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办学基本条件

2024-07-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申请办学基本条件(精选11篇)

申请办学基本条件 篇1

一、办学申请报告:写清指导思想,宗旨,形式,地点,招收对象,收费标准,专业,名称经费投入,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等,及最终达到的教学目标,申请办学基本条件。

二、学校章程。内容如下:

1、名称

2、地址

3、宗旨

4、规模

5、层次

6、形式

7、资产的数额

8、资产来源

9、资产性质

10、决策机构的人员构成11、机构法定代表人

12、写明出资人是否要求取得合理回报

13、机构议事规则

三、举办者证明材料:

1、法人资格原件、复印件或公民个人户口簿、身份证原件、复印件。(举办者要具有本市户口)

2、健康证明,工作报告《申请办学基本条件》。

四、发展规划、拟定教材样本复印件。

五、注册资金证明(举办者定期一万元的存折原件、复印件)。

六、具法律效力的自有或租借期不少于二年的租借设备、场地房屋契约(有业主房证),面积不少于300平米,办公电话一部、已上网的微机一台。外语培训必须配备多媒体教室。

七、拟任校长的资格证明:

1、本科学历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证书原件、复印件;

2、身份证原件、复印件。

3、健康证明。

八、拟聘教师学历、资格证书、专业技术职称证书原件、复印件及健康证明。

九、举办者要与所聘校长、教师签定聘任合同一式三份。(上交一份)

十、会计、出纳资格证明。

申请办学基本条件 篇2

一、首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基本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自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启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以来, 首批建设院校在学校基本建设和教学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取得一定成效。

1. 校园总体规划日趋科学合理。

校园规划是学校基础建设的基础。各示范院校根据建设方案和项目建设任务书, 对学校基本建设和教学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开展了科学系统的规划, 重点对建筑设施的功能和布局进行优化。如,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启动了北校区的基本建设, 对已建东校区、西校区和华侨城校区进行规划修编, 根据深圳市政府关于深圳大学城经济圈和大沙河深港创新走廊的相关规划, 对各校区使用功能进行了重新定位, 并结合已有建筑实际情况分别进行规划调整, 达到4个校区既符合深圳区域经济发展规划要求, 又各具办学特色, 体现总体协调、资源共享的整体目标。

2. 办学硬件条件明显改善。

通过实施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 高职院校在更新办学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校企合作机制、加强专业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与此同时, 各示范建设院校在改善学校基本建设和教学基础设施建设等硬件方面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调查显示, 抽样调查的14所院校3年内平均新建校舍面积约56720.07平方米, 其中天津职业大学达到132494平方米。大多数院校实验与实训场地面积明显增加, 校内实训室数量明显增多。

3. 学校发展空间普遍得到拓展。

2008年,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招生299万人, 比1998年增长了6倍多, 占到招生总量的49.2%;在校生达到860万人, 占本专科在校生总数的42.6%。在办学规模迅速扩展的背景下, 如果不妥善解决发展空间问题, 高职院校的平稳发展是难以为继的。2006年以来, 一批院校抓住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契机, 多方争取地方政府支持, 合理扩大办学用地, 建设了一批新校区。据统计, 抽样调查的14所示范院校平均占地面积已达1474.16亩左右, 大大缓解了办学用地紧缺这一长期困扰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难题, 其意义十分深远。

4. 办学资金的投入不断增加。

示范建设3年来, 高职院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投入总量持续上升。据统计, 抽样调查的14所院校平均实验实训设备投入金额4851.32万元, 学校资产总额平均新增19349.66万元, 其中净资产总额平均新增12920.63万元。此外, 经费来源渠道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全社会关心高职教育、支持高职教育的良好局面正在形成。据不完全统计, 抽样调查的14所示范建设院校近3年的建设资金投入除中央财政、地方财政投入外, 每所院校平均自筹资金达8834.03万元。

总体而言, 通过3年的国家示范建设, 初步彰显了中央财政支持的撬动作用, 体现了地方支持为主, 院校自主实施的综合改革与建设效应, 实现了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效能, 推进了示范建设成效的初步形成[1], 改善了高职教育的办学条件,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二、我国高职院校基本办学能力建设任重道远

在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 高职院校的基本办学条件虽然得到了明显改善, 但仍然存在许多不足, 主要体现在:

1. 底子薄、基础差仍然是高职院校发展的软肋。

在高职教育的起步阶段, 由于发展历史短, 很多院校办学条件底子薄、基础差。抽样调查数据显示, 14所院校平均资产总额为57180.56万元, 其中, 办学条件较好的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资产总额为136125万元, 资产总额最低的院校只有20796.09万元。而清华大学2008年年末全校总资产就达到163亿元, 其中净资产为142亿元, 为14所示范性高职院校资产总额的2倍 (1) 。由此可以看出, 高职院校虽然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积累与发展, 办学水平有较大的提高, 但与“985工程”、“211工程”建设高校是根本无法比拟的。办学条件落后依旧是制约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软肋”。

2. 办学设施的运营能力有待提高。

不少高职院校是根据1996年的“三改一补”和1998年的“三多一补”政策发展起来的, 在发展过程中存在重“硬”轻“软”的现象[2]。有些院校购置实训教学设备时, 较少考虑设备特性是否与本校的专业教学的需求、技术力量、运行环境相符, 购进之后任其闲置, 或成为供人参观、应付评估检查的装点物品。这种忽视办学设施科学管理与利用的行为, 造成了国家资源的闲置和资金的浪费。

3. 高职院校的负债情况不容忽视。

我国目前已有1200余所高等职业院校, 几乎毫无例外都存在着多校区办学和承担着建设新校区的重任, 背负着相当比例的银行债务[3]。同时随着物价指数的逐年上升, 高校人员经费及各项事业经费支出不断增加, 导致办学成本持续增长, 资金缺口越来越大。根据对首批14所院校财务数据的抽样统计, 各校平均负债达到16471.71万元, 有些院校资产负债率最高达到67.8%。虽然, 总体负债率不是很高, 但作为承担教育公益服务工作的高校, 必须严守一个负债的额度。适度负债可以促进高校的超前与快速发展, 但过度负债可能使高校陷入财务与信任的困境, 甚至因资产链的断失, 导致整个学校的破产。

