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农保工作的调研报告(精选12篇)
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关注解决“三农”问题、维护社会和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是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是实实在在解决广大农村居民“老有所养”的重大惠农民生工程,去年下半年我们乡开始实施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这项民生工程的,按照上级部门要求,乡、村统一思想、周密安排、狠抓落实使新农保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工作中也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下面就这项工作谈几点看法。一、九街乡基本情况
XXX位于XXX东北部,辖XX个行政村,83个自然村,XXX多户, 4.7万多人,其中农业人口4.6万人。其中16岁(不含在校学生以上60岁以下25000人,参保人数22500多人参保率达90%以上,60岁以上享受新农保金人数8000多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农保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社会保障工程,去年开展这项工作以来,在操作过程中还存在问题: 一是基础数据核实仍然不够准确。存在漏登、错登、死亡、出嫁、上学、服兵役等未销等情况,需要行政村上报情况与派出所户籍管理处进行进一步核实。
二是部分农民参保意识有待增强。一些中青年农民认为养老问题离自己还很遥远,对参保关心程度低,存在观望心理。
三是部分群众对老农保的政策心存顾虑。由于历史原因,民政部
门推出老农保未能顺利实施,这给部分群众对新农保政策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产生一定的质疑,新农保政策能否长久实施下去,参保资金是否安全,以后政策会不会改变,万一试点失败我们群众的钱能否返还等等问题,困扰新农保的顺利开展。
四是部分群众缺少身份证、户口本等有效证件。外出务工人员较多,身份证件收集难度大。一些外地结婚嫁入人员由于种种原因户口不能及时迁入,无法参保等等。
三、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学习政策方案。只有村干部把政策学会吃透,才能做好宣传和指导工作。组织村干部进行基本知识培训,做到人人懂政策、人人会解答,从包村干部到行政村两委干部都能独立完成为有相关需求的群众解释指导的任务。
(二、加大新农保的宣传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宣传鼓励农民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通过召开部分党员村民代表大会,深入宣传解释新农保,利用身边的真实事例教育农民,转变他们靠儿女防老的传统观念。要使全乡农民对新农保政策的知晓率达到100%。
通过多种渠道的宣传,有力地推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投保工作,让广大群众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让更多的老百姓真正得到实惠,促进农村和谐。
在新农保工作全面覆盖之时主要抓住以下两点取得了突破。
一是抓最薄弱和最困难的环节。新农保工作中有参保意识最薄弱的人群、外出务工人员等最困难的人群是16—30周岁左右的年轻族
群,这部分人对于将来从事的职业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因而参保意愿不强。是指,这部分人有的全家长年在外,或是在外地另有住处,甚至连本村村民也无人知晓其具体情况,平时只有他们用电话给家中报平安,而家人并不知其联系方式(家里的老人记不住电话号码,给联系人员参保带来一定困难。对于这两部分人群,采取“责任分解,人人过关”的方式做好动员参保工作,即由包点干部按人头包干,一一入户核对,千方百计联系参保人,动员他们及时参保。
二是抓最容易被忽视和最容易反复的人群。在新农保一线工作的村两委干部的工作质量,直接攸关整项新农保工作的成败,当人们把注意力都放到参保群众、参保
率时,往往忽视了这个人群。“打铁还须自身硬”,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和工作积极性,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各村都有一些对新农保工作或是反应冷淡、漠不关心,或是思想反复、举棋不定,或是一味抵制甚至是唱反调的人。尤其是后者起的反作用力很大。对这些人,乡镇领导组织“下访”,直接沟通做疏导工作,打消他们的顾虑,力求把不良影响降到最低。
四、几点建议
一是核实基础数据。要结合公安、计生等部门的相关统计数据,对乡农业人口再调查再摸底,真正核实16周岁以下人口、16周岁以上在校学生、有户无人和长期外出务工人员底数,挤干水份,核准应参保缴费人数。及时做好基础养老金补发工作。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完成漏登户籍人员补登工作,及时补发基础养老金,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二是继续引导农民参保登记缴费。进一步增加乡村两级的业务经办力量,对新农保试点工作进行再宣传、再发动、再培训,做到宣传氛围不减,激发群众参保热情。
三是年满60周岁享受新农村养老保险的,其子女户口在同是农业户口的必须参加新农村养老保险,政府应出台相应的规范性文件对其进行规范化。
关键词:新农保,困境,解决路径
一、引言
根据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 国务院决定, 从2009年起开展新农保试点, 新农保试点的基本原则是“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这是从农村实际出发, 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各方面相适应, 同时采取政府主导确定基本原则政策, 地方具体实施和农民自愿纵向相结合, 对参保居民实行属地管理。“截至2011年12月底, 纳入国家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地区参保人数共计3.64亿人, 其中60岁以下参保人数2.372亿人, 领取待遇人数8921.806万人。” (1)
二、实施新农保的价值意义
新农保的实施对于破解“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等各方面都具有重大的价值意义, 具体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
(1) 宏观方面的价值意义。第一、大力推进新农保制度, 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建立新农保制度, 是新形势下解决“三农”问题,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 是解决广大农民最关心、最关注的养老问题的“惠民工程”, 是我国在农村取消农业税后又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历史性创举。同时对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 促进社会公平, 实现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 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的创举;第二、大力推进新农保制度建设,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社会保障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制度, 党中央、国务院、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第三、大力推进新农保制度建设, 是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客观要求。从当前农村的新情况来看, 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有利于化解农村的矛盾。
(2) 微观方面的价值意义。第一、新农保致力于改变农民养儿防老为社会养老。新农保将极大地改变中国农村现有家庭关系、家庭文化及亲情伦理, 有助于农村家庭和睦、和谐, 从而也有助于农村社会的总体和谐;第二、推行新农保工作, 是一项民心工程, 一方面可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 使其摆脱土地和家庭保险的束缚, 通过进城务工, 自主创业等多种形式增加收入, 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 可以最大限度的实现劳动力转移, 促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 推进农业向规模化、产业化转移, 提高农业经营效益。
三.新农保实施存在的问题
推行新农保既系民心工程, 更系社会系统工程, 按系统工程学来说, 目前试点推进涉及面极广, 需要同步推进一批配套改革, 不可能一帆风顺, 推进实施的过程中出现问题都在所难免。
