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反思

2024-06-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反思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反思 篇1

——

许芙蓉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篇课文向学生展示了德国这个奇特的国家的与众不同之处,在授课结束后,反思这节课,我觉得主要有以下的三点收获:

一、是准确、深入地理解课文,让课文走进内心。

初读这篇课文的时候,就很喜欢季羡林先生的这篇文章,文辞优美,景色更是令人神往,所以决定在集体备课时展示这一课。第二次细读的时候,对德国这样一个异域国度充满了向往,其中的美好境界,同样令人向往,于是开始认真备课。第三、第四遍„„我不断深入解读文本,不断地在内心自我发问:文本到底要给我们展示什么,作者的写作意图又是什么,如果我是学生,我想学什么?我有哪些是自己读文就可以理解的,又有什么是自己疑惑的?从而确立好本文的三维目标,让自己的备课有了确定性的方向!

二、是精心进行教学设计,是学生走进文本还能走出文本

自己喜欢的文章不代表学生会喜欢,自己感悟的情感不代表就是学生的情感。怎样让学生逐渐走进文本,深入文本,受到感染和熏陶呢?我根据课程标准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我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是学生在文本间自由行走!

1、抓关键词句,通过多种读文方式和多媒体课件图片的展示,让学生感受德国的民族风情特点。

2、通过默读课文,抓重点句;朗读感悟;熟读成诵,领略德国的奇丽景色和感受德国民族“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崇高精神境界。

3、通过音乐渲染,资料补充等,感受德国民族的“美”。

三、是灵活创新地实施教学策略,力求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凸显教学的实效性。最主要的特色在以下两点:

1、对关键词语的处理可谓别具一格、独具匠心,使词语教学鲜活起来。首先导入部分以“花”的四字词语为引,再让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描写“花”的其它四字词语。目的一:直接走进今天文本中的“花”,走进文本;其

二、为下文学习德国“多么奇丽的景色”部分的拓展朗读做好铺垫!

2、对“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理解,采用借助画面理解读,引导想象、体会朗读,再次渲染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对语言文字的感知、领悟和积累,使词语教学鲜活起来。同时,在此处采用词语替换的形式让学生积累了词语,多角度深层次感受景色奇丽。

3、通过反复诵读,层层推进,水到渠成,熟读成诵,在不知不觉中,积累背诵优美的词句,凸显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4、在体会“自己的花让别人看”和“自己又看别人的花”的意境中,进而将文章主题升华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然而,在这堂课中还存在着一些遗憾,还有很多的地方需要改进如:

一、在品味“民族奇特”时学生由于课前收集了有关德国的资料,所以对文本上所展示的句段的解析偏少,多数都是以自己收集的资料为补充说明,这一环节稍显处理的仓促,没有很好地站在文本的基础上。

二、在读写结合这方面点得还不够透,学生理解不够到位,说话的表达仍需坚持训练。

在今后的教学中自己还要不断向他人学习,自我反思,寻求更好的具有实效性的教学方法!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反思 篇2

这篇课文是赞颂德国人养花“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的精神意境的课吗?大家提出这样的疑问。仔细读课文, 会发现, 季老先生“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 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一语的道出, 是在他看到满窗鲜花满街鲜花时触景生情, 是作者当时的感受, 这境界绝非德国人的高尚的精神境界, 然而, 习惯与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我们, 当读至此处时, 往往都会将课文的主题升华上去, 赞叹德国人的“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高尚的精神品质, 如若不然, 就会感觉失去了学习的必要, 不然, 学了一篇课文, 不学点品质精神之类的, 孩子怎么向善呢, 不来个上纲上线, 如何对孩子们进行教化呢。但是我全然忘了这一单元的主题“异域风情”, 是否站在作者的角度去考虑作者要表达的是什么。作者眼中的景, 作者心中的情, 都是属于作者的, 作者的情感就是德国人“爱花养花”的精神境界吗?编者选这篇课文的目的是什么, 是要教育我们及孩子什么吗?千万不要忘了, 这一单元的主题就是“异域风情”, 选编课文的目的, 只是让我们及孩子了解异域的风情。我们如此过渡挖掘教材, 让孩子学习德国人那种“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的高尚的精神境界, 岂非误读了作者, 误解了编者。

在最近的一次培训中, 评委们特意请到了课文的作者参与此次活动, 在活动快要结束的时候, 有一个环节是, 请这篇课文的作者到台上来讲话, 可是令大家没有想到的是, 这位作者走到台上, 首先深深地给所有的语文教师鞠了躬, 并说:“我要感谢所有的语文教师, 如果不是你们, 我还不知道我的文章写得那么美……”话至如此, 听者都不由得暗笑, 是呀, 有时候, 我们语文教师是否对教材挖掘得“过”了呢, 有时候, 可能连作者写作当时都没有的情感都被我们挖掘出来了, 真是很佩服教师的挖掘能力, 解读功夫。

恍然大悟的我, 再次上这一课, 站在作者的角度考虑了许多问题, 于是, 在带领孩子们领略完德国奇丽的景色之后, 引导孩子们理解“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 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这一重点句子时, 让孩子们深入思考:德国养花人真有这种精神境界吗?还是这只是作者处在这样的情景之中生发的情感?结果, 孩子们一致认为是第一种情况, 我又引入作者的一些资料, 让孩子们站在作者的角度去思考这一问题, 至此, 孩子们才稍稍会意, 课后我反思产生这样教学效果的原因, 一方面是因为, 学生对季老先生不够了解, 我的引导欠缺火候, 而另一方面, 就是长期的情感目标的教化作用, 孩子们的思维已成定势, 让他们换一种思维方式, 孩子们一时还很难转过弯来。

作为语文教师, 摆脱“思维定势”的束缚, 让自己“语文”起来, 要让学生“语文”起来, 我们不但要读作品, 更要读作者。

摘要:摆脱“思维定势”的束缚:2014年6月7日上了一节公开课《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第一次上这篇课文时恰巧是比赛课, 成绩可观。而时至今日, 才猛然发现, 这课是一篇多么有争议的文章。这篇课文是一篇赞颂德国人养花“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的精神意境的课吗?许多大家提出这样的疑问。语文教师是否对教材挖掘得“过”了呢, 有时候, 可能连作者写作当时都没有的情感都被教师挖掘出来了, 真是很佩服教师的挖掘能力, 解读功夫。作为语文教师, 要让自己“语文”起来, 要让学生“语文”起来, 不但要读作品, 更要读作者。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反思 篇3

1、认知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正确读写“天性、宇宙、真切、脊梁、家家户户、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

3、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

【第一课时目标】

1、读准“天性、宇宙、真切、脊梁、家家户户、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的字音,理解“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有感情朗读并背诵第3自然段,积累优美语言。

3、抓住作者的情感线,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独特的风景,并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

其中:知识目标:

正确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体会德国民族养花的与众不同 。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含义深刻的语句的能力。

情感目标:

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朗读并背诵第三自然段,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2、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从中受教育。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课前,教师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关于德国风情民俗以及作者季羡林先生的资料。

2、制作课件,为学生品味课文内涵而服务。

学生准备:

读课文,自主了解与课文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引发疑问

1、同学们还记得我们曾学过一篇访谈录《“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吗?文中的大树是谁?

(介绍季羡林,并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质疑:读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吗?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自由读文,提出自读要求(标出自然段,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有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词(课件出示本课生字词及难读的句子,指名朗读)。

〖脊梁、莞尔一笑、姹紫嫣红、花团锦簇、应接不暇、家家户户、耐人寻味〗莞还有一个读音gu.n 广东东莞

3、接读课文,提出倾听要求: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德国人是怎样养花的?。

三、了解德国人养花的特点,体会作者的“吃惊”。

1、回答问题:德国人是怎样养花的?

