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大学大学物理(精选11篇)
【东华大学专业】东华大学招生网站-东华大学分数线
一、学校概况东华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其前身华东纺织工学院,创办于1951年,1985年更名为中国纺织大学,1999年更名为东华大学。学校地处上海市,现有松江校区、延安路校区和新华路校区三个校区。学生分驻松江校区和延安路校区。办学性质:公办。松江校区地址:上海市松江区人民北路2999号。延安路校区地址:上海市延安西路1882号。经过60多年的建设,东华大学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管、文相结合的多科性大学。现设12个专业学院,拥有5个博士后流动站、3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6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56个本科专业,学科涉及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等十大学科门类。共有5个国家重点学科、7个上海市重点学科,同时设有12个国家级和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和检测中心以及国家大学科技园。教职工2700余名,其中院士8名,还有一批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获得者,高级职称教师近800名。在校生近30000名。毕业生就业状况始终保持良好态势,先后获得“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11-2012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上海市促进就业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二、招生计划和专业
1、学校按照国家政策要求,根据自身办学条件等实际情况,考虑各地区考生人数、生源质量、区域协调发展、学校近年来源计划编制情况等因素,综合分析确定学校来源计划编制原则和方法。2014年我校本科计划招生3600名,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由有关省级招办统一向社会公布。2、2014年我校部分专业继续实行按专业大类招生。按同一专业大类招收的本科生入学时不分专业,在完成大类基础教育后,可根据自身的发展目标、兴趣特长和能力等,依据学分制培养计划,自主选择修读本专业大类某个专业。
三、填报志愿和考试科目
1、考生填报按专业大类招生的专业志愿,应填写所在省公布的专业大类名称及其代码;填报按专业招生的专业志愿,应填写所在省公布的专业名称及其代码。
2、考试科目由省级招办按教育部规定及我校要求,在考生填报志愿前向社会公布。
3、报考我校艺术类专业的考生须在全国普通高考前参加我校规定的专业考试,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未通过专业考试者,不能录取该专业。
四、录取原则
1、艺术类专业按我校公布的《东华大学2014年艺术类专业本科招生简章》、《东华大学2014年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表演)专业本科招生简章》、《东华大学2014年表演专业本科招生简章》确定的录取原则执行。
2、非艺术类专业按我校在该地区公布招生计划数的120%以内调阅考生档案。具体调档比例根据生源情况、志愿填报模式等因素,由我校与各地区招生办公室商定。在学校调档线以上,根据考生的全国普通高考成绩总分由高到低排序,依次按考生专业志愿录取,各专业志愿间无分数级差。在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上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情况下,学校才接受非第一志愿考生,但其高考成绩必须不低于我校已投考生的平均分。若生源仍不足,经征集志愿仍未完成的计划,学校将剩余计划调剂到其他地区进行录取。
3、对相关科目的要求录取英语专业须参考考生参加由省级招生委员会组织的英语口试成绩。
4、优惠政策的执行(1)我校认可省级招生委员会制定的各项加分政策。(2)自主选拔录取、自主选拔“农村自强计划”、艺术特长生、高水平运动员和保送生等的优惠政策按已公布的相关招生简章中的内容执行。(3)经我校预选并审核认可的优秀推荐生,第一志愿报考我校,高考成绩在我校调档线以上,学校将兑现其享受优惠政策的承诺。(4)同一考生如可享受我校多项优惠加分政策,取其最高项。
五、体检与专业限制按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联合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
六、语种限定英语专业限招英语语种的考生,日语专业限招英语或日语语种的考生,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按相关要求执行。其它专业的考生进校后外语学习的语种为英语,部分课程采用英语原版教材以英语授课。
七、奖励与帮困学校设有国家奖(助)学金、上海市政府奖(助)学金、东华大学奖学金以及50余项由社会企业、知名人士设立的社会奖(助)学金;学校通过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帮困助学金、学费补助、校内助困贷款、临时困难资助、社会资助、技能帮困等多种帮困措施,为家庭经济确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各种不同程度的资助。
八、收费标准与就读校区
1、学费标准(1)一般专业。每人每学年为人民币5000元。(2)艺术类专业。每人每学年为人民币10000元。(3)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中德合作的轻化工程专业每人每学年为人民币12000元;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中日合作)每人每学年为人民币30000元。(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和通信工程专业为每人每学年6500元;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下设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为每人每学年6500元,在完成专业大类基础教育后,自主选择修读该专业的学生按所学专业的学费标准缴纳学年学费,并补缴以前学年学费差额;理科试验班专业分流后,学生按所学专业学费标准缴纳学年学费,并补缴以前学年学费差额。
2、住宿费标准每人每学年为人民币1200元。
3、就读校区艺术类、服装设计与工程、旅游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会计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经济与贸易类、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专业或专业大类就读延安路校区;其他专业或专业大类就读松江校区。
九、监督与保证
1、学校成立以分管校领导为组长的招生领导小组,以加强对招生工作的管理。学校招生办公室负责本科招生工作的日常事务。
2、学校严格执行教育部和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关于招生工作的各项政策和规定,增强透明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维护考生合法权益和高校招生工作的信誉。
3、学校成立以校纪委书记为组长的招生监察小组,由其负责招生过程的监察工作,确保招生工作的公平、公正。
十、内地新疆高中班、内地西藏班、港澳台及华侨学生等的招生录取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十一、毕业生由我校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监制的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证书。
十二、本章程由东华大学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学校网址:
http://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东华大学历年分数线:
东华大学报考指南:
东华大学招生计划:
东华大学人气校友:
一、大学精神的本质
(一) 何为大学精神?
