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情况调查分析

2024-10-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于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情况调查分析(精选8篇)

关于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情况调查分析 篇1

在全国各地的新闻媒体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相关情况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性的热点话题。新闻界人士对于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关注和为这项制度所做的大量宣传报道,使我们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为了让大家对中国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并关注和宣传推动这项工作,我们有必要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

作为世界第一的人口大国,我国有13亿人口,并且大部分都生活在农村,农民的医疗卫生问题一直是各级政府关注的,特别是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形势下,如何减轻农民的就医负担,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已成为全社会的焦点。2002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坚持科学发展观,在全面总结以往合作医疗历史经验教训基础上,结合当前农村社会发展实际,作出了建立与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决定,为避免盲目性、避免走弯路,中央政府明确要求各地要在地方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先行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推广,到2010年基本覆盖全体农民。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各地从2003年开始推进试点工作,这一制度的推行得到了各级地方政府和广大农民的积极响应,试点范围不断扩大,2004年全国有333所试点,2005年就已经发展到678个试点,而且在全国已经有一定的覆盖面,具备相当的代表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2003年起在全国部分县(市)试点,到2010年逐步实现基本覆盖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2002年10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要“逐步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到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基本覆盖农村居民”,“从2003年起,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除市区以外的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每年按人均10元安排合作医疗补助资金,地方财政对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补助每年不低于人均10元”,“农民为参加合作医疗、抵御疾病风险而履行缴费义务不能视为增加农民负担”。

这是我国政府历史上第一次为解决农民的基本医疗卫生问题进行大规模的投入。从2003年开始,本着多方筹资,农民自愿参加的原则,新型农村合作医

疗的试点地区正在不断的增加,通过试点地区的经验总结,为将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全国的全面开展创造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截至2004年12月,全国共有310个县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1945万户,6899万农民参合,参合率达到了72.6%。按照“十一五”规划的要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到2010年的覆盖面达到农村的80%以上。2011年2月17日中国政府网发布了《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1主要工作安排》。这份文件明确,2011年政府对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补助标准均由上一年每人每年120元提高到200元;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力争达到70%左右。

2012年起,各级财政对新农合的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20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240元。其中,原有200元部分,中央财政继续按照原有补助标准给予补助,新增40元部分,中央财政对西部地区补助80%,对中部地区补助60%,对东部地区按一定比例补助。农民个人缴费原则上提高到每人每年60元,有困难的地区,个人缴费部分可分两年到位。个人筹资水平提高后,各地要加大医疗救助工作力度,资助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参合。新生儿出生当年,随父母自动获取参合资格并享受新农合待遇,自第二年起按规定缴纳参合费用。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推广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非常有必要对前一阶段的试点工作进行一个全面系统和客观的评估,通过评估看一看试点的运行情况到底如何,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效,存在什么样的问题,该制度是否符合农村的实际和广大农民的意愿,为下一步推进这项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下面列出几点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满意度低

社会保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它强调的不是个人成本收益的平等,而是保险金的社会满意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作为一种社会保险,受益的农民和政府补助资金来源的纳税人的满意度对其成功与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调查中发现一些农民不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主要是基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保障水平低,农民了解不深,怕政策有变,认为是把自己的保险金拿去补偿别人了等的考虑。而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不满主要是因为保障水平低,参加

和办理报销的程序繁琐等。此外政策不公等导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社会满意度低。

二、保障水平低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以大病统筹兼顾小病理赔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这个定义显示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救助农民的疾病医疗费用的而门诊、跌打损伤等不在该保险范围内,这项规定使得农民实际受益没有预想的那么大。

三、宣传力度不够

现有的宣传多集中在介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给农民带来的表面好处上,没有树立起农民的风险意识,也没有体现出重点,没有对那些不参加的农民进行调查,使得宣传大多停留在形式上。许多农民并不真正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义,他们仅从自己短期得失的角度考虑,由于自己身体好,生病住院的概率低,没有必要花那个冤枉钱。还有一些农民认为它跟以前的义务教育保证金一样,最后被政府骗走了,认为是把自己的保险金拿去补偿别人了。宣传也没有把具体的理赔标准发给农民,使得他们在理赔时,看到那么多药费不能理赔一些农民有被欺骗上当的感觉。

四、农村内部医疗需求分析不足

由于新型合作医疗以大病统筹为主,小病仍然是用农民个人医疗帐户来支出。就小病而言,当农民经常不生病时,觉得个人出资的那部分浪费掉了,于是会逐渐丧失参加合作医疗的动力。从大病来说,由于农村内部也存在着较大的贫富差距,那些贫穷的家庭一旦得了大病,即使去医院就诊,能够报销一部分,但剩下的一部分他们依然无力偿付,所以这些贫困的家庭依然看不起病。当然对于那些富裕的家庭而言,这是给他们提供了实在的优惠。所以从大病的角度来看,新型合作医疗没有解决农村内部贫困家庭的问题,反而使得他们与富裕农民家庭的差距变得越来越大,进一步加剧了农村的贫富差距。而且许多农村现在呈现的状况是大部分的青年或中年的劳动力外出打工,农村呈现出大量的空心村。农民工外出打工时,如果在外地生小病,他们只能在打工所在地看病,这样来说,他们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就没有得到实惠,这会降低他们的参与热情。当他们得了大病时,由于打工所在地路途遥远,甚至有些急性病时,他们去大型的医院就医,也无法享受到新型合作医疗的优惠。因为,新型合作医疗规定了,参加合作

医疗的农民需要在定点的市县,乡镇的医院去就医报销。所以从农村目前大规模的农民工外出打工的角度来看,也出现了重大问题。

关于进一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几点建议:

1、进一步加大“新农合”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让老百姓明白参保,安心治疗,关爱健康。

2、严格规范工作流程,公开报销项目、比例,简化报帐程序,加强“新农合”资金管理的监督工作。

3、《新农合证》的办理要严格查对并实行机打,防差错,以免给参保人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4、进一步加大投入,改善偏远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条件及医务人员的待遇,有针对性地为偏远卫生院培养适用人才。加强农村基层卫生技术人员身教育制度,提高农村卫生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5完善农民医疗补偿方案随着试点数量的增加和政府补助水平的提高,各地要在分析、总结运行情况的基础上,认真测算,科学制定和调整农民医疗费用补偿方案。

6、针对农村贫困人口家庭收入低、生活困难大的实际,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中对农村救助对象应给予更多的政策优惠。通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医疗救助的协调互补,共同解决贫困农民看病就医难的突出问题。

关于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情况调查分析 篇2

甘肃省位于中国的西部地区, 此处的地势特点是海拔较高, 处于海拔千米之上的高山, 从最开始的交通不便等遗留问题到现在的西部大开发, 虽然政府给予了一系列的优惠措施来促使西部开发, 但是由于当地农村基本全部处于高山环绕中, 受当地土地条件限制“靠天收”仍是目前农业现状, 这就导致了当地农村居民的收入极低, 而经济的落后、农民的贫困使得农村合作医疗尤为重要。

2010年以来, 甘肃省全省参合率已稳定在95%以上, 且参合人数和参合率逐年提高, 其中2011年全省参合农民达到1918.27万人, 参合率达到96.52%;参合率在西部地区位于前列。由5个试点县到全面覆盖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然而, 甘肃省位于中国西部, 农村多山村, 长期以来, 经济不发达, 医疗卫生条件差, 农村保障覆盖率极低, 这就使甘肃省合作医疗的执行中就出现了许多具体的问题, 表现在管理机制、筹资机制、补偿模式等方面, 这些问题使得甘肃省医疗保险政策不公、制度缺乏效率, 同时阻碍了人力资本的自由流动和居民就医选择权利的实现。本项目的用途在于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本项目拟以甘肃省20个农村调查案例为基础, 通过入户调查得到第一手资料, 旨在研究甘肃省农村合作医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并针对甘肃省农村特色, 提出完善甘肃省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议。这对完善该省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切实解决该省农民医疗保障之难、看病买药之困、大病救助之艰有重大意义。