4. 高职教育同质化现象严重冲击学校办学条件建设。

近年来, 高职院校经历了“超常规”的发展, 教育资源快速扩大, 专业数、在校学生人数不断增加。与此同时, 高职教育的同质化现象也日趋明显。某些热门专业建设一哄而上, 人才培养模式千篇一律, 多数学校都想办成综合性的高职院校, 结果导致大量相同或相似专业的重复建设, 优质资源分散, 对基本办学条件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一方面, 学校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调集大量资金投入基本建设, 往往超过正常的办学能力, 导致出现学校过度负债、基础设施不够或超负荷运行。如, 有的学校学生基本生活设施不能满足在校学生的基本需要, 导致校外租房, 埋下安全隐患, 饮食保障不够, 引发学生罢餐事件, 严重影响学校稳定;实验实训场地与设备不能满足基本教学需求, 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另一方面, 一些学校不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进行科学预测, 不考虑若干年后中国人口再生产将要发生的历史性转变, 盲目上规模, 最终将导致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

三、进一步优化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基本办学条件的建议与思考

高职院校的基本办学条件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涵盖教学、人事、科研、学生、后勤、安全、基建等各个方面, 需要走出一般的操作层面, 以更高的视野和科学理性的思考, 来审视高职院校基本办学条件的可持续发展。

1. 综合统筹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建设。

高职院校的基本办学条件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 必须有一个完整的总体规划, 要超出一般的基建规划或设备采购规划, 从服务教育教学的角度出发, 综合规划高职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所需的保障问题, 为改革提供与主体任务相匹配的保障资源, 并建立行之有效的保障系统。考虑到我国高职院校情况不一, 办学时间有长短之分, 办学规模上有大小之分, 建设模式上有改建、扩建和新建之分, 且各类院校发展定位各具特色, 因此必须立足校情, 紧密契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用科学视野、理性的思考来应对基础建设过程中的“隐性博弈”, 推动学校实现由规模、速度的外延发展向科学、特色的内涵提升转型。

2. 构建高职院校基本办学资源共享平台。

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 进一步强化高职院校的合作办学。依托政府及民间组织, 积极探索组建跨院校的开放式公共实训平台与实训中心, 加强大型贵重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共用工作。开展高职院校实训学分跨校互认试点, 探索有利于高职教育资源有效配置的长效机制。浙江省内的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的三校联盟不失为一种积极的探索。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教学整合的科学研究与推广应用, 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与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教学模式、学习模式和评测手段, 从以课程资源建设为重点转移到以教学应用为重心, 引导鼓励教师积极探索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探索远程实训和开放实训室的实施途径与方法, 建立集理论学习、虚拟实践训练、第二课堂、师生互动等于一体的网络教学资源平台, 为基本办学资源的跨校共享提供载体。

3. 强化基础设施管理能力建设。

强化拟采购仪器设备的科学论证, 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对已采购仪器设备的绩效跟踪, 建立资源投入与使用效益评价结果联动的管理体系, 增强单位及个人的成本意识、提高使用效益的责任意识;优化专业资源配置, 根据专业群学生的人数和教学需要, 合理投入、配置实训教学资源;建立设备运行维护机制, 优化耗材登记与调控、零配件更换、检修与登记、软件升级以及日常保养等基本环节;开展实训环境的多功能化建设, 整合与建设具有教学、生产、培训、考证、竞赛、技术研发与服务功能“多位一体”的实训中心, 促进校内实训基地生产化、市场化, 使部分工学结合项目校内化。

4. 完善财务运行的规划、决策、控制与评估机制。

制定适当控制负债高职院校的贷款制度, 防止部分高职院校超过自身能力和社会需求盲目贷款;充分利用专家在校务决策中的作用, 建立健全包括教授委员会在内的多层次财务决策机制, 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性;加强高职院校的中长期财务规划指导, 公平合理地分配资源, 为高职院校基本办学条件的优化提供经费保障;加强会计核算和财务控制, 及时、准确、完整地反映学校财务状况, 为高职院校管理决策提供可靠的财务信息;加强经费预算执行管理, 严格控制开支, 提高经费使用效率;构建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加大内部审计的监督力度,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积极化解财务风险;建立健全经费使用的绩效评估机制, 定期组织预算执行情况的评估, 为相关部门和单位的考核提供财务数据。

摘要: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实施3年了, 首批建设院校在不断提升内涵建设的同时, 学校基本建设和教学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也取得了丰硕的成绩, 初步彰显了中央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要推动中国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必须大力改革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 建立有效的保障系统;要打破院校界限, 构建高职院校基本办学资源共享平台;要强化拟采购仪器设备的科学论证和已采购仪器设备的绩效跟踪, 建立资源投入与使用效益评价结果联动的管理机制;完善财务运行的规划、决策、控制与评估机制, 构建基本办学条件建设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关键词:高职院校,办学条件,综合保障

参考文献

[1]周建松.基于国家示范引领的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关于推动高职教育从“百花绽放”到“千花盛开”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 2009 (12) .

[2]黄秋明, 杨旭辉, 王正.高职院校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 2004 (11) .

申请办学基本条件 篇3

(2013年12月31日)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加快缩小区域、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经国务院同意,现就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重要意义

近些年来,国家逐步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农村初中改造工程等一系列教育重大工程项目,改善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但是,农村、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特别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办学成本较高,教学条件较差,寄宿制学校宿舍、食堂等生活设施不足,村小和教学点运转比较困难,教师队伍不够稳定,辍学率相对较高,仍然是我国义务教育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全面改善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不让贫困家庭孩子输在成长“起点”,既是守住“保基本”民生底线、推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有力措施,也是增强贫困地区发展后劲、缩小城乡和区域差距、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关乎国家长远发展。

二、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的要求,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加强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着力提高资金使用绩效,全面改善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整体提升义务教育发展水平。

(二)实施原则。

覆盖贫困地区,聚焦薄弱学校。从困难地方做起,从薄弱环节入手,主要面向农村,立足改善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不得将教育资金资源向少数优质学校集中。

坚持勤俭办学,满足基本需要。按照勤俭办教育和“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改善基本办学条件,满足教育教学和生活的基本需要,杜绝超标准建设。

加强省级统筹,分步逐校实施。由省级人民政府统筹使用中央、省级财政投入资金,根据省域内改善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任务和完成时限等因素合理分配;地市和县级人民政府以校为单位制定年度工作目标和分步实施计划,确保按期完成任务。

(三)实施范围和主要目标。以中西部农村贫困地区为主,兼顾东部部分困难地区;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主,兼顾其他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地区、民族地区、边境地区等贫困地区。经过3~5年的努力,使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室、桌椅、图书、实验仪器、运动场等教学设施满足基本教学需要;学校宿舍、床位、厕所、食堂(伙房)、饮水等生活设施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留守儿童学习和寄宿需要得到基本满足,村小学和教学点能够正常运转;县镇超大班额现象基本消除,逐步做到小学班额不超过45人、初中班额不超过50人;教师配置趋于合理,数量、素质和结构基本适应教育教学需要;小学辍学率努力控制在0.6%以下,初中辍学率努力控制在1.8%以下。

