入:讲述女娲补天的故事,并提出下列问题:人类是这样产生的吗?人的祖先又是谁?学习活动:讨论上述问题,并得出初步结论:人不是由神创造的,而是进化来的。明确本节学习的主题:人类的发展和进化。设计意图:通过神话故事引起兴趣,明确这节课的学习内容。

问题:人类的起源

学习活动:观察与思考:

介绍有关生物进化观点与神创论观点的争论:讨论:我们应该相信唯心主义的神创论,还是相信唯物主义的进化论。

观察课本上提供的四种现代类人猿图:讨论:自然界中哪些生物与我们人类的亲缘关系最近?什么是现代类人猿呢?他们的生活方式是怎样的?

播放关于猩猩在森林中运动录像:讨论:现代类人猿与人类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又有哪些不同?在哪些方面与人有本质的区别?

提供现代地球上人的数量和现代类人猿的数量数据:讨论:人类的数量在增加,类人猿的数量却在减少,这是为什么?作为最高等的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些珍贵的野生动物?

师生共同得出结论:现代类人猿与人有共同祖先---森林古猿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讨论现代类人猿的生活方式进一步引起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培养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分析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异同点,进一步体会二者之间的亲缘关系,使学生树立保护野生动物的观点,使学生树立唯物主义观点。问题:环境的变化促使人类的产生。学习活动:资料分析:

设问:究竟是什么原因使森林古猿的一支逐渐进化成人了呢?

提供东非大裂谷形成前后环境的变化情况:讨论:森林的减少对森林古猿产生什么影响?为什么在东非大裂谷地带有很多早期古人类化石?

师生共同得出结论:环境的改变促使人类的产生。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材料学习知识,锻炼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问题:古人类起源和进化的历程学习活动:资料分析:提供关于“露西”的一段录像。(包括挖掘过程,骨架,行走过程的三维动画,与现代人类的区别):讨论:“露西”的上、下肢之间的区别与她的运动方式有什么关系?得出结论:露西的下肢骨比上肢骨粗,因此她可以直立行走。双手就解放出来了。观看“东非人”的工具:讨论:这些石块可能用来干什么?说明“东非人”可能具备了什么能力?得出结论:“东非”人已经能制造工具了。

游戏:几个学生不用语言只用表情姿势传达一句话。讨论:在劳动中遇到的交流困难要怎么解决呢?人类又会怎样发展呢?得出结论;人类创造了语言来解决交流的困难。

出示书中人类起源和发展的示意图:讨论:在进化过程中人的变化的顺序是怎样的?得出结论:直立行走--制造简单工具--制造复杂工具--产生语言

板报稿内容:追寻人类的起源 篇6

自古以来,人类起源的问题就一直困扰着人们。神话传说和宗教理论使人们一直认为是神造了人。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不断认识和了解了更多的自然知识,达尔文的“进化论”逐渐被人们了解和接受,并已成为主流学说。但是,长期以来关于生命以及人的起源问题从未停止过争论。

下面摘录了几篇关于生命演化及生物多样性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丹麦科学家发现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形式:丹麦哥本哈根地质博物馆米尼.罗森在格陵兰西部发现了37亿年前由浮游生物留下的痕迹。这一发现表明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形式可能起源于37亿年以前,从而使生命的起源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罗森研究了37亿年前岩石中碳的两种同位素,他们发现,远古岩石中两种碳的同位素的含量与现代岩石相似。这说明岩石里含有浮游生物排泄的废物和它本身的遗骸

科学家分析格陵兰岩石发现 38.5亿年前地球上就有生命法新社洛杉矾11月4日电 在格陵兰发现的岩石表明,至少38.5亿年以前地球上就存在生命,这比以前人们认为的早4亿年。

l1月号《自然》杂志说,在格陵兰西南的阿基利亚岛发现的岩石在洛杉矾加利福尼亚大学进行了分析,结果证明了上述结论。

参加分析研究的科学家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斯克里普斯海洋学院、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地球和太空系、国立澳大利亚大学和英国牛津布鲁克斯大学.

