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与担当的演讲稿(精选10篇)
使命与担当主题演讲比赛
为隆重庆祝建党95周年,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强化新形势下青年人使命担当、奋力创新求进的意识,促进地税工作发展,6月30日下午,青铜峡市地方税务局举行了“使命与担当”主题演讲比赛。
此次比赛在市局5楼会议室举行,比赛开始前,市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岩松做了致辞,他鼓励选手们发挥出个人最好水平,赛出成绩,赛出风格。在比赛中,10位选手精彩演讲,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或以典型事例等为题材,声情并茂地表达了自己对工作的满腔热情,充分展示了地税局青年一代的精神风貌,博得了现场与会人员的阵阵掌声,经过近2个小时的激烈角逐,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4名。
此次演讲活动的开展,不断增强了全局青年干部热爱党、热带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进一步激发了年轻人干事创业、创先争优的热情和干劲。让年轻向上的心,肩负起党和政府的期盼,承担起税务干部应尽的使命与担当!
只有改革才能促发展,唯有创新才能添活力。改革的实质,是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使之更加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快速发展,中国已经进入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面临发展起来以后的新问题、新矛盾、新挑战。当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区,原有的红利逐步消减,亟待形成新的动力。面对体制机制的弊端,产业结构的制约,资源环境的瓶颈,城乡二元的差距以及不合理利益格局对市场活力的束缚、发展动力的阻滞日趋明显。如何破解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难题,突破资源环境等瓶颈制约?怎样规避中等收入陷阱,夯实社会公平正义的根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环境?怎样在利益多样、诉求各异的多元条件下凝心聚力、形成共识,不断扩容利益的公约数、发展的公倍数?
种种难题,是无法回避的时代之问。当前,改革正在走上坡路,只有激发活力、增强动力、奋力向前,才能爬上坡、迈过坎,实现改革新跨越,开拓发展新境界。全党全社会对推进新一轮改革已具有广泛共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把中央的战略部署、顶层设计和群众的无穷智慧、基层的实践经验结合起来,形成行之有效的治理思路、措施办法,把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精神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各领域,体现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各部分、各方面,攻克一个个改革难关,越过一道道发展坡坎,在闯关夺隘、迎难而上的进军中实现更大的发展。
会计作为应用学科和管理系统,是进行重大决策、改善管理系统、提高效益所必须采用和依靠的工具。会计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对资本市场的培育发展和国有企业的改制重组,对优化投资环境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对保障经济信息质量和增强国内外投资者信心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会计是进行宏观经济决策和管理的工具,如果将整个经济社会比喻为一座大厦,会计工作就是这座大厦中发挥着基础性支撑性作用的栋梁之一。从微观经济管理角度看,加强生产要素合理配置,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企业效益需要正确的会计信息来支撑,高质量的公司财务会计报告能提高企业透明度,增强投资者信心,进而建立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把握市场机遇。
伴随着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我国会计行业服务于经济发展,受益于经济发展。会计行业触角不断延伸,服务品种更加丰富,服务领域稳步拓展,服务能力持续增强,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石,成为健全市场信用、完善交易规则的基础,成为维护经济秩序和公众利益的基点,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影响不断扩大。从财会的角度阅读作为“国家账本”的政府预算报告,感受到其中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我国社会对法治化、民主化的需要和期待;新一届党和国家领导集体对整治反腐败反贪污的决心,对会计制度体系建设、加大审计力度和拓宽审计广度是鞭策和鼓励;我国管理会计体系建设与当前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趋势,紧密相连,这一会计改革的新重点成为适应我国经济未来发展前途的必然要求;注册会计师行业在做大做强调整业务结构的过程中,以更宽阔的视野把脉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国家建设,成为国民经济转型和企业经营管理升级的“智库”。我国会计事业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相互促进,随着我国市场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会计行业被赋予更多内涵,为经济的稳定快速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还将做新的贡献,这就是时代赋予我们行业的使命与担当!
作为电影评论工作者,要深刻地认识和反省电影艺术批评存在的严峻问题,即批评网络化、便捷化带来的电影批评的随意性、游戏化,不负责任或缺乏责任,喧嚣、浮躁、肤浅的批评话语不断滋生,真正的电影艺术批评在大众传播平台上严重“失语”。致使电影艺术批评整体水平上缺乏专业性、建设性、权威性。其次,缺乏科学精神及文化价值导向是当下电影批评面临的又一困境。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在批评网络化的催生下,人情批评、商业炒作等消极现象不断出现,降低了批评的有效性、严肃性、学术性,电影批评面临身份危机。那么如何做到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呢?
