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结构图及分析

2024-10-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组织结构图及分析(精选7篇)

组织结构图及分析 篇1

石油管道工程组织现状分析及结构创新

组织对于石油管道工程建设项目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的作用,决定着其在竞争中能否生存下来.不同的发展时期,其组织形式不同.只有适应项目的发展战略的.组织,才能促进石油管道工程建设项目的不断发展.所以在石油管道工程建设项目的发展过程中,对其进行组织创新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以组织创新理论和工程项目理论为基础,试图从战略、项目与结构三者关系入手,提出用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契约式组织方式来重新审视职能与项目的关系.

作 者:左俊涛 作者单位:新疆吐哈诚信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838202刊 名:中国科技信息英文刊名: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5)分类号:关键词:组织 组织创新 工程项目 多项目管理 项目群管理

组织结构图及分析 篇2

烤烟叶片组织结构一般指叶片上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下表皮厚度, 以及不同组织厚度比值;各组织细胞长度和宽度、细胞密度、细胞孔隙度、细胞个体大小等[1]。拓展分析, 包括烤烟叶片不同化合物含量在内所有物理和化学性状都可列为作组织结构的部分来观察。烤烟叶片组织结构各因素有较强的相关性, 如:烤烟叶片随叶位升高, 细胞体积减小、细胞密度增加, 叶片厚度增加, 栅栏组织/叶厚、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厚增加, 细胞之间孔隙度减小;细胞物质结构中氮化合物含量增加。同一品种、同一叶位叶片在气温略高, 光照较强, 土质粘重、含水率较低、施肥过高等生长条件下, 叶片组织结构也发生类似的变化。因而, 对类似于烤烟上部叶片的组织结构可列为细致型结构, 对类似于烤烟下部叶片的组织结构可列为疏松型结构进行分析。

2 烤烟叶片组织结构与水分代谢

2.1 水势对烤烟叶片结构及叶片生长影响

不同生长环境引起不同类型烤烟叶片组织结构变化, 其中最为显著的是叶片水势。根压大、水势高能扩大叶片细胞体积和细胞之间间隙, 细胞形状更接近圆形, 使叶片较宽、较薄, 叶片含水量增加, 叶片水分中自由水占比重大, 叶片呈典型疏松型组织结构。然而, 因叶位而导致高度差和因水分运输通道阻力的作用可能削弱根压对烤烟叶片细胞体积的扩大作用。在这种作用下, 烤烟上部叶呈典型细致型组织结构变化。表现在叶片细胞体积减小, 细胞密度增加, 细胞形状变狭长, 细胞间连接更紧密;细胞含水量减少, 水势降低, 原生质浓度上升, 细胞中蛋白质含量增加[2]。同时, 叶脉导管变细, 叶脉中亲水性强的蛋白质含量增加, 进一步降低水分和溶于水的矿质元素和有机物流动速度, 削弱根压对细胞的扩张作用。在气温略高, 光照较强, 土质粘重、含水率较低等生长条件下, 烤烟叶片同样会因水势降低而呈细致型组织结构的变化。施肥过多引起烤烟叶片呈细致型组织结构的变化则可能与施肥过多引起叶片含氮化合增加, 叶片水势降低, 和叶片生长过快, 导致叶片供水不足有关。

生长环境引起烤烟叶片组织结构发生变不同类型化的同时, 不同类型的组织结构也使烤烟叶片生长过程中在水分代谢等方面呈现不同特点。组织结构细致型的叶片水势较低, 吸收水分能力较强, 叶片保持水分能力也强, 能减少根系吸收水分消耗的能量。组织结构细致型叶片有机物和矿质元素含量较高, 保持能力较强, 矿质元素归集能力强, 有机物输出均匀而而持续。因而有较强的抗逆性, 在不利条件下仍能维持一定代谢强度和生长速度, 组织结构疏松的叶片则抗逆性较差。烤烟漂浮育苗烟苗大田前期生长缓慢原因不仅是根系生长和吸收功能差;叶片薄、干物质含量少、组织结构疏松也是重要原因。漂浮育苗烟苗组织结构特点还使其叶片水势较高, 失水更快, 显著降低其光合作用强度[3,4]。有限的光合产物中, 较多比例的有机物消耗在吸收水分上, 叶片生长方面更多体现在叶片叶细胞内含物的增加、细胞密度的增加, 叶片厚度的增加上, 而叶面积扩张有限。同时, 根、茎为适应生长环境和叶片结构变化, 生长上也更多体现在组织结构变化上变化, 特别是根系生长方面由组织细致的土生根取代水生根[5,6]。

2.2 烟茎和叶脉组织结构对水分、养分和有机物的调节作用

烤烟即时水分代谢分析, 可分为叶片蒸腾水分、根部吸收的水分、在途运输水分和根、茎、叶贮存水分。不同部分水分在一天的生长过程中和烤烟整个生长期都在发生不对称的变化。白天叶片蒸腾作用随光照增强而增强, 而叶片因在蒸腾作用增强的初期自由水含量更大而蒸发更快, 根系吸收水分强度小于叶片蒸腾强度;叶片含水率下降, 水势降低, 茎内贮藏的水分进入叶脉, 叶脉的水分进入叶片。随后, 随烟株含水量降低, 叶片被动吸收水分能力和持水能力均增强, 在一定气温和光照条件下, 烟株吸收水分和损失水分趋近平衡。夜晚, 蒸腾作用降低时, 根、茎和叶脉水分一般都能得到完全的恢复。烤烟茎和叶脉体积大而表面积小的结构使其贮存的水分很多而蒸腾很小。王能如等研究认为:在烟叶烘烤初始阶段温度还不太高 (如42℃以下) 时, 叶脉含水率会显著下降, 而叶片含水率却没有多大变化[7]。烟叶烘烤前期, 叶脉水分除了由自身表面散失以外, 主要是转移到叶片后经叶表面散失。徐建平等研究发现带茎烘烤时烟茎中的水分能进入烟叶中参与代谢[8], 因而, 推断烟茎和叶脉烤烟生长过程中不只是发挥运输作用, 而且有较强贮藏调节作用。一般根系发达、茎杆粗壮的烟株叶片蒸腾作用更多依靠根系即时吸收的水分输送, 在根系对水分吸收不足的情况下, 烟茎和叶脉在对水分贮藏调节作用增强, 这种情况在漂浮育苗中表现更强烈。有的老烟苗根冠比非常低, 最高达1:10以上, 但仍能经受白天高温下很强的蒸腾作用, 就是因为白天有发达的茎杆贮藏的水分调节, 夜晚, 根系更持续吸收水分补充茎杆和叶片损失水分。同时, 烟茎、叶脉贮存不是纯净水, 白天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和根系吸收的无机离子也溶解于其中。因而, 茎和叶脉对有机物和无机离子同样有一定贮藏、缓冲和调节作用。像烤烟这种茎和叶脉对水分和营养的贮藏、缓冲、调节作用在植物生理学教材中都没有提及, 应当说是植物生理研究方面的疏忽或遗漏。

烤烟叶片幼嫩时期, 含水率较高, 叶片水分中, 叶肉占比重较大, 叶脉占比重较小, 叶片生长主要依靠旺盛的呼吸作用和较高的结合水含量提高其抗逆性。在叶片生长向成熟转变进程中, 根、茎生长更多, 水分容量增加, 叶片中叶肉含水率下降更快, 叶脉含水量占比重增加。笔者测量多片顶叶, 打顶时叶脉含水量占全叶含水量比重为65%左右, 成熟时, 叶脉含水量占全叶含水量比重53%左右。推测烤烟更多依靠根、茎和叶脉贮存的水分抵抗干旱等逆境对叶片的损伤。

3 不同类型组织结构对烤烟叶片生长影响

3.1 整体组织结构下叶片生长方式

烤烟叶片生长外部最显著表现为长度和宽度的增加和叶片各部分空间位置的变化。平面上叶片生长长度即为叶尖细胞移动长度, 叶片生长宽度即为叶片最宽处叶缘细胞移动宽度。从叶尖部到叶基部, 从叶缘到叶主脉中心, 细胞移动距离逐渐减少。由于烤烟叶片每个细胞都不是孤立的, 一个细胞体积扩张或移动必然对周围细胞产生压力, 同时受到周围细胞反向压力;当细胞移动时又对周围细胞产生压力或拉力, 同时受到这些细胞反向压力或拉力;受力细胞又对周围细胞产生压力或拉力, 不断延伸。同时移动的相邻细胞, 相对位移距离和位移力度更大的细胞对周围细胞产生压力或拉力, 相对位移距离和位移力度更小的细胞接受相邻细胞压力或拉力。由于烤烟叶片生长不是在单个细胞发生, 而是整体同时进行;平面上叶片的生长主要是通过叶细胞扩张推动外围细胞移动, 外围细胞移动又推动或拉动周围细胞移动, 通过整体从叶尖部向叶基部和从叶缘向叶片主脉移动距离逐渐加大的均衡推移方式实现。紧密联系的细胞当体积扩张受限制时, 可能更多通过水分和有机物输出, 特别是蛋白质、核酸等大分子物质输出促进细胞均衡移动和叶片均衡生长。在叶片缓慢生长, 特别是幼嫩期叶片缓慢生长条件下, 叶细胞通过水分和有机物输出促进均衡生长能力增强。叶片缓慢生长还使叶细胞之间嵌合程度更高、排列整齐, 胞间丝连发达, 叶片抗逆性增强。在叶片快速生长的条件下, 可能使这种均衡性程度降低, 细胞之间嵌合程度不高, 大小不够一致, 排列不够整齐, 叶片抗逆性下降。