斯克里普斯海洋学院的斯蒂芬莫伊日什说:“我们的证据雄辩地证明,至少在38.5亿年以前地球上就存在生命,而这还不是最后的结论.我们很可能发现生命存在的时间还要早。”

岩石中的碳化物在洛杉矾加利福尼亚大学用离子微探针进行了分析,这种仪器使科学家能知道样品确切的成份。

莫伊日什说.发现的生命的形式也许是一种简单的微组织,但是,由于高温和压力的破坏,它实际的形状和性质不能确定。

在此以前有关生命存在的证据是洛杉矾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古生物学家威廉舍普夫提供的,那种像细菌一样的化石表明在34.6亿年前地球上存在生物。

地球生命可能来自外星瑞典的科学家前天公布,宇航员从地球带到火星去的两种细菌,在回到地球后仍然生存,这意味火星生命可以来到地球。

斯德哥尔摩皇家科技研究中心的米列伊科夫斯基及其他科学家在美国亚特兰大的一个会议上解释,由于这两种顽强的细菌能抵受高速、辐射及高温,因此经历“全程”后仍能生存。

一些科学家还表示,由于火星先于地球冷却,可能会比地球早一步形成生命。如果火星上真有微生物,当火星受到冲击后,依附在脱落的火星表层上的微生物,便能避开火星的引力,运行到地球或其他行星上。如果微生物能抵受太空上的辐射,便有可能安全降落地球上繁衍发展。

★ 人类起源概说的作文

★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教学反思

★ 七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作文:人类的起源

★ 追寻自己的偶像优秀作文

★ 初一追寻作文

★ 诗歌起源

★ 追寻失落的记忆优秀散文

★ 追寻人生作文800字

★ 追寻宪法作文600字

人类不平等起源的分析论文 篇7

本文的数据来自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目前,CHNS分别在1989、1991、1993、1997、2000、2004、2006、2009年进行,调查的省份包括:黑龙江、辽宁、山东、江苏、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和贵州。由于2009年CHNS调查中关于健康调查指标与以往年份有些出入,因此本文选取1997至2006年的数据。通过分析,旨在了解我国健康及健康不平等的变化走向,揭示健康领域存在的问题,探讨影响健康及健康不平等的原因,以期能够进一步拓展与补充国内相关研究。

1健康变化情况

根据CHNS问卷,本文利用四周患病率考察健康水平。四周患病率可用每百名调查农村居民中四周内的患病人数或人次数来表示,本文采用的是患病人数。

1.1 四周患病率

从1997~2006年的四周患病率来看,患病率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1997年患病率为6.56%,2000、2004年陆续上升,2004年达到最大值14.57%,2006年下降到12.49%,2006年高于1997年5.93个百分点。

年龄结构是影响四周患病率的重要因素。近些年来,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的健康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从图1可以看出,老年人与农村居民的四周患病率变化趋势相同,但前者要明显高于后者。老年人的四周患病率由1997年的15.80%上升到2004年的28.40%,2006年再下降到25.32%。人口老龄化加速,患病率增加,这些必然会给我国农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带来极大的挑战。

1.2 患病类型

除无诊断外,共有23种疾病类型。按照所占比重,1997年排在前四位的疾病分别是:呼吸系统疾病(26.67%)、消化系统疾病(11.90%)、心脏病(7.62%)、肌肉/ 风湿病(5.71%);2000年排在前四位的分别是:呼吸系统疾病(26.27%)、消化系统疾病(11.44%)、心脏病(9.75%)、精神系统疾病(5.93%);2004年排在前四位的分别是:呼吸系统疾病(26.03%)、消化系统疾病(11.21%)、肌肉/ 风湿病(7.59%)、心脏病(6.55%);2006年排在前四位的分别是:呼吸系统疾病(30.39%)、消化系统疾病(9.51%)、肌肉/ 风湿病(7.32%)、心脏病(5.44%)。

由以上看出,1997~2006年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是高发疾病。心脏病和肌肉/ 风湿病紧随其后。

1.3 疾病别患病率

CHNS数据对农村居民的疾病史进行调查。调查的多为农村常见疾病,具体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肌梗死、中风、骨折,其中前两种属于患病率较高的慢性病。从表1可以看出:1997~2006年高血压患病率上升4.81个百分点。2006年的糖尿病患病率是1997年的三倍多,心肌梗死的患病率增加0.41个百分点。2004年的中风患病率高于2000年0.37个百分点。骨折是农村常见的伤害性疾病。1997年骨折患病率为1.60%,之后陆续上升,2004年上升到最大值3.85%,2006年略微下降到3.12%,但仍高于1997年1.52个百分点。从表1可以看出,骨折的患病率较高,其数值大小仅次于高血压。

1.4 疾病严重程度

对于四周患病的农村居民,要求回答“疾病的严重程度”,选择答案包括“不严重、一般、相当重”。从横向看,1997年、2000年回答“不严重”的比例最高,2004年、2006年回答“一般”的比例最高;从纵向看,虽然四年并未呈现一致的变化趋势,但从两头的年份来看,“不严重”所占比例下降8.30个百分点,“一般”的比例增加5.42个百分点,“相当重”的比例增加2.88个百分点。

