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一年级下册《我多想去看看》教案(精选4篇)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认读13个生字,会写“广、升”。
2、初读诗歌,做到正确流利。
教学重点:认读13个生字,会写“广、升”。
教学难点:初读诗歌,做到正确流利。
第19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
1、北京的风景图片:故宫、天坛、天安门、万里长城。
2、北京城历史悠久、风景迷人、看到这么美的景色,你有什么想说一说吗?(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句式来谈谈自己的感受)如:“北京太美了!”“我很想去看看。”“我真想去看看。”
3、导入新课:有位小朋友和你们一样,也很想到北京去看看。
课题:我多想去看看。(个人读-全班读)
二、初读诗歌
1、分角色范读。
2、刚才大家听得可认真了,谁听出来了诗歌中妈妈告诉“我”什么,“我”又说了些什么?
3、同桌对读,一个当“妈妈”,一个当“我”,读读看。等会儿我们来比一比,哪一桌读得最好。
4、朗读比赛。(同桌分角色读,师生评议;同桌读,评议、奖励;男女同学分角色读;全班读)
三、识字
1、认读词语
⑴这首诗歌有不少词用得可好了,下面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认得最,读得最快,记得最牢。
⑵词语:告诉、弯弯的小路、遥远的北京城、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
⑶自由练读词语。
⑷比一比。小组开小火车比赛,比比哪组的火车开得好;同学来挑战,谁最棒;教师随机抽读词语;全班齐读。
2、认读生字
⑴刚才我们认识的词语中有很多今天要认识的生字。
⑵用笔在诗歌中圈出这些生字,并大声练读。
⑶四人小组互相读一读,听一听,评一评。
⑷教师抽查卡片。(四人小组读一读,个人读,开火车读,全班读)
⑸听音找卡片。
⑹全班齐读生字卡片。
⑺猜字谜:“一口咬掉牛尾巴”(告)“宝盖头下一个女”(安)
⑻小组学习: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记住这些字的字形?(讨论交流)相机学习方字旁、心字底。(范写、书空)
四、读诗歌
1、小组读一读,比比哪组读得最正确、最流利。
2、全班与老师分角色朗读。
五、写字“广、升”
1、观察两个字“广、升”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特别注意:
⑴第一笔所在的位置;
⑵撇笔的运行方向及长短,平撇与竖撇的区别。
2、教师范写,学生书空、描红。
第二课时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会写“足、走”2个字,认识2个偏旁“心、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的相关内容,让学生体会国旗的神圣及升国旗仪式的庄严。
教学重点:会写“足、走”2个字,认识2个偏旁“心、方”。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激发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第20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抽读生字卡片。
2、复习词语。
⑴ 读词语:告诉、弯弯、走路、北京城、升旗仪式、天安门广场、多想、升学、开门比一比、足球。
⑵ 找找它们的家:zǒusùshēnɡběi,给这些拼音找出相对应的字。
3、这些生字又交上了新朋友,大家一起来认识认识。
二、朗读、背诵诗歌
1、看了升旗仪式,你最想说一句什么话?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个人读──师生评议──教师范读──自由读──全班读)
3、诗歌背诵(练习背诵──指名背诵──小组背诵──分角色背诵──全班齐背)
三、写字
1、观察两个字“足、走”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特别注意竖中线上的笔画及最后两笔撇、捺的位置。
2、比较字形,识记汉字。
3、指导书写。(教师范写──学生描红)
四、小结
同学么,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由我们的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所以我们应该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我们的国旗,他们是那么美,神圣而庄严,我国的《国旗法》
第十三条规定升挂国旗时,可以举行升旗仪式。举行升旗仪式时,在国旗升起的过程中,参加者应当面向国旗肃立致敬,并可以奏国歌或者唱国歌。全日制中学小学,除假期外,每周举行一次升旗仪式。
第十八条规定国旗及其图案不得用作商标和广告,不得用于私人丧事活动。
第十九条规定在公共场合故意以焚烧、毁损、涂划、玷污、践踏等方式侮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较轻的,[1]由公安机关处以十五日以下拘留。
课题:2我多想去看看第三课时
课型:复习
教学目标:
1、正确掌握本课知识。
2、理解课文内容,激发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正确掌握本课知识。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激发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第2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说话训练
1、指出句子:“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