(1) 保障水平较低, 缴费档次不统一。我国把60周岁以上的人称为“老人”, 把年龄在46至59岁之间的人成为“中人”, 把45周岁以下的人称为“新人”, 对这三类人分别实行不同政策。新农保试点开始实施时, 对已满60周岁的, 只要其子女参保, 均可享受基本养老金;年龄在46至59周岁之间的农村居民, 缴费不足15年的, 可按实际年限缴费, 也可采取一次性补交保费的办法, 最多不超过所差年限, 地方财政补贴应同时到位。试点启动后, 45周岁以下参保人不享受一次性补缴政策, 应按年缴费, 累计缴费不得少于15年。基础养老金每人每月60元 (其中, 中央财政补贴55元, 县财政补贴5元) 。地方政府对参保人缴费每年给予30-50元补贴 (省规定每年缴费100元政府给予补贴30元, 缴费200元政府给予补贴35元, 缴费300元政府给予补贴40元, 缴费400元政府给予补贴45元, 缴费500—2000元政府给予补贴最高50元。地方可根据财力情况提高补贴标准) 。另外, 根据人保部的相关计算标准和办法, 参保农民每月仅有养老金99元。各地区可以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 在原有的100元-500元五个档次中顺延提高设定当地的缴费档次, 但是随意性很大, 没有相应健全的法律规范保障实施。
(2) 新农保统筹层次低且覆盖面小。新农保主要是县级统筹, 基金运用空间小、收益低, 管理失范现象严重。由于缺乏严密、系统的制度设计, 新农保的很多政策是“头痛医头, 脚痛医脚”, 缺乏前瞻性与连续性, 执行起来困难重重, 而且制度定性不明, 体制尚未完全理顺。迄今为止, 各地试验新农保多种多样:有社会养老保险型, 有自我储蓄型, 还有的与商业保险相混同。一些地方新旧农保并存, 显得这一制度较为混乱。此外, 中国目前生活在农村的老人约有1亿人左右, 但能享受养老保险的只占1.5%。由于覆盖面小, 新农保的互济性较差, 而且新农保采取完全积累式的个人账户制, 按照“多保多得、少保少得、不保不得”法则实施, 缺乏公平性, 养老保险制度所必须的不变成本也暴露了新农保规模不经济的弊端。
(3) 参保意愿低, 参保对象不明确。新农保强调“自愿性”, 体现的是商业保险的特性, 而不是社会保险的强制性特征;筹资水平低, 没有国家兜底, 不能起到实质性保障作用, 不符合社会保险的根本原则;社会性差, 基本上就是基础养老金加上个人账户内的钱, 与城镇职工和公务员养老保险相比相差殊远。中国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办法和标准都不一样。从农民的养老保险看, 除了新农保, 还有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和专门针对计划生育对象的养老保险等。由于各类保险的办法和水平都不一样, 在很大程度上撕裂了作为整体的社会保险制度。
四.解决新农保的路径选择
(1) 加大财政投入, 加快新农保立法。加大财政投入可以吸引更多农民参保。同时应对参保人员根据年龄的不同给予相应的补贴, 鼓励更多的人参保;建立养老保障待遇调整的储备基金, 保证被保险人领取的养老金数额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基本同步发展。目前, 与自愿投保的商业保险不同, 新农保应体现社会保险的强制性, 其保障水平应渐次向城镇居民社会保险看齐。具体实施时, 可以因人而异, 根据缴费多少, 分开档次, 设置不同的级差。对于低收入的农民, 由国家补齐, 并按“多则捐献给基金、少则基金补缺”的原则发放。政策调整很不稳定, 应以法律手段, 将农民养老保险的性质、地位、运营管理、资金筹措、组织网络等固定下来, 使之能真正惠及8亿农民。新农保立法的关键, 是要建立健全的业务、财务、基金和档案管理等规章制度, 建立严密可控的实务流程, 推行和普及规范化操作, 确保农民养老保险管理工作规范、安全、可控。
(2) 加强制度设计, 建立合理激励机制。随着试点的增加, 新农保实施标准不断合理化。新农保将增加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投入, 并实行收支两条线, 以确保农民工参保覆盖面扩大。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增加了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的支持、投入;二是改变了单一帐户的模式, 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基本制度, 体现共济的特点, 同时个人帐户也体现个人贡献;三是在管理上明确新农保的基金要进入财政专户管理, 实行收支两条线, 各项工作经费、人员经费不得从新农保的基金中提取;四是新农保在基金征缴和发放过程中, 实行社会化管理, 委托银行、邮局机构履行服务。“截至2011年12月底, 纳入第三批扩大新农保试点的1076个县和首批城居保试点的1902个县全部启动参保登记、缴费和养老金发放等工作, 加上前两批新农保试点和339个地方自行试点县, 全国试点总参保人数达到3.64亿人, 其中领取养老金人数达到1.03亿人。” (2)
(3) 加大宣传力度, 建立一体化的社会养老保险体制。新农保的最终归宿是与城镇养老保险制度合并, 实现城乡社会养老保险的一体化发展。根据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体制现状, 在进行新农保制度设计时, 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参保人职业的变化, 加大宣传力度, 打通各类不同层次养老保障制度之间的转换渠道, 以便参保人根据自己的职业变换自主选择养老保险门类, 对于在外地工作的农民工要适时宣传政策, 设法让政策力度深入人心, 每个人都能积极参保入保, 在此基础上, 逐渐形成一体化的社会养老保险体制。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09]32号
[2]、苏东海.周庆.新农保试点中德问题及对策研究[J].社会科学, 2010, (9)
[3]、赵国标.浅析新农保政策瓶颈[J].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2011, (02)
[4]、苏宝芳.“新农保”试点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与对策[J].前言, 2011, (03)
[5]、位涛.新农保实施过程中的难题及破解路径[J].新疆农垦经济, 2011 (04)
一、努力完成目标任务
(一)劳动力输出、转移就业培训工作加强组织培训输出。我乡广泛宣传动员农村劳动力,全力做好我乡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完成新增转移就业89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1200人。
(二)新农保工作迅速到各村开展动员会,发放宣传单0余份,动员村两委干部,不漏村、不漏户、进村入户,实施包村包户,做到应保尽保。目前,已续保和参保1650人,收缴参保资金17万元,预计到年底将顺利完成县上下达目标任务和指标。
(三)建立健全档案资料管理。一是建立健全劳动力培训及转移人员信息资源台账,并认真整理归档,规范管理。二是劳动力转移工作方案、专项报告材料、调研材料、半年总结等材料按时按质上报县人社局。
二、主要做法
(一)按照县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结合我乡实际,制定工作方案,把目标责任细化分解到各村委会,各村委会进行宣传动员,广泛深入地开展劳务输出工作。
(二)为加强对我乡劳动力输出转移工作,明确工作职责,切实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加强协调,上下联动,通力合作,确保劳动力转移工作顺利开展。保障所认真做好用工信息、宣传发动、报名登记、组织体检、组织培训、提高素质、做到合格一个输出一个。
(三)加大对新农保政策的宣传力度,营造人人皆知的良好氛围。
一是召开了全乡新农保工作动员大会,让广大乡村干部职工充分掌握新农保相关政策;
二是对村级协办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业务培训,使他们熟知并掌握办理新农保的业务知识;
三是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宣传发动,通过张贴标语,村委会干部现场解答,广播宣传等,在全乡上下形成了强大的政策宣传舆论氛围,同时将县社保局提供的宣传材料下发到全乡农村每一个家庭,让每一户,每一个人都了解到了新农保相关政策,广泛调动了农民参保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组织输出局限性大。目前,我乡劳动力自发输出的太多,,留村的大部分文化程度较低,因此,可组
织输出的农村劳动力局限性很大。
(二)后期管理难度大。劳动力组织输出后,劳务人员在务工期间,难免会有侵权行为或者有意外事故的发生,要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但考虑到经费、人力等问题,给输出后的后续管理服务带来极大的难度。(三)办公设施有待改善,由于相关新农保工作的业务量大、档案多,现有的办公面积不能满足需要,交通工具缺乏,下村困难,宣传政策村民了解不到位。
(四)点多面广,工作成本较大,新农保工作经费紧张。
(五)受严重干旱影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基本绝收,村民没有经济收入,贫困面大,筹集资金困难
四、今后工作意见和建议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总结,分析不足,采取更加有力措施,狠抓落实,加强技能培训,加快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快速推进。
一是注重培训内容的针对性。使农村劳动力培训符合实际、符合农民愿望、符合用工要求。重点突出岗位技能、法律知识和就业指导培训,使参训人员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二是进一步加强对乡村新农保经办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以适应新业务的需要。
三是加快实现乡级经办机构信息与县农保中心、财政、信用社信息系统联网,做到数据实时互交。
社会养老保险的工作汇报
今年以来,我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在创新机制上挖潜力,在完善制度中求发展,努力实现基础管理工作规范化,促进新农保工作紧张有序的进行。现就我乡新农保工作开展情况做如下汇报:
一、基本情况