2健康不平等变化情况

集中指数是最常用的测量健康不平等的方法,它能够反映人群的整体情况,同时考虑到了人口的社会经济地位对健康的影响。本文将各年的收入按照1996年的通胀指数进行调整,将其由低至高排列,分为五组,并求出每组的四周患病率(见表2)。

计算四周患病率集中指数,并绘制集中曲线。1997~2006年的集中曲线位于正方形对角线的上方,集中指数均为负数,这说明不良健康主要集中于较低的收入阶层。集中指数的绝对值越大,代表不平等程度越大。四周患病率的集中指数从1997年的0.040上升到2000年0.050,2004年下降到0.042,2006年上升到0.056。从整体变化趋势看,健康不平等程度增加。

从图2的曲线来看,低收入群体患病率更高。但公平线与集中曲线的相隔距离并不远,这说明虽然健康不平等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但是程度并不严重。

王丽敏认为健康不平等的发展类似于收入不平等,似乎沿着一个倒U型(即健康库兹涅兹曲线)发展[3]。库兹涅茨曲线是描述收入分配状况随经济发展过程而变化曲线,又称“倒U曲线”。库兹涅茨曲线以人均财富增长为横坐标,以人均财富分配为纵坐标,二者关系遵循“倒U型”曲线规律。王丽敏认为随着整个国家的发展,包括收入水平、教育、基本服务和其他基础设施的发展,健康不平等可能先上升然后下降。利用CHNS数据,我们观察到健康不平等和收入水平之间是一个大致向上的趋势;由于健康不平等的数值较小,所以我们估计目前处于小范围的波动,可能均处于健康库兹涅兹曲线的第一段。

3农村居民健康及健康不平等的主要问题

3.1 健康水平下降,患病的严重程度增加

农村居民的四周患病率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健康水平下降。2006年四周患病率高于1997年5.93个百分点。在总体期望寿命上升的情况下,患病率却呈现上升态势。患病群体的严重程度增加,2006年自评“相当重”的比例比1997年增加2.88个百分点。

3.2 感染性疾病与慢性疾病的双重存在,慢性疾病呈现上升趋势

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居民常见病、多发病仍以感染性疾病为主,如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疾病。同时,一些慢性疾病的患病率在农村明显增加,高血压、糖尿病、心肌梗死、中风的患病率上升趋势明显。另外,在农村,骨折的患病率较高,2006年患病率约是1997年的两倍,引起骨折的原因主要有跌倒、交通事故、硬物击伤等。近20年来,伤害问题成为日益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但是伤害预防和控制工作目前在我国尚未受到政府的足够重视,在目前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中,伤害控制的地位远远低于传染病和地方病预防和控制。

3.3 疾病主要集中在较低的收入组,健康不平等的程度增加,但并不严重

在健康水平下降的背景下,健康不平等的情况也并不乐观。农村居民存在健康不平等,收入较高的健康状况要优于收入较低。1997~2006年,健康不平等的程度不断增加,四周患病率的集中指数增加0.016。集中曲线虽然在公平线的上方,但两者距离并不远,健康不平等的程度并不严重。

4原因分析

4.1 人口老龄化加速

人口老龄化因素是导致患病率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1997~2006年CHNS 调查中老年人口所占比重分别为10.43%、11.67%、14.31%、15.91%,老年人比重持续上升态势。由于老年人各种器官处于老化阶段,身体素质较差,因此推动了整个群体患病率。人口老龄化加速导致老年人口比重增加,提高了总体居民的患病率。

4.2 收入水平上升带来生活方式改变

油盐超标、吸烟、饮酒等因素导致慢性疾病患病率上升。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明显提高,食用肉类食品和油脂类食品增多,这些食品的摄入容易引发高血压、脑栓塞等疾病。吸烟污染空气,使他人被动吸烟,容易引起肺部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对自己和他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根据CHNS 数据,可以计算出1997年有30.90%的农村居民经常饮酒,2006年已经达到31.07%,过度饮酒会干扰肝脏的正常代谢,进而可致酒精性肝炎及肝硬化。

4.3 预防保健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下降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重医轻防、重有偿轻无偿、重收益多轻收益少”现象非常普遍。CHNS数据显示:1997~2006年农村居民接受预防保健的比例分别为1.45%、1.58%、2.19%、2.54%,虽然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但是比例仍然非常低。预防保健可以及时发现疾病、较早进行疾病干预,有效的遏制疾病蔓延加重。很多非传染性的慢性疾病,完全可以通过预防保健、卫生宣传、健康教育将其控制在萌芽阶段。由于国家对村卫生室的投入不足,缺乏收入激励措施,村级公共卫生服务非常薄弱,对慢性疾病预防保健职能难以切实落实到位或流于形式,这是影响农村地区卫生事业发展的焦点问题。

