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2024-10-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精选8篇)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1、唱歌《爱的奉献》

2、欣赏歌曲《爱星满天》、《欢乐颂》

3、唱歌《歌声与微笑》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学习本单元的意义,歌颂爱心,培育爱心。

2、能自主学唱歌曲并设计歌曲的演唱情绪,力度等;合唱时声部和谐、声音优美。

3、了解“乐圣”贝多芬及其在世界乐坛的地位和贡献,并学习他与命运顽强抗争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二声部合唱

“乐圣”贝多芬及其在世界乐坛的地位和贡献 教具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歌声与微笑》

2、欣赏歌曲《爱星满天》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学习本单元的意义,歌颂爱心,培育爱心。

2、能自主学唱歌曲并设计歌曲的演唱情绪,力度等;合唱时声部和谐、声音优美。

3、能注意歌曲中段落的划分,并通过歌声表达出来。教学重点、难点:

二声部合唱 教具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1987年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来了两位客人,一位是善良的家庭女主人,一位是身患白血病的小保姆,姑娘在女主人和邻里的关怀、帮助下战胜了病魔,他们共同述说着这一动人的故事,随即《爱的奉献》歌声响起,感动了在场的观众和所有的电视观众,歌曲中的“只要你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早已唱遍了了全国。

这一单元的名称是“爱满人间”,我们必须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哪怕是做一件小事能使别人得到帮助,我们也应该坚持去做,这就是我们学习这一单元的目的之一。

这一单元的四首歌曲都是有关爱心的,有的表现朋友之间的爱,也有表现全人类的爱,本节课我们先来学唱《歌声与微笑》。

2、学唱歌曲。(15分钟)(1)听一遍范唱录音。

(2)这首歌同学们早就听会了,但今天我们首先来讨论一下歌曲的歌词表现的是什么内容呢?(师生共同讨论)

第一部分实际上只有两句歌词:“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歌声与微笑架起了友谊的桥梁。第二部分是引申,描绘了“友谊花开遍地香”的情景。这首歌虽然短小,意义却真不小。

(3)随教师的琴声学唱第一部的歌谱(因为此歌大多学生已经会唱,所以可以先学唱歌谱),随后全体学生共同学唱歌唱部分的第二声部歌谱,应特别注意“3-#5”处#5的音准。

(4)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词,因学生已经会唱,所以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对声音的要 求上,注意低音不要压着唱,四拍的长音要唱够时值。

(5)学唱第二乐段的歌词,重点放在第二声部(特别是最后两小节)。(6)二声部合唱,最好是男女声各有一半唱第一声部,另一半唱第二声部。

3、欣赏歌曲。(15分钟)(1)初听《爱星满天》的录音。

(2)师生共同讨论歌词的含义,重点是“世界就是美丽的天空”“我们就是美丽的天空,颗颗爱星像满天的星星”。(3)复听。

(4)划分段落,并找出段落内相同或相似的乐句。(5)再次欣赏,鼓励学生轻声地跟着录音哼唱。

4、小结。(5分钟)

这节课开始我们本学期第一单元的学习,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单元,我们要牢记这句歌词“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爱的奉献》

2、欣赏合唱《欢乐颂》

3、课堂乐器演奏《欢乐颂》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歌曲《爱的奉献》并能划分乐段,感受并表现两个乐段不同的音乐情绪。

2、初步了解“乐圣”贝多芬及其在世界乐坛的地位和贡献,并学习他与命运顽强抗争的精神。

3、初步熟悉《欢乐颂》的音调,并能用课堂乐器演奏。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乐圣”贝多芬 教具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1、学唱歌曲。(15分钟)

(1)介绍歌曲《爱的奉献》诞生的背景,听一遍范唱录音。

(2)先随录音、后随琴声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词,其中穿插朗读歌词,并注意第一段歌词中的四个排比句。

(3)先随录音、后随琴声学唱第二乐段的歌词,注意“啊”的时值(应是6拍),教师可用指挥动作提示。还应注意该乐段上、下两句是平行结构。大多相同,只是在“美好的人间”处有所不同,要作多次对比示范,防止学生混淆。(4)学唱尾声部分应用指挥动作提示节拍。

(5)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为歌曲划分乐段,并按教科书要求设计初两个乐段的强弱变化并提示两个乐段的情绪要求。

(6)连起来唱几遍,可分别有几位学生来领唱和指挥。

2、欣赏歌曲。(10分钟)(1)介绍“乐圣”贝多芬。

贝多芬是世界乐迷熟悉的音乐家。可先由学生来介绍,最后教师补充、总结。

教科书中的四幅照片简略的介绍了贝多芬的生平及作品,学生仔细换看图片好阅读说明文字。

交响曲是音乐作品中结构最宏伟的,通常有三到四个乐章,我们今天欣赏的是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中的合唱部分主题,同学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音乐素养的提高,感受就更加深刻了。

(2)《欢乐颂》是贝多芬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集中表现,他想象的全人类拥抱起来、团结起来的场面虽然是一种理想,但在当时乃至现在仍具有积极的作用。《第九交响曲》首演获得空前成功,巨大的欢呼声几乎要将大厅的屋顶掀翻,可见这首交响曲深得民心。(3)欣赏合唱《欢乐颂》。(4)学生学唱第一声部的歌谱。(5)复听。

3、器乐演奏。(10分钟)

(1)用课堂乐器演奏《欢乐颂》的主旋律。(2)用课堂乐器演奏《欢乐颂》的第二声部旋律。(3)二部合奏。

(4)二部合奏配上打击乐器,教师或学生指挥。

4、小结。(5分钟)

这节课我们学唱了《爱的奉献》,初步了解了“乐圣”贝多芬。有关贝多芬的故事还有很多,他的作品也很多,请们在课外收集一些材料和音响,举办一次“走近贝多芬”的主题欣赏会。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欢乐颂》

2、集体舞《歌声与微笑》 教学目标:

1、能准确、和谐地演唱二部合唱《欢乐颂》,并能背唱第一声部。

2、在分小组合作创编集体舞的过程中,发挥大多数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3、在学跳集体舞的过程中秩序井然、大方活泼、热情参与。教学重点、难点:

能准确、和谐地演唱二部合唱《欢乐颂》 教具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1、学唱歌曲。(20分钟)

(1)学唱《欢乐颂》的第一声部歌谱及歌词。(2)学唱《欢乐颂》的第二声部歌谱及歌词。(3)二声部合唱。(4)大部分学生演唱,小部分学生用课堂乐器作伴奏(可相互交换几次)。(5)背唱《欢乐颂》,教师指挥,用录音带伴奏。

2、集体舞。(15分钟)

(1)教师提出分小组创编集体舞的要求,即动作要简单易学、舒展大方、富有节奏感,也可以适当编一些双人的动作(可参考教材上的照片。每个组可以只编1-2个动作。要求人人参与,不要只靠个别骨干来创编,其他人旁观。(2)分小组创编集体舞动作。(3)各小组汇报表演。

(4)教师将各组最优秀的动作集中起来,加以组合或略加改编,组成集体舞的基本动作。

(5)随《歌声与微笑》的音乐,同学学习集体舞的基本动作。(6)部分舞蹈好的学生,随音乐完整地跳集体舞的基本动作。(7)全体学生一起跳集体舞。

3、小结。(5分钟)

我们在自己的乐队伴奏下,演唱了《欢乐颂》,还创编了集体舞《歌声与微笑》,可是因为时间的原因未能尽兴,我们可以在课外活动的时间内再次纵情的歌舞,集体舞能使我们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可以增进班级的团结,希望不太善于歌舞的同学也能大胆的参与,增强阳光少年的活力。

第二单元 学曲艺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说演弹唱》 欣赏:《重整河山待后生》、《小放风筝》、《蝶恋花·答李淑一》、《说大话》

活动:《说、演、弹、唱话曲艺》 教学目标:

1、通过介绍曲艺音乐和学唱、听赏,使学生知道曲艺音乐也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的齐葩,对它产生初步的兴趣。

3、通过欣赏和亲身演唱,能说出曲艺音乐的若干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唱出《说演弹唱》的韵味 教具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说演弹唱》、欣赏京韵大鼓《重整河山待后生》 教学目标:

1、通过初步介绍曲艺音乐和学唱、听赏,使学生知道曲艺音乐也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的齐葩,对它产生初步的兴趣。

2、能初步唱出《说演弹唱》的韵味。

3、初步了解曲艺音乐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唱出《说演弹唱》的韵味 教具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本单元我们要学习丰富多彩的曲艺音乐,曲艺的唱腔与语言 密结合,风格各异,具有鲜明的地方性。

2、学唱歌曲《说演弹唱》。(15分钟)

(1)这首歌曲的歌名概括了曲艺的全部演出形式,也是曲艺的特点,学生们议论讨论发言,教师总结。(2)听几遍录音范唱。

(3)学生随录音学唱,不必学唱歌谱。

(4)用歌曲的节奏朗读歌词,务必将每个字都吐的很清楚。(5)再随录音学唱,注意其中的韵味。(6)随伴奏带演唱,教师指挥。

3、欣赏《重整河山待后生》。(15分钟)

(1)简介:20世纪80年代初有一部电视连续剧轰动了整个中国,那就是《四世同堂》。这是用京韵大鼓音调创作的歌曲。(2)听录音。(请学生参考图片进行听赏)。

(3)我们听到在录音中有鼓和板的声音,这就是京韵大鼓演员自己击打出的声音。

(4)请学生参考图片进行听赏。

(5)再欣赏一两遍,要求学生感受京韵大鼓的音调和独特的韵味。

4、小结。(5分钟)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苏州弹词、四川清音、太平歌词选段,随录音学唱《重整河山待后生》。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苏州弹词、四川清音、太平歌词等选段,进一步激发学生了解和学习丰富多彩的曲艺音乐的愿望。