上饶县湖村乡位于上饶县西北面的灵山脚下,东面与清水乡相接,南面与枫岭头镇相连,西面与横峰县龙门乡毗邻,北与望仙乡分水为界,属山区丘陵地区。全乡总面积175平方公里,下辖15个行政村,共有347个村民小组,10333户居民,总人口为51072人,其中湖村村、库前村、大坂村、茗洋村、杨桥村、东灵村为“十一五”期间国家重点扶贫村。全乡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70%,水田面积为20149亩。截止2011年6月30日,我乡符合条件的16周岁以上人员共32788人。应参保缴费人员27465人,60周岁以上5323人。截止10月21日参保人数为1468人,上缴参保金额159940元,占总缴费人数的5.34%。对符合享受领取条件的5323人员名单,已上交县农保局审核。
二、主要工作情况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建立健全新农保试点工作机制。9月17日上饶县新农保工作动员会议召开后,乡里及时召开了党委扩大会议,就我乡的新农保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成立了由乡长任组长、乡班子成员任副组长、相关人员为成员的新农保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新农保实施方案,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操作办法,各村也相应成立了领导机构,进一步明确了干部责任,狠抓工作任务的落实。同时还成立了乡农保所和各村农保处,确定了乡、村级协管员,专门负责新农保工作的业务建设,保障我乡农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加强培训,深入宣传,提高广大农民参保意识。我乡于9月30日及时召开了新农保试点工作的动员大会,邀请全体乡村干部参加,并邀请到了县农保局黄局长莅临指导。会上,乡新农保分管领导郑尚奇副书记就新农保的相关政策进行了详细的解读,让每一位乡村干部及时了解了新农保的政策。乡动员会后,各村积极响应乡党委、政府的号召,及时召开村级动员大会。10月1日,湖村乡石咀村第一个召开了村级新农保动员大会,要求全村的村民小组组长和党员参加。通过对新农保政策的解读,让每一位组长和党员了解了新农保政策,便于他们回去宣传讲解。10月4日,乡分管领导郑尚奇副书记放弃国庆休息时间,下到库前村进行政策宣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随后,乡农保所所长张政同志及工作人员下到各村参加村级动员大会,大力向村里宣传了新农保政策。同时,乡里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宣传,散发《致全乡居民的一封信》(每户1份)、悬挂横幅、张贴宣传标语等,广泛宣传新农保的政策,使新农保这一重大的惠民政策家喻户晓。对全体乡村干部及协管员进行了业务培训,使他们掌握了新农保有关业务知识和操作规程。通过宣传,广大农户知晓率和参保积极性不断提高。
(三)调查摸底,规范操作,确保新农保试点工作有序开展。我们按照“政府主导,农民自愿”的原则,认真组织,精心安排,积极引导,全力推进了新农保试点工作。一是调查摸底。以派出所户籍底册人数为依据,以村小组为单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深入每家每户认真开展应参保人数调查摸底工作,切实清楚掌握参保底数,为实现应 保尽保打下了良好基础。二是严格审核。各村对参保缴费人员年龄、身份严格把关,审核后进行公示,确保不符合政策的一个不进,符合政策的一个不漏。三是规范收缴和发放工作。为方便群众缴纳保险费和领取养老金,为每位参保人员建立个人缴费和领取台帐。
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我们在开展新农保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有: 一是由于新农保试点工作刚刚起步,部分干部对新农保工作认识不够明确、深刻。部分村协管员工作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强,不能及时上交相关人员的资料,导致新农保工作进度缓慢。
二是广大群众对于新农保政策了解不深,对参保持观望态度,参保积极性不高,深入宣传引导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是部分群众缺少身份证、户口本等有效证件,证件收集难度大。一些外地结婚嫁入人员由于种种原因户口不能及时迁入,无法参保等。
四是我乡外出务工人员较多。截止2011年10月1日,我乡外出人员将近2万人,由于时间较紧,对于这部分人的有无购买城镇养老保险情况一时难以全部掌握,直接影响到参保率的提高。
五是因新农保软件系统未安装,加上我乡人口众多,新农保工作量大,影响到了新农保业务的正常运转。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为进一步推进新农保工作深入持续健康发展,努力使新农保政策覆盖广大农民群众,逐步扩大参保农民受益面,提高参保农民受益水平。为此,我乡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强工作力度:
1、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切实提高干部群众的认同率
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重大决策,是继取消农业税、实行农业直接补贴、免除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之后,作出的又一项重大惠农政策,目的是让广大农民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是一项惠及广大农民、造福农村家庭的德政之举、民心工程。使广大农民群众在“种地不交税、上学不付费、看病不太贵”的基础上,再逐步实现“养老不犯愁”。这项政策的实施,将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水平,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实施新农保意义十分重大,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的重大举措,是完善城乡社保体系的重要工程,是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
各乡、村干部要充分认识建立新农保制度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的决策部署,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抓紧抓好新农保这项重大民生工程。要明确“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原则,准确把握新农保制度建设的总体要求,积极做好新农保的各项工作,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千家万户,为促进农村繁荣发展与和谐稳定、加快湖村全面小康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2、进一步做好宣传工作,切实提高群众知晓率
发动群众自觉参加是做好新农保工作的关键,只有顺应群众的愿望,了解群众的需求,解答群众的疑虑,引导群众的行动,让农民眼见为实,并通过典型带动,才能做到政府倡导一事、农民参与一事,促进工作深入开展。乡政府与村委会一方面将加大对乡村干部宣传教育力度,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增强做好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将深入了解和分析农民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疑虑和意见,有针对性的 进行宣传。在宣传形式上,充分利用各类宣传媒介。如利用广播直接为群众答疑解惑;利用远程教育平台为群架讲解政策;利用横幅靠牌将政策的核心呈现给群众。在宣传内容上,在全面宣传新农保各项政策及补偿程序的同时,还要组织受益群众现身说法,从而达到典型引导的效果。在宣传节奏上,坚持平常宣传不间断,筹资等关键时期全方位广覆盖,集中力量组织宣传,彻底消灭宣传上的死角盲区,使广大农民真正认识建立新农保制度的意义和好处,自觉自愿参加新农保。
3、进一步做好业务工作,切实提高群众参保率
一要加强业务学习,确保政策把握到位。切实加强新农保业务培训和指导,制订详细的业务培训计划,使新农保工作人员个个熟悉政策、能办业务、会解问题,同时要尽快建立覆盖城乡的信息网络,实现农民参保缴费、领取待遇不出村,保证对农民的参保记录一生、跟踪一生、服务一生。
二要强化基础建设,确保经办服务到位。整合基层服务资源,加快建立健全“乡里有机构、村级有专人、覆盖无死角”的经办服务网络。在经办人员上,将从大学生村官中选用一批人员充实新农保队伍。
三要加强基金监管,确保安全运行到位。乡政府将加快制订和完善新农保各项规章制度,规范业务流程,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和基金稽核制度,对基金筹集、上解、预算、划拨、发放等环节进行全程实时监控和定期检查,严格运行程序,确保基金专户储存、专帐管理、专款专用。
4、进一步做好服务工作,切实提高群众满意率
一是做“明白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性强,涉及面广,要将实事办实,好事办好,必须培养造就一大批懂政策、善宣传的“明白人”,提高他们的认识程度和把握政策的水平,让他们准确把握建立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重大意义和方针政策,通过耐心细致地做工作,让群众真正了解参保的好处和实惠。
二是算“明白帐”。部分群众之所以不参保,关键是“怕吃亏”,存在着“养儿防老”、“年轻没必要”“拿自己的钱给自己养老”等错误思想,因此,要针对不同年龄段群众不同的思想状态,通过走村入户的形式,向群众讲清讲透其参保后享有受益权,个人缴费可以继承,让群众放心参保;要组织干部职工深入村组及农户家中面对面讲解,主动为群众算大帐,算长远帐,让每一户农民自己都能算一笔明白帐,切实将工作做实做细,消除群众思想顾虑,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党委、政府的关心与温暖,全面调动其参保的积极性。