首先,电影艺术批評需要坚守符合中华美学精神的真善美的价值判断。任何一部经典的艺术创作,一定拥有人类共同的真善美的价值追求,或是对时代、社会、精神生活的深刻反思。不论艺术的形式如何变化,真善美的理想都是人类艺术创作的永恒追求。这也是伟大的艺术创作能够在不同地域和不同时代中打动人、感染人的缘由。这个层次上,即是社会性批评,反应了艺术评论工作者进行价值判断的基本操守。
其次,电影艺术批评需要从艺术自身表达和观众接受规律入手,对艺术作品进行有理有据的分析判断。电影评论工作者需要培养艺术感知能力和研究能力,研究和发现中华美学精神潜移默化在电影创作中的途径,给出符合电影艺术创作规律、符合观众接受心理的创作形式的有效建议。不但要掌握普遍的艺术审美规律的认识,即美学的认识,更要了解电影艺术形式本身,用镜头说话,借助视听光影的表达手段,展开批评。不隔靴搔痒,多出好的评论作品,才能切实提升电影批评的有效性和权威性。这个层次上,即是艺术性批评,是艺术评论工作者进行艺术品鉴的基本素养。
动态性与多元化是当代电影批评的一个显著特征,网络媒体的兴盛和商业化的加深使电影艺术批评的写作方式、传播方式、功能价值发生了变化。坚守电影批评的独立精神和价值立场,从艺术形式自身规律出发对艺术本体进行批评判断,使电影艺术传递真善美,以独特优势实现人的审美化生存,将“思”性智慧和“诗”化生活相融合,才是电影艺术评论工作者的奋斗目标。
向着这一目标,从自我做起,从当下做起,做一个有情怀的人,一个接近真善美的人,唯如此才能感召周围的人,才能创作出有感染力的作品激发更多的人的情怀。感恩“骨一滇”凝聚了这样一批怀有真性情的人,希望我们之间的精神交流和友谊地久天长。
(作者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米兰·昆德拉说:一切重压与负担,人都可以承受,它会使人坦荡而充实地活着。人生路遥,负重者方能致远。马行软地易失蹄,人贪安逸易失志。只有心承重压而勇毅前行,方能在关键之处,变压力为动力,守得云开月也明。
心承重压勇毅行,人生方能收获不凡。
陆游有言:“功名多向穷中立,祸患多从巧处生。”人生没有捷径,重压来袭,唯有勇敢承受,方能筑起通往成功的桥梁。巨鹿一战,项羽直面秦军虎狼之师,重压之下,以破釜沉舟的勇气勇敢承受,这才置之死地而后生,奠定了西楚霸王的宏图基业;垓下之围,若他能守住心理防线,不选择乌江自刎,放弃也会有东山再起的机会。雅典奥运,中国女排在先失两局的情况下,凭借着优秀的心理素质,顶住巨大压力,并化之为动力。一局、两局……最终在最后一局扭转乾坤,成为雅典奥运会最亮的星群。面对重压,如果他们没有勇敢承受,那又何来人生的不凡收获?
心承重压勇毅行,民族方有光明前景。
所谓“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一个民族想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要有面对重压时“铺石以开大道”的魄力,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完成“敢叫日月换新天”的使命担当。遥想我国航天事业刚刚起步之时,即面临国外多方的技术封锁,重压在身,举步维艰,但英雄的中国航天人,在逆境之中勇于承受,硬核前行。最终交出了一份让国人振奋、让世界惊叹的答卷。20_年以来,我国航天领域捷报频传,嫦娥揽月、北斗指路、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和遨游星辰、“悟空”“慧眼”探秘……一个个浪漫名字背后,映照着中国航天的奋进步伐,寄托了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的稳健步伐,展现了中国航天人心承重压却依然勇毅前行的豪情壮志,更托举出中华民族在民族复兴道路上的光明前景。
“无限的过去都以现在为归宿,无限的未来都以现在为渊源。”无论对于个人还是民族,心承重压却勇毅前行,都将是成就未来的不二法门。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使命在身,就更应该对重压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态度,勇于面对,勇敢抗争,奋力拼搏,面对重压,无怨承受!
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汇报的题目是:“用使命担当托举中国梦”。
有几个情景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去年以来,网络上还有民间,有一种悲壮的呼喊,81192,请你返航!因为我们首艘国产航母下水了,大家都想让逝去的英雄得知。2001年4月1日,飞行员王伟,驾驶着一架编号81192的歼8战机,在祖国的南海上空,与来犯的美军侦察机相撞,魂归大海,用机毁人亡告诉侵略者:中国的领空不容侵犯!因为,在他的心中,祖国利益高于天!海扬荆波,忠骨在藏。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个视频片段,是关于中印边境两军对峙流传到网上的画面。当时,我国外交部发出严正声明,界线就是底线,由此可见事态的严重性。视频中,我们的战士身处“风吹石头跑,氧气吃不饱”的高原高寒地区,随时都有流血牺牲的可能,但他们真的是毫无畏惧,他们的选择是毫不退缩、寸土不让。
有一种逆行号称“史上最帅的逆行”,2015年8月12日天津滨海新区发生特大爆炸事故,当老百姓呼喊着从安全通道蜂拥撤离时,我们的消防战士背负着沉重的消防器具,逆着人流奔向灾难现场,他们心里很清楚可能这一冲,留给世界的只有背影,但是他们别无选择。有个战士给朋友发了这样一条微信,“刚子死了,牺牲了。我回不来,我爸就是你爸,记得给我妈上坟!”,寥寥数字的遗言感动了整个网络世界。
还有一名叫王昊的战士,家乡遭遇泥石流,14名亲人失联,他心急如焚,回到家乡加入救援队伍,救援了一大批群众,但他的亲人毫无音信,看着遍地废墟,面对家的方向,他泪流雨下,跪在地上,连连磕头,久久不肯起身。我想,他可能后悔过,后悔自己没有保护好自己的亲人,但我想他也不曾后悔,因为他保护的是国家,保护的是大家。
这些军人都是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人,也许他们在人群中、在我们的队列中毫不起眼。但是,他们有着最纯真最朴素的情感,他们高举着信念的火炬,以最无畏最无私的行动,支撑着国家大厦的挺立,拯救百姓于危难之间,令人肃然起敬。
可能有人会问,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做?我想,就是因为他们每人都有一个家国天下梦。习主席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他们的家国天下梦,就是美丽的中国梦,为了成就这个梦想,他们愿意奉献青春、奉献幸福、乃至生命。对于中国梦,今天我们不做过多的理论解读,我只谈几点个人认识:
中国梦不是“华人与狗不得入内”,而是“先生请您坐到前排”。往事不堪回首,我们不会忘记那些丧权辱国的条约,也不会忘记“东亚病夫”的称号,更不会忘记“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耻辱,这是西方列强在上海外滩公园门口悬挂的标示,也是殖民主义侮辱中国人民的罪证。历史反复告诫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中国梦承载着一个强大国家的历史重任。上世纪60年代,一个国民党将领退休后到南非定居,当时南非种族歧视非常严重,就拿乘坐公交车来讲,有色人种只能坐后排,白种人才能坐前排,一天他上车后习惯性的往后排走,这时司机对他说,“您可以坐前排了”,大家知道为什么吗?司机说,“就在昨天中国成功爆炸了原子弹,一个能够制造原子弹的民族是优等的民族,所以先生请您坐前排”。听完这番话,这个将领泪流满面,他跟着国民党打了半辈子仗,落得个寄人篱下、家不能归,倒是共产党为他争到了坐前排的权利,是国家强大为他赢得了尊严。
