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的绩效评估

2024-08-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电子政务的绩效评估(精选8篇)

电子政务的绩效评估 篇1

摘要: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与应用背景下政府管理的重要制度。文章阐述了国际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兴起的理论渊源和实践依据,概述了部分国际组织与国家开展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情况,就其特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政府绩效管理

80世纪年代以来,新公共政策理论的发展相应地推动了政府绩效评估的实践。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以电子政务既定目标为依据,运用科学的指标体系,按照规范的程序与方法,对电子政务建设的效果作出评判,进而调整政府行为,提高行政效能,是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政府管理制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理论基础在西方国家,由于政府的法律地位特殊,使其享有的管理国家事务的职权具有了垄断性。垄断排除了竞争,导致政府官僚主义化和管理集权化,从而丧失了提高行政效率与管理绩效的压力。此外,政府职能扩张以及机构的臃肿,在消耗大量国家管理成本的同时,并没有使民众得到实惠。

加之,世纪年代初以来,西方国家经济衰退、生产力下降和巨额财政赤字等“政府失灵”的现实,激发了社会希望在政府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改善政府治理水平的愿望。于是,“新公共管理”理论应运而生。新公共管理理http:///论的核心以公共服务的效果为政府管理目标,而把绩效评估当成管理的一种工具,要求政府注重承担管理责任和评价结果,最终实现对公众权利的保障,维护整个社会的秩序与发展。基于电子政务在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推动政府科学决策、提升政府行政效率中发挥的独特功能,电子政务本身的绩效就自然成为政府绩效管理必然涉及的内容。可以说,电子政务绩效评估

国际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背注:本文为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基于档案学视角的欧盟隐私管理模式研究及其启示”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作者单位:台州学院浙江台州)是衡量政府绩效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实践依据电子政务建设具有长期性、复杂性、不确定性和高投资、高风险以及投资不完全可逆等特征。国际经验表明,电子政务项目失败的现象非常普遍,并且失http:///whjiaoji/败率极高。比如,年美国审计总署在一项研究中,对美国自年以来实施的数千个电子政务项目进行了调查分析,其中许多都是失败的。根据的调查,年美国政府和工业部门的所有电子政务项目,仅有成功,另外被取消,其余的部分合格。

电子政务的绩效评估 篇2

1. 美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发展轨迹

电子政务的绩效评估可以直接上溯到西方国家极为盛行的政府绩效管理。以美国为例, 美国政府绩效管理经历了五个阶段, 这五个阶段各自所强调的重点依次分别是效率、预算、管理、民营化和政府再造。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 美国国会通过了一系列法律法规, 为提高政府绩效和加强政府责任打下了基础。1993年通过的《政府绩效与结果法》 (GPRA) , 要求各部门明确任务、确定目标、制定绩效衡量标准;1994年的《监察长改革法》 (Inspector General Act) 、1996年的《克林格-科恩法》 (Clinger-Cohen Act) 以及2002年通过的《电子政务法》 (E-Government Act) 。在政策实施层面, OMB自1985年起发布了一系列有关政府绩效实施的通报。

自2000年开始, OMB还制定了关于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的一系列指导政策, 包括2001年和2003年《电子政务战略》、《关于实施〈电子政务法〉的指导》、《申请电子政务基金的程序》、《年度电子政务发展报告》等。这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出台, 对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发展也起了很大的推进作用。

2. 加拿大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发展轨迹[1]

加拿大的电子政务建设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 其在多项国际组织的排名中均名列前茅, 全球知名信息化评估企业爱森哲更是连续三年将加拿大电子政务建设评为全球第一, 并认为其是惟一借助电子政务实现由管理型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国家。除此之外, 加拿大政府所建立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亦受到了其他国家的高度关注, 在联合国2003推出的全球电子政务评估报告中, 《公共部门报告:十字路口的电子政务》被列为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典范。

在电子政务建设的绩效评估方面, 加拿大财政部秘书处主要着眼如下两方面:一是用户的满意度;二是政府服务品质的提升, 并认为应采取更为宽泛的评估方法, 而不是仅评测网站服务的可用性, 还应同时考虑到效益的提升以及对公民传递的价值。为此, 加拿大财政部秘书处于2002年与爱森哲合作, 并吸纳各政府部门广泛参与, 以共同制定出一个“以结果为基础” (results-based) 的评估体系。

二、国外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趋势

除美国、加拿大之外, 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法国等国家都借鉴并实施了电子政务绩效评估, 其发展呈现出下面三个趋势:

1. 制度化、规范化趋势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制度化,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绩效评估成为对政府机构的法定要求。美国的《政府绩效和结果法》、《电子政府法》、荷兰的《市政管理法》等, 都以法律的形式要求政府部门进行绩效评价。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则主要以管理规范的形式, 使组织绩效评价成为重大改革方案的组成部分, 凭借最高行政首长的政治支持和主管部门的预算配置权来推进组织绩效评价。另一方面, 建立和健全了绩效评估机构。比如, 英国的审计办公室负责中央政府机构的绩效评价, 审计委员会负责政府的绩效评价;加拿大财政部秘书处负责国家电子政务的绩效评估;在美国, 美国审计总署每年独立对国家电子政务进行绩效评估, 并向国会和公众公布评估结果。

2. 由财政控制向行为控制转变的趋势

在很大程度上, 西方国家的绩效评价依赖的是成本控制, 财政预算是整个评价机制的核心, 其追求的目的是效率。传统的会计成本核算体制只能核算出组织所提供的服务的总成本, 然后将其按照一定的百分比分配到各个部门。这种方法不能准确描述不同的公共服务的功能差别, 也不能描述这些差别对既定的服务成本的影响, 这种系统提供的管理信息“太滞后、太笼统, 过于扭曲, 无法为管理者的计划和控制提供有效的依据”[2], 同时, 由于无法把握成本与政府行为的相关性, 透明性和可控性不强, 使民众对政府行为难以进行有效监督。20世纪80年代后期发展出新的绩效评价概念———ABC (activity based system, 基于行为的成本核算系统) 。

3. 由独立评估向客户参与评估转变的趋势

TOPS (total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system) 以TQM (全面质量管理) 为基础:重视客户要求、强调过程控制和增加团队工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改进:重视参与、沟通, 重视来自员工和客户的反馈、完善现有的效率测量技术、为实现不同的测量比较提供数据分析机制[3]。与传统的绩效设计不同的是TOPS的设计由基层工作单位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计的, 内容包括质量标示、合格标准等, 最后还要通过其服务客户的认可。顾客的反馈通常是以书面的调查或者个人访谈的形式来进行。这种绩效评价的最大特色是绩效指标不是由上级单位强加的, 而是由团队在获得客户认同的基础上制定的, 并且是一个不断修正更新的系统, 体现了“控制下移”、“外部参与”、“内部合作”等趋势[4]。