何为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的本质是什么?这是长期以来学者们关注的一个问题。大学以精神为最上, 有精神则自成气象, 自有人才。[1]一所大学是一锅老汤, 一所好的大学是一锅好的老汤, 成就一锅好的老汤最重要的“佐料”就是大学精神。[2]使得一所大学安身立命的最重要的因素并非是大学的高楼大厦和硬件设施, 而是一所大学的精神。大学精神对于大学的作用, 犹如人的精神存在的作用一样, 是无形却巨大的。有学者认为, 大学精神是大学发展的内驱力, 是激励大学改革的推动力。[3]大学精神是大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约束大学行为的价值和规范体系, 以及体现这种价值和规范体系的独特气质。[4]笔者认为, 大学精神是指通过大学中的几代甚至数代人的努力, 长期积淀而成的稳定的和共同的追求、理想和信念, 是为“大学人” (与大学相关联的所有成员) 所认同的价值观, 它是大学的生命力之源, 是对大学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主导思想, 是大学的灵魂所在。
大学精神有着丰富的内涵, 很多时候, 一所大学的大学精神并没有落实到纸面上, 但它的确存在于大学和大学人的心里。大学精神有时是一种“模糊”的存在, 但它却有“深入到骨髓”的力量。它常常体现在大学的校训校识、办学理念、大学使命方面, 但又不完全吻合。大学精神更加客观, 更具高度和提纲挈领的精髓感, 是凌驾于校训、理念与使命之上的上位概念。当然, 各个大学的大学精神也蕴含一些共同之处, 比如批判精神、科学创新精神、人格独立、学术中立等。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区别于其他大学最本质的因素。办学规模、办学方针, 甚至办学理念, 都可以被模仿, 但大学精神却是不可被复制的。越是杰出的大学, 就越有自己独特的大学精神, 它自成风格, 世代延续。这不仅是大学宝贵的财富, 也是一所大学的魅力之所在, 是大学持续发展的动力。
(二) 大学精神存在的价值判断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长久发展的精神源泉。一所大学之所以能够得以长久发展, 很重要的原因是从大学精神那里获取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大学精神会持续以各种具体化的形式来激励大学发展。尤其是当一所大学因各种外部因素陷于困顿时, 就会从大学精神那里获取新知和动力。抗战时期临时组建的西南联合大学, 是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所高校临时组建而成, 虽然只有短短8年的办学时间, 但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 却培养了大批爱国栋梁之材, 靠的就是三校的名师荟萃和融会贯通的大学精神:北大的“宽容自由”、清华的“严谨认真”和南开的“吃苦耐劳”, 凝练出了西南联大“刚毅艰卓”的精神, 创造了世界高等教育史上的奇迹。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在上世纪2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 入学人数激增25%, 而州政府拨款却骤减25%, 导致大学预算锐减、工资下调、人员雇用冻结等。但伯克利正是秉持“平等与先锋”“优秀与公平”相结合的大学精神, 仍然在这个时期将自身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该校与私立的斯坦福大学、加州理工学院, 共同承担起与东部常青藤高校相媲美的西部大学学术脊梁。
大学精神是指引大学正确发展方向的重要保证。大学精神是对大学发展精髓的归纳与总结。它最能体现大学的本质要素, 是大学学术水平不受侵害、人格不被侵蚀的重要依靠。尤其是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下, 大学更容易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诱惑与干扰, 不可避免地会受其影响。但正是大学精神指引大学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 引导大学不向世俗妥协, 不为利益损害大学的声誉。美国达特茅斯学院董事会正是认为大学应该人格独立, 坚决反对政府和政党干扰学院发展, 才有了著名的“达特茅斯学院案”。该案的判决导致美国公、私立高等院校的分离, 使得达特茅斯学院在245年的发展历史中, 始终保持私立性质, 并跻身于美国常青藤名校之列。哈佛大学350周年校庆时, 邀请当时的里根总统出席并演讲, 里根希望哈佛大学借机授予他荣誉博士学位, 结果被哈佛大学断然拒绝。这也是大学坚持学术中立精神的鲜明写照。
大学精神是激励大学摆脱平庸的重要动力。大学精神当中, 往往都含有目标性的表述, 都有使大学办出杰出成就的动力诉求, 凝聚了全体大学人对大学未来发展远景的集体判断。当大学流连于肤浅层面而沾沾自喜时, 当大学满足于发展现状而驻步不前时, 大学中的有志之士和真正关心大学发展的人, 就会从大学精神中汲取力量, 来刺激和激励大学发展, 使得大学不断提高办学水平, 摆脱平庸。即便是已经处于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 同样也需要从大学精神中汲取动力, 捍卫自身的荣耀与光环。麻省理工学院正是坚持“不保守、不落后, 勇于开拓”的大学精神, 才使得麻省理工学院赢得“世界理工大学之最”的美名。创办于1991年的香港科技大学, 仅用了20年时间就建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凭借的正是香港科大“瞄准世界水平”“追求学术卓绝”“不甘平庸处世”的精神追求。
二、大学精神的智慧融通——大学章程
(一) 大学章程的发轫与要义