2、通过轻声模唱《重整河山待后生》,继续感受京韵大鼓特有的韵味。

3、通过欣赏和亲身演唱,能说出曲艺音乐的若干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欣赏苏州弹词、四川清音、太平歌词等选段,进一步激发学生了解和学习丰富多彩的曲艺音乐的愿望 教具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1、欣赏。(20分钟)

上节课我们欣赏了京韵大鼓《重整河山待后生》,学唱了具有京韵大鼓韵味的歌曲《说演弹唱》,对京韵大鼓的演唱方式和其特有的韵味有了初步的了解,本节课我们要进一步拓宽视野,再欣赏其他的曲艺音乐品种.我国的曲艺种类实在太多了,我们只能选其中一小部分欣赏。

(1)我们先来欣赏苏州弹词《蝶恋花·答李淑一》。

请同学们仔细倾听,听完后说一说这四个段落在音乐上的不同表现。放录音两遍。

学生述说四个段落音乐的不同表现,第一段第一句表现了作者巨大的巨大的悲痛,第二句表现了“杨”“柳”升天的景象。第二段是叙事性的,第三段是舞蹈性的,第 四段是戏剧性的,也是全去的高潮所在。(2)我们再来欣赏四川清音《小放风筝》。a老师简单介绍后放录音两遍。b学生评说。

(3)下面我们来欣赏太平歌词《说大话》。a教师简单介绍其内容后放录音两遍。b学生评论,谈感受。

c随录音学唱前四句,并做课本上的练习。

2、学唱《重整河山待后生》。(15分钟)

这一唱段情绪跌宕起伏,音域也较宽,学生是难以演唱的之所让学生演唱是为了让他们亲身实践,切身感受京韵大鼓讲究咬字吐字的特点并感受其特有的韵味,因此只要求跟着录音轻轻哼唱,不必离开录音放声歌唱。

3、小结。(5分钟)

师生共同总结曲艺音乐的特点和南北方曲艺音乐风格的不同。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音乐活动--说演弹唱曲艺 教学目标:1、2、3、对前两节课教学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曲艺音乐的兴趣。

培养学生收集、利用信息的能力和组织、交流、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收集、利用信息的能力和组织、交流、合作的能力 教具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1、由两位学生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5分钟)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说、演、弹、唱曲艺,同学们可以边说边演或边谈边唱,或只说只唱只弹只演,甚至也可以只唱一两句,但都应是曲艺,可以是一个人表演或两三个人共同表演,也可以是小组共同表演。老师准备一付竹板、一只小鼓,同学们可以在表演中运用。

2、学生分别表演节目,其间教师也可唱一曲片断。(30分钟)

3、在齐唱《说演弹唱》的歌声中结束。(5分钟)第三单元 古曲新韵

教学内容: 欣赏埙、中阮重奏曲《阳关三叠》

学习歌曲《阳关三叠》 欣赏筝独奏《渔舟唱晚》 欣赏古琴独奏《梅花三弄》 教学目标: 欣赏古曲《阳关三叠》,了解埙的相关知识;

学会演唱歌曲《阳关三叠》,并能够感受和表现出歌曲的基本情感 通过欣赏古琴曲《梅花三弄》,使学生能够对乐曲的感受及相关知识的了解,激发学生乐观向上、坚韧不拔、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体验,培养对音乐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歌曲《阳关三叠》

教具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 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埙、中阮重奏曲《阳关三叠》;

2、学习歌曲《阳关三叠》。教学目标:

1、欣赏古曲《阳关三叠》,了解埙的相关知识;

2、学会演唱歌曲《阳关三叠》,并能够感受和表现出歌曲的基本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歌曲《阳关三叠》

教具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讲音乐故事。(5分钟)

1.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代有关知音的故事吗?

2.请学生讲故事,教师补充。(如果学生不了解,由教师讲故事。)

二、欣赏埙曲《阳关三叠》(15分钟)

1、介绍歌曲背景。

2、让学生背诵《送元二使安西》,体会歌词内涵。

3、初听感受音乐,请学生回答全曲意境。

4、分段欣赏、分析,感受诗歌与音乐相结合的完美艺术效果。

5、音乐知识:认识吹奏乐器--埙

埙是我国特有的闭口吹奏乐器,在世界原始艺术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埙的起源与先民的劳动生产活动有关,最初可能是先民们模仿鸟兽叫声而制作,用以诱捕猎物。

三、唱歌.(15分钟)

1.先听歌曲范唱或录音《阳关三叠》。2.让学生跟随录音学唱。

3.请学生分析歌曲在调式、节奏、音程等方面的特点。4.教师辅导学生学会这首歌,全班集体演唱。

四、总结并布置下节课的内容。(5分钟)

第二课时 3.问:同学们,听了知音的故事你有什么感想?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想。教学内容:

欣赏筝独奏《渔舟唱晚》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筝曲《渔舟唱晚》,认记民族管弦乐器--筝的形状和音色;想象乐曲描绘的夕阳西照下湖面歌声四起,丰收的渔民满怀喜悦,驾着片片白帆纷纷而归的动人画面。

教学重点、难点:

欣赏筝曲《渔舟唱晚》

教具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我们以前欣赏了哪些民族乐曲?

请同学说说,它们各用了哪些乐器,表现了什么内容。介绍民族乐器--筝

古筝是一种弹拨类乐器,音色优美、旋律流畅,似天上的行云、地上的流水。

1、这首乐曲表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2、乐曲大体可分为几乐段?

二、欣赏筝独奏 〈渔舟唱晚〉(35分钟)

1、初次欣赏。

2、请同学们对照图片,指出音乐所表现的情景。

3、复听:看书中的三幅图,边听边看,听听谈谈乐曲中描绘的内容,可分为几部分?

4、分段细听:

第一部分:慢板,这是一段悠扬如歌、平稳流畅的抒情性乐段。

一、导入.(5分钟)

第二部分:音乐速度加快。这段音乐形象地表现了渔夫荡桨归舟、乘**浪前进的欢乐情绪。

第三部分:快板。在旋律的进行中,运用了一连串的音型模进和变奏手法。形象地刻画了荡桨声、摇橹声和浪花飞溅声。展现出渔舟近岸、渔歌飞扬的热烈景象。在高潮突然切住后,尾声缓缓流出,其音调是第二段一个乐句的紧缩,最后结束在宫音上,出人意外又耐人寻味。

5、完整欣赏,回答课后问题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古琴独奏《梅花三弄》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古琴曲《梅花三弄》,使学生能够对乐曲的感受及相关知识的了解,激发学生乐观向上、坚韧不拔、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体验,培养对音乐的兴趣。重点、难点:

欣赏古琴独奏《梅花三弄》

教具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播放女子十二乐坊演奏曲目《阿拉木汗》

2、思考问题:

其中涉及到哪些熟悉的中华民族乐器? 初步感受民族乐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音乐知识:(15分钟)

1、认识古老的弹拨乐器--古琴(出示图片)

2、介绍:古琴。

三、欣赏《梅花三弄》(20分钟)

1、听赏全曲。

2、简介:古琴曲《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玉妃引》,是中国传统艺术中表现梅花的佳作。

3、再次听赏,分析乐曲。全曲共有十段,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前六段,主要采用循环再现的手法,即以“三弄”为核心的部分;第二部分包括后四段,音乐的发展侧重于此。全曲通过这样两个部分并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梅花在静与动两种状态中的优美形象。

4、分段细听。

5、完整欣赏全曲。

6、用此曲作为音乐背景的衬托,朗诵一首歌颂梅花的诗词。7、7、小结。

第四单元 五十六朵花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举杯祝福》 欣赏马头琴独奏《嘎达梅林》。

欣赏歌曲《上去高山望平川》 音乐活动“爱我中华” 教学目标:

用热情、欢快的情绪演唱《举杯祝福》

欣赏马头琴演奏的蒙古族民歌《嘎达梅林》,感受音乐悲壮的情绪。用欢快、自豪的心情演唱《爱我中华》

每个学生积极参与“爱我中华”的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听音乐选画面

教具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安排:

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举杯祝福》 教学目标:

用热情、欢快的情绪演唱《举杯祝福》

学会演奏乌孜别克族民间音乐典型的节奏。

初步认识都它尔、弹布尔、手鼓等乌孜别克族民间乐器。

教学重点、难点:

用热情、欢快的情绪演唱《举杯祝福》

教具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5分钟)

二、学唱歌曲。(20分钟)

导语:今天老师就带领同学们乘着歌声的翅膀到新疆去走一走,看一看,学习一下新疆的民歌,领略一下新疆的舞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那位美丽的乌孜别克族少女为我们带来的乌孜别克族民歌--《举杯祝福》

1、带着问题初听歌曲,听出歌曲的情绪、速度以及典型节奏分别是什么?(情绪欢快、速度稍快、典型节奏xxx xx)

2、集体拍奏典型节奏

3、用“来”随着录音小声哼唱歌曲,哼唱的过程中找出歌曲中有没有旋律相同的句子

4、把旋律相同的句子用“来”唱一下

5、小声跟录音唱歌词,然后找出歌曲中你认为难唱的句子,并随琴模唱

6、用自然优美的声音完整的演唱歌曲。

三、认识都它尔和手鼓。(10分钟)

四、表演歌曲。(5分钟)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马头琴独奏《嘎达梅林》。

2、欣赏歌曲《上去高山望平川》。

3、认识马头琴。教学目标:

1、欣赏马头琴演奏的蒙古族民歌《嘎达梅林》,感受音乐悲壮的情绪。

2、认识马头琴,初步感受其深沉、浑厚的音色和独特的草原气息。

3、欣赏歌曲《上去高山望平川》。感受“花儿”高亢、明亮的音色特点。欣赏马头琴演奏的蒙古族民歌《嘎达梅林》《上去高山望平川》 教具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

一、欣赏马头琴独奏《嘎达梅林》.(20分钟)

1、师:这首乐曲是根据蒙古族民歌改变的。马头琴独特的音色,增添了内蒙古草原的气息,使嘎达梅林的音乐形象更加的苍劲,悲壮。

现在我们来听一听,用马头琴演奏的这首民歌。听后说出乐曲给你怎样的感受?