(板书:吃惊)

指导读出吃惊的感受。

A、理解“莞尔一笑”。

B、角色扮演,体会季羡林和女房东谈话时的心理变化。

C、再读句子,体会“吃惊”。

三、领略街头景色的奇丽,体会作者的“赞叹”

1、默读第三自然段。画出印象深刻的词语,写一写感受。

2、全班交流。

A、理解“姹紫嫣红” (姹是美丽,嫣是娇艳,古时候这两个字都是用来形容美丽的女孩儿,后来人们又用它们来形容美丽的花。)

B、理解“应接不暇” (“暇”就是空闲的意思,日子旁,表明这个字跟时间有关,“不暇”就是没有时间,忙不过来。有的时候是指我们要看的东西太多了,眼睛看不过来,有的时候又是指要做的事情太多,忙不过来。在这里指的是花太多,眼睛看不过来。)

C、借助图片理解“山阴道”。

3、配乐自由朗读。

4、指名展示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5、课件出示德国街头图片,师读生欣赏。

6、借助图片,背诵第三自然段。

7、体会作者情感变化(由吃惊变为赞叹,并板书。)

四、品读“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体会作者的沉思

借助文中句子“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导入理解:

1、这一种境界指的是?

2、结合上下文说说,课文哪里体现了我为人人?哪里又体现了人人为我?(是相应板书“我为人人”和“人人为我”)

3、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4、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谈谈生活中感受到的类似这样的境界。

5、回顾本课,积累词句。

五、留情埋伏笔,结束本课

四五十年后,季羡林爷爷再次来到德国,他又有怎样的感慨呢?咱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板书设计: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反思 篇4

终于上完了这节学区课。整堂课给我的感觉是比较沉闷,就教学目标的达成而言,预设的教学目标算是基本实现。但在课堂上,学生频频出错的朗读,以及木讷疑惑的表情,都在告诉我:这节课问题多多,需要深刻的反思。

1、词语教学落实不到位,检查预习不充分,没有及时地发现学生易读错的语句并予以纠正。

2、在教学设计中,还存着其他不足。比如在“积累优美片段”这一环节中,一是给学生的背诵时间有点;二是检查时,缺乏梯度,难度较大,所以学生望而生畏,不愿发言。换一种形式可能会好一些,比如说用“填空”这一形式来检查背诵,降低了难度,效果应该会好一些。

3、在教学内容上,没有明确的导向性,可能会误使某些孩子产生 “崇洋媚外”的思想。应该让孩子在和文本对话,和教师的对话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感受到德国的美丽不仅指花美还指心灵美。同时,也应让学生了解在我们国家的人民身上,也有这种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优秀品质,只不过表现的方面和表现的形式不同而已。

4、自己的教态不够洒脱、自然,课堂语言也不很熟练。对学生的发言,缺乏即时性评价,而且评价语言比较单一,目的性不强。在预设与生成的处理上,欠缺随机应变的能力„„

当然,这节课也并非一无是处,课前谈话那看似无意的闲聊,实则为导课服务,使导入比较亲切、自然。整堂课的设计条理清晰,以文章中“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这句话为线索展开分析,使学生在朗读中感知文章,在朗读中积累语言,在朗读中感受作者的心理和心情,与文本和作者产生共鸣!课堂最后一环的“好书推荐”也是本课的一大亮点,在师生互相推荐好书的过程中再一次回归主题,揭示中心,使学生对“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有了更切身的理解和体会。

有人说,课堂是一门充满遗憾的艺术。每节课后,我总要回头想想,简单反思一下,正视并剖析自己的不足。每逢此时,我总会告诉自己,这不是妄自菲薄,这是在经历中成长,痛并快乐着„„

篇二: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反思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篇课文向学生展示了德国这个奇特的国家的与众不同之处,在本课教学中我首先抓住 “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这句赞叹,提出贯穿全文的大问题,引导学生去研读课文,通过朗读去欣赏感受奇丽的景色,去理解体会德国这个民族的奇特,然后再理解“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有所收获。反思这节课,我觉得主要有以下的收获:

一、精心进行教学设计,架起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桥梁。

文章能够感动我,未必能感动学生。因为学生的生活经历与文本有较大的差距,怎样让学生逐渐走进文本,深入文本,受到感染和熏陶呢?我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架起了一座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桥梁。这节课总体的设计意图是这样的:

(1)抓关键词句,通过朗读感悟和图片的渲染,感受德国的民族风情特点。

(2)通过自由朗读课文,抓重点词句的方式,领略德国的奇丽景色和感受德国民族“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崇高精神境界。

(3)通过音乐渲染,资料补充,感受德国民族的“美”。

二、灵活创新地实施教学策略,力求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凸显教学的实效性。、对关键词语的理解,使词语教学鲜活起来。首先对“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理解,采用朗读感悟,联系上下文理解,借助画面,再次渲染的方法。这种由“形”到“意”再到“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对语言文字的感知、领悟和积累,使词语教学鲜活起来。其次,对“应接不暇”的理解,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推想其意思,借以指导学生运用;、通过反复诵读,层层推进,水到渠成,熟读成诵,在不知不觉中,积累背诵优美的词句,凸显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在体会“自己的花让别人看”和“自己又看别人的花”的意境中,进而将文章主题升华为“人人奉献美”和“人人收获美”。

然而,在这堂课中还存在着一些遗憾,还有很多的地方需要改进如:

在品味“景色奇丽”时应该先让学生想象德国街头的景色,之后再让学生欣赏德国街头的美景。使学生逐步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有了切实的感受再来读,学生一定会读得更好。

在重点句的理解上还不够透彻。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是本节课最重点的一个知识,放在本课的课文情景中,学生能够明白他的意思,但是学生不能由此举一反三,把这种良好的精神境界应用到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甚至在拓展练习时,我请学生说说生活中有没有感受过类似的境界,学生不能够很好的联系实际。

“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在理解这个句子时,其中的“变化”和“美丽”,学生的表述不够准确。尤其是美丽,此处的美丽,不只是德国的花美、街道的景色美,更有精神境界的美,而学生理解时过于表面化。

有人说,课堂是一门充满遗憾的艺术。每节课后,我总要回头想想,简单反思一下,正视并剖析自己的不足。每逢此时,我总会告诉自己,这不是妄自菲薄,这是在经历中成长„„

篇三: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反思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五年级下册第七组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是我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写的一篇精美隽永的文章。本文不同于一般写景物风情类的文章,不是纯粹描写景物,而是像拉家常一样娓娓道来,作者先点明了德国是一个爱花的国度;然后回忆了自己早年在德国留学时亲身感受到德国人非常爱花;接着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德国家家户户窗口都开满鲜花的情景,并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境界“颇耐人寻味”;最后讲述作者再次来到德国,又看到这番情景,表达了自己旧地重游的感受。在讲述德国风景民俗的同时,用最精炼的语言点明了通俗易懂但又意味深长的哲理,让人既开眼界,又颇受教育。

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我觉得主要有以下的三点收获:

一是准确、深入地理解课文,首先要感动自己。

第一次初读这篇课文的时候,没什么感觉,觉得很失望。第二次细读的时候,发现其中的优美词句,读起来会让你心动;其中的美好境界,同样了令人向往,于是开始认真备课。当我找到了季羡林老师的方方面面的资料的时候,特别是 2006 年,95 岁高龄的季羡林老先生被评为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时,季羡林老先生说:我没有做什么令人感动的事,真的是有的话,只有“勤奋”两字。那时,我被深深地感动了。我再也没有逃避和偷懒的借口,第三、第四遍地深入文本,查找资料,直到滚瓜烂熟为止。我准确、深入地理解了课文,为上好这一节课奠定了基础。

二是精心进行教学设计,架起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桥梁。

文章感动了自己,未必能感动学生。因为学生的生活经历与文本有较大的差距,怎样让学生逐渐走进文本,深入文本,受到感染和熏陶呢?我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架起了一座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桥梁。这节课总体的设计意图是这样的:

(1)通过朗读感悟和录像图片的渲染,感受德国的民族风情特点。

(2)通过自由朗读,默读课文,抓重点句;小组合作,朗读感悟;熟读成诵,领略德国的奇丽景色和感受德国民族“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崇高精神境界。

(3)通过音乐渲染,学生写话,体会季羡林老先生的人格魅力。

三是灵活创新地实施教学策略,力求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凸显教学的实效性。最主要的特色在以下两点:、对关键词语的处理可谓别具一格、独具匠心,使词语教学鲜活起来。

首先对“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理解,采用教师范读,学生发现,()引导想象、体会朗读借助画面,再次渲染的方法。这种由“形”到“意”再到“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对语言文字的感知、领悟和积累,使词语教学鲜活起来。

其次,对“应接不暇”的理解,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推想其意思,借以指导学生运用;

第三,通过反复诵读,层层推进,水到渠成,熟读成诵,在不知不觉中,积累背诵优美的词句,凸显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紧扣文中的主题,反复吟诵,升华主题,使工具性与人文性得到更加和谐地统一。