当叶片由于含水量增加而引起扩张时, 也是通过叶细胞整体移动这一方式实现。此外, 推测细胞扩张和移动时产生压力和拉力还可能引起其它结果, 包括叶片细胞向生长方向分裂, 细胞排列向生长方向倾斜, 部分胞间丝连加长加粗等。

由于烤烟叶片相互连接成为一个整体, 推测叶片细胞扩张和移动形成压力和拉力, 使其不仅可以在平面上, 也能在厚度上均衡扩张;而且叶片上表皮和下表皮均形成平行了紧密网状结构, 当表皮某处细胞向外突出生长时, 不仅受到内层细胞拉力作用, 而且受到平行细胞网状拉力作用, 阻止其在厚度上突出生长。

3.2 不同类型组织结构对烤烟叶片生长影响

烤烟叶片组织结构结构对烟株其生长影响很多方面又归集到影响叶片输出的有机物中不同种物质含量及有机物输出的浓度、强度和输出节奏和矿质元素归集上。组织结构细致的叶片在同样强的根压下, 叶细胞因水势的影响比组织结构疏松的叶片个体要小, 含水量要低, 氮化合物含量更高, 矿质元素归集能力和碳水化合物保持能力更强;叶细胞在碳水化合物浓度较低时, 更多在叶片内积累;浓度较高时, 才产生较均匀而持续的输出。这些因素使组织结构细致的叶片生长呈现生长速度平缓, 持续生长能力较强, 叶型略窄的特点。较强的的机物保持能力有利于烤烟中、下部叶片成熟期产生较多的碳水化合物积累而使叶片油分增加, 但顶叶可能因为叶片厚, 成熟期过长, 碳水化合物积累率过低而受到限制。

烤烟叶片组织结构变化与根、茎组织结构变化密切相关。当叶片组织细致、氮化合物含量高时, 叶片输出的有机物浓度也较大, 输出的有机物中含氮化合物比重较高, 根、茎细胞分裂能力增强, 细胞中含氮化合物比重增加, 组织结构也与叶片同样发生细致型变化。同样, 根系组织结构变化也能使茎和叶片组织结构发生相似的变化, 如:当粘质土壤中生长的烤烟根系组织结构较变细致, 叶片组织结构也相应地变细致。推测这种变化与粘质土壤中生长的烤烟根系对水分吸收相对较少, 对氮等矿质元素吸收更持续均衡, 吸收量更多有关。

运用烤烟叶片不同类型组织结构结构对叶片有机物输出特点的影响原理, 可以解释烤烟团棵期新生的叶片宽长比迅速增加的原因。烤烟团棵期功能叶片光合作用强烈, 白天积累较多碳水化合物, 夜晚碳水化合物因为输出和自身消耗下降也快, 使烤烟叶片生长有很强节奏性。新生的叶片在快速生长时因为叶脉伸长滞后而更倾向于横向生长。进一步推理, 可得出烤烟新生叶片的叶型和叶片组织结构与下层有机物输出功能较强的叶片发生相似的变化的原因。烤烟叶片有机物的输出动力源于一种类似于根压的有机物输出压力, 同时存在压力和压强。压强与有机物浓度和输导组织性质相关, 压力与总输出量相关, 以叶基部最大。组织结构较细致、叶型较窄的叶片由于存在从叶基部到叶尖较长的距离, 叶片水势从叶基部到叶尖递减, 有机物浓度从叶基部到叶尖递增, 由于较长运输距离带来的水势差和有机物的浓度差的存在, 叶片水分运输强度和有机物的输出压力均呈现出上升和下降都平缓的特点。组织结构较疏松、叶型较宽圆的叶片则存在较多水势和有机物浓度同位点, 叶片的蒸腾强度、水分运输强度和有机物的输出压力均呈现出上升和下降都迅速的特点。有机物输出强度的变化同时带来根压变化, 二者共同引起新生的叶片生长节奏变化, 使新生叶片的叶型和叶片组织结构与下层有机物输出功能较强的叶片发生相似的变化。

3.3 同一叶片不同部分组织结构及对生长影响

烤烟同一叶片不同部分的组织也有所不同, 并对其生长特点和质量特征产生明显影响。

烤烟叶片叶尖和叶缘部分接受光照较强, 风力作用较大, 失水快, 复水缓慢。因而, 这些部分细胞个体小, 密度大, 身分较薄, 细胞角质层发达。叶尖和叶缘部分细胞组织结构特征有利于增强吸水功能, 减少蒸发;并且生长更均衡和持续, 更耐成熟, 有利于在供水不良条件下与其它部分同步成熟。但上部叶在叶片较大、叶龄较长, 温度较高、风力较大条件下, 一般叶尖和叶缘部分仍然最早成熟。

烤烟叶片靠近叶尖和叶缘部分同样接受光照较强, 风力作用较大, 失水较快, 复水也较快。反复适量失水和复水可能引起这些部分叶温升高, 光合作用增强, 并限制了光合产物的输出。造就这些部分叶细胞个体略小、密度略大, 蛋白质、烟碱等含量较高的特点, 并使这些部分身分较厚, 组织结构较疏松。

烤烟叶片靠近主脉、叶片中部较大支脉及叶基部部分, 细胞之间嵌合程度高、结构紧密, 细胞含水量大且较稳定, 水势较高, 细胞生长受叶脉限制作用或拉动作用很强, 生长均衡而持久。由于细胞间物质运输强烈, 运输的物质又通过主脉与烟株其它部分物质运输相连而保存量较少。因而, 这些部分细胞壁较厚, 胞间丝连发达, 叶色淡、叶薄, 多光滑。

烤烟同一叶片不同部分组织结构变化与不同叶位和不同环境下引起的组织结构变化有所不同, 不能用疏松型和细致型区分。如:烤烟叶片叶尖和叶缘部分细胞体积较小、细胞密度较大, 而叶片厚度较小;烤烟叶片靠近主脉、叶片中部较大支脉及叶基部部分, 叶片厚度较小而细胞之间孔隙度也小。

由于烤烟叶片不同部分组织结构差异及叶脉的支撑作用, 可能引起叶片不均匀生长而发生皱折。叶片生长幼嫩期, 细胞含水率很高, 叶片能够依靠填充水分子位置以及通过细胞间有机物运输保持均衡生长, 随后, 在叶片不同部分不均衡衰老的推动下, 不均衡生长增加。通常情况下, 因叶表面细胞密度大, 扩张能力更强, 容易引起引起叶片向表面凸生长。在高温和强光条件下, 叶表面细胞可能因快速失水而收缩, 容易引起叶片向背面凸生长[9]。

4 结语

烤烟大田叶片不同类型组织结构与烘烤后叶片的物理性状和化学性质密切相关, 也决定了烤烟叶片的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对烤烟叶片不同类型组织结构与其生长关系的分析研究并形成相关原理体系, 有助于依据有关原理对烤烟栽培实行有效调控, 并通过对烤烟大田叶片或烤后叶片特征推测其生长环境和生长状况。如:如果烤烟大田叶片或烤后叶形较宽、叶尖较钝, 说明烤烟大田土壤水分充足而且根系生长良好, 叶片生长较快。如果烤烟大田叶片或烤后叶片较厚、较窄, 叶尖较锐, 说明可能植烟土壤土质较粘重, 叶片生长均匀, 持续生长时间较长。如果叶片较厚, 叶片靠近基部突出生长, 说明烤烟大田后期可能追施了较多肥料。如果烤烟叶尖和叶缘与叶片其它部分成熟差异较大, 说明烤烟大田可能遭遇了干旱。而烤烟叶片较多较大枯斑则显示烤烟大田可能遭遇严重的高温日灼, 但在粘质土壤上生长的烟株而且在大田发生高温日灼前已经充分生长发育的叶片组织结构细致、有机物积累较多, 能显著削弱高温日灼对叶片的损伤, 所产生的枯班较小且分布均匀, 枯焦程度较轻。

在对烤烟栽培调控上, 不应局限在水、肥调节等方面, 而延伸到叶片组织结构和叶片生长营养推动等方面分析。如烤烟叶片不同生长模式对产量和质量影响范围, 烤烟叶片厚度, 根、冠比, 叶片细胞个体大小和密度等对生长影响。身分较薄、组织结构疏松的叶片扩张阻力较小, 叶片生长快, 但持续扩张能力和扩张程度受到限制。身分较厚、组织结构较细致的叶片扩张缓慢, 但持续扩张能力较强。从保证烤烟质量前提下兼顾产量出发, 以叶片较厚、叶片组织结构较细致为优;而且适宜从幼嫩生长期开始, 旺长期过后, 较薄、组织结构疏松的叶片厚度和油分的增加将受到很大的限制。

目前, 对烤烟生长生理研究微观上很多方面已深入到了分子层面, 但一些基础方面还未展现全部。烤烟生长过程的每种现象和烤烟叶片的每一特征都可通过完善烤烟叶片不同类型组织结构对及与之相关的水分、养分、有机物压力和压强等方面理论体系得到解释。对这些方面机理进一步深化研究有助于高效、准确地调控烤烟生长, 在相关植物生理学研究方面也有重要参考意义, 但还需大量工作要做。

参考文献

[1]宫长荣.烟草调制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3.

[2]闫克玉, 赵献章.烟叶分级[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3.

[3]李立, 刘良教, 段淑辉, 等.烤烟漂浮育苗和移栽改进方法研究进展[J].湖南农业科学, 2014, (18) :9-11.