2 调查的对象和方法

本次调查首先采用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 从甘肃全省中随机抽取20个村, 然后对所抽中的全村家庭进行普查。这些村寨主要位于武威市凉州区、定西市通渭县、定西市陇西县、天水市武山县、白银市靖远县、庆阳市合水县、白银市会宁县、平凉市静宁县、兰州市皋兰县、平凉市庄浪县、天水市甘谷县等地区。调查时间从2012年8月1日开始到2012年9月1日, 历时1个月。调查对象为甘肃省农户, 调查方法是入户调查, 具体操作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 课题组主要成员一方面深入各自家乡附近的农村进行入户调查, 另一方面请甘肃各地的同学帮忙在所在的村寨进行调查, 获取第一手资料。设计问卷400份, 最后回收到的有效问卷386份。调查内容包括对报销手续、报销额度、报销范围、医院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等16项。

3 对合作医疗执行过程中的统计数据的分析

3.1 甘肃农村居民的医疗实际负担增加

虽然甘肃省不断提高报销比例但是农民自己负担的医疗费用绝对数较实行合作医疗前上升明显。在调查的386户家庭中, 有60岁以上的老人的179户家庭, 其中有两位60岁以上的老人的家庭有68户, 这些老年人基本常年服药, 或者需要常年服用药物, 除少数基本用药外, 医药价格较前几年有较大的增长, 有302户家庭都感觉到自己所负担的绝对数上升明显。

在调查的386户村民中, 家里有长期患病的人数的家庭有129户, 其中长期住院的有67户, 住院总花费在5000元以上的有42户, 住院的家庭全部都感觉近年来的自己负担的医疗费用绝对数在反而较合作医疗前没降反升。

3.2 虽然甘肃省提高了大病报销比例, 但是报销医药范围窄, 没有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在调查过程中, 回答“合作医疗有没有在现实中减轻您的经济负担”这一问题时, 有344户作了回答, 感觉到投保切实在现实生活中减轻了经济负担的有24户占7%, 有20户约6%感觉到反而加重了经济负担, 有156户约45%村民感觉和原先没有区别, 有144户约42%感觉效果不是很明显。见图1。

3.3 乡镇医疗条件简陋, 设备匮乏

采用询问调查法和实证法, 了解到当地居民常去就诊的卫生机构是村卫生室和乡级卫生机构, 他们普遍认为当地医疗设备陈旧欠缺, 医务人员医疗水平差, 卫生室和卫生机构药物品种不齐全。简陋的医疗设施与医疗条件使得在当地只能看一些简单的感冒、发烧、拉肚子等小病, 一遇到稍微重症的病人连一些基本的验血常规检查都不能开展。

3.4 报销手续繁琐, 报销费用经常不到位, 报销满意度低

总体上来看, 对合作医疗制度的满意程度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

(单位:%)

如图2所示, 村民对报销手续、报销范围和医院的服务质量总体满意度较低, 尤其是对报销手续和报销范围的不满意度较高。还有一部分是没有报销过或对报销程序不了解的群众。

4 对改进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对策建议

4.1 建立保险费用的合理缴费额

从理论上来说, 农村合作医疗是一种非营利的事业, 但同时也不能出现赤字, 因此, 在对农村居明的卫生服务和费用进行科学调查和预测的基础上, 正确测算出能够保持合作医疗经费“收支平衡”的筹资额和补偿比, 才能保持合作医疗系统的正常运转。为科学测算中国农村合作医疗筹资额和补偿比例, 本文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 建立了农村合作医疗筹资额与补偿比例测算模型。

用文字表示:

筹资额=Σ (门诊就诊率×每次门诊医药费×门诊的补偿比例+住院率×平均住院医药费×住院补偿比例) +管理费+风险金

此模型中兼顾了医疗、预防和意外风险, 而且简单可行, 对甘肃省农村合作医疗筹资额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作用。

4.2 建立乡镇基层医疗整合和医务人员的培养制度

实施合作医疗制度后, 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农民的医疗需求, 医疗机构的业务量都有一定程度的增长。在此种情况下, 卫生院也应该以需求定发展, 整合当地接近的医疗部门, 通过整合求发展, 引进较高水平的医务人员与医疗设备, 建立医务人员的经费编制制度, 开展卫生支农活动, 并且建立卫生人员的培养、准入、淘汰和更新机制来推进甘肃农村合作医疗的健康发展。

4.3 降低治疗和医药费用, 降低医院的寻租行为

治疗费用的上升使很多西部农民家庭因病返贫, 治疗费尤其是手术费的全面上升反而加大了负担。比如调查过程中, 一个小小的痔疮手术, 合作医疗前手术费医药费下来基本要600元解决问题, 这是农民自己负担的, 然而, 合作医疗后只要进医院至少要3000元以上, 假如现在报销60%, 余下的要自己负担1200元。农民的负担反而加重, 而医院的利润反而提高。因此应切实降低治疗费用。

除此之外还要调整县级医疗机构的收入结构。由于目前大多数医务人员收入高低与其医疗收入的多少直接挂钩, 而药品收入又是医疗收入的重要来源。因此甘肃省的农民在就医时经常遇到开出的大部分药物价格昂贵不能享受优惠或者在享受优惠的范围之外的情况, 这对于他们的经济状况无疑是雪上加霜。因此, 改革县级医疗机构的补偿机制, 实行医药分开, 切断医务人员与药品之间的利益联系, 是降低处方费用的根本性措施。必须在国家卫生政策的指导下有步骤、分阶段地进行。同时, 要完善对各级医疗机构的财政补助政策, 改变“以药养医”的状况, 促进合理用药。

4.4 针对老年群体设立专门的医疗保险, 给农民定时体检以避免大病产生

老年人的生理机能衰退, 由此患上复杂疾病的概率较高, 心脏病、高血压、脑血栓等慢性病尤甚, 其对医疗的需求量大, 这些病需要长期不间断的服药治疗, 而目前在只是住院享受一定范围比例报销的措施下, 他们受益不大, 导致因病致穷、因病返穷现象突出, 在我们调查过程中发现家庭中只要有一个患老年病的老人, 这个家庭整体经济状况就比较困难。根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明, 我国已经步入了人口年龄结构老年化的国家, 预计到2025年, 我国老年人将占到人口的12%, 2050年达到20%;2007年甘肃省老年人口比例达7.49%, 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快, 进一步加重了赡养和社会经济负担, 对养老保障也提出新的挑战。老年人很可能就是未来医疗保险的主体, 为其设立专门的医疗保险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5 墨西哥和巴西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及其对中国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启示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新时期农村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墨西哥和巴西具有比较完善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 值得其他发展中国家借鉴。根据两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特点, 政府要大力支持, 建立贫困农民大病医疗救助制度, 这项制度对维持社会公平、促进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墨西哥和巴西的医疗保险制度并无城乡差别, 农民和城市居民参加同一个保险组织, 且都是在20世纪中叶在企业工人医疗保险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的, 当时的国民经济状况和社会发展情况还不如中国目前的发展水平。

摘要:本文通过对甘肃省农村合作医疗实地调查得到第一手资料, 并分析出正在执行中的合作医疗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力求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关键词:甘肃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调查报告

参考文献

[1]陈健生.公共卫生发展的财政制度安排[J].财经问题研究, 2004 (10) .

[2]杨明洪.农业增长方式转换机制论[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9.