在体会“自己的花让别人看”和“自己又看别人的花”的意境中,进而将文章主题升华为“人人奉献美”和“人人收获美”。通过对季羡林老先生人生经历的介绍,引导学生、想象写话:、他会梦见什么?从而体会季羡林老先生的人格魅力,使工具性与人文性得到更加和谐地统一。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反思 篇5

根据张老师的建议,本课可作如下设计:文章在娓娓叙述中向我们呈现了三个清晰的画面: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再次来到德国,依然见到了美丽的景象。初读课文,引导学生过电影般理清三个片段,整体感知课文。然后进行第3自然段的重点学习,反复朗读,凸显画面,感受奇丽景象,体会愉悦心情,从而带动2、4 自然段,上挂下联,品读“莞尔一笑”和“美丽”的内涵,在滚动式教学过程中领略题目所要表达的意思,即“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美好境界。最后体会文章的写作特点,感受其独特的表达视角。

以上设计启示:高年级语文教学要重视谋篇布局,不能只抓细节零碎而忽视文本整体。对照我的课堂,在这点上,我又栽了。

通过画面呈现便可感知全文,是了解散文主要内容的有效手段之一。我置整体感知于一边,旁敲边打零散句段,使得学习失却整体性。

体会“莞尔一笑”一词所包含的意味中,我本想通过引导学生想象女房东与花儿的对话,感受人们为别人着想的心境,可学生的表达特显幼稚、单一。难怪,这种意味只有在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大街上那奇丽的景象,真切感受到这一片美丽是因为家家户户养花都是给别人看的所带来的之后,才能明白其中所蕴含的那份淡定自若、理所当然和一颗为别人着想的心……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反思 篇6

准确把握课文,本文是一篇精美的短文,作者先点明德国是一个爱花的国度,然后回忆了自己早年在德国留学时亲身感受到的德国人非常爱花的情景并抒发了自己的感慨: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境界颇耐人寻味,最后讲述作者再次来到德国,又看到这番情景,表达了自己旧地重游的感受,即对德国奇丽风景和与众不同风俗习惯的赞美。

理清思路,精心设计教学,夯实语基,巧设过渡,创设情景感悟体会。我在这节课的.设计上也下了不少的功设计思路是这样的:由作者导入课题;然后学生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并回答两个问题,作者几次到德国?德国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然后是从这个环节过度到季老对德国的赞叹: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这两句话也是理解本篇文章的线索的句子。然后就是围绕这两句话进行朗读感悟教学。《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篇课文为我们叙述了季羡林先生在德国留学时的所见所闻,文字简练优美。通过描写德国人种花的与众不同,突出他们每个人都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也因为如此,他们才会将自己的花种在临街的窗户外面让别人看。全文充满了作者的真情实感。在教学中我围绕中心问题反复研读课文,将重点段句的朗读与悟情有机的融为一体,努力遵循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在品位的基础上读,在读中进行想象,力图使学生融入作者的情感,把学生领进浓浓的诗意境界,言为心声,希望学生把心境和感受读出来,入情入境,有滋有味。

明显的不足,那就是课堂容量太小。这篇课文的难点是理解文中蕴含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如何于无痕处解决这一难题,是我课堂中力求突破的。但没有完全做到。

★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说课稿

★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课文

★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读后感

★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反思

★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实录

★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

★ 课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说课稿

★ 读《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后感

★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五年级语文教案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反思 篇7

以“变化是有的, 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为主线, 结合名著、诗句和历史背景资料深入理解、感受德国“景色的奇丽、民族的奇特”和“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的精神境界, 并读写结合, 表现自己的真实感受。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脊梁、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 积累优美语言。

2.理解“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 感受异域风情。

教学重点:

明晰作者表现“景色的奇丽、民族的奇特”的方法, 进而体会“变化是有的, 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的含义。

教学流程:

一、简介导入新课

早在1935年, 季羡林就远赴德国, 在著名的哥廷根大学留学, 一住就是十年。1980年, 当季先生再次踏上这片土地, 已是满头白发。有人问他:“你对德国、对哥廷根的印象?”季老意味深长地说:“变化是有的, 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是什么样的美丽让先生经历了四五十年的风风雨雨仍然念念不忘?

二、初识景色的美丽

1. 指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

2. 概括主要内容。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这种美丽表现在哪些方面?

三、感悟景色的奇丽

1. 默读课文, 找出描写景色奇丽的句子。

理解“奇丽”, 快速默读课文2、3两段, 找到描写景色奇丽的句子。

2. 反馈交流:

课件出示:走过任何一条街, 抬头向上看, 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 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 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 应接不暇。每一家都是这样, 在屋子里的时候,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 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预设一:感受花多花美。

预设二:理解“花团锦簇”和“姹紫嫣红”。想象“花团锦簇”和“姹紫嫣红”是怎样的景象呢。

3. 重点理解“山阴道上”。

学生想象“山阴道上”景象。

课件出示有关山阴道的介绍及东晋王献之、南宋陆游、明代袁宏道有关山阴道的妙句, 引导学生感受山阴道之美、哥廷根街道之美。

4. 指导学生背诵有关景色奇丽的描写。

四、体会风情的奇特

1. 质疑:为什么会有如此奇丽的景色, 引导学生自读课文。

2. 师生交流反馈:

A:从“家家户户”读出了德国人爱花, 每个人家里都养花。

B: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 养在屋子里, 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 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1) 理解“脊梁”。

(2) “莞尔一笑”。莞尔一笑是怎样的笑?从这样的表情, 你又明白了什么?

3. 感受风情奇特。

这种“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的风俗和习惯改变过吗?创设情境, 指导朗读, 深入理解“变化是有的, 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的含义。

五、了解异国的文化

1. 学生汇报1934—1945年季羡林在德留学期间德国的情况。

2. 教师补充:

第二次世界大战, 德国战败投降, 整个国家都笼罩在一片末日的氛围里!物资奇缺, 吃饭和取暖都无法保障, 老百姓的生活陷入了巨大的困境!

讨论:德国战后物资奇缺、生活困窘, 为什么哥廷根的街道还是花团锦簇, 姹紫嫣红?

3. 拓展阅读《只砍有记号的树》, 谈感受, 进而体会这一切都缘自于德国人民的精神———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

六、德国精神在我心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反思 篇8

邹慧珍,中共党员,漳州市龙师附小语文高级教师,1994年7月毕业于龙溪师范学校普师班,同年8月分配到附小任教至今。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组教材是以“异国风情”为主题,目的是为学生打开一扇异国文化的窗口,向学生展示一幅幅多姿多彩的异国风情画卷。学习本组课文一是要让学生抓住文章主要内容,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特点,增长见识;二是要让学生揣摩作者是怎样写出景物、风情特点的,学习运用作者的表达方法;三是要注意积累文章中的优美语言;四是课外运用各种途径尽可能多地搜集资料,丰富对异域风情的感受。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本组的第一篇精读课文。它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写的一篇精美的短文。文章中作者先点明德国是一个爱花的国度,然后回忆了自己早年在德国留学时亲身感受到的德国人非常爱花的情景并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境界颇耐人寻味,最后讲述作者四五十年以后再次来到德国,又看到这番情景,表达了自己旧地重游的感受,即对德国奇丽风景和与众不同风俗习惯的赞美之情。这是一篇语言看似通俗易懂,实际上却包含深刻内涵的文章。它不同于一般写景物风情类文章,不是纯粹的描写景物,而是像拉家常一样娓娓道来,在讲述德国风景民俗的同时,用精练概括的语言点明了通俗易懂但又意味深长的哲理,让我们读后既开阔眼界,又回味无穷,同时受到思想启迪。

教材选编本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了解一些德国的民族风情特点,积累优美的语言;二是使学生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教育。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正确读写“天性、宇宙”等10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

3、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的特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

教学重点与难点:

了解德国的风景和风俗特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教育。

教学准备:世界各地风光片;德国街景片、重点词语和句子幻灯片。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揭示课题,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1、齐读课题。

2、简介写作背景。

三,检查预习,摸清学情。

1、分段概括段意,理清文章脉络

2、学生质疑,师相机板书。

三、紧扣“奇”,了解德国风情。

1、自由读文

2、找找能体现德国这个民族“奇”的句子。画画圈圈作批注。

3、全班交流。

预设一:

A、“家家户户都在养花……脊梁。”

1、教学生字词“脊梁”; 什么是“花的脊梁”?