大学诞生于12世纪的欧洲。伴随着这种更有效率的专业化组织的诞生, 规范其与世俗权力机构关系及其内部规则的大学章程也应运而生。[5]早期的大学章程多以“特许状”的形式出现。英国的“特许状”由枢密院颁布, 作为一种皇家特权, 赋予大学存在的合法依据。殖民地时期的美国大学章程同样源于英国王室或殖民地议会颁发的特许状。大学特许状有点像今天的执照或政府批文, 是界定大学与政府之间权利义务关系框架的法律性文件。它确立大学特许法人的法律地位, 规定大学内部法人治理结构, 纲领性地划分大学内部各方的权力、职责。[6]后来的欧美大学章程一般是由大学的董事会制定和颁发。中国的大学章程, 从最早的《奏拟京师大学堂章程》、《山东大学堂章程》开始算起, 也只有100多年的历史。但彼时的大学章程也不同于现代意义上的大学章程。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大学章程的密集推进, 是近一二十年的事情。尤其是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2011年《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的出台, 将我国高校章程的制定工作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可以说, 欧美的高等教育体系中, 都是先有章程, 后有大学, 而中国大都是先建立了大学, 再制定大学章程。这是中西方高校章程制定方面的重要差异。
大学章程不是大学精神, 它是大学精神的下位概念, 是大学精神的具体彰显与融通, 是大学精神借以正确表达的重要形式与载体。归根到底, 大学章程的本质和内涵是高校融入大学精神、规范自身、指导大学治理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一所大学的章程制定得是否规范, 是否符合学校的发展实际, 并得到有效地贯彻执行, 是判断一所大学制度建设和治理水平的重要内容。一所大学没有规范的大学章程, 很难建设成为世界名校。美国斯坦福大学、康奈尔大学、加州理工学院等世界一流大学都有自己的章程, 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并且以章程为基础制定有各种规范, 具有规范管理和依法治校的良好氛围。[7]
(二) 大学章程存在的价值判断
大学章程是大学精神的重要载体。大学精神引领大学章程的制定, 大学章程制定的首要要义, 就是要认真领会大学精神, 并以大学精神指导制定大学章程。好的大学章程一定是认真总结了一所大学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大学精神, 并将之真正地融入自身。这样的章程才能真正体现大学发展的本质。大学章程是承载大学精神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载体, 而且是主要的载体之一。这种章程对大学精神的融通, 不是表现在章程的开头插入几句大学发展理念的话, 更不是特指专门对大学精神有一段文字表述, 而是真正地将大学精神融入到章程的具体内容当中, 融入到章程的每一句话当中。一旦大学精神融通到大学章程当中, 大学精神便富有了直接的生命力, 指引大学的发展。
大学章程是指导学校长期发展的根本纲领。大学章程一旦制定, 就应该被尊重和遵守, 作为大学治理工作的首要依据。大学的管理者、教师和学生, 都处在不断的变化和变动之中, 但大学的章程具有稳定性。这一点是不随大学的人, 尤其是大学的管理者的意志而转移的。这是保证大学章程的威严和效力的必要条件。从一定意义上说, 章程没有制定则罢, 一旦制定, 是不可以被废止的, 它将与大学共存亡。当然, 这并不是说章程的内容不可更改。随着大学自身的发展需求, 章程内容是可以进行修订的, 但也必须经过学校严格的民主法定程序。
大学章程不但要承载大学精神, 更要指导大学治理。大学章程的制定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上承大学精神, 下启大学治理。大学章程不能像大学精神那样“不食人间烟火”, 要看得见, 摸得着, 具有可操作性。但又不能像大学治理那样, 处处从细处着手, 起不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大学章程在大学处于宪章地位, 一方面体现为“最高法”, 校内任何规章制度都须以大学章程为直接依据, 大学各类规章制度的制定, 不能和大学章程有冲突之处;另一方面体现为“纲领法”, 它仅对学校重大的、基本的统领性事项做出规定。[8]既要保证大学章程的权威性, 同时还要保证在大学章程之下制定的相关规章制度的权威性。这就要求章程中既不能写没有实质内容和指导性较弱的话, 更不能写一些大学细微层面的内容。细微层面的内容可以由具体的规章条例来完成。这已经属于大学治理层面的问题。
三、大学精神和大学章程指导下的大学治理
(一) 何为大学治理?
国内外对大学治理有多种理解。大学治理研究的奠基之作是在1960年由美国学者约翰•科森创作的《学院与大学的治理:结构与过程的现代化》一书。张维迎在《大学的逻辑》一书中指出, 大学目标和理念的实现, 离不开科学的制度安排, 即大学治理。[9]大学治理是大学精神和大学章程的具体贯彻层面。如何更好地让全体大学人领会大学精神, 遵照执行大学章程, 靠的是大学治理。何为大学治理?笔者认为:治, 制也, 即制定各项规章规则;理, 厘也, 厘清与学校发展相关的规律与各种问题, 并创造性地去解决这些问题。大学治理就是通过制定各项具体的规章规则, 发现并厘清大学发展中的各种具体问题, 并有章有法地创造性解决, 从而推动大学不断向前发展。大学治理既包括要求人们服从的正式规章规则, 也包括各种人们同意或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的规章规则。
大学治理, 要从表象看到实质。目前很多大学治理方面的问题, 深层原因就在于对大学精神没有好好总结和领会, 对大学章程没有认真贯彻和落实。大学精神、大学章程和大学治理背后隐含的价值判断必须是一致的, 否则就会出现“三张皮”的现象:章程上不凝练精神、下不指导治理, 大学发展就可能陷入无为和无序的状态。造成大学章程上写的是一套, 而在大学治理中使用的是另一套——比如更多是体现管理层的意志。在这种情况下, 大学精神被扭曲, 大学章程便成了虚无的东西, 大学就会沦为地地道道的“人治”。所以, 大学治理是否真正融入了大学精神, 是否真正贯彻了大学章程, 直接决定一所大学的发展水平和办学质量。
(二) 大学治理存在的价值判断
大学治理是一个不断诠释和丰富大学精神的过程。大学治理本质上是对大学精神和大学章程的一以贯之。大学精神是最具稳固性的, 大学治理既要领会大学精神, 更要创新性地去诠释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指引大学章程, 同时也在一直持续不断的、长时期地指导着大学治理, 是推动大学治理达到理想效果的推进剂和催化剂。而对大学治理经验的总结和提升, 也是使大学精神不断与时俱进、内容不断丰富的源泉。
