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情景默写含答案

2024-09-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劝学情景默写含答案(通用6篇)

劝学情景默写含答案 篇1

3.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则在《劝学》中说“,”。

4.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学习才能提升自己,“,”。5.荀子在《劝学》中阐述个人只有经过博学和自省才能成为有道德有学问的人,“,”。

6.荀子在《劝学》中以“雕刻打磨”为例来说明坚持学习的重要性的两句是“,”。

1.《庄子逍遥游》指出,“,”,就像倒在堂前洼地的一杯水,无法浮起一个杯子一样。

2.《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

3.庄子在《逍遥游》中用一种动物和一种植物来比喻因为生命的短暂,总会错过一些美好的东西,“,”。

4.庄子认为“逍遥游”的最高境界是“无所待”,即“若夫乘天地之正,”。

5.《逍遥游》中庄子认为“道”能够先天地而生,只有掌握了这种“道”,才能“,”,这样才算是逍遥游。

6.庄子在《逍遥游》中说“,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这种思想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大命题“天人合一”的源头之一。

7.庄子在《逍遥游》中通过“,”指出顺应天地万物之性,驾驭六气的变化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8.《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9.在《逍遥游》中,庄子用水、风作类比后推出大鹏要展翅高飞也需要有力依凭的句子是“,”。

10.苏轼“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和李白“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诗句,共同化用了庄子在《逍遥游》中的“,”。

11.庄子在《逍遥游》中描写那神奇的“大鹏鸟”凭借大风一步步飞起来的句子是“,”。

12.庄子在《逍遥游》中用“水”和“大舟”表现世间万物互相联系的名句是“,”。

1.韩愈在《师说》中用对比手法揭示了古代圣人和时下一般人形成巨大差距的原因。古代圣人在自身已经很优秀的前提下还不断为自己“充电”,而时下一般人“,”。

2.韩愈在《师说》中打破老师的神秘地位,客观地表述了弟子和老师之间关系的两句是“,”。接着他还解释了弟子和老师在学问方面只是领悟有先后,各有所长,如是而已。

3.韩愈在他的散文名篇《师说》中表达了从师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择师的

标准,其中明确择师标准的两句是“,”。

4.韩愈在《师说》中批评士大夫之族在拜师求学上的浅见,“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1.杜牧《阿房宫赋》描写渭水、樊川水流平缓的两句是“,”。

2.在《阿房宫赋》中,杜牧用“,”八个字就写出了泰国的穷奢极欲。

3.《阿房宫赋》中,杜牧愤怒指责秦统治者搜刮老百姓的财物一点都不放过,用起来却毫不吝惜的语句是“,”。

4.“,”是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对秦统治者奢靡而不知怜惜发出的愤激质问。

5.古人写文章常常使用借古讽今的手法。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就以“,”作结,警醒后人切勿重蹈秦人覆辙。

6.《红楼梦》中的俗谚“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出自《阿房宫赋》中“,”两句。

7.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谷粒”作为比较对象,从细微之处突出阿房宫耗费之巨的两个句子是“,”。

8.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批评秦朝统治者奢侈时写道:“钉头磷磷,;瓦缝参差,”。

9.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了六组“使……多于……”的排比句,尽情地揭露了秦王朝的奢靡,却只用了“,,”十四个字就精练有力地尽述了秦王朝在人民反抗之下迅速灭亡的历史过程。

10.《阿房宫赋》中,杜牧仅用“,”八个字就把项羽火烧阿房宫的史实写了出来。

1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描写宫女们打开梳妆镜后,宫里像明星闪烁一般的两句是“,”。

12.杜牧极力渲染阿房宫的繁华奢靡,其中描写乐声与市井言语对比的句子是“,”。

13.杜牧《阿房宫赋》中“,”两句描写宫殿、阁楼随地形而建,彼此环抱呼应;宫室结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

14.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十四个字“,,”简明扼要地交代了秦王朝灭亡的历史过程,和篇首“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的气势形成鲜明的对比。

1.在《赤壁赋》中,苏轼用“,”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2.苏轼在与客游赤壁时面对月与水感喟,从“变”的角度阐发自己哲理思考的句子是“,”。

3.秋江风光向来为文人所钟爱,如苏轼《赤壁赋》中“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4.苏轼在《赤壁赋》中用“,”从侧面写出洞箫声的魅力和吹奏效果。

5.《赤壁赋》中苏轼用大胆的想象来描绘箫声超强感染力的两句是“,”。

6.苏轼《赤壁赋》中的“,”两句通过写蛟龙和寡妇的反应,从侧面表现箫声的悲凉。

7.苏轼的《前赤壁赋》中可与《后赤壁赋》中的“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一句相映成趣的句子是“,”。