2、抓住关键词语谈体会。

3、师小结:德国人这种养花方式真奇呀!

4、指导学生朗读句子。

预设二:

B、“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在一起,汇成了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1、指导读好“如入山阴道上”。

2、默读,找关键词谈体会。

3.相机教学: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山阴道等词。

4、体验德国奇丽街景。

5、朗读指导。

6、师小结。

预设三:

C、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1、读句子。

2、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高尚境界。

预设四:

D、“……美丽没有改变……又是家家户户的窗口上开满了鲜花。”

1、读句子。

2、体会“美丽没有改变”。

四、师总结:

五、布置作业:

必做题: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自然段。

2、写生字。

选做题:

1、查阅有关季羡林先生的资料,试着写写“梦”的内容。

2、搜集有关德国的资料,进一步了解德国。

板书设计:

25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耐人寻味? 养花方式 人人为我 花团锦簇

美丽不变? 奇 花多而美 我为人人 姹紫嫣红

奇丽、奇特? 美丽不变 应接不暇

思乡的梦?

第二课时(略)

设计说明:本课设计依照课标,体现学段特点,引导学生自主研读。教学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抓住重点,深入领悟-品读赏析,揣摩写法-积累语言,尝试运用”的思路进行,紧扣“奇丽的景色”和“奇特的民族”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从而使学生了解一些德国的民族风情特点,感悟到德国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崇高境界,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

课文: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季羡林

爱美大概也算是人的天性吧。宇宙间美的东西很多,花在其中占重要的地位。爱花的民族也很多,德国在其中占重要的地位。

四五十年以前我在德国留学的时候,曾多次对德国人爱花之真切感到吃惊。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我曾问过我的女房东:你这样养花是给别人看的吧!她莞儿一笑,说:“正是这样!”

正是这样,也确实不错。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今天我又到了德国,刚一下火车,迎接我们的主人问我:“你离开德国这样久,有什么变化没有?”我说:“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我说“美丽”指的东西很多,其中也包含着美丽的花。我走在街上,抬头一看,又是家家户户的窗口上都开满了鲜花。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反思 篇9

1、认识、会写本课生字、生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

3、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结合上下问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了解一些德国的民族风情特点,积累优美语言。

2、使学生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教育。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情感

1、爱美大概也算是人的天性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交流自己心中最美的东西吧!

(指名自由交流。)

2、是呀,宇宙间美的东西很多,花在其中占重要的地位,有一位季羡林老爷爷他也深有同感,让我们一起随着他认识一个爱花的民族吧!

板书:

25 花

二、初读识字,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字音读准,生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

2、出示生词:

读并释义。

结合图片,接力读课文。

3、这个民族指谁?你从哪里知道的?齐读第一自然段。

三、自读自悟,升华情感

1、就让我们和季爷爷一起去感受一下德国对花的独特的爱!浏览课文,季爷爷一共几次去德国?

2、四五十年前,季爷爷第一次到德国就对德国人的爱花之情有了自己的感受,是什么?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读出来。

3、德国人是如何爱花真切的呢?哪个自然段描写了?

4、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把你感受到的德国人爱花之情用你的语言记录下来,并画出相关的语句。

大家知道“脊梁”是什么吗?“花的脊梁”是什么?德国人种花自己只看花的脊梁,最美的朝向别人,你的体会是?指导感情朗读。

5、正是这样,德国人种花都是种给?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反思 篇10

一、教学定位——关注 学生发展

教改之路何其艰难, 又一次提“创新”, 究竟怎么创新? 十年的教改之路, 百花齐放的语文课堂出现了很多显而易见的问题, 热热闹闹的语文课堂, 学生的语文素养却在明显下降, 诸如此类现象值得深思。华东师大李政涛教授告诉我们, “一切教育都要以孩子的发展为中心!”的确, 语文课堂万变不离其宗, 必然是要关注学生, 激活思维, 发展语言。回首语文教改之路, 我们清楚地意识到语文课堂需要静, 需要真, 需要实, 需要效!笔者领悟到这次所提的“创新”或许就是让我们准确定位语文教学, 找准语文教学的切入点、发散点、提升点, 让教学实效最大化。我们的教学思维不应该是停留在研究如何教学一篇课文上, 而应该从一堂课让人有所感悟——语文课, 教师究竟应该怎么教?学生究竟应该怎么学?思维再开阔一点, 就应该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学会学习语文的方法。如何通过循序渐进的教学引导, 让孩子们乐学, 善学, 语文素养不断提升。

2011修订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些提法表明,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互促的过程, 是焕发师生生命激情、激发师生生命潜能的过程。华中师大杨再隋教授也呼吁, “回归本色语文, 重塑语文本色。”语文课经历了轰轰烈烈的艰难改革历程, 沉淀下来的宝贵经验便是我们新的起点。对于这堂课, 我便有了两点设想, 其一就是课堂教学应该顺应学生的思维逻辑, 以学定教, 因势利导;其二就是让语文课堂“回归语文本色”, 努力实现课堂实效最大化。语文, 顾名思义, 学“语”习“文”, 以课文为范例, 教给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方法, 以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这篇课文, 教者可以从课题入手, 展开教学。从儿童的认知角度来看, 这篇课文的课题——《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就是一个极好的切入点。学生通过质疑问难, 会梳理出一个最有价值的问题, “自己的花为什么是让别人看的?”带着这个问题走进文本, 能迅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教学时, 从学生感触最深的感悟——“德国就是美丽的花海”为切入点, 顺应学生的思维重点学习第三自然段。由浅入深, 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学习语言、积累语言, 逐步提升。选择这篇公开课执教较多的课文, 意在通过一篇熟悉的课文, 找到语文教学的一个突破口, 在教学实践中, 重新审视“本色语文”的精髓所在。

二、教学方式——师生 有效互动

一切教育都要以孩子的发展为中心, 我们的教育就是为了培养健康、主动发展的一代新人。作为教师, 需要深入解读文本, 全面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 对课堂教学需要充分预设。在课堂上, 更需要教师关注课堂生成, 师生有效互动, 善于从学生童真童趣、原汁原味的思维中发现鲜活的东西, 发现有价值的教学资源, 并进行精准的引导和点拨, 这样才能真正激活学生的思维, 逐步发展语言, 提升能力。

按照教学设想试教了一次, 却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学生不能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课堂较难控制。这让我对这堂课的构思产生了怀疑, 重新构思, 基本上推翻了之前的设计思路, 设计思想又从“教师顺应学生思维”变成了“学生顺应教师的思维”。按照第二份教学设计试教, 从表面上看, 课堂的确热闹了几分, 容易调控, 但是却迷茫了, 不知道这堂课学生的语文能力究竟有几分提升?教学思想走窄了, 与最初的设想发生了较大的偏差。我重新审视自己的设计思路和试教过程, 语文课不应该单单停留在一堂课的教学上, 而应该拓展到研究一类课文的教学上。语文教学应该是通过一堂课的深入研究, 弄明白同类语文课究竟应该怎么去学, 这才应该是语文课的魅力所在。通过各个环节的精心设计, 如果无法让学生领悟到一种学习方法, 如果不能提升几分学生的语文素养, 那么这堂课注定是无效的。这篇文章的语言娓娓道来、语言优美, 浅显易懂却又意味深长。教学重点就是让学生能抓住重点词句“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等引导学生品词析句, 深入体会文章内涵, 发展语言、积累语言。

这些提法表明,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互促的过程, 是焕发师生生命激情、激发师生生命潜能的过程。

且教且思, 教学思路日渐明朗, 教学环节的处理就显得有根有据了。明确了教学目的, 教学就不盲目。在这个时候, 大家提出了一个问题, 课文究竟是应该用“演绎法”, 还是“归纳法”?对于这两个专业名词, 我也真的没有细致思考过这两种教学方式的区别。经过深入思考, 终于发现了其中的奥秘。所谓的“演绎法”, 就是先拿出结论, 再根据结论去深入探究。“归纳法”则恰恰相反, 学生先进行探究, 再根据探究内容得出结论。本堂课的纠结就在于文章的中心句的处理——是应该先让学生找出 中心句, 再围绕中心句展开教学?还是先品读文章, 最后根据学生的理解提炼出中心句? 表面上只是教师提问方式的一种调整, 实际上是对学生思维训练的一种调整。特别是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引导, 有了明显的改变。结合这堂课的设计, 我认为“归纳法”是期望达到一种水到渠成的教学效果。根据各位专家的意见, 最终选择了“归纳法”, 但是“演绎法”也是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 根据课文的结构和脉络, 顺其自然选择切入点才是最合适的。