三、西方国家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发展的原因

为什么21世纪初以来,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在西方国家会受到极大的重视和推广呢?这种重视和推广究竟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呢?我们认为, 这并非偶然而是必然的, 其必然性是由下列五个原因相互作用的结果。

1. 电子政务高失败率的影响

电子政务作为信息技术的产物, 被各个国家和政府视为“信息高速公路”建设中的核心工程, 成为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的必选方案。然而, 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实践和研究表明, 电子政务项目的失败可能性极高, 存在高度的风险[5]。根据The Standish Group的调查, 美国2000年的政府和工业部门的所有IT项目, 仅28%成功, 另外23%被取消, 其余的49%部分合格[6]。从西方国家的实践来看, 电子政务的实施也存在着风险, 电子政务项目属于高风险项目。因此, IBM公司、世界市场研究中心与布朗大学、爱森哲 (Accenture) 、联合国与美国行政学会、哈佛大学国际发展中心等都开展了对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研究。

2. 财政危机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 西方各国普遍出现经济衰退、生产力下降的现象。如1978年, 美国各州为高达几十亿美元的赤字而苦苦挣扎。各城市解雇了成千上万名雇员。联邦赤字扶摇直上达到3500亿美元。自从1978年抗税运动横扫美国以来, 在一项又一项的选择中, 在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上, 美国人民一直要求政府多出业绩少收税赋[7]。政府财源渐枯, 政府的职能、责任又不断增张, 政府日益陷入入不敷出的窘境, 公共财政持续出现萧条;另一方面, 民众对政府的期望越来越高, 以致民众与日俱增的期望与政府入不敷出的窘境的反差越来越大, 政府不得不通过行政改革, 使政府“花钱更少, 办事更好”。

3. 改善政府治理水平

政府管理具有垄断性, 包括职能垄断和对有关信息的垄断。垄断性排除了竞争, 也就使政府失去了提高效率和绩效的压力。在竞争空前激烈的条件下, 要挑战极限、追求卓越、抢占制高点, 就必须引进竞争机制, 创造一流业绩, 以业绩制胜。正因为如此, 20世纪80年代以后, 西方掀起的行政改革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在传统的垄断性公共服务部门引入竞争机制, 各部门提供服务要通过竞争性投标, 扩大服务对象的选择权。“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 顾客可以自由选择商品和服务, 而他们的选择就是对商品和服务提供者绩效的最好评判。”[8]竞争机制的引入, 使公共部门更加关注和注重绩效的提高, 为推进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其最终目的是提高政府服务质量、改善政府治理水平, 但两者相辅相成。

4. 高层领导人大力支持和积极推动

高层领导人的大力支持和积极推动, 是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受到极大重视和推广的关键。从美国的情况来看, 在布什总统的总统管理议程 (PMA) 的五项行动计划中, 推行电子政务是其中一项, 其他四项分别为:对人力资源的战略管理、财政和绩效评估相结合、竞争性的资源调配以及改善财务管理。这五项计划目标彼此相关的, 绩效是它们的共同的思路, 最终旨在建立一个“以公民为中心、以结果为导向和以市场为基础”的政府。在加拿大, 1999年10月, 加拿大总理克雷蒂安明确表示将在该国推行电子政务, 并提出到2004年实现加拿大公民能够随时、随地获取政府所提供的在线信息和服务。

四、西方国家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对我国的启示

1. 完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制度保障体系

从国际经验看,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工作的推进依赖于相对完善的外部制度环境, 尤以美国2002年通过的《电子政务法》为标志。中国应逐步建立电子政务建设的法规体系, 切实加强电子政务评估相关制度建设, 加大对政府财政预算内支出的监管, 完善相应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逐步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使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工作逐步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2. 建立科学完整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框架

从国际趋势来看,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已从原来的仅重视技术或基础设施的评估转为对产出、结果与影响的全面关注。笔者认为, 全面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应该至少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对电子政务投入产出效率, 包括电子政务的资金、人力、物力等投入, 以及包括网络设施、应用系统、信息资源、安全体系等的产出, 总体原则是成本控制;二是内部提升, 包括组织流程优化、管理体制完善、人力资源建设, 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等;三是电子政务在公共领域产生的价值, 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四是用户满意, 包括服务成熟度、用户满意度、对政府信任度等。

3. 形成适应国情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模式

从国际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实践看, 按照评估主体的不同,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有内评估和外评估之分, 两者各有优势, 是互为补充的关系。从美国、加拿大政府电子政务管理的实践看, 应当以内评估为主, 辅之以外评估, 这样既能够保证评估的完整、全面和权威性, 又能够动员社会力量, 增强评估的开放性。目前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采取了以外评估为主的方式, 只有个别省市采取了以内评估为主的方式。当前应该将内评估和外评估充分结合起来, 今后逐步转向以内评估为主, 外评估为辅的发展模式上来。内评估主要用以评估政府内部电子政务建设情况和电子政务对政府产生的内部收益情况, 外评估主要评估电子政务对社会产生的收益以及社会用户对电子政务的满意程度。

摘要:随着电子政务在各国的不断发展,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已提上了议事日程, 尤其在发达国家中发展迅速。如今,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在许多发达国家已进入相对成熟的发展期, 学习研究国外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发展过程, 借鉴他们的经验教训, 可以使我们少走不必要的弯路。

关键词: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实践与启示

参考文献

[1]易小国.加拿大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介绍和评析[J].电子政务, 2005 (, 24) .

[2]Gearhart.Jon., Activity Based Management and Performance Syst-em, Government Finance Review, Feb.1999.

[3]Nyhan, Ronald&Hebert,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in the PublicSector: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y, Public Productivity&Management-Review, V.18, 1995.

[4]毕争, 邢传.公共部门绩效评估[J].改革与战略, 2003 (增刊) .

[5]唐钧.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渐进策略[J].电子政务, 2005, (24) .

[6]OECD.The Hidden Threat to E-Government-Avoiding Large G-overnment IT Failures (R/OL) .www.oecd.org.Mar.2001.

[7][美]戴维.奥斯本, 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M].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6.1-2.

