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新形势下基层纪检监察工作的思考

2024-06-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做好新形势下基层纪检监察工作的思考(精选8篇)

做好新形势下基层纪检监察工作的思考 篇1

近年来,xxx县委、纪委紧紧围绕提高基层党委的执政能力,在县域经济发展大格局中系统决策,不断创新,把纪检监察的工作职能定位在“优化发展环境、优化干部成长干事创业环境”上,有效克服就纪检监察工作抓纪检监察工作的现象,实现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双促进”。当前,城乡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基层纪检监察工作如何主动适应这种变化的新形势?这是各级党委和纪检监察部门必须认真思考和实践的重大课题。

一、审时度势,在把握客观背景中辨方向明目标

经济体制转型时期,中央和自治区在城乡的方针政策、市场经济发展环境、县域经济发展形势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内涵等都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给基层党政抓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是城乡社会发生了变化。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越来越明显,要求善于运用市场手段来推进工作;农村利益主体多元化,传统的利益格局被打破,要求善于利用利益协调平衡机制来推进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基层党政组织的职能和权力发生了转移,对社会实施有效管理的难度不断增大,等等。这些新的变化既拓宽了纪检监察工作途径,丰富了其内涵,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当前部分党员干部对这种变化认识不清、把握不准,思想观念、思维方式、领导方法还停留于计划经济时期,不善于吸纳和运用先进的经济思想和经营理念,不善于运用市场手段解决矛盾和问题等,这迫切需要在开展纪检监察工作工作中研究如何教育、引导干部群众主动适应新变化,推动县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二是法纪政策发生了变化。党和国家一系列法律、法规、政策和制度更加规范、刚性、严密,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初步建立,纪检监察机关的职能进一步强化。这为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进一步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提供了制度和法纪保障。但是,如何结合县域实际,既综合考虑执纪执法的基础和条件,又切实维护法纪的严肃性和执法的严密性,创造性地执纪执法,进而优化环境,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是执纪执法机关尤其是纪检监察机关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三是党风廉政建设内涵发生了变化。随着经济体制转型,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基本内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其手段已由原来单一的依靠法纪政策向遵循法纪与市场规律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相结合转变,范围已由党员干部队伍、党政组织向全体党员干部群众、各级组织和经济发展所涉及的方方面面转变,内容已由教育、监督、保护、惩处向纯正党风政风民风、营造和谐文明的社会环境转变,工作重点已由抓典型、严教育、重查处向标本兼治、着力构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转变,工作环境已由封闭式管理型、集权化模式向开放式服务型、民主化模式转变,等等。这对与时俱进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但如何在xxx找到结合点和突破口并进行创新,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四是公民维权意识发生了变化。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进程加快,党务、政务、村务、厂务公开,群众法律法规意识明显增强,加之交通、通讯、大众传媒等快速发达,群众通过电话、电视、网络等渠道来维护自己合法权利更加方便。这充分调动了干部群众在维权中自发参与党风廉政建设的积极性,形成全民重视和参与党风廉政建设的良好局面,但如何坚持以人为本,综合运用法律、政策、市场等手段维护群众利益,如何因势利导,把群众维护自身权利与维护地方形象和整体利益有机结合起来,是对各级党组织和干部的挑战。因此,各级党委、纪检监察部门要从这些变化中深入思考:如何在变化中明方向,如何在不利中找有利,如何在调整中明职责,从而做到抓住机遇求突破,应对挑战添措施,把党风廉政建设和纪检监察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台阶。

二、与时俱进,在不断开拓创新中见成效求突破

紧扣发展第一要务,深入推进“两个优化”。发展是第一要务。实践中,我们把纪检监察工作职能定位在“两个优化”上,经济社会发展和党风廉政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纪检监察部门要充分履行抓环境建设工作的牵头职能,切实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和干部成长干事创业环境,多层次、宽领域地解决影响社会风气、阻碍经济发展和群众反映的热难点问题,为全民创业营造良好的环境。既要从严查处典型,又为那些受到诬告乱告者澄清事实,为安心工作、干事创业者营造更加宽松和谐的环境。要把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作为检验“两个优化”是否落实的客观尺度,标准就三条:以项目为载体的招商引资成效是否显著,以干部为龙头的全民创业的氛围和效果是否明显,以党风政风为带动的社会风气是否进一步纯正。

做好新形势下基层纪检监察工作的思考 篇2

关键词:劳动保障监察,发展,属性

劳动保障监察, 在国际劳工组织和世界多数国家又称为劳动监察或劳工监察, 是指法定专门机关代表国家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依法进行检查、纠正、处罚的一项法律制度, 也是政府依法调整劳动关系的一项强制性手段, 它具有法定性、行政性、专门性、强制性等特点。

一、我国劳动保障监察发展历程

1919年10月, 第一次国家劳工大会通过的若干公约中, 就包括一项《劳动监察 (卫生机构) 建议书》, 该建议书呼吁对工人的健康进行保护。而1923年通过的《劳动监察建议书》则明确了劳动监察的基本原则、监察范围以及监察员的权利地位、监察组织规则等。其后1947年、1969年和1995年国际劳工组织分别通过了《工商业劳动监察公约》《劳动监察 (农业) 公约》和《劳动监察公约 (81号) 议定书》, 将保护范围扩大到工业、商业、农业、教、科、文、卫等各个领域。