三、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重点任务

(一)保障基本教学条件。要保障教室坚固、适用、通风,符合抗震、消防安全要求,自然采光、室内照明和黑板材料符合规范要求。按照学校规模和教育教学要求配备必要的教学仪器设备、器材。每个学生都有合格的课桌椅。配备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图书,激发和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有条件的地方逐步达到小学生均图书不低于15册,初中生均图书不低于25册。根据学校地理条件和农村体育特点,因地制宜地建设运动场地和配备体育设施,保障学生活动锻炼的空间和条件。

(二)改善学校生活设施。保障寄宿学生每人1个床位,消除大通铺现象。根据实际需要配备必要的洗浴设施和条件。食堂或伙房要洁净卫生,满足学生就餐需要。设置开水房或安装饮水设施,确保学生饮水安全便捷。厕所要有足够厕位。北方和高寒地区学校应有冬季取暖设施。设置必要的安全设施,保障师生安全。

(三)办好必要的教学点。对确需保留的教学点要配备必要设施,满足教学和生活基本需求。中心学校统筹教学点课程和教师安排,保障教学点教学质量。优先安排免费师范生和特岗教师到教学点任教。职称晋升和绩效工资分配向教学点专任教师倾斜。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和使用要优先考虑教学点教师需要。对学生规模不足100人的村小学和教学点按100人的标准单独核定公用经费,由县级财政和教育部门按时足额拨付,不得截留挪用。

(四)妥善解决县镇学校大班额问题。要适应城镇化发展趋势,充分考虑区域内学生流动、人口出生和学龄人口变化等情况,科学规划学校布局,并充分利用已有办学资源,首先解决超大班额问题,逐步消除大班额现象。必要情况下,可以采取新建、扩建、改建等措施,对县镇义务教育学校进行改造。加强新建住宅区配套学校建设。对教育资源较好学校的大班额问题,积极探索通过学区制、学校联盟、集团化办学等方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合理分流学生。对于大班额现象严重的学校,要限制其招生人数。

(五)推进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要逐步提升农村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与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深入应用,使农村地区师生便捷共享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稳步推进农村学校宽带网络、数字教育资源、网络学习空间建设。要为确需保留的村小学和教学点配置数字教育资源接收和播放设备,配送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加快学籍管理等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并将学生、教师、学校资产等基本信息全部纳入信息系统管理。

(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要特别抓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岗计划等多种方式,完善农村教师补充机制。推进县域内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提高城镇中小学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的比例。面向乡镇以下农村学校培养能承担多门学科教学任务的小学教师和“一专多能”的初中教师。提高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省级教师培训要向农村义务教育教师、校长倾斜。要结合实际制定农村教师职称评审条件、程序和办法,农村学校教师职称晋升比例应不低于当地城区学校教师。要落实对在连片特困地区的乡、村学校和教学点工作的教师给予生活补助的政策。要积极推进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努力改善农村教师生活条件。

四、有关工作要求

(一)明确责任。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由国家统一部署、省级人民政府统筹安排、县级人民政府具体实施。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要加强组织协调,及时跟踪了解各地工作进展等情况,加强指导和推动。地方各级教育、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要各负其责、加强协作、形成合力,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摸清底数。县级人民政府要在科学制定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基础上,以校为单位,清查教室、桌椅、运动场地、体育设施等教学设施和宿舍、食堂、厕所等生活设施,立足“保基本、兜网底”,对照基本办学需要,分析确定每个学校(含教学点)办学条件缺口,列出现状和需求清单并编制账册,做好改善办学条件的基础工作。

(三)制订方案。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教育、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要根据在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备案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针对每一所存在基本办学条件缺口的学校制订专门方案,明确弥补缺口的途径、时间安排和资金来源,形成本地区改善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时间表、路线图。地市级人民政府要做好指导和协调工作。省级人民政府要从实际出发,分清轻重缓急,在汇总各县(区)方案的基础上制订本省(区、市)改善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实施方案,并于2014年4月30日前将实施方案报送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

(四)保障经费。中央通过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适当调整薄弱学校改造计划、继续实施初中改造工程等措施,加大项目统筹与经费投入力度,按照“总量控制、突出重点、动态调整、包干使用”的原则,对中西部贫困地区和东部部分困难地区改善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予以倾斜支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重点保障学校基本运行需要和校舍维修;在原有基础上扩充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内容,将信息化建设和农村小学必要的运动场、学生宿舍、食堂、饮水设施、厕所、澡堂等教学和生活设施纳入支持范围;初中改造工程重点支持农村初中必要的运动场、学生宿舍、食堂、饮水设施、厕所、澡堂等教学和生活设施建设。省级人民政府要加大省级财政投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最大限度地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倾斜,做好改善基本办学条件建设需求与相关资金的统筹和对接,防止资金、项目安排重复交叉或支持缺位。地市和县级人民政府要加大经费投入、严格经费管理,按规划确保各项资金落实到位和管理使用安全高效,抓好项目实施。

(五)规范实施。要运用信息技术加强基础数据管理,对每所学校的建设内容和项目实行动态监控和全程管理。新建工程项目要严格履行基本建设程序,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要落实政府采购、招投标和国库集中支付等相关制度,确保各项工作“阳光操作”。要把“补短板”、满足基本需要放在首位,坚持勤俭节约,杜绝超标准建设和奢华浪费,不得将财政资金向少数学校过度集中,拉大教育差距。严禁举债建设义务教育学校和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要加强资金监管,保证专款专用,防止发生套取、挪用、截留资金等问题,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义务教育基本办学条件汇报材料 篇4

xxx小学是2013年被列为标准化学校之一。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其中绿化面积500平方米,运动场地面积1100平方米。食堂85.9平方米,基本满足师生供餐的需要。厕所35平方米,蹲位8个。基本符合要求。学校藏书1000册,办公电脑3台。学校在职教师9人,其中大学本科学历6人,专科3人。学历合格率100%。在校学生68人。六个教学班,课桌椅一人一套,配备齐全。2013年配备了班班通教学设备。配备了数字教育资源接受。2010年校安工程对校舍进行了加固,门窗完好无损,学校无D类危房。

我校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开足开齐课程,严格执行作息时间,实行大课间活动。不有偿补课,杜绝乱收费,规定公用经费接受率100%