基于电子政务的政府绩效评估 篇3

两大问题

目前,我国基于电子政务的绩效评估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是评估体系中公众主体地位的缺失和政府运作方式的不够公开。

首先,公众的特殊身份决定了它即使不是政府绩效最佳的评判者,也一定是政府绩效最终的评判者。运动员不能兼任裁判员,政府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如何,政府的绩效怎样,不能只由政府部门本身来评估,也不能仅仅靠上级管理部门来评估。一个组织的绩效是由组织外部决定的,也只能由组织的服务对象——用户来评估。政府绩效必须由政府的服务对象——公众来评估,因为他们能够最直接、最真切地感受政府行为给自身经济、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带来的影响,他们对政府绩效最具有发言权。但在最后的评估结果中,公众的意见不能得到完整的体现和表达,也仅仅是起到了一个参考的作用。

其次,政府运作方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公众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目前,政府许多活动都处于不公开或半公开的状态,从机构设置、人员安排、职责权限、权力运行乃至工作程序都很难为大众所知。

比如,在政府机关,往往会遇到这样一些情况:没有高度电子化的信息管理系统,或者有信息管理系统但不能提供评估项绩效的信息,又或者不能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以致资料丢失或者不完整。可获得的资料高度综合,资料含义随时间而改变,资料无法与特定的事件或顾客相联系,资料不精确,资料属于机密文件等现象屡见不鲜。这些从客观上都大大地增加了政府绩效评估的难度。由于所获评估信息的匮乏,公众也就失去了对政府绩效进行评估的依据和条件。

政府运作方式的不透明必然导致其绩效评估过程的不透明,使得评估结果几乎是在公众不知情的情况下产生的,即使公众参与了评估,也不清楚自己的意见是否被政府所重视和采纳,并作为确定其绩效水平的依据,更有甚者对政府绩效评估的结果都不予以公布,使绩效评估不了了之。

三大建议

基于电子政务,建立评估体系

(1)建立电子化政务管理体系

建立电子化政务管理体系首先要对政府传统的运作机制和工作流程进行整合,废除不适应电子化管理要求的运作机制和工作规范,构建合适的全新的工作流程。建立一个全国电子化政务体系网络的管理的营运管理机构,制定信息存储、交换、传递的统一代码标准、统一的电子安全标准、统一的术语标准,负责管理和协调各地区和各部门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实现全国电子化政务管理的共建共享。

(2)构建政府绩效评估体系

首先,以电子政务为手段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要具有科学性、导向性、公平性、独立性、量化性和可操作性。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可在对以往的评估指标进行全面总结的基础上,整合评估内容,调整评估指标的分值设置,采用框架相似、细节不同的指标体系。在绩效评估指标设计上,要尽量使用简单易懂、与实际生活贴近的语言表达,指标内容要多向定量化靠拢,易于公众作量化比较,以避免定性比较所带来的偏差和误解。

其次,评估周期则应主要以年度评估或季度评估为主。目前,仍有相当多的政府网站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信息更新不及时、服务功能形式化等问题,因此缩短评估周期是有必要的。

最后,评估的过程中关注公众的期望与需求,并对此给予积极快速的回应。建立行之有效的政府回应载体,使之成为连接政府与公众的桥梁,达到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和谐沟通。

建立确保公众成为政府绩效评估主体的长效机制

(1)以公众利益为重,树立正确政绩观

政府在权衡各方面利益、综合协调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要始终将公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制定出的公共政策或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要与公众的利益需求相一致。在新的指标体系中,要明确公众满意度、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社会保障、扩大就业、社会安全等与公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指标。

(2)鼓励公众参与,拓宽公众参与途径

政府要对公众参与政府绩效评估应予以鼓励和保护。在设计绩效评估指标时,不能只由政府官员单方面决定,除了要吸收专家学者的意见外,还要广泛征求广大公众的意见和要求,在对公众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制定最为贴切的评估指标,充分体现公众的满意和理解。可通过网络、媒体、专线等多种形式拓宽公众参与途径,使公众与政府形成有效的信息交流与沟通。

(3)建立制度化轨道, 保障参与渠道畅通

政府需要制定相关法律制度, 将公众评估政府绩效纳入法律化、制度化轨道。同时,要有专门独立的部门监督这些法律制度的实施,以保障公众参与渠道畅通无阻, 确保公众权利有效行使,防止政府部门之间互相包庇, 实施不力。对于以各种途径和名目妨碍公众参与评估或对公众评估结果置之不理、不进行整改提高的部门或官员要给予适当惩罚或处分。

推进政府网站建设,实现政府信息充分公开

(1)加强网站整体规划,推进层级建设

政府网站应建立在统一的技术构架基础之上,实行分级管理,分级维护,从而有效整合各部门网站的信息资源,实现各网站之间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协同应用,保证各子网站信息与主网站同步更新。根据公众和企业的需求重新组织业务流程,注重从整体上为社会提供广泛、高效和个性化的服务。

(2)将政府日常办公与政府信息公开有机结合

政府部门“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在日常办公、特别是应用政务内网OA 系统同时,凡是涉及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参与事项的信息,反映行政机关履行职责基本情况的信息,行政许可设定的依据、实施过程、办理结果等信息,都要在同步履行信息公开审批程序,在电子公文、政务信息、应急管理等核心政务信息系统中进行“是否公开、在政府门户网站发布”的标注,以提高政府信息公开的效率,并严格履行保密审核规定。

(3)将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与政府信息公开有机结合

严格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规定,清理行政许可项目、依据、主体,设定权限、范围、条件和程序,按照“一门受理、并联审批、统一收费、限时办结”的模式建设一站式服务平台。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规范和优化行政审批流程,重新设计与流程制订各个审批事项,将优化后流程固化到行政审批系统之中,加强政务资源的整合,消除“条”与“块”之间的割裂状况,突破以职能部门为分类的流程管理方式,发挥业务应用系统的综合效益,打造新型电子政务流程,保障网上服务日益完善和丰富,开展“一站式”服务。

(作者单位: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信息处理中心)

※链 接※

欧美发达国家政府先进的评估方式

公共部门的绩效评估研究 篇4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公共部门的绩效高低已成为检验地方或区域核心竞争力强弱的重要标志。

与之相适应,构建科学完善的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体系,对公共部门的绩效做尽可能准确的评价考核,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

一、和谐绩效评估的概念及其意义

(一)和谐绩效评估的概念

1.广义

从广义层面来说,和谐绩效评估是整个公共部门或政府的绩效的测评,政府为满足社会和民众的需求所履行的职能,体现为政治的民主与稳定经济的健康、稳定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生产质量的持续提高,社会公正与平等。

2.狭义

在狭义层面,和谐绩效评估是指政府分支的各部门,包括事业单位非营利组织如何履行其被授权的职能,如政策制定执行的效果、项目管理实施的状况影响、给民众提供服务的满意度等。

(二)和谐绩效评估的意义

1.维护公共部门形象,保证其权威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是维护以政府为代表的社会公共形象的重要手段。

从公共部门的构成来看,大凡都具有某种独特的公利性。

但掌握这些公器的人未必始终心存公心,即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这就要求公共部门必须开诚布公,告之于民,这既有利于民众检视公共部门的具体运作流程,又能展现公共部门的坦诚。

2.促进公共部门内在发展与完善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就是要把公共部门工作的满意度作为其录用、考核、晋升、福利等的重要指标,就是要借此流程建立完备的人才选用体系,并且以此为动力,努力在全社会创设良性的评价机制,促进公共部门工作的健康发展。

3.促使公共部门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公共部门的行政环境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如果不适时进行调整政策,政策的针对性、实效性就会逐渐减弱,政策的实效性、针对性也很难达到。