8.苏轼在《赤壁赋》中写出自己飘飘然像脱离了人世,升入仙境的两句是“,”。

9.苏轼《赤壁赋》中通过“,”写曹操斟酒祭江、执矛吟诗的骄态,极力渲染其不可战胜的赫赫声势。

1.《氓》中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一句是“,”。2.《氓》中说明女子的容貌已经衰老的两句是“,”。

3.《氓》以桑树起兴,从主人公年轻貌美写到体衰色减,其中用来比喻女子容颜靓丽的句子是“,”。

4.《氓》中女主人公追叙自己早起晚睡,每日操劳的婚后生活的句子是“,”。

5.《氓》中女主人公通过私定婚期安抚男子怒气的两句是“,”。6.封建社会中很多女子任劳任怨,却无法避免悲剧的命运。《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哭诉“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氓》中女主人公同样用“,”来表达自己品行没有差错而男子却变心的愤懑之情。

7.《氓》中说明女子埋怨男子无好媒人的两句是“,”。

8.《氓》中,当女主人公对氓彻底失去信心之后,表现出来的是“清醒”与“刚强”,文中表现这种性格的两个句子是“,”。9.《氓》中写男子变化无常、三心二意的句子是“,”。

1.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

2.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

3.《离骚》一诗中诗人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诗句是“,”。

4.《离骚》“,”两句写裁剪荷叶做上衣,缀缝荷花花瓣做下装,作者暗喻自己品行高洁。

5.《离骚》多用比兴手法,其中“,”两句就是诗人以自己用荷装饰的衣着来比喻自己的美德。

6.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中的名句“,”体现了他用崇尚忧国忧民的美德约束自己,即使为此牺牲生命也不足惜的情感。

7.《离骚》中抒发诗人将坚持心中的理想和追求,纵然死多次也决不后悔的句子是“,”。

8.“,”这是我国伟大诗人屈原在他的名篇《离骚》里发出的慨叹,表达了他不懈地追求自我修养,以美政举国的理想。

9.《离骚》中屈原以美女自比,用“,”两句表现了自己遭人嫉妒、受人攻击的处境。

10.《离骚》一文中,写出了群臣嫉贤妒能、肆意对屈原造谣中伤的句子是“,”。

11.屈原在《离骚》中声明“,”,表达了自己宁可遭遇死亡或者流放,也决不愿意同流合污,与丑恶相随的心志。

12.《离骚》中表现诗人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的诗句是“,”。13.屈原在《离骚》中将自己与众小人志见的不同比喻成“方圜”,从而表明与那些小人没有调和余地的两句是“,”。

14.屈原在《离骚》中通过“,”写“我”的芬芳香草和光泽混杂,可纯洁的品质并没有受到侵袭,以此表现自己的洁身自好。

15.屈原在《离骚》中书写了与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里“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相似境遇的诗句是“,”。

16.《离骚》中,屈原愤世嫉俗,批判了世人的两种丑陋行为——“固世俗之工巧兮。,竞周容以为度”。此非古人有之,今人亦然。

17.在《离骚》中,面对污浊的、看不到希望的环境,屈原感到烦闷忧郁,潦倒失意,孤独而走投无路,他发出了痛苦而无奈的浩叹“,”。

1.李白《蜀道难》中“,”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使是擅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

2.李白《蜀道难》中“,”两句写山崩地陷后,在绝壁上凿孔架木筑成的通道像登天的梯子,极富浪漫色彩。

3.《蜀道难》中“,”两句写出了古代劳动人民付出生命代价才开辟出了一条崎岖、险峻山路的艰辛。

4.李白《蜀道难》中“,”两句写急流和瀑布在千沟万壑间发出的巨大声响,再次强调蜀道的山高路险。

5.李白《蜀道难》用“,”写出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从而产生了一种排山倒海的强烈艺术效果,对蜀道之难的描写,简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6.李白《蜀道难》中,以侧面描写来表现青泥岭曲折、高险的诗句是“,”。

7.《蜀道难》中直接描写行人登蜀道之难的动作神态的两个句子是“,”。

8.李白《蜀道难》中“,”两句写出了人们面对山势的高危抚胸叹息而无可奈何的情态。

9.《蜀道难》中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是“,”。

10.李白《蜀道难》中描写剑阁地势险要的名句是“,”。

11.李白《蜀道难》中“,”两句化用了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的句子。

1.杜甫《登高》中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

2.杜甫的《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3.杜甫在《登高》中感叹自己白发日多、因病戒酒的名句是“,”。4.杜甫在《登高》中用“,”归纳出白发日多、护病断饮的根源,忧国伤时的情操也就感人至深。