[4]满晓丽.烤烟漂浮育苗壮苗培育新技术应用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 2012.

[5]向毕坤.恩施地区烟叶“井窖式移栽”优化及配套技术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4.

[6]张维林, 张水花, 罗贤, 等.烤烟膜下井窖小苗移栽用苗的培育方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5, (34) :43-45.

[7]董宝珠, 李宏光, 杨红武, 等.不同氮素形态及配比营养液对烟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J].作物研究, 2015, (1) :26-31.

[8]王能如.烟叶调制与分级[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02.

[9]徐建平, 夏开宝, 刘加红, 等.烤烟上部叶带茎烘烤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7, (1) :123-125.

组织结构图及分析 篇3

关键词:组织;结构敏感性;克隆;组织复杂性;因果律失效

一、引言

自从被誉为组织理论之父的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M.Weber,1864-1920)发表了《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之后,有关组织的理论和实践得到了持续不断的发展。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发展正是以组织为载体展开的。在管理实践领域,很多企业都试图通过学习、流程再造、组织结构变革及文化重建等途径来仿效成功企业(Senge,1990;Sterman,1989),从而重造一个类似的成功企业(Lee,Edmondson,Thomke & Worline,2004)。但最终的结果不是失败就是形似而神不似,难以达到预期目标。

20世纪60年代。历史学家出身的钱德勒(Chandler)在研究美国企业组织结构变化时。发现组织宏观表现(如成长及战略等问题)与组织结构间的密切联系。从此。通过对组织结构的变革来引导和适应组织宏观行为表现以实现企业成长则成了此后长达30年的研究热点。当前,在管理实践领域,经常可以看到某些企业的领导带队到一些成功企业进行调研和学习,然后通过对这些企业的管理模式、组织结构仿效,试图复制出一个类似的成功企业。在管理理论研究领域,学者们通过对知识及技术转移、组织及文化学习等相关理论的研究,试图寻找到复制成功企业的有效途径(Tucker,Nembhard,&Edmondson,2005)。可见,有关企业复制的研究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展开的,一方面从企业微观结构的复制:另一方面是从企业宏观行为的复制。本文将从“系统宏观行为源自其微观结构”观点出发,探讨企业克隆的理论、方法及途径。并应用组织结构敏感性来分析和解释成功企业的不可完全复制之源。

二、组织复制理论

1、组织复制思想来源。经济与管理的相关研究一直存在着借鉴自然科学理论和方法的传统。每次自然科学研究取得突破都会带来社会科学研究的巨大进展。孔德、斯宾塞、滕尼斯和迪尔凯姆等人借鉴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提出了社会进化论,认为社会是一个有机体,社会发展是从低级向高级进化,并遵循生存竞争和适者生存的原则。社会系统学派的代表人物,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巴纳德借鉴来自生物学的系统概念,并将其推广到经济管理研究上,认为组织是一个复杂社会系统,因此,可以把各类组织都作为协作的社会系统来研究。德鲁克在《公司理念》(Con-cept of Corporation,1946)这部具有开拓性的著作中同样指出像通用汽车公司这样的汽车巨人与其说是一部经济机器。不如说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可见。组织是系统的子集,企业管理借鉴系统理论已有将近百年历史。

目前生物学界和医学界在生物体克隆理论和实践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克隆羊多利的诞生。牛的胚胎成功复制,生物学上已经基本解决了生物机体的复制问题,并形成了较为系统完善的理论体系。但在经济和管理等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尽管很早就有企业克隆的实践,但至今还没有形成系统化的理论。每个时代都出现过一些伟大的企业,并成为其他企业的效仿和克隆对象。例如,像微软这样取得巨大成功的企业一直是业界学习和模仿的对象,无数的软件企业都试图成长为另外一个微软。但鲜有成功。最终因为垄断,微软被在竞争上处于劣势的企业推到反托拉斯案件法庭的被告席上。我想如果可以选择的话,任何一个起诉微软的竞争对手,也许宁愿像微软一样成功。更愿意坐在反托拉斯案件法庭的被告席上。今天当千千万万企业去学习模仿成功企业时,我们能否在成功企业内寻找到类似于生物基因的东西,从而能够克隆出一个新的成功企业,帮助企业在快速多变的复杂环境中提高组织绩效及有效性,快速成长。众所周知,企业也是一类社会组织。是否也可以像生物体一样来克隆?如果可以,如何来克隆?如果不可以。那又是为什么?我们能否在企业组织内也寻找到类似于基因的物质,从而成功地构建出企业克隆理论?

2、组织复制的理论基础。借助于系统动力学学科创始人Forrester教授对系统内部微观结构与其宏观行为关系的阐述(即,系统动力学基本理论的核心思想),可以得到。

(1)“组织宏观行为源自其微观结构”;

(2)“组织行为的性质主要取决于系统内部的结构,也就是组织内部交互作用和反馈机制。组织行为的发生和发展主要植根于组织内部”;

(3)组织行为演化方向是由内、外因通过交互作用机制(即,交互机制)及内部反馈机制共同决定的。“内因是组织存在、变化及发展的依据,外因是客观条件,企业的宏观行为与其结构始终相互动”。

系统内外部存在的交互机制决定了系统的反馈机制。所谓交互机制指的是系统内部元素间及系统与环境间存在的正效交互(PER)、反效交互(NER)、有效交互及无效交互(UER)所构成的关系体系。所谓正效交互指的是既增加相互作用对象的功效也增加系统整体功效的关系:所谓反效交互是指既降低相互作用对象的功效也降低系统整体功效的关系;有效交互可以分为两类。即I型有效交互(ER1)和Ⅱ型有效交互(ER2),在系统中,前者表现为降低相互作用对象的功效但增加系统整体的功效,而后者则会增加相互作用对象的功效但降低系统整体的功效:无效交互指的是对相互作用对象和系统整体的功效都不产生影响的关系。内部反馈机制正是通过交互机制存在的传导性质而发生作用的,并进一步影响和决定系统的宏观行为演化方向的。

以上思想为组织克隆提供了原始理论支持。因此,对于成功企业的复制可以从以下两条路径展开:

(1)对其组织结构进行克隆,这可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选择与克隆对象完全相同的组织构成要素:二是对组织内外部交互作用关系进行复制,即对组织内、外部作用关系进行配置,使之与克隆对象相同,保证两者具有相同的交互作用机制。

(2)对本组织行为进行引导及调控。使之产生与克隆对象相一致的行为。(2)必须以(1)为基础。因为组织宏观行为源自其微观结构。否则由于结构敏感性的存在,只会导致两者更大程度上的行为差异。引导及调控的模式主要两种:确定性控制与优化,不确定性规避与利用。

三、基于组织结构敏感性的企业复制困境分析

1、组织结构敏感性定义及其意义。定义1:

组织结构敏感性是指复杂动态组织初始结构上微小变化会导致系统在演化过程中宏观表现上的显著差异。显然,我们研究的复杂组织。如企业。一般是动态系统。组织结构上的细微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引起难以预见的偏差,即组织结构变化会引起组织行为及功能的漂移。实践中,在分析组织绩效变化、组织失效等原因时,大多考虑的是其成因的构成,但相同的成因构成,由于结构敏感性的存在,却不一定导致相同的结果。

因果律失效并不是对因果律的否定、在组织的微观层面。仍然遵从因果律。但在宏观层面由于结构敏感性的存在,因与果之间的关联性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弱化或逐步消失,导致了因果律的失效。在以往讨论复杂系统时,常常强调其具有一种特殊的特性——初值敏感性,即系统输入上的微小差异会导致显著差异的输出结果。但是企业组织是多输入和多输出的系统,很难建立起某个特定的输入与输出间的确定关系,也就是说因果律分析在这样的复杂系统中会失效。因此,对于企业这类复杂社会技术系统,在讨论知识及技术转移、组织学习、企业成长等复杂问题时,运用初值敏感性分析已经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由于组织内部交互机制的传导性及反馈所形成的结构敏感性是导致因果律失效的根源,这样我们分析企业宏观表现时就需要将重点转向企业的结构敏感性分析上。

2、组织结构敏感性对组织宏观绩效的影响分析。从上面理论分析可以看到,要实现对克隆对象的成功复制依赖于两点:

(1)首先要实现对其组织结构的成功复制并进行适当的创新,这在组织管理实践中。企业为了改变自身宏观表现所最优先采用的措施,在实践中已经达到验证。如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由杜邦、通用等公司发展起来的多部门组织结构(事业部制或M型组织结构),取得了巨大商业成功,从此,在长达半个多世纪时间里这些伟大的公司成了其它公司竞相仿效和复制的对象。

(2)在(1)基础上对本组织行为进行引导与调控。组织行为一方面受到内在驱动动力,如企业文化、内部制度及规范影响。另一方面又受到外在压力,如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及行业规范等影响。

复杂系统的宏观行为实际上就是一个可用时间序列表示的系统行为状态演化过程。系统行为是系统构成元素行为通过交互作用的合成结果。在任一时刻,系统行为都处在某一状态,可以给处于该状态的系统行为赋予一个绩效指数。该绩效指数是从理想绩效区到偏差绩效区的连续域中的一点,所有元素行为的合成作用,要么在理想绩效区,要么在偏差绩效区。在按照克隆对象企业的组织结构复制后,而且采用克隆对象企业相同的管理和调控模式,如果本企业绩效指数比照于克隆对象企业处于理想绩效区,则说明已经完成对克隆对象企业组织结构较为成功的复制,一旦偏离理想绩效区,则意味着复制过程中已造成结构偏差。