2、个人练读,指名读,男、女同学读,全班读。
3、说话练习:
⑴ 我国的首都是( )。
⑵ 我国的国旗是( )。
⑶我多想( )。
二、讲授课堂练习题
1、自主完成课堂练习第四、五、六题。
2、教师讲解。
第四题比一比,再组词。
会()门()广()
云()们()厂()
第五题读一读,连一连。
弯弯的雪山洁白的天山
宽宽的小路雄伟的雪莲
高高的公路美丽的天安门
第六题连词成句,并加标点。
看看去多想我北京城
壮观广场上仪式的非常升旗
三、课堂练习。
1、小组或同桌合作完成第八题。
2、师生共同纠正。
四、小结
五、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2、我多想去看看
天安门 一座
遥远的 北京城
升旗仪式 壮观
教学目标
1.会认“静”“夜”等10个生字。
2.朗读古诗,并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古诗的意思。
教学重点:会认十个生字。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古诗的意思,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课前准备:(课件)
设计思路:从背古诗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从初读──理解──诵读──唱读,使古诗教学充满韵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孩子们,让我们一起来聆听这首乐曲,在这首优美的乐曲声中,让我们静下心来,跟随老师一起走入今天的课文《静夜思》。
多媒体播放古琴名曲《高山流水》
板书:6《静夜思》,请大家一起来,齐读两遍课题。
1.师:那么,请会背这首诗的同学请举手!背给大家听听。
2.孩子们,你们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多媒体播放李白的图像,就是他--李白,我国唐朝诗人。(出示课件李白)
师:李白可是唐代有名的大诗人哦,被人们称为“诗仙”。孩子们,你们还会背哪些诗?(指名学生背古诗)
过渡:咱班孩子的肚子里装着很多诗啊,称你们小诗人一点儿也不过分。今天咱们这些小诗人要好好地学大诗人李白的《静夜思》。坐正,咱们要认真地学!请齐读这首诗。(出示课件学习目标)
4.孩子们,这节课我们有三个目标:
(1).会认“静”、“夜”等10个生字宝宝。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并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古诗的意思。
(3).唤醒、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5.孩子们,你们有信心达到目标么?(学生回答)让我们开始吧!首先,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本课的生字。(出示课件我会读)
二、认识会认字
1.孩子们,这首诗里有10个生字宝宝,老师把它们请到了电脑上,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注意拼读的时候,一定要看清字形,读准字音,还要注意后鼻音和三拼音节的字。好,自由读开始。
2.孩子们,你们能说一说,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吗?(课件出示我会记)
3.孩子们,你们记生字的方法各种各样,这节课,有几个偏旁想和我们交朋友呢!请看(课件出示偏旁)
下面老师想考考你们是不是真的记住了这些生字宝宝,我们来玩一个--“摘苹果”的小游戏,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摘苹果)如果你能把苹果上面的生字宝宝读清读准了呀,老师就把这个红红的大苹果送给你!
4.哈哈,大苹果被你们被摘去了,老师想再考考你们,你们敢挑战么?
同学们回答“敢”。(课件出现10个不带拼音的生字)通过指名读,男女读,小组读,多种方式认读。
5.现在呀,生字宝宝们手拉着手,走进了古诗中,你还会读他们么?你们能不能读准,试试看吧,请读课题,两遍。
三、释题-理解
1.孩子们,请你右手的食指指着课题,你能说一说,课题里的哪个字交代告诉了我们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吗?(夜)
2.那么,孩子们,课题中,哪个字又告诉了我们大诗人李白心里在想事情呢?(思)
3..孩子们,在这首诗中,哪个词告诉我们大诗人李白写的时候在“夜”里呢?(明月)
4.孩子们,这明亮的月光隔着窗子透进来,洒在地上像什么啊?(霜)
5.师:大家一起看大屏幕,24节气里呀有一个节气叫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秋晚地面上散热很多,温度下降到0度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或植物上直接凝结形成细微的冰针,有的成为六角形的霜花,色白且结构疏松。(出示课件霜1)孩子们看,就是这样的,地上白白的。(出示课件霜2)再看,明亮的月光照在地上像不像霜呀?让我们一起再来美美地读一读前一句吧。(课件出示古诗前两行)
6. 师:孩子们,在这个月明之夜,我们的大诗人李白怎么也睡不着,看到天上的月亮,大家猜猜他会想些什么?(出示课件拓展延伸)
7. 师:这也是大诗人李白直接告诉我们的,他在想亲人,想故乡。当时李白25岁离开家乡,东游淮扬,不到一年,用去银两三十余万,囊中空空,又得了一场大病。中秋的夜晚,他独自一人躺在客店里,明月照在李白窗前,也照在家乡的土地上,他多么想立刻飞到亲人们的身旁啊,哪怕听听亲人的声音也好啊,可在古代这是不可能的。他只能孤独地写下了这首静夜思,然后对着月亮深情朗诵,希望明月能带去他的思念,与祝福。你也来当一回李白吧,请大家把李白思念故乡的感情美美地读出来。一起读后两行。(课件出示古诗后两行)
生有感情的朗读后两句。
8师:.孩子们,你们没读出李白思念故乡的感情,孩子们想一想我们自己,我们的的爸爸妈妈都出去打工了,有的同学的爸爸妈妈把你放在午托部,一星期才能见一次面,你思念自己的爸爸妈妈,小伙伴么?