5.杜甫的《登高》中诗人表现个人潦倒困苦、借酒浇愁,深刻表达自己因国难家愁而悲愤的句子是“,”。

6.杜甫《登高》中用落叶和江水抒发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两句是“,”。

1.白居易《琵琶行》中“,”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两句通过描写邻船寂静、冷月无声来反衬音乐带给人们强大的感染力。

3.白居易《琵琶行》在用大量笔墨正面描写琵琶女演奏的高超技艺之后,又从侧面利用周围环境和景物烘托的两句是“,”。

4.《明湖居听书》写王小玉说书时“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琵琶行》中有类似描写“,”侧面显示琵琶女的高超技艺。

5.《琵琶行》中琵琶女在调弦校音时虽曲调未成但深情已显露,烘托琵琶女技艺高超的两句是“,”。

6.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自己谪居浔阳,无论春天江花盛开还是秋天美好的夜晚,都独自一人喝酒的句子是“,”。

7.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独守空船的琵琶女梦到往事泪流不止的句子是“,”。

8.白居易《琵琶行》在琵琶声低沉徘徊近似停顿后猛然爆发出一阵雄壮铿锵、激越昂扬的强音,将全曲推向高潮的句子是“,”。

9.中国古典诗词因多用比兴手法而联想特别丰富,巧妙而多变,使诗歌形象更为突出。《琵琶行》“,”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10.“,”是《琵琶行》全诗的主旨所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11.“月”作为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传统意象,在《琵琶行》中白居易与友人告别时吟唱“,”借月引发思乡之情,别离之绪。

12.《琵琶行》描写作者听琵琶女第二次弹琴时内心涌起难以抑制的悲伤之情,因而不禁泪下沾襟的句子是“,”。

1.李商隐《锦瑟》从“追梦”中醒来,知道那梦已经远去,并且当时就不太分明,流露出无可奈何的情怀的名句是“,”。

2.“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情摆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到我失去的时候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大话西游》中这段台词已成为经典,然而早在唐代,李商隐在《锦瑟》中就用“,”表达了这种追悔莫及的心情。

3.李商隐《锦瑟》中“,”两句运用典故写自己曾沉迷于美好的梦想,有过殷切的思念,给诗歌营造了一种迷离的意境。

4.李商隐《锦瑟》“,”两句用比喻创设出无比美妙的意境,表达了作者的怅惘之情。

1.《虞美人》中李煜写忧愁多而绵长的名句是“,”。

2.李煜在《虞美人》中用比喻手法表达作为亡国之君的诸多愁绪的诗句是

“,”。

3.李煜在《虞美人》中写故国宫殿物是人非的句子是“,”。4.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惊心动魄,把李煜的愁劈空倾泻下来,这其中包含宇宙的永恒和人生的短暂无常之意。

1.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两句收束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2.《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苏轼面对千古常新的江山,想起在这个历史舞台上曾经叱咤风云的许多历史人物,不禁感慨“,”。

3.《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苏轼用“,”感慨人生的短暂,情不自禁倒一杯酒祭奠江水和月亮。

4.苏轼在《念奴娇 赤壁怀古》和《赤壁赋》中都有对英雄人物的精彩描绘,周瑜“雄姿英发。羽扇纶巾,”;曹操“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1.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写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出师北伐,结果落得北望敌军而惊慌失措的三句是“,”。

2.“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辛弃疾一生立志收复中原,可惜朝廷早已将他遗忘,他只好在《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以“凭谁问,”来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3.辛弃疾在《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认为北伐抗金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南朝宋时刘义隆草率出兵,虽有“ ”之雄心,也只怕会落得“ ”的结局。

4.辛弃疾在《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回想起刘裕两度挥戈北伐、收复黄河以南大片故土的历史事实,把其形象地概括为振奋人心的“,”两句。

5.《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忧愤之作,其中“,”写北方已非宋朝国土的感慨,最为沉痛。

6.辛弃疾在《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孙权时期的旧迹已被岁月洗涤净尽的两句是“,”。

答案:

1.《劝学》

1.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3.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4.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6.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逍遥游》

1.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2.3.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4.5.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 6.7.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8.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9.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

10.11.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12.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3.《师说》

1.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3.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4.或师焉,或不焉 4.《阿房宫赋》

1.二川溶溶,流入宫墙 2.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3.4.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5.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6.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7.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

8.多于在庾之粟粒,多于周身之帛缕

9.14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10.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11.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12.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13.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5.《赤壁赋》

1.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2.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3.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4.5.6.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7.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8.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9.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6.《氓》

1.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2.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3.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4.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5.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6.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7.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8.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9.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7.《离骚》

1.6.7.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2.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4.5.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8.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9.10.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11.12.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13.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14.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15.余虽好修姱以靰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16.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

17.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8.《蜀道难》

1.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2.3.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4.5.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6.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7.8.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9.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10.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11.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9.《登高》