由于社会技术系统的动态性,在不同的时间内,其构成元素行为偏差的程度以及元素间的交互作用强度也不同,造成了系统行为偏离理想绩效区。随着时间的推移,结构上的微小差异使得行为偏差的合成有可能漂移(shift)到另一区域,这就是组织结构敏感性之源。

另外,组织的结构敏感性除了会影响到组织结构的稳定性、组织行为及功能等。还会影响到与组织成长密切相关的因素,如知识转移、技术转移。结构敏感性的存在会使得相同的知识或技术在两个组织结构相似企业内产生出非常显著不同的结果。这些问题会进一步加大对成功企业复制的难度。

四、结束语

企业在成长过程中,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都会或多或少地试图重走某些已经取得巨大成功企业的成长路径,这个过程通常是从对企业的组织结构的复制和仿效开始的。很多企业在此过程中获得了巨大成功。成长为伟大企业,但有些却以失败告终。组织微观结构的构成要素主要是人及人与人间的关系,但由于这些构成要素本身的动态性,以及构成要素间关系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使得一个企业在复制另外一个企业组织结构时会出现一定的结构信息丢失,又加上每个企业的宏观行为又有一定的情境依赖性,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完全复制一个企业难上加难。

西财组织结构分析 篇4

一、组织结构概述

我们认为西财的组织结构是一种特殊的事业部制结构,或者说是一种特殊的混合结构。在校级方面其相较于事业部制结构的特殊之处在于:在校长之下并非直接是职能部门,而是副校长或其他校级领导,分管不同的职能部门;与传统的混合结构的不同在于:它并非将有多种职能部门的事业部合并,或者将一些职能部门集中以获得规模经济,而是采取分管的形式,将几个只能部门划分给某位副校长或领导管理。在院级方面,则是一种混合型组织结构:由副院长分管不同领域的工作,之下是事业部。

二、重点部门职能

1.校长办公室

①综合科主要职责:对外联络接待;办公室内务管理;全校性重要会务办理;校领导行政事务安排;行政印章管理;法律事务和学校形象事务管理;校领导及办公室物品、资产管理;学校礼品的监制、管理。

②秘书科主要职责:校领导讲话稿拟写;起草、修订学校重要文件、规章制度;校务会议及领导办公会议会务;校领导日程协调;文件办理;专题调研。

③信息管理科主要职责:校务会议决定和领导决策的督办督查;信息收集报送;校办主页维护;校长信箱管理;信访申诉处理;校务公开工作;OA电子公务系统管理;校领导及办公室工作动态信息管理;编辑《高等财经教育动态周报》、《督查督办通报》、《信息摘报》、《舆情简报》、《工作通报》、《西南财经大学大事记》、《学校会议安排》。

④收发室工作职责:负责光华校区机要文件、档案、信函、报刊的收发、分拣、送达;柳林校区机要文件、公文、学生档案等的收发、分拣、送达。

2.发展规划处

①发展战略研究:研究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以学校发展规划纲要为指针,完成与学校发展密切相关的重要理论课题研究,为学校改革和建设事业提供高质量、建设性、可操作、专题性的决策咨询报告;按照学校发展规划专项建设资金管理规定要求,加强对各项目建设资金的管理,保证其充分发挥效用。

②学科规划建设:即使了解教育部关于学科建设新的方针、政策和管理规定等,通过研究,为学校学科专业调整提供建议;促进校内不同学可见的交融与合作,对个学科专业建设的现状进行全面评估,大力扶持重点及新兴学科;与相关学院协同攻关,积极申报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学科。

3.教务处

①负责组织、修订、审查、审批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并组织实施。负责组织各院(系、部、中心)制定专业与课程建设规划,负责组织重点课程、精品课程的评选与建设。协助有关部门做好重点学科及专业的建设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

②组织开展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活动,总结、推广先进的教学经验。组织教学成果奖的评选和成果的推广运用工作;组织优秀教师的评选和推介工作。

③组织本科教学工作的评估和教学质量的检查工作。深入教学第一线调查研究,协助各单位解决教学工作中的问题,提出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会同有关部门做好教风和学风的建设工作。

④组织本科教学计划的实施。主要包括:本、专科教学任务的下达、教室调配;全日制普通本科学生的学籍管理、考试管理和实践教学的安排与管理;实习基地的规划、建设及实习经费的划拨与管理。

⑤负责组织本科教材建设工作。主要包括:制定本、专科教材建设工作规划;负责本、专科教材的订购和发行;负责组织教材、讲义、教学参考书的编写、审定、印刷与交流工作。

⑥全面协调并实施全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建设,加强实验师资队伍和实验室软硬件建设,推动学校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4.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①课程教学

开设通识教育核心必修精品课程 《心理学与大学生活》

开设心理学选修课程,如《自信形象训练》、《精神分析》、《性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团体心理辅导》等。

②心理讲座

每年举办“新生心理适应与生涯规划讲座” 常年举办“心谐讲座”

③心理活动

每年上半年开展“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主题教育 每年下半年开展“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教育 面向全体新生开展新生适应教育活动 定期组织“心晴故事会”等团体心理活动 ④多渠道宣传

编制《心谐》专刊、《心理健康服务手册》、《心理委员手册》等宣传资料 制作、管理“心谐网”

通过校报、广播站、橱窗等其他多种方式宣传心理健康知识

队伍建设:

①队伍构成

“中心”用心建设一支各心理学派相互交融、多学识背景相互交流的专职队伍,并形成了一个由专职心理教师、学院心理健康负责人、辅导员、学生心理委员、寝室长等共同构成的心理健康工作体系。

②培训学习

坚持组织专职教师参加校外培训,并引进校外资源进行专业的内部培训; 坚持开展从2004年开始的“相约星期五”单周业务学习,进行个案讨论和督导,促进心理辅导教师的专业成长;

坚持开展“相约星期五”双周“辅导员沙龙”,促进辅导员个人成长; 坚持每年开展新生辅导员、助理辅导员培训;

坚持每年面向学生开展心理委员、心语热线等同辈协助员的培训。心理辅导:

面向全校学生提供免费的个别辅导,具体介绍请参见“辅导服务”; 面向全校学生提供主题性的团体辅导,如人际关系小组、自信训练小组等; 面向全校学生提供“心语热线”、“心晴故事会”等同辈辅导服务。

危机预防、干预及管理:

①新生心理测试

每年针对全校新生进行心理测试,建立电子档案;对部分学生进行反馈约谈,关注有需要的学生,开展后续辅导和帮助。

②危机预防干预管理体系

心理危机预防、干预和管理“重在宣传和预防,勤于支持和干预,着眼康复和成长”。以此为指导思想,明确相关部门或人员的职责,积极开展各种心理危机预防工作,及时有效地进行危机干预,并力求做好康复期的支持与管理。

指导学生心理组织: 指导心理健康方面的学生组织或社团,如“中心”下属的学生发展部、心语热线、心晴故事会,以及青年之友心理交流协会、画划化引航社等。

科研工作:

申报各类校内外课题;编写《心理学与大学生活》等心理专业书刊。交流与合作:

加强与华西精神卫生中心等医疗系统、社会咨询机构的联系与合作; 积极与美国团体心理治疗协会(AGPA)、中美精神分析联盟(CAPA)等国内外专业机构交流经验和开展培训。

5.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中心

以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毕业生就业指导为核心,以服务学生、服务社会为宗旨,建立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档案,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开展生涯咨询、辅导等活动,进行学生素质拓展训练,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加强学校与用人单位的合作和交流,建设实习实践基地,努力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帮助广大学生明确职业目标,科学地选择职业发展方向,从而顺利地走上工作岗位。

人事处

主要负责学校党的干部管理、党校工作和人事管理、师资队伍建设、职务评审、劳动工资与社会保障等工作。

教学训练与评估中心

中心下设培训部、研究部、办公室。

①培训部的主要职能:负责新进教师的教学技能训练;负责组织在职教师的教学培训;负责教育技术方面的培训;

负责对全校教师进行教育理论的培训;负责建设和管理微格教学实验室;负责对全校教师进行教育理念的培训;完成上级交办的其它任务。

②研究部的主要职能:负责组织开展教学方法研究;

负责对教师开展一对一的教学咨询;

负责完成每年的系列研究报告;

负责编辑出版《高等财经教育观察》(内参); 负责编辑出版《高等教育财经研究》(公开出版); 承担西南财高等教育学会(筹)秘书处的工作; 负责建设教学资料室;完成上级交办的其它任务。

③办公室的主要职能: 协助主任协调中心内部工作,细化中心工作计划;负责组织每年本科生、研究生综合性教学评估;

负责组织各类专业评估和专项性评估;

负责中心内部财务、资产、文件等的管理;

负责组织中心的各类会议;

负责中心网站的内容日常维护、完善和更新工作;

负责对外联络及来人来访的安排;

完成上级交办的其它任务。

6.档案馆

档案馆利用馆藏档案,积极为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提供服务,为学校领导和职能部门的部分决策提供历史借鉴和参考依据。

7.基建处

基建处在学校分管领导的领导下,统一负责学校基本建设管理工作,处内设有工程部、经济技术部、总工办、招标办、财务室和材料室,是负责学校基本建设的职能部门,肩负着规划校园、建设校园和美化校园的重任。

①基建处参与校区建设总体规划设计,执行学校校区建设任务; ②参与学校基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承担建设审批手续的报批工作;

③按照校区总体规划和建设计划,参与学校基建项目的设计、施工、监理招标工作,办理学校基建项目向地方政府的报批、备案手续。进行建设项目的全过程管理,负责设计审核、施工现场管理和竣工资料审核,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和项目投资,负责结算资料的审核和结算报审等工作。