实际上,很多感染性疾病主要与生活环境、卫生条件有密切关系。CHNS调查发现:1997~2006年农村居民在饮水条件、环境卫生、卫生厕所等方面虽然有所进展,但改厕进度不明显,没有厕所的住户比例大幅下降,但仍然存在,室外非冲水公厕比例下降,2006年开放式水泥坑的比例高达40.52%,开放式土坑的比例为14.40%,室外非冲水公厕仍占有6.83%,开放式土坑比例高达14.40%,这些都未满足农村厕所的卫生要求。另外,1997~2006年居室周围有粪便的比例分别为44.62%、41.29%、31.56%、30.17%。粪便中含有多种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病原体,在缺乏良好的卫生管理和无害化处理的情况下,往往容易孳生苍蝇、传播疾病和污染环境。如果污染食物和饮用水,就会造成传染病的流行,严重危害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

4.4 社会资源的利用公平程度下降

疾病主要集中在低收入组,健康不平等程度增加,这主要是由于不同收入组对社会资源的利用不公平造成的。首先,高收入组的生活、卫生条件更好,健康保健意识较强,能够利用保健品或体检等形式及时对自己的身体进行保养和检查,而低收入群体由于受到经济水平的限制,无法对自己的健康进行投资,而且缺乏基本的卫生保健知识,更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其次,高收入群体拥有医疗保险比例较高,表4显示,随着收入的增加,参保人数占该组人数的百分比呈现上升趋势,高收入群体参保动机和能力更强,医疗保险可以帮助消费者分担一定比例的医疗费用,高收入群体身体不适时可以及时诊治,降低小病转换大病的可能性;第三,高收入者就医交通工具便利,而贫困可能阻碍低收入群体享有便捷的交通资源,降低了他们的卫生服务可及性,减少他们对高水平和高质量医疗服务的利用。总之,贫困增加了低收入群体的疾病风险,使他们陷入贫困——疾病——贫困的恶性循环之中。

5相关对策建议

预防保健需求与医疗服务需求不同,预防保健并不能立即改善健康水平,它有时间的滞后效应[4]。将预防保健需求转化为医疗服务需求,从而降低了“小病转化成大病”的几率。健康教育是所有健康问题的预防方法疾病控制中最为重要的,它主要是通过知识和信息的传播,影响和改变个人行为和生活方式,降低疾病风险。比如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通过清淡饮食、锻炼身体,可以改善疾病状况。政府应该加大投资力度,建立乡村健康绩效考核的方法,鼓励乡村医生进行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通过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加强农村居民健康意识,提高农村居民对疾病的认知能力,从而消除疾病隐患,真正的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

收入差距扩大是导致农村健康不平等的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降低健康不平等,要建立起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才能使日益扩大的居民收入差距趋向缓解。低收入群体面临更大的健康风险,而在卫生服务利用和筹资方面却存在诸多的不公平性。当前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医疗救助制度虽然在扶持低收入群体健康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新农合的起付线和共付比制约了低收入群体的医疗服务利用,而当前的医疗救助存在覆盖面较小、资金来源不稳定、补助力度低,程序过程繁琐的问题。本文认为医疗救助制度应该与新农合作有效衔接,同时加大医疗救助力度,扩大救助对象范围,发挥农村居民的舆论监督作用,对救助对象要实行动态管理,定期更新救助对象,确保制度的相对公平性。

参考文献

[1]刘明权.顾昕.王曲.健康的价值与健康不平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19.

[2]世界银行发展报告(2009).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1-20.

[3]王丽敏,张晓,David Coady.健康不平等及其成因——中国全国儿童健康调查实证研究.经济学(季刊),2003,02(02):417-433.

关于人类起源地问题的探讨 篇8

自从人类诞生来的几百万年间,就不在探索我们来自何方,怎么诞生的。学术界也从很多方面对其进行了论述,从宗教的创世说到比较重要的现代科学观点----进化。即人类是从猿进化而来的,而且从考古的现实遗存也已经证明了进化论的正确性。不过要研究人类到底是怎样诞生的,就不能不考虑环境在这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环境自然也包括自然与社会两种环境。

首先考虑自然坏境因素在从猿到人中的作用。从现在的考古资料遗存来看主要的早期人类化石出土在亚洲东南部和非洲。比较重要的地点是中国云南元谋、禄丰和奥杜威峡谷、南非。在这些地点发现了一批重要的化石,而探讨人类起源于环境的关系也主要从这些地方来一探究竟。云南处于云贵高原,是在板块运动下由于喜马拉雅山的抬升而形成的。从与猿的化石共生的地层是大量的煤炭层,可以看出直到中新世晚期这里还是热带森林景观。随着地壳的逐渐隆起,该地区气候由湿热向温暖的趋势发展,代之而起的是热带亚热带的疏林草甸景观。中国云南一带早在中新世到更新世,一直有古猿和化石人类在此繁衍,所以说环境的变迁与人类的起源有着莫大的关系。