关于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情况调查分析 篇3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现状;问题及建议

改革开放30年来,从解决温饱问题到落实健康体系,我国始终未落下致力于医疗卫生改革的目标。目前,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是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医疗救助为主体分别覆盖农村人口、城镇非就业人口、城镇就业人口和城乡困难人群,解决了部分人群医疗保险缺失的不公平问题。【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以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为主要目标,加强群众日常看病保障,深化农村医疗改革成效。相关数据显示,2006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率达60%,全国已有1451个县(市、区)开展了农村合作医疗,覆盖人口为5.08亿人,4.10亿农民参加了合作医疗,参合率为80.7%。【2】

为进一步了解新型农村医疗合作保险实施现状,加强国民对边缘地区农民新农合参与度的关注,调研人员深入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孝姑镇,就此地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合作保险现状调查,共计问卷400份,有效问卷363份,有效回收率90.75%。

对象和方法

调研对象 本次调研对象涉及孝姑镇所有在住村民、相关政府工作人员及乡镇医院卫生院在职人员。覆盖11个村,11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5600人。乐山市孝姑镇位于四川省犍为县城东南15公里,地处岷江两岸及华北平原与黄土高原交界,属于我国西部偏远地区。以孝姑镇进行此次调研,具有一定典型性和代表性,可以让发达地区国民及上级政府更为有效的了解到政策的实施力度和广泛有效性。对363名调查对象的性别,年龄,学历,月平均收入四项基本情况进行了统计。见表1

表1 样本特征

变量频数百分比变量频数百分比

别男14640.22%

历初中及以下20255.65

女21759.78% 高中/中专12734.99%

合计363100.00% 大专143.86%

龄18岁以下226.06% 本科195.23%

18~209726.72% 研究生及以上10.28%

21~30297.99% 合计363100.00%

31~407520.66%

入<100022963.09%

41~505815.98% 1000~20007420.39%

51~606517.91% 2000~3000369.92%

61~70123.34% >3000236.64%

80以上51.38% 合计363100.00%

合计363100.00%

调研方法 问卷调查为主,问卷有村民当面填写,辅以调研人员当面讲解,但不影响其选择,实证与规范研究相结合,对孝姑镇新农合现状进行了探讨及现实问题分析。运用excel,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关建议。

1 孝姑镇村民参与新型医疗合作保险现状

1.1 政策跟风,新农合整体了解度较低

据调研小组了解,孝姑镇村民中几乎所有在住人员都参与了新型医疗合作保险,基本实现了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第一阶段的“广覆盖”的设计理念,但如此高的参保率背后却不乏村民对于新型医疗合作保险知之甚少的现象。调查数据显示21.14%(84/363)村民表示自己对新农合完全不了解;69.70%(253/363)的村民表示自己了解一点;仅有7.16%(26/363)的村民能够肯定地表示自己了解新型医疗保险。大多村民表示自己选择新型农村医疗合作保险是因为村委会的带动和鼓励,对政府的信任和对新政策的肯定。

2 了解途径单一,政府带头作用明显

在对新农合的了解途径调查中显示,通过政府、村委会了解到新农合的村民占所有调研对象的60.33%(219/363);通过书籍报刊、电视广播、网络媒体等了解到新农合的人占23.14%(84/363);通过他人了解的占14.88%(54/363);通过医生了解到新农合的人占8.28%(32/363);15.15%(55/363)选择了其他。在大量的数据中,不难发现,政府和村委会是了孝姑镇村民了解新农合的主要途径,并且是孝姑镇村民参加保险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村民的极高的参与度与其对新农合的极低了解度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虽然村民的积极配合保证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在孝姑镇的顺利实施,对新农合整体了解度的匮乏却让这样的利民政策成了一种形式,跳出表观的参与度,加强村民对于新农合的了解也是目前应该着手落实的事务。

3 新农合医保制度透明化欠缺

访谈中孝姑镇村民表示新型农村合作保险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自己的医疗费用,基本上脱离了以往“不敢看病,有病拖延”的现状,但自己在报销医疗费用的过程中仍处于非常被动的状态,例如对于医保的申报比例和可以申报的药品种类及注意事项完全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在问及是否了解可报销药品种类时,3.03%(11/363)的村民表示非常了解,21.76%(79/363)的村民选择了比较了解,47.93%(197/363)的不太了解,27.27%(99/363)的村民表示完全不了解。“医生开什么处方,就买什么药”成为大多村民看病的一个定律,由于未对可报销药品做一个系统学习,多数村民对可实际可报销的药品模棱两可。新型农村医疗保险虽然体现了人民生病政府买单的理念,但是如果参保的村民拿到的只是空头支票,何来医改成效呢?

4 医疗设施未完善,病员输出形成反差

按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制度规定,在二级以下医院报销比例高,到三级以上医院就诊报销比例相对较低。【3】但孝姑镇经济发展相对迟缓,基础医疗设施较为简陋,造成县级以下医院难以满足村民看大病的需求的现象。目前,农民参加合作医疗后,门诊就医不能报销,大病住院按照花费金额分层次给予不同比例的报销,其实这一比例对农民基本没有任何帮助,即使有帮助,但作用不大。【4】医院级别越高在新农合报销范围以外的费用却越多【5】当遇上稍严重的疾病时,村民都是选择市里或者省城里的大医院,因为那里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即使新农合可以让村民报销部分医疗费用,仍是相当昂贵。县级以下医院设施不够完善导致了县级以下医院病员不饱和,市级省级医院病号饱和的现象。

对于村民来说,新农合确实为他们带来了福音,但他们更大程度上是因为政策的趋向而非自我的意识。据上数据显示,23.14%(84/363)的村民通过书籍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了解到新农合,而60.33%(219/363)的村民通过政府村委会了解到新农合。经济发展的相对滞后和信息交流的不便成为政策落实的一大阻碍,加之村民自主学习的意识薄弱让成为政策的具体化的一道瓶颈。

6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保障水平不高

调查访谈的孝姑镇居民,大部分人对医保的保障感受都是有保障但不足。对于绝大部分的人来说,得小病的时候更多,重病时候较少。然而,得小病本身花费的医药费就不多,对于其报销而言,虽少之又少,但在一定程度上,对百姓看病有所保障。但是,当得大病时,花费的医药费更多,但其医保补贴相较医药费而言,是远远不够的。虽有一定程度的补贴,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人们看病难的问题,没有满足人们最根本的医疗需求。并且,现在医药费用消费逐渐上涨,相对而言,医保报销程度就更有限了。所以,医保确有其保障,但保障也是有限的。

7 医疗消费满意度不高

调查显示,67.22%的孝姑镇居民(255/363)对医疗方面的消费感受是勉强可以接受,15.43%的人(56/363)认为难以承受,17.35%的人(63/363)认为不会造成负担。调查的大部分孝姑镇居民都认为,小病痛例如感冒等在当地小诊所能治好,花费不高。但如果遇到一些较为严重的病,进大医院治疗,所支出的医疗费就是一笔大开销了,对于一些相对较贫困的家庭来说,更是入不敷出。另外,新农合医疗制度中制定的可报销药物和医疗项目种类偏少【6】,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并未减轻农民的医疗负担。

意见与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并改善自我保险意识淡薄的现象。

在关于居民医疗保险的问卷中显示,大多数居民对医疗保险了解度不高,说明医疗保险宣传力度不大以至于居民不了解参保流程,同时说明居民对医疗保险的关注度很低,自我保险意识淡薄。而且,许多宣传只是停留在介绍新农村医疗保险给居民带来的表面好处而已,并没有突出重点。【7】鉴于此情况,建议通过有力的宣传来打消居民的各种顾虑。同时,让居民真正了解新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意义,提高居民参保的积极性。

<二>完善医疗保险相关制度。

当前,我国在医疗保险相关制度上,尚有许多不足之处。就其而言,为了方便参保人员异地就医结算,建议推行全国医保“一卡通”。【8】为了方便居民就医用保,建议扩大医保覆盖面。如此,才能更好地满足居民对医疗保险的需求。更有效地保障居民的合法权益加快医保政策的进程。

<三>加强医疗保险管理与监督。

目前在我国的现实情况下,医疗保险的管理现状令人堪忧。在调查中也发现,居民对医疗保障的具体内容知之甚少或者根本没有概念。建议进一步提高相关内容的透明化程度。【9】通过将所有医疗保险经办业务在同一个服务平台下实行“阳光”管理,公开,公正,透明。比如:公开报账明细,让受报人知道详细报销情况。建议加强对定点医疗单位的全面管理和监督。比如:加强药品价格监督

<四>简化报销程序

一是在各级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可在医院窗口直接补偿;二是简化县城外就医的转诊手续,限时办结补偿结算手续;三是开通“一站式”服务窗口,实现新农合补偿和医疗救助两项业务一个窗口办理、同时审核结算;四是市级定点医院异地就医即时报销工作,农民异地就医也能够“当天出院,当天补偿”。【10】

小结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农村居民获得医疗保障的重要来源,只有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让受保人真正从中获益,才能改变如今‘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普遍现状。通过分析整理数据,不难发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贯彻、实施仍存在较大问题。若这些矛盾无法解决,农村合作医疗难以提高。对此,我们提出了相关建议,望对医疗事业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柴华敏.中国城乡居民医疗服务需求及医疗保险研究[D].南开大学:南开大学研究生院,2013.5:3

[2]谭秀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行为的理论分析和经验研究—来自陕西的调查结果分析[D].西北大学:西北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2008:1-3

[3]山东省卫生厅.山东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文件汇编[Z].2009:12.