8.科研处 编制学校科研规划、草拟各种科研管理规章制度、策划学校重大科研活动。

① 组织各类课题申报、立项及在研课题的中期检查、结项管理;组织科研成果的推荐、宣传和推广。

② 组织重要的学术交流、学术讲座和学术报告活动;举办和承办重要的学术会议。

③ 承担全校科研统计和信息收集整理的发布工作。④ 学校科研经费及各级各类课题经费管理。⑤ 承担校学术委员会办公室工作职责。

⑥ 承担学校科研成果评奖,学术专著出版申请、评议等组织工作。⑦ 校内科研日常管理和学校科研工作量年度考核计分工作。⑧ 承担学校职称评审工作的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审核及布展。⑨ 《经济学家》、《财经科学》编辑部行政管理工作。

⑩ 学校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学三个博士后流动站日常管理工作。

⑪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金融研究中心的管理工作。

⑫ 代表学校争取和组织承担各类横向课题,发挥教师、研究人员与社会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9.研究生部

招生办公室

①博士生、硕士生、港澳台学生等招生计划制定。

②招生宣传、报名、命题及考务工作。

③各类研究生录取工作。培养科

①博士生、硕士生培养方案制定与审核。

②研究生培养过程监控与质量评估。学位办公室

①校学位委员会日常事务,各类学位授予管理工作。

②学科建设及评估。

③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管理工作。办公室

文件收发及档案管理、研究生信息及分析、对外联络及其它行政事务。

10.审计部

审计处的职能

实施监督、评价、控制和提供咨询服务。审计处的职责

① 对学校财务预算执行及财务决算进行审计;

② 对学校各二级核算单位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

③ 对学校的基建及修缮工程项目进行审计; ④ 对学校各单位负责人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⑤ 对学校各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进行内部控制评审; ⑥ 对专项教育资金、专项科研课题经费的管理和使用进行审计; ⑦ 对校办企业开展经济效益审计;

⑧ 对学校经济活动中的重点、热点问题进行专项审计或审计调查;

⑨ 对学校基本建设工程、维修工程及购买大宗物品、设备、材料的招投标活动进行审计监督;

⑩ 对学校领导、各职能部门提供审计咨询服务。

⑪ 对被审单位执行审计意见和审计结论的情况进行跟踪审计; ⑫ 完成学校领导交办的临时审计任务。

11.财务部

计划科职能 ① 全面负责计划科的业务工作、科内各岗位的组织协调工作和科内职工的政治思想工作。参与编制学校和二级单位预算、财务收支计划、资金的筹集和使用方案。具体负责控制、监督学校综合财务预算的执行。

② 参与学校对外投资、入股、借贷、担保、改建扩建工程、大规模修缮、大批物资购置等重大经济活动的前期调查分析和可行性论证工作,并以书面形式向处长及学校领导汇报。

③ 负责处内计算机系统的正常工作,包括财务软件的正常运行、网络畅通、系统的升级等,负责故障的排除及硬件的维修、更换等。④ 完成学校和处、科交给的其他工作。财务科职能

① 全面负责财务科的业务工作、科内各岗位的组织协调工作和科内职工的政治思想工作。

② 根据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以及学校或二级单位会计业务的需要,具体负责设置总帐、明细帐、日记帐和其他辅助性帐簿。根据国家政策规定和学校财务管理的发展变化情况,及时对会计科目进行调整。

③ 对学校和二级单位发生的经济业务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④ 负责专项资金使用的登记和管理。⑤ 完成学校和处里交给的其他工作。资金结算中心职能

① 结算中心办理各开户单位的现金收付、转帐收付、创收单位的报销等结算业务。

② 根据学校批准,结算中心依据资金管理办法,对开户单位开展贷款业务。③ 结算中心坚持“优质服务、方便他人”的宗旨,严格按照管理办法记录计算各单位的资金收付发生情况,并及时将资金结存情况反馈给开户单位。④ 结算中心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财政金融政策和纪律,做好服务工作,遵守职业道德,提高服务质量。发挥结算中心在调控融通资金方面的作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⑤ 完成学校和处里交给的其他工作。

12.国有资产管理处

① 贯彻执行国有资产管理的政策、法规、制度,负责组织协调校内有关职能部门制定修改完善学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各项制度及其实施细则,报学校审批执行。

② 协助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工作,负责全面掌握学校国有资产的状况,参与学校国有资产规划、重大事项的论证、预算编制、综合统计报表的上报、资产的清查评估、产权的界定和纠纷的处理等管理工作。

③ 协助学校招标委员会的工作,负责学校招标委员会授权的物资设备及服务采购项目招投标业务的管理;负责组织大宗物资设备采购的项目论证、合同谈判与签署、项目验收与集中支付结算结项,以及使用效益的评估评价工作。

④ 负责学校实物资产定额的编制、年度固定资产采购预算的编制,固定资产统计报表的编制上报工作;

⑤ 负责全校另星设备和低值易耗品等物资的集中采购支付结算工作,以及集中采购商品库的管理、新增商品价格审查、竞价、供货商的管理等工作。⑥ 负责学校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入产登记,分类分级核算,资产数据的完整准确。

⑦ 负责学校固定资产报废鉴定、报损责任追究、处置资产的上报审批,以及报废物资的回收、残值的竞价上缴等管理工作。

⑧ 负责学校物资设备及其他资源的的调配、调拨工作,挖掘资产使用潜力,发挥资源的使用效益。

⑨ 负责学校土地、房屋产权登记管理,房地产分类分级核算统计和报表的审核编制,以及公用房屋分配、使用调整等管理工作。⑩ 负责协调学校房屋维修、大宗特种设备的维保工作。⑪ 协助学校住房委员会的工作,负责教职工住宅产权管理和存量住宅的日常管理工作。

⑫ 负责全校教职工住房公积金和职工住房补贴的审核上报以及相关房改政策的执行管理工作;

⑬ 负责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日常维护、数据的安全工作。

13.外事处

起草全校国际合作工作的发展规划;为学校领导提供咨询;协调全校外事活动,为院系的教学、科研和国际学术交流提供信息和联系服务;受上级部门委托,负责重大外事接待活动的策划、实施;校际交流计划的统筹管理,包括计划的制定、协议的拟订、交流项目的实施和运转情况的跟踪管理、服务;外国专家的聘请、报批、外事和生活管理;国际会议的审核报批;境外办学的联络、审核和报批;教职工因公出国(境)和学生因公出国(境)护照、签证(港澳通行证)的办理,代表学校签署对教职员工因私出国(境)的意见;校领导交办的其他各项事务。

14.校友总会办公室

①全面负责学校校友工作。做好校友工作办公室及校友总会秘书处的日常管理与服务工作。

②加强校友与母校,校友与校友间联系,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加强校友基础工作建设,建立起学校校友工作的长效机制,密切校友与母校情感,通过发挥校友的积极作用,为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做出贡献。

③加强与校外地方校友分会或校友组织间的联系,指导地方校友分会或校友组织的工作,加强对院系校友活动的指导。

④加强校友宣传工作,采取积极措施,取得校友在资金、政策、环境方面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捐资捐赠工作和校友基金工作。

⑤做好校友信息收集、校友活动安排、返校聚会、来校接待、校友与学校合作事宜。

⑥负责学校纪念品工作,加强校名等无形资产的管理工作。负责“兰州大学”校徽、校庆标志、纪念品设计、开发、内部使用、有价转让等管理工作。⑦搞好校友网站建设,及时更新维护校友工作网站,开通校友间的互动平台,建立校友信息库,收集、保管好有关校友重要资料,方便校友的互动联系。⑧编印校友工作内部刊物,向校友通报学校的建设发展情况,通报校友会活动情况及校友情况。

⑨完成学校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15.保卫处

负责学校消防治安、校卫队、调研、停车管理、光华小区安全保卫、柳林校区安全保卫。

三、学院设置

1.金融学院

学院的办学理念是:厚基础、勤实践、今古学说史为先;宽口径、重前沿、国际国内自转换;培养一流的高素质金融人才。

2.保险学院

多年来,保险学院始终秉持“三个面向,一个定位——面向市场,面向社会,面向国际,定位培养”的办学理念,以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人才为宗旨,着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形成了以财经类学校为背景,学院建制为依托,以保险学和社会保障互动为学科优势,以国际合作办学,顶岗实习,人才培养层次清晰为特色,被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称赞为中国保险人才培养的“西财模式”,在中国财经教育界独树一帜。

3.证券与期货学院

在学校的领导下,在理事单位的合作共建下,学院秉承“经世济民、孜孜以求”的西财精神,遵循“开放包容、竞争创新”的院训,坚持面向国际、面向市场、面向未来的办学理念,坚持开放办学、追求创新、突出特色的建院方针,主要面向证券、期货监管部门,交易所,证券、基金、期货公司以及公司证券事务,开展有针对性的特色人才培养;围绕学科前沿和国家重点需求开展证券期、货领域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努力为中国证券与期货业发展服务,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证券与期货业高素质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高品质社会服务的一个重要基地,为学校创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做出重要贡献。

4.经济学院

近年来,学院以探索和构建面向21世纪的理论经济学拔尖创新型高端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以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与改革为突破口,以促进理论经济学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环节、素质教育为重点,推进教学理念、机制和体系的创新,夯实学生的现代经济学理论基础,激发其创新潜能,形成有利于一流人才成长的培养体系,努力培养一批有智慧、有思想,哲学素养良好、历史学基础比较扎实,掌握并能熟练运用现代经济学研究方法,对现实经济问题有独立见解的拔尖创新型高端人才,满足国家对理论经济学人才的需要。