二、当前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体系存在问题分析

(一)价值取向偏差

绩效管理以实现一定的绩效目标为基本要求,对于公共部门而言,同营利性的企业一样仅追求经济学意义上的目标是远不能满足公众的需求的。

而当前我国公共管理部门的价值取向有所偏差。

(二)评估主体单一

中国国债投资绩效的实证评估 篇5

(一)国债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相关性和趋势性分析

在影响经济增长波动的因素中除了经济体制、经济结构调整、宏观经济政策等外,投资始终是影响经济增长波动的重要因素之一。90年代“投资主导型”经济增长模式取代了80年代“超前消费”主导型经济增长模式。投资对经济增长影响力和贡献率的增速开始大于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和贡献率。研究证明,在影响中国国民经济增长的诸多因素中,资本因素始终是第一位的。1952-1978年间,其贡献份额为58.36%;1979-1995年间为40.40%。资本投入的增速与GDP的增长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性。参照国际上的经验,情形也大致如此。1979-1997年间中国总投资与实际GDP增长率相关系数为0.68,与名义GDP增长率相关系数为0.85.固定资产投资在总投资中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长率与GDP实际增长率间的相关性已经由1978-1990年的0.628上升到1991-1997年的0.891.1989年投资仅下降343.4亿元,总需求减少达1000亿元,GDP比1988年下降7.2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固定资产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固定资产投资的先期快速增长往往是经济实现快速增长的重要先决条件之一。通过对1982-1996年间固定资产投资与GDP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也可见一斑。1982-1988年和1991-1996年两次经济的高速增长均是在固定资产投资率先增长之后出现的。1982-1988年,GDP的平均增长速度为11.4%。而固定资产投资在1982年就率先启动,当年现价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8%,可比价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6%,分别比上一年现价及不变价的固定资产投资增幅高19和8个百分点。1991-1996年可比价固定资产投资增幅高达19.2%,高出同期GDP增幅7.2个百分点。长期以来形成的信贷依赖型经济增长模式导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与货币供应量(M2)的变化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1984-1996年间统计数据显示,中国贷款增长率的变动基本与M2增长率变动同向。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往往随着M2起落而变化。1989年M2增长率减至1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一下跌为7.2%;随后各年的M2增长率从27.29%一直攀升到37.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也直线上升到1993年的最高水平61.8%。1995年开始,M2下降到30%的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也随之递减。从1997年到现在,投资增长率持续低于15%,1997年至199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增长率分别为8.8%、13.9%、5.8%。其中非国有经济部门固定资产投资则呈负增长态势。这种状况是与中国当前的经济结构大调整和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后劲的要求都是不相适应的。

国债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是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支撑力量。固定资产投资与货币量之间的相关性进一步强化了国债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重要地位。从1982-1997年数据的相关性检验结果来看,国债发行增长与固定资产增长存在着较高的相关性。在此期间,1984、1989年的实际固定资产增长大幅回落均与该年度国债发行额减少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从两者比率总体变化趋势来看(扣除1984,1983年外),国债对实际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率(国债发行增长额÷实际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额×100%)基本上经历了一个由大到小,而后趋于稳定的过程。

(二)国债投资平抑经济波动的福利绩效分析

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史证明,剧烈的经济波动将极大地降低经济增长的总体绩效和社会总福利。短期超速的经济增长的快感往往被随之而来的低速和负增长所带来的痛苦所抵消。经济增长的巨幅波动破坏了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内在机制,加剧了宏观经济的潜在运行风险。据统计,1953年以来,中国经济周期中曾发生8次大波动。波动频率高达3-6年;波动幅度前7次最高曾达66.1%,最低8.4%,平均22.6%。部分时候波动幅度甚至高于美国30年代经济危机时的波幅。1960-1989年中国经济波动系数是美日等国的2-3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2倍。经济增长的平衡性对于经济绩效的提高十分有利。彼得·林德特和直尔斯·金德尔伯格(1985)曾指出:“价格稳定是一种明显的净利益”。布坎南也认为,积极的财政介入可以减低过度非均衡,也同样有利于福利的提高。运用国债减缓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幅度还有利于全民福利的增加。从统计数据中可以明显看出,国债的发行促进了经济的平衡增长,对消除经济剧烈波动起到一定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债规模的扩大,中国经济周期性波动的性质已经发生本质改变,由原先总量型波动转变为增长型波动。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与固定资本形成增长速度基本一致,表明中国经济周期波动在需求方面带有较明显的投资主导型特征,而在供给方面又表现为以工业为主导的特征。从国债实践来看,国债规模上升并不构成引起固定资产投资效率下降的直接或间接原因,相反,国债资金的介入有助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1993-199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分别为4.72、2.51、1.94、1.51、1.00、1.83和0.72,呈现依次下降的趋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的大幅度降低,一方面说明单位投资所支持的经济增长能力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也说明经济增长波动与固定资产投资之间的相关性进一步提高。随着财政(国债)资金对固定资产投资介入的加深,经济增长波动幅度也日渐减小。1977-1999年经济周期波动振幅平均为7个百分点(波动振幅=波峰水平-谷低水平),1977-1999年波动系数(波动系数=实际经济增长偏离长期趋势的幅度/长期趋势)为0.3148,大大低于1952-1976年1.6751的水平。特别到了1994年以后,经济增长的波动收敛性日趋明显。经济周期波幅和波动系数缩小,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大为增强。经济平均扩张速度(扩张期经济波动的振幅/扩张期时间长度)为4.6%,与1981年以前相比明显减缓;平均扩张长度为2年,与改革前基本持平;同期平均收缩速度呶缩期经济波动的振幅/收缩期时间长度)为2%,平均收缩时间长度为3.5年,比改革前延长了0.9年。

(三)国债对技改投资增长的贡献性分析

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和升级都离不开技术进步与技术改造。利用国债投资对关系到实体经济长远发展的技术装备工业和高科技产业的投资需求进行扶持,将十分有利于把财政政策的短期和中长期效应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90年代以来,技改投资由1993年的50.31%回落到1997年8.25%,1999年甚至回落到1.1%的水平,并且增幅持续下降的趋势一直未得到扭转。1998年开始为扭转技改投资下滑的局面,财政部陆续在国债中安排了国债技改项目资金,从实践结果来看成效十分显著。1998年90亿元的国债贴息技改贷款,据测算,拉动约1000亿元的企业技改投资;1999年90亿元的技改贴息国债使2000年第一季度技术更新改造投资增长了15.8%,全年带动1800亿元技改投入;2000年4月财政部再次宣布在新发行的1000亿元国债中安排90亿元的技改贴息国债。2000年约880个技改项目得到银行贴息,累计投资达2400多亿元。从技改资金来源构成分析,与国债技改投资的增长相反,自筹资金以及利用外资占技改资金来源的比重出现下降。据统计,2000年1至6月,占企业技改资金来源2/3的自筹资金虽然增长22.8%,但其占全部资金来源的比重却由1999年同期的70.8%下降为66.1%。利用外资技改资金增幅下降15.6%,其占全部资金来源的比重也从去年同期的5%下降为3.2%。自筹资金以及利用外资所占比重的下降将会构成技改投资稳定增长的制约因素。由此可见,国债在技改投资增长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00年1至6月全国技术改造完成投资1399.74亿元,比1999年同期增长22.9%,远远高于1999年全年1.1%的水平,也超过“九五”前4年1-6月技改投资增长最大的1997年15%的水平。技改投资的增幅远远超过了同期其它投资项目的增长(如基建投资完成4188.81亿元,增长6.6%;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622.60亿元,增长22.4%)。