新中国成立以后, 逐步建立了以劳动安全卫生监察为主的劳动监察制度体系。有学者把我国的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大体分为三个发展阶段。探索起步阶段 (1978年~1991年) ;建立拓展阶段 (1992年~2004年) ;稳步提高发展阶段 (2004年至今) 。随着2004年10月26日国务院第68次常务会议通过《劳动保障监察条例》 (自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 , 我国的劳动保障监察工作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步入依法监察新的发展阶段。

二、《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规定的四项职责、九项监察事项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十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实施劳动保障监察, 履行下列职责: (一) 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 督促用人单位贯彻执行; (二) 检查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情况; (三) 受理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的举报、投诉; (四) 依法纠正和查处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第十一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下列事项实施劳动保障监察: (一) 用人单位制定内部劳动保障规章制度的情况; (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情况; (三) 用人单位遵守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的情况; (四) 用人单位遵守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规定的情况; (五) 用人单位遵守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规定的情况; (六) 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和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的情况; (七) 用人单位参加各项社会保险和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况; (八) 职业介绍机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机构遵守国家有关职业介绍、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考核鉴定的规定的情况; (九)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保障监察事项。四项职责、九项监察事项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明确了方向。

三、《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确立的劳动保障监察的基本属性

一是法定性。劳动保障监察的规则都是直接由法律规定的。劳动保障监察的主体必须严格依据法律进行监察执法活动。接受监督检查的单位, 根据劳动法、《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 (以下简称征缴条例) 等法律法规规定, 包括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城镇个体工商户。

二是行政性。劳动保障监察是行使行政权力的具体行政行为。其做出的行政处理决定或行政处罚决定, 被监察主体不服的, 可以依法提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

三是专门性。劳动保障监察是由法定的专门机关对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进行的监督检查。

四是强制性。劳动保障监察是代表政府实施的, 具有国家强制力, 被监察主体不得拒绝。

为了更好地贯彻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 规范劳动保障监察行为,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了《关于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若干规定》, 对劳动保障监察工作进一步做出明文规定。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 为劳动保障监察提供了强大的法律支持。在实际工作中, 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及其监察人员如何严格执行《劳动保障监察条例》, 严格依法开展劳动保障监察, 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新课题。在工作中要遵循公正、公开、高效、便民的原则, 坚持以事实为依据, 以法律为准绳, 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 以教育为主, 处罚为辅, 办案过程公开透明, 接受社会监督, 这是做好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根本所在。

做好新形势下基层纪检监察工作的思考 篇3

江西省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全党的一件大事,更是党在企业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本文就如何做好新形势下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任务

一、明确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任务

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任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不断提高全体员工的思想觉悟,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着力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四有”员工队伍;二是发展新型的人际关系,创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保证党的路线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企业的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企业制度建设的顺利进行。在思想政治生活中,为员工群众提供精神关怀,帮助群众努力满足多方面的精神生活需要,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之一。应当看到,员工群众心理失衡、情绪不顺,不仅影响人们投身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创造性,而且会影响人们的精神生活,通过正确的政治思想工作来平衡心理、理顺情绪、化解矛盾、解惑释疑、树立信心,其意义不仅在于凝聚人心,以保证生产经营任务的完成,而且也在于改善和提高员工群众的综合素质。

二、开展思想工作,政党干部须先行

(一)强化“政治意识”,提高政治觉悟

强化“政治意识”,服务于经济建设,这是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对政工干部的新要求。我们基层政工干部直接与具体的人和事打交道,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要具有坚定的正确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具有一定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作为领导干部,要有大局意识,一切从大局出发,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忘了整体的效益,一切要从长远考虑,顾大局谋发展。

(二)强化“学习意识”,提升学习能力

基层政工干部仅有政治理论水平还不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市场取向、经营方式、管理结构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每个政工干部适应新形势,强化“学习意识”,既要努力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又要努力学习生产管理、经营管理、工商管理、各种法规等知识。只有不断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的管理方法,给自己“加油”、“充电”,提高管理能力,才能游刃有余,胜任工作。掌握过硬本领,工作就有力度,得心应手。增强“学习意识”是每个政工干部的自身需要,也只有努力学习,充实自己,才能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完成自己担任的工作。必须把终身学习的理念落实到干部群众当中去,特别是要将思想理论学习放到更高的位置,深化理论水平的研究和探索。

三、宣传基层思想,基层政工当涌进

(一)增强“服务意识”,崇尚奉献精神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也是我们每个基层政工干部时刻要做到的,时刻以人民的利益为重,把人民放在第一位。增强“服务意识”是每个基层政工干部的必修课,做好“服务”这块大文章,以良好的“服务”态度赢得党组织的满意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不辜负党和人民对我们的期望,真正的做到胡锦涛主席提倡的“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为愧于党和人民。

(二)倡导“表率意识”,身正为范

基层政工干部要在“立行”和“立言”上下功夫,把榜样的力量和人格品德的力量统一起来,为广大人民群众作出表率。基层政工干部时时处处要以身作则,要求职工群众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禁止别人不要做的事,自己始终杜绝。要言有信,行必果。表里如一。如果说一套做一套。表率意识不强,不起模范带头作用,说得再好,叫得再响,理论再高,广大职工是不会理睬的。示之以行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更为重要,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三)提高“责任意识”,力揽工作重任