1.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2.3.4.5.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6.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抬爱滚滚来 10.《琵琶行(并序)》

1.5.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2.3.4.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6.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7.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8.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9.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10.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11.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是茫茫江浸月 12.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11.《锦瑟》

1.2.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3.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4.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12.《虞美人》

1.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4.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13.《念奴娇 赤壁怀古》 1.2.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3.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4.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14.《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1.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2.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3.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4.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5.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高中语文 离骚 情景默写及答案 篇2

1、《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屈原在《离骚》中所描写的“初服”是什么样子的,请你用诗中的原句写出来。上衣 ;下衣。

帽子 ;饰物。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写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茞写自己受到的不公正的待遇,而原因竟是自己太注意修身!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屈原同周围群小之间的尖锐冲突,也可以看到君主不分贤愚忠奸的昏庸。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自己与小人们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不可调和的,自己愿意为正道而死。

6、诗人不只是为自己鸣不平,而且以博大的胸怀,对人民寄予了深厚的同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诗人怨恨楚怀王昏聩糊涂,轻信谣言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继而指斥那班奸佞小人违背规矩,追随邪曲,为了顺适人意,不惜歪曲真理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诗中体现诗人要坚持美与善的理想和坚定信念,至死不渝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诗人此时产生了退隐的思想。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对偶句反复强调自己高尚纯洁、光明磊落的品格。

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自己追慕古代圣贤,宁死不失正义。

12、屈原在《离骚》中表现出了高尚的品德和爱国情怀,请按要求写出有关诗句: ⑴ 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 表现诗人坚持真理、献身理想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 表现诗人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 表现诗人刚正不阿、一身正气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⑸ 表现诗人洁身自好、自我完善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根据课文内容默写填空: ①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宁嗑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④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根据课文内容默写填空:

(1)长太息以掩涕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_______________。(4)制芰荷以为衣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苟余情其信芳。(5)________________,长余佩之陆离。_______________,唯昭质其犹未亏。(6)民生各有所乐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根据课文内容默写填空:

忳郁邑余诧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之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_________________。伏清白以死直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驰椒丘且焉止息。____________________,退将复修吾初服。___________________,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余冠之岌岌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唯昭质其犹未亏。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民生各有所乐兮,___________________。虽体解吾犹未变兮,___________________。

1、“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2、上衣:制芰荷以为衣兮;下衣:集芙蓉以为裳;帽子:高余冠之岌岌兮;饰物: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4、余虽好修姱以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茞

5、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7、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8、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9、“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表明诗人此时产生了退隐的思想。

10、“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用对偶句反复强调自己高尚纯洁、光明磊落的品格。

11、“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表明自己追慕古代圣贤,宁死不失正义。

12、诗人在诗中表现出了高尚的品德和爱国情怀,请按要求写出有关诗句:

⑴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⑵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⑶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⑷ 伏清白以殆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劝学情景默写含答案 篇3

一、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同“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⑵虽有其槁暴,不复挺者。(有:同“又”。暴:同“曝”,晒干。)

⑶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同“智”,智慧)

⑷君子生非异也。(生:同“性”,天赋,资质。)

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同“授”,教授。)

6、或师焉,或不焉。(不:同“否”。)

二、找出下列各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一)名词作动词。

⑴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游泳)

⑵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低于)

(二)名词作状语。

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每天)

⑵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向上,向下)

(三)形容词作名词 ⑴其曲中规。(弯曲的弧度)

⑵吾未见其明也。(高明的地方)

(四)意动用法。

⑴吾从而师之。(以„„为师。)

⑵而耻学于师。(以„„为耻。)。

⑶孔子师郯子。(以„„为师。)

三、明确下列各句中的古今异义

⑴輮以为轮。

古义:把„„做成今义:认为

⑵金就砺则利。

古义:文中指金属制成的刀剑等

今义:黄金

⑶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广泛地学习

今义:学问广博精深

⑷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求学的人

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5、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义:不一定

今义:不需要

6、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古义:无论

今义:没有,常为否定副词

7、吾从而师之。

古义:跟随、而且

今义:表目的或结果的连词

8、今之众人。

古义:一般人

今义:许多人

9、小学而大遗。

古义:小的方面学习;

今义:指小学教育的阶段

四、辨析下列各句中重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一)而

⑴连词,表转折。

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⑵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⑶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⑷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⑸惑而不从师。

⑹小学而大遗。

⑵连词,表修饰。

⑴吾尝终日而思矣。

⑵吾尝跂而望矣。

⑶登高而招。

⑷顺风而呼。

⑸则群聚而笑之。

⑶连词,表递进。

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⑵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⑷连词,表并列。

⑴蟹六跪而二螯。

⑵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5、连词,表承接。

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⑵人非生而知之者。

⑶吾从而师之。

⑷择师而教之。

(二)焉

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兼词,于之,从这里)