2、学生欣赏

具有草原的风格,悲壮、浑厚

3、师:你们知道马头琴的形状吗?

马头琴是蒙古族特有的民族乐器,因为琴头上雕刻着马头,所以叫马头琴。马头琴的音色独特,一听就能联想起草原的景色。在演奏这首乐曲时,这种独特的音色使我们感到音乐更有草原的气息,更加苍劲、悲壮。

二、欣赏歌曲《上去高山望平川》.(20分钟)

《上去高山望平川》是“河湟花儿”的代表曲目,在全国各地颇具影响,声誉极高。这首歌的歌词采用“民间格律诗”的形式和手法写成。其典型特征是采用“双句双字尾”的格式。这首歌的旋律高亢开阔、自由舒缓,富有西北民歌的典型特点。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爱我中华》 教学目标:

1、用欢快、自豪的心情演唱《爱我中华》。

2、为歌曲创编律动或舞蹈,随音乐表演。

用欢快、自豪的心情演唱《爱我中华》。教具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师:今天很高兴和在座的同学们认识,并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和大家成为好朋友!你们愿意吗?(愿意!)谢谢同学们!首先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播放一段“ 教学重点、难点: 少数民族服饰展”片断,请同学们抢答他们分别属于哪个少数民族?将学生说的各种答案总结归纳,并对积极举手发言的同学以充分地肯定、鼓励和表扬。

二、学唱新课:(20分钟)

1、由学生的回答引入。师: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那么我国一共有多少个民族呢?生:五十六个民族。师:分别有哪些呢?生:汉族、回族、藏族、壮族、白族、蒙古族、苗族等。师:这五十六个民族由于生活的地区环境等的不同,因此他们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也不同,所产生的歌舞音乐肯定也不相同。欣赏《爱我中华》

2、师:欣赏完这首美妙动听的乐曲,同学们想不想学唱这首歌曲呢?(想!)

3、跟琴学唱

4、全体学生完整演唱此歌,注意:(1)、装饰音、修止符的运用。(2)、控制整体音量。

三、创编舞蹈动作并随音乐进行表演。(15分钟)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音乐活动“爱我中华” 教学目标:

1、在教师的指导下,分小组准备“爱我中华”的歌曲、音乐、舞蹈、图片介绍、服饰等资料。

2、每个学生积极参与“爱我中华”的活动。听音乐选画面

教具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1、抢答比赛.(10分钟)

师: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现在进行抢答比赛,比一比哪个小组知道的民族最多,发言的孩子一次只能说出一个民族的名称,不能重复说。每说对一个可以 教学重点、难点: 为自己小组加一朵小红花。开展抢答比赛。

师:好,紧张激烈的比赛就进行到这里。看来同学们在课前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回答出了这么多民族的名称,真了不起呀!下面我们在来进行一个更加有趣的活动:听音乐选画面

2、听音乐选画面.(15分钟)

师:老师这里有几幅各民族歌舞的图片,还有几段各民族的音乐,请你们边听音乐边记录这是哪个民族的音乐,看看哪副图片应该配合哪段音乐,全部听完了以后,请同学们来回答。

(1)教师播放课件,学生聆听并作好记录。

(2)当全部音乐片段结束后学生再回答,教师用课件展示正确答案,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评价。

3、拓展。(10分钟)

(1)师:老师知道很多孩子在课前已经查找了关于各个民族的资料,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学生展示课前准备的资料,如各民族名称、图片、风俗习惯等。

4、小结。(5分钟)

师:孩子们,你们查找的资料真丰富呀,让我们大开眼界。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大家的心情都很高兴和激动。

第五单元 歌剧之窗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天边有颗闪亮的星》

2、学唱歌曲《杜鹃花》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歌剧《党的女儿》的剧情。

2、欣赏剧中玉梅的唱段《天边有颗闪亮的星》。

3、学唱最后一幕的唱段《杜鹃花》。【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可在课前让学生查找有关歌剧《党的女儿》的剧情介绍。

师:你们在课前查找的歌剧《党的女儿》的资料,可以与同学们交流一下吗? 同学们交流课前查找的资料,老师补充。

2、欣赏歌曲

(1)初次听赏歌曲。(2)听完后老师提出问题。

师:歌剧中唱到的“闪亮的星”“小花”“青松”分别指的是什么?(3)复听歌曲

3、欣赏第五场和第六场的同名歌曲

4、分析总结歌曲在不同的场次出现时,为什么演唱形式会有所不同?这种不同对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有什么帮助?

5、学唱《杜鹃花》(1)欣赏歌曲《杜鹃花》(2)学生看谱在心里默唱

(3)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歌曲的节奏是5/4拍。(4)随录音小声哼唱。

(5)全体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杜鹃花》。【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卡门序曲》 【教学目标】

1、了解歌剧《卡门》的剧情。

2、欣赏管弦乐合奏《卡门序曲》。【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可在课前让学生查找有关歌剧《卡门》的剧情介绍。

2、欣赏管弦乐合奏《卡门序曲》。

(1)教师出示主部主题,并引导学生欣赏主部主题。(2)教师出示第一插部主题并引导学生欣赏:

师:这段音乐有什么变化?表现了什么样的场景?学生回答,并随录音演唱第一插部的主题。

(3)教师出示第二插部主题并引导学生欣赏:

(4)完整欣赏管弦乐合奏《卡门序曲》。

(5)为乐曲划分段落。

3、欣赏歌剧中的其他选曲《斗牛士之歌》(1)教师简介歌曲背景。(2)欣赏这首歌曲的视频资料。

4、再次欣赏管弦乐合奏《卡门序曲》。【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街头少年》 【教学目标】

1、欣赏童声合唱《街头少年》。

2、了解作曲家比才。【教学过程】

1、导入

可由学生简介歌曲背景。

2、欣赏歌曲《街头少年》(1)出自完整听赏。(2)欣赏并学唱主题A。(3)欣赏并学唱主题B。(4)完整欣赏歌曲。

3、简介作曲家比才

4、复习比才创作的其他乐曲(1)复习、欣赏《间奏曲》(2)复习欣赏《小步舞曲》

5、再次完整欣赏《街头少年》

第六单元 告别时刻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唱歌《捧一束鲜花献给你》 【教学目标】

学习歌曲《捧一束鲜花献给你》,体会和表现音乐作品中积极健康的音乐风格,运用深情的歌声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音乐知识分析音乐作品的特点,设计不同的演唱方式。【教学过程】

1、导入

播放音乐--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

师: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谈谈你们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情或者一个人。

2、新授内容

(1)初听歌曲《捧一束鲜花献给你》。歌曲表现了什么内容?(2)再听:歌曲中你最喜欢哪个部分?

3、学唱歌曲

(1)根据学生情况,或小组学习、或教师教唱、或学生试唱歌谱、或利用课堂乐器演奏旋律等等。

(2)教师应注意把握歌曲的几个重点:切分音的准确、休止符的掌握。歌曲的高 潮部分最后,注意演唱方法,不要喊唱,注意保护学生在变声期的用嗓卫生。

4、分析、处理歌曲

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音乐知识分析音乐作品的特点,完成教科书上的两个问题。高潮部分,音区处在高音区,旋律的起伏比较大,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一片感激之情。

5、作业

复习歌曲,收集有关感谢老师的歌曲(《绿叶对根的情意》《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我爱米兰》《老师在绿荫中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乐曲《老友进行曲》 【教学目标】

1、欣赏《老友进行曲》,感受乐曲轻快、优美的旋律。

2、能够区分乐曲的段落,能够哼唱乐曲的主题;通过想象,描述各段音乐表现的不同情景。

3、小组合作,创编一个乐段或部分旋律的图形谱,为乐曲伴奏。【教学过程】

1、导入

欣赏乐曲《运动员进行曲》(或者教师播放学生集会、发奖、下操时常用的进行曲风格的乐曲)。

师:乐曲的曲名?乐曲的节奏有什么特点?

2、完整初听《老友进行曲》 师:乐曲的速度、节拍?