[4]何忠伟,王有年,陈艳芬.北京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9:89

[5]刘芳.新型农村医疗费用的研究[J].理论月刊,2011(08):68-70

[6]吕大伟.如何加强新农合资金运行管理[J].财经界,2014.(29):74—74.

[7]石金科. 新农村医保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1,19:141..

[8]刘玉娟,杨文毕. 广西异地就医管理的探索与困境[J].现代预防医学,2013,40(18):3418-3420.

[9]赵玉香,赵银祥. 我国农村医保现状分析与建议[J].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6,8(2):249-250.

[10]林秀琴,福州市新农合医疗现状及发展的满意度评价研究[D].福建:福建农业大学,2013

作者简介:

王璐瑶(1995-),女,汉族,四川成都人,主要从事临床医学。

邓世芸(1994-),女,汉族,重庆永川人,主要从事麻醉医学

降央初(1993-),女,藏族,四川甘孜人,主要从事临床医学。

关于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情况调查分析 篇4

——以山东省无棣县周边农村为例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曾庆雪

摘要:农村合作医疗是互助共济的医疗保障制度,在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所普遍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个范本,不仅在国内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而且在国际上得到好评。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试行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显示了其巨大的优越性,但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能否解决直接影响新农合制度的推广和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优越性、存在的问题。

一、引题

根据调研得知,农民对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经基本了解,政策措施也已基本取得成效,新农合的普及率也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平,切实地解决了一部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而随着新农合的不断发展,如监督机制不断完善,报销程序不断简化,定点医疗机构的设备人员建设逐步加强等等。然而,却还存在农民对于新农合的了解程度不够深入,新农合的宣传机制不够科学和高效,补助方式不能完全解决农民群众的实际困难,农民受益益率不高,农民对于新农合的监督机制不熟悉,有些定点医疗机构的设施条件和技术水平落后,新农合的资金管理和监督机制不够健全和完善等等问题。

为此,我们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制定针对性的、科学、高效的宣传计划,完善补助方式,实行住院门诊都补贴,实行基本药物制度以提高农民受益率,完善监督机制并吸纳农民代表参加,对定点医疗机构尤其是乡镇卫生院进行设备和人员的更新,并建设专门科室,同时加强资金管理,高效的使用参合资金,真正地解决农民群众的实际问题。

二、调查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采用非概率抽样的方法按地理位置的便利情况选取了山东省无棣县周边的五个自然村,共100位农民,其中年龄在18—29周岁的占总数的28%;30—39周岁的占21%;40—49周岁的占31%;50—59周岁的占14%;60—69

周岁的占总数的6%。30—49的农民占到了总数的一半以上。另外,在被采访者中,男性占62%,女性占38%。

三、新农合在无棣县实施的基本政策:

无棣县是2006年省政府批准的36个新试点县之一。自4月1日开始启动筹资,仅用了12天的时间就发动全县29.6万农民参加了合作医疗。到5月1日,全县16个补偿窗口全面开放。截至2009年5月11日,已为915人补偿医药费394485.1元。在抓实抓好常规性工作外,无棣县新农合工作人员善于研究,积极探索,创新出许多新的工作方式和办法。如取消转诊制度自由就医等。

目前,无棣县参合农民县外就医的补偿标准为:县外市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费起付线以上部分按40%的比例补偿;市外省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费起付线以上部分按35%的比例补偿;省外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住院费起付线以上部分按30%的比例补偿。所有县外住院都可以到本乡镇合管办办理补偿,在与县合管办联网的医疗机构(滨医附院、市人民医院)可以在医院直接补偿。所有补偿情况都将在本乡镇合管办补偿窗口进行公示,保证了报销的公正公平。

四、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基本认知:

1、绝大多数农民加入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体系,但仍有一小部分没有加入,参合率瓶颈很难解决。

由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有98%的人已经加入了新农合体系,但仍有2%的农民没有加入,而在这没有加入新农合的农民中,有认为自己身体好不需要的,也有因为已经加入了其他类型的医疗保险的。但根据访谈后得知,这部分人对于新农合的基本情况已经有所了解,也相信加入新农合确实可以缓解家庭负担,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加入。因此对于这部分人,无论靠怎样大量的宣传都是无法说服他们参合的。所以,在实际中参合100%的现象基本不存在,这个最高参合率就被叫做参合率瓶颈。在宣传中,只有掌握了参合率瓶颈,才能做到高效的宣传,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

2、有97%的被访者表示知道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但是农民对于新农合的了解程度不够深入,新农合的宣传机制不够科学和高效。

在被访问的100个农民中,知道新农合的有52人,占总数的52%,听说过一点但并非很了解的人有44人,占总数的44%,不知道新农合的有3人,只占

总数的3%,由此可以看出,农民还是比较了解新农合制度的,但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就是有近50%的人对新农合只听说过一点,说明农民的对于新农合的了解程度不够深入,甚至还有少数人根本不知道新农合。而在另一个调查中,农民通过工作人员上门介绍的方式了解新农合的占到总数的59%。众所周知,通过工作人员上门介绍的途径以此来宣传新农合是有很多弊病的,比如人力资源占用大,成本高,介绍不详细、不具体等。由此可见,新农合的宣传机制是不够科学和高效的。

3、农民普遍认为新农合对缓解家庭负担作用明显,但有近40%的农民未从新农合中受过益,补助方式不能完全解决农民群众的实际困难,农民受益益率不高。

调查结果表明名,有97%的人认为新农合对缓解家庭负担作用明显或一般,只有7%的人认为不明显,但实际受过益的却只占60%。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新农合的报销制定了非常严格的起付线、封顶线和报销比例,如果农民看病花钱不在起付线以上,或超过了封顶线就不能再予以报销。同时,梯次分明的报销比例也将一部分前往市级或省级大医院看病的人拒之门外。如此一来,农民受益的程度便将大打折扣。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建议,适当降低报销的起付线,提高报销的封顶线,提高报销比例,切实解决农民群众的真正困难。

在采访中,有一个问题引起了我们的关注,那就是被采访的100位农民全都不假思索地认为门诊住院都补贴是优于其他补贴类型的。在具体实践中,有很大一部分医疗资源是在门诊中被使用的,由此也产生了一大部分门诊治疗费用,但因为门诊看病不予报销,使很多不适宜住院的农民只能自掏腰包,如此一来,尽管他们加入了新农合,但却不能享受到新农合的待遇,进而产生不相信新农合的感觉。另一方面,有很多农民只得了小病,本来是不需要住院的,但因为考虑到住院才予以报销,不得已住院治疗,小伤口却要花大钱。同时某些医生为了从中渔利,怂恿这种行为,为利益开大处方,这样就极大的占用了医疗资源,造成资源的浪费。由此,我们认为,现存的补助方式是存在很多问题和弊端的,这个问题能不能解决、如何解决将直接关系新农合实施情况的良好与否。

四、农民对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监督机制的认识及建议:

1、绝大多数农民不清楚新农合的监督机制,对于参合基金的使用与监管也

不了解,但有参与监督的意向。

调查结果显示,有77%的人不清楚新农合的监督机制,对这一方面非常清楚的只占到总数的10%,这说明新农合的监督机制的普及宣传并未真正深入人心。然而,为了新农合更好的发展,也为了参合资金得到最大程度的高效使用,切实维护农民群众的真正利益,就必须加强新农合内部的监督机制建设,并积极地接受外部监督,尤其是农民的监督。虽然多数农民对监督机制不了解,但在“对于合作医疗基金是否应设立专门的监督部门”这一问题中,有83%的人认为应当设立,这表明了农民对参合资金使用与监管的关心和担忧。在“监督部门是否应该有农民代表参加”这一问题中,有80%的人认为应该有,这又说明了农民有参与新农合建设的意向,这将有利于新农会的监督机制的建立和机制本身的良好运行。

五、农民对定点医疗机构的选择及评价:

1、农民看病普遍希望去县医院,乡镇医院的地位及职能处于一种被架空的尴尬状态中。

在调查中,家人生病住院愿意去县医院的占总数的91%,而愿意去乡镇医院的仅占17%。对于这一调查结果我们并不觉得惊讶,因为乡镇医院无论是在技术条件,还是在设施条件上均处于落后的状态,在与县医院的竞争中,基本不占任何优势,小病不用它,大病又治不了。农民在选择医院的时候,小病只需在村卫生室输液拿药,大病就会去县医院进行专业治疗,基本没有人会选择乡镇卫生院,因而乡镇卫生院的地位就变得非常尴尬,也造成了医疗资源的闲置和浪费。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建议:加强乡镇卫生院的建设,具体措施有:

(1)加强基层卫生院的设备和人力资源建设,实行帮扶制度。在建设中,不仅需要政府的投资,还要县医院以及市议员对基层医院进行技术和资金的支持,如实行专家坐诊制度,一对一帮扶制度,组织医疗队下乡等,以此提高基层卫生院实力和水平。

(2)把乡镇医院建设成为专业科室,以此集合医疗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针对现在乡镇医院综合实力落后、资源被严重浪费的现状,我们建议,整合医疗资源,集中基层医院的大部分力量建设专业科室,如建设专门的肿瘤医院或心脑血管医院等,同时把次要力量放在其他基本项目的建设上面,如此一来,乡镇专

业医院的医疗水平就会大大提高,同时也不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也能真正解决农民的实际困难。

(3)医院实行免费体检。据调查显示,有近九成的农民希望政府提供免费体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的保健意识也越来越强烈,免费体检等预防性医疗服务已成为农民的迫切愿望。

六、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收费方式的选择及担心:

大多数农民对现在的参合资金收费方式满意,把钱交给乡村干部最让农民放心。

在调查中,有82%的人对目前的收费方式满意。而在所有收费方式中,由乡村干部收取是被农民普遍接受的一种收费方式,认可率达到67%。这是因为,乡村干部与农民联系最为紧密,农民对他们比较放心,而且随着乡村干部素质和服务意识的不断提高,更能帮助农民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因而赢得了农民的支持,而这样的支持对于新农合的建设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七、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期望或建议:

在“您希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做哪些方面的改善呢?”这一问题中,希望改善和提高乡镇医院卫生条件和服务质量占68%;希望简化报销手续的占40%;希望对定点医疗机构的药价问题进行专项整治的占47%;希望提供免费体检占的89%;希望进行二次补偿的占32%;希望调整报销起付线、封顶线以及报销比例的占49%。这些都说明农民对新农合的的期望是很迫切的。

总而言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作为一个刚刚建立的新制度,其存在本身就有积极的意义。虽然现在它还存在一些问题,但不可否认,它的实施却在极大程度上解决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而且随着这一制度的不断完善,对农民的身体健康和对新农村建设,一定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参考文献:

【1】 卫生部:《关于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补偿方案的指导意见》;

【2】 《新农合管理需要整合资源》(《中国社会保障》 2007年05期,李伟);

【3】 《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新农合”现状及影响——以陕西汉中勉县地区为例》(谭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税务学院);

【4】 《发展新农合 农民奔健康》(黄平)。

联系方式:山东省威海市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新闻传播学院115信箱; 邮编:264209;

关于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情况调查分析 篇5

小组成员:************

调查时间

2012年1月23日——2012年2月20日

一蒲城县和富平县简介 1.蒲城县地处陕西关中东部渭河平原东北隅。东经109°20′17″至109°54′48″,北纬34°44′50″至35°10′30″。东与澄城、大荔相邻;西与富平相接;南与渭南接壤;北与白水相连;西北与铜川市相望。县城位于县境中心,渭清、西禹公路交叉通过。

2.富平县位于陕西省中部,关中平原和陕北高原的过渡地带,属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总土地面积1242平方公里。地处东经108度57分—109度26分,北纬34度42分—35度06分之间,全县南北长48千米,东西宽35千米,东邻蒲城、渭南。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推出背景

农村合作医疗是由我国农民自己创造的互助共济的医疗保障制度,在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所普遍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个范本,不仅在国内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而且在国际上得到好评。在1974年5月的第27届世界卫生大会上,第三世界国家普遍表示热情关注和极大兴趣。联合国妇女儿童基金会在1980~1981年年报中指出,中国的“赤脚医生”制度在落后的农村地区提供了初级护理,为不发达国家提高医疗卫生水平提供了样本。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把我国农村的合作医疗称为“发展中国家解决卫生经费的唯一典范”。合作医疗在将近50年的发展历程中,先后经历了20世纪40年代的萌芽阶段、50年代的初创阶段、60~70年代的发展与鼎盛阶段、80年代的解体阶段和90年代以来的恢复和发展阶段。面对传统合作医疗中遇到的问题,卫生部组织专家与地方卫生机构进行了一系列的专题研究,为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1996年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江泽民同志在讲话中指出:“现在许多农村发展合作医疗,深得人心,人民群众把它称为“民心工程”和“德政””。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三农”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全局性的根本问题。而不解决好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就无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也谈不上现代化社会的完全建立。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也已表明,在农村建立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势在必行。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2003年起在全国部分县(市)试点,到2010年逐步实现基本覆盖全国农村居民。我国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3.91%,因此,使广大农民享受到农村保险社会保障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中国社会保障仅仅在城市开展是远远不够。我国面临着农民多,农业生产力落后,农村缺乏社会保障的具体国情,这给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农业资源合理配置和农业现代化造成农村医疗保险严重障碍。加上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经济呈现出极不均衡状态,农村医疗保险二元性特征突出,城乡差距较大。而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农民的医疗负担日渐加重,根据以前的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小病挨、大病拖、重病才往医院抬”的情况司空见惯,因病致困的现象严重。加之农村社会保

障始终处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边缘,农民们面临的处境相当严峻。有鉴于此,政府为了缓解农民们的压力,切实保障农民们的现实利益,进一步解决农民们看病难的历史问题,政府提出了建立提出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的构想。

所谓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简称“新农合”,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

三两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施行现状

自2003年“新农合”开始实施以来,荆姚镇也已基本实现覆盖全村农民。2010年,全镇农业人口数为32479,其中参保人数共有31791,覆盖率达到98%。2011官圩镇“新农合”报销补偿标准及封顶线均有所改善。

(一)在规定的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产生的可报销补偿范围内的住院费用,减去起付线金额后,报销补偿标准为:在县内镇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的,起付线为200元,报销比例为70%;在县内县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的,起付线为500,报销比例为60%;在县外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的,起付线为800元,报销比例为45%。

(二)普通门诊的报销补偿标准为:每人每年最高补偿20元,以家庭参合成员计算封顶金额(即以户为单位计算。普通门诊补偿最高限额为:全户参合人数×20元)。补偿按门诊处方分级补偿:在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单次最高补偿20元,不足20元按实际发生数全额补偿,在村卫生院单次最高补偿10元,不足10元实际发生数全额补偿。

四村民对医疗保险的了解情况

为掌握村民对医疗保险的了解情况,调研组做了详细调查,结果如图一所示。

我们了解到村里每户村民都发了一封由县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派发的介绍新农合的信,当我们询问这封信的相关信息时,几乎没有人可以说出其中的重要信息,大部分的村民仅知道只有住院才可以报销,其它信息很少有人知道。这说明政府的宣传力度有待加强。在采访荆姚镇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时,他指出其实政府针对该制度的宣传工作,做出了很多的努力,不仅仅发了宣传册,在各参加了合作医疗的医院内也设有宣传栏等等。

五对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情况的调查

1.农民对合作医疗的认知情况。在被调查农民中,认为合作医疗好的占93.17%,对住院报销的手续满意和基本满意的占84.88%,表明合作医疗实施一年后,绝大多数的农民对该政策持肯定态度。认为合作医疗补助大病住院更重要的占 37.97%,远远高于认为补助门诊看病更重要的 4.69%,认为补助门诊和大病两个都重要占 57.34%,显示出参加合作医疗农民对补助的方式格外关注,既要求保证大病能得到补偿,还希望小病能有所补贴。认为住院补助单病种方式好的占 38.30%(单病种补助指当农民因只患某一种疾病住院时,只需交规定的金额,其余金额由定点医疗机构垫付,之后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再划拨给医院),反映出农民对医院治疗乱收费的担心。