申请办学基本条件 篇5

庄口初中于1986年成立,学校位于207省道旁,交通便利,位置优越。学校成立以来,始终贯彻国家、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质量立校、科研强校、特色兴校”为办学思路,以“成就学生,满意家长,发展教师”为办学宗旨,大力推进创新教育,学校先后荣获市县乡三十多项荣誉。

一、办学条件基本情况 1.基础设施及教学设备配备情况

学校建设用地为16000平方米,体育用地490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102平方米。建有教学楼一幢、平房七幢。现建有计算机室1间、物理实验室1间、化学实验室1间、生物实验室1间、图书室1间、体育器材室1间、心理咨询室1间、卫生保健室1间,音乐室美术室各1间,所有教室都实现了班班通交互式电子白板多媒体教学,拓宽了师生知识交流渠道;校园网络配套完善、校园广播系统。200米环形跑道标准操场、篮球场1个、排球场1个、羽毛球场1个、乒乓球台4副;音体美器材种类、数量达标;学校图书室藏书4862余册,完全满足师生课外阅读的需要。各种功能室、活动室设备、器材均达标,各种教学设施使用规范、效率高。

2.教学及学生管理情况

学校现有在校生182人,教学班6个,教职工31人,教师学历全部达标。

学校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规范办学行为,走进新课程,实行新课改,构建科学的课程评价、学生评价、教师评价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等机制。

学校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建立和完善德育管理机制,重视社会、家庭、学校相结合的德育网络建设,常规教育活动形成制度,加强对学生开展理想教育、道德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3.近期整改效果 学校高度重视校舍建设和安全管理,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更新了电缆线,增加了监控摄像头,安装了网路.安装了电子屏,校园广播系统,进行了楼道及教师布置,完善了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制定、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校舍校产管理制度》、《水电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微机多媒体管理制度》等。

二.即知问题及即整改措施

1.学校平房年久失修,漏水严重.学校领导十分重视,经常组织总务处、政教处进行安全排查,及时处理,但学校缺少维修资金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学校已向上级汇报情况。准备维修,消除安全隐患,请上级领导协调安排拨付维修资金。

2.学校师生宿舍紧张,无法满足现有师生的住宿.3.学校位于省道旁边,车流量极大,但为学生的出行埋下隐患,学校提前安排门卫及其他人员提前到岗,定时值班,防患于未然,需要交通部门配合,设置减速带、慢性警示等防护措施。

申请办学基本条件 篇6

根据下发的桂教办〔2016〕404号《关于开展全区农村村级小学、教学点基本办学情况数据统计的通知》,我校组织全体教职员工认真学习《关于开展全区农村村级小学、教学点基本办学情况数据统计的通知》的有关文件,领会精神,成立了以校长颜国成为组长,主任凌江远任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成员的“学校教育发展办学水平自查自评小组”,对照《广西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督导评估细则》(试行)的核心指标和普通指标,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逐条逐项进行了自查自评,现将我校办学条件自查情况报告如下,望批评指正。

一、学校基本情况

xx小学是一所村委完小,位于xxx南面十公里外,具有50多年的建校历史,学校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教学建筑面积650平方米,学校现有7个班(含学前班)),共有学生187人,是全日制六年制公办完全小学。现有教师11名,其中本科学历5人,大专学历2人,中师毕业1人,小高2人,小一3人。教师学历合格率为100%,义务教育入学率为100%,毕业率、合格率、巩固率均为100%。学校拥有现代化远程教育播放室,开通了宽带网。运动场地720平方米,新建有篮球场。校园环境整洁优美,绿化面积达200平方米。

二、核心指标 1.办学规模

学校服务范围为xxx村委,学生主要来自阿xx、xx、xx村、xx村等自然村,校园布局合理,实现了“绿化、美化、净化”要求。

2.班额

我校为全日制完小,有7个教学班,最大班额为34人,大部分班级都在20人以上。

3.学校用地面积

学校现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生均6.82平方米。

4.校舍建筑面积

学校校舍总建筑面积为720,生均4.1平方米。

5.体育运动场地

学校没有专用操场,校园即为操场,共510多平方米,无环形跑道,场地只能满足学生一般活动。

6.教学仪器

教学仪器2438件,其中小学科学160种,1500多件;小学数学67种,900多件

7.体卫艺器材配置

器材室配有体育、音乐美术器材66种,共435件 9.多媒体教室

学校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的班级数2班,单的比例0.33,从数据显示,信息技术装备不完善。

10.学校图书

原来的图书除了烂掉外还有176册,现新增47册,图书远远不够。

11.教职工

现有教师11名,其中本科学历5人,大专学历2人,中师毕业1人,师生比1:18.5。.厕所

厕所不符合卫生标准,使用很不方便,男女厕所仅有6个蹲位。

三、存在问题

1.学校的管理机制仍需改革。各项工作的标准和要求与发展的新形势的需求差距较大,特别是教师的思想认识还不到位,还不能走出以前的思想桎梏,本位意识严重,还走不出小校的圈子,这是十分严重的问题。校级骨干型的教师太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仍需下大气力提高。

2.良好的习惯培养、养成教育任重道远。学生中竞争的学习氛围不浓,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未形成,学习的主动性没有真正的调动起来。

3..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教学成绩相对滞后。

4.英语、音美体专业教师严重缺乏,制约学校发展。

5.学校电脑还不足,没有教师电子备课室,不能满足教师电子备课的要求。

6.没有专职或兼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校医。

7.室场少,没有音乐室、美术室、仪器室等(即“六室”)。

四、今后工作思路或改进措施 1.进一步多方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效益。

2.狠抓教育教学管理,加强班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创新,发奋有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积极争取上级支持,优化师资队伍和资源配置,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4.积极创建和谐校园,全力打造质量上乘、民族团结、活动丰富、安全保障的乡村小学,使学生享受高质优效教育,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xxxxxxx小学

高职院校国际合作办学条件研究 篇7

关键词:国际合作办学;双语教学;师资培训;实践平台

在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许多院校加快了国际合作交流的步伐,以崭新的姿态和理念向国际化方向发展。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办学模式日益多样化,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管理经验不断引入国内教学实践,中外师生的交流日益频繁深入,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让大家更加深入的了解多元化的办学模式和合作思路,同时也加快了国内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步伐,促进了国际交流与合作。

一、国际合作办学的意义

通过合作办学,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深化教学改革,促进学科建设;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办学和管理经验,更新观念,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拓宽经费来源渠道,改善办学条件,优化师资结构。