5.工商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本科人才培养的特色是:坚持“三个结合”,突出专业优势,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相结合下,发挥管理专业的优势,把我院学生培养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并重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6.会计学院

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历史悠久,学院前身会计系始建于1938年,由上海光华大学内迁成都时设立,已有近70年办学历史。我国第一号注册会计师、著名会计学家谢霖教授曾主持本学科工作。学院于1952年设立我国首批会计学专业;1981年设立会计学硕士点;1994年成为全国首批七所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试点院校之一;1996年设立会计学博士点;1998年成为省部级重点学科;2006年会计学专业被评为四川省品牌专业;2007年成为国家重点学科。会计学、财务管理在2001年被批准为四川省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建设项目。

会计学院已形成博士后、博士、硕士、本科等多个办学层次。现有在校本科生2700余人,各类各层次研究生近1000人。

本科、硕士、博士层次分别设有会计学专业、财务管理专业。本科会计学专业下设CPA(注册会计师)专门化方向和会计国际化专业方向;硕士研究生层次设有会计理论研究、财务会计研究、成本管理会计研究、财务管理研究和审计与CPA理论研究等研究方向。博士研究生层次设有财务理论与国有资产研究、现代成本管理会计研究、资本市场财务与会计研究以及审计理论研究等研究方向。

7.财税学院

“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并重,专业发展与社会服务并举,打造优势品牌项目,成为我国财税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思想库与智囊团”是学院的学科发展战略。“精财税,通财会,晓投资,培养宏微观管理精英;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造就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是我们的办学理念。我们期望进一步提升学院和财税学科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建设一支有一流水平的学术队伍,打造求真、创新的科学探索精神;追求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精神内蕴;探究多元、高端的学术路径;形成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使科学氛围与人文氛围相得益彰。

8.统计学院

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952人,其中本科生764人、硕士研究生161人、博士研究生26人。学院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构造了开放性的人才培养机制,确立了“一个目标,二个基础,三个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以培养具有良好理论素养、实践创新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重视学生数量分析基础、金融经济及管理理论基础;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近年来学院学生获得全国挑战杯创业大赛、全国数学建模锦标赛、全国优秀志愿服务集体等国家级、省部级荣誉数十项,学生专业素质及综合能力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许多毕业生已锻炼成为我国金融机构、经济部门、政府部门以及公司企业的领导和业务骨干,一些毕业生还在国内外著名研究机构和高校任职、任教。

9.经济信息工程学院

为加强支付结算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2005年,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清算总中心与西南财经大学合作共建“西南财经大学支付结算研究中心”。中心以经济信息工程学院为依托,配合中国国家现代化支付系统(CNAPS)建设与发展需要,致力开展支付系统、支付工具、清算组织和监督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中心”拥有全国高校唯一的“现代支付结算研究”方向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点,表明了学校和学院在支付结算领域的特色和优势。力争3-5年内在支付结算体系理论和实务研究、支付系统技术研发及测试、支付结算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形成特色,成为我国支付结算领域重要的学术研究机构、项目研发与测试基地和技术培训中心。

10.法学院

法学院法学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以及省法学本科人才培养基地,法学一级学科是省级重点学科,经济法教学团队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拥有经济法、民法、刑法、国际经济法、商法五门四川省精品课程。学院现有学生1400余人,其中,全日制在校本科生700余人,硕士研究生700余人,博士研究生50余人。二十年来,学院累计培养毕业生近三千人,并为全国党政系统和金融系统完成研究生课程等各类培训千余人。

11.经贸外语学院

学院下设英语专业系、商务英语系、通用外语系、外语课外学习指导中心、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外语培训中心、外国文学文化研究所、语言学研究所、国际商务英语研究所、翻译与全球化研究中心、外语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等教学科研机构;还设有金融系统全国出国培训备选人员外语考试(BFT)培训中心、全国金融专业英语证书考试培训中心和国际商务英语考试培训中心。

12.国际商学院

国际商学院以国际商务专业为新的增长点。国际商务专业先后于2003年、2007年获得教育部的批准,从2004年起开始招收国际商务专业本科学生,2008年起开始招收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研究生,建立了国际商务高级人才培养“本—硕”两级人才培养体系,并已发展成为四川省的重点学科。目前,正在积极努力,争取获得国际商务学博士学位授予权。

13.公共管理学院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学院依托学校经济学、管理学的传统优势,逐步形成了“以经济学为导向,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管理人才”的办学特色,设有人才资源管理、行政管理两个本科专业。学院现有劳动经济学、公共经济制度与政策两个博士学位授权点;人力资源管理、劳动经济学、行政管理、公共经济制度与政策四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及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授权点。14.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承担着西南财经大学全校本科学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任务,承担着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和“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的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任务,还承担着西南财经大学本科学生的部分通识课程的教学任务。学院现有硕士、博士研究生近百人。

15.经济数学学院

经济数学学院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专业特色和学科优势,秉承以数学为本、财经铸魂、数经融合、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着力培养高水平的经济数学复合型应用人才。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历届考研率接近30%,就业率达98%。

16.通识教育学院&人文学院

作为基础教育学院,人文学院(通识教育学院)承担全校一年级本科生的管理工作。所有一年级本科学生集中在本学院接受以通识教育内容为主的综合教育,从二年级开始进入各个学院进行专业学习。这种培养模式和学习模式顺应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潮流,是现代大学培养综合素质高、人文科学素养深厚、专业水平精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强的新型人才的需要。

四、选择该种组织结构的原因

我们认为选择这种组织结构可以综合事业部制结构和混合结构的优势,也可以再一定层面上弥补两个结构的劣势。具体原因如下:

1.符合西南财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抗震救灾伟大精神为动力,以内涵式发展为主题,以人才队伍建设和管理体制建设为抓手,重点抓战略、抓人才、抓文化、抓资源,进一步强化危机与进取意识、质量与创新意识、改革与发展意识,始终坚持走国际化、特色化、个性化、创新型的发展道路,为建设成为国内一流、部分学科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财经大学奠定坚实基础的战略目标。

2.符合适度超前原则。该种组织结构设计综合考虑组织的内、外部环境,组织的理念与文化价值观,组织的当前以及未来的发展战略等,是适应组织现实状况的。并且,随着组织的成长与发展,该种组织结构还有一定的拓展空间。

3.符合系统优化原则。该种组织设计简化了流程,有利于信息畅通、决策迅速、高度协调。充分考虑了交叉业务活动的协调性。

4.符合责权利对等原则。责权利相互对等,是组织正常运行的基本要求。权责不对等对组织危害极大,有权无责容易出现瞎指挥的现象;有责无权会严重挫伤员工的积极性,也不利于人才的培养。该种组织结构强调职责和权利的设置,使组织能够做到职责明确、权力对等、分配公平。5.符合职能专业化原则。该种组织结构进行了部门划分和权限分配,使各职能部门应做到分工明确。当然组织整体也不是独立的,而是各个部门间相互协调一致的。

6.符合稳定性与适应性相结合的原则。该种组织结构使组织既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又能适应不稳定环境下的高度变化。

组织结构图及分析 篇5

行政管理 唐雨婷 201007064020 自新中国成立到现在,短短六十多年,我国政府行政组织的设置就经历了六次比较大的改革,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我国不停地寻求更好的改革方案?现阶段我国政府行政组织设置现状又是什么?未来我国政府行政组织的设置将会怎样改革?

作为国家行政职能的承担者、运用行政权力依法实施行政管理的主体,行政组织所发挥的作用至关重大。一个政府是否得民心、一个政党能否被百姓拥戴并长久留存于世,与他们的行政组织结构形态和运行机制有着最直接的关系。中国一句古老的名言警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就很明确地指出了政府与群众的关系;政府是人民选出来的,没有人民拥护的政府只是一具空壳。真正具有服务意识的政府,其行政组织的设置也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规律,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不被时代所抛弃,只有这样才能改善民生、发展生产力,才能使自己的民族立于不败之地。

一、我国政府行政组织设置现状分析:

从行政组织的基本要素来看,我国行政组织的设置有以下一些特点:

1、从目标要素来看,我国行政组织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共产党,现阶段的行政组织也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行政组织,因此,党的最终目标即为行政组织的最终目标。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阶段我国行政组织的目标就是尽快实现社会主义,使我国早日进入发达国家之列。但是,我国行政组织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实现一个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社会成员共同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彻底消灭阶级差别和重大社会差别、全体社会成员具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和道德品质、国家消亡的社会。

2、从制度要素来看,我国行政组织的组织结构是直线职能式结构,组织程序是各种行政法律、规章制度的结合。

由于单纯的纵向和横向组织结构各有优缺点,我国也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一样,采用了网络型的直线职能式结构。从纵向看,我国行政组织划分为中央(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县、自治县、市——乡、民族乡、镇四个层次;从横向看,每级政府内部又分为几个平行部门,比如:一个县政府下辖的教育局、地税局是平行的。

行政组织规划好后,相应的制度方面的保障是必不可少的。没有行政法律、规章制度的约束,行政组织必然会腐败,因为人性都是趋利的,人们对权力和金钱的渴望必然会使其为所欲为(在没有约束的条件下)。我国及时认识到了这方面问题的严重性,因此也出台了一些政策予以保障,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法》等,还有一些规章制度,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了。