2.农民对定点医疗机构的选择及评价。显示,家人有病住院,倾向去县级医院就诊占75.36%,倾向在镇卫生院就诊占24.64%,前者为后者的三倍之多。认为所在地的镇卫生院技术好、服务态度好、设施条件好,分别占29.24%、50.57%、25.95%。对提供医疗服务的乡镇卫生院满意的占34.71%,对提供医疗服务的村卫生室满意的占42.50%,认为医院给患者或家属报销时解释政策的占50.63%,反映医生劝患者再花点钱或再多住几天,就能多报销的占12.64%。

3.实施一年后农民参加合作医疗的意愿比较。调查显示,在被调查农民中2005年参加合作医疗的占85.27%,与该年实际参加百分比85.3%基本相符,从侧面反映了调查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得到过门诊补偿的占32.70%,反映出农民并不急于使用家庭帐户基金(蒲城县县的做法是农民交纳10元,其中5元作为家庭帐户在门诊时补助)。2005年未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原因依次是:无钱、不相信、身体健康、不知道和其它原因,反映出经济困难仍然是参合率不能提高的主要原因。

六问题分析分析及建议

我们认为,对于任何事物而言,要想得到完善和发展,除了分析现状,找到问题然后对症下药之外,找出其内部与外界的逻辑联系即其理论依据,然后根据政策制定的本意进行调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这一部分我们将从理论依据出发,联系上文所述的基本现状和问题提出建议。

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如下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原理告诉我们,人民是历史的推动者,是财富的创造者。在社会主义的中国,人民当家作主,每个人都有平等的生存权利,也就必须享受平等的接受医疗的权利。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政府推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广大农村的落后这与社会主义的本质不相符,这就要求我们国家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增加农民收入,落实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

基于以上的分析,给出如下建议:

1如资金的监督管理方面加大力度防止冒名顶替时间的发生

2报销要当场结算,因资金周转问题不能及时支付的应向病人解释清楚取得谅解,零头四舍五入精确到角如123。45应支付123.5而不是支付123.00

3合作医疗证件的繁琐制作过程。费时费力费资源。

4简化报销手续

5简化转诊审批的过程延长转诊审批的时间。

关于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情况调查分析 篇6

一、什么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指在政府组织、引导、支持下,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县为单位统筹管理,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的制度。合作医疗实行“政府负责、农民参与、民办公助、县办县管”的工作方针。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根本目的和意义就在于,通过合作医疗的费用补偿,提高农民患病就医时的经济承受能力,最大限度的发挥减轻农民医疗负担,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状况,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XX年开始启动,XX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和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提出了逐步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重大决策。XX年至XX年,我省先后有43个县(市)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XX年年又新增了32个试点县(市、区)。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基本政策和措施

1、基本原则

<1>自愿参加,多方筹资。农民以户为单位,自愿参加,遵守有关规章制度;按时足额缴纳合作医疗经费;乡镇、村集体要给予资金扶持;中央、地方各级财政每年安排一定专项资金予以支持。社会保障的一般规律是参加人数越多,筹集经费越多,保障机制就越稳定。所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既坚持农民自愿参加的原则,又要求尽量实现最高的参与率,至于如何筹资,下面我还要详细讲。

<2>以收定支,保障适度。要坚持以收定支,略有结余 的原则,既保证这项制度持续有效运作,又使农民能够享有最基本的医疗服务。根据筹资情况、基线调查和费用测算确定补偿办法,即给参加农民补偿哪些费用,补偿多少以及起付线,补助比例和封顶线等等。从而保证基金平稳和安全,规避“破产”风险,尽可能保证参合农民的利益,最大限度分担农民的疾病风险,缓解因病致贫,实现合作医疗的社会保障功能。

2、管理体系

以县为单位进行统筹管理,县成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设立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作为合作医疗管理经办机构承担合作医疗日常业务工作。乡镇设立合作医疗管理站,具体承办合作医疗个人缴费和医疗费用结算兑付等日常事务工作。

3、筹资渠道

目前新农合基金的筹集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各级政府的财政补助资金,占基金人平筹集量的80%,为40元。其中中央财政人平20元,当年到位75%,剩余25%第二年转移支付,以此类推,省、市、县三级地方财政共同支付人平20元,按12:4:4比例分担(其中国贫、省贫县比例为14:3:3和13:3:4或13:4:3);二是农民个人缴费资金,原则上农民个人每年每人缴费不低于10元;必须以户为单位一次性缴纳,避免家庭中老弱病残参合,而其他人不参合的投机性,不利于合作医疗的正常运转。积极鼓励有条件的乡村集体经济对本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给予适当扶持,五保户、贫困户、残疾人等参加合作医疗可由民政部门资助个人缴费。这样有利于增加上级财政支持,允许城镇下岗职工、低保人员参加合作医疗,其中央和地方财政的补助资金可由具备条件的县(市)财政部门予以解决,也可由参合者个人或与县市政部门共同承担。

资金筹集方式自下而上。每年12月31日前,农民个人筹资全面到位,每年2月底县级财政必须将所交纳的资金打入基金管理帐户,然后市、省两级相继拨付资金,并将有关资金到位证明材料向中央申报,中央财政再以转移支付的形式将资金拨付各省。

4、基金管理

实行钱账分离,收支分离,管用分开,封闭运行。即财政部门管账不管钱,银行管钱不管帐,卫生部门负责审核、补偿、使用。湖南省已统一指定中国农业银行为代理银行,便于全省的统一监管。

5、补偿办法

即合作医疗给参合农民补偿那些费用,补偿多少费用以及确定补偿程序。

一是确定定点单位。即在哪些医疗机构就诊可从合作医疗管理机构获得费用补偿。

二是确定补偿范围,如补住院、补若干非住院的重病和慢病、补计划内平产等。执外全省统一的合作医疗基金药品目录和合作医疗基本诊疗项目目录。

三是确定费用补偿的起付线、补助比例、封顶线。

四是确定费用补偿程序。以上是合作医疗管理机构的业务范围内容,我就不详细说明。

三、我区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几点意见

1、成立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成立以区长为主任,分管副区长为副主任,卫生、财政、农业、民政、发改、审计、药监、扶贫等部门负责同志及乡镇长和参合农民代表参加的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

2、设立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合管办为全额拨款事业性单位,归口区卫生局管理,按照省编办、省财政厅、省人事厅、省卫生厅联合下发的湘编办[XX]28号《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中管理机构建设的指导意见》,定编6-8人。其中审核员1-2人,稽查员1-2人<具备执业医师资格,临床医学两年以上>,会计兼后勤管理1人,出纳兼办公室1人,网络信息管理1人,主任兼稽查1人,另外每个乡镇合管站设1名专职审核人员。

3、安排适当启动资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一项造富于民的系统工程,请领导安排适当的宣传发动经费、培训经费、办公经费、人员工资,以及表、卡、证件的印制经费,考虑合管办的办公场地和工作用车(因为经常下乡稽查、审核)。

4、制定制度运行的启动文件。以区委、区管委名义下发《屈原管理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办法》,以区管委名义下发《屈原管理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细则》。下发机构成立、宣传发动、当年经费筹集办法等相关文件。

5、广泛深入开展宣传活动。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宣传发动和动员筹资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专题研究、制定宣传发动和动员筹资工作方案,广泛深入开展宣传发动工作,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6、完成运行前期相关准备工作

<1>9月底(即本周内)向省卫生厅合管处上报我区参合农业人口数,按85%的比例领取合作医疗基金农民个人缴费收据<数据如何上报,是否包括城镇下岗职工,低保人员请领导决定。

<2>组织学习培训。10月中旬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到省里参加业务培训,区里组织相关医务工作者进行基线调查、费用测算培训,为区里制定方案和实施细则提供依据。

<3>组织筹资。11月份宣传发动组织筹资,农民个人筹资工作与宣传发动工作同时进行,具体组织以乡镇为单位开展,乡镇财政设立合作医疗资金过渡帐户,暂存收缴资金(这里建议可采取与农民签订协议在直补资金或农牧工工资中以户为单位一次性扣除)。12月上旬前,乡镇代收代存的农民个人医疗合作资金,必需足额转汇到区财政部门在农业银行开设的基金专户,并提供相关明细材料。