⑵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兼词,于之,从这里)

⑶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句末语气助词,了)

(三)之

⑴代词。

⑴青,取之于蓝。(代靛青)

⑵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代“冰”)

⑶人非生而知之者。(指代知识、道理等)

⑷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指代童子)

⑸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

⑹郯子之徒。(代词,这)

⑺作师说以贻之。(代词,他,指代李蟠)

⑻圣人之所以为圣。(指代这件事)

⑵助词。

⑴不如须臾之所学。(用于定语和中心词间,无实义)

⑵彼童子之师。(的)

⑶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的)

⑷古之学者必有师。(的)

⑸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的)

⑹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的标志)

⑺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的标志)

⑻道之不传也久矣。(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⑼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⑽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⑾六艺经传皆通习之。(音节助词)

(四)于

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从,比)

⑵善假于物也。(介词,表对象,可不译)

⑶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比)

⑷而耻学于师。(向)

⑸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对于)

⑹其皆出于此乎?(从)

⑺不拘于时,学于余。(被,向)

(五)乎

⑴介词,相当于“于”。

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对)

⑵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在,比)

⑵语气助词。

⑴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表反问,译为“吗”、“呢”)

⑵其皆出于此乎?(表揣测,译为“吧”、“呢”)

⑶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表感叹,与“嗟”连用,译为“唉”)

⑷呜乎!师道之不复也可知矣!(表感叹,与“呜”连用,译为“唉”)

(六)其

⑴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那些,指代疑难问题)

⑵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代词,他,指代“生平吾前”者)

⑶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词,他的)

⑷其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

⑸其可怪也欤。(副词,与也“欤”配合表反问语气,相当于“这不是„„吗?”)

(七)也

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末语气助词,与“者”连用,表判断)

⑵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

⑶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

⑷其可怪也欤。(句末语气助词,与“欤”连用,加强语气)

五、找出并解释下列各句中一词多义的词语。

㈠师

⑴古之学者必有师。(老师)

⑵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从师求学)

⑶吾从而师之。(以„„为师)

⑷吾师道也。(学习)

㈡传

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传授)

⑵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流传)

⑶六艺经传皆通习之。(解释经文的著作)

㈢则

⑴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却)

⑵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就)

㈣惑

⑴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疑惑)

⑵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糊涂)

㈤行

⑴三人行,则必有我师。(走路)

⑵余嘉其能行古道。(履行)

(㈥复

⑴师道之不复可知矣!(恢复)

⑵虽有槁暴,不复挺者。(再)

㈦所以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用来„„的)⑵圣人之所以为圣。(„„的原因)

㈧道

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

⑵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传统)

六、明确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

(一)判断句

⑴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⑵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⑶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⑷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⑸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二)省略句

⑴輮以(之)为轮。

⑵假(于)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⑶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

⑷吾从(之)而师之。

(三)状语后置

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⑵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⑶善假于物也。

⑷而耻学于师。

⑸师不必贤于弟子。

⑹学于余。

(四)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五)宾语前置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六)被动句

⑴不拘于时。

七、翻译下列重点语句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君子广博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验反省,就能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

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君子的天赋不是和一般人不同,是他们善于借助客观条件啊。)3.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我曾经整天地思考,不如片刻学习的收获大。)4.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所以不积累小步,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外;不汇聚细流,就没有办法成为江海。)

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雕刻一下就放下不刻,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雕刻而不停止,金属和石头也能雕刻。)

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是因为用心专一。)

7.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的人。)

8.吾师道业,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我学习的是道理,哪里计较他生年比我早还是晚呢?)9.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因此,不论地位高贵还是地位低贱,不论年长还是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也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10.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那些教育儿童的老师,教孩子们读书,让他们学会停顿断句的,并非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释疑难的老师。)

1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断句停顿不理解,向老师学习,疑惑不能解决,却不向老师求教,小的地方学习,而大的方面丢弃,我看不出他们是明白事理的。)

1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学生高明,懂得道理有先有后,技能学业各有专门研究,如此罢了。)

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题。

郑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人也。玄少为乡啬夫,得休归,常诣学官,不乐为吏,父数怒之,不能禁。遂造太学受业,师事京兆第五元先,始通《公羊春秋》《九章算术》。又从东郡张恭祖受《礼记》《左氏春.秋》《古文尚书》。以山东无足问者,乃西入关。因涿郡卢植,事扶风马融。

融门徒四百余人,升堂进者五十余生。融素骄贵,玄在门下,三年不得见,乃使高业弟子传授于玄。玄日夜寻诵,未尝怠倦。会融集诸生考论图纬,闻玄善算,乃召见于楼上,玄因从质诸疑义,问毕辞归。融喟然谓门人曰:“郑生今去,吾道东矣。”