师:所以,孩子们,我们望着这轮明亮,带着思念爸爸妈妈,思念爷爷奶奶,思念小伙伴的心情,再深情一点,再美一点。再读一遍试试,这次加上动作。
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并加上动作。
9 .师:孩子们,我们看举重运动员在举重的时候举得好费力,孩子们,李白在这里也用了一个“举”字,你们说李白的头怎么就这么重?
师:因为我们的大诗人非常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所以我们在读“举头”这个词就要慢慢的向上抬起,对,你们做得非常好。让我们再次望着这轮明亮,带着思念爸爸妈妈,思念爷爷奶奶,思念小伙伴的心情,再深情一点,再美一点,再读一遍后两句。
学生再次深情朗读,本次诵读孩子们的情绪更加投入。
10. 师:孩子们你们读的情深意长,真好听。
11. 师:孩子们,在这个静静的夜里,天上只有一轮明月地上只有一个李白,在这无边无际的天空和无边无际的大地上,却只有“明月与李白”相对望,静夜里静思,他更加地思念爸爸妈妈了。让我们用沉重的心情来有感情朗的朗读全诗。
学生情深意切的再次诵读全诗。
12. 师:孩子们,其实古人读诗很讲究韵味,他们读出来的诗有点像唱歌一样的好听。你们听──-。(课件出示配乐古诗)
四、吟读
1.师范读。
6《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孩子们,老师读的美么?请你和老师一样美美的自由读一读。
2.师:全体起立,跟着老师的拍子读。
过渡:这样读诗才有味道。古人读诗的时候为了更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情,有时候是唱读的。我们一起来唱-
五、唱读
(课件出示歌曲《静夜思》):孩子们,来,我们一起哼一哼。
孩子们,看着你们唱诗的样子,我要悄悄地告诉你们,你们不是小诗人,而是小诗仙了!那么,小诗仙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布置两个任务,(课件出示课外作业)
1、把《静夜思》背给,唱给爸爸妈妈听。
2、看看夜晚的天空,把看到的景色画下来。
能完成么?(能)好,小诗仙们,下课!