加强工作责任心,生产经营无不胜。抓生产的也好,搞政工的也好,都离不开“责任”二字,工作不讲责任,不负责任必将一事无成。增强“责任意识”,一是要干好本职工作,二是要克服工作失误。基层政工干部要一切从负责任出发,工作不分大小,任务不分轻重,都要认真地负责、认真的干好。不作表面文章,不搞形势主义,不得过且过,时时处处都以我有责任。积极配合行政工作,遇事不扯皮、不推诿,矛盾不上交,问题不拖延,要以我有责任处理,我应该承担责任的姿态来对待工作。

(四)注重“协作意识”,优化整体功能

基层政工干部一般都担任“班長”,班长要善于团结人,善于协调工作,善于当好行政的搭档,班长要具有领导,使班子成员配合默契,班长还要善于调动班子成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发挥集体智慧和整体功能,下活一盘棋,紧紧围绕生产经营这个中心开展工作。除外,还要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方便留给别人,困难留给自己,以良好的心态和无畏的精神影响身边人。

(五)强化“创新意识”,改进工作方法

随着改革的深化,技术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社会发生了较大变化,群众的思想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基层政工干部仍然简单地沿用过去一套的方式方法是行不通的。基层政工干部工作的对象是人。以人为本这个主题不得丢。要积极探索新办法、新对策、新招数,用改革的精神和方法、思路去解决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六)强化“廉政意识”,塑造良好政工形象

廉洁自律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衡量一个干部表现的一杆秤,言于律己,出以公心为群众办事,群众威信就高。如果处处都只为自己捞一点、吃一点、玩一点,群众就反感。干部的廉洁自律关系到党风廉政建设,基层政工干部与职工群众朝夕相处,自身形象直接影响着群众。廉政意识也可以说是“形象意识”,不能严格要求自己,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又怎能带领群众,引导职工投入到改革和化建设。增强“廉政意识”,就是要与群众打成一片,与群众同甘共苦,把职工群众的困难视为自己的困难,把职工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办,时刻把职工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处理日常事务要公开公正,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真正做到廉政于民,千方百计为社会办实事,为职工群众多谋福利,树立“先群众后自己”的思想,以自己的廉洁行为职工群众中塑造良好形象。

四、增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凝聚力

一个企业的发展强大,必须有自身的凝聚力。凝聚力来自于坚定不移的崇高理想信念,也来自于对员工根本利益的正确实现。紧紧依靠员工,关心帮助员工,是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思想政治工作应当与各级工会分工协作,按照思想政治工作的职能要求和内在规律,组织开展合理化建议等活动,广泛征集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尤其在当前市场竞争空前激烈的形势下,企业必须充分依靠员工的力量,推动企业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有效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这不仅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份内职责,也是增强针对性、实效性的必要途径。应该坚持把耐心教育和热情服务结合起来,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通过各种规章制度,促使企业党政领导经常深入生产一线,深入员工家庭,听取员工对未来发展的真知灼见,听取他们的意见呼声,对员工反映的实际问题,不管能否及时解决,都应当满腔热情、主动关心、尽力帮助。这样,才能赢得人心,在不断增强凝聚力的基础上促进企业的发展。

结束语

做好新形势下基层纪检监察工作的思考 篇4

党的十九大提出“生命至上,安全第一”新的安全发展理念,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作为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干部,通过走访企业、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进行了调研,形成本调研报告。

一、安全生产基本情况

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安全监管压力大,主要体现在“四多三少”。“四多”即:人口多。人口密度大,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提升全民安全意识难度大;小单位场所多。占总数*%左右,其安全设施设备落后、人员安全意识较淡薄;居民住宅建筑物多。火灾防控难度大;特种设备多。专业性强、监管手段有限。“三少”即:监管人员少。应急办*人(*名正式人员*名借调人员1名临聘人员),社区*名安全协管员均是兼职人员;投入少。无论隐患整治、设备更换还是宣传教育,生产经营单位预算经费很少;落实少。很多单位布置多、说得多,去研究、检查、解决问题少。

二、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原因

(一)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

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部分企业将安全生产投入压缩,履行主体责任参差不齐,概括的讲有三个层面:一是国企履行主题责任较好,国企受党委和政府的领导,安全责任与职位和个人利益挂钩,相对而言安全意识较强,企业安全责任制度完善,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到位。二是规上限上的民企相对较好。大中型民营企业广受社会和舆论关注,出于企业声誉和形象的考虑,对安全工作比较重视,也具备安全生产投入的实力,安全意识相对较强,主体责任落实较好。三是中小微企业安全主体责任落实较差。辖区生产经营单位数量较大且种类齐全,在近年经济下行的压力下,中小微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更是不愿投入、疏于管理。辖区部分中小微企业、法人没有依法履行安全生产法定职责,没有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有的虽配有人员,但精力不到位、业务不熟悉、滥竽充数,有的没有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形同虚设,没有依法对从业人员进行必要的“三级”安全教育,不少小微企业招用大量农民工,没有经过必要的培训就直接上岗,导致员工对工作岗位操作规程、安全要求一无所知,事故风险极高。