中国梦不是“老百姓家中有各色国旗”,而是“世界各地都有中国身影”。近代中国没有赶上工业革命的脚步,闭关锁国导致国土沦丧,当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老百姓家里准备着各色国旗,大家知道为什么吗?是因为哪国士兵上门就挂哪国国旗,可谓忍辱负重、苟且偷生;当时一个军官在日记里这样写道:“做十九世纪的中国人太悲惨了!”。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众多仁人志士苦苦探寻富国强军的梦想,从林则徐、魏源的“睁眼看世界”,到李鸿章、曾国藩的洋务运动,再到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一次次抗争却一次次失败,只有中国共产党破解了中国梦的密码,找到了实现中国梦的途径;历经百年沧桑变迁,我们实现了国家独立、民族自强的梦想,亿万国人梦寐以求的奥运梦、飞天梦、航母梦、诺贝尔梦也都一一实现;我们从面临灭种亡国、肢解瓜分,到现在角逐全球、纵横捭阖,从举办G20峰会,到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国际影响力空前提升,大国形象充分彰显。
中国梦不是“看到镜头举手投降”,而是“别怕,姐姐接你回家”。有两张照片流传甚广,一张照片拍摄于叙利亚与土耳其交界处的难民营,照片中一个小女孩全身僵住,眼中写满恐惧,她高举双手、嘴唇也因此害怕抿起,她把摄影记者的镜头当成了枪,自己举起双手是向拍照记者投降;另一张照片,则是一个健康阳光的中国小女孩,被海军姐姐牵着小手,迈着轻松地步伐,迈向接她回家的中国军舰。中国在这场考验中交出靓丽答卷:9天时间出动3艘军舰,撤出我国公民613人,帮助15个国家279名公民安全撤离。从战火中走来的两个小女孩,让我们思绪万千、感慨良多,也吸引我们回眸也门撤侨现场,感悟今天的中国如何彰显责任担当,撤侨让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写下浓重的一笔,让世人为之瞩目,让国人荡气回肠。
中国梦不是“民生凋敝满目疮痍”,而是“泱泱中华太平盛世”。这里我想给大家讲一讲曾在刚果(金)执行任务的官兵,他们的亲身感受。刚果(金)是非洲大陆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森林、矿产、水利资源极其丰富,素有“世界原料仓库”之称。但就是这样一个风景如画、民风纯朴的国家,近年来兵荒马乱、民不聊生。还有,海湾战争之前的伊拉克,人均收入超过2000美元,本应是人民富足,社会和谐,但是经过20多年的战火摧残,人民生活苦不堪言。比比看,我们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国家日益强盛,人民的生活日新月异,那种建国初期吃饭要粮票、买布要布票,甚至票据拿在手都没有东西可买的生活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这些都说明,只有国家好,民族好,我们每个人才会好,“中国梦”是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是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人民幸福梦。
中国梦是当今中国最明亮、最崇高的梦,是“灵魂的GDP”,它的核心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但是,中国梦的实现绝非易事,正如国际歌中所唱的:“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躺在床上睡大觉得不来,四处伸手乞讨要不来,外国飞机大炮给你也送不来,唯有“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梦想才能照进现实。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赤子情怀。对越反击作战中,一位名叫王建川的战士,牺牲前在给母亲的战地诗中写到:“放心吧妈妈,我已经懂得了“战士”的含义,当还击侵略者的炮声震撼大地,妈妈,请你不要把孩子惦记,不付出代价怎能得到胜利?战士的决心早已熔进枪膛里,为了祖国不惜血染战旗!”2015年1月21日,习主席视察这位烈士生前所在部队时,重读了这首感人而又豪迈的诗,称赞他“为了祖国不惜血染战旗”的忠诚。这,就是军人的赤子情怀。但也有的人,在祖国的悉心呵护下、在父辈精神引领下成长成才,长大却误入歧途、恩将仇报。前不久在美国马里兰大学毕业典礼上,一个名叫舒平扬的中国女留学生,作为全校学生代表发表毕业演讲时,讲到“美国的空气太新鲜、太甜美、接近奢侈,在走出机场的那一刻,我感受到了自由,再也没有呼吸困难,再也没有任何压迫”。无独有偶,著名爱国诗人艾青的儿子——所谓的艺术家艾未未,在德国慕尼黑举办个人展览,主题是《草泥马祖国》;很显然他们这类人,想靠诋毁祖国来吸引眼球、炒作自己,这种为个人利益玷污祖国、背弃信仰的做法,在国内外都被人所不齿。那么,什么是赤子情怀,艾未未的父亲曾经说过,“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这就是赤子情怀。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忧患之心。日本评论家宫崎正弘沿着我国周边走了一圈,得出一个结论,中国已经被地缘政治包围,因为周边是军事基地、军事联盟、核武、赌场和毒品,再加上恐怖主义。的确如此,印度在边境争议地区不断增兵、动作频频,美轰炸机飞越南海耀武扬威、驱逐舰进入西沙挑衅生事,周边小国也蠢蠢欲动,我国安全形势可谓凶险交织、暗流涌动。当我们遥望天际,不知大家是否想过,有多少卫星在太空中侦察,有多少飞机在领空周围盘旋,有多少雷达在边境线上扫视,有多少黑客在网络上渗透破坏……2012年11月25日,我国第一艘航母舰载机总指挥罗阳,在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后,倒在了工作岗位上,再也没有起来。罗阳生前常说一句话:“我们是做事的,不是作秀的,要对国家负责!”正是有了这样一份忧患之心,罗阳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歼-15的完美升空。罗阳倒下了,梦想起飞了!什么是忧患之心,罗阳怀抱的就是忧患之心。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个罗阳,先天下之忧而忧,国家民族才无患!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真才实学。华山论剑,凭的是功夫;高手过招,比的是本领。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有本事的人。大家都知道,“嫦娥探月”工程,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但更令我们欣慰的是,这个实现嫦娥奔月千年梦想的团队,当时平均年龄竟然不到30岁:“嫦娥一号”卫星副总指挥龙江,34岁;副总设计师孙泽洲,37岁;总体主任设计师饶炜,36岁。从设计研发到每一个零部件,是完完全全的“Made
in
China”。他们是怎么做到的?一位采访过他们的记者这样描述:这些年轻的技术人员从不去看电影、打扑克,业余时间都是学习研究,每天坚持到半夜,就连节假日也是如此。我想,正是这股勤学实干的劲头,他们在不到三年时间,让嫦娥奔月变成了现实。(举例)什么是真才实学?他们就有真才实学。对我们而言,无论是哪个专业、什么岗位,装备玩得转、信息联得通、系统用得精、保障搞得好,就是有真才实学。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牺牲奉献。30年的时间,对一个人来说意味着什么,它可以使少年变成中年,使中年步入老年。1958年,32岁的黄旭华与一批科研人员告别家人,隐姓埋名,来到与世隔绝的葫芦岛,研究建造我们自己的核潜艇。30年后,也就是1988年,年过花甲、两鬓斑白的黄旭华才重新回到家乡。回忆起当初创业的艰辛,黄旭华动情地说:“我们的同志来到荒山野岛上,吃苦受委屈,却没有一个人叫苦,也没有一个人掉队当逃兵。”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牺牲?正是因为有了黄旭华们,才确保我们万里海疆风平浪静,才使我们的腰杆子越来越硬。(举例)他们和我们一样,为什么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我想正是因为他们有着这种“把工作当事业、视事业如生命”的精神坚守。什么是牺牲奉献?我认为,“冲锋陷阵、喋血沙场”就是牺牲奉献,“默默无闻、脚踏实地”就是牺牲奉献,“吃苦不言苦、受累不说累”就是牺牲奉献。
咦,老师