(一)有利于引进国外优质教学资源。一是吸收、消化国外先进的办学理念、教学模式和管理经验,转化为自身改革和发展的能力,推动教学改革和创新管理模式。二是引进国外最前沿的教材,注重对其教学方法的借鉴与吸收,使合作专业、学科尽快与国际接轨。三是聘请国外专家、学者来校传经送宝,或是聘请他们作为兼职教师,优化师资队伍。

(二)有利于培养国际化人才。经济和贸易的全球化,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必须具备国际化视野,既精通专业知识与管理,又熟悉国际规则的运作;既有较宽的知识面,又了解有关国际礼仪、风土人情、文化和法律等方面的知识;既具有开发和实践能力,又具有灵活的应变能力。

(三)有利于弥补教育经费不足。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虽然近年来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但教育经费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仍大大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仅靠政府财政投入是难以解决教育供求的矛盾,因此,通过中外合作引进国外的教育资金和学费收入,以弥补高等教育投入的资金不足。

二、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条件

为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新形势,高等院校在培养国际化人才的过程中,应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客观实际情况,制定目标明确、行之有效的对策。由于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人们已经意识到借鉴国外先机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是突破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瓶颈的基本方向。但是,在高职院校开展国际合作办学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很多条件制约着高职院校的国际合作办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国外优秀资源的引入

国际合作办学的基本思想就是通过引进国际上在相应教学阶段过程中优秀的教学资源,其中包括了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软硬件的优秀资源,所以为了实现高职院校的国际合作办学的快速顺利的开展,必须要引入全部的教学资源。如此一来,就会为高职院校国际合作办学的带来巨大的成本投入,所以处于对国际教学的成本控制方面的考虑,一般都是对国外优秀的教学资源的核心资源进行引入,比如某些核心课程,主要的教学体系等,然后通过高职院校自身的消化以及与本校课程体系的融合,从而形成一套本地化的教学资源。

成本的控制减少了国外優秀教学资源的引入,在与本校教学体系融合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问题。由于我国特殊的教育环境的影响,一般的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划分是采用学科分类的形式进行的,这与大多数国外教学体系按照方法能力的形式来进行划分是不同的,所以实现国外教学资源本地化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磨合过程。所以通过引入核心教学资源来融合到本校教学体系中来实现国际合作办学往往会出现教学资源连接性差、知识预备不充分的现象,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二)优秀师资的配备

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核心,是推动国际合作办学正常前进的动力。在引入国外优秀教学资源整合,首要解决的就是师资配备问题。首先,在实现国际合作办学过程中,引入的教学资源有一定数量的课程是由外方来教授的,这样也会引入一些比较重要的问题。首先,由于外方师资的教学费用相对于本校教师来说要高很多,所以要求外方师资按照常规授课方式进行教学势必会增加教学成本投入。一般的,都是组织外方师资集中上课,快速短期内完成课程教授。如是则会对打破正常教学秩序,整体的教学质量也会大大降低。如果安排本校或者招聘国内的师资来进行授课,则在授课语言、授课内容专业度以及授课方式方法上都对教师有严格要求,所以如何能解决师资问题,安排常规授课方式也是高职院校国际合作办学亟需解决的问题。

(三)学生自身的语言能力

另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学生在国际合作办学受过过程中的语言能力。一般地,国际合作办学要求授课方式采用双语教学的方式开展,而高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相对于重点本科学校学生来说,个人基础薄弱,个人水平也有一定距离,所以适应双语教学对于学生来说还有一定的困难。如果使用母语开展国际课程,往往就会本末倒置,不能满足国际合作办学中学生出国深造的语言训练的要求,国际合作办学的目标也不能很好地完成。

(四)国际合作办学的应用实践

国际合作办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培养国际化人才,使学生走进社会之后,能够很好地满足社会环境需求。当前,我国在教学产学研用方面还存在很大的不足,一般都是重理论培养轻动手实践,在教学与实践有机结合方面做得更加不尽人意。所以,在实现国际合作办学,引入国外先进的教学资源置换,如何实现国际合作办学要求的教学实践相结合的产学研用的体系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国外很多课程,都是非常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而在国际合作办学期间,能够有相应的实践动手的环境或者平台提供给学生进行实践也是国际合作办学的主要条件。

nlc202309012350

三、国际合作办学实现策略

实现国际合作办学,需要很多条件支撑。目前来看,常见的高职院校所具备的条件还不能满足,所以还需要制定相应的策略,来提升高职院校的基本条件,满足国际合作办学的基本需求。

(一)做好国际合作办学的准备工作

高职院校国际合作办学的工作的顺利开展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不能急功近利,需要在开展之前做好各个准备工作。首先对于国际合作办学的申报,一定要认清自身的优势和不足,认真做好风险评估,并对各种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做好预案。同时,要将高职院校的国际合作看做一个系统的项目工程,对整个阶段的各个进度安排以及成本控制进行严格规划,争取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教学资源引入以及外方师资引入方面,从而实现国际合作办学的教学效果最优化。

(二)加强高校师资培训

同时,国际合作办学的教学工作不能完全寄托于外方师资,毕竟通过外方师资开展教学活动在成本投入控制以及教学秩序维护上都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加强高校师资培训才是解决师资问题的最根本的方法。首先,就是要解决师资的语言问题,国际合作办学的最大特色之一就是双语教学,所以对本校师资进行语言的专门训练,不仅是提升个人技能,而且为实现国际合作办学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还需要对本校师资进行国外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培训,加强国外教育理念的培养。只有这样,他们在以后的国际合作办学过程中才能真正实现国外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运用,提升国际合作办学的教学质量。

(三)提升学生语言能力,开拓学生实践渠道

学生是国际合作办学的最终受体。对于国际合作办学的教学形式来说,双语教学更需要学生拥有一定的外语能力,才能顺利开展。所以在高职院校要提前对整个国际合作办学进行整体规划,在最初就要开始对相应教学受体的语言训练,通过常规的语言教学、加强的语言培训和锻炼,逐步提升学生们的语言能力,最终适应国际合作办学,滿足国外深造或就业的基本需求。同时,高职院校还应该积极地与高校所在地的政府机关、企业以及国外领事馆等进行沟通合作,积极为国际合作办学提供更多的实践环境和就业平台,从而提升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实现国际合作办学的产学研的良性循环。

四、总结

实现高职院校的国际合作办学,需要很多条件支持,通过引入国外先进的教学资源和师资来完善教学体系和师资团队,要求学生拥有一定的外语听说能力以及为国际合作办学提供实践、就业环境和平台等才能顺利开展国际合作办学,但是很多高职院校的条件都不能满足,所以要通过良好的统筹规划、加强自身师资培训、提升学生语言能力以及实践平台等方面入手,从而真正推动高职院校国际合作办学的顺利开展。