(二)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

一是企业隐患排查治理缺乏主动性。风险分级管控和“日周月”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流于形式,消极应付,没有从本质上源头上发现问题和隐患,“说起重要,做起不要”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尤其是中小微企业更加突出。二是负有监管责任的单位监管能力和水平不高。监管方法简单,采用“一看二问三查资料”的方法比较普遍;检查内容粗线,检查时间短,走马观花,深入查看少;表面书面检查多,细致、操作检查少;素质能力较弱,队伍整体专业性差,执法检查规范性不够,看不到问题、查不出隐患、掌握不了情况普遍存在,日常检查可以应付,发现深层次的问题比较欠缺,过多的依赖专家,亟待提升专业素质。

(三)重点领域安全隐患整治不彻底。

一是居民住宅消防隐患突出。绝大多数居民住宅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水系统、防排烟系统等都存在一定问题,尤其是高层建筑的消防隐患更为突出,高层建筑*栋,有*余栋不同程度的存在消防隐患问题,居民又不愿意动用大修基金整治,全部整治需投入上亿的资金,政府也无力承担,隐患十分突出。二是部分小区电梯运行情况堪忧。辖区*余台电梯,“三无”电梯由政府全额出资整治完毕,*年以前运行的电梯由政府和物业小区共同出资整治更新完毕,*年以后的电梯还有*余台,运行*年以上的达*余台,随着时间的推移,存在的隐患也逐步显现急需整治,由小区动用大修基金全额出资整治更新,存在不愿动用大修基金整治的问题,隐患也比较突出。

(四)执法处罚力度不够。

普遍来看,依法治安的意识和行为欠缺,没有充分发挥法律赋予的作用,在用好用够用足上还有差距,没有完全做到运用严格的法律手段倒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一是法律素养欠缺,执法无底气。目前应急局委托镇街执法,其中的行政处罚可以处*万元以下罚款,并下有任务,但普遍力度不够,多数是在*元以下的简易程序,且不愿执法、不敢执法的情况普遍存在。二是法治能力较弱,执法无勇气。安监人员日常工作多任务重,缺乏行政执法的培训,安全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缺乏,且行政处罚程序繁琐,规范性要求高,稍有不慎可能引发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不愿执法、不愿顶格处罚的心理客观存在。三是求稳怕乱,正气不足。普遍存在不愿执法、不愿得罪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法律效力没有完全彰显,客观上助长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好,造成基层安监机构无权威,企业不重视不配合,处罚稍重就产生对抗情绪,激化矛盾,造成不稳定的因素。

(五)应急队伍建设还存在薄弱环节。

普遍缺乏专业知识,队伍不稳定。一是人员配备不齐。按上级要求,应急办需配备工作人员*人,实际配备*人,还缺*名。二是投入精力不够。尤其是社区需配置的专兼职安全员,*个社区无一人专职,均为身兼数职,处理其他事务较多,投入安全检查巡查的精力不够。三是队伍不稳定。应急任务重、责任大、压力大,主动提出做应急工作的人不多,岗位流动性较大。从社区层面讲,安全员全为兼职,换届造成人员变动快,尽管上级每年都组织基层安监人员培训,工作的连续性无法保障,也直接影响到应急队伍的能力和素质。四是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从应急队伍的人员组成来讲,*名工作人员,*人在编*人不在编,分属四个层面,有公务员、工勤人员、社区人员、临聘人员,待遇不统一、同工不同酬,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工作的积极性。对社区干部而言,存在同酬不同工的问题,付出和收入不成正比,没有真正做到责权利的有机统一,从目前安监人员配置情况看,还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三、对策建议

(一)着力压实中小微企业的主体责任。

强化监管与执法检查,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把预防事故的源头工作做扎实。一是强化宣传教育。从正面引导、反面警示入手,让其树立“安全就是效益”的思想,进一步增强抓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不断传导压力,从而产生抓安全工作的动力。二是加强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把功夫下在培养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技能上,切实解决“不会做、做不好”的问题。三是发挥舆论的监督作用。探索对企业安全业绩考核,督促建立完善安全奖惩机制,该奖的奖,该惩的惩,定期公布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名单,把不法企业、违规行为摊在阳光下。四是统一要求分类实施。对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的要求是统一严格的,在具体落实的过程中要区别对待,对有条件的必须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度,配备专兼职人员;对不具备条件的小微企业,可指定安全员,协助找准风险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安全常识和技能培训,把风险点管控好。

(二)着力把防事故的基础工作引向深入。

安全生产工作重在基础,关键在落实。一是日常检查排查不放松。“一岗双责”的办所站中心要坚持对重点行业领域定期排查制度,要严格按执法检查计划进行检查,既检查又要执法。社区要坚持工作日检查*家次,重点时期调高检查频率的制度,真正把基础工作抓到位抓扎实。二是引入第三方机构参与排查隐患整治工作。从制度上破解中小微企业安全生产“无人管、不会管、管不好”的难题,解决政府监管力量不足与任务重的矛盾,补足基层专业素质欠缺,发现问题不足的短板,使排查整治工作往实里走往深里走,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措施实。三是逐步推进重点领域的隐患整治。对高层建筑的消防隐患、电梯运行安全隐患,尽管推进较难,但也不能放弃,要稳步推进,在未彻底整治前,要加强防火知识宣传,督促进行电梯定期维保,向居民讲清面临的现状,逐步推进整改。