生:速度不快不慢,适合行进;四四拍的节拍。

3、介绍乐曲的创作背景

是由德国作曲家卡尔·泰克根据自己儿时的生活经历和感受而创作的管弦乐曲。音乐欢快、活泼,表现了与朋友在一起时欢快的心情。

4、分段欣赏(1)第一部分

初听提问:乐曲的速度、力度? 再听提问: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教师出示谱例,随音乐哼唱主题的第一旋律。提问:主题的第一旋律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2)第二部分

初听提问:乐曲的速度、力度与第一乐段有什么不同?情绪上又怎样的变化? 教师出示谱例,了解音乐要素(音型、音区)对音乐的影响。(3)第三部分

初听提问:乐曲的第三部分与哪一部分相同?(4)总结曲式结构 三段体:ABA

5、补充欣赏

欣赏《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或者播放建国50周年庆典录像,8000少先队员组成的方阵迈着整齐的步伐走过天安门广场,背景音乐由1200名军乐团队员吹奏的《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提问:同学们看后有什么感受?(骄傲自豪、振奋人心)欣赏电影片段《闪闪的红星》中的《红星歌》。学生讨论观看后的感受。

教师播放建国50周年庆典阅兵式录像,解放军海陆空仪仗队、各兵种方阵通过天安门广场的画面,背景音乐是军乐团吹奏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教师总结:这些乐曲都具有进行曲的特点,适合队伍在行进间演奏。还有一类进行曲适合在音乐会上欣赏,除了具有进行曲雄壮的特点外,还具有活泼、轻快、舞蹈性的特征。

欣赏《拉德斯基进行曲》《巡逻兵进行曲》等。

6、小组合作,为乐曲创编图形谱。可根据学生情况为某一段落创编图形谱。

可以哼唱主题与打击乐伴奏相结合,用打击乐器为乐曲的第一乐段伴奏;可以运用吹奏乐器演奏主题的第一旋律或哼唱主题,用打击乐器为第二乐段伴奏等等。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歌曲《告别时刻》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这首歌曲,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记忆哼唱主题部分。了解、认识著名的音乐剧女王莎拉·布莱曼以及她的代表作品,丰富学生的音乐视野。【教学过程】

课前要求教师收集许多相关音像资料,组织学生分为四个组:“月光女神--莎拉·布莱曼”生平以及成名作品、韦伯与莎拉·布莱曼--音乐剧、莎拉·布莱曼与世界著名男高音的合作、莎拉·布莱曼与《告别时刻》等不同主题收集有关资料。

1、欣赏歌曲《告别时刻》

(1)播放歌曲《告别时刻》--莎拉·布莱曼独唱。提问:歌曲可以分成几个部分?你最喜欢哪个部分?(2)分析歌曲的结构。

第一部分音乐旋律低回婉转,节奏有张有弛,似乎是在低声地诉说,表达了留恋之情。第二部分音乐旋律高亢、明亮,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2、莎拉·布莱曼与《告别时刻》

1996年,德国拳王亨利·马斯克即将告别拳坛。为此,他特别邀请他最喜爱的女歌手莎拉·布莱曼在告别会上演唱歌曲。莎拉·布莱曼接受这个光荣的委托之后,再有她挑选了这首意大利歌曲,并指定与原唱者波切利合唱。然而,在这场1996年11月举行的拳赛中,亨利竟意外地落败。当他登台谢幕,《Time To Say Goodbye》动人的旋律同时响起,令巅峰不再、黯然落败的拳王潸然泪下,闻者莫不动容。此曲又名《永相随》,被BBC选为为戴安娜王妃葬礼上主题音乐的歌曲,由莎拉·布莱曼独唱,震撼了全世界。

3、了解“月光女神”--莎拉·布莱曼生平以及成名作品

莎拉·布莱曼1960年8月14日出生于英国伦敦,3岁开始学跳芭蕾舞,18岁时加入舞团并已由她担任主唱。莎拉·布莱曼21岁的时候,首度参加安德鲁·劳埃德·韦伯的音乐剧演出,崭露头角。欣赏《猫》中片段--回忆。

4、韦伯与莎拉·布莱曼--音乐剧

1981年,莎拉·布莱曼首度参加了韦伯的音乐剧《猫》的演出,不过,韦伯第一次注意到她那缥缈细致的女高音音色,是在史卓斯的作品《夜莺》里。其间,莎拉·布莱曼成功诠释了《安魂曲》中的女高音,她同时因为这个演出获得葛来美奖“最佳古典新艺人”提名。1986年,伦敦的“女王陛下剧院”推出了堪称本世纪最著名音乐剧之一的作品《歌剧魅影》,莎拉·布莱曼主演了最令人难以忘怀的女主角克莉丝汀,这个演出将她的演艺生涯推上了第一个高峰,被Drama Desk大奖提名为最佳女演员,奠定了其世界级著名音乐家的地位。欣赏《歌剧魅影》中片段--《愿你再次出现》。

5、莎拉·布莱曼与世界著名男高音的合作

(1)莎拉·布莱曼与歌王卡雷拉斯:1996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莎拉·布莱曼受邀与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的拉雷拉斯同台演唱闭幕主题曲《永远的朋友》。欣赏《永远的朋友》。

(2)莎拉·布莱曼与多明戈:1985年,她担任韦伯古典音乐《安魂曲》的首演及录音,与她一同担纲的男主唱则是当今三大男高音之一多明戈。她同时因为这个演出获得葛来美奖“最佳古典新艺人”的提名。欣赏《安魂曲》。

(3)莎拉·布莱曼与波切利:1996年德国拳王亨利·马斯克告别拳坛,莎拉·布莱曼与波切利合唱歌曲《告别时刻》。

欣赏歌曲《告别时刻》--莎拉·布莱曼与波切利的二重唱。

6、随音乐哼唱歌曲的主题 【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唱歌《同一首歌》 【教学目标】

学唱歌曲《同一首歌》,在音乐活动中陶冶情操,培养学生活泼开朗、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教学过程】

1、导入

播放歌曲《同一首歌》

提问:这首歌曲的歌名?你听过哪位歌唱家演唱这首歌曲?

2、学习歌曲合唱部分

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或者利用课堂乐器分声部完成旋律。

3、完整演唱歌曲

背唱歌曲,加入领唱、排成演出队形。

4、讨论运用什么形式完成“毕业晚会”

5、分组准备

主持、导演、化妆、录像、邀请老师、照毕业照等等。【课后反思】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活动:“毕业晚会” 【教学目标】

由学生组织一台“毕业晚会”,在音乐活动中陶冶情操,培养学生活泼开朗、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教学过程】

1、合唱:《捧一束鲜花献给你》

2、毕业典礼

(1)校长的讲话,颁发毕业证。(2)舞蹈:街舞《青春的脚步》。(3)学生代表讲话。

(4)学生留给学校的礼物:一幅巨画《我们美丽的校园》。(5)家长代表讲话。

(6)表演唱:《感恩的心》--演唱加手语表演。(7)老师的临别寄语。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篇2

1)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了太阳系。太阳系是一个较大的天体系统。

2)收集资料认识和了解太阳系。

3)按一定比例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在此基础上用一定的材料建立太阳系的模型。

4)通过数据建模认识太阳系中天体运动的规律。

【教学重点】通过数据建模认识太阳系中天体运动的规律

【教学难点】通过数据建模认识太阳系中天体运动的规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太阳系图片、多媒体资料、八大行星数据表、八个自制支架、橡皮泥、保丽龙球、直尺等。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有关太阳系的资料,小组内先进行交流。

【教学活动】

1 创设情境导入

师指着问题墙口述同学们的疑惑提出问题:要解决同学们疑惑,需要加深对太阳系的认识,用什么方法可以加深对太阳系的认识?

生可能回答:上网查资料、问家长、查阅相关书籍、用天文望远镜观察……

师对生的方法进行点评后追问:用天文望远镜观察什么?

生可能回答:行星的大小、位置、运行轨迹……

师小结并过渡:行星的大小、位置、运行轨迹这些都需要数据来体现,老师为每个小组提供了一张数据表,请大家观察、分析数据表,小组交流对太阳系新的认识?

设计意图:1)收集资料认识和了解太阳系,用前概念建立太阳系模型。2)尊重学生的思考、从学生问题出发,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

2 建立太阳系模型。

1)解读数据建立太阳系模型。

师给出观察提示:(1)小组合作对比数据表上的每组数据。(2)分析、整理数据,图文并茂记录新发现。

生小组合作3分钟,我参与过程指导:(1)一共有几项数据?每项数据说明了什么?(2)纵向对比每组数据有什么发现?(3)为什么“与太阳的平均距离”“赤道直径”有两项数据?

3分钟后,分层次抽小组汇报:(1)汇报对公转周期规律的认识、我引导认识八大行星运动快慢的认识以及围绕谁运动(生汇报我板书行星围绕太阳旋转的运动轨迹)。(2)可能汇报行星大小与引力的关系。(3)汇报大小顺序、排列顺序(我按排列、大小顺序板书)。

指着黑板上太阳系:与你们认识的太阳系有什么不同?

生可能会回答:黑板上是平面的太阳系,真正的太阳系是立体的?

师追问:如何体现立体的太阳系生可能会说:建造立体模型。

师追问:建造太阳系模型主要需要哪些数据?生可能会说:距离、大小。

师追问:怎样获得两组数据?师引导生按照数据来建模的重要性。

师出示材料和要求、学生分小组根据数据建模。

设计意图:(1)分析对比数据,解读数据,通过数据建模认识太阳系中天体运动的规律。(2)通过数据分析、解读训练学生的思维。

2)按一定比例对数据处理,建立太阳系模型。师给出提示:小组合作,用数据表、橡皮泥、星空版、直尺、底座模拟建造太阳系5分钟我参与过程指导:(1)指导生边看数据表、边建模。(2)各大行星的位置和大小通过什么来确定?(3)八大行星的大小对比?3、太阳的大小?

5分钟后,分层次抽小组汇报:1、小组展示模型、第二组补充2、生生质疑产生新认识

生质疑中汇报新发现

师对生的发现指导提高到新层次

师聚焦新认识:八大行星大小差异很大、分布不是均匀的……

师板书:

设计意图:(1)按一定比例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在此基础上用一定的材料建立太阳系的模型。(2)通过生生模型评议知道太阳的巨大,以及太阳系中的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

3)互动环节,师出示自己制作的太阳系模型。师看着太阳系模型问:孩子们与你们制作的有什么不同?

生可能汇报:太阳在发光,其它行星没有发光,除了行星还有小星星

师生总结太阳系的认识:师生共同小结:太阳是唯一能发光的恒星,根太阳比较起来八大行星太渺小了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建造的太阳系模型,让生感知太阳系是由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的天体系统。太阳系是一个较大的天体系统。

4)视频播放,拓展延伸。师播放多媒体视频问:看了这段视频孩子们有什么新的认识?