<4>12月份建好网络,完成筹资登记,建立档案。网络建设由省卫生厅统一安排资金,每个乡镇卫生院和区合管办配备一台电脑、打印机以及相关软件。

<5>12月下旬,发放农民个人合作医疗证。

关于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情况调查分析 篇7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时间与对象

2006年7月,本次调查的各试点县居住半年以上的农村居民。

1.2 内容和方法

调查农民对新农合的认知情况。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每个县抽1个乡,每个乡抽2个村,每个村抽取10户。由省卫生厅专家组人员牵头,调查员进行入户询问并填写调查表。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影响参合意愿的因素。应变量为参合意愿,自变量为是否参合、是否知道国家出资、是否报销过门诊及住院费用、对医疗服务态度及质量评价、是否知道参合的人报销了住院费用、对参合后费用变化评价、对报销公平公正公开及张榜公布的评价、对参合好处及担心情况的评价,赋值:计数资料用0、1变量赋值,等级资料用1、2、3、4赋值。建立Excel数据库,用SPSS 10.0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1.3 质量控制

调查员培训上岗,询问记录每例完毕后,都要全面检查,必要时重新询问核实疑问、及时改正错误、补填遗漏项目。调查数据由专业人员录入,并进行逻辑检错校对更正。

2 结果与分析

2.1 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了江西省芦溪(20人)、樟树(20人)、吉安(20人)、崇义(10人)、婺源(20人)、分宜(21人)、南丰(21人)、贵溪(19人)、修水(23人)、南昌(21人)、乐平(19人)共11个试点县的214位农民。

2.2 认知及新农合报销情况分析

表1显示,被调查的农民均知晓新农合,其途径顺位依次为“乡、村干部宣传”(81.3%),“看宣传单”(44.4%),“看电视、听广播”(30.8%),“邻居”(15.4%),“其它”(15.0%);69.2%的人知道国家出资,仅39.7%的人知道国家出多少钱;71.5%的人知道如何报销,60.3%的农民及其家人报销过门诊费用,77.1%的农民知道周围有人报销了住院费用。

2.3 农民对新农合报销、费用变化、定点医疗机构质量、服务态度的评价

表2显示,85.5%的人认为报销过程方便,80.3%的人认为报销时工作人员态度很好,无服务态度差的反映;很少的人(8.4%)认为费用“下降”了,但有近一半(46.7%)的被调查者“不知道”医药费用的变化;大多数人对医疗机构质量和服务态度评价以“很好、较好”,认为差的均不到1%。

2.4 农民对新农合公平及公开情况的认知

表3显示,80.8%的农民认为新农合是公平、公正、公开的,但也有15.9%的人持相反看法;仅60.3%的人知道村里报销情况会定期张榜公布,有不少人(30.8%)认为没有定期公布。

2.5 农民对新农合好处的认识及担心情况

表4显示,农民对新农合可能带来好处的认识,列前2位的是“生大病有一定保障”(73.8%)、“医药费可报销一些”(59.8%);对新农合表示“无担心、不知道”的比例较大(48.1%),而担心比例最高的为“报销比例低”(26.2%)。

*调查对象为报销过住院费用的76位农民。 **调查对象为214位农民。

2.6 农民参加新农合意愿分析

表5显示,214名被调查者中明年愿意参合的农民达89.7%;210名已参合农民中表示明年愿意继续参加的达90.5%,4位今年没有参加的农户有2位表示明年参加新农合。

认为“住院费用报销方便”的农民明年参合率为95.4%,认为“不方便”而不参合的为28.6%,认为“方便”而不参合的仅为4.6%;认为“报销时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好”的农民明年参合率为93.4%,认为“态度好”而不参合的仅为6.6%。以“明年是否参合”作为应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认为“医疗机构服务态度差”及“担心参合后看病更贵”是影响农民参合的负面因素,认为“生大病有一定保障”的农民参合率是持否定意见的4.217倍,见表6。

3 讨论

3.1 本次受调查的农民,新农合知晓率高达100%,有60%以上的农户报销过门诊费用,报销过住院费用的农户85%以上反映报销手续方便,对定点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服务态度及医药费用的评价也大都持肯定态度,农民的参合意愿也较高。说明江西省新农合试点工作实施以来,在报销程序上总体是便民的,新农合已被广大农民所接受。

3.2 受调查者中,仅39.7%的人知道国家出多少钱,60.3%的人知道村里会定期张榜公布报销情况;15.9%的人认为不公平,12.6%的人认为参加合作医疗后医药费用增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医疗机构服务态度差和担心参合后看病更贵是影响农民参合的负面因素。这表明还有一部分农民对新农合政策不太了解,还存在误解或顾虑。提示:新农合的宣传教育是一个长期工作,不可能一步到位,相关责任部门应因地制宜地采取各种灵活、通俗易懂、低成本高效的宣传形式,最终目的是让所有农民都能愿意参合。

3.3 目前,农民对新农合主要担心的是报销比例偏低、报销手续太烦琐,认为住院费用报销不方便而不参合的达28.6%。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运作中可能存在医疗费用控制不够及报销程序不够简便的问题。新农合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新农合制度补偿方案是否合理[1],各试点县应规范定点医疗机构管理,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科学合理地制定补偿方案,减少农民自付比例。采用后付制,实施定点医疗机构“直补”的便民政策,尽快形成全省乃至全国联网的信息管理系统,形成一套简便规范的报销程序。

3.4 本次调查发现较好的做法主要有:①据实际情况,由当地政府或集体为低收入且愿意参合的农民支付或部分支付参合费用,减轻贫困农民的负担;②据当地病种差异,规定不同的大病补助,因地制宜;③住院统筹费用按当地情况有所不同,体现了灵活性。

参考文献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调查报告 篇8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在政府不断努力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出台的一项重大惠农政策,自2003年试点以来,成效显著,得到农民的普遍拥护。本文通过调查河南省济源市坡头镇大庄村的新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开展情况,对新农合实施过程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合理建议,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良性发展。

一、调查分析

(一)村庄概况

济源市是河南省新农村合作医疗第一批试点,自03年起就推行新农合政策,参合率以每年平均7个百分点的幅度递增,在河南省省率先实现了农业人口的全覆盖。河南省济源市坡头镇大庄村位于坡头镇内部,地理位置较为偏僻。全村1300多人,共分为14个大队。村子整体经济水平较低,村民人均年收入在3000元左右。贫富差距较大,而且大队里的财产很少。全村有300多人外出打工,单纯靠务农维持生活的较少。全村参合率高达99%以上,群众支持率较高。

(二)调研目的及意义

本次调查以南省济源市坡头镇大庄村为例,探究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施行现状,希望通过对河南省济源市大庄村的深入走访,获取新农村合作医疗在当地实施情况的第一手资料,掌握当地政府及医疗机构对新农合的统筹情况,切实反映新农村合作医疗在具体实施中存在的优点与不足,并根据所获得的资料提出具体的可行性建议,促进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完善与提高。

(三)调研对象及方法

调研对象主要包括大庄村村民、村卫生所医生、村支书、坡头镇卫生院新农合办公室负责人,并参照了济源市卫生局、坡头镇卫生院的有关信息。我们所用的调研方法有:深度访谈法、观察法、文献法、焦点小组等方法。

二、资料分析

(一)新农村合作医疗改革落实情况

08年新农合进行了改革,个人交费由10元增至20元,国家、当地财政补贴由20元增至40元,报销上限由2万元增至3万元。这些改革政策在坡头镇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在访谈过程中,大庄村村民基本上都知道08年改革的内容,对改革后相关政策的变动也有一定了解。农民从08年以来都改为交纳20元,并且年末到卫生所看病划价金额由8元增至16元。

但是改革中存在村民只了解改革后村民交费、在村卫生所划价金额的变动,对于国家、地方财政要缴纳费用、报销比例的变动并不了解的情况。医疗机构、政府部门对新农合的政策宣传的力度较小,镇新农合办公室只对住院病人发放传单,村卫生所只负责收费;农民看到身边人确实受益,知道新农合是惠民政策,就响应参合,而自身对国家政策改革不主动了解。