三、教学实践——学习 语言运用

一堂语文课是否有效, 关键在于教学细节的处理和适时的引导与点拨。作为教师, 要想让课堂散发生命的活力, 就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素养, 才能领悟到教师的“引导”如何体现, 才能在反复的探究中明白如何做到顺应学生思维, 又能较好地调控课堂。

每一次的深入思考, 都能彻悟到每个环节, 每一分钟的教学都是有目的, 有侧重点的。当然, 教者也会为细节的拓展问题反复纠结, 不知是否应该拓展更深入一点?如这堂课关于“山阴道”的理解设计。有人认为应该挖掘更深入一点, 让学生彻底明白何为“山阴道”, 包括典故、背景都可以挖掘。也有人认为, 山阴道没有必要讲得太复杂, 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后就能明白这里指的就是一种如入山阴道的悠闲、自在的感觉, 挖掘过于复杂会适得其反。经过反复思考, 又查看了修订版的课标, 终于找到了一句支撑——“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的倾向, 是应该防止的。”如果“山阴道”挖掘过深, 正属于发挥过度之举, 这样容易支解文本, 脱离整体感知, 会把学生从顺理成章的思维中牵引出来。

又如, 关于“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理解, 如何让学生从这两个词语的理解入手, 再发散到进行语言训练, 积累语言呢?同时, 又怎样与理解课文巧妙结合起来?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 经过反复思考, 我觉得这是一个度的把握问题。关于词语的理解, 不需要分析得过透, 但是学生必须从字面理解开始, 再结合具体的语句深入理解词语的内涵。同时, 发散相关词语的积累, 并想象画面, 这既是发展语言, 也教给了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 同时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所以想象的内容不能偏离, 得围绕这两个词语进行有目的的想象。这样既达到了理解词语、训练语言的目的, 也帮助学生感受到德国花海的魅力所在。在透彻理解之后, 学生再通过感情朗读来表达自己的感悟, 熟读成诵, 积累精美语言。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完美结合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思考透彻了, 在课堂上, 我们的引导就很明确, 学生的思维也是很顺畅的一环套一环, 最终达到了从浅表认识直到深度理解的提升过程。对于阅读教学, 作为教师, 唯有找到了学生理解、教师引导、感情朗读三者的融合点, 三者一脉相承, 这样方能彰显语文课堂的魅力。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 篇11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语言。

2.了解作者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的特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从中受到启示和教育。

一、学什么

师:四五十年后的今天季羡林先生有来到了德国。他走在街上抬头一看,又是家家户户的窗口都开满了鲜花,他情不自禁地赞叹着。他发出怎样读赞叹呢?(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板书:奇丽奇特

师:季先生为什么赞叹德国有奇丽的景色,是奇特的民族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板书课题

二、我来学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德国的风景和风俗特点。

(指名读)

学习提示:

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用直线画出文中描写德国景色的奇丽句子,简单批注。小组交流体会。(时间3分钟)

一、你是从哪些句子感受到德国景色的奇丽的?

学生汇报:走过任何一条街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理解词语“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这两个词都是形容花,但它们的意思不一样(出示图片)

花成团的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叫花团锦簇

各种颜色的花竞相开放绚丽夺目就叫姹紫嫣红。

假如现在你就置身于这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街上,你仿佛看到听到闻到了什么?

请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这段话。评价。

就这一段你还从哪看出景色的奇丽?(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得人如如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从哪些词语看出花多?(花的海洋、应接不暇)

走在这样的大街上会有怎样的感觉?

二、课文中那些句子使人感到德国民族的奇特?

学习提示:

1.默读课文2,3自然段画出体现德国民族奇特的句子。

2.从文中找出体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句子。为什么说这种境界耐人寻味?

3生活中你见过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事例吗?小组交流。(时间5分钟)

师:如此美丽的景色,这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会永远保持下去吗?

师:时隔四五十年,德国人把花养在临街的窗户外面的习惯没有改变,家家户户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景色没有改变,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没有改变。

师:在美丽的花背后却隐藏着这么多美丽的东西。请大家读:“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你是怎样理解美丽并没有改变的?

难怪季先生赞叹: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我来用

文章的结尾季先生做了一个梦这到底是怎样的梦,梦到了什么?请你简单写一写。

我来思

说说你的收获。

板书设计: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奇丽:花团锦簇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反思 篇12

一、谈话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5课。(学生齐读课题)

二、学文

1.在初读了课文后,说说你对课题的理解。(根据学生的体会,以学定教确定教学的顺序)

2.生:我明白了德国人把自己养的花给别人看。

引导学生找到相应的语句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谈谈自己的理解。(花的脊梁只是一些枝干和叶子,并不美观,而花最美丽的部分──花朵自己却不能完全欣赏到,那自己岂不是得不偿失吗?可引导学生对这个问题讨论一下,明白把自己的花给别人看,自己也能看到更多更美的花)

3.让我们走出房屋,来到街道欣赏美丽的花朵吧!请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大家边听边展开想象,然后说说仿佛看到了什么。(教师在轻柔的音乐声中朗读)

生:我仿佛看到家家户户的窗子上鲜花怒放,红的似火,粉的像霞,白的如雪,五颜六色,千姿百态,美丽极了。

生:我仿佛看到在这些奇特房子的.窗台上的花连成一串,汇成了一条条花的彩带。我感到逛街成了一种美的享受,真香真美。

师:谈得真好,想象丰富,谈出了自己的感受。请接着说......

生:我仿佛看到主人们正在把一盆盆快枯萎的花搬下阳台,换上一盆盆正在开放的鲜花。

生:我仿佛看到各种鲜花争奇斗艳,吸引来了大批的蝴蝶,围绕着各家各户的窗台翩翩起舞。主人闻着花香,欣赏着蝴蝶翩翩起舞;行人不时驻足观赏,真是人在街头逛,似在花海中。

生:......

师:是的,通过想象,大家已经充分感受到了这奇丽的景色。让我们看看课文中的插图,再通过我们有感情的朗读把这奇丽的景色表现出来吧。(有条件可观看德国街道的图片,感受这奇丽的景色)

随机理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意思。(配乐指名读、分男女生读、全班齐读;然后让全班看插图,能背则背,不能背则读;接着抄写本段中自己喜欢的语句)。

4.现在,你还会不会为你刚才在屋内没有看到自己种的美丽的花儿而后悔呢?(学生谈自己的体会,明白人人都把自己美丽的花奉献给大家,才能欣赏到如此美丽、奇特的风景。)

5.随机出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1)联系课文内容谈谈你的体会。(每个人都把自己种的花儿展示在窗外,自己也能看到多于自己的更多、更美丽的花。)

(2)学生联系实际举例说明。(如:学生轮流值日打扫教室卫生,每人带课外书到班上建立图书角等等,都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3)再读读这句话,谈谈你明白了什么。(我为人人是说每个人心中要有他人,要有社会责任感,要用实际行动为大众着想,为社会尽到自己的义务。如果大家都这么想这么做就必然会换来人人为我的结果。虽然人人为我放在前面,但实际上我为人人是前提,只有我为人人尽到责任和义务,才会实现人人为我的美好愿望。)

6.学到这里,你觉得德国或德国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街道景色奇丽;德国人懂得为他人无私付出。)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反思 篇13

季羡林先生曾说, 自己写东西有一条“金科玉律”, 那就是:“凡是没有真正使我感动的事物, 我决不下笔去写。” (《我怎样写散文》) 那么, 是什么感动了季先生, 使他在阔别德国40年, 故地重游之后写下了《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呢?仅仅是德国人自己种花却让别人欣赏这样一种现象吗?