玄自游学,十余年乃归乡里。家贫,客耕东莱,学徒相随已数百千人。及党事起,乃与同郡孙嵩等四.十余人俱被禁锢,遂隐修经业,杜门不出。

灵帝末,党禁解,大将军何进闻而辟之。州郡以进权戚,不敢违意,遂迫胁玄,不得已而诣之。进为设几杖,礼待甚优。玄不受朝服,而以幅巾见。一宿逃去。后将军袁隗表为侍中,以父丧不行。国相孔融深敬于玄,屣履造门。

时大将军袁绍总兵冀州,遣使要玄,大会宾客,玄最后至,乃延升上坐。绍客多豪俊,并有才说,见.

①玄儒者,未以通人许之,竞设异端,百家互起。玄依方辩对,咸出问表,皆得所未闻,莫不嗟服。时汝南应劭亦归于绍,因自赞曰:“故泰山太守应中远,北面称弟子何如?”玄笑曰:“仲尼之门考以四科,回、.赐之徒不称官阀。”劭有惭色。绍乃举玄茂才,表为左中郎将,皆不就。公车征为大司农,给安车一乘,..所过长吏送迎。玄乃以病自乞还家。

(节选自《后汉书·张曹郑列传第二十五》)

【注】①乡啬夫:乡中小吏,掌管诉讼和收赋税。②方:法,这里指儒家正统学说。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遂造太学受业 受:同“授”,传授。.B.以父丧不行 以:认为,以为。.C.因自赞曰 赞:夸耀 .D.回、赐之徒不称官阀 之徒:这些人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①乃西入关 ②乃使高业弟子传授于玄 ..③乃召见于楼上 ④十余年乃归乡里 ..⑤绍乃举玄茂才 ⑥玄乃以病自乞还家 ..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②④ D.④⑥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①玄少为乡啬夫 ②不乐为吏 ..③进为设几杖 ④后将军袁隗表为侍中 ..⑤公车征为大司农 ⑥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A.①②⑥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③④⑥

4.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郑玄志于治学和淡泊名利的一组是 A.①遂造太学受业,师事京兆第五元先

②玄日夜寻诵,未尝怠倦 B.①玄因从质诸疑义,问毕辞归

②不受朝服,而以幅巾见 C.①玄最后至,乃延升上坐

②玄乃以病自乞还家 D.①见玄儒者,未以通人许之

②国相孔融深敬于玄,屣履造门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郑玄自幼好学,无意仕途,一心寻师问道,研究学问,先后从师于第五元先、张恭祖、马融等人,终于学有所成。

B.郑玄游学十多年后回家,因为家境贫穷,只好到东莱为别人佣耕,即便这样,追随他学习的学生也有成百上千了。

C.郑玄因为大将军何进是当权者的外戚,不敢违意,不得已应召,但他只是以普通儒生的身份拜见何进,且住了一夜就逃跑了。

②D.郑玄被袁绍举荐为茂才,并被上表推荐为左中郎将,他都没有就任;朝廷征召他为大司农,他却借口有病自请回家。

6.把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山东无足问者,乃西入关。(3分)

(2)玄因从质诸疑义,问毕辞归。(3分)

(3)玄依方辩对,咸出问表,皆得所未闻,莫不嗟服。(4分)参考答案:1.D(A项为“接受”;B项为“因”;C项为“引荐”。)

2.B(①③⑤均为连词,于是,就;②为副词,只,仅仅;④为副词,才;⑥为连词,却。)3.B(①②④⑤均为动词,担任,做;③为介词,替;⑥为动词,成为)

4.B(A项,①②都表现郑玄志于治学。C项,①是说因郑玄才高而被袁绍请到上座,没表现志于治学。D项,①陈述的是袁绍宾客对郑玄的印象,不表现郑玄志于治学)5.C(“郑玄因为大将军何进是当权者的外戚,不敢违意”错,应为州郡长官因为不敢违背何进的意旨,就逼迫威胁郑玄,郑玄不得已前去应召)6.(1)郑玄认为在山东没有值得求教的人,于是他往西入关。(3分。以:以为,认为,翻译成“因为”也可;无足:不值得;西:往西,向西。每处1分)

(2)郑玄趁机向马融请教各种疑难问题,问完之后就告辞回家。(3分。质:询问,请教;疑义:疑难问题;辞:告别。每处1分)

(3)郑玄依照儒家学说答辩应对,内容都超出了问题本身,大家都得到了闻所未闻的知识,没有人不慨叹佩服。(4分。辩对:答辩应对;出:超出;表:外,这里指比问题本身更深广的内容;嗟服:慨叹佩服。每处1分)【参考译文】