国债技改投资还带动了银行、企业相关配套技改资金的投入。2000年1-6月,工行在基础设施和国债技改项目等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发放的项目贷款已累计达540亿,比1999年同期增长47%,其中投向公路、电力、城建等基础设施262亿元,占49%,投向企业技术改造和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278亿元,占51%。受理国债贴息技改、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城建项目635个,贷款需求730多亿元;承贷项目440个,贷款额430亿元,其中,承贷的国债技改项目占全部国债技改项目的70%以上。截至2000年底,财政已累计投入195亿元国债资金用于企业技术改造贴息,安排重点技术改造国债资金项目880项,拉动技改投资2400亿元(其中贷款1459亿元),国债贴息资金的拉动效应达到1:12.这对中国产业升级和重点行业结构调整将起到重要作用。

(四)国债投资的经济增长绩效分析

改革以来经济增长的历程充分证明了,国债特别是投资性支出的增支国债对经济增长起着十分显著的作用。通过国债投资与GDP增长之间关系的计量分析也可证明一点。从1981-1999年间国债与GDP增量的回归模型可以看出,通货膨胀率和居民储蓄余额对GDP增长的贡献均表现为负相关性,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居民储蓄余额的增长将间接导致民间投资增长下降。因此,适当降低居民储蓄余额,引导其进入投资领域,将有利于经济增长。货币供应量M0和国债发行额对GDP的增长起到正促进作用,其中每增加6.789个单位的国债发行额可带动GDP增长1个单位,即国债投资对GDP净增量的贡献率高达14.47%。

郭庆旺、史永东等分别对增发国债刺激经济增长的财政效应进行的实证研究认为,财政对经济活动的作用力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而逐步得到强化。对经济增长的总效果和总贡献率已经由1981年的1.32、13.08分别提高到1996年的2.01、19.57,年均增幅分别为4.3%和40.56%;相机抉择政策效果和相机抉择贡献率也分别从1981年的2.36、23.39上升到1996年的3.80、37.00,年均增幅也分别达到9%和85.06%。有关研究也证明,财政赤字在1981-1996年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13%,相机抉择政策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25%(郭庆旺等,1999)。1981-1996年间中国国债发行额与GDP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0.995),而且国债发行额与GDP呈现出同向波动的特点。国外同类实证分析也基本得出相同的结论,即国债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R·S·平狄克、D·L·鲁宾费尔德,1997年分析了美国1970-1981年间国债发行量与GDP的关系证明,美国12年间国债发行量的波动与GDP的走势保持高度的同向运行态势;崛内昭交1998年通过对日本1975-1985年间数据分析也得出近乎一致的结论。

企业管理绩效评估的三大关键要素 篇6

每次到了绩效评估的时候,不论是对主管或是对员工而言,都是避之唯恐不及:哎!绩效评估,填写不完的表格、算不完的数字、艰涩难懂的评估指标!不过就是纸上作业,看不出有什么效果,很多主管认为是在浪费时间,员工也害怕被考核。其实,绩效评估不应只是徒具形式而已。身为主管的你,有能力、应该、也必须通过绩效评估的流程与做法,让员工了解自己的表现到底是如何?未来在公司又会有什么样的发展机会?如何通过绩效面谈将公司策略传递给基层员工?

绩效评估真的只是徒增主管与员工的困扰,而无法创造任何实质的效果吗?其实不然。绩效评估的有效与否?笔者根据多年的人力资源管理经验认为成功的关键在于:

1、创造对话的机会;

2、绩效评估必须包含评估与指导的过程;

3、建立向上评估的机制。

成功关键1:创造对话的机会才是重点,表格仅是参考

真正有效的评估,不在于表格设计有多完美,而在于人本身。在进行绩效评估时,我们很容易受到表格的牵制,完全按照表格操作,根据表格所列条例的项目逐一问答,流于形式。

主管应摆脱表格的框架,自己设定绩效评估的主轴,事先拟定好某些重要的议题和指标,在绩效评估的过程中进行深入的沟通。绩效评估的主角是员工,其实员工真的很希望知道:自己的主管对于他过去的表现,到底有什么样的想法?未来他是否有更进一步发展的机会?他要如何做才能成功?表格只是辅助工具,是量化的数据,仅仅只是作为评估时的参考。当彼此沟通某些重要的问题时,可以针对表格上所列出的相关项目作为讨论内容的依据,才不至于过于空泛。

主管可以在绩效评估之前,事先想好问题,并告诉员工,让他们有准备的时间。在进行绩效评估时,便可以由这些问题,引导员工在绩效评估的过程中,让员工多表达自己的意见。

通常主管可以在事前请员工思考以下的问题:

1、过去这段时间里,自己感到最骄傲的成就是什么?原因何在?

2、过去这段时间里,自己学到了什么?

3、在工作上最有挫折感的事情是什么?

4、在工作上最有成就感的事情是什么?

5、如果希望在工作上有所改变,最想改变哪些事情?

主管可以按照实际状况的不同自行设计问题。最重要的是,让员工有准备的时间,而不是等到实际评估绩效时,突然抛出问题,让员工一时之间不知如何问答,反而失去了沟通的意义。

另一方面,主管也应该做好事前的准备,思考清楚以下的问题,有了明确的想法,才能确实的沟通:

1、员工工作表现的好坏,是否与他本身所具备的某些优点或缺点有关?

2、绩效表现不佳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员工的问题是因为缺乏动机,还是能力不足?如果是能力不足,是因为个人的问题,还是缺乏训练与经验的原因?

3、员工是否有某些缺点是不可改变的?这些缺点会影响他的工作绩效表现吗?如果这些缺点已经影响到团队,那么就应该慎重考虑是否有调整工作内容的必要?

4、员工是否有某些潜能仍未完全得到发挥?该如何帮助他发挥自己的潜能?

成功关键2:不仅要评估,更要指导员工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

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我们在进行绩效评估时,只做到评估的部分。事实上,绩效评估的过程包含了两个重要的过程:一是评估,也就是评价员工过去的表现,做出具体的评价,决定是否应给予适当的激励,例如调薪或是职位的升迁异动等。二是指导,针对员工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主管必须提供必要的帮助与咨询。例如,有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的?员工的潜能有没有获得完全的发挥?员工未来在组织内的生涯发展如何?