大学治理是贯彻和落实大学章程的基本载体。要将大学章程的内容贯彻到实处, 还要靠大学治理。章程只是根本大法, 但只有章程, 是无法完成学校的法制建设进程的, 需要通过大学治理才能落实大学章程的内容。大学治理同样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必须遵循大学发展规律, 求真创新, 勇于改革, 并辅之以一系列的其他各类规章制度。而这些规章制度的制定是一个不间断的、连续的过程, 是随着学校的发展而不断制定、更新、乃至废弃的过程, 以行为诠释大学精神, 以措施贯彻大学章程。大学治理是在具体层面对大学精神和大学章程最好的诠释和贯彻。
大学治理与大学管理相近, 但并不等同于大学管理。具体而言, 大学治理主要是通过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安排, 在大学利益主体多元化, 在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的情况下, 协调大学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提高大学的发展水平。如欧美的大学治理一般包括董事会制度、行政制度和教授制度等。大学管理则是指大学通过具体的操作动作, 如计划、组织、协调等, 对大学的各种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达到学校既定目标的做法。大学治理的目标是实现大学各利益相关者责、权、利的平衡。而大学管理的目标则是实现大学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的既定目标。可以说, 大学治理仍然是一个比较理论性的概念, 注重于各种规章制度的建设。大学管理则是一个更加实践性的概念, 直接面对大学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中的种种问题。
四、大学何为——针对大学精神、大学章程与大学治理的价值诉求
(一) 尊重大学传统, 实事求是, 归纳和凝练大学精神
大学要不违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 不扭曲大学发展历史, 本着实事求是、尊重学校过去、尊重学校发展实际的原则, 认真总结和凝练大学精神。而不是因为社会因素、政治要求的介入, 去人为地改变大学精神的本来要义, 造成大学精神的失落。目前大学出现了很多不和谐的音符:有的高校还在忙于“圈地运动”和“规模扩张”, 似乎唯有“地大物博、人多楼高”方能显出大学之“大”、高校之“高”。[10]有的高校完全以量取人, 将科研的量化考核指标用到了“极致”, 严重伤害了一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如此种种, 俨然对大学精神为何已经相当陌生, 更是将学校的人才培养使命抛之脑后。使得大学精神失去了她原有的灵性, 阻碍了大学的发展。恪守大学之道, 重新认识、建构、凝练、提升大学精神, 是我国大学当前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使命。
(二) 团结全体大学人, 立足长远发展, 认真制定好大学章程
大学章程一定是一部被学校的大多数人认可、被学校全体人贯彻执行、作为学校管理的纲领性文件和根本大法的法规。大学章程的制定需要统筹校内校外各方面的力量。仅仅靠开会和征求意见是远远不够的, 要多地需要做一些主动性的工作, 主动去提炼、去凝结大学的历史与现实经验。既不能搞一言堂, 对师生校友意见的征求流于形式, 更不能对所有的意见都一味采纳, 丧失章程制定工作的主动性, 使得章程随波逐流。章程制定工作既要很好地融入大学精神和优良传统, 采纳大多数人的主流意见, 又要主动对各种文本进行合理的归纳、提升和凝练。这才是大学章程制定的本质要求。每次章程的修订都必须民主、合法、有理、有据。
(三) 保证大学精神、大学章程和大学治理的一贯性
大学精神、大学章程和大学治理三者具有一贯性联系。如前所言, 三者的主旨要义和价值判断应该是一致的, 只有将大学的体制机制理顺, 保证三者主旨要义的一致性, 才能真正顺利推动大学向前发展。倡导以法而治, 而不是人治, 更不是以学校管理者的个人意志为转移。体现大学精神的内容一定要写入大学章程;一些全校形成共识的、明确性的东西, 可以为大学治理提供指导的, 一定要写到章程里面;一些尚不能确定的内容, 可以先不写进章程;一些细节性的、具体层面的规定, 则可以由大学治理去完成。大学精神与大学章程会随着大学治理的具体形势而与时俱进。但大学精神与大学章程的改变是一种主动的改变, 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大学发展, 而不是迁就于大学治理。如何将大学精神、大学章程和大学治理的一贯性联系做到最好, 将三者紧密地上下融通一体, 考验大学的智慧, 考验大学人的智慧, 更考验大学管理者的智慧。
注释
1[1]陈平原.大学以精神为最上[J].大学 (学术版) , 2009, (11) :93.
2[2][10]饶武元, 胡罗斌.论大学精神与大学发展[J].教育学术月刊, 2010, (1) :43, 45.
3[3]柳海民, 常艳芳.论大学精神的价值[J].教育研究, 2008, (8) :51.
4[4]刘宝存.大学精神的失落与重塑[J].学术界, 2004, (1) :193.
5[5][8]柯文进.关于大学章程制订中法律地位、外部关系与内部治理结构的思考[J].北京教育 (高教) , 2013, (4) :15-16.
6[6]马陆亭, 范文曜.大学章程要素的国际比较[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0:23-24.
7[7]刘继安.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特征[N].中国教育报, 2002-03-12.
北京沙尘暴,松林门口的树被拦腰吹断,走在学校里处处要当心被风卷落的树枝。博实大叔门口飞沙走石,我现在已萌生了穿羽绒服的想法。
又干又冷,晚上的未名湖畔不知还有没有那么多相拥的情侣。希望再冷一点,就可以在上面溜冰了。可是,那时候,有快要回家了吧。
这儿和家里不一样。日子很慢,也很快。有時候一下午,会空虚而无聊,把飞信、校内、qq全挂着,甚至想张罗着学打三国杀;有时候也会一天十二节课,只能吃早上一顿饭,晚上还要为了“一二·九”排合唱到十一点,饿着一天的肚子,回到宿舍还要打开充电台灯赶着复习和预习。有时候,时间不知道怎么就过去了,就像谁说的一句很经典的话:时间很瘦,指缝很宽。我会在不经意间发现专业课又上了好几课,视听作业上交的截至时间又快到了,图书馆借来的书还没怎么翻又该去还了……