我记忆中
上课的第一天
您教我握笔不能而生气
咦,老师
我记忆中
在课堂上捣蛋
您让我站讲台而铁尺责罚
咦,老师
我记忆中
考了满满的卷分
您喜悦地留我一起午餐
咦,老师
您曾对我说
为何你也会跳进农民的菜地
抓几只蜗牛让它们爬窗玻璃比赛
咦,老师
我已毕业三十年
咦,老师
我在学校里再也找不着您的身影
(二)中学
噢,老师
您曾对我说
考上与考不上
是穿草鞋与穿皮鞋的差别
噢,老师
您是希翼我们改变面运
不再脸朝黄土背朝天
噢,老师
您也曾好生气
认为我们叛逆不听话
噢,老师
在我打盹犯困时
您猛不然地点了名让我回答问题
噢,老师
我最喜欢听的话
是您说这孩子好有潜力
噢,老师
为了美好的明天
您在走廊上写着倒数几天几天
噢,老师
我已经毕业二十年
噢,老师
您已快退休
(三)大学
哈,老师
我来了
您展开双臂迎莘莘学子
哈,老师
我来了
您说这是人生的象牙塔
哈,老师
我来了
您穿上高跟鞋与我恰恰舞
哈,老师
我来了
您与我们赛龙舟共竞渡
哈,老师
我们大醉一场
呕吐呕吐惊起雌雄无数
哈,老师
我已毕业十余载
哈,老师
您与我是兄弟姐妹
(四)社会
喏,老师
您对我说
忘了学校这是江湖
喏,老师
您对我说
忘了棱角这是圆滑
喏,老师
您对我说
忘了奋斗这是养家
喏,老师
您对我说
忘了成功便是成功
(五)无师
嘘,今天
所有的老师都齐聚
大家说
我们是一群好同学
我们不奋斗
工作会议上,甘肃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三运,省委副书记、省长刘伟平,省委副书记欧阳坚,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连辑,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刘立军,副省长咸辉等出席大会。王三运书记代表甘肃省委和省政府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辞,高度评价了中国美术事业的繁荣发展,以及中国美协在其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和产生的重要影响。此外,他还详细介绍了甘肃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良好的发展态势和取得的重要成就。表达了进一步繁荣甘肃美术事业的决心和信心,并诚挚地邀请全国美术家到甘肃写生、创作、交流,共同推进甘肃文艺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中国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冯远代表中国文联做了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2011年中国美协的工作。他说,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发展建设承上启下的一年,中国美协在中宣部、中国文联党组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以及中国文联的中心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正确文艺导向,把握美术发展规律,稳步推进美术事业向前发展。他还对中国美协2012年的工作提出殷切希望,希望通过细致扎实的工作,能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供强大思想保证、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他表示,中国美协将进一步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将着力巩固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舆论,将着力深入推进文化改革发展,以新的姿态,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在工作会上讲话,为做好今年的工作提出新要求。1.美协将始终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团结、引导美术界,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2.继续打造知名品牌,认真筹备和办好以“未来与现实”为主题的第五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3.组织好美术家赴革命圣地、革命老区和边疆写生创作,推出精品力作,隆重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和“建军85周年”;4.办好“浩瀚草原——中国美术作品展”,总结好内蒙古美术题材的创作成就,继续推进少数民族题材创作和史论研究;5.持续推进“中国美术世界行”,加强中外美术家的深入交流;6.继续加大“中青年美术家海外研修”的派出力度,实施“西部少数民族美术人才培训发展计划”,为中国美术发展储备人才和后备力量;7.继续加大调研力度,拓展调研范围,把关注重点放在中国美术核心价值观、美术产业现状研究、老艺术家个案研究、青年美术家人才库建设等方面;8.继续加强协会自身建设步伐,进一步提高协会人员的综合素质,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
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吴长江做了题为《加快实施人才战略,持续推出精品力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力量》的工作报告。
随后,刘健秘书长向代表们详细介绍了“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筹备的进展情况,希望全国各地各民族广大美术家踊跃报名、积极参与,以高昂的创造热情,创作一批富有时代气息、饱含民族精神、熔铸中国气派的重大历史题材精品力作。
下午,中国美协主席团成员、各团体会员代表和艺术委员会代表分两组对工作报告和讲话进行了热烈讨论,对中国美协2012年工作报告和中国美协2011年工作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对中国美术事业的繁荣发展和突出成就感到非常振奋,对中国美协的关心和帮助表示了感谢。
兖州市新驿镇中心小学孙颖
教师的工作岗位就是一个社会最平凡的工作岗位,做着貌似“平凡”的工作。然而,这项工作是让社会关注、让社会上每个家庭都“牵肠挂肚”的工作,它更是民族的希望、国家未来的一项工程性的工作。一个孩子的失败,对一个教师来说,只是几十分之一或者说是千分之
一、万分之一的失败,但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就是百分之百的失败。所以教师的工作就是一种替他人家庭做嫁衣裳的、有高度社会责任性的工作,这就是我们的“使命与担当”。用毛泽东的词来说就是:“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教师的工作就是干良心活的工作,当老师就要有一种大爱,这种爱是无私的爱,是出于公心和良心的爱,是出于对学生及他(她)家庭的爱,是出于对民族、国家未来的爱。老师们都知道,有时这种爱是让学生、甚至学生家长都无法理解的爱,不理解的是不能把“爱和严”辩证地统一起来,相当一部分家长是只要爱、不要严(这是一种不健康的爱,是“溺爱”,特别是在当今社会中,“溺爱”是一种普遍现象),干教育工作的领导和老师有时是在社会、家长误解的情况下工作着、努力着、呕心沥血着——这就是干教育事业,这就是老师、“先生”、的工作,这就是我们的“使命与担当”!。
我们都知道“坏学生”是家庭的溺爱、或歧视、漠视造成的,我们都知道“坏学生”是社会不良环境塑造出来的,所以教师的工作就是一种“以人为善,以人为本”的工作,是心灵塑造、价值观与人生观塑造的人性工作。就是以‘人性向善’为价值理念引导学生去营造明丽的内心生活,建构坚实、丰富、光明的精神世界;就是“以人为本”为理念去引导学生追求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引导学生去对世俗、对功利超越,去唤醒、弘扬人 1