[教学反思:课前为了让孩子们静下心来,听了首《高山流水》古琴弹奏的曲子,是为了让孩子们把下课玩耍时的心收一收,在典雅的曲子中静下心来,投入到古诗的学习中去,但是,在我提问:你在这首古诗中听出了什么的时候?孩子们的回答让我吃惊不小,“我想我爸爸了”--这个回答是我意料之外的,因为这个孩子的爸爸刚刚因病去世,家长不让对孩子说,所以孩子一直知道的是爸爸去打工了,不在家。从这方面可以看出,在大人眼中孩子们虽然年纪小,但是,思想和大人一样感情细腻,思想清澈,可塑性非常强。尤其在不断地加大课外阅读后,更加唤起了孩子和作者的思想上,书中人物上的共鸣,孩子们的理解能力会更高。
随着古诗学习的深入,孩子们在一边又一遍的诵读过程中,不断体会我力求让孩子的内心与李白当时的心情产生共鸣,体会思念家长,思念亲人的心情,是孩子们从心底唤起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所以,提问的时候用了:孩子们,你们没读出李白思念故乡的感情,孩子们想一想我们自己,我们的的爸爸妈妈都出去打工了,有的同学的爸爸妈妈把你放在午托部,一星期才能见一次面,你思念自己的爸爸妈妈,小伙伴么?孩子们满怀深情的说“想念”。师:所以,孩子们,我们望着这轮明亮,带着思念爸爸妈妈,思念爷爷奶奶,思念小伙伴的心情,再深情一点,再美一点。再读一遍试试,这次加上动作。并且配上了音乐,使孩子们的思想感情再次是升华,以达到体会古诗的教学要求。但是,由于对教材,对教案没有深入的研究,在教学程序上有些乱,尤其在针对孩子们诵读的时候,没有先进行范读,结果在诵读古诗的时候浪费了很多时间。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的加大此项的锻炼。]
1.知识目标:学会音序查字典的方法。
2.能力目标:知识积累古诗并背诵。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音序查字典的方法。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音序查字典的方法。
2.培养学生独立解决生字难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自己查过字典吗?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查字典。
二、查字典。
1、“厨”字是什么意思?让我们借助拼音查字典了解其含义。
、谁能说说该如何查字典啊?(学生自由回答)
3、教师总结,学生一起完成。
A从“汉语拼音音节索引”里找到大写字母C。
B找到音节“chu”,在正文第46页。
C翻到正文第46页,找到chu,接下来就可以查到“厨”字了。
4、让我们齐读并背诵“音序查字法口诀”。
5、完成课本第40页的练习。
三、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朗读并背诵古诗。
2、积累知识,培养课外阅读兴趣。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 音序查字法的步骤是什么?(学生回答)
2、集体背诵音序查字法口诀。
二、日积月累。
1、学生自由读古诗。
2、教师简介作者李白。
3、请学生试说《赠汪伦》的意思。(教师指导)
4、集体齐读,学生背诵。
三、布置作业。 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阅读《胖乎乎的小手》。
说一说你胖乎乎的小手都为家人做过什么?
四、课堂总结。 学了这一课,你懂得了什么?
1、相识故事内容。
2、能够大略的复述故事变节,并斗胆勇敢说出自己帮忙过他人什么。
3、愿意将故事讲给别人听。
讲解豫备
1、物质豫备:图片小鸭子小公鸡大大年夜草地河畔
2、知识阅历豫备:了解图中的事物
讲解入程
(一)导进枢纽关头:
小朋友们,快瞅瞅,教员克期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出示小公鸡以及小鸭子图片)?你们晓得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吗?那教员克期给你们讲讲小公鸡以及小鸭子的故事,你们要卖力听哦。
(二)主体枢纽关头
1、底子枢纽关头:
(1)依照照片完全的报告故事内容“小朋友们晓得小鸭子以及小公鸡有什么不同之处吗?”
(2)依照图片分段讲故事并提问,向导幼儿中兴问题。
讲故事第1段“小鸭子以及小公鸡往了那里?”
讲故事第2~3段“小鸭子为什么捉不到虫子?”“后来小鸭子有没有吃到虫子,是如何吃到的呢?”
讲故事第4~5段“小鸭子往河畔干什么了?”“有没有哪位小朋友晓得小公鸡为什么不能往捉鱼呢?”
讲故事第6~7段“小公鸡发生了什么事变”“后来小公鸡是如何上岸的呢?”
2、迁移枢纽关头:
小朋友们,小公鸡以及小鸭子碰着艰巨时,他们互相帮忙,终究小鸭子吃到了虫子,小公鸡被就上了岸。那么,小朋友们,当咱们身边的人碰着了艰巨,咱们是不是是也要像小公鸡以及小鸭子那样往帮他们呢?
那么,小朋友们,而今你们归忆一下,你们有帮忙过他人吗,是如何帮忙的呢?
3、收场枢纽关头:
在家里老爸妈妈辛下班归家后,小朋友们能不能给他们倒杯水呢?能不能给爷爷奶奶捶捶违呢?在幼儿园能不能以及身边的小错误相互帮忙呢?
(三)延伸步履
【部编本一年级下册《我多想去看看》教案】推荐阅读:
部编本一年级下册识字6《古对今》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10-08
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优质课教案11-01
部编本一年级下《姓氏歌》10-28
部编本一年级上册语文单元计划11-30
部编本一年级上册语文《识字2》教学设计12-22
部编本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12-20
部编本一年级上册语文10大还是小教学设计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