一切的一切,都靠自己。不管你曾经怎么样,不管你将来会怎么样,这个大学这个社会,他只看着你的现在,仿佛很不公平。我也不能想像,自己是怎么洗第一盆衣服;是怎么在晚自习下课后自己一个人走夜路;是怎么在这个布局诡异的校园里找到剧组隐蔽的招新地点;是怎么在网上交错作业之后忐忑不安地给老师发邮件解释;是怎么奔波在两个遥远的教室之间……
但是我确实做到了。大学仿佛一个催熟剂,已经慢慢浸透在我的思想里。虽然我还是班里惟一一个未满18岁的小孩,但是这是资本也是缺陷。我明显感觉到自己不能还沉浸在顾城那童话般的诗里,我要走进这个社会,要摆脱所谓的依赖感。
一个意志不坚定的人,很容易在一个高手云集的环境中动摇。我身边的同学,很多是自招和保送的,他们有长长的7个月的假期,有很牛的直系学长和学姐,还有很多北大清华的同学。我学会了独处,也学会了不让自己孤单。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变得这么随和,不过心情不好的时候知道不能随便对谁发脾气,回到宿舍的时候知道要考虑另外3个人的感受,上通选的时候知道别人睡觉自然有睡觉的理由和资本,而现在的我必须睁着大大的眼睛,记住老师说的话。
我到这里,很开心过。当我来到未名湖边,站在那永远都不会沉没的石头船上,看着对面的博雅塔在静静的湖水中映出秀美的倒影,我的心一下子安静下来。我突然觉得自己很卑微,却又幸福地卑微着。因为,面对这样深刻、这样自由、这样博大的殿堂,我愿意卑微而虔诚的仰视他,而这时,心里是藏满了幸福的。当我在“百团大战”时路过三角地,听到北大剧社“我不是戏子……如果我是戏子,就要在剧场中生,在剧场中死”的慷慨宣言,毅然加入了剧社,当时我只想:人的青春怎么也要在最美的时候燃烧一次。那时的我,也很激动。当我来到天安门广场,看到阅兵式上的花车展,安徽和北京并排列在第一时,相片中的我,也很幸福……
但是,我难过的时候却没有哭。我纠结于西语非人类的发音,跟着录音一遍又一遍地模仿,还是不能听到老师说muy bien的时候,很难过;第一个周末,宿舍同学都出去到亲戚家或和原来同学一起玩,并到深夜2点才回来时,我一个人在宿舍也很难过;第一次在网上交作业,因为不会用那个系统,延时40分钟,虽然后来没有什么关系,可是还是影响了我的心情;上课时就看看电影听听歌的视听课,留下的听写几句话的作业让我整整听了5个小时,虽然最终得了一个perfect,但是我开始知道大学,到了大学,一切归零;有时会熬夜到2点,只为了做出一份让老师满意,自己也满意的作业;班里的某个不熟悉的男生突然对你说一些莫名其妙的话,有时也会搞得心情乱乱的,不似平时那样舒畅。
有时候我就会想为什么我要来北大呢,为什么呢?突然觉得高中时的一些想法很幼稚、也很可笑。曾经以为,不是很努力,也可以很轻松地拿高分;曾经以为,到了理想的大学,我的人生就会开出美丽的花儿;曾经还以为,到了大学,会穿一袭白色长裙,在某一棵香樟树下偶遇让自己怦然心动的人……呃,很可笑,但我一点也不后悔曾有过这些想法。还记得我在高三的夜晚常听那首《未名湖是个海洋》,当北大开迎新会的时候,我坐在东操场上,旁边全是北大大一和研一的新生,这时我的耳边突然想起了这熟悉的旋律。我的同学在笑在问:这是什么歌?我没有办法回答,脑海中只有高三时的一幕一幕,像电影慢镜头一样一点一点走过,喉咙很哽。那时我才知道,我的高中,虽然看起来很单调很无趣甚至有很多不切实际的想法,但是我真的没有浪费掉,真的没有浪费……
不过,类似于为什么要来北大这些纠结的问题貌似没有人可以给我一个准确的答案。有人说,分够了就来呗;也有人说,难道你要去清华不成?更有人说,不上北大去哪呢?是啊,梦想了这么久,甚至没想过退路,不到这儿去哪呢?
但是,来了以后,我要干什么呢?很多人纠结于这个问题,甚至会讨论人生。我倒觉得我在西语,没有必要有什么过多的考虑。大一学习,大二考级,大三出国,大四回国再考级,然后就是工作保研或考研。人生真的很奇妙,一个月以前,这些事都还离我有十万八千里远,而现在,我却一一考虑,而且是极其深刻的考虑。
我在得不出答案的时候会很苦恼,极其的苦恼。打个比方,就像在身处黑暗之中,有人告诉你有一条路是可以走到终点的,但是你什么都看不见,就只能摸索,还会不停地走入歧途再返回。我想大学的竞争就是看谁走的歧途少。其实也无所谓歧途,因为人生也可以没有终点,但是我需要一个目标,需要一个方向。当我身边的人找到而我找不到的时候,就会莫名地急躁。不过还好,一中的学长学姐都很帮助我。王韵涵,总是说出一大段一大段很残酷却又很深刻的话,让你一个人去体会;王凤翔,不很爱说话,却总是在帮我处理很细节的东西;田正阳,居然会在我作业做得好的时候说你真棒(这个有点让人受不了)。不管怎么说,他们都用自己曾经迷茫的经验来安慰我,引导我。
我也慢慢发现,我们那个安徽籍的老师对我可好了。我也感觉到,5个小时的听力作业不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我也发现,西班牙语无愧于“与上帝对话的语言”的美称。
路还很长,我要做的还很多。我很渺小,但我的心充实而沉稳。我不会再让妈妈担心,不会再想过去的无法改变的事。从今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要做一个幸福的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大学之所以被称之为“大学”,原因是多方面的,大学之大以成千上万的学生谓大;大学之大以大师谓大;大学之大以图书馆之大谓大,图书馆之大不是仅仅指图书馆的体积之大,主要是指图书馆的藏书量和藏书种类之广大;大学之大以实验室之大谓大,当然,实验室之大,并非仅仅是指实验室的规模大,更为重要的是它的功能强大,所谓功能强大,是指实验室的设备先进、实验室设备的配置合理、和谐;大学之大以有灵性的校园文化氛围谓大。
大学之所以为大学不仅在于它是一种物质存在,更是一种精神存在。
大学大在它有包容天地万物的大胸襟,大学几乎研究一切可能成为问题的问题,大并不意味着要面面俱到、全面平庸,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追求卓越。大学总是以宽厚的气度包容不同的学派和思想,包容各路学者的小缺点、小性格和小主张。在我国,当年蔡元培主政下的北京大学在我国开了此风气之先河,蔡元培认为大学教师“苟其确有所见,而言之成理,则虽在一校中,两相反对之学说,不妨同时并行,而一任学生比较而选择,此大学之所以为大也。”不狭隘、能抛开世俗和偏见,做自己认为该做的事情、走自己的路,不随波逐流,冷静地思考什么该做、什么该舍,这让大学有资格称大。