性、提升人性的一种无比正义的、无比光明的、无比公正的工作,同时,我们更知道教师的工作就是一种“身体力行,以人育人”的无比的高尚、无比神圣的工作。“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就是我们的责任,这就是我们的“使命与担当”!。
每个人都是带着一种使命来到这个世界的,而每个人的生命里都跳跃着一种神圣的使命!从“天降大任与斯人也,必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名言中,我们能体会到了古人的奋发;从“谁言寸草心,报的三春晖”的诗句中,我们看见了天下儿女对母亲的拳拳之心;从“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不朽绝句中,我感受到了——我们,你和我,用我们的青春和誓言诠释着教师职业的本质——“使命与担当”!。
长久以来,人们心底萦绕着一支支教师的颂歌。教师,多么神圣的职业,教师,多么崇高的称号!古往今来,理论、发明,学说、创造,无不包含着老师的辛劳!伟人、学者,英雄、豪杰,哪一个少得了教师的熏陶!宏伟的蓝图,先在教师的心中描绘,知识的积累,是从老师的跟前起步„„
可是,只有我们自己知道,我们没有那么伟大,我们要做的事很平凡,这是真的!因此,我们要毫不保留地释放自己的热情,毫不吝啬地贡献自己的力量——这就是我们的责任,我们的“使命与担当”。
说到“责任”,字典上是这么写的:责任是使人担当起某种职务和职责。什么是责任?子女孝敬父母、医生救死扶伤、军人保家为国、教师传道解惑,等等,责任无人不有、无时无处不在。那么,我们的责任又在哪里?我想说我们的责任就在于:立足岗位,尽心尽责,干好自己的“良心活”。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的责任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有些人经常抱怨,我们的社会环境不好,我们的制度不好,我们的学生不好,干教师这一行太辛苦了,有时,还在被学生、学生家长、甚至别人误解的情况下“但当”着工作上的“拼命三郎”。其实,我们既然选择了教育事业,我们就无法改变我们周围的环境,我们唯一可以掌控的,只有一个东西,那就是我们自己的良心和态度!要想改变别人,首先要改变自己。世界上没有快乐的地方,也没有幸福的地方,只有快乐和幸福的人。假如自己热爱工作,那自己的生活就是天堂,假如自己讨厌工作,自己的生活就是地狱。因为一个人生命中大部分的时间是和工作联系在一起的。自己对工作的态度决定了自己对人生的态度,自己在工作中的表现决定了自己在人生中的表现,自己在工作中的成就决定了自己在人生中的成就。所以,如果自己不愿意拿自己的人生开玩笑,那就在工作中勇敢地负起责任。不要忘记自己的责任,因为工作呼唤责任,工作意味着责任。工作是谁的、责任是谁的?!我不断地反思自己,工作也好、家庭也罢,既然来到这个世界上,我们就要承担起我们该承担的责任,我们就要撑起我们自己头顶上的这片蓝蓝的天空,这就是我们人生几十年的“使命与担当”!——我们的家庭需要责任,责任让家庭充满温馨;我们的社会需要责任,责任让社会和谐发展;教师需要责任,责任让学生健康成长。
然而,在经济迅速发展、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教师应如何承担起自身的责任,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如何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以“人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不断落实素质教育理念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中国经济的逐步市场化,中国正在步入转型期,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冲击,现代化思想和传统思想的并存,使得人们的思想出现了盲点和空白区。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我们要充分认识这一规律,充分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中、在教育改革的困惑和迷茫中找到教育发展的新路子。
1、“人的教育”必须首先说尊敬人、尊重社会
要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要把学生作为单一人来看待,特别是在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的中国现实社会,要注意把学生的人格、情感、要求、价值观放在应有的地位,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动力。同时,要进行有关社会价值的人格教育,特别是要强调尊敬他人的合作意识和孝敬父母、社会正义的观念,把尊重法律、社会道德,把培养学生家庭责任、社会责任感,作为学校教育的切入点。
2、“人的教育”必须注重培养健全的人格
人格不仅是人的综合素质的主要构成部分,而且对人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和提高,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健全人格的塑造,关系到人的内在情感世界与精神世界,它比知识的传授要复杂得多。所以,“人的教育”要求必须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来武装学生,帮助他们不断提高自身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主动向上的人生态度。
3、“人的教育”必须培养吃苦精神
在中国传统思想和独生子女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培养学生的吃苦精神是学校的责任,是社会的责任,更是每个家庭的责任。加强和学生家长的沟通,加强社会宣传,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更是全社会共同关注并倡导的社会风尚。一个没有吃苦精神的家庭和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一个没有危机感和责任感的人是没有前途的。所以,在学习和生活中必须培养学生的吃苦精神。
4、“人的教育”必须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意识
在新世纪之初的教育领域,教育观念正在进行一系列的转变:从强调教育的同一型转变为强调创造型的改革精神,从培养竞争意识转变为培养
合作意识,从阶段性学习转变为终身学习,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接受书本上的知识,而且要接受不同的观点,在接受不同观点的同时,形成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
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落实“八个精心”,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教师的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所从事的工作是人类社会最光辉的事业。就现在来说,她是既文明又稳定的事业。正是因为比较稳定,才导致了教育战线的部分教育工作者在身份上有些退化,社会已经不满、国家已经察觉,改革不会太远!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当务之急,是落实“八个精心”、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不可一蹴而就。作为教师,首先、从思想认识上,应高度重视师德建设,切实把提高师德境界放在首位,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做好日常反思,把师德修养当作一项常规工作,使师德修养真正落到实处。其次、在行动落实上,加强教育法规学习、规范自身师德行为,积极主动地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师德建设规范普通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若干意见》、《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等法律法规,提高自身师德认识,规范自身师德行为。第三、深入学习“讲师德,做师表,树正气”活动,使自身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生,甘于奉献。第四、学习典型,培养教师爱生情感。第五、提高自身素质,树立终身学习观。