(三)着力把安全生产的执法工作抓到位。

一是要在抓安全生产工作中逐步彰显法律的效力,树立依法行政的观念,用严格的法律手段促进工作和责任的落实。二是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安监和行业主管部门要密切配合、主动协调,把分散的监管权集合起来形成合力,解决执法处罚范围窄、处罚力度轻的问题,更加有利于查找问题和隐患,提高执法威慑力。三是加大对基层安监执法的业务培训和指导。既要培训执法知识和业务知识,又要具体指导执法的操作规程,开展执法实务、难点研讨、案卷评查、典型案例分析等规范性指导培训,委派人员到基层现场指导执法,提高基层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和执法业务能力,避免执法后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做好新形势下基层纪检监察工作的思考 篇5

近年来,随着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改革开放纵深推进,群众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不稳定因素和群体性矛盾隐患不断增多,特别是越级上访、群访、闹访、缠访等非正常上访现象时有发生,信访形势十分严峻。

一、当前基层信访工作形势

当前,我县正处于改革发展关键时期,也是各类矛盾的凸显期,更是群众信访的多发期。虽然各级党委、政府做了大量工作,但信访形势依然严峻,主要表现在群众集体上访数量持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组织化倾向增强,行为日趋激烈,处理难度不断加大。

一是信访总量居高不下。1-3月份,县信访局共受理群众信访155批627人次。群众反映企业改制、征地拆迁、规划建设、社会保障、涉法涉诉、山林权属、涉军安臵引发的信访比例较大。二是集体访比例高。1-3月份,发生集体访34批424人次,占来总访批次的22%,占来访总人次的68%。

三是越级上访、重复访、非正常上访愈演愈烈,稳控压力大。1-3月份共有21批191人次赴市以上上访。信访活动的组织性和对抗性明显增强,通过集资、串联、聚会等形式组织集体上访的现象不断增多,围堵、冲击党政机关,堵塞交通,威胁、侮辱工作人员等上访人违反《信访条例》的行为时有发生。择机上访更 1

加明显,一些上访人往往选择重大节日、重大活动或敏感时期,选择到北京、省市上访,以期造成声势和重大影响,引起上级机关和领导重视,达到自己的目的。信访唯上心理加剧,越来越多的上访人不找信访部门或职能部门,而直接找领导上访,要有领导的承诺心里才踏实;一些上访者动辄赴省进京越级上访,认为只要上级部门和高级别的领导过问就能解决问题。缠访现象增多,一些上访老户有上访成瘾心理现象,信访问题处理到位后仍然缠访不断。

四是信访问题的复杂性日益突出,调处难度大。在处理信访

问题中,遗留下来的一些体制性和政策性的问题,一定时间内彻底解决的难度很大。如企业改制问题,情况比较复杂,加之时间跨度很长,经办人员变故多,档案资料不齐,政策演变等原因,处理起来难度很大。

二、当前信访形势的成因分析

一是群众信访观念存在误区。群众信“访”不信“法”现象

严重,涉法涉诉案不走司法程序,而选择信访途径谋求问题的解决。信“上”不信“下”现象突出,认为官大好办事,一些尚未在本地反映的问题,采取直接越级进京、省、市上访寻求问题的解决,造成越级上访的高发。“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的思想作怪。在群众潜意识中,个访不如集体访解决得快,正常访不如闹访解决得好,小闹不如大闹解决得多等错误观念。也有少数上访人提出一些超出法律和政策以外的过分要求,当这些要求不能

满足时,就不断上访,打“持久战”;少数人受利益驱动,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千方百计制造事端,组织策划群众上访,煽动群众闹事,以便自己从中获利。

二是部分干部作风不实导致问题积累。工作不细、作风不实

是造成上访量增加的重要因素。由于某些部门、某些干部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存在问题,极易造成干群隔阂,失去群众信任,激化矛盾。有的干部不依法行政、不按政策办事,方法简单、作风粗暴,致使群众怨忿;个别干部不体会上访群众的心态,听到有群众上访,不是主动接触,而是怕麻烦,绕道走,不搭理,致使矛盾和问题积累发酵,酿成群体性上访;有的干部对群众越级上访采取简单的“拦、堵、卡、截”方法,没有真正把功夫下在解决问题上,导致重复越级上访现象越来越多。

三是信访机制存在缺陷。目前我国法制不健全,“人治”色彩

还比较浓,群众认为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的成本高、时间长,通过信访渠道更有效,加上信访机制不完善,形成了一些不良的信访导向。目前,不管上访人有理无理、正常上访还是非正常上访,只要发生集体上访、越级上访,信访考核就要扣分,下级政府或部门就要接人。在这种机制下,一些上访人动辄以赴省进京上访为要挟,向当地政府施压,造成当地政府工作十分被动,有时甚至是苦不堪言。在领导批示、信访考核、接访成本等巨大压力下,对一些“缠访”、“闹访”行为往往是无可奈何而以“花钱买平安”等方式息事宁人,客观上纵容了非正常上访。

导致信访形势严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大信访环境和信

访人思想观念偏激等方面的原因,也有信访体制、机制和干部作风方面的问题。

三、下一步工作对策

一是抓教育疏导,教化群众。要大力广泛宣传《信访条例》、《治安管理处罚法》及规范信访秩序的一系列制度等法律法规。教育引导群众采取正确的方式,依法反映合理诉求,规范信访行为和秩序,净化信访之风。