在非洲,奥杜威峡谷处在东非高原上,同样是疏林草甸景观。但由于板块运动在东非高原上产生了东非大裂谷,奥杜威峡谷就是其中的一部分。东非高原,濒临海洋,地处赤道和低纬地带,气温湿热,雨量充沛植被繁茂尤其是森林和草原非常发育。造成断裂地带分布着很多湖泊。在湖泊周围淡水充足水草丰厚果浆殷实鱼兽繁多,为早期人类提供了优越的生存条件。然在南非,地处地中海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这都是极易引起环境重大变化的气候类型,尤其是在冰期与间冰期的交替阶段。因此在非洲从猿到人的进化或者更能体现环境在进化过程中的地位。非洲的环境首先养活了猿类的基本生存,也是猿类的诞生地,这从出土化石的的年代大都在1400万——1200万年可以证实;其次在人类进化成功后可以很好的生存下去,基本满足生活必须的食物等丰富;最后,在环境的巨变中,人类能很好的迁移。横观世界,有关人类起源的化石出土地一般都在南北纬30°之间。在这个纬度之间一般是有热带高压和副热带高压交替控制现象的,因此在历史的发展中会产生巨大的气候变迁。比如在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下会产生干旱少雨的现象,配合冰期或者地壳的剧烈运动,这个纬度之间的地区的热带亚热带雨林会迅速消失,由此而产生的结果是,古猿类的生存空间迅速缩小,可供给食物的缺乏。古猿类灵长动物便从树上转到地下,由此学会了直立行走以行驶更远的距离去寻找食物和适合居住的地方。人类的生存与进化基本完成。从云南向北翻越秦岭到达燕山山脉地区,都能见到早期人类的踪迹,可以证明直立行走这一进化以及环境对从猿到人的重要性。

追寻人类起源 篇9

一、关于神创造人类的神话,教科书中有《女娲造人》,文后所附“参考资料”有《圣经故事》中的上帝造人。这类神话在我国乃至世界各民族中间广泛流传,请加以搜集、整理。每人至少搜集一种,并在班上讲一讲,尽可能讲得绘声绘色,引人入胜。

二、试从其他学科的教科书,或通过其他途径,搜集从猿进化到人的资料,完成下边的人类起源、进化表。

进化的阶段

特征

古猿(前700万~前800万) 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开始向不同方向进化
南方古猿(前420万~前100万)  
能人(前200万~前175万)  
直立人(前200万~前20万)  
智人(早期前20万~前5万)

 

(晚期前5万~前1万)

 

三、神创造人,是对人类起源的错误解释,但是这类神话为什么能够世代流传?全班或者分组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四、从前面的表格中可以看出,从古猿到南方古猿其间约四百万年的时间,还找不到化石证明谁是人类和猿的共同祖先。再加上其他一些疑点,于是有一些新的说法向传统的人类起源学说提出了挑战。你知道有哪些新的说法吗?搜集材料,与同学交流一下。

五、在下列题目中,任选一题。

1在上述讨论的基础上,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例如,“人类起源概说”“‘神创论’可以休矣”“人类起源神话的魅力”“‘外星人说’之我见”。

2我国国宝“北京人”头盖骨在抗日战争时期不幸失踪,举国为之震惊。请搜集有关资料,写成一篇作文,题目就叫“国宝失踪之谜”。

3下边的图描绘了人的变化:与现代人相比,未来人矮小,蹼足,细手臂,粗脖子,大头颅,类似传统科幻电影中的外星人形象。据一些学者推测,在太空时代,我们的子孙后代可能就是这样。请参考上述材料,发挥想像力,写一篇题为“宇宙人画像”的作文。

参考资料

一、上帝造人的宗教神话

伊甸园里

上帝创造天地和万物以后,在第六日造人。

耶和华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用地上的尘土造出一个人,往他的鼻孔里吹一口气,有了灵,人就活了,能说话,能行走。上帝给他起了个名字,叫亚当。

亚当根据上帝的安排,住在伊甸园里。伊甸园里有一条河,清澈见底,有鱼有虾有水草,蜿蜒曲折,滋润着园里的生物,又从园里分成四道流出去。

第一道河名叫比逊,环绕哈腓拉全地,那里有珍珠、黄金和红玛瑙。第二道河名叫基训,环绕古实全地。第三道河名叫底格里斯,流经亚述之东。第四道河名叫幼发拉底。

伊甸园里,河流两岸,生长着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郁郁葱葱。在园里,生长着生命树和善恶树。树上都结着果子,果子都很好吃。

上帝对亚当说:“园中所有树上的果子,你可以随便吃,惟独善恶树上的果子,你不能吃,吃了必死!”