生可能会说:太阳原来一直都在运动,宇宙太大、太宽广了……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建造的太阳系模型,让生感知太阳系是由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的天体系统。太阳系是一个较大的天体系统。

3 总结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篇3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的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通过实验,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自学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体验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理解三角形的特性。

2.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难点】

理解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家乡,我们的祖国每天都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大家看又一栋楼房正在建设中,相信不久的将来就会落成。请大家仔细观察,你能说出图中哪些物体上有三角形吗?

【设计意图:情境引入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通过学生举例生活中的三角形,直观感知三角形的形状。】

二、探究新知

1.发现三角形的特征

师:请你画出一个三角形。画好后想一想: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课件出示:探究一:三角形的特征。)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师:为了表达方便可以分别用A,B,C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这个三角形可以称作三角形ABC。

【设计意图:利用生活经验动手画三角形,通过让学生认真观察,思考。发现三角形的特征,体现民主、探究的意识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并让学生动手画,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概括三角形的定义

师:大家认识了三角形的特征。能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

(适机插入冷笑话,老师想起了一个笑话,大家想听吗?笑话内容,有位生物老师组织了一个讨论,什么样的动物是人?于是同学们讨论后回答,“有两只眼睛的动物是人。”这时有一位同学“噗嗤”笑了起来,老师走到他的身边问他:“你为什么笑?”这位同学回答说:“按他说的,那我家的小狗狗也是人了,因为它也有两只眼睛。”生物老师又问:“那什么样的动物才是人呢?”又有一位同学举手回答:“没有尾巴的动物是人。”又有一位同学站了起来说:“不对,那按他说的,青蛙也是人了。”)

师:同学们,之所以给大家讲这个笑话,就是告诉大家,我们回答问题要全面思考,不能以面概全,很显然同学们刚才给三角形下的概念是不全面的。那么,什么样的图形才是三角形呢?

师:引导学生对照板书的关键词概括三角形的定义。(再课件出示三角形的定义)。

【设计意图:通过尝试自学、对比、争辩、判断、概括一系列的活动,由学生自己概括三角形的定义,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培养了学生自学、概括的能力。】

3.三角形的特性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三角形的特征和它的定义。三角形有这么广泛的应用,那三角形有什么特性呢?

(师边说边出示课件:探究二:三角形的特性)

(实验操作:教师出具教具,学生动手操作,教师适机插入与上台操作的学生的幽默对话)

师:想一想这说明三角形具备什么特性?(课件出示三角形的稳定性的文字)

师: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的用处很大,教师边说边出示课件,图中哪儿有三角形?它们有什么作用?(课件出示例2的主题图)

师:你能再举出生活中应用三角形稳定性的例子吗?

(课件出示一些三角形的稳定性的应用的画面)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两次拉动,亲自体验到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不同特性,在操作和比较中加深了对三角形特性的认识,又通过说出三角形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

4.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师:我们完成了两个探究活动,下面进入活动三,请大家看黑板。

(课件出示:探究三:三角形的底和高,然后出示房屋的画面)

师:我们只要量出这条线段的长度就知道了房顶的高度,那么这条线段叫什么,如何画呢?

(课件出示屋顶三角形的高的作图的画面)

(课件出示高和底的概念的画面)学生齐读。

师:同学们,请你画出下面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

师:刚才我们画了三角形的一组底和高,想一想一个三角形只有一组底和高吗?

有三组底和高。因为三角形有三个顶点,三个顶点都可以到对边引一条垂线,所以有三组底和高。

【设计意图:复习平行四边形高的画法,再让学生自学课本验证自己的想法,接着让学生自己画高并标出相应的底,教师有针对性地板演指导,加深了学生对三角形高和底的认识并掌握了高的规范画法,同时也使学生了解了任何一条边都可以做三角形的底来画高,最后思考得出三角形有几组底和高。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学生认识并理解了三角形的高,较好地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回答,教师完成板书)

小结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了解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在我们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相信大家也深深体会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有知识的道理。希望大家能用智慧的眼光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四、作业

1.回家观察家里哪儿有三角形?有什么作用?

2.画出第三类三角形的三条高。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藏戏教案 篇4

藏戏

教学目标

.学习并积累“鼻祖、旷野、随心所欲”等词语和优美语句。

2.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文。

教学重点

通过默读,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教学难点

了解艺术特色,领悟表达方法

教具准备

通过网络或者图书馆等查询藏戏的由来、历史变化及主要剧目等相关信息;藏戏面具图片。

二次备

预习(或复习)提纲、了解我国传统戏曲的有关知识。

2、了解我国x藏地区的有关信息及藏族同胞的民俗。

一、复习导入

.出示藏戏的有关图片,配乐介绍:藏戏是藏族的传统杂到每个角色都要带着象征身份的面具;它漫长到要演出三五天还不会结束……藏戏,以不可抗拒的魅力,一代代传承下来。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藏戏是怎样形成的,有着怎样的特色。

2.板书题

二、重点研读,感悟情感

(一)读文,理清思路

.藏戏同其他剧种相比,独具魅力的地方是什么?

2.学生快速浏览文,画出相关语句。(戴着面具演出;没有舞台;一部戏演三五天还没有结束。)

(二)读第一部分,初步了解藏戏的特点

.找读前三自然段,说说你都听出了什么。

(藏戏有三个突出特点;世界上这样的剧种很少,而藏戏是其中之一;连续三个排比式的问句,更加突出了藏戏的特点,其中还有着民族的自豪感。)

2.练习朗读后,找学生朗读,要求分别读出藏戏的特色;藏戏剧种的稀少;中国拥有藏戏的自豪。

(三)读文第三部分,具体了解藏戏的特点

.默读8自然段到最后,找与第一部分相对应的具体描写。(8—16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戴着面具演出的特点;17—18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演出没有舞台的特点;19-20自然段写的是藏戏一部戏要演出三五天的特点。)

2.自由读8—16自然段,说说你进一步了解到了什么。

3.看图片,结合具体的面具,说一说颜色象征了什么,对角色的什么特征作了夸张。

4.自由读17和18自然段,结合“不要……不要……不要……只要……”来体会藏戏以广阔的大自然为背景,道具更是简陋到了极点。

.你想看藏戏吗,为什么?(感受藏戏的自然、古朴、神秘这些独特的魅力。结合看戏人,来体会轻松自然、随心所欲带给人们的艺术享受。)

(四)师生合作读,感受藏戏特点和相呼应的详略得当的表达方式

.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生读:8-16自然段。

2.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没有舞台呢?生读:17和18自然段。

3.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生读:20自然段。

4.师生合读:21自然段。

三、拓展延伸

.自读后小组讨论: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有哪些传奇色彩?

2.交流、升华:

(1)以弱抗强的传奇:年轻的僧人→凶险的自然。结合“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灌水吞噬”中带点的词,来体会雅鲁藏布江的凶险,一个年轻的僧人想为百姓造福,要与天抗争。这是勇敢的传奇。

(2)创造奇迹的传奇:一无所有→8座铁索桥。通过7位姑娘组成的藏戏班子,以艺术和善良感召人们,大家由哄笑到献出人力、物力、财力,在江上建了8座铁索桥,来体会这种齐心合力,人定胜天的传奇色彩。

(3)艺术的传奇:僧人→藏戏的开山鼻祖。这人仅由7人组成的藏戏班子,开创了一个新的艺术流派,诞生了一个为人们接受并赞叹的剧种。

四、总结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5

抽取游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理解抽取问题中的一些基本原理,并能解决有关简单的问题。

2.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抽取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抽取问题的基本原理。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

盒子里有同样大小的红球和蓝球各4个。要想摸出的球一定有2个同色的,最少要摸出几个球?

1.猜一猜。

让学生想一想,猜一猜至少要摸出几个球。

2.实验活动。

(1) 一次摸出2个球,有几种情况?

结果:有可能摸出2个同色的球。

(2) 一次摸3个球,有几种情况?

结果:一定能摸出2个同色的球。

3.发现规律。

启发:摸出球的个数与颜色种数有什么关系?

学生不难发现:只要摸出的球比它们的颜色种数多1,就能保证有两个球同色。

二、做一做

第1题。

(1) 独立思考,判断正误。

(2) 同学交流,说明理由。

第2题。

(1) 说一说至少取几个,你怎么知道呢?

(2) 如果取4个,能保证取到两个颜色相同的球吗?为什么?

三、巩固练习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篇6

黄老营小学甘艳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68~69页例1、2及练习十一第1、2题。

教学目标:

1、综合运用统计知识,学会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能正确解释统计结果。

2、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具体信息,理解统计图中各个数据的具体含义,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简单的预测。

3、体验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观以及仔细观察、认真分析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具体信息,作出正确的判断和简单的预测。教学难点:

综合运用统计知识,准确提取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做好铺垫。

1、复习旧知。

谈话:同学们,再过两个月我们即将小学毕业。丰富多彩的小学生活一定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出示学生喜欢的活动、做好事等照片)有心的同学把这些活动情况绘制成了统计图。

分别出示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

六年级活动情况统计图,2013年我校学雷锋、做好事情况统计图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分别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这是什么统计图,它有什么特征?

从图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学生汇报。

2、引入课题。

谈话:真是“处处留心皆学问”,原来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发现统计图在生活中的用途还真不小!统计图直观、形象的特点可以帮助我们对统计图进行正确的分析、判断或预测。今天,就让我们进一步来分析统计图。(板书课题:统计)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观察扇形统计图,正确获取信息。

谈话:通过刚才的例子,我们知道在电器超市里电视机的品牌很多很多,王明他去爸爸的彩电商店对各品牌彩电的销售情况做一个社会调查,为将来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彩电销售经理做准备。(出示例1。

同学们,你们知道家里的彩电是什么牌子的吗?你认为这里的A、B、C、D牌各代表什么品牌?

(1)观察分析数据,正确判断。

第一感觉你认为哪种品牌的彩电最畅销?

谈话:有人认为A牌彩电最畅销。你同意他们的观点吗?