因此,在绩效评估的过程中,主管其实同时扮演了两种不同的角色。在评估阶段,主管的角色是裁判;在指导阶段,则转换为咨询者的角色。两种不同的角色,讨论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不应混淆在一起。当员工想着有没有可能调薪时,又怎么可能专心思考未来的发展?因此,绩效评估的过程,必须分成两个不同的阶段来进行,才能真正达到效果。

成功关键3:建立向上评估的机制,达成双向的沟通

绩效评估的失败,还有另一重要的原因:主管与下属之间权力的不平等。员工的绩效评估结果,必须由主管做出最后的决定。正因为如此,员工也就理所当然的以为,主管才是真正掌握了绩效评估的主导权,而自己只能被迫处于被动的角色,也因此容易产生防卫的心理。那么,该如何解决权力不平衡的问题?笔者认为建立向上评估的渠道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只有员工接受评估,主管也同样要接受员工的评估。不一定要有正式的表格,主管可以主动提问,请员工给你一些建议:

1、你认为主管可以做什么,让你更容易完成工作?

2、如果你是主管,你最希望他改变哪些事?

除了平衡彼此的权力关系之外,更重要的是,从员工的角度了解你与员工之间的互动情形,借着这个机会为自己与员工之间的关系,进行一次总体检。你们彼此之间是否曾有过误会没有化解?或是在互动上已存在某些问题,而没有说出来?只要有任何小小的不愉快、不信任,都会影响到双方未来的工作。除了平时的沟通之外,更应该通过绩效评估的过程,重新修补或是强化彼此之间的信任关系。

如何进行有效的绩效评估

如何执行绩效评估的流程?前面笔者曾说过:绩效评估包含了评估与指导两个不同的阶段。首先应从评估开始,也就是针对过去这段期间员工的整体表现成果,给予具体的评价。

这当中包括了员工自我评估与主管评估两个部分。尽管你们两人对某些项目的表现有不一样的认知,也可以相互沟通与讨论。但是,不要忘了,主管仍然必须做出最终的决定。正如同比赛时,即使有再大的争议,一旦裁判做出决定,就不应再去争执。同样的,打分数不是可以讨价还价的,主管可以给予员工表达意见的机会,但是主管是做出最终决定的人。主管不必在当下就有了决定,可以给自己一些思考的时间,做出最正确的决定。

在评估工作绩效时,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

1、绩效目标的达成:员工是否有达成前次绩效评估所设定的目标。

2、行为的表现:除了目标的达成之外,主管必须同时考虑,员工达成目标时所表现的行为或是采取的行动,是否恰当。

举例来说,因为有位员工的努力,产品能够准时的上市。但是员工可能为了达成目标,破坏了与其它部门之间的合作关系。因此,员工在这件事的绩效表现则会打一些折扣。事实上,不仅达成目标很重要,如何达成目标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评估员工的绩效时,主管必须同时考虑两个不同的方面。

以上评估的阶段针对的是过去的表现,接下来则是要针对未来的表现进行讨论,也就是指导的阶段。这个阶段属于开放式的讨论。主管可以根据之前要求员工事先思考的问题,来引导员工说出自己的想法,尽量让员工多谈谈自己,包括了对自我的整体评价、自我的期望、本身所具备的优势或是劣势问题等。听完员工的想法之后,主管再提出自己的意见。这时主管扮演的是咨询者的角色,从另一个不同的角度,提供不同的意见给员工作为参考。主管可以看出员工所没看到的优点或是缺点,帮助员工更加清楚的看待自己在工作上的表现,更了解自己。

更重要的是,主管应运用本身对于组织的理解,帮助员工成长。身为主管的你,比员工更清楚,如何在这个组织内达成目标?如何才能在组织内有比较好的发展?换句话说,主管的意见只是在弥补员工思考上的不足,让他更能以组织整体的观点来思考自己未来的发展。

当然,任何问题的讨论都必须有具体的结果,因此在结束绩效评估之前,针对以下重要的问题,主管与员工必须达成共识:

1、需要改进的问题;

2、工作内容的调整;

3、下一次绩效评估之前应达成的绩效目标等。这样才算是真正完成了绩效评估的流程。

应避免的几大主观偏见

在实际执行评估绩效时,最重要的就是掌握客观的原则。笔者根据多年的人力资源管理经验提醒各位主管,应避免落入以下几种主观偏见:

1.晕轮效应:单凭员工在某方面表现优异,就认定他在所有方面都表现不错。这位员工通常能与客户维持良好的关系,所以你想他在办公室内的人际关系必定也是不错。然而,事实可能并非如此。相反的情况便是所谓的号角效应,员工在某方面表现不好,就认为他在其它方面必定是表现不佳。

在评估不同的工作表现或是能力时,应视为不同的问题个别处理,彼此之间不应具有因果关系。不应依据员工某一方面的表现结果,判定他在其它方面的工作表现。

2.对比偏见:主管在进行评估时,常常会相互比较不同员工之间的表现,判断员工的表现是好是坏。或是在与员工的讨论过程中,提及某某人有不错的表现,希望员工也能达到相同的标准。

这同样是误解了绩效评估的意义。绩效评估比较的是个人现在与过去之间的差异,而不是不同的个人之间的比较。主管要考虑的问题应该是:员工是否符合或是超越自己的工作目标?员工是否比过去有所进步?

3.仁慈偏见:尽管员工的表现并不怎么好,但是你还是给予不错的评价,称赞员工的表现。你也许会这么想:这样可以让员工心里比较好过,更能达到鼓励的效果。然而,过度的仁慈只是在掩饰问题,结果可能适得其反。员工以为自己的表现已经够好了,也达到了主管的期望,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当然也就没有必要做更多的努力。相反的情况便是过于严苛。员工表现得再好,你给予的分数却是偏低的。你的想法是:这样才能刺激他们不断的进步。但这只是你自己一厢情愿的想法。员工如果没有得到应有的肯定,可能因此采取消极的抵抗。反正无论再怎么努力,都得不到肯定,又何必白费力气?我们不应扭曲绩效评估的功能。绩效评估是为了事实的呈现,让员工清楚的了解自己的表现是好是坏,而不应该成为满足其它目的(例如,刺激员工追求更大的进步)的一种手段。为了避免上述的偏见影响了员工的绩效,建议在绩效评估之后的一两天,应重新检查所有的结论,再做出最后的定案。

4.同类人偏见:当主管在评价与自己属于相同类型的人的时候,往往也会做出比那些与自己不是同一类型的人更高的评价。我们大多数人都倾向于认为自己是有效的,因此如果有人与自己很像,那么我们总会假定他们也一样是有效的。这也是主管在做绩效评估时应该注意的偏见。

电子政务的绩效评估 篇7

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实行大部制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党的十七大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电子政务在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设“电子政府”已经成为世界新一轮政府治理创新和衡量国家及城市竞争力水平的标志之一。