是, 也不完全是。

在多数人看来, 自己种花为的是给别人养眼, 实在不可思议。但在德国, 这就是一个事实:“他们的花, 不像在中国, 多半养在屋子里”———要么为愉悦自己, 要么为美化自己的周围, 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到临街窗户的外面”。这里的“都”字, 说明他们毫无保留;这里的“临街”, 说明他们愿意让更多的人受用自己栽种的鲜花。而这些还不足以说明他们的诚意, 他们还要让“花朵都朝外开”, 把所有的美丽都展示给路人, 而种花人自己尽管“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尽管日日施肥浇灌、除杈剪枝、辛勤伺弄, 却仍然乐得只看花的茎叶、花的背影。这难以分清究竟是花美还是人美的景象怎能不让来自异乡的季先生心生感动?

让季先生感动的不仅在这是一个事实, 还在于这是一个延续多年的习惯。早在德国哥廷根大学留学的1935至1945年间, 季先生就多次对德国人“爱花之真切感到吃惊”, 而当他1985年重返德国时发现, “变化是有的, 但美丽并没有改变”, 物是人非, 而美丽依旧。即便经过了时间的销蚀, 即便经历了战乱的纷扰, 四五十年前的美丽仍在, 仿佛时间没有流动, 仿佛开在从前的花从未凋谢, 仿佛曾经的养花人一直年轻着。难怪季先生走在街上抬头看时, 惊诧于“又是家家户户的窗口上都开满了鲜花”。一个“又是”表示一如既往, 呼应的是“美丽并没有改变”;一个“开满”, 表示不只一两盆鲜花, 而是窗外所有可利用的空间都被主人安放了美丽。习惯几十年未改, 美丽几十年未变, 不要说故地重游的季先生, 就连我们这些从未去过德国的读者, 也会对这份坚守感慨良多呢!

一个人坚持做一件事几十年, 就有了习惯;一个民族习惯做同样的事, 便有了风俗。让季先生有更深感动的还应该有:在德国, 心甘情愿把自己的花展示给别人看的不是一个人、一群人, 而是整个民族。文中, 他慨叹“多么奇特的民族”, 就是因为那开满窗前的花不是少数人种的, 而是“家家户户”, 而是“任何一条街”, 而是“许多窗子”, 而是“每一家”, 而是“人人”……季先生一点也不吝惜这些表示数量和范围的词, 甚至在这篇不长的小文里三次使用了“家家户户”这个词, 足见德国人爱花之众, 的确蔚然成风。不然怎会“花团锦簇”, 怎会“姹紫嫣红”, 进而“汇成一个花的海洋”, 让人“应接不暇”?读季先生的这篇文字, 从语言的学习上, 我们可能会让学生注意其中几个恰到好处的成语, 但也不要忘了品味如“家家户户”般普通平常却意蕴丰富、准确达意的词语。季先生在写作上一贯追求“一片真情, 纯任自然”, 认为那些看起来“毫无‘作为’之处”, 读来反而“身轻如燕”。文中这些看来信手拈来、漫不经心的词给我们的就是这样一种“惨淡经营”后“返璞归真”的感受, 一种明确的信息传递:这样一种风俗, 无声地塑造着一个民族, 造就着一个社会, 影响着周围的世界, 撞击着游子的心灵。

不仅如此, 德国人对花的态度似乎就是对生活的态度。自己种花, 他人赏花, 对他们而言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快乐, 是理所当然的付出。他们轻松地劳作, 自然地坚守, 看不出因无奈而生的疲惫, 因奉献而生的刻意。仿佛这就是他们应该的日子, 也是他们必须的活动, 更是他们的幸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份内心的淡定恬然、波澜不惊恰如文中女房东的莞尔一笑, 恰如她随意而明确的一句“正是这样”, 让人由不得面对这份理当如此的坦然、自然和超然叹为观止。

还不止于此, 为别人而养花在季先生看来还是一种“耐人寻味”的境界, 这种境界的内涵便是文中的点睛之笔: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其实, 细读文章, 我们发现, 德国人养花并非只为愉悦他人, 自己也怡然自得, 乐享其中:“在屋子里的时候,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 自己又看别人的花。”他们不是简单地为他人———那样难免太累而无法持久, 也非简单地为自己———那样必然太狭隘而无真正的快乐;而是换位体验, 由己及人, 以己度人:因为自己感觉好, 也希望别人有好感觉;因为自己从别人的花里获得了美的满足, 也相信别人会从自己的花里生出好心情。他们在养眼, 也在养心———为他人, 更为自己。而这种源于西方现代文化中的人本主义、因爱自己而更爱他人的行为固然比损人利己来得高尚, 也远比损己利人来得真实, 更符合人性, 也更经得住时间的考验, 以至几十年了, “美丽并没有改变。”季先生后来在谈道德问题时曽说过, “要一个人不为自己的生存考虑, 是不可能的, 是违反人性的。只要能做到既考虑自己也考虑别人, 这一个人就算及格了。考虑别人的百分比愈高, 则这个人的道德水平也就愈高。” (《关于人的素质的几点思考》) 也许这段话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季先生文中所谓境界的耐人寻味之处吧!

其实, 耐人寻味的还有文章之外这样一个事实:德国花卉研究专家玛·博伊切特女士曾多次访华, 对中国的园艺进行了广泛的考察和研究。她对记者说:德国现有的花卉中, 大约一半花的祖籍是中国。在十七、十八世纪时, 欧洲人把中国许多名贵的花卉和植物带到欧洲, 经过长期的培育和改良, 才使她们在欧洲安家落户、传宗接代, 迄今盛而不衰。读过季先生的文字, 我们才意识到, 同样“盛而不衰”的还有人的境界。这样看来, 也许季先生在德国所到之处见到的花多是中国的后代, 与我们熟悉的花们同祖同宗, 但他却发现了不同民族截然不同的花的文化。

所以,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折射的更是一种理想的社会关系。季先生依自己的人生阅历总结人生必须处理好三种关系:一是天人关系, 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社会关系, 即人与人的关系;三是人自己的关系, 即个人思想感情矛盾与平衡的问题。这三个关系处理好, 人就幸福愉快, 否则就痛苦。 (《关于人的素质的几点思考》) 德国人养花的态度和方式反映的正是人与自然、社会的完美和谐统一, 他们的平和、舒心, 也正是这种和谐关系的必然结果。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 季先生写此文不单是记录一种现象, 表达一份感动, 还与他曾经的人生思考和一贯的主张一脉相承, 与他对祖国的挚爱紧密相连。所以, 描写德国的美丽并不是他的最终的目的, 赞赏异国的风光也非他最大的快慰, 他期待的是这里的一切能在自己的祖国出现———包括人的境界、花的美丽、社会的融洽。要不, 他怎会在文章的结尾“做了一个花的梦”, “一个思乡的梦”?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篇14

进士小学

曾桂香

教学目标:

1.从“美”谈开,感受德国人爱花的境界,感受变与不变,体会作者真切赞美德国这个奇特的民族。2.抓住 “境界”走进作者心中的“梦”,读懂作者的人生境界。教学过程:

一. 导入,重温花的海洋

1.听写一组词:家家户户

花团锦簇

姹紫嫣红

山阴道上

应接不暇。2.用上以上的词语说一段话。问:这些词,这些话汇成了一个:(板书)花的海洋。

3. 是啊,从这花的海洋里我们已经感受到德国人爱花之真切。然而,与别的民族不同的是他们自己种花是给别人看的(指课题说),家家户户如此,所以作者认为这是一种耐人寻味的 境界,由衷地赞美这是一个(板书)奇特的民族。

(点评:通过字词的复习,巩固了学生所学的字词,同时巧妙的通过说话练习,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同时让学生重温全文。)

二. 补充资料,理解“变与不变”。

1.这奇丽的景色,这奇特的民族,也许在德国人的眼里,这一切都很平常,要不女房东就不会自信地“莞尔一笑”了。季老同样是生活在一个爱花的民族里,为何觉得这很奇特呢?更让季老惊奇的是四五十年后旧地重游,发现美丽没有改变。到底变的是什么,不变的又是什么?

2.让我们一起从季老这些文字中寻找答案。引出:

季羡林《重返哥廷根》的片段:

我今天重返第二故乡,心里面思绪万端,酸甜苦辣一齐涌上心头。感情上有一种莫名其妙的重压,压得我喘不过气来,似欣慰,似惆怅,似追悔,似向往。小城几乎没有变。市政厅前广场上矗立的有名的抱鹅女郎的铜像,同三十五年前一模一样。一群鸽子仍然像从前一样在铜像周围徘徊,悠然自得。说不定什么时候一声呼哨,飞上了后面大礼拜堂的尖顶。我仿佛昨天才离开这里,今天又回来了。我们走下地下室,到地下餐厅去吃饭。里面陈设如旧,座位如旧,灯光如旧,气氛如旧。连那年轻的服务员也仿佛是当年的那一位。我仿佛昨天晚上才在这里吃过饭。广场周围的大小铺子都没有变。那几家著名的餐馆,什么“黑熊”、“少爷餐厅”等等,都还在原地。那两家书店也都还在原地。总之,我看到的一切都同原来一模一样。我真的离开这座小城已经三十五年了吗?