上帝派亚当修理和看守伊甸园。伊甸园里有各种各样的飞禽走兽,可是都没有名字。上帝叫它们统统到亚当面前听令。

它们一个一个乖乖地走过来,亚当开口叫它什么,它以后就叫什么名字棗喜鹊,鸽子,老虎,大象……就这样命名了。

这许多动物,统归亚当一个人管,怎么能管得过来呢?

耶和华上帝说:“一个人独居不好,我要为他造一个配偶,以便帮助他工作。”

于是耶和华上帝使亚当沉睡,他就昏昏沉沉地睡熟了。上帝从他身上取下一根肋骨,又把皮肉重新合起来,不留一点伤痕,也不疼痛。上帝用取下的肋骨造成一个女人,领她到男人跟前。

亚当一觉醒来,看见女人,非常高兴,欣喜地说:“这是我骨中之骨,肉中之肉!”

当时夫妻二人,赤身裸体,天真烂漫,并不感到羞耻。

他们吃着树上的果子,身强体健,或漫步在林间草地上,或依偎在河边岩石上,时有天使从高高的蓝天上飞下来,扑打着洁白的翅膀,站在他们面前说话儿,又跳舞又唱歌,天上人间乐融融。鸟儿飞,昆虫鸣,狮子横卧在主人的膝前,懒洋洋地酣然入睡,清新透明的空气中,飘溢着野花的芳香。

那时人听上帝的话,鸟兽虫鱼都听人的话。天空一直晴朗,从来不下雨,也没有人耕田,万物滋长靠河流,四季皆有充足的水源。

亚当和妻子住在伊甸园里,无忧无虑,过着和谐美满的生活。

(选自张久宣编《圣经故事》)

二、进化论与“神创论”的激烈争论

1860年,查理·达尔文那本引起轰动的《物种起源》问世一年后,在牛津召开的英国科学促进会年会上,与会的英国科学界人士才终于接受了这一革命的理论。这位伟大的博物学家因病未能与会。但就是在他缺席的情况下,争论也并未停息。站在达尔文一边的是英国动物学家托马斯·亨利·赫胥黎,而牛津的主教塞缪尔·威尔伯福斯则使出了浑身解数来攻击进化论。争论真是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威尔伯福斯指着赫胥黎的鼻子说:“你是从猴子变成的你的爷爷奶奶那里来的吗?”赫胥黎异常镇静地回答说:“我宁愿承认自己来源于猴子,也不愿做一个为效忠成见与谎言而奸污知识的那类文化人的后裔。”还没有任何人敢于对一个宗教人士下这样的定义。

此时,听众哗然,许多女士昏了过去。但在场的大多数科学家却站在达尔文一边,进化论从此合法地进入了科学理论的行列。虽然英国的圣公会屈服了,但是天主教却顽固地反对达尔文的假想,顽固地要人们信奉,人是由上帝直接创造出来的。

英国政府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立场。不久前,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还说:“照这样说来,达尔文先生就是由猴子变来的了,而我则相反,是安琪尔(天使)的后裔。”现在他改变了观点,因为进化论无可置疑地揭示了人与猴子的亲缘关系。

左为主教威尔伯福斯,右为赫胥黎1882年达尔文逝世时,英国给予他最高的荣誉,将他同历史上的伟人一样,安葬在威斯敏斯特。天主教只是到了,才以教皇约翰·保罗二世的诏书为达尔文恢复了名誉。但进化论仍将继续引起无休止的研讨和争论。

(选自《科学世界》第3期,有改动)

三、关于人类起源的两种新说法

1海猿说

地质史表明:800万年~400万年前,在非洲的东部和北部曾有大片地区被海水淹没,迫使部分古猿下海生活,进化为海猿。几百万年后,海水退却,已适应水中生活的海猿重返陆地。它们是人类的祖先。难怪人的一些生理特征,别的陆生灵长类动物都没有,而在海豹、海豚等水生哺乳动物身上却存在。“海猿说”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但也有一些科学家提出疑问:既然有过海猿,为什么至今没有找到与它们有关的化石?