3、从人员要素来看,我国行政组织主要由公务员、其他非公务员编制的后勤人员构成。

行政组织作为国家这样的阶级产物的执行者,它的组成成员的素质高低与否直接影响了它的发展好坏和快慢。在我国,公务员很受追捧,被奉为“铁饭碗”、“金饭碗”,可见公务员在千变万化的社会的受欢迎程度。这

么好的职位必然会有激烈的竞争,竞争所带来的好处就是我国行政组织的构成人员素质会越来越高,我国行政组织的执政能力会得到很大提升。其它非公务员编制的后勤人员的素质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提高,这会给我国行政组织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4、从物质要素来看,我国行政组织的场所、经费、设备等都是由国家财政保障的。

众所周知,我国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税收,而缴纳税收的正是人民,因此,政府是在拿人民的钱为人民办事。政府在利用财政改善办公环境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加大监管力度,坚决杜绝利用“改善办公环境”的口号贪污或买一些奢华的物资。政府要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民的血汗钱真正发挥其作用。

5、从观念要素来看,行政人员应具有正确的组织观念和价值观念,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行政人员大多数都是高学历的人,这里的“高”不只是单纯的学习成绩高,还要有高尚的服务意识。行政人员应更多地树立一种“服务”意识,而不是“权力”意识,他们应该明确:政府是为百姓服务的,而不是在百姓头上作威作福。

(二)我国行政组织设置所面临的问题:

1、“民主集中制”中“民主”体现越来越少,“集中”越来越多。① 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大国,民主是必不可少的,随着人民文化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呼吁民主之风。但是目前的现实却是:政府的领导往往一人独大,什么事都是一个人说了算,其他人都只是陪衬,几乎不影响领导的决策。这还只是在政府内部,普通老百姓呢?他们的苦可有几个领导懂得?这些老百姓 有话却无处说,这就是“民主”吗?

2、行政组织设置不合理、超编人员较多。我国目前的行政组织设置并不合理,有些地方政府会设置一些并不是很需要的临时单位,这样做的初衷是好的:仅仅是为了使一些任务尽快完成,但是这些临时单位过后又不撤销,最终导致我国行政组织的规模越来越庞杂,开支也越来越大。我国行政组织里的人员并不都是公务员,很多人是非事业编制的,有些政府部门就是通过超额招收办事人员来增加财政拨款从中抽取利润的。

3、行政组织设置时职能不明确导致行政效率低下。② 中国公民大概都很头疼去政府办事,因为有很多情况下会被告知“某人不在,稍后再过来”抑或“这事不归我们管,是归某某局管”。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现象呢?归根结底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的不健全造成的。政府职能划分的不清晰使得出现重大事故或突发事件时政府手足无措的尴尬场面,很多领导也因此而丢了官职。

4、行政组织的地方利益意识较强,不利于经济的发展。③ 现在的很多政府机构有很强的地方保护主义,他们为了保护本地企业不惜加高进入门槛,这样的做法虽然会对本地企业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但是这样的做法会严重妨碍到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这就是行政组织没有严格遵守相关规章制度的后果,国家应该设立专门机构来监督这样的不公平行为。

5、我国行政组织中监管机构设置不到位,无法实现对使用权力者的有效监督。④

权力的行政组织内部权力设置不科学,很多领导在其机构里就类似一个个“小皇帝”,什么事都是他说了算,这样的设置是腐败产生的一个客观条件。我

国虽然也有专门的监管机构,但这些机构设置很不健全,而且也受到了很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上级部门的压力,很多监督机构比如:检察院、反贪局等等都不能很好地履行其使命。

二、我国政府行政组织设置的改革方案:

既然有这么多问题,而且可能会触动党的根基和国家的稳定,那改革就势在必行了。因此,我运用所学知识,简单地提出了一些自己浅薄的看法:

1、加快行政组织改革的科学性、可行性的论证,深化行政组织改革。行政组织设置的改革不是一句话能说清的事,在改革之前必须做好充分的论证,以免出现失控的局面。我国曾经有过几次比较大的改革,但是其中有成效的只有1998年的机构改革,其它很多次改革都以机构数量反弹而失败,这是一个警世钟。国家应召集有关专家进行严格而科学的论证,同时也可以参考国外行政组织改革的成功案例,努力精简机构,聘用高素质人才,争取建成一个科学、高效、民主的政府。

2、国家应该积极推动监督机构的设立,加快规范行政组织的法律、规章制度的制定。

目前,我国在行政组织的监督力度方面很薄弱,很多情况下都是已经发生、被大众知道的事监督机构才会出手摆平,这也导致很多人钻了空子。所以我国应大力推进监督机构的设立,可以把监督机构与其它部门分开,减少串通的可能性;与此同时,国家也应加强立法,把有关行政组织违规的具体行为详细地罗列出来,对蠢蠢欲动的官员起到一个警示作用。

3、行政组织应聘用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提高行政人员的整体素质。

行政组织是为人民服务的产物,如果让一群素质低下的人去管理政府,人民必然会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而且目前我国也出现了不少有关“民怨”和“民愤”的恶性事件,所以聘用高素质的人才迫在眉睫。国家在公务员招聘这方面正在努力改进,但还是有些营私舞弊的现象发生,为此国家应在未来加大考核力度以确保所招聘的人是否符合社会和人民的需要。

4、明确行政组织的职能划分同时禁止地方保护主义。

为了提高人民的满意程度、保证人民正常的生活需要,国家应出台相关规定明确行政组织的职能划分,避免再出现互相推诿、办事效率低下的尴尬局面。国家应该明令禁止地方保护主义,促进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

组织结构图及分析 篇6

诚信是企业的生命, 是企业发展的必要非充分条件。企业要想在市场经济中良性发展, 其经营行为必须符合诚信原则。然而, 企业的经营行为是多种多样的, 并且一次、两次的诚信行为并不能说明企业是诚信的。从企业的管理理念入手研究企业的诚信, 是一条有效且可行的途径。企业的言与行是在其核心的管理理念指引下, 经过长期的企业文化的熏陶和培养, 并通过企业广大员工的言与行来表现的。假冒伪劣的产品、夸大扭曲的产品信息、与承诺相悖的服务、失真的财务报表等构成了企业的不诚信行为。这些不诚信行为虽然是由员工来进行的, 但若将企业整体的不诚信行为归咎于个体因素, 显然是不符合事实的。企业的不诚信行为主要是缺乏诚信的管理理念、诚信的企业文化。员工的不诚信行为在没有诚信理念为支撑、没有正确的规范加以指导、没有透明的制度加以监督的组织环境中发生的。

因此要想从本质上探讨企业的诚信问题, 首先必须从企业内部的管理行为入手, 研究组织管理诚信。沈淼等根据文献研究及开放式调查, 对组织管理诚信进行了操作性定义:组织在其管理过程中, 行为符合诚实、守信、诚直和精诚内涵的程度。本研究对沈淼等编制的组织诚信问卷进行了修订, 增加了8个项目, 并对一些原有项目进行了小的调整。使用新的组织管理诚信问卷对企业员工进行调查, 获得的数据用于对组织管理诚信的结构进行验证。

二、样本

样本来自江苏、上海、浙江、山东、河南、四川等省市的企业。发放问卷9 0 0份, 回收有效问卷669份, 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74%。数据分析使用SPSS11.0和AMOS4.0统计软件。

三、结果

一般来说, 模型的检验有纯粹验证 (Strictly Confirmatory, SC) 、选择模型或竞争模型 (Alternative or Competing Models, AM) 和产生模型 (Model Generating, MG) 三种基本方式。为了得到组织管理诚信的最佳模型, 因此本研究设计了一系列竞争模型, 分别是:1.虚无模型, 假设组织管理诚信中没有任何共同因素存在, 即每一个观测变量均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2.单一因素模型, 假设组织管理诚信问卷中的所有项目只测量一个共同的因素, 将这个因素命名为“组织管理诚信”。3.四因素直交模型, 假设组织管理诚信由四个维度构成, 分别是诚直、守信、精诚、诚实, 并且这四个维度之间是彼此独立的。此外, 此模型还假设观察变量的测量误差之间彼此相关为零。4.四因素斜交模型, 假设组织管理诚信由四个维度构成, 并且这四个维度是相关的。若此模型得到数据的支持, 则认为组织管理诚信四个维度之间是相互关联的。

Hu和Bentler基于经过文献分析和模拟研究, 推荐七个指数:TLI (NNFI) 、IFI (BL89) 、CFI (或RNI) 、AGFI (Gamma Hat) 、Mc (MFI) 、SRMR、RMSEA。本研究在模型构建的时候选用Bentler等推荐七个指数中的五个, 另外再使用得最为广泛的χ2和χ2/df作为模型的拟合指标。验证性因素分析得出的拟合指数见表。

四、讨论与结论

由表中的拟合指数可以看出, 在四个模型中, 虚无模型、单因素模型和四因素直交模型的拟合指标基本上都达不到要求, 予以排除。四因素斜交模型的绝对拟合指数和相对拟合指数都较好, 与数据的拟合程度高, 因此组织管理诚信的四维结构反映了现代企业组织管理诚信的实际状况, 组织管理诚信的四维结构得到确立。四个维度以及总问卷的同质信度在0.694~0.841之间, 分半信度在0.673~0.825之间, 说明组织管理诚信问卷的信度良好。