三是办“明白事”。依据政策规定及工作实际,制定规范的新农保运作规程,形成统一的工作标准。将严格基金管理,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内控制度、岗位责任制度等规定,保证各项操作规范有序、安全运行。
四是继续落实全乡60岁以上,无户口、身份证等人员的排查工作,按照县统一政策,进一步确定参保对象,确保所有合适前提的农人都能享受到党的优惠政策。
截止2010年2月24日,康平新农保参保人数50102人(其中领取待遇人数33130人,实际缴费人数16972人)。
1、基础养老金补贴情况
中央补贴173万元,省级补贴275万元,市级补贴200万元。合计648万元。
2、个人账户补贴情况 市级补贴100万元。
3、保费收入情况
16个乡镇中已有13个乡镇缴费,合计缴费2085988元
4、发放养老金情况
2009年12元发放养老金人数32858人,发放养老金1807190元。
2010年1月发放养老金人数33119人,发放养老金1821545元。
合计发放养老金3628735元。
平舆县作为全国、全省新农保试点工作试点县之一, 于2009年10月28日正式启动新农保试点工作以来, 在上级政府和业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 紧紧围绕建设和谐平舆目标, 按照积极启动、稳步推进、规范管理、全面覆盖的工作思路, 精心组织, 扎实推进, 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 全县应参保人数为598129人, 实际参保502390人, 其中参保缴费人员384120人, 60周岁以上人员118270人, 参保率83.9%, 征缴新农保基金5195万元, 已发放新农保养老金6867万元。近日, 平舆县作为典型在全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第一批试点工作总结暨第二批试点启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作发言。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高度重视, 把新农保工作摆在突出位置
新农保政策的实施,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 是社会发展的跃进, 是惠泽民众的德政工程。为了把党和国家的好政策落实好, 把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事办实, 我们把新农保工作摆在了突出位置, 以感恩的心态、超强的力量、持久的措施抓落实。一是统一思想, 把领导重视物化为保障措施。在财政不宽裕的情况下, 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会议统一思想, 即使暂时牺牲其他方面的建设, 也要保证新农保工作的开展。二是加强领导, 把领导重视体现为工作责任。成立了新农保试点工作领导小组, 县长任组长, 常务副县长任副组长, 各乡镇 (街道) 都成立了相应工作机构, 具体负责新农保试点工作的组织协调。县主要领导和领导小组成员定期听取工作汇报, 深入调研, 及时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三是健全制度, 把领导重视转化为工作机制。将新农保工作列入目标管理, 实行“县领导包乡, 乡领导包村, 村干部包组, 组干部包户”的“县乡村组”四级联动和示范带动机制, 一级抓一级, 层层抓落实。四是强化督查, 把领导重视落实为督导措施。把督促检查贯穿始终, 通过简报和电视流动字幕将督查结果和参保率一天一通报, 对工作不深入、措施不到位的乡镇 (街道) 予以通报或处罚, 表先促后, 推动工作。
二、广泛宣传, 为新农保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新农保是新生事物, 试点工作要成功, 宣传工作须先行。平舆县采取通俗易懂、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 让政策培训进乡入村、政策宣传进村入户, 营造浓厚舆论氛围。一是层层召开会议动员。全县动员会后, 各乡镇 (街道) 召开启动大会, 村组召开群众大会, 层层传达贯彻新农保试点工作精神。二是多种载体宣传。散发《新农保政策解答》《新农保待遇测算表》等宣传单40万份, 宣传挂历9万多幅, 通过报纸、宣传车、手机信息等多种载体, 全面宣传新农保工作。三是职能部门专题讲座。县人社部门负责同志通过参加各乡镇 (街道) 启动大会、村组群众大会、电视访谈节目, 向广大群众专题讲解新农保试点工作政策、参保方法, 现场解答群众提出的问题, 解除群众的思想顾虑。四是亲情友情引导。充分利用机关工作人员政策掌握比较全面、亲朋乡邻比较信任的优势, 开展机关干部送新农保政策进农户活动, 向亲朋好友宣讲参加新农保的好处。五是工作人员上门宣传。乡村干部、大学生村官组成宣传小分队, 挨家挨户上门讲解, 把政策讲明, 道理讲透, 好处讲清。通过广泛宣传, 在全县上下营造出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浓厚氛围, 有效激发了农民群众的参保热情。
三、舍得投入, 确保新农保资金保障到位
资金保障到位、及时, 是确保新农保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为了把新农保这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办好办实, 应舍得投入、主动投入。一是加强硬件建设。县投入80多万元, 把财政服务大厅改建成县新农保经办服务大厅, 为各乡镇 (街道) 新建了新农保办事服务大厅, 添置必要的办公设施。二是落实专项经费。2009年拨付新农保启动专项经费100万元, 2010年拨付专项经费120万元。三是加大财政补贴力度。由县财政补贴5元, 将每人每月基础养老金提高到60元;为残疾人代缴参保费用, 每年县财政需支出补贴资金700多万元。在落实国家和河南省政策要求的基础上, 我们还为农村独生子女户和双女户参保家庭补贴等设立了每人每年100元的缴费补贴, 使每年县财政新农保支出达到了830万元。我们将新农保工作所需资金列入财政预算, 并当月拨付到位, 有力地保证了新农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加强经办, 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
平舆县从理顺体制入手, 强化队伍建设, 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 方便广大农民参保缴费和领取养老金。一是理顺体制。成立县级新农保经办机构, 为财政全供副科级事业单位, 编制52人, 其中县农保办14人;成立乡镇 (街道) 劳动保障事务所, 归属县人社局垂直管理。二是加强培训。对经办人员先后举办了四期培训, 使每一位经办人员都具备与岗位职能相适应的能力素质。三是严格程序。按照申报、审核、复核、审定、缴费、发放等程序, 参保个人自愿申报, 行政村负责填表登记缴费, 乡镇 (街道) 负责核实资料、录入基本信息和缴费情况, 县新农保经办机构负责复核, 确保数据准确完整。四是方便群众参保。我们组织全体机关干部进村入户, 做到登记到户到人、参保手续办理到户、参保凭证发放到人, 避免了让参保人员在村里乡里来回跑的现象;对外出务工人员, 逐人电话通知, 讲明情况, 采取村干部代缴、亲属代缴的办法办理, 不让每一个参保对象漏保;对领取待遇人员, 在身份证、户口簿、相片对照无误后, 发放领取证和银行卡, 养老保险金当月20日前及时足额打到银行卡上;每年7月至9月对领取人进行认证, 审查领取人的生存和身体状况, 建立电子档案, 跟踪调查服务, 防范养老金虚报冒领。五是阳光操作。实行新农保基金收支信息定期公布制度, 推行“县乡村三级审核、两榜公示”的运行模式, 接受群众监督, 提高基金运行和管理透明度, 保证广大农民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
一、农村工作复杂难做
我们村干部到每家每户宣传收缴时,对一个政策要讲好多遍,要做好多工作,要解释好多次,这凸显了农村
干部工作的不易,同时也凸显农村干部的短板。
二、农村人口大量流失
虽每家都去,但还是速度很快,因为大部分百姓家都没有人,无法收缴,这凸显了农村的大量劳动力流出,到现在的农村看看,很少能见到青壮年,这就增加了做工作的难度,此外,这些流动人口的问题怎么解决。
三、老年人养老问题严重
农村的老龄化问题越来越突出,大部分老人依然认为靠养儿防老、土地养老,大都不愿交,也无力交,有的好一点的子女会帮他们年迈的父母缴纳,但这只是少部分,此外,有少许的老年人庆幸自己能到敬老院度过余生,并说在那里很幸福,但是敬老院我去过,那里不敢让人恭维,可见老年人的要求多么低,但还是有好多老年人无法到敬老院。(敬老院的现状)
四、农村的拆迁问题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随着康居示范工程的进行,随着土地增减挂钩工作的中心的转移,越来越多的农村面临着拆迁,比如我们村,前一阶段已进行了近100多户的拆迁,对这部分拆迁户怎么管理,新农保工作怎么做,难度比较大,此外,农村拆迁不能急于求成,其实好多地方还没有达到拆迁的条件。
五、政策的可操作性
虽然苏南已经基本上达到了人人都参保,虽然苏北这几年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在苏北几年内实现人人都参保,难度比较大,可操作性值得思考,毕竟农村的现状不允许。
【内容概要】该报告主要有平安镇基本情况,各村参保人员基本情况,以及在新农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现将平安镇调查报告如下:
一、调查数据
此次共调查69户,193人。其中有参保意愿 49人,占调查人数的25%;无参保意向74人,占调查人数的38%;外嫁但户口未迁7人,占调查人数的4%;死亡但户口未注销3人,占调查人口的2%,已参加商业保险的9人,占调查人数的5%。经济困难户17人,占调查人数的9%。
二、数据分析
截止2011年5月24日,平安镇应参保8651人,现参保7637人,完成参保率为88.28%。平安镇是红古区的一个人口重镇,所属11个行政村情况各不相同。人口流动性较大,外嫁但户口没有迁出的人较多,新农保工作开展比较复杂。