那么我们现在就来仔细观察,认真想一想,这幅统计图里“其他”部分可能包含一些什么品牌的彩电呢?

小组讨论、交流,学生汇报。

(2)发现问题,合理分析。

谈话:这幅统计图提供的数据怎么样?(模糊不清,不够完整)对,因为这幅统计图提供的数据不清,我们就无法全面的反映有关彩电市场品牌占有率的情况,也就不能作出A牌彩电最畅销这样的结论。

引导学生说出:在利用统计图作判断和决策时,一定要认真观察,全面分析,注意从统计图提供的数据信息出发,不要单凭直观感受轻易下结论。板书:认真观察,全面分析。

(3)发展提高,修改建议。

谈话:那你认为我们在制作和分析统计图时应该注意什么?你觉得要想更清楚的反映哪种彩电最畅销应该怎么修改?

小组讨论、汇报展示,教师引导评议。

引导学生把“其他”部分细化。

师小结:在我们制作统计图时,一定要客观具体地反映信息;在分析统计图时,不要被数据模糊的统计图误导,一定要进行认真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板书:客观具体。

谈话:看来,想当一名彩电销售经理还真不容易,不能只凭这个统计图就判断哪一种品牌彩电最畅销,还需进一步调查落实。

2、观察折线统计图,并能作出正确判断。

(1)观察分析数据,正确判断。

谈话:除此之外,临近春节的时候,王明还看到爸爸商店里A、B两名员工去年上半年的月薪情况统计图感到很困惑,我们一起去帮帮他好吗?出示例2。

谈话:初看一看这两幅统计图,你觉得谁的工资增长速度快一些?

学生可能回答:从这两幅统计图中折线的趋势来看,我们发现A员工工资增长速度快。

引导学生着重回答以下问题: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幅统计图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王明疑惑:为什么两幅统计图描述的统计数据完全相同,折线的变化趋势却不一样呢?与你的同伴一起探索一下其中的原因吧!(自由结伴探索)

引导学生发现:折线的走势一平缓一陡峭,第一幅看起来工资增长很快,第二幅看起来工资增长较慢,原因在于标准不统一。

如果标准一样的话会怎么样?(课件出示相同单位的统计图)

(2)总结问题,合理判断。

看来我们在运用统计图进行比较和判断时,不能仅仅关注统计图的外在表象,还应了解统计图所包含的具体统计信息,统一标准,才能避免作出错误判断。板书:统一标准。

三、巩固练习,延伸提高。

1、处理P69页练习十一第1题。

出示:六年级学生最喜欢的文艺节目情况统计图。

(1)你能判断出喜欢哪种文艺节目的人数最多呢?

(2)你有什么修改建议?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图中“其他”部分可能包含的文艺节目,作出正确判断和预测。

讨论修改建议。

2、处理P69页练习十一第2题。

课件出示:某地区去年月平均气温情统计图。

(1)初看这幅统计图,你感觉气温的变化剧烈吗?

(2)月平均气温的实际差距有多大?

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着重分析造成第一印象错觉的原因在于,该图绘制时每格表示1摄氏度,这样突出、放大了“局部的差异”,略去了“整体的相似”。

四、课堂小结,知识梳理。

谈话:同学们,通过六年的学习,你们不仅掌握了多门特长,而且会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你们真是品学兼优的好孩子,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和自豪!今天,我们进一步分析了统计图,你知道在利用统计图分析、判断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吗?

学生自由说。

出示名言:“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宋帆”

学生解释、理解。

师小结:看来,想要把问题搞清楚、弄明白,那就要处处注意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养成仔细、认真的良好学习习惯。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篇7

教材简析:本篇课文是小说《红岩》的节选, 塑造了一个对革命事业无比坚贞、视死如归的女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

学情分析:故事发生的年代离同学们较远, 老一辈革命家所表现的崇高的品质学生不一定理解。学习本课, 让学生了解一下解放战争, 树立共产党人的丰碑, 是有必要的。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能力目标:指导学生学会在阅读中体会作者对革命者的敬仰, 学习作者以饱满的激情, 用悲壮的色调, 突出主人公对革命无比坚贞的描写的方法。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革命英雄的崇敬爱戴之情, 从而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1) 朗读课文, 学习描写人物心理、表情的句子, 从具体事件中体会革命者的精神, 感受江姐高贵的品质。 (2) 学习作者用细节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电影红岩片段。

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

同学们, 中央电视台曾热播过一部电视剧《江姐》, 你们看过吗? (大屏幕出示江姐视死如归的镜头) 剧中的哪一个镜头打动了你的心? (学生各抒己见) 今天就让我们再一次地走进《江姐》, 请同学们打开课文《最后的时刻》。

2. 初步感知

(1) 学生自读课文, 边读边画概括出江姐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都做了哪些事情。 (2) 学生汇报江姐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都做了哪些事情。结合学生汇报大屏幕出示:处理文件, 整理着装, 深情告别。

过渡:对于每一个人, 最宝贵的就是生命, 因为生命对我们每个人都只有一次, 一旦失去, 永远不可能重来。所以提起死亡, 我们每个人的心中总会充满了恐惧、悲伤, 也会有对生命的留恋和不舍。那么江姐在生命最后的时刻害怕了吗?是呀, 甚至没有让我们感到她有一点的悲伤。这与我们面对死亡是完全不一样的。下面就让我们再次回到课文之中, 看看江姐的哪些表现与我们是不一样的?

3. 深入理解

(1) 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1、2自然段, 学生边听边把江姐处理文件时感受最深的句子勾画出来。 (2) 学生交流:先读一读找到的句子, 再说说感受深的理由。 (3) 引导学生交流江姐处理文件时神态描写、动作描写的句子, 让学生感悟到江姐的从容镇定、机敏老练。 (4) 带着自己的体会朗读重点句子, 一边读一边讨论怎样读才能读出江姐的从容镇定、机敏老练。 (5) 面对生命的最后时刻, 江姐认真地整理着自己的着装, 3、4、5自然段中的一些语句写得特别好, 作者通过外貌描写和动作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革命者的高大形象, 下面同学们默读课文3~5自然段, 画出整理着装的句子。 (6) 讨论交流:你找出了哪些句子, 这是什么描写?学生汇报。 (7) 播放江姐最后一次受刑时的视频, 看到这个场面你想说点什么?这一部分应该怎样读? (带着感悟去读这段话, 用心去读这段话等) 指名读课文, 请学生评价, 一边讨论、一边品读, 直到读出味道为止。 (8)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6~16自然段, 边读边画出自己最受感动的句子。 (9) 汇报交流, 师生共同交流学习。

4. 拓展升华

(1) 带着对革命必胜的信心, 江姐大步向门口走去。走到门口, 她又停了下来, 回头向室内看了一眼。熟悉的八张双层铺, 一张小条桌, 墙上的破镜子……江姐面对着朝夕相处的战友, 她有多少话要说呀。她会对同志们说些什么呢? (2) 学生谈感受。 (3) 这一看, 不是意志的动摇, 这一次回眸, 寄托了江姐对生命的留恋, 对亲人的牵挂, 对战友的不舍。千言万语汇成了一句“同志们, 永别了!”牢门外等待江姐的是死亡, 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江姐和其他难友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的悲壮情怀, 让我们带着赞颂和敬仰齐读最后一段吧! (4) 清明节就要到了, 你不想对江姐和像江姐一样的先烈们说点什么吗? (学生交流, 教师适时点拨)

5. 学习写法

过渡:同学们, 作者是用哪些方法使江姐高大的形象跃然纸上的呢?学生交流后大屏幕出示: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等对人物进行刻画。

6. 激情总结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 篇8

课时:1课时

学习领域: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比较,使学生初步掌握物体的明暗发现方法。

2、学生能初步运用明暗表现方法去观察、分析、描绘物体的立体感觉。

3、培养学生对客观世界存在的自然现象的研究兴趣。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比较物体在光照射下的明暗变化的原理和规律。初步运用物体的明暗画法规律,表现出物体的立体感。

教具准备:球体、立方体石膏模型数个,铅画纸、铅笔、美工刀。学具准备:素描纸,绘图铅笔、画板、橡皮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导入:同学们,我们看教室两边墙上,这些是美术兴趣小组同学们的素描作品,你们能看这些作品有什么特点?

师:对,这些作品都是用明暗造型方法表现的石膏体。那么今天我们就跟大家来共同学习新的一课“明与暗”。(出示课题)

(二)新授:

我们首先来研究研究明暗怎样产生的。通过刚才的观察,你能总结出明暗时怎样产生的吗?

有体积的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会呈现出一定的明暗变化。

(三)观察体会

同学们这里有一个石膏球体,我们来观察,当光线照射的它时,我们会发现什么?