本文章为湖北财税职业学院课题结题而写,课题编号:2014C10

参考文献

[1] 肖谦,罗胜强. 高职院校国际合作办学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 科教文汇. 2014(08)

[2] 汪静,江离. 我国高职院校国际合作办学现状及对策[J].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04)

作者简介:许亮, 男 ,1981年11月 ,汉,湖北财税职业学院实训与国际合作中心

姜元娟,女,1988年08月,汉,湖北财税职业学院实训与国际合作中心

申请办学基本条件 篇8

河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评估表(试行)

注:1.小学教辅用房6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科学教室(实验室)、计算机教室或多功能教室(兼远程教育播放室)、图书室、体育器材室;初中教

辅用房9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实验室、计算机教室、图书室、阅览室、多功能教室、体育器材室、心理咨询室。2.非寄宿学校或无师生就餐学校,该项不计分,总分中也要相应减去该项分值,之后再按百分制折算该校实得分数。3.总评85分以上为合格。

4.分档标准:针对各评估要点,1档为完全达到;2档基本达到;3档基本达不到,否则为4档。

申请办学基本条件 篇9

金山镇马家小学始建于1967年。几经搬迁,于1998年8月迁入现址。现在马家小学的前身是马家联中,所以一直沿用原有的校舍。经过扩建后,校园占地面积达20460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46.5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5.7平方米,生均活动面积14.8平方米,绿化面积5700平方米,绿化率达28%。生均藏书21.2册,每百名学生拥有15台计算机,每位教师拥有一台笔记本电脑,学校还拥有设备齐全的多媒体教室两个。现在马家小学有着悠久朴素而坚固耐用的校舍,更有着先进的现代化教学设施。校园布局合理,环境优美,池塘、花坛、绿树自然和谐融为一园,是师生学习工作的理想场所。

学校共有11个教学班,学生440人,其中女生196人;专任教师30人,其中女12人,全校专任教师平均年龄49岁。教师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的18人,占教职工总数的60%。具有小学高级职称22人。拥有县级骨干教师1人、优秀班主任1人。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符合义务教育办学要求。

金山镇马家小学规范管理自查报告

我校严格按照《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要求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不断地改进改善办学条件,全面强化素质教育。在上级的正确领导和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常规管理工作取得较大进步。对照《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要求,自查并总结如下:

一、抓好学习培训

学校充分利用集体学习时间,组织师生员工认真学习认真学习《江苏省中小学规范管理》和省市“五严、六严”的规定。以提高全体教职工的思想认识,始终保持贯彻执行《管理规范》的针对性,引导人人自觉参与“管理规范”活动。

二、抓好贯彻落实

学校把贯彻执行《管理规范》作为依法治校的重要内容和标准,进一步明确管理要求,强化管理责任,落实管理职责,不断增强学校常规管理的实效性。认真对照《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要求,全面、客观地分析学校管理的现状,切实摸清底数,找准问题、差距与不足,认真开展自查自纠,按照规范要求修订完善本校管理制度。

三、抓好重点工作

1、规范校园管理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把创建安全、健康、文明的和谐校园作为突破口,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抓好校容校貌,使学校成为环境整洁优美、秩序井然、生机勃发的育人场所。以健康向上、优美、整洁的校园环境陶冶学生情操,使学校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

2、规范教学管理

健全教学工作管理机构,规范教学组织管理;加强课堂常规管理,杜绝教育教学事故发生,严格教学过程检查,抓好课程计划落实;

(1)办学思想端正,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认真实施素质教育。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质量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严格按规定开齐开足课程。创造条件开设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有秩序安排教育教学工作,不随意停课。

(3)上好体育课、艺术课,不随意占课,学校不定期的对教学常规和教学规范进行抽查。

(4)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要求教师认真钻研教材,认真设计作业形式,控制作业量,控制学生在校的时间。

3、规范卫生管理

加强对学生饮食安全工作的管理,坚决禁止“三无”食品进入校园,杜绝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确保学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4、规范安全管理

抓好师生安全教育,强化师生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和大型活动安全管理,落实保障师生安全的各项规章制度,消除各种安全隐患,层层签订安全工作责任状,强化《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加大校园安全投入,完善设施,提高科技含量,杜绝由于学校管理不善造成的师生安全事故。

5、规范教师管理

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严肃工作纪律,严格执行岗位规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加强教师继续教育管理,建立健全继续教育各项规章制度,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促进教师全面健康成长。

6、规范学生管理

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切实有效地贯彻《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使学生逐步达到行为规范的要求。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社团活动及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组织学生开展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

申请办学基本条件 篇10

“开展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专项督导”的自查报告

根据晋政教督办〔2014〕18号文件,我中心校认真学习了文件精神,仔细核查了学校在师资、校舍、课程设置等方面的数据,进行了全面自查。现将我校关于“2014年义务教育基本办学条件”自查情况做一简单汇报。

此次义务教育基本办学条件专项督导共14项。通过自查,我中心校1所村小,2个教学点在“学生上下学突出安全隐患”一项中,在整改前共有3个安全隐患,即平头完小星期回家交通安全,西下庄小学上下学途经水池,渠村小学临近公路。为此,学校做了安全部署,采用各种措施:一是平头完小星期回家,能乘车的必须乘车,没有农村客运的由路长负责成员监督排队回家;二是西下庄小学放学让家长在规定的时间地点接送孩子,同时联系下庄村委把水池上门;三是渠村小学在公路危险地段设置交通标志,提醒司机注意避让学生,学生由家长在规定的时间地点接送孩子。

因此,通过自查整改后,这个安全隐患被解除,目前学生的安全没有隐患存在,保障了学生的安全。除此之外,其他13项,我校在整改前后都是一致的,尤其在课程设置上,我校结合寄宿制学校的发展需求,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从小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让健康的行为习惯伴随孩子一生。

平头中心校

申请美国名校留学基本条件 篇11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到了美国留学的队伍中,美国大学在甄选学生的时候考核的因素也越来越多,尤其是AP作为美国名校本科申请的敲门砖越来越受到名校的关注,而目前国内的很多学生和家长对AP却依然很陌生。为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AP,新航道彭铁城老师经过多年的美国和中国教育、教学经验对AP课程和AP考试做了系统和较全面的阐述,为此,我希望借此机会向家长朋友们隆重推荐新航道彭铁城博士的这篇文章,以便让广大学生和家长了解更多有关美国AP课程方面的信息。彭铁城博士,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副总裁、新航道托福研究院院长、美国著名语言教学专家、麻省大学应用语言学硕士、纽约大学计算语言学博士,回国前任微软美国总部研究院计算语言学家。 美国名校本科申请的敲门砖