大学大在它有胸怀人类幸福和社会进步的大理想,大学应该深切地关怀并爱着社会和人类,大学的所想和所为都是为实现人类幸福和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服务的,促进人类的文明、进步和幸福始终应该是大学的远大理想。正是抱着这一远大理想,大学自产生以来就在自己的征程上始终不断地开拓进取,勇往直前。为了为社会培养有教养的、有思想的、文明进步的子民,欧洲中世纪的大学作为一个教育机构开始了它不懈的传教布道,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和幸福而耕耘。随着社会的进步,大学再也不甘心仅仅传教布道了,它要为人类的幸福去创新,为人类的文明开化去点燃火种,为人类的自由和幸福去探索和呐喊。至此,大学除了是一个教育机构之外,还是一个研究机构。今天,大学还在不断地开拓自己的新职能,大学在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方面所起的作用正与日俱增,人们对大学引领社会和经济发展以及改良社会之作用的认识已经逐渐清晰了。大学在其职能扩张的过程中,始终是社会进步的有力助动器,是人类幸福的忠实守望者,所以大学大在它始终胸怀人类幸福和社会进步的大理想。
大学大在它有鸟瞰全球的大视野,从来都不狭隘,大学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思想和著述,各个国家之间的学术交流正在不断繁荣,这一切都造就了大学的大视野、大智慧。大学的大智慧体现在大学经常能以全面的、客观的、敏锐的、睿智的眼光鸟瞰世间万事万物,引领时代潮流。大学大的视野体现在它是开放的、具有国际眼光,总是能追逐最前沿的思想;大学能高瞻远瞩、高屋建瓴地洞悉社会前沿,经常能够在第一时间、以更准确的见地对世界变化做出反应,而且大学一般都能秉持公正、客观和正义的原则。
1,伯努利方程及计算 2,连续性原理及计算(质量守恒)
第三章
1,液体表面张力计算
2,液体表面的概念
3,液体表面张力系数与哪几个量有关系(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第四章
1,电场力计算
2,场强计算(叠加原理),点电荷场强公式应用范围
3,磁场力(洛伦兹力)计算
4,磁场强度计算(毕奥-萨伐尔定律)
5,电场与磁场的高斯定理及环路定理
6,电势的计算 7,电介质(在电磁场中的作用及性质)
注:同心圆,同轴圆柱体,无限大带电面,无限长导线(电场,磁场,电势等计算)
第六章
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2,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任何热力学过程都必须遵守
3,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
1)等压过程
2)等体过程
3)等温过程
4)绝热过程
4,热容,比热比,等体热容,等压热容
5, 3与4的结合 计算
6,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过程进行的方向)
1)两种表述(第二类永动机等)
2)熵的计算,熵增加原理(自发过程,可逆过程)
3)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意义 4)第一定律与第二定律的关系
第七章
1,温度的微观意义
2,理想气体压强公式,分子平均动能公式
3,自由度与能量的关系—能均分定理
4,分子平均自由程公式
第八章
1,振动方程—位移,速度,加速度表达式
2,弹簧振子w,T表达式及关系;机械能守恒(谐振子的能量守恒)
3,振幅,周期,频率,角频率/圆频率(w)的关系,相位,初相
4,根据初始条件求波动方程:当t=0时
5,旋转矢量表达方式
6,简谐震动的能量(机械能守恒)
7,振动的合成8,波动方程产生的条件:波源,介质
9,横波与纵波
10,波前,波面,波速,频率,周期的关系 11,相干波产生的条件,相位差
第九章
1,波的传播方程
2,光程及光程差
3,相干波获取途径,分振幅,分波面
4,光程差与相位差 产生明暗条纹的条件及公式5,分波阵面干涉(双缝干涉)
光程差和明暗条纹条件,条纹的特点,条纹之间的间距6,分振幅(劈尖-薄膜)
半波损失,光程差,相位差,明暗条纹条件
7,光的衍射(绕过障碍物)
惠更斯-菲捏尔原理
佐贺大学
建校时间:1920
学校性质:国立
所属省州:佐贺县
所在城市:佐贺市
学校简介
佐贺大学,英文名称:SagaUniversity。是于19建立,1949年开设大学教育的`日本国立大学。大学的简称为佐贺大。佐贺大学设有文化教育学部(学校教育课程、国际文化课程、人类环境课程、美术工艺课程)、经济学部(经济系统课程、经营法律课程)、理工学部(数理科学科、物理科学科、智能情报系统学科、机能物质化学科、机械系统工学科、都市工学科)、农学部(应用生物科学科、生命机能科学科)、医学部(医学科、看护学科)。
大学院设有教育学研究科、经济学研究科、工学系研究科(机能物质化学专攻、物理科学专攻、机械系统工学专攻、电气电子工学专攻、能量物质科学专攻、智能情报系统学专攻、数理科学专攻、都市工学专攻、循环物质工学专攻、系统生产科学专攻、生体机能系统制御工学专攻)、农学研究科、医学系研究科。
学校沿革
1949年-新制佐贺大学成立。设立文理学部、教育学部。
1955年-改组文理学部,农学部独立。
1966年-改组文理学部,设立经济学部、理工学部、教养部(文理学部在1972年废止)。
1976年-佐贺医科大学设立。
1988年-参加鹿儿岛大学大学院联合农学研究科。
19-教养部废止。
19-教育学部改为文化教育学部。
20-与佐贺医科大学合并。设立医学部。
-根据国立大学法人法,改为国立大学法人。
学科设置
学部
文化教育学部经济学部理工学部农学部医学部
大学院
教育学研究科(只有硕士课程)经济学研究科(只有硕士课程)医学系研究科(修士课程??博士课程)
同学们选择郑州大学, 不仅选择了郑州大学的学科和专业, 更选择了郑州大学的这种文化。郑大欢迎你们, 就是以郑大的文化涵养去滋养每一个郑大人, 以“郑大的文化故事”讲述我们每一个郑大人的成长故事。这就是郑州大学, 是在未来三年、四年、五年乃至更长时间里陪伴你们成长的地方!在今年7月20日高考录取通知书签发仪式上, 我对第一批签发录取通知书的同学说:“大学不轻松, 大学要从容”。今天, 利用这个机会, 我来具体谈谈我对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
大学为什么不轻松?