基于对国内外政府绩效评估、信息化绩效评估及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研究, 本文认为服务型政府视角的电子政务综合绩效评估是指, 在建设服务型政府这一评估目标的指导下, 评价主体依照评价目标, 通过设定评估体系和评估模型, 运用特定的评估指标和评估标准, 按照严格的流程, 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基础上进行对比分析。对电子政务全生命周期的过程和结果, 政府机构绩效目标的达成情况, 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 作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性评判。同时分析未达到目标指标的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 进而发挥评估工作的导向性作用, 推动构建电子政务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二、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

1、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理论与认识上的不足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 缺乏正确、科学的理论指导必然导致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实践偏差。

一是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目标定位不明确。目前几乎所有的评估都是基于政府网站的评估, 评估机构直接基于政府网站建设情况来进行电子政务绩效打分和排序, 把政府网站建设绩效简单等同于电子政务的绩效。

据报道, 英国政府决定关闭90%以上的政府网站, 以简化公众获取政府信息的过程。英国政府各部门现有951个网站, 今后政府机构将只保留其中的26个网站, 其余网站将被陆续关闭。据统计, 仅这次英国政府精简政府网站就可为政府每年节约900万英镑的开支。

二是对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必要性与意义认识不足。一些地方单纯地为了评估而评估, 不是提高电子政务绩效, 而是为了附和当前国内电子政务建设领域中的“流行趋势”, 评估成为了又一项“政绩工程”。

2、评估实践的混乱无序

首先, 不同评估主体的评估范围有所不同, 评估方法也存在很大的差别。由市组织的评估有时是针对电子政务建设项目, 有时针对的是全市各委办局的网站;由省组织的评估则更为多样, 有的是针对政府垂直机构的OA建设, 有的是各市整体建设水平的评估, 有的甚至是将多种评估对象融合起来。由于各种评估范围及对象纵横交错, 界定模糊且不确定, 使基层工作无所适从。

其次, 评估指标的导向性失误。直接影响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效果的因素便是指标体系的导向性。赛迪顾问指出:围绕基础设施建设进行电子政务的绩效评估, 有可能导致使投资呈现自发扩张并忽略投资的产出;围绕信息资源整合利用进行绩效评估, 有可能导致过分注重于内部资源管理, 引发更大整合阻力;围绕电子政务管理制度进行绩效评估, 有可能引发出大量不具有广泛实施价值的管理文件。

最后, 评估体系设计不科学。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关键就是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而目前尚未建立统一的科学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致使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内容、方法、规定、要求等都不尽相同。大多评估方法采取定性, 较少采用定量方法, 导致评估结果不够科学。同时, 也尚未建立一套相应的严格规范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程序。

3、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制不完善

本文认为,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需要有一套比较完善的评估机制, 以便从体制、制度等方面来规范绩效评估行为。目前我国在这方面还很不完善。一是评估多处于自发状态, 缺乏相应的法规、制度作保障。二是评估机制滞后尚未形成集中、统一、高效运行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制和工作机制, 致使这项工作难以形成合力。当前, 评估基本是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的评估, 既缺乏政府部门内部对电子政务业务系统绩效的自身评估, 更缺乏专家和社会公众对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三是单纯地为了评估而评估, 缺乏相应的改革措施与之相配套。不是为了从根本上改善政府管理和服务, 提高电子政务绩效。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特别是对政府网站的绩效评估在我国目前呈无序状态, 政府、企业、协会都在进行。有些评估机构或部门对绩效评估的真正意义和目的不明确, 只是一味地进行优秀网站的排名, 而对较差的网站却视而不见, 不采取任何有效的措施来激励和督促;有些政府在组织评测时, 未与评测相关的部门及人员进行必要的沟通, 未对指标体系和权重进行解释, 没有告知评测的时间, 更没有听取相关的反馈意见, 不知道自己被测评, 因此更谈不上改进和完善了。

三、解决对策

本文认为, 要发展电子政务, 必须建立正确的电子政务绩效观, 而科学的绩效观必须建立在科学的绩效评估基础之上。为此, 针对当前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面临的问题,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1、加强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理论研究, 深化认识, 确立正确的电子政务绩效观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需要有良好的政府绩效评估理论作基础。我国学术界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研究政府绩效评估, 目前国内已有许多学者将研究的目光投向了这一新兴的领域, 学者们就政府绩效评估的价值取向、评估模式、指标体系、评估机制等方面展开了研究。然而, 从总体上看, 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研究还很薄弱, 能为政府设计操作性的绩效评估体系的专家十分稀缺。因此, 要加强电子政务学科, 特别是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理论的研究和电子政务专业人才的培养。

2、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必须紧紧围绕当前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内容展开, 评估指标在兼顾全面性的条件下, 必须突出重点。首先, 在绩效指标的设定方面必须与目标管理相结合, 通过将组织任务具体化为组织目标, 再将组织目标转化为可操作的绩效指标。其次, 只有在指标体系中能够体现出不同阶段、程度及矛盾所构成的现状差异, 才能够建立行之有效的绩效评估体系, 并实现有效的引导作用。把握好绩效评估体系的理论共性及实践个性的矛盾, 才能够将理论逻辑性和实践引导性充分结合, 并建立起真正围绕电子政务最终发展目标的评估系统。再次, 绩效指标的设定也要注意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与机构的业务性质相结合, 才能建立客观且实用的指标体系。最后, 还要注意指标的可行性, 不能选用那些难以搜集、难以检验核实的指标, 指标的测量成本和困难度应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应当经过被评估者的一定努力后就可以实现, 如果不努力或不太努力, 就不能实现。那些脱离客观实际, 经过千方百计的努力仍然无法完成的指标, 只能导致被评估者的弄虚作假。可应用平衡记分卡 (Balance Score Card, 简称BSC) 作为构建新的评估体系的工具。

3、完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制

首先, 要建立与完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法规与制度。通过立法途径使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走上法制化、规范化和经常化的轨道。在法治社会里, 一种活动、一项制度要想规范运行并健康持久, 都需要赋予其法律的内涵。对于我国, 当务之急是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做法, 加快绩效评估方面的立法工作, 尽快赋予绩效评估明确的法律依据, 尽快使绩效评估从一种活动上升为一种科学的机制, 通过科学、正确的评估促进政府问责性的提高、绩效的提高和政府能力的提高。从目前的形势看, 电子政务要先行于其他政府项目建立绩效评估制度, 其意义将超出电子政务本身, 将为其他政府项目的绩效评估制度建设提供一个范式。

其次, 强化第三方机构参与对电子政务绩效的评估, 建立多重评估机制。构建科学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 必须明确谁来评估的问题, 它决定了评估是否全面、客观、公正、准确。建立多重评估机制, 重要的是引进电子政务管理和服务对象即社会公众的评估, 逐步实现官方评估与民间评估并重。电子政务绩效如何, 不能只由政府部门自己来评价, 也不能只由其上级管理部门来评价, 还需要社会公众和独立的民间机构参与评估。