郑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人。郑玄年轻时在乡里做掌管诉讼和收赋税的小吏,每逢休假回家,常常到学校里读书,不喜欢做官吏。父亲为此多次发火,也不能制止他。郑玄于是到京城太学去学习,拜京兆人第五元先为师,开始掌握《公羊春秋》、《九章算术》。后又跟从东郡人张恭祖学习《礼记》、《左氏春秋》、《古文尚书》等。因为在山东没有值得求教的人,于是他往西入关。通过涿郡的卢植,拜扶风人马融为师。

马融有门徒四百余人,而能够进入厅堂听他亲自讲课的仅五十余人。马融平素骄傲自负,郑玄拜在他门下,三年都不能见他一面,马融只是让自己的高材生给郑玄授课。郑玄日夜探究、诵习,从未有过丝毫懈怠厌倦。有一次遇上马融召集门生研讨图纬,听说郑玄善于计算,于是在楼上召见他。郑玄趁机向马融请教各种疑难问题,问完之后就告辞回家。马融很有感触地对学生们说:“郑玄现在离开了,我的学问到东方去了。”

郑玄独自出外游学,十多年才回到家乡。家境贫困,郑玄在东莱为人佣耕,这时跟随他学习的学生已经有成百上千了。等到党锢之祸发生,他就和同乡孙嵩等四十多人都被禁止做官从政。于是郑玄就埋头研习经学,闭门不出。

汉灵帝末年,党禁解除,大将军何进听说郑玄很有才能便征召他。州郡长官因为何进是当权的外戚,不敢违背他的意旨,于是逼迫威胁郑玄,郑玄不得已前去应召。何进为他准备了几案和手杖,礼遇十分优厚。郑玄没有接受朝服,只穿戴普通人服饰来拜见何进。住了一夜就逃走了。后来将军袁隗上表推荐他担任侍中,他因为父亲去世没有就任。国相孔融非常敬重郑玄,急急忙忙到他家拜访。

劝学情景默写含答案 篇4

中考语文古诗默写是必考题目,并且有10-15的分值。只要平时多背、多记,这部分的分数绝对是送分题。但是有一类题型却需要同学们结合对古文及诗歌的理解才能默写出正确答案,这类题目就是情景式默写。

情景式默写一般会给出一句话,这句话多是对所要填写诗文的概括和描述,同学们填写时就要根据平时老师讲课的内容和自己对诗文的理解选择正确的句子填写。

由于同学们对诗文理解的层次不同,因此这类题目相对直接默写诗句的题目,难度就要大很多。

不过只要平时注意听讲,对诗歌理解把握到位,情景模式默写类题目还是有取得满分的可能。

为了便于同学们了解情境模式默写的格式和具体要求,根据历年的考试试题整理出70个默写题目,供同学们练习、参考。

荀子劝学理解性默写 篇5

2.在文中用比喻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的句子是:,;,。

3.在文中用比喻的手法,借助木头经过烘烤后发生变化,即使再烘烤也不能复原了,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的语句是:,,。

4.有时作者又采用对比的方法,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对照,以增强文字的说服力。例如,在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用劣马与好马进行对比以说理的句子是:,;,。

5.《劝学》中从反面设喻,强调学习重在积累,如果不注重积累,便无法达到远大目标的句子是:,

;,。

6.《劝学》中作者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最后由此得出结论:,。

7.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专一,如果不专一,便会像螃蟹一样,一无所成的句子是:,

,。

8.《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

9.以雕刻为喻,强调学习应当坚持,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的句子是:,。

10.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

学生版情景式默写 篇6

1.《长恨歌》中采用浪漫主义手法借自然景物来托物抒怀表达相爱永不变心的誓言的诗句是 ,。

2.《长恨歌》中缅怀昔日的缠绵爱情,悲叹幸福不长久,生死之别,以后的日子一定长恨绵绵的诗句是 ,。3.《长恨歌》中用夸张的手法描写杨贵妃美貌的句子是 ,。

4.《长恨歌》中夸张的表现杨贵妃受李隆基宠爱的句子是。

5.《长恨歌》中表达李隆基在春花开放和秋雨飘飞时对杨贵妃思念的句子是。

6.《湘夫人》中以秋风木叶来渲染愁怨,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的诗句是。

7.《拟行路难》中由一平常无奇的自然现象比兴,引起诗人对人生贵贱慨叹的句子是。

8.“借酒消愁愁更愁”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更 激起了愁海的狂澜,在《拟行路难》中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诗句是。9.《蜀相》中以草色自青,鸟音空好来表现丞相祠堂清冷寂寥的诗句是。

10.《蜀相》概括诸葛亮一生丰功伟绩的句子是。11.《蜀相》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成一体的千古名句是。