总结:亮面(即直接受光面),灰面(即侧面受光面),暗面(即没有受光的面),明暗交界线(区分明暗两部的界限),反光(侧面环境光影响)。

(四)主动参与

下面老师就用铅笔画素描的形式表现圆柱明暗关系。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作业设计:

1、学生选择立方体或圆柱体画出明暗素描,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四、欣赏讲评

教师把学生完成的作品摆放到前面,全体学生欣赏讨论,然后说出自己的观点。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物体明暗变化的基本规律,希望同学们能将生活中各种不同物体的明暗,并用画笔把他们描绘出来。

六、拓展:

观察其他几何体在光照射下其结构特点及明暗变化,并进行写生。教学反思:

2、寻找美的踪迹

学习领域:造型 表现 综合 探索

教学目标:

1、认识肌理,从整体和局部寻找美、体会美

2、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3、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肌理的美

2、合理构图

3、从多角度发现事物的美。教具学具准备:

牙刷、吸管、水粉颜料、水粉笔、墨水、宣纸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导入:(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的数量不同的方法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美)

1、请学生欣赏一朵花照片、几朵花照片和许多花的照片。教师分别请学生谈谈对三张照片的体会

小结:一朵花明朗清晰、几朵花重叠绽放,许多花绚丽多彩。

2、揭示课题

我们一起来《寻找美的踪迹》。(板书课题)

(二)新授

1、请学生欣赏长城的远观和近看的图片,再分别请学生谈谈对三张照片的体会。

2、请学生欣赏树林、沙漠的照片。

3、学生用这种排比句的形式表达自己找到的美丽。

4、欣赏图片。学生讨论:

小结:线可以用吸管吹,用墨和生宣纸渲染等方法

点可以用牙刷、喷壶、水彩笔点等方法进行制作。教师在学生回答时,演示其中一种到两种方法。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作业评价:

学生相互欣赏,通过师生互评对作业进行评价。

五、拓展:

(1)用照相机记录事物的发展过程,如植物的生长、季节的变化、昆虫的演化等。

(2)比比,看谁的照片拍得好。

3、泥浮雕

学习领域: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了解浮雕的概念和分类

2、学习用陶泥制作一个浮雕作品。

3、培养在生活中发现美,并用自己双手美化生活的情趣。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教学重难点:

设计一个自己喜爱的泥浮雕。教具学具准备:

收集有关浮雕的资料、图片、陶泥、泥塑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导入:

1、欣赏

课件展示一起欣赏古今中外的浮雕作品 中国唐朝的《昭陵六骏》,《人民英雄纪念碑》、非洲浮雕、青岛沿海的浮雕柱子等或者是其他学生的浮雕作品

2、欣赏到了这么多的雕塑作品有什么感想?

2、揭示“浮雕”的概念

从背景中凸出形象的雕塑称为浮雕。

(二)新授:

学习制作泥版浮雕

1、你们想做一个什么样的浮雕呢?

2、制作步骤:(1)揉泥(2)拍泥板(3)割边(4)画形象:用铅笔或者自己的泥塑工具在底板上画上形象。(5)堆出大的形体:注意看老师都用了那些制作方法?

(6)塑造形象局部: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评析作业:小组互评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各小组的作品不仅创意好而且制作的也非常精美,希望同学们能够利用所学过的陶艺制作方法,做出更多更出色的作品来!

六、拓展:

1、尝试创作一件带有主题性的浅浮雕或高浮雕作品。

2、尝试用其他方法制作浮雕作品。教学反思:

4、画扇面

学习领域:造型 表现 设计 应用 教学目标:

1、通过各种扇子的欣赏,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感受不同的扇面形式。

2、尝试运用山水或花鸟画技法作扇面绘制的练习,让学生掌握扇面作画的特点及步骤。

3、通过学习、欣赏,了解我国丰富的扇文化,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体验扇子的实用性,增强学生的生活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并掌握扇面的各种不同形式。

2、扇面的构图与布局。

3、了解扇面画的装饰作用,体会扇面画之美 教具学具准备:

收集各种扇子。笔墨纸砚、国画颜料、裁纸刀、剪刀等工具。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绕口令,咱们来一个比赛,看谁读得最顺畅。

2、这段绕口令实际上是个谜语,你知道它说的是什么吗?(扇子)

3、揭示课题:

咱们今天就一起来体会扇面画的魅力。(板书课题)

(二)新授:

1、交流讨论,了解扇子种类。同学们,请将你自己带来的扇子拿出来在小组里交流一下,看看扇子的形状、材质、画面有什么不同。

每组选一位代表代前面来介绍。我们常见的扇子有这么三种形状:(1)折叠扇面形(2)圆扇面形(3)鹅毛扇面形

中国扇文化起源于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烈日炎炎的夏季,随手取植物叶或禽羽,进行简单加工,用以障日引风,故扇子有障日之称,这便是扇子的初源。后来的扇子取材广泛,有竹、木、纸、草编等等。

2、听故事,了解扇面画的装饰作用。

3、通过欣赏体会扇面画之美。

三、学生作业辅导:

今天欣赏了这么多的扇面画,你想不想自己设计一把扇子?你想设计一把什么形状的,用什么材料来做?准备在扇子上画什么?

这节课我们先来完成扇子的制作,可将宣纸或图画纸裁成各种扇面形状,并简单的装饰一下边框。下节课我们来画扇面画。

第5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展示完成的形状各异的扇。

2、教师指导

(1)根据扇面形状构图构思、选择自己所喜欢的山水或花鸟水墨画。在不同形状的扇面上,需要不同的构图。(2)示范在扇面上作画:

(3)在扇面上题字方式:通常在作画完毕之后要提上诗文或画名、作者的姓名,再加盖印章。题字分横竖题两种:竖题依斜线斜写;横题则依弧线曲行。

3、欣赏多幅扇面画作品。并请学生点评这些作品的精彩之处。

三、学生作业辅导

1、让我们也来当一回小画家,画一画扇面好吗?

2、各小组讨论,怎样让不同形状的扇子“动”起来。总结:

扇形的画面可以采用反复折纸的方式来做成扇子,学生完成扇子的制作。

四、作业评价

请小作者来为自己的作品作一下“广告”,也就是说说自己的作品好在哪儿。

1、各组推选出的学生以做“广告”的形式进行自评。

2、其他学生选择最喜欢的作品投代币券。

3、评出得到代币券最多的作品。并请两位同学说说自己为什么选择收藏这把扇子。

4、师评:选择一把在小组内就落选的扇子,为它提出修改建议。

五、小结:今天我们用自己的巧手设计出了这么多漂亮的扇子,为我国的“扇子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设计元素。近年来也有许多的设计师将一些时尚的元素带入了扇子的设计中。

六、拓展:在即将毕业之际,让我们把亲手做成的扇子当成友谊的见证物,在同学间互相赠送留作纪念吧!

教学反思:

5、我设计的服装

学习领域:综合 探索 教学目标:

1、提高学生对着装美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2、了解服装设计的基本知识,通过服装设计激发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艺术及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重点难点:

1、赏析服装的作品,运用所学的服装设计知识进行设计练习。

2、服装设计过程中运用传统及民间图案进行创作。教具学具准备:

搜集服装历史资料及图片资料、铅笔、彩色水笔、各种布头、毛线、废光盘、气球或彩纸,剪刀,胶水、胶带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导入:老师在自己的衣服上粘贴剪纸图案,问:看看老师的衣服独特吗?为什么?

这是老师运用我国民间剪纸图案设计的,你们想不想也设计自己的服装?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动手试一试:我设计的服装(板书课题)

(二)新授:

1、课前,老师让大家搜集有关服装发展、设计方面的知识,请同学与大家一起交流。

(1)服装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最早是遮挡身体和保暖用的,后来它演变成为一门艺术,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日常需要,还装饰美化人们的生活。

(2)我们查找了关于服装的相关资料:

服装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一种符号,它代表个人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服装是政治的一部份,其重要性,远超出服装在现代社会的地位。古代的服装,依穿着场合,主要可分为:礼服、朝服、常服三类,每类又可分几种,原则是地位愈高的人,可以穿的种类愈多,可以用的颜色愈多。

(3)收集了服装的一些图片,如:中国的旗袍、日本的和服、韩国的韩服等(4)现代服装被称为人类的第二皮肤,它代表个人的品位,不同的场合,要穿相应的服装,如:运动装、套装、工作装、校服等。

2、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又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国,历代的服装样式和各民族的服装真是色彩斑斓。

3、了解少数民族服饰(直观的了解少数民族服饰)

4、现代社会服装的功能、样式更是多姿多彩,5、思考、讨论

(1)怎样才能穿出自己的风格呢?从哪些方面来突出个性呢?请同学们做小组中讨论?

学生讨论结果:

1、样式要独特。

2、色彩要鲜明。

3、在服装上加自己喜欢得图案。

4、运用独特地材料。

(2)请同学共同设计一个主题:2008奥运会运动员入场服装、生活装、学生

装、节日盛装、未来宇航服

三、学生作业,教师指导(播放音乐)

1、小组讨论,设计以什么图形为主的图案

2、考虑颜色如何搭配,图案如何粘贴比较好看

3、试穿设计的服装

3、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小结:今天我们运用服装设计知识设计出了别具一格的服装,这些服装张扬了大家的个性,只要我们能象今天这样勤动脑、勤动手,我相信你们一定会创造出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五、拓展:女同学可为自己心爱的布娃娃缝制衣服。课后反思:

6、图文并茂 造型 表现 设计 应用

教学目标:

1、运用绘画形式表现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创造性和生活情趣。

2、学习用绘画表现自编故事的形式特点,掌握人物动作的画法。

3、通过画自编故事,使学生从生活中体会真、善、美。教学重点:

1、了解绘画故事的表现特点,感受真、善、美。

2、绘画自编故事的创作特点及步骤。教学难点:

1、选材、构思设计。

2、构图与绘制。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导入:

1、游戏:“连连看”,教师小结,出示课题《图文并茂》。

2、欣赏分析作品

(1)欣赏大师丰子恺的配文图画,提问:如果这些绘画作品没有配上文字,还会这么具有感染力吗?

(2)欣赏不同种类的故事画。

(3)欣赏小朋友自编故事的配画作业。

3、分析故事画的创作步骤: ①构思

②选材、构思设计

三、学生作业辅导 作业要求:

1、小组合作完成编写故事,编写故事。

2、用连环画或插图方式表现自编的小故事或童话故事。

第8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继续上节课作业

1、小组交流各自的故事选材,构思设计

2、分析作业步骤:(板书)① 选材构思(已完成)② 文字表现(已考虑好)③ 构图

根据故事内容确定用大场面还是小场面表现,选择恰当的角度用铅笔定出环境中各景物的位置。

④ 深入表现和着色

如果采用线表现,那么就可以用黑色钢笔直接描绘,从近向远处画。用油画棒、彩色水笔、国画、版画等也基本用此法定稿。需要着色再按要求进行。

三、作业评价

四、课堂小结

五、拓展:学生可以在课后多加练习,将生活中有趣的事情编成故事画。课后反思:

9、奇思妙想

设计 应用

教学目标:

1、鼓励学生有创意的设计、制作一件物品。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重难点:

怎样设计、制作一件有创意的物品。教具学具准备:

一些废弃物品,搜集的一些奇思妙想的图片资料,手工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导入:

1、师: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礼物,你能猜出它是什么东西吗?(军刀、Mp3

2、生活中,你还见过什么样的奇思妙想吗?和小伙伴交流一下

3、欣赏课件

通过欣赏,你又想到了什么?