作为教师,教师良好的师德修养对学生的影响及发展作用极大。教师若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讲求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必须时刻谨记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即热爱教育,献身事业。首先、从认识上,尊重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热爱自身的本职工作。其次、在实践中,尽心尽责,敢于挑战困难。第三、热爱学生,诲人不倦。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教育热爱作为“教育的奥秘”,他的座右铭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马卡连柯也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个教师如果仅仅热爱教育,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好教师,一个教师如果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个完善的教师。由此,热爱学生也是师德修养的重要内容之一。第四、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德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它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应该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先坚决不做,时时处处为学生做榜样。第五、好学不倦,积极进取。教师在业务上力求长进,努力跑在学生前头,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一池水”、甚至更广。
一个平凡的人,一名普通教师也要具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勇于担当。——题记
做一个有担当的老师,就要把师德放在首位
“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群。合格的老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老师是学生道德修养的镜子。好老师应该取法乎上、见贤思齐,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品质,并把正确的道德观传授给学生。
有一天,儿子回家后对我说:“老师光说假话,每次班会课总要对我们说吸烟有害身心健康,但他天天一根接一根的抽烟,身体也没发现有问题。”其实作为老师,在学生面前无论多么会讲道理,也无论多么会能言善辩,以身作则任然是最好的教育方法,所以老师在教育管理学生中要处处检讨自己的言行,把师德放在首位。
陶行知先生说,教师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为此,作为教师,就要用好课堂讲坛,用好校园阵地,用自己的行动倡导正确价值观,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使之润物细无声地浸润学生们的心田、转化为日常行为,增强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价值选择能力、价值塑造能力,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做一个有担当的老师,就要把不断学习放在心上
唐代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古人云:“经师易求,人师难得。”一个优秀的老师,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好老师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要明确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要不断学习,要勇于担当。
国外有教育家说过:“为了使学生获得一点知识的亮光,教师应吸进整个光的海洋。”在信息时代做好老师,自己所知道的必须大大超过要教给学生的范围,不仅要有胜任教学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广博的通用知识和宽阔的胸怀视野。好老师还应该是智慧型的老师,具备学习、处世、生活、育人的智慧,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能够在各个方面给学生以帮助和指导。
为了教好学生,教师需要有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知识储备不足、视野不够,教学中必然捉襟见肘,更谈不上游刃有余。陶行知先生说:“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这就要求老师始终处于学习状态,站在知识发展前沿,刻苦钻研、严谨笃学,不断充实、拓展、提高自己。作为教师务必要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才能不落后于时代,才能真正教好学生。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当今时代知识层出不穷的条件下,要成为合格的教师,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把个人理想、本职工作与祖国发展、人民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做一个有担当的老师,就要把关爱学生落实在行动上
选择当老师就选择了责任,就要尽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责任,并把这种责任体现到平凡、普通、细微的教学管理之中。老师责任心有多大,人生舞台就有多大。在日常的教学和管理工作中,我们要切实做到爱岗敬业,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要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要关爱学生,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把全部精力和满腔真情献给教育事业;要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用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和影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要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作为广大教师中的一员,我们务必要忠诚教育事业,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为人师表,无私奉献,做一个有担当的人。