2外星人说

人类不平等起源的分析论文 篇10

如果要追溯长笛这种乐器的历史可以到4万3千到3万5千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后期去寻找他的祖先。在德国施瓦本(Swabian)地区山脉的人类,他们吹奏的三孔笛子使用的是当时那个时代最好的材质,由长毛象牙做成。在人类每个文明的时期都曾经有着各种不同的音乐形式,3万5千万年前冰河时期的德国南方也许一个男孩正在吹奏长毛象牙笛骨演奏音乐,这完全就是人类文明艺术的火光,照耀着这冰冷漆黑的冰河世纪的夜晚。迄今为止发现的疑似最古老的长笛大于是在4万3千年前,是由幼年期的洞熊的股骨做的笛子,骨笛上有2到4个洞,骨笛已经只剩下了碎片但笛洞孔能够清晰可见,这只古老的笛子碎片是在迪维·巴贝(Divje Babe)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中发掘出来的,这处遗址地处斯洛文尼亚(Slovenia)。这么古老的笛子到是哪个民族使用工具精心制作出来的?是尼安德特人吗?其实这次考古发掘也是到现在为止的有着巨大争议的,到现在为止这只幼熊骨笛都没有得出最后的结论,古生物学家卡尤思·迪得里(Cajus Diedrich)研究了十几处史前动物的话是希望找出当时的动物才是这些骨笛的制作者,因为冰河时期鬣狗(Hyaenidae)的牙咬力惊人,犬齿发达,能够轻松在幼年的洞熊骨头上穿洞。科学家们没有在尼安德特人的笛子上发现过任何的石头雕琢或者凿过的痕迹,所以有极大可能是洞熊幼崽骨头上的笛孔并不是人类开凿的而是鬣狗牙齿咬猎物骨头留下的孔洞。

既然如此谁才能够号称最古老笛子的制作者呢?我们还是回到4万多年前的德国西南部,那时候的现代智人就已经掌握了这门技术,他们使用秃鹰的骨头和猛犸象象牙制作骨笛,在现在考古发现的秃鹫翅膀骨头有五个孔和V形吹口的骨笛,并且有工具雕琢过的痕迹,用碳测定年代的方法确认这些骨笛是4万多年前的德国西南部的奥瑞纳文化(Aurigncian——欧洲旧石器时代晚期一种石器工艺传统与艺术)。或许那时候的克罗马农人和格里马第人才是最早的制作长笛类乐器的鼻祖。远古智人制作和演奏骨笛等乐器也许能够加强之间的情感联系,帮助建设自己的部落家园,并且可以继续的扩张。中国的河南贾湖遗址也出土了一批很精致的骨笛那算是中国最早的吹奏乐器了这也是大约九千年前并且这批骨笛具有七声音阶。河姆渡骨笛距今7000年,舞阳骨笛贾湖遗址发掘(距7500-9000年前),鹰骨笛新疆巴楚县托库孜萨来遗址(公元四至五世纪),红山文化时期骨笛(距今5000多年前)。而在古印度笛子也是印度文化和神话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历史上也都有笛子的记载。

二、长笛的诞生与发展

(一)长笛的衍变

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进步,用骨头制作笛子或者乐器的制品已经大幅度减少了,很多的笛子已经采用了竹子和木头制作,据说中国的竹笛是汉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后带回长安的,那时候叫做横吹,在开启丝绸之路之后德国人也开始使用当时在欧洲人们称为德国横笛,而横笛比竖笛更有优点,发展的也更加的迅速。欧洲横笛开始是竖着吹由乔木科植物的茎制成,后用木料制作易开裂,慢慢的由于横着吹奏的技术优势使得更多的人开始横着吹奏长笛,在欧洲圣经里犹八(Jubal基督教<圣经>故事人物,创制乐器的始祖)被视为是犹太教基督教中笛类乐器的发明者。我们现在所了解的西方长笛其实就是中世纪德国长笛或者叫做德国横笛的后代,是一个横向的高音笛子,顶部都是封闭的,一个吹孔位于顶部附近。

(二)长笛的改进与完善

他的指法系统是由西奥博德·波姆(Theobald Boehm)(1794年4月9日-1881年1月25日)研究出来的,称为波姆体系。他也是近现代木管乐器指法体系的发明者,这完全是长笛指法系统的里程碑。也是最为重要的乐器指法改革者和发明家。波姆出生于巴伐利亚,十七岁在乐队演奏长笛,二十一岁便在巴伐利亚皇家乐队担任第一长笛首席,与此同时他并没有满足于演奏音乐,而是在尝试各种不同材料对于长笛这种乐器的影响,金银镊铜,各种热带硬木等,都是他的实验材料并且他还尝试改变长笛音孔的位置来试验声音的高低和音色音质。在他就读慕尼黑大学学习声学之后,也就是在1832年他尝试着对长笛进行全面的改进。他的新指法系统在1847年获得专利,获得专利后的新长笛首次展出是在1851年的英国伦敦展览会。1871年波姆发表了(长笛与长笛演奏)的论文,他的设计特同样用在了单簧管、双簧管上。就这样,波姆成为了长笛历史上最重要的改革人物,不光在按键的设计上有了质的飞跃,更是在长笛的演奏技巧等各个方面波姆长笛的出现都获得了极大地成功,也称为当时流行最为广泛使用最多,赞誉最高的体系,波姆对于长笛的设计也是费尽心思,及其的仔细和科学性,他规定长笛长度为66厘米为内径2厘米的33倍,乐器标准化之后使得长笛更加的完美,并一直沿用至今。