三、发现的问题
1、在调查中发现自新农保开展以来,有许多家庭将老人的户口与家里年轻人的户口分开,形成老人参保或直接享受待遇,但年轻人不愿参保的状况。如复兴村的朱良富一家四人,两个户口簿,其中两个老人已六十岁,直接享受待遇,而子女不愿参保。
2、许多年轻人对新农保这项惠农政策认识还不到位,就
目前调查中有74人未参保的都是年龄在二十至三十五岁之间,他们觉得离享受待遇的时间还远,怕过些年政策有变化。如岗子村的张伟一家2人,年龄都在三十岁左右,还要交三十年才到享受待遇年龄,所以想过几年再说。
3、摸底表中存在死亡但户口未注销人员,还有参加城职或企业养老保险的人未在表中标出。如仁和村的唐建国一年前已死亡但户口与摸底表中均有此人。
4、在此次调查中,平安镇有许多人在外地打工,在工作地已经参加了企业的养老保险或是已经买了商业保险,因此不愿再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他们觉得参加几份养老保险的必要性不大,所以不愿再参加新农保。如夹滩村张洁林一家三人已参加太平洋保险。
5、平安镇中有许多外嫁人员,但户口仍然在平安镇,并没有迁出,这部分人村里做了大量工作,但其中仍有大多数不愿参保,使得家中其他人也没办法参保(参保以户为单位)。如张家寺村的张仁外嫁多年,户口却没有迁出。
6、目前正处于农忙时节,白天家里基本上没有人,包村人员多次到家里,却是大门紧锁,使本该一次能完成的工作要重复几遍,影响了工作效率。
7、调查中还有两部分人不愿参加新农保。一是家里条件很好的,他们觉得参加新农保到了享受待遇的时候能拿到的钱太少,而且要每年缴费一次太麻烦,所以就不愿参加新农
保。如中和村的张仁功一家;二是家庭条件实在太困难负担不起的,如中和村的徐超英一家,家里四口人只有半亩地,户主在附近小工厂看大门,每月收入只有几百元,家里还有两个孩子都在上学,经济负担确实很重,想参保却负担不起。
四、下一步打算
1、将摸底表中没有参保人员进行全面的整理、统计,制定相应的处理办法,村委会积极配合,乡镇集中对这些人员进行动员说服,使其参加新农保。
2、包村干部积极联系在外务工人员,对外出打工人员或证件暂时不全的参保人实行先缴费,后补交个人资料的办法,使其先参保。
3、现在应当将工作重心适当向村转移,越到最后,工作难度越大,乡镇应继续加大工作力度,村委班子积极配合,全力完成新农保工作。
1 影响新农保参保意愿的因素调查分析
参保意愿是指农民关于参加新农保行为的态度看法以及意向性选择。不同因素可能会对参保意愿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向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县某村居民发放调查问卷, 共发出150份问卷, 收回有效问卷135份, 有效率为90%。样本统计情况如下:
1.1 性别因素对新农保参保意愿的影响
调查样本的性别结构:男性有80人, 女性有55人, 比重分别为59.3%和40.7%。
由于性格的差异, 男性比较容易接受新事物, 眼光相对长远, 对新农保的认知度相对较高, 而女性对家庭养老的依赖性较强。
1.2 年龄因素对新农保参保意愿的影响
调查样本的年龄状况:20~30岁有23人, 31~40岁45人, 41~50岁40人, 51~59岁有27人, 分别占样本17%, 33.3%, 29.6%, 20.1%。为了更清晰的反映不同年龄层次的参保意愿, 特用不同年龄结构的参保人数占总人数的比重进行统计, 结果如下:
可以看出, 参保意愿与年龄呈现出正向相关的态势。也就是说, 年龄越大, 养老风险意识越强, 参保意识越强烈。老年人口为确保年老后的生活, 减轻儿女负担, 更愿意参加社会养老保险。而年轻人相对而言风险意识淡薄, 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需求并不强烈, 甚至有抵触情绪。
1.3 文化程度对新农保参保意愿的影响
调查样本的文化程度:文盲有14人, 小学有30人, 初中有42人, 高中或中专有37人, 大专及以上有12人, 分别占样本10.4%, 22.2%, 31.1%, 27.4%, 8.9%。
文化水平的高低是影响参保意愿的重要因素。文化水平高, 对于社会养老保险理解更为深刻, 能够突破家庭养老和土地养老的传统养老模式, 接受新鲜事物, 参保意愿明显较高。
1.4 收入水平对新农保参保意愿的影响
调查样本的年人均纯收入:5000元以下有45人, 5000~10000元有60人, 10000元以上有30人, 分别占样本33.3%, 44.5%, 22.2%。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水平是制约居民参保能力的根本因素, 同时也是影响参保意愿的重要指标。相对而言, 收入越高, 支付能力越强, 参保意愿就越强烈, 反之亦然。
1.5 家庭养老对新农保参保意愿的影响
儿子个数:无儿子40人, 占29.6%, 一个儿子68人, 占50.4%, 两个及以上有27人, 占20%。
受到养儿防老等传统观念的影响, 家庭养老在农村仍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通过统计数据可以看出, 家庭规模以及男孩的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新农保的参保意愿, 可以看出, 在很大程度上, 社会养老保险是很多农村居民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2 影响农民参保意愿的原因分析
2.1 政府对新农保政策内容宣传缺乏
新农保是相对于老农保而提出的新概念, 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新探索。作为新兴事物, 政府虽然也通过电视、网络、报纸、广播等媒体进行了广泛宣传, 但是宣传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尤其是基层新农保协管员对该政策的内容、实施管理流程、缴费与待遇的相关性等问题缺乏真正掌握, 因此, 大多数农村对于新农保了解比较少, 出现了“村看村, 户看户, 群众看干部”现象。
2.2 家庭养老和土地养老仍占据一定地位
在长期的农村养老社会化程度较弱和制度安排缺失的农业经济, 农村居民逐渐形成了“养儿防老”和土地养老的方式选择成为一种现实而理智的选择, 并且长期以来成为风险最小化的选择。市场经济时代的到来对这种保障形式形成了巨大冲击, 但是作为传统的养老形式, 仍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根深蒂固的影响, 客观上导致新农保参保意识薄弱。
2.3 老农保的阴影依然存在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了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探索, 即老农保。这种以农民个人缴费为主体制度模式注定了其保障能力和保障水平相对比较低下, 同时由于政府政策的不稳定性, 到90年代老农保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而少量实施中的老农保却因为保障水平过低使制度基本形同虚设, 无形中还加大了管理成本。老农保实施的教训加大了新农保推行的政策难度。对新政策的不熟悉、不信任降低了新农保的参保意愿。
2.4 新农保激励机制不足
2.4.1 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机制并未真正形成。
虽然新农保指导意见中, 确定了鼓励农民多缴费、长缴费的政策意向, 但是由于激励制度的财政责任在于地方政府, 各地政府受到财政能力的制约, 并未真正制定相关的细则, 或者即便有相关政策, 但是激励效应并不明显, 使得年轻居民不愿意加入制度体系, 更不愿意多缴纳。
2.4.2 个人账户的保值增值渠道并未真正建立。
目前新农保制度的采取了统账结合的模式, 其中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部门纳入个人账户, 实行基金积累。个人账户收益率按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计算, 这个收益水平相对于物价上涨指数偏低, 也就意味着积累基金处于贬值状态, 客观上制约了农民参保的积极性。
3 提高农村居民参保意愿, 完善新农保制度的对策
3.1 加大新农保制度的宣传力度
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农民的参保意识。农民作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与的主体, 只有从思想上提高认识, 才能调动农民参保的积极性。因此, 我们要加大宣传力度, 采取多渠道、灵活的宣传方式, 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 使农民认识到新农保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真正的惠民政策。同时, 加大宣传力度也是引导、促成农民从传统保障意识向现代保障意识转化, 接受新农保这项新事物的强有力手段。
3.2 强化新农保制度的激励机制
3.2.1 真正建立起缴费与待遇相关联的制度安排。
一方面, 伴随着制度辐射面不断扩大和保障力度不断增强, 适时将自愿参保改为强制参保, 以确保新农保基金运行的持续性;另一方面, 在保障基金收缴的同时, 要求各地制定实施细则, 切实地保障多缴多得和长缴多得, 使得农村居民更加有积极性加入到制度体系中, 并且愿意通过多缴费和长期缴费为自己的养老建立更充足的保障。
3.2.2 探索新农保基金保值增值的渠道。
首先, 提高统筹层次。在新农保覆盖率不断提高的同时, 适时提高新农保基金的统筹层次, 进而提升基金的管理水平。其次, 探索“委托-代理”的方式, 可以将规模越来越大的新农保基金交由专业的基金运行公司或保险公司来运营, 提高基金运营的收益率。再次, 探索多元化的投资渠道。通过多渠道、多种方式的投资, 保障基金安全, 提高收益水平。
3.2.3 确保新农保制度的弹性调整。
目前新农保制度基础养老金为每个月55元, 难以满足农村居民基本生活的需求。因此, 在新农保制度完善中, 应随着新农保基金规模的扩大, 逐步加大政府的补贴力度, 建立新农保与物价水平、人均纯收入增长服务相联接的弹性制度安排。
3.3 提升新农保制度的服务质量