二是抓排查化解,源头防控。要强化信访源头管理,健全维

稳网络和矛盾隐患排查机制,要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作为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抓,尤其是在重要活动、重大节日等敏感时期。要坚持矛盾纠纷排查与化解相结合,将矛盾纠纷和信访隐患发现和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要按照“事要解决”的原则,做到诉求合理的全部解决到位,部分诉求合理的部分解决。坚持杜绝因合理诉求处臵不及时导致越级上访的发生。

三是抓人员稳控,控制越级上访。要克服稳控工作时紧时

松,松弛无度的状况。做到稳控措施落实常规化,平常与特殊时期一样,新访与老访一样,切实将人员稳控在当地。要做到信息互联互通、部门配合。将上访人员“盯死看牢”,吸咐在当地,切实瓦解串联抱团越级上访。

四是抓惩治违法,规范信访秩序。按照各级关于处臵涉访违

法行为的相关规定,对无理上访、缠访、闹访,煸动串联组织上

访,以上访谋利,有意闯红线等涉访违法行为,及时收集固定证

论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纪检监察工作 篇6

您可能更想看… 工作投入与工作卷入和工作狂的区分 工作倦怠和工作投入的整合高校教师工作家庭关系?工作特征与生...工作资源对特殊教育教师工作投入的预...高职院校教师工作满意度工作行为及...工作特征对工作者的影响 从工作设计谈企业和谐工作环境的构建 工作压力与工作倦怠关系研究 工作记忆的性质和工作机制

乡镇工作人员工作满意度与压力的相关...摘 要:在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四次全会上,报告明确提出了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纪检监察工作的新要求。本文将从开拓创新、加强执行力、加强纪检监察队伍建设三方面来谈谈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纪检监察工作。

关键词:新形势 开拓创新 执行力 纪检监察

纪检监察工作自古以来就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艰巨的工作,因此,十七大过后,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纪检监察工作对于我党党风建设是一个新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要深刻认识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真研究新形势下的纪检监察工作的规律和特点,指定适合新形势需要的工作方略,不断增强反腐倡廉决策的科学性、措施的针对性和工作的实效性,加强纪检监察工作的执行力,加强纪检监察队伍建设,这样才能开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局面。

一、开拓创新

开拓创新是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当前纪检监察工作提出的具体要求,也是纪检监察工作在新形势下取得突破、求得新发展、保持生机和活力的根本途径。因此,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发展要求的前提下,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十七大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原则,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不断探索纪检监察工作新思路,从思想认识到具体工作,从实践到方法,为推动我国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1、思想创新

“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是我党经过实践上不断发展、认识上不断深化后提出的反腐倡廉战略方针。在这基础上摒弃以前的一些落后观念,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利用创新思想将预防和治理腐败环环相连,如开展定期下访群众、现场解决群众问题,接受群众举报等活动,尽量将纪检监察工作落实到群众,尽量去尝试只要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最大限度的去满足群众的愿望和要求。

2、工作创新

工作创新,要树立好服务群众的意识,更新陈旧的服务观念,深入群众,深入探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提高对预防腐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并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大从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

3、实践创新

一要求用创新的意识来做好纪检监察工作,二要求用实践的观点去解放思想。如在纪检监察工作中重视现代化科技手段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运用,对各单位各部门努力实现网上公开,网上办公,网上服务和网上监督的有机融合,这样可以把各种流程固化于信息系统的内部,实现对权力行为全方位的监控,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公正性。

二、加强纪检监察工作的执行力

“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这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要求,也是纪检监察工作面临的新任务新课题。这就要求我们要努力推进纪检监察工作体制的创新,坚持完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体制,不断完善组织协调机制,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从而达到加强纪检监察工作的执行力。

1、深化监督制约机制

纪检监察工作要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切实把防治腐败的要求落实到权力机构和运行体制的每个环节,最大限度地减少权力滥用的机会。建立权力运行制约机制,加强党内监督,发挥好其他监督主体的作用,这样才能深化监督制约体制。

2、深化组织协调机制

对工作部门联系机制、系统上下联动机制、统筹兼顾联络机制的重新认识,了解,掌握,创新,综合分析信息,采取多渠道汇总各方信息,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定期分析形势、任务、责任目标,有针对性的开展纪检监察工作,做到领导核心和统筹协调的作用。

3、加强和完善法制建设

在现行法规制度中,有些条款已经不适应新形势下发展的需要,有必要进行清理、修订和补充完善;有些法规制度的弹性较大,缺少实施细节和实施程序方面的硬性规定,在具体操作上有较宽的浮动幅度。加强和完善法制制度建设,形成比较健全的法制体系,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是提高纪检监察工作法制化水平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提高纪检监察工作的执行力的充分条件。

三、加强纪检监察队伍建设

纪检监察部门承担着反腐倡廉建设的组织和协调工作,是党内监督和行政监督的专门机关。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强纪检监察队伍建设,使其适应形势发展需要,是我党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政治保证。

1、提升纪检监察队伍的综合素质

加强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加强理论学习,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提高保障落实纪检监察工作的能力。

2、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用辩证的思维和统筹兼顾的方法,坚持创新的思维和深入实践的方法,坚持战略思维和系统谋划的方法,完善纪检监察工作的政策思路和工作布局,增强其工作的前瞻性和预见性,推动纪检监察工作观念创新、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