引言:近年来,美国留学竞争越来越激烈,仅有一个TOEFL和SAT成绩已经不能满足美国名校本科申请的要求。越来越流行的AP大学课程考试成绩成为许多大学招生所关注的焦点,尽管很少有美国大学在招生简章明确要求学生提供AP大学课程考试成绩,但事实上很多大学,尤其是名校已把AP成绩作为甄选学生的隐性指标,只是大家心照不宣而已。甚至有人指出AP统考成绩是大学挑选新生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AP大学课程考试成绩已然成为进入美国顶尖大学的绝对必要的敲门砖。对于申请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等顶尖名校的高中生来说,具备了托福和SAT两个考试成绩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毫无疑问能够报考这类顶级名校的学生,SAT和托福成绩都很优秀。因此为了提高被顶级名校录取的可能,我们最好还能向大学提供4-6门以上的AP成绩。因为AP成绩已成为学生是否具备优秀学习能力是否能够挑战自我的重要考核内容,是大学考核学生才智、专长和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依据,是展示学生自我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一、何为AP?

AP即Advanced Placement(大学先修课)的缩写,就是把大学的课程超前地放到高中来学习。AP项目最初于1951年由福特基金会启动,并于1955年由美国大学理事会(College Board)接手管理的全国性的统一考试。目前,在全美国的25000所公私立高中里,已经有60%的高中,也就是约15000所高中已经开设了AP课程。至今AP考试已经在全球80多个国家举行。包括哈佛、耶鲁等著名大学在内,已有22个国家的3388所大学承认AP学分,学生在入读这些大学时,可以将考试通过的AP学分折抵大学学分,减免大学课程,达到缩短学时,节省学费的目的。与中国的高考类似,这个考试也是一年举行一次,考试时间为每年的5月份,广大学生称之为AP五月。

AP统考评分标准分为1 -5分,5是最高分非常符合大学的课程要求标准;4为高分合格;3为合格。3分以上的成绩为大多数的大学所接受,可以在以后上大学时折抵大学的学分。少数顶尖大学要求4分或5分才能折抵大学学分,例如:哈佛大学做出新规定,只有5分的AP成绩才能折抵哈佛大学的学分。目前AP考试有22个科目的37门课程,涵盖的科目除了有数理化生以外,还有音乐艺术、历史、经济、计算机、外语等科目。AP课程得到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众多大学的承认。加拿大的一流大学都承认AP学分,例如:多伦多大学、麦吉尔大学、女皇大学、维多利亚大学和马尼托巴大学等。拥有AP成绩的预科毕业生较容易得到大学的录取,有较大机会获得奖学金。这样,既节省宝贵的时间,又得到金钱奖励。

二、AP在中国

AP作为美国名校录取的重要指标,在整个录取过程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出来。最近几年,参加AP考试的平均人数递增10%以上,考试的人次以每年平均递增12%以上的速度增长。在国内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开设AP课程,例如:北京101中学与21世纪实验学校联手引进和举办美国高中高考AP课程。一些比较权威的培训机构也开设了系统的AP培训辅导,例如:北京新航道学校在国内率先开发了AP课程辅导,辅导老师都是有海外留学经历的硕士或博士,同时引进美国KAPLAN原版教材,在辅导上更有针对性,在国内AP培训领域是比较权威的。同时AP考点也越来越多,目前在大陆地区北京、上海、南京等均设有AP考点。但是随着报考人数的迅速增多,考位有限,同时一年只能考一次,因此大部分中国学生还是要到香港、新加坡甚至日本、韩国等地参加考试。

三、AP为何越来越受到美国名校的.重视

1、AP被视为美国名校的敲门砖。

Board主办的全国统考,在大学招生时,对于这些AP分数,不需要考虑各个高中学校的教学和评分差异。不需要考虑各个国家的语言基础和学科差异,因为全球的考试都是统一的。因此名校在比较和甄选过程中可以直接根据考试成绩,

对申请学生的潜在学习能力作出合理比较,更具有权威性。

开发阅卷科学合理。AP项目的开发和阅卷通常都由大学教授主导。AP的所有课程和考试都是由很强大的大学教授团队和高中教师一起参与设计完成的,试题主观题与客观题各占50%,设计者一般都来自美国名校,例如: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等的著名教授或者著名高中。更重要的是,AP考试的考卷不是高中老师批改,而是由大学教授参与批改、打分,实行人工阅卷,这样教授在试卷的评判中、尤其是主观题的评判中更能够发现学生在专业学科上的学习能力和发展潜力。所以,相比中学里我们学习的课程,AP更接近真正的大学同等课程的水平。更能够检测学生是否适合这个专业的学习。

更直接地检测学生学习能力。与托福、SAT、雅思等其他考试不同的是AP课程每年只允许考一次,无法靠机械训练提高成绩,更能预测高中生未来在大学里的成绩。而其他的考试允许多次考试取其最佳成绩即可,很难看出学生实际水平。同时AP作为学生自主先修的大学课程考察的内容与学生未来在大学阶段学术潜力发展紧密相关,涵盖知识面广,考核起来更加直接、准确。与托福、SAT考试相比,AP考试题目比较灵活,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分数由人工判定,比机器判卷更能测出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生未来发展潜力的最好证明。在美国,通常选择参加AP课程学习的学生首先要通过荣誉课程,而欲进入荣誉课程的学生则必须先通过普通课程。因此,很自然的在学校看来如果外国学生也能参加AP课程的学习,那么他们会认为学生本身已经具有充分的学习能力了,已经比较优秀了。同时由于学生在37门、具有大学难度的AP课程的选择过程中,必须考虑到未来大学的专业方向,因此使得很多名校从学生所选择的课程中就能有力判断和确信学生是否做好了未来专业发展方向的充分准备和所具备的潜力。

学生能否敢于挑战难度的依据。由于AP课程是美国大一的内容,较之中学内容,难度增加很大。因此一流大学能够轻易地通过学生在中学期间是否选修AP、选修多少门来推断学生挑战困难的信心和能力。AP课程自1955年开始设立后很快便成为了美国精英教育的课程。学生是否能在中学修AP课程、修多少门,实质上成了美国一流大学判断学生是否优秀的隐性条件,AP在判断学生是否更为优秀方面远超过其他考试。目前包括哈佛、耶鲁、剑桥、牛津在内的全球57个国家近5000所都已将AP作为考核学生能否挑战难度的重要依据。