在新农保制度推进过程中, 通过加强管理、“阳光操作”和信息化手段等途径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增强政府信任度。第一, 新农保管理机构基础设施和人员到位。设立新农保的办公室, 并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和咨询人员, 确保管理体制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经常化, 为农村居民了解新农保、加入新农保创造便利条件, 增强居民的信任度。第二, 实行“阳光操作”。新农保的收支情况、政府补贴数额、个人账户积累额、投资收益率等指标定期向农村居民公布, 确保制度的公开性。第三, 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从降低管理成本和强化制度透明度的角度考虑, 加快计算机网络的推广力度, 加强对农村协管员的培训, 将新农保的管理全部纳入网络信息平台。
3.4 社会养老与传统养老相结合
依赖于政府补贴、集体补助和农民缴费的新农保制度, 无论是保障能力还是保障水平上都难以在短时间内为农村居民养老提供完全可靠的保障。同时囿于地方财政紧张的压力, 很多地方的新农保制度作用发挥仍然比较有限。因此, 传统的以血缘和地缘为基础的家庭养老和土地养老的作用仍然不容小觑, 社会养老和传统养老相结合是未来一段时间内农村居民养老方式的现实选择。
3.5 逐步建立城乡养老保险的衔接机制
相对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 新农保无论从统筹层次、管理机制还是待遇水平上都存在明显的差距。从公平的理念出发, 实现城乡社会保险制度城乡统筹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因此, 短期内, 首先, 在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和参保意识逐步增强的前提下, 适时提高养老金个人缴费水平, 相应强化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政补贴力度, 进而提升新农保制度的待遇水平;其次, 建立制度内自由转换和衔接机制。在城镇化进程中, 以农民工为代表的群体将可能在新农保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间转换, 建立这部分人群的规范的制度转换和衔接机制将为城乡统筹打下基础。长期看, 将城市和农村的养老保险制度纳入统一的制度框架, 实现制度的真正公平。养老保险城乡统筹的前景将对农村居民参保意愿的提升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杨礼琼, 从老农保的制度缺陷看新农保实施的必要性[J].求实, 2011, (05) .
[2]林淑周, 农民参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意愿研究—基于福州市大洋镇的调查[J].东南学术, 2010, (04) .
[3]张朝华, 农户参加新农保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广东珠海斗门、茂名茂南的调查[J].农业技术经济, 2010, (06) .
[4]贺蕊玲, 浅析新农保与老农保的区别[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0, (12) .
工作要点
一、基本情况
1、领导高度重视,加强宣传发动
2、夯实工作底子,摸清基础数据
3、充实骨干力量,建设农保队伍
4、统一思想认识,启动试点工作
二、政策解读
1、什么是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两保”)?
2、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文件有哪些?
3、“两保”试点工作的基本原则?
4、“两保”试点工作的总体要求?
5、“两保”的参保范围?
6、“两保”参保缴费的条件?
7、“两保”的缴费标准?
8、政府对“两保”的补贴?
9、领取“两保”养老金待遇的条件?
三、当前工作安排
1、抓宣传
2、抓征缴
3、抓管理
一、基本情况
汉寿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由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和积极争取,于2011年7月经国务院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同意,人社部[2011]78号文件正式批复我县为第三批新农保试点县,并从2011年7月1日开始启动,并且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同步启动。
根据信息采集显示,截止2011年6月,全县总人口为814542人,其中农业人口660477人,16-59周岁适龄参保缴费人员为40万人,60周岁及以上农村和城镇符合领取条件的居民为11.4万人。
1、领导高度重视,加强宣传发动
我县自批准成为第三批新农保试点县以后,受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了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同时,经县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成立了“汉寿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处”,制定了“两保”试点暂行办法和目标管理考核细则,印制了宣传资料25万份,书写宣传标语,办宣传栏等形式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发动。
2、夯实工作底子,摸清基础数据
按照国家政策和省、市有关要求,我们立即开展了调查走访工作,通过进村入户摸清核对基础数据,之后,将基础数据录入到省农保信息管理系统,为我县新农保后期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充实骨干力量,建设农保队伍
为充实新农保工作骨干力量,我县于8月-9月上旬通过公开招考的方式,面向社会招聘新农保工作人员,为提升工作人员业务工作水平,9月14日-15日,举办了为期2天的新农保工作人员业务知识强化培训班,9月19日,新进工作人员作为新农保专干分配到全县各个乡镇,为下一阶段新农保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组织的保障。
4、统一思想认识,启动试点工作
为统一思想认识,我县于9月21日,召开了全县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动员大会,参会人员有近700人,正式启动“两保”试点工作。同时,于9月28日,我们又在罐头嘴镇政府会议室召开了新农保基础养老金首发仪式,这标志着我县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正式实施。
二、政策解读
1、什么是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是一种普惠制、福利性的社会保障事业。新农保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组成,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由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组成,保障老年基本生活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其基本原则是“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政府引导城乡居民普遍参保。
2、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文件有哪些?
全国“新农保”工作于2009年9月份启动,全国“城居保”工作于2011年6月份启动,我县作为全国第三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于2011年7月开始启动试点工作。
国务院于2009年9月1日,出台《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09‟32号文件);于2011年6月8日,出台《国务院关于开展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18号文件)。
湖南省人民政府于2009年11月19日,出台《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实施意见》(湘政发„2009‟38号文件);于2011年8月5日,出台《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实施意见》(湘政发
„2011‟22号文件)。
汉寿县人民政府于2011年9月13日,出台《汉寿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暂行办法》(汉政办发„2011‟41号文件)和《汉寿县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暂行办法》(汉政办发„2011‟40号文件)。
3、“两保”试点工作的基本原则?
基本原则是“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保基本”就是要从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的实际出发,保障城乡老年人的基本生活。
“广覆盖”就是要千方百计扩大覆盖面,把尽可能多的居民吸纳到“两保”制度保障中。
“有弹性”就是要适合城乡居民特点和地区发展差异,政策和标准具有适当的灵活性,不搞一刀切。
“可持续”就是要各级财政有能力支付,广大居民能够承受,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实现“两保”基金的保值增值。
4、“两保”试点工作的总体要求?