3、强化制度建设,改进工作作风

加强纪检监察内部制度建设,把比较成熟的做法和经验规范化;改进工作作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密切联系我国我党改革发展的实际,调查研究,虚心学习,要秉公用权,廉洁自律,把力争实效作为工作的重要目标。◆

参考文献:

[1]郑乐善.试论纪检监察工作的监督问题[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5(03)

[2]萧敦荣.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做好纪检工作[J].现代大学教育,1993(03)

[3]宁季文.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J].中国监察,2008(24)

[4]邵景均.加强纪检监察机关能力建设重在提高队伍素质[J].中国监察,2005(06)

[5]李家文.关于高校纪检监察队伍建设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1(Z1)

[6]叶自舞.加强纪检监察队伍建设之我见[J].河南税务,2003(24)

做好新形势下基层纪检监察工作的思考 篇7

一、存在的问题

(一)地域广阔“,以点代面”难以提升管理效果

甘孜州全州面积达到15.3 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我国山东省全省的面积,但是辖内人民银行仅有一个中心支行和一个县支行,同时商业银行种类少、网点密度低,每1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仅12 个金融机构网点,各县域金融机构到人行甘孜中支所在地康定市平均距离为300 多公里,最远的石渠县达到700多公里,并且大多数为崎岖的二级公路,加大了现场管理的难度。在确保现金供应充足前提下,人行甘孜中支对康定市周边的县域如泸定县、丹巴县的金融机构管理较为全面充分,但是对于其他较远县域的金融机构人民币管理力度受机构和人员的限制,管理存在不到位的情况。

(二)金融机构各分支机构在现金清分管理中风险突出

按照人民银行建立现金清分中心的要求,辖内的农业银行系统、农村信用社系统分别建立了2个和3个现金清分中心负责全州本系统的现金清分工作。金融机构出于效益考虑,各分支机构对于现金清分工作重视程度低,同时认为本机构首次现金清分后交由清分中心,将会进行再清分,现金清分责任将转移到清分中心,因此,在人手紧张的情况下,常出现20元以下小面额现金未进行清分等情况,如此循环往复,在人民银行清分复点中,清分券中假币“浓度高”,“长款”、“短款”等现象十分突出。

(三)现金沉淀现象较为严重,小面额券别整洁度低

甘孜州人口密度低,辖内金融机构服务区域有限,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利用效率低。当前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只在康定、泸定两县有网点,农业银行只在县域中心开展服务,能达到乡镇一级的仅有农村信用社,广大的农、牧区出现不少金融服务盲区,致使现金回流银行系统较为困难。同时占辖区总人口84.2%的农牧业人口,具有较强的现金偏好,加之辖内有大量的寺庙,农牧民群众将小钞用于“朝佛”, 投放的小面额人民币外流情况严重,大量出现小面额现金有投无回的现象。

(四)辖内社会经济形势较为复杂,加大了现金需求预测难度

辖内经济总量偏小,资本缺乏,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资本资源等流动不畅,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不足,基本生活资料自给能力较弱,商品物价容易受到恶劣天气及交通状况的影响,牦牛肉、藏猪肉、松茸等菌类土特产品上涨尤为明显,推动食品价格上升明显。由于农产品关乎群众的生活,在价格链条中具有较强的传导性,从而进一步推动了相关物价的上升,导致了整个宏观层面现金需求量的增大。同时,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了对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转移支付不断增多,进一步加大了现金预测的难度。

二、对策建议

(一)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双管齐下”

一是提高现场检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确定人民币收付现场检查的对象单位时,根据所有银行类金融机构上年末的人民币收付业务考核的得分情况,将银行类金融机构分为三个层次,其中,90 分—100 分为第一层次,80分到90分为第二层次,80分以下为第三层次,按照三个层次10%:30%:60%的比例进行分层抽检,并结合康东、康南、康北地区的金融机构数来确定检查对象。二是完善非现场管理检查机制。如在人民币反假方面,要求各金融机构按月上报假币收缴情况,根据上报情况,确定其中两笔要求金融机构刻录收缴假币过程,便于人民银行随时监测假币收缴情况。在残损券回收方面,根据各券别残损券回笼难度依次赋予权重,残损5 角券,1 元券、5 元券、10 元券、20 元券、50 元券、100元券的回笼难度权重依次为{0.35,0.25,0.1,0.08.0.05,0.095,0.075},来考核回笼残损券实际完成情况。

(二)采取多项激励措施,提升现金清分管理实际效果

一是完善人民银行考核机制。明确金融机构现金清分工作在“两管理、两综合”管理体系中占比,对现金清分工作做得好的金融机构进行通报表扬,在综合评比中给予加分奖励,对做得差的金融机构进行扣分,并且直接与处罚机制挂钩,促进金融机构建立并落实现金清分内部管理相关制度。二是促进金融机构完善奖惩机制。将现金清分工作纳入县级分支机构业绩考核的范围,严明与收入挂钩的奖惩制度,并且根据“县支行—清分中心”层层设置管辖范围,设置相应的连带责任,从而在商业银行建立自下而上的现金清分工作的奖惩机制。