(二)新授:

1、欣赏:我们也从身边的事情和材料上发挥自己的奇思妙想,看看他们都做了些什么,用了哪些材料?(小娃娃

台灯 储钱罐)

2、范作

看,老师用它做了什么? 套娃玩具

我是怎样做的,用了哪些材料?请你讨论一下(学生探究、讨论)

3、制作步骤: 想——构思

做——剪、切、粘 装饰——用废旧材料

三、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布置作业:今天,我们就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创意性的创作。

问:小组讨论一下:你们手中的废旧物品适合做什么呢?怎么做?你是想一个人完成还是几个人合作呢?

四、作业评价:自评、互评相结合

五、小结: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用废旧物品制作了这么多工艺品,每一件都独具特色,使废旧物品有了生命力,重新焕发出光彩。你准备用这件工艺品干什么?

课堂小结:巧构思,巧制作,动动手,动动脑,废品也可变成宝,正如罗丹所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六、拓展:比一比,赛一赛,看哪个小组的作品最有创意,且不失实用性。教学反思:

世界奥林匹克日

第10课时

造型 表现 设计 应用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世界奥林匹克的知识,聚焦“新北京,新奥运”。

2、运用绘画、粘贴等形式,表达自己对奥运的祝福。

3、引导学生共享奥运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世界奥林匹克的相关知识,表达自己对奥运的祝福。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绿色奥运、人文奥运,升华学生的情感。教具准备: 搜集的有关奥运会的各种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彩色笔、彩纸、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导入:

1、奥运知识擂台赛

(二)新授:

1、奥运风采

看到载誉归来的运动员,你想对他们说什么? 你想对北京举办的2008奥运会说什么?

2、奥运畅想(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欣赏围绕奥运主题创作的雕塑作品与宣传画,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心愿以及对奥运的美好祝福与期盼运用绘画或剪贴的形式做在彩旗上,并交流展示。

四、作业评价

五、拓展:将学生制作好的宣传奥运的美术作品进行展示。教学反思:

二十年后的学校

第11课时 综合 探索

教学目标:

1、了解学校的各种设施配备,学会设计规划学校布局。

2、学会设计未来学校蓝图,并能用各种材料制作建筑模型。

3、对母校的热爱,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教学重点:

用各种方法、材料制作未来的学校模型。

教学难点:

大胆想象,小组协作,创想出与众不同的学校创意。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导入:

1、歌曲:毕业歌

不久的将来我们就要告别小学生活了,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谈)

2、我们回忆起在学校里度过的快乐时光。

3、想不想到其他城市里看看那儿的学校是怎样的呢?(出示现代化的大学校图片或录像片断介绍)(大门——电动感应)(教学楼——宽敞明亮)

(操场——塑胶跑道、绿草坪)

(综合楼——实验室、美术、舞蹈„„)(办公楼——现代化的办公设施)(绿化——绿树成荫)给你什么感受?

想不想让我们的学校也能更加美丽,今天我们年龄还小,但二十年后,你们已经长大成人,让我们都来做建筑设计师,为我们学习生活过的学校出一点力,规划我们二十年后的学校吧!

4、出示课题:

(二)新授

1、让我们先来看看建筑设计师是怎样设计学校的? 先要了解学校需要哪些建筑,功能是怎样分工的?

2、出示平面图,小组研究一下平面图画的是建筑的哪一个面?

3、出示立体的效果图

4、学校都有那些部分组成的?让学生分析学校的布局结构:

大门——道路——绿化带——教学楼——体育馆——操场(跑道)„„

5、布局。

6、二十年后的学校建筑会有怎样的变化与创新。

三、学生绘制,教师辅导

四、作业评价:介绍自己小组的设计意图与创意。自评与互评。

第12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导入课题:

1、欣赏上节课的的学生作业——规划图

2、出示课题

(二)新授

1、分小组欣赏精美的学校建筑模型 看这些模型,都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纸盒、泡沫、泥、彩纸、塑料、你还发现了那些制作的材料。(学生谈)材料的运用原则:

底部重,中间的墙壁坚挺,房顶轻。

2、探究制作方法。

看录像:建筑工人盖房子(快动作的播放)

你能找出制作建筑的顺序吗?地基——墙壁——门、窗——屋顶(研究小组的模型)先做什么? 房子的底部

门窗的形状(可以画、贴)房顶 示范:(用纸建筑的学校)(和上节课效果图相符)装饰方法:(材料)房屋: 街道: 大门:

想一想还可以用怎样的方法、材料做?(学生说)课件展示(盒子翻新法)(切割造型法)说说你想还能设计怎样的学校?

3、你们小组想用什么材料,怎样做?

三、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四、欣赏评价

1、每组同学围绕着建筑边走边看,欣赏评价。

2、每组推选一名代表为学校的评审小组成员,听取各个小组的介绍与展示作品,并评出最佳创意、最佳效果等奖项。

五、拓展:

1、未来的孩子们在学校的愉快生活。

2、长大后为我们的家乡设计美好的未来。教学反思:

我们即将毕业 第13课时

综合 探索

教学目标:

综合运用美术课上所学到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制作毕业纪念品和纪念册。教学重难点:

运用所学的美术知识制作纪念品和纪念册。教具学具准备:

绘画工具、手工工具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导入:

1、欣赏:

出示课件,学生配乐朗读:

2、板书课题:我们即将毕业。

(二)新授:

1、学生回忆小学六年的美好生活,畅所欲言,感受那浓浓的师生情、学友情、爱校情,将“情”字升华,为下面作好铺垫。

2、此时此刻,在即将毕业的日子里,你有什么话要说呢?

3、往事回忆,真情再现。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自己在这六年当中最难忘的事情、最难忘的人或最难忘的景。

4、你现在的心情是怎样的呢?那你现在最想做什么?

(三)欣赏探究

1、此时此刻,同学们都有着各不相同的心情,真想把自己的礼物送给最珍惜的朋友、老师、母校作为留念,××学校的杨雪同学也是这样,今天老师带来了她的礼物,你们瞧。

2、仔细观察她是用什么方法来制作这件礼物的。

3、独特的签名

4、怎样可以使我们的签名更加美观醒目呢?

三、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四、作业评价

互评,签名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法,采用不同的制作材料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小结:

六、拓展:鼓励学生热爱美术学习,在美术设计与创作实践活动中,不断提高美术的应用能力。

教学反思:

我国古代建筑艺术

第14课时 欣赏 评述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了解我国古代建筑的外观造型、建筑结构、群体布局、装饰色彩、类别。

2、对我国古代建筑的欣赏感受能力。

3、培养学生对祖国建筑以及悠久历史文化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

了解我国古代建筑的外观造型、建筑结构、群体布局、装饰色彩。教学难点:

对我国古代建筑的欣赏感受能力,能够从外观、结构、布局、装饰、类别来欣赏祖国古代的建筑艺术。

教具学具准备:

课本、自己收集的资料、水彩笔、图画纸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导入

观察建筑,点出建筑特点

(二)新授:

1、这些都叫做“建筑”。(板书)

2、同学们看这做建筑和我们现代的建筑有什么不同?

3、(揭示课题)板书:(完整课题“我国古代

艺术”)

4、欣赏

5、同学们说一说在建筑中加上各种艺术手法的效果是怎样的?

6、色彩是我国古代建筑的一大特色,同学们从课本中找一找我国古代建筑在色彩的运用上都是怎样的?

三、总结:

1、今天同学们一定收获不少吧,请来说一说。

2、看到我国的古代建筑你有什么感慨呢?

3、请同学们课后收集我国古代建筑的资料和我们所在地区的古代建筑资料,下节课我们共同欣赏。

板书设计

外观造型:屋顶、屋身、台基

建筑结构:木(立柱、横梁)

斗拱

我国古代建筑艺术

群体布局:院子为中心、中轴线、对称

装饰色彩:绘画、雕刻、书法

第15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导入:

1、学生展示资料(设计意图:巩固上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建筑的认识)请同学们到实物投影前来展示一下自己所收集的资料。运用到上节课讲到的知识。

2、我国古代建筑的类别(设计意图:了解我国古代建筑的类别)

师:刚才同学们的介绍很精彩,大家展示了各种各样的建筑,我们来为同学们的介绍分分类。(根据学生的介绍分出:“宫殿、坛庙、塔、寺庙、民居”板书)

(二)新授:

1、学生欣赏课本中的各种建筑类别。

2、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分别说说什么是宫殿、坛庙、塔、寺庙、民居?

3、请同学们说说自己最喜欢的建筑类别。

4、欣赏评价,从外观、结构、布局、装饰、类别来欣赏祖国古代的建筑艺术。

5、我们来争做“优秀小导游”,谁来介绍一下家乡的古代建筑。

三、学生绘画

请同学们记录下自己喜欢的古代建筑并可以画出来。

四、作业评价

1、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大家的作品。

2、你对我们的城市建筑有什么认识和评价,也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和设想。

五、板书设计

我国古代建筑艺术

外观造型、建筑结构、群体布局、装饰色彩

上一篇:校本培训日程安排下一篇:公主日记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