2、折换大学学分即省时又省钱。

AP成绩经统考取得,含金量高,成绩公认。如果学生修完课程并通过由AP组织举办的AP考试,就可以在大学免修所通过的AP课程,如通过所有相当于大一的课程,就能直接上大二的课程。这意味着可以提前一年毕业,很多学生可以利用这节约下来的时间在大学学习更多自己感兴趣的其他专业和课程。美国和加拿大90%以上的学院和全部的大学接受AP考试并授予大学学分。大学评定AP统考分数是否符合免修课程的要求,是依校、依课程而定。一般大学要求3分以上,但多数名校许多课程要求AP统考成绩是4分或5分。如果没达到标准,AP统考成绩在入学后就不能用来抵免学分。一般来说,AP统考3分以上,在公立大学基本上可以用来免修相应的课程学分。

跟中国大学不同的是美国大学学学费是按学分来计算的,并且几乎每年都在涨。选的学分越多,学费越贵。大学一门课约算3个学分,费用从几百到几千美元不等。而目前公立高中的AP课是免费的,AP考试费仅80多美元。只要中国考生考取了好的AP成绩,很有可能只用3年的时间就可完成美国大学4年的本科学习,大幅度降低留学成本的作用。如果学生的托福等成绩优秀,AP考试成绩达到标准,这将大大增强了在哈佛、牛津等排名前100位的世界重点大学申请到海外颁发的奖学金的机会。另据调查,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院校,也已将AP成绩作为发放奖学金的主要条件之一。在国内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也承认AP课程学分。

四、如何让你的AP在名校申请时闪闪发光

目前AP课程涵盖22个专业37门课程,每门考试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多项选择题,第二部分为自由答卷。根据考试科目的不同,每门课程的考试内容会有所差别、难度不一。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报考试科目,并向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TS)申请。6月底之前考生就可以收到成绩单。因此,对于有志冲刺美国名校的同学,一定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做到合理规划、科学备考。

1、高一、高二就开始着手准备。

尽管参加AP考试没有人数和年龄的限制。很多学生在初中就参加AP考试,但是对于大部分中国学生来说,在初中时期,自身的英语能力有待加强,如果此时就去准备AP考试的话会感觉很吃力,同时由于在初中时期我们往往对未来自己所学习的专业和发展方向不是太明确,因此在AP课程的选择上可能跟最后自己上大学是有所偏差,这样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了。因此建议大家在高一、高二时准备AP课程,因为此时很多学生应该都已经参加完托福、SAT的学习或者考试,英语能力已经得到了更大提升,同时高中阶段我们对自身知识结构的了解更深,在科目的选择上更实际和准确。

AP课程的选修可以贯穿整个高中阶段的学习,倘若高一着手准备的话我们可以将计划定在每年两门,分三次考,倘若在高二开始着手准备可以计划每年三门,分两次考,这样通常情况下都能保证最后4-6们的AP课程。学习起来相对轻松。倘若第一次有的课程未考好,在后面也还有机会弥补。

2、结合自身实际科学选择科目。

AP涵盖的科目除了有数理化生以外,还有音乐艺术、历史、经济、计算机、外语等。其中有很多课程对英语基础的要求比较高,一般的中国学生不适合,例如,英美文学、美国历史、美国政治、音乐艺术等。因此,中国学生学AP、考AP可以先从中国学生比较擅长的、有基础的、对英文水平要求相对较低的学科入手。目前在中国,报考理科考试的相对多一些,如数理化和计算机等课程,例如:微积分AB、微积分BC、化学、宏观经济、微观经济、统计学等课程。当然,对中国学生来说,最容易的还是考试举行的汉语和中国文化考试。英文基础较好一点的中国学生也可以尝试环境科学、心理学等这些课程,因为这些课程对基础知识的要求相对较低一些。

很多考生认为AP课程越多越好,甚至为了能够将来在大学节省时间和花费做准备于是一下选择10几门以上的课程,结果学起来非常吃力,顾此失彼,导致在考试中通过率极低,AP考试一年只考一次,不是越多越好,关键要做到有效,要做到在选择了正确科目的情况下提高通过率。美国大学理事会早在的年度报告中,就列出了美国前200所收到AP成绩最多的大学,平均每人提交3门以上成绩。至于顶尖大学,每位学生所提交考试的门数更多平均在4门以上。对于一般名校,只要提供4到6门左右的AP考试成绩就可以了。

很多人误认为AP的课程只是大学一年级的课程,实际上未必如此,AP考试中的微积分、生物、经济、心理学等是大学一年级的课程,但是外语课程就不是。根据美国大学理事会公布的AP课程与考试手册说明,法语、西班牙语、西班牙文学、德语、法国文学等一些语言课程都需要学生完成大学三年的学习才有可能通过考试,难度可想而知。

3、掌握各课程基本题型用语。

对于一些我们有优势的科目,很多时候考察的基本上就是我们的英语,能否准确读懂题目意思,只要正确读懂了题目意思基本上正确作答是没有太大问题的。例如:微积分,除了一些世界通用的阿拉伯数字,剩下的就是英语命题内容了,而题目本身对于我们来说是没有什么难度的,就是需要我们准确读懂题目。因此我们在备考期间一定要将自己所选择了考试课程各种考试题型用语熟悉透。

4、选择一个权威的AP培训机构。

AP课程知识面宽,知识点多,只有通过系统连贯的学习才能够将各个知识点融会贯通,而不是考前的死记硬背。同时要在众多的知识点中能够有所侧重,把握重点,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老师的指点和辅导,做到重点、有针对性地准备。

在老师的带领和指导下制定学习和备考计划。AP考试的专业性和应试性很强,如果光靠自学的话,你基本没有太多的时间从大篇幅的考纲中去把握各个课程的知识点,同时要兼顾各个课程,这几乎是不太可能的。在培训老师的带领下你可以做到循序渐进,各个环节的学习要点都比较明确,老师也会将各个知识点说得透彻,学习的效率将大大加强。据了解大多数学生都是通过选修在高中开设的AP课程或者参加培训机构统一组织的培训而参加考试的,只有极少数学生通过自学参加考试。

5、在老师的帮助下科学选择参考书。

在AP考试中有不少知识点和细节内容并不在AP考纲范围内。因此在考前时间紧张的情况下,需要借助针对性很强、讲解通俗易懂、练习设计合理的辅导书。我们自身可以通过官网上查到相应课程的参考书。参加了培训班的话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购买辅导教材和参考书,毕竟老师是专门做这个研究的,无论是经验和应试方面都应该术业有专攻。

6、考前进行真题练习及时查漏补缺。

上一篇:成长的声音六年级作文下一篇:汉阳大学亚洲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