12.《书愤》中采用意象组合手法勾勒出气壮山河的抗金胜利之意诗句是。

13.陆游在《书愤》中用典明志,以诸葛亮自况,来表现诗人收复中原、建功立业强烈愿望的诗句是。

14.《咏怀八十二首(其一)》直抒胸臆点破忧思伤心的诗句是。

/ 4 15.《杂诗十二首(其一)》运用移情的修辞手法表面上是写物冷,其实是心冷的的诗句是。

16.《越中览古》表达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感慨的诗句是。

17.《一剪梅》中最能使人领略到女词人无法消除万千愁绪的诗句是。

18.《一剪梅》中在西楼惦念游子盼望锦书的遐想的诗句是 ? ,。19.《春江花月夜》中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的句子是。

20.《春江花月夜》中表现宇宙永恒,生命代代相传的句子。

21.《春江花月夜》按照古代传说托鸿雁、鲤鱼捎书带信,此时却不能传递信息的句子是。

22.《春江花月夜》中游子那无着无落的离情,拌着残月之光,洒满了江边的树林,情思摇曳,动人心魄的句子是。23.《夜归鹿门歌》中诗人归鹿门山路上,月色朦胧,陶醉其中,不觉到了目的地的诗句是。

24.《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作者有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

25.《梦游天姥吟留别》描写山石、泉水、峰峦都因熊吼龙咆而发抖的句子是。

26.《梦游天姥吟留别》描写仙人出场时以霓裳为衣,清风作骑,纷纷从云中而来的句子是。

27.《梦游天姥吟留别》体现作者暂且将白鹿放于山林,待兴起时访问名山,表现出作者乐于徜徉山水的句子是。28.《梦游天姥吟留别》的主旨句是。29.《登岳阳楼》描写洞庭的浩瀚无边,宏阔壮观的图景的诗句是。

30.《登岳阳楼》描写亲朋失散、年老多病、孤独无依的诗句

/ 4 是。

31.《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中描写江南江南春景壮丽,生活闲适和人物美的句子是。。32.《积雨辋川庄作》中运用对比、映衬手法描写自然景色的诗句是。

33.《积雨辋川庄作》中运用典故体现诗人淡泊名利的旷达心境的诗句是。

34.《旅夜书怀》用星、月、大江等意象反衬诗人自身孤独、渺小的诗句是。

35.《旅夜抒怀》中用比喻手法表现诗人漂泊孤零的心境的诗句是。

36.《新城道中(其一)》拟人手法描写农家近景的诗句是。

37.《扬州慢》中虚实结合写扬州由十里长街繁华到凄凉情形变化的诗句是_。

38.《扬州慢》中描写眼前二十四桥仍在,波荡月冷的夜景的诗句是。

39.《扬州慢》中描写红药自生自灭无人欣赏情形的诗句是。

40.《长相思》中作者身在征途:山一程,水一程,;心在故园:风一更,雨一更。41.《将进酒》中显示诗人对未来充满信心的诗句是。

42.《将进酒》中用比兴手法显示黄河的宏伟气魄和浩大声势的诗句是。

43.《将进酒》中直接抒发对人生易老、光阴易逝感慨的诗句是。

44.《阁夜》中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人民的深重灾难,显示地方风情的诗句是。

45.《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中运用象征的手法抒发了自己慨叹仕途**险

/ 4 恶的忧惧烦乱与悲愤之情的诗句是。46.《李凭箜篌引》中运用通感的艺术手法直接描摹音乐的诗句是。

47.《李凭箜篌引》描写音乐可以震破五色石,引来一场秋雨的句子。

48.《李凭箜篌引》中从音乐效果的角度渲染出乐曲美妙的诗句是梦入神教神妪。吴质不眠倚桂树。49.《虞美人》中以水喻愁的千古名句是 ?。50.《苏幕遮》中写雨后初晴,荷花亭亭玉立的荷塘美景诗句是,,。

51.《阿房宫赋》中描写暴政导致农民起义,秦被灭亡,阿房宫被焚烧的诗句是 ,,,!52.《阿房宫赋》中写六国衰亡,秦朝覆灭是由于自身缘故的诗句是。

53.《阿房宫赋》中作者讽谏时弊以秦朝灭亡为借鉴的诗句是,。54.《六国论》的中心论点是,,。55.《六国论》告诫统治者如果不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也会赴其后尘的诗句是,,。56.《伶官传序》引用《尚书》中的话“,”,结合庄宗得失天下的史实,得出结论是,自然之理也。

57.《伶官传序》借庄宗困于伶人而亡国警戒后人的句子是,岂独伶人也哉?

58.《春夜宴从弟桃花圆序》中说明因大自然美景召唤而相聚的句子是。

上一篇:清明节的作文初三500字下一篇:新农村示范村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