(三)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多层次的人民币流通监测体系

一是在现金外流监测方面。要求金融机构对于容易造成现金外流的客户预约取款,特别是工程建设相关的费用,如材料款、运输费、移民搬迁费、民工工资等款项,建立客户取款台账,并定期上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公务人员、个体经营者、农牧民群众”为三个维度,利用分层抽样的办法,以携带现金到异地使用为目标,找出合理的现金外流比例,计算现金外流量。二是在区域监测方面。以康东、康北、康南为三个片区,设置覆盖全州的人民币流通监测网点,包括商业网点和现金使用量较大的企事业单位,同时不断完善金融机构及企事业单位现金流量信息定期反馈机制,全面掌握辖区的人民币流通状况。

(四)协同配合,积极改善流通中券别质量

做好新形势下基层纪检监察工作的思考 篇8

关键词:新形势;电力企业;纪检监察

在市场经济不断完善,我国总体经济不断增长,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下,导致电力行业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如果应对不科学、措施不合理,电力企业很可能错过这个发展机会。在这种背景下,各个电力企业都非常重视纪检监察工作,纷纷强化了自身纪检监察组织的作用,但是和国外相比,我国由于发展时间短,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下面就对这些方面进行分析,希望给有关人士一些借鉴。

一、分析当前电力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基本情况

(一)企业纪检监察存在缺陷

通过对实际情况的调查分析,发现电力企业在运行中存在一些问题,而纪检监察可以有效控制这些问题,其积极作用也得到了国家的认可,但是在具体落实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在实际运用中难以对企业发展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管理,甚至一些企业的纪检监察机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这在以后工作中都必须进行解决[1]。

(二)分配制度有一定的问题

国有电力企业在新的形势下,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必须对体制进行改革,但是在改革过程中,由于企业内部的分配制度有漏洞,以及不合理的情况,当完成改革工作之后,没有进行有效完善,而且管理机制也存在不足,致使纪检监察工作任重而道远。

(三)纪检监察工作缺乏时效性

国有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国有资产存在流失现象,纪检监察工作不到位,才会导致这一结果出现。这说明我国纪检监察工作缺乏一定的时效性,企业内部存在廉政方面的问题,如何对这一问题进行改善,必须从完善纪检监察工作进行考虑[2]。

二、分析在新形势下电力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具体措施

(一)完善监督机制

在监督管理中,人起到主导作用,因此在企业内部,必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在这项工作中一定要和电力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相互结合,只有做好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顺利进行下一步工作,做好对企业的综合管理。在工作中一定要加强责任制的落实,对不同部门、其他管理机构,以及监察组织机构的实际运作进行协调,了解企业内部的具体情况,在纪检管理过程中,如果发现有违规违纪问题,一定要坚决的进行惩罚,打击电力企业内部存在的不正之风。针对之前纪检督察机构所存在的问题,积极进行落实改善,尤其是企业的上层领导,要清楚知道纪检监察机构的工作职能,在企业发展运行中,充分发挥其作用,摆正其工作位置,不能让该机构形同虚设,只有这样更好地服务于电力企业发展。还应该加强纪检监察工作的建设,积极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化技能水平。

工作中一定要重视效能监察,效能监察就是当纪检监察工作深入到企业生产经营中后,各个部门人员不能干预,也不能以任何形式设置障碍,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工作的作用,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查,发现问题后立即上报,并按照相关程序执行,保证工作的实效性[3]。

(二)提高监督质量

对于纪检监察工作而言,其根本职能就是对电力企业的基本运营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及时发现其内部存在的违规违法问题,在此基础上,对相关责任方进行惩罚,保证企业在运行过程中,在制定的规范的模式下进行。由此可见,监督质量是决定企业发展的关键,在日常工作中必须进行培训,对员工进行思想教育,提高其责任意识,认识到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性,强化监督工作过程中,要注重建立多元化的监督模式,能够对相关人员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提升企业内部员工的能力。在实际监督管理中发现,有很多电力企业的内部领导,在落实工作,做事情的时候,不够脚踏实地,而且有好大喜功的问题,喜欢弄虚作假,如果周围的管理层一味的迎合,那么整个工作就不具备实效性,电力企业的工作也不能认真落到实处,纪检监察部门必须对这种情况认真对待,严格处理,以儆效尤。

(三)工作公开透明化

在进行监督时,一定要秉持开放透明的原则,可以将内部的具体情况进行曝光,这样可以避免幕后交易的发生,避免暗箱操作,对有这种想法的人以警钟,也预先告诉了其违规违法的后果,这样可以达到震慑的作用。而且公开透明的做法,让纪检监督的决心更大,在工作中也更自信,而存在违纪行为的人员,却在工作中战战兢兢,将纪检监察工作变得更加主动。

三、总结

通过以上对新形势如何做好电力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分析,发现在新的形势下,电力企业的发展环境发生了变化,这不仅是机遇,同时也是一种挑战。企业要将纪检监察部门的位置摆放清楚,积极落实相关的政策和方针,抓好人员方面的培训,从基础开始,认真做到思想教育工作,然后提升其综合能力,在监督管理中才能发挥每一个工作人员的最大作用,将监督工作落实到位。

参考文献:

[1]潘春娥.新形势如何做好电力企业纪检监察工作[J].工业C,2016(6):00076-00076.

[2]陈鸿.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县级电力企业纪检监察工作[J].科技与企业,2012(16):351-351.

上一篇:古田会议会址参观方案下一篇:沉迷于网络的案例