三、长笛的特点

(一)长笛的音色特点

现代长笛使用的是高音谱号,C调乐器,在交响乐团中长笛有着花腔女高音的称号并且主要负责乐团中高音声部的旋律,在我们国家长笛爱好者人数众多,有很好的群众基础。现代长笛音色属于冷色调,有着高冷的气质,清澈如水,透明如冰,时而活泼,时而悦耳,这都是长笛这个乐器的特色,长笛属于木管乐器中的吹孔气鸣乐器,而其他的木管乐器都是靠芦苇做的簧片产生振动发出声音,唯独长笛与他们不同。

长笛也是木管乐器中与弦乐铜管乐器融合力比较强的乐器。其中著名的乐队片段比如我的祖国(斯美塔那所写)沃尔塔瓦河由两只长笛表现出河水源头的水流声犹如生命生生不息,两只长笛依次穿插演奏流畅传神,长笛和整个乐队一起犹如汇聚成的河水奔流不息。说到这不能不提一下竖笛这个乐器,整个巴洛克时期竖笛一直有着很高的地位,也是历史悠久的乐器,很多作曲家比如巴赫,亨德尔,维瓦尔第,泰勒曼等都为竖笛写过大量的乐曲,在巴赫的(布兰登堡协奏曲)里竖笛被大量使用,古典主义以后,特别上边所讲的横笛经过不断的改造以后,最关键的一点出现了,就是音量,由于竖笛声音无法跟改进后的长笛相媲美,很快竖笛就被交响乐团淘汰掉了,而现代长笛牢牢地占领了交响乐团木管乐器之一的位置。归根结底,还是现代长笛灵活的按键,方便人性化的指法系统,可以演奏出让人眼花缭乱的高难技术和吹奏出沁人心扉优美动人的旋律,金属管身的长笛音量也是得到了很大的加强。当然现代长笛的在技巧的运用上也直逼小提琴,使得长笛成为木管乐器中的炫技乐器。

(二)长笛的同族乐器

当然长笛也有同宗同族乐器,人们见得最多的也许就是短笛(Piccolo),这是一种很常使用的乐器,这件乐器的长度大约是长笛的一半,在交响乐团中这件乐器必不可少一般由第三长笛乐手兼任,短笛也是为C调乐器,由于短,所以音高就会很高,声音很尖锐,穿透力极强,有时候穿透真个乐队的音响也毫不费劲。由于音色及其明亮,所以不论在大型的交响乐团也只有一只短笛。短笛在交响乐团中的作用更是使整个乐团更加明亮,有力,铜管乐团中更加不可缺少的乐器。比如马刀舞曲中就有短笛的片段,贝多芬也经常在交响乐中使用短笛。这使得短笛成为了一件特殊的武器,能够扩大乐队的纵深。但是短笛这个乐器不好演奏,就算吹长笛的人也要经常的练习短笛才能够自如的演奏。中音长笛(Alto flute)指法跟长笛基本一样,也是长笛的变种乐器,外形上中音长笛管身比长笛粗壮,长度也比长笛要长,也可能制作出U型的笛头,又称之为G调长笛。在交响乐队中也有所使用例如霍尔斯特的行星组曲或者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中都有使用。低音长笛不常使用比长笛低一个八度,造型完全就是长笛加个弯管,这种乐器在近代或者现代作品中很常用,其地位我个人认为是体现在长笛的合奏方面,补充低音声部,不过声音依然是很优美的。

摘要:长笛是属于木管组家族的乐器,但是不同于木管组其他的簧片乐器,长笛发音不需要簧片。自16世纪文艺复兴之后,长笛经常被欧洲人所使用,17世纪末的巴洛克时期长笛使得很多作曲家给他写作各种形式的作品。作为人类可考证的最早发明的乐器,笛子的衍变和发展象征着人类文明艺术的起源。本文主要梳理中西方长笛历史起源及发展,以及与同类乐器的对比,详细的从专业角度分析了长笛这一乐器。

关键词:长笛,骨笛,历史起源,吹奏特点

参考文献

[1]“波姆体系”对其他木管乐器影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4,01.

[2]Ralph Martins.万万没想到“最早的乐曲”竟是鬣狗啃过的骨头.国家地理中文网.

上一篇:平遥文化下一篇:8月读书心得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