4、服务型政府视角的电子政务综合绩效评估体系的框架构成要素

基于构建大部制背景下政府视角的电子政务综合绩效评估体系要解决的问题, 可以构建以下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

该评估体系包括评估主体、评估客体、评估思路、评估模型、评估流程和评估报告。首先确定评估主体和评估客体, 然后在评估目标的指导下, 形成科学合理的评估思路, 沿着评估思路构建评估模型。评估模型又包括评估方法、评估基准、评估指标、评估数据, 遵循既定的评估流程, 运用评估模型对评估的客体进行评估, 最后得出评估结果, 形成评估报告。整个评估过程不是“一次性”的项目, 而是伴随着电子政务工作在全年动态展开的, 在过程中进行戴明循环中的“监控和评估”, 实现对电子政务全生命周期的闭环管理和自我良性循环。同时, 该评估体系自身也是个“小循环”, 也需要根据评估工作经验总结, 进行持续改进。

总之,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是保证电子政务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 必须认真分析我国服务型政府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目前存在问题与不足, 建立科学的电子政务绩效观, 形成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 完善绩效评估体制。只有这样, 才能及时发现并有针对性地解决电子政务建设与运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才能正确评价和肯定电子政务建设所取得绩效, 帮助政府为进一步拓展电子政务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参考文献

[1]孙强:服务型政府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探讨[J].电子政务, 2009 (9) .

电子政务的绩效评估 篇8

关键词:电子资源 资源服务 绩效指标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电子资源在图书馆预算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我国的相关统计显示,一些地区的图书馆其电子资源的购买经费已达到总经费30%左右。随着图书馆购买电子资源的数量增多,以及电子资源的使用在图书馆服务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电子资源使用绩效的问题也受到了人们重视。

1、电子资源服务绩效评估的内涵

评估始于20世纪初,原本是企业管理的一种工具,包括个人评估与组织评估。1916年,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的先驱、法国古典管理理论学家亨利·法约尔(Henri Fayo)发表了《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这部划时代的巨作,把评估从企业推广到各种人类组织。

电子资源的服务绩效是客观存在的,集中体现在其被使用的结果,如在某一时间段内被使用了多少次,有多少人使用过它,被下载过多少篇文献(或记录)等。如果再深入地谈可以是电子资源使用给机构带来的成绩和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由于电子资源使用后带来的效益包括当前效益和潜在效益,例如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服务给机构带来的效益,可以表现在科研成果创新中,也可能表现在教师通过使用电子资源的课堂教学中,不容易量化,具有间接性。无法量化的绩效就无从谈起,更谈不上评估。评估是指为达到一定目的,运用特定指标,对照统一的标准,采用规定的方法,对事物做出价值判断的一种认识活动,也是行政管理的一种重要步骤和方法。

2、国外电子资源服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分析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有关数字馆藏的使用统计及服务绩效评价的问题引起了国际图书馆界及专家的高度关注,开展了很多这方面的研究。图书馆电子服务的绩效评价和质量管理的绩效指标体系(E—QUINOX Project)由欧洲委员会资助。该项目为期两年,完成于2000年11月,主要致力于为欧洲学术图书馆的网络资源和服务制订绩效指标。EQUINOX得出的图书馆电子资源使用绩效评价体系包含14个指标,分别反映了电子资源的使用、费用、配套设施、用户培训、用户满意度等。尽管当前EQUINOX已经完成,但与其相关的研究仍在进行中,并在EQUINOX网站(http://equinox.dcu.ie/)提供新的研究成果和相关新闻。

美国的研究图书馆协会(ARE)的E—metrics项目。项目的研究任务由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信息使用管理及政策研究所(Informa—tionUseManagement and Policy Institute)来承担,E—Metrics项目开始于2000年5月,终止于2001年12月,有24个ARL的成员馆参加了此项目,项目分三个阶段进行。目的在于建立电子资源评估框架结构,了解各种资源对图书馆的效益影响,使学术图书馆更好地管理网络信息资源,高效地发挥网络信息资源的作用。

美国国家信息标准组织(NISO)的图书馆统计标准ANSI/NISOZ39.7。标准于1968年制定,2002年7月,NISO颁布了图书馆统计标准草案Z39.7并增加了电子资源评估的内容。2004年颁布的Z39.7更全面地反映了电子资源及其服务的统计和绩效指标,这个版本的Z39.7还有一个附录B为“测量数字图书馆的使用”(Ap—pendix B.Measuring the Use of Electronic Library Services),它阐述了一些与电子资源使用统计相关的问题。

国际图书馆统计数据标准IS02789(2003)。由于电子资源及电子服务在图书馆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ISO的年的修订版中增加了一个附录A:电子图书馆服务使用评价。标准指出了图书馆电子信息资源和电子服务需要收集的数据元素,并对每个统计指标进行了定义,说明了它们是如何收集的。

COUNTER国际项目成立于2002年3月。它的目标是研制一系列普遍接受的、国际化的实施规范,用于管理不同种类的电子资源的使用数据。至2006年3月,COUNTER已发布了四大类电子资源(电子期刊、数据库、电子图书、参考工具书)的使用统计规范,主要包括在线使用数据的定义、数据收集报告的原则以及数据传递的格式等内容。COUNTER规范是目前电子资源在线使用统计研究取得的最重要的成果。

国际图书馆联盟(ICOLC)的研究,国际图书馆联盟于1998年制定的《基于Web的索引、文摘及全文资源的使用统计评价指标指南》提供了一套网络化信息资源使用的绩效测度指南。并于2001年12月和2006年9月进行了两次修订。该指南规定了对每种电子资源必须统计的数据:登錄数、检索数、浏览的次数、使用全文的数量。

图书馆和信息资源协会(CLIR)的相关研究,CLIR于1999年至2000年展开了一项关于网络数据使用的统计的研究项目,成果是关于电子期刊使用统计的白皮书(White Paperon Electronic Journal Usage Statistics)。它综述了当前收集的电子统计指标和它们如何被收集,以及图书馆员在接受和熟悉其统计收集过程之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3、结束语

虽然20世纪9O年代中期以来,各国和国际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有关电子资源绩效评估的研究项目,召开了一些国际会议、学术讨论、制定了相关标准和指南,这些努力已经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由于相关信息技术发展十分迅速,造成了当前电子资源服务绩效评估面临诸多困难,还需国际和各国的许多相关组织和机构通过不懈努力战胜目前的困难并且为图书馆界提供一套核心的测度来展示其绩效。

参考文献:

[1]索传军.论数字资源评价,评估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4(11):79-82.

[2]李枫林,李娜.电子服务质量评价及其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J].图书情报工作,2008(9):44—46,81.

上一篇:民政副局长履职工作报告下一篇:工伤书面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