梧州市旺坡小学
冼健生
一、教育在促进文化生成、繁荣、创新与人的发展中的意义
《辞源》解释文化为“文治”加“教化”之意,《易经》则说“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些经典释义,将“人”、“文”与“教”内在连接起来,它不仅表明教育本身是一种文化符号,而且清楚地说明教育是文化生成的肥沃土壤、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文化繁荣的当然基础、文化创新的必然依靠和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如今,不少有识之士提出教育要回归本质,遵循人的发展规律、教育教学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意在将教育与人、经济社会、文化深度融合,其实质是对教育与文化价值的追寻,这既是一个教育课题,又是一个文化课题。
首先,人的发展是教育的直接目的,也是文化沉淀、作用的对象。瑞士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荣格认为,一切文化都沉淀为人格。教育是文化传承与人的发展相联系的桥梁和纽带,要使人类优秀文化作用于人,就要依据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将先进文明、优秀文化循序渐进地融入人的健全人格形成过程,使之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全面而有个性地健康成长成才。
其次,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实质上是对文化影响受教育者的内容、过程、方式的科学探索。这不仅要求教育者对文化怀有认同、温情和敬意,而且要求教育者能将人的发展与文化传统、社会变革有机统一起来,在此过程中持续合成新的思想文化,自觉地把保证受教育者享有自由创新的空间、开发受教育者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的潜能作为自己不懈追求的崇高使命。
再次,经济社会是文化的母体,教育是文化生成、繁荣、创新的助推器。一些学者认为,“赚钱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衣食,而是为了荣誉、安全、自由、幸福,这些都是文化命题”、“经济行为只要延伸到较远的目标,就一定会碰到文化”、“一个社会不管发达和不发达,表面上看起来是经济形态,实际上都是文化心态”,等等。经济社会作为文化母体的意蕴不言而喻,教育只有面向经济社会、融入经济社会,回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才能彰显其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价值和作用,进而更好地助推生成、繁荣、创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先进文化、特色文化、包容文化。
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促进人的现代化是中国教育的战略使命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经过数千年的积淀,中国传统文化凝练出心忧天下、天下为公的公义向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崇德弘毅、厚德载物的人文取向;仁爱共济、立己达人的博大胸怀;正心笃志、宁静致远的人格追求,以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光辉,展示了宽广的包容之力、厚重的承载之力和连绵不绝的新生之力。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标志,也是整个人类文明孜孜以求的理想梦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打上中华优秀传统烙印的文化,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文化,是追求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文化,是接驳世界、影响世界的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中国文化自信和自尊,创新、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促进全体国民现代化,是全党全社会的重大责任,更是中国教育的战略使命。
中国教育自古以来就自觉承担着文化传承、凝练和发展的使命,承载着国民人格教化、培育和完善的责任。作为中国文化符号的孔子,他的伟大不仅在于创立了主导中国人精神的儒家学说,而且在于他将教育与文化和经济社会联系起来,将人才培养与社会实践和文化创造相融合。今天,中国教育依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旗手和主力军,是新时代中国人格发展、完善的擘划者和引航员,义不容辞地要担当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锻造国民现代人格的战略使命。
首先,中国教育要在各级各类学校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广泛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活动,致力于增强国民认同感、自豪感和责任感。要着力打造大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教材教学体系,弘扬中国传统教育智慧、策略与方法,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逐步地有机地渗透、融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开发利用中国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使之成为学生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熏陶和洗礼的重要资源,从而更好地引导全体学生弘扬真善美、摒弃假恶丑,认同中华民族大家庭,为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一分子感到自豪,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其次,中国教育要担当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使命,为之注入新时代的血液,培养中国现代公民,致力于强化国民的历史渊源感、前进方向感和根本归属感。中国传统文化生成于传统农业文明,曾经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辉煌,但我们对中国文化的信心既要建立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传承与弘扬上,也要建立在与现代生活世界相联系、与现代经济社会相融合上。面对席卷而来的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国际化等现代化浪潮,全盘继承、固守中国传统文化显然不合时宜,也不符合中国文化海纳百川、自新求变的本质特征,更不契合新时期中国人的精神追求,无益于强化国民正确的历史渊源感、前进方向感和根本归属感。一个民族文化发展过程是扬弃的过程,是与时代发展相契合的过程,更是不断推陈出新的过程。这一过程必须基于对民族文化的自知、自信和自尊,如钱穆在《国史大纲》序言中所说,要“从传统文化演进中汲取民族复兴和国家变革的精神力量”。树有根、水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现代化的活水源头;时时新、日日新,新时代文明成就是中国文化发展自新的灵动血液。有根有源、与时俱进的文化才是充满生机活力的文化,才是值得国民信赖和坚守的精神家园。中国教育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坚定的担当和科学的方略。