企业在管理过程中的诚实, 是指实事求是, 发布真实全面的信息。守信是指言而有信, 言出必行, 要求行为必须与承诺保持一致。诚直是指秉公方正, 不枉断曲行。精诚是指诚信的行为必须持之以恒, 切不可一时诚信, 一时不诚信。上述四方面相互渗透, 缺一不可。其中, 诚实和守信是从行为结果的角度对行为进行的规定, 即要求行为和言语的最终结果或表现形式能体现诚信的原则;诚直是从行为过程及手段等方面对行为进行的规定, 即要求行为过程及行为的手段必须正直、不枉断曲行;精诚是从行为的长期一贯性和一致性的角度对行为进行的规定, 要求行为应具有连贯性和持续性, 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这四个方面共同作用, 确保了真诚原则在组织管理活动中的践行, 从而增强了言行的一致性、行为的规范性和可持续性。

组织管理诚信是一种四维的结构, 四个维度分别是诚直、守信、精诚和诚实。组织管理诚信问卷信效度良好, 可以作为测量组织管理的工具, 对现代企业提高管理水平有借鉴意义。

摘要:使用验证性因素分析对组织管理诚信的四维结构进行检验, 结果显示组织管理诚信四维结构与数据拟合良好。修订后的组织管理诚信问卷结构清晰、信效度理想, 可以作为测量组织管理诚信的有效工具。

关键词:组织管理诚信,结构,验证性因素分析

参考文献

[1]沈淼邵爱国于国庆朱永新:组织管理诚信与组织承诺之关系研究.心理科学[J], 2006, 29 (2) :476~479

组织结构图及分析 篇7

摘要:随着企业面临的内外残酷环境和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技术的推动,为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人们从各个角度对企业问题进行了研究,然而,在中国企业经过多年的实践表明,这些新的生产方式、新技术在中国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组织结构 演进 模式及程序

0 引言

企业组织结构是指企业中为了有效地达到企业目标而筹划建立的企业内各组成部分、上下左右、领导与配合的关系。在信息时代,随着企业面临的内外残酷环境和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技术的推动,为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人们从各个角度对企业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CIMS、精益生产、敏捷制造、全能制造、独立岛、统一制造理论、并行工程、动态联盟、内涵式发展理论、供应链等一些新生产方式(或新技术)。然而,在中国企业经过多年的实践表明,这些新的生产方式、新技术在中国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新方式、新观念的应用必须以时间、条件、地点为转移,先进的技术需要相应先进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由于前期的新理论、新技术把主要精力置于技术集成的功能集成上,忽视了组织结构、管理体制和人的因素的集成和协调。种种迹象表明,单从技术的观念出发很难成功,过时的组织结构与管理模式已从根本上束缚了劳动生产率、管理效益的大幅度提高。所以对企业来说,合理的组织结构与管理模式比先进的技术更重要。本文从我国国情出发,侧重研究合适的企业组织结构的演进模式及向演进模式过渡的演进程序。

1 现有组织结构的基本现状

企业管理组织是企业管理过程的组织,它是企业生产力不断发展到某个特定阶段上的产物。我国工业企业管理组织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过多,总的来说与企业具体的生产经营特点和要求相适应,但导致企业管理水平长期低下,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许多企业一直未能摆脱传统的“社会分工理论”的影响,使形成的组织结构大都具有多层次、宝塔形特征。这样企业的决策层将指令下达到中层管理部门,并通过分解一下达到执行系统。这种结构形式反应迟缓,效率低下,而且易形成管理的官僚化,是企业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的主要症结。与此同时,一些企业为适应信息时代的竞争需要而使用了高技术,但高新技术的推进并未在企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由于现代高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传递的速度加快、范围变宽,使得企业在控制幅度的能力加强,而管理思想、组织结构的相应调整大大滞后于技术的更新,从根本上束缚了劳动生产率,使高技术效益大打折扣。因此,企业组织结构的重构是必然的。

2 演进模式的选择

组织结构演进模式的选择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组织结构总体发展目标、方式和步骤等的选择。组织结构演进模式的选择一般遵循以下原则:①系统协调和整体协调原则,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兼顾的原则,③利于实现企业目标原则,④环境适应原则。

组织结构演进模式的类型,概括起来有以下三种:第一,循环变革演进模式。由于企业是在激烈竞争和变化多段的环境中经营,经营战略的经常变化,企业组织结构就需要经常调整,使其更富有弹性,从而形成一个循环演进模式。即是说,如果你想打破部门的障碍,对市场有更敏感的反应,你必须采用适于生产和市场的组织结构; 如果你想加强职能部门,你就要采用适于职能部门的结构。其余类推。这种演进模式在美国比较普遍。第二,渐变跃升式演进模式。此模式一般存在组织结构的渐进,但注重于一定环境条件下升至一个新的发展形式。例如,日本就是运用这种模式进行结构调整。日本在组织结构的变革中,有这样两条经验可以吸取:①日本坚持改革与现代管理格格不入的组织制度,果断地采用现代组织结构形式;②对本国原有的组织结构采取分析态度,特别是注重保留和发展本国的特长和可取部分。第三,多阶段渐变跃升式组合演进模式。该模式是在综合前面两种模式的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适合我国技术经济现状和发展需要的组织结构演进模式。它以发展创新技术为主导来推动组织结构调整,以生产组织结构调整为重点,并结合企业战略调整管理组织结构,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速度和形式不同的组织结构以适应企业改革的内容,如图1所示。在技术进步阶段,将加大组织结构的调整速度,以适应企业生产力的发展;在随后的产品开发和工艺革新阶段,进行局部调整生产组织结构;而在管理新方式应用阶段,适当减慢速度,以理清责任和权力的关系;同时不断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等性质的组织形式,以进入下一阶段而形成新的良性循环。

3 演进程序

企业组织结构越复杂,其系统性越强。在每一阶段的演进过程中,如果先把组织结构看作一个系统来进行规划设计,可避免很多操作失误。根据系统特性设计组织结构,分为系统分析、系统综合和系统协调三大步骤,每个步骤又相应分成若干个小步骤,如图2所示。每小步之间可以反馈构成循环。

3.1 系统分析。系统分析就是对企业有关情况进行分析,如企业外围环境,同类型组织结构,企业内部情况等和对企业现有内部与层次的划分,如系统综合提供依据。企业外围环境是指国家、政治、经济政策对企业的影响,市场分配,技术发展,组织内部的工作,人力、权力对企业组织的影响。与同类型组织有关的信息是指它们的经营思想、组织结构形式及实施办法等,企业内部的情况如企业规模,组织结构的形式、运行情况及存在问题等。部门的划分标准有:①职能。例如企业主要的活动是生产、管理和服务,则可相应划分出生产部门、管理部门、服务部门。②产品或产品生产线。这种形式在多种经营的大型企业较为盛行。③工作程序。例如电厂的锅炉车间、汽机车间、电机车间、送变电站就是按工作程序划分的例子。④人数。将工作能力相近的人员组织起来,按一定规模组成一个个集体,这种形式在企业下层较为常见。管理层次是指企业分级管理,有多少层,有多少个等级。一般有高耸结构和扁平结构两种。高耸组织结构和扁平组织结构的优缺点如下:

3.2 系统综合。系统综合就是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组织结构最优设计并予以实施。组织结构的设计就是有机地安排部门之间的联系、部门内部的联系以及各管理层次的相互关系。设计方法权变设计或两种定性设计法:决策需要法与关系需要法。决策需要法就是根据企业管理层次和部门决策需要的相互关系,把有关部门有机地组织起来的方法。关系需要法就是根据某一部门与其它部门的相互关系需要把有关部门连接组合在一起的方法。组织结构实施就是将设计的组织结构按预定的目标投入运行,执行企业规定的各部门及各类人员的工作职责,开展正常的组织活动。实施中,主要注意三方面内容:①各级组织结构之间的职权关系是否合理。②具体的信息通道是否畅通。③工作流程是否有序。

3.3 系统协调。系统协调就是对组织结构状况实行评价、跟踪反馈,适时地根据企业组织环境的变化及运行状况做出必要调整,使组织结构达到正常运行并处于控制之中。对组织结构的评价主要从两方面进行:一是要从质的规定性上来衡量企业组织结构的合理化程序,二是要从量的方面来衡量反映组织结构现代化的实现程序。组织结构的评价标准应是:①企业组织结构的建立应当符合企业管理工作的一般规律和生产发展的特殊要求,最终能够促进企业生产力的发展。具体地说,它包括两方面:a最终结构的设置是否与本企业的生产技术特点相适应,b是否符合最终结构设置的规律和原则。②建立在最终结构上的管理组织发挥的管理水平应当达到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具体地说,包括三方面:a管理人员的管理思想、管理要素和技能是否适应现代企业生产经营的要求。b企业所拥有的基本管理工具是否达到当时先进水平。c企业内全体职工协调一致的程度。③企业经济效益。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不完全取决于企业功能的发挥,但可以说企业组织结构对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影响很大。从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中可以体现管理组织结构是否适应本企业生产技术经营的特别要求,体现管理组织发挥的管理水平的高低。

4 小结

总之,企业组织结构的演进模式及演进程序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这一研究,至少可以得到这样一个有益的结论:组织结构演进模式的选择必须与一个国家的国情相适应,而在操作上的演进程序则与企业的具体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的特点相关,进行系统规划、系统实施。

参考文献:

[1]黄速建,余菁.我国企业组织结构调整三十年.经济管理.2008(13).

[2]袁斐,朱婧.组织结构变革的动因、影响因素及途径.现代企业.2008(8).

[3]张洁,石柯等.敏捷企业的组织管理模式及其生产制造系统.机电一体化.1999(2).

[4]张明刚,郭爱国,刘庆亮.企业内涵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企业管理出版社.北京.1991:253-302.

上一篇:作风大转变、效能大提升自查报告下一篇:插秧400字_四年级作文_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