但是,正如中国古人所说的,江山如旧,人物全非。环境没有改变,然而人物却已经大大地改变了。我在火车上回忆到的那一些人,有的如果还活着的话年龄已经过了一百岁。这些人的生死存亡就用不着去问了。那些计算起来还没有这样老的人,我也不敢贸然去问,怕从被问者的嘴里听到我不愿意听的消息。我只绕着弯子问上那么一两句,得到的回答往往不得要领,模糊得很。这不能怪别人,因为我的问题就模糊不清。我现在非常欣赏这种模糊,模糊中包含着希望。可惜就连这种模糊也不能完全遮盖住事实。结果是: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我只能在内心里用无声的声音来惊呼了。

在惊呼之余,我仍然坚持怀着沉重的心情去访旧。首先我要去看一看我住过整整十年的房子。我知道,我那母亲般的女房东欧朴尔太太早已离开了人世。但是房子却还存在。那一条整洁的街道依旧整洁如新。从前我经常看到一些老太太用肥皂来洗刷人行道,现在这人行道仍然像是刚才洗刷过似的,躺下去打一个滚,决不会沾上一点尘土。街拐角处那一家食品商店仍然开着,明亮的大玻璃窗子里面陈列着五光十色的食品。主人却不知道已经换了第几代了。我走到我住过的房子外面,抬头向上看,看到三楼我那一间房子的窗户,仍然同以前一样摆满了红红绿绿的花草,当然不是出自欧朴尔太太之手。我蓦地一阵恍惚,仿佛我昨晚才离开,今天又回家来了。

3.默读后汇报交流:

4.小结:这正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啊,变的是时间,不变的是环境,这不变的基石是民族的品性和特征。

5.于是季老走在街上,不由自主抬头一看,引读:又是家家户户的窗口上都开满了鲜花。由衷赞美: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让季老: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

(点评:通过阅读材料的补充,让学生从季老的笔触中找到“变”与“不变”。感受作者真切赞美德国这个民族,引出作者心中的梦。)

三. 走进季老心中的“梦”

1.季老为何会做一个花的梦,思乡的梦?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梦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近作者吧。请默读这些文字,在字里行间,你又发现了什么,有何感受?

补充季羡林的资料:

(1)2006年感动中国人物季羡林颁奖辞:

智者永,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学问铸成大地风景,他把心汇入传统,把心留在东方。

(2)北大党委书记闵维方说:“季老心中装载的不仅仅是中国,而是整个东方、乃至整个世界。他是为传播整个人类的文化和精神毕生耕耘、无私奉献、闪闪发光。季老的人生原本就是一部书,一部启迪人智慧的书,一部净化人心灵的书,一部永远激励人奋进的书,一部令人回味无穷的书。”

在这些评价中,你最想说什么?

(3)季老家的书桌和饭桌等都是用了几十年的普通家具。他的饮食也十分简单:早餐一杯牛奶、一块面包、一把炒花生米;午餐和晚餐则多以素菜为主。季老每天都坚持看半小时的新闻联播,可他用的竟还是上个世纪70年代末买的19英寸电视机。生活上极其简朴的季老,却将一笔又一笔节省下来的工资和稿费慷慨地捐献给家乡学校,捐献给家乡建卫生院。

在长达七十年的学术生涯中,季老从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四点半起床,五时吃早点,吃完早点就开始写作。在上班族每一天的“正式”工作开始前,季老已做完了一天中他要完成的学术研究和写作任务。我好奇地问:“每天4点半起床难道不困么?”他笑笑回答说:“怎么不困?但到时候就像有鞭子在抽,提醒我非起来不可。”这不由使我联想起季老在《罗摩衍那》后记中的一句话:“我恨不能每天有48小时用来工作,我始终不敢放松一分一秒。如稍有放松,静夜自思就感到十分痛苦,好像犯了什么罪,好像在慢性自杀。” 这是一种怎样的境界? 忘我„„

2.季老被称为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等、被评为2006感动中国人物,可是他又是如何看待荣誉呢?(出示材料:季羡林老先生在面世的《病榻杂记》中辞谢“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三顶桂冠)

《季羡林生命沉思录》中写道:

我的工作主要是爬格子。几十年来,我已经爬出了上千万的字。这些东西都值得爬吗?我认为是值得的。我爬出的东西不见得都是精金粹玉,都是甘露醍醐,吃了能让人飞升成仙;但是其中绝没有毒药,绝没有假冒伪劣,读了以后,至少能让人获得点享受,能让人爱国、爱乡、爱人类、爱自然、爱儿童,爱一切美好的东西。这又是怎样的境界?

3.读到这里,我们突然明白:季老为何对德国民族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感同身受,如同知音。我们突然明白:季老自己的人生境界不正是如此吗?“我为人人”不正是他一生追求的完美人生的梦吗?板书:人生之梦

(点评: 通过对作者平生的点滴以及人们对他的评价,感受作者心中的梦,领悟作者天高云淡的人生境界,人生的梦:我为人人。)

四、追随季老,真心对话。

1.如果让你给季老写信,你最想对他说什么,请你们拿起笔,写上你们真挚的话语吧。2.汇报:

3:小结:每个人都是一朵花儿,让我们绽放成最美的风景,在自己的心里,在别人的眼里。

(点评:与季老作心的交流是本节课的人文落脚点,也是言语表达的落脚点,学生通过一节课的阅读与理解,对季老有着更深的了解,对季老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表达的欲望在课堂上得到宣泄,语文的训练得到落实。)

五、推荐季老的作品:

《学问人生》《留德十年》《二月兰》等

板书设计: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花的海洋

奇特的民族

我为人人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的着重点在“第三”,这“第三”指的是一些精品文章在正常的课堂教学已经达到教学目的的情况下,但仔细想想,似乎又觉意味无穷,于是展开第三课时的教学,或与作者进行深层对话,或在内容进行拓展,或让感情得到升华„„

拓展的方向:

广度:通过大量的课外相关的阅读,收集整理相关的资料,以此加深学生对课文所提到的人、事、物的认识,深度:拓展必须有一定的深度,可能是一个主题的探讨,可能是与作者进行心与心的碰撞,还有可能是感情的高峰体验„„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共) 篇15

【教学目标】

1、抓住重点句子,理解其内容和含义,体会句子的写法特点及表达妙处。

2、尝试自学课文,了解内容梗概,结合自己的感受,体会德国人养花的特点及思想境界。

3、培养学生质疑探究,自主学习的阅读习惯。

【教学过程】

一、睹题激疑

1、读题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请读一读课题,读---

师:吐字清楚,声音圆润,非常好。

2、认识作者及背景

师:作者是谁?--季羡林,了解他吗?请看相关资料。这就是季羡林,出示:【季羡林(1911--2009),著名语言学家、散文家、东方文化研究专家。1935年9月,赴德学习,在哥廷根大学学习。1945年10月回国。1980年,季羡林率中国社会科学代表团重访哥廷根市。】

老师来读一读第一段。(师读)这里是讲季羡林的身份,是一位大师级人物。

第二段跟这篇课文有重要的关系,请大家一起来读一读。(生读)

师:这段话告诉我们季羡林去德国时是1935年,一直到1945年10月才回国,对吧?你发现了什么问题?1945年是一个什么特殊的年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年头,所以季羡林在德国留学十年,正赶上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当时也正和日本打战呢,能回来吗?直到1945年10月战事结束之后,他才回到祖国。

二、初识景色的美丽:

1、引入:

师:好,我们先了解哥廷根,这就是美丽的哥廷根市,人口只有13万人,季羡林当年去的时候,人口只有4万人,人口很少。再看,这是哥廷根大学的校园,季羡林当年留学的地方。

再到街道上去看一看,这是美丽的街道,(出示图片)漂亮吗?