第三,中国教育必须担当以文化提升国家软实力、营造社会和谐、增强人民幸福的使命,升华中国人的全球意识、国际责任和文明素质。有生命力的文化必定是有利于人的健康成长成才、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的文化,必定是能促进和谐融洽、和衷共济的文化,必定是能推动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文化。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动教育科学发展,其中的一个崇高而神圣的使命是通过教育,更好地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世界先进文明成果,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更好地培养植根民族文化和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公民,提高全民族素质;更好地为提升全体中国人的全球意识、国际责任和文明素质奠基,打造人力资源强国。这是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影响世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充分条件的必由之路。
三、充分发挥广东教育在传承和创新中国文化中的排头兵、先行者、试验田的作用
岭南文化在中华民族文化中有其独特的鲜明个性,务实开放、兼容并包、敢为人先是其主要特色。岭南文化的这些特色使广东成为近代以来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变革的排头兵和先行者,成为中国传统人格现代化的试验田。在中国近现代反殖民侵略、反封建统治的可歌可泣的历史进程中,虎门销烟、三元里抗英、太平天国运动、康梁变法、辛亥革命、广州起义,直至中国当代的改革开放,无一不是岭南文化与社会变革、进步、发展相结合的产物。当下,“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成为新时期广东人的精神标签,成为践行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12月视察广东时提出的“三个定位、两个率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排头兵、深化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推动科学发展的试验田,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文化支撑,成为滋养广东全面深化改革的文化沃土。
基于岭南文化的鲜明个性,广东明确地以建设教育强省、争当教育现代化先进区、打造南方教育高地为旗帜,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化、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普及化、终身教育全民化、教育服务多元化、教育合作国际化,聚焦教育公平、教育质量和均衡发展、内涵发展,以及统筹协调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等教育热点难点问题,聚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聚焦回归教育本质和人的成长成才规律,聚焦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互动融合,付出了艰巨努力。今年4月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在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调研,对广东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出四点要求:一是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办学方向,把着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为高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始终坚持科学的人才培养质量观,牢牢抓住提高质量这个生命线,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紧扣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一关键环节,切实落实人才培养工作中心地位,优化资源配置,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衡量办学水平的最主要标准;三是始终坚持加强学科建设和科研创新,深入实施好南粤重点学科提升计划,分层次、有侧重地建设一批高水平学科、学科集群和新型学科;四是始终坚持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各高校要明确自身发展定位和目标,组织实施好广东省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步伐,大力推进示范性应用型本科学校和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胡春华书记所提出的“方向”、“人才”、“质量”、“创新”等是广东高等学校履行好培养人才、创新科技、服务社会、传承创新文化功能的关键词,也是广东各级各类教育改革发展的着力点。我们要丰富发展岭南文化特质,把握广东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不断提升广东教育改革发展科学化水平。
新世纪以来广东教育改革发展的历程特别是目前教育“创强争先建高地”的态势,体现了岭南文化敢为人先的鲜明个性;聚焦教育公平、质量、均衡发展、内涵发展,体现了岭南文化的务实取向;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展现了岭南文化的厚重底蕴;强调教育的开放性、国际化,展现了岭南文化开放合作、兼容并包的博大胸怀。我相信,广东教育改革发展植根于中国文化、得益于岭南文化,只要持续营造崇文重教和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环境和浓厚氛围,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破除陈旧思想观念和落后体制机制束缚,坚持以人为本,遵循规律,深化办学模式和培养模式改革,建立教育开放合作新格局,就一定会在推进文化传承与创新、国民素质拓展与提升中大有作为且大可作为,就一定能在建设教育强省、人力资源强省、文化强省和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进程中,为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建设教育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发挥排头兵、先行者和试验田的作用。
处于这样伟大的时代,从事这样伟大的实践,整个教育系统、每个教育机构、任一教育工作者都使命光荣、责任重大,需要身体力行、孜孜以求,不断拓展、奋力前行!
【使命与担当的演讲稿】推荐阅读:
青年的担当与使命10-14
强国时代的使命与担当07-16
强国一代的使命与担当07-28
当代青年的担当与使命10-29
践行初心使命,奋力担当作为的党课讲稿07-15
责任使命担当05-30
青春 使命 责任 担当06-03
责任与使命的演讲稿09-28
梦想与担当的演讲稿5则范文10-25
让青春与使命同行(乡镇干部演讲稿)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