个案A

大庄村村民,张金芬、王玉芬

张金芬和王玉芬是大庄村5队的两名妇女。王玉芬是一位农民,53岁,夫妻两人以种田为生,家庭经济水平中等;张金芬是一位73岁的老人,患白内障和高血压多年,常年用药,家境较差,常常因为经济问题而舍不得用药。

当我们问大庄村实行了几次医疗变革,每次变革的内容是什么时,她们回答:“04年以前没有医疗报销,花多少钱都要自己拿。04年到08年是每人交10元,村里补贴2元,国家、镇上交多少不清楚,能报销40%—60%。现在每人交20元,其他交多少不清楚,不知道报销比例怎么调整的。”

当我们问如果今年如果没有报销,交的20元钱能够挪用到明年累积使用时,她们回答:“一般20元钱到年底要花,去医疗队拿药可以抵20元钱。不知道来年能不能重复使用,因为人总会生点病,所以都去医疗队买点常用药。”

当我们问去镇级以上医院报销的程序时,她们回答:“去镇级以上的医院报销,把证件直接交给住院的医院就行。报销超过1000元的要拿到市里批准,10元钱的时候是300元以上的允许报,现在交20元报销的最低标准是多少还不清楚。”

我们发现她们只了解自己日常能用到的相关政策,而对新农合改革缺乏全面认识时,问她们“对新农合改革后的新政策不太了解,不去卫生所询问一下吗?”她们笑笑,回答:“村里的人都不问,国家政策已经颁布了,政府不会贪污这点钱,农民比较厚道。”

而当被问到对新农合政策满意不满意时,她们回答:“国家政策没有什么满意不满意的,不报也这样,报了更好些。国家的政策咋样都是会好一些的。”

(二)高参合率的背后:村民的态度与存在的问题

参合率的提高是一个逐步的过程。在新农合政策刚开始实施时,大庄村的参合率并不太高。很多农民看到刚出台的政策,都持观望态度。随着新农合的逐步开展,很多参合农民从中受益,这些受惠实例起到了定心丸的作用,越来越多的农民意识到新农合是一个惠民政策,积极参合,09年大庄村的参合率高达99%以上。

但是在高参合率的背后,仍然有少数没有参加新农合的人。据我们了解,不参合的人主要有两类:一种是年轻力壮的年轻人,常年在外打工,觉得自身身体条件好,不会生大病,不愿参合;当我们问镇医院新农合办公室值班人员“为什么有少数人不参加新农合”时,值班人员回答:“可能年轻人觉得自己在身体好,很少得大病,不需要。”一种是极为贫困的孤寡老人,实在没有能力支付20元的费用,而无法参合。在与大庄村14队的村民刘新道、刘开亮访谈过程中,当我们问他们大庄村的参合率如何时,他们回答:“99%以上的人都参加新农合了。大庄村14队有一个60多岁的老人杨西平,因为家里穷交不上钱所以没入。”

(三)各方对信息的掌握不一致、不全面

在访谈过程中,许多大庄村村民所说的报销内容中的费用与新农合办公室人员的回答不一致。对于报销手续是否繁杂,不仅村民内部的回答不一致,而且导致报销麻烦的原因,村民与新农合办公室负责人的解释也不统一。

村民原芬在接受采访时说:“报销最低限度是300元钱,检查费、医药费都不报销,住院费可以报销,报销比率是50%左右,不低。”但是当我们就报销哪些项目这一问题询问镇医院新农合值班人员时,她的回答与村民给出的答案不同:“医药费、检查费、手术费都能报销;急救费、车费、一次性用品的费用——比如注射器——等费用不能报销。”而镇医院新农合办公室的负责人李友芬的答案是:“住院费、检查费、治疗药物费用都能报销。新特药、试用药不报销。不在报销范围内的药要与病人签订协议。”

至于报销手续是否繁杂这一问题,村民原芬反映说:“一般是将手续交上去,一个月左右才能拿到钱。有熟人能快一点。办理出院手续,然后交上费用条,一二十天才能结算。”而当我们问村卫生所医生报销程序是否麻烦时,村卫生所医生回答:“去省级医院的手续必须直接拿回来到本市或本县报销,交到镇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去市里领取报销费用;去济源市的医院,手续直接给大夫,就能够报销。”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医疗机构、政府部门宣传力度不够。据新农合办公室值班人员说,镇医院只给来住院的人发宣传单,不会派专人去各村宣传;村民自身也不主动了解新农合政策,而是盲目跟从国家政策,糊涂参合。在访谈过程中,我们发现,住院报销“封顶线”、“分级按比例报销”、“有些药品不能报销”等设置,村民并不清楚。即使是卫生所的医生,对新农合也缺乏主动了解的态度。当被问及新农合政策还需要哪些改善的时候,卫生所医生回答说:“国家很重视新农合改革,这都是国家制定的政策,我们不懂,配合就行了。”

(四)部分村民对新农合的报销政策不太满意

虽然大部分村民对于新农合政策都持支持态度,但是部分村民对新农合政策仍有一些意见。村民对新农合的报销政策意见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报销的起付线较高,能报销的钱太少;二,报销的上限相对于高昂的手术费而言,对家庭的帮助太小;三,新农合报销多为事后补救而不是事前预防。

村民李友芬反映:“新农合报销的不够。乡、县一级的都给报销,但是钱太少。自己得了肾结石,花了100多,因为没住院不给报销。只有住院、生大病才能报销,但是医疗花费主要在平常看病,这部分钱却很难报销,而且报销的起付线高能报销的钱少,并且在村医疗队看病不能报销。”

有的村民认为,新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报销只能是在手术完成后,交上手术费用等相关材料才能报销,却没能解决有的家庭手术前没有钱交纳手术费、无法及时进行治疗的问题。而且由于新农合规定了报销上限2万元,(08年改革后上限改为3万元),对于手术费高昂的家庭来说,报销的钱相对帮助较小。

个案B

村民张春来,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自家开一个小面粉店,生活拮据,是贫困户,领政府补助金。妻子患脑出血,为了给妻子做手术家里四处借债,但是还是没有及时筹够手术费,妻子第一次脑出血后没能在病情较轻的时候进行治疗,导致第二次脑出血,不仅手术费用增长了数倍,而且由于病情加重、手术不及时,治疗效果很不理想。妻子如今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家里也因为四处借债,成了特困户。

张春来在回忆给妻子治病的曲折经历时,情绪仍然很激动。他说:“新农合报销只能在妻子做完手术后报销,却不能在动手术前解决没钱付手术费的问题。况且新农合报销上限两万元,而住院及维持到现在已经花费将近二十万,报销的那些钱对于这么大的支出,帮助并不大。新农合报销这么迟,等给了钱了,自家也成了特困户了,妻子的病还耽误了。”他一再向我们提议:“新农合应该能提前报销才行。”

三、思考及建议

(一)科学有效地使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使农民、尤其是贫困农民尽可能多地受益。

随着经济的稳步增长,适当降低起付线,提高封顶线。准确地测量农民疾病的风险,适当提前报销相应费用,以免出现没钱支付手术费无法看病的现象,让补助金真正能解参合农民的燃眉之急。落实“大病二次补助”政策,在帮助救助对象参加合作医疗的同时,对个人负担医疗费用过重、难以承担的部分,应给予适当补助。针对农村贫困人口家庭收入低、生活困难大的实际,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中对农村救助对象应给予更多的政策优惠。通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医疗救助的协调互补,共同解决贫困农民看病就医难的突出问题。

(二)加强宣传,正确引导。

在宣传方式上注意做到集中宣传和经常性教育相结合,走村进户把道理讲清;把政策宣传与服务指导相结合,从而增强农民自觉参合的主动性。医疗机构要与村委会加强合作,通过举办新农合知识普及讲座等方式,让农民清楚明白新农合政策内容,保障村民能有效地运用政策为自身服务,引导农民加强对新农合运作过程的监督。

(三)加强各部门协调,形成合力。

“新农合”工作应在政府统一领导下,健全组织,明确职责,由卫生、财政、农业、食品药监、物价、民政等部门齐抓共管。在具体运作过程中,各部门要协调共进,互相配合,如卫生部门做好新农合的医疗服务;民政部门负责特困户、五保户农民的参合资金交纳等,从而在各部门之间形成一个高效的工作机构。

上一篇:我市城市民族工作调研思考下一篇:关于工作感悟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