首先是学无止境, 知识学习为大学之首要。尽管你们已经进入大学, 但还必须好好地学习知识, 别忘了你们是来求知识的。你们靠着已有的知识获取了大学的门票, 但你们更要通过获得更扎实的知识功底去走向社会。我们说, 郑大的新生都是优秀的学生, 但我还要强调, 郑大的毕业生都以基础知识扎实、发展后劲大而著称。当还没有完全适应大学生活的时候, 你们必须面对繁重的基础课学习, 这应该是大学给予每位学生的第一个考验。基础要打牢, 首先是基础课要学好, 本科生和研究生都要如此!在郑大, 人才培养有标准、课程设置有体系、培养过程有计划, 就是要给每个人塑造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当前, 我们特别强调能力培养, 但能力提升也是以知识的获取为基础, 没有知识, 也难有能力!
其次是强魄健体, 彰显生命的活力。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劳心劳力的过程, “虽然我们不能决定明天的太阳几点升起, 但我们能够决定我们每天早上几点起床”“每天锻炼一小时, 健康工作五十年, 幸福生活一辈子”。大学要打好身体的底子, 要增强体能, 培养一种体育爱好, 养成一种锻炼习惯。人的体质好了, 自然就会有“精气神”, 随之心胸也会更加开阔、学习的压力也就会变成动力。运动赋予我们的不仅是强健的体魄, 还能“文明”其精神, 让我们得到素养提升和心智历练。
再次是德才兼备, 人的全面发展是根本。除了丰厚的知识, 除了健康的身体, 作为一个社会人, 还应该有什么呢?大的方面说, 是你的社会意识与价值取向;小的方面说, 如待人接物与为人相处等, 所以说, 人的全面发展是根本。如果说, 高中阶段的成长标志是, 获取知识并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那么大学的成长标志就是专业知识的获取以及人格的基本成熟。今天一开始我就反复讲郑大文化, 就是想让大家在这种文化氛围中进行人格与价值的塑造, 实现全面的发展。在这方面, 我充分相信大家的文化自觉, 但我还是要给同学们一个特别的提醒。从行政管理的角度讲, 校长的责任是配置资源, 但作为一校之长, 最根本的任务, 就是要引领和营造大学的文化, 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有用之才, 这就是办大学。
怎样才能从容地上好大学?
首先是有理想。高尔基说过:“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 他的才能就发展得越快”。俞敏洪先生从小就希望穿越地平线走向远方, 并谓之“穿越地平线的渴望”。唯有树崇高之理想, 才会有明确清晰的奋斗目标, 才会有攻坚克难的前进动力, 这正是事业获得成功的保障。唯有立宏伟之志向, 才不会吐槽大学里“三点一线”太单调、专业学习太枯燥, 才耐得住寂寞, 承受得了艰辛, 为着自己的理想而奋勇拼搏、无怨无悔、矢志不渝。路漫漫其修远兮, 士不可以不弘毅。
其次是有自信。自信是一种高贵脱俗的气质, 是坦然豁达的心态, 是百折不挠的精神。只有历经风雨、战胜挫折, 才能赢得真正的自信, 这是大学生活的“必修课”, 也是一个人成长成熟的必经之路。大学不仅仅意味着光荣与梦想, 还意味着不断的挫折与挑战, 譬如专业学习的压力、毕业求职的艰辛等。有的同学在挫折中丧失了自信、迷失了自我, 而更多的同学却在挫败中强大了内心、战胜了自我, “不管风吹浪打, 胜似闲庭信步”。
华中第一流名校,文科实力在全国很强,排名也很高。
浙江大学
老牌理工科名校,外交官自从合并杭州大学以来,文科实力日增。
武汉大学环绕东湖水,坐拥珞珈山,中西合璧的宫殿式建筑群古朴典雅,巍峨壮观,堪称“近现代中国大学校园建筑的佳作与典范”。想参观古迹吗?在武大这非常方便,根本不用走出校门就能“参观”,因为很多早期建筑都被列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了,比如宋卿体育馆、樱园老斋舍、老图书馆、半山庐和十八栋等。
珞珈山给武大带来了什么?先不说“珞珈山水”的BBS,就从“风水”角度来讲,大学校园能有一座山,是这个大学最大的福气。武大已经不是“依山”了,而是“拥山”。这得益于当年李四光提议,也奠定了武汉大学今日的校园规模。珞珈山的名字,正是武大首任文学院院长闻一多先生改的,所以才会显得这么诗意。珞珈山上发生过很多故事,正好烘托了武大的人文特色,让人文气息更显浓厚。
武大校园之景,以樱花最为有名,每年花开时节都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不过这多少也扰乱了武大学子的正常生活,因此武大的学生也是年年抗议,但仍抵不住慕名而来的游客。
如果说武大是“拥山”,那么位于“人间天堂”杭州的浙江大学则是“傍水”,因为它就在美丽的西子湖畔。
传说就不用我多说了,白娘子和许仙的爱情故事打动了多少浪漫的少男少女?没有“西湖的水”的渲染,想必这“我的泪”的故事也会少了些许缠绵的优美。美丽的西湖、美丽的传说和位居全国高校前列的科研实力构成了令人向往的浙江大学。理工科的强势并不妨碍浙大的人文色彩。
一个浙大的学生曾这样形容校园的早晨:“最初是属于小雨的,那沙沙的声音应是浙大人最为熟悉的曲调了。不知为什么,杭州总是在黎明前下些小雨。也许正是她们,才把杭州的粗犷洗淡,给杭州蒙上了空灵。随着天空泛起第一抹白色,小雨便把黎明交给了鸟声。吱吱喳喳的鸟声响在宿舍的窗户旁,响在老和山下的树林里,响在通往教学区的灌木丛中,杂乱而清脆。此时,校园里有力而又有节奏的跑步声走过,沿着上老和山或灵峰的方向。”
浙大拥有百年历史底蕴,是中国首批七所“211工程”、首批九所“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也是中国大学“常春藤联盟”的成员。在合并了杭州大学之后,文科实力得到极大提高。“国有成均,在浙之滨”,如今的浙大,“文科”二字的曝光率和关注度,显得格外高涨。学校鼓励“甘坐冷板凳”,期待“十年磨一剑”。
课程:大学物理实验学期:2009-2010学年 第一学期任课教师:班级:学号:序号:姓名:成绩:
实验1误差分析
一、实验目的1.测量数据的误差分析及其处理。
二、实验内容
1.推导出满足测量要求的表达式,即v0f()的表达式;
2.选择初速度A、B、C、D、E,从[10,80]的角度范围内选定十个不同的发射角,测量对应的射程,记入下表中: A
B
C