一是从城乡居民的实际情况出发,低水平起步,筹资标准和待遇标准与经济发展及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适应;
二是个人(家庭)和政府合理分担责任,权利与义务相对应; 三是政府主导和居民自愿相结合,引导城乡居民普遍参保; 四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行属地管理,由县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全县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统筹规划、政策制定、统一管理、综合协调和监督检查;县财政局负责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处经办具体业务。各乡镇(区)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组织实施和扩面征缴工作,具体业务由乡镇(区)农保专干承担,各村(居)委会负责本区域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宣传组织等相关工作。
5、“两保”的参保范围?
本县户籍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未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和不符合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条件的城镇非从业居民,可以在户籍地分别自愿参加“新农保”和“城居保”。
6、“两保”参保缴费的条件?
参保缴费条件按年龄段分三种:一是已年满60周岁的,不用缴费,可以按月领取每人每月55元的基础养老金,但农村居民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同村居住的子女都应当参保缴费;二是距领取年龄不足15年的,应按年缴费,也允许补缴,但补缴年限不享受政府补贴,累计缴费不能超过15年;三是距领取年龄超过15年的,应按年缴费,累计缴费不少于15年,缴满15年后,每增加一年缴费,其基础养老金每月增加0.5元。
7、“两保”的缴费标准?
(一)“新农保”个人缴费设六个档次,分别是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1000元。
(二)“城居保”个人缴费设十个档次,分别是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
8、政府对“两保”的补贴?
政府对符合领取条件的参保人按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每人每月55元(每年660元)给予全额补助,对参保人缴费(不含补缴)给予每人每年30元的补贴。
9、领取“两保”养老金待遇的条件?
本县户籍,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待遇及国家规定的其他养老待遇的老年人可以领取养老金。
三、当前工作安排
1、抓宣传。
加大宣传力度,定期编发新农保工作简报,同时,通过办宣传专栏和悬挂宣传横幅的形式在全县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让党的政策深入千家万户
2、抓征缴。
10月份,全面启动参保人员征缴和养老金待遇发放工作。
3、抓管理。
一、基本情况
2009年12月,富源县被列为首批全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并正式启动实施。2010年5月中旬,县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云南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实施办法》和《曲靖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实施细则》,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富源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实施方案(试行)》,并于2009年12月23日印发实施。方案明确了新农保试点“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的基本原则及“5年内基本实现我县农村适龄居民全覆盖”的目标任务,同时,对参保范围、基金筹集、养老金待遇、养老金领取条件、基金管理、制度衔接、组织保障等方面都作了具体规定。截至2010年7月31日,全县共有35.6万人参加了新农保,参保率达38%,其中60周岁以上参保人数为60167人,16周岁至59周岁登记参保人数为29.26万人。
(一)机构建设情况。一是强化了基层工作服务平台,增强业务经办能力。全县11个乡镇劳动保障所原有工作人员50人,今年1月,又公开招考大中专毕业生18名充实到各乡镇劳动保障所,待遇按市社平工资由县财政承担。每所配备监察车1辆、传真机1台、复印机1台,工作人员人均电脑1台,极大地提升了基层业务经办能力。二是充分发挥村级组织的管理服务职能,全县161个村委会(社区)都确定了1名新农保协办员,待遇按人 月均400元标准纳入财政预算。三是待成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中心,把农保职能从社保中心划分出来。
(二)基金筹集情况。县劳动保障局对60周岁以下人员的参保登记工作,采取广泛发动、先易后难、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措施,把符合参保条件的农村居民逐步纳入参保范围。至7月31日,全县共登记参保缴费292643人,缴纳保费3090万元。“三类人群”共登记参保3402人,其中省级财政代缴1613人,代缴金额161300元;县级财政代缴1789人,代缴金额178900元。从前期参保缴费情况看,45周岁以上人群参保愿望强烈,缴费自觉性较高,占已参保缴费数的95%以上。16至44周岁人群参保缴费意识不强,认识不高。就缴费标准而言,选择100元缴费档次的参保人较多,占缴费人数的95%,选择200元及以上档次缴费的较少。
(三)发放情况。按政策规定,2009年12月31日前已年满60周岁的农村居民不用缴费,直接享受基础养老金。县劳动保障局派出3个工作指导组分赴乡镇进行业务指导,对2009年12月31日已满60周岁农村居民的信息进行全面采集。至2010年1月20日,全县共登记造册上报59505人,县社保中心通过对上报信息进行逐项筛查、比对、公示,最后确认符合发放养老金条件的共59481人,并及时将信息导入县信用联社养老金发放系统,制作发放存折。
1月24日,富源县新农保养老金首发仪式在后所镇隆重举行。继首发式后,各乡镇养老金发放工作于1月29日全面铺开。至7 月31日,全县实际累计发放人数60167人,累计发放金额2626万元。1至7月,参保人累计死亡822人,发放丧葬费补贴32.017万元。
(四)基金管理情况。新农保基金纳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专款专用,实账运行。各级财政补贴直接划入财政专户,发放基金由县财政按月划入县农保基金支出专户,县信用联社依据农保经办机构提供的发放清册划入领取人养老金存折,实行社会化发放。收缴基金直接由参保人存入县农保基金收入专户,按月对账。目前,因缴费系统尚未建立,所有参保人缴纳的保费只能全部捆绑存入基金收入专户。
二、试点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统一思想强认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开展,是一项重大的“民心工程”。全县上下倍加珍惜这一机遇,各级党委政府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开展这项工作作为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的大事来抓,列为向人大代表承诺办好的十件实事之一,按照“出经验、创典型、树形象”的要求,吃透政策,精心组织,迅速行动,千方百计从机构、人员、经费等方面给予保障,扎实有效推进新农保试点工作。
(二)组建机构强保障。县人民政府及时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在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试点工作的组织协调、信息通报、督促检查工作。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组建了专门的工作班子,形成 了上下对应、协调一致的工作组织机构。充实各乡镇劳动保障所工作人员,确保每个乡镇至少有1名专职新农保业务经办员,同时延伸服务平台,在全县161个村委会(社区)均确定1名新农保协办员。将新农保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每个乡镇县财政划拨专项工作经费5万元,各乡镇拨付村级组织1000元—2000元专项工作经费,配齐、配足必要的办公设备设施,确保了各级新农保工作的顺利推进。截止目前,全县已拨付新农保试点工作经费264万余元。
(三)广泛宣传强氛围。坚持“多渠道、广角度、深层次、全覆盖”的原则,充分运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制作新农保专题节目、开设新农保专题网站、发短信,张贴宣传标语、制作展板、发放宣传图册、设立咨询点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发动,确保新农保政策家喻户晓、人人明白。按照“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的要求,采取县级领导挂钩乡镇、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对口联系乡镇、干部进村入户以及召开村两委会、党员会、群众代表会、村民大会等形式进行动员宣传,讲清讲透政策,帮助群众算清个人缴费、政府补助、养老金领取“三笔账”,消除群众思想顾虑。按照“分级负责”原则,强化对新农保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完成了全县11个乡镇劳动保障所全体工作人员、18名经办员、161名协办员的业务培训,使参训人员全面掌握和熟悉新农保试点工作的操作流程和各项管理制度。