师:看到什么了?咱们先读读书,老师先给你们两个小问题,第一个问题,德国人养花有一个什么样的特点?第二个问题,在街上看到的景象,作者是怎么写的?把那段话找出来。

2、请开始朗读课文,注意要读通课文。(生自由读课文)

3、初步了解课文

师:先说说德国人养花有什么特点?

生:德国人养花都把花种在临街的窗户外;花是朝外开的;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每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出示相关句子)

师:抓得准。接下来第二个问题,课文中有一段描述,写街上美丽景色的。※“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4、理解关键词语

师:我们先来学习两个重要词语。

师:花团锦簇、姹紫嫣红都是形容花,什么意思?(出示课件)

生:花团锦簇是指花开得茂盛茂密,姹紫嫣红是颜色多,颜色鲜艳。

师:真聪明,还有一个字还没讲到。哪个字的意思你们没讲到?

师:“锦”什么意思,---锦:有纹彩的丝织品;上面有花,而且是有规则地排列着,非常多。这个词语就写出了花多,艳丽,丛聚在一起很华丽。(锦:有纹彩的丝织品;簇:丛聚。形容十分鲜艳多彩的景象。)

师:“姹紫嫣红”的“姹、嫣”什么意思?

师:这俩字什么旁,形容谁的?--女人,年轻漂亮的女人。姹、嫣:娇艳的意思。(姹、嫣:娇艳。形容各种花朵娇艳美丽。)师:形容花儿多,颜色多,还很漂亮,作者用上了花团锦簇、姹紫嫣红,你们看,作者用词多么准确呀。读起来看看,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簇”是第四声,“红”是第二声,这叫“仄起平收”,特别好听,多美啊,大家读一读。

5、再读描写景色的一段话

师:这两个词语都学过了,现在你再读读这段话就不一样了,谁来读? 生:(指名读)“走过任何一条街„„让人应接不暇。”

师:读得好不好?咱们跟老师合作一下好吗?我读一句,你读一句,行吗?(师引读本段)

二、感悟景色的奇丽

1、师:这只是写德国人养花景象中的一处,这种描绘不止一处,前面我们讲过一处,也是写养花的,还有一处,往后面找,把它找出来。

2、再找描写德国人养花景象的话,对比不同之处

“我走在街上,抬头一看,又是家家户户的窗口上都开满了鲜花。”

师:(学生交流)一共三处了。这三处描写都写德国人养花的。(读一读)师:为什么写三处而不是选一处详细的描写呢?我们仔细思考一下,作者这样描写肯定有他的意思。我们仔细查看一下,这三处描写角度有什么不同。我们先看前两处都写他养花,角度区别在哪儿?

生:看到角度不同,第一处是从屋里看的,第二处是在街上看别人的花的样子。

师:你真厉害,把这两处描写的区别就点到位了。第一处自己养花摆在外面给谁看?

生:给别人看。

师:第二处呢?——走在街上看别人的花。这两处都是些他第一次到德国在哥廷根这个小镇上看到的情景。那么看到这种情景之后,引发了他对德国人的第一次赞美----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师板书,齐读)

师:好的,现在我们再看第三处描写,第三处描写跟前两次的角度有什么不一样?

师:注意,这段的开头,这是他什么时候,又一次看到满街的鲜花?我们说的是第三次描写跟前两次的角度有什么不一样,她从什么角度来写?

生:第三次写的是他离开德国40年后再次回到德国这里的情景依然没有变。师:他看到德国人养花的这个习惯怎么样?

生:跟40年前一样,依然没有改变。

师:第三次想强调的是德国人养花这个习惯没有变。同学们,只有在时间中慢慢沉淀的东西才是这个民族的传统与文化。作者通过这三次的描写,巧妙写出了德国人几十年不变养花的习俗,爱花的文化。这就是高手啊。

写到这里,他又一次赞美,赞美这个民族说是“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民族。”(板书: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师:是啊,德国人爱花之真切,确实让人感到吃惊。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我们可以想象:一面是饥寒交迫,一面是鲜花满街,生:(齐读)“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这真是——生:(齐读)“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师:一面是炮火连天,一面是鲜花满街,生:(齐读)“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这真是——生:(齐读)“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师:这样奇丽的景色,在中国看不到,在美国看不到,在法国估计也看不到。这就是德国的风情,这就是德国的文化。

三、研读:“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出示)

师:作者赞美哥廷根小镇普通民众时,这样写道:“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作者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请问这些人里面有没有人例外的?

生:没有。

师:有没有一家不是这样的? 生:没有。

师 :好,读文章找出依据。哪个词语? 生: “家家户户”

师 :还有吗?家家户户出现几次?请圈出来。(出示课件)作者为什么不改变一下呢?文章中写德国人什么一直没有改变?

生: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了,这种现象一直没有变。

师:突出家家户户养花这种现象一直没有变,所以他这个词儿也没有变。这其实是作者有意的安排。这也是作者用词的一种方法。

(一直没变,每人例外,再读“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师:这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个“人人”,他们相互间都认识吗? 生:不认识。

师:少数认识,多数不认识。他们之间是陌生的。还有,那些游客,来了一趟,以后不来了,但这里的人还是把花摆在外面。

(不管是谁,都给看,这就是——再读“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师:他们把花摆在外面,是不是哥廷根政府下命令?是谁让他们把花摆在外面的?

生:他们自己。是他们自己形成了良好的习惯。

(这早已是习惯,这就是——再读“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师:任何人都没有例外,是不是一种境界?几十年都不曾改变,是不是一种境界?这样方式养花完全变成人们共同的习惯,是不是一种境界?我觉得这种境界值得人仔细体会琢磨。你再读这句话是不是有点儿耐人寻味了?(再读这一句)

四、重点研读:

师:学到这里,大家都读懂了课文的很多内容,文章是不是学好了?其实读文章还是有方法的,这是著名学者梁启超总结的“三步读书法”,鸟瞰——整体感知,解剖——重点研读;会通——深层探究。我们再看看第二段话,看看还有什么疑难。

第二段(出示第二段)

师:现在看第二段,快速默读,看看有什么疑难,或者还有那句话不懂?提出来。生:为什么德国人爱养花,但是又不看呢?

师:这是你提的,也是季羡林想不通的,他也提了问题,季羡林怎么问的? 生:你养花是给别人看到吧?

师:这句话到底表达一个什么意思?谁来读一下?

生读句子。

师:用什么语气读这个问句?(多指几位学生)

生:疑惑、猜测、反问的语气、感叹带点儿疑问。

师:你们三位都起立,你们三位是三个季羡林。在找一个女房东来读。(读

第二段)莞尔一笑:“正是这样。”(生读书)

师:现在请问三位季羡林,你问这个问题的时候,在你的意识里养花是给谁看的?有没有想过养花给别人看?

师:是啊,在你的意识里根本就没想过养花给别人看,于是你疑问、于是你反问、于是你感叹。

(问“女房东”)女房东莞尔一笑,在你的意识里养花是给谁看的?。

师:请问女房东为什么莞尔一笑?

师:我们读懂了,对女房东来说,这一点也不稀奇,太平常、太普通、太自然了。也许,她从小就看着父母是这样的,看着大家都这样的,她觉得就应该是这样的。只有深入到每个人的血液中的行为方式才是他们独特的文化。

师:思考一下,这句话也写出了谁和谁的区别?

生:女房东和季羡林。

师:接着想,往大了说,还写出了谁和谁的区别。

生:中华民族和德国民族的养花的区别。

师:这段文字,我们读出了,这两个民族对养花采取的态度是不一样的,这两个民族对养花的想法是不一样的,这也看出了东西方对养花的差异。这个发现重大吗?作者写出来用了多少个字?数。31个字,一问一答,随笔一代,看似不经意,可是你咀嚼起来这么有味道,这是写作的高水平。再读一读,感受一下。(生读这段话)

四、补充阅读,结课

1、师:说德国民族奇特,还真不错。不但养花,生活也是如此,请看一篇短文《规则》,看了之后你会有什么感受。

2、生读短文。

3、交流读后感。

师: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想说的?

师:这样的民族在全世界也少有。这个民族真的很奇特!所以作者在写这样民族时,写下了“多么奇特的民族”,多么贴切啊!

学到这里,老师要说,要真正读懂一篇课文,光读书还不够,还得多了解相关知识,多读书。

下课!

【板书设计】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奇丽的景色

上一篇:致离退休老教师的一封信下一篇:六一联欢会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