5.将根据实验结果推算的初速度A、B、C、D、E结果填入下表:(注意数据结果的误差表示)。
6.Matlab数据处理:对实验结果进行误差分析。从5个记录表A、B、C、D、E中选择一个,计算该次测量的有关误差。(选表的原则:A=0、B=
1、C=
2、D=
学校1986年由世界船王包玉刚先生捐资创立,邓小平同志题写校名,建校之初,由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原杭州大学五校对口援建,高起点地开始了办学历程。1996年,原宁波大学、宁波师范学院和浙江水产学院宁波分院三校合并,组建新的宁波大学。
截至2014年12月,学校有普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6668名,各类研究生5652名,成人教育学生18365名,各类在校留学生2377人,其中学历生1325人。学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
宁波大学在2014、2015年武书连中国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中分别位列第91名和第90名,在2014-2015年中国重点大学竞争力排行榜(131所)中位列第87名,在2015-2016年中国重点大学竞争力排行榜(134所)中位列第91名。
到达兰州之后,学长学姐们热情洋溢地接待了我们,我就读的是新校区位于榆中县,离市中心的本部还有近80分钟的高速路程,于是刚下火车又坐上了去乡下的行程。校车上旅游管理专业的学姐乐此不疲地解说着一路的风景,至今还记得是学姐的那句:“同学们,看,车窗外的正是黄河!”我立即趴到窗上往外看,不禁感慨:“天哪,原来黄河真的这么黄!”而后的日子里才发现,初春冬季节时节,它还是很清澈的。在一片欢声笑语中,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一下车,映入眼帘的是各式各样的欢迎标志,好不热闹。接着是被学校的建筑深深地吸引住了,偌大的足球场,仿佛置身于2008年奥运会的鸟巢体育馆一样,后来才得知由于外形酷似“鸟巢”大家都亲切地称之为“小鸟巢”,还有“水立方”样式的篮球馆、羽翼般的羽乒馆。不得不说,我们学校的体育场所很奢华很别致,一直流传说在2000年新校区建设之初,我们一位领导人很爱运动,于是在体育场所这方面费尽苦心,最后修建了西北地区较为高湍大气的体育馆。
在学姐的指引下,办完了所有的入学手续,这时也快黑天了。9月的天,在西南地区正处酷暑季节,于是我身着了一身很单薄的夏装,不曾想居然被西北风吹得瑟瑟发抖。在兰州,真正的夏天只有7~8月间很短暂的几十天,大学四年,没见过也不需要风扇凉席更别说空调。一年四季床上的格局就没变过,垫的是两层褥子,盖的是一层被子。夏季的昼夜温差很大,白天很晒紫外线很强,可是只要在阴凉处或是室内就立马会觉得很凉快。冬天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冷,因为只要是室内哪怕是楼道都置有暖气设备,最令人欣喜的是10月中旬左右就开始下雪,对于我这种没见过雪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件很激动人心的事。
接着就开始军训,开始了为期四年的大学生活。十天的军训有点煎熬,露天的场地,强烈的紫外线,直接晒脱皮了,加上天气干燥,鼻子里积满了血块,这也是大学四年一直没适应过来的天气。煎熬之余各种社团学生会开始了迎新,趁休息时间来到了集市般的纳新场所,每个社团都好新奇每个都好想加入,最后在理智的驱使下选择了相对喜欢的两个社团,一个工作室以及之后的学院学生会,笔试一面试一复试,心理素质与智商的重重考验,不得不说期间成长了不少。社团学生会的生活让大学充满了乐趣,也开始接受各种不公平待遇,不过更多的是欣慰,通过这些平台认识了各学院各民族不少的同学,组织策划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课余生活更是丰富了不少。大一大二的课余时间几乎都在忙这些,大三退了社团、工作室,开始认真地学习,准备考研。
大学期间的学习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轻松,我就读的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属典型的工科,一个班就四五个女生。课程很繁重,每学期的下半期开始,每个周末几乎都是在做实验。应该是先苦后甜吧,最后的就业率还挺不错。我们学校强势一点的专业当属少数民族文化研究领域、医学院相关专业、土木学院及电气工程学院,可是无论选择了哪个专业,学习是刻不容缓的,是谁说大学学习不重要的?在2009年入校时,学校的图书馆还在修建中,我们只能在地下室图书馆或是自习室学习。我毕业那年图书馆终于竣工,并以西北最大的图书馆傲立在白虎山下,成为学校标志性建筑之一。
在没进学校之前,我对少数民族是没有概念的。以前是道听途说,在之后的生活中才切切实实地感受到各民族那么鲜明地存在着。我深刻地记着第一次看到一群藏族同学围在一起跳锅庄舞时的感动,那样的和谐与美好。后来我也加入了他们,在不定期的每周五晚上和他们围成一个圈载歌载舞,欢声笑语。在多民族学校是幸福的,你会在各民族的节日看到他们的盛装出席,会看到最本土的民族舞蹈,吃到各民族同学从家乡带来的美食。可是相对的是要尊重他们的民俗忌讳,比如回族藏族等同胞的饮食忌讳,苗族同胞不喜欢被称“苗子”等。
回想大学几年,时光飞逝。我很庆幸出了省,让我学会了独立;很庆幸就读了民族院校,让我感受到了各族人民的风土人情;很庆幸选择了我的专业,让我结识了最好的班级最好的室友。读大学可能不会改变你太多的东西,但会对你今后的工作生活带来不可磨灭的影响,让你用一辈子的时间去怀念那短暂的四年。
想念我的大学——西北民族大学。
【东华大学大学物理】推荐阅读:
东华大学时尚设计学院06-30
东华大学学生手册考试10-14
东华大学无机分析大纲12-11
东华理工大学论文材料06-16
东华理工大学集邮协会11-27
东华理工大学是几本12-10
东华大学第六届大学生三维设计大赛拉开序幕11-22
东华理工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论文09-09
东华大学硕士研究生新生入学报到须知06-29
东华小升初语文真题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