(四)加大投入强推进。采取“入口”“出口”两头补、特困人群重点补、长缴多缴激励补、参保死亡一次补的全方位补贴措 施,增强制度吸引力,增加参保居民养老金待遇。基金筹集方面。在“入口”上,从二档(200元)至五档(500元),县财政每年每人补贴5元、10元、15元、20元,鼓励多缴,增加个人储存额。对五保供养和社会优抚对象,没有社会组织或个人给予缴费资助的,由县财政按100元缴费档次逐年全额代缴;有资助,但资助标准低于一档缴费标准的,由县财政补足低于部分。对农村独生子女户、双女绝育户参保缴费的,在享受其它缴费补助的同时,每人每年增加15元的缴费补助。提高养老金待遇方面,从缴费年限满15年以上开始直接增加基础养老金,15年至19年的基础养老金增加10元,20至25年的增加15元,26年至30年的增加20元,31年至35年的增加25元,36年及以上的增加30元,鼓励长缴,提高养老金待遇标准。对参保人死亡的,只要按规定时限办理养老保险终止、户籍注销手续,其直系亲属就可享受一次性丧葬费500元。
(五)规范流程强管理。一是积极联动,夯实基础。县社保中心将确认信息以乡镇为单位及时导入县信用联社和乡镇劳动保障所,县信用联社将县社保中心提供的发放信息分流导入乡镇信用社发放系统,乡镇信用社和劳动保障所进行信息核对无误后,及时打印发放存折。二是行动迅速,多点启动。各乡镇都分别举办了一定规模的首发式,以首发式带动全面发放。以村委会为单位安排集中发放时间,由乡镇政府抽调成员单位相关人员组成发放工作组,深入村组进行发放,同时为今后新农保参保工作作一次全面宣传。三是严格程序,实名发放。严格筛查重名重身份证 号的参保人员,与城保、医保数据库比对筛查出冒领人员。严格遵循“见人发折,不准代领”的原则,严把发放关,确保不错发。对于少数卧病在床、行动不便等特殊人群,劳动保障所会同村委会村民小组亲自送折上门,服务到户。四是认真做好痕迹管理。无论是集中发放,还是送折上门,工作人员都会要求领取人签字,摁手印,以便归档存查。五是及时终止死亡参保人养老保险关系,防止冒领。每月5日前各乡镇将死亡参保人信息上报县社保中心,及时终止养老保险关系,停发养老金,申请拨付丧葬费补助。六是按时提交发放信息,确保正常发放。七是创新工作方法,尽最大可能方便群众。在办理新农保参保手续中,县级社保经办机构统筹运作,乡镇劳动保障所扎口管理,参保手续以村为单位集中办理,既方便了群众,又加快了工作进度。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政策宣传有待进一步加强,45周岁以下人群的参保需深入组织发动。
二是县级经办机构能力建设需进一步加强。面对庞大的参保信息数据,现有工作人员无法适应新农保管理、跟踪、服务的工作需要。
三是缴费系统建设滞后,给参保缴费具体操作带来难度。由于未建立缴费系统,各级财政的缴费补贴无法划入,造成已参保缴费并符合领取条件的参保人不能按时享受养老金。
四是原上报的应参保人口数据与实际人口数误差较大,给提高参保率带来极大困难。原各乡镇上报的应参保人数,没有进行 认真分析评估,把一些不符合参保条件的人群都统计进来,造成原上报数据过大。
五是新老农保制度衔接存在断层,一些具体问题需尽快明确。如已参加老农保的人员,参加新农保后,其老农保个人账户资金要划入其新农保个人账户,因为统筹层次的问题而难以实现。再如原已参加老农保,现又不符合参加新农保条件的,应该一次性清退,避免老百姓产生误解。
六是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有待加强,特别是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之间还没有形成制度性的协调沟通机制,给推进试点工作造成影响。
七是养老金享受对象的生存认证难度较大,冒领养老金现象难以杜绝。
四、几点建议
(一)广泛宣传新农保政策,深入发动群众踊跃参保。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富源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实施方案(试行)》,宣传新农保和老农保政策的区别。不仅在60周岁以上群体宣传,也要在中青年适龄参保农民中宣传,使新农保政策家喻户晓,引导农民改变单一靠“养儿防老”的陈旧观念,树立“早参保、早受益,参了保,老了过得好”的理念,促使广大农民自觉参保。各级各部门都要参与到新农保政策宣传中来,发动身边符合参保条件的居民积极踊跃参保。要在全县集镇、村庄人员聚散地显目位臵制作永久性标语,长期宣传新农保。
(二)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提高缴费补贴标准。要在 机构、人员、经费等方面给予倾斜,切实解决新农保经办机构设臵、人员编制、办公经费等问题。因新农保点多面广、涉及人员多、业务繁杂、管理难度大,建议升格设臵新农保管理服务中心,增强管理能力,提升服务水平,强化服务阵地。要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增强各级业务经办人员责任心。建议县财政单独预算考核经费,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制定考核办法,对在新农保试点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取得突出成绩的业务经办人员和村级协办员给予表彰奖励。要根据经济发展情况适时提高缴费补贴标准,增强政策吸引力。
工作总结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是凯里市万潮镇2009年--2010年的一项重点惠民工程,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会议精神和文件要求,我镇从2009年以来认真开展了各项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及时成立领导机构,落实专门工作人员,广泛开展宣动员工作。
市委市政府动员会后,我镇立即成立了以党委书记陈鹏为组长、镇政府镇长杨俊为常务副组长、闫瑞竹副镇长为副组长、党政办主任高培俊、镇安监站站长杨腾、镇经法办主任唐建峰、镇财政所所长赵士林、镇社会事务办主任吴国景、镇中心校校长袁大璋、镇纪委副书记杨仕臣、镇农服中心主任金能昌、镇派出所干警郭襄婷、镇合管办工作人员李业军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全镇新农保试点工作。同时,立即召开全镇村组干部会议,传达贯彻市委市政府会议精神,通过镇村组干部进行广泛宣传,动员广大村民积极参保,配合村组干部工作,提供相关个人身份资料。各村在镇村组干部会议后,分组召开了村民大会,进行宣传,将参保指南发放到农户手中。
二、认真开展调查摸底,查准核实应享受人员,确保到龄老人享受国家基本养老金。
在第一阶段工作中,通过全体村组干部和镇农保办工作人员的努力工作,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1995到龄人员的调查登记工作,按时将相关资料报送市农保办,确保他们按时享受基本养老金。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每月按时统计上报减少人员和不符合享受人员,确保基本养老金的准确发放。
三、认真进行分类指导,严格审查相关资料,坚持原则和标准和办事程序,确保参保工作顺利进行。
此次工作涉及我镇15个村9330人,由于参保工作量大面广,工作任务十分艰巨,为确保圆满完成工作任务,镇农保办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
1、对所有镇村组干部及各村新农保指导员进行集中培训,详细讲解办理参保登记的程序和所填资料,确保所有办事人员基本掌握要求和标准。
2、对所有村组填表工作进行再次集中培训和个别指导,具体经办的人员电话24小时开机,随时接受村组干部询问,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疑问。
3、牺牲休息时间和节假日,加班加点开展工作,确保工作进度,在收取保险费后督促及时,工作人员将资金存入银行,确保资金安全,全镇共收取保险金623650元,未出现资金安全问题。
4、我镇自7月份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系统管理以来,工作人员对相关参保登记、到龄申报、享受待遇的管理程序进行学习、培训,认真办理相关业务,至今已基本完成了参保人员信息系统管理化。
5、我镇共有7938人参加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缴费,其中计生两户(双女结扎户、独生子女户)共23人,实际参保人数占全乡应参保人数的85.53%,圆满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参保率达85%的目标任务。
四、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打算。
1、由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是一项新工作,农民对此项工作的认识不够重视,有待加强宣传;
2、举家外出打工的农户较多,影响新农保收缴进度,我们将利用农忙或传统节日农民返乡之机收缴参保金;
3、积极与上级有关单位取得联系,恳请他们对一些低保户、计生贫困户、残疾病人家庭等困难户进行帮扶。
【关于新农保工作的调研报告】推荐阅读:
浅谈我对新农保工作的感受09-28
我镇开展新农保工作的实施方案11-03
新农保工作会上的发言11-03
县人民政府新农保工作汇报06-29
乡新农保工作经验交流材料07-17
2024年新农保工作目标管理09-13
城关镇新农保工作开展情况汇报07-15
XX年新农保个人工作总结10-29
新农保讲话10-30
新农保试点情况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